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观察

2024-07-23

早期观察(精选十篇)

早期观察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对2010-2013年广西梧州市的高危儿180例进行监测。均除外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及先天性畸形的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各90例, 干预组男55例, 女35例, 其中:黄疸31例、脐带绕颈26例、早产13例、羊水污染8例、颅内出血3例, 其他 (母亲服药+多胎+先兆流产+胎膜早破+巨大儿等) 9例。常规育儿组男36例, 女54例, 其中:黄疸35例、感染11例、脐带绕颈10例、早产8例、羊水污染6例、巨大儿3例、低体重6例、颅内出血1例, 其他 (多胎+先兆流产+母亲服药+胎膜早破等) 10例。2组患儿监测及干预时间约为l年 (自出生至满12个月) , 2组婴儿的年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与Apgar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育儿组:

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人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在6个月内每月检查1次, 6个月后每2个月检查1次, 到医院高危儿专科门诊进行感知觉发育、运动发育、姿势、神经反射、肌张力等方面检查。1岁时行Gesell发育量表检测。

1.2.2 干预组:

除进行以上检查外, 还进行早期干预。早期干预的方法, 所有婴儿均定期行常规体检。干预组高危儿给予系统干预训练, 常规育儿组则未提供干预方案。干预方案主要包括: (1) 对高危儿的家长进行早期干预措施的个体化指导, 主要包括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及个人社交等五大方面内容。 (2) 采用视听刺激、婴儿抚触、水疗及婴儿操并配合中医按摩推拿等治疗。对有肌张力及姿势异常的婴儿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 包括高压氧、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及作业疗法等。

1.3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儿分别于1岁时接受Gesell发育量表检测。按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及个人—社交等5个能区的DQ值来判断, 标准以DQ值<75为发育商低[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育儿组失访3例, 干预组无失访患儿, 在1岁时行Gesell发育量表检查, 干预组与常规育儿组5大能区行为发育商 (DQ)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常规育儿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产科和儿科技术力量的提高, 高危儿的存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脑损伤所致的脑瘫并无明显下降, 脑性瘫痪是常见的致残性疾病。科学研究表明, 脑发育过程中存在关键期。这一时期, 脑在结果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 易于受环境的影响。关键期内适宜的经验和刺激是运动、感觉、语言及其他中枢神经高级功能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3]。人类脑部神经母细胞在婴儿期的增殖速度最快, 早期对高危儿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可促进患儿的智能发育[4]。对高危儿进行系统管理, 早期筛查出脑瘫高危儿, 在脑发育的关键期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康复治疗, 尽量避免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刻不容缓。

本研究中, 干预组的高危儿在一岁时行Gesell量表检查结果与常规育儿组对比, 干预组各能区DQ值落后人数远远少于常规育儿组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早期干预能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并改善预后。对高危儿进行的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 可使其受损的大脑功能得到恢复, 减少高危因素所带来的危害, 使大脑发育接近正常。

参考文献

[1] 梁艳, 尤嘉.早期干预对预防高危儿后遗症的疗效[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l0, 21 (4) :473-476.

[2] 陈彦香, 杨停, 郝会芳, 等.早期干预对中重度HIE患儿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 2006, 28 (2) :593-594.

[3] 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6.

大三班早期阅读幼儿观察记录 篇2

上传: 邹琴香 更新时间:2011-10-13 15:06:55 ——叶莉花 观察对象:罗楷

幼儿基本情况:

罗楷,男孩,五岁在班上年龄最小,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一般,有一定的词汇量,使用与人交流,普通话基本能运用合适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对图书阅读不感兴趣。观察记录一:

早饭后,幼儿愉快的进入活动区活动,罗楷来到阅读区,从书架中取了一本书看了起来,他翻到第一页看了看,又翻到第二页,翻到最后自言自语的说:“看完了。”接着又翻了几页后把书合上,放到书架中,又拿了另一本书同样随意翻了一下。分析:

在阅读能力强的幼儿带动下罗楷已有了初步的阅读意识,能够从第一页开始看书,知道看书的简单顺序,幼儿的角色意识加强了,能够自由安排角色进行阅读活动,可是幼儿对书中画面的理解还很单一,只局限看单页画面内容,不能把整本书的内容结合起来看;再有,幼儿有看书的兴趣,但不能持续的完整的看完一本书。教育策略:

看来首先要培养他的兴趣。让他尝试阅读的乐趣。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首先就要争取他的信任,成为他的知心朋友.而且更需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观察记录二:

