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服务业聚力发展

2024-08-15

辽宁服务业聚力发展(精选九篇)

辽宁服务业聚力发展 篇1

当今社会正在步入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生活现代化和劳动社会化的阶段, 家庭服务业成为一种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家庭服务业是指以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 提供劳务、满足家庭需求的产业, 其种类众多, 涉及家务劳动、家庭护理、维修服务、物业管理、社区导购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1]。在中国, 老年人口抚养比 (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为13.24%, 人口老龄化程度偏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给独生子女家庭带来要承担四位老人超负荷的劳务劳动, 实现劳务劳动商品化已成为城镇家庭的迫切需要。2010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2011年还有上升趋势, 相比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就业问题非常严峻。家庭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吸纳劳动能力强, 它的发展将会成为中国开发更多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2]。研究分析家庭服务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家庭服务业的相关对策显得极为迫切。本文对辽宁省家庭服务业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 对于制定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指导做出符合居民服务消费需求的市场定位, 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居民对服务性消费需求显著增加, 推动了家庭服务业整体快速发展。据初步统计, 辽宁省用于家庭服务方面的消费正以每年31%的速度递增, 拉动消费势头日益显著, 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多达24万, 促进就业的空间巨大。2010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产业化 (人员设施规模化、功能多样化、服务标准化) , 对家庭服务业产业化出台了相关政策, 为其发展奠定了政策支持平台, 创造了有力的发展大环境。政府还加大了对家庭服务业的财政支持, 投资额从2006年的182.29亿元到2010年的757.86亿元, 增幅达到315%。家庭服务项目预计向家庭教育、家庭理财、医疗保健、营养配餐等方向发展, 拓展服务项目的同时拓宽服务对象, 促进家庭服务产业链的形成。辽宁省家庭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 服务层次也有了明显提升, 但仍然存在众多因素制约着家庭服务业的发展, 影响着家庭服务业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协调。

(一) 从政府层面分析

1. 政府职能作用有待加强。

政府对家庭服务行业发展、服务管理、就业促进、教育培训等方面已经出台了各种相关政策, 但由于市场上对家庭服务的供求不平衡, 政府对家庭服务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在家庭服务市场运作过程中, 政府带头管理与协调家庭服务业和联合地方服务行业协会对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和秩序发挥的职能作用还不够, 影响辽宁省家庭服务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家庭服务业是个上千万人就业的大行业, 目前基本上处于无人规范与管理的状态, 仅有的一个全国性家政服务协会属于国资委管理, 然国资委没有能力与意愿来规范与管理这个行业[3]。需要以更有力的组织领导、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深入实施家庭服务业发展战略, 激励更多有益就业的家庭服务业发展, 推动就业和再就业。

2. 城镇化发展滞后。

绝大部分服务品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难以分离, 因此服务业发展具有集聚性的特点, 只有在人口集聚达到一定规模, 才有利于服务业发展。但中国现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 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5.7%, 比世界平均水平49.9%低4.2个百分点, 比中等收入国家的48.1%低2.3个百分点, 比高收入国家的77.7%低32个百分点, 城镇化发展滞后抑制着家庭服务业的发展。

3. 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分配不均。

中国贫富悬殊相当严重, 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达到0.48, 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10%的家庭掌握了41.4%的财富, 已经成为全球财富集中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要让每个有需要的家庭都能雇请家庭服务员是不现实的, 大多数家庭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约有4 400元, 双职工家庭月可支配收入不到9 000元, 若是请全职家庭服务人员的工资每月也要将近2 000元, 这就要占到双职工家庭工资收入的25%左右, 双职工超负荷的劳务对家庭服务的需求却因家庭经济能力低望而却步。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 654美元, 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偏低, 对家庭服务的消费需求有限, 制约着家庭服务业的发展。

(二) 从家庭服务行业层面分析

1. 市场供给与社会需求不符。

辽宁省家庭服务企业大都提供家庭保洁、老人护理、看护婴幼儿、烹饪、搬家和维修等低端服务项目, 虽然家庭教育、家务管理、家庭理财、医疗保健、营养配餐等新兴服务也开始进入家庭服务范畴,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家庭服务质量和技术的要求快速提高, 大众化的服务仍然无法充分满足高端家庭消费者的高需求。据统计部数据, 辽宁省现有户籍家庭1 433万, 其中约有15%的城市家庭有家庭服务的需求, 而辽宁省家庭服务的从业人员约为64.8万人, 从事家庭服务业所需的劳动力资源供不应求。

2. 家庭服务行业不规范。

家庭服务业正处于与其他各行业磨合期的起步阶段, 市场秩序混乱、无证经营、价格恶性竞争、服务欺诈、劳务纠纷等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无法保障家庭服务人员和消费者的权益。劳动合同在部分家庭服务企业与从业人员之间成为虚设, 劳动待遇、工资支付方式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更多的是口头承诺, 没有订立雇佣合同, 劳动用工不规范现象已经很严重。目前家庭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还没有统一的基本服务能力标准以及服务费标准, 涉及到各服务项目的服务费用也没有一定的行业标准。中介制的模式, 导致服务价格涨势过快, 直接影响到家庭服务公司收入, 造成家庭服务企业发展缓慢, 大型、品牌企业较少。

3. 家庭服务企业规模小、服务技能低。

辽宁省家庭服务业规模小, 基础设施简单, 从业人员主要由城市下岗职工和中年妇女队伍组成, 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弱、与雇主的沟通比较难, 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使家庭服务消费者对家庭服务业失去信心。据不完全统计, 辽宁省大型家庭服务连锁品牌企业不超过45家, 占家庭服务企业总数的1.2%。大部分家庭服务业属于不正规的行业机构, 只是负责登记牵头介绍收取中介费, 给家庭服务行业的运营造成混乱, 无法保障家庭服务消费者和正规家庭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从事家庭服务业没有发展潜力, 难以提升自我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等传统观念, 把高学历、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员拒之门外。服务技能低、错误的服务理念、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 造成家庭服务消费者的不满和雇主与雇员的劳务纠纷等。

二、发展辽宁省家庭服务业的相关策略

(一) 外部环境层面的企业发展策略

1. 完善政府支持体系,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对高质量生活的不断需求, 促进家庭服务业已经成为服务业中一个规模较大并极具发展潜力的重要领域。从任其自然发展到引起国家的重视, 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辽宁省政府一定要充分理解这些政策并利用好来发展当地家庭服务业, 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家庭服务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 在行业发展中发挥带动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推进家庭服务产业的发展要依靠市场的力量, 同时正确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必须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政策扶持与规范管理相结合, 利用政府职能规范家庭服务行业的市场秩序、制定收费标准、打击服务欺诈团体、维护公平竞争, 逐步建立比较健全的惠及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体系[4]。

2. 坚持正确舆论引导, 灌输正确服务理念。

家庭服务业世界知名品牌“菲佣”的足迹遍布全球, 这与菲律宾的教育理念是息息相关的, 其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已经拓宽到高学历者[5]。中国的服务理念还需加大力度, 政府可以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从事家庭服务业的正确思想观念和服务消费理念, 营造一种“服务至上”的氛围, 采取领导慰问、大会表彰、评选“优秀市民”等活动, 提升家庭服务业社会形象, 展现家庭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 以此吸引更多的高学历者从事家庭服务业, 鼓励更多的企业家投资家庭服务业或创业。

