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方案

2024-07-19

典型方案(精选十篇)

典型方案 篇1

关键词: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典型方案

1 大修方案设计指导思想

进入大修阶段的高速公路应重点调查其结构承载力,主要通过路面破损情况结合路面弯沉值及钻芯取样结果进行确定。从国内对一些进入大修阶段的高速公路所进行的路况调查结果来看,路面各车道的弯沉值与破损(破损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78481,可以一定程度地说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整体强度与路面破坏程度有关。

2 大修方案设计步骤

(1)根据代表弯沉值和回弹模量的关系计算出路面当量回弹模量。

(2)对未来几年内交通量进行预测。对拟定的罩面层厚度进行反算,找出相应的路面回弹模量。

(3)在需处理的路段中,找出路面当量回弹模量不能满足要求的路段,这些路段需挖至基层,补强后再罩面。

(4)当量回弹模量满足要求的路段,可挖除一定厚度的面层,再罩面。

3 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典型方案

本文在制定高速公路大修方案时,主要是根据路况调查结果,结合各层弯沉值及相应的回弹模量综合确定。概括起来,高速公路大修时用到的典型方案有以下几种:原路面+薄层罩面,铣刨面层+新面层,开挖基层+基层+面层,基层补强+新面层,面层或基层的再生利用等。

3.1 薄层罩面

高速公路大修时,需要根据路况调查结果和机械化施工的需要合理划分路段。对于路面结构强度满足要求,路况指数PCI处于中等以上的路段,可以采取薄层罩面等预防性的养护措施。如加铺磨耗层或超薄磨耗层或稀浆封层、微表处等。薄层罩面厚度可为10~30mm,可用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或单层表面处理或加铺沥青混凝土等。

3.2 更换面层

大修工程中,当面层出现严重程度的车辙、推移和开裂时需要更换,如表1所示。首先根据弯沉资料对那些弯沉值明显大于设计弯沉的地段,钻孔取样分析结构不稳定层的深度,如果已经超出了表面层,且面积较小,则适合采用开挖面层至病害影响深度的处治方案。如果面积较大,可采用机械开挖作业,用切割机切割挖补的边缘,按“方补”原则确定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病害轮廓边缘线,铣刨边缘线较病害边缘线平面几何尺寸需增加10cm。

3.3 更换基层或底基层

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根据弯沉资料和钻孔取样分析,如果发现病害已影响到基层,则必须对基层进行处理。以弯沉值较大测点的前一个好的测点作为开挖起点,分别沿纵横方向切缝后实施开挖。视下基层的情况确定开挖深度,若下基层不成形或松散,要继续深挖到硬底,并清边、清底。

当基层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要对其进行翻修。

(1)基层出现连续的疲劳裂缝(网裂、龟裂),并有多处唧浆,先铣刨上基层,视下基层病害严重程度再决定是否铣刨下基层。

(2)对于松散,未结成板块的基层或虽然板结较好,但块状裂缝成片、纵横向裂缝密集的基层都需要翻修。

(3)上下基层中间形成缝隙,在裂缝处重车行驶后有唧水现象,且锤击检查后发出空声,要翻修上基层。表2为大修工程中适合开挖面层、基层进行修补的情况。

3.4 处治路基

沥青路面需要大修时,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是路基中含水量过大,造成路基沉陷和回弹模量过低。在目前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中,土基的回弹模量是路基唯一的一个指标。土基是影响沥青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结构层厚度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一般将路基按回弹模量大小划分为三个等级,如表3所示。

土基的强弱直接影响路表弯沉值的大小和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长短。路面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的回弹弯沉值绝大部分是由土基引起的。对于沥青路面,土基回弹模量宜在40MPa以上。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可以用以下方法测试其回弹模量:

(1)在路面顶面用静态方法测试弯沉,路面各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按通常的范围进行取值,反算土基回弹模量;

(2)用FWD测试路表的动弯沉,反算土基回弹模量;

(3)将路面铣刨后,用承载板法测试土基回弹模量。

此外,还要测试路基土的含水量。若路基土含水量过大,应分析原因,采取新的排水或隔水措施。

当沥青路面的病害与路基沉陷无关时,不需要处治路基。若出现大量与路基沉陷有关的病害,则需要对路基进行处理。

路基回弹模量不满足要求时,采取以下措施:

(1)浅层处治。主要有铺设垫层法,包括砂垫层、碎石垫层、二灰土垫层、水泥土垫层等,还可辅以土工布和土工格栅;置换法,将一定范围内的湿土进行清除,然后进行换填,换填材料同垫层;用固化剂进行处理;强夯加密法等。

(2)用土工合成材料进行加筋。可以铺在路基表面,也可以将路基部分深度挖出进行加筋。

(3)灌浆和高压喷射注浆。

(4)打砂桩、生石灰桩、碎石桩或深层搅拌桩。

3.5 再生利用

典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篇2

一、事件特征描述

因作业人员触碰带电设备而导致作业人员受到电击或电伤的事件。

二、处置步骤

1、现场处置流程

1)发生人员触电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使伤者脱离电源,并立即用电话等通讯工具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2)判断伤情,开展现场就地急救; 3)派员接应救援人员,做好准备转移工作。

2、报告流程

1)发生人员触电时,现场工作负责人(作业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汇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接到汇报后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若发生人员重伤事件时,由公司总指挥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将事件情况汇报局应急指挥部;若发生人员死伤及以上事件时,公司总指挥应立即将事件情况报告局应急指挥部,由局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三、注意事项

1、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

1)现场人员在通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时,应描述清楚现场情况及施救所需的工器具。2)脱离电源时,救护者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安全措施,以防自己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座,断开电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或墙壁开关等只能控制一根线的开关,有可能因安装问题只能切开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的相线。

b.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头),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

c.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皮带、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d.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e.若触电者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对可立即切断电源的则应迅速断开电源,救护者迅速登杆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用带有绝缘胶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干燥不导电物体等工具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3)为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当触电者在高处时,应做好防止坠落的措施;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后的方向,注意防摔。

4)救护者在杆上或高处抢救伤者时,要注意自身和被救护者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及带电体。救护者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绝缘工具和牢固的绳索等。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

2、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应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断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3现场就地急救。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现场救护人员应迅速对触电者伤情进行判断,对症施救。

1)判断意识、体位放置。伤者有无意识,可轻轻拍打其肩膀,并直呼其姓名。若有意识,立即送医院。若发现伤者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5秒,该3步动作应在10秒内完成,不可太长,伤者若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立即停止掐压穴位。

2)针对触电者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现场急救: a.神志清醒、有意识、心脏跳动,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一度电休克、但未失去知觉。此时不得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应将其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躺下,安静休息1—2小时,让他慢慢恢复正常,天凉时要注意保温,并随时观察呼吸、脉搏变化。条件允许,送医院进一步检查。

b.神志不清,判断意识无、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时,应立即用仰头抬颏法,使气道开放,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切记不能对触电者施行心脏按压。

c.神志丧失,判断意识无,心跳停止,但有极微弱的呼吸或呼吸停止时,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抢救(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不得延误或中断。

3)发现杆塔上有人触电,要争取时间及早在杆塔上或高处开始抢救。

4)触电者衣物被电弧光引燃时,切忌跑动,应立即用衣服、湿毛巾等扑火,必要时可在地上打滚灭火。

5)施救前应正确放置伤者体位,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使其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两侧躯干旁。

6)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保持100次/min,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成人30:2。

7)在现场抢救时,应力争抢救时间,切勿为了方便或让伤员舒服去移动伤员,从而延误现场抢救的时间。

4、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1)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伤员瞳孔由大变小。

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可见伤员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如若变为灰白,则无效。

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应继续进行心脏按压;如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伤员心跳已恢复。

4)神志。复苏有效,可见伤员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增加。

5)出现自主呼吸。伤员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仍应坚持口对口呼吸。

5、报告。报告、拨打急救电话应与现场施救同步进行事件报告应包含发生时间、地点、班组、单位、发生的简要经过、伤情及人数、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和采取的措施。报告地点时要清楚的告知具体所处位置、行车路线等,以便能让急救车辆、人员迅速找到事故地点。同时应派员在路口接应救援人员。