又到了阅读区域时间了罗楷来到阅读区,看了正在拿书的小雨和浩浩说:“我们一起看书吧!”小雨说:“行,我们看《鸟窝里的树》吧!”说着就从书架中拿出这本书,罗楷也拿了一本,小雨说:“今天我当妈妈,你们当孩子,我教你们看书。”小雨边说边指着罗凯手里的书接着说:“翻开第一页。”小雨继续说:“上面有什么?”罗楷说:“一颗树。”再翻到第四页,小雨又说了起来,罗楷转头看阅读区的另一位小朋友,小雨说:“不要看别人,看书,书上有什么?”罗楷说:“大树上有鸟窝。”这一次看书是他看的最久的一次 分析:

其实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训练其有意想象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循着文本和图画所提供的信息“有意识”地再现故事情景的过程.这种想象要紧紧围绕着故事展开,在学前初期幼儿常常会被自己感兴趣或自己熟悉的但与故事联系不大的细节所吸引,想象容易偏离主题,但是随着注意水平的提高,心理有意性的发展,图画故事书阅读经验的丰富,学前晚期儿童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长起来,这从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讨论的问题可以看出.大班幼儿提的问题一般是围绕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措施:

书籍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适时的养成幼儿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为他提供页数少的阅读材料,引导他先说清第一页上的内容,再说出第二页上的内容,然后请幼儿思考,说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使幼儿明白书中图画、文字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利用讨论理解其内容,从而加强了幼儿对画面理解能力。其次利用幼儿喜欢看的书进行正确看书指导。效果:

蒙古早期遗存的考古学观察 篇3

关键词:蒙古;早期遗存;考古学观察

一直以来,有关蒙古族在何时成为一个新的民族的研究争论从未停止。所以在北方民族考古工作中,蒙古族的早期历史研究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对蒙古早期遗存进行考古学观察,则能够通过分析遗址的布局和出土文物分析蒙古族的活动区域及早期文化,从而更好的了解蒙古族的早期历史。因此,有必要对蒙古早期遗存进行考古学观察,以便更好的研究蒙古族的起源。

一、西乌珠尔墓群的考古学观察

西乌珠尔墓群为蒙古早期遗存的墓群及遗址之一,该遗址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处在沙丘台地上。该遗址所在的区域,实际上是蒙兀室韦的活动区域。经过长年的季风和河水侵蚀,该地区的沙丘开始向东北方向移动,才使得地下的古墓群葬得以被发现。早在上世纪60年代,该遗址就有零星文物出土。而在1986年到1995年期间,文物站对该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和调查,最终使6座墓葬得到了清理,并且使由铜器、铁器和陶器等器皿组成的一批随葬品得以出现在人們面前。在该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利用一根圆木凿成的独木棺为最具有该墓葬特点的文物。该独木棺宽约50-55厘米,长约190厘米,高约41厘米,其中葬有一成年男性,并配有弓箭和马鞍等用品。经过测定,该独木棺年代约为680年,位置正处在蒙兀室韦曾经的活动区域。在7-8世纪,蒙兀室韦开始南迁,在呼伦湖附近生活过一段时期。所以,根据史书记载和科学测定,可以判断墓葬死者为蒙兀室韦武士[1]。就目前来看,该墓葬为已发现的最早的蒙古早期遗址。通过分析独木棺中的陶器纹饰和器形可以发现,其具有契丹和鲜卑风格,因此能够反映出蒙兀室韦的渊源。

二、奇乾乡遗址的考古观察

在对该遗址展开调查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在奇乾乡和黑山头等地发现了一些蒙兀室韦遗址。其中,奇乾乡遗址位于额尔古纳河东南岸,其附近一带共发现三处遗址。在奇乾乡东北1千米的小孤山东南坡上,发现了小孤山遗址。该遗址位于半山腰处,共有直径在4-10米的53个圆形坑穴,文化层厚度能够达到70厘米。在该遗址处,发现了骨器和陶片等遗物。通过对坑穴内木炭进行14C测定,能够确定该遗址距今约为865±85年,所以遗址将在隋唐到金代初期之间形成。而根据史书记载可知,蒙古南迁的过程中,途径西乌珠尔附近。所以根据遗址的形成时间可以确定,蒙古族在辽初尚未西迁到肯特山,到了金朝才向西迁移。因此在10世纪时,蒙兀室韦活动区域应该在岭北长城以外。而分析奇乾乡遗址的半地穴式居住址可以发现,蒙兀室韦的居住址不同于鲜卑和契丹同类遗址,因此可以为研究蒙古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谢尔塔拉遗址的考古学观察

