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2024-08-31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精选十篇)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1

日本, 从地理版图上来看,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家, 无任何地理优势可言。但是, 在艺术版图上, 却不能忽视, 称得上“大国家”。我们知道, 日本没有世界级歌唱家帕瓦罗蒂, 却发明了唱遍世界的卡拉OK;没有摇滚巨星迈克·杰克逊, 却发明了风靡全球的跳舞机;没有绘画大师毕加索, 却拥有世界闻名的卡通漫画等。在传统的文学艺术方面, 日本也涌现出了许多世界大师级的人物。如电影大师黒泽明、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夏目漱石、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公部安房等, 其中有两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日本是我国的邻国, 从秦朝时期就有使者来我国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 两国交流密切, 最著名要算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扶桑传播佛法。日本的建筑、风俗、饮食尤其文学艺术深受我国的影响, 就连文字都是用汉字的部首边旁重组而成。在某种程度上说, 日本文化是我国的“血脉之流”, 是用华夏文化的乳汁喂养大的异国“孩子”。

19世纪中期,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进入现代文明, 国力大增。此时, 大清帝国仍然闭关锁国, 到了晚清, 西方先进的民主与科学给封闭的中国带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尤其是鸦片战争的失败, 愚昧保守的满清开展了“亡羊补牢”式的“洋务运动”。一批英明志士开始走上“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救国之路, 成了当时的“海归”派。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就是在日本“弃医从文”, 从而走上“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救国道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吴晓邦先生的艺术历程跟鲁迅先生有着惊人的相似, 也在日本走上了舞蹈之路, 随后回国, 开始用舞蹈艺术投入到救国运动的大潮中。鲁迅先生深受日本文学大师夏目漱石、厨川白村等影响;吴晓邦先生深受石井漠、江口隆哉、宫操子等日本舞蹈家的影响。从某种角度上讲, 我国新文化、新舞蹈与日本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也算是文化上的一种“反哺”现象。

日本舞踏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战败的日本被落寞笼罩, 街头经常出现学生反体制运动, 反美浪潮也四处涌起。舞蹈界也一反过去在西方影响下对于芭蕾及西方现代舞的尊崇。有一群舞蹈家开始意识到日本人身材矮小, 根本无法表现出西方芭蕾所要求的修长线条。土方巽认为, “用日本人的身体去跳芭蕾就如将灵魂囚禁在牢笼中, 完全是一种制约, 不仅虚情并且矫饰”。在这样的理念之下, 由土方巽所发起的舞踏运动在日本小剧场逐渐开展。带着对日本东北严酷自然环境的身体记忆和二战时期原子弹爆炸的精神创伤, 简化舞台上的灯光、道具、服装以及感情, 试图消除一切装饰性的外物, 仅用惨白无力的躯体、蜷曲发僵的四肢、恍惚不定的表情, 强迫症般地重复动作来表现那些“拼命想要站立起来的尸体”。同时以夸张的姿势缓慢移动, 常伴随着不和协的音乐来表现彻底静默的舞蹈。在神秘肃穆的氛围中, 表演者由严酷的肉体训练去完成精神、宗教上的启迪。他们通常赤裸, 全身覆以白粉或灰土, 意念体相上都看似往赴于胚胎或冥界, 象征着生死间的虚空。随后, 一种强调丑陋、变形、回归原始自然的表演方式也慢慢成型。舞踏有自主的生命精气, 强调一种超越世俗限制的存在状态。所以, 它是一种“忘形”的舞蹈, 强调由内而外的舞蹈动机, 没有一定的规格形式, 可以说是属于个人的身心修炼行动。当一个舞者进入舞踏的状态中, 便是进入了开发身体特有生命形态的内在探索。舞踏强调对内心和身体深处能量的探索, 与西方追求的外显美迥然不同。它内省的精神加上扭曲、缓慢的肢体动作, 因此有“黑暗之舞”的称谓, 与西方现代舞解放身体的自由奔放呈现了明显的对比和反照。

“舞踏是一具死尸, 它是冒着巨大的风险而崛起的”, 土方巽如是说。如果人们要拒绝加于其体中的一切规范动作, 那么, 他们可能发现自己难以自立。然而, 他们一定得站立起来, 然后可能保持直立, 而这就是舞踏的本质所在。换言之, 舞踏舞者必须首先抛弃自己那被传统文化搞得奄奄一息的身体, 使之成为一具死尸, 然后才能直起身来, 重新找到新生。因此, 舞踏是毫无优雅可言的, 它反对“能乐”和“歌舞伎”在文化上所取得的那种精美, 而揭示的是当代文化中的虚伪。如果说, 受到束缚的身体本是文化的产物和牺牲品, 那么, 舞踏那丑陋而拖沓的身体则要毁灭我们的身体, 因而这也是关于文化体制本身的种种观念。舞踏虽然是日本当代舞蹈的主要形式之一, 但同“能乐”这种传统的身体概念之间, 却有着某种深入的联系, 比如与“能乐”一样在关注身体, 忽视“表演”的意义上, 就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它们主要关注的是去揭示一直隐而不见的身体, 结果使“表演”成为第二位的事情。惟有出现了这种特定的身体, 才允许“肉” (动作) 和“皮” (表情) 发生作用。当这些要素发生了作用之时, 无须做任何事情, 每个瞬间都会变得勾魂夺魄。能乐和舞踏两方面的舞者们因此都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各自的内在自我上, 他们尽力去捕捉各自身体上最微妙的感觉, 并且控制各自最细小的动作, 由此产生了他们各自的极慢速度。能乐的优雅动作可用“幽玄”这个形容词来加以描述, 但惟有舞者身体充满了活力才可能去完成这种动作。芭蕾舞者通过完成这些动作, 似乎能够毫无重量感地漂浮在空中。而能乐的舞者则必须充满了强度, 然后才能表演“幽玄”的动作, 显而易见的是, 舞踏继承了能乐关于身体的概念, 这种方式并非舞踏所独有的。在美国和德国现代舞流派的影响下, 许多现代日本舞蹈家所主要关注的都不是动作, 而是日益增长的身体意识。相对于他们对黄金比例人体的崇拜、踮着脚尖充满高雅外炫优美舞姿的追求, 日本人压抑于榻榻米所限制的小空间中的走路内八字、小动作的缩曲身体, 才经由舞踏特有的身体形式所示。同时, 战败国集体潜意识的屈辱感, 由舞踏回溯暗黑地下世界摹拟进入被贬者的粗暴丑怪夸张猥亵的表演中, 获得治疗及凝成反叛意志。舞踏深受西方尤其是德国强调非理性、恍惚的超现实主义观念影响, 对世界大战、原子弹爆炸等历史反省和多民族祭仪等建构出一套美学理论。

日本舞踏的产生有着心理 (战败国集体潜意识的屈辱感) 和生理 (身形矮小、内八字) 的因素, 也有传统的“能乐”“歌舞伎”艺术的渊源传承。相对于古典芭蕾那飞升的、超现实的天堂般的身体, 西方现代舞者追求的自然自由、紧张放松、跌倒爬起

论语篇分析在英汉翻译技巧选择中的应用

周琨1狄伟进2

(1.2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056001)

【摘要】翻译技巧能使具有概括性、指导性、基础性的翻译原理具体化、条理化、利用各种翻译转换法准确、完整传达话语信息。它着重解决的是具体翻译转换上技术、技艺上的问题。翻译过程中, 语篇不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还是对译文的构建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译者在翻译技巧的选择上应该对语篇分析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语篇分析;翻译技巧

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 它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 都必须合乎语法, 并且语义连贯, 包括与外界在语义上和语用上的连贯, 也包括语篇内部在语言上的连贯。这也是对原文和译文语篇的基本要求。翻译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就必须在翻译技巧的选择上重视对原文和译文进行语篇分析。语篇分析的范围十分广泛, 涉及语篇的组织和结构分析、语篇衔接、语境、语域等。在翻译时应该为了达到目标而选择恰当的翻译技巧。在了解了语篇分析的重点概念和联系后, 才选择翻译技巧以达到语篇对应、语境对应、语域对应的目标。下面就结合在翻译中实际出现的问题来讨论如何围绕这三个目标来进行翻译技巧的选择。

1.语境与翻译技巧的选择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 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斯基 (Malinowski) 是最早提出语境的概念, 并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 舍此并无意义可言。语境有助于加深以这对原文的理解, 有助于译者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例如:

thoughts on my mind that had little to do with anything a Nippon railways official might say….Was I not at the scene of crime? (From“Hiroshima”the Liveliest City in Japan)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个美国人, 从语境上看, 作者是在“at the scene of crime”他站在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土地上时感情很是复杂, 所以, 如何表达作者当时的感情是一个关键。

……我感情激动、喉咙哽咽、愁思连绵, 这同日本铁路官员说什么毫不相干……。难道我不是就在犯罪的现场吗?为了符合原文的语境, 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译者在翻译时采取了“增译法”。使译文再现了原文的语境, 也有利于译入语语境的读者对这种负罪感的理解。

2.语域与翻译技巧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翻译情景、说话人不同、目的不同、谈话对象不同, 就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语域分析是要针对不容易看出语类的语篇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语场 (政治、法律、科技、宗教等) 、语体 (正式体、随便体、亲密体等) 、语式 (书面语、口语等) 出发来使译文不仅忠实而且“得体”。如从语场和翻译的关系来看, 在英语中题材不同, 他们的用语就各不相同, 在翻译时就尽量要注意到这一点。科技题材多用专门术语, 想“bake”生活用语中可译为“刹车”但在科技文献中如果出现“the function of baking”还是将其译为“制动功能”则显得