应对现场高空坠落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件特征描述

因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未正确使用安全带,且动作失误而导致作业人员由高处坠落受伤的事件。

二、处置步骤

1、现场处置流程

1)发生人员高空坠落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对伤者进行救护,并立即用电话等通讯工具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2)判断伤情,开展现场就地急救; 3)派员接应救援人员,做好准备转移工作。

2、报告流程

1)发生物体打击时,现场工作负责人(作业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汇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接到汇报后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若发生人员重伤事件时,由公司总指挥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将事件情况汇报局应急指挥部;若发生人员死伤及以上事件时,公司总指挥应立即将事件情况报告局应急指挥部,由局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三、注意事项

1、快速检查伤情。发生高空坠落后,首先要立即快速检查伤情,是否有头部损伤意识丧失?是否有呼吸、心跳停止?是否有四肢骨折、脊柱骨折及出血等等。然后本着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根据具体伤情给予相应的现场急救。

2、现场人员在通报项目部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时,应描述清楚现场情况及施救所需的工器具。

3、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1)首先去除伤员身上的工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2)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针对呼吸心跳骤停及致命的外出血,给予心肺复苏及恰当的止血方法救治。

3)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导致颅内感染。

4)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

5)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6)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一般每隔0.5-1小时,放松1-2分钟。

7)骨折者,则不应复位,只临时固定。8)有昏迷患者要力争1小时内送医院。

9)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4、在现场抢救时,应力争抢救时间,切勿为了方便或让伤员舒服去移动伤员,从而延误现场抢救的时间。

5、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断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6、报告。报告、拨打急救电话应与现场施救同步进行事件报告应包含发生时间、地点、班组、单位、发生的简要经过、伤情及人数、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和采取的措施。报告地点时要清楚的告知具体所处位置、行车路线等,以便能让急救车辆、人员迅速找到事故地点。同时应派员在路口接应救援人员。

应对现场坍(垮)塌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件特征描述

基建、生产作业现场发生土方、跨越架、脚手架坍(垮)塌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二、处置步骤

1、现场处置流程

1)工作现场发生坍塌事件时,现场作业人员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使工作人员尽快脱离事故点。同时,应立即通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组织人员赶至现场进行施救并阻止其他人员进入坍塌点;

2)若坍塌事件导致人员伤害,受伤害者脱离事故点后,现场人员应根据判断结果,立即取相应方法进行抢救;

3)保护现场,等待抢修救援。

2、报告流程

1)发生现场坍塌事件时,现场工作负责人(作业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汇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接到汇报后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若发生坍塌事件情节较轻时,由公司总指挥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将事件情况汇报局应急指挥部;若发生坍塌事件情节十分严重时,公司总指挥应立即将事件情况报告局应急指挥部,由局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三、注意事项

1、脱离坍塌事故点

1)现场人员在通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时,应描述清楚现场情况及施救所需的工器具。

2)划出事故的特定区域设立警戒线,非救援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定在建筑物,脚手架等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坍塌物如脚手架等压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构件,将伤员移出。如脚手架或其他压住物太重可使用吊车或临时抱杆将物体抬起,以便救人。3)救护者在抢救时要作好坍塌处加固工作,避免急躁行动引发二次坍塌从而造成救援人员的伤害。

2、现场就地急救

如果坍塌事件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现场救援者,立即对受害者进行紧急救助,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救助。

1)拨打120急救或立即送往医院。注意若伤者移动不便不能送往医院,应拨打120等待救援。

2)现场急救。

a.如人员昏迷。应严密观察,细心护理,清除病人鼻咽部分泌物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防止痰液吸入。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立即联系120急救车或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送往专科医院。

b.如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采取止血措施,立即用手按压住出血部位止血。

c.如骨折。应立即用毛巾或厚衣服卷成卷将骨折部位固定,千万不可随意搬动。

d.一般伤情者送往医院检查,防止破伤风。

3)、伤员的转运。救护车到达后,应认真服从医生的安排,积极配合医生的救助,并帮助转运伤员。转运过程必须非常小心,以免对伤者产生伤害。

3、保护现场

1)现场工作人员确认事故点后应立即制定专人保护现场,架设临时围栏与标示牌,临时围栏应装设牢固,并悬挂的标识牌。

2)坍塌事件若导致导线、电缆断落地面或悬挂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8m以内,以免跨步电压伤人。

4、报告 报告、拨打急救电话应与现场施救同步进行事件报告应包含发生时间、地点、班组、单位、发生的简要经过、伤情及人数、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和采取的措施。报告地点时要清楚的告知具体所处位置、行车路线等,以便能让急救车辆、人员迅速找到事故地点。同时应派员在路口接应救援人员。

应对现场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件特征描述

现场车辆伤害是指车辆由于发生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现场车辆内人员受到相应的伤害的事件。

二、处置步骤

1、现场处置流程

1)发生车辆伤害造成人员伤亡时,现场未受伤(或伤势较轻)人员应设法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并立即用电话等通讯工具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2)判断伤情,对伤势较重者开展现场就地急救;

3)向相关部门报案,同时保护现场,派员接应救援人员,做好准备转移工作。

2、报告流程

1)发生现场车辆伤害时,现场人员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若发生人员重伤事件时,由公司总指挥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将事件情况汇报局应急指挥部;若发生人员死伤及以上事件时,公司总指挥应立即将事件情况报告局应急指挥部,由局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三、注意事项

1)停车后车上人员应立即疏散同时将车上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如受伤人员被压或卡住时,不得盲目进行移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应马上报警,等待专业人员救援。

2)事故如发生在夜间,车辆需开示宽灯、尾灯。

3)停车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4)车辆应在停车后立即熄灭引擎并严禁现场吸烟,消除火灾隐患。

5)若在高速公路上,需按规定在车后设置危险警告标志。6)报案时应具体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

7)保护现场时不得随意挪动车辆、人员、牲畜和遗留的痕迹、散落物的原始位置, 可用绳索等设置警戒线。

8)抢救伤员时,应明确判定伤员情况,然后方可开始紧急救护,切不可盲目采取行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典型症状及诊断方案 篇3

关键词:课改;小组合作学习;症状;诊断方案

【分类号】G623.5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看到小组合作教学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优势的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合作学习的课堂还存在着一些典型症状,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效果。下面就谈谈合作学习容易出现哪些症状以及如何诊断这些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一:导学案习题化。

常见的弊病有:1、导学案语言呆板,没有起到激励和激发兴趣的作用,颇似一套枯燥的习题集。与其说是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不如说是让他们按部就班的做练习。2、缺乏学法指导,一味地让学生练习,没有起到引导和提示的作用。3、容量过大,几乎涵盖了课堂所有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完成导学案时耗时态度。对于大部分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这份导学案是高质量的无法完成。

诊断方案:1、导学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熟悉课本的大致内容,起预习的作用,要使學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所以要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2、导学案重在“导”,即要有学法指导。3、需要探究的问题不一定要全部展现在导学案中以便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尤其是当堂检测题,更不应该出现在导学案中。试想,如果学生事先知道了检测题,检测的结果还真实可信吗?4、要加强集体备课,要研究学情,根据班级的差异灵活的运用导学案,要在导学案中融入教师的个性主义(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风格的凸显等),杜绝“拿来主义”。

典型症状二: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

经常见到这样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师一声令下,宣布小组合作开始:学生七嘴八舌,热情高涨。可是仔细一听,这热闹的背后其实存在很多问题。

1、有的小组搞一言堂,一两个小时夸夸其谈,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坐享其成”。

2、有的小组你争我夺,每个人只顾自己表达自己的意见,根本不管别人说什么。

3、有的小组象征性地讨论了几句,答案就已经成型,急于展示了。

4、更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讨论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话题。

这样的“伪合作”实质上并没有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的撞击和过程的体验,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根本没有达到互教互学得目的。当然也解决不了疑难。

诊断方案:1、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合作学习提出明确规范的要求,要加强小组合作要领的培训,如,小组的分工要明确,合作的过程要有专人组织、督查;要杜绝合作上的自我中心行为;要引导学生学会负责、尊重、谦让、倾听,学会欣赏他人和表现自己。

