效应探究

2024-08-04

效应探究(精选十篇)

效应探究 篇1

一、乔治效应———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

国内外众多优秀企业往往会将沟通视为企业成功管理的重要渠道。沟通是乔治效应的核心。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小克劳德·乔治也认为沟通是一个企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乔治效应要求教师应该学会充分了解学生,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健康趋于定型,且逐步向成年阶段过渡。在这个阶段许多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叛逆行为,因而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多地学会倾听,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以及心理状况,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我在处理班上一女生谈恋爱的问题时,并没有一味地去指责这名学生,我认真地帮她分析了青少年时期恋爱的利与弊,同时我还允许她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仅如此,我还对这名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及时的肯定,并对她正确处理感情问题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指导意见。通过良好的沟通,我与那女生之间距离拉近了,她有什么思想上的问题总能及时向我请教。这也是乔治效应的核心思想,即成功的教育源自于有效沟通。

二、詹森效应——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詹森效应”源自于美国一位优秀的速滑运动员的故事。他的名字叫丹·詹森,平时运动训练表现良好,但是因为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致使在竞技场上频频出现失误。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心理素质优异是许多成功人士所共有的特点。他们往往专注的是事情本身,即使遭受重大挫折,如名次、地位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会让他们能够快速地调整好心态,并取得进步。

中专学生由于缺少丰富的社会经验,在遇到困难时极易出现自暴自弃,甚至自甘堕落,从而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心理融合。当学生遭受挫折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合理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自我暗示,以更好地面对职校的学习与生活。我们的学生刚进入职校,心理上总有点失落,我担任班主任时,总是先给他们介绍一些我以往的、进入社会已经小有成就的学生的事迹,给他们鼓气,引导他们运用“我是最棒的”、“加油”等肯定性词语暗示自己。同时经常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出问题的症结,并不断帮助他们改进,从而使他们获得进步。由于我抓住了教育时机,让学生学会在面对失败时,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并通过不断训练,从而更好地战胜心理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三、摩西奶奶效应———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摩西奶奶效应”讲的是美国一位名叫摩西的故事。她是一位多产的原始派画家,且以风俗画闻名世界。但是,这位画家开始从事绘画的时间较晚,直到75 岁,她才开始学习作画,并在80 岁时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画展,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摩西奶奶的事迹告诉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够更好地展现自身的才华。

教育教学活动中“摩西奶奶效应”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中专学生的成长往往会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以及自身努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寻找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中专学生渴求成功和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潜力转化为无穷的动力。班级黑板报的出版需要图文并茂,而这些工作需要不同能力的学生来完成,我就从上交的班级作业中挑选出书写工整的学生,从与学生交谈中了解对绘画有兴趣的同学,将这些同学充分运用起来,分工协作,让这些学生的才能、兴趣以及志向等个性特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我班的黑板报每次在学校的评比中总能受到表扬。

《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一书中详细地讲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体现的心理学原理。作为一本经典书籍,该书为教师的成功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基本特点,开展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摘要:通过对孙媛教授《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一书的阅读,了解了教师教学活动中常见的26个心理学效应。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乔治效应、詹森效应和摩西奶奶效应等进行了解析。

“多普勒效应”探究性教学设计 篇2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探究性因素,精心设计相应的探究性课题,把学生置于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笔者以“多普勒效应”一节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探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

先简单介绍多普勒效应源于184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带着女儿在铁道旁散步时,听到火车汽笛声音调变化的偶然发现,启迪学生应留意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或许伟大的发现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然后让学生预习并自学本节的知识,使学生对该节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介绍一课外小制作,完成探究性活动的准备工作。

[小制作]:叫蝉──民间玩具。

叫蝉是一种用竹木制作的民间玩具,由鸣蝉(发音体)、细线和甩棒构成(如图1所示)。转动甩棒,使细线带动鸣蝉做圆周运动,此时将会听到音调起伏变化的鸣叫声(类似蝉鸣)。而且叫蝉分别沿顺时针、逆时针或低速和高速旋转时均能发出不同的蝉鸣声。

[制作方法]:取一小竹筒,用烧红的细铁钉在竹筒的底部戳穿一小孔,让一细线穿孔系牢。再取一根筷子,在其粗端用刀刻一凹槽,在槽中熔入少许松香,细线的另一端套在凹槽中可以自由转动。用万能胶粘一对透明薄绢作为翅膀,稍加修饰,便制成一叫蝉。转动筷子,使叫蝉绕筷子旋转,此时叫蝉就能发出音调起伏的鸣叫声。

[原因解释]: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叫蝉是由蝉体(空腔)、空腔底膜和细线组成。甩棒使叫蝉做圆周运动时,细线被拉紧,细线的一端在棒上的凹槽中转动,由于有松香细末的参与,加大了细线与棒的摩擦,从而通过细线使得竹筒底膜发生振动,膜的振动又推动竹制空腔的空气产生共鸣,便听到了声音。

布置学生课外自己制作“叫蝉”,启迪学生能不能通过设计方案来探究多普勒效应呢?

二、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

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带着学生列队到学校操场完成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先旋转自己制作的叫蝉,使其发出“知知„„”的声音。对于不发声的叫蝉,教师指导学生改进,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探索设计方案。然后,确定探究方案(学生兴奋不已)。

将学生分成10组,选出叫声较响的10个叫蝉做实验。指导学生完成以下问题探究,研究在哪些条件下会发生多普勒效应?(或者让学生做实验并设计方案自主探索研究。)第一种情况:一人在水平面内匀速率快速旋转细线(如图1所示),使叫蝉发声,该组的其他同学站在原地仔细听,判断音调是否变化,是否有多普勒效应发生?探究后,学生回答:有。

第二种情况:一人在水平面内匀速快速旋转细线(如图1所示),使叫蝉发声,该组的其他同学靠近或远离叫蝉,判断音调是否变化,是否有多普勒效应发生?探究后,学生回答:有。效果比第一种情况更明显。

第三种情况:一人在水平面内旋转细线,使声源(叫蝉)绕着人做匀速圆周运动,此人在转动轴心处倾听,判断音调是否变化,是否有多普勒效应发生?探究后,学生回答:有。

第四种情况:学生甲在水平面内旋转较长的细线,使叫蝉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另一学生乙随着叫蝉一起运动,学生乙、叫蝉和圆心始终三点共线(如图2所示),判断音调是否变化,是否有多普勒效应发生?探究后,学生回答:有。

第五种情况:让每组学生拿出事先带来的小录音机,并用粉笔在操场上画出标准圆圈,录音机的喇叭口放在圆心处,使其口朝上放出某一音调的音,每个学生沿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判断音调是否变化,是否有多普勒效应发生?探究后,学生回答:无。

每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仔细感知、分析,沉浸在探究的愉悦之中,在身心愉快中进行学习。等几组实验都完成后,分别让他们汇报探究结果,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语言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等等。最后,下课铃响以后,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操场。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探讨其中的原因:

设观察者相对于均匀介质不动,而波源相对于均匀介质运动(就像我们站在铁道旁听驶来和驶去的火车的汽笛声),这时波源发出的波的波面如图3所示。当波源向右运动时,观察者不动,波源由位置S1运动到位置S2,波源右方的波面变得密集,波长变短,左方的波面变得稀疏,波长变长,但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并没有改变。观察者在波源右侧时,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观测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同理,观察者在波源左侧时,其观测频率减小,音调变低。

对于上述学生分组实验的几种情况,我们也可以形象地画出其波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种情况:当观测者站着不动时,叫蝉转过去,属于远离观测者,形成的波面如图4所示的波面A,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观测频率小于波源频率,故音调变低;叫蝉转过来属于靠近观测者,所形成的波面如图4所示的波面B,观察者所感知的观测频率大于波源频率,故音调变高。