1997年,通过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合作,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谢尔塔拉遗址进行了考察。而该遗址位于呼伦贝尔市的谢尔塔拉镇台地上,在1998年得到了正式挖掘。该处遗址面积达到了337.5平方米,墓葬共10座。该遗址墓葬均有木质棺具,墓坑为长方形竖形土坑。其中,9座墓葬均为一棺,有一座墓葬为一棺一椁,棺盖由木板拼接而成[2]。此外,9座墓葬为单人葬,剩余一座为男女双人合葬墓。分析遗址出土文物可以发现,该处遗址的文物共有4类,即生活用具、生产工具或武器、马具和装饰品。其中,生活用具有壶、皮罐、陶罐和木杯等,生产工具及武器有箭囊、弓箭和刀等,装饰品有玻璃珠、金耳坠和铜人面形装饰等。不同的墓葬的随葬品不同,有随葬马或羊肩胛骨的习俗,能够反映不同墓葬主的社会地位。经过测定,该遗址年代为9-10世纪,与奇乾乡属于同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

四、阿乌拉嘎遗址的考古学观察

阿乌拉嘎遗址位于蒙古国的肯特省德力格尔罕苏木,遗址范围长和宽分别可达2000米和500米,海拔高度在1197米-1210米之间。就目前来看,很多研究者将该遗址当成是成吉思汗时期的遗址。早在1992年,蒙古和日本对该遗址进行了联合测量。而2000年之后,该遗址经过了10余年的考古挖掘。从遗址布局上来看,该遗址拥有边长约30米的方形基址,是遗址的“中心基址”。由于没有发现瓦片,所以认为该遗址是以帐幕搭顶。遗址中的其他建筑在中心基址南侧呈弧形分布,并且其中有木制建筑。在该遗址发现了炼炉,并且其中含有木炭和铁渣。此外,该遗址存在有瓷器、钱币和各种青铜及铁器制品[3]。经过测定,可以发现上层建筑基址年代为1290-1320或1340-1390年,下层基址则为1190-1270年,而遗址所属文化尚在推测中。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蒙古早期遗存的墓群和建筑基址进行考古学观察,将有助于人们研究蒙古族的起源和早期历史。因此,相信随着蒙古早期遗址的发掘数量的增多,北方民族的考古工作也将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单月英.东周秦代中国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格局——兼论戎、狄、胡与华夏之间的互动[J].考古学报,2015(03):303-344.

[2]雪莲.匈奴考古研究在蒙古国——以20世纪匈奴考古为例[J].西部蒙古论坛,2011(03):60-63+127.

羔羊早期断奶强化育肥效果观察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早期断奶羔羊的日粮组成

玉米46%, 麸皮16%, 菜粕10%, 棉粕5%, 大豆5%, 小麦14%, 预混料4%, 营养舔砖。

1.2 试验动物

对照组为2010年生产的陶赛特羔羊378只, 试验组为2011年生产的陶赛特羔羊436只。

1.3 试验设计方案

试验为同品种羔羊早期断奶强化育肥试验, 设2010年生产的378只陶赛特羔羊为对照组, 对照组羔羊采用放牧+全乳的方法饲养, 4月龄时断奶, 断奶后采取放牧+补饲的方法进行育肥, 平均每只补饲日粮250 g, 营养舔砖自由舔食。试验组为2011年生产的436只羔羊, 2月龄断奶 (断奶前10 d诱食训练) , 断奶后采用放牧+补饲的方法进行育肥, 平均每只日粮250 g, 营养舔砖自由舔食。

1.4 试验内容

两组羔羊分别在2月龄、4月龄、6月龄时称重, 同时统计死亡数, 进行结果分析。

2 试验结果

试验组羔羊平均日增重195.25 g, 比对照组高66.67 g, 两组羔羊增重情况详见表1。两组羔羊死亡率基本一致, 结果见表2。

3 分析

(1) 由表1可以看出, 羔羊早期断奶的日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提高了51.84%。说明羔羊早期断奶后采取放牧+补饲的方法进行育肥, 效果明显。

(2) 由表2可以看出, 羔羊早期断奶后, 其死亡率和对照组接近, 说明实施羔羊早期断奶不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造成死亡。羔羊胃的消化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一般生后的第10~14天开始啃食牧草, 1个月左右就能大量采食植物性饲料, 到1个半月, 瘤胃和网胃质量占整个胃重的比例已达到成年羊程度, 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微生物区系。

(3) 实施羔羊早期断奶, 有助于在母羊中实行高效高频繁殖。早期断奶不仅有利于母羊的体质和生理机能的恢复, 使母羊的配种时间提前, 而且母羊发情整齐, 配种时间缩短, 母羊的受胎率也有较大提高。

