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练习

2024-07-16

静脉输液练习(精选九篇)

静脉输液练习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威海市卫生学校2011级护理专业4个班学生共210名, 平均年龄19岁, 将护理1、2班 (共106人) 作为实验组, 护理3、4班 (共104人) 作为对照组。两组各科成绩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法

理论课参照《护理专业技术实训》采用相同的讲授方法, 告知实验组学生在操作课 (4课时) 上将进行真人练习, 告知对照组学生在操作课 (4课时) 上将利用示教人进行模拟练习。教师在操作课上再次示范, 强调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练习, 教师进行指导。操作课结束前进行技能考核。

1.2.2 评价方法

参照《山东省护理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对两组进行技能考核, 并开展问卷调查。操作考核由护理教研组组长担任评委。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两种练习方法的态度。调查问卷由7个问题组成, 以“是”或“否”回答, “是”为持肯定态度, “否”为持否定态度。共发放问卷210份, 收回有效问卷210份, 有效回收率100.00%。

1.2.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实验组静脉输液技能考核成绩为 (83.40±7.70) 分, 对照组为 (76.30±7.40) 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3 讨论

利用模型进行静脉输液练习, 没有挑战性和真实感, 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成就感不强, 很难体会患者的痛苦。真人练习不但解决了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回血无法观察的难题,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其真正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真人练习强化了三查七对制度、无菌操作观念,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增强了爱伤观念和工作责任心, 能换位思考, 为实习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静脉输液真人练习存在的问题: (1) 真人练习要求严格无菌操作, 对实验物品及学生的要求较高。因此, 教师应充分准备、认真指导, 确保学生安全。 (2) 教学成本提高。 (3) 真人练习容易使学生过分关心穿刺是否成功, 忽略操作步骤。因此, 教师应加强监督, 并让学生相互监督使练习更全面。总之, 将真人练习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有利于技能的掌握。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真人练习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威海市卫生学校2011级护理专业4个班共2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组采用真人练习, 另外两个班作为对照组进行模拟练习, 练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实验组95.01%的学生对真人练习持肯定态度, 对照组65.11%的学生对模拟练习持肯定态度,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结论 真人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动手能力及教学质量, 为学生临床实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静脉输液,真人练习,护理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海平.高等护理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现代化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 :48.

[2]贾海燕.角色扮演在实习学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3) :189.

静脉输液试题 篇2

一、单择题

1.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D)

A.半卧位 B.端坐位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2.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A)

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B.通知医生及时处理C.寒战者给予保温处理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3.配制过敏试验液的溶媒是:(A)

A、0、9%氯化钠液 B、注射用水 C、5%葡萄糖液D、1、2%氯化钠液

4.空气栓塞致死的原因是气体阻塞(A)A.肺静脉入口 B.下腔静脉入口C.肺动脉入口D.主动脉入口 5.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如误注入动脉,局部表现为:(D)A.局部无变化 B.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C.苍白、水肿 D.呈树枝状分布苍白 二.多选题

1.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是(ACE)

A.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B.局部组织发痒 C.局部组织肿胀 D.局部组织发暗E.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防止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的有效措施是(ABCD)A.加压输液时,护士要在旁看守,不能离开 B.输液管内空气要排尽C.开放式输液时要及时添加药液 D.输液导管连接处要紧密E.要用一次性输液器

3.对输液病人巡视时应观察的内容包括(ABCDE)

A.有无输液反应 B.有无液体外渗 C.液体是否滴完 D.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 E.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 4.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有(ACD)

A.输入致热物质 B.输入的溶液有刺激性 C.输入药物制品不纯D.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 E.输入液体温度过低

四,问答题: 1.静脉炎的处理:

1)按药物说明书将药物稀释至一定浓度。

2)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等不适,及时检查原因并给予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4)冷敷 6)药物湿敷 7)芦荟外敷 8)外敷水胶体敷料

2.输液反应防范措施

1、把好药品质量关

2、把好液体配制关

3、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针”,一定不要在这里“节省开支”!

4、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

5、输液速度要慢

6、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合,如要用,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不可凭经验行事。3.输液反应的处理:

1、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3、联合用药:

静脉输液试题

一、单择题

1.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A.半卧位 B.端坐位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2.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B.通知医生及时处理C.寒战者给予保温处理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3.配制过敏试验液的溶媒是:()A、0、9%氯化钠液 B、注射用水 C、5%葡萄糖液D、1、2%氯化钠液

4.空气栓塞致死的原因是气体阻塞()A.肺静脉入口 B.下腔静脉入口C.肺动脉入口D.主动脉入口 5.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如误注入动脉,局部表现为:()A.局部无变化 B.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C.苍白、水肿 D.呈树枝状分布苍白 二.多选题

1.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是()

A.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B.局部组织发痒 C.局部组织肿胀 D.局部组织发暗E.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防止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的有效措施是()A.加压输液时,护士要在旁看守,不能离开 B.输液管内空气要排尽C.开放式输液时要及时添加药液 D.输液导管连接处要紧密E.要用一次性输液器

3.对输液病人巡视时应观察的内容包括()

A.有无输液反应 B.有无液体外渗 C.液体是否滴完 D.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 E.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 4.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有()

A.输入致热物质 B.输入的溶液有刺激性 C.输入药物制品不纯D.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 E.输入液体温度过低

四,问答题: 1.静脉炎的处理:

2.输液反应防范措施

静脉输液练习 篇3

1 护生静脉输液练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1 三查七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很多护生对三查七对制度不重视, 如大多数护生往往忽略三查中的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与七对中的对病名、药名等。并没有真正把查对制度落实到位, 究其原因还是护生对查对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1.2 无菌观念淡薄

这个问题最具有普遍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 消毒问题。静脉穿刺部位消毒面积应大于5cm×5cm, 但很多护生消毒时范围不够, 或者用碘酊棉签由中心向外围消毒时留有空白, 或者酒精脱碘不彻底;还有的护生消毒后跨越消毒部位取放物品, 反映出护生无菌观念淡薄。此外, 少数护生模仿把备用胶布 (包括直接盖住针眼带药棉的胶布) 贴在袖口上的不正确做法等。

(2) 着装、仪表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很多护生在着装、仪表方面出现一些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的问题, 如很多女生不能按要求将头发遮于护士帽内, 以致低头做静脉穿刺时两侧长发垂下, 距穿刺部位皮肤很近, 极易造成污染;还有的护生指甲留得过长;有的护生甚至还戴着戒指、手链等首饰。显然都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1.3 操作步骤不熟练, 操作细节掌握不好

有少数护生整个操作步骤不熟练, 如在输液架上挂好液体后不知是先排气还是先消毒;在穿刺成功后不知是先松止血带还是先用胶布固定等。还有一些护生在操作细节上掌握不好, 如止血带方向扎反, 输液管排空气时药液浪费过多。

