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

2024-07-28

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精选十篇)

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 篇1

秤又被称为“天平”,即意味着公平、平等,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要拿捏好对学生的态度,尽量在英语课堂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虽然做到绝对平衡是不太可能的事,但至少不能让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位老师只偏爱某几位学生。

英语学科的课程特点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英语学习的双向口语活动主要都在课堂内完成,课后英语氛围明显不足,极少有学生会在课后进行双向的口语活动。可能也会有比较自觉刻苦的学生课后背读课文、复习语法要点等,但这只能算是单方面的口语练习,绝对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活动,因为它没有交流的对象,因此课堂上的口语交流是学生提高自己的唯一有效途径。学生们也都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都迫切想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不同类型的口头锻炼。

现在的学生都很敏感,老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的态度他们都是了然于胸的,而且他们也很在意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所以经常会听到有学生抱怨:我们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我们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老师课堂上总是提问班里的某些同学。那这到底是学生们在无事生非,夸大其辞,还是确有其事呢?笔者认为这样的事实是存在的。

笔者曾多次在听课时发现任教者总是反复多次地提问某几位学生,以至听完课后笔者都能很清楚地说出那几位学生的名字。不可否认那几位学生的回答确实比较流利也比较精彩,较好地体现了他们对这堂课知识的掌握。但是部分是否能代替整体呢?仅仅几位学生的良好掌握能否代表全体学生都掌握了呢?那几位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不断得到巩固与完善,而其余学生的练习机会又在哪儿呢?这样的结构只会更快地导致两极分化,好的更好,而差的更差,这应该不是任何一位英语教师所乐见的吧?

在英语课堂上集中提问某几位学生,这种现象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严重伤害,既降低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也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学好一门功课的首要条件是学生要喜欢这门功课的任教老师,这样他才会用心去学,不然如果学生看了一位老师就讨厌,从心底里抗拒这位老师,估计学生也不大可能学得有多好。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端平心中的那杆秤,其实也是教师不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亵渎。一个连自己人格都不在意的老师能以人格去影响学生吗?尊重是相互的,信任与欣赏也是相互的,教师在课堂上放弃对大部分学生的提问也就是对那些学生的不尊重、不信任、不欣赏,这样的老师能获取学生的信任与欣赏吗?

当然出现这种几位学生垄断课堂的现象,不是哪位老师刻意而为,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原因。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两种原因:

第一种是新的英语教师容易在课堂上集中提问,一是因为新教师对课堂控制的能力稍微要弱一些,害怕喊学困生回答会耽搁时间以致课堂上完不成原定的教学任务;二是不想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喊基础好点的学生会显示这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都掌握得很好。这一种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新教师是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不断完善的。

还有一种就与英语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关了,有的英语教师过分注重成绩,在他们的眼中只有分数,成绩好的学生是他们的荣耀,而对于让自己头疼的学困生则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课上提问时更是对他们视若未见。班上有成绩拔尖的学生既能得到领导的赞扬又能得到家长的认同,何乐而不为呢?至于大部分学生的感受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不错,这样他们是能有所获,但在笔者的眼里却认为他们是因几棵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因为这样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无论怎样教师都应该面向全体,不然会在赢得少数人喝彩的同时却遭到大多数学生与家长的谴责。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请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即使基础很差的学生也不例外,哪怕让他来重复一下别人的答案,他也会在能够完整重复别人答案的过程中感受到一丝丝成功的喜悦,这样至少让他觉得老师没有放弃他,他也许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学英语,即使成效不大,但最起码比他自暴自弃好太多了。而且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也会有帮助,使他们拥有自信与勇气。

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 篇2

所属市县:驻马店市确山县 工作单位:确山县实验小学 姓

名: 代占丽

箱:153790351@qq.com 联系电话:***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如何让他们积极发动思维,大胆表现自我,求同存异,畅所欲言呢?师生关系或者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可否认,教师永远是课堂的主导,教师采用什么方式引发学生表达自我至关重要,这涉及到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成了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在新课改过程中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初浅地谈谈如何实现在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

关键词:平等对话 和谐相处 交流互动 自我超越

教师完全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从头讲到尾,学生则完全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这当然是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语文课更容易出现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分析课文的情况,更应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课堂上少说话,这主要是为了适应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内容主旨和写作方法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分析;语文教学是说与写的双面结合,不能说就不能写,不能写也就说不好;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即生活,学习语文也就是学习怎样去生活,怎样在生活中建全人格,磨练性格。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如何让他们积极发动思维,大胆表现自我,求同存异,畅所欲言呢?师生关系或者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可否认,教师永远是课堂上的主导,教师采用什么方式引发学生表达自我至关重要,这涉及到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

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的课堂

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学生就难以和谐相处。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认为要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课堂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为此,在学生“平等对话”中提倡以下交流互动方式:

