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洗钱

2024-05-17

网络洗钱(精选九篇)

网络洗钱 篇1

网络洗钱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和计算机数据, 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所得, 并使之成为表面上看来源合法的所有犯罪活动和过程的总称。与传统意义上的洗钱相比, 网络洗钱更为隐蔽、全球化程度更高、成本更低廉。通常情况下, 网络洗钱的方式有网络银行洗钱、SWIFT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系统洗钱、智能卡洗钱和网络赌场洗钱等。

一、“网络洗钱”的特征

“网络洗钱”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名词, 从字面上看, 它兼具“网络”与“洗钱”两个要素。从网络洗钱行为上看, 它并没有超出洗钱的范畴, “网络”只是起到了媒介的作用。目前, 各国对于“网络洗钱”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 结合欧洲理事会的《网络犯罪公约》中的“网络犯罪”的定义, 可以对网络洗钱做出如下解释:“网络洗钱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和计算机数据, 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所得, 并使之成为表面上看来源合法的所有犯罪活动和过程的总称。”新型的网络洗钱与传统意义上的洗钱相比,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网络洗钱的隐蔽性更强。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作为金融衍生工具之一的网络支付工具逐渐成为网络洗钱的重要媒介, 互联网支付方式包括所谓的电子钱包、具有资金存储功能的记忆芯片磁卡 (类似于预付卡) 以及非传统银行及信用卡公司提供的互联网支付服务。对于进行网络交易的用户来说, 在线支付服务非常实用, 而且不必向对方透露相关财务信息。例如, 买方不必向一个无法证实的网上商店透露自己的银行账号信息, 而只需要向一个网络账户转账即可。此外, 用户花费较少的钱就可以开通一个网络账户, 该账户也没有最低存款限额, 因此风险较低。信用卡和银行账户一般很容易追溯到个人, 而且它们本身对用户身份验证的要求要比电话卡高, 电话卡几乎随处都可用现金买到。一旦电话卡内充足金额, 它们就可以被用来消费, 而不必像信用卡或支票支付那样留下书面记录。

2. 网络洗钱的全球化程度更高。

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查寻到全球各地的信息, 也正是这种便利性, 使得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可以非常容易地将非法的巨额资金转移到世界各地, 而不会留下任何纸质的有关资金往来的凭证。

!!!!!!!!!!!!!!!!!!!!!!!!!!!!!!!!!!!!!!!!!!!!!!

会计政策变更。因为根据旧会计准则, 折旧方法的变更显然涉及了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美国公认会计准则 (GAAP) 也有类似规定:“改变以前已记录资产的折旧方法, 诸如从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或从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为会计政策变更。”所不同的是, GAAP不要求对折旧方法变更的影响进行追溯调整。而我国新会计准则将其划分为会计估计变更, 究竟何者更为合理呢?

首先从影响确认原则的角度分析, 不论是从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或从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还是其他任何两种折旧方法之间的变更,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折旧方法的变更不涉及任何影响确认的三个因素的变化, 自然也不会引起任何列报项目的变更。其次, 折旧方法的改变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 故计量基础也未发生改变, 只有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改变, 那么该改变是否涉及不确定性因素呢?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 而对预期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的判断是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做出的, 这符合会计估计的定义。另外, 即使确认原则、计量基础与折旧方法都选定了, 也仍然无法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应列报的金额, 因为折旧的金额计算是建立在对固定资产未来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估计的基础之上, 即不借助对预计使用年限与净残值的估计根本无法完成对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列报。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类似:折旧分摊方法的选择和资产使用寿命的预计, 属于需要判断的事项。如果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 折旧方法也应相应改变, 以反映这种方式的改变。如果这种折旧方式的改变是必要的, 这种方式的改变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显然, 新会计准则将折旧方法的变更作为会计估计变更更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主要参考文献

1.傅宏宇.将折旧方法的变更作为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财会月刊 (会计) , 2005;3

2.丁邦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新变化.会计之友, 2007;6

3. 杨旭群.试析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财会月刊 (综合) , 2006;2

4. 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运用.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这种新形态、多元化、跨国性的网络洗钱犯罪, 不仅严重危害了本国利益, 还侵害到他国的利益, 甚至侵害到人类共享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3.网络洗钱的成本更加低廉。相关资料显示, 美国通过比较网上银行划拨资金成本与传统银行划拨资金成本后发现, 前者所耗的成本远远低于后者。一般情况下, 建立一家网上银行仅需要计算机以及优良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支撑, 其成本仅相当于传统银行开立一家分行所需费用的5%左右, 这就大大降低了开发、维护成本, 同时也减少了固定资产损耗以及职员工资等费用。

二、网络洗钱的方式

1. 网络银行洗钱。

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支持, “网络银行”应运而生。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 其发展形式有两种:一是以因特网为背景的、开展电子化业务的传统银行;二是在传统银行以外兴起的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依托的另一种类型的银行。前者是一种金融创新, 是对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传统银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因特网上建立网站, 以开展原来需要在柜台上操作的诸种业务。后者是一种金融分化, 是一种设在因特网上的虚拟金融机构。网上银行拥有强大的比较优势, 在成本增长有限的情况下, 提供的金融服务却趋于全面, 使用户真正享有不间断的银行3A (Anytime、Anywhere、Anyway) 服务。

目前, 在世界上通过网络银行洗钱的方式多种多样, 其过程很复杂, 但基本上都由三个独立的但通常同时发生的步骤组成。第一个步骤为初步处置阶段, 即对犯罪收入进行初步的处理, 与其他合法的款项混合起来, 或者存入金融机构。第二个步骤是进行分离析取, 即通过错综复杂的金融操作, 掩盖犯罪资金的来龙去脉和真实的所有权关系, 以模糊犯罪资金的非法特征。第三个步骤是进行归并, 也就是将清洗过的资金转移到与有组织犯罪无明显联系的其他组织的账户上。如世界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 他就是利用海湾国家的一些银行专门为犯罪集团洗钱, 给世界的金融、经济和社会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2. SWIFT系统洗钱。