3. 制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

2010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家庭服务业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 将其作为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 并纳入中央和地方社会事业、民生工程资金扶持范围, 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服务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的支持政策[6]。辽宁省要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 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财政、税收、工商等部门要通力合作, 加强协调, 全力推动各项政策的全面有效实施, 实现家庭服务业产业化、规模化、网络化。通过发放家庭服务技能培训补贴鼓励家庭服务企业对服务人员加大投入, 提高服务质量, 为家庭服务业打响名声, 提高信誉度, 激起家庭服务消费者的潜在消费需求;在各大城市建立培训机构, 免费为那些要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员工培训基本的家庭服务技能, 灌输正确的服务意识和法律知识;向国家申请辽宁省各大院校可以设立家庭服务专业或者辅修家庭服务课程 (包括家庭理财、家庭装修、食物与营养、住宅与家具等) , 把家庭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范围扩展到大学生, 硕士生等, 实现家庭服务业高水平的发展。

(二) 家庭服务业行业层面的策略

1. 提升企业家自身能力, 为其搭建平台。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尤其是私营企业家, 是企业的决策者、社会财富的所有者和支配者, 企业家的行为决定着一个企业及其员工的命运, 无数企业家的群体行为决定了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经济命运。在其他行业做的很成功的企业家转行到家庭服务行业不一定会成功, 毕竟中国家庭服务业是新兴产业, 需要更多家庭服务业相关知识和经验做基础, 探索一条具有辽宁省特色的发展家庭服务业的道路。辽宁省须为家庭服务业的企业家们提供学习的平台, 营造学习氛围, 借鉴菲律宾及国外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发展家庭服务业, 实行企业化管理, 实现家庭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

2. 增强家庭服务行业内外关联性。

在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 行业的发展不是取决于该行业某个企业的高速发展, 而是企业集体的发展。家庭服务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取决行业内相互良性竞争。近年来, 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城市带开放的双重机遇, 突出辽宁特色, 利用其他行业的发展带动辽宁省家庭服务业的发展, 南资北上势头强劲为创新发展家庭服务业资金方面提供机遇。加强家庭服务企业与高校的合作, 为选择就读或辅修家庭服务类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工作, 直接分配到家庭服务企业工作, 减少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吸引更多的高考学生报考该专业, 实现普及化。

3. 提高家庭服务业自身品位, 实现数字化。

家庭服务机构作为连接家庭服务消费者与服务供给者的重要纽带, 其经营理念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市场的规范化运作以及整个家庭服务消费市场的扩大[7]。坚持“信誉质量第一, 满意温馨服务”的服务理念, 以自律练好内功, 以诚信外塑形象, 积极探索中、高端家庭服务业的员工化管理模式。家庭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 家庭服务业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发展目标, 不断拓展新的服务内容和领域, 同时重视家庭服务业内部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 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职业道德的培训, 招聘外部高素质专业人才, 整体上增强专业技能, 提高专业化水平, 满足低、中、高端服务消费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平台, 实现家庭服务业网络化 (进网购和团购网站, 与网站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开发网购“钟点工”、抢拍“保姆”、团购“月嫂”等新业务) , 使家庭服务更加便捷、优质, 家庭服务需求不受地域限制, 全国范围的家庭服务需求都将及时得到满足。家庭服务企业可以引入ERP系统, 建立数据库, 使客户管理、员工管理、服务费结算、员工绩效考核及员工薪酬核算等主要经营管理控制全部纳入标准化、程序化、数字化的专用数据库管理体系, 实现劳动密集型企业与高科技软件的有机融合。

小结

家庭服务业刚刚起步, 需要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从业人员、从业人员与服务消费者三方的同心协力, 明确三方的权力和义务, 改变市场混乱和家庭服务人员供不应求的现状, 共同促进家庭服务业和谐快速发展。家庭服务业不但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 也可以解决城镇家庭生活中的劳务负担。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社会成员对精神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家庭服务业还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钟言.家庭服务业有望成为增加就业主力军[J].劳动保障世界, 2010, (10) :12.

[2]张子健.家政服务市场冷暖[J].新经济导刊, 2010, (10) :50-53.

[3]陈秀榕.发展家政服务业带动就业[J].中国人大, 2010, (1) :25.

[4]赵路国, 朱红缨, 孙凌寒.杭州市家政服务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湘潮, 2007, (5X) :31-32.

[5]杨瑚, 张亮晶, 张晓兵, 张怀林.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家政服务业品牌建设营销策略研究[J].SOCIAL SCIENCES, 2010, (2) .

[6]乔瑛.中国家庭服务业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资讯, 2006, (28) :221-223.

辽宁服务业聚力发展 篇2

李 荣 华

(2010年12月30日)

同志们:

天心随律转,人事逐年新。明天再有一天,我们就告别了令人难忘的2010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11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谨代表管局党委和机关党委,向机关各部门、全体干部职工致以衷心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龙腾虎跃一代英才造气势,山明水秀三江伟业炳新篇。当我们以兴奋而喜悦的心情回顾2010年时,不由激情四溢,信心倍增。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机关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扛大旗、站排头、创一流、做贡献”为目标,以“抓城、强工、带农”为战略,以建设“省级文明单位”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总局、管局两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与全局人民一道开创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新局面,让2010年成为各项事业大干快上、蓬勃发展的一年,成为彰显三江地位、大事连连、喜事不断的一年,成为继往开来、彪炳青史的一年。这一年,创造的物质财富、打下的坚实基础、积累的实践经验、积攒的发展后劲、形成的工作作风将在建局发展史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页。全年实现了粮食总产121亿斤、国内生产总值126亿元、工业增加值10亿元、工业利润2亿元,企业利润1.2亿元,经济增长速度19%;人均纯收入1.7万元、可扶持低收入户人均收入8000元;撤并作业站121个,新增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达到36平方米,建设白色路面350公里;新建及改扩建养殖小区20万平方米,实现畜牧业增加值7亿元。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归功于管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局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归功于驻局单位的鼎力相助,也归功于管局机关的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借此机会,让我代表管局党委和机关党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起来,一年机关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我把它概括为“七个明显增强”:

一是大局意识明显增强。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深刻地理解、认识和把握了“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是硬条件、经济建设是硬任务、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硬要求、和谐发展是硬目标”的思想精髓,把总局“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实施跨越工程等重要战略部署与局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工作。深刻地理解、认识和把握了管局党委提出的“农业立局、水稻富民强局”和“一业带多业、多业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紧紧抓住“强农、兴工、建城、活贸、快牧、富民”十二字方针,着眼大局,立足本岗,创造性开展工作,使全管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逆势而上,实现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和全面发展,大灾之年实现大丰收,粮食单产、总产、亩效益、商品粮和人均收入五超历史。特别是在承办省金秋粮食洽谈会暨北大荒稻米节等若干个大型活动过程中,各个处室、各个单位在自觉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体现现了大协作、大团结、大奋进的精神,在大局意识中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树立了中国绿色米都的形象,树立了建三江人的形象,树立了建三江机关的形象。

二是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机关包点处室按照分局党委的要求深入到农场,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解决问题。面对天灾,农业、农机、种子、林业、科技、绿办、畜牧、水务八大生产部门起早贪晚地工作在生产一线,为实现十项倍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技术监督、工商、环保、公检法司等部门,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为基层职工群众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深受全局干部职工的好评。

三是发展意识明显增强。机关各处室按照管局党委的要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十二字方针,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宣传、广播电视部门在唱响主旋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政策研究部门在谋划全局发展、大力深化改革上,经委在实施“兴工”战略、建设工业园区、引进加工企业上,建设部门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畜牧部门在建设养殖小区、实行规模化养殖上,林业部门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实现绿满三江上,科技部门在科技培训、新科技成果运用上,商务部门在域外开发、家电下乡、招商引资上,绿办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上都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有力地推进三江经济的发展。

四是学习意识明显增强。管局机关紧紧围绕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理论,研究政策,指导工作;学业务,提高工作能力;学法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学经济,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等在管局机关已形成良好风气、自觉习惯和工作内容。

