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再保险

2024-07-27

自然灾害与再保险(精选四篇)

自然灾害与再保险 篇1

(一) 再保险的产生需求。保险的本质是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是通过大量风险单位的聚集, 根据大数定律, 向被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但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日益增大, 巨额保险标的出现以及巨灾损失频繁发生, 如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 类似这种的损失难以符合大数定律的要求。同时, 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和公积金的数量有限, 承保能力有限, 巨额保险标的的索赔会远远超过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对其财务稳定性造成致命影响。这就促使保险公司为转嫁自身风险而寻求途径。再保险就是一种恰当方式, 保险人为转移风险, 通过再保险将超过自身承保能力的业务转移给再保险人。

(二) 再保险的定义。再保险, 又称分保, 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 将其承担的责任通过再保险合同的形式转嫁给再保险人的经营活动。

在再保险业务中, 将自己承担的风险和责任转移出去的一方称为原保险人或分出公司, 接受转让责任的一方称为再保险人或分入公司、分保接受人。分出公司为转嫁风险责任向分入公司支付的保险费称为再保险费或分保费。分入公司为弥补其业务中的开支, 分出公司要向分入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 这种费用称为再保险佣金或分保手续费。如果分入公司将接受的再保险业务通过订立保险合同的形式将其再分保给另一个保险人, 这种行为称为转分保, 双方当事人称为转分保分出公司和转分保分入公司。

二、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与解决现状

(一)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是自然界本身所发生的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危害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比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洪水、干旱等, 也包括酸雨、水污染等由于环境恶化所造成的环境灾害。

人们通常认为, 自然灾害发生的规模越大、程度越深, 那么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 比如说7 级地震就肯定比6 级地震的损失要严重。但着眼全球专业的再保险公司, 他们所考虑的并不仅限于是自然灾害的本身, 而多是灾害发生地区的情况。也就是说, 人口密度越大、经济发展越繁荣的地区, 所面临的自然灾害的风险也就越大。比如, 同样是地震, 专业再保险公司一般评估为, 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等地的风险系数一定会高于汶川、海地等地区。继而, 大多再保险公司还会有一种结论认为, 飓风所造成损失一般高于地震所带来的损失, 因为飓风是在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地区形成的, 它所侵蚀的多半是全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如超级大国美国, 而这些地区的地震程度和频率却不如一些经济发展并不超前的地区, 如中国、印尼等。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实体毁坏引发了一系列的后果。被摧毁的生产设施、运输设备和商业生产中断产量为形式造成了巨大的直接损失和间接宏观经济损失。除了这些经济损失之外, 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以及产生了长远的社会影响。一般的保险业务都是以大数法则为基础, 但对于巨灾风险来说, 大数法则就毫无意义, 一旦发生, 保险公司大多无力承担所有赔付, 甚至一些保险公司会面临破产的处境。这时, 再保险市场便可发挥作用。

在过去的30 年里, 通过调查与灾难相关的损失, 我们可以探索投保人在最终的风险承担中出现的风险转移的联系。它描述了合同和保费交换的保护, 再保险人多样化的方式以及保留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

(二) 目前解决自然灾害损失的限制。从1998 年的南方大洪水, 到2008 年的暴风雪灾害、5.12 汶川大地震, 再到2010 年的西南干旱、玉树地震……灾难频发, 遗憾的是,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 目前发展不足, 地震灾害保险制度依然没有建立, 人们还是普遍认为巨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应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目前, 自然灾害保险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可以从几个不同方面来看:

从投保人的角度来看, 全民对保险的认识程度不足, 对风险的意识也不强, 大多数人观念里依赖的仍旧只是政府和社会, 而且受家庭财力的限制, 投保有关自然灾害的人数就更少。总之, 自然灾害保险是投保率低、保单覆盖面积小。

从保险公司来看, 保险公司在承保时, 大多都把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列为承保范围之外, 即使涵盖地震风险, 也仅集中在人身保险, 保险公司的做法是把地震作为附加险或补充条款来承保, 收费也较高。而且, 保险公司也并没有把自然灾害作为重要关注点, 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太不具有确定性, 我们并不能确定究竟是200 年以后还是明天就会发生, 这种思想也就降低了很多保险公司着眼自然灾害保险的迫切意愿。