1、互相讨论。要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如上《落花生》一课时,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辩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花生组、苹果组,实话实说,旁征博引,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如花生组:“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而苹果外表美,可内心不美。”“华罗庚、童第周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们出国留学后还是回到祖国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落花生的代表人物。”苹果组:“我们苹果有水分,不但外表美,内心也美,而花生一点水分也没有。”“华罗庚、童第周不表现自己,哪里有人发现他们?总统不表现自己,能当上总统吗?”“我们各有各的长处,花生内在美,苹果外在美,合在一起不是两全齐美吗?”这是多么精彩的一段对话。

2、共同体验。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第一场雪》采用虚拟“雪后小记者采访”生活情境的教学,以小记者采访为经,以广大学生扮演各类人物角色为纬,双线互动,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主要步骤:

①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三名小记者从教室外走进。一位记者:“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南方的一名小记者,听说你们这昨天刚下过一场雪,专程赶来采访,行吗?②记者采访,品味意境

采访主题一:这场雪来得快吗? 采访主题二:这场雪下得大吗? 采访主题三:这场雪下得实吗? 采访主题四:这场雪下得好吗? 采访主题五:亲眼看到这么大、这么美、这么好的雪,你心中还联想到什么? 学生通过模仿各种角色对这5个问题的回答,完成了对课文情境的体验。

三、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自我超越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对教材、教参上的知识进行系统地讲授,而忽略了对师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败归因的分析。为此,教师既要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从而实现教师与教材的平等对话,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1、让学生融入教材情境。为了不断地让学生对教材有新鲜感,教师应树立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教师导着学生走进教材”的观念转变,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2、让学生发现教材的疑点。“惟书、惟上、惟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思想和精神的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因此,在探究教材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3、让学生探究教材的特点。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应该是孩子们自我学习和能动探究的教育场所,所以,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探究他们认为有趣的知识。自主探究,重在信任每个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尊重学生阅读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鸟的天堂》一课中,学生在自我探究大榕树的美丽时,有一个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后说:“远看大榕树,它就像一只大熊在河边喝水,太美了。”大家仔细一看,插图上的大榕树果真像一只大熊,学生那独特的想像和理解真令人折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创建民主氛围,实现师生平等对话教学,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关系更为真诚,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春成,《新课标语文教育随笔》,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2),第一版。(2):戴宝云,《新课标小学语文实教学90法》,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第二版。

(3):李争平,丁志鹏,《小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9),第一版。

透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 篇3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平等;差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22-02

一、問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它是师生交互的舞台,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正客观的科学态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播科学知识,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公平的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创造性的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关注课堂中发生的事对于我们审视教育过程的平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受现行教育体制和评价标准的影响,在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双重压力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教师被迫将注意力投放于有望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身上,而忽视学业成绩一般和较差学生的需要,有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不仅没有接受教育的愉快体验,相反面临歧视,甚至中途放弃学业。这样的教育是不公平。教师这些教学行为也有失公正,有些偏颇。对此,我们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及时警醒,及时调整,使自己的教学能像阳光一样照耀每个学生,不管学生成绩优劣。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

1.教师对待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差异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喜欢把提问的机会,回答问题的机会多给成绩好的学生,这无疑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无可厚非。但教师不应该忽略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表现在对差生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差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障碍,可教师却对他们提出和优等生一样的要求,这些学生达不到目标,经常处于沮丧之中。教师会考虑如何把优等生培养的更优秀,而对差生的学习困难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教师功利主义教学,使这些学困生丧失了学习信心,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有的地区初中生的辍学率为30%,高中为10%。还有位学者对北京市1500名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有30多个,均为非智力因素。我们教师应该仔细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与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不公平行为有关系呢。这些被列为差生的学生,大部分的智力并不差,是老师的?有色眼镜?让他们变了形,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由于某些原因,学生学习欠佳,教师和家长如果能热情关怀,循循善诱,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全面公正的评价他们,相信他们,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个身心健康,积极进取的人。

2.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差异

阿拉伯谚语说:把少的拿给多的,让多的多得有余,让少的一无所有。教师对待优生和差生往往也是这种态度,对待优等生总是一味的呵护、关爱、迁就,生怕伤了优等生,教师满脑子都是优生;对待差生则一味的指责、挑剔,心目中根本没有差生的地位;教师能容忍优生的错,却不能容忍差生的错。教师往往看不到差生的进步,只看见差生的不足。如果我们的教师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学生,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差生是如此可爱,差生也有很多优点,他们依然有追求上进的需求和愿望。如果教师对他们表现出的热情略加鼓励,情况就会大变,可是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却缺乏这份耐心和细心,使自己在工作中失去了发现差生点滴进步的机会。学生的进步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这样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座位编排的不公平

座位编排本来应以全体学生的身高和视力为依据,为全体同学更好的进行学习为目的。可现实是,有些教师习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优等生、中间生、差生。一走进教室,人们都会看到教室后面两个墙角有座位,无庸质疑,这肯定是差生的专座,而不管学生身高几许,视力如何。这是一个被爱遗忘的角落。