五是民生意识明显增强。按照管局党委的统一部署,机关的同志都把十项民生工程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教育部门在创建垦区一流教育上,医疗卫生部门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上,工会在推进扶低致富工作上,民政部门在落实低保政策、关怀弱势群体上,人保部门在落实“家属工”、“五七工”政策和拓宽就业渠道、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上,公安、安全、信访、综治在维护社会稳定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六是经营意识明显增强。“全面经营,全程管理”的思想已经化作机关干部的自觉行动,财务部门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刚性预算全面落实,资产、资源经营有序推进;粮食部门自觉把“粮食资源是分局最大资源”的思想落到实处,采取扎实办法推进粮食经营,实现了“农户增收,农场增效,国家增税”的目标。审计和纪检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能,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有力地促进了经营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七是改革意识明显增强。按照管局党委的统一安排,组织、人事等部门对农业、农机、财会等七个专业技术队伍科技人员进行了改革,实行五管齐下,“考”出素质,“聘”出活力,“酬”出公正,“转”出平稳,“责”出动力。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破解了“进保险箱、吃大锅饭”的难题。创新干部政绩考评指标体系,激励干部“上对组织负责,下对百姓负责,中间对自己负责”。在全局教育系统开展了“三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公开招考教师,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卫生改革意见已见成效。通过改革建立了新体制,新体制催生了新机制,新机制激发了新活力。管局办公室和机关党委的同志竭诚尽智、亲力亲为,及时准确处理机关日常党务政务工作,协助管局领导处理日常事务,连接上下、平衡左右、协调内外,表现出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工青妇武、老干部,土地整理、经济开发区等工作均有新突破。

回首2010年,我们有四条深刻的体会。一是管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管局领导的悉心指导,是做好机关工作的坚强后盾。二是充分发挥机关职能、认真贯彻管局党委的部署,是做好机关工作的重要前提。三是步调一致、有令则行、令行禁止,是做好机关工作的先决条件。四是密切联系群众、心系民生、高效服务是做好机关工作的根本保障。

总体来看,2010年,机关各部门按照管局的部署和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管局党委高度重视机关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要求,同时,对机关工作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召开的机关全体大会上,管局党委王书记指出,机关工作可以概括为“愉快度岁月,工作出友谊,团结结硕果,拼搏促发展,和谐增凝聚,盛世树形象”。管局陶局长在机关会议上,激励机关干部“逢一必争、遇冠必夺”,争做“四从、两全、一清醒、零距离”理念落实的表率。这是对我们机关每位同志的褒奖与认可,更是对我们机关每位同志的鞭策和期望,我们要变褒奖为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深入总结经验,全面查找不足,切实改进工作,提高整体效能。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既要启动全国现代化大农业“新三区”建设,又要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任务重大,意义深远。做好2011年工作,我们必须要全力落实好总局、分局两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扎实实施十大工程,认真落实“十大民生”任务,着力推进“五型机关”(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高效型、为民型)创建工作,切实提升“六种能力”(学习能力、运筹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自律能力、外事能力),倾力掌握“六会”(会想、会说、会听、会传、会办、会写)和“六功”(调研功、作功、信息功、气质功、作为功),坚持机关党委“55331”工程,具体讲就是“强化五种观念”、“争做五型机关干部”、“坚持三个继续抓好”、“坚持三个狠下功夫”、“实现三个新突破”、“搞好一个强化考核”。

一、强化五种观念

一是强化责任观念。正确看待名和利、权和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领薪尽责、履职履责。把个人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追求干事创业的业绩上,在名利和职位面前保持安静平和的心态,始终保持感恩心。不计个人得失,心安理得去工作、去奉献,始终保持进取心,任劳任怨,勇于吃苦,把本职工作干好,把组织交给的任务完成好。

二是强化大局观念。营造政令畅通、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自觉从管局大局着眼,积极换位思考,主动加强上下之间、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以铁的纪律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是强化争先观念。切实增强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努力做到精力向发展倾斜、心思向发展靠拢、工作举措向发展聚焦,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抓发展、群策群力促发展的氛围。在工作重点上,要围绕“抓城镇、强工业、优农业、兴服务、惠民生、建体系、上科技、促共建”八个方面展开。在工作方法上,要创新工作举措,在统筹协调、破解难题上有新的思路、新的招数、新的作为。通过同心协力,开创我局大发展、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四是强化民本观念。讲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坚持依法行政,按章办事,热情服务,诚实守信,以口碑赢得民心,以实绩取信于民。切实做到尊重群众,亲近群众,帮助群众,始终把群众利益、群众得失、群众情绪摆在首位,真正把群众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真正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是强化廉洁观念。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法治机关和廉洁机关,全面提高机关工作水平,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坚决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做到自省、自警、慎独、慎行,时时处处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肯于吃苦,乐于奉献。把依法执政的要求落实到机关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

二、争做五型机关干部

一是创建学习型机关,培养“勤学善思”型干部。深入推进思想解放,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把思想解放到、统一到、落实到科学发展、转变方式上来。严格执行机关学习制度,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带学习,探索建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有效模式。拓宽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通过考试、笔记展评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及时总结学习心得体会。规范机关干部培训,鼓励机关干部在职学习、进修。

二是建设创新型机关,培养“求新创新”型干部。发扬“敢于突破、求实创新”的精神,着力解决机关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等问题。各部门在巩固现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创新力度,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机关干部强化了创新意识,立足岗位,努力创造出新的业绩。

三是创建务实型机关,培养“求真务实”型干部。以“实干兴局、实干富民”为口号,锻造一支有实干精神、全新理念的干部队伍,运用“鼓实劲、出实招、见实效”的工作方法,强化“用心谋事、用心想事、用心做事”的工作措施,确保工作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促进机关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

四是创建高效型机关,培养“高效负责”型干部。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执行落实、考核评价等机制,着力解决机关中个别部门存在的工作粗糙、效率不高等问题。机关干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每一项工作都要明确标准要求和办结时限,并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完成,实现工作的全面提速。

五是创建为民型机关,培养“爱民为民”型干部。机关干部在落实党在垦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民谋福利、替民排忧解难、维护社会稳定上下功夫。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坚持三个继续抓好

一是要继续抓好学习。要以“站排头、创一流、做贡献”为目标,以建设学习型管局、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为己任,开展扎实有效的学习活动,把干部参加学习情况纳入机关处室和机关干部考核的内容。要坚持并完善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实行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让学习成为机关干部的自觉行动。要坚持并完善述职要述学、考核要考学的制度,把学习能力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抓不懈,自觉抓好。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是要继续改善机关作风。机关的作风,就是机关的形象,就是管局的旗帜。从明年开始,我局要建设全国现代化大农业 “新三区”,机关的同志要主动深入到生产一线,调查研究,推进指导工作。要密切联系群众,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消除“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把管局机关建设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机关。

三是要继续加强管理。重点要加强财务管理、接待管理、车辆管理、卫生管理、保密管理,要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认真执行机关管理规定,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四、坚持三个狠下功夫

一是要在超前工作上狠下功夫。2011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已经确定,各处室要围绕落实两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和任务目标,早谋划、早动手、早准备、早实施,以早动争主动,确保明年的工作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当务之急,在农业生产方面,就是要搞好农业措施进脑入户、生产资料准备、农机购置工作;在城乡一体化上,就是要搞好建材的准备工作等等,要通过工作前移,保证分局党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二是要在重点工作推进落实上狠下功夫。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管局党委和各部门的重点工作,制定措施,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培养典型,树立典型,用典型推进工作。

三是要在创新工作上狠下功夫。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管局机关理应成为全局创新工作的领头羊。重要的是要在重点工作推进上抓创新,要用新思维、新办法、新措施推进重点工作;要在制度上抓创新,对不适应形势需要、制约发展的制度进行创新;要在机制上抓创新,用更加灵活的机制激发人们的活力,促进全局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五、实现三个新突破

