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

2024-09-05

布鲁菌病(精选七篇)

布鲁菌病 篇1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2005 年1 月至2014 年6 月经我院确诊为布鲁菌病的患者12 例。其中男9 例, 女3 例;年龄25~63 岁, 平均37 岁;农民5 例, 屠宰工3 例, 工人2 例, 教师、清洁工各1 例。

1.2 流行病学史病前喜食羊肉史、屠宰羊加工人员各3 例, 曾经到过屠宰羊的场所2例, 清洗运送羊车但无个人防护措施、有接触羊粪史各1例, 无任何相关流行病接触史等2例。

1.3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多汗、腰痛、关节肌肉痛为首发表现, 其中以发热最常见, 多为中等度发热, 体温37.5~38.5℃, 发热时间2~24周, 多汗也为主要症状, 常在大汗后热退。

1.4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低9 例, 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升高8 例。B超检查:肝大、脾肿大各2 例, 椎旁脓肿1 例。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9 例, 细菌培养分离3 例。

1.5 误诊情况误诊8 例, 其中误诊为败血症2 例, 腰椎结核、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自身免疫病、淋巴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各1 例;首次即诊断为布鲁菌病4 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2~24 周, 其中5 例患者在院外给予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无效。

1.6 治疗及转归确诊后予药物联合治疗10 例, 应用多

西环素+ 利福平或链霉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治疗, 6 周为一疗程, 门诊治疗2~3 个疗程;手术治疗2 例。发热患者治疗后体温均恢复正常。治疗期间肝功能异常4 例, 经停用多西环素、利福平等药物改用其他药物, 加用护肝药物后恢复正常, 治疗2~3 个疗程, 预后良好。

2 讨论

布鲁杆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 布鲁杆菌属有6 种19个生物型, 感染人的有牛种、羊种、猪种等, 其宿主为家畜或野生动物。布鲁杆菌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死畜的脏器中可生存4 个月, 在食品中可生存两个月。人类通过直接接触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后经破损黏膜感染, 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食入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体液、血液及污染的肉、奶而感染, 人类普遍易感, 但是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1]。

通过对本组病例资料的分析笔者发现, 所有患者均为散发病例, 仅3 例为屠宰羊加工人员, 感染者以非职业人群为主,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其次临床以发热、乏力、多汗为主要表现, 症状多不典型, 发病到确诊时间较长, 平均46 天, 首次确诊病例仅有4 例, 误诊率高。

分析其误诊原因, 有以下几点:

① 由于布鲁菌病传染途径的改变, 尽管已有临床医生注意对相关职业接触史的询问, 但是往往忽视对患者的饮食嗜好、从事相关职业辅助人员等病史的采集, 造成临床医师首次病史采集不全面。加之布鲁菌病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而这些症状也无特异性, 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败血症等疾病混淆, 给诊断造成困难。本组有4 例误诊患者, 经布鲁杆菌血清抗体检查明确诊断后, 再追溯其流行病学史发现:其中1 例从事清洗运送羊车工作, 但无个人防护措施;3 例病前喜食用羊肉史。对于部分无明确接触史的患者, 临床医师很难凭有无病畜的接触来诊断是否感染该病。本组1 例误诊为淋巴瘤的患者, 经布鲁杆菌血清抗体检查阳性后, 追问有关流行病学史, 仍未能发现相关病史, 增加了诊断难度, 最后予多西环素加利福平联合试验性治疗,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治疗两个疗程痊愈。

② 临床医师诊断思路不开阔, 过分依赖医疗仪器设备的检查。布鲁菌病实验室常规检查除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外, 多无明显异常。由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比较简单, 但其特异性较低, 受试验温度和凝集时间相对较短的影响, 不易准确判断结果, 导致误诊。本组1 例男性患者, 因发热、乏力、腰痛3 周入院, 10 年前有肺结核史, 早已治愈。血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阴性, 血结核抗体阳性, 腰椎片提示第2~3 腰椎间隙变窄。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抗结核治疗3 周, 但患者腰痛加剧, 仍有高热。B超提示椎旁脓肿, 于是进行手术治疗, 经脓液培养才得以确诊。

③ 部分基层医院由于缺乏布鲁菌病的监测方法而延误诊断。布鲁杆菌的分离培养是诊断布鲁菌病的重要依据, 但布鲁杆菌的培养周期长, 实验室要求高, 部分基层医院并未开展其培养, 对及时诊断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 患者感染布鲁杆菌, 在发病1 周后血液中才可出现特异性抗体, 血清学试验检测患者血清抗体是诊断布鲁菌病的最常用方法。但是布鲁杆菌与伤寒、副伤寒、霍乱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有交叉抗原, 在血清学试验中可出现交叉抗体反应[2], 也对诊断造成影响。本组1 例高热、肝脾肿大的患者,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减少, 血伤寒抗体检查阳性, 予相关强效抗感染治疗后, 症状未见好转, 经多次血培养才得以确诊。

④ 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不仅掩盖了部分病情, 使临床表现更复杂, 还可使细菌培养、血凝集试验出现假阴性, 给诊断带来难度, 增加误诊的机会。本组有1 例患者发热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头孢曲松+ 左氧氟沙星后, 短期内体温降至正常, 但停药后又发热, 而且反复多次血培养、骨髓培养等均未见细菌生长, 最后由于出现脾肿大行脾切除术, 才在脾脏中找到布鲁杆菌而确诊。布鲁杆菌侵入人体后被巨噬细胞系统吞噬, 因其荚膜能够抵抗吞噬, 进而长期生存和繁殖于单核巨噬细胞内, 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3], 所以治疗上需选择针对革兰阴性菌并能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 如利福霉素、四环素类、链霉素等[4]。因此, 对布鲁菌病的治疗要做到早发现、及早诊断, 由于单药使用易复发, 一般选用两种以上抗菌药物联用。

综上所述, 以发热为首诊的患者临床医生要警惕布鲁菌病的可能, 应全面细致地采集病史, 包括饮食喜好、职业史等流行病学史的问诊, 而且要及时进行相关血清学检查及血液、骨髓等细菌学培养检查。对发热患者要以对症处理为主, 勿盲目使用糖皮质激素, 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吐尔洪·努尔, 谷文喜, 何倩倪, 等.布鲁菌病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 2007, 28 (7) :82.

