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

2024-07-03

范例(精选十篇)

范例 篇1

其一, 它明确地告知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姓“语”。《班级新闻联播》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有意识地利用社会生活资源, 在特定的情境中, 尝试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自主确定选题, 自主讨论问题, 自主解决问题, 并通过选、采、访、编、播、评等方式进行的活动课。这样的综合性学习,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进而实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多维目标, 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这节课紧紧围绕“培养语文能力”这一核心, 综合各种学习方式、手段, 将听、说、读、写、思、辩等训练有机地统一在“班级新闻”这个载体之中, 语文味儿是那么浓, 综合性是那么强, 学习方式是那么活, 我们不能不佩服执教者理念的先进与设计的高明。这是这节课的第一个特色。

其二, 它形象地启发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选题要“近”。所谓选题要“近”, 是指选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小中见大, 要从学生身边可知、可感和可以触摸到的地方入手, 切莫“贪大求全, 舍近求远”。我认为, 指导学生进行演出或进行主题调研等大型活动, 固然是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方式, 但对小学生来讲, 围绕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 组织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贴近实际的学习内容与形式, 开展灵活多样的小型活动, 应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班级新闻联播》这个课例中, 学生通过对身边熟悉的人和事, 诸如选择抗击“非典”、美化城市、乱用抗生素、办体育节、心理咨询、同学友谊等话题, 采用播新闻、看新闻、评新闻的形式, 使学生人人参与, 激情投入,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选题贴近生活。

其三, 它深刻地揭示出一个道理:“语文综合性学习”要“评”。学会评价, 本身就隐含着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求。这节课, 执教者善于利用学生互评的机会, 让学生以诚实、正直和宽容之心, 从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 去客观地面对同学的采、编、演、播, 使学生既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 又善意地帮助同学发现问题, 改正不足, 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在评价内容与方式上, 除注重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之外, 尤其注重从合作态度、参与程度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上鼓励学生独辟蹊径, 而不是过分强调“成果”“水平”。课的最后, 执教者请学生自己采访自己, 发表对“联播”的看法, 使综合性学习的指向更加明确、具体, 带有导向性。

范例 篇2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下属分公司参照执行,子公司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在不超出本办法各项标准的范围内制定符合本公司实际的管理办法。

第三条 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工作常驻地以外地区 公务出差所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餐费。

第四条 司属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出差审批制度。出差必 须按规定填制《出差审批表》经有关领导批准,从严控制出差 人数和天数;

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

严 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 和方式变相旅游。(出差审批表格式见附件1)第五条 实行互签制度,公司董事长的差旅费报销由总经理审批,总经理的差旅费报销由董事长审批,其他领导的 差旅费由总经理审批;

分(子)公司经理与党支部书记互签,其他负责人的差旅费由经理审批;

项目部经理与党支部书记互 签,其他负责人的差旅费由项目经理审批。

第二章 城市间交通费 第六条 公司机关人员到公司驻地地区以外办事的(或项目部 人员到项目驻地以外的地区办事的)车距在七小时以内的,可以安排公务用车。超过七小时,原则上不安排公务车,按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选择交通工具。

第七条 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乘坐交 通工具的等级见下表:

级别 交通工具 飞机 轮船 火车(含高铁、动车、全列软席列车)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经济舱 二等舱 火车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 车一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 其他人员 经济舱 三等舱 火车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 车二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二等软座 第八条 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第九条 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以凭 据报销。

第十条 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每人次可 以购买交通意外保险一份。

第十一条 在特殊(紧急)情况下,若无规定等级舱位机 票,经公司总经理书面批准,可购买上一等级舱位机票。

第三章 住宿费 第十二条 住宿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入住宾馆(包括饭店、招待所,下同)发生的房租费用。

第十三条 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入住宾馆。宾馆的等 级见下表:

标准 层级 省外 省内 房型 公司领导(含董事会秘书、副总 会计师、副总经济师、副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600 元/天 500 元/天 单间/标间 公司中层(部门正、副职负责人)500 元/天 400 元/天 标准间 一般工作人员 400 元/天 300 元/天 标准间 第十四条 出差人员应当在职务级别对应的住宿费标准限 额内,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宾馆住宿,住宿费不得安排分 公司、项目部支付。

第四章 出差补助 第十五条 出差人员(含公司负责人)到公司有项目部或有办事机构的地方出差,不得报销误餐费。出差人员到公司无项目部或无办事机构的地方出差,餐费补助按出差 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补助标准如下:

(一)公司领导省外出差每人每天 150 元,省内出差每人每天 100 元。

(二)其他出差人员不区分省内与省外,统一补助每人每 天 100 元;

出差至新疆、青海、西藏的每人每天补助 120 元。

(三)出差人员在前往项目部或办事机构过程中,由于路途时间较长确需要就餐的,经公司领导审批后可以给与补助,每人每餐补助金额 50 元。

(四)出差项目部处于建设初期尚未设立员工食堂的,经 公司领导审批后可按照本条第(一)、(二)款的标准发放补助。

第十六条 项目部(或项目公司)工作人员到公司驻地办事,如家在贵阳的,不得领取餐费补助及住宿费。

第十七条 出差人员(含公司负责人)到公司有 项目部或有办事机构的地方出差,不得报销市内交通费。出差人员到公司无项目部或无办事机构的地方出差,外省出差 市内交通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使用,每人 每天 80 元。

出差人员在往返项目部或办事机构过程中,由于路途需要转乘或因其他特殊原因确需乘坐除第七条中规定以外的交通工具的,产生交通费用经公司领导审批后可以据实报销。

第五章 报销管理 第十八条 出差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开支差旅费,费用由 所在单位承担,不得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住宿 发票作为出差的重要依据,出差人员不能提供当地住宿费发票 的,不认可其本次出差行为,财务部门不予报销其本次出差产 生的所有费用,不予发放其本次出差期间的误餐费、交通费。

第十九条 差旅费报销严格相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条 城市间交通费按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凭据报销,订票费、经批准发生的签转或退票费、交通意外保险费凭据报销。住宿费标准限额之内凭发票据实报销。未按规定开支差旅费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

第二十一条 工作人员出差结束后应当及时办理报销手续。

差旅费报销时应当提供出差审批表、机票、车票、住宿费等凭 证。出差人员返回报销时,需要持《出差申批表》方可报销,若未在《出差申批表》中拟定的期限内返回,且未经直属直接 上级许可逾期返回的,逾期而发生的相关费用不予报销,且扣 减相应天数的住宿费用及餐费补助;

出差时未按照《出差申批表》中拟定的路线及目的地前往,且未经直接直属上级许可前往其他地点的,所发生的相关费用不予报销,且扣减相应天数的住宿费用、餐费及市内交通补助。

第二十二条 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按规定审核差旅费开支,对未经批准出差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