一是要在提高工作效率上实现新突破。管局党委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是落实管局党委工作目标任务的关键。这就要求机关干部,要提高工作效率,要有时间观念,讲究办事速度,要继续发扬“五+二”、“白+黑”“豁出去”的精神,克服拖拉、扯皮、推诿等不良作风,树立机关高效、协调的形象。

二是要在提高工作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工作中,一定要树立精益求精的意识,既讲究效率,又要讲究质量,工作要有思路,有办法,有保证措施,努力让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在全垦区“扛大旗、站排头、创一流”,都成为总局或行业部门的样板工程、精品工程。

三是要在树立干部形象上实现新突破。同志们一定要从知识、修养、工作作风等多个方面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己,使机关干部始终成为飞速发展的建三江形象,中国绿色米都的形象。

六、搞好一个强化考核 强化考核,加强激励。就是要建立标准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把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一是要加强公共目标的考核,提升整体效能;二是要加强重点目标考核,强化部门职能;三是要加强包场目标考核,提高服务指导功能;四是要加强行业排名考核,发掘业绩潜能。

同志们,虎年喜结丰收果,兔岁欣开幸福花。抢抓机遇,勇站排头,全力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新三区”的目标和任务,振奋人心,令人鼓舞。实施“十大工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进一步增强富民强局的责任感、践行宗旨的使命感和勇担重任的荣誉感,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干事业,全面开创机关工作的新局面。

辽宁服务业聚力发展 篇3

围绕科普示范创建出新招

围绕科普示范市创建工作,培植科普亮点工程。市科协以创建为动力,积极筹划并建成科普示范村10家、科普示范户500余户,镇江市级科普教育特色学校10家,省级科普教育特色学校2家。市科协还十分注重完善各种基层科普设施工程建设,建立了省级科普服务工作站1家,推动98%的行政村完成了“六个一”科普工程建设,全年培植了科普示范基地6家、科普示范园8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4家、农村科普带头人16人。此外,市科协还建成科普主题公园1个,在市政府门前和新扬北路重新布置了两条科普主题活动街道。

对照创建标准,打造科普活动品牌。为确保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主题科普活动扎实有效,市科协推动建立起领导重视、部门共管、全民参与的长效机制。活动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亲临现场,全市33个部门共同参与。为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需求,提升科普工作实效,市科协还不断创新科普宣传活动方式,除正常开展的科普主题展、社区居民科普讲座、高技术知识讲座、高层产业论坛外,还开展了市民有奖科普知识竞答、社区居民科技知识竞赛、科普剧的文艺调演等活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镇江科协与扬中科协上下联动,开展送科技进校园活动,举办了“倡导低碳生活,促进生态文明”主题巡回展、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一年来,全市共举办科普讲座18场,制作展出展牌300余块,赠送科普书籍2800套,开展送科技下乡6次,举办科普文艺汇演3场次,举办科普培训12次,制作发放图书、科普光盘近万册,制作各类科普宣传画册6套,散发科普宣传资料15000份,受益群众8万人次。

按照创建要求,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树立创建为了群众,创建依靠群众,创建受益群众的理念,以创建为契机,下发了《扬中市2011~2015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调整科学素质纲要领导小组,大力开展面向五大重点人群的各项科普活动,推动了广大市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2011年11月,扬中市被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表彰为2006—2010年度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求实效

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做好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和管理。2011年,市科协加强了科协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平台建设,强化对企业院士工作站运行与管理的监督,进一步健全了“院士专家库”、“企业项目需求库”,在扬中快报等媒体大力宣扬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创新的先进事迹。另外还配合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向中国科协申报了“2011年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重点项目”的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11年7月,江苏环太集团有限公司申报建立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进入公示阶段;9月,江苏省科技厅发文,公布扬中环太集团申报院士工作站获得批准,并获得省科技厅项目资助资金100万元;10月,环太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及其团队,举办“院士工作站”挂牌暨科研合同签订仪式在,标志着科协在架设“校企合作”联姻桥上迈上了新台阶。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科普兴村计划。市科协积极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实施意见》,落实优惠政策。为加快科普惠农工作站的建设力度,建设科普惠农的长效机制,市科协还组织人员深入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园,开展调研,加强指导,帮助联系市农业科技服务团成员,解决农户发展中的实际难题。在市科协的努力下,全市共建成省级科普示范基地2家,市级科普示范基地5家。八桥镇野生蔬菜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获得奖补资金20万元,

加强学会建设有力度

以学术交流为纽带,提升学会的正规化建设。对照科协全年的工作目标,制订下发了《2011年扬中市级学会工作意见》和《2011年度市级学会考核细则》。各市级学会按照各自的全年工作目标,制订各自工作计划。坚持执行学会例会制度,保证每季度召开一次学会例会。组织部分到期学会开展换届工作,全年,协助市教育学会、环保学会、土地学会完成了换届工作,确保各学会组织网络健全。鼓励各市级学会承办省市级学术交流活动,市税务学会、医学会、教育学会、质监学会等单位全年承办省市级学术交流会议20场次,开展课题调研200余个,全年有50余项课题被列入省级重点课题,学会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60余场次。全年各市级学会发表各类科技论文800余篇,在国家刊物上发表的有150余篇,申报镇江市优秀科技论文65篇,有10篇论文获奖,居镇江科协各辖市区榜首。9月份,扬中科协代表镇江市科协,参加上海科协举办的长三角科技创新论坛,扬中科协在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交流会上做专题发言。

以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平台,调动优秀科技工作者积极性。2011年市科协推荐了一名企业人员参与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申报工作,向中国科协推荐一名企业人员参加中国科协八大会议代表,在中国科协八大接受了中国新华网、人民网、科协网的在线访谈。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尊重人才的浓烈氛围,在扬中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出台了《扬中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奖励办法》,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评选活动,重奖优秀科技工作者每人5万元,有力地调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强化自身建设树立科协新形象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组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显著提升。2011年市科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全市“为率先承诺”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制订各自的率先承诺目标,在全体党员大会上,党组作出承诺并接受全体党员的监督。党组带头践行“五种作风”,即率先垂范的作风、立言立行的作风、一抓到底的作风、团结协作的作风以及乐于奉献的作风。以举办“科技党员示范岗”的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基层科普人员队伍建设为主线,带动全体人员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围绕“五型”机关建设,单位凝聚力得以增强。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实现,市科协党组提出建设“五型”(学习型、廉洁型、和谐型、高效型、服务型)机关。党组带头执行好单位的各项内控制度,带头参加党组织学习生活,带头参与各项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推进。建党90周年期间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言,学习井冈山精神。结合全市“4+1”结对帮团活动,广泛开展帮扶结对,数次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带去慰问物资和慰问金。还组织各镇区科协秘书长外出学习考察,组织党员干部赴张家港、南通、吴江、丹徒等周边地区进行学习考察,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公务员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保证了全年工作正常有序完成,市科协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扬中科协 编辑:唐釜金)

(江苏省科协)

辽宁服务业聚力发展 篇4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辽宁中等城市正加快新城、新市镇建设的步伐, 以建设特大型城市为目标, 乘势而上。在这样大好形势下, 辽宁中等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中,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 对服务业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服务业的观念上, 对于服务业的发展仍以传统的商业为主, 认为商业发展就是商品经营, 思想仍停留在小商品、小格局中。由于认识的不足, 政府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投入也不足, 政策引导也相对滞后。二是现代服务业基础薄弱。辽宁中等城市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 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 结构不合理, 高级化程度不够。对传统服务业改革提升力度不大, 现代管理对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不明显。现代服务业布局分散, 规模总量不大, 缺乏龙头企业。三是现代服务业人才缺乏, 素质不高。缺少精通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物流、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特别是缺少精通国际贸易理念和规则, 从事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旅游、金融、保险、信息中介服务的专业人员。现在在岗的人员经营观念落后, 服务效率和人均增加值不高。这些都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辽宁省政府于2010年提出的全省服务业五年倍增计划, 以辽宁中等城市建设特大型城市发展目标为载体, 根据辽宁中等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点, 必须积极探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 树立增强加快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观念

