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报道

2024-08-16

立体化报道(精选七篇)

立体化报道 篇1

1 用好校内外媒介资源,拓展报道渠道

在新闻报道立体化的综合实现过程中要体现不同资源的整合优势,尤其是在融合不同媒介资源的基础上强调各种新型媒介的个性,并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从某学校新闻报道的立体化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结合校内的资源优势,在发挥广播站、黑板报、橱窗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校园局域网、互联网络、校园网站等方式,注重新闻报道的立体化。同时,融合校外资源,通过举办笔会、座谈会、专题培训等,深入到教师、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把握学生和教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及时撰写有深度的调研信息文稿,以此来提高校园信息员的政治修养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写作能力强、思想素质好的校园信息员队伍。结合现代化的媒介方式,在微博、微信等媒介的作用下,滚动式地形成短小的新闻宣传阵地,更能实现校园新闻报道的立体化。

2 发动校内外人员,拓展报道的参与者

从报道参与者的角度强调开拓信息搜集源,把学校内的各种资源(学生、老师、特约通讯员)和校外各媒体的记者等人员进行资源整合,拓展新闻报道的信息源和参与者。在校园报道的立体化过程中主要突出三个服务主体,即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发展。新闻报道要围绕校园中教师在教学创新、科研项目的实施等方面展开。教师综合素质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突出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各种先进做法。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在个性成长、道德水平的培养、知识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运用,最主要的是要服务整个教学发展,将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的一些教学行为,结合不同学生、专业以及相应的教学场景等,营造新闻报道的方向。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要服务学校的整体发展,为学校在新闻报道中营造良好的正面形象,嬴取新闻报道的主动权,还要做好各项新闻报道的准备,避免主题报道的错误等现象,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

3 发掘报道形式,拓展报道类型

从简讯、人物故事、深度报道、各类活动策划等方面全面展开新闻宣传,发掘报道的各种形式,例如运用长短消息结合,甚至网络上的帖子、微博、微信等——拓展报道类型。网络媒体的受众习惯于篇幅短小和层层链接、自主选择的阅读方式,习惯接受文字、声音、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的报道元素,习惯对重大事件通过点开一个个链接集中阅读,这就迫使传统媒体在报道形式上进行创新。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形式创新从总趋势上看,是从以传者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从线性传播到立体传播,从资源的单向开发到多元开发。报纸头版实现从要闻传递到信息橱窗的创新。报纸头版往往都是要闻,密密麻麻排满文字。网站首页一般采用杂志目录的方式,不会容纳太多的新闻正文。采用“图片+导读”的方式,除了主打新闻稿件,还借鉴网络链接方式将本报内页重要新闻和栏目标题,醒目标识于头版显要位置,创造了类似在线阅读的信息消费氛围,起到了信息橱窗的作用。网络新闻标题讲求用信息“粘”住读者,从而使其层层点击阅读,文章的重要信息都在标题中。在线阅读容易引发视觉疲劳,也使得网络报道经常在超过500字的稿件中运用插题,来减缓阅读疲劳,再度激起阅读兴趣。

4 让新闻立体、丰富而生动

不论是报道的类型拓展、报道参与者的广泛还是报道形式的丰富多样,总体来讲就是要让新闻立体、丰富而生动起来,通过新闻的全方位、立体化报道,加强单位的文化建设,提高单位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单位的企业文化创造更加丰富的内涵。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还可以采用即席评说、背景回放、专家访谈等形式。多种新闻体裁和新闻手段交互使用、优化组合,就能形成新闻立体化报道的“合成军”。在媒体越来越多的状况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要携起手来“一荣俱荣”。报纸的信息可以为广播、电视所用,这是扩展报纸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很多报社、电台、电视台还创办了自己的网站,成为其“新鲜血液”,还吸引更多的读者。

5 结语

在学校新闻报道中最主要的是要结合学校新闻进行立体化报道,从学生、教师、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营造新闻报道与学校教学、管理等相适应的方式,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建军.如何搞好院校新闻报道[J].军事记者,2004(10).

[2]陈尚忠.新闻报道忌浅[J].新闻战线,2005(5).

立体化报道 篇2

一、全媒体多点布局规模空前

2012年两会,中央电台14套广播频率及以中国广播网、你好台湾网、中国民族广播网三网为依托的新兴媒体,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手机电视、有声手机报、网络广播等多种载体,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自3月2日起,开设两会报道各类专栏、专题180多个;共完成两会议程和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直播报道110多场次,共播发两会新闻及专稿近万条次,播出总时长650多小时,图片达5000多幅,采访代表委员3200多人次,邀请嘉宾做客中央台300多人次。收到听众各种反馈包括短信、微博、评论、建言等49万多条次。中国广播网两会新闻累计访问量较去年增长1倍以上,充分体现了中央主流媒体网站的舆论影响力。

二、重要议程报道及时准确

充分挖掘广播媒体潜力,做到了动态消息、专题报道、深度解读立体推进,全媒体多语言呈现。多媒体多语言圆满完成了包括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人大首场新闻发布会、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杨洁篪外长新闻发布会、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等在内的10场重要议程直播,总时长近1000分钟,实现了汉语普通话和蒙、藏、维、哈、朝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同步在线,图片、音频视频同步直播,形象生动地用各民族语言传播大会实况,方便了各族群众收听收看。

两会期间,时政报道充分发挥国家电台优势,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政协各界别和人大代表团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共议国是的报道非常充分,在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用同期声,制作录音特写,力争声情并茂,拉近了中央领导人与听众的距离,真切感人。中国之声贯通全天的《央广新闻》,每天都以多种角度、多种形式传递两会最新动态,有关两会各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会以及代表团开放日的情况尽收其中。《此时此刻,两会快报》对两会动态消息进行集束式滚动播发,每天播出7次。每小时一次的密集内容更新,确保了两会资讯的新鲜度。