1.4 操作过程中缺乏应变能力

这一问题在真人练习静脉输液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一些护生在静脉穿刺时针未进入静脉血管导致皮下渗液起包, 便惊慌失措不知马上拔针, 而任渗液起包越来越大。还有一些护生穿刺完毕后发现液体不滴或滴壶内液面过高、过低都不知如何处理。

1.5 穿刺失败

穿刺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进针角度掌握不好。一部分护生进针角度过小, 使针平行皮肤刺入, 导致刺入皮内过浅, 因而不能刺入血管;还有一部分护生进针角度过大, 使针刺入皮下过深或把血管刺穿, 导致穿刺失败。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针体虽已刺入血管, 但由于针体紧贴血管壁而见不到回血, 而误以为针未刺入血管。

(2) 没有绷紧穿刺部位皮肤。一些护生穿刺时未将穿刺部位皮肤绷紧, 导致穿刺时血管滚动致使针刺偏, 尤其是一些较粗的血管更容易在穿刺时滚动而刺偏。

(3) 胆怯心理。一些护生有胆怯心理, 尤其是真人练习中, 本来就紧张, 加之看到把针刺入血管后有回血便不敢再继续进针, 使本已进入血管的针又滑了出来, 致使穿刺失败。还有的护生一次穿刺失败后, 便不敢再次尝试。

2 对策

2.1 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三查七对制度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制度应在每一项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 不能有一丝疏忽。教师要反复强调查对的重要性, 并在示教中以身作则, 严格落实三查七对制度, 给护生做好示范。此外, 教师还应多搜集临床上因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的输错液、打错针等护理差错案例, 让护生吸取教训。这些真实的案例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能给护生留下深刻印象。

2.2 严格树立无菌观念

(1)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反复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使护生明白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让护生从内心重视无菌操作, 避免因一时疏忽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2) 强化无菌观念较差护生的无菌操作训练。对一些无菌观念较差的护生, 可利用课余时间强化其无菌操作训练, 如铺巾、取放无菌物品等, 并严格进行考核, 达到全体护生过关。

(3) 加强对护生的审美引导。可在平时多开展一些美育讲座及护士礼仪训练, 使护生树立“自然美才是真正的美”的美学理念:作为护士应该着装整齐得体、仪表端庄, 这样才符合护理工作的职业特点, 也不违背无菌操作原则。在实验课上要求护生做到衣帽整洁, 长发盘在护士帽内, 不留长指甲, 不戴首饰等。

2.3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熟悉操作程序、把握操作细节

多给护生讲熟能生巧的道理, 鼓励护生多练习操作步骤, 并把操作能力较强的护生和能力较差的护生编为一组, 使操作能力较强的护生充分发挥帮带作用, 并组织其他护生一起点评护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及漏洞, 然后讨论改进办法。如有些护生拔针时先按压、后拔针, 这样就易加重血管内壁的损伤并加重患者的痛感。此时可就这一细节上的错误和护生一起讨论这样的拔针方法有何弊端, 然后再启发护生思考正确的拔针方法。以此来加深印象, 使护生在操作过程中重视细节, 培养其善于思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4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提高护生应变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要让护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如为什么酒精脱碘待干后才可进针穿刺?液体不滴时最常见于什么原因?如何处理?穿刺时选择静脉为什么先从肢体远端选起?输液反应都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如何处理等。启发护生分析问题, 并引导其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操作中, 提高其应变能力。

2.5 强调穿刺要点, 提高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

在护生真人练习前要强调穿刺的几个要点。

(1) 绷紧穿刺部位皮肤。为防止血管滚动, 穿刺时一定把穿刺部位皮肤绷紧, 使血管拉直, 以防穿刺时针刺偏而导致穿刺失败。

(2) 把握进针角度。穿刺时应将针和皮肤保持一定角度刺入, 待针刺入血管再顺着血管的走向向前平行推进, 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并用胶布固定。在这里可以告诉护生:当针进入血管后手持针应有一个“走空”的感觉, 这当然需要护生在练习过程中慢慢体会。如果感觉针已刺入静脉, 但没见回血, 很可能是针体紧贴血管壁的缘故, 此时可捏住针柄轻轻转动针体, 或稍向前进针少许, 就可见到回血。

(3) 帮助护生克服胆怯心理。多鼓励护生大胆尝试, 虽然真人练习的机会不多, 但只要细心体会进针的手感, 就会有所收获。对一些穿刺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提前分析, 让护生在穿刺前对这些情况心中有数, 以轻松、平和的心态操作, 从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对个别心理紧张的护生可给予心理指导, 帮助其克服胆怯心理, 使其树立信心, 大胆练习。

3 体会

静脉输液技术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慎独的精神, 而且要求其有精湛的静脉穿刺技术, 穿刺时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 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这就要求护生在校期间勤学苦练基本功, 以使自己的护理操作技术精益求精。

静脉输液管理规 篇4

内一科 邹红雁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护士的技术水平,并反映出护理质量的优劣,加强对静脉输液环节质量的控制,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的:①规范操作程序②提高穿刺技术③落实输液巡视制度,确保护理质量、减少输液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一.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与要求 1.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1).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2).备齐用物:

(3).按医嘱三查七对。(核对医嘱、输液卡、输液单,检查药品、物品„)(4).备齐用物携至床旁,说明目的,按要求查对:床号,姓名,治疗单,输液卡。

(5).做好解释,询问大小便,准备胶布。

(6).选择血管:根据保护血管的原则由远端至近端选择。置小枕,止血带于穿刺部位上方6-10cm处,操作中,注意关心体贴病人。(7).再次检查药液,输液袋口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裂痕,药物有无混浊、沉淀,是否在有效期内。

(8).开启输液袋口,消毒整个瓶口及四周,剪开输液器包装,取出输液器、关闭通气管,将输液器插入输液袋内,包装袋放于治疗盘内(9).将输液管内空气排出,(掌握液体不流出头皮针为原则),关闭调节器,检查输液器内有无气泡,针头戴帽置于输液器袋内存放。(10).在距穿刺点上方6-10cm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直径大于5cm。再次排气后将头皮针冒摘下,再次核对病人后穿刺。

(11).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打开调速器。

(12).固定针头,无菌棉棒遮盖针眼,根据病情调节滴速。胶布固定不少于3条,第一条固定在针柄,第二条固定在针眼处,第三条折固定在针眼上方。调节输液速度。

(13).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输液单,输液卡,分别在输液单、输液袋上签名,并记录时间。

(14).告知患者所输药物及输液中的注意事项。2.静脉输液操作要求(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输液程序正确,用物准备齐全(3)操作方法正规,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合理选用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5)操作时动作轻稳,主动与患者交流(6)滴速适宜,符合病情需要。

(正常滴速是40-60gtt/min,小儿是20-40gtt/min,心脏不好的患者缓慢滴注;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开始15分内每分钟20滴,如不良反应,心电监测数值正常调节滴数,3小时内静点结束。)二.静脉输液的巡视制度