SWIFT系统长期以来是银行转移资金最常用的工具。由于其用户数量众多, 且不同国家的法律对洗钱控制的程度不同, 加之电子资金转移的方便快捷以及客户身份识别的模糊性, 使得借助于已有的电子资金划拨系统进行洗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 越来越多的可疑交易与汇款方式有关, 洗钱者往往利用虚假的身份通过金融系统向国外汇款。虽然SWIFT系统的绝大部分业务都是合法业务, 但是利用SWIFT系统汇款, 进而达到洗钱的目的仍是犯罪分子“恰当且明智”的选择。

虽然利用SWIFT系统洗钱已成为现实, 但SWIFT系统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它主要运用于银行间的资金往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 网上银行服务越来越有可能与SWIFT系统融合在一起。网上银行的开放性、电子现金的匿名性、银行服务的不间断性为抑制洗钱行为提出了更大挑战, 也为现存的反洗钱制度带来了莫大危机。

3. 智能卡洗钱。

银行提供给客户的具体支付工具, 如信用卡、借记卡等, 已被证明同样可以成为洗钱的工具。信用卡之所以可能成为洗钱的工具, 主要是因为:第一, 如果透支限额提高到某个额度, 洗钱者就可能利用信用卡实施一种叫做“Smurfing”的欺诈。第二, 当信用卡被用来作为跨国贸易的支付工具时, 就可能成为洗钱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自动支付系统允许持卡人之间直接交易的情况下, 跨国洗钱行为将不可避免。

智能卡的数据存储优势和安全机制, 使其作为支付手段和载体衍生出电子现金与电子钱包的网上支付工具。根据发卡的形式、流程及其载体, 一般可以把电子钱包或电子现金归结为同一类支付方式, 电子钱包是放置电子现金的集合体, 从消费过程看, 二者并无本质区别。电子现金具有完全的匿名性, 他人不能获得其持有者的任何信息。电子现金具有极高的可传递性, 一个人可方便地把电子现金传递给另一个人或汇往另一地区, 且该传递过程不能被跟踪。目前国际上已投入使用的电子现金系统已有数个, 如Digicash、Netcash、Mondex等, 尤其是Mondex电子现金系统, 在欧洲已广泛使用, 在美洲、亚洲等一些国家也发展迅速。

4. 网络赌场洗钱。

网络赌场洗钱是网络赌博的一种新形式。1995年8月18日, 第一家网上赌场———互联赌博公司的运营, 标志着一种新型赌博方式的诞生。目前, 已经有50多个国家赋予了网络赌博以合法的地位。精明、狡猾的洗钱者也很快嗅出了其中蕴藏的巨大洗钱机会。2002年美国法律执行委员会在年度报告中这样写道:“网络赌博绝对是洗钱的快车。钱的数目大、流动快, 具有国际性, 并且赌点多在偏远地区, 这些特点使网络赌博极易成为洗钱工具, 并难以抓住证据。”这样, 通过网络赌博的途径洗钱, 就越来越受到洗钱者的青睐。据初步估算, 每年犯罪分子利用全世界数以千计的赌博网站成功洗掉的黑钱大约在6 000亿至15 000亿美元之间。在我国, 网络赌博的发展势头也很迅猛,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已蔓延至国内大部分省份。

保险公司网络反洗钱宣传月实施方案 篇2

为了贯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支行反洗钱处《关于组织开展全辖反洗钱主题宣传月活动的方案》的要求,提高公司员工、现有客户以及社会各界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普及反洗钱知识,营造有利于反洗钱工作的外部环境,加大对洗钱风险的防范和打击力度,结合我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宣传月活动方案。

一、宣传组织

为了确保宣传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此次活动由公司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理赔中心,财务中心,出单中心以及各营销员为日常工作部门。本次宣传由公司经理**担任领导小组小组长,副经理**担任副组长主持和监督本方案的实施。

二、宣传目的

通过开展反洗钱宣传活动,发挥**在保险行业的领头反洗钱作用,提高我司反洗钱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我司在职人员的反洗钱意识,增强履行反洗钱义务的自觉性,起到防范洗钱风险,维护**县金融环境稳定的作用;增强公司全体员工、客户以及社会公众的守法意识,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反洗钱、打击洗钱犯罪的良好氛围。

三、宣传主题

宣传活动的主题为“警惕网络洗钱陷阱,增强反洗钱意识”。

四、宣传工作要求

(一)相关部门及各营业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将其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确保宣传活动有序的开展。

(二)广泛深入地开展反洗钱宣传活动。推动客户和社会公众理解、支持、配合此次反洗钱工作,优化反洗钱环境;加强内部员工培训,提高一线人员及相关业务人员的反洗钱工作技能。

(三)在宣传月期间,办公室将对各部的宣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不按要求开展落实宣传活动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要求立即整改,确保宣传月活动取得实效。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此次反洗钱宣传活动在人行**支行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部门积极参与,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反洗钱宣传月活动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反洗钱宣传活动。

(五)面向市民,提高认识。重点加强对我公司客户进行网络反洗钱知识的普及,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对反洗钱工作的认知度,理解并支持反洗钱各项工作。

(六)形式多样,注重实效。以反洗钱知识讲解、洗钱案例剖析等形式开展宣传,普及反洗钱知识,让社会公众了解洗钱犯罪的特点、手段、危害,使社会公众自觉远离洗钱犯罪,营造良好的反洗钱社会氛围。

五、宣传重点内容

(一)反洗钱基本知识。什么是网络洗钱犯罪,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是哪些,洗钱犯罪的手段有哪些,洗钱犯罪相关法律规定等。

(二)洗钱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洗钱活动对社会、机构和个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三)金融机构及公民的反洗钱义务。公民如何配合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相关工作,如何使自己远离洗钱活动。

(四)我国反洗钱工作取得的成果及案例。

六、宣传方式

(一)悬挂宣传横幅。在宣传月期间(11月1日至11月30日),悬挂反洗钱宣传横幅,形成强大宣传攻势。

(二)组织集中学习宣传。召集在职员工由副经理**主持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式学习,加强反洗钱基础知识、反洗钱法律法规、反洗钱实用业务的培训,同时进行相应的反洗钱知识现场测试,使公司全体员工对反洗钱有全面的了解,提高一线人员及相关业务人员的实用业务能力。

