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药事管理学

2024-07-21

课程教学药事管理学(精选十篇)

课程教学药事管理学 篇1

1 教学内容的优化

《药事管理学》课程作为药学、药物制剂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时数为32, 课程通过《药品管理法》、现行的药事管理法规与医药领域的实践环节有机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药事管理基本知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精简部分章节学时, 突出重点, 与执业药师考试大纲紧密结合。

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我国现行的主要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了解药事管理基本知识;具备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能力, 并能独立运用国家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执业药师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药事管理与法规方面的新进展[1]。而药事管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药事管理概述、药事法规、部门管理制度, 教学重点放在二、三部份内容的学习上, 强化学生的法规意识, 为将来参加资格考试打好基础。绪论部分教学学时精简约20%, 讲解关键在突出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该门课程的整体框架和学习方法, 同时掌握该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

1.2 社会实践与专业见习有机结合。

本门课程与专业见习有机结合既满足课程社会实践的要求, 同时缓解理论学时紧张的矛盾。四年级上学期, 药学专业学生到药房、社会药房、药厂、药检所等药学组织进行毕业见习, 见习时段与本门课程近同步开设。为期一个教学周的专业见习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和转化, 同时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和了解药学实践部门的新变化, 促进教学内容、信息更新。

2 教学方法的优选

2.1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课程共十三个章节, 教学均以概念、法规介绍等理论讲授为主, 内容枯燥乏味,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积极性不高, 影响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各章节的特点, 灵活设计教学方法, 对于政策性强的内容以理论讲授为主, 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 引入当前时政或医改动向, 引发同学对药学时政的思考和关注;以法规为主的部分, 以案例分析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探究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章节,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并形成市场调查报告在课程上汇报, 培养学生学习药事管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维, 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组织能力;此外, 对于一些内容单纯, 记忆性强的章节, 要求学生自学, 之后通过检测自学效果的方法来组织教学。总之, 教学中充分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内容相结合, 才能顺利实现教与学的转化。

2.2 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特点

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 教学内容涉及大量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如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药品经营质量规范 (GMP) 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试行) 等。由于本科生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药学时政、药事法规了解甚少, 加之法规内容枯燥、乏味, 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 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 在该部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较为适宜。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 以案例为基本素材, 将学生引入含有问题的具体实践情境中, 师生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学习、分析与研讨,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多维性解决问题能力、面对复杂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2]。但案例的选择首先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影响较大, 能反应药事管理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 符合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所选案例时间跨度较短, 内容较新颖, 具有时代特色。案例的剖析应尊重事实, 未加入主观的假设, 不仅仅局限于以往对违法案例的处理分析, 可以引入了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实例。

2.3 实践教学环节

药事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学生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 没有实际工作经验, 在教学中涉及的一些管理模式比较抽象, 学生无法理解。实践教学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转化的纽带,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医药市场对药学人才在药事管理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 确定社会实践的方案, 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 构建综合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3]。如学生到药厂参观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体验药厂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及药厂GMP实践和管理;到社会药房了解药品经营模式, 药品分类管理、药学社会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到医疗机构药房实习, 了解医疗机构药品的采购、储存、出入库管理、药品的分类、调配及临床药学活动等丰富的药学实践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的感性认识, 如涉及GMP、GSP、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等章节的讲解时, 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课程气氛, 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起到较好的效果。

3 评价机制的完善

3.1 制定多维度评价机制

制定新一轮教学大纲, 对命题思路、考核类型、试题类型、成绩评定进行调整, 旨在通过期末考核、平时成绩、课外实践、调查报告、课堂汇报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评价学生,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2 课程考核与《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有机结合

《药事管理学》不仅是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也是执业药师必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学生掌握我国现行的主要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了解药事管理基本知识;具备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能力, 并能独立运用国家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执业药师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药事管理与法规方面的新进展[1], 是本门课程与执业药师考试交集所在, 也是两者有机结合前提。

3.3 引入市场调查论文考核方式

确定课程研究专题内容, 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和组队开展课外社会实践调研, 形成调查报告, 并分组进行课堂汇报, 锻炼学生团队意识, 组织沟通表达能力,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现有知识学会分析和解决药事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 阅读科技期刊和学术专著, 不断的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查、阅、写”的综合能力[4]。同时将社会实践过程纳入课程评价中, 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有利于实践活动有效顺利开展。

4 教学效果

有望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方法的改革、评价机制的完善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达到培养学生辨别药事管理领域中的合法与非法行为的能力, 提高综合运用药事管理的知识与药事法规的规定的水平, 初步建立的药学职业道德意识,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奠定基础。同时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工作必需的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改变药学生传统单一的药学知识及技能结构, 为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颖, 郑一敏, 宋丹.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改革策略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4) :129-130.

[2]李珂珂, 吕青志.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6) :730-732.

[3]刘华, 李晓波.大专院校《药事管理与法规》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8) :205.