现代服务业是用现代化新技术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 伴随信息技术, 知识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它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它具有覆盖领域宽, 吸纳就业多, 受环境约束小, 对能源和资源依赖程度低, 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等特点, 并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因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搞好调查研究, 全面规划, 编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蓝图, 增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观念十分重要。

二、加快建设区域性的金融中心

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产业, 目前辽宁中等城市的金融机构尚未形成区域性的金融中心。首先要完善金融机构体系。特别是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 将各市的商业银行改名挂牌为以市名命名的银行, 突出区域特点。其次是加快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三是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信用社、农村小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四是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 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参股地方金融机构。五是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目前辽宁中等城市上市公司较少, 要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为此, 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改善政策服务, 加强金融监管, 形成安全稳定、规范有序的金融发展环境。

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辽宁中等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一是要进一步发展观光游。沿海城市有优美壮观的海岸线, 滨海大道宽阔通畅。辽宁境内有辽河、浑河、太子河, 中等城市大都跨河而立。内地城市有许多名塔、名陵、名寺院等人文景观, 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应进一步增加沿海观光带、沿河休闲带的景点和设施, 努力推介沿滨海大道观光游, 环城休闲游。二是发展红色旅游。辽宁是抗日英雄赵尚志、李兆麟的故乡, 是雷锋入伍、工作过的地方, 是辽沈战役的主战场, 是抗美援朝的大后方。辽阳市建有抗日英雄李兆麟纪念馆, 锦州市建有辽沈战役纪念馆, 丹东市建有抗美援朝纪念馆, 抚顺市建有雷锋纪念馆。这些场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形成了红色旅游链。各场馆应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 进一步征集、充实文物,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使展览更加形象化、立体化。各市要大力推介红色旅游项目, 奏响主旋律。三是要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新开发的恐龙化石, 各朝代的遗迹与传说, 葫芦岛市的明朝一条街, 清文化的发源与传承, 多姿多彩的满族剪纸, 东北二人传, 辽南皮影戏等, 都显示了悠久历史文化内涵, 各市要创造出文化旅游精品, 提高旅游文化的品位。四是要加快发展温泉旅游、冰雪旅游。辽宁中等城市大都有温泉资源, 要尽快改变小浴场的分散布局, 建造大型浴场, 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温泉旅游的需要。辽宁冬季白雪皑皑, 千里冰封, 这是发展冬季温泉冰雪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冬天室外泡温泉, 池内热气缭绕, 池外冰山环抱, 还有高山滑雪, 冰雕雪雕异彩纷呈, 好一派北国风光, 让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使原本旅游淡季变成了旅游旺季。各市要大打冬季温泉冰雪旅游这张牌, 进一步开发这一特色项目, 让现代旅游服务业大放异彩。

目前, 辽宁中等城市文化旅游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各市应迅速建立旅游集团, 涵盖酒店、旅行社、购物、电子商场、汽车、娱乐、景区等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要顺应休闲旅游成为未来出游热点的大趋势, 把休闲旅游作为未来的重点进行培育, 使现代的文化旅游业成为本市的支柱产业。

四、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

沿海城市要以海港为依托, 建立大型连接海洋与陆地的进出口物流中心。营口港在已建立物流中心的基础上, 应进一步强化它是东北内地及内蒙古距海最近港口的枢纽地位, 积累经验, 推动其它沿海中等城市物流中心的发展与壮大。辽阳市是我国皮装裘皮生产、加工销售的集散地, 目前应抓紧改变小作坊式分散加工, 向集约化发展, 建立大型皮装裘皮精品加工厂和皮装裘皮销售物流中心, 把产品销售到外省市, 开辟东北亚、欧美市场。盘锦大米、化肥仓储与销售, 辽阳石化产品, 阜新、朝阳肉食加工, 都应加快建立物流的龙头企业。形成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服务业生产带。

五、重视发展会展经济

辽宁中等城市的会展要以本地区的名牌产品, 精品产业为重点, 建立会展中心。铁岭市法库县陶博会展, 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生产厂商、经营商云集法库, 应大力推广他们的经验。辽阳市的皮装裘皮会展, 本溪市的药材会展等都要在巩固和壮大已有名牌基础上, 促进会展业与其它产业, 特别是本地区土特产品的优势相结合, 提高会展的档次和专业服务水平, 形成会展的品牌系列。

六、提升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

首先要完善电信基础业务, 保持信息传输业务领先地位。其次应以软件开发、电子商务为重点, 成立软件开发公司, 建立软件园区, 要与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相结合, 壮大软件产业, 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七、重视人才、培养人才

一是要引进人才, 特别是引进职业经理、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等高级人才。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鼓励政策。二是培养一批各领域精英, 学科带头人。三是对现有员工进行岗位培训, 培养他们现代服务的理念, 提高专业资质。四是有计划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现代服务业的短缺专业, 培养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专业人才, 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摘要:本文分析了辽宁中等城市在加快建设特大型城市的进程中, 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探讨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意义及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浅析 篇5

2014年以来, 李克强总理三次在公开场合提出, 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辽宁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 正处于传统工业的升级改造、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 制造环节所创造的产品附加值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而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所带来的附加值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所以, 有效充分利用服务资源已经成为工业企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于1966年提出, 之后各国经济学家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更细化的分类。我国《十一五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那么, 到底什么是生产性服务业呢?一些学者从服务功能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定义。服务业可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不直接用来消费, 它是为制造业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是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 因此它的产出多表现为人力和知识资本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依附于制造业而存在的, 贯穿于生产的前期、中期、后期, 覆盖范围包括金融、工业设计、管理咨询、仓储物流等。

生产性服务业最初产生于制造业企业内部, 它可能是企业内部研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部门,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程度的逐渐精细, 这些部门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 发展成新兴的产业。简而言之, 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为生产性制造业提供服务的行业, 包括生产前期的设计、咨询、研发, 生产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运营分析, 以及生产后期的产品验收、市场营销等。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于成本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 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最求成本的最小化。对于各种生产环节, 如果外部的组织能够做得更有效率, 同时成本更低, 那么此项活动就应该由外部的组织来完成;反之, 如果企业自身能够做得更好, 则应该选择自己做。最终, 企业只保留最具优势的核心经济活动, 将人力资源、仓储运输、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非核心的经济活动外包出去, 这些外包出去的经济活动就发展成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将其内部的非核心的服务性经济活动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来做, 不仅提升了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也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 降低运营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全球统计数据来看, 每一元制造业产值就需要至少一元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 没有制造业就没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 生产性服务业也是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途径, 没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就不能形成强劲的综合竞争力。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物流、金融、贸易等服务行业也会迅速发展, 生产性服务的完善也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率。

近10年来,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主要表现在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 经济活动的中心从制造也想服务业转移。

三、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

2013年辽宁省GDP为2.7万亿, 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25万亿, 占GDP比例为46.3%;服务业产值为1.05万亿元, 占GDP比例为38.8%。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业占服务业比例为30%左右。从目前的数据来看, 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还不大, 但从制造业升级改造的趋势看, 辽宁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辽宁省沈阳市的铁西区, 一直是重工业的产业集群区。近年来, 铁西区政府将分离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实施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 通过分离企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仓储物流等业务, 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盈利水平和生产效率。2013年, 区内21户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实现税收近1亿元。沈阳鼓风机集团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分离的一个成功案例, 沈鼓客服公司2013年完成销售收入3.6亿元, 实现利润1.02亿元, 占全集团利润总额的25%;另一家从沈鼓集团分出来的工程成套公司累计订货实现10亿元。这些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正逐渐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预计, 生产性服务业收入将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到10年内将与主业平分秋色。

