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与企业管理创新

2024-07-24

IT与企业管理创新(精选十篇)

IT与企业管理创新 篇1

1.1 IT的内涵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 并不仅仅意味着计算机和软件, 而是代表自电话发明100年以来, 改变人们收集、传输和使用信息的所有技术的总和。发展到现在, 总体上讲IT被分为五大类:

信息获取技术:数字摄影机、扫描仪、触摸屏等产品;

信息传递技术:Internet、Intranet、有线电视、移动电话等产品;

信息处理技术:微机和各种操作系统;

信息存储技术:移动存储器、网盘、光盘等;

信息应用技术:CAD、CAM、MRP、MIS、DSS、CIMS、浏览器等产品。

1.2 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创新由经济学家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 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探讨, 对于创新的研究被拓展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多个领域, 本文着重研究企业范围内的管理创新问题。本文将管理创新定义为:以提高系统整体管理水平为目的, 重新组合、优化系统内的管理要素的全过程。管理创新包括在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受来自企业内外的多种动力因素的作用。企业管理创新是一系列要素的函数:

MI=f (企业制度, 组织结构, IT, 激励措施,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市场环境)

制度因素:企业系统内部的产权制度以及经营管理制度等是影响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相对封闭的企业系统内部, 新出台的各种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 最初可能是有效的,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环境的变化, 许多管理制度变得不再适合系统发展的需要, 同时又制约着其他因素有效性的发挥。在这个从有效到无效的过程中, 企业系统内部的熵值将逐渐增加, 从而诱发管理创新的出现。

组织结构:企业系统本身具有多层级多功能的结构, 各层级以及各单元具有不同的功能表现, 在耦合状态下相互影响, 又与整体交互影响。在内外环境的非线性作用下, 每个企业系统都会经历裂变、复制、成长、放大、膨胀、老化的过程。组织结构是管理的载体, 组织结构的膨胀、老化必然会使企业系统内部结构性摩擦系数加大, 从而产生内耗、能量衰退, 管理效率降低。当内耗达到一定阈值时, 企业系统必然寻求管理的创新, 改变原有的组织结构。

IT:随着企业系统的膨胀和复杂化, 信息传递的渠道相应延长, 信息节点增多,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耗损、扭曲, 有效性、及时性降低, 最终对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信息的不畅极容易造成管理的失控。因而, 整个企业系统管理效率的提高是信息技术和管理创新交互作用的结果。

激励因素:企业是一个典型的人工系统, 激励成为系统高效运作的关键因素之一。激励方式缺乏或激励方式缺乏科学性, 都会引起系统内部的排斥和抵触现象, 增加系统熵值。相反, 科学良好的激励措施不仅可以降低现有熵值, 而且会通过管理创新为整个企业系统带来负熵流。

人力资源:人群心智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系统的复杂性, 人群的文化、心理特征往往表现出比资本、技术等要素更强大的作用。因此, 企业系统运行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与执行者的素质和对系统本身及对工作的态度。人力资源因素成为影响管理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文化因素:良性企业文化, 通过企业正确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和企业的习俗、文化氛围等作用于企业全体职工, 所形成的凝聚力、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管理创新的沃土。

市场环境:企业系统处于整个宏观和中观的经济系统之中, 相对封闭但却未割裂与外部环境的联系, 环境的变化总会使原有的企业政策和策略过时而无效, 因而创新便成为应对变化的重要策略, 其中不乏管理创新。

以上这些因素在企业系统内部不断运动, 以个体或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综合效应来促发、加速企业系统的管理创新。

1.3 IT与企业管理创新的制动关系

企业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人工系统, 但信息的限制往往会使传统企业像机械系统那样, 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只保持一个稳定点, 处于一个低水平下“死”的有序状态, 熵值不断增大, 各种问题不断涌现。企业系统相对封闭, 但并不是完全与外界割裂, 因此本文将企业系统的总熵值表示为:

S总=Si+Se

S总为整个系统的总熵, 它是由系统内部的正熵Si与系统从外部环境中吸取的负熵Se (Se<0) 的总和决定的。当Si≥Se时, 负熵的存在不足以引起企业系统的管理创新。只有当Si

2 IT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系列影响

信息技术通过支持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执行、协调与控制, 发挥自身的高效率优势, 诱发管理创新, 使企业系统形成具有更丰富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的新的有序状态。IT的应用对管理创新的影响直观地表现为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供应链管理等3个方面的变化。

2.1 基于IT的业务流程创新的过程

IT对业务流程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改变原来采用纸张表单, 手工传递, 逐级审批签字的工作方式, 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使用者只需在电脑上填写有关表单, 流程会按照定义自动向下进行, 下一级审批者将会收到相关资料, 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跟踪、管理、查询、统计、打印等操作, 大大提高了效率, 实现了办公的自动化。

第二个阶段:随着人们对IT应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精益思想产生, 业务流程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企业系统中产生了运作的创新, 流程中各环节要素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同时, IT的应用降低了信息在企业系统中传递的维度, 一些不能增值的信息使用环节和无效信息的使用者退出了整个流程。在这个方面, IBM信贷公司的信贷咨询流程重组是一个经典的案例:信贷咨询流程 (如图2所示) 通过重组, 撤销了中间的5个环节, 代之以负责全局的信贷估价员和信息系统 (如图3所示) 。

精益思想和IT产品的应用收到了巨大的效果:信贷业务由7天缩短到4个小时, 效率提高了42倍;知识员工代替了多个功能性员工, 对整个流程负责。

第三个阶段:流程长度缩短后, 人们开始尝试应用IT做更多的事情。“并行工程” (Concurrent Engineering, CE) 概念的提出为IT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传统的业务流程遵循了“市场分析→R&D→设计→试制→工艺准备→制造→检验→试销→营销→售后服务”这样一个线性的过程。IT的应用使流程中的各个子块可以在同一时间获得同一信息, 实现了充分的信息共享。于是, 传统的线性流程转向综合性的非线性并行流程成为可能, 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行工程中的“并行”是相对传统产品开发的“串行”过程而言的。实际上, 在计算机进行并行处理时, 还是有时间先后次序的, 只是由于时间先后是秒级甚至是毫秒、微秒级的, 相对于人们传统概念中的日、月、年来说, 更像是同时完成的。并行工程理念的提出, 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诱发了管理的创新, 计算机辅助支持成为现代企业系统的主要工作环境之一。

2.2 企业的系统结构调整

企业的出现是一种协调机制 (即系统契约) 对另一种协调机制 (即市场契约) 的替代。企业作为一种系统, 通过系统结构的设计使企业以一种可以说明的有序方式来完成工作, 确保企业所追求的规模生产及利润扩张等战略目标的实现。随着业务流程的改变, IT应用随即影响到企业的系统结构, 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 企业系统的管理结构瘦身

从显性层面来讲。传统企业的管理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 具有一系列的中间层机构, 从而使得企业在信息收集、决策制定、部门协调等方面难以具有灵活性, 中间环节的存在使得整个企业管理系统难以实现快速响应, 从而不能及时地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IT产品的应用改变了企业沟通的方式及其系统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对称性关系, 通过管理创新, 企业系统的管理结构在IT的应用状态下出现了纵向扁平化、横向精简化的改变:以往中间层上传下达的任务被信息网络所代替, 中间层逐步消失, 组织日益扁平化;另一方面, 各种智能化的管理软件和专家数据库代替了人工, 管理的横向幅度趋小。IT的应用同时也使基层人员获得更多的信息, 加之自动化集成制造技术的运用, 使一线员工也呈现锐减的趋势。最终, 企业系统的显性结构变得更为精致有序, 并且建立于知识经济的基础之上。

从隐性层面来看。从前, 在很多企业中, 各自独立的部门往往是个黑匣子, 会出现由于信息堵塞而造成管理失控的现象。IT的应用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公开化、程序的透明化、运营的规范化, 而且使得整个企业系统集成为一个网络, 形成了动态的系统结构。

(2) 企业系统的整体结构调整

外包理念的出现使得一些“大而全”的企业把许多业务进行分解并外包, 企业系统的边界变小。而“虚拟”概念的提出又增大了企业的有效边界。如果说外包是企业系统以“推式”来应用IT的成果, 那么“虚拟”便是企业系统应用IT进行的“拉式”运作, 超边界的隐形组织系统界面逐步形成。虚拟制造、虚拟企业的出现进一步超越了流程的界限, 形成了社会和经济的网络化, 成为有效利用企业外部其他资源的有效模式。

2.3 基于IT的供应链结构创新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一个线性的集成, 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依次联系起来, 限于点到点的物流和资金流动, 供应链中一个环节的失灵或断裂, 可能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崩溃。IT的应用直接影响到企业间信息流动的方式, 但它却彻底地改变了商业运作方式, 也改变了供应链的结构。传统意义上的经销商功能弱化并逐渐消失, 整个供应链上不必要的活动和耗费被消除, 其功能被Internet、交互式Web所取代。传统多层的供应链结构转变为:以IT为有效媒介, 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 将产业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 (客户) 、物流储运商以及服务商等集成为一体的“核状”供应链结构。

“核状”供应链结构组成了一个经济共同体, 它是基于IT的一种管理创新, 供应链中的成员不仅在信息上集成, 而且在地域上集聚, 成为弱化牛鞭效应的最佳结构。

IT作为一种技术是难以单独解决问题的, 但是它与管理相结合后却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综合IT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系统结构和供应链等3个方面的影响而开发的ERP系统, 使得企业成为一个内外结合更为紧密的整体。

3 结论

IT对企业系统的影响是由里到外逐步扩展的, 企业系统不断地通过在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供应链等3个方面的管理创新适应变化, 于是逐渐远离了原有的平衡状态, 从相对无序进入了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有序状态。管理创新使企业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吞并融合能力 (对外来系统的吞并, 只扩大原系统规模, 其特性不变) 和自我新陈代谢能力, 为电子商务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因而新的有序状态必是电子商务模式。但是, IT的发展不会止步, 管理创新也没有尽头, 随着IT发展及其应用, 必将为企业系统带来更为高级的应用模式——商务智能。

参考文献

[1]倪义芳, 何鸿声, 吴晓波等.IT与企业管理范式的转变[J].经济管理, 2002, (4) .

