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征信机构

2024-08-31

信用征信机构(精选十篇)

信用征信机构 篇1

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一直都在寻求合作。近日, 光大银行宣布与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正式合作, 用户使用芝麻信用就可在线申请信用卡。

据介绍, 用户可以打开支付宝App内的芝麻信用, 点击“信用生活”→“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 就可以在线申请信用卡。线上申请后, 银行会进行信贷评估, 信用记录良好的优质用户最快可以当天领卡。据了解, 除了光大银行外, 还有多家银行机构也与芝麻信用达成合作, 尝试“互联网+信用评估”的模式。

点评:以芝麻信用为代表的民间征信机构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并掌握着大量分散、碎片化的交易数据, 银行选择与优秀的民间征信机构合作可以弥补征信体系不完善的部分, 提高风控能力。

信用征信机构 篇2

第一篇 个人征信ABC

征信在中国算得上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几千年前的《左传》里就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是否算数,是可以得到验证的。然而,你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征信的存在,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办贷款、找工作,常常会听到银行的工作人员说您的“信用记录”如何,说的就是征信的事儿,有关您过去信用行为的记录会体现在您的“信用报告”里,“信用报告”是征信的最终结果,它被人们形容为“经济身份证”,可以用来证明您是否守信。有人说信用记录的好坏决定您是否能办成您想办的事,以及花多大的成本办成您想办的事。更有智者言:“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个人的信用记录”——如此重要的东西,您怎么可以不关注,不了解呢?本书的第一篇,我们将向您介绍一些征信最基本的概念,这些概念,是我们认真研究了国外上百年的征信经验后得出的,希望对您了解征信有所帮助。

1.什么是征信?

简单来说,征信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您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您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您的信用报告的一种活动。征信记录了您过去的信用行为,这些行为将影响您未来的经济活动。例如,当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可以通过征信机构提供的您的信用报告,更好地了解您过去的信用状况,银行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作出是否与您进行交易的决定,这样就方便了您的经济活动。经济和社会越发展,征信与个人的关系就越密切。

2.为什么要征信?

过去,个人经 济活动范围狭窄,交易方式简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来自相互间的直接了解和社区内的人际关系。现在不同了,人口流动性增强,个人活动的地域范围扩大,除了与自己熟悉、了解自己的人接触外,还要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打交道,这些人可能来自另一个省份,甚至另一个国家。如果依然依靠传统方式来相互了解,将会非常的费时费力,结果可能是达不成交易、或影响自己的发展,个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比如您向一家银行申请贷款,而这家银行中没有一个人认识您、了解您,您得花很大力气向银行证明您能按时还款,银行也要花很大力气去调查您是否有能力还款。对于一笔上千万元的贷款,银行这样做可能还划算,但对于一笔几万元或者几十万元的贷款,银行这样做可能就不是很划算了。人类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历史是未来的一面镜子”,“从一个人的过去,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未来”。征信,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由专业化的机构客观地记录您过去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互不了解的问题,减少了交易成本,方便了人们的经济金融活动。对大多数人而言,信守承诺是个基本的准则,所以征信的过程,还是为他积累个人信誉财富的过程,而这样一笔财富,将会为他带来更多的收获财富的机会。

所以说,征信是适应现代经 济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可以方便您在更大的范围内从事经济金融交易,它在帮助每个人积累信用财富的同时,也激励每个人养成守信履约的行为习惯,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也会因此得到改善。

3.征信“征”什么?

征信,要“征”您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您是谁 ”。也就是您的基本信息,包括您的身份、姓名、家庭关系、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您借了多少钱”。也就是您的整体负债情况,包括您在哪家银行贷了多少款,办了几张信用卡、每张卡的信用额度是多少,从商店赊购了多少商品,享受多少种先消费后付款的服务等。

“您按约还款了吗”。就是您在什么时候还了什么钱,是不是按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地还了款,包括各类贷款,还包括信用卡、电信等先消费后付款的各种公用事业费用等。

“您遵纪守法了吗”。就是您是否遵守了与经 济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法院民事经 济案件的判决信息、已公告的欠税信息等。

需要指出的是,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都是您在经 济金融活动中产生的信用信息,对于一些与信用无关的信息,比如个人存款信息、个人宗教信仰等,征信机构是不采集的。

4.征信由“谁 ”征?

征信由征信机构,即独立于交易双方的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来征。一般来说,真正能够从事征信业务的机构都是一些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它们或者是经过上百年的历史、已经在市场中建立了信誉、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的市场化机构,或者就是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比如,在美国,征信机构是市场化的机构,在欧洲,则多由中央银行成立专门的征信机构。

5.诚信、信用、征信是一回事吗?

诚信、信用、征信三个词看上去相近,但其差别还不小。诚信是人们诚实守信的品质与人格特征,说的是一个人恪守信用的主观意愿。它属于道德范畴,是一种社会公德,一种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一个人诚信与否,是一个人主观上故意的行为,因此,可以进行道德意义上的评判。比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的一条就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信用,简单地说就是“借钱还钱”,是指在交易一方承诺未来偿还的前提下,另一方向其提供资金、商品或服务的行为,像贷款买房、先消费后付款之类就是日常生活中典型的信用活动。在信用活动中,可能会发生借钱一方“说话不算数”的情况,例如,没有按时还款、交费等,其中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包括主观故意不还,或者虽然主观上愿意还,但客观上确实做不到。例如,没钱、出差、忘了,或者干脆就是个马大哈,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没有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是事实。对这样的事实,由于原因很复杂,很难进行道德上的评判,但可以根据经 验、规律以及一个人过去的行为记录,再利用一些数学和统计上的方法,来预测某个人未来“说话不算数”,不能按时履约的可能性有多大。

征信,本身既不是诚信,也不是信用,而是客观记录人们过去的信用信息并帮助预测未来是否履约的一种服务。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征信所记录的是个人的“信用”信息,即个人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而不是“诚信”信息,因为一个人诚信与否,是个人的主观意愿,是道德范畴的事,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更没有一个政府部门能对一个人是否诚信作出评判。

6.征信信息哪里来?

征信机构从信用信息产生的源头采集信息,具体来说,征信信息主要来自以下两类机构:

提供贷款的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等专业化的提供贷款的机构。这类机构提供的信息主要是个人的信贷信息,如借款金额、还款情况、担保情况以及使用信用卡的情况等。

提供先消费后付款服务的机构。主要是电信企业,水、电、燃气公司等公共事业单位,上述单位提供个人缴纳电话费、水费、电费、燃气费等信息。此外,上述机构还提供个人的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而这些信息是由个人在办理业务时提供给这些机构的。

法院、政府部门。民事经 济案件责任一方的信息主要来自作出判决的法院,个人欠税信息来自相关的税务部门。

7.为何不向本人征集信息?

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征信信息的核心是您借钱还钱的负债信息,从道理上讲,负债信息从债权人那里采集要比从债务人那里采集更客观。保证信息采集更加可行。征信机构如果从本人那里逐个采集信息,工作效率会远远低于从商业银行等已经实现电子化的部门集中采集信息。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连续性。征信机构需要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如果从个人那里逐个采集信息,信息更新很难得到保证。

8.什么是正面信息?

正面信息是指您在过去获得的信用交易以及在信用交易中正常履约的信息,简单来说,就是您借钱的信息和您按时还钱的信息。您可能觉得借钱怎么还能算是正面信息啊?其实,您能够从银行借到钱、您能够享受商家的先消费后付款的服务,这些事实本身就表明银行和商家信任您,对您来说都是正面信息。当然,如果与您的收入相比,您的借款金额很大,从保证您未来还款能力的角度讲,银行也可能不再给您提供新的贷款,但您能从银行借到钱这件事本身,对您而言,绝对是正面的信息。另一类正面信息是您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还款、缴纳税费的信息。按约履行一次义务容易,但要在几年的时间里每个月都按期履行义务则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做到了这一点,就说明您有较强的信用意识,同时具备相当的管理自身财务的能力,对商业银行等放贷机构而言,他们最喜欢跟您这样的人打交道。

小知识:信用交易是指在交易中,您作为交易的一方向对方承诺在未来偿还的前提下,对方向您提供资金、商品或服务的活动。比如,商业银行向您发放贷款,或您享受先服务后付费,产品赊销、赊购等,这些交易就属于信用交易。

9.什么是负面信息?

负面信息是指您在过去的信用交易中未能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未能按时、足额支付各种费用的信息,即违约信息。比如,您向银行申请了一笔住房按揭贷款,贷款合同约定,您要按月归还银行一定金额的贷款,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按时、足额还款,个人信用记录里就有逾期还贷的信息,从衡量一个人的信用意识讲,这些信息就是负面的。如果一段时间内连续或多次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下次您再和银行打交道时,银行可能就会更加谨慎。

10.什么是个人信用报告?

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出具的记录您过去信用信息的文件,是个人的“经 济身份证”,它可以帮助您的交易伙伴了解您的信用状况,方便您达成经济金融交易。一般来讲,个人信用报告有两大类,一类是给您自己看的,它包括了征信机构拥有的所有关于您的信息,包括是哪家银行给您的贷款,哪家电信运营商给您提供的先打电话后付费的服务等;另一类信用报告是给银行或其他机构看的,包含您所有的信用交易信息,但出于公平竞争的目的,个人信用报告里没有记载给您提供贷款或其他信用服务的机构名称,即没有与您进行信用交易的机构的信息,除非这家机构就是查询您的信用报告的机构。

11.为什么说个人信用报告是个人的“经 济身份证”?

作为一个成年的中国公民,我们每个人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面印着姓名、性别、出生时间、住址和身份证号码等内容。类似这样的身份证件,其他国家的公民也都有,名称可能不同,但作用相同:证明作为自然人的您是谁。所以这个身份证谁也离不开。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每个人的经 济活动越来越多,除了需要证明您是谁 之外,还需要有一个方便、可信的工具来说明您作为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否可信、可靠,这个工具就是个人信用报告。它记载了您在以前的信用交易中的表现,可以帮助您的交易伙伴更好地了解您,尽快作出是否与您进行交易的决定。

个人信用报告在欧美已经 非常普及了,几乎每一个有经 济活动的人都有个人信用报告,而个人信用报告的应用更是普遍,几乎渗透到个人每一项重大的经济活动中,包括贷款买房、申请信用卡、买保险、租房、找工作、享受政府福利等。如果没有个人信用报告,几乎是什么事都办不成的。个人信用报告的应用日益广泛,它的作用也越来越像我们的“居民身份证”,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经济身份证”。

12.个人在征信活动中有什么权利?

个人征信的对象是个人,也就是您。作为数据主体,您拥有以下权利: 知情权。您有权知道征信机构掌握的关于您自己的所有信息,知晓的途径是到征信机构去查询您的信用报告。很多国家的法律都明确规定个人拥有知情权,部分国家的法律还规定,个人每年至少可以从征信机构免费获得一份自己的信用报告。异议权。如果您对自己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有不同意见,可以向征信机构提出来,由征信机构按程序进行处理。

纠错权。如果经 证实,您的信用报告中所记载的信息存在错误,您有权要求数据报送机构和征信机构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司法救济权。如果您认为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有误,损害了您的利益,而且在您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后问题仍不能得到满意解决,您还可以向法院提出起诉,用法律手段维护您个人的权益。此外,任何人都有重新开始建立信用记录的机会。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不是永远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的,在国外,大部分负面记录保存7年,破产记录保存10年,查询记录保存两年。因此,即使个人由于种种原因确实无法偿还债务,这些负面记录也不会跟随一辈子。因此,永远不要气馁,任何人都可以重新开始建立信用记录,从头再来。

13.个人在征信活动中有什么义务?

作为个人征信的主体,您需要承担如下义务: 提供正确的个人基本信息的义务。您在办理贷款,申请信用卡,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等时,应向商业银行等机构提供正确的个人基本信息。及时更新自身信息的义务。如果您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发生变化,应及时告知相关机构,相关机构会进行信息的及时更新。

关心自己信用记录的义务。您要主动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发现错误要及时向征信机构提出更正。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准确与否,跟您是否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密切相关。

14.别人可以随便看您的信用报告吗?

不可以。个人信用报告中的很多信息都是您个人的敏感信息,是不能让别人随便查、随便看的。各国在这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制度,限制信用报告的使用,保护公民的隐私。具体做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本人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如果想查看您的信用报告,必须首先获得您的书面授权,否则,征信机构不能将您的信用报告提供给任何机构和个人。法定目的。即法律规定信用报告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概括而言,是在您本人提出了交易申请后才可以使用,包括审核您提出的借款和信用卡申请、审查您的工作申请等。任何机构和个人如果想看您的信用报告,必须要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目的和用途。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只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征信机构就可以向其提供您的信用报告,不再需要您的书面授权。本人授权与法定目的相结合。即任何机构和个人如果想看您的信用报告,不仅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用途,还必须得到您的书面授权。

15.征信为什么需要监管?

征信要监管,主要目的是保护数据主体——您的利益,同时,确保征信行业的健康发展。

个人信用信息是个人在经 济活动中产生的敏感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因而不能像公共产品一样无条件共享。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向银行借款或举债能否按期归还,涉及公众的利益,在追求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平衡中,个人必须有限地让度其隐私。为了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个人信息不被滥用,需要一个有效的征信监管体系去规范征信机构及其业务。对个人征信进行监管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信息披露和保护隐私,以及信息披露和便于个人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保证征信机构“有条件”地采集、保存、使用征信数据,尽可能地保护个人的利益。同时,征信在欧美等已经 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建立这项制度,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是信用经 济,而征信制度是市场经 济的一个基础。征信制度的健康发展,已不仅仅关系到你我个人的利益,更是关系到一国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必须对征信进行监管,以确保它规范、健康发展。

16.征信机构给您提供哪些服务?

提供您本人的信用报告。向本人提供信用报告是很多国家的法律中规定的征信机构应尽的一项义务,因此,如果您要看自己的信用报告,可以向征信机构提出申请,征信机构必须满足您的要求,向您提供本人的信用报告。这项服务在很多国家是有偿的。

接受您的异议申请。如果您发现自己的信用报告中有些信息与事实不符,您可以向征信机构提出来,征信机构必须有专人接受并处理您的异议申请。

修改信用报告中的错误信息。如果查实您信用报告中记载的信息被征信机构搞错了,征信机构必须尽快改正;如果是由商业银行等报送数据的机构搞错了,则征信机构必须协调出错的数据报送机构更正错误。

17.什么是个人信用评分?

个人信用评分是指除信用报告外,征信机构提供的另一项重要产品。它是利用数理模型开发出来的用来预测客户贷款违约可能性的一种方法。它通常以借款人过去的还款情况等特征指标为解释变量,通过统计分析手段,形成连续整数的评分结果。在通常情况下,您的评分越高,说明按照评分模型,您借款违约的可能性越小,您就越有可能获得贷款。

18.征信机构的评分与银行的评分为什么不一样?

征信机构和商业银行是最常见的两大类开发评分模型的机构,它们开发出来的评分的最大不同是评分基础不同。征信机构评分的数据基础是征信机构自身掌握的征信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数据不仅包括您与商业银行间的信贷交易数据,还包括您在其他领域的信用记录。而银行评分是银行根据自身掌握的关于您的基本信息以及您与银行交易的信息,并结合征信机构的数据进行的评分。

征信机构评分和银行评分的目的也不同。征信机构给出的评分结果主要是用于考察您在进行多种信用活动(如贷款、使用信用卡等)过程中在总体水平上按期履约的可能性。而银行评分侧重考察您在银行某项具体业务上的风险,它更多的是与客户行为和具体产品相关,比如侧重考察您使用某种信用卡的风险。在实际生活中,征信机构的评分与银行的评分互相补充。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更能全面、深入地反映一个客户的风险水平。比如,一些小银行没有开发自己的评分系统,征信机构的评分可以为他们的业务开展提供支持。对于新客户,银行难以给出评分,这时征信机构的评分就能给银行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

19.国外有征信吗?

有。征信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提供赊销服务的小业主之间互相交换欠债不还的客户名单,以避免因继续给这些客户提供赊销服务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后来,征信逐渐演变成了银行等机构提供借款人信用信息的一种专业服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征信行业迅速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国外征信有什么新的发展趋势?

建立征信体系的国家越来越多。许多国家认识到征信体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开始建立起本国的征信体系。根据世界银行所做的一项调查,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只有5个国家由中央银行等部门建立了信贷登记机构。而到现在,已经有68个国家由中央银行等部门建立了信贷登记机构。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只有7个国家建立了市场化的征信机构,到现在,已经有50个国家建立了市场化的征信机构。征信机构越来越重视正面信息的价值。许多征信机构不但采集负面信息,也开始逐步采集正面信息,以便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征信机构利用自身拥有的数据库,推出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除了传统的信用报告查询外,征信机构还开发出信用评分、市场服务、欺诈监测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征信机构开始整合。例如,在20世纪初的美国,最多时有2 000多家地方性的征信机构。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现在占领市场的只是少数几家全国性的征信机构。一些大型征信机构还跨国发展,通过兼并收购、参股等形式进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征信服务逐渐扩展到非传统领域。征信机构除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外,还逐渐向电信、保险等机构提供服务。这是因为客户享受先打电话后付费的服务也是一种信用交易,将这部分信息纳入征信范围,可以记录那些与银行没有借贷关系的人的信用信息,帮助这些人建立信用记录,拥有“经济身份证”。同时,研究表明,在某些国家,客户拖欠通信费用、保险欺诈等风险与客户的消费信贷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征信机构所收集的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数据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商业银行、电信部门、保险机构等更好地识别和控制风险。

21.信息技术发展对征信有什么影响?

信息技术对征信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信息采集更有效率。在早期,征信采集信息都是依靠手工操作的方式。而现在,征信机构与商业银行等报送数据的机构有专线连接,征信数据借助网络快速传送。现在的信息采集方式与过去的手工操作方式不可同日而语。

信息价值被充分利用。在数据库技术的帮助下,一些大型征信机构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采集、储存了数亿人规模的信息。在现代数理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征信机构能够从海量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个人行为规律,开发出信用评分、欺诈监测等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增值产品,使信息得到深度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服务水平实现了飞跃。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征信的网络大大延伸,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限制。征信机构能够在全国范围采集信用信息,能够向全国范围的商业银行等机构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这在靠信函或口头传播信息的年代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篇 您身边的征信

正如部分朋友已经 感觉到的,征信已经 来到了你我的身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征信制度,中国也不例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组织商业银行建成了个人征信体系,为全国近6亿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使每个有经济活动的人都拥有了“经济身份证”。那么这份档案、这张“身份证”里都记录了哪些信息?以后还会有哪些信息?怎么使用和管理呢?相信看了本篇之后,您心中就会有了答案。

22.中国为什么需要建立个人征信体系?