(三)设立反洗钱咨询窗口,公示反洗钱举报电话。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咨询窗口解答相关咨询,方便客户了解反洗钱工作的相关知识。

网络洗钱 篇3

巴尔赞在1979年至1983年间担任伊拉克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此后出任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在此期间成为萨达姆海外资产的“大管家”。副总理塔里克·阿齐兹是“二管家”。据西方媒体报道,除了上述两人,为萨达姆打理财产的人还有很多。

法国《世界报》称,德国情报部门发现,去年9月5日在法国阿尔卑斯山景区遭遇灭门案的伊拉克裔工程师萨阿德·希里,其父卡蒂姆于上世纪70年代以同萨达姆闹翻为由移居英国,暗中替萨达姆运作资金。后来萨阿德遭遇灭门,是由于他“知道得太多”。

《今日美国》报报道称,萨达姆的这些“管家”将不义之财存入在欧洲、中东和加勒比地区开设的“影子公司”的账户。贵金属、艺术品、房产、贸易公司、出版公司……都是“萨达姆财富”钟爱的投资目标。

攻入巴格达后,美军从多个隐蔽地点找到了萨达姆隐藏的至少5.5亿美元现金,但决意将“萨达姆财富”一锅端的美国人并不甘心,他们成立了由海关和情报机构人员组成的调查部门,追查萨达姆隐藏在世界各地的资产。无奈各国银行对客户的资料高度保密,调查人员无功而返。来自美国海关的调查人员泰勒·格里芬不无沮丧地说:“他有多少钱,到底藏在什么地方,恐怕我们永远查不出来。”

(据《青年参考》)

浅论如何有效控制网络洗钱 篇4

关键词:网络洗钱,方式,对策

据联合国相关资料, 全球每天至少有3亿美元通过电子无钞交易方式漂白, 全球电子交易业务的近20%与洗钱犯罪有关。[1]为有效打击洗钱犯罪, 充分发挥控制洗钱在打击国际经济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及反腐败中的独特作用, 国际社会必须在现有的控制洗钱的法律机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进行法律改革和制度创新, 加强控制网络洗钱的国际法律合作。

一、网络洗钱的主要方式

由于网络洗钱是利用新型支付方式和在线媒介进行洗钱的行为, 其犯罪的模式亦随着洗钱者利用各种具体的支付方式和媒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认为, 现今的网络洗钱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即利用电子支付工具洗钱、利用网上银行洗钱和利用虚拟赌场洗钱。

(一) 利用电子支付工具洗钱

电子支付工具从其基本形态上看是电子数据, 它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 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化以传输电子信息的方式实现支付功能。电子支付工具最基本的特点是将现金无纸化、数字化。从洗钱的角度来看, 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货币支付工具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形态上可以说是无形的, 在资金转移和形态转换上是非常便利和快捷的。利用电子支付工具进行支付交易因无须面对银行职员而具有隐蔽性, 复杂的电子加密技术使司法机关追查资金来源变得困难, 利用电子支付工具因而又具有匿名性。电子支付工具的这些独特优势能够为洗钱犯罪提供很大的便利。[2]

(二) 利用网上银行洗钱

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 英文称之为On-line Bank或者Internet Bank, 是指设在互联网上, 提供二十四小时金融服务的“虚拟银行”。网上银行具有传统银行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它提供的金融服务不受时空的限制;无需与客户见面就能办理相关手续;金融服务极其迅捷, 服务指令的发出和实现几乎是同时的。这些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网上银行的金融服务效率, 显著地降低了经营成本, 但它们同时也使得网上银行鉴定客户身份和监视账户和交易的行动更加困难, 从而容易为从事洗钱的犯罪分子所利用。

(三) 利用虚拟赌场洗钱

虚拟赌场又称为网上赌场, 是在网络赌博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在线赌博方式。目前, 已经有50多个国家赋予了网络赌博以合法的地位, 全世界有数以百计的赌博网站。有关专家指出, 与现实生活中的赌场相比, 网上赌场已经成为洗钱的安全天堂, 对于国际反洗钱战争的危害更大。[3]

二、遏制网络洗钱的对策探讨

(一) 完善反洗钱法律体系

反洗钱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采取法律措施。网络洗钱与传统洗钱相互交织, 洗钱犯罪和毒品犯罪、腐败犯罪、有组织犯罪相互交织。因此, 要有效打击网络洗钱及其相关犯罪, 必须重视完善反洗钱包括网络洗钱的整体立法, 尽快修改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洗钱罪的罪名, 将更多的获得非法资金和收益的犯罪纳入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 并提高洗钱罪可处的最高刑期, 加大罚金的力度。另外, 财产申报是反洗钱的最基本制度前提, 只有完善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 才能使《反洗钱法》从根本上打击犯罪活动。

(二) 建立专门反洗钱机构

建立专门的反洗钱机构, 发展新型的网络监控手段, 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在国际范围内, 对于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2年3月,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反洗钱工作处、支付交易监测处, 专门负责银行反洗钱的具体工作。2003年9月底, 中国人民银行又成立了反洗钱局, 承担反洗钱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反洗钱工作机构和体系建立方面, 2004年我国建立和完善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 有23个部委参加的国务院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参加的金融监管部门反洗钱协调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于同年专门成立了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负责收集分析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报告。

(三) 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国际化的情况下, 任何一国仅依靠自己的力量, 都不可能有效控制网络洗钱, 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充分发挥已有的国际公约、国际组织、国际合作方式在打击网络洗钱方面的作用。《反洗钱法》设立专章规定反洗钱国际合作事项, 提出我国“根据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或者按照平等互惠原则, 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2007年6月28日, 我国正式加入了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FATF) , 标志着我国的反洗钱工作开启了新的一页。可考虑在时机成熟时加入埃格蒙特集团, 以便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洗钱机构进行更深层的合作。

参考文献

[1]李芳.浅谈网络洗钱犯罪的防范.福建金融, 2006 (09.)