第二十三条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参照“XX省财政厅、贵 州省外事办印发《XX省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X财行〔201X〕X 号)”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监督问责 第二十四条 司属各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出差 活动和经费报销的内控管理,对本单位出差审批制度、差旅费 预算及规模控制负责,相关领导、财务人员等对差旅费报销进 行审核把关,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完整、合规。对未 经批准擅自出差、不按规定开支和报销差旅费的人员进行严肃 处理。

第二十五条 公司财务部、审计部应不定期对司属各 单位差旅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出差活动是否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二)差旅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三)差旅费报销是否符合规定;

(四)是否向下级单位、转嫁差旅费;

(五)差旅费管理和使用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六条 出差人员不得向接待单位提出正常公务活动 以外的要求,不得在出差期间接受违反规定用公款支付的宴请、游览和非工作需要的参观,不得接受礼品、礼金和土特产品等。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 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一)单位无出差审批制度或出差审批控制不严的;

(二)虚报冒领差旅费的;

(三)擅自扩大差旅费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的;

(四)不按规定报销差旅费的;

(五)转嫁差旅费的;

(六)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工作人员外出参加会议、培训,举办单位统 一安排食宿的,会议、培训期间的食宿费和市内交通费由会议、培训举办单位按规定统一开支;

往返会议、培训地点的差旅费 由所在单位按照规定报销。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 202X年 X月 X日起施行,原《关于修订XX公司出差管理办法的通知》(XXX司发〔201X〕X 号)即行废止。

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出差审批表 出差人:

部门: 职级: 出差起止时间:

至 出差地点: 出差事由:

往返乘坐交通工具 火车(硬座□ 硬卧□ 软卧□ 其他□)汽车□ 轮船□ 飞机□ 其他□ 费用预算:

1、车船费小计:金额 元;

2、住宿费小计:金额 元;

3、市内交通费小计:金额 元;

4、其他杂费小计:金额 元;

预算金额合计:金额 元 是否借支:是□ 否□ 借支金额:

元 分管领导审批:

日期:

部门负责人意见:

运用范例 轻松作文 篇3

一、教材分析

同学们身边都有很多熟悉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弟弟、妹妹、老师、同学……),选择一个人,介绍人物的外貌特征,并通过具体的事例突出人物的特点。

二、设计理念

习作课的定位设计是一节比较完整的习作指导课。我们尝试运用范例,让学生习作起来有扶手,使学生轻松作文。这节课可以分为三部分:游戏激趣,先说后写;应用例子,先写外貌;再用范例,完成事例。这样的设计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写人的基本的方法和下笔的思路,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轻松作文。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用人物外貌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2.通過真实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怎样用人物描写突出人物特点,以及用真实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先说后写。

1.猜一猜他是谁,引出外貌描写。

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就像个猪的模样,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suō)布衣服,提一柄(bǐng)九齿钉耙(pá)。

出示文字,请学生猜猜他是谁。(快速提问学生,多问几个)

出示答案。师:都猜对了吗?我还以为是沙和尚呢,原来是猪八戒?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学生说看法,老师提示外貌描写应该从长相、衣着、身材这几个方面来写。

师:文段抓住猪八戒独特的长相、衣着、身材、武器等来表现人物的特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外貌特征,写人的时候,抓住人物的长相、穿着、身材等特征来写,就可以比较深刻地写好一个人。

(设计意图:激趣,初步感知描写人物外貌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克服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

2.出示姚明图片:来看看这是谁?

他身高226厘米,平头,国字脸,浑身肌肉,一看便是个运动员的料。两抹浓眉下面是一双望向篮球就会变得炯(jiǒng)炯有神的眼睛,高鼻梁,薄薄的唇总是微抿(mǐn),一如他倔强的性格。

出示姚明图片,这是谁啊?生答:姚明。姚明是篮球明星我们都认识,姚明也有与其他人不同的独特的外貌特征,看看别人是怎么描写姚明的。

齐读这段文字,看别人是怎么写姚明外貌的。

根据学生所读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外貌描写的写法。

小结:抓住人物外形特征,可以是长相、穿着、身材等,按一定顺序来写,这就是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学生全班齐读。

随机板书:一、外貌描写:长相、穿着、身材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来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

3.先说后写。

出示班上同学照片。

师:她是叶老师班上的同学,名字叫小天。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小天的外貌特征。

提问个别同学来说说(点评时紧扣抓住了长相、穿着、身材等来说)。

说说身边熟悉的人的外貌特征。

师:刚才我们一起来说了小天的外貌特征,下面我们来说说身边熟悉的人。哪些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你想说谁?

请同学们跟同桌交流一下,说说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的外貌特征。

请一两个同学说说身边熟悉的人的外貌特征,点评他说了外貌的哪些方面,建议还可以说哪些方面。

(二)应用例子,先写外貌

师:刚刚我们跟同桌一起交流了我的身边熟悉的人的外貌特征,下面,我们试着把它写下来,请用3分钟的时间把它写好。

请学生展示。

师:描写外貌要抓住人物特点,善于发现这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按一定顺序来写,这样使人看了不仅知道他(她)的模样,而且能留下深刻印象。要把身边熟悉的人写好,单单会写人物外貌还不足够,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善于从课堂说话和学生动笔情况,引导写作的方法要有一定顺序、要抓特点、要“五官参与”还要有情感体现等,才能让读者留下印象。)

(三)再用范例,完成事例。

1.范例欣赏,学写作。

我的姥姥

姥姥今年六十多岁了,银灰色的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她个子很高,淡淡的眉毛底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非常有精神。姥姥年纪大了,但仍非常关心她的家人。

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蚊子特别多。晚上我睡觉时,怎么也睡不踏实。姥姥看见了,就拿把扇子为我扇凉驱蚊。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可早晨醒来却发现姥姥还在为我扇扇子。我心疼地对姥姥说:“您一晚上都没睡觉吗?您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姥姥笑笑说:“没关系!你白天还得上学,我可以白天睡啊。”看到姥姥有点发红的眼睛,我既感动又内疚。

这就是我的姥姥,一个关心体贴他人、慈祥的老人。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好好照顾她老人家。

欣赏范文,理解除了写姥姥的外貌特征外,还写了具体的一件事。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哪里写了姥姥的外貌特征,除了外貌特征,还写了什么?