的“人间般”的身体;日本舞踏展现的是“暗黒”、“恍惚”、“堕落”的“地狱般”的身体。这种“变态”式的身体言说, 与日本的“剖腹自杀”有着一丝的关联。自杀在日本是一种民族情结, 是对待自己身体的另一种方式。据报道, 日本的自杀率居全球首位。日本文学界也盛行自杀风气, 崇尚武士道的三岛由纪夫在壮年时剖腹自杀, 年老弱柔的川端康成口含煤气, 结束自己的一生。芥川龙之介、公部安房都是以这种“暗黑”、“恍惚”、“堕落”的方式告别世间。日本舞踏以这种“变态极端”的身体方式去言说生命无法承受的沉重, 以达到身体的存在和认可。

老练庄重, 符合科技题材的特点。

3.连贯、衔接与翻译技巧的选择

英汉语篇无论是在结构上、语类上还有使用的语境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想使译文语篇同原文语篇一样的连贯, 那么在翻译时除了理解原文之外, 要使用恰当的翻译技巧来避免不连贯。如英汉语篇的结构差异极易引起译文的不连贯, 有例如下:

Writers cannot bear the fact that poet John Keats

诗人约翰.济慈年仅26岁便潸然长逝, 作家们对此深感惋惜。他们过了26岁之后, 便无不戏谑的叹息自己一生无所作为。译文对同位语从语、时间状语从句的位置进行了调整, 并作了断句处理, 使译文既简洁, 又有文采, 并且突出了主要内容。在翻译处理上, 要通观原文的语篇结构, 根据英语句子的特点借助关系词, 理清长句脉络, 分出主次, 贯通原文, 打破原语序, 按汉语的语言习惯来表达, 已达到译文的连贯与衔接。由此可见, 译者在翻译时, 不仅要注意使用翻译技巧使译文连贯, 也不能忽视原文和译文的衔接手段, 如: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等。通过连贯和衔接来进行翻译技巧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一举两得, 即达到了译文的连贯, 又使用了不同的衔接手段。

翻译技巧是人们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 根据英语和汉语在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总结出来的, 是译文地道、合乎表达习惯的种种方法。翻译技巧对提高翻译水平来说确实非常有效, 只不过不能走极端。翻译技巧的选择应该从宏观的语篇出发。合格的译者不仅要具备语篇分析的能力, 还必须首先具备语篇意识。就是要求译者将语篇看作一个整体, 而不局限于词、短语、句子, 从语篇整体把握原文、理解原文、再现译文。

摘要:舞踏是一门以强烈“身体”表现的新兴舞蹈,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当时的日本反战、反美, 学潮运动迭起, 受此影响, 日本舞蹈界一反过往追求西方舞蹈为主旨的信念, 开始正视日本人身形矮小, 无法表现芭蕾修长线条的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 土方巽找到一种原始自然的舞蹈表演方式, 那就是舞踏。本文从舞踏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 通过对舞踏的艺术风格与特征的阐述, 试探寻舞踏以“身体”表现为核心的舞蹈美学观念。

关键词:日本舞踏,美学

参考文献

[1]、刘青弋.现代身体的身体语言.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2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发出的最直接的感受。恩格斯曾经说过:意识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那么“爱”就是“花朵”只所以美丽的原因。剧中将机器人的爱与人的爱交织在一起,形成对比与呼应,让人们看完之后无尽的沉重感

当莫妮卡念完启动程序后,大卫开始有了思想,有了对莫妮卡无限的无条件的爱,那爱比任何人类都来得纯粹来的真诚。可是最终莫妮卡最终还是抛弃了大卫?大卫也开始了,寻找蓝仙女的历程,他不会相信那只是一个童话,因为这是他唯一能够获得妈妈爱的方式„„

对比是整个剧中最扣人心弦的地方。马丁与大卫之间有着明显的对比,大卫代表的是初生的孩子的纯朴,而马丁则代表着被社会腐蚀所形成的那种邪恶。大卫是机器,马丁是人,人永远是鄙视自己发明出来的产物的,在马丁的眼中,大卫仅仅是一个新款的超级玩具。马丁时刻压迫着大卫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那份权利,而大卫总是默默地忍受,没有任何地反抗。

并且,大卫并不孤单,他不是唯一懂得爱的机器人。泰迪与机器舞男也是和大卫一样懂得爱的,并且是有意识的。当大卫相信马丁的话后去剪妈妈的头发时泰迪也去了,因为他也相信了。最后他没有选择和小女孩在一起而是选择找到大卫,因为他也同样希望能见到懒仙女,也变成孩子,得到妈妈的爱。对于乔他在被抓走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曾经存在”。没有什么事情比预先知道自己要死更加可怕的了,但是他却能笑着离开,他坚信大卫可以变成一个真人,如此高尚的情怀恐怕普通人都难以做到。这些都是机器人给我们带来的感动。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3

千百万年以来,先行者们在对孕育人类的大自然的不断探索中,逐渐认识了世界和人类自身,一步步从蒙昧跨入野蛮,走进文明。现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文化、科技成果都是伴随着这一进程而发生发展的,人类社会也在对周围未知世界的探索中逐渐形成。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原本被地理文化圈所分割的孤立文化相互交织、碰撞,产生出新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可以说是人类的探索探险活动成果,促使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成几何级数递进。

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最初的本能和原始的冲动,发展成为了有意识的、目标明确的全方位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巨大探险浪潮。

我国的漂流探险活动就是人类探索探险活动的一个现代版的缩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国漂流探险先驱们最初走过的历程:

1985年,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抱着“抢在美国人之前由中国人第一次漂流长江”的信念,西南交通大学电教摄影员尧茂书形单影只地踏上了长江源头,在人迹罕至的长江上游漂流了1200余公里后,于1985年7月24日在金沙江通伽峡附近不幸翻船遇难。

也许是沉闷、窒息得实在太久,尧茂书,一个普通中国人,以他的生命为代价唤醒了国人沉睡的意识,江河漂流探险活动如火山岩浆般喷发……

1986年成了长漂高潮年。尧茂书的壮举在中国民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首漂长江热”。三支长漂队竞相角逐长江,分别于当年6月和7月抵达长江源头,在全长6300公里、落差5400米的我国第一大河一长江上,展开了一场连续的、持久的、惊心动魄的漂流探险搏斗。人们发出誓言:要“一寸不落”地全程漂流长江。

这三支队伍是: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三支队伍共牺牲了10名队员。

回顾往事,可以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寸不落”、“全程漂流”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涵盖一切的主旋律。在技术装备、人员培训、安全和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漂流队员们怀揣“简单而崇高的理想”,外加一腔热血,面对无法预知和左右的现实,面对滔天的巨浪,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以生命为代价的壮举,一时间“长江漂流”这个概念变得很大很大,大到“为国争光”。但是,随即而来的重大牺牲和伤痛引发了国人沉重的反思和总结。

18年过去了,抚平巨大的伤痛用了太长的时间。但是,中国漂流者一路走来,他们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不再孤独。“还漂流以本来面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参与者已经能够以更理性、更平和的心态对待漂流;“珍惜生命”、“讲究科学”,共同的理念已经成为贯穿整个漂流探险活动的准则;对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保护,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发掘和开发已成为漂流探险的主题。

目前,在我国广袤丰富的江河中万舸竞发,群众性漂流活动已悄然兴起,商业漂流市场及其相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这些活动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漂流探险活动已开始真正走向成熟和理性。

同时,与国际漂流探险事业和漂流探险文化的全面交流与合作正方兴未艾。2004年7月,中国漂流探险队带着自己的梦想和中国人民的友谊,带着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美好愿望,第一次踏上了美国科罗拉多河鲜红炽热的堤岸,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击水飞舟。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分工明晰、组织严密的新一代中国漂流探险队呈现在世人面前,他们接受了奔腾不息的科罗拉多河自然伟力的考验,成功漂流科罗拉多河,这一壮举成为我国漂流探险事业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通过十几年的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漂流探险活动今后的发展方向。

首先,“珍惜生命”、“讲究科学”、“人与自然的亲和”的理念应该成为漂流事业的根本,只有这样漂流探险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其次,规范漂流探险活动,制定指导性的漂流安全和技术标准,建立中国自己的江河漂流级别评定标准及相关的评定委员会,建立正规的培训制度,培养一批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有实际操作经验,能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救援知识的专业队伍,在每次漂流探险活动中亲自参与指导,以确保活动的安全实施。只有这样,漂流探险事业才能有序发展。

再次,积极谋求企业与媒体的参与和关注,加快我国在漂流装备方面的技术革新。企业和媒体的参与是漂流探险活动蓬勃发展的源泉。在科罗拉多大峡谷漂流活动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的漂流设备尽管已有很大改进,但只相当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产品水平,整整落后人家30年,应该更新漂流装备,使漂流更加安全可靠并以此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此项活动。只有这样,我国的漂流探险事业才能快速发展。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4

关键词:安乐死,合法化,可行性

0 引言

安乐死亦称安死术,是英文“euthanasia”一词的汉译,最早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一词,本意为“快乐死亡”或“尊严死亡”。其实,在80年代以前,法学界对于安乐死的争论主要在国外,直到1988年全国和上海的各界专家学者才组织了一次关于安乐死的研讨会,而在同年召开的七届人大会议上中国妇产医学和儿科专业的泰斗严仁英和胡亚美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安乐死立法的议案。。”