1.巡视内容:有无液体外渗、滴速是否正确、输入是否通畅、液体余量多少,有无输液反应、有何生活要求。(不是看一下患者就完事了,要达到真正的巡视,认真的交接)

2.巡视时间:30-60分钟1次,特殊用药应加强巡视。如盖诺、OXA、紫杉醇、多西他赛。

3.建立输液巡视卡;眉栏填全,保留至患者出院为止。4.巡视要求(1)按时巡视.(2)要做到“两及时” ①及时主动更换液体不出现流空现象,减少呼叫铃声。②及时发现并处置输液故障和输液反应。

“两不准” ①不准随员拔针②不准将未输的液体或空瓶放于患者床头桌上。

5.处置室应铃响3声接呼叫器,要有礼貌。3分钟内为患者更换液体 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1).发热反应原因:输入致热物质。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2).循环负荷过重:原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

(3).静脉炎原因: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和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4).空气栓塞原因: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1.输液反应的预防(1)药品检查环节 二“熟悉”

 熟悉药物的配伍禁忌 本科用药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如舒血宁—违迪 舒血宁—氨茶碱 速尿—顺铂 营养液--速尿 米乐松—18种 舒血宁—洛塞克 氟康唑—违迪 氟康唑—尿激酶 思美肽药物前后冲生理盐水;奥美拉唑必须现用现配,否则溶解后会出现红色改变。(换药后要观察药物有无变色、浑浊现象,不要换上了就走。) 憝悉给药途径:茂菲滴管冲入;静脉推注;静脉滴注;(1).静脉推注:用1支20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10ml加入药物,连接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注意:尽量不使用静脉推注,以减少静脉炎发生的机会。)(2).茂菲滴管冲入 选择通过输液器的茂菲滴管将药物分段冲入,不要给压力,间断放开输液夹,使液体不断稀释化疗药,以减轻药物对静脉的刺激。

(3).静脉滴注 将化疗药物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在规定时间内滴入。(常用的静点了)(4).持续数小时到数天的连续微剂量静脉滴注。化疗泵(加入的液体一定要精确,以免药物输入时间延长或缩短。“三查”操作前、中、后(加药、换药、静脉输液、执行医嘱、报费、办理出院)

“四看”液体或药品失效期、贵重药时不仅要看批号、有效期,还要看药品有无浑浊、沉淀,瓶体有破损、裂缝。“五掌握”

(1)掌握药物的性能(药物的PH值、渗透压、刺激性和毒性)(2)掌握药物的主要作用(化疗药,血管内皮抑制、单克隆抗体性药物)

(3)掌握药物的常用剂量(4)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5)掌握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化疗药物常用剂量及英文代号

环磷酰胺 CTX 200mg/瓶(0.8g)(药物加热小于60度,待完全溶解后方可使用)异环磷酰胺 IFO 1g/瓶(2.0g)氟尿嘧啶 5-FU 250mg/支(500mg/750mg)健择(吉西他滨)GEM 200mg/瓶1g/瓶(1.4g/1.8g)阿霉素(多柔比星)ADM 10mg/瓶 30mg/50mg)(用糖溶)表阿霉素(表柔比星)EPI 10mg/瓶(50mg)(用糖溶)足叶乙苷(依托泊苷)VP-16 100mg/支

卡莫司汀 BCNU 125mg/支 冰箱内5度以下保存)

长春瑞滨(盖诺)NVB 10mg/瓶(冰箱内5度以下保存)(10-15min静点)紫杉醇(泰素、泰索帝)PTX 30mg/支(3h泵点、心电血压监护开始 20gtt/min)伊立替康(艾力)CPT-11 100mg/支(90min)

顺铂 DDP 30mg/瓶、10mg/瓶(避光)卡铂 CBP 100mg/支(避光)

草酸铂(奥沙利铂)OXA 40mg/支(避光)(用药期间避免接触或进食冷的物品,包括冷水和冷空气)

达卡巴嗪(氮希米胺DTIC 100mg/瓶(避光)

甲酰四氢(抗肿瘤辅助用药)CF 100mg/瓶(2h)(与5-FU合用,可提高5-FU的疗效)

美司钠(美安)200mg/支(常规使用CTX或IFO给药的0小时、4小时、8小时各注射1次)(解毒保护作用只限于泌尿系统)

长春新碱 VCR 1g/瓶(静脉冲入)长春地辛 VDS 1mg/瓶(静脉冲入)丝裂霉素 MMC 2mg/瓶(静脉冲入)治疗骨转移药物

作用机制:静脉注射用于治疗伴有或不伴有骨转移的恶性肿瘤引起的高血钙症

帕米膦酸二钠(博宁)15mg/瓶(4h)伊班膦酸 1mg/瓶 唑来膦酸 4mg/瓶(15min)

注:剂量过大,滴注速度过快,可至肾功能受损(2).加药环节:加药不宜过早,抗生素应现用现配

贵重药品如美罗华、紫杉醇应反复确认(确认医嘱是否开药,确认患者状态有无发热、腹泻等)注:配制好的药液放置时间不超过

2小时。因溶液放置3~5小时,细菌可呈对数生长。(3)操作环节①掌握一个“严”字,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按要求洗手(一个病房静点结束到下一个病房时要洗手)②加药时严格消毒,加完药药瓶要压好消毒棉签。③无菌注射器必须做到一瓶一用一扔。④输液器与可莱福连接时必须严格消毒

(消毒用三根棉签可莱福接头后接静点用时45秒,PICC静点化疗药物45秒还不用担心有外渗的可能。血管弹性好的患者扎止血带消毒穿刺后用时60秒,但是如果是患者血管不好的上化疗药物如盖诺,表阿霉素等药物用时25分,静点后要加强巡视,要防止外渗。)2.输液反应预防处理程序

(1)出现疑似输液反应时,更换生理盐水维持通路,同时更换输液导管,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不能给患者拔针)(2)保留剩余液体备检。

(3)填写输液反应登记本或置管发热登记本 静脉化疗护理常规

(一)人员要求:1.必须有一定工作经验及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

2.加药时必须戴手套

(二)化疗前护理 1.患者准备

①根据医嘱做好各项检查

②鼓励患者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多饮水。有助于升血象的食物:动物肝脏、动物骨髓、鸡、鸭、鱼、海参、瘦肉、奶制品、豆芽、麦芽、大枣、菠菜、生姜等。

③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④穿刺后为患者摆舒适体位,做好化疗前的宣教(如去卫生间需要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置管患者输液时抬高手臂,注意观察输液速度,如果滴速变慢观察有无外渗现象;封管时用力均匀,使用正压封管不可暴力封管,尤其是3Fr导管)2.护士准备

(1)熟悉药物的剂量、方法、副作用、药物间的静点顺序(遵医嘱用药)、配伍禁忌、有效期及注意事项(2)化疗药物应现用现配(如美罗华)