小结:写人除了写好外貌特征外,还要抓住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过渡语: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写好身边熟悉的人了,现在我们一起试试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写一写。

2.动笔写一写。

课件出示写人的方法:

开头,介绍人物的外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人物特点。

可以通过“有一次”“记得有一天”“有一回”等词语开头,用真实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写好一个结尾,交代和人物的美好感情。

3.学生写作。

4.展示交流。(机动,有时间可以展示)

(设计意图:明确写作的方法,不管是范例还是一些开头的提示语,对于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也是大有用处的,这样的设计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写人的基本方法和下笔的思路,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轻松作文。)

5.交流分享。

把自己的小作品读给爸妈听,请他们提修改意见。

张贴在班级宣传栏里,让大家欣赏和提建议。

(设计意图:良好的习作分享,能提高孩子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对孩子的写作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范例推荐 篇4

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安排下, 笔者参加了全市的高三语文教学调研活动, 同时全程跟踪了全市青年教师优秀课大赛。在调研与担任评委的过程中, 发现了许多问题。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 笔者认为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制约课堂效果增强的现象。

1.课堂缺少分课时导学案, 即并非每一节课都有导学案。备课组的工作未精细化, 只是一个考点甚至一个专题提供一份导学案, 课堂用一本参考资料替代每课时的导学案。

2.导学案的选题缺少针对性与典型性。在讲解了相关考点后, 课堂探究与训练巩固选用完整的一篇小说高考题, 很明显课本后的四条题目肯定缺少针对性, 课堂训练的聚焦明显不够。

3.高效课堂发力不足, 学生主体地位无从凸显。个别学校的课堂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主, 课堂师生互动仅限于师生之间点对点的指名问答, 缺少必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和小组交流等, 学生课堂思维量明显不足, 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无从谈起。

4.对于教学内容, 最大的感触是雷同:相同的构思, 无异的环节, 同样的材料, 缺少深度挖掘与大胆设计。

二、设想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 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学习习惯并终身受用。反思我们的课堂, 建议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思考以下几点。

1.把时间还给学生。保证充分的时间, 让每一个学生都交流、思考等, 抛弃多余的分析、琐碎的谈话及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

2.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而直奔“教学结果”, 忽视教学过程, 使学生陷入被动局面。

3.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应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唯一评判者, 而应该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与指导者, 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每一位教师要解放思想、敢于尝试。教师要把课堂的某一部分权利交给学生, 如下放提问权, 甚至可以考虑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 教师要敢为人先、敢于尝试。

三、课堂范例推荐

尽管有些课堂不尽如人意, 但还是发现了一些可圈可点的课堂, 本着推广交流的目的, 笔者推荐一个课堂范例, 供同行商榷批评。

导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

(高邮市界首中学何平)

学习目标:

1.了解鉴赏炼字艺术的常见题型。

2.掌握鉴赏炼字艺术的基本方法, 重点掌握分析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鉴赏炼字艺术的基本方法, 重点掌握分析方法。

学习过程:

课前演讲《中国合伙人》———梦想。

1.考情分析。T8 (2)

最高分:3最低分:0均分:1.26/4得分率:31.5%

2.发现问题, 总结原因。

分析下面两则答案存在的问题并思考错误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马戴 (唐)

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 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 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 恐惊平昔颜!

赏析“远烧入秋山”一句中“入”字的表达效果。

3.积累知识, 寻找规律, 总结方法。

(1) 积累知识。

(1) 所谓炼字, 指写作时推敲用字, 使所用之字准确、凝练、形象、富有表现力, 使刻画的意象更准确生动, 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韵味, 使表达的情感更真切感人。

(2) 古代文人墨客锤炼语言的佳话。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卢延让

“求得一字稳, 耐褥五更寒”———欧阳修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贾岛

(2) 寻找规律。

(1) 阅读下面诗句, 关注黑体字, 思考诗人通常注重对哪些词语的锤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苏轼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维

风老莺雏, 雨肥梅子, 午阴佳树清园。———周邦彦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去年今辰却到家, 今年相望又天涯———魏初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2) 阅读下列高考真题, 思考炼字类高考设题形式。

a.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b.三联上下两句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c.“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d.赏析三联中“穿”、“数”的表达效果?

e.“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4.知新改错。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马戴 (唐)

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 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 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 恐惊平昔颜!

赏析“远烧入秋山”一句中“入”字的表达效果。 (4分)

5.课堂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前文认为“看”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赏析“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闹”字的表达效果。

6.课堂总结反思。

(1) 凡文本阅读, 必先读懂文本。 (写了什么?为什么写?)

(2) 强化两个意识:思维意识、文本意识。

(3) 处理好四个环节:审题、读文、表述、回头望。

7.课后巩固练习。 (见巩固练习)

教学设想与流程分析

课前演讲:

1.操作:这一环节每周三次,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5~6人) 。组员先集中选材, 再各自写作, 最后汇总形成最佳剖析语段, 并派组内代表到讲台发言交流。

2.训练目的:既积累了素材, 又训练了审题立意, 同时可进行议论分析的逻辑和写作训练。无形中提高学生看问题的深度、广度和语文素养, 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过程:

1.根据考情分析, 让学生知道本条题目的得分情况, 从而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鉴赏炼字艺术的基本方法, 重点掌握分析方法。

2.想要解决问题, 首先要能发现问题, 总结失分原因。评价答案的优劣, 主要从答案的形式 (字迹、格式等) 和内容 (是否合乎题目要求、表述是否有文本依据、表述的词句是否准确) 两方面考虑。通过交流讨论, 可以总结出炼字类题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 (1) 审题不清; (2) 要点不全; (3) 字义不明; (4) 效果不清。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字义不明, 不能读懂文本。

3.想要更好地解决问题, 必须知道高考试卷中炼字类题目考什么, 怎么考, 因而设计了积累知识、寻找规律、总结方法的环节。

(1) 通过炼字的知识介绍, 让学生了解古人炼字的目的, 从而明确答这种题目的落脚点。补充古代文人墨客锤炼语言的佳话, 一是补充知识和增强课堂趣味。二是让学生学习古人炼字的精神, 并引导学生在主观表达题的表述和作文中重视用词的准确和生动。

(2) 让学生阅读诗句, 关注黑体字, 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 明确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重对动词、修饰语 (形容词、副词、数量词) 、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的锤炼。

(3) 通过对高考真题的分析, 让学生了解高考炼字类题目的设题形式:A.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 请作简要分析?B.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C.某诗中的某字, 有的版本作某字, 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D.某诗的诗眼是什么?E.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 指导学生文本阅读题常见考查角度:A.写了什么 (内容) ;B.怎么写、写得怎么样 (思路、手法) ;C.为什么写 (情感、作用等) 。炼字类题目主要考查写得怎么样、为什么写。通过讨论可以明确炼字类题目答题步骤如下: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 (释含义、明手法) ;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 把字词还原到句中, 描摹景象 (描景象) ;第三步点出表达效果 (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

4.学以致用, 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 重新完善练习中题目的答题过程, 并让一个学生上讲台讲述, 老师在旁边补充, 重点是帮助学生完善答题思维和对文本的解读。

5.为了检查本堂课的学习情况, 让学生举一反三、牢固掌握炼字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设计课堂练习这一环节。

6.让学生总结本堂课的重点、收获和困惑。老师最后课堂总结:A.凡文本阅读, 必先读懂文本 (写了什么?为什么写?) B.强化两个意识:思维意识、文本意识。C.处理好四个环节:审题、读文、表述、回头望。