[2]任佩瑜.中国大型工业企业战略性再造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78-84.

[3]白玫.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246.

[4]梁绍川.管理大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49.

[5]崔丽华.IT物流:新的物流变革[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11-17.

虚拟企业IT企业的组织创新 篇2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一体化和网络化过程的不断推进,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正在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深刻影响。所谓虚拟企业(VirtualOrganization),是一种利用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手段,对市场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企业动态联盟,所以又称动态联盟。本文通过分析虚拟企业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探讨了在虚拟企业中的协调管理问题。期望对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有所参考。

一、虚拟企业的产生及其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人们根据自己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以及经济承受力,对产品的品种与规格、花色式样等方面提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短,要求价格合理并与其经济可承受性相适应;另一方面,企业面对人们不确定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和不断变化的市场,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现代企业向组织结构简单化、扁平化方向发展,于是就产生了能将知识、技术、资金、原材料、市场和管理等资源联合起来的虚拟企业。

1、虚拟企业的产生

1991年,美国利海(Lehigh)大学的艾科卡(Iacocca)研究所为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构想,即在企业之间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动态联盟,以便能够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1992年,WilliamDavidow和MichaelS.Malone给出了虚拟企业的定义:“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企业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象传统组织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

由此可见,虚拟企业是由几个由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企业组成,成员之间可以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是竞争对手。改变了过去企业之间完全你死我活的输赢(Win-Los)关系,而用共赢(Win-Win)的关系。虚拟企业通过集成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在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通过分享市场机会和顾客,实现共赢的目的。

虚拟企业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全球化协作生产的延续,是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创新形式。尽管以上给出了虚拟企业的定义,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仍然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在相关文献中有虚拟企业、虚拟公司、虚拟团队、虚拟组织等称谓。不过总的说来,虚拟企业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2、虚拟企业的特点

(1)合作型竞争。虚拟企业是建立在共同目标上的合作型竞争,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合作比竞争更加重要。虚拟企业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和几个成员企业组成,在推出新产品时能以信息网络为依托,选用不同企业的资源,把具有不同优势的企业综合成单一的靠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动态联盟,共同对付市场的挑战,联合参与国际竞争。由于虚拟企业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跨越了空间的界限,因而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备选组织中精选出合作伙伴,保证了合作各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有效合作。在速度上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由于虚拟企业的参与者是建立在共同目标上的联盟,将随着市场和产品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在项目完成后联盟便可以解散。虚拟企业的内部约束机制就是这个合作型竞争的共同目标。

(2)动态性。虚拟企业能动态地集成和利用资源,从而保持技术领先。虚拟企业能够快速有效地集成和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各成员企业以及各个环节的员工都能参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和实施工作,因而更能够维持技术领先地位。虚拟企业不仅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且更重视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背后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案”。传统的组织常常为大量顾客提供同一产品,而忽视了同一产品对不同顾客在价值上的差异,而虚拟企业则能从顾客的这种差异入手,综合所有参与者给顾客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因此虚拟企业能够按照产品新观念和灵敏性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利用经济上可承受、已有或已开发的技术与方法,同时十分重视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保证了技术的领先性。

(3)组织扁平化。扁平化的网络组织能对市场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方式和中间管理层的作用,虚拟企业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外包非核心零部件生产和认证零部件质量的可靠性,使得企业的管理组织扁平化、信息化。削减了中间层次,使决策层贴近执行层。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橄榄型”或“哑铃型。从而使虚拟企业面对急剧变化的不确定的市场,能针对市场和顾客的需要和要求,对业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予以重新认识和组织,从再造中获得新生。组织的构成单位就从职能部门转化为以任务维导向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多方面才能的过程小组,使企业的所有目标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来完成,组织的边界不断地被扩大,在建立起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向顾客提供优价的产品或服务。能随时把握企业战略调整和产品方向转移、组织内部和外部团队的重新构成,以战略为中心建立网络组织,通盘考虑顾客满意和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不断进行动态演化,以对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响应。

(4)学习型组织。虚拟企业竞争的核心是学习型组织。由于虚拟企业是由不同企业组成的动态联盟,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所以能采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提倡“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突破了传统的层次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要求每一个人的思考与行动都必须合为一体,达到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同心协力实现目标。这是信息时代的组织形式,虚拟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往往处在十分复杂的动态变化中,企业经营者必须不断地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做适应型的调整。所以虚拟企业的经营过程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互动式教育过程,因此人力资源不仅要从学校里产生,而且要从企业中产生。企业要组织建立一种适应动态变化的学习能力。学习型组织的学习类型有别与单向式学习,而是双向式、反思式学习。双向式学习是指发生在组织的渐进过程中或根本性创新时期,或两个组织合并,一个组织的价值观、行为规范被另一个组织成功地接纳的构成;反思式学习则表现为组织反思以往是怎样学习的以及学习中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包括有意识地学习、怎样学习以及努力寻找提高单向式学习和双向式学习效率的途径。

虚拟企业的学习过程不是仅仅局限在避免组织犯错误或者是避免组织脱离既定的目标和规范,而是鼓励打破常规的洞察力和探索性的试验,是一种允许出现错误的复杂的组织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是的要依赖反馈机制,是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

二、虚拟企业的组织创新和协调管理

虚拟企业是战略与结构的有机结合,突出的是技术联盟,要求各个企业有核心技术的存在、企业优势有互补性。而且由于虚拟企业是各成员企业就某一项目的完成为目标而结合起来的临时性联盟,在管理过程中的协调问题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因此需要更灵活的协调管理机制,特别应研究在虚拟企业中如何准确把握各成员企业的需要相互满足即协调的动因;灵活应用协调的各种渠道;更加有效地开展协调活动等问题。

1、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与协调

信息技术是沟通虚拟企业各成员的桥梁,通过信息建立网络企业联盟及了解其他企业的需求,因此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联盟的运转效率。虚拟企业的知识化则使伙伴实行知识分工,并通过双向式学习获得知识交流。虚拟企业相对独立的重视分工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充分发挥知识结构优势,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知识化使人们在更高层次是的达到统一。虚拟企业通过信息管理再发展到知识管理,促进成员企业之间、成员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培育了整体创造力。知识管理是指通过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实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知识管理强调对人力资源和知识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全员参与的以知识的积累、生产、获取、共享和利用为核心的企业战略;促进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经营过程的紧密结合。对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人们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智力,协调各种关系,培养和实现集体的创造力。

[虚拟企业IT企业的组织创新]

★ 组织史编纂范文

★ 企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会议记录

★ 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知

★ 供电企业纪委组织监督职能浅谈

★ 家族史1000字范文

★ 史思明简介

★ 学史明理心得体会

★ 缅甸史概述

★ 学史力行心得体会

优化IT实现企业转型与创新 篇3

复旦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在高校中是走在前列的,但校园好似一个小社会,它的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其他行业,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学到研究,各种需求五花八门,复旦大学CIO需要的是针对教育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

江苏奇智奇才动漫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动漫类教育、教学产品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由于他们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学在校学生及学龄前学生,因此,在特定的时间段中,网络的突发访问量非常大,同时带来安全问题。他们亟需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应对业务的快速增长和突发的访问量。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行业,在全球化经济和数据量高速增长的今天,都面临着如何利用IT技术、优化IT技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业务洞察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和创新等挑战。也正是了解到用户的这些需求,戴尔公司推出了针对不同行业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并不断倾听用户反馈,提供创新、务实的产品,在帮助用户实现IT转型的同时,与用户共成长。

四大技术趋势促使IT变革

由于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趋势的出现,给传统的IT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企业IT正处于变革之中。戴尔全球副总裁李慧认为,IT的变革源于四大技术趋势的驱动,其中包括转型、连接、洞察和保护。转型是指IT越来越以服务的形式提供,更高效地交付IT服务成为企业IT的目标。连接是指为各种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提供高效的支持管理,并实现高度数据安全保证,也就是要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和生产力,使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任何设备连接和访问。大数据的兴起使“洞察”成为IT的新目标,企业需要使用新的方法存储与分析大型及多样化的数据集,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保护,就是以较少的成本和较低的复杂性对抗永远存在的针对数据和IT资产的威胁。

IDC分析师武连峰认为,当前企业经营环境面临着四重挑战,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挑战、同行业激烈竞争的挑战、互联网颠覆创新的挑战以及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挑战。在这些挑战面前,传统行业面临着转型与变革,而互联网公司在颠覆与重构传统行业。

面对传统行业的“转型与变革”以及互联网公司的“颠覆与重构”,李慧表示,戴尔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能提供整合的端到端的IT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转型、连接、洞察和保护等关键目标。