三、紧扣热点引导有力

中央电台各频率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刑事诉讼法修改等重大议题等进行了多角度深入解读,为强化舆论影响力和引导力,报道更注重新闻评论,加大政策解读的力度和深度。今年中央电台加强在重要直播后的及时提供解读和时评,重大议程报道融现场连线、现场直播、权威解读和专家点评为一体,内容饱满,信息量大,充分满足听众在第一时间把握内容要领的内在需求。

中国之声《两会时评》及时围绕两会热点焦点配发评论,条理清晰、分析透彻,融合党声、政声与民声,很好地引导了舆论。以独特视角报道两会的记者专栏也为中国之声今年的两会报道增添了一道亮色。《两会经济热点——棉棉有问》结合最新经济形势和热点梳理问题,每天一“问”,采访代表委员中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解答百姓关心的经济、投资等问题,深受听众欢迎。《两会同期声——喆华特报》主打两会期间的重头发布会、重量级代表委员发出的特别声音以及抓取有冲突感、有关注度的人和事,充分体现了独家视角和报道深度。《轶滨上会》聚焦两会人物,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多方面挖掘代表委员的内心想法,捕捉他们调研过程中的鲜活事例以及他们了解到的群众身边的具体事例,不仅让听众了解了提案议案的背景与意义,把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工作态度和参政议政的职业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两会新鲜事——一亮说亮点》则以两会新鲜事和两会花絮为报道主题,带给听众有关两会的细微观察。经济之声相关栏目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代表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热点经济话题和关键经济数据进行解析,推出特别报道《经济改革纵横谈》,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选取当下矛盾最突出、问题最集中、改革最迫切、阻力最大的五个关键环节和深化改革的五个入口,组织代表委员及权威专家解读,探讨改革破解之道,为听众解疑释惑,相继播出了《打破国企垄断需要突破点》《房产税该如何在博弈中前行》《利率市场化拖不起但也急不得》以及土地产权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的报道。经济之声《十大评论员看两会》专栏,今年约请吴晓求、巴曙松、张燕生、连平、鲁政委、屈宏斌、叶檀、谭雅玲、张车伟、孙立坚等10位业界、学界权威专家,两会期间每天9点、12点、18点,立足宏观经济、金融、外贸、社会保障等各自擅长领域,评说两会热点、洞察财经大势。经过与经济之声编辑团队的提前策划、充分沟通,十大评论员的评论独具专家视角、凸显专业水准,既适度审慎又准确解读,既立足宏观又兼顾微观,较好展示了国家经济广播频率强势引导舆论、掌握话语权的能力。

音乐之声、文艺之声聚焦文艺界代表委员,畅谈文化发展;对台湾广播重点关注涉台议案提案,针对两岸经济发展和文化认同,反映台籍代表委员心声。华夏之声聚焦粤港澳,共议珠三角经济协同发展,为香港回归15周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民族广播蒙、藏、维、哈、朝五种民族语言广播及中国民族广播网采取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传播方式,突出了网络特点和民族特色。

中央电台各频率在及时报道两会议程的同时,深度诠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展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优越性。如,3月11日,“两高”工作报告后,中国之声《新闻纵横》通过专题报道的形式回顾了30多年来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所经历的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反映我国民主法治建设逐步推进的重大主题。此外,各频率还加大了对两会代表委员认真履职情况的报道力度。中国之声专门开设了专栏《两会人物》,特别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的情况。先后报道了30多位来自不同代表团的人大代表、不同领域的政协委员。多角度地讲述了他们履行自己职责的故事,展现了他们通过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提出切乎实际、关乎民生的议案或建议的过程,反映了他们为民代言、为国献策的共同追求。华夏之声新闻专题《我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角度展示我国人大制度建设,邀请了国内政治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报告中捍卫中国政治制度,强调要“理直气壮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色,“旗帜鲜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理论影响”等相关讲话进行深入解读。

nlc202309010822

四、高端访谈立体呈现提升品牌影响力

《做客中央台》和《政务直通》是中央电台着力打造的两会高端访谈节目。今年的《做客中央台》和《政务直通》都把强化节目的互动沟通作为突破着力点,将节目打造成沟通普通公众和代表委员的名副其实的互动热线。直播开始前,通过多种传播通道加强预告、问题征集和信息反馈。访谈内容以中国广播网为载体,通过文字、音频、视频多种方式实现“二次传播”。尤其富有创意的是,节目还在直播间设置了“互动墙”,使嘉宾第一时间就能看到听众和网友的反馈,并在节目中及时互动,每次直播收到网友留言均多达近万条。两会期间300多名代表委员做客中央台,实现了会内会外的良好互动,有效提升了广播媒体的影响力。

五、深入基层关注民生“走转改”成效显著

今年两会报道,结合“走转改”是一大亮点。深入基层,关注民生,充分实现了会内会外结合,报道更加生动活泼,出新出彩,凸显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及“短平快”的清新文风。