三、教师的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客观公正的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的学生,合理的进行座次编排,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实现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1.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是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幸福的人。教师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教师应正确评价学生

教师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尽量客观公正的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关心所有学生的最充分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帮助,加强学习指导,以促使每个学生学业成功机会的均等。

3.教师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具有各种情感、埋藏着大量潜能的、一个尚未臻于完善的人而珍视他们。评价学生不应只看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的自由和潜能的自我实现。生命是一个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过程,不管外在条件如何,生命都有维持、增进和复制自身的倾向和能力,在适应的条件下,个人有自我理解,改变自我概念。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营造一种友善、宽容、接纳、照顾、和同情理解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帮促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丰富师生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李树彬.教师是如何制造差生的[J].教师博览,2002(9)

[2]王栋生.纯净我们的教学语言[J].基础教育研究,2002(1,2)

[3]王秀辰.成功心理氛围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8)

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 篇4

一 导入新课时提问

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导入新课的艺术性,往往会通过做游戏,唱儿歌,讲故事,自由对话等创造信息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求新知的强烈愿望。这样既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为新课学习做了铺垫。

常州戚墅堰的李燕教师在上“Open Day”B、C、D板块(下同)时是以Free talk的形式导入的。李教师在与学生问答交流中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

案例1:李教师这节课是借班上课,在课的开始时她设置了free talk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提问来了解新教师,同样教师也通过提问来了解新学生。在此环节最后,李教师先问全班同学:“Look,there are so many teachers in our classroom.Do you know why?”同学们回答:“Because it’s an open day.”由此引出当天新课的内容。

在课堂上,除了师生之间问答外,李教师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或者要求其他同学解答。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问答可以使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变成师生的多边活动。

二 过渡时提问

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过渡要自然,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且能利用已学知识去创造和探索。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

案例2:常州实验小学的张佶教师在上“Open Day”B、C、D板块(下同)时是这样过渡的:

先出示学校的classroomofficecomputer roomplaygroundgardengallerybuilding图片,然后问:“What can you see?”学生们的回答如下:

S1:“I can see a classroom.”

S2:“I can see an office.”

S3:“I can see a computer room.”

……

在学生们说完这个旧句型以后,张教师利用这些图片自然地引导到当天的新句型。

张教师问:“What’s in our school?”

S4:There is a classroom.(张教师引导学生说。)

S5:There is an office.(学生模仿说。)

S6:There is a computer room.(学生模仿说。)

……

张教师用相同的图片从旧句型很自然地过渡到本单元的新句型,既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也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还突出了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三 突出重点时提问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对多项教学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的现象。备课时,有经验的教师会在教学内容中找出重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起其他教学内容。

案例3:张佶教师在教授这课重点时,设计了一张学校简易地图。根据地图提问学生。“What’s in our school?”学生回答如下:

S1:There is a library.

S2:There is a playground.

S3:There are five buildings.

……

学生的回答正是本课的重点。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加以补充与纠正,并且让学生反复操练,循环往复,以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 化解难点时提问

备课时,除确定教学重点外,教师还应该找出教学难点,为它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有的在语音语调上,有的在语法上,还有的在句子结构上。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化解难点,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案例4:李燕教师在课中就对本课的语法难点进行了很好的化解。在教授完“There be”句型后。李教师又对这个句型进行了解剖和分析。她先出示了两个“There be”句型:“There is a piano in the music room.”“There are some desks in the classroom.”然后提问:“Can you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between the two sentences?”

学生回答:“There is a piano in the music room.”是单数句子,“There are some desks on the classroom.”是复数句子。

李教师追问:“Why?”

另一位学生回答:第一个句子里有一个is。第二个句子里有are。

李教师总结:Yes.That’s right.“There is+单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There are”+复数名词

这样,李燕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提问,并且通过提问和追问使学生积极思考,化解了教学难点,理解了“There be”这个句型单复数的用法,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篇5

教学活动,就要有“活”有“动”,要有“活动”,舍“问”其谁? 连古人都懂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辩证法,怎么能让现代 的青少年个个成为泥塑木雕,秦陵兵俑?对于逐渐向研究性学习转移 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要。教学实践中,我常有这样的发现 : 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 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 个关键。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 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第一,教师提问要做到“结合文本,曲径通幽”。

1.寻找文章的“空白”,于无声处感受文章的震撼力量。“空白” 有作者欲言而难言的,也有不值得言而不言的。如果提问能够在文章的 空白点上设计,往往能够使学生更直接更强烈地感受到文章的震撼力,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旨意。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宽容〉序言》教学中,有位老师指导学生在“刻着先驱者名字的石头上”写上碑文。这似乎与 预设目标无关,但如果没有对文本的研读,就不可能写好碑文。在不少 叙述性的文章中,人物的设计往往有较多的空白点。如《祝福》中,我 们可以用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我’不对祥林嫂说什么 灵魂的问题,祥林嫂会死去吗?”用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让 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人物的命运,从而对小说主题有更强烈的体验。

2.寻找文章的“症候”,于难言处把握情感和态度。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 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 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 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 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

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 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 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 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 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 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 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 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 依恋与心酸?