随着制造业的升级改造,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将会迅速上升。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的制约。其一, 辽宁的制造业企业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生产模式落后陈旧, 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速度缓慢, 工业企业多侧重于实体产品的生产, 对于服务项目的需求主要围绕产品生产, 与制造相关的金融、市场销售、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等服务项目需求较少。其二, 辽宁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多数为国企, 国有企业资产处置等规定, 不能满足生产性服务业分离的需要。再加上体制僵化, 机构调整及人员精简成本过高, 这些削弱了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性。其三, 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 政策方面的支持和优惠较少。这些都束缚和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四、辽宁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措施

辽宁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不仅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也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 可以加快传统工业改造升级的步伐, 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在分工和专业化机制的作用下, 生产性服务从工业内部独立出来, 通过外包方式演变为专门的产业形态, 这既是工业发展高级化的必然趋势, 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环节。随着制造业升级转型, 其社会化程度就越高, 其周边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就越多, 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就越大。

辽宁应该以汽车制造、石化、装备生产等重点产业为中心, 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让这些重点企业为龙头, 带动全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推动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 坚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 以工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升级转型, 并逐步实现由制造业主导转变为由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模式。

2. 营造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进一步放开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鼓励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性服务业的用地需求, 鼓励企业利用自有工业土地兴办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新办生产性服务业, 在土地价格和指标上给予一定支持。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税收政策, 对于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实行高新技术产业优惠税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金融产品, 为生产性服务业搭建方便快捷的融资平台。

3. 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制度

按照国家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结合辽宁省产业特点, 尽快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明确各有关部门相关统计任务, 实行信息共享机制, 逐步形成年度、季度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发布制度。

4.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懂技术、会操作的高层次人才。应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生产性服务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与开发体系, 出台生产性服务业职业任职资格标准, 提高整个行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此外, 政府还应该设立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特别贡献奖, 并资助专业人才出国培训, 以此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生产性服务业。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 它的作用在于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水平。生产性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是传统工业改造升级, 工业发展高级化的必然趋势。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 正处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 必将为辽宁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篇6

一、生产性服务业现状

1. 结构不合理。

辽宁是以初级原材料加工为主体的老工业基地, 即冶金、石油、化工、煤炭和建材等,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工业始终围绕着资源开发和初加工, 由此产生和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壮大, 从产业结构的密集形态来看, 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 占60%以上, 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不足10%。随着改革深入和国家经济的调整, 固定增产投资放缓, 与重工业衔接紧密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比较大, 代表全省服务业的支柱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发展放缓, 甚至停滞。对处在不发达、滞后的服务业如金融、信息、通信、中介服务、研发设计等影响更大, 这些都含有较高的技术和知识, 所占比重较小, 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 能够进入千家万户、直接面向消费品的生产性服务业更少。数据显示, 2014年辽宁投资实际增速为-1.5%, 增速为全国倒数第一, 1-11月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5%, 高于上海的4.5%, 但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经济比重60%以上, 辽宁仅为41.8%, 比例虽然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但是低于全国48.2%水平, 金融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7.4%, 低于全国12.8%的平均水平, 同北京、上海、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相比, 差距更为明显。

2. 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比较符合初期规律, 即企业大多数所需的是一种基本的辅助性服务, 由企业内部所提供并依附于企业, 发展的结果仍然是“大而全”的封闭式自我服务模式, 缺乏能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外包降低成本的意识, 实际上是完成了一些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 不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外部的生产性服务市场。辽宁的重工业、装备制造业、冶金和石化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使得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会计、营销、咨询等服务职能部门分离出来, 与企业相互依存, 并促进房地产、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向前发展。但遇到各类要素成本全面上升、产能严重过剩、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时, 直接受影响的是与企业相互依存的生产性服务业, 而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和会展业的所占比重较小。

3. 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域经济不平衡是辽宁省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同样反映在生产性服务业, 包括地区总量和行业发展不平衡, 呈现出沿海到内陆、中心城市到中小城市及农村的辐射状态。服务业增加值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鞍山、本溪、辽阳、抚顺等地区, 尤其是软件业、金融业、信息技术、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虽然大多数集中在沈阳、大连, 但尚未形成区域性聚集的物流、金融、文化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 缺乏规划和特色定位, 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服务业整体上仍然比较落后, 制约了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推进。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不够充分。

围绕传统工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大多数是针对产品的辅助性活动, 依附性强, 特别是研发设计严重滞后, 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不能为先进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 在产业链中附加值低, 企业也就丧失存在和竞争的根本。反过来, 企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也制约着服务业向前发展, 导致经济恶性循环。

5. 产业聚集化程度不够。

国内外中心城市发展规律表明, 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区域具有高度集聚的特征, 尤其是以金融、商务、设计为主导的核心集群。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加工精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 在一定意义上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的过程。辽宁省大部分服务行业和项目分布不集中, 集约化程度不高, 目前所形成的仅仅是形态上相对聚集, 或是“聚”而不“群”, 尚未形成产业集群, 不能发挥集聚效应, 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业群内企业之间业务和技术缺乏关联性, 没有明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 产业结构趋同严重, 而且群内企业和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互动机制不健全, 企业科研能力弱, 发展后劲不足。

6. 体制机制障碍。

生产性服务业一直是辽宁经济发展的瓶颈, 其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难以同步进行。主要是受体制机制的制约, 体制和规则是通过人来制定完成的, 关键还是人的服务观念和意识, 尤其表现在市场机制作用、准入、监管体制、税收制度和金融制度等方面的约束, 最集中的表现是行业准入门槛过高和行业垄断两个方面。在铁路、民航等行业以及地方公用事业上,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业垄断。一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如银行、通讯等行业, 准入门槛较高、市场准入范围狭窄, 其结果是将绝大多数潜在投资者拒之门外。垄断的结果就是在没有竞争压力下, 服务行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受到抑制, 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

1. 适时调整结构。

扩大和巩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服务业优势, 在发展中予以更多先进的科学管理和技术, 培育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物流业的发展, 推动生产性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 并赋予更多核心技术, 带动服务业向前发展。支持和鼓励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移动增值、广告、咨询调查、中介营销等新型业态服务业发展, 在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优先发展与消费者服务有交叉的服务业, 如金融服务。

2.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

从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来看, 在服务业内部结构中, 不断增加通信、金融、保险、物流、中介和专业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 与制造业融合不断加强, 在制造业服务中起着增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 这已成为服务业发展趋势和主流。在主要工业国家有50%以上, 已将主营的制造业向服务业衍生和转移, 服务在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制造业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发展空间和支持, 服务业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更高的技术, 相互融合促进发展, 同时, 服务业内部的行业相互融合, 并产生新业态。

3.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服务业集聚是服务业内联系紧密的产业集中和集聚的一种形式, 带来的是区域经济和规模经济机构的集合, 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沈阳、大连是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导区、示范区, 不乏有这样的聚集区, 但规模和集聚效应并不明显, 应该加强内部行业的融合, 产生出更多的新业态。其他城市应根据地区优势, 并依托沈阳、大连两个城市业已存在的现代服务业优势, 建立并形成与本地区联系紧密的服务业, 逐渐形成具有辐射和梯度发展模式。

4. 加强从业人员培养。

生产性服务业是以先进科技、专业人才为主要生产要素, 技术和知识含量较高, 未来优先发展的行业将是知识密集型和人才资本密集型行业, 特别是金融保险业、信息综合服务、研发设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更加专业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吸引着大量的就业人才, 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知识技能以及素质并不一致, 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人员的比例较低, 高层次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 短期内应加快人才引进, 同时优先培养制造业中有突出表现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达到具备掌握生产与服务双向知识的带头人。充分利用良好的教育资源, 开放教育体系, 建立和鼓励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办学等模式。

5. 鼓励和支持创新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是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推动力, 国际经验表明, 制造业迅速发展后, 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更广泛更高的需求, 其中, 研发设计处于产业链条的上游和高端环节, 通过研发和创新设计等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 进而增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全国经济开始由工业驱动向服务业驱动转变, 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只有创新才能生存, 推动辽宁工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总之, 生产性服务业涵盖很多细分行业, 不同行业和地区在发展需要、面临的突出问题等都存在较大差异, 作为政府部门必须根据省内的现状和实际情况, 摒弃以往计划经济思维模式, 增强服务意识和理念, 研究世界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律, 总结和借鉴国内东南沿海发展先进经验, 做好务实和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 促进辽宁省经济复苏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华.安玉兴.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辽宁经济, 2010, 08:40-41.