IT提升企业竞争力

倾听用户的声音是许多厂商产品研发和更新的重要依据,戴尔在这方面一直是积极倡导和实践者。据戴尔大中华区企业级解决方案部市场总监彭宇恒介绍,戴尔每一款产品的推出都至少倾听过7000~8000用户的声音,以此保证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日前戴尔举办的以“登峰·无限可能”为主题的高层客户峰会就是期望建立一个倾听与分享的平台,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企业IT,实现企业业务发展。参加此次峰会的用户是来自于政府、教育、医疗、金融、制造、互联网、电信和能源等行业的信息化专家、企业CIO及IT主管。在峰会上,多场具有针对性的分论坛分别向用户和合作伙伴展示了戴尔未来就绪的IT战略和解决方案如何助力企业实现IT转型,并从解放员工生产力、加速业务应用、实现业务连续性和降低安全风险四个方面应对企业业务挑战。

徐工集团与戴尔的合作已经有多年,他们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采购和销售的关系,在企业转型和全球化方面他们也有许多共同语言。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CIO张启亮介绍说,2008年,徐工集团从战略控股向战略经营转型,开始与全球化的戴尔公司合作,同时,随着徐工集团快速走向国际化,对IT的需求也更多,“通过戴尔的服务器系统,我们实现了在全球各地分支机构的数据交换,构建了基于全球架构的商业智能。集团的董事长每天通过屏幕就能了解到前一天的产品销量、销售额、进账,甚至员工的变化。”张启亮说,未来徐工集团希望通过大数据来发现客户的需求,让客户的需求和产品研发紧密结合,使产品来源于市场,最后再回归市场。“我们正在从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制造型企业转型,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IT技术的应用将加快这一过程。”

复旦大学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徐工集团大不一样,与戴尔的合作时间似乎也更长,从用于科研的高性能计算,到学校管理和服务的各种应用系统,都能见到戴尔的身影。由于高校的IT技术力量相对雄厚,所以,他们与戴尔之间常常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项目实施。有时他们的需求显得挺特别,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宓咏举例说,他们经常会提出一些并不在国内销售的服务器配置,而戴尔的技术人员则会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江苏奇智奇才动漫有限公司3年前从做基础教育装备硬件转型到互联网动漫平台。与复旦大学不同的是,他们缺乏IT高端人才,同时由于业务的特点,网络架构和安全也是他们头疼的事。因此,公司董事长施信福说,他们的需求不仅是IT设备,更重要的是解决方案和服务,而通过与戴尔的合作,他们得到了优秀的解决方案,以及一流的网络和安全人才的服务。据介绍,目前他们的动漫平台已经上线。施信福说,未来他们将更精准化地推出产品,而这仍然需要仰仗IT的支撑。“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企业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我们应该干自己擅长干的事,把其余的事外包给更专业的人干,这样才能使效率更高。”施信福说。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动漫教育、教学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公司,我们的服务对象为中小学在校学生以及学龄前的学生。戴尔的定制化服务解决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IT问题,让我们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上可以走得更远。”——江苏奇智奇才动漫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信福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利用戴尔协助部署的基于虚拟化的数字校园应用以及机房建设,成功实现了开放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学、提升服务水平。”——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宓咏

浅谈IT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篇4

多年以来, 在IT企业的管理模式的现实当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 IT企业, 尤其是我国的IT企业的管理模式正在受到许多问题的困扰。在对我国的一些IT企业的管理者的调查中得出:所有的IT企业管理者都明确表示摆在他们面前的严重的管理挑战就是人才激励机制;九成以上的管理者所面对的巨大挑战就是来自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 且许多中小IT企业的管理者也并没有接受过关于企业管理领导力方面的训练等等。这样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在创新和完善我国的IT企业的管理模式方面仍然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1 我国IT企业管理模式现状与分析

我国IT企业的管理模式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冲突多发区。“给了他一个机枪, 当棍子使。所以才出现今天这个世界IT做电子商务还在杀价, 还是拼价格, 不是价值。” (马云于深圳IT峰会上的谈话) 。应当如何从IT企业的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是留给现今IT企业发展的主要思考题。

2 IT企业管理模式

2.1 传统的IT企业管理模式

2.1.1 直线式的组织管理模式

这是资源共享最大化的极端形式。这种组织管理模式是比较古老的组织形式。顾名思义, 这指的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 职权是直接从高层向下传递的。经由若干管理层达到最低层。其按照资源集中管理的原则, 对业务中的各种专业的只能进行整合, 并且设置相应的部门的组织方案。这种管理模式较适用于规模小、或者展开单一类型业务的IT企业。

该模式的优势是权力相对集中, 职责职权分明, 易于对员工进行集中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缺点也相对明显:其要求最高的行政首脑是全能的企业管理者;横向的协调关系较差;过于依赖高层也限制了对员工能力的发挥;市场反馈慢。

2.1.2 事业部式的组织管理模式

这是效率最大化的极端形式。这种管理模式就是依照产品抑或是地区来设立事业部, 各个事业部都拥有自己相对较为完整的职能机构。各个事业部在最高层的授权之下有自己的一定权限。最高层只把握对于重大的问题的决策权。这种依照多个直线型单位单独组成组织管理模式, 是一种比较松散的组织形式。这种管理模式较适合于开展差异性多业务的IT企业。

它的优势在于最高层可集中精力进行全局的考虑;对组织专业化的生产以及企业内部协作的实现是有利的;事业部的决策迅速, 自主能力加强, 且内部间的协调性增强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对市场的反应迅速。这种管理模式的缺点是机构组织设置重复, 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资源的共享性较差, 跨经营单元协调难;各个事业部各自为政, 统一战略的形成较为困难。

2.2 创新型IT企业管理模式———矩阵式的组织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追求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出现是IT企业管理水平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当一方面, 环境对于专业技术知识有要求且另一方面, 对于各个生产线能够快速地做出变化有着明确要求时, 矩阵式的组织管理模式便显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了。结合之前的两种传统的模式, 直线式强调纵向的信息沟通, 事业部式又强调横向的信心的传递, 那么这种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则是在企业的内部同一时间实现这两种信息的传递。这种管理模式称得上是追求直线型结构的资源最大共享以及树状型结构效率最高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混合组织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加强了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 克服了部门间的脱节现象的发生;机动灵活;实现了专业化分工, 使得各个业务的负责人可以对业务的关键环节加以专注;集团的整体资源最优, 可以获得任何单一的业务都没办法建设的大资源系统;集团统筹布局, 实现了业务之间的战略协同, 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利用率;参与者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

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羡慕负责任的责大于权, 且他们对项目成员的工作的好坏缺乏充足的奖惩手段, 从而影响到组织的效率。但是这些缺点可以通过对人员的绩效评估这样的手段来进行部分的克服。

2.3 直线式、事业部式以及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的对比

结合上述的管理模式的简要介绍现在对各项的优势和缺点进行总结如表1。

3 矩阵式的组织管理模式的应用———以联想公司为例

成立于1984年联想集团作为我国乃至世界PC市场的领导企业, 是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2002年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达27.7%, 除连续6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 并连续9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 (除日本外) 第一 (数据来源:i DC) 。

联想集团的发展史也是IT企业管理模式的进化史, 在经济以及IT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 联想集团对于管理模式的选择也是其是否能继续保持为我国乃至世界PC市场的“领头羊”企业的关键所在。依照《计算机世界》报管理部门对联想集团的管理者进行的数月的问卷调查的数据, 其管理者对于几种管理模式的选择的注重的依次是———集团利益的最大化的实现程度、各部门间的战略协同程度、权责界限明确以及达到人才的激励目的的程度, 对市场的反应程度还有其他这五项因素。现将分数由高至低为10, 8, 6。然后对这三种管理模式进行对比, 最高分给予最有优势的管理模式, 以此类推。∑权重*各影响因素的得分=最终得分。

如表2。

从表2数据可以得出, 在这三种管理模式当中, 最适合联想集团现今发展的管理模式就是矩阵式的组织管理模式。对矩阵式管理模式的合理应用一定会对联想集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也证明, 在2013-2014年这个联想集团的管理模式创新之年, 其将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应用于企业管理。将09-13年的财务数据制成表格, 即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数据:

注:营业销售额/亿.