(3)健康宣教到位(如DDP要嘱患者多饮水,VP-16起床要缓慢,OXA要忌冷水和冷空气及不可触摸凉的物品等)

(三)给药护理

(1)严格按药物说明书配制药物

(2)输液部位选择:首选PICC、其次留置针:不易外渗但易发生静脉炎。(上腔压迫综合征及术侧肢体不能进行化疗,原则上不选择下肢静脉。常规首选上肢远心端部位,再次穿刺应位于前次穿刺点的近心端,应避免肢体关节部位。穿刺腕部桡静脉,发生桡神经损伤率高。如选用桡静脉应尽量靠上,避开关节部位。严禁在穿刺点以下选择血管进行注射;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先注入非发疱性药物;如两种均为发疱性,应先注入稀释量最少的一种。两次给药间应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冲洗10分钟。)(3)输注药物应缓慢均匀,观察输液速度是否变慢,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如有局部肿痛、无回血等情况应及进拔针。

(如留置针静点盖诺时,静点过程中速度变慢立即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有无回血。)

(4)输液完毕应用生理盐水冲管10-15分钟,减少药液对血管壁刺激,拔针后用棉签按压5-10分钟,甚至更长。(5)化疗药物的分类

1.发疱性化疗药物 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药碱。2.非发疱性化疗药物

(1)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足叶乙苷、氮烯米胺等

(2)无明显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门冬酰胺酶等

在输液前应向患者讲解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如出现局部隆起、疼痛或输液不通畅,教会患者关闭输液器,及时呼叫护士,尽量减少化疗药物渗出量。

若已发生外渗,立即停止输液,设法吸出渗出液,给予局部封闭: 生理盐水5-1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3ml对外渗区域作多中心皮下注射,范围超出渗漏区域0.5~1cm;用冰袋间断敷于外渗部位。抬高患肢至少48h 湿敷的方法: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5mg;75%乙醇或硫酸镁湿敷

卡氮芥外渗后,局部静注8.4%碳酸氢钠5ml,起化学灭活作用。(6)药物的PH值

溶液和药物的PH能刺激静脉。输注药物PH应保持在6~8,尽量减少对静脉内膜的破坏。PH低于4.1时静脉内膜可出现严重组织学改变。PH高于8和低于6时,静脉炎的发生增多。四.静脉输血

输血过程的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站采血及筛查——非常低的风险。(2)患者配血样本的采集——高风险(3)实验室相容性检测——低风险(4)输血差错——非常高风险

(5)临床医生作出输血决定——未明确风险度(6)对适当的血液品进行输注——中等至高风险

输血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前15分应慢,每分钟20滴,如无输血反应,可适当加快输血速度。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每分钟40-60滴。血液在输注前在室温(18-25℃)下放置20-30分后输注。血小板的输注速度要快,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准,一般为每分钟80-100滴。新鲜的血浆的输注速度不超过5-10ml/min,溶化后的血浆在4小时内输注。所有血液制品应在4小时内输完。

输液器与输血器的滤网的孔径不同,因此输血器不能用于输液。五.胃肠外营养

定义:是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给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包括糖类、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配制前准备

(1)处置室清洁,配置前、后用75%乙醇清洁台面,并用紫外线照射20分钟。

(2)配制前,将所有物品及各种营养素准备齐全,避免走动过多增加污染机会,配液过程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3)检查营养袋外包装有无破损,检查营养液有无变质、浑浊,有无絮状物,检查各种药品、用物的有效期,并经2人核对后方可加药。配制顺序

(1)将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制剂分别加入氨基酸液及葡萄糖液内。(2)将水溶性维生素、磷酸盐制剂加葡萄糖内。

(3)用脂溶性维生素乳剂稀释水溶性维生素后,再加入脂肪乳内。(4)将配制好的氨基酸溶液及配制好的葡萄糖溶液同时混入营养袋内,并用肉眼检测液体有无沉淀。

(5)将配制好的脂肪乳加入已装有氨基酸及葡萄糖的营养袋内。

注意事项

(1)当营养液的PH下降至5.0以下时,脂肪乳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葡萄糖液为酸性溶液,所以不能直接与脂肪乳混合,否则会破坏脂肪乳的稳定性。

(2)氨基酸具有缓冲和调节PH的作用,故营养液中应添加高浓度的氨基酸。

(3)磷酸剂与钙制剂配伍,需分别在不同溶液中内稀释之后方能混合,以免产生磷酸钙沉淀,发生反应。胃肠外营养液

(4)为保持营养液的稳定性,应控制配方中的电解质含量。(5)为确保输入混合营养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要在混合营养液中加入其他药物。

(6)配好的营养袋应注明时间,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一般在24小时内输完。

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输液的选择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使用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病人。按入院次序随机抽取20例, 分成2组, 每组10例。上肢静脉组 (单日入院) , 男8例, 女2例;下肢静脉组 (双日入院) , 男10例。全部病人所用药物均为升压药多巴胺, 且公斤体重分钟内滴注浓度相同。

1.2 方法

1.2.1 血管选择

重症和急危病人以及慢性患者的应该以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争取抢救时间为目的。选择弹性好、直径粗、走行直、易固定的静脉血管进行穿刺。如:选择腕关节以上3cm, 肘窝以下2cm范围内的静脉, 也可选择下肢的大隐静脉。而对于慢性病患者, 应按先细后粗、先远后近的原则, 做到计划性、长期性。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穿刺, 不然就会造成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而导致药液外渗。有条件的患者建议使用静脉留置针。同时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穿刺部分, 比如老年人皮肤比较松驰, 四肢皮肤弹性差, 血管细而脆, 静脉穿刺比较困难, 那么穿刺前应使血管所在肢体下垂。四肢冰凉者应先进行热敷使血管充盈, 四肢明显水肿的患者则要拇指轻按使血管显现出来。静脉输液血管选择总的原则是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

1.2.2 输液器选择

选用7号针头的一次性输液器。

1.2.3 输液技巧

静脉穿刺时, 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 刺入皮肤后, 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 穿刺成功率高, 病人痛苦轻。对于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法, 对血管粗并且比较明显患者, 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对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患者, 先热敷使血管扩张, 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 然后轻轻挑起皮肤, 当针头进到1/4时, 针头稍向下倾, 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 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 以免刺破血管;对皮下脂肪少患者, 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 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对头皮静脉穿刺的患者以5°角采用直刺, 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 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对浮肿的患者应选择粗血管, 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 消毒后快速进针。针对不同的患者使用合适的穿刺方法, 尽量做到无痛、微痛, 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 减少患者的痛苦。

1.2.4 评价指标

保持平卧位及测量肢体不变, 使用升压药后, 每3分钟自动测量1次, 评价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输注升压药后血压上升的速度。