1 学界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理由。

近年来尽管安乐死合法化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但实践中仍遭到司法界的否定评价和立法者的搁置,持否定意见的仍不在少数。归纳起来主要有: (1) 医学观念上,反对者认为医生的天职在于救死扶伤,挽救生命。这是我国医学上的光荣传统,医生对无可救药的绝症患者实施安乐死,即违背了医生的职业道德。 (2) 刑法的目的与刑法规定来看,反对者认为刑法保护一切人的生命,只要未犯死罪,任何人都不能结束他的生命,刑法第1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并没有排斥安乐死,实施安乐死与法不容。 (3) 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各国法律,道德,舆论和风俗习惯对痴呆,严重畸形,伤残乃至各种濒临死亡的人普遍采取极其宽容的态度,这是人道主义精神在全人类中的普遍体现。安乐死的作法是对人生命权的剥夺,是极不人道的。

2 安乐死在中国的可行性

其实,安乐死虽然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安乐死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与解放前相比,医疗科技水平确实进步了一大截,许多以前视为绝症的病症现在已如同感冒咳嗽那样简单,很容易就被治疗。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无法救治的疾病仍与人类同在。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生命受到癌症的侵噬。而且,医疗的进步也并没有阻止更为可怕的疾病出现。艾滋病肆虐多年尚未降服,还有非洲的一些地区近年来流行的“埃博拉”病毒,出现的原因尚不知晓更不要奢谈预防和治疗了。在亚洲,继非典型性肺炎之后又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的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承受痛苦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在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面前,我们怎能眼见病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奢求不可预期的新疗法出现呢?那是不尽情理的。其次,安乐死在中国具有可行性的最大一个原因是,中国人还很不富裕。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人民生活并不富裕而且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并不完善,但是,使用现代化的先进医疗技术用人工的方法去延续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的生命,让他长期住在医院,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样的花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倾家荡产,对于国家和集体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许多病人也正是出于为家庭经济情况考虑而积极要求实行安乐死,但由于安乐死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其合法化,一些医院或绝症患者只能采取“自然死亡法”。这实质上就是采取消极的安乐死,对绝症病患者来说却增加了痛苦与折磨。再次,安乐死一词也并非完全是一个舶来品,在中国无论是在文化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安乐死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呢创立的佛教就宣扬“涅槃”的目的,方式与安乐死不同,但“涅槃”所达到的死亡状态是快乐,舒适和安静,在这一点上与安乐死十分相似。据我国历史小说记载:唐太宗的大将尉迟恭见偏将三保被敌兵断去四肢,虽目光仍在流动却已口不能言,气息奄奄。他不忍爱将惨受痛苦,遂刺其胸而死。唐太宗并没对尉迟恭降罪,这也与当代安乐死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早在古代人们就渴望摆脱临终的痛苦和渴望尊严的死亡。既然生存是人的权利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享有死的权利。生命短暂才短短几十年,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快乐生存的权利,但当生已无望之际,给予其死的权利也是合情合理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延续人的生命却不能使人得以永生,更何况当这种延续只能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痛苦时则更是完全不必要的。最后,国外某些国家关于安乐死的立法和实践对于我国安乐死法律问题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思考意义。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工业革命掀起的第三次浪潮,医学革命得到了复苏,安乐死合法化的讨论再度兴起。早在1960年就有人在英国议会提出了安乐死法案。1962年,日本最高法院规定允许早死条例并附先决条件:本人愿意并提出申请,医生诊断患绝症,患者痛苦异常,亲属同意。197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通过了《自然死亡法》首次在法律上承认了“死的权利”。世界上第一部安乐死立法是澳大利亚1996年7月1日通过的《垂危病人权利法》。但这部法律在1997年3月25日被废止,总共才实行了8个月。如果减去1996年12月众议院通过中止法案后的三个月时间那么真正生效的时间还不到半年,其间实施合法安乐死者只有四人。2001年4月,荷兰再次通过一项安乐死法案,不但承认安乐死在荷兰的合法性更“惊世骇俗”的是它还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权益,该法规定“6到18岁未成年人可以在同家长商讨后一同作出决定”,“对12到16岁的青少年,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作出决定”同成年人一样,未成年人每一例“安乐死”的实施必须有该地区“终止生命监督委员会”签署同意才进行。这在我国又一次掀起了讨论安乐死的高潮,长期承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纷纷提出申请,请求安乐死。

3 应该使安乐死合法化。

3.1 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

中国有句俗话不如赖活者”可是当人们的生命真正面临着好死和赖活的选择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好死。为什么呢?因为生命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并非是永恒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的活着,于是人们努力地提高生命的质量,体现自身的价值。可是当一个人的生命只具有纯粹生物意义上的存在或是只能在巨大的痛苦中等待死亡时(生命的质量已大大降低),而医生却硬要拖延使他承受痛苦,实际上这是对病人的一种虐待,恰恰是一种不人道。中国有句俗

3.2 使安乐死合法化可以减轻家人的负担

患者主动提出安乐死出于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而在我国患者提出安乐死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出于沉重的家庭负担。在我国医疗保险不十分完善的今天,城市居民或许还享有那为数不多的医疗保障费用,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生病上医院完全是自己掏腰包的事。这就导致了农村的患者得了重病没钱治疗。小病变大病,大病更没钱治疗的恶性循环,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生不如死,而当生命结束时又为其家人遗留下一笔难以承受的巨额债务。我们并不否认生命的珍贵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在讲究经济效益的今天,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平衡问题。既然死亡已成为一种必然,我们又何必以牺牲健康者今后正常生活为代价来维持其痛苦的生命。让患者合法而安详地选择死亡。对于国家、患者本人及其家人都好。患者主动提出安乐

3.3 物竞天择, 安乐死适应了自然界的进化规律

“物竞天择, 适者界永恒不变的规律,即便是充满智慧的人类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无论在动物界还是在人类世界,那些能适应恶劣环境或自然界的各种病毒的生物即适应自然者得以生存并繁衍后代,把这种基因传下去,使种族得以延续。而不适应者就会死亡,灭绝。正是在这种残酷的抉择中人类才得以进化,才从四肢爬行动物进化到现在会使用工具,会思考的人。安乐死正是适应了这一规律。人从一出生就面对着自然的选择,而自然的选择是残酷的,总有一些人是不符合种群优化标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只能使人们在对抗自然的选择时,增加战胜自然而存活的机会,但现代科技不能代替自然的选择使那些不适应的人生存下来。否则人类就永远不能进化。因此,使安乐死合法化,让那些在自然选择中淘汰下来的人平静而安详的离开人世是符合人类进化规律的。“物竞天择, 适

3.4 安乐死者是对患者的临终关怀, 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反对安乐往喜爱指责安乐死的实施是一种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不人道的。但是,安乐死的目的正是为了尽早结束病人的病痛,是对绝症晚期病人的一种临终关怀,是真正的人道主义。从医学上来说,任何一种绝症到了晚期往往是痛苦不堪的,特别是当患者的病情恶化时那种痛苦往往使其难以忍受,只有靠增加止疼药的剂量来缓解,而同时因为服用大量的多种止疼药物又会引起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使之更加痛苦不堪,而这种痛苦的频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日益频繁,经常折磨得患者不成人形。正因为如此,剥夺绝症患者死的权利使其必须承受如此痛苦的死亡是非常不人道的。安乐死对于临终者来说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幸福。反对安

3.5 人的生命的自由

安乐死是一个哲学问题, 这个哲学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完全属于他自己,换而言之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有没有完全的支配权。在西方社会非常崇尚个人的自决权 (Idividual Autonom y) ,个人自决权的概念在生命伦理学的讨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个人具有自己决定外界对其身体作某种医疗行为的权力,辛格曾认为“尊重独立地原则告诉我们要允许富有理性的人们根据自己独立决定去过自己的生活,而不受强迫或干预.如果富有理性的人们独立的选择去死,那么独立的尊重之心将引导我们帮助他们去做他们选择的事情。”而大多数反对安乐死的人则认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没有完全的支配权,原因在于人是社会的动物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要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那么既然我们的生命不属于我们自己,那他又属于谁?既然我们无权结束自己的生命可为什么各国均不把自杀作为一种犯罪呢?关于自杀问题是否作为犯罪处理,并不存在争论,除了封建时期的教会法以外历来各国均不把自杀作为一种犯罪来处理,自杀最终从一种犯罪变成了人民的权利。那么安乐死其本质上也属于自杀,是自杀行为中极其特殊的一种,理应也不视为是犯罪。我们说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即行为人在享有自由时对他人、社会的合法利益不造成损害。安乐死虽然是人为结束生命的行为却是在病人及其亲友主动要求下,无痛苦的进行,并没有损害社会或他人的权益。既然这种行为只涉及当事人自身权益而当事人又是自愿的,这也是安乐死应当合法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可否认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中也有许多痛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承认人们有死亡的权利,让安乐死立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因为安乐死的不合法同样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安乐死既然无法在立法中正名,无法合法化,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例仍然作为杀人案来处理。安乐死没有合法化的“名份”但安乐死在许多病例中又确实存在必要性。这就使那种变相的安乐死或在私底下秘密实施安乐死的情况大量存在,这就更加不利于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保护。

安乐死是人类理性面对现实,探索死亡文明的客观体现,是人类社会在文明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尽管安乐死的合法化在我国还在研究,还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质疑,但社会现实状况已表明面对这样一个群众日益支持不断的社会问题,立法者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法律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否则所形成的事实不过是法律的放任。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提高,安乐死必将为法律所承认和规范。

参考文献

[1]2003年7月17日《南方周末》25-27版报导.