卡孕栓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篇5

【关键词】卡孕栓;早期妊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中图分类号】R16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394-01

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流产有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由于人工流产中的人流综合征和负压吸引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所以现在一些患者选择药物流产,寻求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流产方法服务于患者,是我们做医生的职责。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对136例孕早期患者应用药物流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门诊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随机选择孕7-12周136例就诊的要求流产的妇女,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无流产的禁忌证,无前列腺素使用禁忌证,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检查均正常,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68例为观察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68例为对照组。

1.2 用药方法 观察组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mg,48小时后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1粒(0.5mg),1小时后再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1粒(0.5mg)。对照组当晚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次日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晚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第三日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两组用药后均观察6小时。

1.3 结果评定 (1)完全流产:妊娠物完全从宫腔排出。(2)不全流产:妊娠物部分从宫腔排出,仍有部分组织残留宫腔内。(3)失败:服药后无反应,无妊娠物排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药物流产效果 观察组68例完全流产62例,流产率91.2%,不全流产6例,不全流产率8.8%,失败0例。对照组68例完全流产47例,流产率69.1%,不全流产14例,不全流产率20.6%,失败7例,失败率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药物副反应比较 观察组68例恶心呕吐8例,占全部的11.8%,腹痛腹泻25例,占全部的36.8%,无反应的35例,占全部的,51.4%。对照组68例恶心呕吐24例,占全部的35.3%,腹痛腹泻23例,占全部的33.8%,无反应的21例,占全部的30.9

2.4 两组用药后孕囊排出时间 观察组用药后4小时内孕囊排出的54例,4至6小时孕囊排出的9例,6小时后孕囊排出的5例。对照组用药后4小时内孕囊排出的38例,4至6小时孕囊排出的17例,6小时后孕囊排出的13例。

3 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可竞争性地与孕酮受体结合,主要作用于蜕膜,使血管充血、水肿,从而使滋养细胞变性,导致体内HCG急剧下降,黄体溶解,蜕膜变性,同时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促使宫缩,同时作用于宫颈,使之软化和扩张,有利于胎儿及附属物排出[1]。卡孕栓系前列腺素的衍生物,卡孕栓放入阴道后穹隆,通过黏膜吸收很快,作用于子宫的平滑肌引起收缩,同时还有抑制宫颈胶原合成酶的作用,使胶原纤维的合成下降,宫颈软化并扩张[2],卡孕栓能引起子宫肌纤维收缩,诱发类似生理性的子宫收缩,引起宫缩后,可直接或间接地减少子宫血流量,使胎儿-胎盘功能受损害,减少孕酮与雌激素的分泌,更使子宮进一步从抑制中解脱,而增加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宫缩节律逐渐增高,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米索前列醇也属于前列腺素的衍生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是最为传统的药物流产方法,但是米索前列醇用药后副作用明显,使得应用有一定的弊端。本次观察显示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终止7-12周妊娠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且孕囊排出时间短、副作用轻,用药安全,且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出血几率,给医务工作者带来帮助,给患者带来方便、安全。但是药物流产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必须在有急救条件和技术设备的医疗单位进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3]。所以,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终止7-12周妊娠有效果好,成功率高等优点,能很好的在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晨红.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67.

[2] 程利南.前列腺素与抗早孕[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4,(1):7.

早产儿早期护理效果观察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把2012年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早产儿分为两组, 一组转本院新生儿科治疗, 另一组在妇产科护理。入选标准为:28周<胎龄<37周。全年总出生新生儿1 090例, 其中早产儿99例。胎龄:28~30周6例, 30+1~32周29例, 32+1~34周30例, 34+1~36周34例。体重:<1 000g 3例, <1 500g 14例, <2 000g 47例, 2 500g 35例。其中剖宫产分娩45例, 均因前置胎盘出血、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子痫前期) , 自然分娩54例, 均无产前合并症, 出生后6h内转儿科59例, 3d后转儿科6例, 其中有5例在新生儿科住院3d后进一步转上级医院治疗, 其余60例平均住院15d, 在产科观察护理34例, 平均住院7d。