早在两会之前,各频率着重采访基层代表委员调研民生、反映民意、形成提案的过程。同时派多路记者结合“走转改”活动赴基层采访,为两会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中国之声组织记者实地采访,用具体事例反映各级党委、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的努力和成效。《奋进2012》是中国之声在今年两会期间推出的重头报道。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特别报道关注的虽然仍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宏观问题,但在采制时,报道却把视角放低,既反映了代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又集纳了来自平民百姓的“基层之声”。比如“幸福大街上的期待” “攻坚城市病”“猪肉的价格曲线”等,篇篇都带来了大量采自基层的现场声音,令报道与民心紧紧相连。《新闻报摘》和《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中的两会重点专栏“提案议案扫描”,同样将视线集中在民生问题上。“活熊取胆”“毒驾入刑”“规范劳务派遣”“医疗改革”“对养殖业滥用抗生素行为加强监管”等,条条是社会焦点,民心所系。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还推出了民生成就系列报道“我说我的幸福”,节目以百姓最具个性的语言和最真切朴素的体会,描绘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获得了各级领导与广大听众的肯定和好评。“两会新闻人物”是中国之声今年两会报道中聚焦两会代表委员的人物专栏。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成为今年报道中的主角。来自农民的全国人大代表宋福如,白手起家并且帮教过456名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伟大母亲、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英辉建筑安装公司经理韩雅琴,一辈子只想当村医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通许县苏刘庄村村医马文芳,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医生房辉,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灵山县委书记潘雪红,农民工代表胡小燕……一个个来自基层、心系民众的代表委员的形象,通过一篇篇报道得以生动刻画,给听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两会期间,中国之声将新闻报道与特色专栏相结合,努力创新两会报道。一是重点专栏加强引导突出新意,全力体现国家电台的舆论引领作用。二是量身订制记者专栏,大胆起用有个性和能力突出的年轻记者,捕捉焦点,挖掘亮点,放大热点,提升报道的可听性。三是首度将《央广新闻热线》开辟为“两会专线”,一方面充分集纳百姓的观点和呼声,一方面让记者充分体察民意,带着具体问题采访,使广播成为连接会内外、连接百姓和代表委员的互动平台。

经济之声结合自身特色,将两会报道与“走转改”相结合,关注百姓呼声,以百姓视角为切入点,以专家观点,专业水准评说两会热点、洞察财经大势,服务消费投资,一系列专题报道受到好评。

维语频率记者在和田、哈密等地围绕“新农合”落实情况、富民安居等民生工程的建设成果进行报道,沉到基层进行两会报道。中国广播网文字音频视频多手段并举,充分展示全台两会报道亮点,独家网络访谈特设互动专区特色鲜明,转载率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六、全媒体互动创新提升传播效率

两会期间,中央电台积极发挥网络新媒体优势,通过网络直播、微博互动、微话题讨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了两会新闻传播效率;同时与各大门户网站、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开展了多层面的合作,形成了台网互动、互补、共赢的良好局面。

中国广播网启用“央广图库”,加大两会期间图片报道力度,共发独家图片500余张,同时中国广播网加强对国内门户网站、图片供应商、国外通讯社、新锐纸媒等图片报道进行监测和追踪,及时转载发布相关图片报道,共发布图片报道1500余张。

台网一体,实现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网络电台、手机客户端对《做客中央台》《政务直通》《十大评论员评两会》等品牌节目同步图文音视频直播。中国广播网首次创立“地方媒体联盟”和“地方广播联盟”。并主动与地方31家重点新闻网站、31家省级广播电台网站、各省会城市新闻单位和省级晚报等联盟伙伴沟通,整体提升了全国广播媒体两会报道的竞争力。此外,今年中央电台还加强了与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国际在线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合作,同时还择优选择了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和讯、凤凰、优酷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商业网站进行深度合作。两会期间,中央电台播发的重大、独家新闻,都在重点新闻网站突出位置有所呈现。

充分发挥微博的作用,传播效果大为增强。

3月13日中国之声新浪实名官方微博粉丝数突破200万,成为首家突破200万粉丝的广播类媒体微博。今年的所有重大直播,中国之声都通过微博提前发布预告进行预热。在发布预告的同时,还通过微博征集网友问题,并与当地政府微博和相关企业微博实现了联动。中国之声新浪官方微博已经成为展示中央台的重要窗口,听众和节目互动的主要桥梁,也成为传统广播和新媒体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

两会报道的圆满成功,为中央电台今年更加出色地完成十八大等重大宣传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本文编辑:吕晓红)

做好电视新闻的立体化报道 篇3

电视新闻报道立体化的特点

立体组合报道在报刊中早已有之, 用一个版面或几个页码组织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多篇文章, 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已成常用手法, 而在电视新闻中出现还是近年来的事。对重大题材进行立体化报道, 是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具体来讲, 电视新闻立体化具有以下特点:

时间的完整性和快捷性。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预知的重大事件或者是日常性热点, 新闻报道可以运用历史的手法来渲染, 展开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报道。持续报道, 从事件的序幕、高潮到结束, 保持了报道时间上的完整性, 全面地展示了新闻事件的全貌。特别是作为电视台具有一定的优势, 当一些突发性的无法预知的重大事件来临时, 时间的迅速、策划的精彩是报纸等媒体无法比拟的。

事件的全面性。新闻要求含有最大化的信息量, 全方位多层次地为观众提供信息服务。有轰动全球的重大新闻, 也有涓涓细流的家常琐事;有日常性新闻, 也有突发性新闻。为了把新闻做全、做透、做深, 新闻报道就要把触角伸向事件的各个方面, 展开一系列有力度和深度的报道, 力求给观众一个全面的信息世界。

形式的灵活性。电视是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限制最多, 同时又是从科技发展中受益最多的大众传播媒介。由于技术和设备的原因, 最初的立体化报道对新闻事件只能做到实况转播, 直到通信卫星的发射, 人们才在第一时间看到来自现场的直播。这之后, 便携式卫星地面站的发明, 又使多点现场直播成为立体化报道中实现时空延续的主要手段。

新闻报道立体化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结果

任何事物的出现, 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原因。新闻报道立体化的出现, 是传播观念、新闻理论与社会实践共生与互动的结果。