课堂整体评价

1.设计有法。选题由易而难, 由单角度到综合, 起点低, 抓手实。

2.推进有序。讨论结对, 做中悟, 悟中做, 教师的角色亦师亦生, 师生互动没有流于形式。

3.达成有路。通过不同途径, 促使教学目标有效实现。

4.课堂设计别具一格, 如原题再现后宕开一笔, 加入丰富内容后再回到原题, 教学思路缜密, 课前学生演讲环节精彩, 值得推荐。

5.教师逐渐形成一套专属的教学理念并付诸实践 (教学语言、解题套路等) 。

6.依题定标、知识迁移、注重考题研究。

7.丰富的课堂活动环节, 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本节课的施教对象是农村高中的普通学生, 既非展示课, 又非评优课, 仅仅是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节复习课, 最大的感触就是质朴。导学案是原汁原味的教师的个人复备成果。教者是一名乐于思索的青年教师, 目前作为援疆教师在新疆新源二中任教。

创新项目答辩范例 篇5

1.课题新颖性

① 一定程度的开创性

我们在先前的文献综述查找中,发现与国家战略性产业的信息保障体系及服务模式有关的文献是少之又少。我们分析可能是因为这些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时间较短,而与之相关的信息支持更是被重视不够。因此我们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一点点的空缺,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帮助。

② 对信息的综合性

在我们查找文献的过程中同时发现,即使能够在文献中找到一些有关的信息,但也是零散,杂乱无章的。我们的成果之一便是描述现有信息的分布现状,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因而,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为后来者提供帮助。③ 信息服务模式的整合建立

据我们现有成果,我们发现这些战略性产业的信息服务模式是存在的,但却是不成熟的,虽然有不少人也对这些模式有过不少探讨,但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们不奢求能够自己创造性的提出一种标准的模式,但我们希望可以从这些模式中找出其核心要素,并据此能够做出一个相关的数据库及相关模式,以供可能的参考。2.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分布现状研究 我们的课题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的分布现状进行描述,这既是我们课题的开创性及综合性所在,也是我们进行以后的各种研究的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有七个,但鉴于我们的时间精力及个人能力,我们初步决定重点对新型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进行研究,具体实施中会根据实际而微调。

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研究

我们课题的重点便是研究现有的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状况及相互间信息共享模式及现状,并从中找出现有优点及不足之处,基于此我们结合自己的研究而建立数据库模型,进而提出可供参考的模式,以供相关参考。4.实施思路

(1)现状调查与问题描述: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的分布现状进行调查,总结相关信息资源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存在的问题。方法:1.通过网上图书文献资源进行有关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的资料,从不同角度,如地区、时间等。2.登录相关企业的网站,深入网站内部了解不同形式的信息资源,分析不同企业网站信息量及相关性的分布规律。通过总结相关企业信息资源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得出存在的问题,如信息资源来源和类型等是否单一,来源是否可靠,信息量的集中度是否均衡等。3。走访或网上访问相关企业信息部门人员,了解企业如何保障信息资源,综合分析企业的信息保障体系。4.走访各地区政府相关负责部门,总结当地对新兴产业政策。5.有关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可以询问相关专业的教授,并进行记录总结。

(2)影响因素分析:结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从研发信息、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视角,分别研究面向战略性新兴产的信息需求的类型、结构特征、层次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信息经济学及经济学原理对新兴产业的信息需求等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给出正确的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3)经验借鉴:全面总结我国60年来面向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研究中的成熟经验,并系统分析国外战略性产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经验,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配置、共享模式、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方法:总结之前其他产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原理及优缺点,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展现出来。利用学过的西文检索知识对国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经验。

(4)理论建模:本课题理论研究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模式、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与机制建设方案、信息资源描述与检索质量控制体系、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信息资源服务模式研究等。方法:通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学习,将生物医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抽象化,并用图形表示,进行理论阐述。具体抽象模型完成后以此模型建立实体数据库。(5)应用实证:根据课题研究中构建的理论模型,开展应用实证。具体包括建立某个示范性产业的信息专题数据库;开展某示范性产业信息资源的计量分析与内容分析,结合专利地图的建设进行产业态势预测;联合示范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应用单位,建立某新兴产业信息资源发布平台。

(5)效果评价:联合代表性的信息机构,尝试引入本项目所建立的生态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并进行效果的绩效评价。

5.课题预期成果

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分布现状的报告 正如我们在上面所说的,我们会最先给出一份信息资源分布现状的报告,既是我们课题的成果,又为我们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②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参考数据库 我们对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最终便是要建立一个最优化配置模型,并试着建立一个较全面的数据库,以供相关参考。

③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中国范例“惊艳”里约峰会 篇6

站在世界银行副行长蕾切尔,哥斯达黎加、丹麦和加纳三国的环保部长之间,马忠玉的东方面脸孔让人印象深刻。伴随着他娴熟的英语演讲以及和其他发言者间不时地互动,在场的听众很快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宁夏模式的探讨之中。

作为此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高层论坛参与者中,唯一的一名地方政府官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政府研究室主任马忠玉讲述的故事获得了最高的“人气”。而在分析这一案例时,在过去几天早已被“绿色经济”割裂开-来的两大阵营也少有地放下了争吵。

世界银行副行长蕾切尔赞扬说,宁夏的经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这说明,绿色发展的模式并不是唯一的,绿色经济也有机会在各个阵营之中找到一种均衡的可能。

面对外国同行的肯定,以及场内听众感兴趣地追问,马忠玉从容而淡定。因为就在3天前,他刚刚应联合国环境署邀请,在另一个高层论坛上讲述了宁夏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现场的听众同样十分感兴趣。”

马忠玉表示,由于过去10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中国经验”是本次峰会上各方争相了解的内容。马忠玉表示,来自于宁夏的诸多案例,比如百万人口大移民,在欧洲、非洲相当于移民一个国家;比如说宁夏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新能源发展速度如此之快都让各国代表感到惊奇。

“期间不少代表询问我们做到这一切的秘诀是什么,”马忠玉说,“我的回应很简单,那就是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也正是如此,本次里约峰会上,中国代表团就显得底气十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中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和人均仅有世界平均水平28%的水资源,养活了超过世界20%的人口。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的12.98%上升到2010年的20.36%,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00平方公里扭转为年均净减少2491平方公里。

“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召开至今20年来,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几被淘汰,全国范围大规模的落后产能淘汰强度不断增大,汽车尾气排放受到限制,可再生能源开发方兴未艾……从‘无车日’到‘限塑令’再到‘地球一小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目标,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累计下降19.1%,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4.6亿吨以上,还有很多计划外的环保行动在普及。中国完成的这些成就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达到的。”马忠玉说。

国际合作遇瓶颈:绿色经济寻找另一种可能

作为全体人类的共同目标,可持续发展需要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但遗憾的是,南北阵营间的巨大分歧,却让本应携手前行的人类被隔在了巨大沟壑的两端。