2 结果

经上肢静脉输液与下肢静脉输液存在不同的给药后效果、影响治疗及诊断, 见表1。

3 讨论

上肢大血管距离心脏路径短, 用药后能够通过上腔静脉系统迅速进入心脏, 发挥作用, 如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心肺复苏、失血性休克、需要特殊诊断用药需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峰值等病人首应选上腔静脉系统大血管, 重要药物上肢快速补血、补液、便于抢救。疑有腹腔脏器破裂出血病人, 经其补充的液体可通过破裂静脉漏入腹腔而达不到复苏目的。手术中均有可能压迫下腔静脉, 尤其在处理大血管时, 甚至要阻断下腔静脉, 这些原因都可以使下腔静脉回心血流受阻, 影响抗休克效果。也应优选上肢静脉, 不宜选择下肢静脉。

多发性骨折病人, 尤其对于四肢骨折, 可选择深静脉置管, 如锁骨下静脉置管等, 并固定骨折处, 这样保证检查、治疗、操作方便。但脑血管意外、服毒病人这些病人意识不清、烦躁, 因此建立静脉通道宜用套管针并建立在易于固定的下肢血管。

摘要:目的 探讨上下肢静脉输液的区别应用, 以便更好地配合临床抢救及其它特殊诊断用药。方法 选择住院病人20例, 按入院次序随机分成2组, 每组10例。即上肢静脉组和下肢静脉组, 比较2组静脉输液情况。结果 下肢静脉组达到有效药浓度的时间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结论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应用上下肢静脉输液可保证静脉输液通畅, 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1]。

关键词:上肢静脉,下肢静脉,输液

参考文献

[1]梁洁.全科护理[J].输液途径选择的新进展[J].FAMILY NURSE, 2009 (29) .

[2]彭立红, 唐世杰.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17) .

静脉输液的管理 篇6

1 穿刺部位的选择

对于成年人患者, 可用于考虑放置外周导管的血管主要分布在上肢的北侧和内侧面, 包括掌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由于神经损伤的潜在危险, 要避开距离手部大约4~5英寸的侧表面, 对于儿童患者, 类似考虑的血管位于手部、前臂、肘前, 腋以下的上臂, 以及幼儿和学步期小儿的头皮、足部和手指的血管。对于成年人和儿童患者, 穿刺应避开手腕的内侧面, 避免产生疼痛和对桡神经的损害。成年人中下肢静脉不应作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应该使用更低的末梢。

2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及处理技巧

应掌握不同人群患者静脉输液的技巧, 对待不同状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1) 临床上静脉穿刺见回血后, 确定针头在血管内, 在能达到牢固固定针头的前提下, 应尽量减少进入静脉的针头长度; (2) 长期输液患者, 为加大穿刺成功率, 穿刺时均将调解器推至最下端, 可加快回血速度, 对长期输液的小儿, 可采用逆行输液法; (3) 老年患者, 针尖直对血管快速刺入, 小儿患者角度要小, 速度要慢, 沿皮下轻刺入, 见回血立即停止; (4) 肥胖小儿患者可选颅骨缝间静脉, 额缝、管状缝、矢状缝, 穿刺时摸清走行, 与骨缝呈30~45度角刺入皮下后平行走行, 回血后停止进针; (5) 肥胖患者, 进针角度和力度要稍大;为减少痛苦, 可加大进针角度; (6) 营养不良性血管患者和瘦弱患者见回血后停止进针, 松止血带动作要轻, 以免因振动使针头刺穿血管; (7) 瘫痪患者应选择健侧肢体, 防止患侧肢体血栓形成; (8) 烧伤后组织渗液水肿, 选择血管, 轻扎止血带, 沿静脉方向按压周围水肿部位, 看到血管后迅速松开在静脉上方以20~30度角进针; (9) 对于慢性衰竭, 末梢循环不良, 静脉补清楚及肥胖者, 血管弹性差者, 休克及疑难危重患者, 需紧急输入液体, 静脉穿刺困难, 局部热敷按摩无效, 可用棉签蘸硝酸甘油均匀涂擦在血管部位, 用湿热小毛巾热敷3min或穿刺肢体下垂可使局部血管充盈, 也可负压穿刺, 接5mL针管回抽或返折头末端, 轻挑皮肤缓慢进针皮针输液完毕, 拔针时调节器尽量置于输液管末端关闭, 防止血液回流。

3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1) 留置针刺入皮肤, 见回血, 进针少许, 边退针芯, 边置入外套管。 (2) 见回血, 进针少许, 送管时固定针芯将套管全部推入静脉, 以此方法送管减少了送针时的阻力, 送管成功率高, 且方便、省力、快速, 具体方法因个人习惯而用。 (3) 见回血, 进针少许, 退针芯少许, 将软管和针芯一同送进, 彻针芯, y型留置针适合。

4 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针在进针角度及穿刺速度上有所不同

留置针进针角度以15~30度角进针, 速度应慢, 且应直接进入血管;头皮针进针角度小, 针体可在皮下滑行一段再进血管, 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应严格避免应用头皮针穿刺方法, 送管切忌见回血立即送管, 如无法确定针尖在血管内, 可先将针芯拔出小许, 滴入少量液体, 如点滴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 可再沿血管方向固定针头, 平行推进软管。

5 输液装置的更换

应尽量的减少使用输液的附加装置, (三通、单腔和多腔延长管、肝素冒、管路内过滤器等) , 推荐使用一个整体的输液装置。被用来输注液体的基本和次要连续输液装置的更换频率不该超过96h, 强有力的证据表明, 频繁的更换输液装置并不能降低感染的危险, 当间歇给予静脉内脂肪乳剂时, 每使用一瓶就应更换输液装置一次。当连续给予静脉内脂肪乳剂时, 应每隔24h更换输液装置一次。应使用专门的输液装置输入异丙酚溶液, 且每12h或根据生产商的使用说明来更换输液装置, 输入脂质溶液的输液装置不应含有二乙基邻苯二甲酸 (DEHP) , 因其具有亲脂性, 研究已经证明, 尤其是对新生儿、儿童患者以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 脂质溶液中DEHP浓度的升高是一个危险。用于输入全血和成分血的装置应该是专门的, 并包含了一个过滤器, 一个单位的全血输注完毕后或输血装置应该每隔4h更换一次, 疑似污染立即更换, 紧急情况下放置的血管通路装置应尽早在48h内替换。护士不应该常规更换儿童患者的外周静脉短导管。当任何一个患者主诉有与外周静脉短导管相关的不适或者疼痛时, 都应拔除短导管。如发疱剂药物已渗出, 在导管拔除之前, 应明确治疗措施, 同时护士应该从导管中抽出残留的药物。