第二种情况也是如此,只不过观测者还在做靠近或远离波源运动,观测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更多或更少,效果更为明显。

第三种情况:当波源(叫蝉)绕着圆心O(或人)做匀速率圆周运动时,沿圆周的法向波面发生了变化(如图5所示),使人耳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音调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既没有靠近、也没有远离,却发生了多普勒效应。

第四种情况:人随着叫蝉沿圆周的切向一起前进,匀速率旋转的叫蝉所形成的波面如图6所示。在圆的法线方向,人始终与波源S的间距不变(人、叫蝉和圆心始终三点共线),沿圆的法线方向波面发生了变化,故人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多普勒效应。这又是一种人与波源既没有靠近,也没有远离,但能发生多普勒效应的实例。

第五种情况:如图7所示,以波源为圆心,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四面八方均匀传播,人在其中的一个波面上绕着波源做圆周运动,人耳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并没有改变,故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虽然人与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但观测频率没有变化,所以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三、探究性学习成果是对课本知识的创新

拓展该探究性实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材中只描述波源与观察者相对运动中的相互靠近或远离会产生多普勒效应。通过探究性学习,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波源和观察者即使有靠近或远离,也会有多普勒效应发生,如第三、四种情况;即使没有相对运动,也不一定有多普勒效应发生,如第五种情况。所以教科书最好略作修改,适当地增加一些定性探讨的其他实例,以丰富学生对多普勒效应的认识深度。

四、探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兴趣大增,思维的闸门打开,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

例1 小时候捕捉到的真蝉,握在手中,旋转手臂,听到音调发生变化的蝉鸣,是否属于多普勒效应?

分析 蝉靠腹部的振动片振动发声,一般振动频率是一定的,即叫声频率不变。当用手在水平面内摇动它时,观测频率发生了变化,属于多普勒效应。

例2 人耳听到警车发出的警笛声是否属于多普勒效应?分析 老式警车的报警系统是一个可以绕轴旋转的喇叭,置于汽车顶盖上,喇叭口朝前。当报警时,该喇叭口沿水平面绕自身的轴旋转(如图8所示)。随着警车的开动,使人们感知的观测频率发生改变,音调发生变化,故属于多普勒效应。

新式警车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访公安部门,写一篇探究性社会实践报告。如果是,分析原因;如果不是,也要分析原因。

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如果学生初次接触探究性课题,探究性学习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如果学生多次开展过探究性活动,探究性学习可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查阅文献进行自主思维、动手实验等,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发展自身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莲山课件

《多普勒效应》教学探究活动 篇3

第一环节 巧妙设置导入情景

课的开始如同定调,一定要准,新课导入尤显重要。巧妙的导入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立刻把他们带入佳境,于是我采用了生活现象导入法。如我提出问题:当一辆宣传车从你身旁疾驰而过,你听到的声音有变化吗?如果你做在车内听到的也是相同的效果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检验回答是否正确。这一环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入相关物理问题,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和将要学习的知识间的联系,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的亲切感,使他们觉得物理是活生生的,学习它是有用的。

第二环节 模拟多普勒效应的声音效果

“歌曲·声效”就是使用声音编辑软件Goldwave制作出的模拟宣传车播放的流行歌曲的声音效果。这一环节的作用是在室内安静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多普勒效应,使他们能更好地将频率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区别开来,理解多普勒效应的本质,有效克服认知中的难点。

第三环节 做好双边活动

如图,让一队人沿直线行走,观察者在线旁不动。假设每分钟有30人从他身边经过,这种情况下的“过人频率”是30人/分鐘。如果观察者逆着队伍行走,每分钟与观察者相遇的人数增加,也就是频率增加。反之,如果观察者顺着队伍行走,频率就降低。

这一环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应用类比的手法,把“过人频率”类比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使学生认识到当人和波源相对靠近时接收到的频率升高,当人和波源相对远离时接收到的频率降低。这一环节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既有效降低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第四环节 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解读了教材的内容,从而在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新的概念,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为了形象表现多普勒现象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准确建构概念,笔者把多普勒现象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五类现实情况,即人车皆静、人向波源运动、人远离波源、波源向人运动、波源远离人,并且配有相应的Flash动画,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完成学习过程。

这一环节的作用是使用Flash强大灵活的功能,通过模拟仿真的手段化虚为实,融声、光、电为一体,以多维的展示方法,准确表现多普勒现象的形成机理,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感方面的不足,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认知力、感知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环节 多普勒效应的拓展和应用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明确不仅声波能产生多普勒效应,无线电波、光波等一切波都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2.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广泛应用。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如“彩超”,公共交通方面的应用如“手持式雷达测速仪”。以上两类应用都可从相关单位借来实物并演示其使用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搜索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这一环节能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具实践性,也更容易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认识。

股权集中与隧道效应探究 篇4

关键词:股权结构,股权集中,股权制衡,隧道效应

公司治理中的股权结构即持股结构, 指不同经济主体或不同性质的股份在公司总股份中所占比例的情况, 一般由股权集中度来体现。股权的集中程度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股权高度集中, 第二种是股权高度分散, 第三种是相对控股股东, 持股比例介于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之间。当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时, 便产生公司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不一致, 随之出现关于公司治理问题的探讨。公司治理指的是企业权力安排, 狭义上看, 是指居于企业所有权层次, 探寻如何授权给职业经理人并针对职业经理人履行职务行为行使监管职能。有效的公司治理, 应该表现为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减少代理成本, 从而使股东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监督管理层的行为。股权集中对于公司治理具有积极作用, 可以激励大股东去监督管理层;同时, 也可能由于大股东跟管理层利益达成一致而出现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的现象。本文将从股权集中、股权制衡, 大股东出现的原因, 股权集中引起的激励作用和隧道行为, 以及对于隧道行为治理的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

在股权分散的公司中, 因股东众多, 代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便凸显出来, 实践表明, 股权分散因不能产生监督效应, 因而不是一种很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股权集中则可以有效地约束管理层的短期行为或投机行为, 站在公司角度作出决策, 因而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Porta等 (1 9 9 7) 认为, 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由于股东获得的收益与其持股比例是正向变化的, 公司绩效表现良好便可保证大股东获得相应收益, 因而使得大股东被激励去监督管理层, 可见股权集中具有“监督效应”。Haniff和Hudaib (2006) 认为股东持股比例与其利用控制权去监督管理层的动力呈同向变化, 因此大股东有动力监督管理层, 确保管理层的决策目标是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因此, 股权集中使得公司监督管理层的成本大大降低, 在股权集中的公司, 大股东有能力也有激励去监督管理层, 有效地约束了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 从而有助于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和提高公司的绩效。

股权制衡指的是几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 彼此相互牵制, 使得每一个大股东都不能单独控制决策, 股权制衡保证了大股东之间相互监督, 可有效抑制大股东掠夺或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同时保留股权相对集中的优势。Maury和Pajuste (2005) 研究发现, 当公司投票控制权在一个大股东手中时, 缺乏股权制衡, 公司的代理问题也会比较严重。而多个大股东拥有的投票权越多, 越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当然股权制衡也需要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促进公司价值的提升, 超过一定限度, 反而会对公司不利, 使得公司价值下降。当股权制衡度过高, 占据主导地位的问题变成了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和权利争斗, 重心不在公司绩效和利润, 制衡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从而损害公司价值。同时, 股权制衡的程度过高, 也表明各股东股权比重下降, 从而导致其监督动力不足, 勤勉尽职的程度降低, 使得经理层获得对上市公司的超强控制, 产生更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成本增加, 最终导致公司价值的下降。