[2]梁英武.支付交易与反洗钱.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网络洗钱 篇5

网络洗钱 篇6

【关键词】 洗钱犯罪反洗钱对策研究

洗钱犯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等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通过存入金融机构、投资或者上市流通等手段使非法所得收入合法化的行为。我国的洗钱犯罪最近几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因此我国的金融机构要加强反洗钱的对策研究,维护我国金融业良好的发展态势

1. 我国洗钱犯罪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社会合作机会不断增加,这虽然给我国带来了技术、信息等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国内外人员出入境也更加频繁,这给黑社会组织和犯罪集团提供了更方便的作案条件。几年来境内外犯罪组织利用各国银行的国际结算系统,不择手段的进行跨国洗钱。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犯罪分子的洗钱手段与技术也日益纷繁复杂。最近几年,就有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成功地“洗掉”了大量黑钱。由于其作案手段利用高新技术越来越快捷和隐蔽,而且它一出现就具有了很多国际性犯罪的特征,不仅犯罪组织严密性良好,而且行为手段多样化和专业性,这使我国的洗钱犯罪更加复杂、恶化。

境外黑社会组织通常通过投资房地产或投资娱乐业等途径来洗钱。其黑钱主要来源于境外走私、贩毒、诈骗等, 然后为掩人耳目,他们将其中小部分黑钱投资于舞厅、歌厅、夜总会、游乐场等娱乐服务性行业,再以营业利润的形式, 将大部分赃款通过地下钱庄汇往境外指定的国家或地区。我国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资金。改革开放之后,洗钱分子无孔不入,他们利用我国鼓励吸收资金的政策,将其赃款通过一些“合法”的方式在境内外之间活动,导致我国的洗钱活动日益增多。在我国市场开放之机,他们把洗钱的触角几乎伸展到了每个角落,再加上我国不完善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国际流动资金流动较快的的客观背景,使我国日益成为洗钱犯罪的多发地。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洗钱犯罪的发生频率也因地区经济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通常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易出现洗钱犯罪。而且,经济落后的西北地区等,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有些地方对于外资的审查过程相当宽松,有时他们甚至保护外来资金。很显然,我国很多地区官员对于洗钱犯罪的认识不深,对外资的如饥似渴,再加上我国本身体制不很完备又不断吸纳外资的形势,导致了黑社会组织犯罪,走私犯罪及毒品犯罪通过洗钱而日益猖獗。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领域起步比较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很大。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反洗钱的力度,洗钱犯罪分子也看到我国金融监管比较薄弱、宽松的弱点,因此更多地利用我国的金融系统进行洗钱。组织洗钱的犯罪分子和犯罪集团对国际金融制度了解很深,这来源于拉拢的腐蚀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自己培养的专职洗钱人员。因此他们对金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比我国的专业人员还要熟练,以至于当其跨国进行大规模的洗钱活动时,我国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难以判断资金中有无黑钱,这给洗钱分子提供了很好的跨国洗钱机会。

随着国际经济飞速发展,金融界中也不断出现了新工具、新产品。洗钱分子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来不断研究和利用这些新型的金融工具,而我国的金融监管措施及相关规章制度却并不完善。因此洗钱分子利用这些新工具、新产品,在我国金融业频繁洗钱。

2. 加大对洗钱犯罪打击力度的重要性

跨国洗钱的日益频繁,使洗钱犯罪扩展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就美国来说,大约1000亿美元毒资进入了金融市场。而在其他一些欧美国家,如罗马尼亚,哥伦比亚等国家,黑社会组织犯罪,走私犯罪及毒品犯罪也愈演愈烈,他们利用走私,投资服务业以及通过洗钱中介机构等方式进行着洗钱活动。:发达国家逐渐意识到了反洗钱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洗钱犯罪率明显降低。随着发达国家银行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洗钱分子开始另辟蹊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又使这些洗钱犯罪分子嗅到了商机,他们利用这些发展中国家急需资金投入,而对外资监管力度不高的情况,在新加坡,泰国,韩国及其香港等地区无恶不作。由于发达国家多年来致力于洗钱犯罪的打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发展中国家应该向其借鉴。

跨国洗钱分子无孔不入,猖狂横行,给世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他们所走私的军火,毒品,无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就美国五角大楼的爆炸来说,它的发生完全依赖于洗钱分子的参与,而这些恐怖活动,给很多人的心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它不仅仅是美国的事,因为随着国际化,任何地方的恐怖活动,会牵连到几乎各个国家的公民。一些人偷税漏税,将全国人民的血汗钱据为己有,通过洗钱的方式使他们的违法所得“合法化”,将公共财产任意挥霍,为了追求个人物质生活的满足,炫耀个人地位,他们一掷千金,将国家的钱视如粪土,严重的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金融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它在极大地推动和促进金融服务手段现代化,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洗钱分子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洗钱条件。总之信息技术为洗钱犯罪提供了生存的沃土。电脑的迅速普及给犯罪分子也带来了更多的洗钱机会。因特网的发展为犯罪分子洗黑钱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如今一些网上赌场不断出现,它的发展为罪犯分子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的“洗钱天堂”, 因为网上银行完全逃避了各国的监管。洗钱犯罪的日益发展,已经变成一个有着高额利润的犯罪领域,世界各国金融领域深受其害,它不仅影响金融行业的健康运行,也不断滋生着其他犯罪形式的出现。由于其跨国犯罪的复杂性,只有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合作才能遏制它的发展。洗钱犯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的新型犯罪,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由于其严重危害到了整个世界的健康发展,所以面对这种严重危害国际社会经济安全的犯罪分子,我们必须对其加大打击力度,不能手软,且刻不容缓。

3. 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有关对策

我国金融行业起步晚,对跨国洗钱活动认识不深,专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普遍缺乏识别和处理有关洗钱交易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我国也缺少专业反洗钱人才,再加上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对金融业务接触较少,也较少处理和认定洗钱罪及其审判的洗钱案件,所以我们既要对金融机构职员进行培训教育,也要提高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处理洗钱犯罪的能力。

我国当今严峻的洗钱犯罪形势告诉我们,要迅速完善洗钱犯罪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立法。规章制度对跨国洗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其打击力度不是很强硬,留下了很多空白和漏洞,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无法有效地打击和预防洗钱犯罪。所以我们还要推进反洗钱立法。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同国际间的合作,通过多个国家的共同合作来打击洗钱犯罪。

结语

洗钱犯罪是当前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其危害性极大,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它向整个世界的安全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有效地遏制、打击洗钱犯罪显然已是迫在眉睫。当前,国际社会基本达成了一致的观点,共同合作,打击洗钱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 邢瑞 浅析加入WTO后我国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反洗钱对策 2004.