[2]钟佑宏, 王鹏, 宋志忠.布鲁杆菌病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2, 27 (2) :90.

[3]张卓然, 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84.

布鲁菌病误诊病例分析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2014年所收治的23例布鲁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 (试行)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 男19例, 女4例;年龄27岁~66岁, 平均年龄 (38.7±3.6) 岁。感染途径:15例直接接触所致, 6例间接接触所致, 2例进食牛羊肉所致。全部患者首次就诊医院均为基层医院, 大多数患者曾在数家医院就诊。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出现发热症状, 其中15例为典型性波浪热, 8例为不规则热;16例出现多汗;15例全身乏力;有4例为关节疼痛;3例咳嗽;4例有明显的腰痛症状。

1.3 治疗全部患者经确诊之后, 均予以口服利福平药物治疗, 600 mg/d;肌肉注射链霉素, 750 mg/d, 持续治疗2个疗程, 1个疗程为3周, 疗程之间间隔6 d。另外, 针对关节疼痛者或者是发热者, 再对其予以对症处理。

2 结果

经调查发现, 23例布鲁菌病患者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关节炎、风湿热、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疾病。见表1。

本组患者治疗4 d~7 d后开始退热, 且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结束2个疗程的治疗后, 有1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已完全消失, 4例好转。

3 讨论

布鲁菌病是因布鲁杆菌感染引起的, 以长时间发热、乏力、肝脾肿大以及关节疼痛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人类传染中, 其主要传染源为羊、牛、猪。通常情况下, 感染了布鲁杆菌的动物, 其最初是在同种之间传播, 继而导致动物带菌或者是发病, 之后逐渐传播给与其相接触的人类[3]。对人类而言, 带菌或发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乳类等是最为危险的, 因为在其中带有许多的致病菌。通常, 该疾病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 即7 d~21 d, 部分患者的潜伏期较长, 有1年之久;该疾病的临床表现或体征, 在某种程度上与致病菌侵入的数量、病菌类型、渠道以及人体的身体状况等有关, 其中, 较为常见的有:乏力、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等[4]。

3.1 误诊原因在本次研究中, 23例布鲁菌病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例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除由于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与其他发热疾病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外, 还包括其他原因, 具体如下。

3.1.1 流行病学影响。

由于部分地区属于该疾病的非疫区, 因而当地的医生并未对布鲁菌病引起高度关注, 且对该疾病的认识也不充分, 尤其是对其流行病学资料方面;通常都是在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后, 且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 才会转向畜牧史的询问。

3.1.2 医生对布鲁菌病的诊治经验较少。

对于布鲁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医生的实践经验较为缺乏, 尤其是对一些非疫区的临床医生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在非疫区内, 人们患上布鲁菌病的概率较低, 因而所在地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不够完全[5];再加上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不具备特异性, 而近些年不典型病例显著增加, 局部症状显著, 例如肺炎、关节炎等, 从而致使医生在诊断时出现误诊的情况。

3.1.3 过于注重各种辅助检查。

在临床一些疾病的诊断过程中, 通常都会进行一些辅助性的检查, 较为常见的有CT、PPD、肥达反应等[6]。而正是由于医生过于注重且依赖各项检查, 并且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又趋于多元化, 继而造成误诊的发生。

3.1.4 传播途径的影响。

疾病传播的途径同样是导致其误诊发生的主要原因, 本次研究中, 在对患者进行畜牧接触史的询问时, 有8例患者并没有发现, 有可能是因为其食用牛肉或羊肉时, 病原菌入侵体内, 进而引发的布鲁菌病。医生在询问过程中因患者无畜牧接触史, 而直接将该疾病排除, 最终造成误诊情况的发生。

3.1.5 在布鲁菌病的宣传方面, 相关畜牧单位的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不够到位;卫生机构并未对临床医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另外, 畜牧养殖户对布鲁菌病的认识不足, 且并未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 亦或者是根本未采取预防对策。

3.2 降低布鲁菌病误诊的有效对策首先, 相关卫生机构在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应加大对布鲁菌病的培训力度, 以便帮助临床医生全面掌握有关该疾病的临床知识;而临床医生也应当加强有关布鲁菌病知识的学习, 详细了解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特征等。与此同时, 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相关信息的询问过程中, 应注意对其疾病史、饮食习惯以及具体职业等信息的询问, 并且对患者予以全方位的体格检查与各项辅助检查, 以便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1]。近些年来非典型性布鲁菌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因而,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 针对一些长时间发热且原因不明的患者, 不但要对其病史、接触史等进行仔细的询问, 同时还必须予以全面的辅助检查 (如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 , 从而避免误诊的发生。其次, 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 应做到思路清晰、思维缜密, 切不可片面地对疾病下诊断。针对发热, 且伴有其他方面疾病的患者, 例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骼系统疾病等, 在对其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后, 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 那么可能是患上了布鲁菌病, 不可满足过于片面的诊断结果, 继而延误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最后, 卫生预防单位、畜牧机构以及医院等三方之间, 应强化交流、互动, 注重对临床医生的合理培训;与此同时, 应加强对畜牧养殖户的宣传与教育, 以提升其对布鲁菌病的认识, 且掌握一定的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 对布鲁菌病误诊病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以了解其误诊原因, 从而为提高布鲁菌病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2014年所收治的23例布鲁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布鲁菌病患者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关节炎、风湿热、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疾病;经过治疗4 d7 d开始退热, 且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结束2个疗程的治疗后, 有1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已完全消失, 4例好转。结论 由于临床医生对布鲁菌病的认识不足、过于依赖辅助检查等原因, 因而极易发生误诊;所以, 需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提升专业水平, 避免误诊的发生。

关键词:布鲁菌病,误诊,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高辉.114例骨关节型布鲁氏菌病误诊分析[J].新疆医学, 2012, 42 (9) :123-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 (试行) [S].2012-01-01.