2、教师要做学情调查,对问题的难易要把握尺度,对讨论的结果要有预判。如,教师课前要尽量批阅导学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便调整教学重点和教学流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合作方案。

3、教师要巡视课堂,倾听、督促;尤其要关注和鼓励“弱势群体”的表现;学生合作过程中遇到迷途、争执、钻入牛角尖时,教师需要介入引导;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内容时,教师需要及时提醒。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按计划、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

典型症状三:合作探究的内容肤浅。

有些老师上课时,安排了多次合作学习,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学生导学案上工工整整写满的内容又在黑板上写一遍;有的小组已经在展示(解说)本组的任务,还有其他的小组忙于在黑板上抄写答案。其实,这些内容都属于识记层面的,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的,被强行纳入合作学习,根本没有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还造成教学节奏匆忙,教学环节混乱,蜻蜓点水,理解肤浅的现象,浪费时间,收效甚微。

诊断方案:

1、能自主完成的内容不需要合作。合作学习不是“万金油”,有些内容是不需要甚至不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所以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如果将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充斥在课堂上,就会使学生丧失讨论的兴趣,既造成宝贵的教学时间的浪费,又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初衷。

2、合作探究的内容要有梯度。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上应该设计难易不等的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思维的训练,既可以避免学生一言堂,又可以让学困生投发挥的空间。

3、合作的问题应取材于知识的生长点和运用点,例如判断正误、加强思辨、求异发散、总结规律等,富有合作探究价值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

典型症状四:课堂组织随意。

学生进入合作学习的环节后,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形:

1、有的教师讲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或微笑着站在讲台边等待,或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2、有的教师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的,象征性地在这一组插一言,在那一组提一句。

3、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流程的完整,不管学生是否充分讨论,预先设定的时间一到,便要求学生展示。

诊断方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什么?

1、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走出壁上观的误区,融入小组讨论中,适时引导和调整。

2、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思维过程和知识获得过程的体验,问题的设计宁缺毋滥;每个环节的操作要规范,做到有条不紊。

复杂控制方案的特点及其典型应用 篇4

关键词:串级调节,防喘振控制,特点,应用

在常规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中,单回路控制方案解决了大量的定值控制问题。但是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其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控制方案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在单回路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复杂控制方案往往能发挥关键作用。常见的复杂控制方案包括串级控制、比值控制、选择控制、分程控制、前馈控制、超驰控制、压缩机防喘振及负荷分配控制等。在此,笔者就串级控制和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的特点及其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加以阐述。

1 串级控制系统

由两台控制器串联在一起,控制一个调节阀,就构成了最简单的串级控制回路,如图1 所示。

以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为例,常规单回路控制方案及其反应时间分析如图2 所示。

经分析,受燃料油组分、油压,喷油用过热蒸汽压力,被加热油料流量、温度,配风、炉膛漏风四大因素的扰动,致使控制通道容量滞后很大,控制缓慢[1]。虽然所有对温度的干扰都包括在控制回路中,但对燃油流量变化等干扰控制不及时,总滞后较大。如果改用如图3 所示的串级控制方案,在影响出口温度的通道中,加测炉膛温度的变化量,就能够解决上述控制不及时的问题了。

可以看出,当检测到炉膛温度( 副对象) 发生变化时,副调节器 θ2C随即调节燃料进料阀的开度,提前对可能造成原料出口温度( 主对象) 的偏差进行控制,避免了滞后和扰动带来的偏差( 图4) 。可见,串级控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具有较强的抗扰动功能和一定的自适应能力。适用于被控过程存在较大滞后的场合。

2 离心机防喘振控制

离心压缩机在石油化工行业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对气体压力、流量和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因而易发生喘振,这会导致压缩机重要部件的损坏,实际运行中具有较大的危害[2]。

压缩机的出口绝压pd与入口绝压ps之比( 即压缩比) 和入口体积流量的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将不同转速下的压缩机特性曲线最高点连接起来所得的曲线即为压缩机喘振极限线( 图6) 。当离心式压缩机最小流量时,此工况称为喘振工况。

当流过机组的流量小于压缩机的最小流量,就会导致机组内出现严重的气体旋转分离,并产生大幅的气流脉动。因此,临界喘振点之前靠打循环( 回流) 加大流量,就能使压缩机工况点远离喘振点。当压缩机在低负荷运行时,固定回流量会造成能源浪费,如图7 所示。

如果能使压缩机工况点沿如图6 所示的防喘振控制线变化,就可以保证压缩机工况点不进入喘振区域,且能耗最小,即回流量视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如图8 所示,其中PY1 是加法器,完成p1- ap2的运算; PY2 是乘法器,完成( p1- ap2) 与n /( b K12) 的相乘运算,其输出作为防喘振控制器FC的设定值; PT1 和PT2 是绝对压力变送器,测量离心压缩机的入口和出口压力; Pd T是入口流量测量用的差压变送器,其输出作为防喘振控制器FC的测量值。

( p1- ap2) ·n /( b K12) 中,n = M/( ZR) ,Z、R和M分别为压缩系数、气体常数和相对分子质量,当被压缩介质确定后,该项是常数[3]; K1为流量常数,当测量入口流量的节流装置确定后,K1确定; a和b是与压缩机有关的系数,当压缩机确定后,其值也是确定的。

图8 所示的可变极限控制系统是随动控制系统,测量值是入口节流装置测得的差压值pd,设定值是根据喘振模型计算得到的[n /( b K12) ]·( p2- ap1) 。如果测量值偏离设定值,回流阀则相应地调整开度,使压缩机入口流量不低于极限流量,确保压缩机远离喘振点。

利用多变量函数来计算压缩机工作点对喘振的趋近程度,精确地确定对扰动大小的响应,从而使压缩机防喘振安全裕量最小,其结果是既保护了压缩机又使回流量或放空量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实现了节能和高效运行的目标。

3 结束语

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 篇5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通知精神,积极有效地预防“非典”疫情。确保全乡学生与家长的身体健康、生命的安全,特制订全乡小学非典型肺炎防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胡总书记、温总理有关“非典”工作防治讲话精神为指针,以卫生部、省、市、区有关“非典”防治文件通知精神为内容,以防治结合为措施,确保“非典”肺炎在全乡小学无人产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二、组织机构:

全乡小学成立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唐远亮同志为组长,王世民、刘礼明、王守荣同志为副组长。刘礼明同志专管全乡小学“非典”防治工作;王守荣志抓全乡小学“非典”防治工作;邓子正、唐建富、唐杰林、邓礼勃、全明富为组员,负责各片、校“非典”防治工作,搞好上传下达工作。

三、工作目标:

1、严防疫性使入,做到无一病例进入学校;

2、宣传到位。真正做到全体师生对非典型肺炎的知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让全体师生慎重对待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但又能出现恐慌情绪。

3、对外来人员一是认真了解,二是做好登记。

4、实行责任追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村小负责人,各班主任是

直接责任人;谁出现问题,将追究谁的责任。

四、具体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做到全体师生对“非典”防治知识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2、进行专题知识讲座,开好全体教师会,全体学生会。定期、不定期地对非典防治知识进行考试。

3、认真搞好墙头、校园板报,班级板报宣传、书写好致学生家

长的一封信进行宣传。

4、进行食品卫生检查每天均要对学生食堂、学校商店进行食品

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5、各校、各班认真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一天有一小时的活动。

6、学校要对寝室、厕所、食堂、教室进行消毒。

7、保证经费投入,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8、搞好学校卫生工作,保证学校食堂卫生、寝室卫生、厕所卫

生,坚决消灭卫生死角。

9、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体党员、全体教师,同心协力搞好

非典肺炎的防控工作,把防治非典肺炎作为第一政治责任,放在第一工作位置上来

凼底乡中心小学

2003.4.2

4“非典”广播专稿

凼底乡小学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通知精神,积极有效地预防“非典”疫情。确保全乡学生与家长的身体健康、生命的安全,特制订全乡小学非典型肺炎防治方案:

五、指导思想:

以胡总书记、温总理有关“非典”工作防治讲话精神为指针,以卫生部、省、市、区有关“非典”防治文件通知精神为内容,以防治结合为措施,确保“非典”肺炎在全乡小学无人产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六、组织机构:

全乡小学成立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唐远亮同志为组长,王世民、刘礼明、王守荣同志为副组长。刘礼明同志专管全乡小学“非典”防治工作;王守荣志抓全乡小学“非典”防治工作;邓子正、唐建富、唐杰林、邓礼勃、全明富为组员,负责各片、校“非典”防治工作,搞好上传下达工作。

七、工作目标:

1、严防疫性使入,做到无一病例进入学校;

2、宣传到位。真正做到全体师生对非典型肺炎的知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让全体师生慎重对待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但又能出现恐慌情绪。

3、对外来人员一是认真了解,二是做好登记。

4、实行责任追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村小负责人,各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谁出现问题,将追究谁的责任。

八、具体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做到全体师生对“非典”防治知识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2、进行专题知识讲座,开好全体教师会,全体学生会。定期、不定期地对非典防治知识进行考试。

3、认真搞好墙头、校园板报,班级板报宣传、书写好致学生家

长的一封信进行宣传。

4、进行食品卫生检查每天均要对学生食堂、学校商店进行食品

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5、各校、各班认真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一天有一小时的活动。

6、学校要对寝室、厕所、食堂、教室进行消毒。

7、保证经费投入,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8、搞好学校卫生工作,保证学校食堂卫生、寝室卫生、厕所卫

生,坚决消灭卫生死角。

9、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体党员、全体教师,同心协力搞好

非典肺炎的防控工作,把防治非典肺炎作为第一政治责任,放在第一工作位置上来

凼底乡中心小学

典型与典型报道规律探析 篇6

一、典型与典型报道

新闻报道中的典型,是指那些极具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同时又极具个性特色的事件或者人物。它是社会生活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产物,没有人为的创造和加工。因此它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身。

典型报道是用新闻手段阐释和宣传典型的一种方式。典型与典型报道之间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典型是典型报道的源泉和内容,离开了典型,典型报道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离开了生动有效的典型报道,典型的导向作用、示范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典型报道中,既要严格遵守典型第一性、报道第二性的原则,精心选取典型,真实、客观地报道典型,又要注意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充分运用新闻艺术,实现典型报道的社会价值与新闻价值的高度统一。

二、典型报道的社会价值与新闻价值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新闻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价值则是指积极作用。典型既然作为时代的产物,其身上必然带有崭新的时代色彩,而且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宣传典型就是要把典型身上的新闻性与价值挖掘出来,通过宣传手段,达到用典型的时代精神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目的,从而实现其宣传价值。因此,在宣传报道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受众的需要,尽可能地发掘出典型的新闻价值,以达到最佳宣传效果。20世纪60年代推出的典型雷锋、王铁人、焦裕禄,80年代推出的罗健夫、蒋筑英,90年代推出的孔繁森、张鸣岐……这些典型人物的成功报道,无一不是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巧妙结合。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任重而又道远。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用高尚精神武装起来的先进分子,如果没有这些先进分子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奋斗,就很难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因此,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的优秀品质和奉献精神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团结千百万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衡量我们新闻媒体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

三、典型的发现与发掘

要有效地宣传典型,首先是要准确地发现典型,这是典型报道的源泉和基础。典型的价值包括三层意思:一、它是否构成"典型",即是否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和是否极具个性特色。二、它是否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反映了向上的文明进程。三、它的新闻要素能否构成新闻。如果具备了这些要素,典型也就具备了新闻价值。

判断典型价值的能力来自记者的业务素质。首先,记者需要对社会、政治有深刻的认识。在天下大势、环球经济的宏观把握中,能对国内、省内的政治趋向、经济走势、文化需求和民心向往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其次,需对党的一系列方针、路线、政策有着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能够以当前的宣传需求,判断典型在促进发展、凝聚民心方面的政治意义。第三,能够从新闻学角度,根据媒体当前最为迫切的需要,捕捉符合典型特征的具有新闻要素的人物、事物。这需要既有深厚的新闻学造诣,又十分熟知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且能把握媒体的报道中心。

应该说,发现典型还只是迈出了典型报道的第一步,大量的深入的工作,是发现之后的发掘。典型绝不是浮在社会表层之上的,肯定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之下的产物,与社会,与时代,与具体的团体、部门和特定的人群必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也正是这种关联,使典型有了反映或者透射社会、时代、历史和人群的意义。要深刻透彻地展示典型,就必须深入到所有这些相关的条件中,发掘出典型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典型的发掘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挖掘典型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因为时代既是典型生活的土壤和舞台,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潮头。只有充分发掘典型的时代特征,才能从社会的历史的联系中,准确地把握典型,并为所处时代的政治和经济服务。挖掘典型的思想内涵,是用典型的精神感染人、感召人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挖掘典型的思想内涵尤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先进文化的创造离不开先进典型的报道。有生命力的先进典型总是集中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弘扬先进文化的生动载体。二是社会重大难题的解决离不开先进典型经验的引导。一个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往往就是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解决方案。三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形象塑造离不开先进典型塑造。一个先进典型往往就是一个形象大使、一个特殊品牌。四是人生旅途歧路纵横、曲折回环,离不开先进典型的引路。一个先进典型往往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向导,引导人们在人生的岔道上、在种种困惑面前、在取舍进退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而成功的人生就是由一个个正确的选择所构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我们在进行典型宣传时偏重于典型的政治宣传功能,往往忽略了他的人生导向功能。其实这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融为一体。一篇出色的典型人物报道既可以成为一份生动的政治宣传材料,也可以视作一份精彩的人生答卷--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应如何选择。

四、典型的表现与塑造

怎样把典型表现出来?至少有三点应当遵循:其一,典型的表现必须把反映本质特征放在首位。在所有的典型报道中,都需要围绕人物的本质特征组织材料。只有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用最鲜明、鲜活的材料,最生动感人的事实细节来描绘典型的本质,才能表现出典型的时代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意义,典型才可以成为典型,才可以立得起来。其二,典型的表现必须展现典型的个性特色,强调和展示他与众不同的内涵。典型的个性色彩愈鲜明,愈容易被受众接受,感染力也就愈强,历时也就愈久。其三,典型的表现不能面面俱到,尤其是人物典型。典型的表现必须集中笔墨,调用所掌握的一切事实和细节,全力刻画和描绘其本质特征和个性特色。

当然,重大典型的报道,还有时机的把握、声势的营造、版面的安排等问题,这就需要有必要的组织和策划。这样的策划不是某个记者或几个人的事,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什么报道手法、报道形式,都必须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坚持全方位地审视典型人物,充分凸现典型人物的可信性、可亲性、可感性。力避高、大、全的宣传模式,要把典型人物放到普通人中去写,让报道充满人情味。要抓细节,写情感,通过细节揭示人物的情感活动,增强典型人物的可感性,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服务。

典型方案 篇7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3年12月4日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TD-LTE) ”经营许可。至此国内LTE网络建设正式步入快车道。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大的建筑物, 无线环境复杂, 信号遮挡严重, 信号衰落大, 如何解决城区深度覆盖的问题、扫清城区网络覆盖的死角, 提升用户对LTE网络感知等方面的需求, 成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LTE室内分布系统

2.1LTE室内分布系统重点覆盖场景介绍

室内分布系统覆盖范围广泛, 覆盖场景种类繁多, 现将重点覆盖场景从建设结构和业务特点的角度进行初步分析。 (1) 高层写字楼和酒店。建筑特点:该类建筑多为全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加玻璃幕墙。楼层内的墙壁多采用复合吸音材料, 穿透损耗较小。业务特点:高端用户多, 业务密集, 数据业务量大。 (2) 商场。建筑特点: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加玻璃幕墙, 层内一般无阻挡或是简单的装修隔档, 穿透损耗小, 层间穿透损耗较大。业务特点:节假日或平日晚上业务量大, 多以语音业务为主。 (3) 室内体育场和会议中心。建筑特点:该室内无线传播条件比较理想, 信号为视距传输, 能量以直达为主。业务特点:业务主要以事件为触发, 展览、会议、赛事举行时, 业务量出现高峰。 (4) 城市地铁。建筑特点:高业务量, 大型建筑, 传播模型复杂。业务特点:流动人员集中且话务量较高, 主要以语音业务、短信和即时业务为主。 (5) 机场、车站。建筑特点:该建筑风格各异, 占地面积大, 内部结构复杂, 楼层非常空旷。业务特点:话务密度较高, 普通语音、短信和即时业务为主, VIP区域需要数据业务连续覆盖。 (6) 地下车库。建筑特点:建筑结构多为加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封闭情况很好。业务特点:高端用户比重较大, 但话务量较小且以语音业务为主。