如上篇谈到的,发展征信的目的是验证您的信用状况,方便您在更大的范围内从事经 济金融交易,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建立我国的征信体系尤为迫切。举个例子来说,在征信体系比较发达的美国,发放信用卡可以做到让申请人“立等可取”,甚至未经您申请,发卡机构也会发信用卡给您。住房抵押贷款从申请到批准,也只需要3天左右的时间。整体上说,美国的银行向个人提供融资服务的数量大、速度快、坏账率低,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数量有限、速度慢、坏账率高。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征信体系缺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金融系统要提高对个人的金融服务水平,国家要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发展征信,从而填补我国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上的一个空白,也就成了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

另外,市场经 济是信用经 济。作为市场经 济的主体,个人应当遵纪守法,尊重合同,一旦达成契约,就应恪守信用。然而,实践证明,诚实守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仅靠法律和道德规范就可以形成的。如果一个人的失信行为不被记录、不受惩罚、不付出代价,个人就很难有诚实守信的动力和约束力,一些原本诚实守信的个人也可能会不再守信。所以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准确识别个人身份,收集和保存他们的信用记录,依法使用这些记录,使守信行为得到褒奖,使失信行为受到惩戒,同时,使个人更加重视保持自身良好的信用记录,从而为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3.中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

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个人信用数据库。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是从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在上海开展个人消费信用信息服务试点开始起步的。2004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数据库。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6年1月,该数据库建成并正式全国联网运行。截至2007年年底,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收录了近6亿自然人的信息并为他们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1亿人有与银行进行信贷交易的记录。该数据库已经覆盖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各级信贷营业网点,一个人,无论是在哪个地方的哪家金融机构借的钱,其相关信息都会被收录在这个数据库中;无论想找哪一家金融机构借钱,不管是在北方的黑龙½,还是在南方的海南,这家金融机构都能查到您的信用记录。截至2007年年底,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 为各金融机构累计提供了超过1亿人次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而这一数据是逐渐累积起来的,2007年最后一个月,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平均日查询量为30多万笔,其中最高一天近60万笔,也就是,在这一天中,大约有60万人次的信用记录被查询,而这60万人次中,可能就有您,想想它的影响力吧!

征信相关制度建设有了新进展。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采取了授权查询、限定用途、保障安全、查询记录、违规处罚等措施,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保障了个人信用数据库的规范运行。

征信概念开始走进百姓生活。中国人民银行从2005年起面向大学生、普通借款人及社会公众等群体持续开展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在这项工作的推动下,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征信,开始主动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关注自己的信用状况。

24.什么是个人信用数据库?

个人信用数据库是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设的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它依法采集、保存、整理个人的信用信息,为个人建立信用档案,记录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为商业银行、个人、相关政府部门和其他法定用途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日常的运行维护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承担。

25.个人信用数据库有哪些特点?

全国集中统一建库。个人信用数据库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机构、不同部门掌握的个人信用信息整合在一个数据库中。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记录了全国近6亿人的信用信息。

广泛的机构覆盖范围。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 覆盖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各级信贷营业网点,包括政策性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以及部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小额信贷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广泛的数据覆盖范围。个人信用数据库中最重要的信息是个人与银行之间的信贷交易信息,同时,为全面反映您的信用状况,还采集了一些能证明您目前身份的信息,包括您参加国家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信息;您的一些非银行的信用交易信息,包括您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信息、缴纳电信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您遵纪守法的一些信息,包括欠税、法院判决信息等。

社会功能显著。个人信用数据库全面采集个人的信用信息,既方便了您向商业银行借钱,督促您按时归还借款,同时也督促您在其他领域注重保持自身良好的信用记录,养成恪守信用的良好习惯。如果每个人都成了守信的人,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也就改善了。

26.为什么要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数据库?

因为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多的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可能会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和工作,个人跨地区甚至跨越国界从事经济活动也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征信,作为验证一个人信用状况的工具,对个人信用信息的记录需要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因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一个人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信用信息集中整合在一个数据库中,是全面反映这个人的信用状况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另外,我国的信贷市场已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商业银行内部在信息和数据管理方面,也实现了全国大集中,从信贷市场发展的要求看,需要全国性数据库的支持。例如,很多银行信用卡的发放已经实现了全国集中,不论是来自哪个省、哪个城市的客户申请,都由商业银行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审批。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也采取商业银行全行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试想,如果由各地独立地建立分散的信用数据库,只记录个人在当地的信用信息,在采集、处理和提供信息方面的做法也不一样,这样不仅不能全面反映个人信用状况,也给商业银行报送信息和查询信息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和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分散的结构,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化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不代表征信业发展的方向,不利于金融以至整个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从国外情况看,在征信领域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数据库是现代征信发展的要求,更是一种普遍规律。例如,益百利、环联、艾奎法克斯是美国知名的三大征信机构,他们已经分别建立了覆盖美国全境的数据库。随着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欧盟各国正在研究统一欧元区各国征信的数据库的问题。

27.为什么要大家一起建?

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首先,每个自然人是征信数据的主体,是个人信用数据库中的主角,个人信用数据库里面的信息是关于个人的,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每个人更好地融入现代经济金融生活。这个数据库里的信息全不全,准不准,你我自己最清楚,自己的事要自己关心,所以,作为数据主体,这个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当然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其次,很多关于个人的信用信息都来自非金融系统,如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机构等,为全面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个人信用数据库要从这些部门和单位采集信息,因此,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它们的支持。再次,信息只有使用才会产生价值,使用得越多,其价值也就越大。除金融机构外,其他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都应当是信用信息的使用者,因此,从使用信用信息的角度讲,需要它们的支持。

最后,征信在中国是一项新制度,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在广泛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个制度固定下来。而这一过程的实施,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28.为什么不需征得您本人同意就能采集您的个人信息?

建立征信制度是现代市场经 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有经 济活动的人都应当被纳入其中,采集个人信息是建立征信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不需要征得个人同意,这也是很多建立了征信制度的国家的普遍做法。个人信用数据库在不征求您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从商业银行、政府部门等处采集您的个人信用是征信的一种内在的制度安排,需要强调的是,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个人信息是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的,个人的合法权益是得到充分保障的。

29.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哪些信息?

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 采集的信息有以下几类: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

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担保信息等。

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

信贷领域以外的信用信息。截至2007年年底,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 采集了部分地区的电信用户缴费信息,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61个地(市)的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9个城市的个人参加养老保险的信息。随着条件的成熟,个人信用数据库还将采集更多的信息,以全面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包括个人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个人欠税的信息、法院判决信息等。

30.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哪些贷款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的贷款信息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贷了哪些款以及每笔贷款的还款记录,具体地说,包括个人什么时候在哪家银行贷款,贷款金额是多少;贷款的种类、期限和还款频率;目前已经还了多少钱,还有多少钱没还;每月需要还多少钱以及各月是否按时、足额还款,是否有连续数月不还款的记录,共有多少次没有按时还款等信息(见附录4中的“贷款明细信息”)。

31.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哪些信用卡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的信用卡信息基本上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办了哪些信用卡以及每张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及还款情况,具体包括:什么时候在哪家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刷卡消费时最高可透支多少钱(即最高可以使用的额度有多少),目前已经透支了多少钱(即使用了多少额度),本月需要还银行多少钱,最近24个月各月是否按时还款,是否有连续数月不还款的记录等(见附录4中的“信用卡明细信息”)。

32.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国家助学贷款信息吗?

采集!国家助学贷款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国家政策,向经 济困难的大学生发放的个人信用贷款,自发放之日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将助学贷款及还款情况等相关信息报送到了个人信用数据库。

33.个人信用数据库从何时开始采集信贷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采集个人信贷信息,在此之前发生的但已还清的信贷信息不采集,2004年1月1日尚未还清或之后新发生的信贷信息,个人信用数据库都会采集。

34.为什么还要采集我已还清的信贷信息?

有些朋友认为,既然我已经 还清了借款,那么相关信息就应该从个人信用数据库中删除,为什么还要记录呢?特别是虽然我确实发生过没按约定时间还款的情况,但后来都还了,为什么还要予以记录呢? 的确,未按时还款的信息,即逾期记录,即使后来还清了借款,也会在个人信用数据库中记录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发展个人征信、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的目的就是记录个人过去的信用活动,无论您过去是守信的,还是由于种种原因确实未能按时还款,这样的信息都会记录在您的信用记录中,帮助商业银行等信用信息使用方来预测您未来是否会发生同样的事。因此,对于您以前的还款行为,无论是正常还款还是逾期还款,即使您已经还清了,这些信息都会记录在个人信用数据库中。

35.为什么要采集“为他人贷款担保”的信息?

担保人与被担保人对贷款都要承担还款责任,当被担保人在贷款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时,担保人必须在其担保范围内承担担保责任。因此,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为他人贷款担保”的信息,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担保人的信用状况。

36.为什么要采集缴纳电信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

个人享受电信企业和水、电、燃气公司等公用事业机构提供的先消费后付款的服务、每月缴纳电信和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用事业费用的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信用活动,如果将这部分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档案中,会使更多的人拥有信用记录,更全面地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同时也将个人日常生活中一次次按时缴纳电信和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用事业费用的行为积累成信用财富。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采集了部分地区的电信用户缴费信息,这一工作正在向全国推广。

当然,个人未能按时缴纳电信和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共事业费用的行为也会被记录,它会对其未来的经济金融活动形成约束。但是,按时缴纳这些费用的人毕竟远远多于不按时缴纳这些费用的人,所以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电信和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用事业费用符合广大个人的利益。

37.采集哪些人的哪些电信缴费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享受电信企业提供的先消费后付款方式服务且其身份已被电信企业核实过的个人的电信缴费信息。采集的缴费信息包括正常缴费信息和欠费信息,其中正常缴费信息只涉及缴费状态,没有具体金额,所以不用担心您的正常缴费余额会被人看到。而欠费信息是指电信用户从电信企业月末账单日算起超过两个月(60天)仍未缴纳而产生的欠费信息。

另外,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不采集个人缴纳电信增值业务费用的信息。

38.为什么要采集因纠纷拒付产生的欠费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如实记录个人的信用状况,所以如果个人因与银行、电信、移动、电力等部门发生业务纠纷而拒绝支付相关费用,这样的欠费信息也会进入个人信用数据库。当然,如果您对此有异议,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反映,并在您的信用报告中说明欠费产生的原因。

39.为什么要采集配偶信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产生的债务由夫妻共同承担。夫妻双方在法律上是一个经济实体,商业银行在考察个人信用状况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时,要同时考察本人及其配偶的信用状况。所以,个人信用数据库会采集配偶的姓名、证件号码、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目前,这些信息的来源是您在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时告知银行的信息,因此,在与银行发生信贷业务关系时,请如实告知银行关于您的婚姻状况及配偶情况。

40.为什么不采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用交易信息?

采集个人与个人之间信用交易信息成本高、时效性差、准确性更难保证。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听信个人信用交易一方的一面之词就将相关信息记录到了另一方的信用记录中,可能会对另一方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发展征信的经验,个人信用数据库不采集个人之间的信用交易信息。但是,如果个人信用交易中的一方将另一方告上了法庭,法庭判决被告一方确实为责任一方且具有偿付义务,这类信息各国征信机构都会采集。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与最高人民法院也正在积极商讨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这类信息的相关事宜。

41.采集个人在外地或境外的信用交易信息吗?

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个人在外地的信用交易信息。该数据库是全国集中统一的数据库,覆盖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各级信贷营业网点。不管您是在本地还是在外地,只要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过贷款、信用卡等信用交易业务,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自动将您相关的个人信用信息报送到个人信用数据库。

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不采集个人在境外的信用交易信息。

42.采集外国人在中国的信用信息吗?

只要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从事信用交易活动,例如,与中国境内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贷款等信用交易业务,其相关信息就会被报送到个人信用数据库。

43.采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的信贷信息吗?

采集。按照《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所有的商业银行,无论是中资金融机构还是外资金融机构,只要在中国境内从事个人信贷业务,都应当向个人信用数据库报送相关信息。2006年11月,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我国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了个人银行业务。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接入部分外资金融机构,与之相关的贷款信息被纳入了个人信用数据库,其他已经或打算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也正在积极进行相关业务和技术上的准备,与个人信用数据库联网并报送相关信息。

44.我没贷款,也不打算贷款,为什么还要采集我的信息?

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每一个有经 济活动的个人建立信用档案,为个人的经济活动提供便利。即便没有贷款,但你可能有其他领域的信用信息,将这部分信息收集起来,尽早建立信用记录,可以方便您未来的经济活动。

45.为什么不采集个人存款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的核心信息是个人负债信息,金融机构共享负债信息是个人信贷市场发展的必然条件,而个人存款是个人的财产,不属于征信信息范围。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为存款人保密,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个人储蓄存款,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所以个人信用数据库不采集个人存款信息。

46.个人信用数据库多长时间更新一次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按各信息来源本身的业务周期,即各部门自身信息的更新频率更新信息。一般来说,贷款等经常发生变动的信息,按月更新。随着技术的进步,更新频率将会逐步提高。

47.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个人信用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在数据采集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通过合法渠道收集个人数据,明确数据采集范围,对与信用无关的个人隐私如疾病史、银行存款余额等并不采集,所以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在数据使用方面,对于已经 采集入库的数据,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授权查询、限定用途、保障安全、查询记录、违规处罚等措施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商业银行只能经当事人书面授权,在审核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或审核是否接受个人作为担保人等个人信贷业务以及对已发放的个人贷款及信用卡进行信用风险跟踪管理时,才能查询个人信用数据库。个人信用数据库还对查看个人信用报告的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即数据库用户)进行管理,每一个用户在进入该数据库时都要登记注册,而且计算机系统还自动追踪和记录每一个用户对每一笔信用报告的查询操作,并加以记录。商业银行如果违反规定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或将查询结果用于规定范围之外的其他目的,将被责令改正,并处以经济处罚;涉嫌犯罪的,将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8.如何保证信息安全?

个人信用数据库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保证信息安全。

制度安排。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五章“安全管理”专门对数据库的运行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不定期地对商业银行报送和使用数据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制度和监督管理上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技术层面。个人的信息是通过专线从商业银行等机构传送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由计算机自动处理。整个个人信用数据库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防病毒和防黑客攻击的安全系统。除此以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也采取了许多技术性保障措施,对查询者的身份、查询目的及查询范围的合法性进行认证。这些措施完全可以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

49.加入个人信用数据库为什么不需要申请?

个人信用信息是由征信机构主动采集的,不需要个人申请。只要在商业银行开立过结算账户或者是与银行发生过信贷交易的个人,都加入了个人信用数据库。

小知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颁布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结算账户是指银行为存款人开立的办理资金收付结算的人民币活期存款账户。

50.我国有哪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

我国有许多法律法规对保护个人隐私作了间接的、原 则性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明确了对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护,这是我国法律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最根本的依据。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 诚实信用原 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第六十条还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 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 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五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五十三条规定了商业银行对客户信息的保密义务。第五条就规定:“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业务往来,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 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 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三十条规定:“对单位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五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泄露其在任职期间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异议处理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保存及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规定了授权查询、限定用途、保障安全、查询记录、违规处罚等措施,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第三篇

个人信用报告探秘

征信为每个人建立了“信用档案”,这个档案又称“个人信用报告”,它是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有了它,您可以在贷款、求职、租房等许多活动中方便地让对方了解您,给您带来便利。本篇将带您探秘个人信用报告,告诉您怎么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您的信用报告会被谁在什么情况下被看到、如何防止您的信用报告被非法违规使用等。

51.个人信用报告是哪个机构出具的?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出具个人信用报告。

52.个人信用报告有几个版本?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供两种版本的个人信用报告,即银行标准版和个人查询版。两者的共同点是全面反映了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的关于个人的信用信息,主要区别在于银行标准版主要供商业银行查询,在信用交易信息中,该报告不展示除查询机构外的其他贷款银行或授信机构的名称,目的是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公平竞争;个人查询版供本人查询使用,在这个版本中,贷款银行等授信机构的名称全部展示。

小知识:授信机构是指给您提供信用服务的机构,包括给您贷款的商业银行、提供赊销服务的百货商店、提供先消费后付款服务的电信等公用事业单位。

53.个人信用报告与个人信用调查报告有什么不同?

产生的方式不同。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将商业银行、政府部门等掌握的个人信用信息汇总整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文件。个人信用调查报告是专业信用调查机构接受客户委托,依法通过信息查询、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从而形成的一种调查报告。内容不同。个人信用报告的核心部分是个人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交易信息。而个人信用调查报告主要记载个人在信贷领域之外的信用信息。用途不同。个人信用报告主要用于信贷市场,帮助商业银行等机构全面了解个人的信用状况。而个人信用调查报告主要为委托人在为他人提供信用、处理逾期账款和经济纠纷、选择贸易伙伴、签约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出具的机构不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出具个人信用报告,专业信用调查公司出具个人信用调查报告。

54.没有贷款的人有个人信用报告吗?

目前,凡是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或者开立了个人结算账户的个人都有自己的信用报告。另外,由于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采集了部分地区的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个人参加养老保险的信息和电信用户缴费信息,涉及以上信息的个人尽管没有与商业银行等机构发生信贷关系,但也有自己的信用报告。不同之处在于信用报告里的内容有繁有简,原因是个人信用活动不同。对于信用活动较频繁的个人,信用报告的内容自然就多,对于那些信用活动较少的个人,信用报告的内容相应就少。

55.农民有个人信用报告吗?

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数据库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农民兄弟能够带着自己在本乡本土积累的信用记录进城打工,进城发展。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覆盖到了广大农村地区,只要在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过款或者开立了个人结算账户的农民都有个人信用报告,而且这个报告到哪里都可以使用。

56.能查自己的信用报告吗?

当然可以,这是个人作为信用报告主体的基本权利,《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也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可以向个人提供本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57.到哪儿查自己的信用报告?

您可以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个人所在的当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查询。

58.如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时要提供哪些

资料?

需要您本人亲自上门去查。届时,带上您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原 件及复印件就可以了,其中复印件要留给查询机构备查。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同胞来往内地通行证、外国人居留证等。

另外,在查询时,您还要如实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

59.在外地能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吗?

能查。个人信用数据库的网络覆盖全国各地,无论在哪里,您都可以到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查询。

60.为什么不能在互联网上直接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为保证数据库的安全,防止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个人信用数据库没有与互联网直接连接,因此,任何人不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访问个人信用数据库获取个人信用报告。不过,在国外,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征信机构递交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的申请。征信机构通过各种手段核实申请人身份的真实性后,通过发送邮件、邮寄等途径将个人信用报告提供给申请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也正在研究提供这样的服务。

61.有查询次数的限制吗?

没有,但查询次数多了,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例如,在个人征信比较发达的美国,该国的《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为保护个人知情权,征信机构每年要向个人免费提供一次本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本人超过一次的主动查询,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62.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收费吗?

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供的一种服务,原 则上应当收取一定费用,但目前暂不收费。

63.为什么鼓励个人向交易伙伴提供自己的信用报告?

个人信用报告是个人的“经 济身份证”,它客观地记录了个人的信用历史。把个人的信用报告提供给交易伙伴,可以让交易伙伴快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双方能够迅速了解、沟通,能够很快地坐下来谈生意。如果自己按时还款、认真履约,那么您的这份信用报告就有可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商机。

64.别人不相信我提供的信用报告怎么办?

如果别人不相信您提供的信用报告,您可以授权他作为代理人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查询您的信用报告。查询时,需提供如下材料:

(1)委托人(您自己)和代理人(如您的生意合作伙伴)的有效身份证件原 件及复印件,并留复印件备查;

(2)您本人签名的授权查询委托书;

(3)代理人如实填写的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

65.如何让别人帮我查询我本人的信用报告?

如果您不方便亲自到中国人民银行查询您本人的信用报告,可以委托他人(以下称为代理人)查询您的信用报告。代理人需得到您(委托人)签名的授权查询委托书,需要携带他自己及您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查询您的信用报告。

66.我能查询别人的信用报告吗?

在没有得到他人授权的情况下,个人是无权查询他人信用报告的。但如果您取得了他人的授权,作为代理人,您可以携带您自己和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委托人签名的授权查询委托书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查询委托人的信用报告。

67.我可以查询亲属(配偶、子女)的信用报告吗?