[3]郝熙枝, 于林.以妇科表现为主的布鲁氏菌病误诊1例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z1) :375.

[4]李宏旭, 李克玲, 魏学娟, 等.布鲁氏菌病误诊病例基本情况及原因初探[J].宁夏医学杂志, 2014, 36 (2) :180-182.

[5]赖力英, 姚冬梅.布鲁氏菌病误诊为骨关节病1例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4, 39 (2) :215-217.

布鲁菌病的预防与治疗 篇3

关键词:布鲁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随着人兽共患性疾病的报道不断增多,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布鲁菌病作 为目前世界 上流行最广 、危害最大的人兽共患病之一, 又被称为波状热, 是一种由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多发生 于春末夏初 或夏秋之间 。布鲁菌可通过人类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不适, 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全身乏力、疼痛为主要特征。布鲁菌病分布广泛,危害性非常大, 其传播流行使世界各地经济受损,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防控对促进畜牧业发展极其重要。

1 流行病学

1.1病原学

国际上将 布鲁菌分 为马尔他( 羊) 、流产( 牛) 、猪、犬、沙林鼠及绵羊附睾6个生物种,1 9个生物型,即羊种( 3个生物型) 、牛种( 8个生物型 , 牛3型和牛6型菌的生物 特性是一 致的 ,1 982年国际微 生物学会 布鲁菌分 类学会将其合 并为一个 生物型称 为3/6型) 、猪种( 5个生物型,原为4型,1 982年国际会议 上增加第5型) 、沙林鼠种、绵羊附睾和犬种各一生物型。 中国以羊种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牛种菌,猪种菌仅存在于少数地区。近年发现在23个省区 , 犬中的犬 种感染率 为7.5%,五省区抽样调查 , 人群的感染率为6.1 %。

布鲁菌是一种不活动、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形成。该菌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日光照射1 0~20 min、湿热60℃1 0~20 min、3%漂白粉澄清液等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该菌在外界环境中的生活力较强,在干燥土壤、皮毛和乳类制品 中可生存数 周至数月 ,在水中可生存5 d以上, 最长可达4个月。

1.2 传染源

在我国,羊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这些家畜患得该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死胎, 其阴道分泌物特别具传染性,其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畜、乳汁及尿液也常染菌。

1.3 传染途径

1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染, 也可间接接触病 畜污染的 环境及物 品而受染;2经消化道 传染 , 食用被病 菌污染的食 品、水或 食生乳以 及未熟的肉 、内脏而 受染 ; 3经呼吸道 传染。病菌 污染环境 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1.4 易感动物

牛、羊、猪为该病易感动物,马、驴和犬也可感染。此外,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其发病率高于女性。国内以特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

2 临床症状及体征

2.1 潜伏期

在一般情况下布病潜伏期为1 ~ 3周,平均为2周,也有个别病例潜伏期可长达一年之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及机体抵抗力等因素有关。

2.2 发病及前驱期症状

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 少数病例发病较为急骤。在慢性发病者中,有些可以看到所谓的前驱期症状。一般体现为全 身不适 ,乏力感 ,有时失眠 ,食欲不振,劳动力减弱,头痛、多汗,与一般感冒有类似。有些病例可见便秘,腰及各部位肌肉、关节有轻度风湿样疼痛,傍晚有轻度畏寒等症状。体检可以发现患者微热,傍晚为重;淋巴结轻度肿大;偶见肝脾和扁桃体肿大;前驱期持续时间变动甚大, 短者几天长者为数周。发病急剧者一般没有前驱期症状,或者易被忽略,发病初始就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等急性期症状。

2.3 主要症状

2.3.1发热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常见而且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见于布病的各个期。热型不一, 变化多样,观察体温傍晚升高。据根我国布病患者热型分析,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低热型、波状 热型、不规则热 型、间歇热型、驰张热型,而稽留热罕见。

2.3.2多汗多汗为布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特别是晚上出汗明显增多。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出汗相当严重, 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使患者感到紧张、烦躁,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以导致虚脱。

2.3.3疼痛急、慢性期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的疼痛。在急性期关节与肌肉疼痛呈游走性与风湿颇为相似。 主要在大关节,疼痛十分剧烈。慢性期的关节疼痛一般局限于某一部位,并以骶、髂、膝、肩、肘、踝等大关节处为常见。多为持续性钝痛,常因过劳或气候变化而使疼痛加重。其他部位的疼痛, 如部分病人脑膜受到侵犯有相当 剧烈的头 痛和脑膜 刺激症状, 眼眶内疼痛和眼球胀痛等。神经痛,多因神经干或神经根受累所致。根性神经痛多发生于病后2~ 3 d,以腰骶神经根居多,患者腰部及两下肢剧痛。神经干病变多发生于肋间神经, 坐骨神经。

2.3.4其他症状急性期患者可以产生极度的毒血症,血小板减少,心内膜炎或其他更严重的合并症症状。并且常表现为 食欲不振 ,腹泻、便秘 ,顽固性咳嗽。少数女患者可见有流产。慢性期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抑郁不振、 表情淡漠、失眠、烦燥不安、易于激动、畏寒喜暖、四肢发冷、自觉手足热等。