[2] 郑秀 洗钱犯罪研究 2001.

网络虚拟货币存在的洗钱风险及对策 篇7

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主要针对的是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 对网络虚拟货币的监管则相对滞后, 因此对网络虚拟货币存在洗钱风险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虚拟货币的含义

本文讨论的虚拟货币是指网络服务运营商发行的能够在互联网上存在的, 购买发行主体服务商或者签约服务商所提供的虚拟商品或服务的一种电子数据或者符号。比如Q币, 网游中的银两等都是虚拟货币。本来只允许人民币兑换网络虚拟货币, 而不许反向兑换。然而随着网游产业的发展, 民间自发出现了各种网币之间的兑换, 甚至可用网币购买通常只有人民币才能买到的实物产品或服务, 形成了类似货币的购买力, 虚拟货币与真实货币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这正是本文笔者讨论的问题。

二、虚拟货币的用途和现状

通过调查, 发现网络游戏里虚拟的钱也会有其真实价值。比如, 甲方玩家从乙方玩家那里将账号购买过来, 甲方玩家就可以得到乙方玩家的所有虚拟的资产, 然后甲方玩家继续玩下去就会容易得多。如果游戏允许玩家之间可以转移, 玩家之间就可以在买卖游戏道具时用现实货币支付。如果游戏道具在游戏里由虚拟货币标价, 那么真实货币和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就被建立起来了。以目前所玩的《大话西游Ⅱ》为例, 游戏允许点卡交易, 直接可以实现人民币与游戏币的交易。虽然这些交易绝大部分是单向的, 而且用户间的支付也受到限制。但是这些虚拟货币都是消耗性的, 玩家所消耗的就是网络游戏服务提供商的所得。随着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技术的发展, 和游戏玩家的需求, 虚拟货币和真实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将在游戏玩家间建立起来, 虚拟货币演变成为游戏玩家的真正的资产。

三、虚拟货币的发展趋势以及其成为洗钱渠道的可能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市面流通的基于网络的虚拟货币将近15种, 如Q币、百度币、新浪U币、魔兽币、天堂币、联众币、盛大元宝、游戏橘子所发行的GASH币等, 虚拟货币交易规模已达到100亿元。并且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 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庞大的市场空间致使更多的网络运营商介入并开发自己的虚拟货币和支付系统, 如社交网络Facebook和新闻集团旗下的My Space, 发展趋势相当繁荣。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与一家调查网联合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 (4941人参与) 显示, 83.5%的青年使用过虚拟货币, 其中31.9%的青年“经常使用”, 51.6%的青年“用得很少”。65.2%的青年将虚拟货币用于购买网站增值服务, 此外青年们还将虚拟货币用于兑换、购买实物产品 (61.4%) , 兑换现金 (43.3%)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网络虚拟货币的监管一直以来却几乎处于真空地带。

虚拟货币之所以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从事洗钱活动的途径, 是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 规模巨大且难以控制

虚拟货币涉及的资金规模巨大, 而且运营商可以随意调整虚拟货币的“发行量”, 相关机构对此无法控制。近年来, 随着QQ网络聊天系统迅速在网民中普及, 为方便网民支付服务费用, 腾讯公司推出了Q币, 官方价格为1元人民币购买1个Q币。网民可通过银行卡、电话银行、实物QQ卡等多种形式购买Q币。据相关部门统计, 现有的QQ充值点比起我国商业银行中储蓄网点最多的工商银行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网民购买的Q币存入对应QQ号的个人账户中。目前我国仅网络游戏玩家就有2亿多。这些都是Q币和网游银两的潜在消费者, 与此相伴的是Q币的功能也被空前扩大, 不仅可直接在网上购买实物, 还被一些小型网站用于支付工资, 甚至通过网民私下交易兑成人民币也是轻而易举之事。如:笔者在对网络游戏爱好者调查中得知, 目前一种名叫《征途》的网络游戏账号价位已经卖到9.9万元, 并成交。

(二) 时间、地域的无限性造成流动性高、难以被察觉

虚拟货币可以在网络软件的不同账户间任意进行转移, 这种转移丝毫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而且很难从软件运行的表面发现, 相关转移记录也可因网络用户的注销而消失, 为相关部门的监管和侦查都带来很大困难。

(三) 相关法律存在较大漏洞

我国相关文件明确规定严禁倒卖虚拟货币, 而现实生活中却有大量的不同种类的虚拟货币在网络上销售, 有专门的商家提供虚拟货币的买卖服务, 但由于种种原因, 导致实际与理想出现较大差异。据笔者考证, 截至目前, 我国在虚拟货币方面的规范主要涉及到四个部门规章, 分别是:《关于规范查禁利用网络游戏赌博的通知》 (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 、《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财政部监察部卫生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文明办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 、《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通知》 (文化部、商务部) (以下简称《通知》) 、2010年《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 (文化部) (以下简称《办法》) 。

但据笔者了解, 以上相关规章有存在有误区。比如《通知》, 增加了对于虚拟货币交易服务商的审批, 等于是增加了行政许可的项目。而这显然和大势是背道而驰的。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 我国正在加紧行政许可的清理, 一些本来需要相关部门审批的项目在逐渐转变成“备案制”或者“核准制”。行政许可的范围正在逐步缩小, 企业的自主性加大。两个部委出来的《通知》只是一个政策性文件, 几乎没有什么法律效力, 当其行政执法时企业完全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另外、《办法》也存在定义误区问题, 是一个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而丰富的空间, 法律法规尚且很难有效调整互联网中的问题, 而一个存在定义误区的规章, 对此恐怕就更加无能为力。人们可以采取换立名目, 或者干脆在境外设置交易服务网站的做法, 完全可以避开《办法》的强制性规定。