从法律制度上来看, 自然灾害保险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支持, 而要想彻底解决灾害再保险的问题, 就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美国、日本等再保险做得很好的国家都利用了法律的强制性, 这就是很好的典范。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本质上与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是相关的, 我国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无法精确地衡量各种自然灾害的风险, 这就使得保险公司不能充分开发相关险种, 也就必然呈现出法律法规较薄弱的局面。

三、自然灾害与全球再保险

(一) 巨额危险和再保险市场。再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其现时和过去承担的风险, 从全球来看, 特别是保险制度比较完善的欧美、日本地区, 处理涉及到自然灾害的巨额危险是再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自然灾害一般都植根于特殊的地质运动, 如地震。在承保自然灾害风险时, 再保险公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地质运动的事实, 而不像金融风险一样毫无内在联系与依据。

再保险公司若想扩大地域上的经营范围, 那么公司提供的巨额风险保障不应该仅仅限于一个国家, 而应该着眼于全球范围。

另一种形式的多样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保费经过逐年累积, 而且赔付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或者几年。再保险赔付的统计数据表明赔付时间通常较长, 平均来看, 63%的最终义务需要一年, 82%的最终义务需要两年, 直至自然灾害发生后的5 年, 累积赔款才能够达到100%。不需要立即用于支付索赔的保费, 保险公司可以用于投资各种资产。在这种方式中, 再保险公司建立一种特殊的叫做技术条件的准备金。这些构成了再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最大模块。

(二) 在偿付能力上再保险作为主要的优化工具。说到自然灾害, 就不能不提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因为这是决定一个保险公司能否有能力承保自然灾害的关键条件。偿付能力指的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 是保险公司的一项基本指标。保险公司应当具备充足的资本以保证其面临赔付时能够提供充足的资金。通常来说, 保险公司应保证其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00%。对此, 我国《保险法》有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实际资产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不低于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数额, 低于规定数额的, 应当增加资本金, 补足差额。”

偿付能力充足率= 实际资本÷最低资本

如果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在70%以上, 保监会会要求该保险公司提供措施冲击资金以达到最低偿付能力的额度。

如果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在30%~70%, 保监会还可责令该保险公司拍卖不良资产、限制某些职员的薪水等。

自然灾害与再保险 篇2

为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作用,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增强居民因自然灾害造成人身伤害的抵抗能力,保障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经县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县开展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保险内容

在保险期间内,凡XX县户籍人口(XXXXXX人),由于下列原因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对于被保险人应承担的伤亡居民给付救助金的责任,保险人按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付:

(一)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风、暴雨、崖崩、雷击、洪水、龙卷风、飑线、台风(热带风暴)、海啸、泥石流、突发性滑坡、冰雹灾害;

(二)在上述自然灾害中的抢险救灾行为。

(三)特别约定的扩展责任范围:

1.本县居民在本县范围内建私人住房及装、维修住房(不包含商品房、工矿建房及单位用房)过程中所造成的意外伤亡。

2.中小学生(含XX职业中专学生)在寒、暑假及学校月假、法定节假日期间离校发生的溺亡事故。

二、投保办法

本保险以XX县政府为统一投保人,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XX支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按照XX县公安局出具的户籍人口数证明(746347人),以每人2元钱的标准计算保险费,所产生的保险费由县财政局在保险协议签订后统一拨付到位;保险时限为一年(2020年6月30日—2021年6月30日止)。

三、被保险人及责任确定

(一)被保险人确定。

以XX县公安局出具的户籍人口数为准。特别约定情况是指XX县辖区内户籍人口以及XX县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含XX职业中专)的在校学生。

(二)自然灾害及抢险救灾行为认定。

自然灾害及抢险救灾行为确认,应由灾害和行为发生地应急管理局出具认定,同时导致死亡的还需灾害和行为发生地公安部门出具死亡原因证明,导致伤残的由伤残等级鉴定机构负责出具伤残等级鉴定书。