二、股权集中及大股东出现的主要原因

横向来看, 不同国家之间对于投资者的保护在法律层面具有差异性导致其在股权结构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LLSV (1998) 对49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股权结构数据进行了考察, 最后得出结论, 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越高, 股权集中度越低, 反之亦然。为了能够清楚地揭示不同法系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 LLSV对这些国家分类后发现, 采用普通法系的国家对于投资者的保护在法律层面是相对完善的, 此类国家的股权较为分散。公司股权结构最为集中的国家一般采用的是法国法系, 其在法律层面对投资者的保护还有一定的欠缺。采用斯堪的纳维亚法系和德国法系的国家, 其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有一定的作用, 但不够完善, 这些国家的公司股权结构大多介于集中和分散之间。接下来很容易问的问题就是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国家的公司在股权结构为什么会比较集中呢?研究认为, 小股东因占的股权比例很小, 没有动力去监督管理层, 在该问题上容易出现“搭便车”行为, 而要获得控制权监督管理层的股东, 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股权才可以有效地监督, 使得控制权不被管理层掠夺。这种情况在公司投资者缺乏法律保护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因此, 公司大股东就会想尽办法将股权集中于自己手中。

三、股权集中的积极作用

当公司大部分股份分散在众多持股相对较大的股东手上时, 中小股东由于“搭便车”的心理不会对经理人实施有效监督, 则监督就成了“公共品”。当少数大股东掌握并且控制了公司的绝大多数股份, 并且利用相对控股优势来控制“公共品”的成本时, 就可以对管理层进行监督。考虑到其所持有的大额股份所带来的回报, 大股东有足够的动力去严密监督管理者。监督的方式一般是采用投票或委托投票的方式, 大股东利用自身优势迫使经理人改变管理方式。较大股权占比可以带来决策权力和更多财富, 这种激励效应导致有效率的管理和监督, 从而使大股东获得更多的公司收益。Bennedsen和Wolfenzon (2 0 0 0) 发现, 大股东要么亲自参加管理, 要么监督经理层, 有激励和能力去监督管理层, 但小股东则缺乏这种动力。Shleifer和Vishny (1986) 认为, 大股东有能够并且愿意去收集信息来监督管理层, 从而避免股权过于分散情况下众多小股东的“搭便车”问题。此外, 如果控股股东直接参与经营管理, 则缓解了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四、股权集中的负面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看, 大股东治理也存在明显的成本, 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 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动机大大增强, 然而, 控股股东所能控制的公司资源也更多, 从而使得大股东更容易凭借其优势地位占用公司资源, 对中小股东进行掠夺和侵害, 从而获得控制权的私有收益, 出现对中小股东和公司的“掏空”行为。

在股权集中情况下, 控股股东可以指派公司的高层管理者, 则控制性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利益往往能够达成一致, 管理者和大股东就变成了一个利益整体。此时, 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变成了控制性股东或者称内部人与小股东或者称外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的不一致主要表现为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或对其他投资者、雇员利益的直接侵占。Shleifer和Vishny (1997) 认为, 当股权集中到一定程度后, 大股东几乎可以完全控制整个公司, 并通过隐蔽方式获得控制权的私有收益, 而小股东是无法得到的。1999年LISV对27个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 这些公司的大股东普遍存在着转移公司资产的行为, 而转移公司资产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交易。他们通过自己手中的股权对公司进行控制, 进而通过对公司的控制权来获取个人收益。这些公司中大股东获取控制权的私人收益的方式主要是收购、过高的管理层报酬、信用担保和转移定价、资产买卖、内部关联交易。公司大股东的这些交易行为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 因为他们的交易过程主要是通过自我交易的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很难由第三方来证实, 并且更难于获得相应证据。2000年Johnson等在研究中更是形象地将这种隐蔽性较强的侵占行为称为“隧道效应 (Tunneling) ”。

各国的企业都有可能出现“隧道效应”, 东亚超过三分之二的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由于控股股东具有亲缘关系的人担任, 导致公司由单一股东控制, 基于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和企业交叉持股的特点, 控股股东较容易实现对公司资源甚至企业集团的充分控制。在此种股权结构下, 所有权和控制权难以分离, 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对控股股东的极大激励, 即控股股东具有侵害小股东利益的天然机会 (Claessens et al, 2000) 。在德、日等国的上市公司中也严重存在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现象 (Rajan, 1992;Frank, Mayer, 1994) 。西欧各国的公司, 除英国公司和爱尔兰公司之外, 普遍股权比较集中, 表现出的利益侵占现象并不亚于东亚公司 (Faccio, Lang, 2002) 。

五、结论和建议

(一) 优化股权结构, 加强股权制衡。

在公司治理中, 股权结构是基础, 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各组成部分在实际操作中的效能的发挥起到决定和影响的作用, 股权过于分散会导致股东没有监督管理层的激励, 而股权过于集中则容易出现大股东或称内部人对中小股东或称外部人及公司的利益侵占, 因此, 如何把握股权分配的最佳配置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当股权过于集中时, 需考虑调整公司产权架构, 确保投资主体的多样化,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适当降低大股东持股比例, 有助于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 形成各类产权主体平等相融, 确保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各个层级之间相互制衡, 确保决策与管理、约束机制同时存在并正常运行, 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 完善立法, 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 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前文中提到, 股权集中的程度与对于中小股东保护的法律完善程度呈反向变化趋势, 健全对于投资保护的法律, 可以在客观上抑制股权过于集中的问题。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加强和落实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中小股东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定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 其中, 监事会负责公司内部监督职能。保护中小股东和公司的利益, 应强化监事会监督检查职能, 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减少内部人对外部人利益的侵占, 保护各类股东的权益。在实际操作中, 应严格按《公司法》规定的选举程序选举监事组成监事会, 同时建立和完善监事会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 并加强和保证监事会自身的独立性, 确保监事能忠诚公正地履行职责, 使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落到实处。

(三) 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发端于美国, 指的是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形成权力制衡与监督的一种制度。独立董事只担任独立董事一职, 不担任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职务, 并与受聘公司和受聘公司的主要股东之间没有可能会妨碍去作出独立可观判断的关系。独立董事对全体股东和公司负责。2 0 0 1年, 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根据规范性文件, 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2005年修订的新公司法第123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 在法律上确立了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不代表出资人 (包括大股东) , 也不代表公司管理层, 相关事实表明, “独立董事与较高的公司价值正相关, 相比于那些具有被动的非独立董事的公司, 具有独立董事的公司运行得更好, 国际机构投资者将越来越需要公司的董事会中包含更多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事实上,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所起的作用类似, 都是为了对董事会和高管人员起到监督约束的作用而设立。

参考文献

[1]Porta R L,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et al.Legal determinants of external finance[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

[2]Haniffa R, Hudaib M.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Malaysian listed companies[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Accounting, 2006, 33

[3]Maury B, Pajuste A.Multiple large shareholders and firm value[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 2005, 29

[4]R.La Porta, F.Lopez-de-Silanes, A.Shleifer, etal.Law and Fina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6

[5]Bennedsen, M, Wolfenzon, D.The Valance of Power in Closely held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58

[6]A.Shleifer, R.Vishny.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ontrol[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7]A.Shleifer, R.W.Vishny.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

[8]Simon Johnson, 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Tunneling[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2000, 90

[9]S.Claessens, S.Djankov, L.H.P.Lang.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58

[10]R.Rajan.Insiders and Outsiders:The Choice between Relationship and Arms-length Debt[J].Journal of Finance, 1992, 47

[11]J.Frank, C.Mayer.The Owenership and Control of German Corporation[Z].Manuscript, London Business School, 1994