[2]2003年7月17日《南方周末》25-27版报导.

[3]陈晓青, 李瑾.《论安乐死的法律问题》.摘自《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1期.85-88.

[4]欧阳涛.《安乐死与立法》.摘自《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1996年6期17-24.

[5]赵健雄.《我国早期的“安乐死”思想》.摘自《健康报》1996年10月19日) .

[6]王红漫.安乐死问题立法进展比较.摘自《现代法学》.2001年4期152-156.

[7]王红漫.《安乐死问题立法进展比较》.摘自《现代法学》.2001年4期152-156.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篇5

生命中我们不能承受的有很多。母亲给我们的生命以及她的养育之恩,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妈妈生我的时候,是怎样的呢?我想:一定是撕心裂肺、难以忍受的痛,是十分辛苦的。我听了妈妈生我的经历后,我心中既震惊又感动。我可以想象妈妈生我时的那种痛不欲生。

妈妈生我的时候那么痛苦,可是我却常常把妈妈对我的关心和付出当成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在生活中,我总是会和妈妈顶嘴,每当她唠叨时,我总会不耐烦的跟她吵起来,却没有想到母亲给予了我生命,我能用什么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呢?现在,我很惭愧。我了解到妈妈生我时的痛苦,然而她还是忍了过去。那我还有什么不可忍受的呢?

翻看着一张张婴儿照,我更是感慨万千,照片里的我,睡在妈妈的怀里,妈妈抚摸着我哄我睡觉,我依靠在妈妈的怀里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

妈妈为我付出的,我是说不完,道不尽。妈妈的爱是无私的。记得有个故事:一棵树一直为小男孩无私奉献着,为小男孩做任何事都感到快乐,却从来没有让小男孩回报,直到那棵树只剩下一个树桩。这就好比我们的妈妈,心甘情愿地为我们付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否一次性消失的,还是无限循环的。倘若永劫回归是确然的,生命的每一秒都有无数次的重复,那么,人的每一次决断都连着永恒,成为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这重复的生命,是母亲给予的,所以母爱是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总之,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妈妈,我爱你!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6

《雷雨》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阴暗社会中的畸形灵魂——蘩漪,使她成为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经典形象。在遭受了男权社会的压迫后, 蘩漪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作为反抗,她选择了不伦之恋,然而,她并没能在爱情中得到拯救,一番挣扎之后又归顺了男权秩序,并借助男权迫害他人,而最终自己也变得一无所有。蘩漪的悲剧命运也昭示着女性解放之路的曲折与艰辛,这也使她成为文学史中的不朽典型。

在精神分析视角下,审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特殊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角度进入蘩漪的内心,结合精神分析学相关理论,对其形象进行心理学的剖析和解读,进一步窥探她的内心世界,进而揭示其不可承受之重的悲剧命运的心理原因,以逐步理解特殊时代女性精神焦灼下的生存困境。

一、性本能的严重压抑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其中,性本能是支配人类精神活动的主要动力。性本能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力量,即力比多。性本能作为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力比多若受压抑,便转变而成焦虑,或以焦虑的方式而求得发泄。”①处于长期压抑状态的性本能,将会使人失去生命的动力,最终可能精神失常。

作品深刻揭示了蘩漪本能欲望——严重压抑——彻底疯狂的生命动力转换过程。蘩漪17岁嫁进周家,风华正茂的她正值青春年华,却要委身于一个年长自己20岁的男人。与周朴园之间格格不入的思想、性格、道德观念,使蘩漪处在被压抑、被摧残的地位。她无法和周朴园产生感情,只是无爱无望地被禁锢在监狱似的周公馆,残喘、挣扎、干枯、等待死去,过着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蘩漪不被满足的欲望也在感情的枯井中慢慢走向极端。

1.情欲的炽烈 蘩漪正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欲望不能达成的处境中徘徊,直到被少年的热情和愤怒冲昏了头脑的周萍出现,满足了繁漪长期压抑的欲望,改变了她的生活。这一段不伦的恋情,在周萍而言是冲动,是一时的意乱情迷,足以引起日后无尽的恐慌和烦恼。而在繁漪,则是情欲带来的生命的死灰复燃。在繁漪的心中一直燃烧着一股深沉的、随时预备冲出来献出自己、毁灭一切的情欲之火,在她无数冰冷和干渴的长夜滋养下,一旦喷发出来,便如洪水猛兽,所及之处,摧枯拉朽,这股炽烈的情欲之火也灼尽了她的理性意识,成为其悲剧的出发点。

蘩漪对周萍炽烈的情欲完全是其体内过剩的“力比多”的发泄,是她感情无法以正当途径释放而变态的迁移,也是她性本能在受到严重压抑后的疯狂占有。悲剧的因素不仅在于外界的威胁,更在于人的本性之中。因此悲剧不是人们可能遇到的偶然,而是人人必将面对的必然。当情欲与生命相始终,悲剧因此无休无止,不断袭来。蘩漪最终难以承受现实和情欲的冲击,一步一步地滑向精神变态,导致人格分裂,成为自我毁灭者。

2.母性的淡化 “曹禺先生有意淡化了蘩漪的母性意识”②,“母亲”因为熊熊燃烧的情欲之火毁掉了自己的儿子。蘩漪曾试图努力维护其在儿子周冲心中“母亲”的完美形象,因此她在儿子面前不敢过于放纵自己的情欲,并尽力掩盖和周萍之间的关系。然而这长时间的压抑令她不能喘息,当她无法控制自己对本能的满足与欲望的痴迷时,便无所顾忌,以至丧失母性。在此过程中,她自我压抑造成自我否认、愤怒、变异、扭曲、畸形并最终爆发。在那个雷雨之夜,她作为一切阴谋的策划者,如刽子手般先是毁了儿子的美好爱情,再残忍的将儿子与情人逼向死亡的深渊,使整个家庭陷入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她不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爱情,还失去她唯一的亲人,巨大的悲剧导致她彻底疯狂。

二、潜意识中对男性的深重依附

潜意识学说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核心部分。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历程分为三层,上层为意识,中层为前意识,底层为潜意识。弗洛伊德发现:在人类的自觉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内在驱动力,这个驱动力始终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支配着人们的实际行为,这就是无意识。他认为:“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③因此实际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并不是他清醒明确的意识,而是一种潜在、盲目、混乱的本能冲动,即潜意识,它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及其所产生的欲望而被风俗习惯和法律道德压抑到意识阈界下所不明确的心理部分,潜意识在人类的心理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人的人格的成长、心理和行为有重大的意义。

1.女性意识的湮没 蘩漪生活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三个时期都在她的身上打上了印记。她上过私塾,又受过一点新的教育,这不仅使她具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她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条件,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她便不能安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不愿沦为男权秩序的奴仆,对于封建家长制表现出抗议:“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本性的。”④她渴望着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想要改变身为“工具”的境遇,力图作为一个“人”而“真真活着”。

虽然蘩漪的思想曾接受过新思潮的冲击,但是封建礼教在她的头脑中仍占有统治地位,她具有旧式女人身上挥之不去的封建色彩,潜意识中仍存在着对男权深重的依附。如曹禺先生所说:“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⑤她在仆人面前依然保持着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对侍萍、四凤这种“下等人”同样有着深重的阶级偏见。对于周朴园强加给她的“贤妻良母”的“紧箍咒”,蘩漪也是违心的接受,只能以与周萍的乱伦作为报复。当周萍的爱成为了蘩漪生的希望,而令她愈陷愈深时,她便可以不择手段地乞求,妥协,甚至愿意委曲求全地和情敌共生以挽留周萍,周萍于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情人,而已然成为她生命存在的意义。蘩漪将自己的未来和精神家园过多地构筑在了这段不伦之恋上,让所谓的“爱情”承担着自己生存的价值和命运的责任,这种孤注一掷的爱情追求,“实际上是封建制度和男权观念统治下女性心灵的一种奴化”⑥,其女性意识也在其中被彻底的湮没、埋葬。

2.男性意识的归依 蘩漪的人生悲剧不仅在于她是男权的受害者,更表现在她一番挣扎之后对男权的归顺和依附。当自己的幸福被“终止”,就借助男权的力量来毁灭他人的幸福。蘩漪凭借自己的地位和周朴园的权威破坏周萍与四凤的爱情,为阻止周萍离开,她不仅凭着男权给予她的“太太”身份和与之俱来的权力为挟,甚至请出周朴园,要借他的权威来宣布周萍和四凤这样的“下等人”恋爱的非法性,她曾经反抗过的男权竟然成了她的精神资源和力量依靠,蘩漪昔日女性意识的光辉已经完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深陷男性意识的泥潭无法自拔。对男权的依附并没有让蘩漪获得心灵的安慰和复仇的快感,反而让她活得更加沉重。蘩漪最后发了疯,从此沉入非理性的漫漫长夜。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女性很少尝试独立地生存,总是依凭男性来获取安全感和生命存在感,她们总是拼命地找寻自己的归宿,好像缺少男人就无法生活。这无疑是其自我意识丧失下,潜意识中对男性的依附感逐渐强烈使然,她们自愿让自己处于男权世界的阴影中,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使自己很自然的被置于一种封建伦常下的奴性地位。而她的反抗不过是把自己由婚姻的奴隶变成欲望的奴隶,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在男权社会里他者的身份,也就不可能有力量完成自我拯救。没有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不彻底放弃对男权的幻想,女性的自我解放是难以实现的。