6 冲管和封管

对于新生儿患者, 由于其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生理成熟度存在差异, 所以冲洗液或封管液均不应含有防腐剂苯甲醇 (生理盐水中添加的防腐剂) , 用于冲管和封管的注射器的大小应该和导管生产商的使用说明一致, 新生儿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后, 并没有关于是使用肝素封管液还是使用不含防腐剂的0.9%的氯化钠溶液 (美国药典) 封管的建议, 数据的不一致性和不充分性使之不能给予一个明确的建议。也有研究报道使用生理盐水封管存在更多的并发症, 给予肝素液可更好的保持导管的通透性, 护士应该评估使用肝素封管液的禁忌证, 封管液的浓度:建议每一次在间歇式使用后, 最好使用10U/m L, 即100m L+0.16m L肝素, 血液透析用导管每一次使用之后, 应该用1000U/m L的封管液来封管, 定期进行连接和冲洗之前, 应该用100U/m L的肝素封管液来封管, 对于曾经发生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患者, 或那些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 如人工心脏瓣膜, 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封管液, 为防止断开输液接头时血液回流, 应该保持导管腔内液体的正压。

7 穿刺部位的护理和更换敷料

作为血管通路装置穿刺部位护理的一部分, 推荐使用洗必泰溶液作为皮肤消毒剂, 也可用1%~2%的碘伏、70%酒精, 年龄<2月的婴儿, 不建议使用洗必泰,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评估穿刺局部, 穿刺部位的护理和更换敷料不要常规进行, 除非敷料变脏或不再完整, 透明的半透膜敷料应该每5~7d更换一次, 纱布敷料每2d更换一次, , 如患者容易出汗, 穿刺部位有渗出或流血, 使用纱布敷料要优于TSM, 透明敷料之下防止纱布敷料应视为纱布敷料。

8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

静脉炎, 渗出和外渗, 感染, 空气栓塞, 导管栓塞, 导管相关的静脉栓塞。重在评估及预防。 (1) 静脉炎:静脉炎:是造成套管针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护士应该对血管装置的穿刺部位是否发生静脉炎进行评估, 觉得是否需要干预措施及干预类型, 使用标准化的量表评估血管通路装置是否存在发生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确定是否存在导致发生静脉炎的病因:化学的、机械的、细菌的、或者输液后的。 (2) 渗出和外渗:原因:a.血管选择不当;b.进针角度小;c.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d.穿刺侧肢体活动范围过大;e.应用刺激性药物及扩血管药物;f.新生儿因血管通透性高, 管径细等原因均可导致渗漏, 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 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3) 感染:a.皮肤感染与夏季炎热, 患儿出汗多, 汗疱;b.留置针3M胶布不透气;c.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关。局部红、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 可及时拔除留置针, 并涂稀碘酊、百多邦药膏后痊愈。干扰措施:预防感染, 手卫生尤其重要, 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大面积烧伤患者皮肤破坏, 静脉穿刺时为防止感染, 可用无菌纱布覆盖, 再扎止血带, 消毒后穿刺, 成功后用仍用无菌纱布覆盖, 透明敷贴黏贴。 (4) 空气栓塞:主要是由于a.输液完毕, 更换不及时, 而家属又不懂得应急措施;b.排气不彻底;c.输液时活动范围过大, 输液器茂菲氏滴管倒置进去空气。干扰措施:及时巡视病房, 加强健康教育是重点。排气时过滤网常有米粒大小的小气泡, 随药液很快进入头皮针, 虽不能给患者身体带来危害, 但心理上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是医疗纠纷的隐患。 (5) 导管栓塞:造成导管阻塞的原因较为复杂, 封管不彻底, 血液回流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在关节部位, 由于肢体活动过度或受压使留置针导管在进血管处发生返折导致堵塞;肢体受压;高血压患者静脉压力高;穿刺技术不熟练, 反复穿刺后才将导管置入静脉内, 若反复穿刺, 导管尖端受损, 留置期间易形成堵塞。因此, 静脉穿刺要求一次穿刺成功, 避免针头在皮下反复穿刺。血液回流是造成堵管的主要原因。 (6) 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 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血栓比上肢血栓多3倍, 另外, 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 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穿刺时尽量首选上肢粗静脉, 并注意保护血管,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 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 且留置针时间不能过长。静脉留置针堵塞时禁止采取加压静推, 挤压静脉器等方法, 可有效防止血栓进入体内引起栓塞。输液前若回血凝固, 可用5~10mL无菌注射器接于留置针尾部将凝血抽出, 回血通畅后接通输液, 若不能抽出凝血应立即拔针。

摘要:静脉输液是将大量的无菌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技术之一, 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 该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静脉输液,并发症,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雷菊花.头皮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23) :3599-3600.

[2]徐进红, 丁昌会.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6, 4 (5) :21-22.

[3]王美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中国中医药咨询, 2011, 3 (22) :302.

静脉输液经验交流 篇7

一、经验

心理护理:让家属参与协助穿刺操作, 对较大的患者进行安抚、夸奖、鼓励、减轻其紧张感与危机感, 使之配合, 护理人员在静脉注射前也应情绪稳定, 不要总想着注射失败后会受到指责, 心理上的不平衡, 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选择血管:操作者还必须认真仔细地选择血管, 穿刺是否成功, 找血管是一个关键环节, 备好敷贴后, 系止血带。选择血管, 首先, 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 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注意保护静脉, 从远心端开始, 一般选择四肢浅静脉, 因下肢静脉循环较差, 易发生血栓, 静脉炎, 通常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穿刺部位优先顺序:前臂中端一手臂一手腕一手肘。

穿刺的手法: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厚, 静脉较深, 一般很难看到, 但静脉有弹性, 较固定, 据其解剖位置, 用指尖顺着静脉走向探摸, 当摸到静脉时, 用手指甲轻轻下压。水肿的患者静脉几乎看不到, 弹性亦差, 可按静脉走向的解剖位置, 用手按压局部, 以暂时趋散皮下水份, 显露静脉后立即穿刺。静脉穿刺时还应注意:扎止血带的距离与松紧度要适中, 一般止血带在静脉的上方4~5cm处, 如对胖患者止血带应扎紧些, 对皮肤细嫩者, 应适当松些。对长期输液的患者, 首先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由远而近, 由细到粗以保护静脉, 为以后输液作长远考虑。

改善输液环境:尽量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静脉输液, 有利于穿刺的成功。

药液输入过程管理:因有些患者缺乏表达能力, 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 耐心细致地查对, 防止忙中出错。加用药物时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及用药目的, 巡视过程中合理解答患者的提问, 对于难以解答的问题要以科学的态度委婉的回答。严把拔针关, 拔针前一定要看清是否还有续瓶, 以防漏输。拔针后正确指导患者按压针眼, 以防血液外渗。

设置合理的流程: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专人配药, 专人注射, 专人巡视, 做到接药、配药、注射、送观、巡视形成一流水线, 每一环节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此外, 必须懂得沟通的技巧, 对患者热情、体贴、动作轻柔。以启发、鼓励的方式引导患者接受治疗, 并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赞扬,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使患者情绪稳定。

本科室加强技术培训:针对本科的工作特点, 要求护士树立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高度的责任心。操作熟练的人员加强查对, 防止忙中出错。加强巡视意识、查对意识、态度及责任心意识, 严格三查七对, 无菌操作, 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待患者热情、耐心和蔼, 及时巡视, 早期发现外渗, 液体滴完现象, 克服了不按时巡视、坐办公室等患者叫的不良习气。对于液体瓶内还有少量液体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静脉输液技术的进展 篇8