四、理赔标准

本保险理赔分为死亡理赔、伤残理赔、医疗费用理赔三种。

(一)死亡理赔。

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因自然灾害或抢险救灾导致死亡的,每人赔偿限额10万元。特别约定的扩展责任情况死亡的,每人赔偿限额5万元。

(二)伤残理赔。

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因自然灾害或抢险救灾导致伤残的,按伤残等级,以10万元赔偿限额1—100%的比例赔付。特别约定的扩展责任情况伤残的,按伤残等级,以5万元赔偿限额1—100%的比例赔付。

(三)医疗费用理赔。

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因自然灾害或抢险救灾致伤住院治疗的,参加城镇职工、城乡医保居民,在城镇职工、城乡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或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城乡医保的医疗费用,按80%的比例理赔。每人一个保险期间内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万元。特别约定的扩展责任情况受伤住院治疗的,每人一个保险期间内医疗费用赔偿限额5000元。

以上理赔范围为参加本保险的XX县户籍人口,在一个保险期间内,每人人身伤亡赔偿限额10万元,每人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万元;特别约定的扩展责任情况,人身伤亡赔偿限额5万元,每人医疗费用赔偿限额5000元。每次事故赔偿限额500万元,累计赔偿限额1000万元。其中:

1.本县居民在本县范围内建私人住房及装、维修住房(不包含商品房、工矿建房及单位用房)过程中所造成的意外伤亡,累计赔偿限额100万元。

2.中小学生在寒、暑假及学校月假、法定节假日期间离校发生的溺亡事故每次事故,累计赔偿限额100万元。

五、理赔程序

(一)及时申报。

发生保险事故后,由申报人或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在24小时内,直接向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报案,报案电话95585(全国电话服务专线)。

(二)现场勘查。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XX支公司在接到事故报案2小时内,会同当地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赴事故现场,对所发事故进行现场勘查定损,确定理赔方案。

(三)收集资料。

因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的,分灾害类别分别由行为发生地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出具灾害证明;因抢险救灾导致死亡的,由行为发生地应急管理部门出具抢险救灾认定证明。死者亲属出具书面申请、户籍证明、户口注销单、死亡证明等材料。因自然灾害或抢险救灾致伤致残或住院治疗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及时向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分别提供自然灾害或抢险救灾认定证明、户籍证明、入院诊断证明、出院小结、医保报销凭证、医院医疗费用结算清单及市伤残等级评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证明材料。

(四)保险赔付。

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后,在被保险人提供全部索赔资料的前提下,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XX支公司自达成之日起在10个工作日内赔付到位。

六、明确工作职责

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各负其责,加强协调,确保民生保险工作顺利实施。县财政局负责资金预算及资金到位,并加强监督管理,使之真正实惠于民;县应急管理局作为投保人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XX支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并做好灾情核实,及时向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XX支公司申报;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XX支公司负责做好保险服务工作,与应急管理局协调共同做好受损户的理赔,做到理赔快速便捷;各乡镇人民政府协助做好相关理赔工作。各级相关部门要及时、免费为当事人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应对自然灾害前的保险规划 篇3

世事无常,近期自然灾害频发,不仅财产受损,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候,为应对自然灾害,你应该做哪些保险规划呢?

在江苏盐城工作的沈佳明(化名)先生,近日十分不安。就在不久前,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部分地区突发龙卷风冰雹严重灾害,多个乡镇受灾,造成大量民房、厂房、学校教室倒塌,共造成99人死亡,846人受伤(截至6月26日上午数据),损伤车辆和房屋无数。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不是地震就是暴雨龙卷风,轻则伤财,重则伤命。沈先生非常担心这样的自然灾害会给家庭带来致命的打击。

沈先生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肩上责任重大。双方父母已经年迈,孩子还小,目前在上小学。夫妻同岁,今年33岁。夫妻有一套100万元的住宅和20万元的车辆,无任何负债。他和妻子都购买了重大疾病险,保额30万元。家庭存款方面,除了20万元的银行理财,还有基金定投账户10万元和5万元的活期存款。家庭月收入在12000元左右,月开销在7000元左右。