三、“一仆三主”的多重人格困境

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建构理论中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主要是由性的冲动构成,不受逻辑、理性、社会习俗等一切外在因素的限制,无条件地遵循“快乐原则”行动,没有道德是非和价值的约束,无所顾忌的寻求本能需要最大限度的满足。而“自我”则使本能更加现实化、理性化,它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了人各种理智和意志的部分,其遵循着“现实原则”。“超我”则是被道德化的自我,代表的是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遵循“理想原则”。这三部分人格结构构成,各自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因而总是相互矛盾、冲突。繁漪以自身作为中介,就不得不处于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和自我的限制的夹缝中,陷入“一仆三主”的多重人格困境。

1.本我的原欲驱使 如弗洛伊德所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⑦处于青春年华的蘩漪有着对个人幸福和自由的强烈追求,有寻求爱情慰藉和心理宣泄的本性欲望。然而周家闷罐般的囚牢生活,使其追求快乐的“本我”遭到极大的压抑。“我的心并没有死。”“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⑧她发自灵魂深处最响亮的呐喊,也是其对“本我”的执着追求。本来蘩漪就像一朵艳丽的花朵要无声无息的凋谢、死去,可周萍的出现又给她带来了“本我”的希望和幻想,她所渴求而不得的“本我”激情终于找到了承载的对象,周萍成了她疯狂原欲的突破口,由此带来其“本我”的激流一经喷发,不可遏止。

2.自我的现实阻制 繁漪所面临的“自我”阻制主要来自于周朴园对她的“为人妻为人母”的精神压抑以及周萍对她心灵上肉体上的压抑。蘩漪一直困顿其中,作者把它具象为——她老是装病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她在“牢笼”中苦闷生活,多年忍受着丈夫的冷酷淡漠,不得不压抑内心蓬勃的“本我”;而周萍的始乱终弃让她势如破竹的“本我”原欲被霎时封止,不得解脱。而蘩漪却并没有选择弃家远逃,这同样也是“自我”在内心起作用。多年来,她已经过惯了舒适豪华的生活,一时无法割舍;此外她对周萍还抱有幻想。也就是说,她之所以能够控制本能的冲动,推迟自己对周萍对这个罪恶家庭彻底报复的行动,其实是出于现实需要,权衡了利弊的。

3.超我的精神枷锁 蘩漪并非是一个赤裸裸的泛性论者。她十分清楚自己与异子之间的畸形关系与伦理相违背,应是为世俗所不容,为世人所唾弃的。蘩漪到底也是一个生活在旧式社会中受过新式教育的女人,她头顶的道德光环受到来自旧式传统礼教和新式教育的双重映照,她想要满足自身的欲望,想要逃脱周朴园设下的牢笼,却没有更进一步的行为,是因为她本身就给自己设下了这种道德意义上的精神枷锁。蘩漪痛苦的最终来源,就是这种精神枷锁的存在,她想要冲破它,却又始终被它所禁锢。另外,儿子周冲的存在多少使她有些不安,总需在其面前维持表面的母性形象。正是这种超我的抑制,才使她的本能冲动大部分是以隐蔽的方式而宣泄的。

4.人格的失衡与畸变 蘩漪的“本我”欲望因周萍的抛弃和周围各种道德上的抑制而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其内心的欲望与现实的压抑之间就产生了一种不断抗衡的过程,但这种抗衡在她歇斯底里地追求本能的满足时,便无原则地倒向了“本我”一方,这种盲目的本能渴求使她逐渐无视其强大的外部力量,作为现实准则的“自我”和道德规范的“超我”都已经无法约束她了,这种人格的失衡造成了蘩漪内心的扭曲和畸变。“她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犹疑地踏着艰难的老道。她抓住了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救出自己,但这条路也引到死亡。”⑨当“本我”欲望完全幻灭时,蘩漪也处于了人格的绝境之中从而走向疯狂,开始报复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现实,而她疯狂举动的结果,致使整个家族颠覆,自己的情人、儿子死亡,当然也导致了自身的彻底毁灭!

四、结语

曹禺先生对“蘩漪”寄予着最为深厚的感情,他认为:“蘩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⑩在其富于艺术创造力的笔下,蘩漪意识中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渴望,对命运和未来的追索,对男性世界的抗争,对个体生命的深层体验,在周公馆这个压抑的封建大家庭中被消磨殆尽,人格和心理上发生了严重的畸变,展现了特定时代女性生存的悲哀。如曹禺先生所说:“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任人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11}

蘩漪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在于她万般纠缠又无法逃离而陷入的沉重的心理困境。而在跨越了数十载的当下,这又何尝不是现代女性已经触摸到,或还在其中而不知其存在的困境之城呢?当然,现在的我们比过去的人们要自由许多,但谁又能否认新的围墙正在建起呢?由此,现代女性必须成长壮大自己,强化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根深蒂固的附庸地位中走出来,逐渐消泯自身对男权文化的认同感与追随之心,逐步找到自身正确的社会角色与定位,追求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精神上的自主,努力使自己具备成熟的现代独立人格。只有这样,女性才能获得纯粹的自由和解脱,才能真正摆脱不能承受之重的悲剧宿命,才能在自我接受与自我认可中找寻并实现人生价值,在身心的涤荡与净化下享受更加美好的生命姿态。

————————

注释

①③⑦[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②卢皓:《在屈辱和伤害中畸变——论蘩漪变态性格的合理性》,《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④⑤⑧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⑥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

⑨⑩{11}曹禺:《雷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语文不能承受“情感”教育之重 篇7

一、过分注重“情感”教育, 把语文教育引向“不可教”的路子

理性思维模式由于其逻辑性、分析性和判断性的特点, 具有本质上的可教性。而我们的传统语文教育更偏向于以整体性、直觉性和感悟性为主要特征的感性思维模式, 其本质上具有不可教性。语文教育, 强调“情感”教育,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及主观表达的技能, 让学生个体生命对于知识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丰富。但弊端很大: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是怎样读、写的“方法”。怎样读、写, 首先是要具备相关的读、写知识, 而知识是随着技能获得的, 技能又是通过实际训练而形成的。实际训练就意味着要使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辨能力, 不仅是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感悟, 更重要的是在学的过程中去揣摩、发现、总结规律, 以便生成和提炼相应的读、写方法。读、写知识是客观的、绝对的, 因此, 语文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 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通过学生认识间接经验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 具有间接性、领导性和教育性。学生的发展方向既要合目的, 又要合规律, 语文教育就在于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确立合适的方向。

二、过分注重“情感”教育, 把语文教育引向“偏认知”的路子

学生个体生命不是孤立的单个存在, 而是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 是一种社会关系性的存在。学生的社会关系性存在方式不但关联于人的内在意识, 而且超越人的内在意识的感性对象性、客观普遍性。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及其生活的社会性对学生精神生命的某种决定作用, 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学生生命本能的冲动和释放。这决定了语文教育既具有个体发展的功能, 又具有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而我国当前语文教育较强调学生个体的主观表达、“个体内省”, 凸显以学生自己为主的认知方向, 对于学生个体社会认知意识的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殊不知, 学生“全人”的标志, 除了学生个体的身心和谐发展以外, 还有健全“社会我”的发展。语文教育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完善是根本性的, 而社会生命是精神生命在社会领域和应用层面的延伸。前者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后者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我们既不能以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来代替或者排斥人文性, 也不应该以人文性来抵消工具性。语文教育既引导人思考“为何而生”的意义, 又不能放弃教人“何以为生”的本领。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未来必定要承担社会中某一项特殊的任务, 担当相应的社会角色, 而自己要成为适应这种角色的人。这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适当加强对学生社会认知的教育, 使学生受教育的同时, 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转变, 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由一个自然人、精神人转化为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 参与社会生活, 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

三、过分注重“情感”教育, 把语文教育引向“弱理性”的路子

“理性指的是一种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关键纽带, 是我们走向‘绝对实在观’的通道, 是世界借以指导我们获得对它的正确描述的途径”。[1]许多语文教师认为“理性”仅是对自然学科提出的要求, 像语文这样的人文学科并不需要十分强调“理性”, 这是因为, “如果人文学科涉及的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那么就无法根据事先得到具体说明的标准来评价它们的成功。如果我们已经知道我们要满足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就不会关心我们是否在追求正当的目的”[2]。相对于“理性”, 传统语文教育观认为, 其与学习者的生活积淀更贴近, 学生阅读认知是可以依靠生活积淀的“情感”教育而自然获得的。诚然, 这种教学观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需要有一些激情、意识、灵感和直觉等非逻辑、非理性的因素, 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完成。比如说明文、议论文、新闻等, 需要的往往是理性思维。作为文化科学, 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即认知和情感不是分离的, 而是交叉整合的, “情感不是仅仅从情感自身中得到发展, 它要融认知于己身。只有这样, 人的情感才能从原初的本能性情绪提升为‘有知识的情感’”[3]。

四、过分注重“情感”教育, 把语文教育引向“虚表达”的路子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经过一系列缜密研究以后, 曾下过这样的结论:“情感表达功能的言语, ‘抒情色彩强烈’的言语, 具有言语的全部特征, 很难归之为智力活动。”[4]即“情感体验”类表达是一种比较“虚”的表达。而我国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是:停留在这种直接感知文本的缺乏明确目的的“虚”表达上, 在课堂上尽量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于文本的主观感受, 而相对忽视学生反思思维的培养。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能动的反映并认知知识的过程, 循序渐进地经历着由最初的直观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理性认识的过程。“虚”表达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仅存在于浅层次感性认识阶段。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知识来表达新知识, 更在于以原有知识为基础产生、发现新知识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 产生属于自己的“新知识”。可以说, 受教育不在于肯定自己, 不在于“占有”知识, 而在于否定自己, 生成“思想”, 产生创造, 通过对“现实规定性”的反思和批判, 实现对“现实规定性”的否定, 进而树立新的目标, 实现新的理想, 达到新的水平。我们的语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有效指导, 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从浅层次的感性认知文本中走出来, 深层次理性地挖掘文本内涵, 完成从“虚”表达到智慧的“实”表达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刚.论理查德·罗蒂的科学理性观[J].理论月刊, 2010 (8) .