2.2LTE室内分布工程指标要求

2.2.1覆盖指标

(1) 边缘场强:室内目标覆盖区域内公共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P) ≥-105d Bm, 覆盖概率达到95%。 (2) 室内信号外泄场强:室外10米外泄信号:室外第一导频的RSRP-室内外泄信号的RSRP≥5d B。 (3) 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室内外异频组网场景:单路室内分布95%区域, 公共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 SINR大于6d B, 双路室内分布公共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 SINR大于9d B。室内外同频组网场景:单路室内分布95%区域, 公共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 SINR大于-3d B, 双路室内分布公共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 SINR大于0d B。

2.2.2业务质量

(1) 无线信道呼损率:不高于2%。 (2) 无线接通率:规划区域内90%区域, 优于99%概率。 (3) 误块率:规划区域内90%区域, BLER<10%。 (或收敛于10%) 。 (4) 目标吞吐量:15MHz带宽条件下, 室内单载波小区:单天线DAS:下行25Mbps, 上行15Mbps;双天线DAS:下行40-75Mbps, 上行20-30Mbps。 (5) 目标边缘速率:下行4Mbps, 上行256Kbps。

2.2.3天线选型

(1) 根据室内覆盖具体情况, 合理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波瓣宽度、不同增益的天线。 (2) 密闭环境选择全向吸顶天线;易泄漏的区域可选择定向天线朝不泄漏的区域覆盖。 (3) 开阔型环境优选新型全向吸顶天线进行覆盖。 (4) 半开放环境在窗户或走道等边缘地区使用定向天线。 (5) 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的环境, 应使用定向天线, 从幕墙边缘向室内中心辐射。 (6) 电梯选取对数周期天线或定向天线安装在电梯井进行覆盖。

2.2.4 LTE天线与其他系统天线间距要求, 见表1。

2.2.5 MIMO天线要求

(1) 在MIMO双流的情况下, 可以选择2个单极化天线或1个双极化天线。若天线安装空间受限或物业协调困难场景, 优先选择使用室分双极化天线。 (2) 对于支持MIMO的双路室内分布系统, 组成MIMO天线阵的两个单极化天线口功率值之差要求控制在5d B以内 (3d B以内最佳) 。实测:功率差5d B时, 小区上行吞吐量下降8.8%, 下行吞吐量下降6.8%。功率不平衡会提高信号解调门限, 需提高相应的调制编码方式, 因而吞吐量下降。 (3) 为了保证LTE的MIMO性能, 建议双天线尽量采用10λ以上间距, 约为1.25米, 如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4λ, 约为0.5米。

2.2.6天线密度及功率要求

根据试验网的经验数据, 一般建筑物LTE室内分布系统, 天线总出口功率应控制在10~15d Bm (总功率) 。

(1) 对于特殊场景, 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 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 (2) 天线覆盖半径参考建议为:在半开放环境, 单天线情况下, 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 覆盖半径取10~15米;在较封闭环境, 单天线的情况下, 如酒店、写字楼、办公楼、娱乐场所等, 覆盖半径取8~10米。

2.2.7馈线及无源器件使用原则

(1) 室内分布系统主干馈线中不使用8D/10D馈线; (2) 超过5米小于30米的线缆选用1/2馈线; (3) 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米选用7/8馈线。 (4) 器件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2500MHz, 其驻波比、插损满足规范要求。

2.2.8 LTE与CDMA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原则

LTE RSRP边缘场强标准比CDMA导频标准低20d B, CDMA设计规范边缘场强-85d Bm, LTE设计规范边缘场强-105d Bm。

相对CDMA系统, LTE信源功率差、馈线损耗和空间传播损耗较大, 造成合路后比CDMA导频信号弱30d B。由此, 如原有CDMA室内分布系统天线密度较大, 边缘场强达到-75d Bm, 则LTE边缘场强可达-105d Bm, 基本满足覆盖要求, 对于CDMA室内分布系统边缘场强低于-75d Bm的室内分布系统, 则需要通过LTE小区分裂、增加天线密度等方式满足覆盖。

2.3LTE室内分布系统新建方案

2.3.1单路建设方式

对于LTE数据速率及容量要求不高的区域, 如:聚类市场、商务楼宇、星级酒店、娱乐场所、政企单位、医院, 建议采用单路建设方式, 如图1所示。

2.3.2双路建设方式

对于重要场景、高话务量高流量的场景, 如:交通枢纽、高校、大型场馆、自有营业厅、手机卖场等, 建议建设双路天馈系统, 如图2所示。

2.4LTE室内分布系统改造方案

2.4.1改造方案A:直接合路原系统 (单通道)

增加合路器, 直接合路。适用场景:适合对数据业务需求量不大, 或改造极其困难的场景。优点:工程改造量小, 更换合路器即可。缺点:不能充分体现LTE的MIMO特性, 相同情况下系统峰值吞吐量只能达到双通道方式的60%, 如图3所示。

2.4.2改造方案B: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后进行合路 (单通道)

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 增加天线密度, 新建或更换主干, 增加合路器。适用场景:客流量大, 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量较大, 但物业协调困难, 无法大规模施工。优点:工程改造量较小。缺点:不能充分体现LTE的MIMO特性, 相同情况下系统峰值吞吐量只能达到双通道的60%, 如图4所示。

2.4.3改造方案C:新建一路, 利旧一路 (双通道)

在原有室内分布系统基础上以合路方式利旧一路, 新建一路的方式进行LTE室内分布系统改造。适用场景:满足高速率体验需求, 具备改造条件的楼宇。

优点:充分体现LTE MIMO特性, 整体投资额比新建双路方式少,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缺点:仍需建设一套室内分布系统, 工程量较大。控制两路系统同位置天线口功率差在5d Bm以内较难实现, 如图5所示。

2.4.4不同建设方案造价对比

各种建设方式与直接合路改造方式的投资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2.4.5不同场景改造方案总结

考虑到天线口功率平衡、施工难度、投资等问题因素, 暂不建议采用第三种方式。不同场景下的建议改造方案如所表3所示:

三、结束语

4G如期而至, 超过80%的数据业务也将发生在室内。这意味着室内覆盖将成为我国即将开展的4G市场之争的重中之重。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方案可借鉴前期相关工程经验, 但在实际的工程中还需结合LTE网络特性和不断出现的新技术进行完善和总结。

摘要:针对当前LTE网络建设追求局部精细优化、完善深度覆盖的需求提出了LTE室内分布系统典型建设方案研究。文章简述了LTE室内分布系统重点覆盖场景, 并对其工程指标要求、新建方案、改造方案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LTE,室内分布系统,新建方案,改造方案

参考文献

[1]3GPP TR 21.905:”Vocabulary for 3GPP Specification”.