3.寻找文章的“瑕疵”,于缺陷处培养严谨的学风。一般来说,选进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仔细研究的,但是疏漏还是不可避免。现行的高中教材,无论是文章还是注释,都能找出其“瑕疵”,有一 些“瑕疵”是关涉到文章整体理解的。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拉动对文 章的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 的季节”中“风流”的注释;如《师说》中“今之众人”的注释;如《神 奇的激光》一文中有多处的病句和表达不完善的地方„„抓住这些“瑕 疵”来组织学生查找资料,交流看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科学 的认识,养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质疑精神。

4.寻找文本的无疑处,于无疑处设疑。这应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较 高的境界了,可以称之为“享受语文”。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 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 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 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 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

第二,教师提问要做到“结合人生,拓展思维”。

教师以情换情,以情唤情,使他们也进入角色,使他们正确的、健康的情感获得必要的表达、宣泄和释放。教师结合人生,结合社会,激情设问,拓展学生的思维。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在学习《孔雀东南飞》 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 “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 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 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 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 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 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2.“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语文教学讲一个“拈” 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 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 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 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 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高中课文都是名篇精华,每篇课文中可教 可学的很多,但笔者认为面面俱到不如抓住“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堂提问在化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6

1.提问的内容过于简单, 没有思考性。

2.提问的设计随意性强, 问题无层次, 前后问题之间缺乏连续, 前言不搭后语, 思维跳跃。

3.无视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事实, 不善于从众多问题中选择或者整合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4.提问的处理上缺乏科学性, 问题提出后急于作答, 没有给大多数的学生思考的时间。

以上种种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所以应反思我们的课堂怎样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维的有效方法, 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 课堂教学中是否进行有效提问, 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进行有序的思考、深层的探究。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 还要考虑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问题的着眼点落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 对学生有着较好的启发性, 使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 充分张扬个性,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 问题的设计不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接近学生已有知识, 还要比此稍微高一点, 让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够到, 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也使学生的思维进入高潮。

案例1:在《空气》这一课题中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由于刚上初三学生还没有学习压强, 学生学习实验的原理及药品的选择感到困难, 我首先给学生演示了把一个软塑料瓶挤瘪倒扣于水中, 观察现象。

教师:水为什么会进入瓶内?

学生:因为空气被排出瓶内, 水会进入瓶内。

教师解释是由于瓶内压强减小的原因, 再演示实验, 点燃一只蜡烛放在水中, 在上方扣一只烧杯, 让学生观察实验,

学生:蜡烛熄灭, 水会进入烧杯。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蜡烛燃烧消耗了烧杯内的氧气, 故压强减小, 所以水会进入烧杯。

教师:那进入的水的体积是消耗掉氧气的体积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不是,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教师抓住时机问:如果我们要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利用相同的原理能测吗?

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有学生回答:行是行, 只不过让一种可燃物燃烧能消耗掉氧气, 但不生成其他气体, 这样的物质有吗?

教师接着介绍红磷……

整节课以问题贯穿课堂, 可见恰当而富有艺术性的提问, 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钥匙, 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二、问题设计要有适宜的难度、合适的梯度

实践证明, 提问内容过于简单, 没有思考性, 太难学生又无从下手, 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就要求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 要步步相连, 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遵循由易到难, 由浅到深的原则, 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问题引向深入。

案例2: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

在学习氧气的基础上, 让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得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我先把各种仪器的简易装置投到屏幕上, 让学生先画出草图, 学生讨论。

一组学生组装了简易装置, 一组学生组装中用到长颈漏斗, 还有一组学生选用了分液漏斗, 针对这三套装置, 我首先请每组学生评价他们设计装置的优点, A组:装置简单, 要制取少量的气体, 可节约药品。B组:添加液体方便。C组: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教师紧接提问:如何继续改进以控制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与分离, 从而做到随用随开, 随停随关?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兴致更高, 但有的学生思考起来有些难度, 我把可能用到的仪器再次展示, 让他们自己组装。十分钟后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那时我才真正的体会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他们的设计出乎我的意料。

这样看似很难理解的问题, 我设计了不同的提问, 学生接受起来较为轻松。课堂上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思维的生长点、发散点, 随着问题的不断提出, 教师的引导, 学生思维不断上升, 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三、用好预设提问, 注重生成性问题

所谓“预设”, 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已有的认知水平, 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然而预设课堂提问时, 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别, 要面向全体学生, 激发所有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课堂提问的预设要给学生的思维留有较大的空间, 要具有发散性, 在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 有利于课堂生成性提问的产生。

案例3: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探究

在总复习阶段复习分子性质的实验时, 这个实验学生好理解, 但我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加深对氨气性质认识, 由此实验引发学生生成问题, 自主探究。

向烧杯A中注入约5mL浓氨水, 烧杯B、C中分别盛有约20mL酚酞溶液。用一个洁净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 烧杯C放在大烧杯外。过一会儿, 观察到的现象是B中酚酞溶液变红, 而烧杯A中的浓氨水不变红, 烧杯C不变化。

教师提出问题:1.由此实验可得到有关分子的一条什么性质?