综上可以得出, 管理的模式的创新将会对IT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价值。

4 结语

总而言之, 中国的第一代IT企业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代表, 它们适应了市场经济规律而获得成功。现在的第二代IT企业则必须在管理制度, 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并应用到实际管理中, 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管理制度以便参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IT产业竞争。

摘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IT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迭着。所以, IT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上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引起巨大变化的IT企业的兴起也使其管理者在其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应用上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本文的论述重点就是介绍IT企业常用的几种管理模式, 并分析创新后的管理模式相对传统的模式的优点, 并得出合理的模式选择方案。

关键词:IT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敏.现代企业知识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2]梁绍川.企业文化与管理方式[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

IT运维管理与ITIL 篇5

IT运维管理的由来

在企业IT管理的早期,更侧重于对网络、硬件等设备的管理。那时的IT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进行管理,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早期的这种IT管理是NSM的阶段,主要的面向目标就是底层的基础网络设备。NSM系统是对网络中的底层设备进行实时的,统一的监控,当网络中出现了问题或者即将出现问题的时候,NSM向网络管理者提出故障定位和报警,这样做无疑大大方便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但是,NSM系统对于网络上运行的各种业务系统以及业务系统的用户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管理,这个时期的IT管理,可称之为网络运维管理阶段,这时候的IT管理人员称之为网络管理员,简称网管。

随着企业IT系统的日益成熟和复杂,企业的关注点已从单点管理到综合管理角度的转变,从关注单一网络到对业务系统的关注。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业务系统涉及环节逐渐增多,单一的网络运维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管理需求,需要落实如何保障业务系统的各个环节。在满足对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更需要保障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才可以保证IT投资的价值体现。同时,在国内IT管理领域,伴随着用户IT规模的扩大、IT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原有的网络管理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用户需求。

因此,当前国内用户迫切需要一款能够对整个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解决IT资源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同时更要做到对业务系统有效保障并提出改进意见的平台。在这样一个前提下,IT运维管理的概念和产品被国内知名的网络运维管理厂商率先推出。可以说,它的出现就是对当前用户需求的一种有效诠释。这个时期的IT管理,被称之为IT运维管理,这时候的IT管理人员称之为IT运维人员。ITIL与IT运维管理的关系 ITIL诞生于国外,当时是需要针对部门人数众多,对业务保障要求高的电信、金融等行业的IT和业务进行有序化,透明化的管理,所以诞生了ITIL标准。ITIL标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IT管理流程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IT服务质量,更好的让IT系统为业务提供服务,从而为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ITIL标准的底层是对IT基础设施的管理,最上层是对业务系统的流程化管理。

那么,ITIL和IT运维管理到底有什么关系?

就像文章开始说到的一样,企业最初设定IT部门进行IT管理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IT部门能够发现和解决各种来自底层基础设施的问题,从而为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转,为企业提供优质的IT服务。但随着企业IT系统和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用户发现,单纯的通过对底层IT基础设施管理无法解决底层网络与上层业务系统之间的脱节问题。这也就是ITIL标准当初遇到的问题,最初主要是用来对IT部门的人员进行流程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的,但它忽视了对底层平台的管理及对业务系统的保障,脱离了用户实际需要的ITIL,就像是空中楼阁,高不可及。近年来,为了更加贴近IT运维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ITIL开始与企业的业务系统保障结合起来,形成了所谓BSM的管理模式,目的是使得ITIL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的IT运维管理提供服务。

但问题在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ITIL标准仅仅是一套方法论,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流程该怎么做。而实际上这个流程是建立在对日常IT管理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但企业要实现ITIL需要的是结果,不会过多的关注这个过程怎么样。因此,这就需要IT管理的供应商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怎么发现问题,又怎么解决问题,这就需要通过IT管理供应商提供的IT运维管理系统来解决。通过IT运维管理系统来发现和解决各种来自IT系统的问题,保证企业的网络和运行在网络上的业务系统正常运转。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不断的经验积累,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ITIL的流程化管理。IT运维管理是ITIL标准体系的底层基础。只有将这个底层基础搭建完善,才能真正实现在此基础上流程化管理。当前国内IT运维管理现状

从IT运维管理的由来和两者的关系不难看出,当前国内大多数IT服务厂商强调的IT运维管理概念,其实就是在网络管理基础之上的拓展,包涵的范围不仅限于网络管理,是对整个IT系统和业务所涉及到的范围进行运维管理。但各IT服务供应商的产品对这个概念的体现不尽相同。至少在目前,实际上它还是网络管理(或者称之为IT基础架构管理)外加部分应用服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含义,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IT与企业管理创新 篇6

调查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IT信息风险已经成为企业业务创新单一的最大抑制因素。高达80%的受调查者承认,企业曾因信息风险问题而放弃新的创新机会。

尽管IT信息风险对于业务创新的影响巨大,但企业对于信息安全部门的重视普通不足。IDC发现,尽管80%的CEO认为,安全团队为业务增长和创新做出了贡献,但只有44%的安全领导对安全团队为创新做出的贡献进行了衡量。调查显示,只有21%的受调查者认为,企业已成功实现信息风险管理和业务同步,促进而非阻碍着创新的开展。

“创新和安全是互补关系,而不是相互竞争。”IDC副总裁Chris Christiansen表示,企业在业务创新过程中,应该兼顾IT信息风险,并为企业安全团队布置足够清晰的业务创新衡量标准。

RSA总裁亚瑟•科维洛则表示,如何在业务创新和建立有效的IT安全实践间取得平衡是个难题。“如今,对于企业高级管理团队来说,IT安全问题已成为最重要的事情。对于企业而言,当前是进行文化、技术转变,以更好地将企业IT安全和业务创新战略同步的最好时机。”

IT与企业管理创新 篇7

全球经济一体化, 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从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从区域经营向全球经营的转变。随着企业规模化的扩张, 如果不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与IT的跟进与创新, 那么企业极有可能出现管控弱化的现象, 发生各种有违制度或法律的事件。不难发现, 现今发达国家掌控着全球产业链的上游, 我们企业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和有序发展, 就必须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系统工具为依托, 尽可能实现集中管理。全球500强之首跨国集团Walmart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先于竞争对手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了积极的投资, 对信息进行了流程化管理, 实现了企业集中化管理。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向信息化企业财务管理转变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趋势。

二、IT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推进动因

《企业财务通则》第61条规定, “企业可以结合经营特点, 优化业务流程, 建立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系统, 逐步实现财务、业务相关信息一次性处理和实时共享。”企业及时转变财务信息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 建立灵敏的财务信息反馈机制, 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 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财务管理信息化涵盖了核算、监督、预算和决策, 并按照现代信息管理的原理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重新整合了管理流程, 实现了财务管理向综合管理的转变。在手段上它把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账、结账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分析、预测等财务管理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使大量分散式的数据转换为有系统的综合信息, 为企业制定各项发展规划和战略服务, 实现了财务信息的集成与共享。企业可以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 改变企业固有的、落后的业务流程和财务运作模式, 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

(二) 有利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

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财务监控和远程会计处理, 借助财务管理软件开展基础性财务管理工作, 减少人为干预或控制, 使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和高效, 消除财务信息传递不规则的问题, 逐步实现财务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 可以有效规避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通过多功能计算机系统的建立, 实现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和真实, 提高了财务信息的使用效益。通过系统平台建立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监督控制, 规避风险。

三、IT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跟进

(一) 支持远程和集中处理, 实现财务集中监控与共享服务

网络财务是IT环境下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

势。和传统财务软件相比, 网络财务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处理、及时传递、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以及财务监控等功能。网络财务还能催生各种功能, 如网上支付、网上报税、网上法规及财务信息查询、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网上银行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集中处理, 将在未来成为主流。

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 建立一个规范、高效、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网络系统, 对企业来说是一项持续而复杂的工作。应用统一的系统工具, 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 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趋势。要遵循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程和规律,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积极推进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工作。通过统一的计算机平台, 把企业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在系统上予以固化, 实现财务系统、业务系统、人力薪酬系统等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在引进先进的系统工具时, 要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将其与IT融合,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集权与分权的统一管理, 实现财务集中监控与共享服务。

(二) 支持集中采购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 更具有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从资金、采购等环节的精确管理到库存、物料、资产价值的准确分析。在执行过程中, 按照信息化流程, 达到企业的精确管理、集中管理、动态掌控的目的。通过建立全面预算组织体系, 依托预算管理系统工具, 将企业的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落实, 上下互动, 分析和建立出合理的责任中心和考核体系, 编制出多维度预算, 并将预算细化, 同时建立动态的预算监控体系, 进行深层次的预算分析和跟踪考核, 将企业的全面预算思想落到实处, 达到经过几年的努力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 支持资金实时监控, 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从外国跨国集团经营实践看, 无一不是在资金管理上实行集中控制, 实行内部资金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结算及统一借贷等, 达到合理安排债务结构, 加快资金周转, 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通过建立全面而稳定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规范各类资金业务流程。以现金流量监控为切入点,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保证企业资金的有序流动, 严格限制无预算资金支出。实施大额资金的跟踪监控,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最终实现对整个企业各类资金业务的预算控制、日常业务管理以及资金预警等。

(四) 支持深层次财务分析, 实现对企业战略决策的支持

一是多视角查询和分析。信息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智能性, 决定了财务信息系统不仅是个核算系统, 更重要的是能进行财务分析, 提供决策支持。通过系统数据共享, 明确新问题、修改完善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等方式, 为管理者正确决策提供帮助。在这个统一的系统平台上, 信息渠道更加宽广, 可以随机快速地生成所需信息, 并可对系统实施适时控制, 提供试算和比较差异功能, 最终使财务人员的分析能力和业务素质大大提高。二是与企业战略匹配。信息经过科学的加工处理, 对决策起到了支持作用, 对经营环节状况的及时反馈跟踪, 从技术上解决了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滞后的问题。通过支持战略的流程再造, 运用有关数学模型, 进行财务分析、预测, 达到推动决策的目的, 与企业战略匹配的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跟进与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避免流于形式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界就说这样一句话“上ERP找死, 不上ERP等死”, 这其实反映出了我们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系统工具时, 并没有真正的做好变革的准备,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组织、模式、流程以及绩效评价等体系, 换句话说就是用旧瓶装新酒, 难免陷入一种管理困惑。引进先进的系统工具后, 意味着一个企业最前方信息源流程的改变, 而所有的流程都和财务相关, 那么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方法、流程是否改变, 是否能够适应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跟进中必须扁平化组织管理, 同时变革理顺企业财务管理手段, 避免流于形式。