[2]陆健贤.移动通信分布系统原理与工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肖清华.TD-LTE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几种典型钢桥面沥青铺装方案分析 篇8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桥梁建设尤其是大跨径钢桥建设已成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大跨径钢桥一般作为跨江或跨海大桥, 承受着严峻的气候环境。钢桥面铺装层铺装在钢桥面板之上, 在承受行车荷载作用的同时还经受着外界环境的考验, 同时, 由于钢箱梁自身结构的特点导致铺装层的受力特点与一般的沥青路面有很大区别。钢桥面铺装层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桥梁的服务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交通的正常运转。因此, 作为铺装层的材料必须有良好高低温、抗疲劳及水稳性能, 能够在荷载及环境的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路用性能。

目前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的设计与施工主要借鉴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 没有根据钢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钢桥面铺装层产生车辙、开裂及坑槽等早期损坏很普遍, 因此, 针对国内外典型的钢桥面铺装方案开展调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不同钢桥面铺装方案的特点及易出现的问题, 归纳各种铺装材料在性能和造价等方面的差异, 可为钢桥面铺装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典型的钢桥面铺装方案

目前, 在国内外钢桥面铺装中常采用的方案主要有三类[1]:1)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方案, 属于此范畴的还有沥青玛脂混凝土;2) 改性沥青SMA (Stone Mastic Asphalt) 方案;3) 环氧沥青混凝土方案。

1.1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属于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 通常在较高的温度 (220℃~250℃) 下拌和, 由于沥青含量较高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在摊铺时只要简单地摊铺整平即可而不必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浇筑式混凝土的空隙率小且内部空隙不连通, 防水性能较好, 但高温性能不佳。混凝土的胶结料中由于掺加一定比例的湖沥青具有良好的温度敏感性与抗疲劳性能[2]。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在英国、丹麦、日本、瑞典等国的钢桥面铺装中应用很广泛。我国江阴大桥及香港青马大桥的铺装层也采用了这种铺装材料, 但二者表现差异很大, 后者的使用状况良好, 前者却出现严重的病害。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层的使用情况来看, 该铺装类型出现的病害作用以车辙为主, 其次是开裂、推挤和粘结层破坏。出现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是铺装材料的高温稳定性不佳, 抗疲劳性能、层间粘结力不足等, 同时与国内车辆的超载也有重要的关系。

1.2 改性沥青SMA

改性沥青SMA是起源于德国的一种钢桥面铺装材料。典型的SMA是一种间断密级配混合料, 混合料中粗集料、矿粉和沥青的含量较高, 分别占到混合料的70%, 10%和6%~7%。考虑混合料中的高沥青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常在混合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纤维以防止混合料发生析漏。由于粗骨料间的嵌挤作用[3], SMA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 不易产生车辙, 而含量较高的沥青玛脂则保证了混合料良好的低温抗裂性。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是蓉国道主干线上跨越长江的一座特大型悬索桥, 由于我国对SMA桥面铺装方案应用认识不深, 缺乏实际经验, 在铺装层使用后期主要出现了车辙、开裂、推移及脱层等病害, 这些病害同样在虎门大桥和海沧大桥中出现。出现这些病害的原因主要是铺装材料高温稳定性不足, 防水能力不佳, 另外铺装层与桥面板间的粘结剂高温抗剪强度不足, 在局部产生轻微推移后, 水分很容易浸入铺装层内部引起铺装层产生脱层和推移等病害。

1.3 环氧沥青混凝土

环氧沥青混凝土中的胶结料采用环氧沥青, 由于环氧沥青具有热固性的特点, 拌制出来的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刚度大, 耐腐蚀性能和耐疲劳性能好的特点[4], 但其性能受成型时的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显著, 对施工质量的要求相当高, 并且必须保证施工结束后有足够养护期确保环氧沥青混凝土能够基本完成固化。

舟山桃夭门大桥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第三座跨海大桥, 桥面铺装层采用55 mm的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 在通车四年后调查发现仅在行车道与路肩局部位置出现纵向裂缝。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南京长江三桥等钢桥面铺装层中使用的环氧沥青混凝土也表现出了良好的使用性能。总体来说, 环氧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使用效果较好, 产生的病害以纵向裂缝为主。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早期损坏绝大部分由施工质量不佳导致, 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可以保证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良好的使用性能。

2 不同钢桥面铺装材料对比分析

不同的钢桥面铺装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其施工工艺和工程造价也有所差别。本文分别从铺装材料的高低温性能、抗疲劳性能、水稳性能、施工及造价方面进行评述。

1) 高温稳定性。在高温季节, 钢桥面板的温度可达到70℃以上, 且钢板的传热能力较强, 从而要求铺装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环氧沥青混凝土属于热固性材料, 其高温稳定性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 是三种材料中最好的,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由于细集料含量高、空隙率过小、高温稳定性最差, SMA高温稳定性介于环氧沥青混凝土和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之间。

2) 低温稳定性。当外界环境温度下降, 钢桥面板和铺装材料间产生的低温收缩差异较大时, 铺装材料就会承受拉应力作用, 而当产生的拉应力和拉应变超过材料的容许值时, 桥面铺装层中便产生裂缝破坏。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破坏时能够承受的应力和应变最大, 其抗低温开裂能力最强;SMA和环氧沥青混凝土在破坏时能够承受的应力和应变较小, 其低温稳定性劣于浇筑式混凝土。

3) 抗疲劳性能。铺装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好, 桥面铺装层可以更好的承受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 其使用寿命就长。环氧沥青混凝土强度高、硬度大, 在相同荷载次数作用下抗疲劳性能优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和SMA, 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正交异性钢板起到加强的作用。对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而言, 其抗疲劳性能要优于SMA。

4) 水稳定性。铺装层的水稳定性, 是指铺装材料在行车荷载和降水形成的动水压力冲刷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整体性能, 而不致形成坑洞、辙槽等破坏的能力。环氧沥青混凝土由于强度高、刚度大, 其劈裂强度在几种铺装材料中是最大的, 但其冻融劈裂强度比最小;而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由于沥青、细集料含量高, 水稳定性最好;SMA的水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

5) 施工难易程度。SMA中由于掺加了纤维, 其施工工艺比普通沥青混凝土略微复杂, 而环氧沥青混凝土出于对和易性和压实度要求的考虑, 在施工过程中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非常严格, 同时对施工时的气温、风速等也有一定的要求;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在施工中则需要特殊的拌合设备。

6) 工程造价方面。如果按照同一铺装厚度计, 环氧沥青混凝土造价最高, 其次是浇筑式沥青混凝土, SMA造价最少, 仅略高于普通沥青混凝土。然而, 由于环氧沥青铺装层性能较好, 在实际工程中铺装层厚度均小于浇筑式混凝土和SMA, 这样不仅减轻了自重, 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从不同桥面铺装层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可知, 环氧沥青铺装层的后期维修成本远低于其他铺装材料,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 随着国内环氧沥青铺装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环氧沥青铺装层的工程造价将会大大降低。

3 环氧沥青混凝土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环氧沥青混凝土属于热固性材料, 其固化后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凝土, 在夏季炎热季节沥青混凝土不会有多余的沥青渗出, 有着其他铺装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和良好的抗变形能力, 高温稳定性较其他铺装材料的要好得多, 在夏季炎热季节不易产生车辙、壅包等病害。

但是, 环氧沥青混凝土刚度过大, 弹性模量过高, 柔性较差, 导致其在外界荷载和温度应力的作用下不能很好的协调钢桥面板的变形。在外界环境温度急剧降低时, 环氧沥青混凝土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导致低温开裂。同时, 由于桥面钢板的模量比环氧沥青混凝土小得多, 在外界荷载作用下铺装层与桥面钢板的变形无法协调一致。当桥面板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很大时, 环氧沥青混凝土很容易因开裂或粘结层失效而导致破坏。

因此, 环氧沥青混凝土作为钢桥面铺装材料, 除了高温性能、抗疲劳性能、耐老化性能和防腐性能外, 还需考虑如何改善、提高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柔韧性,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环氧沥青混凝土易出现低温开裂病害的难题。

4 结语

通过研究几种典型的钢桥面铺装方案, 分析钢桥面铺装层的主要病害及其成因, 基于病害控制的目的提出环氧沥青混凝土柔韧性的技术要求, 主要结论如下:

1) 介绍了国内典型桥面铺装方案的特点及其主要病害, 并从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环氧沥青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是作为钢桥面铺装材料的较佳选择。2) 通过分析环氧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的特点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发现要想从源头上提高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层的使用效果, 需要降低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模量, 改善其柔性性能和变形能力, 从而可以更好地协调桥面钢板的变形。

参考文献

[1]卢辉, 胡玲玲.几种典型钢桥面铺装技术的对比[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 9 (19) :5234-5237.