2.4 主要体征

2.4.1皮疹急性期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持续时间短。还可见到出血疹,水疱疹,类似天花的脓疤疹等。少数患者可出现皮下出血性紫斑。2.4.2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不仅有局限性淋巴结炎而且还可以发生多发性淋巴结炎。个别患者淋巴结化脓形成瘘管, 在脓汁中可以分离到布鲁菌。

2.4.3骨关节变化骨关节系统的损害是布病的主要体征之一, 可发生于布病各个期, 但慢性期多见。关节肿大 ,多数由滑膜炎 、关节周围炎 ,关节旁组织炎,关节炎 ,骨关节炎和 滑囊 ,腱鞘炎症性变化弓起;关节粘连,在个别病例中, 可以发生部分的或完全的关节粘连, 使关节呈屈曲畸型或强直以及肌肉萎缩等;脊椎受累,患者被迫处于固定的弯曲状态;形成脓肿,仅偶见于个别病例。

2.4.4肝脾肿大有资料显示, 布病急性期肝肿大者占21 .31 %, 脾肿大者占1 0.1 3%;慢性期肝脾肿大者占4.26%。肿大的肝脾质软、中等硬。由于肝脏损害,可出现黄疽。

2.4.5软组织肿胀各期布病患者均可发生软 组织的损害 , 比如筋膜 、腱膜、关节囊、关节 周围组织及 肌肉等。形成蜂窝组织炎和纤维组织炎, 出现大小不同的结缔组织结节及浸润。慢性期患者较常见。

3 病理变化

急性期表现为网状内皮系统的弥漫性炎症反应, 并发展成传染———反应性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一般来讲,患病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会发生病理变化。最易发生病变的为结缔组织系统,其次是淋巴系统、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不仅间质细胞发生改变,而且实质器官细胞也发生结构上的变化。

3.1 皮肤

有特异性肉芽肿,出血,结缔组织层的纤维裂解, 水肿, 毛细血管壁肿胀,并有血管壁渗透性增强等变化。镜检取自急性患者丘疹, 曾发现布鲁菌性巨大结节。

3.2 淋巴结

形成类上 皮细胞成 分的结节 ,结节周围还有淋巴细胞, 嗜酸性白细胞和浆细胞。

3.3 血管系统

主要侵犯脑、肝、脾和皮肤的小动脉,毛细血管和毛细胞血管后静脉。表现为血管内膜炎,血栓性脉管炎,动脉瘤和硬化以及主动脉炎等。镜下见内皮细胞死亡和脱屑,管腔内形成血栓,内皮下层细胞增生,在内膜形成结节,血管中层有纤维素样坏死, 管壁有炎性细胞浸润, 管壁轮廊模糊可形成肉芽肿的小结节。

3.4 心脏

组织学检 查为布鲁 菌性肉芽肿 。心肌炎 通常和心 内膜炎并 发 ,心内膜炎 主要侵犯 主动脉瓣, 较少侵犯二夹瓣。

3.5 肝脾

布鲁菌性肝炎的特点是各期炎症过程按先后交替出现,先为浆液性,后转增殖———肉芽肿性, 最后以硬变性炎症结束。脾脏初期因网状内皮细胞和淋巴细 胞增生而 使脾脏肿 大 , 脾髓增生充 血形成肉 芽肿。有 时见粟粒样 坏死或血 栓性脉管 炎导致的梗 塞。镜检 有网状内 皮细胞的 弥漫性增生和毛细血管的胶原性变, 滤泡可发生纤维变性。

3.6 骨髓

可发现有小的坏死, 骨髓组织营养不良和纤维化。有的急性和亚急性期病人发现骨髓样细胞增殖,圆细胞的结节,多数浆液性水肿和渐进性细胞坏死。在慢性期见有髓样细胞增殖,某些病例尚有圆细胞的病灶性浸润。

3.7 肺

急性期可 见病灶性 卡他性肺 炎 ,炎症病灶通常局限于肺下叶。有时在肺内见到由类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的肉芽肿。

3.8 泌尿生殖系统

肾脏有实质———类脂体性营养不良,也可见到间质性肾炎。羊种布鲁菌感染的急性期, 常可出现病灶间质性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生殖器官变化较肾脏变化更为多见。如睾丸炎,附睾丸炎 ,子宫内膜炎 ,卵巢炎 ,输卵管炎等。 急性期睾丸内可见有血管周围圆细胞的炎性浸润灶。在疾病的慢性期,除了圆细胞浸润之外, 在睾丸间质出现类上皮细胞结节。同时尚有精细管的萎缩和间质硬化。

3.9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 系统损害 可发生脑 膜炎,脑炎,脊髓膜炎,脊髓炎等。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中, 以腰骶的后根和坐骨神经部分表现最为明显。神经系统的主要病理变 化为退行 性 , 渗出性 ,增殖———肉芽肿性和硬化性改变。

3.10 运动器官

急性脓毒血症患者, 有时可在肌肉和关节内发生局限性脓性病灶。骨骼肌肉可见有急性, 亚急性及慢性的炎症。结缔组织内,初期表现为浆液出血性炎症,沿着血管走向,同时发生圆细胞浸润。这种浸润或完全消散,或被肉芽组织所代替,然后纤维化。

4 诊断方法

4.1流行病学

发病前病 人与家畜 或畜产品 ,布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 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者。

4.2 临床表现

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 ( 包括低热) , 多汗, 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 ,兼或肝、脾、淋巴 结和睾丸 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4.3 实验室检查

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48 h分别观察1次, 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 cm×2.0 cm及以上( 或4.0cm2以上。

4.4 分离细菌

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

4.5 血清学检查

标准试管 凝集试验( SAT) 滴度为1∶1 00及以上 ;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 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 CFT) 检查,CFT滴度1∶1 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实验 ( Coomb's) 滴度1∶400及以上。