本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期间,南北双方的分歧得到进一步凸显。在筹备阶段,发达国家以金融危机为由推脱历史责任、要求从会议文本中删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等做法,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抵制;而发展中国家对“绿色经济”成为贸易“壁垒”和压缩其发展空间“武器”的防范,也引起了想要弱化技术转让责任,强化知识产权问题的发达国家的不满。直到各国元首即将到达里约的前两天,最终的承诺文件中都还有近80%的内容存在争议。

对此马忠玉表示,1992年发达国家承诺的支持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资金援助。这种承诺在起初有一定的支持,后来基本没有,所以,发达国家在支持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上出现了倒退。

马忠玉强调,第66届联大主席纳赛尔在本次大会的讲话中说,必须通过发展合作帮助贫穷国家落实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不能成为逃避发展合作承诺的借口,发展合作必须推广和加深,并在发展援助的基础上走得更远。

除了援助义务的履行之外,对于环保和脱贫如何具备优先级也是南北双方争论的焦点。

马忠玉分析说,发达国家之所以曾经坚持环境至上,即环境保护是绝对的,经济发展是次要的。其中有一个前提,因为他们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较高层次,而且他们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到了后工业化时代。所以他们在一个相对较高平台上不需要做基础建设的投资,于是他们觉得就环境来谈保护环境,他们有资本。

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把环境与发展相结合,例如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53%,还有1.2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但在这个阶段中国碰到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在两三百年发展过程中碰到问题的集中显现,所以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方面的压力也非常大。解决贫困问题与保护环境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同样重要。很多西方国家对此缺乏切身的认识。

本次峰会上,南北双方对于环保和减贫优先序列的分歧在“绿色经济”的议题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马忠玉看来,真正的“绿色经济”一定要实现两个目标,第一,环境的可持续性;第二,要解决贫困问题。他表示,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还有十几亿人消费不超过1.25美元的人,处于贫困状态,只谈环境问题而不解决这部分人的贫困问题,不具有广泛的意义。因此,宁夏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意义。

不过,马忠玉也指出,自1992年在里约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年以来,全世界有6.6亿贫困人口脱贫,收入水平也大大增加。但是这种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资源效率低下,发展很不平衡,这种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也就是说,脱贫发展过程本身也要可持续。如何把脱贫和绿色相结合,恰恰是马忠玉在向世界介绍“宁夏模式”时所试图说明的问题。

“沿黄城市群”经验:政府市场双管齐下发挥作用

在宁夏,共有10个城市沿黄河而建,这些城市共拥有宁夏57%的人口、43%的土地,聚集了80%以上的产业,创造了90%以上的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此次里约峰会上已引起多方关注的“沿黄城市群”的建设是宁夏方面意在打破行政区划,统一发展的大战略考虑。

马忠玉介绍说,从环境的可持续性角度讲,宁夏利用沿黄经济区发展沿黄城市群,能全面推进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建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步伐,将沿黄城市群建成集聚中南部地区贫困人口和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大平台,促进农村人口和中南部山区贫困人口向沿黄经济区聚集。

他指出,沿黄经济区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是宁夏发展的核心所在,集中了宁夏90%以上GDP以及94%以上的财政收入,未来在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要解决好污染总量控制问题,同时通过生态移民与扶贫攻坚解决好中南部地区的人口超载与生态退化问题。

从扶贫攻坚的角度讲,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那些生活居住在不适宜生存与发展地方的贫困群众搬出来。过去30年宁夏共搬迁66万贫困人口,实践证明他们的生活水平在搬迁后得到了极大改善。“十二五”期间宁夏计划再搬迁35万贫困人口,争取到2020年前彻底解决宁夏的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对于宁夏的努力,世界银行副行长蕾切尔赞赏说,宁夏提供的经验表明,绿色发展可以成为一种既能够在环境上可持续,同时能够满足贫困人口与脆弱群体需求的发展。

马忠玉表示,作为欠发达地区,宁夏在沿黄城市群和新能源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发挥的关键性作用。未来,在积极运用行政机制保护环境基础上,宁夏还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保护环境。

刍议《科学》教材范例的应用 篇7

一、科学教材范例的功能

学生从对科学知识的初步了解到理解应用水平, 一般需要借助于教材的范例教学来体现, 因此, 各学科所提供的范例一般都有:通过范例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迁移目的;通过范例达到解惑释疑的目的;通过范例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等等。作为《科学》学科所特有的学科特点, 还具有如下几个功能:

1. 渗透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路。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根据《科学课程标准》, 浙教版科学教材在编排时,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并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在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 以实现螺旋式发展提高。因此, 在安排范例时, 教材中的范例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2. 渗透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手段, 是科学研究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在初中科学教材中贯穿着许多人类认识自然、科学家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 因此, 科学教材所安排的范例中贯穿了诸如分类法、比较法、类比法、转化法、归纳法、演绎法和假说法、控制变量法以及对照法等。

3. 提升人文价值。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 《科学》教材在反映科学成果的发展和进步方面也在不断更新。《科学》教材在安排范例时无处不体现这一思想, 通过合适的范例把科技发展的前沿、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从而体现了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4.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 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 在《科学》教材范例安排中, 教材编写者就有意识地通过范例, 让学习者能从选择出来的典型范例中主动模仿获得一些一般的、肤浅的规律性知识。学生通过对这种范例的自主性学习, 可以处在一种不断接受教育和培养的状态中。

二、科学教材范例应用策略

鉴于科学教材范例在编排时有以上功能,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教材中的范例加以变化, 使范例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补充, 就可以充分发挥范例的价值。事实上, 学业考试中的很多试题都来源于教材的范例, 如果教师在平时命题和讲解范例时, 充分挖掘范例, 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处理教材的能力, 还可以使学生在紧扣教材范例的前提下, 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在应用教材范例时, 首先要反映科学范例的功能, 还要注意如下应用策略:

1. 注重情境化, 活化教材范例。

现代学习理论非常强调学习内容情境化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因此, 教材在范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上, 要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 尽力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改编教材范例时, 要通过提供不同的学习情景素材, 如科学史料、自然现象、科技知识等, 进行动态的呈现, 从而使范例活跃起来。

例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0页有一范例:求化肥碳酸氢铵 (NH4HCO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学生在练习这一范例时觉得很乏味, 甚至毫无兴趣可言。要改进教学效果, 只需把该题进行情景化即可, 可以修改成:小强同学在公共场所围墙上看到一则化肥广告 (如图) , 请思考回答:

(1) 回校后, 小强通过计算氮的质量分数发现该广告是虚假广告。请你写出小强的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

(2) 小强认为此广告会坑害农民, 就向有关部门反映。技术监督局通过对该产品进行取样分析, 发现其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仅为12.0%, 则该产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通过对教材范例进行情景化设置, 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还可以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 从科学回到生活”这一科学教学理念。