您仍然需要在得到亲属(配偶、子女)的授权后才可查询他们的信用报告,并按照上一条查询别人信用报告的方法操作即可。

68.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最多的机构是哪些?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个人信用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使用者,也是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最多的机构。

69.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按照《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在办理审核个人贷款申请;审核个人贷记卡、准贷记卡申请;审核个人作为担保人申请;对已发放的个人信贷进行贷后风险管理;受理法人、其他组织的贷款申请;其作为担保人,需要查询其法定代表人及出资人信用状况等业务时,可以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其中,除进行贷后风险管理时无须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同意外,因办理其他业务需要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都必须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

70.商业银行审查个体企业信贷申请时可以查询业主的个人信用报告吗?

可以。个体企业,特别是无限责任企业的信用状况与该企业的业主或主要经 理人的信用状况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查询该企业业主或主要经理人的个人信用报告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加全面地判断这个企业的信用状况。为了保证商业银行的信贷安全,防范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在审查个体企业的信贷申请时可以经过该企业业主或主要经理人的授权,查询业主或主要经 理人的个人信用报告。

71.商业银行的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查询客户的个人信用报告吗?

不是商业银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可以查询客户的个人信用报告。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相关制度规定设专门岗位,指定专人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商业银行信用报告查询员必须在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备案。

72.其他机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外,个人信用报告的使用日益广泛。目前,部分地区在审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时,部分单位在进行公务员录用和任用考核,部分企事业单位在招聘财务等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时,从全面考核候选人资格的角度出发,也需要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这些机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取得被查询人的授权,授权可以是公告性的,比如在公开招聘办法或者对代表资格的要求中直接说明要查询应聘者或候选代表的个人信用报告,也可以是特定的书面授权。

73.发现他人未经 许可查询了您的信用报告时该如何处理?

当发现他人未经 许可查询了您的信用报告时,应及时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当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并告知相关情况。依据《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和其他机构违反规定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将被责令改正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涉嫌犯罪的,还将被移交相关司法部门。

74.司法部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配合司法部门进行案件调查是每个公民和机构的义务。为更好地履行这一义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业务操作规程》规定,县级以上(含县级)司法机关和其他依据法律规定有查询权限的行政管理部门(以下合称司法部门)可到当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申请查询相关涉案人员的信用报告。申请司法查询时应提交下列资料:(1)司法部门签发的个人信用报告协 查函或介绍信(包含情况说明和查询原 因,被查询人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2)申请司法查询的经 办人员的工作证件原 件及复印件;(3)申请司法查询的经 办人员应如实填写《个人信用报告司法查询申请表》。

75.个人信用报告为什么不能作为司法判决的依据?

个人信用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作为司法证据。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来源于商业银行和相关政府部门,不是原始数据,只能作为司法调查的参考,不能作为司法判决的证据,不能直接用于对抗第三人。

第四篇

帮您读懂信用报告

许多人觉得个人信用报告复杂难懂,主要原 因是个人信用报告记载了个人在贷款、使用信用卡等多种信用活动中的信息,涉及许多专业词汇,这些词汇虽然每个人可能略知一二,但探究起其确切的含义来,恐怕一些专业人士都要考虑考虑。另外,还有一些词汇和符号是个人信用报告所特有的,比如,在描述您最近24个月每个月的还款状况记录时,会用到一些专用字符以及一些数字。这些专有名词、专用字符和数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请耐心地阅读本篇吧!

76.信用报告中的“查询时间”和“报告时间”有什么区别?

信用报告中显示的“查询时间”是指系统收到查询者提出查询请求的时间;“报告时间”是指生成个人信用报告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两者间隔时间非常短,通常在5秒以内。一般来说,信用报告中反映的信息,应当是截至“报告时间”时,个人数据库中所拥有的关于被查询人的所有的最新信息。

如:报告编号:***52583999 查询时间:2007.03.16 16:14:20 报告时间:2007.03.16 16:16:21。

77.个人信用报告的信息有哪些栏目?

个人信用报告的信息包括以下栏目:

(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姓名、地址、工作单位、居住地址、职业等;

(2)信用交易信息,如个人的贷款、信用卡、为他人贷款担保等信息;(3)个人开立结算账户信息,指个人开立结算账户的数量、开户银行等;(4)个人非银行信息:包括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个人养老保险金信息、个人电信缴费信息等;

(5)特殊交易信息;(6)特别记录;(7)查询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数据库从部分省(市)的住房公积金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采集个人的信用信息,这项工作正逐步向全国推开。因此,有些城市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包含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个人养老保险金信息或个人电信缴费信息等,有些城市则没有。

78.个人身份信息是怎么来的?

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个人身份信息主要是由各商业银行上报的,追溯起来,就是个人在商业银行办理信用卡或贷款业务时填写的相关申请表上的个人基本信息。由于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向不同的商业银行申请信用卡或贷款业务,而且不同时候填写的个人身份信息可能不同,个人信用报告中显示的个人身份信息是各商业银行上报的同类信息中最新的一条,但仍可能与您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符,原因是您在最近一次把信息留给银行后,个人情况可能又发生了变化。因此,如果个人基本信息发生了变化,请及时到与其发生业务的商业银行更改客户资料,以保证个人信用报告中身份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79.“已与公安信息核实”是怎么回事?

信用报告中“已与公安信息核实”是指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信息已与公安部居民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过核实。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数据库与公安部居民身份核查系统已经联网,可以通过身份证号码对征信系统采集的个人身份信息与公安部个人身份系统进行核对查实。如果核查实现,则会在个人信用报告的个人信息栏目上方显示“公安部认证结果:已与公安信息核实”,核查结果有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姓名、身份证号码一致,并显示身份证签发机关及个人照片。(2)姓名、身份证号码一致,并显示身份证签发机关。

(3)身份证号码相符,姓名不符,即公安部数据库中查到的此身份证号码对应的是另一个姓名。

(4)找不到该身份证号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此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尚未收入公安部数据库中,另一种情况是身份证是假的。

(5)如果由于各种原 因,核查未实现,则显示“公安部认证结果:未核查”。

80.“明细信息”是什么意思?

个人信用报告中的明细信息主要是指信用交易信息中的每一张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授信额度、每次使用(透支)和还款情况的具体信息;每一笔贷款的金额、每次还款情况等具体信息。前者反映个人每张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后者反映个人每笔贷款的相关情况。

81.什么是“信用额度”与“共享授信额度”?

信用额度是指银行根据信用卡申请人的收入状况、信用记录等,事先为申请人设定的最高使用金额,这反映了商业银行对个人信用程度的肯定。在卡片有效期和信用额度内,申请人使用信用卡并还款后,信用额度会自动恢复,从而可循环使用信用卡。共享授信额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用卡及其账户共享同一个信用额度,当任意卡片及账户消费一定金额后,这几个卡片及账户的可使用的信用额度均会相应减少。

举一个例子,某位客户拥有两张同一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假设分别为A卡和B卡。两张卡共享10 000的信用额度,当这位客户使用A卡消费3 000元后,当他再用B卡去消费时,由于B卡的额度与A卡共享,这就意味着B卡实际只能使用7 000元的额度。假设A卡为双币信用卡,由人民币和美元两个账户组成,两个账户共享10 000元人民币,美元账户的信用额度为等值人民币,上述情况在信用报告中展示为:

82.未使用的授信额度为什么也要记入个人信用报告?

有朋友问,银行给了我2万元的授信额度,但我并没使用,为什么也要记入我的信用报告?正如上一问题解释的那样,授信额度反映了银行对您信用状况的肯定,在授信有效期和授信额度内,您可循环使用信用卡或贷款,当归还信用卡消费额或贷款时,授信额度会自动恢复,因此,授信额度是反映您个人信用状况的正面信息,应当记入您的信用报告。

83.如何理解信用卡的最大负债额? 在每个账单周期内,发卡机构一般会为持卡人统计出一个账单周期内当期应还的金额。信用卡的最大负债额就是各个账单周期内应还金额的最高值。

小知识:银行在批准您的信用卡申请后,会为您确定一个月里的某一日为您的账单日,两个账单日之间为一个账单周期。要注意的是,这个周期的起始日可能与自然月的起始日不同。

84.“透支余额”与“已使用额度”是什么意思?

透支余额和已使用额度反映的是持卡人当前的负债情况,通俗地说,就是表明持卡人欠银行多少钱。透支余额是针对准贷记卡而言的,而已使用额度针对的是贷记卡。要注意的是,此数据项包含本金和利息。

85.什么是“逾期”?

逾期,即过期,指到还款日最后期限仍未足额还款。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情况属于逾期行为,都会被记入个人信用报告:(1)比到期还款日晚一两天还款;

(2)过了到期还款日,银行工作人员电话催缴后,客户还清了欠款;(3)客户已经 在到期还款日之前还款,但由于不清楚应还的具体金额,没有足额还款。

温馨提示:不同商业银行的还款日可能不同,客户应注意在自己贷款的还款日之前及时、足额地存入还款金额,或按时到银行柜台办理还款业务,以免造成逾期。同时,建议您在还款日的前几天办好还款手续,因为商业银行的扣款时间有可能在还款日的上午,如果您在还款日当天下午还款,银行有可能扣不到款,这样有可能对您的信用记录造成影响。

86.如何理解“当前逾期期数”、“累计逾期次数”与“最高逾期期数”?

这三个项目很容易混淆,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假设2006年1月某客户申请了一笔住房贷款,按合同每月需还2 000元。但因暂时的资金周转不灵,3月至7月连续5个月未还款。下边我们来计算该客户7月的当前逾期期数、累计逾期次数和最高逾期期数。当前逾期期数是一个连续的概念,是指当前连续未还最低还款额或者贷款合同规定的金额的次数。由于该客户连续5个月也就是5期没有还款,所以当前逾期期数是5。累计逾期次数是一个累计数,只要逾期1次,它就累加1次,所以它也是5次;最高逾期期数是当前逾期期数的历史最大值,即在3月至7月的当前逾期期数中取最大的一个数字,不难理解它也是5。假设2006年8月该客户把前5个月应归还的贷款共10 000元还上,此时这三个数据项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首先看当前逾期期数,虽然8月之前已经没有欠款,但该客户没有还8月的2 000元,即8月逾期1次,所以当前逾期期数等于1。再看累计逾期次数,由于前5个月累计逾期次数是5次,第6个月再逾期1次,累计逾期次数要相应增加到6次。至于最高逾期期数,取3月至8月“当前逾期期数”的历史最大值,即7月的5次。

87.“当前逾期总额”就是目前该还没还的钱吗?

当前逾期总额是截至信息获取时间前最后一个结算日应还未还的款项。对贷记卡而言,是指当前未归还最低还款额的总额;对贷款而言,是指当前应还未还的贷款额合计,应还贷款额(包括本金和利息)的构成应视具体合同规定而定。对于准贷记卡,该数据项无意义,所以显示为0。

温馨提示:除当前逾期总额之外,信息获取时间后发生的应还款款项也应该列入目前应归还款款项之列。合理安排还款计划,避免形成新的逾期记录。

88.逾期1天与逾期180天有什么区别?

前面我们已经 说过,个人信用报告是一个客观记录。不管是逾期1天还是逾期180天,都会如实体现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假设某笔贷款的还款方式为按月还款,且在此之前从没有过逾期记录,那么,当逾期1天时,信用报告中相应的当前逾期期数体现为1,而逾期180天时,当前逾期期数为6。个人信用报告对此不作信用评价,只是如实的记载,但是,信用报告使用者可以对此作出不同的判断。但是要说明的是,这里1和6这两个数字对商业银行判断风险而言,一般会存在很大差别。

89.为什么要单独把“准贷记卡透支180天以上 未付余额”标识出来?

准贷记卡透支180天以上未付余额,是指该张准贷记卡透支180天以上未还的余额。从该张准贷记卡首次透支日开始计算的透支天数超过180天(不含180天)时,透支180天以上未付余额为全部透支余额及其产生的利息之和。如果从首次透支日开始计算的透支天数未超过180天,则透支180天以上未付余额等于0。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数商业银行视准贷记卡客户在60天内还款为正常还款,不会影响客户新的授信申请。但当持卡人超过180天未还款,则说明其还款意愿不强或还款能力有问题。将此余额标识出来,有利于银行判断持卡人的信用状况,控制信用风险。

90.什么是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

最低还款额是针对贷记卡而言的,是银行在账单日计算出的最低还款额,一般为到本账单日为止已使用额度的一定比例。作为一种短期融资工具,使用贷记卡额度后,银行在还款日并不要求客户归还全部金额,而是允许客户归还使用额度一定比例的金额,比如10%,这就是最低还款额。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未全额还款,所有使用的额度都将从使用日开始计收利息。

91.信用卡按期只还最低还款额算负面信息吗?

不算。只要按期归还最低还款额,就不算逾期。因为银行发放信用卡时与客户的协 议规定,客户可以按最低还款额还款,所以,按期归还最低还款额是正常履约的表现,不构成负面信息。不仅如此,由于该客户可能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息收入,倒可能成为银行信用卡的营销对象。

92.“贷记卡12个月内未还最低还款额次数”是什么意思?

是指客户的该张贷记卡在结算月往前数的最近12个月内未还最低还款额的次数。贷记卡按月结算,“贷记卡12个月内未还最低还款额次数”是“几”,就是有几个月客户没有还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

93.“24个月还款状态”是什么意思?

这个指标记录了持卡人从结算年月起往前推24个月内每个月的还款情况。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会用这个指标来判断个人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需注意“C”和“G”,C表示正常结清的销户,即在正常情况下的账户终止;而G表示结束,指除结清外的其他任何形态的终止账户,如坏账核销等,这两个要加以区别。此外,也需注意“#”这个符号,表示账户已开立,但当月状态未知。

94.“信息获取时间”与“结算年月”两个时间点有什么不同? 信息获取时间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获取该记录信息的时间,也就是该记录信息加载到个人信用数据库的时间。结算年月反映的是信用报告中本条记录已更新到的月份,是最近24个月还款状态记录的参照时间点。举例说明,下面列出某个账户24个月的还款状态,结算年月是2005年8月,这就表示编号1是2005年8月,编号2表示结算年月往前推的一个月,即2005年7月,依此类推;同时结算年月也反映出该条记录最新更新到了哪一个月。

95.“信息获取时间”与个人信用报告中的“查询时间”有什么关系?

信息获取时间一般早于信用报告中的“查询时间”,因此,有些在信息获取时间后发生的信用交易,例如,某些还款行为,在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可能尚未反映在个人信用报告中。

96.什么是“特殊交易信息记录”?

特殊交易信息记录是指在信贷业务过程中发生的展期(延期)、担保人代还、以资抵债等方面的有关信息。

97.什么是“特别记录”?

特别记录是指商业银行等数据报送机构上报的,应引起特别关注的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如欺诈、被起诉、破产、失踪、死亡等信息。核销后客户主动还款等非负面信息也可以记录在“特别记录”栏。

98.“个人结算账户”就是我在银行的所有账户吗?

不是。与只有现金存取功能的储蓄账户不同,个人结算账户是人民币活期账户的一种,具有使用支票等信用支付工具的功能,可以用于办理汇兑、转账等业务,传统意义上的借记卡即属于个人结算账户。您在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就不包括在“个人结算账户”栏目中。

99.个人信用报告中“法人机构数”和“机构数”是一个含义吗?

不是。法人机构数是您所有的信用卡和贷款所属的不同法人机构数量的合计数,反映了您的信贷业务在不同法人机构中的分布状况。机构数是您所有的贷款和信用卡所属的不同机构数量的合计数。

每一家商业银行的总行均为法人机构。比如,您在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办理了信用卡,在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招商银行长沙分行办理了住房按揭贷款,您的信用报告中法人机构数为3,机构数为4。值得注意的是,“法人机构数”和“机构数”这两类信息只在个人信用报告银行标准版中出现,个人信用报告的个人查询版里没有这两类信息。

100.如何理解“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中的各项信息?

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采集了您个人住房公积金缴纳单位、缴纳时间、月缴存额、缴存比例等方面的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的核心是为个人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名称,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判断个人真实的工作单位。现在解释一下什么是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封存和启封。住房公积金账户封存是指职工因各种原因致使住房公积金缴存中断,其住房公积金账户无法转移且又不符合销户条件时所处的一种状态。封存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为封存户。

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启封是指恢复原 封存的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行为。住房公积金账户被封存的职工重新就业或者与原单位恢复工资关系时,职工及其所在的单位应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恢复缴存住房公积金时,其住房公积金账户恢复正常状态。

101.如何理解“个人养老保险金信息”中的各项信息?

个人养老保险金信息分为缴存和发放两种。缴存信息主要包括养老保险金缴纳单位、缴费状态等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养老保险金缴纳单位来判断其工作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稳定性。发放信息主要是个人原工作单位名称、离退休类别、本月实发养老金合计等信息。个人养老保险金信息也包括养老保险金最近24个月的缴存(发放)状态,但需要说明的是,缴存和发放状态仅仅说明个人养老保险金的缴存和发放状况,不代表当事人的信用状况。各代码含义如下:

102.个人电信缴费信息中的“欠费”指什么?

个人电信缴费信息中的“欠费”是指电信用户从电信企业月末账单日算起超过两个月(60天)仍未缴纳而产生的欠费。例如,对在6月使用电信业务而产生的费用来说,只要在7月、8月两个月内足额缴纳了相应费用,就不会在个人信用报告中留下欠费记录。因此,由于外出等原因无意造成的短时间欠费不会影响当事人的信用记录。同时,进入个人信用报告的电信用户缴费信息,不包括缴纳电信增值业务费用信息。因此,对增值业务费用有疑义造成的该项业务欠费也不会对本人的信用记录造成影响。我们将“欠费”定义为超过60天仍未缴纳的费用,主要是考虑到个人可能因为出差等原 因不能及时缴费,留有充足的补缴时间。同时,我们提醒大家,个人在使用电信服务时已经与电信企业签订了服务合同,应当树立尊重合同、履行合同的信用意识,及时缴纳电信费用。当自己要长期外出时,应当及时委托他人代缴或通过电话、银行代缴等多种自助方式及时缴费。

103.为什么看不到信用记录“良”或“不良”的字样?

很多朋友问,银行的信贷人员说我有不良信用记录,可我在我的信用报告中为什么看不到“良”或“不良”的字样呢?个人信用报告是客观记录个人信用活动的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以客观、中立的原则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整合,既不制造信息,也不对个人的信用行为进行评判,所以在您的信用报告中当然不会出现“良”或“不良”的字样。比如某人有一笔贷款逾期几天未还,他的信用报告中将记载为这笔贷款逾期(主要体现在“当前逾期期数”、“当前逾期总额”、“24个月还款状态”、“逾期31-60天未归还贷款本金”等项目中),而不会记载“此人逾期还款,记录不良”等字样。因此,如果您发现商业银行信贷人员或其他报道材料称“信用报告中的不良记录如何如何”,这种说法是欠妥的。

当然,个人申请贷款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可能会说“因为你有不良记录,所以不能贷”,这实际上是工作人员根据个人信用报告中的客观记录,对您的信用状况作出的主观判断。不同的银行、不同的信贷业务员,判断标准可能会不相同,对同一个人的信用状况作出的评判可能就不相同。

104.为什么不能说负面信息就是“不良记录”?

负面信息是客观记录,“不良记录”是一种主观评价。个人信用报告只作客观记录,不作信用评价。在实践中,如果个人使用信用卡或贷款出现偶尔一两次短期逾期等负面信息,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或贷款审查时是不会将它作为“不良记录”而拒绝给您办理信用卡和拒绝给您贷款的。

105.负面信息主要出现在哪些栏目?