传播观念与传媒角色的不断变化。所谓传播观念, 即新闻传播者对新闻媒介的社会角色及传播活动的客观规律的认识, 这种认识来源于客观实际, 又具有指导与影响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动作用。新闻传播的发展动力, 一是社会对新闻传播的需求, 二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技术水平。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信息传播的要求越来越高, 并且日趋多元化, 这就需要各种具有独特优势的传播模式或手段结合起来, 不断创造, 使之来满足人们的所有新闻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得传媒传播信息的深度、广度、速度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达到一个更新的层面, 传媒将成为人们之间互相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作为电视媒体, 在四大媒体中占有最大的优势, 更应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独放异彩。

传媒的竞争就是对受众注意力的竞争。大众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他们的思想观念千差万别, 现代人的环境是由直接环境和人无法直接接触和验证的间接环境构成的,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间接环境的比例正在日益扩大。人们自己是无法直接弄清这种间接环境中发生的事件的, 因此不得不需要大众传媒提供模拟的环境。如果说实际事件是原本, 那新闻就是它的副本。通过电视新闻制作者的努力, 新闻节目在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信息更趋立体化和多元化, 使人们在观看副本时的体验越来越接近于对原本的直接认识。所以, 作为媒体, 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新闻事件进行立体报道, 挖掘新闻的重要价值, 展示新闻的不同侧面, 反映大众的不同呼声。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

在国外早已司空见惯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方式, 直到1994年后才被我国广泛应用于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来。在让人们感受到现场直播的无穷魅力时, 也使电视新闻的立体化报道成为一时潮流。要做好电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 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加重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分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分工将越来越细, 一个新闻往往会涉及多种领域, 不少新闻受众要真正理解它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背景, 尤其是重大的新闻。所以, 在立体化报道中, 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就显得十分重要。

题材取向突破单一事件性。在立体化报道形式产生的雏形期, 这种报道多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的。但上世纪80年代后期, 立体化报道不仅在事件性的题材上很有表现力, 而且非事件性的题材更可以通过立体化的报道方式来进行深度上的挖掘和广度上的拓展。由此可以看出, 立体化报道表现手法的不断成熟和发展, 使它取材的范围也不断拓宽, 不再拘泥于具体事件的报道。需要强调的是, 记者在采编过程中思维不可固守成规, 只有思想的多元化, 才谈得上报道的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 才会有新闻的立体化。

创新和突破报道形式。立体化组合报道形式因其对复杂新闻事实的综合报道能力, 多运用于杂志型深度报道节目和大型的新闻现场直播节目中, 因此可以采用多样的编排方式。有时可以完全打破时段的限制, 将所有原有的栏目取消, 代之以同一主题的报道;可以按照栏目的要求来设计整个报道的编排方式;还可以是前面两者的兼收并蓄, 即打破一定的界限, 让需时较长的报道不被打断, 使整个报道显得更加统一、完整, 同时又不打乱一些有相对固定收视群体的名牌栏目的播出时间, 而这些栏目在自己的时段里播出的也是围绕同一主题所制作的节目, 更能体现出报道的整体设计和匠心独具。

从平面报道到立体传播 篇4

网络使报纸的“平面报道”实现了“立体传播”

报网互动, 让报道从“单向传播”走向“多向互动”。传统媒体的报道通常属于单向传播, 是我说你听, 我讲你看, 媒体处于主动地位, 读者处于被动地位。而通过报网互动, 《河南日报》的报道见报后, 马上发到网上, 并在论坛上设置了主题, 引发了网友如潮评论。数据显示, 仅大河论坛上的一个主题帖, 便赢得了网民点击量24749人次, 发表评论124条, 网民一方面企盼大病救助机制早日形成, 一方面为大病救助制度献计献策。网民在网上不仅和编辑部互动, 而且也相互之间进行互动, 使读者不再是被动的“受众”, 而是报道的主动“参与者”。而发行量120万的河南手机报以及遍布大街的大河多媒体信息港的参与, 更使传统媒体的报道从“单向传播”实现了“多向互动”。

视频访谈, 让报道从“白纸黑字”变得“声情并茂”。报纸是平面媒体, 其表现形式就是白纸黑字。但当《河南日报》的“探路大病救助”报道分三期连续见报, 引起网友热烈讨论之后, 大河网焦点网谈于4月16日邀请了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河南日报》总编辑助理高李丽、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宋永平、白血病患者刘丹阳的父亲刘伦山四位嘉宾, 来到大河网视频直播间, 进行了一场“形声并茂”的视频访谈。视频访谈中, 医院副院长痛心无奈的话语, 患者家属潸然泪下的表情, 媒体责任意识的袒露, 专家详解政策的信心, 无不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给网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网友开玩笑说, 《河南日报》的报道也上了“电视”了。

网络专题, 让报道从“零碎分散”走向“立体聚合”。报纸作为平面媒体, 每一篇报道即便在内容上是相互联系的, 但在形式上, 不同日期、不同版次的报道, 是相对零碎, 相对分散的, 没有本质的物质联系, 是点状结构和流水线结构。而网络海量的特点、平铺式的结构和相互链接的特点, 使得报道得以用海量专题的形式呈现。在《河南日报》视点工作室和大河网新闻中心联办的《探路河南大病救助》网络专题中, 不仅汇聚了《河南日报》所做的所有报道, 链接了国内外在大病救助方面的经验, 还有专家的观点, 国家的政策, 网友的留言板, 以及网友和采编人员即时互动的“记者博客”, 文字、图片、视频, 琳琅满目, 立体交叉。这一立体报道, 不仅让读者了解了报道的缘起背景、来龙去脉, 而且看清了事件的走向和影响。