1 静脉穿刺前的准备

1.1 宜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

在临床上, 许多久病或老年病人因长期或反复穿刺静脉后, 血管受到严重损害而引起静脉炎、静脉硬化甚至闭塞, 给输液造成极大困难。罗谷宽等[4]报道, 在上肢前臂静脉逆向穿刺输液可达到正常情况下同号头皮针顺向穿刺输液时的滴速。尤其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 离心性静脉穿刺不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而且回血相对高一点[5]。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 可以根据需要, 顺向或逆向进行穿刺, 以提高静脉的利用率。另外, 静脉穿刺常规以有无回血来判断穿刺成功与否, 脱水、休克等病人因血容量不足往往回血不佳或无回血, 容易导致判断失误。逆向静脉穿刺时, 穿刺方向与静脉回流方向相反, 回血可见性高, 有助于穿刺成功。

1.2 良好的静脉充盈度是保证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

张秀娟[6]通过对手取不同姿势扎止血带对浅静脉充盈度的研究表明, 采用手臂下垂扎止血带, 手背浅静脉充盈度最佳, 尤其适用于手背浅静脉充盈不良或手背浅静脉难找寻的病人。还可以在穿刺部位进行热敷或用热水洗手泡脚, 或者扎止血带后, 从肢体远心端向近心端推挤静脉, 使之充盈。必要时可用对浅表血管有扩张作用的药物在局部皮肤涂擦, 如95%乙醇、1%硝酸甘油、25%硫酸镁溶液、2%山莨菪碱溶液等, 血管扩张药涂擦后, 再用湿热小毛巾置于拟输液部位数分钟, 这时浅表静脉一般均可迅速充盈[7]。

1.3 哭闹、躁动不配合小儿的输液方法

具体方法:选择血管后, 用夹板固定上下关节, 消毒皮肤, 穿刺, 固定头皮针, 再加强夹板固定。在静脉穿刺前用夹板固定肢体上下关节, 可以有效控制穿刺部位上下关节扭动, 避免或减少了穿刺时针头刺穿静脉或穿刺成功后固定针头时因躁动、针头滑脱而致穿刺失败[8]。

2 穿刺静脉

2.1 行手部静脉穿刺时, 病人可不握拳

嘱病人手呈放松状态, 护士左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握住病人被穿刺手的手指, 使病人被穿刺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9], 其中拇指应置于所穿刺静脉下方皮肤处, 向下绷紧皮肤, 使所要穿刺静脉固定不滚动, 此时病人手背皮肤绷紧, 皮肤及真皮内纤维走向与进针方向一致, 这样进针时阻力小、疼痛轻。消瘦病人手背静脉陷于掌骨之间, 妨碍进针角度, 穿刺时, 护士食指自病人掌心撑起指骨间隙, 使手背平坦易于穿刺。

2.2 采用直刺法进行穿刺, 进针角度不宜太小

因静脉穿刺时的痛觉强度取决于刺激强度、速率、时间及作用面积。穿刺针在血管上方与皮肤约60度角快速进针时, 进针角度增大, 针头与皮肤表面接触点面积相对减小, 皮肤受损范围小, 进针压强增加, 使进针速度加快, 病人痛觉减轻[10]。

2.3 穿刺中做到“稳、准、快”

穿刺前评估病人皮下脂肪的厚薄, 据此决定进针深度, 要以较快的速度准确地直接刺入血管, 然后再送针, 这样可以减少针在皮下的行程, 减轻对皮下组织及神经末梢的刺激, 对肌纤维的牵拉及损伤轻, 从而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总之, 在穿刺中应掌握“稳、准、快”这三要点, 可以让病人在穿刺中痛觉减轻, 甚至感觉不痛。

2.4 皮下脂肪少、血管弹性差的病人静脉穿刺方法

马晓军等[11]对皮下脂肪少、血管弹性差的病人使用针斜面向下的方法进行了静脉穿刺的实践, 在针刺入皮下后, 将针口斜面转向下方, 对准血管壁 (与常规静脉穿刺方法相反) 以增大针尖接触血管壁的面积, 用针斜面向下压住血管, 针头呈15度~20度角向下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针尾再向下压, 使角度小于15度向前送针, 送针时将针尖稍抬起, 左右晃动缓慢送进, 使针尖沿血管壁前进, 这样不易刺破血管。比较而言, 传统的针头斜面向上穿刺, 针尖在血管壁的着力点是点接触, 而此种静脉穿刺方法针尖在血管壁的着力点是面接触, 针的斜面可以把住血管壁, 使血管不易随针尖滚动, 此种方法对血管弹性差的病人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2.6 提高静脉穿刺回血率的方法

回血是临床上判断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的直观的表现, 回血的快慢和回血的速度, 受多种因素影响, 葛志红等[12]总结出采用负压法、局部血管扩张法及硝酸甘油加热敷法共16种方法, 提高静脉穿刺回血成功率。

2.5 减少静脉穿刺疼痛

为了避免穿刺时的疼痛, 可在穿刺前用棉签蘸1%利多卡因液涂擦于穿刺局部皮肤面积约4 cm×2 cm。4 min后, 按常规方法行静脉穿刺, 几乎都可无痛。采用较为粗大的针头进行穿刺时, 可用盐酸达克隆湿敷以减轻静脉穿刺疼痛。取达克隆粉剂10 g加入1 000 mL生理盐水中, 制成10%溶液, 使用前将大小为4 cm×3 cm×5 cm海绵用制成的溶液浸透 (一次约用20 mL) , 贴敷在要穿刺的部位, 再用寸带 (小白带) 稍加压固定, 以免病人活动时脱落。湿敷15 min~20 min后, 用5号针头, 测试局部皮肤痛觉, 病人痛觉迟钝、减轻或消失。此时即可进行常规消毒穿刺, 痛觉明显减轻[13]。

3 固定

3.1 采用斜面向下固定

输液过程中有时会因为针头斜面贴在血管壁上, 阻碍溶液顺利输注而导致溶液滴速不畅或不滴, 传统处理方法为垫高针尾或变动输液肢体位置, 使针尖离开血管壁, 这一方法有时会使病人产生不适感。蔡露凤等[14]采用针头斜面向下固定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即在穿刺成功后, 以进针后的血管为纵轴, 将针柄从右向左缓慢旋转180度, 使针头斜面朝下, 固定好针头。运用此种方法, 病人输液滴速平均增加50%, 液体渗出人数减少了90%。