学习《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感想 篇2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个学期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下来,我主要对一下几方面有了一些了解:

一、什么是及药事管理及药事管理学

药事管理的定义是:为了保证公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有宏观上国家依照宪法通过立法,政府依法通过施行相关法律、制定并施行相关法规、规章、以及在微观上药事组织依法通过施行相关的管理措施,对药事活动施行必要的管理,其中也包括职业道德范畴的自律性管理。药事管理不论对公众、对药事组织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药事管理是保障公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和生命健康的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为药事组织提供了法律依据、法定标准和程序。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以药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为主要基础的药学类边缘学科,是运用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现代药学事业各部分活动及其管理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药学科学与药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涉及很多管理规范的学科,想学好以及应用好药事管理学不是那么容易的,因而若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需要多了解一些药事管理的法规。

二、制药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

医药行业是朝阳行业,是永不衰落的行业,特别是我国WTO的加入,国家急需大量中高级医药专门人才。制药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可以面向医药系统的公司、药厂、药房、药检所及卫生系统的药剂部门、防疫部门,今后的身份将是药师或执业药师。药事管理的就业面很广,并不局限于医药代表。男生做医药代表的比较多,女生更多的是去做注册,QA,药店经理培训生。

三、GSP GSP是英文Good Supply Practice的缩写,意即良好供应规范,是控制医药商品流通环节所有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因素从而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医药商品在其生产、经营和销售的全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作用,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必须在所有这些环节上采取严格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医药商品质量。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来保证药品质量,在实验室阶段实行GLP,新药临床阶段实行GCP,在医药商品使用过程中实施GUP,GSP是这一系列控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1982年我国开始了GSP的起草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1984年中国医药公司组织制定的《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由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发文在全国医药商业范围内试行。我国第一套GSP的发布实施,引起医药商业企业的广泛重视,许多企业将GSP逐步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使之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几年的试行后,1991年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组织力量对1984年版GSP进行了修订,1992年由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实施,使GSP成为政府实行医药行业管理的部门规章。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总结了十几年来GSP实施经验,在1992版GSP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并于2000年4月30日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0号颁布,200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版GSP对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进行了区分对待,内容更加具体、科学、丰富、实用。

我国现行的GSP与前两部相比有自身的特点:

1.现行GSP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部在推行上具有强制性的行政规章,是我国第一部纳入法的范畴的GSP。过去的GSP是由国有主渠道的上级管理部门或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具有明显的行业管理色彩,仅仅是一部推荐性的行业管理标准。

2.现行GSP管理的商品范围变为与国际接轨,与《药品管理法》管理范围完全一致的药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医药商业部门存在着医药商业和药材商业两大系统,GSP由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自然而然地将GSP的管理范围确定为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四大类医药商品。与国际惯例相比,一方面多出了后三类非药品的医药商品,一方面在药品的范围内又不能涵盖全部药品(即不包括中药)。后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曾制定过中药的GSP及其验收细则,但是几乎没有推行开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GSP将其管理范围变为单纯而又外延完整的药品,既与国际上GSP接轨,又与《药品管理法》中的药品概念完全一致。GSP的中文名称由《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变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现行GSP在文件结构上对药品批发和药品零售的质量要求分别设章表述,便于实际执行。以往的GSP对药品批发和零售没有分别要求,给实际执行带来了一些概念上的模糊和操作上的不便。

4.现行GSP更充分地吸收了现代质量管理学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对药品经营企业提出了建立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在结构上将质量体系组成要素与药品经营过程密切结合起来,行文脉络非常清晰流畅。

5.现行GSP在具体管理内容上作了一些大胆的取舍,去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使之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比如,果断删掉了原GSP中“综合性质量管理”(TQC)的有关内容。严格讲,TQC的管理范围要比GSP大得多,且完全包含了GSP,在GSP中要求推行TQC是不合逻辑的。同时,GSP是一个具体的管理标准,而TQC是一套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具体管理标准中硬性推行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也不十分妥当。在“舍”的同时,也新“取”了一些非常切合实际需要的要求,比如关于“药品直调”的有关要求。

6.现行GSP与一些新发布的药品管理行政规章进行了较好的衔接。比如体现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进口药品管理办法”等行政规章的有关管理要求。

7.现行GSP的监督实施主体成为药品行政执法部门,确保了GSP在全社会药品经营企业中全面推行。过去的GSP虽然要求在所有药品经营企业中推行,但由于监督实施的手段不力,只在国有药品经营企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行,现行GSP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实施,完全可以确保其在全社会药品经营企业中全面推行。此外,推行GSP的方式也由过去搞GSP合格企业和达标企业变为实行更加科学、规范的GSP认证制度。

8.现行GSP是药品市场准入的一道技术壁垒。为加快推行GSP和体现推行GSP的强制性,推行GSP将与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资格确认结合起来,GSP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持证药品经营企业是否具有继续经营药品资格的一道硬杠杆,成为药品市场准入的一道技术壁垒。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药品经营企业换证工作所采用的换证验收标准,实际上就是实施GSP的一个最低标准。

依法对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认证,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认证,促进药品经营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药品经营企业管理手段的提高和市场行为的规范,达到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课程教学药事管理学 篇3

【关键词】药事管理与法规 教学改革 探索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药学的分支学科,适用于药学专业各岗位,主要介绍在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监督等环节中相关政策和法规,是监督检验部门、个人都必须认真遵守和严格执行的行为准则[1],也是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药事管理的主要依据,该课程从内容上包括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医药产业链的相关环节,有效的整合了药品行业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等。但本课程内容特点是信息量庞大、知识点分散、时效性强、内容抽象[2]、目前国内没有合适的实践教材,评价机制比较传统,已有的实训教学仅限于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脱离岗位,因此,教学方法的改进先得尤为重要。在该门课的教学实践中,以相关的案例为学生带来了药事最新动态,可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笔者深切感受到这门课的魅力,且《药事管理与法规》建设课程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为了推动我院这门课的更新发展,笔者对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尝试,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手段,改进评价机制,为培养优秀的服务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随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

近年来,国家不遗余力的推动药事管理体系的调整和完善。由于药害事件频繁发生,国家目前正处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每年不断的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加上药事法规具有时效性从而导致教材的滞后,为了保证课堂知识与药事管理实践的同步一致,教材内容的更新就变得特别重要,在药事管理法规这门课上,更新以下几方面资料尤为重要:①最新出版的合适的教材;②最新的药事案例;③最新出台的法律条文[3]。要做到随时更新和补充最新的法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了解社会和国家的法规动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模块化教学方式