(四) 可兑换性———银商“回流”推手

虚拟货币和实物货币, 原本是属于两个完全隔离的“池子”。然而, 银商这个中间层次的滋生将两个“池子”进行了交流。虚拟货币作为电子商务的产物, 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越来越和现实世界交汇。虚拟货币不仅可以购买商品, 还允许玩家进行虚拟财产转让, 使投机者有机可乘。他们通过多种形式以低价收购虚拟货币, 以高价卖出牟利, 从而形成了由虚拟货币到现实货币的回流。“实际上虚拟货币的毒瘤不在游戏公司。”据业内人士透露, 这个回流, 才是真正滋生市场操纵和流通, 进行变现、赌博、洗钱等导致金融监控失控“暗地”。而这个中间层, 依然游离在《通知》监控之外。

(五) 兼具存款特性

由于网络虚拟货币可以按照客户指令在不同账户上转账划拨, 网络虚拟货币就能够随时成为各种存款的生息资产, 这是纸币无法比拟的。

(六) 监管缺失

2006年底人民银行已经提出虚拟货币也应为反洗钱的监管对象, 但现实工作中由于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并未明确哪些相关行业列为监管对象, 因此缺乏对其监管的具体措施。

(七) 发展前景巨大

现在的游戏虚拟货币, 还只具有价值流通功能, 而不具有市场平台功能, 所以目前它只是一种不完善的虚拟货币, 是因为它目前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然而一旦时期成熟, 其将会厚积薄发, 形成规模, 发展趋势和前景不可估量。那么相对应的就是, 一旦犯罪分子利用以上虚拟货币的这些交易特点, 将其作为洗钱工具, 也将得心应手, 大规模使用, 难以控制。

虚拟货币的以上特点, 相比传统洗钱手段而言, 大大降低了洗钱的成本和风险, 很可能会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洗钱首选。一旦时期成熟, 在虚拟货币发展的具有了市场平台功能, 成为一种完善的虚拟货币时, 其将会形成规模, 洗钱风险和金额将更加巨大。如果任由此类“货币”肆意发展, 一旦被恐怖、走私和贩毒分子所利用, 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四、相关建议

目前, 尽管尚未有金融机构及其他单位、个人向人民银行报告利用网络游戏中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的行为, 已破获的洗钱案件中也尚未发现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的, 但人民银行应高度关注新技术条件金融下可能出现的洗钱新手段, 并加强相关的资金监测工作,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预防洗钱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一) 对虚拟货币与实物交易进行法律、法规控制

目前, 我们应对的主要工作是要加强已出台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避免各机构有章不循, 成为一纸空谈, 可将文化部、商务部下发的《通知》《办法》内容上升为法律、法规层面, 提高法律效力。同时,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尽快出台一部网络虚拟货币方面的法律、法规, 尝试运用现实世界价值体系的方法来建立网络虚拟货币的相关法律、法规, 切实解决网络游戏市场根本问题。明确主管部门, 定期对网络运营商进行抽查, 切实有效的落实此项工作, 避免有关企业打擦边球。

(二) 建立游戏实名制

尽快实行游戏注册的实名制, 在所有游戏ID注册时, 必须以实名制注册, 这样做, 既强化了游戏管理, 又对未成年人上网起到限制作用。一个有效身份证信息, 在同一个游戏中应该只能注册有限的ID, 防止大量利用不同的ID进行交易, 有效地控制风险。

(三) 控制游戏内大额交易

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办法, 控制游戏内超过正常游戏开支2倍以上的玩家进行交易, 对于交易过于频繁、交易额过大的交易, 由网络运营商进行登记、关注、甄别与分析, 必要时上报反洗钱主管部门, 防止洗钱行为的发生。

(四) 纳入反洗钱监管范畴

人民银行应尽快将相关行业行为纳入FATF反洗钱法律内的其他行业范畴, 出台相应监管法规和操作规程, 对其所有的交易行为进行监管, 根据虚拟货币的表现形式, 其类似于银行性质的盈利性的金融机构, 如果没有很好的监管体系与强有力的执行机构, 运行中的问题只会层出不穷。

(五) 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

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手段, 由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建立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协调机制, 加强部门沟通协调, 规范市场秩序、保障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 防范金融风险, 防止和打击利用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洗钱犯罪行为。

(六) 规范虚拟货币的发行

基于网络交易途径的反洗钱问题研究 篇8

1 我国目前网上银行业务的特征

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 金融便利性大大增强, 支持7*24小时不间断、无地域限制的服务。无需与客户当面办理就能办妥相关手续, 同时网银业务在成本、服务质量、业务功能全面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网上银行交易的特征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开户的便利性;二是交易的隐蔽性;三是环境的虚拟性;四是跨区域的自由性。

2 利用网银交易进行洗钱的典型犯罪形式

2.1 网银交易成为地下钱庄的主要结算手段

时至今日, 我国仍有不知其数的地下钱庄在实质性地非法开展金融经营活动, 成为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之外资金暗流的载体和渠道。与此同时, 我国所面临的客观形势也更为复杂。在2007年6月, 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和深圳市公安局展开联合行动, 成功捣毁一个组织分工严密、经营规模较大的地下钱庄。据调查, 犯罪人在香港的身份为“杜氏人民币找换行”董事长, 该“找换行”共有六间分店, 分布在香港旺角、佐敦等地, 更在深圳控制多家公司, 并以这些公司同全国31个省市的众多公司进行地下金融交易。在深圳的杜氏地下钱庄中, 平均每天都要发生约800万元的交易, 其中最大的一笔将近有3000万元。地下钱庄主要是靠网上银行经营业务, 利用大量的身份证和银行卡, 开设银行账户, 查获卡90张, 网上银行密匙40个, 存折67张, 用于转账的身份证11张。即使代理完成一笔转账业务也会按照1.5‰至2‰的标准收取手续费。以此计算, 杜氏地下钱庄2006年至2007年5月期间交易金额达43亿元, 其手续费用收入估计超过了千万元。通过这起案件描述可以清晰地看出, 网银交易对于地下钱庄来讲, 已成为其进行洗钱的主要金融结算手段。