3.2 小儿静脉穿刺病人的固定方法

小儿因哭闹、出汗等原因, 头皮针难以固定, 也很容易脱落, 因此, 需要多个点固定来固定。来玉民等[15]用4条胶布 (0.8 cm×0.7 cm) 进行固定, 第1条、第2条胶布固定同传统固定法, 第3条胶布一端横贴无菌小棉球于皮肤针眼处, 一端同时横贴头皮针塑料管, 将头皮针塑料管固定在针柄左侧或右侧, 第4条胶布一端横贴与第3条胶布重叠固定头皮针塑料管, 另一端横贴在头皮针向下弯曲的塑料管与皮肤上, 将头皮针塑料管固定成“S”型。其特点为:第3条、第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于针柄左侧或右侧, 形成2个弯曲, 缓冲力大;弯曲的曲率小, 针头的横向力小, 针头以外增加了2个固定点, 固定点多针头的稳定性好。

3.3 小儿静脉液针头脱出的处理方法

田凤娥[16]按常规头皮静脉输液准备用物外, 另备2条1.5 cm×1.0 cm的胶布上下错开0.2 cm~0.4 cm重叠贴好备用。在常规穿刺成功后, 按常规方法固定好第1条、第2条胶布后, 把准备好的2条重叠的短胶布贴于头皮针针尖处上前方的皮肤上 (固定前要把该处的皮肤绷紧) , 然后按常规法或“S”型固定法固定好其他2条胶布即可。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头正中靠前下方的静脉、双侧太阳穴处的静脉、近于耳后较细短的静脉或头皮较松患儿的头皮静脉, 特别是用于老人貌的早产儿。可防止因患儿皱眉、眼球上视、耳的活动等原因而致的穿刺头皮针前上方的皮肤皱折, 进而起到固定穿刺血管的作用。

3.4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固定方法

黄素娟[17]提出了大面积烧伤病人输液针头的固定方法:穿刺成功后, 将准备好的无菌凡士林纱条 (与绷带同宽) 环绕于穿刺点, 连同针柄之上, 然后取无菌方形纱布覆盖于针柄上, 外用绷带缠绕2圈或3圈, 最后用2条胶布固定于绷带上。使用凡士林纱条, 可防止破损创面上的渗出液与绷带粘连, 避免拔针时的牵拉疼痛。

4 拔针

4.1 拔针时注意事项

护士双手要遵照“拔-按”的顺序密切配合。先除去胶布, 左手持棉签置于针眼处做好按压的准备, 但此时不可按压, 须在右手快速拔针的一瞬间, 再行按压, 避免了边按压边拔针对局部组织和血管造成的机械性损伤。

4.2 拔针后

静脉输液的穿刺方法 篇9

根据不同的静脉状况要采取不同的进针方法。从大量的静脉输液实践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静脉正面穿刺比侧面穿刺更有利于稳、准、加大针头与皮肤的角度, 快速进入皮肤后压低针柄潜行即可。这种方式进针, 由于角度高, 通过真皮层时间减少, 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且由于血管粗大, 不易穿透静脉。一针见血, 而且相对无痛感。

第一种情况, 粗直静脉穿刺。对患者较粗、直的静脉血管, 一般认为能很轻松地完成静脉穿刺, 成功率也较高。但是, 对此类血管也不能掉以轻心, 否则也能导致穿刺失败。原因是, 此类血管周围脂肪少, 易滚动。穿刺时, 一定要绷紧皮肤, 迅速进针。如果穿刺时回血不畅或皮肤微微鼓起, 一般的操作方法是拔针重扎。根据我的经验, 遇到此种情况不必拔针重扎。应立即将输液调节器关闭, 轻轻系上止血带, 嘱咐患者轻轻握拳, 然后将针头稍向后撤, 再绷紧皮肤向前进针, 以作弥补。此种方法可以减少患者再次疼痛, 同时保护可用于穿刺的其他静脉血管。

第二种情况, 弯曲静脉穿刺。静脉穿刺实践中, 由于患者的自身条件、病后体弱等原因, 往往找不到较粗和直的静脉血管。为完成静脉输液任务, 不得不选择弯曲的静脉血管用于穿刺。如果可用于穿刺的静脉血管弯曲不直, 穿刺者要绷紧皮肤, 在弯曲的血管中尽量寻找相对较直的一段进行静脉穿刺。

第三种情况, 手感静脉穿刺。如果患者较肥胖, 看不见浅表静脉, 只能凭手的感觉完成穿刺。具体方法是, 当手触摸到一段血管时, 在给患者消毒的同时, 用另一根碘伏棉签消毒穿刺者左手食指, 然后, 用左手食指一边触摸看不见的血管一边找感觉, 当感觉可以进针时, 试探进针。进针时, 要保持心态稳定, 动作不宜过猛过快, 见到回血立即停止进针, 因看不见静脉走向, 稍一过头可能导致穿刺失败。穿刺成功后, 要格外注意加强固定。

第四种情况, 超短静脉穿刺。静脉血管不成形或呈片状, 可穿刺的血管极短 (如1cm) , 直接穿刺该血管, 只能进针尖部分, 不好固定, 多进针则针尖出血管外, 导致穿刺失败。为了既利用好有限的血管, 又能保证较好的固定, 穿刺此种血管时, 应在距血管稍远处 (1cm左右) 进针, 并试探前行, 如有回血, 应在血管中间部分停止进针。此法既易固定针头, 又可维持输液, 但痛感明显。此种方法难度较大, 初学者不易掌握, 要潜心揣摩才可得要领。

第五种情况, 细脆静脉穿刺。在老龄患者, 特别是80岁以上的患者中, 有的皮肤较薄、相对透明, 浅表静脉多以网状暴露于皮下, 静脉非常细 (与7号针头粗细相当) , 且弹性很差。对细且脆的血管穿刺时: (1) 要选择相对粗直的血管; (2) 要小心进针, 进针过程中手要轻, 要高度专注; (3) 见到回血后, 要让患者慢慢松拳, 同时轻轻放开止血带, 一点儿一点儿地打开调节器。如果操作过猛, 可能导致细微血管破裂, 穿刺失败。

以上静脉穿刺的几种方法, 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高低, 选择血管很重要。 (2) 静脉穿刺后要认真贴胶条。针柄固定后, 带有消毒块的宽胶条的中心点要与穿刺点基本重合粘贴。 (3) 拔针后要正确按压穿刺点。要嘱咐患者用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方块胶条3~5min。如果凝血较慢或用活血药物的患者则需按压10min左右。按压时忌倒手和揉搓。

做好静脉穿刺, 除了讲究技术方法之外, 心态也很重要。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何种难题, 都要保持心静、消除杂念。要有知难而上、不怕困难的决心。消除顾虑, 稳“扎”稳“打”。好的心态加上熟练的技术, 方能为患者解除病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静脉输液练习】相关文章:

静脉输液及静脉输血法08-12

静脉输液须知06-03

静脉输液法07-12

医院静脉输液08-22

手指静脉输液05-25

静脉输液手臂06-01

静脉输液速度08-07

静脉输液针09-02

静脉输液差错09-15

静脉输液解说流程05-24

上一篇:格式合同的利与弊下一篇:美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