5 防治措施

5.1预防措施

布病防治工作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在技术措施上,对于牲畜采取“因地制宜、免疫、检疫 、病畜淘汰为主的综合防治 措施”,而对于人 类 ,则抓好“三早”,即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基本方法是控制和清除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及畜群。控制和清除传染源: 在疫区内对各种家畜进行检疫, 凡达到阳性标准者一律做为病畜对待,予以淘汰。

5.1.1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完善的消毒工作制度牛场的设计和建设要符合国家动物卫生防疫要求, 门口应设消毒池和消毒间。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员工的工作服、胶鞋要保持清洁车辆、行人不可随意进入场内, 至少每周彻底消毒1次。1 %、3%的石炭酸溶液、2%的福尔马 林溶液、3%的漂白粉 溶液、20%的石灰乳 和苛性钠 溶液消毒 效果都很好。养殖场地可采用20%石灰乳或1 0%漂白粉乳剂消毒, 圈舍可用3%来苏儿喷洒消毒。

5.1.2做好防治计划为了防止病原入侵应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按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通风和干燥。做好杀虫灭鼠工作一定要预防该病传入未感染蓄群中对新的家畜进行严格检疫必需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期间进行2次布鲁菌病检疫观察无异常确定健康后才能合群。

5.2 西药治疗

由于布病症状多种多样, 病期又长 ,治疗也较复 杂,并有一定难 度 ,应根据不同病期, 不同症状体征性质调整治疗方案。急性期时主要是采用抗菌疗不法,采用抗生素类药物。

5.2.1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治疗:四环素每日2 g,分4次口服,21d为1个疗程 ,可重复1 ~ 2个疗程 ,疗程间隔5~ 7 d。第一疗程时并用链霉素,成人每日1 g,分2次肌肉注射。

5.2.2利福平并用强 力霉素治疗:利福平成人每天600~ 900 mg,分2次口服,并且每天早晨口服强力霉素200mg,连服6周。

5.2.3磺胺治疗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次2片口服 ,每日3次,连服2周 ,以后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 可治2~ 3个疗程 ,疗程间的间隔5~ 7 d。用此类药治疗后有一定复发率。

5.2.4对症治疗除抗生素 治疗外,应以对症治疗。如失眠者服用镇静药,关节痛,头痛等可服镇痛药,高烧者可辅以物理降温或服解热药等。慢性布病一般采用中药治疗。

5.3 布病的中医疗法

对慢性布 病无特效 药物治疗 ,我国一般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因慢性期病人的症状复杂,不同人表现不同,有的以过敏症状为主, 有的以内分泌紊乱为主, 还有以免疫功能低下等为症状,应依不同情况予以适当治疗。

5.3.1 寒热错杂型

5.3.1.1临床表现。头疼恶寒,或微恶风寒 ,或往来寒热 ,关节疼痛 ,身重少汗,身热不扬,午后较重,胸闷不饥,口不渴,苔薄白或厚腻,脉濡缓。

5.3.1.2 治 疗 方 针 。 祛 风 散 寒 ,解 肌清 热 。

5.3.1.3参考药方。杏仁10 g,白蔻仁1 0 g, 柴胡1 5 g, 葛根20 g, 厚朴1 0g, 槟榔1 0 g, 草果6 g, 黄芩1 0 g, 知母1 0 g,通草6 g。水煎服1日1剂。肌体关节疼痛加桑枝20 g; 呕恶欲吐加生姜6 g,竹茹6 g;热邪转盛加黄连1 0 g,生石膏30 g。

5.3.2 湿热侵袭型

5.3.2.1临床表现。但热不寒,发热自汗,汗后其热不 解 ,午后热甚 ,肌肉或关节疼痛,或见肿胀。头痛,身体沉重,渴不多饮, 或睾丸肿大疼痛, 小溲赤涩 ,大便秘结 ,面色微红而垢 ,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5.3.2.2 治 疗 方 针 。 清 热 透 邪 ,利 湿通 络 。

5.3.2.3参考药方。黄芩12 g, 滑石30 g,栀子1 2 g,茯苓皮1 2 g,白蔻仁1 0 g, 杏仁1 0 g, 郁金1 0 g, 薏米仁30 g,大腹皮1 0 g, 通草6 g。关节肿胀疼痛加防已1 2 g, 穿山龙1 5 g;热邪炽盛加黄 连1 0 g,连翘1 2 g;湿邪偏盛加厚朴1 0 g, 猪苓1 0 g。

5.3.3 湿热瘀阻型

5.3.3.1临床表现。头昏头痛,身热夜甚,心烦不宁,口干不欲饮,面赤唇焦,精神不振,汗出,周身关节疼痛如刺或挚痛不得屈 伸 ,甚至鼻衄 ,发斑 ,肝脾肿大, 舌有紫斑脉沉数或滑数。

5.3.3.2治法。清热解毒, 通络止痛。

布鲁菌病321例发病及临床分析 篇4

1 资料来源

我县疾控中心门诊接诊的病例, 传染病资料及历年上报的数据等。诊断依据国家制定的标准: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 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诊断标准 (布氏菌素皮变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细菌培养分离到布氏菌) 。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004年—2008年我县共报告布病患者累计为321例, 死亡2例, 报告发病率18.34/10万, 其中2004年22.00/10万, 2005年18.25/10万, 2006年19.14/10万, 2007年16.85/10万, 2008年15.42/10万。

2.2 地区分布

全县20个乡镇均有分布, 乡村257例, 城区64例, 分别占80.06%和19.94%.且农村圈羊卫生环境差的区域发病高于较好的区域, 圈羊与家舍较近的高于较远的, 圈羊与人一起居住的高于分离居住的, 羊只密度大的高于密度小的, 羊只同饮一处沟水 (雨水) 者发病率高。总之, 发病总趋势是乡村山高沟深大于平川区域, 乡镇大于县城, 农村居多, 城乡差异显著。

2.3 职业分布

发病以农民为主, 报告269例, 占全县总病例的83.80%, 尤其是半牧半农的养羊户, 其次为学生31例, 屠宰及羊肉羊皮购销加工人员16例, 教师1例, 畜牧及卫生防疫、实验室人员2例, 其他2例。

2.4 性别、年龄分布该病不分男女,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1岁~75岁年龄段均有病例报告, 发病年龄多在20岁~50岁之间, 男女发病人数之比为5∶1.