2.2 网上购物存在的网银洗钱风险

当下网络十分普及, 网上购物也逐渐受到大家的青睐。网上购物广泛采用加密技术, 虽然加密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客户的隐私和资金安全, 但是也给反洗钱的资金交易监测、可疑支付交易行政调查带来障碍。2009年初, 北京市破获的一起采用网上购物作为掩护进行诈骗行为的案件, 就是比较典型的通过网上购物交易行为实施洗钱犯罪的案例。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快捷的同时, 其暗藏的各种风险也悄然而至。商业银行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手段, 保护好客户的信息, 以免被犯罪分子利用, 造成重大商誉损失。

2.3 公转私的网银交易隐患

在实际工作中, 从对公账户向个人账户转账的交易大量存在。2010年河南洛阳警方破获一起利用网银为地下钱庄进行公转私的案件。经审查, 专案组发现, 犯罪人以自己和亲戚名义先后在洛阳、深圳等地注册成立了20余家“三无”公司。他们内部分工明确, 有人负责在深圳招揽需要从对公账户进行资金套现的客户;由另一些人利用网上银行进行具体的资金转账操作。经过深圳、洛阳、深圳这一系列的转账手续, 客户从对公账户中成功套现。通过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 公转私的交易确实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在商业银行的实际工作中这种代理行为也是比较普遍的, 仅从金融机构角度判定被代理人的真实性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2.4 其他利用网银进行的犯罪行为

利用网银交易进行洗钱犯罪行为的案例近年来不断增长, 涉及金额也在不断增大, 所涉及上游犯罪的类型也各有特点。通过以上介绍的几个案例, 已经了解了通过网银这种交易渠道进行洗钱的几种犯罪形式, 也使人们认识到在金融领域存在着诸多洗钱风险。如果我国不能适时更新监控手段, 不能提高忧患意识, 对犯罪分子不加以提防, 我国的金融机构乃至国家和社会就会出现巨大的风险, 人民群众的财产就会发生难以弥补的损失。但是作为金融机构的商业银行单位, 由于所在行业和地位, 就网上银行的反洗钱工作来讲, 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

3 电子银行反洗钱的风险点

3.1 客户身份识别方面

客户身份识别方面存在不足, 处于初级阶段, 客户尽职调查的措施不够彻底有效。一是银行以金融业务为中心, 虽然网上银行创新不断, 但是基层经办行各项电子银行产品营销任务繁重、人员紧缺, 对反洗钱客户尽职调查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客户证件的真实性辨认识别难度较大, 证件种类繁多, 柜面人员缺少有效识别手段。三是基层行人员少、年龄相对偏大、工作量大, 了解客户主要以客户开户环节为主, 对客户开户后的重新识别工作重视不够, 忽视了对客户的后期跟踪调查, 没有实行动态了解。

3.2 客户网上交易判断甄别方面

目前经办电子银行专业反洗钱工作借助工行风险监控系统, 每天甄别并报送大额和可疑交易, 交易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不高, 可疑交易报告注重数量, 没有注重质量, 无法筛选真正的可疑报告, 形成许多垃圾数据;同时, 反洗钱工作人员 (都是兼职) 每天要从大量的交易中发现和认定可疑交易确有困难, 各种业务创新也使识别可疑支付交易的困难加大。

3.3 电子银行反洗钱基础管理方面

电子银行反洗钱基础性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和无序, 存在注册把关不严等现象, 制度执行不到位;二是员工反洗钱意识和警惕性不高;三是基层电子银行反洗钱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缺乏反洗钱经验, 不能及时识别和防范洗钱活动;四是基本上对企网证书进行公转私的业务不能有效对网上银行大额和可疑交易及时进行监测、记录。

3.4 电子银行反洗钱激励机制方面

目前还没有真正建立一套较详细的反洗钱考核激励机制, 其中包括电子银行专业反洗钱工作, 工作付出的成本没有得到补偿, 影响参与反洗钱的积极性。

4 现阶段针对网银反洗钱采取的措施

为了化解网银业务中存在的洗钱风险, 各家银行在工作实践中反洗钱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但总体而言相对于日新月异变化升级的支付手段, 反洗钱水平还相当薄弱。目前银行大多采取的是数据采集和人工识别两种, 利用数据主动采集系统对各种金融数据进行分析, 设定相应的大额和可疑交易识别指标、模型, 对客户交易信息进行检索、汇总及分析, 然后由反洗钱经办人员根据对客户账户的了解和经验, 确认客户交易是否合理, 对客户交易行为明显背离其合理交易的, 向上级行、人行反洗钱部门报告。

网上洗钱活动往往采用高端技术手段进行, 传统的监控方法已经不能对其进行监管。此时就急需较为高端的手段对其进行监控, 为准确监控网上洗钱犯罪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再次, 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网银公转私交易的监测及管控工作。针对公转私活跃的账户交易设定一定交易限额, 针对经办业务部门明确反洗钱职责, 制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网络银行的特点建立反洗钱系统, 保证在网上银行业务全程都能够有效预防反洗钱, 保证网上银行业务客户信息的准确性, 为侦破洗钱犯罪提供线索。

5 关于规范网银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从国家宏观管理层面

(1) 健全相关处罚制度。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网上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因而国家需要进一步研究网上银行业务的特点和洗钱犯罪活动的特征, 制定严密有效的网银支付管理条例, 加大网上银行洗钱犯罪活动的处罚力度, 预防网银洗钱行为的发生。

(2) 推进金融利率市场化进程。国家金融监管机构要逐步推进金融利率市场化, 从本质来说, 金融利率市场化能够拓宽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增加中小公司融资渠道,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地下钱庄的生存空间。

