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之外设计

2024-07-18

传统之外设计(精选三篇)

传统之外设计 篇1

一、重视整组推进, 站在课程和单元的角度把握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序列化, 可以减少许多重复劳动, 简化教学头绪, 从而消除互相交叉重叠的弊病, 节约教学时间。因此教师备课时, 要把每一课时放在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中进行整体设计。

如人教版五 (上) 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的启示”。该年段的教师一般会根据单元的内容先后安排9~10个课时, 但很少考虑彼此之间的统筹兼顾。若从单元整组教学的视角来安排课时, 本单元的9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截然不同了:第一、二课时为单元导读课, 要整体把握学习要求。第三、四课时为重点内容赏析课, 通过精彩片段赏析, 研读人物心情变化的描写方法。第五课时要训练概括内容的方法, 掌握4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第六、七课时安排交际与习作, 结合课文和生活中获得的启示完成一篇习作。第八课时安排单元总结和练习检测, 并将选学课文《剥豆》作为阅读检测材料。第九课时为班级读书会, 通过前期同步阅读西方励志作家作品和冯骥才生活的散文, 组织班级读书会。

进行“单元整组教学的设计”时, 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找准单元教学切入点。这一单元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这篇课文放在前面, 其他课文依次放在后面?每篇课文重点应该教什么?由于教材在呈现内容时的模糊性, 就必须考虑每一个单元以什么为切入点。单元教学内容的最佳切入点可以是单元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切入点找得准确, 大有“势如破竹”之感, 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 建立教学内容的序列。单元整组教学, 应体现本单元课文与课文之间教学内容的序列。要避免教学一个单元时枯燥沉闷的“单打一”局面, 或者伤神费力的“全面开花, 无一结果”之势。不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那只能敲得人心惶惶, 不着边际。

二、把握学习起点, 从学情实际出发构思课堂教学过程

有效的课堂学习要求教师熟悉学生的现状, 熟悉学生的成长方式与目标。既要了解全面, 又要了解个别差异, 这是加强备课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也是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

《金色的脚印》是一篇略读课文, 笔者从学生的学情和教材实际出发, 设计落实了以下三点教学任务:第一, 把握整体, 默读浏览。充分重视预习, 把学生的普遍问题作为教学生长点, 切实解决学生自主阅读中的问题。第二, 把握重点, 自读自悟。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对动物之间的骨肉亲情作略处理, 抓住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线索, 突破教学重难点。第三, 把握内涵, 学习平等相处。借用原著资源, 通过三次对课文“补白”, 读写结合, 挖掘人文内涵。实现从阅读中感悟, 在表达中提升情感体验。

教师对教的充分预设, 必须要通过学生的有效活动来承载和实现。教师备课不能简单地视为对教学步骤和师生话语的预设, 教师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构思课堂学习过程。

三、凸显反馈设计, 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反应要有充分准备

反馈———矫正是布卢姆“掌握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进行目标教学, 优化课堂结构,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调控的有效程度”的评价结果主要由反馈环节设计来反映。因此, 教师要把学生课堂学习结果的反馈设计作为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

分层学习的反馈设计。反馈的误区有三种:一是偏离教学目标, 盲目检测。有的教师把反馈看成一种装饰性的程式, 随意拼凑几个“检测题”, 以为“亮了牌子”就达到了反馈的目的。二是把反馈仅理解为终端反馈, 缺乏有效的教学过程反馈, 使反馈失去了教学调节功能。三是有检测反馈, 但缺乏有效的矫正措施。这种反馈, 使目标教学失去转化差生的效应。所以教师要在备课中分层要求, 既要考虑下限目标又要考虑上限目标, 使两类学生都能兼顾。

质疑学习的反馈设计。基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提问的设计和实施, 需要勇气, 更需要教育的智慧。其实, 教师的问题, 只是假设的问题, 真正来自学生的问题才是真实的问题。所以在主要的教学环节设计中, 应留出时间, 设计鼓励学生提问的环节。鼓励学生提问, 这是教师求真务实的教风体现。当然这样的课堂容易“失控”, 但只要教师将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做了充分的预设, 且尽可能考虑多样的答案。这样的课堂常常会催化学生的活力, 绽放师生的创造力。