网络传播, 让报道从“地方新闻”成为“全国焦点”。传统媒体的报道, 从一开始就是带有地域性的, 地方报、地方台影响面在地方, 就是上星的卫视和中央媒体, 也涉及落地问题, 都有其传播的局限性而无时空限制的网络媒体, 其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传播。《河南日报》和大河网互动的“探路大病救助”报道, 从一开始就走上了网络的“高速列车”, 一是自始至终, 大河网都参与了整个报道;二是《河南日报》的所有报道都在网上进行了发布, 从而使整个报道走出了河南, 走向了全国, 成为全国的焦点。在百度上输入“河南大病救助”关键词, 可以找到相关网页1140000余篇, 输入“河南日报大病救助”, 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16800篇, 《河南:探路大病救助报道引反响网友吁发行彩票》、《探路河南大病救助:仅有慈善不行政府应成主体》等报道涵盖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 以及新浪、搜狐、网易等全国各大网站和社区。

党报报道让网络声音从“坊间”走上“庙堂”

报网互动, 还使网络报道的权威性得到大大提升。《河南日报》和大河网联合开展的“探路大病救助”报道, 由于党报的参与, 使得网民的声音从草根走向了高端, 从感性走向理性, 从“坊间”走上了“庙堂”。

党报, 让网络声音从“感性”走向“理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7月份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0年6月30日, 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2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77亿。中国数量巨大的网民群体, 在网上自由发言,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网络民意和舆论力量, 其中虽然不乏真知灼见, 但网络的虚拟性和草根性, 使得网上声音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非理性和非主流性。关于大病救助, 网民一开始对一个个患儿生命的失去表现得非常激烈, 对政府也存在一定的误解甚至非议, 一是对机制不抱希望, 一是质疑政府缺位。而在“探路大病救助”的报道中, 由于党报的强力介入和引导, 不仅使网络民意得到了极大张扬, 而且还使网友从《河南日报》的权威报道中看到了政府的努力、政府的动作, 很快就转移到了对政府政策的支持, 使得网上的讨论从感性走向了理性, 从非主流走向了主流, 甚至从体制、机制和政策面上提出了借鉴体彩、福彩经验, 发行大病救助彩票的建议。报道统一了思想, 达成了共识, 有效地引导了网络舆论。

党报, 让网络声音从“坊间”走上了“庙堂”。有人说, 网络是个江湖, 有人说, 网络代表了坊间, 而网民就是这坊间的草根。这些草根网民在网上发言虽多, 声音虽大, 但他们自认说说也就说说, 不说白不说, 说了也白说, 对自己的意见能否得到高层的关注并没有抱多少希望。而《河南日报》的介入, 却使得网民关于大病救助的讨论, 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 网友“晓焕”、“爱嵩山”、“freefishshan”等的言论, 不仅上了党委机关报, 而且还被收集起来呈送给了有关部门的领导, 有望影响政府决策。如果说网络给全国数亿的网民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 而党报却在“坊间”和“庙堂”之间搭起了一个畅通的桥梁。

立体化报道 篇5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自我解放的程度和意义。一个好的出镜记者必然要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在突发事件当中, 出镜记者是新闻事件的一个“传声筒”, 更是引领受众在新闻事件中的一双“眼睛”。这也就需要记者不仅要为受众还原清晰的新闻事件, 更要发挥自身主观感受, 将洞察到的种种细节表现出来。所谓“立体化传播能力”正是指这种将自己主观感知和现场客观事实的深入挖掘全面展示给受众的能力, 其有利于将新闻报道更为立体、多角度、全方面地展示给受众, 提高传播效果。

一、多元形式, 丰富展示现场

和摄像机直接对新闻现场进行“推拉摇移”的拍摄相比, 出镜记者在画面中更能以一个亲历者的形象为观众进行体验式的现场报道, 这也天然赋予了出镜记者以丰富直观的形式展现现场实际情况的任务。出镜记者可以蹲下身子, 可以利用手势, 也可以用走动、跟随等, 使观众对其中的现实情况感同身受, 或是利用不同叙事手法、借助现代化技术都能达到多元化展示现场的效果。

区别于以往的“平白直叙”进行出镜报道, 央视记者李小萌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 用纪实的手法, 记录下她和灾民的全程对话, 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灾民的实际状况, 表现出了灾区人民的坚强, 这组画面也在网上引发了深刻反响, 感动了许多网友。

在突发事件中, 为更全面地展现现场, 只有利用更灵活而丰富的手段, 才能带给受众更为直观和感同身受的报道体验。这不仅需要出镜记者对自己的“体态语”有着更为精准的把握, 也需要出镜记者在语言描述中更为精准和具有逻辑性, 这样才不至于使整个报道看上去过于混乱, 同时, 也需要出镜记者对摄像等技术层面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二、调动感官, 准确描述现场

出镜记者是新闻事件现场的“亲历者”, 那么自己首先作为一个人, 自己的现场的主观感受将会极大地引起受众的共鸣, 这也是一个专业的出镜记者应该在报道中有所体现的, 会使整个报道显示出更多的“人味儿”。无论是灾难报道现场的人性关怀, 还是公共事件中人们普遍可能存在的疑惑, 亦或是一些报道中特殊的氛围, 特殊的触感, 或是与自己以往的经历的对比, 都能以自己主观的感受向观众介绍和表达出来, 这种表达会使报道更为立体, 受众甚至可以调动起自己的主观感受, 从而参与到新闻报道的体验当中。

例如, 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现场的报道中, 东方卫视记者黄伟就分别描述了自己在现场鼻子和眼睛的强烈刺激感受, 用眼睛已经“流眼泪”的表述使观众更能感同身受。

但是这样的表达一定要注意用语的准确, 使自己真实的主观感受和所见所闻所感融汇其中, 注意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理解障碍, 不要强硬的使用。另外一定要注意不要将调动感官等同于情绪化表达, 尤其是将好恶喜厌直接强加在报道中, 这样会造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 从而引起受众潜在的反感。