2.5 时间分布

1年之中均有发病病例, 多在12月—次年8月, 以1月—6月形成高峰, 羊产羔季节最高, 尤其是病羊疫区。

3 讨论

5年来, 我县经过广泛开展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调查, 基本查清了布病疫区分布及流行规律, 积极防治后散在病例仍时有出现, 疫情时有发生, 布病在我县呈散发状态, 防治工作仍然十分艰巨。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经济因素

我县地处黄土高原, 长年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 农民经济收入很低, 是一个落后的贫困山区。养羊户圈羊住处简陋, 羊只密度大, 交易市场卫生设施条件差, 致使人间布病易于发生, 且农民有病不医或重病才治, 从而加重了布病的扩散。

3.2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

我县气候条件是冬春寒冷, 夏秋炎热, 绝大多数普通人群住于窑洞, 通风不良, 农村养羊者在羊只产羔季节, 人羊同居一室, 直接接触病羊的分泌物、流产物, 极易个体感染, 甚至全家患病。再者, 改革开放市场活跃, 养羊户大幅增多, 羊只贸易频繁, 畜牧业、养殖业、屠宰及购销加工业等迅速发展, 政府布防工作未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羊只检免措施落不到实处, 致使病羊输入得不到及时控制而四处扩散, 人群易感发病。

3.3 生活方式[1]

长期以来, 我县广大农民的生活习惯不良, 饮食结构单一。接触、屠宰羊只及肉类、皮毛购销加工等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与病羊接触后感染率大增。加之普通人群营养不均衡, 损害其免疫功能, 使患病迁延不愈。

3.4 卫生服务[1]

由于交通等因素, 群众患病后多在其附近村卫生室就诊, 因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有限, 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 造成布病的误诊、漏诊。

3.5 卫生知识缺乏农民群众文化程度较低, 卫生健康知识不足, 不讲究卫生, 不采取防护措施, 也是发病原因之一。

总之, 陕北地区羊只密度大, 贸易频繁, 而落后的经济条件与生活环境等诸多社会和自然因素, 均造成人间布病的流行, 给布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布病的发病特点与流行规律, 掌握了布病的病因, 必能控制布病, 战胜布病, 最终消灭布病。

参考文献

布鲁菌病 篇5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病例组:选取2008年1—12月份在锦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诊的患者85人。经试管凝集试验 (SAT) 检测结果为“+” (凝集强度为1︰100) 以上, 临床症状符合布病诊断标准4条中2条的患者。

对照组:全部对照人群 (85人) 均来自于不患布病的职业人群, 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均相似。

病例组与对照组调查对象按1︰1进行配比, 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调查内容

参照全国人间布病监测方案中的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一般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的调查。主要对是否接触过流产的牲畜、是否使用防护衣或手套、是否使用消毒液、饲养环境及饲养用具等是否进行定期清洁消毒、购买的牲畜是否进行了检疫等进行调查。

1.3 调查方法

对确诊的布病患者及对照人群采用问卷调查。调查员主要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疾病控制中心布病门诊的医务人员和医学研究生担任, 调查内容逐项明确定义。对所有调查对象说明研究目的, 争取配合。在调查时应注意: (1) 询问病例与对照人群的方式、态度相同。 (2) 向被调查者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其回答敏感问题时的顾虑。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筛选出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研究调查布病患者85例, 其中男性67例 (占78.82%) , 女性18例 (占21.18%) , 男女之比为3.72︰1。人群分布:主要是牛羊养殖、配种和接羔 (犊) 人员等职业高危人群。调查结果显示:患者中有养羊户55例, 占总发病人数的64.71% (55/85) ;养牛户17例, 占总发病人数的20.00% (17/85) 。季节分布:全年均有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3—8月份, 共计69例, 占全年发病率的81.18% (69/85) 。年龄分布:最小者9岁, 最大者70岁, 30~60岁者67例[占78.82% (67/85) ]。

2.2 单因素分析

采用x2检验, 按α=0.05水准从29个变量中初步筛选出9个可疑危险因素, 结果见表1。

2.3 多因素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9个变量引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向后筛除法:似然比统计量逐步筛选, 选入和剔出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5和0.10, 最终筛选出6个变量, 见表2。按照OR值 (比值比, 表示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联系强度的指标) 由大到小依次为不使用消毒液、不使用防护衣或手套、吃过病死家畜肉、贩卖屠宰加工皮张、接触流产牲畜、购买牲畜时未检疫。