管理者投资决策的羊群效应原因探究 篇5

关键词:投资决策 羊群效应

近年来,跨国大型集团转型向多元化发展,将业务伸展到不同的行业领域。以联想集团为例,2010年9月12日,联想控股斥资180亿元,在山东枣庄打造煤化工基地。三天后,联想控股又投1亿元,获得神州租车超过51%的绝对控股权。联想从一个专注于IT领域的领头羊转向包括大农业、化工产业、消费品和现代服务业等多领域发展的企业。多元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需求,但多元化的道路也是荆棘满布。企业多元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多领域经营可以规避本行业发展不好的风险,但也可能因多领域业务无法整合互补,管理跟不上企业扩张而导致企业的崩盘。因此,多元化发展道路上对于所投资的新行业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企业投资不断加大,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家电、汽车等相关行业,企业往往根据短期投资热点来决定开展的项目,造成这类行业局部投资过热;而在基础设施、原材料等行业领域,却较为一致的表现出不感兴趣,显示出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对行业的选择存在一种羊群行为。导致企业投资决策的羊群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管理者的声誉顾虑

Scharfstein和Stein针对股票证券市场提出了声誉羊群行为理论。众所周知,投资的风险和报酬是对等的,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投资低风险项目,收益自然也低。在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制下,管理者受托经营企业,委托人会根据相对绩效来评价管理者的业绩,这样的话,同行的竞争者就成为评价的参照物。由于这种代理关系的存在,管理者自己并不拥有对投资资产的所有权,出于利己的动机,他们趋向于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使得被代理人的收益最大化。管理者如果投资高风险项目,即使企业取得很大的收益,自己未必能得到很多,但是如果投资失败,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或者破产的话,管理者声誉将受到重大损失,严重的甚至可能失去管理者职业。因此,管理者尤其是德高望重的管理者为了继续维持自己的良好声誉,宁愿选择附和他人而不愿意承受决策失败的风险。相反,如果管理者随大流,保持一般的业绩,就不会有声誉受到损害的风险,可以安全的保持现有的职位、甚至还会获得正常的升职与薪金。所以,管理者为了自己的声誉,不会从事高风险的投资,而是跟随大流进行投资决策,从而导致了羊群效应的产生。

2 管理者的能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股东和管理者是分离的,管理者只是受股东委托来经营企业的。随着我们国家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的成熟,管理者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权也越来越大,管理者的能力对企业投资的结果负有直接责任。能力较高的管理者更善于获取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相比之下,能力较低的管理者在面对重大决策时,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无法准确判断和处理信息,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因而选择跟随大多数人的决策,来掩饰自己的能力不足。同时,在委托代理制下,管理者的业绩评估采用以同行竞争者为评价标杆的相对业绩来评估,如果业绩长期比竞争对手低的话,管理者可能会被离职,降职甚至失去职业发展的机会。因此,能力不足的管理者在投资决策时更容易出现羊群行为,而且能力越不足,这种羊群行为越明显。

3 企业规模

Welch提出了基于信息瀑布的羊群理论,因为管理者在市场上获取的信息不一样,导致做出的决策也不一样。企业管理者获得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有用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正确的决策,相应来说,需要企业在获取信息时投入的资金也就会越高。因此,企业的规模会影响管理者获取信息的资金投入,也就成为导致管理者投资决策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企业在规模较小时,一般比较缺乏资金,因而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获取充分的决策信息,所以很大程度上就只能跟随大规模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应的决策,这样出现羊群行为的可能性就更大。而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增大,资金实力也更加雄厚,投入到获取投资项目的有用信息的资金也更充足,管理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信息独立做出决策,出现羊群行为的可能性就会更小。企业规模越大,管理者投资决策中的羊群行为越小,企业规模越小,管理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越容易出现羊群行为。

综上所述,管理者的声誉顾虑和能力,以及企业的规模都会导致管理者在投资过程当中存在羊群行为。在短期内,企业的规模不会有太大改变,要想改善投资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只能从管理者的声誉顾虑和能力来着手。管理者的能力可以在甄选时谨慎考察,在职时主要培养,来避免因管理者个人能力有限导致的羊群行为。声誉顾虑在相对业绩评价压力和利己动机驱使下,虽然可以促使管理者加倍努力工作,但也会导致经理人产生投资羊群行为。因此,采取措施去努力协调好管理者与企业长远利益、改进管理者业绩评价方法,可以减少产生不良的羊群行为。

参考文献:

[1]Scharfstein D,Stein J.Herd behavior and invest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3):465-479.

[2]Welch I.A theory of fads,fashion,custom and cultural change as informational cascad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5): 992-1026.

[3]葉蓓,祝建军.经理人声誉顾虑与企业投资羊群效应实证检验[J].财会月刊,2008,(3):3-6.

关于我国利率政策效应的探究 篇6

关键词:利率政策,预防性储蓄,实际利率,消费信贷

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但之后便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中央银行及时制定货币政策,连续多次降息。毫无疑问,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熨平经济,央行此举是想通过利率政策来刺激居民消费,增加物品与劳务的需求,进而缓解紧缩状态。实际上连续八次降息并未对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产生理论上本应出现的存款下降的影响,恰恰相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在存款利率不断走低的洪流中依然呈现稳步的增长。尽管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年增加量(1996~2002)增幅有大有小,但都保持着一定范围的增长。 很显然,有关利率效应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实际中却出现与之完全相反的现象。究其本质,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取决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就我国实际情况来分析此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我国居民储蓄类型

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类,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因此我国居民储蓄可以大致分为预防性储蓄与投资性储蓄。所谓预防性储蓄,就是为了在将来支付各种无法预测的开支而需要拥有一定的财富,在这种动机下形成的储蓄就属于预防性储蓄。而投资性储蓄是以获得利息收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储蓄。由此可见,预防性储蓄受利率水平影响较小;而投资性储蓄则会受到利率大小的影响,利率的高低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其获得投资收益的大小,也就是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中央人民银行对居民的储蓄问卷调查中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动机里,教育一直独占鳌头,其次是购房、养老、预防意外以及医疗等。由此可见,我国居民储蓄类型为预防性储蓄,也就是说即使利率水平有所下降,我们普通老百姓还是会对子女的教育、购房等需要而持有一定的货币,就算利率再降,也不会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这种类型的储蓄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储蓄性保险,因此这种储蓄很难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减少。

二、 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创新式的改革、发展时期。国务院在继1991年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后,不仅制定了失业保险条例、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法规,还陆续出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深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镇住房福利制度改革政策以及教育制度改革。尽管这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了我国的社会发展,但我们不难看出:原本由国家承担的一些费用,现在转变成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共同承担,这无疑是带来了居民预期支出的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迫使人们着眼于整个生命周期决定其收入安排, 将更多的收入份额用于储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国转型时期制度的不完善与欠考虑,使农民承担了过多的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服务、义务教育等投资和费用,这直接导致了农民可直接支配的收入的减少,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下跌,中小型乡镇企业效益下降等原因,使农民对未来的收入更加没有信心,也就更需要在当下增加现期储蓄。

另外,1999年到2000年期间城乡居民储蓄年增长量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减少,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1998年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决定从1999年11月1日起恢复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该税的征收使个人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率下降,居民觉得应从银行得到的好处变成了税收而被国家拿走,使得居民不得不重新考虑该不该进行储蓄。

第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0年4月1日起实施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实行这种制度后,原本一些为了牟利的“私存公款”将没有办法继续存在,也就是说这些储蓄将不得不重新回到企业存款等其他实名公共组织存款项目中,因此引起储蓄存款的下降。图1仅以企业存款在1995~2000年期间每年存款增加额为例,说明1999、2000年的城乡居民存款的减少。由图1可以看出,1999、2000年企业存款增加规模大幅度提高,但当时经济下行,企业存款的增加来自销售利润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是由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分流而得。