精简部分章节,突出重点,将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分为三大模块,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药品监督管理体制、药品、执业药师三部分整合成第一层次的初级基础模块;将中药管理法规和药品管理法规整合成第二层次的中级基础模块;将药品生产管理法规、药品经营管理法规、药品使用管理法规整合成实际应用模块。通过模块化教学,将该课程规划出整体框架和学习内容,知识的条理性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把握课程的总体方向,并按层次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1.3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和课程实习

纯理论的学习与实际生产过程中各个岗位的职责存在很大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特意安排了两星期的校内实习活动。我系拥有GMP模拟实训车间,涵盖条固体制剂和口服液灌装的生产线。通过学生在实训车间的实习,以岗位操作程序为蓝本,对各岗位进行技能实训,目的是树立学生的岗位工作质量和药品质量意识,明确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此外,模拟中药药房和西药药厂也在规划建立中,通过模拟医药公司经营的GSP规定的各岗位职责,包括现场模拟操作、记录台帐、撰写操作规程等,使学生通过实训了解药事法规在实际中的应用。在大三上半学期,整个药学专业的学生将会被招聘到药房、医药公司、医药生产企业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有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的良性对接。

2.调整教学方法

2.1有效利用多媒体、科技期刊的信息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以板书为主,单方面的向学生讲述相关的知识,学生作为授课的对象,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内容略显枯燥,不够直观、形象。此外,板书的过程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知识的传递量受到的很大的限制。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我们发现,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会大大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能够体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将微观的、描述性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4]。在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大量的医药事件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一过程了解事件中的法律法规,加深学生对案件案例的剖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要重视科技期刊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教材的更新速度,科技期刊是跟踪药事信息的好手段。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查阅“中国药事”等期刊,不但可以增加教师自身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同时可以将新的事件,新出台的政策等信息有机融合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可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2.2案例式教学

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药事管理与法规这门课程略显枯燥,如果调动学生学习求知的积极性成为教师授课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5]。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在1918年首创,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真实性。实践教学证明,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典型的药事案例,来阐述案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会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例如地沟油用于医药企业、毒胶囊事件等,通过这些耳熟能详的案例来分析事件中所触犯的法律法规。例如某眼药水涉嫌将保健品当药品买,并篡改说明书的有效期。药品广告的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为准,不得含有虚假伪造信息。这些管理条例以案件的形式会使同学们很快的记住,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地深入到课程的学习中。

3.完善评价机制

为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传统的理论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首先,《药事管理与法规》是药师职业职称评审和药师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6-7],随着我国从医从药的人员日益增加,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的逐渐完善。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促使考学实现良好的无缝对接,笔者将近几年来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内容进行筛选,建立起该课程的试题库,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为日后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做铺垫。

其次,在课堂的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模式,将典型的药事案例作为研究内容,让学生阐述整个事件中所触犯的法律法规以及对事件的感受,学生既可以锻炼查阅文献能力,又可以扩展知识面。在汇报的过程中,聘请企业的有关专家一同听取学生的观点,以互评、师凭、专家评,作为案例教学的成绩,并汇入期末的总成绩。

最后,通过两周的校内实习,以实习报告心得的形式记录整个实习的过程,并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4.结语

在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不断摸索,从实践结果来看,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和一些意外的收获。但是,教学改革永无止境、任重道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的以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创新思想,继续探索出一条适合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维护人民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新渐. 《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方法初探[J]. 中国药管理杂志, 2011, 19(1): 49-51.

[2]饶君凤, 吕伟德, 陈郁.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科技视界, 2012(19): 134-135.

[3]王华倩, 张金名, 杜志云, 等. 制药工程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经验与体悟[J]. 广东化工, 2011, 11(38): 142-143.

[4]唐丽娟, 刘玮炜, 孙吉佑, 等. 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探索与实践[J]. 科技信息, 2008(33): 9-10.

[5]宋辞, 高荣哲. 高职高专《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方法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6]杨晓莉, 蓝海, 夏从龙. 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9): 787-788.

[7]邓红华, 黄秋霞.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1): 142-143

作者简介:

课程教学药事管理学 篇4

一、教材选编与教师选配

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 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根据专业培养要求为学生提供优质教材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先决条件。我校在药学专业创立伊始, 使用我国卫生部审定的《药事管理学》统编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 由于统编教材更新较慢, 内容跟不上法规重新修订的速度, 经常是刚刚出版的统编教材, 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法规和文件已经废止。教师不得不在课上做说明, 也给教师备课带来一定难度。自2004年起, 我校采用自编药事管理学教材, 编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出台的新的管理规定和行政规章, 使教材的内容尽量跟上国家对药品监管政策变化的步伐, 迄今已出版了第三版教材。在《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师资配备上, 我校也经历了重新认识的过程。最初我校将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下达给具有管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 由于不具备药学专业的专业知识, 也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效果不佳。后药学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学, 并参加SFDA有关药事法规的培训, 加深了对相关法规的理解。由于授课教师具有联系专业知识的能力, 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观。

二、教学方法设计

1. 案例分析法 (Case Analysis Method) 又称个案研究法,

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 交给学生研究分析, 培养其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业能力的教学方法。该法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创立, 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 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在教育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完整的案例分析方法教学应至少分为案例精选、案例取舍、案例的应用和案例的延伸四个步骤[1]。