3 讨论

布病是由布鲁菌 (Brucella) 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已为国际所公认[5]。不仅是布鲁菌属中某些种型 (B.suis 2, 4, 5型和B.meotomae) 在自然界固定的宿主中循环, 而其他种型虽然以感染人畜为主, 但在野生动物中也经常分离到相应的布鲁菌。正因为如此, 世界上某些国家和地区布病疫情的重新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与其自然疫源性有关。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治布病的关键, 人群特别是职业人群受到不良环境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或不当的防护措施的影响则容易导致感染布鲁菌病。本次研究重在探讨当前与布病发生相关的社会危险因素和生活环境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 接触羊羔、胎盘、病死家畜分泌物或为牲畜进行体内检查时不使用消毒液 (OR值=5.303) 、接触羊羔、胎盘、病死家畜分泌物或为牲畜体内检查时不使用防护衣或手套 (OR值=4.625) 是布病发生较强的危险因素。动物患此病主要引起流产、不孕、死胎等症状, 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流产牲畜的分泌物中携带一定量的布鲁菌, 如果人群的防护意识淡薄或防护措施不当就容易感染布鲁菌。人患此病后, 可发生多器官受损, 病程长 (数月至数年) , 严重者可终身丧失劳动力, 甚至致残。布病以接触染疫牛、羊为主要传播途径, 患者从事饲养、屠宰牛羊的工作或在牛羊产仔过程中接触过胎盘、血液、分泌物等, 如85例布病患者中有69人 (81.2%) 在接产等过程中不使用消毒液, 有65人 (76.5%) 在接产等过程中不使用防护衣或手套, 这就增加了感染布鲁菌的机会, 导致了布病发病率的上升。由此看来, 接触羊羔、胎盘、病死家畜分泌物或为牲畜作体内检查时不使用防护衣或手套, 或者不使用消毒液, 都是造成布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危险生活因素。另外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是布病传播的两种途径, 消化道感染病例均是食用未经检验、检疫的牛羊肉, 饮用了未彻底消毒的牛奶、羊奶或在饭店吃涮羊肉、未烤熟的肉串感染发病的, 这部分病例主要是城市人口。布鲁菌是可以经气溶胶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美国学者统计的全球最常见的16种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中布病为第1位, 占总病例数的10%, 布鲁菌气溶胶有时很容易形成, 气溶胶吸入性和接触感染是主要实验室感染途径[6]。

布病的传播中, 各类传染源是通过各种传播因子传播布鲁菌的。有资料表明, 从流产物中很容易分离到布鲁菌, 可见各种流产物 (胎盘、胎羔等) 作为传播因子的重要性。乳及乳制品、肉类及内脏也是重要的传播因子。曾有人从羊血、内脏、胸水、胆汁、牛血等分离出60余种各生物种的布鲁菌。肉联厂屠宰车间及加工车间的工人布鲁菌感染率高达21.7%~34.4%[7]。皮毛在传播布鲁菌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他还有尘埃、土壤和水等在一定条件下皆可成为布病的传播因子。

布病可发生于全年各个季节, 但有一定的高峰期, 主要集中在3—8月份, 与牛、羊流产的关联性较强, 由此可见布病发病的季节性比较明显。

任何年龄、性别的人群对布鲁菌皆易感。而本研究表明, 中青年占的比重大, 男性感染的比重高于女性, 可能是中青年与牲畜屠宰、加工等接触机会多, 感染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暴露机会。

因此, 要搞好布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监督机制, 确保布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使高危职业人群和广大消费者更多地了解布病知识, 知道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以及防护措施, 才能更好地防治布病, 从而减少人畜间布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HAERRY TE, GEHRING W J.Intron of the mouse Hoxa-7gene contains conserved homeodomain binding sites that can function as an enhancer element inDrosophila[J].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6, 93 (24) :13884-13889.

[2]尚德秋.布氏杆菌病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4, 19 (4) :204-212.

[3]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2004年12月份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J].疾病监测, 2005, 12 (1) :3.

[4]王茂武, 宫新生, 尚德秋, 等.市场经济下布鲁氏菌防治工作的新思路[J].疾病监测, 2004, 19 (8) :306-308.

[5]TOUNKARA B.Epidemiology of brucellosis in male:Serologcal sur-vey and isolation of the firstBrucella[J].Vet Bull, 1995, 65 (3) :192.

[6]徐建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1) :65-67.

西安市2008年布鲁菌病监测报告 篇6

1对象与方法

1.1监测对象

为年龄7~60岁从事或接触牛羊饲养、加工屠宰、收购、运输、兽医等高危人群。

1.2监测数量

省级监测点选择3个乡镇连续监测3a,每年完成该乡1/3村的监测,3a完成所有村监测。非固定监测乡镇每年选择1/3乡、镇连续监测3a。本期省级布病固定监测点为高陵县,流动监测点为阎良区,市级监测点为雁塔区、莲湖区和灞桥区。均经我中心认真培训、组织现场监测。

1.3监测人数

省级监测点每年监测>1000人,血清学检测>100人,市级监测点监测人数≥100人,血清学检测≥20人。

1.4病例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结果和相关国家标准[1]进行综合判断。

1.5病例判断

疑似病例应具备流行病学和可疑症状和体征;临床病例应为疑似病例、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阳性;确诊病例应为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且SAT滴度≥1∶100;或分离到布鲁杆菌;隐性感染应为确诊病例,但无可疑症状和体征。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在诊断后24h内报告,发现暴发疫情立即报告,并在暴发结束后7d内写出报告,上报我中心;所有病例均应进行个案调查。

2结果与分析

2.1监测概况

2008年对5个区(县)2630人进行监测,采集职业人群静脉血485份,采用RBPT筛检阳性血清34人,阳性率为7.01%,阳性率最高的为莲湖区(22.22%),其次为高陵县(12.41%)、阎良区(6.10%),均为屠宰、饲养人员;采用SAT试验复检,确认阳性血清20份(滴度均>1∶100),SAT阳性率为58.82%,经流行病学调查并依据GB 15988-1995判定为病例和隐性感染者分别为9例和11例,其中病例数最高的为高陵县(4例)、其次为阎良区(3例)、莲湖区(2例);隐性感染最高的为阎良区(7例),高陵县、莲湖区均为2例;为1990年我市开展布病监测以来发现病例最多的一年,见表1。

2.2省级监测点高陵县监测结果

2.2.1概况

该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位于我市北部,辖4镇6乡,88个村民委员会,7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94km 2,每km 2人口密度约950人。总人口247 724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0%。该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极端最高气温41.4℃,最低-20.8℃。1983年划归西安市管辖,属西安市近郊县。