2. 补充思维过程, 使范例拓展延伸。

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 教材范例在编写过程中很注重语言的精练, 有的仅是完整的解题过程, 却省略了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 如果教师在教学范例过程中照本宣科, 会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只有引导、启发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补充思维过程, 或将范例进行拓展延伸, 才能让学生真正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4页有一范例:配制10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 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在教学这一范例时, 如果教师从教材的解题过程出发, 有一半的学生可能都接受不了。但如果我们把最终的问题进行分解, 补充思维过程, 就可以由浅入深地提出如下问题: (1) 1000毫升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2) 1000毫升10%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质是多少? (3) 需要98%的浓硫酸溶液的质量多少? (4) 需要98%的浓硫酸溶液的体积多少?在逐一解决了这些思维层次较低的问题的基础上, 还可以对这一范例进行深化, 以提出思维层次更高的问题。如: (5) 需要多少质量的水? (6) 需要多少毫升的水? (7) 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配制成?因此, 在范例教学时, 要适时补充思维过程, 满足不同思维层次学生的需求, 让学生全面参与, 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解析范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3. 发挥引领作用, 使范例更具典型性。

范例教学论指出范例是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必须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起示范作用的内容, 从而使教育内容具有迁移效应, 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起到“举一反三”中的“一”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教师可以对范例的已知条件、求知条件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变式应用,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掌握所学知识, 并能熟练掌握类似范例的引领示范作用。

例如,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50页有一范例:100吨含Fe2O3的质量分数为85%的铁矿石中, 可提炼出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教材在安排该范例时, 要求学生学会纯度问题的计算, 以提高分析和计算能力, 并要求实现一题多解。事实上, 教材仅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法, 即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计算。但如果教师将该题进行变式:有一同学取含Fe2O3的铁矿石10克, 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为7.6克。根据实验数据, 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由此, 让学生讨论, 结果学生的解法竟有5种之多, 从而使该范例真正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4. 注重开放性, 使范例更具价值。

教材在安排范例时, 很注重拓展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探讨问题, 鼓励其进行交流, 敞开思维, 以适合自身的方式来构建知识。因此, 在教学范例时, 要对范例的已知条件、结论和过程等进行适当的开放性设计, 以激活学生认知和思维的内驱力。

例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10页有一范例:判断如右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电源极性。在教学该范例时, 教师可以提出:根据你所学的知识, 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判断出电源的正负极?该范例的改编使得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由此可见, 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 从而使其思维得到拓展, 这样的范例更具价值。

5. 关注逆向性, 使范例能消除思维定势。

当前, 学生们虽然做了许多练习题, 但解题能力却提高不明显, 以致在学习中碰到稍有变化、甚至已经做过的题目, 仍然不会做, 究其原因, 其中之一就是受到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因此, 在范例教学中, 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这将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使其顺向、逆向思维实现同步发展。

浅谈德国“范例教学”理论 篇8

关键词:新课改,范例教学,教学论

一、产生背景

范例教学与前苏联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和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并称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流派。本世纪五六十年代, 联邦德国学校教育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创, 而此时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正在蓬勃兴起, 德国高速发展的社会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来参与国家建设。破败落后的学校教育远远跟不上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发展形势。于是, 联邦德国政府提出改革学校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目标, 并于1951 年召开了 《蒂宾根决议》。这次会议的参与者主要是高级中学和高等院校的教师代表, 主要探讨了如何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的问题, 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终形成了 《蒂宾根决议》。这次会议提出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主张要打破按完整的体系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原则, 精选出那些具有示范性的典型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 《蒂宾根决议》是范例教学理论的雏形, 它成为联邦德国广泛议论与探讨范例教学的开始。后来, 著名教育家克拉夫基和瓦根舍因对范例教学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使范例教学最终登上学校教育的舞台, 成为一个独树一帜的教学论流派。

二、基本理论观点

范例教学主要是将精心挑选出的典型性知识作为教学案例, 让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对事物普遍的规律认识, 这个学习过程也被称作“教养性的学习”。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 一) 教学内容的示范性。范例教学不提倡将某一学科的全部知识或所有学科的全部知识如数施教于学生。正如范例教学的发起者所认为的那样, 宇宙间的知识和事物规律无穷无尽, 我们不可能将其全部学习到并加以掌握。教师应该认真斟酌教学内容, 将那些基础性的知识通过典型性的范例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于学生, 让他们通过范例的示范学习,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 二) 教学目的的双重性。范例教学首先突出强调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二者不能有所偏颇。学习者在范例的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基础知识, 还要掌握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融会贯通、独立思考, 培养善于解决难题的能力, 鼓励他们勇敢地创造和创新。知识和能力是范例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最终归宿。

此外, 范例教学还强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换言之, 学校教育中的智育须与德育并行, 二者相辅相成, 这就是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 三) 教师备课的多维度分析。 “范例教学”认为, 教师应从“教材编写者”和 “教材学习者”这两个角度去备课, 对教学内容作多维度的分析研究: 分析哪些是基础知识、能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哪些是能开发或强化学生智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有重要作用的; 哪些是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知识、通过哪些合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吸纳接受。吴近昕将教师备课的多维度分析概括为五个方面: 分析基本原理、分析智力作用、分析未来意义、分析内容结构和分析内容特点。这五个方面的分析还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内容项目, 范例教学将其总称为 “教学论分析”。

( 四) 教学程序的阶段性。范例教学旨在通过 “个别”事物的讲解, 教会学生其他 “同类”的知识与规律, 课题是其极力提倡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对范例进行充分的讲解, 让学生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关于范例的全部基本事实, 然后归纳出与范例具有同样本质特征的一类事物的知识。在这两个教学步骤的基础上, 教师再总结出这一类存在相同特征的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本质的规律, 并引导学生获得这一类事物的生活经验, 正确理解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范例教学家们对课题式的教学方式极为推崇, 并提出了许多设想来完成这些作为范例的课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施滕策尔提出的“四阶段说”: 范例性地阐明 “个” 的阶段、范例性地阐明 “类”的阶段、范例性地掌握规律的阶段、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三、意义与启示

范例教学理论为战后联邦德国的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强的支撑。虽然它兴起于五六十年的德国, 但对我国当下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首先, 范例教学论提出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学生关于 “范例”的基本知识, 让 “范例”启发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为我国新课改就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教材要精选, 教学内容要符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范例性的教学克服了我国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弊端, 为我国新课改作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其次, 范例教学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 除了掌握基本知识, 学生还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国学校教育中, 对基础知识的过分强调非常明显, 往往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力等方面都出现了缺憾。范例教学理论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能力, 积极引导他们去感受周围的事物、探索未知的世界, 这对我国新课改具有前瞻性, 非常值得我国学校教育加以借鉴的。

最后, 范例教学提出的课题教学模式与我国中学教育中广泛开展的研究性学习非常一致, 二者都强调将课题作为学习的载体, 通过研究一些典型性的课题, 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范例教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教学论基础, 对我国学校教育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孟繁华.范例教学:举一隅以三隅反[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5) .