个人信用报告中的负面信息是指没有按约履行合同的信息,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1)“贷款明细信息”中的“累计逾期次数”、“最高逾期期数”是较常见的负面信息。(2)“贷款最近24个月每个月的还款状态记录”中出现“/”、“*”、“N”、“C”以外的标记,比如是数字1到7,或者是“D”、“Z”,这些符号表明个人有欠款逾期未还的信息。

(3)“信用卡明细信息”的贷记卡“未还最低还款额次数”出现0以外的情况,比如是数字1到7。

(4)“信用卡明细信息”的“准贷记卡透支180天以上未付余额”出现0以外的情况,比如是数字1到7。

(5)“特别记录”中如果存在诸如“该人曾因不履行担保责任被起诉”、“该人曾因开具大额空头支票被处罚”等信息,也可能形成负面信息。

小知识:准贷记卡的24个月还款状态出现“1”或“2”,为什么不能说是负面信用记录?这是由准贷记卡的性质决定的,24个月还款状态中出现“1”或“2”,并不意味着准贷记卡处于不正常状态,实践中,多数商业银行视准贷记卡客户在60天内还款为正常还款,不会影响该客户新的授信申请。客户当月只要使用了准贷记卡,并且没有在商业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报送数据前还清,在还款状态中就被记为透支,即还款状态表示为“1”。如果客户在下月还清欠款,同时不在下月透支,则下月的还款状态为“*”。

106.为什么个人信用报告中不区分“善意”欠 款与“恶意”欠款?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是对个人过去信用行为的客观记录,并不对个人的信用好坏进行定性的判断。不对欠款进行“善意”欠款或者“恶意”欠款的区分,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其次,商业银行等个人信用报告的使用机构会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其他信息对客户的履约能力和意愿进行综合判断。因此,个人信用报告中不区分“善意”欠款与“恶意”欠款。

107.“异议标注”与“本人声明”有什么不同?

“异议标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异议受理人员接受异议申请后,在该异议申请人的信用报告中添加异议标注,表示这份个人信用报告中可能存在有误的信息。在异议处理没有结束前,异议标注所指出的记录内容有可能是正确的信息,当然也可能是错误的信息。另一种是商业银行提供的异议回复函证明异议申请人的信用报告中的信息确实有误,但因技术原因,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报送更正信息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暂时无法及时进行信息更正,异议受理人员对该异议信息作出有别于其他异议信息的特殊标注,说明异议事项的调查实情,以及暂时不能更正的原因。对应信息的内容应以异议标注的说明为准。对此类异议标注,商业银行会加以关注,并作为判断个人信用状况的参考。“本人声明”一般是在异议申请人对异议回复有不同意见或者认为存在需要说明的特殊情况时,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允许异议申请人对有关异议信息附注100字以内的个人声明,即本人声明。其真实性由异议申请人负责。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异议受理人员负责检查异议回复函、身份证件及声明内容是否符合规定,但不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相应地,本人声明对商业银行判断信用状况的参考作用比较有限。

108.什么是“查询记录”?

查询记录记载了个人信用报告在过去两年内被查询的情况。包括查询日期、查询者和查询原因等内容。通俗地说,就是您的信用报告何时因何种原因被何人查询过的历史记录。一般情况下,个人信用报告被查询有以下几种原 因: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本人查询和异议查询。

109.为什么要特别关注“查询记录”中记载的 信息?

查询记录中记载了查询日期、查询者、查询原 因等信息,据此可以追踪您的信用报告被查询的情况。对个人而言,您应当特别关注“查询记录”中记载的信息,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其他人或机构是否未经您授权查询过您的信用报告。第二,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您的信用报告因为贷款、信用卡审批等原 因多次被不同的银行查询,但您的信用报告中的记录又表明这段时间内您没有得到新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可能说明您向很多银行申请过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但均未成功,这样的信息对您获得新贷款或申请信用卡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因贷后管理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虽然也被记录在“查询记录”中,但并不需要经过您本人授权。如果您发现您的信用报告被越权查询时,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反映,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给予处理;造成实际损失的,您还可以向法院起诉。第五篇

异议处理为哪般

个人信用报告出错了该怎么办?本篇为您全面解答这一问题。首先向您解释个人信用报告记载的内容为什么跟您认为的那样不一致,再告诉您对个人信用报告中的内容有异议时该怎么处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10.如何看待个人信用数据库中个别数据不准的 问题?

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特别是在数据库建设的早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数据不准的现象,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密切合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随着各项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健全,个人信用数据库将会更加完善。

111.提高数据质量,您能做什么?

提高个人信用数据库中数据的质量,需要您的大力支持。您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提供帮助:

准确、完整地填写信息。您在申请银行贷款、申请信用卡等时,要准确、完整地填写个人资料。

信息变化通知银行。如果您的基本信息,包括住址、婚姻状况、联系方式等发生了变化,要及时到银行等机构去更新个人信息,这样商业银行就能将您的最新信息报送到个人信用数据库,数据库就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记录您的情况。

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要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主动查询信用报告。您是信用报告的主体,对自己的情况应当是最清楚的,也最容易发现您的信用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应当主动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特别是在您申请贷款或信用卡前,最好能查一下自己的信用报告,这样,您与商业银行交易时对自己的信用记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一旦发现信用报告出错,要及时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部门或者是提供错误信息的商业银行等机构取得联系,及时纠正错误,使个人信用数据库记录的您的信息更加准确。

112.什么是异议?

异议就是个人对自己的信用报告中反映的信息持否定或者不同意见。产生异议的主要原 因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个人的基本信息发生了变化,但您没有及时将变化后的信息提供给商业银行等数据报送机构,影响了信息的更新;二是数据报送机构数据信息录入错误或信息更新不及时,使个人信用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有误;三是技术原因造成数据处理出错;四是他人盗用或冒用个人身份获取贷款或信用卡,由此产生的信用记录不为被盗用者(被冒用者)所知;五是个人曾经与数据报送机构有过经 济交易(如办了信用卡、贷过款)但自己却忘记了,因而误以为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有错。

温馨提示:当个人对自己的信用报告反映的信息持有不同意见时,建议您到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部门提出异议申请,还可以到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数据报送机构核实情况和协商解决。

113.提出异议申请需要哪些资料?

如果您亲自向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部门提出个人信用报告的异议申请,只需出示您本人身份证原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即可。如果您委托代理人提出异议申请,代理人须提供委托人(您自己)和代理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委托人的个人信用报告、具有法律效力的授权委托书。

114.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提交异议申请吗?

在征信系统运营初期,电话及互联网尚不具备在线核实身份的功能,所以目前暂时不能受理通过电话或互联网提交的异议申请。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个人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更多的途径提交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的申请和提交异议的申请。

115.异议申请多长时间能解决?

您提交的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通常会在15个工作日内得到回复。具体流程如下: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征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当日将您的异议申请通过网络送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迅速完成异议信息的确认工作,如果确实存在异议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会在您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对异议信息予以标注,并立即将您的异议信息发送到相关业务数据报送机构进行协查。异议信息经核查确实有错误的,有如下两种处理措施:一是业务数据报送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报送更正信息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两个工作日内对异议信息进行更正。二是因技术原因数据暂时无法更正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会对该异议信息作出有别于其他异议信息的特殊标注。

异议信息经 更正修改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征信管理部门会通知个人领取异议回复函。

温馨提示:请您一定要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异议处理人员能及时将异议处理结果反馈给您。

116.常见的异议申请有哪些? 目前,在异议处理工作中常常遇到的异议申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认为某一笔贷款或信用卡本人根本就没申请过。典型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他人冒用或盗用个人身份获取信贷或信用卡;有些信用卡是单位或朋友替个人办的,但信用卡没有送到个人手上;自己确实办理过贷款或信用卡,但忘记了。

第二类是认为贷款或信用卡的逾期记录与实际不符。有以下几种典型情况:个人的贷款按约定由单位或担保公司或其他机构代个人偿还,但单位或担保公司或其他机构没有按时到银行还款造成逾期;个人办理的信用卡从来没有使用过,因欠年费而造成逾期;个人不清楚银行确认逾期的规则,无意识中产生了逾期。例如,贷款合同规定每月20日还款,而有些人认为只要月底之前还款就行,结果就造成个人每个月都有逾期还款记录。第三类是身份、居住、职业等个人基本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异议申请人当初在申请资料上填的就是错误信息,或者后来基本信息发生了变化却没有及时到银行去更新;个人信用数据库每月更新一次信息,系统未到正常更新时间。

第四类是对担保信息有异议。一般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个人的亲戚或朋友以个人的名义办理了担保手续,个人忘了或根本不知道;个人自己保管证件不善,导致他人冒用个人的证件办理了担保手续;个人曾为别人贷款或信用卡申请进行了担保,却不记得了。

温馨提示:目前,由于各家银行的贷记卡年费扣收方式都不相同,个人在申办贷记卡业务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申办协议及合同内容,明确年费扣收方式,不要只听凭营销人员的口头承诺,避免因拖欠年费造成负面信用记录。

117.常见的非个人主观原 因造成的“异议”有哪些?

非个人主观原 因造成的“异议”事件被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作为个人信用报告主体的当事人可能觉得很委屈,但一般来说,这类事件经核查后,都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事件,只能记录在当事人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常见的案例有以下几种:

(1)个人办理类似个人汽车贷款等消费信贷业务,以及由房地产开发商代为办理的按揭业务,按约定由汽车经销商、房地产开发商、代理方等第三方代理还款,而第三方没有每月按时还款,甚至还将款项挪作他用,致使个人信用报告中存在逾期记录。(2)个人购房办理按揭贷款后又因各种原 因退房,开发商退还了个人首付款,但并没将银行按揭贷款办理结清,继续将款项挪用并且不按时还款,造成个人信用报告中存在逾期记录。(3)个人办理按揭贷款购房后将房屋出售,没有到银行办理转按揭贷款,后来房主不按时还款造成个人信用报告中显示逾期记录。(4)个人办理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每月从住房公积金中扣还款的,因单位缴存不及时,或公积金中心和银行之间划账存在时间差造成逾期记录。(5)因为个人不了解银行还款日的规定或银行工作人员没有明确告知还款日,或者贷款利率调整、还款日变更时银行没有告知个人等原因造成个人没有按合同约定及时还款,结果个人信用报告中出现逾期记录。

(6)个人信用报告中涉及个人没有收到的信用卡因扣收年费造成逾期记录。

(7)由于与出售物品的商家或银行产生争议而没有按期还款造成逾期记录。

(8)个人信用报告涉及的住址、工作单位等发生变动后没有让银行及时更新造成基本信息展示与实际不符。

(9)个人近期才办理的贷款或信用卡结清业务信息,因征信系统信息更新周期原 因暂时没有反映。

小知识:对于经过核实确认信用报告中记录与事实有误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会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更正。上述第(1)£

(4)类情况,经 过异议处理程序核实以后确认报告记录未错,属于第三方行为导致个人信用记录受损的,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分别起诉对个人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影响的相关当事人。经司法部门裁定确认非您本人责任的,可以要求相关金融机构修改信用信息。对于第(5)类情况,按照大多数商业银行和贷款人签订的合同,由于贷款利率调整造成的还款变化,银行将不另行通知,建议您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还款日期及还款金额。对于第(6)、(7)类情况,建议您尽快完善还款手续,及时还款,同时,对于逾期记录的原因,您可以申请在个人信用报告上添加个人声明予以说明。对于第(8)类情况,您需要及时与经办银行联系,更新您个人的基本信息。第(9)类情况为正常情况,到一定周期个人的信贷业务信息自然会被更新,另外,您还可以找经办银行为您开具相关的还款证明。

118.个人对信用卡未激活欠年费被记入个人信 用报告不服,可以通过提出异议解决吗?

要看合同,如果合同中规定信用卡只有激活才有效,可以提出异议;如果合同规定未激活就有效,扣收年费造成的逾期记录就不属于异议申请受理范围。

温馨提示:据了解,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未激活或未使用的信用卡都要收取一定年费,商业银行贷记卡申办合约中明确规定甲方(银行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有权收取年费、挂失费等费用。一些银行推出了信用卡激活使用几次后免年费的优惠政策,但这并不存在信用卡不激活就不收取年费的问题。如果欠交年费,相应的逾期信息会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您不打算使用信用卡,最好将未激活且还未产生年费的信用卡及时注销。

119.朋友用我的身份证向银行贷款却不还款,相关的信息记在我的信用报告中,可以提出异议吗?

不可以。从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出借身份证是您主动、自觉的行为,您要对以自己名义进行的活动负责。从法律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是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120.对个人基本信息有异议怎么办?

个人信用报告中涉及的基本信息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工作单位、通讯住址、邮政编码、户籍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最高学历、最高学位、婚姻状况、配偶姓名、配偶身份证号码、配偶单位、配偶联系电话等。

如果个人对信用报告中涉及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有异议,您也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征信管理部门提交异议申请,如经过核查证实个人信用报告展示的某些信息有错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会督促报送数据的商业银行等机构及时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

如果对个人信用报告中其他基本信息有异议,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您到与您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更新、更正您的信息,商业银行会在下一次报送数据时报送您更新、更正过的信息,相应地,您在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基本信息也会得到更新或更正。

121.对个人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信息有异 议怎么办?

如果您认为自己的信用报告中反映的个人养老保险金信息或住房公积金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可以直接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当地住房公积金中心核实情况和更改信息,也可以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异议申请。

温馨提示:如果由于社保信息或公积金信息失真,影响了您办理贷款或信用卡业务,可请当地社保部门或住房公积金中心出具书面证明材料。

122.对个人电信缴费信息有异议怎么办?

如果您对个人电信缴费信息有异议,可以持您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及电信缴费收据直接到电信公司核实情况和更改信息,也可以到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申请异议处理。

123.对个人结算账户信息有异议怎么办?

如果您对个人结算账户信息有异议,可以持您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到开立个人结算账户的金融机构核实情况和更改信息,也可以到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申请异议处理。

124.如果个人信用报告漏记了个人的信用交易 信息怎么办?

如果个人信用报告漏记了个人的信用交易信息,您可以通过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申请异议处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会要求商业银行等机构将遗漏的信用交易信息补上。在提交异议申请时,请提供有关交易的详细情况。

125.异议原 因是信息滞后怎么办?

在国外,征信机构更新个人信息的频率大致有三类:实时更新、次日更新或次月更新。在我国,考虑到商业银行结算周期多以月为单位,相应地,个人信用数据库是每月更新一次数据库中的信息,因此,最新的信用信息一般要间隔一个月以后才会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展示出来。今后,随着技术的进步,个人信用数据库会逐步提高信息更新的频率,逐步解决信息反映滞后的问题。

126.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异议标注”?

前面已经 提到,“异议标注”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根据需要在个人信用报告上添加的说明文字。需要使用“异议标注”的情形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对处于异议处理过程中的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会对该条信息添加标注,表明该信息正处于异议处理过程中,还没有最后结果。另一种情形是经过核查后,证实个人信用报告上展示的某些信息有错误,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立即进行更正。

127.对异议处理仍有异议怎么办?

如果您对异议处理结果仍然有异议,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处理: 第一步,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申请在个人信用报告上发表个人声明。“个人声明”是当事人对异议处理结果的看法和认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只保证“个人声明”是由本人发布的,不对异议声明内容本身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步,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反映。第三步,向法院提起诉讼,借助法律手段解决。

128.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个人声明”?

在某些情况下,逾期既不是您本人原 因造成的,也不是商业银行等数据报送机构的过错,这时可以使用“个人声明”对相关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比如,个人购房办理按揭贷款后又因各种原因退房,开发商退还了首付款后并没将银行按揭贷款办理结清,从而形成负面信用记录,此时,您就可以申请添加个人声明。

温馨提示:有些情况不适合发表“个人声明”,比如,由于出差、工作忙等个人原因造成的逾期,就不能发表个人声明。

第六篇 呵护信用靠自己

信用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笔实实在在的财富。有良好的信用,您就能在贷款、求职等很多方面享受到便利。但这笔财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它需要靠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积累。本篇告诉您怎么维护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提醒您要爱护自己的身份,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信用交易习惯。记住,信用是要靠您自己“呵护”的。

129.为什么说“我的信用我做主”?

您可能听到过这样的话“某银行对我的信用评价不好”,听上去好像您信用的好坏某银行说了算。其实,这是个误解,因为某银行在评价您的信用时,依据的都是您过去的信用行为记录,所以您的信用状况最终还是由您过去的信用行为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信用我做主”。

.在信用活动中为什么要遵循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的原则?

信用活动要遵循 “立字为据”的原 则,就是说信用活动的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以此明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损害赔偿的有效证据,防止因失信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如果是以口头方式订立的合同,由于是“口说无凭”,这种合同无法提供记录信用活动的凭证,难以对失信行为构成有效的制约。例如,银行营销人员在推销信用卡时往往倾向于只展示信用卡使用的有利因素,很少甚至不向客户揭示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容易导致个人不理性的盲从办卡。如果信用卡过多,个人会很难记住每张卡的免息期、还款时间、消费金额,容易造成欠缴信用卡年费或逾期还款,从而形成负面信用记录。

131.签字前为什么要细看合同?

征信系统采集的信用交易信息基本上都是交易双方通过书面合同达成的内容。目前,导致负面记录产生的一个常见原因是客户不了解已签合同的条款,不清楚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所以未按约还款,这不但留下了负面信用记录,而且自己也觉得很冤枉。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双方都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免责条款,以防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同时,应当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避免因不了解责任和义务而人为造成负面记录。总之,只要签了字,凡是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就要履行,否则,即使是“不知者”也要怪,征信系统也是要记录的。

132.为什么要如实填写各类申请表?

第一,各类申请表详细记载了申请人、担保人及其他与个人相关的基本信息,如实地提供这些信息,是对个人诚实信用的一个基本要求。第二,如果资料不真实或者存在错误,会给征信机构和信息的使用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还会损害自己或其他人的利益,甚至可能因为纠纷而被追究法律责任。比如,如果因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变更而未及时通知银行,银行的对账单就很难及时寄送到个人手里,如果因此延误还款,就容易造成负面信用记录,给自己造成不便。再如,如果是故意张冠李戴,冒用他人的名义向银行借款,则可能触犯法律,犯下欺诈之罪。

133.搬家后为何要到水、电、燃气公司做变更?

您搬家后,特别是搬进新购的二手房后,一定要记住到水、电、燃气公司做变更,更换水费、电费、燃气费的使用者即房屋户主的名称及联系方式,否则可能会使个人信用数据库中的个人信用信息张冠李戴,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原因是:目前,有些城市的水、电、燃气公司已经开始向个人信用数据库提供当地居民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用的信息,包括正常缴纳和欠费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记录在业主名下的,因此,如果您搬了家而不去水、电、燃气公司做变更,您原来居住地发生的水费、电费、燃气费用就会仍然记在您的名下,相反,您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用的信息也会记录在您新房原屋主的名下。这样,万一出现没有按时缴纳的情况,都会被错误地记在无辜者的名下,不仅使个人信用数据库中数据不准,严重的可能会引起法律纠纷。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您搬家后,一定要去水、电、燃气公司进行相应的变更。

.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个人身份证件借给别人用?

首先,这样做违法;其次,会造成信用记录失真。举个例子,任何行为都要有个主体,这个主体不是张三就是李四,如果把张三守信的行为记在了李四名下,这就等于为李四积累了信誉财富,张三却没有得到因自己守信而带来的益处。但如果把张三不守信的行为记录在李四名下,李四就得替张三“背黑锅”。这样,张三和李四两人的信用记录都是失真的,原因就在于信用信息的主体身份搞错了。为避免这种情况,每个人就要爱护自己的身份,是谁的行为就记在谁 的名下,不为别人积累财富,也不替别人承担责任,这是呵护个人信用记录的第一步。

135.个人身份被冒用自己有责任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出租、出借、转让本人居民身份证,是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除此以外,如果因身份被冒用而给第三方造成损失,被冒用人或冒用人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身份证被冒用而本人知情,这时被冒用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因身份被冒用导致个人信用报告中产生负面记录,被冒用人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为了减轻因负面记录给自己带来的损失,阻止自身信用状况的恶化,被冒用人应当及时和冒用人取得联系,督促冒用人尽快还款。但如果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身份证被盗用,建议您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136.如何防止个人身份被盗用?