1.2方法

(1) 对每1例早产儿出生前进行高危因素评估, 制定出出生时的护理计划。早产儿从母体娩出是一生中生理改变的最大时刻, 要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来适应早产儿需要:出生前用辐射台或热水袋加热襁褓, 室温保持在26~28℃左右, 脐带处理后置于已调节好温度 (28℃) 暖箱中 (上海生产的rxh-SG型) , 每1h提高箱温1℃, 直至30~32℃, 使皮肤温度达36℃左右。也可因地制宜, 采用其他各种保暖的温箱中保暖, 要及早保暖, 避免受凉, 因冷空气会造成不可抢救的并发症, 在保暖的过程中联系新生儿科医生及时会诊。 (2) 出生后的分组护理:将早产儿按照出生胎龄分为两组, 胎龄≤34周, 体重≤2 000g, 评分≤8分为一组, 胎龄>34周, 体重>2 000g, 评分8分以上为一组, 其中前一组均转新生儿科, 另一组在产科观察护理。 (3) 转诊:室内转诊, 在襁褓的中间置热水袋或连同温箱转诊;室外转诊, 除襁褓中置热水袋外, 最外层套塑料薄膜, 由助产士一起陪同转诊, 对呼吸困难或青紫、情况差的, 一定请新生儿科大夫协同抢救, 条件许可后带氧气袋转诊。 (4) 产科和新生儿科的不同护理:新生儿科以温箱保暖, 预防感染及并发症为主, 以母乳、奶瓶或鼻饲喂养;产科早产儿出生后在温箱中保暖5h后可放在26~28℃室温中, 置于事先用热水袋预热好的襁褓中, 并且24h置热水袋, 戴绒线帽, 根据热水袋温度调整早产儿与热水袋之间的距离, 以防烫伤。产科主要以热水袋保暖, 预防硬肿症及观察皮肤黄染出现的时间、进展程度及消退情况, 早期用自制鸡蛋油在容易出现硬肿的部位涂抹、按摩以预防硬肿症出现, 母乳喂养为主。

2 结果

2.1 在产科观察护理的34例早产儿, 其中6例因皮肤黄染明显于出生后3d转儿科治疗, 2例因家庭文化素质较低, 对自制鸡蛋油抱怀疑态度, 没有认真对待保暖的重要性, 在出生后第2天出现双侧大腿外侧、小腿和耻骨联合处硬肿, 吃奶量少, 体温不升等症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 无经济能力进一步转科治疗或置温箱中保暖, 家属签字要求在产科继续观察。产科医护人员在新生儿大夫的协助指导下, 先后经过5~7d的精心护理, 硬肿逐渐消退, 吃奶量增加, 24h体温恢复正常, 其余早产儿均住院5~7d随同母亲出院。

2.2 2例体重<1 000g转入新生儿科的早产儿, 因家庭经济困难, 害怕人财两空, 担心抢救成功后留后遗症, 自动放弃治疗抱回, 其余早产儿住院治疗10~15d, 一般情况良好, 食奶量正常, 体温稳定后出院。在出院后的不同时期, 30d、42d、50d、60d对97例早产儿进行听力筛查, 其中2例双耳未通过, 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5例一侧耳朵未通过, 90d后复查通过, 其余90例在规定时间内 (3个月) 听力筛查顺利通过。

3 讨论

早产儿虽然是围产儿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原因,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准确可靠地预测早产, 并对有早产先兆者积极处理:宫内转诊, 激素促胎儿肺成熟和宫缩抑制剂的积极应用, 使早产儿的发生率占新生儿比例由10%逐步降低6%~8%[2], 各地有所不同, 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及家庭的文化素质, 父母的文化程度紧密相关。该院为本地一所实力强, 设备较先进的综合性医院, 其中50%的早产儿来自宫内转诊, 另一部分来自母亲病情凶险, 即子痫、前置胎盘出血、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无法继续妊娠。同时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高, 分娩方式的自由选择我院对新生儿科及产科医务人员的不断培训、大型医疗设备的投入, 对早产儿呼吸关、体温关、感染关、黄疸关、喂养关的不断掌握, 早期各种保暖措施的实施及预防性鸡蛋油外涂的应用, 掌握早产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在没有条件肠外营养的条件下, 同样减少了早产儿病率和死亡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与早产儿死亡有关的高危因素, 为临床制定更为合理的护理与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对2012年在我院妇产科出生及转诊于我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和早产儿死亡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在产科护理及转新生儿科治疗的早产儿, 以胎龄、出生体重及孕期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总结各高危因素进行早期干预。结果:早产儿病率、早产儿病死率均有降低, 在早产儿病死率的多因素中, 硬肿及并发症为早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早产儿病率及死亡率高, 高危因素众多, 是外环境及内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早期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最佳策略。

关键词:早产儿,早期干预,病死率降低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不同品种羔羊早期增重的效果观察 篇7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在夏寒和萨寒杂交一代羔羊中各随机抽取100只做为试验组, 再选择50只小尾寒羊的早期断奶羔羊做为对照组进行试验。试验期为45天, 每3天称量1次, 并做好称重记录。