三、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技术进步、科技改造走进了企业内部,使等量投资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减少。另外,当时国内经济下行,大量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利润率为负,面临倒闭等问题,致使大部分企业职工失业或下岗,收入降低,生活水平下降,可支配收入减少,对未来预期收入也减少,因此居民趋向于在当期增加储蓄。图2为1996~2002年我国城镇人口失业率,可以看出失业率不断攀升。而且,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在当时的紧缩经济情况下,一些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也就是说有一部分职工虽然名义上没有失业,但实际上是处于低收入甚至零收入状态,这一部分人是统计部门无法统计的,但他们也确实属于失业下岗的大军中,而且每年这些人都不在少数。

四、实际利率衡量储蓄报酬

当时我国面临一定的通货紧缩局面,商品价格指数不断下降,我们知道利率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其中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即货币收入与本金的比率,未考虑或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反映了通货膨胀对货币价值的侵蚀后债权人实际获得的报酬,也就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尽管央行连续多次调低名义利率,但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为负,因此实际利率并没有受多大影响,而特别是在物价下降的年份,实际利率反而增加,也就是储户得到的实际报酬并没有大幅度下降。

图3、图4分别以物价指数,实际利率的变动来说明本情况。

五、越少越少的货币

物价连年下降,通货紧缩,使得居民当期消费欲望减弱,市场上货币存量减少,货币流通次数减少,进而货币总量减少,这样不断的循环便导致了越少越少的货币。

六、居民投资渠道单一

我国银行系统、证券市场等资金市场发育的完善度不够。其中,股票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债券市场、保险和养老金市场等又有待进一步发展,国债发行量有限又难以满足需求。从风险角度来讲,居民对一些虽然收益高但风险较大的投资方式持谨慎态度,再加上政府加大了对非法金融市场的清理,整顿了金融秩序,建立、完善了有关金融法规,社会乱集资等违法行为得到了遏制。在这种情况下,安全可靠、回报稳定的银行储蓄成为了平常百姓的首选,同时也可以是看做是居民苦于投资渠道匮乏而进行的被动储蓄。

七、我国消费信贷的不发达

个人消费信贷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以商品型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我国金融机构传统上是为国有企业提供融资帮助,并不涉及消费信贷。直到1999年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之后,消费信贷在我国才初见端倪,央行开始鼓励银行开办消费信贷。近些年虽然增长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不是十分发达,规模有限,因而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机制和相应的信用评估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个人行为尚不规范,存在着一定的道德风险,有些人蓄意欺诈,骗取贷款,拖延还款时间,为银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其次,消费信贷品种单调,发展失衡,仅限于住房、汽车、助学贷款、信用卡等业务,与发达国家相比,品种范围仍局限在传统业务,其他如个人信用额度、个人债务重组贷款等尚未发展或发展力度不够,与国外相比存在相当大差距,因而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各阶层对消费信贷的多样化需求,缺乏创新;再次,由于发展时间短,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到位,许多方面都处于尝试阶段,就自然而然地在过程中产生了交易成本,阻碍了信贷过程的实现;最后,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居民受传统观念束缚,对消费信贷认知度偏低。

八、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储蓄受年龄结构的制约。很显然,低龄与高龄两个年龄层次的人口对储蓄的增加不会有太大贡献,我国当时平均年龄为32.476岁,30~34岁年龄的人口最为密集,处于这个年龄层的人恰好是储蓄占收入比重最大的人,他们的预防性动机更强烈。他们要结婚、买房、医疗、养老等等,这些都促使他们为了将来的开支而需要保留一定数目的存款,进而增加了银行储蓄。

九、传统习惯因素

中华民族向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自古至今都重视储蓄,强调量入为出,因此这也是储蓄量有增无减的原因之一。

利率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熨平经济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该作用在当时的中国并未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但纵观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利率这一角色功不可没。教条理论固然正确,但当我们将其应用到现实中时,却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国的国情有着它一定的特殊性,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发展中和转轨中。我们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以及先进的科学知识,又要根据本国实情,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KEYNES,JOHN MAYNARD.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M],Interest,and Money,1936.

[2]谢平.经济制度变迁和个人储蓄行为[J].财贸经济,2000(10).

打造嵊州特色文化品牌效应探究 篇7

关键词:整合资源,品牌内涵效应

地处浙东地区的嵊州, 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特色鲜明, 素有“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之称, 尤其是越剧文化, 更是闻名全国。近年来, 在嵊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 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 文化活动的载体不断创新, 文化活动的内容日益丰富, 文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群众性的业务文体组织日趋规范, 文化精品形成特色, 越剧文化、根雕工艺、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享誉省内外的三大文化品牌。

一、越剧文化品牌在传承创新中发扬光大

嵊州是闻名海内外的越剧发源地, 群众性的学越剧、唱越剧、演越剧由来已久, 蔚然成风。近年来, 嵊州市着眼于打响越剧文化的品牌, 充分利用越剧博物馆、越剧艺术中心等场馆开设越剧传承教育基地, 为弘扬越剧文化, 培养越剧新秀搭建平台;一大批保存完好尚可演戏的古戏台, 为广大群众开展越剧演唱活动创造了较好条件, 没有围墙的越剧博物馆初步形成。以浙江绿城集团捐资1亿元易地新建越剧艺校为契机, 发挥越剧之乡人文、语言、资源等优势, 建成全国一流的集越剧教育、传承、研究、交流和展示于一体的越剧艺术学校。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越剧艺术教育进校园活动, 在市区内的重点中小学幼儿园开设越剧演唱课程, 普及越剧基础知识, 唤起少年儿童对越剧的兴趣, 缩短传统戏曲与年青一代的距离, 涌现了1名全国戏曲梅花奖、14名全国戏曲小梅花奖和一大批有影响的越剧票友。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中国民间越剧节, 做好民营剧团的展示和推介文章, 举行民营剧团精品剧目展演周、越剧票友大奖赛、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等大型活动, 为民营剧团搭建展示自我、交流技艺、提高质量的舞台。目前, 全市民营剧团已发展到100多个 (含季节性、临时性剧团) , 从业人员4300余人, 全年演出36000场左右, 年营业收入突破7800万元, 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演出产业。

二、根雕文化品牌在资源整合中形成产业

根艺是一门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既年青又古老的艺术, 其以一种优美的造型艺术, 传神的表现手法, 使人们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嵊州根雕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 从一家一户作坊式的手工艺, 发展到90年代规模化的团队生产, 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根雕产业队伍, 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 根雕工艺品已成为嵊州的文化产业, 产口远销海内外。近年来, 在嵊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建成了占地40亩建筑面积达22622平方米, 集窗口展示、创作交流、产品交易、非遗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村, 既为曾经边缘化的民间艺人创造了一个发展、传承的艺术平台, 又为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工艺大师创作精品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创作场所。同时, 宣传文化部门把根雕艺术作为推进当地文化建设、繁荣文化产业的主要途径摆上议事日程, 建立专门组织, 落实专项经费, 举办根雕精品展六次, 先后为近20位根雕艺人评上了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其中12位是“工艺美术师”, 多次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和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专家来嵊州参观根雕, 在现场举办根雕造型艺术讲座, 进行面对面的辅导, 提高了根雕艺人们的学术理论水平, 为根雕艺术在当代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推动根雕工艺产业发展, 嵊州市于2008年12月10日在艺术村专门举办了中国根雕艺术精品展, 展览共收到全国各地300多位根雕艺术家选送的精品1030件;开辟根雕艺术论坛, 多次组织邀请全国名家、专家、学者和民间老艺人开展艺术研讨会、作品交流展等活动, 进行研究、交流、切磋。此外, 还不定期地举办文化产业发展“峰会”, 邀请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同行来嵊, 集中对嵊州的根雕工艺美术作品进行评判和鉴赏, 扩大了嵊州根雕工艺产业的影响力。