[2]王璐, 马爱莲.范例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时代观照[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2) .

[3]吴近昕.范例教学法之多维浅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3) .

巧用文本范例,促进读写融通 篇9

一、多层次地建立读写结合训练体系

各册各篇文章自成体系, 又注意到彼此的联系。读写训练也要有目标体系, 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体现层次性和发展性。

1. 发掘文本“留白处”, 拟定训练计划

教材的编排就很好地体现了“读写合编”的思想。学期初, 教师精读教参, 细读文本, 对本册教材课文的文本留白处, 也就是可以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点”进行一个系统的发掘和归纳, 拟定出本学期的训练计划。比如, 每个单元的哪些课文在写人、描景、状物、抒情等方面具有写的可模仿性、范例性, 哪些课文具有留白处可以补白,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时, 就挑选出来, 预设到教案当中去, 再梳理出本册的各单元侧重点, 从而形成本册读写结合的训练计划。

2. 课堂小练笔本的运用

每个学期初, 我为学生准备一本“课堂小练笔”本, 当老师在阅读课堂上按计划对学生进行训练时, 就要求学生当场完成这项课堂小练笔。这样的练笔, 让学生学以致用, 老师当堂组织交流、评价, 费时不多, 学生既容易接受又容易得到切切实实的写作训练, 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

二、多角度寻找读写的结合点

设计时, 老师要仔细钻研教材, 发掘文本的训练点, 找准、找好读与写的结合点,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指导学生读中学写, 将写的训练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训练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 为写作打好基础。

1. 仿写句子

如:《阳光》一课中有这么一个典型的句式:“山上的小树, 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田里的禾苗, 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在理解这句话之后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写 () 的

) , 因为有了阳光更 ()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 (动物、植物、人物) 去说, 充分感受阳光对人类的重要性。

2. 补写空白

如《尊严》一课, 说的是乞丐向老妇人行乞, 老妇人不顾乞丐只有独臂, 叫他去搬砖再给钱, 课文描写了乞丐听到这句话时的表情, 并没有乞丐的心理活动, 此时, 我就让学生根据乞丐的表情, 联系上下文去想象乞丐此时的心理活动, 这既是对文本留白处的补充, 让学生更加理解课文, 同时结合课文的心理活动的补白, 也培养学生习作时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

3. 仿写段落

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个段落:“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 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段落语言优美、结构典范。我在教学课文后, 先端出一杯龙井茶, 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品一品, 学生在饶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龙井茶, 感受到了龙井茶的绿、香、甜, 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个片段, 学生自然套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用总分结构写出了龙井茶绿、香、甜的特点, 赞美之情洋溢其间。

4. 仿写课文

《散落的钞票》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

从地铁站出来, 外面蓝天白云,

秋高气爽。建筑物上的国旗迎风飘扬, 马路边的鲜花分外明丽。我和立明都特别高兴, 真的, 比买了全套《丁丁历险记》, 又吃了麦当劳还高兴。

这是一个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段落, 现在, 这个方法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也能运用自如。如在劳动后的高兴或考试考砸了后的难受心情, 学生都会运用这种环境描写的方法来衬托自己当时的心情, 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韵味。

5. 描写插图

犹如架设在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间的桥梁, 运用插图进行作文训练, 学生以课文内容为写作的源泉, 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如教学《番茄太阳》一课时, 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思考:图中的四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当时他们分别会说些什么话?心里分别又会想些什么?然后写成一段话。

6. 改写课文

改写可以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 (把古诗改成记叙文) 、改变语言 (把古文改为现代文、把陈述性语言改为描述性语言) 、改变文章叙述顺序 (顺叙变倒叙、倒叙变顺叙) 等。由于改写含有创作成分, 所以经常地进行改写练习可以提高写作技巧, 发展想象力。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后, 可以改变文体, 让学生将原文改写成一篇导游词。

让范例设计有迹可循 篇10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三大教育改革理论之一的“范例教学法”, 其科学性毋庸置疑。但作为其灵魂和线索的范例, 由于缺乏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支持, 使得其现实应用受到了制约。可以说, “难以设计范例”是应用范例教学法的主要制约因素。范例教学法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克拉夫基曾在1983年撰文, 主张进一步对范例教学作一般教学论的研究。可见探索范例设计一般原则和方法的必要性。那么, 如何设计符合范例教学法教学思想的范例呢?

在深入剖析范例教学法教学思想的基础上, 结合范例教学的实践, 笔者认为范例设计一般可遵循以下6个原则。

趣味性

“趣味性”指的是设计的范例要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并最终使学生对范例的热情迁移到对范例所涉及的知识系统的学习中, 驱使学生能主动探索、深刻思考。

“趣味性”原则基于范例教学法中的“主动性学习”思想, 只有范例有趣了, 学生才能产生探究知识与技术的主动性。我们可从学生感兴趣、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易产生认知冲突和强交互性的方向寻找设计素材。比如, 教材一般总会在程序设计模块安排各种理科计算问题, 但一方面学生对这些公式原理已了然于胸, 另一方面缺乏丰富的人机交互, 这样的实例就缺乏趣味性。而“模拟自动售货机”由于具备对生活中新技术的剖析和较好的交互性、“打气球游戏”和“坦克大战”交互类的游戏由于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 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基本性

“基本性”指的是范例必须蕴涵学科所要求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 摈弃那些会占用学生时间而无助于学生深刻思维的教学内容。

“基本性”可以说是范例设计的灵魂, 因为范例教学法是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教材内容片面增加, 教师只重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传授, 学生则依赖于教师和教材, 死记硬背那些零碎的不系统的书本知识, 导致教学质量不断下降”的现象而产生的教育思想, 其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接触那些蕴涵了最根本、最本质知识的范例, 来主动构建学科相关的知识系统, 深刻思考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 设计范例时, 应选择那些最根本的、本质的知识来组成范例, 以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主动学习其他新的知识, 不应片面追求知识系统形式上的完整性而将各种知识硬塞入范例中, 最终导致“教师什么都教, 但学生什么都不会”的窘境。比如, “信息素养”具体来说指的是, 为解决面临的问题而进行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与发布的意识和能力。虽然活动的具体形式可以很多, 但我们就以“模拟自动售货机”程序为范例开展范例教学, 以如何搜索、加工、在程序中加载各种食品图片为问题,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悟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基础性

“基础性”指的是范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既有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基础, 保证范例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处于学生临近发展区内。