三、敏锐发掘, 深入了解现场

出镜记者身临现场, 其敏锐发掘现场的洞察能力将成为深入了解现场的关键因素。这不仅需要记者在报道时细心观察, 更需要在前期做好相关的准备。对于即将报道的细节信息, 一定要提前调查清楚, 有充分和深入的了解, 不可自己异想天开, 随意注解。相比于文字报道, 口头语言由于是即刻消失的, 很容易带有随意性, 作为出镜记者一定要注意避免, 时刻谨记自己职业的特殊责任。

在4.20雅安地震发生后, 央视记者蒋林第一时间赶到位于震中的芦山县人民医院, 并在报道中着力介绍了医院帐篷的搭建工作这一细节, 使受众深入了解了在骄阳似火的环境下, 当地应急抢险部门快速反应, 给患者和医护工作者改善了条件, 带来了极佳的社会影响效果。

在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 运用自己的洞察能力, 充分发掘新闻事实、现场、细节, 把详细而真实的信息带给受众, 能极大地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深层次获取需求。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中, 不寻常的细节之处更应该成为报道中的关键问题, 加以挖掘极有可能获取到极为有价值的线索, 不过在前提的准备中, 要对细节有所筛选, 将重点放在有价值的细节问题上。敏锐发掘的细节问题, 能使报道更富有张力, 为受众带来更为丰富、深入和有价值的信息。

四、总结与反思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突发事件的报道应该紧紧抓住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 出镜记者在其中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不应该是一板一眼的“汇报者”, 也不应该是见到什么说什么的“炮筒子”, 更不应该是慌乱无章的“马大哈”。当今时代对于新闻报道提出了快速、专业和全面的更高标准的需求, 这也催生了对于出镜记者这一职业更高的素质要求, 出镜记者应该在保证基本专业素质的基础上, 提高自身“立体化传播能力”, 为受众带来真实、生动且全面的报道, 使现场情况能更为有效地传递四方。

参考文献

[1]王树兴.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J].东南传播, 2009 (12) .

立体化报道 篇6

东西南北路网贯通

十年间,国家重点支持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主干线在“泛珠”区域内全部完工,武广、厦深高铁顺利通车,南广、贵广高铁开通在即,将改写珠三角到北部湾、黔中经济区10-20个小时的时空距离,分别缩短到3-4个小时。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推进,2000吨级船舶从南宁可直航粤港澳,珠三角“三纵三横三线”高等级航道网全面建成。区域内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建成。

到目前为止,“泛珠”内地九省(区)公路总里程超过14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3万公里,分别是2004年合作之初的2倍和2.7倍;铁路营运里程超过2.3万公里,比合作之初增长25%。

随着武广高铁、厦深铁路先后发力,粤北和粤东地区也都有了连接珠三角核心城市的高速或快速铁路。而深茂铁路的建设,则打通了广东西部一翼,使广东境内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快速交通网络。“泛珠”合作十年间,“泛珠”交通网不仅打通了多年来横亘在东、中、西部地理上的天然屏障,同时还全方位地搭建起以珠三角为枢纽的扇形跨省区立体交通网络。

无论是已开通的武广高铁、厦深高铁、广州直达南昌高铁,还是即将开通的贵广、南广高铁,在“泛珠”合作新起点上,一盘高铁新棋局正在徐徐铺开:随着此次联结三地的沪昆高铁与京广高铁在长沙“握手”,一个大大的“十”字形高铁网络已在“泛珠”区域内初具雏形。与此同时,作为贵州第一条高速客运专线,贵广铁路开通后将成为贵州连接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出海大通道。而且,贵州也将由此成为西部铁路的“黄金枢纽”。

到明年5月,长昆客专贵阳至长沙段也可完工,而渝黔铁路、成贵客专两条高速铁路也会相继开通。随着这些高速铁路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贵州将快速融入到全国主要经济区2至7小时经济生活圈。

交通便捷区域融合

作为维系“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必要条件,优先发展交通、打破地域隔阂成为泛珠“9+2”各方共识。十年来,以广东为辐射中心,广东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基本实现与周边陆路相邻省份均有两条或以上高速公路连通,泛珠“一日交通圈”已然成型。

厦深铁路开通,让“粤闽4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自从开通了厦深铁路,平时我周末没事就往家里跑。”在广州工作4年的白领小林说道,“不过就是高铁票很紧张,得提前买,因为太多人坐这条线到咱们厦门旅游了。”

据悉,厦深高铁开行9个多月,仅广东段发送的旅客已超过1102.4万人次。密集的人员交流,高铁经济效应的发挥,不仅使粤闽区域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更让沿线的城市重新焕发生机。沿着厦深高铁,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栋栋商品房鳞次栉比,就连路途中建筑物上的广告语也赫然印着:“坐着高铁去迪士尼……”

的确,厦深铁路开通,对沿线区域的经济、旅游市场起到明显带动作用。“泛珠”跨界基础设施联通,不仅仅畅通了区域内省份间人流、物流的联系,还为“泛珠”发展拓展了腹地。

高铁红利惠及各区

2009年12月底,串联起粤湘鄂三省、长逾1000公里的武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不仅让三地居民实现了“千里武广一日还”,还将沿线3省15城带进了跨区域合作的同城时代。从武汉到广州由原来的11小时缩短至4小时左右,长沙到广州由8小时缩短至2小时。

自此,两湖城市群完成了与珠三角“大社区”的融合。自北向南全长502公里的厦深铁路,被誉为镶嵌在东南沿海的一串明珠,也承担起激活泛珠经济带的重要使命。

“泛珠”高铁网络,不仅可以促进不同区域间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还可以打破行政区划,建立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泛珠”十年间,由北向南,自东向西,一条条高铁已汇结成网。“谁持彩练当空舞”,一条条上千公里的纽带,已将“泛珠”合作各方紧紧捆绑在一起。交通基础设施无疑是“泛珠”区域合作的基石,以交通换时空,交通一体化,才是维系“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必要条件。