对于老百姓而言,在应对这些自然灾害前,究竟哪些保险是需要购买的?哪些保险又会将这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纳入承保范围之内呢?沈先生希望理财师能给他家制定一份详细的保险规划,可以覆盖人身安全保障和财产安全保障。

沈先生一家幸福融融,同时又承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家庭年收入14.4万元,年度支出8.4万元,年度结余6万元,支出占全年收入的58%,作为有小朋友的家庭,支出占比不算高,目前需要综合考虑已有的资产和保障状态,提出完善的家庭财产和人身保险规划。

家庭现有的资产中,那一套100万元的住宅占很大比例,而最近频发的严重自然灾害给沈先生带来担忧,所以投保一些保费低保额高的房屋财产保险能降低财产损失的风险。

家庭财产保险建议:

以沈先生的100万房产为例,大家可能觉得要选择方案三,因为方案三中房屋主体结构的保险(主要针对火灾爆炸)就是100万保额,我建议沈先生选择方案二(200元年缴保费)更合适,因为在实际风险发生的时候,保险公司赔付的是修复“损失”的费用。市值100万的房子,如果受到火灾爆炸等损害,修理的价格一般不到100万,所以投保50万的额度,就基本能赔付足够的金额修复房屋。

除了房屋,建议沈先生再增加车辆的商业保险,也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对家庭车辆带来的损失,同时建议沈先生在车辆商业险中增加第三者责任险的额度,尽量不要低于30万。

目前沈先生和配偶分别仅有30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险,没有意外保险和寿险,建议每个家庭成员要拥有大约3年家庭总收入额度的重疾保额,5年家庭总收入额度的意外伤残、身故保险。如果沈先生频繁驾车或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则要有针对性地增加驾驶员保险和交通工具保险。目前不确定沈先生本人的收入状况,如果重疾保额低于沈先生三年的总收入,就还要增加重疾保险。如果原有重疾保额是终身,也可以为了孩子长大成人这个阶段增加阶段型的低保费高保额的重疾保险产品,例如万能重疾产品。

沈先生夫妻二人如果重疾保额足够,可以再增加一些消费型的定期保障,每人2200元可以得到身故保障(寿险)30万加(意外保险)50万。

关于沈先生家庭中的小朋友和长辈的保险,对于长辈,一般来说如果年龄已经在60岁以上甚至更加高龄,已经很难投保疾病健康方面相关的保险产品了,但是可以增加针对日常生活的意外保险,也可以降低家庭中为了长辈发生意外而产生的财务损失。对于沈先生正在上小学的幼子,学校现在一般都会组织学生投保团体的学生保险,可以提供一定的住院报销和意外报销。但是在家庭整体财务支出允许的前提下给小朋友设计一份能够提供长期甚至终身的重疾、意外保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给沈先生全家的保障建议如下:

自然灾害与再保险 篇4

国家科技部“综合风险防范 (IRG) 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6BAD20B00) 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综合食物安全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40940001) ”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面临的水旱灾害风险压力均较大, 且旱灾风险要大于水灾风险。旱灾风险与水灾风险相比, 发生的周期更短, 频率更高, 风险相对更大。换而言之, 粮食主产区的干旱灾害仍是影响我国食物供给安全的主要因素。

2我国农业天气保险市场现状

相较飓风、地震等此类低频率、高损失的巨灾风险, 干旱以其高频率、高损失的风险特征给保险行业带来巨大挑战。现在我国的现实情况是除了安徽的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外, 其他省份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等均不对农作物遇到的旱灾进行承保:人保财险所提供的种植业保险的保险条款中保险责任只包括暴雨、洪水、内涝、风灾, 雹灾和冻灾, 唯独不包含旱灾。中华联合财险的保险责任中虽然包含旱灾, 但却有两个附加条件:一是如果种植的作物因遭受旱灾但损失率在70%以下, 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二是, 如果损失率超过70%, 每亩赔偿金额不超过120元。所以, 我们不难发现相比其它的自然灾害而言, 旱灾的理赔门槛更加严格。