试验开始前对所有羊只进行剪毛、驱虫、健胃和防疫等处理。对试验组的羊只进行预饲, 预饲期为15天, 然后进入试验期。首先对三组共250只羊进行编号, 每天分早中晚饲喂3次。试验前15天早午晚各饲喂配合饲料0.15kg, 全天的饲喂量为0.45kg, 粗饲料自由采食。第二个15天每天饲喂配合饲料0.6kg, 最后15天饲喂配合饲料0.75kg, 试验期内每只羔羊采食优质干草45kg。饲料配方为玉米51.3%、麦麸10%、豆饼15%、菜饼7%、大麦13%、食盐0.5%、磷酸钙1.8%、碳酸钙0.9%和预混料0.5%。

2 试验结果

经过45天的饲养试验, 三组羊的增重情况见表1。

试验结果表明, 杂交羊在45天内增重22kg、小尾寒羊增重14kg, 夏杂羊比小尾寒羊多增重8kg;夏杂羊平均日增重450g、小尾寒羊平均日增重300g, 夏杂羊比小尾寒羊日增重多150g。可见夏杂羊增重效果更为突出, 差异极显著 (p<0.01) 。

经过45天饲养试验, 三组羊饲料报酬情况见表2。

从饲料报酬上看, 三组羊在整个育肥期内耗料总量相等, 但是增重效果有很大差异。夏寒和萨寒杂交一代羊增重效果明显好于小尾寒羊, 饲料报酬也远远高于对照组。

试验期结束后, 项目组对三品种的羊进行了屠宰, 屠宰结果见表3。

试验结果表明, 夏寒羊和萨寒羊增重效果最为突出, 小尾寒羊增重效果不明显, 而且夏寒羊和萨寒羊的屠宰率、净肉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 比小尾寒羊分别高出12.5和15个百分点。另外育肥期由原来的6个月时间缩短为45~50天, 而且羔羊育肥不受季节影响, 全部进行舍饲。

3 结论

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变化观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5例健康育龄期妇女,年龄22~35岁,平均27.5岁。经病史及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性疾病。妊娠前体检行超声生化等检查排除肝脏疾病,通过病史及尿碘测定提示均为正常供碘人群。妊娠前及妊娠期间均无甲亢相关临床表现。

1.2 检测方法

计划怀孕前体检时通过放射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血清TT3、TT4、FT3、FT4、TSH,并在其孕12周时再检测这些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配对设计比较,血清TT3、TT4在孕早期高于妊娠前水平(P<0.05),血清TSH低于妊娠前检测值(P<0.05)。血清FT3、FT4则与孕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TSH是判断甲状腺功能的最敏感指标。妊娠早期血清TSH水平降低,考虑主要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相关,妊娠早期血清h CG水平逐渐升高,至3个月时达到高峰,h CG具有一定的促甲状腺作用,血清TSH水平与h CG的水平呈镜像改变,即血清TSH水平随着h CG的升高而降低,本文针对TSH检测结果也与一些研究相似[3,4]。

对于血清TT3、TT4浓度在妊娠早期的增加,考虑一方面为妊娠后雌激素的作用使肝脏TBG合成增加以及TBG代谢清除率减慢和半衰期延长[5],因此血清TT4、TT3的浓度增加,不过在碘充足地区,血清FT4、FT3的浓度仍然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另一方面与妊娠后血清h CG升高有关,因为h CG与TSH有相同的α亚单位及相似的β亚单位和受体亚单位,对TSH受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促进甲状腺素的增加,由于妊娠后第1周即有血清h CG浓度的增加并在3个月内达到高峰,因此可使TT4、TT3在妊娠早期增加。但是,当血清h CG达到高水平且需要维持一段时间,才能导致临床甲亢。而大多数妊娠者血清h CG高峰仅能维持数天,不足以导致甲亢的发生。所以本研究中虽然相比于妊娠前,妊娠早期血清TT4、TT3增多并且TSH降低,但妊娠者均无明显甲亢的临床表现。另外,大约妊娠5个月后,胎儿自己的甲状腺才能合成和分泌足量的甲状腺激素。在此之前,胎儿的甲状腺激素主要来源于母体,特别是在12周前的妊娠早期,胎儿的甲状腺激素完全依赖母体供应,如果此时甲状腺激素减少可造成胎儿发育障碍。有研究提示孕妇的亚临床甲减可能造成后代运动能力和智力的损害[6]。因此孕妇在妊娠期间充足的甲状腺素对于保证母体及胎儿的健康都很重要。而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正常妊娠早期血清TT4、TT3增高,能够保证胎儿的甲状腺激素的供应,有利于胎儿尤其大脑的发育。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的检测指标会出现与正常非妊娠人群不同,这些异常主要是因为妊娠时体内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作用所致,以后有必要经过大样本更多资料的分析评估,来确定妊娠时的甲状腺功能测定值的正常范围,以免按照非妊娠时的参考值而不适当的得出妊娠期甲亢的诊断。另外,因甲减不利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加早期自然流产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因此妊娠期尤其妊娠早期检测甲状腺功能有利于监测甲状腺功能,同时能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甲减疾病并及早针对治疗以保证大脑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1]王萍,杨志伟,贾翠兰.100例孕妇血清中T3、T4含量的测量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113-114.