(二) 避免系统孤立

在IT环境下, 企业最初的系统总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随着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就要实现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人力薪酬系统等的紧密联系、衔接和分工。通过先进的系统工具, 实现企业对人、财、物等资源的全面整合, 避免系统孤立解决单纯的会计电算化问题, 而是要实现唯一信息源多视角企业资源的适时共享。目前大部分企业实现了以上的环节, 但基本上没有做到人力薪酬系统与财务系统的衔接, 这样就必须进行人工处理, 容易在核算、缴纳社会保险和纳税环节出现两个系统数据的脱节和处理的偏差。如果两个系统具备接口, 甚至能够提供凭证模板的设置功能, 直接将人力薪酬系统中的薪资数据传输到财务系统中, 就能避免重复劳动, 节约人力成本, 并由于数据源的一致而提高财务对内对外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再如工资条的发放问题, 在员工较多且员工工作地经常变动的企业, 也可以直接在薪酬系统中提供一个查询入口, 给每个员工设置查询密码, 由员工自己登录系统查看与个人相关的薪资数据, 即发放电子工资条, 这样既节约了纸质资源, 又能满足员工个人需要。

(三) 避免“拿来主义”

IT与企业管理创新 篇8

1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本研究选择权威的学术论文库CNKI作为文献检索的平台针对近年来国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对所有文献中所提及到的研发人员胜任特征要素进行统计归类, 得到了共计23项研发人员胜任特征要素, 通过对要素分析合并, 再基于访谈研究, 最后得到了IT企业研发胜任特征的七个要素:团队协作、成就导向、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信息搜寻。

由于研发人员工作的特性, 对其绩效的评价可通过产品创新绩效和过程创新绩效来衡量或评价, 同时, 具备胜任的研发人员并不一定必然具备很好的个人绩效, 关键还取决于很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等因素, 因此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胜任特征与绩效的关系作研究, 分析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完善, 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IT企业的创新能力。基于此, 本研究从创新绩效入手对以往提出的研发人员胜任特征进行研究。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见图1所示:

综上, 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胜任特征研究中胜任特征要素的最后确定都需要绩效来验证其在实践中的正确性, 所以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 把创新绩效作为效标来验证通过访谈研究和问卷研究确定的胜任特征要素, 提出研发胜任特征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作用。根据不同的要素划分, 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H1a: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对产品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H1b: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对过程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 创新性人力资源系统的具体人力资源策略可以提高员工个体和企业的绩效。基于文献分析和访谈研究的结果, 本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策略对于研发胜任特征与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根据不同的要素划分, 提出以下六个假设:

H2a1:培训聚焦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H2a2:培训聚焦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H2b1:绩效薪酬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H2b2:绩效薪酬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H2c1:信息分享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H2c2:信息分享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2 变量测量和研究方法

2.1 变量测量

研发胜任特征的界定是在文献研究确定出的十个胜任特征要素的基础上, 通过访谈研究进行初步确定的, 再咨询了一些优秀的、从事实际科研工作的专家, 对胜任特征要素进一步予以修正, 最后确认为七个要素。研究对胜任特征量表的整体信度进行了检验, 结果显示量表的整体系数为0.83, 表明了该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

考虑到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偏重于技术创新的IT企业研发人员, 所以关于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内涵主要从Loch和Tapper提出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两个维度展开。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量表来自陈洁关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测量量表。经检验创新绩效量表的整体信度为0.89, 表明项目间具有较好的信度。

本文以创新导向的人力资源系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基点, 界定人力资源策略有培训聚焦、绩效薪酬和信息分享。人力资源策略量表采用了成熟的量表, 选自郑利锋关于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源策略的测量量表。对量表的整体信度进行了检验, 结果显示量表的整体系数为0.92, 表明了该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

2.2 样本和分析方法

本次问卷的施测对象是西安地区15家IT企业的部分研发人员。其中共有275位研发人员接受了问卷调研, 每家企业根据研发人员数量发放的问卷, 问卷数量不一样, 从10—20份不等。其中, 回收问卷265份, 无效问卷29份, 有效问卷239份, 问卷回收率为96%,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本研究全部调查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就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假设验证情况

经过验证, 发现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对产品创新绩效和过程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培训聚焦策略、绩效薪酬策略、信息分享策略对胜任特征各要素与产品创新绩效以及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有些具有缓冲作用, 研究结论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基本相符。

3.2 研发胜任特征和绩效的相关分析

对研发胜任特征与创新绩效进行相关分析, 分析结果详见表1。表中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研发胜任特征要素中的团队协作、成就导向、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与产品创新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而信息搜寻与产品创新在0.05水平上相关。研发胜任特征要素中的团队协作、专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信息搜寻与过程创新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而成就导向、思维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与过程创新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结果表明研发胜任特征与创新绩效关系相当的密切。

(本研究所涉及显著性水平, *表示0.05水平显著, **表示0.01水平显著)

3.3 人力资源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与绩效关系的缓冲效应检验

一个具备胜任特征的研发人员, 可能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不完善而没有好的绩效水平。因此, 有必要检验人力资源策略对胜任特征与创新绩效的缓冲调节作用。检验缓冲变量是否起到作用。

3.3.1 用产品创新绩效作为因变量进行缓冲效应检验。

通过表2人力资源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与产品创新绩效的缓冲效应分析, 发现有总共有四个缓冲效应是显著的。其中包括:培训聚焦对团队协作与产品创新的缓冲效应在0.01水平上是显著的, R2为0.04, 表示培训聚焦与团队协作的交互作用对产品创新的解释变异量增加了4%, 其中团队协作×培训聚焦的标准β为-.18。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能够促进员工在组织里的学习。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培训计划, 对于团队协作素质比较差的员工, 人力资源策略可以强化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

同理, 绩效薪酬对团队协作与产品创新的缓冲效应在是显著的, 分析表明, 高绩效薪酬水平会减低团队协作对产品创新绩效的预测作用, 强化绩效薪酬策略可以增强员工个人的积极性;培训聚焦对专业能力与产品创新的缓冲效应是显著的, 企业应强化培训, 轮换岗位和职业发展规划等都可以有效的影响个人的专业能力, 增加对产品创新的预测。培训聚焦对学习创新能力与产品创新的缓冲效应是显著的, 所以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学习能力, 企业应尽可能给员工提供学习知识和技术以及管理能力培训的机会。

3.3.2 用过程创新绩效作为因变量进行缓冲效应检验。

通过表3人力资源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与过程创新绩效的缓冲效应分析, 发现当以过程创新为因变量, 分析人力资源策略的缓冲效应时, 结果显示总共有三个缓冲效应是显著的。其中包括:绩效薪酬对学习创新能力与过程创新的缓冲效应在0.01水平上是显著的, R2为.03, 表示绩效薪酬策略与学习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对过程创新的变异解释增加了3%, 其中绩效薪酬×学习创新能力对绩效的标准β为-.17。学习创新能力强的员工可以为企业多作贡献, 对过程创新有显著影响。绩效薪酬策略可以有效的增加对过程创新的预测, 本来需要依靠员工的个人思想认识来加强对过程创新的关注, 但是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 可以降低学习创新能力对于过程创新的关注。

同理, 信息分享对客户服务能力与过程创新的缓冲效应在0.05水平上是显著的, 信息分享有助于员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对于工作任务有更加清楚的了解, 有利于员工更好的适应环境。企业加强信息分享能够促进员工对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作用;信息分享对信息搜寻与过程创新的缓冲效应在0.01水平上是显著的, 信息分享有利于员工进一步掌握技术发展情况, 参与决策能改善员工的工作认知, 所以信息分享对于信息搜寻与过程创新起到调节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 可知人力资源策略对于研发胜任特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一定的缓冲效应, 其中具体策略对不同胜任特征要素与创新绩效关系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结论证明关于人力资源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与绩效的缓冲作用的研究假设得到了验证。

4 结束语

目前胜任特征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以相对固定的工作为基础的模式, 能够很好的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引入人力资源策略作为缓冲变量研究胜任特征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培训聚焦策略、绩效薪酬策略、信息分享策略具有显著的缓冲效应, 基于胜任特征的绩效管理也会对员工个人绩效和企业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摘要:以IT企业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 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一个优秀的研发人员应具备哪些胜任特征、胜任特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同时引入具体人力资源策略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胜任特征与绩效的关系, 以此为IT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甄选、培训等工作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发人员,胜任特征,创新绩效,人力资源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善仕, 周巧笑.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绩效关系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6 (7) :45-46.

[2]曹茂兴, 王端旭.企业研发人员胜任特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2) :67-69.

[3]冯华, 杜红.创业胜任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6) :78-79.

[4]徐芳.研发团队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及其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探索, 2003 (2) :26-27.