(1)妥善保管好各种有效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军官证、户口簿、警官证、文官证、学生证、护照等)及其复印件,不要轻意将这些身份证件借与他人。

(2)向他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最好在身份证件复印件有文字的地方标明用途,同时加上一句“再复印无效”。

(3)定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关注自己的信用记录。(4)一旦发现自己身份被盗用,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137.为什么说“不贷款、不用卡,信用不一定好”?

前面提到,评价一个人的信用状况时,通常依据这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记录,这主要包括个人过去偿还贷款、使用信用卡等信贷交易记录。如果一个人不贷款,也不使用信用卡,结果就会因缺乏评价这个人信用状况的依据而难以作出这个人信用好还是不好的评价。

138.提前还款不刷卡,会提高信用吗?

提前还款对于提高个人信用用处不是很大。这是由于判断您的信用状况时,主要是看您过去信用行为的记录,也就是您过去还款或使用信用卡的记录。一般来说,您的信用历史越长,过去信用行为的记录越丰富,越能说明您过去的信用状况。而正常还款时的信用记录就要比提前还款时的信用记录丰富得多,更有助于反映您(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对许多人来说,一两次还款是比较容易的事,但要做到长期、逐次、按时还款却十分不易,而后者恰能更准确地反映您遵守合同、实践诺言的信用意识。

“不刷卡”就是不使用信用卡,这也意味着没有相关的信用交易活动,也就无从积累您自己的信用,从而也失去了一个积累信用的机会。

139.多借款、多刷卡,信用就更好吗?

确切地说,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越多,出现逾期还款的可能性也就会增加。但只要做好周密的还款方案,选择合适的还款方式,并采用有效的提醒措施,就能确保每次按时、足额还款。每次按时、足额还款能说明您履约意识很强,商业银行依此可能会判断您信用好。反之,借款多、刷卡多,但不及时还款,形成的负面记录多,说明此人履约意识差,商业银行对其信用状况的判断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温馨提示:您在办理贷款或申请信用卡时,一定要量力而行,谨防滥办滥用,以免因失误而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

140.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负面记录?该如何避免? 一是信用卡透支消费没有按时还款而产生逾期记录;二是按揭贷款没有按期还款而产生逾期记录;三是按揭贷款、消费贷款等贷款的利率上调后,仍按原金额支付“月供”而产生的欠息逾期;四是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而形成的逾期记录;五是手机号停用后,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因欠月租费而形成的逾期。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发生信用交易后,应随时留意还款日期,加强与金融机构信贷员等有关业务人员的联系,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或信用卡透支额。同时,在信用卡、手机号等停用时,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停用或注销手续。

141.如何避免因利率调整、月还款额变动给自己造成负面记录?

对于这种情况,您要注意与商业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中的利率条款,如果采用的是浮动利率,您还款的利率会随着基准利率的变动而变动,这时要注意,利率变化会引起月还款额发生变化。如果签订合同后至次年的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了贷款利率,则商业银行将从次年的1月1日起按最新的贷款利率计收利息,这时,您每月还款时不妨多存入一些钱以保证足额还款。

142.出差在外遇上了还款期,怎么办?

按合同约定,还款是借款人的义务,无论何种原 因造成逾期都是违约行为,借款人应当尽量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出差期间可能遇上还款期,最好是在出差前就做好妥善安排,可以提前还,也可以委托他人还。如果出差期间才想起来,还可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将还款金额划入银行的还款账号,或者通知亲属和朋友代为存入还款金额。

温馨提示:您可以在贷款行或信用卡发卡点办理相关借记卡,做好贷款或信用卡与借记卡的关联业务,实行银行自动划拨还款。这样,平时只需注意在借记卡上存足一定金额的款项即可。

143.为什么不建议通过第三方代理偿还贷款?

目前,有很多汽车经 销商、房地产开发商、信用担保公司等第三方机构代理银行办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同时按约定由其代理个人向银行还款,即借款人先将应偿还的金额交给第三方代理机构,再由其代为向银行偿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信贷业务通过第三方办理,但还款责任最终还应当由借款人承担。也就是说,即使借款人每期按时还款给房地产商、汽车经销商、担保公司等第三方机构,但如果这些代理机构没有按时还款给银行,银行还是会将逾期还款记录记在个人名下,这就会对个人的信用记录造成负面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个人最好直接与银行办理相关信贷业务,如果采用第三方代理的方式,应特别注意代理合同的相关条款,并关注自己的信用记录。万一发生第三方机构未及时向银行还款的情况,应及时与第三方机构进行交涉,必要时可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44.有了负面记录,是否就意味着信用不好?

个人信用报告中有了负面记录,只能说明个人出现了未能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事实。信用好与不好是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依据借款人的个人信用报告并参考借款人其他方面的信息所作出的综合判断。负面记录与信用不好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145.有负面记录后,个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修复自己的信用记录?

个人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从根本上避免因出现负面记录而给自己造成的不利影响。首先是注意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还款习惯,对于日常消费、贷款和各类缴费,要注意还款期限,避免出现逾期,以诚为本,恪守信用,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其次是妥善安排有关信贷活动,并做好关联预警提示。选择合适的还款方式,采取有效的提醒措施,确保每笔贷款和信用卡按时还款。如果目前自己的信用报告中存在负面记录,那么首先是要避免出现新的负面记录,其次是尽快重新建立个人的守信记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判断一个人的信用状况时,着重考察的是这个人最近的信贷交易情况。如果一个人偶尔出现了逾期还款,但此后都是按时、足额还款,这足以证明其信用状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146.为什么偿还了欠款,曾经 逾期的记录还保留在个人信用报告中?

为真实、客观地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个人信用报告中不仅要反映个人信用交易的现状,而且要反映其信用交易的历史情况。所以,即使偿还了欠款,曾经逾期的记录也还要在个人信用报告中保留一段时间,一般是两年。

147.负面记录的保存期限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负面记录会保存多久? 负面记录的保存期是从该笔贷款还清之日开始计算,保留一定的期限。按照美国的做法,一般的负面信息保留七年,破产的、特别严重和明显恶意的负面信息保留十年。超过保留期限,负面信息就将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被删除。我国也将尽快对负面记录的保留年限作出规定。

第七篇

征信相关金融常识

本篇将为您介绍信用卡、贷款等信用产品从申请、使用到还款各环节与征信相关的金融知识,应注意的事项以及一些小技巧,以便您在享受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同时,维护好自己的信用记录。

148.能否贷到款谁 说了算?商业银行还是中国 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商业银行说了算。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只是提供个人信用报告,供商业银行审批您的贷款申请时参考,您最终能否得到贷款,取决于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的结果。

149.为什么张三在甲银行贷不到款但在乙银行 却可以?

有的朋友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甲银行申请贷款未获批准,但在乙银行却可以,不同的银行对是否向同一个人贷款可能会作出截然相反的决定。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不同的银行评价客户风险的方法及依赖的数据不同,对风险的评估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甲、乙两家银行对张三的信用评价结果可能不同。其次,不同的商业银行,贷款政策不同,风险偏好不同,风险控制手段、营销重点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即使对张三的信用评分相同,但甲银行可能认为张三的信用风险太高而拒绝给张三贷款,而乙银行则认为张三的信用风险仍然可控,所以贷款给他。

小知识:风险指的是一种不确定性,风险偏好就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态度,如果认为不确定性会带来机会的话,那么属于喜好风险型的;如果认为不确定性会带来不安或灾难,那么就属于厌恶风险型的。所以风险偏好指的是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态度,也就是指是喜好风险还是厌恶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是商业银行愿意为所取得的收益而承担的风险和最大损失;不同的银行,风险偏好也各有不同。

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和。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由于其经 营品种、方式、规模、所处的市场环境的不同而各有差别,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信贷业务发展战略、信贷工作规程及权限划分;信贷的规模和比率控制、信贷总类及区域、信贷的担保、信贷定价、信贷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不良贷款的管理等。

150.为什么不制定统一的贷款标准?

有朋友问,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不对哪些人可以贷款、哪些人不可以贷款制定统一的贷款标准呢?首先,是否给某个人贷款,只能由商业银行自行决定,因为如果贷出去的款收不回来,放款银行是要承担损失和责任的,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角度讲,谁负责谁做决定;其次,各商业银行对借款人风险的判断和偏好不同,这也是金融服务发展的体现,政府部门不应当制定硬性的规定;最后,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依法行使职能的政府行政机关,只制定宏观政策,不向个人发放贷款。

小知识: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央银行主要是对国家信贷总量和信用规模进行宏观调控,而对微观的具体贷款政策干预较少,对哪些人哪些企业贷款、不对哪些人哪些企业贷款由商业银行自己说了算,中国人民银行仅仅是从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出发,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及“窗口指导”等手段对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进行引导和影响,进而实现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

151.银行凭什么决定是否给您贷款?

银行审查您的贷款申请时,主要考察以下一些因素:作为借款主体,您是否有合法的资格和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您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是否有本市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身份及固定住所;您是否有稳定的职业和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您是否具备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您是否拥有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等。

152.银行发放贷款为什么要考察个人信用记录?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是看过去,过去发生的未来很有可能还会发生。商业银行是经 营风险的机构,通过考察个人信用记录,可以及时掌握借款申请人的信用状况,将未来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通过查询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报告,商业银行一方面能掌握申请人已经发生的银行借款的情况,即申请人当前的负债状况,再根据借款申请人提供的职业、收入、担保物等情况,分析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确定是否贷款及贷款多少;另一方面,个人信用报告中提供的申请人的历史信用记录,还能帮助商业银行分析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

153.商业银行考察个人信用为什么没有统一标准?

商业银行对个人信用的评价主要受该行掌握的相关数据、分析能力及风险管理要求的影响,因而很难实行统一标准。对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不同的使用者出于不同的使用目的,对同一份信用报告的理解也可能不一样。其次,每个人的信用状况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单一部门的信用评价都很难全面反映其未来的信用状况。而且今后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新的信贷品种将不断产生,不同的信贷品种有着不同的风险收益要求,这都使得对个人信用的评价变得短暂和不固定,商业银行将更难对考察个人信用制定统一的标准。

154.信用良好能带来什么优惠?

如果个人信用状况良好,在商业银行办理贷款时,可以带来很多优惠。首先是可以节省商业银行的审贷时间,个人能更快地获得贷款。其次,在贷款利率、期限、金额等方面也可能会得到优惠,比如,可以享受商业银行的优惠利率贷款,贷款期限可能更长些、金额可能更大些。如果个人的信用状况非常好且其他条件也符合要求,商业银行甚至有可能给个人发放不需要抵押或担保的个人信用贷款。

155.逾期达到一定次数和金额,银行是不是就 不给贷款了?

个人信用信息征信范围探讨 篇3

關键词:《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个人信息;征信范围

作者简介:张新梅(1972-),女 ,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法学硕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法。

中图分类号:F830.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8.2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8-68-03

一、 水电煤气、电信缴费等信息有没有必要纳入征信范围

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应该有哪些?事实上,这个问题在2002年央行着手立法制定征信管理制度、2005年出台《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暂行管理办法》时,一直存在激烈争议,而随着《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征信管理到底能达到怎样的立法目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对此,国务院法制办《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的信用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信用状况的信息,包括:……(二)信用交易信息,即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贷款、使用贷记卡或准贷记卡、赊销、担保、合同履行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有关的交易记录;……。

目前,虽然该条例还未实施,但部分地区已将水电缴费信息、税费欠缴、电信缴费信息等纳入各省市的征信系统,而中央人民银行近日也表示将考虑水电煤气缴费信息逐步纳入征信系统。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一个问题,信用和诚信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大体来说,信用体现的是双方共同意志建立的客观关系,诚信体现的是信用者诚实守信的德行和人格。在经济交易中,两者都关系到同一经济内容和实际利益,但各自的着力点不同。诚信的交易关系要求个人要有诚信,个人的诚信维持着正常的交易关系,这种非强制性的维持交易靠道德来保障;信用的交易关系要求制度和法律的健全,是一种强制性的维持交易关系,个人和企业遵照法律和制度讲信用,做到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相应就会获得好的资信评估。

水电煤气、电信缴费信息究竟该不该纳入征信范围?笔者认为,水电煤气、电信等企业都与公民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它们之间是一种合同履行的法律关系。既然是合同履行法律关系,就应该遵循合同履行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公民故意欠缴上述相关费用,那就违反了合同履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就是我们常说的诚信,但诚信和信用是一个概念吗?回答是否定的。在实际生活中,信用和诚信很容易混淆,实际上,诚信属于道德范畴,信用属于经济范畴。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准则,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诚实无欺、遵守诺言的行为准则。信用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的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使后者无须支付现金就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公民违反诚信原则就认定其不具备信用能力。再者,合同不履行还有其他各种原因,可能是遗忘,可能与物业有纠纷,可能因为出租房屋不知欠费,还可能是质量问题,是霸王条款等,如果这样不加区分失信行为是无意还是恶意的,统一让这类信用交易信息不良的后果由公民个人单独承担,就有些显失公平了。

二、 交通违章等行政处罚信息纳入征信范围会不会构成双重处罚

个人信用信息征信范围的争议焦点之二是行政处罚信息是否被纳入征信范围?国务院法制办《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的信用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信用状况的信息,包括……(三)其他信息,即与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用状况密切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法院强制执行信息、企业环境保护信息等社会公共信息。从该法条来看,行政处罚信息即将被纳入信用信息的征信范围,但具体指哪些或哪类行政处罚信息却没有做出相关规定。

在对醉驾进行刑事处罚之前,某银行支行就与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就个人因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查处信息达成共享协议,据悉,该协议不仅针对个人酒后驾车违法行为,还将个人无证驾驶汽车、超速驾驶80%以上的、公路客运超员数超过100%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也纳入征信系统。甚至有的地方已经扩大了征信管理范围,将违反计划生育、卫生等行政处罚也都记录在案纳入征信系统。

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信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商品活动在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往往也蕴涵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信用越高,风险越小;信用越低,风险越大。它是对自然人或法人履行义务的能力,特别是偿还债务能力的一种社会评价。信用在法律上分为三个位阶:其一,信用是一种资格、能力或状况,它可以被评估、评价,也可以分类、分等级;其二:信用是一种无形资产,是财富的体现;其三,信用是一种信息。信息是公开的,社会公众可以取得或咨询、查询。信用制度在很多情况下往往表现为有关信息提供、信息获取、信息评估和信息责任的法律制度。现代信用按主体划分,大体可分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其中,个人信用是一种建立在对个人特定期限内付款或还款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的能力,它是后者无须付现款就可以获取商品、服务或资金的能力。

总之,信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通过考察个人的信用信息来确定他的信用等级,从而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及发放多少贷款。一般情况下,个人信用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身份、居住、职业、收入等)、个人信用交易信息(如贷款余额、信用卡透支、信用担保等)、社会公共信息(如社保、纳税、通信费缴纳等、有无逃废银行债务、偷税漏税、逃汇骗汇等)。其中社会公共信息是指公民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用状况密切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法院强制执行信息、企业环境保护信息等。通过考察上述信息来确定公民个人身份的合法性、个人债务偿还能力及个人债务偿还意愿这三个方面。所以,国务院法制办《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将立法目的表述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征信活动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征信机构的行为,促进征信业发展。

既然信用是一个经济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讲就是借款还款,要有还款能力,要有还款意愿,那么交通违法行为与借钱是否能还钱就没有一定的必然联系,银行也就没有必要一定要与行政执法部门达成协议,将公民个人所有的行政处罚信息都纳入公民个人信用档案,以此通过限制贷款、办信用卡等办法约束被行政处罚过的当事人。再者,银行做出的这种限制贷款的约束“决定”,实际上是对公民进行的另外一种意义的 “经济处罚”,虽然这种处罚与行政机关的处罚具有实质意义的不同,但也足够给行政处罚相对人造成一定的误解,误认为自己受到行政机关和银行的双重处罚。

笔者认为,社会公共信息的范围不可宽泛无边,应该采取列举式对具体行政处罚做出具体规定,否则各类征信机构就会对于违反交通法规、违反计划生育及卫生法规等的行为,不必不分主次轻重,全部纳入征信范围。征信管理的最大目的是其最初目的,即防范金融风险,对于更广泛意义的信用社会,意义不大,搭载太多功能反而偏离了银行金融杠杆的作用。这样就会出现用征信的管理行为来取代一般的社会管理,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个人基本信息的透露会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征信机构在开展个人信用基本信息征信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触及公民的个人隐私。国务院法制办《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在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方面,首先确定了可以征集的个人信用基本信息范围,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的信用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信用状况的信息,包括:(一)基本信息,即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信息;……。其次确定了禁止征集的个人信用信息范围,第三十六条规定下列个人信息,征信机构不得收集:(一)民族、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所属党派;(二)身体形态、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三)收入数额、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四)纳税数额;(五)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收集的其他信息。不过,在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信息主体特别书面授权后,征信机构可以收集第(三)项、第(四)项信息。最后,赋予公民个人对信息的知情权和查询权,第三十九条规定:信息主体有权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征信机构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信用报告应包括信用信息、信用信息来源和信用信息查询记录。个人每年有一次免费获取其信用报告的权利。第四十条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其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总之,《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为避免征信机构在调查公民基本信息时触犯公民的个人隐私和在保护公民隐私权不受侵犯方面规定的还是比较详尽的。但笔者认为,公民的个人隐私是一个较“敏感”的问题,它涉及的面比较广,因此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完善:一是征信必须取得被征信者的同意,即被征信者应该拥有征信活动的知情权,这应成为联合征信的前提条件。同时,除了法定的强制性提供信息外,征信机构在进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的商业行为时,应事先征得被征信者的许可。这样可以保证信息不被滥用,并减少征信机构和被征信者之间的纠纷。二是征信必须符合一定的法定程序,要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手段开展联合征信工作,而不能采取窃取、骗取、夺取等非法手段。征信机构工作人员必须符合从业资格要求;征信机构信息数据库储存的信息必须定时更新;获取某些特别信息必须获得被征信人同意的程序要求,法律必须明确规定征信机构的通知方式(电话、电传、邮件、电邮或其他方式)、本人的答复方式(明示或暗示)、本人答復期限,以充分尊重被征信人意愿。三是在信息收集方面应该仅限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和记载,在信息评估方面应该以国际通行的惯例和我国的国情为依据,要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价值取向。四是除法律规定以外不得向第三方随意泄露个人信用信息,个人信用资料的使用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合理的范围,即信息服务对象应该是根据法定的或约定的事由,在“善意使用”的原则下确定。五是赋予被征信者及时消除错误信息、更新过时信息的权利,即信息调查机构对收集、存储的信息应该进行动态监测,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征信机构要为被征信者的查询请求提供必要的准备,如专门的查询窗口、具体的联系方式等。被征信者提出查询请求的具体条件,如个人身份证明(允许委托他人代为查询时的委托证明)、查询时间限制、合理的查询理由等。被征信者可查询的内容,如征信机构保有的所有该个人或企业的信息、信息来源、被他人查询的记录等。六是必须对联合征信过程中侵害个人隐私权的不法行为者追究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