[2]刘小莲,邱文,梁秋波,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妇女子代的甲状腺功能、智力和身体发育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9.

[3]Soldin O P,Tractenberg R E,Hollowell J G,et al.Trimester-specific changes in maternal thyroid hormone,thyrotropin,and thyroglobulin concentrations during gestation:trends and associations across trimesters in iodine sufficiency[J].Thyroid,2004,14(12):1084-1090.

[4]Dhatt G S,Jayasundaram R,Wareth L A,et al.Thyrotrophin and free thyroxine trimester specific reference intervals in a mixed ethnic pregnant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J].Clin Chim Acta,2006,370(1-2):147-151.

[5]Mandel S J,Spencer C A,Hollowell J G.Ar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thyroid insufficiency in pregnancy feasible?[J].Thyroid,2005,1(51):44-53.

[6]Kooistra L,Crawford S,Van Baar A L,et al.Neonatal effects of maternal hypothyroxinemia during early pregnancy[J].Pediatrics,2006,117(1):161-167.

小儿肺炎并发心衰早期整体护理观察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肺炎并发心衰患儿94例, 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扩张性心肌病、先心病、严重全身感染、过敏体质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共47例, 包括男27例, 女20例, 年龄4个月~6岁, 平均 (1.9±0.7) 岁;观察组共47例, 包括男25例, 女22例, 年龄3个月~6岁, 平均 (1.7±0.9) 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患儿入院后, 对其进行抗感染、吸氧、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则实施早期整体护理, 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由于疾病痛苦, 普遍存在恐惧、哭闹、挣扎等表现, 对于意识清醒, 可与患儿进行语言交流, 护理人员应同其耐心沟通, 并通过肢体抚摸等措施帮助患儿逐渐放松, 以促进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同时对家属的照顾能力进行评估, 对患儿各方面合理需求尽力满足。

1.2.2 呼吸道护理

肺炎合并心衰患儿普遍存在心脏需氧量增加和肺部有效通气量降低表现, 在护理期间,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儿适时调整体位, 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和肺部气体交换。同时应维持室内空气清洁和流通, 保持温湿度适宜, 以保证患儿呼吸顺利。对于感染病原体不同的患儿应分室监护, 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此外, 每日应按时进行室内紫外线消毒, 对于血氧饱和度较低、呼吸困难患儿可给予其适量吸氧, 控制氧浓度在40%以下, 氧气流量在0.5~1.0 L/min。

1.2.3 用药护理

此类患儿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洋地黄制剂等, 由于小儿正处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阶段, 具有较高的药物中毒风险。因此在用药过程中, 除谨遵医嘱严格按照规定剂量给药外, 应对患儿的心率、呼吸及心律等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 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向主治医师汇报。

1.2.4 心衰护理

按照患儿心衰程度安排其每日休息时间, 对于轻度心衰患儿, 可适当增加休息时间, 并进行轻微室内体力活动;中度心衰患儿应对其进行活动限制, 保证充足卧床休息;重度心衰患儿应完全限制活动, 保证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应对患儿进行必要的情绪安抚工作, 避免其哭闹造成心脏耗氧量增加。此外, 应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 必要时可给予其心电监护, 并适量给予患儿扩血管药物、强心剂及镇静剂。

1.2.5饮食护理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患儿体力的恢复和免疫力的增强, 并对药物耐受性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每日应给予患儿充足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忌产气食物和刺激性食物。饮食应遵照少量多餐原则, 避免过度饮食对睡眠造成影响。对于婴幼儿, 在哺乳时应以少量多次为准, 防止一次性过饱造成胃肠道负担加重, 不利于回心血量的减少。同时, 应对患儿每日钠盐摄入量进行控制, 特别是对于呼吸困难和水肿者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盐摄入控制。