2. 对于此实验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进一步探究, 如何设计实验?

学生 (生成问题) 1:烧杯B中酚酞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学生2:烧杯C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3:难道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红吗?

学生4:怎么证明氨气溶解在酚酞溶液中, 与水反应生成了碱, 碱使酚酞变红呢?

学生5:能不能仿照CO2溶于水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实验来验证氨气呢?

学生一系列问题的提出, 使我们的课堂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 由一个看似简单的预设的起点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愿望, 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课堂上问题的生成标志着学生由被动学习进入自主探究, 自然推动课堂达到高潮, 收到良好效果。

总之, 化学课堂提问是科学, 也是艺术。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使提问达到最优化, 让优质的提问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 初中化学既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 又为学生今后学好化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 激发学生求知欲, 但是在化学提问过程中, 也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提问过于简单, 随意性强, 没有启发性, 缺乏科学性等, 若要使课堂提问充分发挥其作用, 我们需要合理、科学地设计课堂提问, 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使其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并有适宜的难度、合适的梯度, 使学生能在课堂提问中得到启发、提高能力。

化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篇7

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加油站, 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增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交流,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现把自己对课堂提问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与同行分享交流。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化学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研究性学习, 注重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提问, 不仅可以用来组织教学, 反馈教学信息,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益处。

我认为当前教学过程中提问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问题过细。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总怕学生听不明白, 习惯于把问题掰开揉碎讲深讲透, 学生不动脑筋, 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过程的思维价值。

2.提问过多。课堂提问不是越多越好, 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 否则会降低问题的质量,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 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提问对象相对集中。一般而言, 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和智力层次存在较大差别, 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给各个层次的学生创造“抛头露面”的机会, 使他们各得其所, 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果提问只集中在几个学生身上往往无法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也无法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达到预期的目的, 同时也容易挫伤大多数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4.提问缺乏梯度。有时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或难度偏大, 或指向不明。我觉得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 要环环紧扣, 层层递进;要遵循自简到繁、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 为学生搭设问题台阶, 让他们“蹦一蹦”够得着, 把问题引向深入。

5.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或提问。课堂应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 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 应允许学生“插嘴”, 允许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 并鼓励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不能害怕出现在学生面前回答不上来而造成的尴尬局面。

6.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妥当。教师在课堂评价中最忌讳“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你看刚才某某同学答得多好”等语言, 但也不能对有明显错误的回答盲目鼓励、表扬。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情况, 客观地引导他们认识到所描述的观点存在的漏洞, 再引导他们正确地回答问题。很多教师善于使用激励性语言, 例如“回答得很好”“下次继续努力”等, 这种做法确实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针对以上问题, 我认为课堂提问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提问要重点突出, 具有探究性。

课堂所提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知识展开, 重点知识应注意从多角度、多层面提问, 力求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主要知识。对教学中的难点也应加大提问的力度, 设置多种水平的问题, 使问题从不同角度逼近难点, 从而突破难点;问题的设计要服从总的教学任务, 做到适时适度, 灵活多样。例如, 在解释CO2分别通入Ca Cl2、Ca (OH) 2、Ca (NO3) 2三种溶液中的现象时, 我先让学生充分思考, 当学生好不容易得出正确结论后再层层深入, 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若将Ca2+全部换成Ba2+, 现象又如何?”进一步发问:“再把CO2改为将SO2通入三种含Ba2+的溶液中情况又如何呢?”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突出了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硝酸的强氧化性、SO2在水溶液中的还原性、强酸制弱酸、硫酸钡的性质以及为什么可以用硫酸钡作钡餐而不能用碳酸钡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迎刃而解。

2.提问要切合实际, 具有启发性。

一是要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 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及智力水平;二是问题的提出时机要恰当,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三是要适量, 提出的问题数量要合适, 不可面面俱到。如果把课堂提问加以分类, 似乎更容易把握住问题的时机, 使提问更加科学。例如现行课程标准九年级复习课中常出现的问题, 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盐酸中哪种微粒使石蕊变红。这种探究的立意新颖, 我们可以向学生发问:食盐溶液、Na OH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吗?这些溶液怎么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呢?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会不会是“氢离子浓度”的大小不同呢?进而引入了“氢离子浓度”这样的模糊概念, 给出了定量观点:只有当氢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石蕊才能变色。实践表明, 这样逐步深入的提问学生不难接受, 同时可以加深对定量条件的理解, 也为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进行了适当铺垫。

3.提问要调动思维, 具有灵活性。

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引起认知冲突, 激发探索热情, 适当设计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 强化训练学生思维, 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要紧随所学重点内容, 紧扣主题, 以点带面, 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