[2]本刊特约评论员.加快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J].辽宁经济, 2013, 12:1.

[3]方天, 于红梅.着力推进辽宁省“十二五”服务业加快发展[J].辽宁经济, 2012, 02:18-21.

[4]赵德贵, 程锦.辽宁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与推进措施[J].辽宁经济, 2014, 02:26-27.

[5]魏玉芝.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 12:94-96.

[6]李向民, 吴志刚, 张崇.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14-17.

辽宁服务业聚力发展 篇7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珠三角经验,辽宁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于1975年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 (Producer Services) 的概念。一般认为, 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含义是提供中间需求的行业, 具体包括物流、金融、科技、信息和商务等非直接面向消费者需求的服务门类。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 与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有着密切联系。二者之间关联互动的程度、广度、深度和高度直接决定了产业结构演进乃至整个经济质量水平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并提出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关联互动乃至融合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共和国传统的制造业基地, 辽宁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 需要学习借鉴国内经验教训, 以便更好地增加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关联互动的程度、广度、深度和高度, 从而加快推动辽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境内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 当地生产性服务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与制造业关联互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虽然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但是仍值得辽宁借鉴, 当然珠三角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教训。

一、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和经验

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和惠州等, 广义的泛珠三角地区还包括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 (区) , 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珠三角地区是新中国最早启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地区之一, 当地背靠祖国腹地, 紧邻香港、澳门, 遥视台湾, 面向东南亚, 是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和出口加工贸易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之一, 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加工区、制造业基地和跨国采购中心之一。随着当地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产性服务业在当地产业集群中不断涌现发育, 并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1.物流服务业

珠三角地区的物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产业基础, 与当地制造业有着天然的联系。珠三角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产业发展, 2002年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五”计划》, 提出建立协调有效的管理机制, 规范物流发展秩序, 推进物流业的改革和开放, 扶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 推动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 加快物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促进海陆空等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和物流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从而基本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强粤港澳区域物流协同合作、推动以广州——深圳为轴线的珠三角地区成为国内外双向物流和海陆空立体物流相结合的国际性物流中心, 从而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广州、深圳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文件。如深圳出台了《深圳物流“十五”计划及2015远景规划》、《关于加快深圳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等, 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海、空港投资建设力度, 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建立以电子身份认证、公共密匙安全体系、电子支付和电子数据交换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加快建设综合型和集散枢纽型两种类型的六大物流园区, 形成与物流业相关的货运交易、代理、信息、管理、保险、金融等服务功能;并鼓励鼓励金融、保险、电信部门及生产和流通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结成合作联盟, 以资产为纽带, 以服务质量为品牌, 以信息技术和专业化管理为基础, 提高现代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这一系列措施, 把物流服务业与信息、金融等服务业结合起来, 共同服务制造业和出口贸易的发展。

2.科技和信息服务业

随着珠三角地区商务成本的上升和国内外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组, 自改革开放以来当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出口加工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制造业改造转型迫在眉睫。为此, 珠三角地区采取各项措施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 从而积极推进产业升级, 广东省科技厅联合云南省科技厅对泛珠三角科技资源情况进行调查, 完成了《泛珠三角区域科技资源联合调查数据汇编》, 摸清了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科技服务资源的家底, 从而便于整合开发。其次, 开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直接联系的技术研发项目, 如广东省科技厅出台了环保型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工作方案, 并推动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 通过制造业信息示范市 (区) 建设项目等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和制造业信息化新的核心技术, 给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注入了新内涵、新活力, 在IT装备和信息服务软硬件两方面对制造业的改造发展给予支持, 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并加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程度, 促进广东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使得广东制造业改造升级颇具规模, 尤其是与产业信息化改造直接联系的IT制造业。到2010年, 广东IT制造业销售产值超过2万亿元, 增长22.6%, 占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 成为信息产业第一大省。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等手段,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提高科技服务行业活力。加强泛珠三角地区科技研发合作, 广东和香港及泛珠三角其他省区共同开展关键领域项目联合攻关工作;还与广西合作建设星火技术产业带, 优化两广特色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积极举办展会论坛, 加强科技交流。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 提高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益, 为区域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支撑。

3.金融服务业

金融业是珠三角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 2012年广东全省金融业总资产高达15.3万亿元, 居全国首位, 并超过排名第二的江苏省1109亿元。近年来, 广东不遗余力地构建金融强省的同时, 坚持金融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 尤其是其中的先进制造业, 取得了较好成效。首先, 广东银行业积极落实“产融对接”, 实现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有机统一。到2011年底, 全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贷款余额达8200亿元。其次, 针对初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积极开展产品创新, 探索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新型权利质押融资业务, 推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还出台《出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十六条”意见》, 遵循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重点支持节能减排、战略新兴产业和创新型、创业型、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 注重银行与企业建立互信互利长期业务合作关系, 帮助企业通过现代金融服务产品提高自身的运营管理效率, 引导企业走“专精新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同时通过企业的发展壮大来培育自身的优质客户群体, 提高经营效益, 从而实现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的良性互动。第三, 在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和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等地, 通过金融创新:股权交易和支持发展股权投资企业等服务制造业发展, 尤其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

二、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教训

当然, 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过程中当地物流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教训。首先, 在物流方面, 物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标准化程度偏低, 配套设施发展滞后, 增值服务不足, 导致供求结构矛盾:低层次物流服务相对过剩, 而高层次物流服务相对不足;其次, 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 培训认证不规范, 人才匮乏, 影响行业整体素质;最后, 人为的行政分割影响物流资源的有序竞争与合作。为此, 辽宁应该完善物流法规政策体系和相关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 打破行政区划而站在全省高度整合物流资源, 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制造业的发展。其次, 在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领域, 一方面, 从科技资源角度看, 珠三角地区科技人员占比偏低, 甚至一度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 从成果转化角度看, 珠三角制造业信息化广度和深度仍然不足, 信息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速度迟缓, 直接导致信息服务业规模和质量仍然滞后。为此, 辽宁应该切实发挥并进一步发展自身在人力科教资源的传统优势, 并加以引导, 避免过于集中在沈阳、大连等几个少数地区而影响全省产业发展质量和格局, 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将这种优势转化为科技成果和产品。最后, 在金融服务业领域, 由于历史、行政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原因, 产品创新仍有较大空间, 况且与上海和香港地区的金融领域合作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因此对当地制造业、物流业、科技信息和商务服务业的支持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为此, 辽宁应该在发展沈阳、大连金融服务业的过程中, 结合国家级开发战略地位和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结合自身制造业发展特色, 整合金融资源, 抓好产品创新, 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 从而实现辽宁的全面振兴。

三、推进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 需要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上, 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引导和服务, 构建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等手段, 推进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

(一) 必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增大规模, 改变服务业相对落后的局面。

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和竞争性市场秩序, 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剥离, 创造更加公平、科学、规范的税收环境,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教育体系, 并推进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开放。