IT与企业管理创新 篇9

关键词:IT,组织结构,创新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全方位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及人力资源模式转换形态的催化剂。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 现代化企业为对付日益变化多端的环境和市场需求, 纷纷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与构造。目前, 企业组织结构处于积极的全面变化之中, 合理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比先进的技术更重要。

1 目前我国IT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IT企业组织结构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变革后, 已经从高度集权的职能型结构 (U型和H型结构) 逐步转向分权的事业部制 (M型) 结构, 这场变革无疑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我国IT企业目前存在多种不同的形式, 组织结构变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很多企业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分析如下[1]:

1.1 企业组织结构仍带有浓厚的集权色彩

M型结构本身虽然包含着分权思想, 但这种分权在中国企业是以集中控制为前提的, 其本质仍是一种“命令-控制型”组织结构。这些容易使企业形成家长式管理和个人决策的机制, 不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同时还造成了企业的高度集权, 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阻碍了信息的自由流通, 助长了组织中的官僚主义, 使M型结构成为一种交易成本极高、组织效率极低的组织形式。

1.2 不利于知识和信息的交流

当前我国多数IT企业组织结构中, 一方面, 许多企业的组织只是一些部门简单的拼凑或堆积。有的企业尽管有股东会、董事会和各种职能部门、业务部门, 但它们或形同虚设、或相互独立, 尤其是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横向的交流和沟通, 不了解对方的业务工作流程及制度, 在工作协调上存在部门本位主义, 造成工作开展不畅、效率低下。另一方面, 层级性的结构知识和信息分布不均衡, 主要集中在企业的上层管理人员中, 从上至下的信息流远远大于从下至上的信息流, 这种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影响了上下级之间的有效沟通, 这无疑会妨碍企业的知识交流和共享;总之, 当前企业组织结构严格的层级性和职能化将最终导致管理障碍 (阻碍信息在不同的管理层间自由流动) 、职能障碍 (阻碍信息在不同职能部门间自由流动) 和运作隔离, 这种障碍严重制约着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共享, 而且将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加明显。

1.3 不利于员工创造性的发挥

在企业中, 知识型员工的比例正在提高, 他们的自我发展的需求强烈, 而目前这种以层级制为中心、统一命令指挥的制度, 扼杀了员工的创造性思维, 束缚了员工智慧和创新力的发挥。因为当前企业组织结构的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上层管理者, 它以“管”人为中心设计通过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 通过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和职能化部门割裂员工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学习, 形成了一种封闭式的、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的企业文化, 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抑。

1.4 不能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当面临宏观环境和其行业环境的变化, 面临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竞争对手、供应商、用户的战略变化之时, 企业就需要随时进行内部调整。一方面, 企业管理者试图通过调整规章制度, 阻止外界环境对企业成员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试图对外界环境进行控制, 以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种“以确定性对付不确定性”的办法, 显然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 特别是, 当企业遇到突如其来的变化时, 往往显得无所适从。与此同时, 各职能部门由于过于细化和明确的分工, 都强调本部门的利益而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往往各自为政, 无人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负责, 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

1.5 项目小组不利于知识的积累

项目小组是在传统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针对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业务流程组建的跨职能工作小组。项目小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上述单纯的层级性和职能化组织结构的缺点, 比如项目小组通过在企业内部成员之间建立一种水平链接, 能够促进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共享;小组直接面向工作任务而产生, 针对顾客需求进行研究开放、组织生产, 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小组内成员有权参与决策和管理, 有利于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快企业组织知识的创新等。但是项目小组具有临时性, 小组所创造的新知识多数存放在个人或小组成员的头脑中, 很少能够存放在企业组织当中。当任务完成以后, 这些知识就被分散到各个部门中, 而一旦遇到掌握关键知识的个人或团体离开企业, 企业的知识链就会中断而导致“退化的风险”。因此, 项目小组不适宜在企业中连续、广泛地利用和传递知识, 不利于企业知识的积累, 特别是当一个企业是由若干个不同的小规模的项目小组构成时, 就无法制定和完成整个企业的目标。

1.6 企业组织结构是一种极具刚性的组织形式

刚性组织结构在当时比较稳定的外部环境下有其合理性 (被视为企业规范化管理和高效率的保障) 。但在今天的中国企业, 这种刚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组织僵化与迟钝、组织交易成本增加、难以顺应环境等弊病的根源所在, 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IT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流程建议

通过组织设计的一般流程 (见图1) , 可以完成全部组织结构设计。本文主要讨论组织分析和组织结构设计两部分, 组织评估与优化以及组织发展可以参考相关专门著作。

2.1 组织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 检讨原有弊端, 企业一般把组织结构中的营销组织方面的问题对外部人员显露。企业往往等到营销组织的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 甚至自身感到失控时, 才想到找咨询结构共同来解决。分析现象和成因, 不外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由于企业制度、产权缺陷所导致;由于管理不当、人员素质低所造成;由于基础工作薄弱、信息建设滞后所致。

其次, 更新观念。不同的营销观导致组织设计时的短期考虑和长远规划。观念对于营销组织变革、流程重组的结果影响很大, 如不首先检查、确立正确的观念, 是不可能取得组织设计的成功。

最后, 设计方案。在正确的营销观念下, 组织设计的方案可以有长期和近期不同的阶段目标, 要提供备选方案。对于已在运行的组织, 尽可能多用微调手法, 设计过程中允许小范围、短期的试行, 允许调整方案。

2.2 组织分析

该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 企业系统分析;2) 部门分析;3) 关键流程分析;4) 关键岗位分析。值得一提的是, 对于我国大多说IT企业而言, 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 尤其要重视营销组织设计。对于IT企业而言, 一般在老企业基础上调整营销组织, 往往从渠道管理、客户管理、终端销售管理这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都属于必须与外界合作的领域, 都存在通过努力, 转化与竞争对手的力量对比问题。因此选择切入点, 往往从关键职能或者关键环节入手。

营销组织的调整属于整个营销规划的基础部分, 都要和销售计划、促销计划、整合营销计划结合在一起, 通过运行结果来检验组织设计的结果。组织调整要和优化运行结合起来, 否则一厢情愿的组织调整, 将可能带来极高的运行成本而告失败。

在营销组织调整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新老渠道的利益交换, 不能只图眼前利益, 把多年合作的老客户、老关系的利益置之不顾。损害合作者的利益与服务增值营销观不符, 从长远看也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应该采取并行交替的办法实行平稳过渡。

3 结论

成熟的互联网拉开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帷幕, 而脱胎于“信息技术革命”的“智能技术”和“知识技术”正以勃勃生机取代了昔日处于核心地位的机械技术, 成为21世纪支撑企业组织新的核心技术。企业组织赖以建立的技术基础发生了质变, 企业的组织结构必将发生变化。

作为中国新经济的典型, 以IT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研制开发、经营高技术产品、提供服务为主, 不同与传统企业, 特征有:研发部门居主导地位、组织结构变动频繁、组织结构更具弹性、信息渠道畅通、组织决策权分散、组织地位源于威信等。但也存在诸多实际问题, 如:整个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的融资渠道狭小、中小企业居多、激励制度不完善、企业组织结构仍带有浓厚的集权色彩、不利于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不能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项目小组不利于知识的积累等。适时变革组织结构使之与变化着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 是保证以IT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步周.基于信息技术的IT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4.

[2]贺盛瑜, 邓勇.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3, 18 (1) :23-24.

[3]孙会良.网络型组织的产生、特征与功能[J].经济师, 2003 (1) :43-44.

[4]齐振宏, 齐振彪.联想如何医治大企业病[J].经营与管理, 2002 (11) :13-15.

[5]杨海锋, 邢以群.我国高技术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 (4) :5-8.

[6]BRICKLEY J A.管理经济学与组织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7]GREINER L E.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th[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6) :45-46.

[8]MINTZBERG H.The Effective Organization:Forces and Form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1 (5) :100-101.

IT与企业管理创新 篇10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控制、集成、开发管理企业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 优化业务流程和创新管理等手段,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我国企业信息化已走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虽然在电信、金融、石化、电力等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广大中小企业, 信息化应用水平主要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OA、劳资、人事管理等单项事务处理的初级阶段, 互联网应用也主要集中于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和信息通信等简单应用层面。据CCID最近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只有10%左右的企业实施了ERP和CRM方案, 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 开展在线销售及采购电子商务的企业在25%左右[3]。绝大部分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未实现与企业战略的融合发展。此外, 信息化投资收益比较低, 也是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面临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据有关研究机构2011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有40%的被调查企业IT项目产出与投入比低于20%, 有50%的企业处于20%~100%之间, 只有10%的企业IT投入带来了比成本多的产出[2]。

近年来, 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一批IT新技术的推陈出新, 掀起了又一轮IT新技术革命的浪潮。研究显示, 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一批IT新技术, 将成为未来10年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新技术, 而且它们既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那么, 这些新技术都有哪些新的特征, 它们的应用会给企业信息化带来了哪些变革与创新, 并以此影响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等等, 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新技术条件下的企业信息化特点, 把握企业信息化建设新规律, 并加快促进我国基于新技术条件下的信息服务产业的创新发展, 进而大幅提升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效益, 实现我国产业升级改造和经济发展转型, 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 多是基于某一类新技术的, 而将这些新技术进行集成综合的应用研究分析还比较鲜见, 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

一、五大新技术特征概述

1.1云计算。

目前, 对云计算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一般认为, 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 它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 使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 按需获取所需的计算能力、存储空间或信息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即被称为“云”。云计算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以下三类:

(1) 基础设施云 (又称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 S) 。Iaa S为用户提供的是最底层的、接近于直接操作硬件资源的服务接口。通过调用这些接口, 用户可以直接获得计算和存储能力, 而且非常自由灵活。目前提供该服务的如Amazon的EC2, 国内有阿里云、盛大云、百度等提供的Iaa S服务。