贵州省省长陈敏尔说,贵州尽管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但具有近海、近江、近边的区位优势。“贵州处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中间腹地,多条高铁陆续建成,将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络线,并连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立体化报道 篇7

而此次“湖广填四川”大型实地走访报道采用全媒体采访和立体传播, 创新地将这一古老话题做活做新, 取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一、全媒体报道平台的优势

(一) 微博微信的话题, 让传播更广更互动

除了在纸质媒体上见报, 我们更是利用重庆晨报强大的互联网媒体平台, 将大量的故事和图片在微博和微信上予以编辑转发, 形成话题性和互动传播。让我们欣喜的是, 虽然这个话题比较陈旧, 是个历史话题, 但通过前方记者的现场采访和后方记者的连线采访, 尽力拉近与现实的距离, 在微博和微信上, 这个话题却意外地成为热门话题。

在后方, 重庆晨报记者采访了研究重庆本土历史的专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管维良。根据他的研究, 他认为, 重庆本地人姓氏最早来源于巴人, 巴人又分为白虎巴人和龙蛇巴人。白虎巴人有五姓:巴、向、覃、樊、郑。龙蛇巴人有七姓:罗、朴、咎、鄂、庹、夕、龚。管维良说, 这12个姓的族人, 是真正的重庆土著。据此研究, 重庆晨报官方微博专门设置了一个关于“这些姓是重庆土著”、“根在麻城欢迎常回家看看”等讨论话题, 使得许多读者关注, 微博上专门讨论, 引发大量市民的关注和转发。

微博上, 报道在湖北和重庆两地点燃了网友的参与热情, 湖北麻城政务微博群争相转发, 据统计, 新浪微博#君从何处来#话题浏览量达数百万人次, 在讨论中, 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重庆, 《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成了每天的抢手货;在网上, 《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成了寄托乡愁的深阅读;同时, 这也是通过浅入深出, 讲故事讲出来的历史课。不少读者还给重庆晨报留言, 主动提出希望让记者帮忙找祖先寻家谱, 记者与读者的互动开始频繁, 不但丰富了我们前方的报道, 还给大家提供寻根问祖的技术指导, 而且让这个古老的历史话题拉近与现实的距离, 变成人们口中的热门谈资。

(二) 用广播平台, 让话题进入有车一族

除了这些多媒体平台, 重庆晨报还主动与重庆当地的广播电台合作, 通过开辟专门的“君从何处来”专栏, 以主持人每天现场连线采访前方报道组记者的方式, 口播前方采访实况, 向广播听众实时传递前方的最新采访信息。此举不但是一次成功的稿件预告, 也是一次提前的媒体宣传, 通过广播, 系列报道完成了对有车一族的传播覆盖, 扩大了报道的覆盖面, 提升了在有车一族的话题影响力。

(三) 网络让话题传播到海外

通过全媒体无地域的传播, 话题影响超越地域, 不但在新浪等门户网站上开辟了专门的话题讨论专区, 腾讯上更是每天上传采访视频, 在西南地区和海内外的华人中也造成了轰动。经过一周的连续报道后, 麻城市地方志办公室的热线不断, 海内外要求帮忙查家谱寻根的人更是纷至沓来, 专程赶到麻城来帮祖上寻根。

(四) 全媒体让影响跨地域

除了读者的互动, 全媒体平台更让地域性的都市报跨域地域, 达到了空前的影响, 为采访顺利进行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重庆晨报作为一家在重庆地区影响力第一的都市报, 无可争议, 但要跨越省市进入外地采访, 对方会不会认可, 这是一个疑问。采访之初, 采访组事先就与麻城方面取得了联系, 由于对方接待类似采访已经太多, 感觉有些审美疲劳, 接待也有些公事公办。但当我们的报道在全媒体平台实现立体传播报道后, 在网络上引发轰动, 麻城和湖北方面顿时来了浓厚兴趣,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多形式、多内容的报道方式。

虽然他们湖北不能收到纸质报纸, 只能看电子版, 但在网络上, 关于此次报道的内容更是纷至沓来, 不但文图并茂, 还有航拍视频、语言等资料, 为此, 麻城市政府的官方微博媒体都与《重庆晨报》的微博互动, 每天实时转发此次的报道内容, 史无前例地将本报航拍的高空视频作为麻城市城市形象宣传片使用。

此段航拍麻城的视频在网络上播出后, 更是让麻城市高度关注, 麻城市委书记杨遥不仅亲自出面宴请报道组全体成员, 而且指示全力配合报道组的采访, 提供一切可能的采访便利。

二、全媒体报道平台的影响力

作为一次地方媒体跨越省份的异地采访, 不但得到了本地读者的高度认同, 而且得到了异地官方的高度认同, 这是非常罕见的一次成功采访。通过《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 我们不但尝试了一次大型系列报道的新尝试, 从效果看, 更是收获满满。

(一) 报道被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

报道同时引起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市委书记和市长均亲自出面接待报道组, 对报道形式和内容予以高度肯定, 给报道组提供各种采访便利, 使得采访得以顺利进行。同时, 在此次报道过程中, 麻城市的城市形象得到了史无前例的空前传播, 麻城市档案馆为此专门提出要收集全套的关于此次采访的见报资料, 将作为文物郑重收藏。而在采访组返回重庆对三峡地区的移民大县进行采访时, 各个区县也是高度重视, 对报道的成功给予高度表扬, 而且积极配合采访, 帮助挖掘当地移民历史, 帮当地家族寻根, 密切当地与湖北的各种民间文化交流。