2.2.2既往人、畜感染情况

高陵坚持优粮、扩菜、兴牧,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支持农村结构调整,促进林果、蔬菜和畜牧业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建成奶牛、奶山羊养殖示范小区7个,牛存栏1.75万头,奶牛存栏1.635万头,羊存栏7.77万只,家禽182万只,猪14.085头。家畜间有动物布病报告,畜间自1980年以来,开始以口服布鲁杆菌猪2型免疫为主,免疫率达95%以上,每年按要求检测牛、羊血2000份,除本年度检出阳性外,其余年度均为阴性。建国以来仅在2004年确诊1例病例。

2.2.3本年监测

全年监测1199人,采集血清145份,实验室RBPT初筛试验阳性18份,阳性率为12.41%;SAT阳性6人,阳性率为33.33%,根据GB判断病例4例,其中隐性感染2例,病例和隐性感染主要集中在屠宰和饲养。捕杀病牛1头。

2.3省级监测点阎良区监测结果

2.3.1概况

该区是市辖远郊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渭河以北,距市中心50km,总面积244.4km 2,人口24万人,辖5个街道、2个镇,1966年8月设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地貌主要有平原、黄土台塬2种基本形态。

2.3.2人、畜感染情况

近年以养奶牛、奶山羊为主,1995年统计大家畜平均存栏0.9万头,奶山羊1.45万头,奶牛5385头;畜间有羊、猪布病存在[2],2006年全区养牛15 789头,奶牛14 563头,奶山羊数48 170只[3],合计78 532头(只),建成奶牛、奶羊示范小区数10个。畜间自80年代以来以口服布鲁杆菌猪2型免疫为主,免疫率达95%以上,每年检测牛、羊血2000份,除本年度检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建国以来未有病例报告。

2.3.3本年监测

全年监测1125人数,采集血清164份进行检测。实验室初筛RBPT阳性10份,SAT复检10份均为阳性;根据GB综合判定病例3例,其余否认不适,捕杀病牛21头。病例和病牛集中在新兴街道办井家村奶牛场饲养工。该村1600余人,有养牛户30余户,平均每户饲养奶牛4~6头。该场建于2005年,现有20余户入住,养牛150多头(其余为散养户),近2年来,有30%~50%的奶牛发生过流产。结合人、畜间检测提示:该牛厂牛群有布病集中感染的迹象。

2.4市级监测点

我市在2004—2005年新发疫点雁塔区、灞桥区和莲湖区高危人群中开展监测,总计对3区306人进行监测,采集高危职业人群静脉血176份,采用RBPT筛检阳性血清6人,阳性率为3.41%,均为莲湖区清真屠宰人员,RBPT检出阳性人数和阳性率较2007年检出阳性人数(14人),阳性率(8.14%)分别下降了133.33%和138.71%。采用SAT试验复检,确认阳性血清4份(滴度均>1∶100),莲湖区RBPT阳性率为22.22%(6/27),SAT阳性率为66.67%(4/6)。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例有牛、羊接触、屠宰史,确诊病例2例,其余2例无临床表现,依据GB 15988-1995判定为感染(表1)。

2.5布病职业感染、发病与血检关系统计

监测点职业分布统计显示,2008年省、市级布病监测点总计采集高危职业人群血清标本485份,RBPT阳性率以屠宰(19/96,19.79%)最高,其次为饲养(15/219,6.85%),兽医等其他人群未检出(0/170)。经χ2检验,不同职业人群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8,P<0.01)。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我市奶业迅速发展,疫情以奶牛产区较重,致部分地区奶牛疫情上升较快,新发病人主要分布在农区,以畜牧养殖、加工人员居多。病人症状趋于不典型,临床表现多呈轻症经过,典型病例少见;病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有效控制疫情,保护群众身体健康,加强布病防治应作好以下几点:(1)密切协作、切实加强布病防治工作,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成立有关部门参加的布病防治领导小组,联合开展疫情调查,防止疫情传播。对病人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2)加大防治经费投入,保障监测和疫情处理等所需经费,切实加强有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3)做好常规监测,同时根据情况与畜牧管理部门联合开展监测,掌握流行规律。(4)建立布病联合督查机制,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动物防疫法》执法监督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防治知识,强化公众、高危人群自我防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卫生标准处.传染病诊断标准及相关法规汇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93-99.

[2]尤俊章,阎良区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61,292,301.

布鲁菌病 篇7

关键词:布鲁菌病,监测报告,分析

根据布鲁菌病监测方案要求, 2003~2005年笔者选择锡林浩特市阿尔善苏木白音希勒牧场为监测点进行布鲁菌病监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范围监测点为白音希勒牧场的12个分场, 新旧场部, 阿日善苏木的4个嘎查。

1.2 监测方法人:

对临床有可疑症状并与家畜及副产品有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进行血检并建立档案。畜:每年收集布鲁菌病可检材料进行细菌学检验, 血清学检验以适龄母畜为对象。

2 结果

监测点中山羊感染布鲁菌阳性率为0.74%高于绵羊的0.39%, 见表1。人群感染率逐年上升, 由2003年的0.74%升至2005年的21.92%, 见表2。0~10岁人群感染率最高为11.11%, ≥61岁最低;不同职业中牧民感染例数最多, 见表3。

3 讨论

锡林浩特市近年来由于养殖户的增加, 牲畜买卖皮货贸易频繁, 加之畜间免疫检疫, 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落实难度大, 致使布鲁菌病疫情有所回升。本文人布鲁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布鲁菌病疫情呈逐年回升;年龄分布以0~1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 但其他不同年龄组也不同程度的感染发病;职业分布以牧民感染例数最多, 但其他职业人群也散在感染发病。此结果与阿巴嘎旗人布鲁菌病监测结果不同, 其原因一是城镇和农场住户自留畜种多;二是集体或个体屠宰工及牧工缺乏自身防护意识及防护设施有关[2]。

参考文献

[1]张士义, 吴福林.1990~1992年布鲁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疫情监测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3, 8 (6) :370-372.

上一篇:故乡与远方下一篇:供料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