(2) 平台云 (又称平台即服务, Paa S) , Paa S为用户提供一个托管平台, 用户可以将他们所开发和运行的应用托管到云平台中。但是, 这个应用的开发和部署必须遵守该平台特定的规则和限制, 如语言、编程框架、数据存储模型等。目前提供云平台服务的有国外的Google的App Engine和微软Azure平台, 国内平台提供商有阿里云平台、用友UAP平台等。

(3) 应用云 (又称软件即服务, Saa S) 。应用云为用户提供可直接使用的应用软件服务, 这些应用一般是基于浏览器的, 针对某一项特定的功能。应用云最容易被用户使用, 因为它们都是开发完成的软件, 只需要进行一些定制就可以交付。目前, 提供MIS、OA、ERP、CRM、SCM、电子商务等各种在线软件的公共租赁服务平台众多, 如国际知名的Salesforce.com, 国内的阿里软件、用友、金蝶等公司开发的Saa S服务平台。

云计算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大规模, 云计算拥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台服务器构成“云端”, 使其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超大规模的存储能力;二是虚拟化, 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通过互联网获取云上的服务;三是可靠性, 云使用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四是通用性, 在云的支撑下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五是灵活性, “云”中的资源在用户端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 并且可以随时获取, 按需使用, 随时扩展, 按使用付费;六是高性价比, 低能耗性, 由于云计算所采取的公共租用和弹性计算服务模式, 使的信息化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 因而采用云计算模式信息化具有前所未有的性价比。此外, 云计算对IT资源的集中和整合使用可以减少总体设备规模、及时关闭空闲资源, 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由上述可见, 云计算改变了传统企业信息化的模式, 可以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社会化专业分工, 帮助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解决长期以来信息化建设高投入、低回报, 运维难、人工成本和能耗高等难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云计算已相当普及, 并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首选模式。

当前, 我国云计算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2010年10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发展云计算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布局。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城市, 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近两年, 各地政府也在纷纷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 积极筹建云计算产业与创新基地建设, 以期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改造和经济发展转型。

1.2物联网。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 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协议, 把任意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互,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智能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应用的拓展, 它将其用户端由互联网的人与人, 人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 延伸拓展到物与物、物与人、物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并且可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先进计算机技术, 实现对物体的智能控制。感知性和智能性是物联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两大重要特性。

物联网的广泛应用, 可使人类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 这种高级“智能”的信息交换与通信状态, 可以大大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高质量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活方式转变。

因此,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 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根据美国知名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 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 它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 物联网已被正式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并被看做是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的切入点, 国家制订了专门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并设立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 重点支持智能工业领域、智能农业领域、智能医疗领域、智能物流领域及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物联网发展。

1.3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指利用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和各种应用系统的总称, 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 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它由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移动化、宽带化、融合化、便携化等特征, 是实现信息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强劲引擎。

移动互联网在2010年进入成长阶段, 并从此迎来高速发展。IDC预计, 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9.186亿台。中国智能手机销售量最高, 为3.012亿部。目前, 中国手机用户人数已经突破10亿大关, 网民人数已近6亿, 其中近7成使用手机上网, 手机不仅成为新增网民第一来源, 而且也将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各样应用产品也必将得到快速发展。仅在苹果应用商店中, 就有超过100万款移动互联网应用。不过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 消费类的移动应用占绝大主流。

可以预计未来10年, 智能移动终端将替代PC, 成为人们工作的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业务处理, 而不必像PC时代一样, 必须呆在办公室里、坐在电脑前才能进行工作, 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不仅可以极大提高人们信息交流和工作效率, 而且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移动广告、移动社交、移动定位服务等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的不断推出, 无疑将掀起企业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对于任何企业来说, 这都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变化。它意味着企业与客户的交互方式及相互关系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借助于移动社交即时通讯平台, 客户已不再仅仅是企业产品的被动接受者, 他们同时也能够成为企业品牌推广者和产品创新的参与者, 企业需要针对这种变革不断进行其营销模式创新, 以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型商业竞争态式。

1.4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 (Social Network Service, 简称SNS) 。社交网络简单说就是“网络+社交”, 是人们通过网络这一载体连接起来, 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 并在该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分享、沟通、交流与协作。社交网络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等要素。社交网络可根据社交内容分为以用户信息为主导的社交网络, 如:Facebook、人人网、扣扣校友等, 以及以内容为主导的社交网络, 如微博、You Tube、豆瓣等;还有以位置为主导的社交网络, 如Foursquare, 等等各种不同的类型。

社交网络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和分享信息的一场革命, 由于其所具有的虚拟性、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多样性、自媒体性、病毒传播等特点, 使得它比传统社交方式有许多优势, 自诞生之日起便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 用户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到2012年底, 著名社交网络Facebook在全球已有10亿活跃用户, 新浪微博上线3年用户已超5亿, 微信用户2年多突破4亿。更重要的是, 人们花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著名调查机构Nielsen社交媒体报告数据表明, 网民将其上网时间中的18%贡献给了社交媒体。在美国, 截至2012年6月, 美国公民全年共花费了1210亿分钟在浏览社交网站上, 而2011年这个数据只有880亿分钟。在我国目前也约有一半以上的网民通过社交网络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社交网络已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也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力最大、商业价值最高的web2.0业务。

社交网络所拥有的庞大用户群潜藏了巨大商机,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利用社交网站进行品牌和产品营销, 据悉, 54%的《财富》杂志100强公司使用Twitter来联系客户。IBM和索尼等一些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社交网络来发布他们的公司新闻、推广社会责任活动, 建立双向交流渠道。美国软件与信息产业协会 (SIIA) 的营销行业报告显示, 美国98%的企业现在都在使用社交媒体, 70%的营销高管认为社交媒体对他们的业务产生积极的影响。

2012年3月, 新浪微博联合社会化商业资讯提供商CIC发布的我国首份“企业微博白皮书”数据显示, 我国已有超过13万家企业开通新浪微博。其中有143家世界500强企业开通新浪微博, 占比达到29%。从用户关注角度来看, 有56%用户至少关注一个企业微博。6成新浪微博用户因博文信息而产生实际购买行为。社交商务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 并在许多企业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1.5大数据。

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兴起, 特别是智能终端的普及, 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式各样传感器的广泛应用, 使得世界更容易被感知, 人们获得的数据越来越大, 越来越快, 越来越复杂。据国际数据公司 (IDC) 研究表明, 2009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为0.8ZB (1ZB=1021B) , 2010年增长为1.2ZB, 2011年的数据量更是高达1.82ZB, 相当于全球每人产生200GB以上的数据。随着新型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 新的数据类型还会层出不穷。

有关大数据概念的目前尚无公认统一定义, 但有关大数据的4个“V”特点, 则得到广泛认同: (1) 数据规模大 (Volume) , 从TB级, 跃升到PB级; (2) 数据种类多 (Variety) 。如网络上大量存储和传输的文字、视频、图片、音乐、地理位置信息、网络日志等等。 (3) 数据速度快 (Velocity) , 一是大数据产生的速度很快, 像流水一样在运动, 如微博、短信、微信、facebook、监控视频等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数据;二是大数据对处理速度有要求, 一般要在秒级时间范围内给出分析结果, 时间太长就会失去价值了。这个速度要求是大数据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最大的区别; (4) 数据价值密度低 (Value) 。大数据的价值性往往呈现出稀疏性的特征。以监控视频为例, 连续不间断的监控过程中, 可能有用的数据常常仅仅一两秒。

因此, 大数据的概念与传统的“海量数据”概念是不同的, 后者只强调数据的量, 而大数据不仅强调数据量大, 还更进一步强调数据的形式复杂、数据时间的快速特性, 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的专业化、最终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所以, 维基百科把这种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称为大数据。

庞大的数据正在改变着人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 采用最简单的统计分析算法, 将大量数据不经过模型和假设直接交给高性能计算机处理, 就可以发现某些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得到的规律和结论。图灵奖得主吉姆·格雷提出了数据密集型科研第四范式, 不同于传统实验、理论和计算三种科研范式, 第四种范式不需要考虑因果关系, 以数据为中心, 分析数据的相关性, 打破了千百年来从结果出发探究原因的科研模式。大规模的复杂数据使得新的科研模式成为可能[17]。因此, 大数据隐含了极大的价值, 被视为“未来的新石油”。

大数据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为我们揭示事物发展演变规律, 预测事物发展趋势, 以及更为有效地配置资源, 采取更加科学的决策和行为, 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手段。大数据将帮助人们开启循“数”管理的新模式, 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利器。

有关大数据的产品或解决方案, 目前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早已存在的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解决方案 (如IBM、SAP、Oracle等) 的拓展;二是面向大数据独有特点而推出的新解决方案, 如Hadoop、SAP的HANA、用友的AE等。这些大数据解决方案已在许多企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但就总体而言, 面向大数据应用的解决方案还需要进一步丰富, 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 为企业信息化创新应用提供了的新的途径和方法。这些新技术虽各有特点, 但它们相互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例如,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更多的表现为互联网接入和工作终端的扩展, 社交网络和大数据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应用和新方案, 云计算则是平台和基础。在未来信息化应用中, 智能手机、传感器等各种终端都可接入以云计算为平台和基础的互联网, 通过这些终端设备进行社交和大数据分析处理等。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应用, 不仅进一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交互方式, 也将对企业及社会组织的运营及管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又是通过信息化创新过程来实现的。因此, 进一步分析研究新技术条件下企业信息化创新特点, 对于我们把握新技术条件下的企业信息化规律, 科学采纳新技术进行各种企业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 具有重要现实应用价值。