在“同分异构体的写法”一课教学时, 我先以C7H16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为例, 给出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一般规律:先写成直链, 再拿下一碳作为取代基从左到右分别挂在碳上并向右移动;再摘下两碳, 形成乙基, 重复上述规律。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 当分析到摘下两碳组成乙基时, 让学生写出其结构简式, 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结构简式 (Ⅰ) ;同时, 我再展示其球棍模型, 于是学生发现, 此结构与前面写过的结构简式 (Ⅱ) 是相同的。

于是学生主动发表看法:“老师, (Ⅰ) 和 (Ⅱ) 重复了。”“ (Ⅰ) 中的取代基仍然是甲基吧?”“乙基不能在2号位。”接着有学生提出问题:“乙基为何不能在2号位呢?”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应该怎样选择主链。

4.提问要因材施教, 具有针对性。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表达能力不尽相同,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 还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因此,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设计要掌握好四个“度”, 即掌握好问题的难度, 排列好问题的梯度, 调剂好问题的密度, 选择好问题的角度。使问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针对性, 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这样, 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收到预期效果。

5.要引导学生自我发问, 使提问具有发散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会答”, 更要让学生“会问”。在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 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给学生良好的质疑环境, 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引导学生去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 我常常采用课前设疑的方法来引发学生思考, 即布置预习内容, 提供预习提纲,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课前有一定的思考, 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 也同时为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方法。如在学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这一节时, 给出预习提纲:1反应的原理是什么?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 应选择哪一类发生装置?3如何干燥、收集和验满……通过预习和思考, 在课堂上, 有学生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何不能用无水氯化钙来干燥氨气?”的确, 学生的思维在跳动!再如, “重水和普通水一样吗?”“同位素和原子概念有什么区别?”“焰色反应是化学反应吗?”“钠能否置换出Cu Cl2溶液中的铜吗?”等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也都是一节课下来学生自己提出的, 看来他们的潜能是无限的。

6.提问形式可灵活多样, 具有趣味性。

在讲、练、做等多环节中都可以带着问题进行, 也可以在学生精神涣散时用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其注意力。教师要善于灵活地穿插运用点题、沉默、催促、提示、重述、评论、强化、延伸、追问、扩展等多种方式, 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 拓宽思维的空间, 唤起学生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成功欲望。

例如, 在2010年和平区第一届对外交流研讨会上, 我和来自台湾、山东的同行共同展示观摩课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本节课我从一段用2000多个橘子给手机充电的精彩视频作为提问形式引入, 引起同行们的极大兴趣, 也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抓”到了课堂, 他们马上活跃起来, 要把问题弄个究竟, 起到了高效引入的效果。这样使学生学会从已有知识入手,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让他们自己组装原电池装置,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锌铜单液电池电流的观察和分析, 去发现简单电池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电流不稳定、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自然会提出改进意见, 引出带有盐桥的原电池装置。学会内外电路的构成、半反应, 在引导学生总结了盐桥的作用以后联系生活中常见的锌锰干电池介绍其构造和原理, 并找到它的缺点, 使学生自然想到了可充电电池。

通过以上提问环节的设计并由此层层深入, 必然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 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体会自然科学知识并非永恒不变、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的道理,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

探析课堂提问中的“等待时间” 篇8

“等待时间” (waiting time) 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 (Rowe) 在1974年提出的[2]。等待时间包括两种重要类型:一是提出问题之后和叫学生回答问题之前间隔的时间;二是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和教师对该生的答案做出反馈之前间隔的时间。一方面, 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 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记忆中搜索信息并进行整理或逻辑性思维, 以便能够描述自己对于问题的观点;另一方面, 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够完善, 教师不是立即做出评论而是给予一定的时间进行启发或激发, 这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阐述答案或给其他回答者一定的思考时间, 同时也让教师赢得对学生有帮助的思考、反馈时间。因而这两种等待时间的存在都是很必要的。不过, 对第二种等待时间的运用会更加困难, 因为教师总是习惯于对学生的回答立即给出评论, 还没有建立停顿的习惯。

等待时间究竟应该持续多长呢?这要视具体问题而定。在绝大多数课堂上, 学生能迅速应答的问题的等待时间往往在1~2秒, 如果要求回答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归纳大意或说出自己的想法, 至少给予3~5秒的等待时间;而对一些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发散型问题往往需要10秒左右或更长一些的等待时间。不恰当的过长或过短的“等待时间”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过长会降低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学习激情, 过短会使学生因一时紧张而引起大脑的暂时空白继而影响语言输出, 优秀的教师会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决定或调整提供给学生的等待时间的长短。例如, 某学生经并非短暂的等待时间思考后, 应答却仍然错误, 但这位老师并未放弃, 而依然通过一些其他相关提问来启发学生从相关背景、道理等方面来思考原问题, 经过近一分钟的等待, 学生最终思考明白, 找到了正确答案。