四、信用信息不良记录会不会跟随终身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全文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就征信管理条例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其中,有关不良信用记录保留期设定等方面的内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是负面信用记录该保留多久一直让很多人心存狐疑,人们担心拥有一次不良信用记录是否会影响终身。因为,公民个人在买房、买车、办信用卡、买保险时,金融单位都可能要看他的个人信用报告。为此,《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规定: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7年的个人犯罪记录。这一表述意味着,个人信用报告将保存5年,而个人犯罪记录将保存7年。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负面信用记录保留期问题。这条规定相当于对负面信用记录设定了5年和7年的保留期,超过保留期限,负面信息就将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被删除,这是参照国际惯例的一种做法。通过设定不良信用记录保留期,一方面国家对不良信用行为予以了打击,另一方面,国家又不能因为信用主体有了一次不良信用行为,就要其一辈子背负后果。所以出于两方面的原因,有必要设定不良信用保留期制度,来加强对信息主体的保护。

个人征信是信用记录,不是不良记录。目前,有下列6种易导致个人信用不良记录的情况:1、“睡眠信用卡”不激活还是会产生年费,若不缴纳就会产生负面的信用记录;2、信用卡透支消费、按揭贷款没有及时按期还款;3、贷款利率上调,仍按原金额支付“月供”或分期,产生欠息逾期;4、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5、手机号停用,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因欠月租费而形成逾期,也会造成不良记录;6、被别人冒用身份证或身份证复印件产生信用卡欠费记录等。但是,各个银行的判定范围和尺度却不一致,有的银行将不良信用记录范围任意扩大,经常出现此银行和彼银行信用评级不一致的情况。针对以上实际情况,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有必要对不良信用记录做出明确区分和判定,彻底改变信用评级市场混乱的局面,从而达到防范金融风险,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责任编辑:方涵)

参考文献:

[1]丁邦开、何俊坤.社会信用法律制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信用征信机构 篇4

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同时, 出现了多重贷款和欺诈等信用问题, 使得我国个人信用需求激增。我国原有以央行为主导的个人征信系统虽然是世界上收录人数最多的征信系统, 但信用信息不全面, 覆盖范围小,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个人信用缺失的问题,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央行于2015年1月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 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 由此开启了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市场化步伐。然而, 虽然我国包括电商、P2P平台、征信企业在内的机构如火如荼地建立自身的个人征信系统, 但是存在着信用信息不共享, 各自为政等问题。由于我国的个人征信市场刚刚起步, 因此需要借鉴国外经验, 以便从中获得启示。

美国是最早建立征信体系的国家之一, 其征信体系的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如今, 美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市场化征信体系, 是私营征信模式的代表。何建奎 (2004) 认为美国是世界上个人信用体系运行最具效率的国家, 我们应借鉴其先进经验, 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张吉光 (2003) 认为美国在征信机构建立、数据收集方面有丰富经验。目前, 研究美国个人征信经验的文献并不多, 且现有的相关文献主要是对美国个人征信体系进行整体论述, 但是对它们在信用信息共享方面的经验介绍较少。因此, 本文希望能够对美国的个人征信体系进行更加全面详细的研究, 并进而探究美国信用信息共享实现方式, 总结先进经验, 为我国现阶段构建个人征信体系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二、美国个人征信体系

美国个人征信体系主要包括个人征信机构、征信立法和征信监管三个部分。益博睿、艾菲克、全联是美国个人征信机构的三巨头, 它们和另外400多家小型个人征信机构一并为美国的个人征信市场提供个人征信服务。在征信立法方面, 美国已颁布了16部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其中《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等法律与个人征信密切相关, 这些法律规范了征信主体的行为, 保证了美国个人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征信监管方面, 美国的征信监管体系可细分为司法监管、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三部分, 主要有联邦储备体系、联邦贸易委员会等监管机构通过执行征信法规来监管征信市场的信用业务, 且每个监管机构都有其对应的监管范围与职责, 完备的征信监管体系确保了美国信用法规的实施和个人征信市场的有序运行。

除此之外, 在信用信息来源与内容、征信标准化等具体的征信运作模式方面, 美国的个人征信机构已然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体系, 这也是构成美国个人征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美国个人征信机构

在信用体系中, 存在着三大核心主体, 即授信机构、受信者和信用服务机构。授信机构即为银行、金融公司和非金融公司, 他们既是信用信息的提供者, 也是信用产品的使用者。受信者即为个人。而信用服务机构则收集并评定受信者的信用信息, 为授信机构提供信用服务, 在某种程度上说, 一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情况以及信用体系运作的情况是从信用服务机构的运营情况反映出来的, 是个人信用行业的基础。

美国个人征信市场经历了长期的兼并与重组的市场竞争过程, 最终形成了如今个人征信机构“3+400”的格局。“3”指的是掌握了美国个人征信市场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的三家大型信用局, 即益博睿公司 (Experian) 、全联公司 (Trans Union) 和艾菲克公司 (Equifax) 。

1. 益博睿公司。

是英国的The Great Universal Stores PCL兼并了美国的TRW公司的消费者个人信用服务部门之后, 再与英国诺丁汉的信用管理公司CNN合并而成, 是美国和英国最大的信用局。信息来源是与之签订协议的会员, 以会员制形式向具有一定规模和声誉的客户提供征信服务。

2.全联公司。

是1988年开始提供美国个人征信服务, 是通过兼Times (总第630期) 并地方性信用局、建立全国联机信息存储和数据处理系统不断发展壮大的。

3. 艾菲克公司。

成立于1899年, 是一家跨国个人征信公司。“400”指的是美国400多家小型个人征信公司, 这些小型个人征信公司现如今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承担三家大型信用局的外包业务, 帮助三大信用局收集地方性信息, 依附于三大信用局而生存, 二是为特定市场提供服务, 如医疗信用局等。由此可见, 美国的个人征信市场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

(二) 信用信息来源与内容

美国征信局的数据来源主要分为四大类。

1.金融机构和其他授信机构。这些机构向信用局提供借贷人的还贷记录、消费记录和借贷记录, 同时还会对个人的付款行为评级。

2.第三方数据处理公司。这类公司主要收集个人的社会经济行为数据。

3.查询记录。查询记录是指个人在寻求贷款过程中发生的查询行为的记录。查询记录刻画了个人的信用品质与贷款需求。

4.公共记录。政府掌握的, 并且对外开放的数据记录, 主要有交税行为、破产申请等。

美国个人征信搜集的数据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识别信息、贷款账户信息、职业记录、公共记录、信用查询记录。个人识别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社保号、出生日期等。贷款账户记录则包括个人的余额、信用额度、信用记录 (还款历史、余额、信用额度、账户建立与关闭日期) 。信用查询记录则指个人在寻求信用时, 授信机构和个人查询其信用状况的行为记录, 其作用在于判断个人是否向多家机构申请信用, 能够有效避免重复借贷的行为。

(三) 美国个人信用行业征信标准化

美国的个人征信市场在兼并与重组过程, 也推动了美国个人征信市场信用数据的标准化和信用评估标准化。

首先, 美国的个人征信数据报送标准是由美国消费者信用信息产业协会 (CDIA) 组织Experian、Trans Union和Equifax等征信机构制定的, 该标准规定了美国个人信用数据报送的基本原则与报送格式, 即Metro系列, 包括Metro 1和Metro 2两种报送征信信息的标准数据格式,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Metro2。标准的数据格式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降低了征信机构的成本, 也推进了征信机构之间信用信息的共享和系统的互联互通。

美国个人信用的评估主要有两种信用产品: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虽然美国个人征信并非是政府指导下的单一模式, 但其有着通用的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标准。美国征信局协会 (CDIA) 设计了标准的表格2000是美国征信局出具个人信用报告的标准格式, 而埃森哲公司设计的FICO信用分则是美国最常用的信用分, 美国的三大信用局均使用FICO信用分。通用的信用评估方式能够全面地反映受信者的信贷情况, 促进征信机构之间的交流, 使得美国的信用信息服务更加全面准确。

(四) 个人征信法律体系

信用管理法、个人隐私保护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法构成了美国的个人征信法律体系。其中信用管理法主要有两部重要法律, 即《公平信用报告法》和《平等信用机会法》。前者是规范个人征信的核心法规, 一方面规定了个人了解信用报告的权利, 另一方面规范了个人征信机构对信用报告的使用和传播范围。后者则是规定了个人征信机构的经营方式。美国针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相当完善, 颁布了《隐私权法》、《财务隐私权利法》、《电子通讯隐私法》等相关法律, 在诸多领域规定了不能公布或限制公布个人的隐私信息。除此之外还有与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 如《联邦咨询委员会法》、《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覆盖了美国的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和政府部门, 使得这些机构在征信方面都受到了法律的约束, 规范了美国个人征信市场的秩序。

三、美国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的现状及实现方式探析

(一) 美国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现状

在美国高度发达的个人征信体系中, 其信用信息共享是一大亮点。目前, 美国的信用信息共享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美国的信用信息共享以个人征信机构为中介, 拥有庞大的信息数据库。美国的益博睿、全联和艾菲克三家个人征信机构的个人信用档案数量分别高达2.4亿、3亿和1.8亿, 且平均每份个人信用档案有近20项信息类目。第二, 信用信息收集的来源多样广泛, 包括授信机构、商业零售机构、财务公司、企业雇主、医疗、汽车等在内的机构都自愿向个人征信机构共享信用信息。除此之外, 美国个人征信机构也通过第三方信用信息报告机构收集信息, 如住房租赁者协会提供的消费者房屋租赁信息等。

由此可见, 美国的个人征信公司将消费者个人分散在各个领域和机构的信息收集起来, 全面、完整、真实地反映了个人的信用状况。信用信息共享提高了美国信用市场的交易效率, 较低了交易成本, 直接促进了信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也对失信者有着惩戒效应, 有效避免了多头贷款的信用问题。

(二) 美国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探析

1. 美国个人征信市场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是关键。

美国的个人征信市场经历了从地区性到全国性、从行业分散到行业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小型的、地方型的征信机构逐渐被实力较强的大型机构兼并, 从而使得在竞争中获胜的征信机构获得了更多的信用信息资源与技术资源, 不断地发展壮大。壮大了的企业则拥有实力去更进一步地研究和引进新技术, 规范经营, 形成如今的“3+400”的征信格局。

以全联公司为例, 其在数据采集方面就有7000个数据供应机构不断向其提供数据, 使得环联公司能够对所有客户的信息资料以每月12次的频率进行更新。收购兼并的扩张模式使全联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图4示, 全联公司近些年陆续收购兼并了国内外的征信机构、数据公司、高科技公司和新兴的征信服务公司, 例如, Football公司是零售地产的信息提供商;Tech ligh tenment公司经营数据驱动和营销。通过收购这些公司, 全联获得了更多更广泛的信用信息资源, 丰富了自身的数据源, 扩展了其信用信息服务的范围, 完善其征信业务。

2.征信标准化程度高。

目前, 我国信用信息不共享的难点之一便是征信业缺乏基本的行业信息技术标准, 使得信用信息共享的成本高。制定信用信息收集技术标准、个人信用报告标准格式等一系列技术标准, 才能保障各征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 提高征信业专业化服务水平。而美国征信业则有着通用的行业标准。在数据采集标准上, 美国征信局协会 (CDIA) 制定了专门的标准数据报告格式和数据收集格式Metro1和Metro2, 促进了各征信局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在信用报告标准上, 美国征信局协会则设计了标准的表格2000, 作为美国征信局出具个人信用报告的标准格式。在信用评分方面, 美国埃森哲公司设计了通用的FICO信用分, 包括三大信用局在内的美国征信局均使用FICO信用分。通用的数据采集标准、信用报告标准和信用分标准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处理提供了便利, 促进征信机构之间的交流, 使得美国的信用信息服务更加全面准确。

3. 信用管理法律体系完善。

信用信息共享过程中会涉及诸如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敏感问题, 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 便会使得个人征信市场混乱无序。美国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有力推进了信用信息共享。首先, 针对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有信息基本法规范, 如《信息自由法》等。其次, 针对商业机密、个人隐私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等则有如《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隐私权法》等法律来规范。在信用信息共享范围方面, 则有《公平信用报告法》等法律规范。这些法规界定了个人隐私的保护措施, 规定了对非个人隐私的信息允许银行、企业和第三方之间共享, 但必须事先告知个人。除此之外, 还有防止信用信息滥用和针对信用信息内容等法律确保个人征信市场有序运行。

四、启示

首先,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形成公平、开放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基础。美国信用信息共享经验表明, 信用信息共享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提供基本保障。由于我国信用市场起步晚, 发展缓慢, 个人征信市场更是在近些年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才逐渐被关注, 因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十分匮乏, 在信用信息公开和信用信息共享方面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 于2013年3月正式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是我国现存的主要征信法规。这部法规规定了征信机构的申请经营和申请破产的资格与程序;明确了征信机构的业务规则和经营范围;确保了信息主体提出异议和投诉的权利;规定了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的运营规则;明确了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征信机构和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法律责任。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解决了我国征信业发展中无法可依的问题。然而, 这部法律是一部总括性法规, 并不完善全面, 且仅凭一部总括性法规无法解决征信业实际运营当中发生的各类问题。比如, 该法规缺乏对征信机构非法获取信息, 损害信息主体的安全和隐私等的相关法律制裁条例, 未能囊括征信业的各个领域, 未涉及各部门信用信息共享问题。因此, 政府应吸收美国经验, 逐渐完善有关商业机密、个人隐私保护、政府信息公开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 尽快出台诸如《信用信息公开法》、《隐私权法》等信用法规, 同时加快制定不同征信领域的信用准则和规范。

其次, 促进个人征信市场化发展。2015年之前, 央行主导的征信中心是我国唯一的个人征信系统。2015年1月, 央行要求八家征信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 由此开启了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市场化步伐。但到目前为止, 这八家征信机构仍未获得个人征信牌照, 我国征信业准入门槛仍然很高———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要有完善的信息数据库系统等都是大多数民间企业难以达到的条件, 这就阻碍了我国个人征信业市场化发展。回顾美国个人征信的市场化道路, 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由地方到全国的过程, 通过一百多年的兼并与重组的市场竞争过程, 才形成了如今个人征信机构“3+400”的寡头垄断格局, 使得美国的信用信息共享更加集中、全面。因此, 我国政府应积极鼓励民营个人征信机构的发展, 降低准入门槛, 强化竞争机制, 促进并引导个人征信业务的市场化发展。同时, 政府应关注培育信用信息交易的市场体系, 协调和规范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办法, 从而逐渐形成信息共享交换的微观基础, 从根本上解决信用信息分散问题, 实现信息共享。

此外, 制定统一的信用信息技术标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包括电商、互联网金融平台、大数据公司等在内的机构都在个人征信领域有着各自的发展, 但由于信用信息采集与使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的存在, 使得各机构各自为政, 信用信息共享困难。而美国则有着通用的数据采集标准、信用报告标准和信用分标准, 这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处理提供了便利, 促进征信机构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因此, 我国要加快制定通用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 从而打破各机构间信息不流通不共享的局面。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多重贷款和欺诈等各类信用问题, 构建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迫在眉睫, 而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是关键。美国市场化的个人信用体系相当完善, 其私营模式下的信用信息共享程度高。本文对美国的个人征信体系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 发现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征信标准化程度高以及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是美国信用信息共享程度高的关键原因。因此, 我国应吸收美国的先进经验, 完善现有的信用法律体系, 降低准入门槛, 促进并引导个人征信业务的市场化发展, 制定统一的信用信息技术标准, 从而实现信用信息共享。

关键词:信用信息共享,私营模式,Experian,个人征信

参考文献

[1]Antonio Doblas-Madrid, Raoul Minetti.Sharing information in the credit market:Contract-level evidence from U.S.firm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3 (109) :198-223.

[2]Patrick Behr, Simon Sonnekalb.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sharing between lenders on access to credit, cost of credit, and loan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a credit registry introduction[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 2012 (36) :3017-3032.

[3]Pagano, M., Jappelli, T.Information sharing in credit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e, 1993 (5) , 1693-1718.

[4]Hertzberg, A., Liberti, J.M., Paravisini, D..Public information and coordination:evidence from a credit registry expansion.Journal of Finance 2010 (66) , 379-412.

[5]孙志伟.国际信用体系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4:21-37.

[6]王晓明.征信体系构建:制度选择与发展路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5.

[7]苏志伟.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征信体系发展模式与实践——对中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反思[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

[8]唐明琴, 廖铁文.征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5.

[9]火颖.中国征信市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5.

征信机构信息安全规范 篇5

一、总则

1.1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不同安全保护等级征信系统的安全要求,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业务运作三个方面。

标准适用于征信机构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也可作为各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和内部审计的安全依据。接入征信机构信息系统的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也可以参照与本机构有关条款执行,标准还可作为专业检测机构开展检测、认证的依据。

1.2相关定义

(一)征信系统:征信机构与信息提供者协议约定,或者通过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等渠道,对分散在社会各领域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和加工而形成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及相关系统。

(二)敏感信息:影响征信系统安全的密码、密钥以及业务敏感数据等信息。

1、密码包括但不限与查询密码、登录密码、证书的PIN等。

2、密钥包括但不限与用于确保通讯安全、报告完整性的密钥。

3、业务敏感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主体的身份信息、婚姻状况以及银行账户信息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

(三)客户端程序:征信机构开发的、通过浏览器访问征信系统并为征信系统其他功能(如数据采集)的程序,并提供必需功能的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可执行文件、控件、浏览器插件、静态链接库、动态链接库等(不包括IE等通用浏览器);或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以独立开发的软件接入征信系统的客户端程序。

(四)通讯网络:通讯网络指的是由客户端、服务器以及相关网络基础设施组建的网络连接。征信系统通过互联玩或网络专线等方式与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相连,征信系统安全设计应在考虑建设成本、网络便利性等因素的同时,采取必要的技术防护措施,有效应对网络通讯安全威胁。

(五)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指用于提供征信系统核心业务处理和应用服务的服务器设备及安装的相关软件程序,征信机构应充分利用有效的物理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主机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及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技术等,在外部威胁和受保护的资源间建立多道严密的安全防线。

1.3总体要求

本标准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业务运作三个方面提出征信系统的安全要求。

(一)安全管理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

(二)安全技术从客户端、通讯网络、服务器端等方面提出要求。

(三)业务运作从系统接入、系统注销、用户管理、信息采集和处理、信息加工、信息保存、信息查询、异议处理、信息跨境流动、研究分析、安全检查与评估等方面提出要求。

二、安全管理

2.1安全管理制度

征信机构根据征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情况,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2.1.1内部管理制度 基本要求:

(一)应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说明本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原则、目标、范围和安全框架等;

(二)应建立征信系统建设和运维管理制度,对机房管理、资金安全、设备管理,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三)应建立征信系统安全审批流程,系统投入运行、网路系统接入等重大事项由信息安全管理负责人审批,并确认签字。

(四)应对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执行的重要操作建立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培训。

(五)应建立日常故障处理流程,重要岗位应建立双人负责制。

(六)应建立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开发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

(七)应建立数据库管理制度,对数据的存储、访问、使用、展示、备份与恢复、传输及样本数据处理等进行规范。

(八)应建立外包服务管理、外部人员访问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对外部人员对本机构内的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

(九)应建立突发事件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外部人员在本机构内的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

(十)应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有效避免事故造成的危害。

(十一)应建立信息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或者根据需要(如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时)不定期开展安全自查工作,主动接受和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所机构的安全检查。增强要求:

(一)应建立征信系统建设工程实施方面的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实施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

(二)应建立密码使用、变更管理及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对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重要环节的审批与操作等作出的明确规定。

(三)应按照ISO/IEC 27001:2013的相关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2.1.2安全审计制度 基本要求:

(一)应建立信息安全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可能带来信息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审计和评估,个人征信机构每年至少1次,企业征信机构每年至少1次。

(二)应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内容包括是否按照法律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定期对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