[2]RORTYR.Objectivity, relativismandtruth[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3]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不能承受税收之重的跨境电商 篇8

“4·8新政”出台后, 遭来各方质疑, 海关总署又发文通知新政暂缓执行一年, 过渡期的截止期为2017年5月11日 (含11日) 。“4·8新政”的暂缓执行是一场政府监管部门与市场的博弈还是给还未“醒过神”来的跨境电商留出适应的时间?未来跨境电商的发展之路将何去何从?

一份清单告别免税时代

在此新政之前, 依托保税区的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按照个人物品邮寄入境的行邮税征税, 具有一定免税额度;而新政实施后, 取消了免税额度, 单独计算跨境电商税, 个人物品邮寄入境仍按行邮税征收, 具有免税额度, 但这就意味着税率将有所提高。

根据规定, 单次交易限值提高至2000元, 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20000元。在限值以内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 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 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共包括1142个8位税号商品, 主要是国内有一定消费需求, 可满足相关部门监管要求, 且客观上能够以快件、邮件等方式进境的生活消费品, 其中包括了部分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以及部分化妆品、纸尿裤、儿童玩具、保温杯等。

“正面清单”的亮相, 以及新税制的实施, 意味着我国在跨境电商进口发展初期实施的按个人物品征收行邮税的低门槛、低税率的政策红利结束, 尤其是取消500元的免税额政策, 表明昔日购买500元以下低价消费品的“免税时代”也宣告终结。

这对于跨境电商在免税机制下生存的跨境电商来说, 影响巨大。新政前, 一直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 (化妆品、保健、母婴、) 税率较低, 最能拉动流量。正是此类产品与一般贸易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 备受各大跨境电商企业青睐, 成为销售的主要核心产品。然而按照新政的规定, 提高税收, 那么电商们提价是不可避免。因为现有电商纯利润没有过10%的, 但是母婴、食品、化妆品增值税增加幅度接近12%, 甚至超过30%。如果跨境电商平台想要维持原有毛利率不变的话, 一般商品的价格将上调至少15%, 部分商品甚至接近50%, 这无疑不是把税收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如果消费者不买账, 选择其他替代品, 那么这对电商的生存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什么出台“4.8新政”?

随着新政的出台, 门槛的提高, 打响了一场跨境电商的生存之战。更为电商企困扰的是, 眼下正是处于发展趋势一片向好的业态之中, 为何政府管理部门要出“4·8新政”, 给跨境电商企业一个“拦腰斩”, 又在颁布不久宣布暂缓执行, 让处于“死缓”的企业提心吊胆、犹豫不决, 陷入是生存还是死亡的思考中。

有业内专家表示, 新政的提出到暂缓执行, 实际是因为政府监管部门对跨境电商的未来发展趋势没有统一的认识, 不同部门对这一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不同的。

近几年来, 海关部门主动适应新的外贸业态的发展, 退出新的贸易监管的渠道和代码, 建立跨境贸易试点城市。然而在财政部看来, 跨境电商属于B2B模式, 本身是一种贸易行为, 继续按照针对非贸易物品的行邮税征税, 会导致新兴业态与传统业态的不公平竞争, 也会使国内商品处于与国外商品的不公平竞争, 对国内实体经济、外商在华投资等都带来较大冲击。

然而目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是趋于“小包化、小单化”, 是普惠贸易的表现形式。实际上是因为国际贸易的门槛在降低, 推动了全球贸易的便利化。这种发展趋势不单单表现在跨境电商领域, 实体市场上也有所表现, 比如中国义乌的小商品, 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到全世界。电子商务 (跨境电商) 的模式其实是加快了普惠贸易的显现。

其实, “4·8新政”只是通过税收监管手段堵住普惠贸易的趋势而已, 趋势是不能违背的, 在国际市场贸易信息越来透明的时代下, 应该顺应这种贸易的碎片化。对所有的商品税收无疑是转嫁给了消费者, 让消费者负担征收, 导致物价上涨;让政府征收的难度和成本大大增加;给灰色渠道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新的贸易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政府应当顺应, 而不是阻止。

在国外, 大多数的跨境电商都属于市场采购, 有很多采购、进口通道, 不一定是只按照固定的渠道进口。新政限制跨境电商只走厂家授权的一种渠道, 大大限制了其发展。让老虎只吃素是不可能的, 因此新政对保税模式的跨境电商影响巨大, 其他跨境电商仍然会另寻他法, 谋求生机。

跨境电商怎么才能活下来?

从目前跨境电商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 存在着政府的监管方式和贸易发展的趋势严重的违背和不相符的问题, 需要从顶层的设计, 找到更适合发展趋势的监管方式。

跨境电商的问题属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典型问题, 包括对内的改革、对外的开放。所以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 不是商务部、海关、商检就能解决的。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9

Morrison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93 with her masterpiece Beloved published in 1987.Morrison establishes herself well in the American literary arena with such achievement.Beloved implies Morrison's special concerns about the enslaved black women.Morrison focuses on black women's tragedies and miserable struggle to self-growth.It takes Morrison10 years in conception and 3 years in writing.The instance Beloved comes out,it shakes the whole American literary and circle,and causes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Newspapers exto Morrison for an outstanding command of techniques and language in narration.Beloved erects itself as a shining milestone in slave narrative in moder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With adept maneuver of narrative skills,Morrison artistically narrates the existence and conditions of slavery which black women slaves are in and how they manage to survive all the disasters.Miseries and tragedies which black slave women have suffered are an unbearable weight.By closely examining the text of Beloved,this pape attempts to focus on the lives for the Baby Suggs,Sethe,Beloved and Denver—the women of three generations in one family.The thorny path in which they manage to survive on their own manifests their tragic situations and their bitter but brave struggle to self-growth.The significance in self-growth is highlighted.

2 Tragedies which the Women in Beloved Underwent

2.1 Beloved

Sethe and other five black males were enslaved and compelled to work hardest like animals in Sweet Home.Inhuman life of enslavement results in a risky escape.Sethe survives death narrowly and manages to reach 124.28 peaceful days goes by quietly until the slave owner"the schoolteacher"appears,threatening to hunt her down and to capture her back.In such a state of crisis,Sethe hastens to the shed in time to slice open with a handsaw the throat of the daughter who is crawling already.When the bad dream flashes in her mind that"a gang of whites invaded her daughter's private parts,soiled her daughter's thighs",[1]296for all whites could do everything at will not just to"work,kill,or maim you,but dirty you.Dirty you so bad you couldn't like youself anymore.Dirty you so bad you forgot who you were and couldn't think it up"[1]295.In this situation,all choices Sethe might make simply boil down to an either-or decision:either to die in a lofty dignity,or to live in a lowly humiliation.The former is Sethe's unavoidable choice.Sethe's wild behavior greatly scared the school teacher.He and his entourage dare not to venture one more step forward to capture her and her children back to Sweet Home,and the only thing they could do was take flight in great panic and muted anger.In this sense,Beloved's death secures safety and freedom for her family folks.Between intense maternal love and atrocious slavery,death of Beloved is doomed.

Twenty years later,the spirit of Beloved comes back with gorgeous gloss.In reincarnation,Beloved is to seek for maternal love which is denied her,and for the reasons that Sethe kills her.Beloved's insatiable pursuit of love and incessant queries almost crumbles Sethe.Seen as an evil token,Beloved is exorcised and gone forever:

They forgot her like a bad dream.After they made up their tales,shaped and decorated them,those that saw her that day on the porch quickly and deliberately forgot her.[1]323

Beloved's half-human and half-ghost life staged in the human word is the fruit of slavery.Beloved is thus tragedy personified:she is butchered,of all people,by her own mother;of all things,the motif for killing is for love's sake.Beloved is nicknamed"crawling already"for years before being buried.Though named Beloved,she is denied love.So naming includes Morrison's little irony of life—to love or to be loved,in the context of slavery,is an unfulfilled dream.

2.2 Sethe

When Mr.Garner,the slave owner in Sweet Home,passed away,Mrs.Garner invited her husband's sister's husband,"the school teacher",to take charge of the plantation.The arrival of the school teacher brings about a completely destructive change to everything and everybody.The school teacher boasts a lot of good schooling,which disguises him as an elegant and graceful gentleman,"talked soft and spit in handkerchiefs.Gentle in a lot of ways".[1]44In a hypocritical disguise,the school teacher looks like a gentleman.However,what he and his nephews do is brutal and absurd,"Schoolteacher'd wrap that string all over my head,'cross my nose,around my behind.Number my teeth",[1]226with all this,the school teacher expected his students to distinguish Sethe's animal and human characteristics,while instructing them to do research on blacks.Black women and animals are labeled in the same category in his so-called academic studies,for he views them as animals.Two nephews of his would hold Sethe down at will to suck her breast,"schoolteacher writing in ink she herself had made while his nephews played on her".[1]116When sucking couldn't satisfy their insatiably abnormal desires,the two young white folks whip her back to be split in different directions,only to form"a chokecherry tree".An enslaved black woman's"body is not only treated as the one of an animal's,but also as a property,and it can be occupied and used arbitrarily by slave owners".[2]12What else could Sethe be tasting apart from tragedies in slavery?