在课堂上, 教师注意力的真正中心并不在自己的讲述, 而在学生的思维状况, 教师应根据课堂反馈相应地对等待时间做出调整, 具体等待时间的长短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回答问题所涉及的认知水平有关。

那些要求学生再认或重现信息的问题, 即要求学生“简单地回忆以往所学习的信息”问题需要较少的等待时间;那些需要学生将记忆类的信息运用到新环境中进行举例、推断、分析等思维活动的问题需要更长的等待时间, 一般情况下处于越高认识水平的问题往往需要更多的等待时间。

2.考虑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给予不同的等待时间。

回答者的真实认识水平建立在问题提出的背景和学生的经验以及知识背景上。成绩较差的学生比成绩好一些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需要更长的等待时间, 能力较差的面对较高认知水平的问题, 教师需给予稍长的等待时间, 并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指导。通常情况下, 要考虑学生所处的发展水平, 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适当, 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之内, 使学生的心理特征处于“愤”“启”的状态, 他们的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对比实验研究发现, 适当增加提问等待时间, 对一般问题给3~5秒, 对开放性问题, 给10秒左右或更长的等待时间, 至少会带来五种积极影响[3]:

(1) 学生会作出完善回答, 并且能增加自己理性的思索与推测, 进行更多的解释或拓展。 (2) 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一些学生会在伙伴回答之后, 因受启发而提出新问题, 也可能开始对自己的答案发问, 伙伴之间语言信息的交流有所增加。 (3) “我不知道”的次数将减少。通常, 在等待时间不足1秒时, 会有一些学生不能回答;当给予充裕时间来构思答案时, 学生无应答的现象将减少, 参与口头交际的机会与时间也将有所增加。 (4) 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他们将逐渐认识到, 提高学习不能只依靠发现“正确”答案, 而要更多地与同学探究、讨论和建构自己的理解。 (5) 在认知水平比较复杂的测验中, 学生的成绩增加了, 他们的考试能力会更高。

研究还发现, 正确应用等待时间, 对教师也有积极影响:当更多学生参与讨论时, 教师对平时不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的期望将增加, 对问题的回应或反馈也更周到, 提问将减少, 但问题会处于更高认知水平。

目前, 教师的多数课堂提问, 均未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 还有不少教师因希望学生反应迅速, 时常连珠炮似地发问, 若一个学生不能及时应答, 教师会即刻提问另一个学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种: (1) 教学课时不够, 教师都面临需要讲完所有课程内容的压力。结果降低了学生的回答率, 因而也降低了思维和语言的输出量; (2) 教师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流畅, 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3) 教师认为答案只有一个, 便急于得到预设答案; (4) 在以追求分数、成绩为单一目标的应试教育环境中, 教师对“等待时间”的益处并不认可、理解或明确。

为与教师就提问“等待时间”达成共识, 给教师的提出五项建议。

(1) 让学生理解“等待时间”的必要性, 明确应答课堂提问的规范:在回答问题之前, 自己需要时间来思考, 教师也会给他们思考时间;自己需要时间来进行出声思维, 并组织自己的想法;当伙伴在回答问题时, 自己不要随意打断伙伴或不经教师允许去补充答案、更正答案, 而应以专注和尊重的态度倾听, 明白等待是对别人的尊重, 学习等待就是学习尊重他人, 学会等待就会拥有一颗宽以待人的心, 就会善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从而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完善的人。

(2) 提问的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师所得信息的反馈和学生的语言输出。教师多提开放性问题, 多给提问等待时间, 也可在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后再让学生发言。在回答问题前展开小组讨论, 学生愿意同同伴交流想法和意见, 这样会极大地刺激学生表达想法的愿望, 增加语言输出量。对于那些不能积极思考、理解问题的学生, 教师可要求他们转述同伴的想法和观点, 为他创造应答问题的机会;但小组活动比较难管理, 事先需要很好地计划和安排。

(3) 教师在等待学生应答时要表现出耐心, 对应答不流畅的学生要有倾听热情。当所提问题不被学生理解时, 应适当地暗示线索, 关注学生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时, 相信只要我们注意留足时间挖掘学生的观点和感受, 只要再等待一下, 哪怕是十几秒的时间, 也许就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给学生自信、勇气和挑战自我的机会。而只要相信学习者有潜力解决问题, 其等待时间就必须延长。当拘束的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回答时, 教师需要小心对待。只要他们看起来像是在努力回答问题, 教师就应该等待他们回答。如果他们看起来非常焦虑, 教师就应该重复一下问题或给出解答思路。这时候, 教师不应该让另一个学生或允许其他学生喊出答案。

(4)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构建“值得问”的问题, 对应答不能仅停留在记忆层面, 而要处于更高的认知水平;问题的探讨应能增进学生的理解, 促进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 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 精心设计关键性问题。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 避免繁琐的问题。经验表明, 提问过多不仅费时, 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 增加应答的盲目性, 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 难点得不到化解, 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