三、广场文化品牌在群众参与中家喻户晓

广场文化指的人民大众在城市广场中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所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它既有在广场上进行的专业或民间的各种文艺表演或展示;又有在广场中群众自发开展的各种娱乐、体育休闲活动, 还有爱心义卖活动、无偿献血志愿活动、全民读书月活动、节能知识宣传咨询、环保制作展示等各种活动。嵊州市在文化名市建设中, 牢牢把握广场文化总体发展趋势, 注重将文化广场软硬件建设纳入文化发展总体规划, 把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有效地提升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外来建设者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并带动了全市村落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一是积极打造文明健康的“文化夜市”, 推出了“百姓周末”系列活动, 以“我参与, 我快乐”为宗旨, 通过群众组织、群众参与的形式, 积极开展群众自娱自乐为主的各类文体演出与展示活动, 正在成为一道百姓的文化套餐。三年来, “百姓周末”系列活动累计组织开展有计划、有主题、有影响的专场晚会、公益电影放映、健身比赛、文化遗产展示活动近250场, 主办、协办、承办单位达50多个, 直接参与人数近万人, 观众达几十万人次。如今, “百姓周末”已经成为一项“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广场文化品牌活动。二是种文化与送文化的有机结合。三年来组织文化馆、越剧团、新化书店、图书馆等部门联合开展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 其中送戏270场、送图书16880册、送电影1260场、送科技培训170多期, 送文体器材290套, 极大地活跃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民文化节、红枫文化节、香榧艺术节等各类节庆活动在嵊州农村方兴未艾, 蓬勃发展。特别是嵊州首届《种文化, 金秋大丰收》农民文艺擂台赛, 吸引了全市1万多农民参加了各类民间文艺节目的层层选拔赛, 这些由农民自编自演的越剧小戏、民间吹打、民间舞蹈、曲艺小品等节目, 充分展示了嵊州农村灿烂的地域文化及农民种文化的丰硕成果。

总之, 深入挖掘、整合、聚集历史文化资源, 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 发展壮大文化艺术人才,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是增强文化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关键所在。嵊州市的越剧文化、根雕工艺和广场文化这三大特色文化品牌, 必将随着全省“种文化”活动的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会不断提升, 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引擎。

参考文献

[1]徐华档.《嵊州根雕》.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2008.

[2]黄士波, 俞伟.《嵊州越剧》.浙江摄影出版社.杭州.2008.

羽毛球运动健康价值效应的探究分析 篇8

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对国民体质检测,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不同职业的人群都存在着亚健康状态[1]。当前虽然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追求健康,却越来越表现出健康知识的匮乏和健康观念的落后。比如:对预防保健重视程度不够,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的不合理、缺乏锻炼等。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小型球类运动,它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的一种良好手段,同时也能培养顽强拼搏精神和优良的意志品质。当今社会步入科学化,信息时代,人们繁重的劳动将减少,工作时间减少,休闲时间增多,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必将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正是这样的情景下,羽毛球运动的独特特点及其运动价值,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在羽毛球运动中人们找到了乐趣,体验到了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及其强身健体的价值[2]。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体育学术期刊及羽毛球方面的专著,对羽毛球运动的健康价值效应进行分析、探讨。

2 分析讨论

2.1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在室内外均可进行的小型球类运动。场地适中、器材简便,既充满乐趣又能强身健体的一项大众化的体育活动,也是竞技性较强的比赛项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具有以下特点:

2.1.1 它可随意调节运动量

运动量可根据各人的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不同的人可通过该项活动进行锻炼。身体状况好的,运动量可适当加大,活动范围可为全场,身体状况不好的,可适当缩小活动范围,达到舒活筋骨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2.1.2 运动器材简便

羽毛球拍便于携带,参加锻炼的羽毛球爱好者,只需带上羽毛球拍和球在平整的空地上就可以对击了。把打羽毛球作为娱乐活动,休闲养性,活动身体,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身体机能的目的。

2.1.3 羽毛球运动有独特娱乐性

羽毛球运动具有独特的娱乐功能。根据现代体育的理念娱乐体育才能健康强身,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必须具有娱乐功能,使练习者产生兴趣,自发地投身于练习,才能实现娱乐体育,健康强身之目的。跑步当然可以改善和提高呼吸、循环等内脏器官的功能,跑完后即测试各项生理指标可达最高值,对增强体质十分有利,但运动时毕竟枯燥、单调,缺乏娱乐性质,往往不被练习者所接受,尤其是不被青少年所接受,羽毛球运动则不同,它有竞赛技能对抗,休闲娱乐之功能,所以,深受人们所喜爱。

2.2 羽毛球运动的独特优势

2.2.1 对人体全身的锻炼效果好

羽毛球项目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正式比赛或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打球时都需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挥拍、转体、合理的运用各种击球动作和步法将球击到对方的场地,从而增加了上、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3]。而一般的运动可能只是单一的对身体有所影响,比如跑步比较枯燥单调,缺乏娱乐性质。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160-180次/min,中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140-150次/min,低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100-130次/min[5]。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此外,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做出判断,果断的进行反击,因此,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2.2.2 运动安全有保障

运动损伤是制约运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羽毛球运动隔网对抗项目,场地中间横竖一网,分隔成为对抗双方的场区,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比较其他项目,它的运动安全系数明显要高,只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一般在该项运动中就可避免受伤。早期羽毛球运动被认为是一项绅士运动,是与它的运动安全有保障是分不开的,把打羽毛球作为娱乐活动。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变换击球动作、击球的力量和记击球的节奏,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养性,延年益寿的功效。

2.2.3 较强的观赏性

欣赏羽毛球比赛总能让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移情作用,给人精神上的满足与升华,得胜时的欢呼雀跃,失败后的沮丧与忍耐。优美、高超的技术和默契的战术配合,以及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超水平的发挥,使观众赏心悦目并激发起高昂的情绪。比如有的运动员,在连续的大力扣杀进攻却毫无建树的情况下,突然一个轻吊网前对接对角,球过网后应声落下,对手措手不及,这样以最省力的方式获得胜利,而网前的一些假动作,更是奇招迭出,防不胜防,让观众拍案叫绝。这些能给我们带来美感,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2.2.4 热门项目受欢迎

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普及程度很高。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这与其特点密切相关,它集体育运动与娱乐为一身。技术变化万千,战术变幻莫测,锻炼者从中可享受到许多乐趣。由于羽毛球后场击球时需要击球者不断地抬头,身体后仰,有助颈椎的伸展,对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更是一项首选的运动项目。

2.3 羽毛球运动的健康价值效应

2.3.1 羽毛球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羽毛球运动因其竞争性、对抗性、大强度等诸多因素的要求,以及揣摩对方的战术意图,对各种战机的把握。对自己运用战术的选择等意志及智力因素,因此,经常进行羽毛球运动,可以使人思维敏捷,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坚定信念,具有显著作用。羽毛球运动由于比赛的紧张,竞争的激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在竞争中,强化进取精神、是人的智、勇、技在竞争对抗中得以升华,使人临危不乱,泰然处之,以良好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面对荣辱、得失。当代大学生面对多重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是每位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能正确对待,以良好的心态选择就业范围,既能减轻就业压力,又能满足人才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3.2 羽毛球运动有利于开发智力