1.2.6 健康教育

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患儿病情、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的相关介绍, 帮助其加强对自身病情的了解, 并促进其增强治疗信心, 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同时, 指导年长患儿及家属掌握自我护理方法, 如便秘、剧烈哭闹、过度进食等, 帮助其认识充分休息对于病情好转的重要性。对于可出院治疗患儿, 应指导患儿家属正确掌握用药方法, 并叮嘱其按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前后心衰纠正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并对其护理干预后肝肋下增大程度、呼吸频率、心率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心衰纠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 且其干预后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肺炎是一种常见小儿疾病, 随着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小儿肺炎发生率逐渐降低, 但肺炎仍是引起小儿死亡的首要原因[4]。临床研究指出, 重症肺炎易使机体多器官系统受累, 引发多种并发症, 其中以心力衰竭作为常见, 这也是造成肺炎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5]。大量报道均指出, 由于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病情的复杂性, 在针对性治疗的基础上应对其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治疗效果的顺利发挥, 促进患儿顺利康复[6,7]。

常规护理仅注重于此类患儿的病情观察及用药护理, 对于患儿的病情改善作用并不明显。对于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而言, 其普遍存在严重换气功能受限和肺泡水肿表现, 单纯的药物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 但受到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其机体功能的影响, 其作用相对有限。呼吸道护理和用药护理的目的主要在于保证患儿在治疗期间生命体征保持平稳, 促进药物疗效的顺利发挥[8]。同时辅助心理护理, 以降低患儿挣扎、哭闹等对治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通过实施心衰护理对患儿活动进行限制, 可有效降低心衰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同时辅助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 以为患儿早日恢复和预防病情反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研究认为, 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护理过程中, 不仅应对患儿病情进行密切监测, 同时应加强患儿的呼吸道护理, 重视饮食干预和心衰针对性护理, 同时应强化用药指导和监护, 以为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早期整体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 对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实施早期整体护理干预, 对于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加强患儿病情控制, 促进其及早康复, 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树珍.小儿肺炎并心衰的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2) :119, 130.

[2]侯秀青.小儿肺炎合并心衰75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 2011, 51 (31) :67-68.

[3]缪花平.早期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疗效分析[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3, 21 (4) :60-61.

[4]周春红, 张晓蕊, 刘维红.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 (14) :89-92.

[5]黄颖.沐舒坦雾化吸入前吸痰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护理[J].海峡药学, 2015, 27 (10) :189-190.

[6]李招兰, 阮晓玲, 李香秀.小儿肺炎并心衰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疗, 2012, 31 (16) :143.

[7]谢俊锋.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对肺炎心衰患儿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 (7) :7-10.

早期观察 篇10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机械通气;预后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11-01

重型颅脑损伤致死致残率高,抢救成功率较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各种原因常伴有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加重脑水肿。早期机械通气可有效纠正低氧血症,改善脑缺氧,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和病残率。本文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间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机械通气,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GCS评分3~5分(已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者除外);无严重的复合伤;无肺、心、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21~61岁(40.51±9.51)岁;诊断:脑挫裂伤20例,脑干伤4例,颅内血肿9例。对照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0~61(41.51±10.31)岁;诊断:脑挫裂伤18例,脑干伤3例,颅内血肿12例。两组性别、年龄、伤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均按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及护理,即给予降低颅内压、抗炎、激素、营养、支持及手术治疗;护理上遵医嘱用药、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于入院后6h内或于手术后6h内建立人工气道,静脉泵入镇静剂,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辅助/控制(C/A)模式。参数调节:呼吸频率(R)14~18次/min;潮气量(VT)6~10ml/kg;每分钟通气量(MV)100~120ml/kg;吸呼时间比(I∶E)1∶1.2~2.0;呼氣末正压(PEEP)2~3cmH2O;压力支持(PSV)10~15cmH2O;氧浓度(FiO2)40%~50%。

1.3观察评价指标①评价2组治疗后2h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②入院时、伤后第7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SSS)[1]。③观察2组伤后1周内的死亡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2组治疗后2hPaO2、PaCO2、SaO2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2h观察组PaO2、PaCO2、SaO2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000)。见表1。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既可影响脑干呼吸中枢,抑制呼吸冲动的发出.也可影响中脑网状结构及大脑皮层导致呼吸节律的改变,且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脑水肿明显,颅内压升高,大多存在呼吸抑制的情况,影响通气和换气功能,加剧病情恶化,影响患者的预后。文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脑缺血缺氧的发生率高达90%以上,是产生严重继发性脑损害的主要原因[2]。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伤后早期(6小时内)使用机械通气,2小时后各项呼吸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伤后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一周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薛维,张书琼.对照研究软通道微创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9):1307-1308.

上一篇:能力本位教学下一篇:纠纷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