二、基于新技术的企业信息化模式创新

从上述新技术发展概况及特征的分析, 我们可以归纳出在新技术条件下企业信息化将主要呈现以下一些显著创新特征:

2.1资源虚拟化。

由于在云计算模式下, 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的业务需求, 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云计算中的虚拟资源, 并按资源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等支付费用。这种IT资源的虚拟创新租用模式, 一方面可以把传统模式下企业信息化初期大量资本投入, 转变为企业小额日常开支及运营成本, 从而大大减轻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门槛及投资风险, 弥补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同时, 还可使中小企业也能及时享用到IT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与大企业站在同一竞争水平线上。从而在大幅提升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 有效降低社会信息化的总体成本及资源消耗。突破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信息化投资收益率较低的困境。

2.2建设管理社会化。

云计算虚拟资源租用的创新商业模式, 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IT服务的业态, 使云计算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人们可像使用水电一样, 以方便、快捷、廉价的“即服务”模式使用全球IT服务资源, 由于其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低能耗和便维护等特性, 必将促进以云计算为代表的IT服务外包新兴产业的发展, 引领服务外包的交付模式、业务模式、盈利模式等不断创新, 从而使信息化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分工终将成为现实。这不仅可以大大减轻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运维和管理的沉重负担, 也可有效克服阻止企业信息化发展步伐的技术、人才等资源能力不足的障碍。同时, 信息化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 还可以把企业从自己并不擅长的信息化专业领域中解放出来, 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专注于企业自身业务的发展, 及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2.3应用弹性化。

由于云计算采取的虚化技术、海量存储计算和负载平衡等先进技术形成共享的动态资源池, 实现了IT资源向上级管理机构集中。这一方面可使能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的实际应用需要, 动态地购买和配置所需的IT资源与服务, 而无需再为短期波峰业务应用预留大量闲置资源, 造成长时间资源等待的浪费。另一方面, 云计算模式下的统一数据标准和模型, 模块化数据处理流程, 以及基于SOA的开放软件架构, 还可使企业信息化应用动态弹性地调整相关功能, 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实现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政府机构、合作伙伴等应用系统的弹性连接, 及其数据、流程及应用的集成, 从而可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模式创新, 使供应链管理、虚拟企业、敏捷制造、协同商务等先进的管理理念更易实施。

2.4终端移动化。

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个人智能信息终端应用普及, 企业员工个人IT使用行为, 也在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企业的IT应用。据计世资讯 (CCW Research) 最新一项针对企业CIO的调查, 也证实了这一趋势——超过七成的企业CIO认为个人的IT消费行为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IT应用, 45%的企业CIO考虑将个人信息终端 (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与企业业务信息系统相结合。企业与个人的信息化应用界限变得模糊, 这不仅打破了员工工作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也使得企业计算模式变得无所不在。因此, 移动平台与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整合, 不仅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对办公人员的束缚,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也可加强企业、员工以及合作伙伴间的远程协作、尤其是可轻松处理常规办公模式下难于解决的紧急事务, 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促进企业内外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终端移动化不仅会成为企业信息化应用创新的重要方向, 而且也将成为促进企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重要引擎。

例如,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移动商务应用解决方案, 可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具有的摄像、定位、重力感应等PC所没有特性, 实现一些特定业务处理。如通过收集整理移动终端的信息, 如各类位置、使用习惯等, 分析客户的购买偏好、活动范围等, 从而向客户提供度身定做个性化的服务或商品、使深度客户关怀成为可能, 进而大大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此外, 基于位置服务 (LBS) 以及物联网服务的移动办公, 以及基于PC的管理软件向移动终端的迁移, 都将开启企业信息化的新时代, 并激发出很多潜力巨大的业务处理模式、甚至更高级的商业模式。也许终有一天, 用户只需用一部手机, 就可跑通企业全部业务流程。

2.5信息大数据化。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使企业信息处理的数据类型从以传统的企业人事系统、财务系统、ERP系统中的结构化数据为主, 拓展到了电子邮件、文本文件、网络新闻等半结构化数据, 以及由传感器、移动终端、社交网络等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据统计, 企业中20%的数据是结构化的, 80%是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而且, 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长速率远远大于结构化数据, 前者为63%, 后者为32%。增长如此迅速且庞大繁杂的数据资源, 既给传统信息处理技术带来巨大挑战, 也给企业产品、营销、管理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手段。

例如, 企业可以通过对分布于社交网络、视频网络等各种互联网中的大数据进行提取、整理、分析, 获取新的知识和洞察。如企业可通过对存储于社交网络中的大数据挖掘, 发现客户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爱好, 从而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 以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对企业产品的粘性, 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此外, 大数据时代还为企业带来了以数据挖掘分析为主导的新型决策模式, 将大数据中筛选出来的各个领域有价值信息传达给企业高级决策层, 为企业发现新客户、拓展新市场、寻找新机遇提供帮助。大数据中隐藏的巨大价值, 对企业短期决策或长期战略规划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必将成为未来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创新应用之一。

2.6社交网络融合化。

新技术的发展, 给企业信息交流与沟通方式带来了一次次深刻变革, 从电话到传真, 再到电子邮件、MSN、QQ等。近年来, 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工具的创新发展, 又带来了企业信息交流沟通方式的新一轮变革。特别是随着社交工具的全员化应用发展, 企业管理软件与社交工具的平台的整合, 将会成为企业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另一重领域。并催生出诸如社交企业, 社交商务等各种创新的企业模式和商业模式。

首先, 企业信息沟通平台的社交化, 一方面, 可使企业内外部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自由、开放和高效, 从而可以实现企业内外各方更多的互动与协作, 并使企业对各种问题的反应也会愈加迅捷, 做出的判断和决策会更加准确与符合实际, 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也将大幅提升。另一方面, 企业信息沟通平台的社交化由于消除了组织内外不必要的界限, 使企业能够及时感知客户需求, 提升客户服务, 加快创意产生。根据调查, 企业信息交流平台社交化, 可以使企业沟通效率提高50%、客户满意度提高48%、服务响应及解决周期缩短63%。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缩短1/3。其次, 如果将企业社交网络平台与企业内部其他管理软件实现整合与对接, 可进一步实现信息交流、沟通协作、知识管理、应用集成等更多增值功能。例如, 由社交平台收集的客户对话信息, 如果能够进入企业CRM的数据分析系统中, 可使企业发现更加精确的客户个性化需求信息, 使企业能够对其产品进行更精准的营销, 并实现更加智能的商务营销机制;又如, 由于通过社交平台可使企业通过日常工作的信息流, 追踪企业的活动流, 这就为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创新、抓住新的商业机遇提供帮助。可以预见, 企业社交平台与其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 将会带来一场社会化企业的深层次管理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将更加重视人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 而不仅仅是某种工具、流程或模式给企业管理上带来的变化。

2.7供应链管理智能化。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将ERP系统的管理对象延伸到单个的物品, 使企业能够以更小的“单位”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系统构架, 可使企业实时掌握库存、路况、天气等信息, 预测送货天数, 优化运输线路, 制定合理的供货计划。这一方面, 可使企业对物流管理中的仓储、分拣、配送等各环节进行全程、实时、可视化监控和管理, 实现物流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从而缩短企业备货时间、降低库存及运输成本。另一方面, 可以保障企业间信息交流的及时与通畅, 推动供应链各个环节间的无缝集成和产业间的整合。从而构建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供应链系统, 实现上下游企业乃至产业链的实时协同, 保证敏捷生产和柔性加工等创新型生产模式的实现。

因此,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从本质上改变传统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过程、内容和方式, 并将创造出更为丰富、更具潜力的企业运营模式, 实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

三、小结

以云计算, 物联网, 社交网络, 大数据等为代表IT新技术的发展将给企业信息化模式带来重大变革, 并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加有力驱动和帮助。首先, 基于云计算的社会化IT专业服务, 使信息化在企业运营中的角色和定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传统对业务的支撑和适应转向了由不断创新的IT牵引与使能, 这不仅使信息化从传统的产品交付模式转变为服务模式, 同时, 也给企业及时灵活的采纳IT新技术成果, 实现运营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环境支撑。并可有效克服企业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广泛存在的高投入、高成本, 高风险、低回报、低绩效等问题。其次, 网络和终端的移动化, 使得企业计算和服务可以变得无所不在, 这不仅可极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 也将激发移动办公、移动商务、移动广告、移动社交等企业管理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第三, 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和其客户的爆发式增长,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都为企业把握市场趋势, 及时抓住市场机遇, 有效进行市场开拓与市场创新, 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有力的工具与手段。第四,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从本质上改变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过程、内容和方式, 物流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不仅推进供应链各环节的无缝集成及产业链的整合, 并将创造出更为丰富、更具潜力的企业运营模式, 实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因此, 新技术发展给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赶上发达国家先进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不断探索和创新新技术条件下的企业信息化的新应用、新发展, 对大大提高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我国产业升级改造和经济发展转型, 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应得到政府、企业和学界的广泛重视与关注。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EB/OL].http://b2b.toocle.com/detail-4461924.html, 2009, 03, 14.

[2]用友软件.技术重塑管理新技术新模式新世界白皮书[EB/OL].http://www.yonyou.com/news/130521/20133221093201.shtml, 2013, 5, 21.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下半年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下) "[J].互联网天地, 2013, (3) :88-92.

[4]高娴子.近年来我国社交网络发展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11.

上一篇:心理模式下一篇:细部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