课堂练习的反馈设计。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上往往会设计读写结合的小练笔。由于这样的练笔与一篇课文的学习紧密关联, 学生可选的习作角度多样, 答案丰富多元, 往往能取得实效。学生可能会写出什么, 有多少种角度, 教师应充分“下水”。如心中没有答案, 课堂上教师就会毫无目的地走动巡视, 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指导学生。到了反馈交流环节, 更是常常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不能有效地落实点评指导, 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就把握不住。

四、改变体例结构, 从单一的直线式程序走向灵活的板块式程序

研究与改变语文学科教案的体例结构, 为的是让教案体例成为支持语文教师有效教学准备的支架, 避免教师把写教案视为应付检查的形式性工作。根据预设与生成的教学原理, 教师备课的体例应从单一的直线式程序走向灵活的分支式、板块式程序。

直线式的设计, 其实是一种视学生为“认知体”的阅读教学设计, 这样的设计教师往往流于走教案, 关注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板块式”教学具有特殊的艺术性。它步骤清晰, 线条分明, 鲜明地表现出阅读教学的有序性, 重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注重从教材中选择最能表现课文主旨或特色、精华的板块组织品读教学, 表现出较高的优化信息的水平。它的每个“板块”各自合理地占有一定的时间, 且每个“板块”只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一个教学问题, 各个“板块”之间大致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 由感知到品评、创造的逻辑顺序, 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板块式教学设计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阅读课堂教学繁杂无序的问题, 它就像一篇结构清晰的文章, 又像一个层级井然的、能让我们拾级而上的阶梯, 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

在传统框架之外思考 篇2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外交关系协会举办的论坛上表示,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缺乏自主创新将成为一大瓶颈。他说,据汤森路透近几年来的调查显示,全球100名最具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公司当中,美国有45个,而中国的数字是零。

格林斯潘在当天一小时的演讲中花了许多时间在吐槽中国经济。他吐槽中国经济总量与美国快速缩小是借来的。他认为中国经济依赖外来投资及“借来”的技术,这将会是未来发展的隐忧。他吐槽中国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不足,经济中技术进步含量低,缺乏制度变革和创新环境,“要在传统框架之外思考问题以达到创新,是非常难做到的”。他虽然肯定中国正在往正面的方向改变,但直言“还是过于缓慢”。

无论格林斯潘老先生此番讲话出于什么目的,但作为一位在全球经济金融有显赫地位的老手,他的一席话语很值得中国反思。特别是在技术革新创新进步上对中国警示不小。

从生产要素上来看,经济发展主要有四大要素: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形成、技术变革和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前三者,垒高经济总量,推高GDP增速。最为缺乏和不足的是,在技术革新和创新基础上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就使得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被粗放式、竭泽而渔式、巨大浪费式地挖掘开采。而这些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必将造成经济发展陷入不可持续性的瓶颈之中。中国经济发展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了。

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必须依靠提高生产率水平来寻求经济的新动力。衡量GDP含金量的最重要指标就是生产率。投入产出比率越高,GDP含金量就越高。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变量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前者计算每单位劳动的产量,越高GDP含金量就越高,后者计算每单位总投入的产量,越高GDP含金量越大。

那么,提高生产率靠什么呢?依靠技术革新和创新。事实上,欧洲、北美和日本的生产潜力增长的巨大源泉是那些永无止境的发明和技术创新的涓涓细流。这恰恰是中国的短板和极弱项。全球100名最具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公司当中中国的数字是零,是一个巨大警示。在目前中国经济困难重重下,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技术革新和创新上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