羽毛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全。智力素质在羽毛球运动中显得格外重要。两位实力相当的运动员比赛,一方面看竞赛状态,临场发挥,另一面就应看智商高低,是否用脑子打球,是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智力是观察力、记忆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体现。在羽毛球运动的对抗中,每一个瞬间的击球动作,都将引起对方的高度注视,即就是一点细微变化,也逃脱不了对手的眼帘。譬如在接发球时,必须精细观察,对手的挥拍方向,摩擦球的部位、角度、力度、速度等要求,将所有信息快速传递给大脑皮质,经过迅速加工处理,才能判断和预测来球的速度、力量、旋转与落点,这一系列的观察和形象思维,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然后采取接球的对策,做出适应性反应。假如,在接球时未能看清对手击球动作,也就无从谈起用脑子打球,很可能就会直接失误或间接失误。因此,要求练习者具有细微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敏捷的行动能力,如果在每一次练习中,都能注意观察,用脑子打球,久而久之,无疑对开发智力大有裨益。

2.3.3 羽毛球运动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实现体育健康的目标

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与体育健康是现代体育的理念,是学校教育、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结果,是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学校的教育、体育模式多年来没有丝毫变化,在教材的选择上必须按大纲和计划锁定内容,根本不考虑体育教学主体的需求,最后导致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出现。通过改革后,体育教材由学生自行选择,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有效地提高运动技能、身体机能、素质、非常有利。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明显提高,学生时代的健康理念和终身体育思想一旦建立,对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体育思想的连锁反应就是社会体育健康实现的保障。

羽毛球运动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实现体育健康目标的重要项目。由于羽毛球运动的规律、技能特点及锻炼价值,已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与锻炼。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只有建立在练习者主动的、自发的基础上,才能投入练习热情和积极性,才能坚持锻炼持用。在现在社会中人们的交往越来越狭小,通过羽毛球运动,让人们认识了许多的朋友,让人们之间有了更多的帮助和交流,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3.4 羽毛球运动增强社会适应性

以球会友,交流球技,增进友谊,羽毛球是一项对抗项目。无论是练习还是比赛,他都需要与同伴(双打)或与对手进行交流和沟通,它既要发挥个人的技术和积极性,更要发挥同伴协作的力量,默契配合,取长补短。这是一种锻炼手段,对青少年来说,有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而对中老年人来说,则是社会交往的有益之举。同时它也为特殊行业从职人员提供广泛的交往机会和场所。获胜的比赛能让欣赏者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成功感。从中体会到羽毛球运动的永恒魅力。失败的结果能让欣赏者分析、总结,给人生以启迪。我们喜爱这项运动,因为它给人们启示,才去欣赏它。因此,我们要正确享受比赛结果,尽情地用自己的方式去享受羽毛球比赛的奥妙于乐趣。

2.3.5 羽毛球运动对中老年健康的针对性促进作用

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灵活性、协调性、精力和运动能力逐步减弱。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逐年增强,正确的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运动正是其需要的。羽毛球运动有很强的娱乐性、自由性和创造性,中老年人参与羽毛球运动可以在娱乐和竞争中克服心理和生理障碍,使人自由、创造的本性回归,既在运动中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经常从事该项运动的中老年人可以发展灵活性、协调性,可以提高运动者上下肢及躯干的活动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能力,起到增进健康,抗病防衰,调节精神的作用。同时,中老年人在锻炼与竞争中强化了进取精神,使智、勇、技得以升华。既增长了智慧又陶冶了心理,不仅能在羽毛球活动应付自如,而且能以良好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面对事业,家庭和荣辱,使自己的心境和意志有很大的提高。

3 结论和建议

1.羽毛球是一个传统项目,深受大家的喜爱。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作为集运动和娱乐为一身的运动项目,既有老少皆宜、全身锻炼效果好等独特的运动优势,又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有其固定的社会价值,在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娱乐交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在社会中人们的交往越来越狭小,通过羽毛球运动,让人们认识了许多的朋友,让人们之间有了更多的帮助和交流,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羽毛球运动因其竞争性、对抗性、大强度等诸多因素的要求,以及揣摩对方的战术意图,对各种战机的把握,对自己运用战术的选择等意志及智力因素,因此,经常进行羽毛球运动,可以使人思维敏捷,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坚定信念,具有显著作用。

3.创造性的举办羽毛球运动的大聚会,将竞赛羽毛球运动和健身羽毛球运动融合,使比赛和娱乐一体化,以竞赛促进普及,以普及发挥其作用,有利于羽毛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起到健身健体的作用。

摘要:通过羽毛球运动的技、战术及运动特征,对羽毛球运动的健康效应加以分析研究。进一步阐述羽毛球的健康价值,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羽毛球运动当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羽毛球,技术分析,健康,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委员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J].体育学刊,1995,(1):6-10.

[2]俞继英,主编.奥林匹克羽毛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成月祥.论体育欣赏[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4]张勇.羽毛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5]马启伟,张力为.体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

探究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效应 篇9

一、广告对儿童负面效应之表现

1. 广告向儿童灌输错误的生活常识。

当今社会商品极其丰富, 商家竞争非常激烈, 一些针对儿童销售的商品为了吸引儿童的眼球, 刺激儿童的购买欲可谓使出浑身解数。作为未成年人的儿童, 他们不具备正确辨别事物对错的能力, 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只会模仿。因此, 有些广告就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特性展开攻势, 鼓动儿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这样的行为本身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如某口嚼糖《校车篇》的广告, 校车坐着一车去上学的儿童, 他们个个口中在嚼着东西, 一位老师不知道他们在吃什么, 一个孩子告诉老师说:他们在吃熊博士口嚼糖。广告最后还有一句鼓动性的广告语———“今天你嚼了吗?”儿童看完这样的广告就会要求买此商品, 而且也要模仿广告中的孩子们天天嚼着吃。这类广告会使儿童在认识上产生一个误区:糖可以天天吃的, 而事实上天天吃糖对儿童牙齿及身体其他方面健康均有害。

2. 广告向儿童灌输错误的审美观。

“美女、小孩儿与野兽”作为广告的“3B”原理在当今的广告作品中无处不在体现, 在这三个元素中似乎广告设计者们更钟爱美女广告, 因此, 生活中用美女作为广告画面或广告形象人代言人的广告比比皆是, 其中以女性作为目标受众的日化类产品广告尤其如此。在这类广告中常常会出现一个体形婀娜、面容娇好、近乎完美的女子作为形象代言, 或者是一个形象一般的女子通过使用某产品使自己“丑小鸭”变“美天鹅”, 从而获得更多男子青睐。如某品牌牙膏《漂亮女孩儿搬家篇》的广告, 广告中的女孩要搬家, 但因为她牙齿不够白, 没人帮忙, 后来她使用了该品牌牙膏, 牙齿变白了, 于是来了那么多男孩子帮她搬家。这则广告是想用幽默的手法表达广告内容, 但这则广告对美的诠释过于片面, 对成年人而言不会太认真的对待广告中对美的观点, 但对于没有判断能力的孩子而言, 这种对美的观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久而久之, 他们会把“美”定义得过于狭隘, 过于形式化, 只注重外表美, 这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3. 广告向儿童灌输了早熟思想。

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在商品名称上大做文章, 而广告设计者帮助他们放大这种效应。有一种名为“调豆 (逗) ”的儿童食品曾在各大电视台做广告, 广告中一个小男生手拿“调豆”, 见到小女孩儿就上前大叫“我要挑逗”。广告用了隐喻的方式, 大尺度地表现了广告产品。这类广告即使是针对成年人其社会性也是存在较大争议, 更不用说是针对儿童的广告了。再如, 曾有一个奶糖广告, 广告词是“你一口, 我一口, 酸酸甜甜小两口”, 广告主角居然是孩子。这类广告极易误导儿童心理早熟, 使儿童过早建立起成人化的人际交往标准和与异性交往价值观。专家对此类广告评价说:这是极端恶劣的, 广告追求效益, 不可与孩子的盛行, 与广告界的“助推”也是摆脱不了干系的。如一些广告用语:“妈妈, 我要喝……”“今天你喝了吗?”“我有, 你有吗?”此类广告将“有”与“没有”作为区分孩子的标准, 这就会导致孩子形成一种不健康的价值取向, 使他们从小就养成一种虚荣心理, 极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如不及时加以引导, 会滋长有害心理, 还会引起互相嫉妒, 甚至导致损害他人利益现象的发生。