范例教学法提出了“主动性学习”和“开放式教学”的思想, 这种教学思想摈弃教师为形式上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满堂灌”教学, 而追求学生在范例引导下自主探究知识的形成、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 设计的范例不能太简单, 否则易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范例也不能太难, 否则易使学生由于惧怕而不敢参与。特别是开始引入范例阶段, 更加要关注学生基础, 在此基础上, 追求范例以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想参与”, 以简单明了的原理知识吸引学生“敢参与”。比如, 在刚开始程序设计教学时, 不能严格按照教材体系讲解“对象”、“类”、“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抽象的知识。学生连什么是程序都不知道, 怎么可能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所以, 应以具体的范例程序来让学生感受程序的存在形式、程序的工作原理。采用范例教学时, 要避免单纯靠程序功能吸引学生的做法 (因为这样只能使学生产生望洋兴叹之感) , 而代之以简约却不简单的范例来开展程序设计教学的入门, 或者用范例的雏形来引学生入门。当代程序设计的可视化以及事件驱动机制带来的良好交互性, 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又能保证学生能快速入门。一位学生在总结中这样写道:“‘模拟自动售货机’由浅入深, 把编程一点一点地教给我们。原来觉得编程离我们很远, 现在才发现其实很近。”而在多媒体动画教学中, 则可以逐帧动画结合电影中蒙太奇效果的原理引学生入门, 多幅单帧图片所产生的流畅动画效果, 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兴趣, 还能使学生在满足之余, 对好玩的动画原理有“恍然大悟”之感。

发展性

“发展性”指的是设计的范例应具备从单一到丰富、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特征。在这个演变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会在范例演变所产生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向深刻发展。问题驱使下的知识引入、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思维过程, 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存在的意义, 从而真正掌握学科知识。另外, 一个由小变大逐步发展得到的、具有较强系统性的作品, 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成就感。

范例的“发展性”较好地贯彻和解决了范例教学法所提出的“发生的学习”以及“培养学生深刻思维能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范例的发展势必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需要新的知识来支持。此时, 新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要求学生的, 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发生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促进, 问题意识得到了锻炼,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比如, 在“模拟自动售货机”解决了单击不同按钮出现不同商品名称的问题后, 有学生就问:“老师, 能不能让计算机显示商品的图片?”接着这个提问, 图片的搜索、加工等知识就自然带入了。学生为了使自己程序变得更完善, 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也特别高。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一个个问题面前, 通过一次次的实践, 我的独立解决问题和思考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还有一位学生说:“我最有感触的就是VB语言的学习。通过一次次的上机操作, 从简单的放置按钮, 设置其属性, 到显示图片, 标上价格, 到显示数量, 到扣钱找钱, 一步步完善, 一点点充实。我觉得制作这饮料机真的很有趣, 因为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有时竟会把它当成是自己的一部分, 感到十分自豪, 不厌其烦地放钱、买东西、找钱、退钱, 再放钱。”再如, 当Flash教学中制作了实现人平移的补间动画后, 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如何使人能迈动双腿, 这样‘人走路’动画就显得更逼真了”。在这个问题驱使下, 我们就可开展元件 (组件) 知识的学习。

系统性

“系统性”指的是一个范例必须由一批存在内在联系的知识组成, 以使学生能跟着范例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要注重不同范例之间的知识性和思维性互补, 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学科思想和知识的整体把握。

范例教学论认为, 传统的追求系统性的教学把系统性思想同教学材料形式上的系统性混淆起来了。传统的教学尽力去让学生掌握一大堆所谓具有系统性的材料, 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是, 在学生头脑中充塞了一大堆杂乱无章、貌似系统实无系统的材料。这种知识简单堆砌的结果是, 学生未能树立起系统思想, 形成不了对学科全局的概观。因此, 范例教学论期望用包含最根本的、最本质的知识组成的范例, 来帮助学生通过这些有限的知识来构建一门学科的整体观念、形成对既有知识的完整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进一步地通过学习扩充既有知识体系。

比如, “模拟自动售货机”程序中, 当学生完成了图片显示后, 就用“如何让程序能实时显示每种商品的剩余数量”启发学生回答“先给一个数值, 每购买一次就减1”, 由此引出“变量”、“赋值语句”的知识及应用。后来, 学生会通过观察不由自主地说:“我不断购买, 商品数量怎么变成负数了?”这时就可以引入“分支结构语句”的教学……这样, 就使程序设计中有关“变量”、“赋值语句”、“分支结构语句”、“循环语句”等最基本的知识点通过一个范例完整、深刻地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体系。再如, 在Flash教学中, 当用Flash完成了包含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的多媒体作品后, 可引导学生制作一个直接用Flash手绘创作的系列动画。这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动画制作, 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形成“Flash只能集成既有多媒体素材, 而不能手绘创作动画”的误解。

范例性

“范例性”指的是开展教学所用的实例力求做到典型性、代表性, 以起到范例应有的示范作用。通过范例, 不仅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掌握问题求解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从更深层次来讲, 通过范例这个窗口, 可使学生逐渐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深刻思维能力。

在“模拟自动售货机”程序设计教学范例中, 以“如何让被购买的商品从窗体中移出”为问题, 通过“观察图片框属性→修改图片框属性→让程序能多次有规律地修改图片框属性”循序渐进地引入循环语句的功能原理, 即解决规律相同、需要不断重复处理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打气球游戏”程序范例中, 就借用前面范例习得的规律来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如何在打一个泡泡的基础上能打多个泡泡” (也用循环结构语句) , 原范例中习得的思维很好地迁移到了新问题的求解分析中。甚至有学生在课余制作了“打地鼠游戏”程序。

在“模拟自动售货机”程序做到最后阶段, 学生提出了“能不能做一个能放钱、找钱, 货物卖完了可以补充货物的功能”, 可见, 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启发。再如, 在多媒体教学中, 学生根据范例中“人走路”动画的制作原理, 自己制作了车轮滚动带动汽车前进的动画。

另外, 在范例制作中, 要关注范例的时效性, 即范例不能有强烈的年代特征。因为一个成熟的范例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被检验、修正才能形成, 而一个年代特征明显的实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原有时间特征所带来的很多情境效应。比如, 有关“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类的实例, 最好不要作为范例的素材。

摘要:范例教学法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深刻思维以及促进知识内化、迁移应用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教育界的公认。但范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程度, 却很难和其本身理论的重要性相匹配。主要原因是该理论并没有提供详细的范例设计原则和方法来支持实践, 导致教师们很难设计出真正具有典范性的教学实例。本文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相关范例, 试图探索范例设计中可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为范例教学提供一个可行的设计方向。

关键词:范例教学法,范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其龙.德国教学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2]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3]李其龙.范例教学论评述[J].外国教育研究, 1986 (4)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范例】相关文章:

辞呈范例04-27

范例04-28

教案范例05-30

范例学习05-09

制作范例06-02

教材范例08-04

验收报告范例05-26

员工评语范例04-16

好新闻范例04-22

碑文格式范例04-24

上一篇:政府反馈下一篇:平视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