在案例精选方面, 我们主要通过各种媒体及网络收集这类案例, 另外还根据需要有意识地编制一些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往往是多种知识的交汇点。在案例的分类取舍方面我们特别注重行业监管的重点环节和热点问题, 例如结合假药、劣药的概念、内容编制制售和使用假、劣药案例;结合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内容编制价格违法案例;结合药品广告发布规定的内容编制违法广告查处案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药品回扣的规定, 编制药品回扣查处案例。在典型案例应用阶段, 授课教师采取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形式, 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通常会提前将案例内容告知学生, 以便让学生有所准备。在期末考试时, 都会出占分值15%的试题量, 考核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面对典型案例中出现的药品行业严重的违法违规现实以及普遍存在的行业潜规则, 授课教师坚持教书育人的责任,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以便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知法、懂法、用法, 不从众、不盲从。同时授课教师也特别注意做到不在课堂上过多地讲述社会的阴暗面, 也不过多地传播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背景资料和小道消息。

2. 情景教学法 (Situational Method) 也叫视听法 (the Au-

dio-visual Method) , 是指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2]。

在多媒体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的现代社会, 情景教学法成为可能。良好的运用实物、图片、音频、视频功能, 能给学生带来适当的视觉冲击, 使授课形式更加多样化。《药事管理学》是与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等实践联系密切的学科, 其密切程度甚至超过药学专业其他任何课程。在教学中, 我们非常重视实物的展示和多媒体设施的运用, 例如在讲解国家药品标准时, 我们会在课堂上展示最新版的《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标准》;在讲解《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时, 我们会让学生提前准备日常备用的药品或包装;在涉及到特殊剂型如气雾吸入剂、直肠肛门给药剂型时, 我们会在课堂上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在涉及到《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进口药品注册证》、药品批准文件时, 教师会在互联网上收索到图片, 放到课件中使用。在讲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 、假劣药案例、《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等内容时, 我们会剪辑一些视频资料, 供教学使用。

3. 实践性教学法 (Practicality Teaching Method) 具有开

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它不仅对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客体 (教师和学生) 具有开放性。而且教学的内容、范围、方式和方法也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3]。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传统的理论灌输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是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 满足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由于《药事管理学》不开设实验教学,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尝试中, 我们主要采用现场教学的形式进行。在讲解《GMP》时, 我们带领学生到制药厂参观, 聘请生产企业质量部人员做现场讲解;在讲解《GS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时, 我们带领学生到大型药品经营企业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参观, 实地感受药品生产、经营实践的氛围。我们还安排学生到我校中药园进行观赏和参与田间管理、收集标本。所有实践性教学完成后, 都要求学生结合理论内容写出报告, 防止教学流于形式。

三、教学适度联系执业药师考试

我国目前在药学行业特别是药品经营企业推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这对于促进医药学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确立药师的法律地位以及确保药学服务总体质量具有积极意义。鉴于《药事管理学》课程是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科目, 为使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对未来的执业药师考试有所帮助, 我们对每届学生进行执业药师考试的情况简要介绍, 在把握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和近年考试考题的前提条件下, 在有关章节的讲解中对执业药师考试重点、考点进行一定程度的联系, 并在编写教科书的思考题以及考试题库中予以体现, 以期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潘先蓉.案例分析法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4, 20 (1) :42-46.

[2]任婷.情景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 2007, (12) :26-27

药事管理法规辅导:药事管理基础 篇5

管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从字义上解释,主其事曰管,治其事曰理,统称为管辖和处理的意思。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管理做了解释,其重要者有:

1.管理就是决策,主要强调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重要性,因为决策决定组织的成败;

2.管理就是领导,是强调管理者个人领导技术的重要;

3.管理就是协调,是由一个人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期达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4.管理在于建立和维护一种环境,使组织团体中的人们有利于发挥最高工作效率而达到组织的目标。

管理是对共同劳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期达到最大效能的一种活动。从以上概念可知,管理的前提是共同劳动,没有共同劳动,就谈不上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效益,达到最大的效能。

法律的概念

课程教学药事管理学 篇6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37-02

药事管理学是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是根据药事管理学科体系的知识点和顺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虽然符合学科体系下知识认知的规律,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所学内容与工作岗位脱节。笔者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引入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相关概念

课程教学设计中主要涉及两个概念,即“工作过程”和“学习情境”。

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时刻处于运动状态”是指在不同职业和同一职业的不同时段的工作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结构相对固定”是指思维的工作过程是固定的,即资讯一决策一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价。工作过程是技能、知识和态度整合的载体,强调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学会工作和学习,学会与人共处。高职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强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高职教育的需要设计工作过程,实现职业目标和教育目标的融合。

学习情境是工作过程的主题学习单元,是同一范畴的3个以上课程单元。以职业资格为基准选择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之间呈现出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关系,通过比较学习逐渐熟能生巧,掌握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获得完整的思维过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药事管理学作为药学类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并能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药学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些能力目标,教师可对药事管理学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具体设计思路如下:第一步,进行药事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确定药事管理的主要职业工作岗位。第二步,根据药事管理的主要职业工作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步,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即课程体系构建。第四步,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细化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第五步,根据分解出的学习任务实施课程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了9个学习情境(见表1),既遵循了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又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学习规律。按照比较学习的原则,对药品、人员、生产、经营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学生在同一个范畴的9个工作过程构成的课程单元——学习情境的学习中,通过重复步骤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方法,又在不同药事管理内容的比较中,提升自己的药事管理和监督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实践

(一)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与传统的教学不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依据典型工作过程,分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6个步骤,以小组(3~5人)为单位进行。以下以情境4“特殊药品的管理”为例分析具体的教学过程。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严谨求实的良好职业素养。