(3) 规范网上购物行为。对于日益增长的网购业务, 国家目前并未出台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 对网上出售商品的商店也并未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这才导致网上购物引发的欺诈、盗窃等案件频发。因此, 国家层面应近早制定相关法律、法令, 对网上购物行为进行必要规范。

5.2 从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层面

(1) 不断完善网上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 真正识别客户身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针对网上银行和网上洗钱犯罪活动的特点建立起系统化的网上银行反洗钱内部工作机制, 以保证反洗钱全过程有效涵盖网上银行业务。金融机构应通过实地调查等措施, 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 包括住址、经营规模、主营业务及业务收入等。

(2) 加强电子银行反洗钱培训工作, 提高全民对网上银行洗钱危害的认识。洗钱犯罪是一种智力型、知识性、隐蔽性的犯罪, 对国家政治稳定与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必须加大电子银行反洗钱专门训练, 提高反洗钱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识别能力, 增强电子银行反洗钱工作人员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 确保熟练掌握有关反洗钱操作程序, 提高防范电子银行洗钱风险的技能。

(3) 采用科技手段加强对洗钱行为的数据甄别。现阶段网上银行洗钱犯罪活动往往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 现有的反洗钱监控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银行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监控系统, 对网上银行业务金钱交易进行监测和记录, 进一步智能监控网上数据, 科学开展反洗钱工作, 鉴别异常的网络交易信息, 提升网络洗钱犯罪活动鉴别的准确性, 为进一步预付网上洗钱犯罪活动提供支持。

5.3 从网上银行参与方层面

(1) 将反洗钱监管的范围扩展到网上支付服务组织, 要求网上交易采取严格的身份认证措施, 明确其作为特定非金融机构所应承担的反洗钱义务以及确保客户资料真实的义务。建议针对网上交易客户数量庞大、身份认证困难的现状, 可对网上支付组织通过银行帐户来认证绑定的注册帐号的做法进行可行性研究, 并加强对信息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

(2) 加大宣传, 提高对电子银行反洗钱工作的认识。加大反洗钱宣传力度, 印发反洗钱资料, 散发传单, 广泛宣传反洗钱法律、法规, 使广大社会公众、有关部门充分了解和支持电子银行反洗钱工作, 全面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公安、司法执法机关、税务、海关以及广大开户单位、个人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打造良好的反洗钱工作环境, 让社会各界都知道反洗钱不只是金融机构、人民银行的事, 全社会公众、有关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开展反洗钱工作。

参考文献

[1]贾拓.浅谈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J].上海金融, 2006 (6) .

[2]魏岩.电子银行业务领域反洗钱工作对策[J].现代金融, 2010 (6) .

[3]章有军.网上银行反洗钱的风险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9 (3) .

浅谈“反洗钱” 篇9

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恶势力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当下,跨境资金移动较以前而言,变得更容易了。与犯罪收益及恐怖组织有关的资金向金融系统及其他经济活动的流入对正常的经济活动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抑制洗钱活动需要整个国际社会的合作与配合,我国也早在2006年10月31日就正式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所称的“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

金融机构负有防止洗钱,杜绝不法资金源头的法律义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3条中就金融机构等应履行的义务等也进行了明确,并在结合《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及《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就国内金融机构应履行的反洗钱基本义务进行总结,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其中包括: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备。

(2)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岗位,明确专人负责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

(3)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4)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时需满足规定要求。

(5)身份信息核实。

(6)建立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

(7)按照规定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8)依法协助、配合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打击洗钱活动。

(9)对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 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10)应当对报告可疑交易、配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可疑交易活动等有关反洗钱工作信息予 以保密,不得违反规定向客户和其他人员提供。

(11)在履行反洗钱义务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和公安机关报告。

(12)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能够反映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帐簿等相关资料。

(13)反洗钱培训和宣传。

国内金融机构在履行以上反洗钱基本义务的同时,要进行合理及有效的反洗钱管理工作。在整个反洗钱管理过程中,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风险识别是基础,风险评估是核心,根据风险监测结果实施不同级别的风险控制措施是最终目的。

1、风险识别

根据客户的身份、账户情况、业务等特征与洗钱的关联性,确定客户识别点;根据犯罪趋势、典型案例、常见可疑交易类型及其识别点等,确定资金监测识别点;根据监管机构的风险提示、评估结果、内审发现事项等,确定验证内控机制有效性的识别点。

2、风险评估

将上述风险识别点确定后,通过设计一整套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评价结果。

按客户特征,可考虑将其细分为:正常、关注、高风险;对资金监测,确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对反洗钱相关内部控制等制度,进行整体评估。

由于风险是随时在变化的,因此风险评估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持续且动态的跟踪、监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风险控制

根据评估、监测结果,酌情制定并完善管理措施。在反洗钱领域全面推进风险为本的原则,虽难以期盼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管理框架能够完全消除洗钱行为和防范恐怖融资,但是仍须在理论与实践、成本与效益之间寻求平衡,采取合理措施,动态识别和完善反洗钱内控流程中的薄弱环节。

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是提高反洗钱工作效率的基础性工作。

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按照洗钱风险特征和等级划分标准,将客户划归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风险管控措施的洗钱风险控制方法。

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时的风险因素包括:地区风险、客户风险、产品和服务风险。

(1)地区风险是指严重犯罪活动多发地区等客户或其交易对手所属国家或地区性质所隐含的风险因素。

(2)客户风险是指客户身份或客户行为所隐含的风险因素。

(3)产品和服务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提供的某类产品或服务可能造成更高的洗钱风险或恐怖融资风险。

目前,PBOC已开始推广机构信用代码信息查询系统,今后还将出台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

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针对洗钱活动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惩罚措施等,具体相关内容的明文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第一百九十一条[洗钱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网络洗钱】相关文章:

大连市反洗钱机构洗钱风险评估办法05-19

反洗钱06-16

反洗钱论文04-15

洗钱类型分析04-15

反洗钱知识04-25

反洗钱调研05-03

反洗钱分析06-12

反洗钱分析论文04-15

金融反洗钱论文04-15

洗钱犯罪分析论文04-17

上一篇:美国创业者的自测题下一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