5. 广告向儿童灌输了不规范的语言。

广告设计者们为了让广告表现的幽默风趣, 他们经常会在广告用词上做文章。如某品牌蚊香的广告语“默默无蚊的奉献”、某摩托车广告语“骑乐无穷”、某止咳药广告语“咳不容缓”、某治胃药广告语“无胃不治”等, 这些广告在广告用语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 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缺乏一定鉴别能力的儿童来说, 混乱的语言环境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干扰。

6. 广告强化了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当今独生子女已很普遍, 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 这极易促使儿童滋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现在一些广告为了迎合儿童的“小皇帝情结”, 在广告中表现出家长对孩子的百般依顺、万事听从, 餐桌上菜肴孩子先尝、好吃的食品孩子全占等, 这类广告无意中更是强化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如某品牌鸡精的广告中, 孩子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 奶奶在厨房做饭, 饭做好奶奶端来之后, 孩子推开奶奶做的饭菜, 就在这时孩子的妈妈过来了, 指着做好的饭菜对奶奶说, 应该用什么品牌的鸡精, 这样饭菜才能符合孩子的口味。如果孩子们观看了这样的广告, 会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这对儿童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有较大负面影响。

二、消除广告对儿童负面影响的对策

当今社会, 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公司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忽视了广告的社会性, 笔者认为有关各方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并尽力消除广告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 尤其是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1. 广告行业应该加强自律。

在现代社会, 广告是一门综合的视听艺术, 它不仅传播经济信息, 而且以其艺术魅力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广告人在广告创意和策划追求销售效果时, 也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一个优秀的广告作品, 应做到“兼具销售效果与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广告作品的设计者在设计制作广告作品时应该严格按照广告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制作广告, 使广告作品主导思想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广告表现手法得当, 广告语言规范, 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认识世界的窗口。

在广告行业自律方面, 中国广告协会于1997年已经制定了广告宣传精神文明自律规则, 在规则中规定针对儿童的广告, 不得出现利用儿童向家长施压的内容, 已经显现了媒介和行业的自律与责任意识。但是在具体制作广告方面没有相应的细则, 这就使得广告的制作难免会出现易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的内容, 针对这个问题电视广告制作人可以把制作完成的广告作品请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对其内容、形式等进行研讨, 找出可能会对儿童造成负面效应的内容并提出改进建议, 以此来尽力消除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影响并促进电视广告作品的健康成长。

2.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管理。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中涉及儿童的广告已有一些规定, 但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广告审查标准, 在广告审查制度方面力度不够, 所以才使一些对儿童成长能造成负面影响的广告得以刊播。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广告行业、媒体部门的监管力度, 制定操作性强的审查标准, 确实落实广告审查员制度, 建立严格的承接、验证、内容审查、合同、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 使儿童接触到的广告思想正确, 内容积极向上, 对儿童健康成长起到正确引导作用。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 比如瑞典、挪威、英国等国家的相关立法。瑞典的广告法规定不得向12岁以下的儿童做广告;挪威的广告法规定不得把儿童作为广告诉求的对象;英国独立电视委员会 (ITC) 负责制定和执行的《独立电视委员会广告业行为标准准则》, 其中第41条是有关“电视广告与儿童”的规定, 该规定中指出“对于那些可能会被大量儿童看到的电视广告和有儿童模特的电视广告, 应予以特别关注。”因此,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应该首先认识到加强电视广告与儿童保护立法的重要性, 然后着手推进关于儿童保护与电视广告方面的法律法规工作。

3. 社会应该加强舆论监督。

除了行业自律、相关部门管理之外, 广大目标受众也可以运用道德的力量来监督、约束广告的制作部门和发放媒体, 并且教化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 树立榜样的力量加强道德吸引力。

现如今广告中渗透着过于浓重的商业气息, 却忽视了广告的社会教化功能。因此, 在整个广告制作过程中, 广告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广大观众作为单纯的目标受众, 而不是当作教育对象, 这就致使广告作品设计过程中, 没有充分考虑到广告会影响儿童的价值判断, 最终导致他们道德认知的变化。针对广告给儿童带来的负面效应需要广告人、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人士都应担负起应当担负的责任, 共同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祁晓霞.涉及儿童广告中的伦理思考[J].现代广告, 2009 (11, 下半月)

“探究电流热效应”中转换法的应用 篇10

在“探究电流热效应”实验中,要探究Q与I、R、t的关系,其难点在于当我们使用控制变量方法进行探究时,如何比较两电阻产生的热量多少?对初中学生而言,知识储备不够,不能准确测出电阻放出的热量多少,要完成探究,就只能把比较“热量”多少转换成比较与热量有关的其它可观察的现象或物理量,从而对热量做出近似比较,完成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采用多种转换法来完成对电阻放出热量多少的比较,现把转换方案介绍如下:

转换方案一 把电阻放出热量多少转换成火柴被点燃的时间,火柴先被点燃的电阻放出的热量较多.

如图1所示,取一段电阻丝,把一根干燥的火柴头插入电阻丝中,当电阻丝通电产生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火柴着火点后,火柴会被点燃,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先被点燃的的火柴对应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较多.此方案操作简单方便,但不足之处是只有局部电阻丝放出的热量被火柴吸收,不能准确反应整个电阻丝放出的热量多少;同时火柴被点燃处的电阻丝会被烧灼而变形,不利于多次重复实验.

转换方案二 把电阻放出热量多少转换成蜡熔化的时间,蜡先熔化使火柴下落的电阻丝放出的热量较多.

如图2所示,取一段电炉丝,剪取长度合适的一段,在电阻丝的中间下方处滴几滴蜡,并把火柴头粘在电阻丝上,当电流流过电阻丝时,产生热量使温度升高,蜡便会熔化,火柴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先下落的火柴对应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较多.此方案实验时间大大缩短,并可多次重复实验,不足之处是实验的精确性不够,只能反应局部电阻丝放出的热量,只能做出粗略判断.

转换方案三 把电阻放出热量多少转换成媒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的高度,管中媒油上升较高的瓶内电阻放出的热量较多.

如图3所示,在锥形瓶中装满煤油,瓶塞中间插入一支空心玻璃管,利用电阻丝产生热量使煤油体积膨胀,管中煤油液面上升,在相同条件下,液面上升较快的瓶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较多.此方案较精确,不足之处是实验时间长,而且瓶口处容易因密封不严而漏油,影响实验准确性和污染桌面.

转换方案四 把电阻放出热量多少转换成媒油升高温度的多少,加热相同时间后媒油温度升高较多瓶内的电阻放出的热量较多.

如图4所示,在锥形瓶中装适量煤油,瓶塞中间插入一支温度计,利用电阻丝产生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在煤油质量相同条件下,温度上升较快的瓶子里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较多.此方案非常精确,且可通过调整煤油质量来调整实验所需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

转换方案五 把电阻放出热量多少转换成红色液柱移动的距离,小液柱移动距离较多的瓶内电阻放出的热量较多.

如图5所示,在锥形瓶中的瓶塞中间插入一支两端开口 的玻璃管,玻璃管中有一段红色液柱,利用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热量,使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膨胀推动红色液柱向上运动.在相同条件下,液柱上升越快的瓶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较多.此方案非常灵敏,当空气受热后极易膨胀,现象明显,极大缩短实验时间,不足之处是操作不当易使红色液柱被推动而喷出玻璃管口,使实验无法继续进行.

上一篇:学校管理者的艺术研究下一篇:防火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