其次,实施教学。与传统的教学不同,学生参与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知识要点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教师是工作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第一,资讯。教师通过典型案例提出工作任务。观看盐酸曲马多在批发市场和药店可随意购买的视频,提出工作任务,即特殊药品的管理。第二,决策。分小组查阅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计划。小组讨论,确定药事管理的具体内容、环节,分析典型案例。第四,实施。各小组按照讨论结果,分别从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相关企业(批发店、药店),药品使用单位(医院),新闻媒体等不同角色按照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对特殊药品盐酸曲马多进行管理。各小组派学生代表分别上台汇报各自的管理依据、办法。第五,检查。教师组织学生就本次任务的实施情况及结果提出问题和建议,最后教师给出结论,总结知识点。第六,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对问题的分析、总结归纳,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学方法

各学习情境的教学中均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不同学习情境中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原理,而且提高了项目计划、实施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即从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师生点评等方面来综合评定,强调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并进行课堂反思。

综上所述,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开发理念对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通过异同比较,在“重复”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类比”中习得“异”的特质,进而实现能力的建构,可调动学生学习药事管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药事管理学 篇7

1 知识竞赛应用于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案

1.1 事先征求学生意愿并进行参赛动员。

计划举办知识竞赛活动之前, 提前向正在学药事管理学这门课程的班级学生征求参赛意愿。若同学们普遍支持, 则动员各班级的同学积极组队报名参赛。

1.2 参赛人员。

①整体参赛对象:正在学药事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所有班级学生, 也可仅限于某一任课老师所教授的班级学生。②参赛代表队:以班级为单位, 在各班内以自由组队的方式由4~6名同学组成参赛小组代表班级参赛, 由于比赛时间和场地的限制, 每个班派出的参赛代表队数目要根据参赛班级的多少来定, 最后总共的参赛队伍以6~8支为宜, 总参赛人数控制在24~48人之间较为合适, 其余学生则作为观众参加;若参赛班级和报名参赛队伍多, 可先以班为单位在各班内进行选拔赛, 各班最优秀的队伍参加下一轮比赛。为了烘托比赛气氛, 每支参赛队伍都应有队名 (如“飞鹰队”) , 并配有参赛口号。另需对每队的每位参赛选手编号, 以方便评委计分。③现场主持人:2名, 从学生中选出。④多媒体幻灯片操作员:1名, 从学生中选出。⑤记时员:2名, 从学生中选出。⑥评委:4~6名, 由药事管理学任课教师及院系领导组成。

1.3 竞赛时间。

一般安排在整个课程教学基本结束、期末考试前的1~2周这段时间内进行, 并提前1个月左右要求学生全面复习药事管理学教材和老师授课幻灯片上的内容, 为知识竞赛做好充分准备。

1.4 竞赛题目的内容。

竞赛题目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药事管理学授课所用教材的所有章节, 且大多数内容为教学大纲要求掌握或熟悉的知识点, 为了增强区分度, 也要设置少部分超纲内容。命题及其保密工作由任课老师负责, 命题时尽量避免一些过时的药事法规或尚有争议的内容。另外在命题完成后要做好详细的参考答案以及在比赛时演示用的多媒体幻灯片。

1.5 竞赛题目的类型、流程与规则。

每支参赛队伍的最初基础分100分, 计分采用累加制。

①第一回合:个人必答题。该回合由单选题组成, 每队的每位选手必须答1题, 每题10分, 答对加10分, 答错不给分也不扣分;每个选手在主持人读完题后有15 s作答时间, 不得超时, 否则视为弃权;选题规则:在幻灯片上显示出若干道个人必答题题号, 各选手按抽签顺序每人从题号中任选一题作答 (已选的题号后面的选手不得再选, 下同) , 其他队员不得代为作答或提示, 如被监督组发现队内选手之间有交头接耳现象, 倒扣该队10分;评委注意各队选手有无犯规行为, 如有者当场扣10分。②第二回合:小组必答题。由术语解释和问答题两种题型组成, 每队都必须答一道术语解释题和一道简答题;术语解释题每道15分, 简答题每道题最高得分为20分;答题时每队选手可以商量, 推荐1名选手主答;答对得10分, 答错不得分也不扣分;答题时间术语解释题不得超过60 s, 简答题不得超过120 s, 时间到, 停止作答, 若超时作答无效;该部分由评委老师来评分。③第三回合:抢答题。该环节由多选题组成, 采用主持人题提醒预备模式, 即主持人读题结束后说“抢答预备, 开始!”, 根据各队举牌的先后顺序, 最先举牌的队伍拥有当轮答题资格, 由该队推荐代表作答, 同队选手可以提示答案, 以此类推;只有主持人叫了开始, 抢答才有效, 没有叫“开始”即抢答的视为违例, 倒扣10分, 并失去该题答题资格;每组可以抢答, 也可不抢, 不抢不给分也不扣分, 答对每题答案加15分, 少选或多选均按答错处理倒扣10分;抢到题后, 有20 s的作答时间, 不得超时, 否则倒扣10分。④第四回合:风险题。风险题由判断题, 配伍题两种题型组成, 其中判断题每题10分, 配伍题每题30分;每组有两次选择的机会, 各组每次可以自行选择不同分值的题型, 也可以弃权, 弃权不扣分也不给分;10分题 (判断题) 答对加10分, 答错倒扣10分, 30分题 (配伍题) 须全答对才可加30分, 其他一律按答错处理倒扣20分;时间限制:判断题有10 s作答时间, 配伍题有30 s作答时间, 不得超时, 超时按答错扣分方法处理;⑤第五回合:加赛题 (必要时) 。此环节由多选题组成, 只适用于前四轮结束后不同代表队最后得分相同、不能确定名次的情况下使用, 由比赛得分相同的队伍之间对加赛试题进行抢答, 具体要求按抢答题规则进行, 直至分出胜负为止。⑥观众互动题环节:为了提高台下观众的参与热情, 在每个回合结束后都会设置观众互动环节, 该环节主要由趣味知识题、谜语题、脑筋急转弯题等组成, 用于活跃现场气氛, 调节知识竞赛参赛队员的紧张情绪。该环节的规则与抢答环节的规则相似, 在不违例情况下, 最先举手且答对的观众将获得精美礼品一份, 答错了其他同学可以继续抢答。