不管制度“大棒”还是“胡萝卜”,都很难解决鼓励技术创新和引进新技术中的根本性问题。而只有当政府设计出一个稳健的经济法治框架,有力地保护知识产权,并允许在此框架内拥有广泛的经济自由之时,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劳动力、资本、产品和思想的自由市场,被证明是创新和技术变革的最肥沃的土壤。正像格林斯潘所言:自主创新在于提出别人没有想过的东西,“问题是,如果一个社会对你能想些什么、讨论什么都有限制的话,要在传统框架之外思考问题以达到创新,是非常难做到的。”在自由市场的框架内,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新思想和确保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扶持快速的技术进步。政策可以同时对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施加影响。这是中国政府急迫需要从制度层面尽快进行整体设计的。

急需创造出一整套培养起一种企业家精神的制度环境。一个国家如果不具备一批乐于承担风险、勇于开办新工厂、采纳新技术并敢于引进新式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或管理人员,就不可能走上繁荣丰裕之路。从根本上说,当产权明确完整、税率较低且可以预测,而其他可能扭曲盈利(例如腐败)的行为比较少的时候,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才有可能蓬勃发展。政府的某些投资,诸如扩大对农民的服务、为劳动者提供教育机会和培训机会、创办各种管理类学校,也可以帮助培育这种企业家精神。

一定要吸取对互联网金融伟大创新,中国监管部门、金融垄断企业以及个别专家学者群起而围剿和攻之的深刻教训。如果这种对待创新的监管环境、制度环境、社会氛围不改变,那么,中国技术革新和创新就没有出头之日。

说说汽车之外的设计 篇3

前几年自主品牌和一些本土化比较强的合资车厂的新车都喜欢挖空心思起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而且效果很不错,识别性很强,朗朗上口,还显得很有文化。但是,好局面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汉字似乎就提前“枯竭”了——我们身边的新车不是什么“逸”,就是什么“锐”,还有什么“骏”和什么“腾”,等等等等,基本就是常用那些字的排列组合,不同公司的产品经常分不清谁是谁。我想汉字常用的有几千,《康熙字典》里收录有四万多个,怎么汽车公司负责给产品起名字的人就这么贫乏呢?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就像家里生了宝宝,大人起名字都盼着既好听又有好寓意,结果大家对孩子的期盼都大同小异,就造成孩子的名字也都是那几个字来回来去倒着用。我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到现在上小学,班上的同学们最热门用的几个字有“思”、“涵”、“予”、“萱”等等,毫无亲戚关系的孩子们听名字却像兄弟姐妹,以至于我经常记混孩子的同学而落得埋怨。

在给汽车起名字的人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潮流自然就变了。现在自主品牌起名字都喜欢学“德范儿”:字母加上数字的组合。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简洁、清晰、易识别——等一下,易识别?本来挺好的方法却遇到了新问题,大家继续陷入“贫乏”的怪圈,26个英文字母中只挑那几个用熟了的往死里用,轿车就喜欢叫“A”,SUV就爱用“X”,还有“S”和“V”也是热门,我们这样的“专业人士”都被弄糊涂了,何况是消费者呢。前些日子有一款自主品牌的SUV上市,竟然那个X的字体形式跟“宝马X之旅”的logo几乎一模一样!现在汽车的造型设计界已经很鄙视山寨了,那车名的山寨风气是否也该杀一杀呢?

车名只是小问题,品牌建设才是个大问题。我们的自主品牌车厂在重视了汽车的技术、汽车的造型设计之后,下一个要重视起来的问题就该是关于品牌的规划、设计了。就比如我刚刚试过的红旗H7,新车做得很不错,但有个问题却令人困惑:直至试驾的当天早晨,工作人员还在紧急处理轮毂上的logo,换上没有“三面红旗”的“向日葵”,红旗轿车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有延续性的品牌识别标志。像“三面红旗”、“向日葵”、“天安门”之类的东西,面对国内市场恐怕都很难清晰地表述其品牌内涵,假设将来红旗轿车要走向全球市场,如何去向用户传达呢?

说是汽车之外的设计,结果还是跟汽车有关的这点事。问题按说也很好解决,现在各行各业很多领域的品牌形象设计都有出色的典范,自主品牌汽车厂只要重视了,这就自然不是问题了。

上一篇:八项原则下一篇:北方荷花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