(三)应对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技术安全进行审计,审计内容包括安全配置、设备运行情况、网络流量、重要用户行为、系统异常事件及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

(四)应对业务操作进行审计,审计内容包括系统接入和注销、用户管理、信息采集和处理、信息加工、信息保存、异议处理、信息跨境流动等。

(五)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时间类型、时间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应保护系统中的审计记录,避免收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保存期至少半年;纸质版审计记录保存期应不少于三年。增强要求:

(一)应定期委托外部专业机构,有重点、有计划的开展信息科技总体风险审计、征信系统专项审计。

(二)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报告。

2.2安全管理机构

征信机构应成立有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并制定专门的部门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工作。2.2.1岗位设置 基本要求:

(一)应设立安全主管、信息安全管理岗位,明确安全主管和信息安全管理员的岗位职责。

(二)应设立安全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工作岗位的职责。

(三)除科技部门以外,其他部门应设置部门计算机安全员。增强要求:

(一)应通过制度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和技能要求。

(二)应建立数据安全管理组织,明确数据安全管理责任人、数据资产管理人、明确数据安全管理的责任,确保有效落实和推进数据安全的相关工作。2.2.2人员配备 基本要求:

(一)应配备安全主管、信息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

(二)安全主管不能兼任信息安全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

(三)信息安全管理员不能兼任网络信息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增强要求:

关键事务岗位。如信息安全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应配备至少两人,且互为A、B角共同管理。2.2.3授权和审批 基本要求:

(一)应根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部门和审批人。

(二)应针对系统投入运行、网络系统投入、系统变更、重要操作和重要资源的访问等关键活动建立审批流程,由责任人审批后方可进行,对重要活动应建立逐级审批制度。

(三)应记录审批过程并保存审批文档。增强要求:

应每年审查审批事项,及时更新需授权和审批的项目、审批的部门和审批人等信息。2.2.4沟通与合作 基本要求:

(一)应加强各部门、各岗位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

(二)应加强与同业机构、通讯服务商及监管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增强要求:

(一)在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召开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参加的协调会议,共同协作处理信息安全问题。

(二)应加强与供应商、业界专家、专业的安全公司、安全组织的合作与沟通。2.3人员管理

征信机构应加强人员安全管理,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规范人员录用、离岗、考核和培训等工作。2.3.1安全主管 基本要求:

(一)应派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的人员担任安全主管。

(二)安全主管可由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担任,也可指定专人担任,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组织落实监管部门信息安全相关管理规定和本机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2、将征信机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讨论形成的安全决策,分解为安全任务部署落实。

3、对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建设方案、安全技术方案或其他安全方案进行审批。

4、对征信机构内部其他信息安全相关管理事项进行审批。

(三)安全主管调岗位时。应办理交接手续,并履行其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增强要求:

安全主管应加强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掌握,及时关注国内外信息安全动态,为加强和改进本机构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2.3.2信息安全管理员 基本要求:

(一)应派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的人员担任信息安全管理员。

(二)信息安全管理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信息安全方面的技术和业务培训。

(三)信息安全管理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1、在安全主管的指导下,具体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并协调各部门计算机安全员开展工作。

2、在安全主管的指导下,组织相关人员审核本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的安全方案,组织实施安全项目建设、维护、管理信息安全专用设施。

3、在计算机系统应用开发、技术方案设计和实施、集成等工作中提出安全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

4、负责本机构计算机系统部署上线前的安全自测试方案的审核。

5、定期检查网络和征信系统的安全运行状况,组织检查运行操作、备份、机房环境与文档等安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预警,并提出整改意见,统计分析和协调处置信息安全事件。

6、定期组织信息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与相关部门配合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四)信息安全管理员调离岗位时,应办理交接手续,并履行其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增强要求:

信息安全管理员应增加信息安全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及时关注国内外信息安全动态,为贯彻落实本机构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2.3.3部门计算机安全员 基本要求:

(一)各部门的计算机安全员应由较熟悉计算机知识的人员担,并报信息安全管理部备案,如有变更应及时通报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二)部门计算机安全员因积极配合信息安全管理员的工作,各部门应优先选派部门计算机安全员参加信息安全技术培训。

(三)部门计算机安全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配合信息安全管理部完成本部门计算机病毒防治、补丁升级、非法外联防范,系统故障应急处理、移动存介质管控等工作。

2、全面负责本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提出本部门的信息安全保障需求,及时与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沟通本部门信息安全情况,做好信息安全通报工作,发现情况及时向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报告,3、负责本部门相关文档资料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本部门国际互联网、征信系统网络的使用和计入安全管理,组织开展本部门信息安全自查,协助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完成本机构的信息安全检查工作。

(四)部门计算机安全员调离岗位时,办理交接手续,并履行其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增强要求:

部门计算机安全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信息安全培训,积极配合信息安全管理员做好本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至少宣传落实工作。2.2.4技术支持人员 基本要求:

(一)内部技术人员(本机构正式员工,负责参加与征信机构机房环境、网路、计算机系统等建设、运行、维护人员,若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在落实征信系统建设和日产维护工作过程中,履行以下职责:

1、严格遵守本机构各项安全保密规定和征信系统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2、严格权限访问,未经业务部门书面授权和本部门领导批准,不得擅自修改征信系统应用设置或修改系统生成的任何业务数据。

3、检测和控制机房、网络、安全设备、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状况,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应急演练,发现安全隐患或故障及时报告安全主管、信息安全管理员、并及时响应和处置。

(二)外部技术人员(非本机构人员)应履行服务外包合同(协议)中的各项安全承诺,在提供技术服务期间,严格遵守征信机构相关安全规定与操作规程。增强要求:

外部技术支持人员未经业务部门书面授权和所在部门领导批准,不得擅自接触、查看或修改修改征信系统的应用设置或相关业务数据等,确需接触、查看或修改时,须取得业务部门书面授权和所在部门领导批准,并在内部技术人员在场陪同下,方可进行。2.2.5业务操作人员 基本要求:

(一)业务操作人员(指征信机构内部直接使用征信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包括业务管理员、一般业务操作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1、严格按照征信机构相关业务规程操作、使用征信系统及相关数据,严禁各种违规操作。

2、严格按照征信机构信息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操作、使用征信系统的业务数据,防止征信信息外泄。

3、妥善保管好征信系统的账户和密码,并按要求定期更换密码,禁止将账户和密码提供给他人使用。

4、发现征信系统出现异常及时向部门计算机安全员报告。

5、定期清理业务操作终端业务数据,不得在业务操作终端上安装与支付业务无关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不得擅自修改征信系统的运行环境参数。

(二)业务操作按照“权限分设、互相制约”原则,严格进行操作角色划分和授权管理,技术支持人员不得兼任业务操作人员。增加要求:

业务操作人员应实现A、B角管理。2.2.6一般计算机用户 基本要求:

(一)一般计算机用户(指征信机构内部使用接入征信系统网络的计算机及外设的所有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1、及时安装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和客户端防护软件,按规定使用移动存储介质,自觉接受部门计算机安全员的指导与管理。

2、不得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不得将征信系统相关计算机擅自接入未经授权的网络。

(二)未经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和检测的计算机及外设不得接入征信系统网络。增强要求:

1、一般计算机用户不得私自改变计算机用途。

2、一般计算机用户系统应统一安装、统一升级及更新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

2.4系统建设管理

2.4.1系统顶级 基本要求:

(一)应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

(二)应应以书面形式说明信息系统确定为某个安全保护等级的方法和理由。增强要求:

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信息系统定级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2.4.2安全方案设计 基本要求:

(一)应根据征信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选择基本安全措施,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补充和调整安全措施。

(二)应以书面形式描述对征信系统的安全保护要求、策略和措施等内容,形成系统的安全方案。

(三)对安全方案进行细化,形成能指导征信系统安全建设、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的详细设计方案。

(四)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安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且经过征信机构相关领导批准后,正式组织实施。增强要求:

(一)应制定和授权专门的部门对征信系统的安全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安全建设工作计划。

(二)应统一考虑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和详细设计方案,并形成配套文件。

(三)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和详细设计方案等相关配套文件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且经过征信机构相关领导批准后,正式组织实施。

浅析我国征信机构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6

征信机构是指依法开展征集、披露、使用机构或个人信用信息等征信活动并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信用信息登记机构、信用调查公司、信用评级公司等。目前, 各国的征信机构主要有两种组织模式:一是由政府监管部门出资设立的征信机构, 称之为公共征信机构。二是由各种经营性组织或个人出资组建的征信机构, 称之为私人征信机构。

公共征信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监管部门, 目前也对商业银行提供服务。它以监管者的身份强制要求金融机构上报数据, 所采集的信息种类不多, 信息总量较少。公共征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对提供的服务不收费或者少量收费。

私人征信机构是一个寻求利润的企业, 通过采集、整理、加工、出售信息获取收入。私人征信机构采集的主要是小额贷款, 征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和消费者, 因此, 它的服务面更广, 服务产品也更多。

从目前的情况看, 在美国, 征信机构都是由私人部门所有。而在欧洲, 15个欧盟国家有7个国家建有公共征信机构, 除法国外, 其它国家同时也都有私人征信机构;美国、欧洲以外的地区征信机构的组织模式大多选择私人性质。

二、我国征信机构发展现状

我国企业征信业务是从1987年的外经贸部计算中心开始的, 当时的背景主要是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 满足海外调查我国企业资信的要求而设立的, 此项业务一直延续至今。92年底开始出现民营征信机构, 94年后外资机构开始进入中国。目前全国从事征信及相关业务的公司约有近百家, 早期成立的征信公司注册资金规模从十万到四、五百万元,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涉外企业和外资金融机构。这些企业尽管规模不大, 但基本处于盈利状态, 有些还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最近几年各地成立了一些征信机构, 多数是当地政府部门为建立本地信用体系而成立的, 注册资金规模基本为数百万至两、三千万元。

与此同时, 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 各商业银行参与, 于1999年建立的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已逐步发展成为企业和个人两大信用信息数据库, 目前已经为全国1400多万户企业和6亿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主要记录了这些企业和个人在金融领域的信贷信息, 以及在环保等方面遵纪守法的信息, 日查询累计270万次。该系统属于公共征信系统, 主要对商业银行开放, 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或者执法提供部分信息服务。受现行法律限制, 对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其他中介单位和组织目前暂不开放。

三、关于对我国征信机构发展的政策建议

讨论我国征信机构的设立问题不能割断历史, 也不能脱离现实, 应尽量符合我国征信机构的现状。

1、新型征信机构的设立应坚持循序渐进、扶持发展的原则

1.1 征信机构的运作特点与资金运用方面

征信机构属知识密集型信息咨询类企业, 不是资金密集型企业, 更不是金融机构, 有其自身的运作特点和资金运用规律。其主要是收集、整理、分析各类信用数据, 为社会有偿提供各种信用信息服务, 并在收集和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过程中, 逐步建立起其数据库。征信机构的资金主要运用于收集处理信息的费用, 最大投入在于数据库的建立, 而数据的采集通常是批量方式得到, 整体成本可以得到控制;数据库的建立也是分步建成的, 因此并不需要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

任何征信机构都不会一下子建立一个拥有海量数据、包罗万象的数据库, 否则其投入产出必定不成比例, 短期内也很难做到。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征信公司邓白氏拥有几千万家企业的数据库, 但那是经过160年的时间建成的, 资金投入也是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而逐步进行的。其数据库也并不能包含所有的企业信用信息, 也不是所有数据都能做到及时更新, 但这些并不影响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征信公司。

1.2 征信机构的资金规模方面

毫无疑问, 征信机构作为经营信用信息的特殊企业需要一定量的资金规模, 以保证其足够的经营能力, 我们又必须尊重征信企业运作的客观规律, 不可拔苗助长, 为其设定一个不切实际资金门槛。

若新成立征信机构最低注册资金准入门槛设定过高, 则势必面临全行业重组兼并, 引入大量资本。现有公司的业务也可能受较大冲击, 本来为数不多的人才可能流失, 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市场规模不可能急剧扩张, 绝大多数公司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甚至出现亏损, 对整个征信行业来说不仅无利, 反而有害。因此, 征信机构最低注册资金问题应由国家立法机构慎重研究。

2、央行征信系统的推广应坚持立法保障、强势推进的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征信系统, 其发展目标应为将依托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汇集企业和个人在税务、合同履约、产品质量, 以及个人身份、工商登记等方面的信息, 形成全国范围的公共征信机构。其发展方向应坚持逐步扩大信息的采集范围与服务范围的原则, 因此, 应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 明确央行征信系统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逐步提升信息入库率与更新率, 继续加大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力度, 将已经签订信息共享协议的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产品质量、通讯费用缴纳等纳入数据库, 同时在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基本信用制度的同时, 将其信息全面纳入数据库。

摘要:征信是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一项新型的业务。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征信建设的比较, 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征信建设方案,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信用征信机构 篇7

科学合理的个人征信报告在金融借贷、招聘求职、租房、婚恋等众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将来根据个人信用情况租车、住酒店时将有望不用再交押金,网购时可以先试后买,办理签证时不用再办存款证明等等。目前,我国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正规军”只有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北京、上海、广州以及部分县市如深圳、睢宁、江门等地也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个人信用服务平台。2015 年1 月,央行首次批准阿里、腾讯、平安、拉卡拉等8家企业准备个人征信工作。其中阿里的“芝麻信用”在个人征信服务方面表现得十分活跃。但目前各个征信平台或侧重于信息的查询验证而缺少评价模型,或侧重于金融领域征信建设而无综合评价,它们在信用信息的全面性、时效性、权威性、监督性等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 地方政府主导的优势

旨在弘扬诚信文化,配合打造诚信和谐社会,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在“个人信用征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上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通过让更多的机构、企业、院校等社会组织成为共建单位,对个人诚信档案管理和维护,使个人的“信用”成为现代社会的财富和通行证。同时这也是把“信用”从道德范畴转变为一种信用约束机制,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重要举措。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为主导”模式,完全依靠市场经济法则和信用管理行业的自我管理来运作,政府仅负责提供立法支持和监管信用管理体系的运转。在这种运作模式中,信用中介机构发挥主要的作用,其运作的核心是经济利益。以欧洲为代表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主导”模式,是政府通过建立公共的征信机构,强制性地要求企业和个人向这些机构提供信用数据,并通过立法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性。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尚在建设发展的探索阶段。在建设初期,从规模上来看市、县一级个人信用征信平台服务的对象不至于过大,但又足够丰富。个人信用征信平台建设首要难在信息收集。长期以来,信息分散于各个职能部门,相互独立,也不公开,更没有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由地方政府主导可以统筹协调相关单位,打破部门壁垒,连通信息“孤岛”,进而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一些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已开始展开相关业务服务,但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征信平台所发布的个人信用报告更具权威性。此外,相对第三方机构而言政府部门的信息收集过程也更加规范和透明,尽量避免了侵犯个人隐私以及暗箱操作的机会。采取政府统筹、市场参与、社会共建的模式,同时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可以极大提高个人信用征信平台的效能。

2 总体架构设计

平台的逻辑架构由2 个数据库和4 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基础信用数据引接数据库、个人信用数据库、个人信用评分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用户业务系统和管理员后台维护系统。

2.1 平台数据库

基础信用数据引接数据库:其本质上是代理数据库,接入了户籍、银行、司法、学籍等基础数据库。相关信用数据也由各个职能部分维护管理,该数据库仅存储部分信用数据,比如以往有查询记录的个人信用数据。

个人信用数据库:用于存储经分析、汇总后的个人信用数据,也是用户可以直接访问的数据库。它对外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必须满足大访问量和扩展性的需求。

2.2 平台子系统

个人信用评分系统: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提取“基础信用数据引接数据库”中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生成的结果存入“个人信用数据库”。当用户查询个人信用时,由“户业务系统”自动调用该子系统。也可由管理员指定或者定期利用系统“空闲”时间进行批量计算,减少用户查询的响应时间。

安全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网络访问安全控制和数据容灾备份,也包括系统内部管理员的权限控制和硬件部分的安防设备。

用户业务系统:主要包括用户注册、查询和生成信用报告、编辑和维护个人基本信息、相关法规查询等业务功能。并且提供了“个人信用情况申诉”以及“评价指标内容及权重提交”的用户反馈功能。

管理员后台维护系统:是所有信息服务平台均存在的一个子系统,主要用于维持网络和服务器的稳定运行,以及用户管理、数据审核、安全控制等功能。

3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3.1 信用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是信用评级机构和评级人员从事信用评级工作的依据,也是衡量信用评级结果是否客观公正的标尺,它包括指标体系的内容和相关指标的权重[4]。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内的相关准则,信用评价指标必须遵循全面性、科学性、针对性、公正性、合法性和可操作性五大原则,以保证评级结果的可用性。

3.2 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个人信用本质上是他人对某个人的一种认可程度,首先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其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侧重于“人”的考察。可由专家委员会提出指标内容及其对应的权重。再选取社会各行业、阶层的普通大众为样本,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而确定下来。同时也应该考虑到社会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有可能发生变化,并且一次性确定的指标体系不可能十分完善。因而需要在信用征信平台上提供相应的功能,方便用户反馈评价指标的内容和权重。专家委员会根据大量用户的反馈意见,通过会议决定如何修改指标体系。参考国外较为成熟的信用评价指标结合我国社会生活实际,可以初步将指标体系分为两级,各级指标的权重则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

4 信用数据的来源

个人信用评价信息需要从多种渠道、多个机构、部门来获得。其中的一些信息相对稳定且详实可查,如个人的基本信息、学历、职称等可以直接使用。而有一些信息相对动态变化并不易验证,如各类缴费情况、当前职业和财产情况等,可鼓励个人凭可信资料或证明材料上报,由后台管理子系统审核并确定是否采用。

有代表性的社会第三方机构“芝麻信用”,是基于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数据和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并与公安网等公共机构以及合作伙伴建立了数据合作。与传统征信数据不同,芝麻信用数据涵盖了信用卡还款、网购、转账、理财、水电煤缴费、租房信息、住址搬迁历史、社交关系等等。甚至还会充分分析用户在淘宝、支付宝等平台的行为记录。

政府主导的征信平台信用数据从接入途径来看,其中的个人基础信息接入机构包括公安局的户籍部门、人事局的档案中心、教育局学位中心等。个人经济情况信息接入机构包括各类银行、保险公司、住房公积金中心、车辆管理所等。社会信用信息接入机构包括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税务部门、交警部门等。个人涉法信息接入机构主要是各级法院和人民调解委员会。

5 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

5.1 Web前后端程序设计

个人信用征信平台首先是一个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展现给用户的直观感受是一个网站。前端开发需要用到HTML、CSS、JSP、AJAX等技术,其中HTML是构成网页文档的言语;CSS用于定义和统一网页中的样式;AJAX用于实现网页与用户之间信息交互;JSP使网页更加生动活泼。后端采用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搭建Web架构。它可以方便开发人员快速搭建结构清晰、可复用性好、维护方便的Web程序。其中Struts负责MVC的分离,在Struts框架的模型部分控制业务跳转;利用Hibernate框架对持久层提供支持;Spring做管理,管理struts和hibernate。

5.2 数据库管理和优化技术

征信平台数据库必须满足高并发、可扩展、大容量的需求,因此采用RAC(O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真正应用集群)的并行服务器结构。数据引接采用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联机事务处理)或者批量加载模式。并要注重在高并发处理情况下负载调优技术的使用。

5.3 信用评价模型

信用评分的原理是借用统计数据和分析技术的结合,将各种涉及个人信用表现的资料量化,经过加权平均得出简单且具体的分数。采用“加权平均法”对个人信用进行评级,不仅算法十分简单,同时更便于用户的理解。公式如下:

其中,Xi表示一级指标的分值,Zij表示Xi下二级指标的分值,Wi、Uij分别对应表示Xi、Zij的权重,Y表示个人信用总分值。同时为使评分结果更加通俗易懂,可以采取百分制法,即每一项Xi的总分都设定为100 分。如果某个一级指标已经获得了可靠的信用评分,比如说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评分,则可将FICO信用模型得到的分值换算成100 分。

5.4 数据挖掘分析

在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利用数据与信用的关联度深层次挖掘信用数据。可综合采用决策树、聚类、回归分析、神经网络等多种算法,也可集成使用诸如WEKA、Rapid Miner、NLTK、R-Programming等数据挖掘工具。数据挖掘分析不仅是对过去信用的描述,也包括对未来的预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刻画客户的违约概率和信用状况。

5.5 信息安全控制

为了保障信用信息安全,个人通过互联网平台查询本人信用信息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认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个人才能注册成为查询用户。此外,为了保障安全,平台应该设置物理隔离,基于互联网运行的个人信用数据库与引接自机构数据库的代理数据库应有防火墙。平台用于验证个人身份的信息和信用报告信息存储在个人信用数据库中,内联网每日会对平台的注册和查询申请集中处理,并需要在两网间进行数据交换。

6 结语

在构建全社会诚信体系的大趋势下,地方政府主导的个人信用征信公共服务平台的体系建设必将驶向快车道。同时应注意,在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过程中保护个人隐私、指标确定时避免引入道德评价指标等活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参考文献

[1]王建丽.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04)148:45-46.