上述竞赛题目类型、流程和规则在每个竞赛回合前主持人均需向参赛选手、评委和观众交代清楚, 而且竞赛题全部以多媒体幻灯片投映在大屏幕上, 选手每答完一题后, 由电脑操作员立即点击按钮显示参考答案, 评委老师便可对照答案和实际回答情况方便记录每题得分。

1.6 竞赛评分、奖励及点评。

各评委老师根据竞赛评分规则及各队实际回答情况, 计算出各队的累计得分, 然后取平均值作为各参赛队伍的最后得分。对参赛队伍根据最后得分从高到低顺序设置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对在知识竞赛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选手设置个人奖:如最佳表现奖、最佳抢答奖等;另对表现积极、组织出色的班集体设置优秀组织奖。由院系领导及任课老师上台对上述获奖队伍、个人、班级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颁奖结束后, 再由院系领导及药事管理学任课教师根据同学们的表现做最后总结性发言和点评。

2 药事管理学知识竞赛教学实施方案的实践应用效果

笔者在担任我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两个班级药事管理学课程的主讲教师时, 将药事管理学知识竞赛教学实施方案在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实践应用,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1 以赛促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

因知识竞赛是在药事管理学课程结束后、期末考试之前这段时间内举行的, 学生为了在竞赛中有出色的表现, 在班级集体荣誉感和求胜心理等因素的强力驱使下, 激发了他们对该门课程全面、认真、系统的学习和复习的极大热情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期末考试成绩的调查结果显示, 这两个参赛班级学生的药事管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普遍较高, 且其成绩整体水平明显优于其他未参赛班级。

2.2 改变了传统沉闷的教学方法, 给药事管理学教学带来了生机活力。

药事管理学课程本身具有药事法规条文多且晦涩抽象的特点, 若以一直以传统填鸭式的、老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从头到尾讲下去, 会很容易出现诸如课程沉闷、学生厌学等现象。而知识竞赛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竞赛性于一体, 寓教于乐, 极大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促使每个人积极参与其中,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比如:在知识竞赛准备阶段, 学生们会自己组队并分工合作, 有的找负责找资料、有的负责找答案、有的负责与老师沟通竞赛活动安排事宜等等, 这样就会使药事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传统教学课堂难得一见的生机与活力。

2.3 既锻炼了学生多方面能力, 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药事管理学知识竞赛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通知动员学生参赛、确定参赛队伍与选手、联系确定比赛场地和设施, 到竞赛题目的命题、比赛环节与规则的设置, 再到正式比赛的组织、教师最后总结点评等等, 这一系列的工作花费了笔者与学生们的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在这一过程中, 对学生来说, 锻炼了他们的药事管理专业能力、资料收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对老师来说, 同样也需对该门课程的所有内容重新系统梳理和整理, 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4 增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 培养了宝贵的师生情谊与同学情谊。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互动或互动不足是中国大学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 打破了目前大学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这种人际关系怪圈, 促进了同学之间为了集体荣誉而相互沟通与协作, 同时也使得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互动变得频繁。在这一过程中, 培养了目前大学里弥足珍贵的师生情谊和同学情谊。

3 结语

虽说将知识竞赛引入到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是笔者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 但从实践的效果看, 大大超出了笔者的预期。通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 学生学习和复习药事管理学知识的热情度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激发, 为他们学好这门课及取得好成绩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都提升了各自的能力, 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另外, 老师与学生之间、同学之间都会因参与活动的频繁互动而建立起珍贵的师生情谊及同学情谊。可见, 本文所设计的药事管理学知识竞赛教学实施方案的实践应用效果良好, 可为开设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其他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道.生理学知识竞赛辅助生理学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2) :365-366.

[2]刘洋, 赵晶, 孙威.知识竞赛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J].黑龙江医学, 2012, 36 (5) :395-396.

[3]戈果, 余资江, 余彦, 等.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在教学中的探索及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 (16) :2556-2557.

[4]刘莉, 甘洪全, 梅其炳.知识竞赛搭建基础药理学与药物应用桥梁[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10, 12 (5) :474-475.

课程教学药事管理学 篇8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提出改革方案,与传统教学进行全面比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依据高职药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重点改革以下三个方面:(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个人岗位模拟学习情境,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2)整合理论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改变目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系统讲授和学习书本的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3)改变传统纯理论考核的考核方式,增加实践考核项目,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1.2 研究方法

围绕药事管理与法规相关的岗位,分析药物制剂专业的首岗和迁移岗,分析这二类岗位所需掌握的药事管理与法规的知识与技能,围绕这些知识和技能,编写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重点研究将岗位能力和课程内容分解到一个个项目任务中,研究项目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考核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围绕岗位能力这个中心,具体实施后,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学生对改革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并收集意见建议,整理后可进一步完善教改成果。

2 研究结果

2.1 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学生而言,学习《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后面临着《医药购销工》的考证,走上工作岗位后,既要在各个岗位上按照法规要求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又要准备药学初级、中级职称的考试和执业药师的考试,这期间,不断会有新的法规出台,知识更新比别的课程要来的快,所以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自学法规的能力和在相应职业岗位应用法规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的改革

1)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随时传授最新法规

由于国家目前正处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每年不断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加上药事法规的时效性和教材的滞后性,因此,首先在对待教材上,要选择最新出版的合适的教材作蓝本,在此基础上,补充最新法规知识,采用编制补充教材和开通课程博客、网上课程等方式,随时传授最新的法规知识。