(二) 通过完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等政策工具, 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鼓励产业项目向特色园区、产业片区集中, 以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产业环境。消除中间环节的重复征税问题, 实行鼓励联动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与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的对接, 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三) 通过构建区域价值链和产业集群, 打造专业化分工体系, 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创造平台和条件。

一方面需要构建区域价值琏, 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 提高产业集中度, 形成一条研发、设计、制造、品牌、营销的区域价值链。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园区和重点功能区等载体建设, 引导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向集聚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应该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等, 做好发展规划, 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 进一步突出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还要通过构建和加强共享信息的平台建设以保障生产性服务产业集群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相互之间形成一个服务网络, 形成上、中、下游整体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晓晔, 高玉蓉, 张丽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对策.经营与管理, 2012 (7)

辽宁服务业聚力发展 篇8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高端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集群化等特点。

一、促进辽宁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意义

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是指为追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 而促使现代服务业相关资源、要素和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

近年来, 上海、北京、南京、天津、宁波、苏州等地把构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实现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辽宁省作为工业大省,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集群发展, 对于建立节约型产业模式和效率性经济结构, 特别是对加快建设国家级产业基地, 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辽宁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

1.城市化水平高, 居全国首位。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特别是国际性大都市, 这些城市往往成为跨国公司总部的聚集地、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等。辽宁省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及中部和沿海城市群的发展, 为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提供了天然的空间载体。

2.产业集群发展有一定优势。辽宁省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产业集聚特征明显, 沈阳的汽车产业、大连的软件产业等也逐渐形成规模, 这些为现代服务业, 特别是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集群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动力。

3.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 辽宁省委、省政府把现代服务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以推进,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 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自2002年以来, 服务业增加值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全省发展迅猛的新型产业, 为进一步实现集群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地理位置优越, 基础设施完善。辽宁省是东北与关内通达的门户, 是连接东亚与欧亚大陆桥的枢纽;拥有东北最大的空港、海港、信息港和最稠密的铁路、公路交通网。辽宁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具有充足的硬件保障。

5.科技基础雄厚, 人力资源丰富。辽宁省集中了一批全国一流的科研院所, 教育体系齐全, 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其中, 万人科学家工程师数列全国第4位, 普通高等学校总数列全国第3位, 可以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

三、促进辽宁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1.以沈阳、大连为代表, 着力打造国际性大都市。同时, 进一步促进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城市化水平, 为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载体, 是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2.规划和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引导金融、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重点在于:第一, 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以辽宁省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电子机械等几大传统优势产业为轴心, 推动生产性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 培育现代制造业的中介服务产业集群。第二, 加强高新技术孵化、渗透、转化、中介、技术平台的配套服务, 培育信息化产业集群, 推动信息化产品制造业与软件、通信、网络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第三, 发挥沈阳、大连作为全省金融业监管、决策、信息和清算功能中心的优势, 增强中央商务区和金融中心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 培育金融产业集群。第四, 以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口岸城市为依托, 重点发展国际航运服务和国际贸易服务, 培育现代物流和贸易产业集群。第五, 依托大连国家级软件园和新一代环保电动汽车的研发制造, 培育软件服务外包和节能环保等新型现代服务业集群。

3.重视区域合作, 扩大对外开放, 拓展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空间。加强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联系, 依托辽宁中部和沿海经济带, 挖掘周边地区市场容量, 促进区域产业群的共同发展。通过培育强大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逐步提高辽宁现代服务业对东北和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和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服务能力。同时, 密切关注国内其他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向, 打通企业合作通道, 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半径。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9

一、生产性服务业理论与分类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Greenfield (1966) 提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主要为满足中间性需求, 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 用于商业运作或更进一步的生产, 而不是满足最终直接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 为保障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够更加有效率、更具技术性, 同时保证关键生产环节及其与其他环节的一致连续性而提供服务的服务行业。根据国际和我国的产业部门分类标准, 生产性服务业分为金融业、科学研究、仓储邮政通讯业、计算机信息与软件行业服务、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六大类。

二、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1.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现状。

“十一五”期间,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增长2.48倍, 年均增长19.96%。2010年,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69.19亿元, 比2009年增长18.25%, 占辽宁省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6.82%, 占辽宁地区生产总值的18.25%。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增长迅速, 但在经济中的比重仍然较低。

2010年, 辽宁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8191.6亿元, 增长33.7%, 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投资5478.53, 增长35.38%,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4.15%。在第三产业行业中, 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增长10.5%, 住宿餐饮业投资增长18.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1.2倍,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投资增长28.7%,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49.9%。可见,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以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为主, 说明辽宁省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就业。“十一五”期间,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员不断增加, 2010年达到90.91万人, 比2005年增加近10万人。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员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4.64%, 占辽宁省总体就业的比重逐年增加, 达到17.55%。这都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

2. 辽宁省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状况。辽宁省14

个城市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三个梯队。大连和沈阳为第一梯队, 生产性服务业产值过千亿元;其次, 鞍山、抚顺、营口、锦州、盘锦和丹东为第二梯队, 产值过百亿元;此外, 本溪、葫芦岛、辽阳、铁岭和朝阳为第三梯队, 产值50亿元以上。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形成了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 各城市间发展差距较大, 并且差距逐渐拉大。

从对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体行业的产值统计结果来看, 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最高,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偏低。这说明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各城市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3.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集聚程度。

主要进行了三种方式的分析。一是区位商分析。区位商是用来反映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某些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若区位商LQ>1, 则显示该地区某产业在地区范围内相对集中, 或者说该部门存在着输出活动。计算结果显示,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商LQ=1.09。这说明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中 (趋向集中) , 但集中程度偏低, 或者说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对外输出能力不强, 基本满足自身需要。对外输出能力低于北京、上海等生产性服务业发达地区。在具体行业上,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金融业的区位商指数LQ>1, 说明这两个行业空间集中程度相对明显, 具有服务周边地方的辐射功能和对外输出能力。而信息类、房地产、科学研究和商务服务等集中程度则偏低, 基本能够满足本省内的服务需求, 缺乏对外输出能力。二是空间基尼系数分析。从行业角度来看, 可以通过空间基尼系数来衡量一个地区产业集聚情况。该系数越大说明行业集聚度越高, 系数越小说明行业集聚度越低 (0≤G≤1)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六大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都接近0。这说明目前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 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三是K-spec指数。其可用来衡量区域之间产业结构的差异 (即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 。当该指数等于0时, 表示被考察的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 而该指数等于2时, 则说明两个地区拥有完全不同的产业结构。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Kij=0.0267, 说明辽宁省与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基本相同。

三、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总量依然不足, 在辽宁经济中的比重不高;与北京、上海等生产性服务业发达地区相比, 发展仍然落后。在辽宁省服务业内部结构中, 以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是其主要构成部分, 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 说明辽宁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辽宁省14个城市中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性服务业与基础产业 (制造业) 互动与融合不明显;生产性服务业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现代服务人才缺乏且人才外流;对外开放水平较低, 且存在体制性障碍等。

四、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针对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 省市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管理职能,

全方位布局省域内产业, 可以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支持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协会发展及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进行综合管理等措施和对策, 来促进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 考虑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雄厚及生产

性服务业的特征,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应以“依托和服务制造业”为指导思想, 围绕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优化升级进行发展, 为制造业升级服务, 以实现两者互动融合发展。

3. 推动核心城市带动、重点区域为载体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

发挥大连、沈阳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带动作用, 依据不同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定位, 不同城市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应有所不同;同时, 应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域或园区建设, 以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4. 应利用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积极引进外资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必须深化对外开放, 充分吸引以日韩等为主的外商投资。在服务业外包潮流中, 辽宁应发挥临近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优势, 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最后, 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注重高端服务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辽宁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现状、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状况、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间状况, 找出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上一篇:信息披露指数下一篇:中学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