Sethe and Halle got married.However,in reality,they were denied to live together.They've never before been offered a special shelter to enjoy the sweetness of marriage life.Their ungovernable sexual activities in the cornfield were just temporarily acquiesced,for their sexuality guarantees a constant supply of labor forces,which Sweet Home needs to increase its scales in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ity.Although having sex underground occasionally,the young couple are"not supposed to have pleasurable feelings on their own",or they are not"supposed to have pleasure deep down".[1]247The so-called marriage is nothing but an exhibition of hypocrisy of slave owners.It's simply a defined marriage whose form and essence are totally deprived and hollowed out.Sweet Home experience is an undreamed-of nightmare to Sethe.To her,"being alive was the hard part",[1]8even"death was anything but forgetfulness".[1]12Traumatic memories of slavery defy blacks'courage in looking back.Modern American history is severed for a time due to calculated oblivion.

2.3 Baby suggs

Sixty years of hers have been sold into slavery in different plantations in the South.Her last slave service is in Sweet Home.In her life,she got married once,but she had the slightest memory of his husband's looks and even his name.For twenty years,a lifetime,she was compelled by ghastly and sordid life in succession to sleep with six different men,only to have eight different children born for slavery and humiliation.As a mother of eight children,Baby's motherhood was nullified,for four were taken and four chased,she had nobody at hand to show maternal love and care to.A straw boss promised that she could keep the third child,a boy,with her,on condition that she sleeps with him for four months.She did as he promised,but only to find her third boy traded for lumber in the next spring and herself pregnant by that indecent and nasty boss.As the eighth and last child,the only one staying by Baby's side,Halle was sold into slavery in Sweet Home the same day as his mother did.The child is too young and needs maternal care,but this is poignantly denied.Baby is hurt in the hips,and that aching causes discomfort and inconvenience to her.Halle rents himself out for five years all over the county to buy his mother away from that place of nightmares.In all Baby's life and memory,"men and women were moved around like checks",[1]27whoever Baby knows and loves haven't run off would have"been hanged,got rented out,loaned out,bought up,brought back,stored up,mortgaged,won,stolen or seized".[1]28The nastiness of life that greatly shocks Baby Suggs and the readers is that"nobody stopped playing checkers just because the pieces included her children".[1]28

Slavery has devastated all by,of and for Baby.Baby could do nothing during her last years but concentrate all herself on colors."Took her a long time to finish with blue,the yellow,then green.She was well into pink when she died."[1]237She exhausts her last energy in pondering all kinds of colors,except red and black.Red is metaphorized by the blood,since the blood of Beloved is splashed and scattered all over the planks of the shed.Black is the color of their skin,they can't help it.Baby Suggs holds the view that the colors wouldn't hurt people.However,it's the color that really hurts people,even kills people.Being black,Denver is estranged and isolated by little kids around.Being black,Sethe has to hide her lofty head in loneliness and cold indifference.

Legend has it that Ham who chances to see the nakedness of his father and tells his two brothers outside is condemned by his angered father"Cursed be Canaan;lowest of slaves shall he be to his brothers".[3]22This biblical contortion is to convince blacks that they are the immediate descendents of Ham;being black is a just punishment from God.Many blacks,like Baby,poisoned by this fabulous story and God's civilization,would choose not to fight for their rights,but choose to lay down their armed hostility in immeasurable despair.

However,when they are captured and sold into America and enslaved and maimed and dirtied,God does nothing to stop those crimes.Blacks are groveling at the feet of the tyranny of their masters trying submissively to satisfy the insatiable desires of the slave owners,but little hope for the future can be seen.They choose to believe in Christianity,for"in the heart of Christ,love means that the others are respected as humans rather than as animals".[4]145When they are deeply lost in Christianity,they are told that"slavery is approved of by God."[5]154God is nothing but a personified mask of hypocrisy worn by white folks,whoever could blacks count on?

3 Backbreaking Growth out of Tragedy for the Three Generations in Beloved

3.1 Baby suggs

Slaves are dehumanized and are not entitled to normal human rights.Her roles of friend,daughter,wife,and mother are deconstructed.She has eight children,but she is husbandless and homeless.She is allowed to keep her little son Halle by her side.All black children,along with their slave mothers,are none other than the slave owners'property.So the instant Baby and10-year-old Halle are both sold into slavery in Sweet Home,Baby's motherhood is ousted;her right to care for little Halle is negated.Baby and Halle are kept like livestock,so a normal human life is thus rendered impossible.Baby Suggs hates the white folks,she believes that"there is no bad luck in the world but whitefolks,those white things have taken all I had or dreamed,and broke my heartstrings too".[1]105When all the things that make meaning to life are taken out and wiped out by white folks,Baby has the slightest ideas of her own self,until five years later she is bought away by Halle,and for the first time she takes a deep breath of the fresh air of freedom.Once she steps out of enslaved life,she realizes that the knowledge of one's own values and the love of oneself have much to do with freedom.She goes out into the clearing,appealing to her black fellows for loving themselves:

Love your hands!Love them.Raise them up and kiss them Touch others with them,pat them together,stroke them on yours face'cause they don't love that either.You got to love it you!......hear me now,love your heart.For this is the prize.[1]

Blacks are dismantled and hollowed out by slavery and can hardly be put together even after they are bathed in freedom Freedom does them no good,for nightmares are still going on The freed blacks are leading a life of void and nothingness.Baby's passionate sermon of love ushers in new hope.Love is a beacon to shimmer in the sheer darkness of slavery,for love awakens Baby to her self-awareness and identity.Self-love,beyond any peradventure,is an access to self-salvation.

3.2 Denver

Denver is left the only kid in the house since her two little brothers are scared away and lost nowhere by the wrath of the baby ghost.With no one else of her age at home,she isolates herself from everything.Loneliness and autism have been escorting her for years,so she is delighted with the ghostly company o Beloved.However,Denver comes to realize that she Beloved's craze would take away her mother's life,so she knows that her insanely insatiable contentment with Beloved's company must be disillusioned,and she must have a decisive choice to make.The thing that she could do is that"she would have to leave the yard step off the edge of the world,leave the two behind and go ask somebody for help".[1]286For the first time in her life,Denver steps out of her own threshold to make contact with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 strange people in the outside world.Denver's wakening to her own self comes from her love of her mother;she loves the baby ghost,though.Love wakens Denver who has been indulging in a self-enclosed world.Wakening leads up to action She bravely and decisively goes outdoors to solicit help from her neighbors.Thirty neighboring women cast away their past prejudice against Sethe,and join hands with each other to exorcise Beloved.With timely assistance from the neighbors,the reincarnated Beloved is expelled and gone forever,Denver and her mother's life is eventually returned to normal.On her way to work one day Denver chances to meets Paul D,she begins to say hello to and chat with him,for whom she has ever nurtured a strong distaste,though.The moment Paul D starts to pass a remark on Beloved,she stops him,and says that"I have my own."[1]314The fact that self-isolated and self-conscious Denver dares to associate with other unfamiliar people with smiling confidence and that she starts to form and pass her own opinions on things and people with certainty demonstrates that she has learned how to grow up in the context of slavery.

3.3 Sethe

As for Sethe,with her daughter Beloved killed,reincarnated exorcised and gone,her husband Halle crumbled and missing her milk for her little kids stolen at will and her back planted a"tree"with heartless lashes from the school teacher's nephews,she lives a hellish life.In an infinite abyss of darkness,Sethe has been tasting abasement,violence,deformation,fright and menta alienation and abnormality.Since all her characteristics as a human are squeezed out,Sethe's identity is missing and her self awareness is plunged into a lost chaos.However,her sudden wakening to humanness ensues from overhearing that the schoo teacher asked his students to put Sethe's huma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left side,and animal ones on the right.For the first time Sethe knows she and her children are regarded as nothing but animals in the eyes of white folks.Negation of humanness wakens Sethe up,and she resolves to flee from Sweet Home.This active endeavor to escape symbolizes Sethe's pursuit of the subjects—freedom,equality and self.She flees from Sweet Home,single-handed,pregnant,but she makes it eventually.A 28-day time of freedom and happiness with Baby Suggs and her kids in124 makes Sethes well aware of the fact that freedom is as precious as life,as lovely as fresh air.A temporary freedom wins Sethe great respect from other blacks and her selfhood is activated.So when the school teacher brings with him a little band of horsemen to hunt Sethe down,Sethe's intense self-awareness leads to a tragic infanticide.However,this atrocity exhibits the strength of maternity,for the return of normal motherhood reminds Sethe to avoid having her kids repeat the same enslaved life as she did in the past.Her choice for her daughter Beloved is too extreme and unreasonable,but between two choices to make—death and enslavement,there is no via media.It stands to good reason that few people,white and black,can understand Sethe's motive—how can killing be synonymous with love?The point is,with two extreme choices offered,the option of the one or the other will point to a downright deprival and repudiation of meaning of life.For Sethe,enslavement is even much worse than death,so she would choose for Beloved the latter,which keeps intact Beloved's dignity,purity and chastity,all of which constitute the most beautiful part of a black woman.In this sense,Sethe's instantaneous abnormality is understandable and forgivable.Her brutal and indecisive option displays her clean breakup with enslaved life,and her resolve to exercise control over her own destiny.This activeness in making an escape and committing infanticide forcefully signifies Sethe's intellectual maturity towards self-awareness,which has won a self for Sethe.The wakening and establishment of selfhood bring in an entrance to freedom.