2)整合教学内容,使知识结构更具条理和层次

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几个模块,如将药品监督管理体制、药师、药品三部分整合成第一层次的基础模块;将药品管理法规和中药管理法规整合成第二层次的基础模块;将药品生产管理法规、药品经营管理法规、药品使用管理法规整合成实际应用模块。教学内容经过整合后,知识的条理和层次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按层次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实训教导用书的编写与使用

为了弥补前面提到的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课题组与某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编写岗位实训教材,实训所设置的岗位为药品进出各药厂、药品批发企业、药店、医院流程中所必须的通用岗位,如采购员、验收员、养护员、保管员、发货兼出库复核员等。教材以药品经营企业的《GSP》规定的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岗位操作程序为蓝本,对各岗位进行技能实训,目的是树立学生的岗位工作质量和药品质量意识,明确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实训内容则包括现场模拟操作,按附表格式填写相关台帐,按岗位职责、岗位操作程序、相关药事法规要求编写制度或操作规程等。《药事法规与管理》实训指导书已由我院教务处审定并作为院内自编教材正式编印,并已在2007、2008、2009、2010四届十个药物制剂班级中使用,学生在实训中扮演的角色有验收员、采购员、药店营业员、驻店药师等等,学生上课地点则设在校园药房,通过模拟岗位的训练,使学生能通过实训了解药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关技能,达到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

2.3 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角,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题组成员在授课时将课程内容设计成各个工作项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如上药品的识别与分类,让学生分组在校内海王星辰药店找出各类药品:如中成药、抗生素、单轨制处方药、二类精神药品,保健食品、进口药品、外用药、甲类非处方药、乙类非处方药、易串味药品等,进行记录并指出区别特征。学生兴致勃勃去找,会有许多错误,但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深化,老师的点评,学生很快就清楚对与错的原因,对药品的批准文号与药品的分类等概念不但理解掌握还能实际应用,比起传统的教学,学生不但学习兴趣浓,而且学习效果显著。通过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学生全过程带着问题在学,其主动学习的潜能得以激发,对知识理解吸收明显比以前的填鸭式教学要快。

2.4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效果,课题组对传统的纯理论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考核内容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二部份组成,二部份中实训的考核均占一定的比例,从考核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应用法规能力。

3 结论

本研究方案全面投入使用四年,累计在2007药剂、2008药剂、2009药剂、2010药剂共442名学生中进行教改方案的授课。通过问卷调查反馈的总体情况是: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只教课不实践的模式,相对之前较新颖,更能吸引学生听课,教学内容上很符合现代社会进程,方便学生对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很实用,在考核方式上也是突破传统的以书面理论知识来决定成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4 体会

浅谈药事管理的教学 篇9

1《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应成为教学的大纲

由于药事管理学内容非常广泛, 全国医药院校在开设课程方面, 如何进行教学, 各个学校各自为政, 教学内容非常不统一。1995年, 人事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我国推行执业药师制度, 并把药事管理学列为执业药师重要的学习与考试内容, 使医药界人士也越来越重视倍加重视药事管理学。《执业药师考试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是由国家编写出版的针对药事管理学习与掌握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具有权威性, 同时也是执业药师考试命题的依据, 因此,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教学大纲, 就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药事管理学知识外, 还能非常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药师考试。

2 精心选择教材

根据《大纲》要求, 药事管理学要求学生掌握我国现行的重要的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熟悉和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了解药事管理基本知识;具备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能力, 并能独立运用国家管理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执业药师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药事管理与法规方面的新进展。例如对麻醉药品的管理, 必须掌握起类别、种植与生产、供应与使用、运输与进出口等方面的内容。应了解药品管理方面存在哪些严重问题, 对开办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应重点审查的内容, 加强药品销售管理的措施等。教师要为学生精心准备学习教材, 教材必须具有权威性, 最好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的、要最新版的“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培训教材”, 因为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 药事管理的内容也变化很快, 这样既可以作到有的放矢, 不落伍, 又可以减少备课工作量, 免去了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和纰漏。千万不要到市面上购买一些不是系统理论知识陈旧, 就是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教科书, 误导学生。

3 备课与教学

药事管理学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 学习起来都感到无从下手或找不到重点。有关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非常多, 内容又比较杂乱, 所涉及的其他的法律法规乃至方方面面知识也多的让人感到眼花缭乱, 更为让人感到难以应付的是变化快, 翻新的速率高, 让人无所适从。除了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外, 由于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内容与国家药品管理工作紧密相关, 国家为加强药品管理、整顿医药行业秩序先后出台、颁布了新的法律、法规, 根据《大纲》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基本要求第3点“每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前, 国家颁布了新的法律、法规,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时则以新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因此执业药师要不断了解、熟悉、掌握国家颁布实行的管理药品的新法规, 并能正确运用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大纲》中, 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分为药事管理和法律、法规、规章两部分。药事管理部分由药事管理知识、管理体制、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经营管理、医院药事管理等组成;法律、法规、规章部分选编了一些与药品管理有关的专业法规和相关法规, 并划分成三个要求档次:掌握、熟悉、了解。在备课或学习时, 首先, 必须熟练掌握我国最新的、最基本的、最稳定的、最重要的药品监督管理方面的“专业”法律、法规;比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修订案) 及其实施条例,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药品流通管理办法》、《药品行政处罚程序》等。在这些法律法规中, 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修订案) 及其实施条例, 一定要对医药行业中的这部“根本大法”吃透、熟记, 这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基础, 在这个问题上不可马虎, 要花一定的时间, 投入一定的精力。在此基础上, 学习上述的其他基础的、重要的法规。在学习时要注意的是, 由于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变化快, 如果和《药品管理法》 (修订案) 相违背的, 必须按照《药品管理法》 (修订案) 为准。应遵循“后法”废“前法”的原则。