[2]黄卫东,李文霞.我国个人征信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求索,2008,(08).

[3]黄岚,张晓晖,殷树友.个人征信系统数据仓库与信用评估模型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60-63.

[4]张福双,郭强.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分析[J].中国商界,2010(2):53-53.

信用征信机构 篇8

一、我国地方征信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征信业开始起步。在地方征信体系建设上,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率先迈出第一步。1997年,上海开始开展企业资信评级,并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建立了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系统。浙江省、深圳市等也都较早地试点进行地方征信体系建设。人民银行2003年10月被赋予管理信贷征信业的职能后,开始着手建设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地方征信体系建设纳入了全国征信体系统一框架。2004年,山东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在4个城市积极开展借款企业资信评级试点。此后,各地政府开始了信用征信体系全面建设的热潮,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共有27个省市建立了领导推进机制。北京、天津、浙江、杭州、宁波、深圳、汕头等省市都建立了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吉林、江苏、浙江等省制订了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上海、深圳市出台了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

虽然我国地方征信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各方面反映突出的征信相关法律不健全、信息数据部门分割、行业自律不足等。区域垄断和区域闭锁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二、产生区域垄断和区域封锁问题的原因

总体上,我国地方征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区域封锁问题严重,信用信息数据处于极端分散和相对屏蔽的状态。目前,征信机构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表现为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重重,并且尚未建立信息整合的保障、协调机制,信用数据分割、封闭现象严重。1997年人民银行建立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但到目前为止,除了金融机构,其他的部门均不能共享该系统的资源。2003年国家工商局启动了工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被称为“金信工程”,但规模较小、覆盖面不够宽,且彼此封闭,公开化程度不高,全国性、综合性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我国地方信用征信蓬勃发展的这些年始终没有一套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信用数据标准,信用数据标准的缺失造成各级政府在信用信息归集上的偏重点不同,所以才会出现各地政府征集到的信用数据的极端分散现象。第二,政府主管职责的缺失也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在地区征信中存在着严重的行业沟壑,而政府在实现行业征信的问题上显然力度不够,由此,政府所搜集到的信用信息是十分贫乏的。第三,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

三、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宏观层面上,需要加强中央政府的规划和指导;中观层面上,需要加强地方政府的推动和主导﹔在方法步骤上,应当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坚持总体规划,精心试点,统筹协调,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在这一方法步骤的指导下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建立全国统一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信息数据库可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国家统一制定的信用信息标准下,由政府牵头统一归集信用信息,建立地方性公共征信平台。现在我国各地方的信用信息标准存在严重不统一的现象,统一的信用信息标准体系、信用数据标准格式是实现全国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由政府出面可以加快信息征信建设,实现信用信息的快速归集,政府有足够的权力深入到金融、企业、司法、工商等各行业去收集和整理所需的信用信息,这是任何一个行业和中介机构都无法做到的。

第二,待各地公共征信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各地区的征信数据库进行联网整合,实现全国性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区域性征信平台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工程,但是建立一个健全的区域性征信平台是建立全国征信体系的基础,只有地方性公共征信平台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才能够建立整合征信平台。

西方发达国家的征信体系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征信数据环境、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健全的信用管理机构和业绩优良的大型征信公司。发达的征信体系净化了信用交易的市场环境,规范了信用交易的程序和标准,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我们任重而道远,在建立征信体系时我们应在借鉴国外成熟发达的信用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做到既要借鉴又不照搬,在借鉴他们先进的征信系统和平台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步骤从地方政府到全国范围逐步建立,精心试点,统筹协调,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最终实现我国行业、部门、区域的联合征信。

参考文献

[1]江艺.我国信用体系征信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3-137) .

信用征信机构 篇9

关键词:经济法,金融法律制度,征信

一、征信数据和信用信息权利的涵义

(一) 征信数据

征信是指收集信用信息并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或行为, 是由第三方的征信机构依法采集、保存、整理、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征信数据是在征信活动中涉及的信用信息的集合, 是反映主体客观履约能力和主观履约品质的信用信息数据, 包括企业和个人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与信用行为有关的记录, 以及有关评价其信用价值的各项信息等。征信数据按开放和稳定程度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相对固定的基本信息。二是随时变动的交易类信息。第三是其他信用信息。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掌握的, 与信用主体有关, 影响主体信用水平的社会公共信息。

(二) “信用信息权利”

在征信领域信息主体所拥有的信用信息方面的权利是客观、实在的, “信用信息权利”主要包括信息主体对自己的信用信息被采集和被使用的知情权;对非法采集有拒绝权;对已采集信息的使用有支配权;对征信发生的错误有异议权和申请修改权;对征信过程中的私人信息有个人隐私保护权;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商业秘密保护权等;以上权利受到损害时, 信用主体还有异议、复议和诉讼等救济权利。

二、国外数据开放和信用信息权利保护立法趋势

多数国家的征信法律规定了数据强制开放的特定领域和情形, 公共征信机构对个人或企业的信息采集大都属于强制采集, 采集对象有配合或同意采集的义务, 法律授权公共征信机构可以依法获取个人和企业的有关信息, 无需征得信息权利人的同意和认可;而私营征信机构调查信息权利人的相关信息应获得权利人或第三方的授权或委托。多数国家的征信法律对信息权利实施严格保护。

(一) 美国征信法律制度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

美国普遍使用以商业征信公司为基础的社会信用管理方式, 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美国《隐私权法》规定, 未经当事人同意, 不得使用任何有关当事人的资料, 以此规范征信机构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 平衡数据开放和信息权利保护的矛盾。

(二) 法国征信法律制度注重公共征信机构对征信数据的强制采集

法国征信业是以中央银行为主导组建的公共征信系统, 而同时有少量私营征信机构。公共征信系统由中央银行的信用局负责运行管理, 强制性要求信贷机构向该系统提供征信数据, 通过法律或决议的形式, 强制性要求所有信贷机构必须参加公共信贷登记系统。

(三) 意大利征信法律制度注重公共、私营征信机构的互为补充和数据开放、信息权利保护之间的平衡

意大利既有政府运作的公共征信机构, 也有私营征信机构。意大利的公共征信机构主要采集公司和贷款数额较大的个人客户的贷款信息, 私营征信机构主要采集消费者和一部分法人的信用信息。意大利的《银行法》规定, 意大利境内所有银行及其驻外分支机构、境内所有金融中介机构都必须向公共征信机构上报信贷信息。

三、我国在征信数据开放和信息权利保护方面的冲突表现

我国对征信数据的开放和信息权利保护虽然已有了一些原则规定, 借鉴了部分国外征信立法的先进经验, 但征信数据开放和信息权利保护两方面仍存在不少冲突, 主要表现在:

(一) 我国对征信体系的选择不明, 征信立法的层次较低

公共征信机构为主的征信体系强调数据的开放, 私营征信机构强调信息权利的保护, 二者选其一还是二者分工合作, 我国对此的选择还不明确。对商业性征信机构和政府公共征信机构在征信活动中的实体规范和业务程序规定更不明确。

(二) 征信数据在政府部门间的共享度低, 政府部门间缺乏信息交换的能动性

目前对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 除公、检、法等少数部门可以查询外, 其他部门没有法律、法规授权查询, 这就大大影响了征信数据库作用的发挥, 也影响到了信息提供部门对等交换、共享信息的积极性。政府部门一方面在部门利益的驱使下, 不愿开放自身信息, 另一方面却又希望共享其他部门的信息, 缺乏对等交换的动力。

(三) 信用信息权利受到侵害后的责任追偿和救济机制不健全

数据公开是在各方面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 数据主体才能放心地公开自己的数据, 一方面数据主体的信息权利受损后得不到保障和补偿, 另一方面又要求数据主体开放自身的信息数据。虽然《刑法修正案 (七) 》直接规定了盗窃个人信息等的犯罪, 但对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规定。

(四) 征信法律制度关于征信机构、信用信息主体间权利义务的让渡、转移规定不明确

信用信息的可获得性需求与信息主体对信息权利保护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 使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平衡难度增大。为公共利益需要而进行的数据公开势必需要信用信息主体让渡部分权利, 但是如何让渡和转移, 我国征信法律制度都没有明确规定。

(五) 缺乏实现数据开放兼顾信息权利保护的法定技术标准

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征信技术标准或者说标准还没有以法规的形式在全社会公布并得到认可, 因此制约了信用信息在不同部门、地区间的开放和共享, 也造成了目前各地、各部门建设的征信系统将来联网或整合, 需要投入较高成本。

四、我国解决征信数据开放和信用信息权利保护矛盾的路径选择

应该从实现公共和个体利益之间的平衡, 提高征信制度的运行效率, 保障信用信息主体权利出发, 按照“直接保护”、“权利让渡”、“侵权救济”和“合理程序”四原则, 为解决矛盾和问题探索操作思路和实践方法。

(一) 信用信息权利的直接保护原则

即制定专门法律, 直接规定对信用主体各项权利的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应制定《隐私权法》、《信用信息权利保护法》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是明确保护个人隐私权等权利。二是保护信息主体应有的知情权。三是确保采集过程中信用信息权利得到保护。四是确保采集后信用信息权利得到保护。

(二) 信用信息权利的让渡原则

信用信息权利的让渡就是法律保护信用信息的权利, 在比较权利的主次和先后后, 强制或协商信息主体让渡另一部分权利, 使权重较高的利益得到保护, 使社会公共利益得到保障。有学者认为, 法律应该按照一种能避免较为严重的损害的方式来配置权利。公共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 披露不良信用记录, 与单个信息主体的权利相比, 征信的权利或者说数据开放的权利所涉及的社会因素更多, 为此有学者提出了“宽进严出”或“严进宽出”的解决思路, 要实现权利的合理让渡和均衡配置, 应制定《征信法》对征信体制、内容以及方法进行规制, 明确权利让渡的条件、内容和步骤。

1、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征信体制。

公共征信管理机构应该负责信贷征信、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掌握的信用信息的采集, 而私营征信机构主要通过征信调查, 直接采集或间接采集新闻媒体、政府公开信息以及商品交易等信用信息。

2、科学合理地界定保密信息和开放信息的边界。

法律必须重点规范对政府部门掌握的有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的采集, 强制政府部门共享所拥有的信息。明确了保密信息和开放信息的界限, 也明确了权利让渡的边界。

3、对信用信息进行适当的“脱敏”处理。

应在相关条款中明确规定, 信用信息数据不能作为司法证据和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决策的唯一依据, 避免因信息过于敏感而增加权利让渡的难度, 影响信息的采集和流通。

4、权利让渡过程中的“知情同意”规则。

信息采集者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关信用信息的主要用途和未来影响, 一旦当事人收回其同意使用的许可, 信息采集者不得再使用该信息, 如果当事人没有做出收回的表示, 则视为同意。知情同意规则能在信息需要和保护信息隐私之间寻求一种均衡。

5、建立统一的征信业务和技术标准, 提高征信信息交流和权利让渡的效率。

在较高的立法层次上, 颁布有关业务和技术标准;广泛使用信用信息的采集、传输、交换、处理和发布以及管理等征信业务标准;推广网络通信、数据库、安全、应用软件和硬件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信息技术标准;建立数据核查制度,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 信用信息权利的救济原则

遵循有权利就有救济的原理, 我国征信法律制度应该规定信息相关权利的救济措施。

1、信用信息权利在信用信息采集使用过程中受到损害, 有获得救济的权利。

信息权利主体有要求停止采集、使用的权利, 相应的征信机构有协助调查和停止侵害、修正错误的义务;当征信机构拒绝协助或继续实施侵害行为时, 法律应该为信息权利人设定征信监督管理机关为投诉部门, 给予行政处罚和责令改正等措施;投诉不果, 民事诉讼法律应为信息权利人保留诉讼权, 法院应通过司法程序使信息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应进一步明确对严重损害信用信息权利的行为的刑罚措施。

2、为解决信用信息数据公开和信息权利保护之间的冲突, 应建立征信异议和争端解决机制。

当某一信息被认为属于个人隐私、商业或国家秘密而被拒绝公开, 征信机构却持相反意见, 双方发生争执的时候, 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 由司法机关最终裁决。

(四) 数据开放和信息权利保护的合理程序原则

在法律法规要求对某些信用信息进行强制采集和应用的过程中, 信用主体让渡了部分信息权利, 征信机构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机构则获得了相应权利, 同时背负了“按照合理程序依法采集和应用相关信息”的义务。合理程序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只要各机构在提供、收集、处理和使用信用信息过程中尽到了适当的注意义务, 履行了完备的程序, 信息提供人或使用人就无须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反之则要承担法律责任。信用信息只能用于特定目的、按照特定渠道上报、在特定范围内提供给特定对象使用以及按照相关数据规范进行处理, 这一类的程序要求都属于合理程序要求。

1、制定政务信息开放和跨部门的信息共享细则或方案。

征信法律制度应明确相关具体程序和细节, 要求政府部门及政府授权单位如:工商、税务等要依法向社会开放所拥有的企业信用数据, 征信机构按照法定程序, 采集和共享部门信息, 按照法定用途和查询、使用规则, 对外提供征信服务。

2、制定强制使用征信产品的相关实施细则。

如对公司股票进行强制信用评级, 制定更加详细的信用评级规范和评级产品使用规定;银行等单位在利用征信产品和服务时, 应严格按照相关程序, 留存客户授权查询证明和有效身份证复印件, 合法、有序地利用征信系统信用信息。

3、强化监管部门对数据开放和信息权利保护的监管程序。

明确征信监督检查机关、行政处罚的主体和程序。行政处罚的行为主体是征信行业监管部门, 首先要对征信行业监管部门进行法律授权, 明确监管职责和执法程序, 其次要赋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和行政处罚权力, 规定相关执法程序。

五、结束语

完善我国征信数据开放和信息权利保护法律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 需要文化理念、立法进程、法律实施、舆论环境等的密切配合, 需要在法制实践中不断探索。结合征信机构体系的建立, 从立法角度还要确立征信数据开放和信用信息权利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应把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保障国家信息和金融业安全、保障信息主体获得公平信贷机会、提高数据采集和应用的时效性、可行性以及征信系统的顺利运行作为征信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玛格里特.米勒.征信体系和国际经济.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2]李亚新.征信过程中的信息筛选与共享半径研究.金融发展研究, 2008;02

[3]张鹏.论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利用和保护-以建立和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征信体系为中心.博士论文, 2005

信用征信机构 篇10

一、现状

(一)接入方式。

按照“集中组织、一口接入”的方式,省会中支搭建了两个平台:一是网络接入平台——金融城域网,按照省市两级管理模式,小微金融机构通过所在地市的人民银行或其母行接入人民银行网络;二是征信系统小微金融机构接入平台,该平台为小微金融机构征信信息采集、整理、报送、查询等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二)接入情况。

目前笔者所在城市衡阳市共有2家村镇银行通过本市城域网小微金融机构接入中心接入到征信系统,已有1家小额贷款公司通过业务和科技审批待接入征信系统,有3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在申请接入。按照征信部门计划,后续将有更多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住房公积金中心等单位申请接入人民银行征信平台。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小微金融机构科技人员严重匮乏,接入前期技术沟通和后期维护困难。从接入单位的人员配备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科技岗位人才缺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前期机构申请接入时与人民银行的技术沟通以及后期的系统安全运维。有的机构采取科技外包方式,将其有关科技的工作全部外包给当地的科技公司来处理,外包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二是小微金融机构难以满足接入金融城域网的软硬件环境要求。为增强金融城域网的信息安全,按照《小微金融机构接入金融城域网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的要求,小微金融机构只允许通过非银行机构网络接入中心接入到省会中支金融城域网,并且要求使用独立的路由器及国产网络安全设备通过专线方式接入,但在细则中并未对满足接入条件的相关设备提供可选型号,因此,许多小微金融机构迟迟未进行设备采购。同时,大多数申请接入的小微金融机构都无法满足细则规定的机房要求。

三是小微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网络限制较多,成本偏高。目前,小微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有4种渠道:一是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互联网接入平台接入;二是单家机构自行通过当地的金融城域网接入;三是参加当地的小微型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省级平台建设,通过平台专线接入;四是通过商业银行间接接入。但在实际接入过程中,考虑同业竞争、金融城域网安全等因素,通过商业银行间接接入模式很难操作。互联网接入方式也因不能实时查询信用记录而没有被大多小微金融机构接受。目前,湖南省采取的平台一口接入模式,但受终端设备采购、网络专线租赁及接入后平台开发维护等高额费用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小微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的积极性。

四是地市级人行的小微金融机构接入中心基础设施薄弱。省域金融城域网在地市的小微金融机构接入中心只部署了一台接入思科3945路由器,受物理接入端口数限制,通过该设备与长沙金融城域网连接的小微金融机构数量最多只有7家,这将严重制约着小微金融机构加入长沙金融城域网的申请。

三、相关建议

(一)开展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小微金融机构应适时聘任专业科技人才,增强科技运维保障能力,提升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水平。人行科技部门要做好对当地小微金融机构的网络申请接入指导和培训工作,提高其风险控制能力和员工的专业技能、职业操守、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征信管理部门要开展征信业务培训和辅导工作,指导小微金融机构建立信息报送、查询、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接口程序测试和数据报送的指导,确保机构稳健接入征信系统。

(二)循序渐进,提高软硬件水平。

小微金融机构单笔业务规模和业务总量相对较小,大部分没有分支机构或分支机构很少,盈利能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败力和科技手段完成核心业务系统和相关接口程序的开发、测试和入网工作。希望建议政府尽量提供简单、便捷、低成本的网络连接方式和配套软件,给予更优惠的接入政策。其次,人行地市小微金融机构接入中心也要适时增加接入设备,并考虑网络负载问题,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机构申请加入。最后,小微金融机构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机房、网络等基础环境设施建设水平。

(三)严防死守,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人行要对小微金融机构网络接入平台要按照类别对接入机构进行逻辑隔离,针对业务系统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路由器实施安全隔离,增强金融城域网的信息安全。同时,小微金融机构要积极建立信息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落实相关措施,切实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增强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盛庆军,赵宗荣,赵志新.浅议村镇银行接入征信系统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征信,2009(4):2.

上一篇:模糊控制理论下一篇:欲望都市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