[2]李智, 钱振东.典型钢桥面铺装结构的病害分类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6, 4 (2) :110-115.

[3]郭伟坚.改性沥青SMA在钢桥面铺装工程的应用[J].广东交通科技, 2002 (1) :24-27.

浅析配电网的典型设备防雷方案 篇9

1.1 柱上开关受到雷击

调查发现, 在我国的配网线路中, 柱上开关在绝缘方面比较薄弱。部分柱上开关只在单侧部位设置了避雷设备, 甚至尚未安装配套的避雷设备, 这一现状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防雷需求。目前, 线路联络开关以及分段开关使用广泛, 联络开关通常情况下会处于断开形式, 当分段开关处于跳闸状态时也是分段形式, 如果断路设备的一侧线路产生雷击事故, 雷电波便会沿线路进行传播, 传播到刀闸断开或者开关处, 若此时没有避雷设备进行泄流, 将会使雷电波发生全反射, 并生成过电压, 最终导致开关损坏[1]。

1.2 变压设备受到雷击

变压设备遭受雷击损坏的主要引发因素包括:直接侵入雷电波;经逆向、正向对过电压进行变换, 击穿配电变压设备的绝缘部位, 产生火灾及爆炸事故。其中, 防止配电变压设备产生雷击事故的关键一点是避免过电压变化和减少主绝缘部位的附加电压。

1.3 因雷击产生导线断线

断线主要体现为:绝缘导线部位产生电弧难以正常流动或者不流动, 产生聚集性燃烧;直击雷引发导线断线[2]。

1.4 避雷设备受到雷击

根据国家规定:方波为2ms时, 应保证耐受冲击的电流≥400 A, 近年来, 在控制成本的影响下, 厂家生产的避雷设备的通流能力不断下降, 难以充分发挥避雷的作用。

1.5 电缆头受到雷击

当架空线路受到雷电产生的过电压影响时, 雷电波会沿着架空线路直接侵入到相应的电缆线路中, 电缆头比较容易引发故障, 进而很容易被击穿。

1.6 隔离刀闸、绝缘子受到雷击

因当前的配电线路中对正处于运行状态中隔离刀闸、绝缘子缺乏监测, 轮修、轮换制度不完善等, 导致线路中老化或者质量不达标的隔离刀闸、绝缘子, 在遭受过电压时, 便会出现绝缘子被击穿甚至引发过热爆炸, 或者致使隔离刀闸烧毁。

2 有效避免配网线路产生雷击事故的预防方案及方法

相关单位应该在变压器的低压和高压的两个侧面均安装适宜的避雷设备, 其中, 在开展避雷设备的预防雷击工作中, 可以利用“3位1体”形式完成接地引线操作, 该种方法的工作原理为:将低压一侧的中性部位、避雷设备的接地引线部位、配电变压设备的金属外壳部位相连接, 之后将其和接地装置连接, 最终达到有效控制变压设备逆向和正向转换过电压的目的, 如下图所示。另外, 变压设备的台区避雷设备需要选择应用具有较好通流能力的、具有固定性和全瓷性的避雷设备, 比如:残压为50k V, 电流应该超过600A, 方波为2ms。

相关单位可以将变压设备高中压一侧的引线缠绕15卷左右, 缠绕的直径为10cm, 这样做的目的是加装适量的电抗线圈, 通过有效控制雷击电流形成的陡度, 达到预防雷电流产生冲击性的作用。应该加强对柱上开关的安全管理, 尤其是有联络开关和具有跳闸功能性的柱上开关, 需要在其两侧部位安装相应的避雷设备。对于线路的避雷设备, 相关单位应该选择应用保护过电压设备或防雷线夹, 并注意控制使用跌落型避雷设备的数量。相关单位应减少使用隔离刀闸和硅橡胶性的避雷设备, 因该类设备比较容易产生老化问题, 进而降低绝缘水平。绝缘导线需要配备相应的防雷线夹, 并保证安装和投产的同时性, 以避免出现雷击断线的安全事故。

因一些区段线路位于空旷地带、江河边或者高处雷击区域等位置, 对于这些特殊位置的区段线路, 相关单位应该考虑对其装设配套的避雷线, 避免产生直击雷的断线事故。

架空出线和电缆线路的连接部位, 需要安装相应的避雷设备, 避免电缆线路进入雷电流。另外, 在电缆进线柜处也需要设置配套的避雷设备, 以防范雷击事故的产生。

对于爬距比较小的所有针型绝缘子, 相关单位可采用轮换的方式, 将其更换为磁柱性或者多裙性的绝缘子。比如, 玻璃悬式FC70P、瓷担S-280或者瓷担S-210、柱式瓶57-2L的绝缘子等。

3 结语

为提升防雷质量, 相关单位在选择和制定防雷方案时, 须综合考虑和分析线路的导线类型、地形地貌情况、土壤具有的电阻率情况、线路穿行区域范围的雷电活动规律等多方面的因素, 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 不断改进和调整防雷方案, 并注意不同防雷方法的优势性及应用缺点, 选择适宜的防雷方法和实施方案, 进而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 确保人民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玉满.10k 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5, 1 (04) :243.

[2]郝晓军.10k V配电线路维护及防雷措施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 1 (22) :149.

[3]路军.山顶供电配电线路的防雷对策[J].电气技术, 2010, (04) :143-144.

[4]彭炳乾.采油九厂6-10k V配电线路防雷现状及新对策[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 (14) :115-116.

[5]赵东峰.绝缘导线在10k V配网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09, (15) :187.

[6]周志松.县局及支局通信楼的防雷和接地[J].邮电设计技术, 1998, (06) :170-171.

[7]郭云楼.村电工应重视防雷保护工作[J].农村电工, 1996, (07) :109-110.

典型方案 篇10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SG-ERP架构的深入应用及“五大”的推广, 深化集团化运作, 建设一体化的国家电网公司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因此, “十二五”期间, 国家电网公司在SG-ERP的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SG186两级平台的基础上, 建设支撑智能电网和国家电网公司集约化管理的一体化通信信息平台, 并逐步过渡到大范围的统一集中和数据共享。通过一级部署[1], 促进业务的标准化建设, 提高业务系统的集约管控力度;简化优化IT架构, 提升对业务发展的服务与响应能力, 同时提高软硬件资源利用率, 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采用一级部署模式, 运行监控、定期巡检、故障处理、应急处理、数据备份、容灾处理等工作仅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进行, 可以极大地降低网省公司系统运维工作量。针对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督管理、政工管理、纪检监察、班组管理、审计管理等综合管理业务应用, 从管理需求、用户规模、软硬件资源等方面考虑初步具备一级部署改造的条件。鉴于此, 国家电网公司信通部统一组织各业务信息化建设队伍开展系统一级部署改造工作[1]。

1 一级部署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督管理、政工管理、纪检监察、班组管理、审计管理等综合管理业务应用已经完成一级部署改造工作, 一级部署业务应用总体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1) 待办集成。在总部门户里分发或者集中展示待办任务并实现页面集成[2]。总部门户和网省门户的待办任务通过总部和网省的应用集成平台 (ESB) 实现分发[3]。

2) 目录集成。用户通过门户访问一级部署业务应用[4], 总部目录系统集中管理用户、组织机构等数据, 这些数据直接通过总部目录系统同步到一级部署各业务应用, 目录服务对一级部署业务应用提供身份同步、代理保护、单点登录、单点注销的功能, 同时借助目录服务“总部–省公司”之间级联认证实现省市公司用户对总部一级部署业务应用的访问。

3) 应用集成。一级部署各业务应用与总部的其他业务应用之间存在横向集成, 与省公司业务应用之间存在纵向集成, 通过应用集成平台 (ESB) 实现一级部署各业务应用与其他业务应用的数据共享[3]。

4) 一级部署各业务应用是在原两级部署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开发平台与两级部署时采用的开发平台一致, 即国网统一开发平台 (So Tower) , 由So Tower平台提供底层基础支撑服务。