4 潜心研究教学规律

刚刚接触药事管理教学或学习的人都会觉得内容很多很乱, 没有什么头绪, 其实不然。应该仔细分析研究, 找出内容中的规律, 采取相应措施, 才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内容。实际上, 就药品监督管理而言, 其涉及的面并不宽, 也就是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等几个环节。对这几个环节的控制, 无非也是使药品安全有效, 防止差错和混淆的发生。因此对这几个环节的有关法律法规也有许多类似的地方, 因此, 在学习中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类比记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详细记住一些, 利用类比可以略记一些, 多次反复中, 可以将略记的那一部分变成详记。也可以《药品管理法》为主线贯穿整个法律体系, 包括立法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医院药事管理、新药管理、中药管理、特殊药品管理等。这样就使得整个的学习过程变得非常有系统, 不割裂知识的整体性。

药事管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篇10

双语教学, 即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就我国而言, 目前的双语教学指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和英语2种语言进行学科内容的教育, 并且英语的使用应>50%。教育部在2001年第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力争3年内, 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1]。双语教学可以说是一项新兴的教学方式, 其目的在专业教学中不仅将专业知识交给学生, 而且将其英语表达方式交给学生, 使他们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 同时也了解及掌握了一些主要的专业英语词汇及术语。我校在药学本科药事管理学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实践, 但在该课程双语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现就药学专业药事管理学双语授课实践, 谈谈教学体会和思考。

1 药事管理学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本科教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药学专业必修课之一, 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药事管理学的重要性更要进一步加强, 学习药事管理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 而且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使专业知识与法律知识有机融合, 更好的为社会服务。目前, 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凸显出来, 学习法律必须与国际接轨, 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法律英语词汇, 提高英语水平我们对药事管理学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

2 双语教学实践

2.1 教学过程的设置

目前我校药事管理学是一门考查课程, 药学本科生在大学三年级的下学期也就是入学的第六学期学习, 学时为36学时, 教材选用药学本科规划教材, 所有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 考虑到大学三年级的学生95%的学生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 60%的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具有一定的英语词汇和英语听说能力, 我们对药事管理学进行双语教学, 考虑到目前学时有限, 我们在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时进行双语教学, 没有达到所有学时的双语教育, 在学习的第五周开始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前期学习, 奠定一定的专业词汇, 为后期的双语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采用约60%的英语, 40%的汉语, 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以形象化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可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 课件中的英文图表可使学生对规范化的学术英文运用产生深刻的印象, 便于未来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交流。

2.2 教材选择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正式用于药学本科专业教学用全英文药事管理学教材, 药事管理学内容多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 而且均有英文版, 因此我们以这些英文版的法律法规为基础进行教学, 一方面可使法律法规以规范的英文形式展示给学生, 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2.3 主要采用的教学形式

2.3.1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一图解千文”, 图片、动画、声音的适当使用对学习者在内容的理解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全英文课件, 配合适当的图片、动画和声音, 使英文课件变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学习, 英语课件文字内容不宜过多, 应突出关键语句、提纲性内容或重点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以不同颜色或符号加以标记。例如在讲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的程序, 如采用文字形式讲解会用大量的篇幅, 而多媒体课件中使用流程图讲授, 既直观又容易理解。

2.3.2 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

药事管理学的内容文字较多, 多数内容比较容易理解, 一般没有太多难点, 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书本知识, 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 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一定的案例用英语来讲解理论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或者请学生自己通过网络等资源查阅一些案例, 课堂上首先请学生将案例呈现, 然后请同学进行分析, 最后教师进行解惑答疑, 这样的形式学生乐于接受,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同时学生参与到双语教学中, 充分的锻炼了英语口语。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和老师发挥英语水平,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3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教师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灵魂, 师资队伍决定双语教学的成败。双语教学是语言的自由转换和利用, 在双向交换的过程得到与母语同等结果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英文口语水平、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述水平及专业知识的英文思维水平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建议: (1) 在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前, 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加强师资培养, 不仅在校内, 最好是送到外国语学院培训, 提高教师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2) 与有双语教学经验的院校交流经验; (3) 推选有经验、英语好的教师来承担双语教学任务, (4) 教师在严格备课的同时, 应加强英语口语的训练和大量英文学术期刊和书籍的阅读, 有机会争取多参加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 促进交流, 提高英语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师资水平和双语教学质量。

3.2 无正式出版的英文教材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正式用于药学本科专业教学用全英文药事管理学教材, 我们采用英文版的法律法规为教材。目前, 学生主要通过看多媒体课件、看板书、记笔记的形式学习, 这样耽误的课堂时间较多, 教学进度受到影响, 也不便于学生课后学习, 因此, 我们下一步计划自编药事管理学英文教材, 以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3.3 互动教学中班容量太大

目前, 我们是两个教学班同时上课, 双语学生人数约80人, 在互动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参与其中, 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参与进来, 所以, 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在今后的教学中, 应尽量采用小班授课, 提高学生参与率及学习积极性。

3.4 课时不足

药事管理学原有课时为36学时, 要对同等学习量的知识进行双语的讲授, 只有增加课时才能保证原有内容的充分讲授, 因此有必要修改教学计划, 增加课时量, 以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

4 展 望

对药事管理学进行双语教学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双语教学的实施是我国改革开放, 与国际接轨, 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双语教学如何有效、可持续地发展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由于我们的双语教学经验有限, 尽管做了相当大的努力, 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根据我们双语教学实际的情况, 如何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今后应努力探索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上一篇:摄影构图的一般性技巧下一篇:全球文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