同样是自然灾害, 为什么保险公司单单对旱灾如此谨慎呢?这是因为暴雨, 洪水, 风灾, 雹灾等自然灾害往往都发生在一些局部地区, 且其可预防和控制的程度比较大, 它们所造成的危害相对而言比较有限, 而干旱则不然, 倘若受旱的话影响面就是一大片, 理赔起来赔偿金额也是保险公司所无法承受的。所以, 全国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几乎都把旱灾排除在了保险责任之外。也就是说, 保险公司不敢承保的直接原因就是承保可能损失巨大, 保险公司缺乏有效的风险转移途径。农业干旱灾害再保险恰恰可以转移公司承保的干旱巨灾风险。2006年、2007年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出台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规划》及2007年至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号文件当中都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再保险制度, 这也表明了政府要全力发展农业再保险的决心。

3天气再保险研究概况

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 各国亦开始积极实施保险和再保险计划。Kenneth A. Froot (1997) 呼吁人们应该重视再保险在巨灾风险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人们对巨灾所造成的损失主要采用自留或依靠保险公司这两种方式, 但保险公司只为一小部分保单购买了再保险。也就是说许多保险人不具备充足的资金和盈余对抗大中型灾害。但理论上而言, 这类风险在运作良好的金融系统中应该被广泛分散。Lampaert and Walhin (2005) 对四种比例再保险方式进行了比较, 并为原保险公司提出了最优分保方案。Peter Zimmerli (2006) 分析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 并对风险进行了评估, 最后提出再保险在应对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是很必要的保险措施的观点, 而损失的不够分散也是再保险面对的难题之一。

国内对再保险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相比较于再保险其他方面的研究, 我国针对农业再保险的研究数量不多, 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我国农业再保险方式的选择及国外农业再保险方式的比较借鉴两方面。

4结论

为了应对农业干旱灾害,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农业干旱灾害保险与再保险。

首先, 根据一般的保险理论, 为了保证费率的充足性及保险体系的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必须要确定一个与标的风险相匹配的费率, 从而加强防灾减损的动力, 并在某种程度上规避逆向选择。

其次, 我们应该增强农户对干旱灾害风险的意识, 从而使足够多的业主参加保险计划, 保证作为保险业基础的大数定律能够适用。

最后, 我们要通过再保险实现风险分散的最优化, 从而能在合理的价格条件下提供承保能力和安全保障以扩大原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稳定原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讲, 无论是采取纯粹的市场保险机制, 还是通过政府支持的保险集合来提供保障, 都必须以妥善的再保险安排为前提。

摘要:日前, 我国粮食主产区面临的干旱灾害形势不容乐观, 干旱灾害对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为避免农户因干旱灾害风险而遭受巨额损失, 究其根本我国应大力发展农业干旱灾害保险和再保险。

关键词:干旱灾害保险,再保险

参考文献

[1]Kenneth, The Limited Financing of Catastrophe Risk:An Over-view[EB/OL].http:/www.people.hbs.edu/kfroot/oldwebsite/cvpaperlinks/limited_financing_of_cat_risk.pdf, 1997/2011.

[2]Lampaert, Walhin, On the Optimality of Proportional Reinsur-ance[EB/OL].http:www.casact.org/pubs/forum/05spforum/05spf093.pdf, 2005/2011.

[3]Peter, Natural Catastrophe and Reinsurance[EB/OL].http://www.ct.gov/cid/lib/cid/app4_natcaten2006.pdf, 2006/201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自然灾害与再保险】相关文章:

自然灾害地震灾害07-29

自然灾害:社会灾害07-10

自然灾害05-06

剖析自然灾害05-24

自然灾害报告05-04

自然灾害预案05-11

自然灾害纲要07-03

自然灾害概念07-12

农村自然灾害08-03

自然灾害救助08-31

上一篇:基因克隆下一篇:娱乐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