2 集成方案

2.1 待办集成

业务应用从两级部署改为一级部署后, 若待办直接与网省门户集成必将造成网络链路交错复杂、带宽占用较高、待办统一管理 (以及审计) 的不便, 增加一级部署业务应用待办发送逻辑的复杂性, 从而影响一级部署应用待办发送性能。为解决以上问题, 采用基于ESB连通特性完成待办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分发[3]。

整个待办发送与接收采用事件驱动方式实现一级部署业务应用待办到网省门户的分发。在这个过程中, 待办数据及待办状态以XML格式通过总部ESB发送到总部门户待办处理模块。总部门户待办处理模块根据收到的待办信息通过ESB的两级贯通特性分发到具体网省门户待办处理模块上。

待办集成流程如图2所示。红色部分路径为待办数据传输示意路径, 黑色部分路径为待办消息传输示意路径。

待办信息在总部门户直接通过目录单点登录功能实现展现, 待办信息在网省门户的展现需要借助ESB两级贯通及目录服务的级联认证实现, 待办展现过程示意如图3所示。

1) 一级部署业务应用通过Web Services客户端将待办数据推送到总部ESB上的代理服务 (Proxy) 。

2) 总部ESB上的代理服务 (Proxy) 将待办数据传送给业务服务 (Business) , 业务服务将待办数据传送给总部门户待办服务 (Web Services服务端) ;其次总部待办库将待办数据发送到总部ESB待办分发代理服务上, 总部ESB待办分发代理服务将待办数据传送给总部ESB待办分发业务服务。

3) 总部ESB待办分发业务服务将待办数据发送给网省ESB待办分发代理服务。

4) 网省ESB待办分发代理服务将待办数据传送给网省ESB待办分发业务服务;网省ESB待办分发业务服务将待办发送给网省门户待办服务 (Web Services服务端) 。

5) 网省门户用户在网省门户中点击待办连接时首先通过网省目录拦截并认证。

6) 网省目录通过目录级联认证实现到总部目录的认证。

7) 完成到总部目录的认证后, 直接跳转到一级部署业务应用上处理待办。

一级部署业务应用产生待办事件时通过调用Web Service客户端Jar包中的方法, 将预先封装好的XML串发送到总部ESB上, 总部门户通过总部ESB接收该待办消息, 再通过网省标识判断, 若为总部待办就由总部门户处理, 若为网省待办直接推送到网省门户 (依托国网ESB二级级联) , 待办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

由总部门户系统提供封装好的Web Service客户端Jar包供给一级部署业务应用调用, 该Jar包中含有门户系统提供给一级部署业务应用的证书及密钥, 待办参数通过证书签名及密钥加密后形成的密文, 传输到总部ESB的待办服务上, 总部门户通过总部ESB收到消息后通过证书解密并验证签名, 验证成功后将处理该消息 (见图5) 。

2.2 目录集成

身份目录为一级部署业务应用提供组织机构、用户账号信息。统一用户管理工具实现应用系统组织机构、用户账号等信息同步过程的集中管理、流程审批和审计监控[4]。一级部署业务应用与目录服务集成架构如图6所示。

用户通过操作统一用户管理工具改变存储在目录中的数据信息。普通用户只能修改本人基础信息, 如密码信息、用户中文名称等。目录管理员和业务应用系统管理员可以在权职范围内管理目录中组织机构和用户信息。需要登录一级部署业务应用的用户, 通过目录服务认证后, 由目录访问网关通过自动填表实现单点登录[3]。

2.3 应用集成

由于此前的业务应用皆为二级部署, 它们之间的集成为总部或网省层面的2个业务应用之间的横向集成, 其业务交互较少。当总部的部分业务应用率先从二级部署改为一级部署后, 不仅与总部的其他业务应用之间存在横向的集成, 还与网省的业务应用之间存在纵向的集成, 业务应用的服务化程度加深、业务交互增多, 网络链路更长, 通过ESB注册、管理以及智能路由的服务更多, 并可能存在大数据量的交互, 大大增加了集成的复杂性, 应用集成示意如图7所示。

针对总部一级部署业务应用与其他业务应用之间的横向集成, 业务应用可通过Web Services方式接入ESB, 通过ESB的消息智能路由来实现。

而对于一级部署业务应用与网省业务应用之间的纵向集成, 则可通过总部ESB与网省ESB的二级级联方式实现小数据量的服务交互;针对大数据量的服务交互, 则通过总部ESB与网省ESB的消息智能路由功能、总部数据交换与网省数据交换的数据传输功能相结合来实现。

各业务应用之间是以标准的Web Services方式接入ESB来实现集成, 并且由于集成需求和关系不同, 所以服务需求方、服务提供方、应用集成三方需充分分析、归纳集成场景, 并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同步返回、异步不返回、异步返回) 来完成服务的交互。

同时, 服务提供方提供服务时, 应贯彻SOA的理念, 严格遵循应用集成典型设计中的服务规范与约定, 如Web Services规范、JMS规范、命名规范、数据格式原则、服务设计原则、服务提供原则等。

2.4 数据迁移[5]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分析网省数据与国网数据存在冲突的范围, 有针对性的处理冲突数据, 消除冲突, 保证数据唯一, 然后合并到国网库中, 数据迁移过程示意如图8所示。

数据迁移时, 有2种类型的数据存在冲突风险。

1) 通过数据库脚本初始化的数据, 如角色、资源信息等;此种情况数据在各省公司及总部完全相同, 合并时仅需保留一份。

2) 涉及数据上报下发的业务数据。在两级部署中, 网省上报或国网下发是通过数据交换方式实现的, 数据上报下发时, 会创建一条与原数据主键相同的数据, 因而, 在数据迁移的过程中, 会产生主键冲突, 此种情况数据表均有2个特征:数据表中都包含网省标识字段;数据表中都包含组织机构或用户标识信息。

通过数据上报下发产生的主键冲突, 可确定冲突发生范围。为实现数据正确迁移, 将总部数据库作为目标库, 将各省公司数据库作为源库, 在迁移数据前对源库进行预处理, 引入数据权限配置表, 制定冲突数据合并规则, 消除冲突源, 从而实现数据的正确迁移。

引入数据访问权限配置表, 使用数据整合工具分析系统中所有上报 (下发) 表中每条数据, 根据上报 (下发) 字段的值、公司标识等信息得知该数据是否已上报或下发, 同时向数据访问权限配置表中插入数据。

数据冲突范围分析工具、数据上报下发统一管理模块和数据访问权限配置表在设计时统一考虑历史上报下发数据合并及一级部署后数据上报下发方式改变问题。其中, 数据访问权限配置表在历史数据迁移阶段记录了数据上报下发状态, 在一级部署系统运行阶段, 通过开发数据上报下发统一维护模块, 向各模块开发人员提供统一接口, 统一维护系统中各模块数据上报下发状态, 减少代码修改量和修改风险。

3 结语

本文主要从待办集成、目录集成、应用集成、数据迁移等方面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综合管理类系统一级部署过程中的关键集成点, 为各在建及已建应用逐步向一级部署模式迁移提供指导, 最大程度地规避系统从两级部署到一级部署改造过程中的集成风险。

摘要: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督管理、政工管理、科技管理、纪检监察、班组管理、企协管理、国际合作、审计综合管理等综合管理类系统由两级部署到一级部署的改造工作已经完成。文章介绍了综合管理类系统一级部署总体技术架构, 重点分析了两级部署到一级部署改造的集成方案, 包括目录集成、待办集成、应用集成及数据迁移方案, 通过对综合管理类系统一级部署改造集成方案总结, 希望能对其他类型业务应用开展一级部署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一级部署,待办集成,目录集成,应用集成,数据移植

参考文献

[1]张键, 文爱军.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一级部署方案[J].电力信息化, 2011, 9 (4) :10–13.ZHANG Jian, WEN Ai-jun.First-order deployment scheme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state grid corporation[J].Electric power IT, 2011, 9 (4) :10–13.

[2]胡奇.jBPM4工作流应用开发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3]郑文平.企业门户 (Portal) 项目实施方略与开发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4]DIMAGGIO L, CONNER M, KUMAR K, et al.Jboss Esb Beginner&apos;s Guide[M].American:Packt PublishingLimited, 2012.

上一篇:教育视野下一篇:会计诚信与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