(二) 美籍华人看了报道去麻城寻根

除了微博微信互动, 许多读者更是直接致电重庆晨报谈感想。重庆晨报966966公众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接电话上百个, 很多市民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从小就听老人说, 我的老家在湖北麻城, 可我们没能去这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晨报的报道让我们在重庆看到了麻城, 看到了祖辈不惧苦难移民四川之路, 让人感动万分。”

市民刘先生致电966966说, “我看了重庆晨报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 我是湖广填四川的后人, 现在我这里有很多珍贵资料, 希望记者可以来采访。”

市民范先生说, “我看了重庆晨报‘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 我听说我们家也是从湖广迁到重庆的, 希望记者可以联系我提供更多信息。8月9日, 我们将在南山举行姓范的见面会。希望晨报可以参与。”

随着报道的深入和广泛传播, 我们的报道还引发了其他国籍华人的寻根, 其中在2014年6月10日, 原籍四川的美国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现代与古典语文系中文部主任张宽教授, 从网络上看到系列报道后, 直接到麻城去寻根, 并留下了“寻祖归根慎远追踪”墨宝。

(三) 激发了重庆人的寻根热

根据《重庆晨报》的报道影响, 更是激发了许多重庆本地读者的寻根问祖梦想。由于报道内容不但有文有图, 还有高空俯拍的视频, 同时, 报道组从湖北沿路进入重庆三峡地区的区县寻根, 大大拉近与当地普通市民及传统移民家族的距离, 让市民有了亲切感。

报道刊出一周, 全媒体报道内容就在重庆晨网、微博直播等平台上点击量超过200万人次, 大量市民留言互动, 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在梁平县, 一对冷氏父女给重庆晨报打来电话, 表示他们此前专程从重庆梁平乘坐汽车赶到麻城寻根, 历经磨难, 没想到竟然找到了当地冷氏家族的族人, 并迅速融入这个大家庭。在开县, 三名来自王氏家族的年轻人背负5000族人的重托, 前往麻城寻根, 结果通过核对家谱, 虽然没有成功对上家谱, 但却成功认亲, 双方家族开始长期相互走动。

而在2014年国庆节举行的麻城市祭祖大会上, 本报报道曾经报道的这王氏三人还获得了麻城市委市政府的特别邀请出席当地的祭祖活动。

(四) 报道让重庆与麻城更密切, 推动了寻根产业发展

系列报道同时在麻城发现了大量寻根的重庆人和重庆企业家, 密切了重庆与麻城的联系, 推动了麻城本地寻根产业的发展。在采访中, 记者发现重庆籍企业家对麻城情有独钟, 在麻城市宋埠镇有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制镍企业, 是重庆籍商人戴永波与人共同投资的。而戴永波, 正是祖籍麻城孝感乡的移民后裔。“这个企业总投资8个亿, 是当时麻城投资最大的企业。”

除了投资, 麻城移民后裔、重庆民生能源集团董事长薛方全更是慷慨捐资重建孝感乡都牌坊和碑记。还有一些在渝麻城移民后裔出资修家族通谱, 成立研究会, 商议建祠堂……

随着移民文化的推广, 麻城市委、市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湖广填四川”的这段历史:高岸河码头树起了“孝感乡移民始发地”石碑, 沈家庄村村口多了孝感乡都牌坊和孝感乡都碑, 还有投资高达数亿元, 正在建设中的湖广移民文化公园……

本报的系列报道提升了麻城市的城市形象, 而借此机会, 麻城市也正在把移民文化当成产业打造, “更好地服务‘寻根者’的同时, 也提升了城市的经济实力。”

(五) 报道让移民学成了显学

报道同时在研究移民历史的学术界引发高度关注。在整个报道完结后, 市委宣传部和重庆市记协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市性的《君从何处来》报道研讨会。在会上, 多名研究移民历史的专家表示, 此组报道丰富了学术研究, 给学者们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研究对象, 并让移民研究成了当今的一门显学。

四川社科院教授陈世松、西南大学教授蓝勇等数十位来自川渝两地的移民研究专家对系列报道给出了高度评价, 认为这是从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运动以来, 媒体首次对移民历史、影响、文化等进行的系统性的报道。同时, 系列报道直接推动和促成了国内的移民文化研究热, 让这个冷门变成了现今的显学, 让学术走出了象牙塔。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教授评价说, 重庆日报、重庆晨报联合开展的“重走湖广填四川”迁徙路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媒体活动, 不仅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这段历史, 同时也让这段历史更加深入人心, 引起公众的重视, “系列报道还直接推动了国内移民文化研究的进步, 让这门冷学变成了显学,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主动投身移民研究中。”

(六) 重塑了重庆人精神内核

湖广会馆特聘研究员、重庆市移民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岳精柱教授认为, 此次连续报道, 生动地再现了几百年前移民入川的历史, 对巴渝后裔的寻根问祖和移民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莫大的帮助。通过多媒体的传播手段, 让新时期新时代背景下的历史变得生动、易读, 让年轻读者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 来自哪里, 将去向何处, 可以剖析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重庆人的精神根源。

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禹阶表示, 此组报道不但形式创新, 而且有深度, 有温情, 让人看见了历史, 更看见了未来。

重庆历史文化学者何智亚表示, 作为一次有意思的寻根之旅, 此组报道更好地传承了历史文脉, 传承了优秀的民俗文化。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立体化报道】相关文章:

立体化05-14

立体化课程05-10

立体化仓储05-19

体验立体化07-06

立体化传播08-04

立体构成从平面到立体01-16

立体化测量技能06-19

立体化视觉语言06-22

立体化教材体系08-11

立体化学习环境09-02

上一篇:牛粪生物饲料下一篇:体育训练意会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