(5) 教师一要遵循普遍性原则确定答问对象, 先面向全体学生, 让所有的学生都带着问题去思考, 等学生思考充分之后再指名回答;二要遵循量力性原则, 确定答问对象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 按基础确定问题的难度, 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应答问题而获得成功的快感, 激发起学习的自信心。

要想改变长期形成的教学行为是比较难的事情, 改变课堂提问方式, 合理、准确掌握提问“等待时间”尤其具有挑战性, 而且教学实践中几乎没有给教师们提供可以模仿的榜样, 全要靠教师自身的尝试、坚持和耐心, 当教师长期、坚定地应用“等待时间”去改进教学的时候, 就会惊喜地发现:师生都早已从中受益了。

摘要:课堂提问中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即等待时间, 教师应根据具体问题对等待时间进行调整;延长等待时间会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 使学生受益;教师可采用明确课堂提问的规范等策略来调整等待时间。

关键词:课堂教学,等待时间,提问,学生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10.

[2]丁邦平.中国教育导刊[J].2005, 11.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9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 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 扣住重点, 抓住难点, 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 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 扣住重点引导点拨, 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 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 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 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 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 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 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 体现其乐观旷达的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 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例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 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 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 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 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 (1) 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 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 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 学生马上从问 (1) 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 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 (2) 体会到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这样的提问,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 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 就是变提问的角度, 让思路“拐一个弯”, 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 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 “没问题”, 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 使教学平中见奇。

四.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探究历史课堂中的提问策略 篇10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在历史课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辩证地、深入地对历史进行研究。 课堂提问的形式是非常丰富的, 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发, 帮助他们全方位地完成历史知识的探究。 教师的问题要以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为主, 要在提问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此外, 课堂提问能全面地反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使教师明白地看出学生对哪些知识比较熟悉, 有哪些不足之处。 课堂提问能够帮助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 通过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师生之间的了解逐渐增多, 创造更多互动机会, 帮助师生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

二、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教师所提问题应有现实意义。

在设计课堂问题时, 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问题的现实意义, 其次问题要有深度, 利用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精神。 教师所选择的知识点要有教育意义, 引导学生正确历史价值观的建立,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价值辨别能力, 使他们面对历史问题时能够以全面、综合的眼光看待。

2.教师要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在对问题进行设计时, 教师要努力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思考, 使学生学会审视现实。 在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资料作为补充, 结合当前的时代特色, 使学生产生新的发现, 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 并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

3.问题要有层层推进的效果。

在对课堂问题的难度进行设置时, 教师要遵循层层推进的原则, 使各层次学生都全面地参与学习, 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加深。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难度进行合理设置, 开始时以简单的问题切入, 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影响接下来的学习。 教师要努力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为他们的思考确立方向, 使学生的历史学习逐步深入。

三、历史课堂提问应该采取的策略

1.结合所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对历史上的某些场景进行模拟, 或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犹如置身于某个历史场景之中, 并结合该场景或情境对学生进行提问。

如进行《百家争鸣》的讲解与学习时, 笔者就让学生将自己想象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 并向学生提问:“现在我们所处的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 你是某个小国的君主, 面对这么多的治国理论, 你倾向于哪一个学派? 请说出你的理由。 当你的国家逐渐强大, 你成为了一个大国的君主, 你还会坚持原来的看法吗? 你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治国理论? ”这样做的目的是对考查学生是否清楚、明确地理解各个学派。 随后, 笔者让学生对百家争鸣的现象和原因进行讨论和分析, 在想象自己为一国君主时, 学生已经为此奠定良好基础。 这种提问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有效调动, 改变以往那种被动的学习方式, 主动完成知识的获取, 使历史教学变得趣味浓厚。

2.以比较的方式进行提问, 激发学生思考。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 有些制度和事件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有的是同中有异, 有的是异中有同。 教师可以将这些事件联系起来, 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发现事件之间的异同, 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与研究能力。 如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时, 笔者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请大家思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美国的联邦共和制, 看看二者之间是否有相似之处, 它们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同? 我们学到了两个共和制, 分别为法国的共和制和美国的共和制, 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异同之处? 这些比较类的问题能促使学生全面掌握本章节的知识, 也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整理,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全面, 拥有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3.设置一系列问题, 逐渐推进。

在设置问题时, 教师可以针对某个核心的知识点设置一系列的问题, 从知识的表面问到知识的核心, 逐渐推进, 使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 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的探索。 如学完《开辟新航路》的第一章后, 笔者就逐步地向学生提出以下的问题:当时西方世界鼓励航海家开辟新航线, 这是为什么呢? 有些国家开辟了新航线, 对于该国家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些国家被发现存在于本国之内的新航线, 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这样经过提问式的层层推进, 学生开始领会新航路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意义。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本节的知识进行总结, 使他们的历史全局观念逐渐形成。

上一篇:非正式体育群体下一篇:陌生化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