4 Conclusion

Morrison depicts via Beloved the tragic state of real living of slaves,and a dual devastation that slavery imposes on slaves in body and soul.Three generations of the Sethes who have undergone the worst tragedies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re focally described as the image representing all black women.Baby is optimistic,with a dim awareness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shown in her harangue of love in the clearing.Sethe has the awareness of self-salvation and rebellion against slavery.Denver is finally able to shake off the chains of destiny and reshape the image of black women.Their self-growth is tragic and unbearable.However,they survived all kinds of disasters in slavery.With a tearful description,is recorded a live history laden with miseries and hatred,which,in Morrison's point of view,should not be encaging people,but warning or reminding people that new tragedies of this kind in the context of neo-colonialism can be averted.If so,Morrison's reminding in Beloved makes some sense.

摘要:《宠儿》是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小说借用多种叙事方式,为读者呈现奴隶制语境下奴隶们的生存状态。塞斯一家三代女人各自的悲剧式的生活经历揭示了黑人妇女在种族主义压迫之下的心理异化以及艰难出路。借奴隶叙事,作家为读者呈现了黑人妇女非凡的力量与艰难的自我成长。在历史中定格的苦难,已然成为美国黑人、白人记忆的阴霾。作家不是为写苦难而写苦难,作家希望由苦难凝结并撕裂的历史能够借《宠儿》完成重构,并获得与未来的桥接,艰难的自我成长因此有了涅槃的意义。

关键词:《宠儿》,自我成长,苦难,历史,奴隶制

参考文献

[1]Morrison T.Beloved[M].Vintage International,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Inc,New York,1987.

[2]苏珊·鲍尔多.不能承受之重—女性主义、西方文化与身体 [M].綦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Michael G,Coogan.The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M].Ox- ford University Press.Inc.1989.

[4]詹姆士·里德.基督的人生观[M].蒋庆,译.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8.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10

一、“学校德育实效低下”观的批判

当前, 不论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还是教育理论工作者, 学校德育实效低下似乎已是客观的定论。这在公开发表的论文方面得到充分的表现, 以“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提高德育实效”和“增强德育实效”为题的论文现今已达数百篇之多。然而, 对这种判断的反思却极少。为了分析这种判断的正确与否, 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德育实效”研究的兴起过程。

(一) “德育实效”研究的发展

考察研究热点的发展过程, 对于了解研究的背景具有重要意义。从文献检索情况来看, “德育实效”的研究兴起于1991年, 并呈逐年上升之势, 2000年后进入飞速发展期。 (见表1)

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 “德育实效”研究的起步和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的起步和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事实上, 这二者之间就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从文献上来看, 人们普遍认为实效就是成功率, 并进而等同于效率, 而教育中的效率一词就直接借鉴于经济学。由此可知, “德育实效”研究是受市场经济巨大冲击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 以“德育实效”为题名关键词, 2009年1月3日检索所得。

(二) “德育实效低下”的质疑

在“德育实效”研究中, 不少研究者只是简单经验地看问题, 在研究前就预设了“德育实效低下”这一结论, 并将其当作不证自明的道理, 其它相关论述和研究都建立在这一缺乏论证的“定论”基础上。

1.“德育实效低下”论证的反思

当前的研究中, 对于德育实效低下并没有直接的逻辑论证。这可能与德育实效概念在界定时的混乱和模糊有关, 实效本应是指实际效果, 但在其研究和行文中, 研究者几乎都是不自觉地潜在地把德育实效理解为德育目标的成功率或完成率, 并进而等同于德育效率, 最后通过列举所谓“德育实效低下”的表现来论证德育实效的低下的。这种论证逻辑是有很大问题的, 因为它是事先认定结论, 再想方设法戴着有色眼镜去找符合想法的证据, 而这种证据也只是表面的现象。

现有研究中证明学校德育实效低下而列举的表现常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列举学生道德素质差, 在这一类中研究者常常会列举诸如“理想信念淡化, 功利实用思想明显;社会责任感缺乏, 学习观念存在问题;艰苦奋斗精神弱化, 攀比现象严重”的表现。[1]研究者列举这类表现来论证学校德育实效低下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所列举的很多现象并不是普遍现象, 只是个别的, 缺乏客观的定量统计说明, 代表性差。二是所列举的表现都是从以前道德标准来评判的, 如“学习观念在在问题”, 新时代的学生当然应转变学习观念, 并不是不符合既有的就是不道德的。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即使学生的道德表现真的差了, 也不能说明学校德育的实效低下了。因为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 学校德育只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但并不是所有因素都是学校所能直接左右的, 如家庭因素, 经济社会转型等。第二类为列举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研究者列举的表现常常是如下形式:实际操作中的“无位”;个人发展上的“无用”;现实冲击下的“无力”。[2]或者是“德育内容滞后, 德育过程简单化”等等[3]。这些表现大多数有其客观存在性, 但是, 它们只能说明现在学校德育尚存在着问题有待改进, 并不能直接证明学校德育的实效就低下了。

现今研究中对于学校德育实效低下原因的分析, 也可以算作对“德育实效低下”的间接论证之一, 因此也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分析。研究中常见列出的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有:转型时期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德育内容的“假、大、空”和泛政治化;德育丧失生活基础;知德分离、智德分离等。[4]第一个原因并不是学校的问题, 相反还说明学校不一定有问题。其它的原因其实都是学校德育的问题, 而把它们统统归于学校德育实效的问题似有主观随意之嫌, 并没有分析德育实效的特殊性, 论证并不充分。而且, 不少研究者把“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和表现笼统地搅和在一起, 有时表现是原因, 有时原因又成了表现。

总的来看, 关于“学校德育实效低下”这一判断的论证是不充分的, 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猜想性, 这些研究并没有真正证明“学校德育实效的低下”。这可能与学样德育实效状况判断的复杂性有关。

2. 德育实效状况判断的困难

要对学校德育实效下结论,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判断标准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人们整体的道德也处于一个转型期。而以过去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为标准去评判现在的道德状况, 常常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的道德不行了, “世风日下”。这种直接经验式的观点在社会上一占主流, 人们就不自觉的认为是学校德育出了问题了, 是德育的实效太低下了, 于是一大堆的“提高、追求、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就出炉了。这种直接经验式的思维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对当前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缺乏反思;二是整体道德状况差并不能直接推出是学校德育出问题, 有可能是社会家庭等其它环节;三是学校德育出问题也不能直接说明是德育实效出问题, 有可能是德育其它环节的问题。

德育实效状况难以判断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可比性。德育实效常被认为是德育的成功率或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可是这个比率的前测和后测首先是没法量化测量的, 其次是不存在价值大小问题的, 它们没有可比单位。因为“惬意事物的价值与其惬意程度无关, 由感到惬意的生命体自身是否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决定”。[5]

通过以上的分析,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德育实效”研究是受市场经济深刻影响。“德育实效低下”的判断是直觉经验思维式的, 缺乏有效和必要的论证, 其判断难以成立。

二、“德育实效”研究的消极影响

“德育实效”的研究对于改进现今学校道德教育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其研究内容和研究取向却也具有很大的负效应, 对学校道德教育具有消极影响。

(一) 效率对道德的消解

“效率”最早是一个物理学名词, 指蓄电池、电分布系统以及机械所放出的能或功与被供给的能或功之比。20世纪初从物理学应用到经济学, 在经济社会政治普遍追求效率的情况下, “效率”进入到了教育学领域。[6]随着社会的发展, 效率对于学校教育, 尤其是道德教育, 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显露出来。在当前教育领域, 效率体现的是一种经济思维。但是自从启蒙运动开始, 现代资本主义就发生了经济和道德领域分裂的戏剧性变化。道德和经济越来越被看作是不相关的东西, [7]继尔成了对立的东西, 效率成了道德 (德性) 的消解剂。效率是一种事实判断, 而道德是一种价值判断, 试图用事实判断来代替价值判断必然会导致价值的丧失。因此, 被潜在地理解为德育效率的德育实效作为一个德育概念在提出使用之际就在逐渐消解着德性。德育实效的研究不会促进德性的生长, 相反很可能会抑制道德的发展。

(二) “德育实效”研究对学校德育的消解

首先, 以德育实效的角度来评价德育工作, 就无形中把德育作为了功利的手段, 忽视了德育作为学生道德发展过程的自在价值, 削弱了德育的地位。随着“德育实效”观的深入人心, 学校德育自身也被工业化、技术化和程序化了, 难以控制的艺术性被丢到一旁。这种工业化要求所有的学生都遵循一种道德发展模式, 发展同一种道德品格, 成为同一种规格的产品。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 学校德育就遵循程序化的要求, 把学生从生活到学习的各方面精确管理, 没有自由道德选择的机会。并采用技术化的手段量化品行, “没打扫教室扣1分”, “拾到东西交公加1分”就出来了, 并以品德分来最终确定其道德品性。

其次, 在“德育实效”观的指导下, 人们变得更加注重外显的“行为规范”, 而忽视其背后的“人文关怀”。学生的家庭背景, 童年经历, 个性品质和道德需要都变得不重要, 学生只是为了做“好孩子”而做“道德的事”、想“道德的事”, 而不是因为自己是一个“人”去自我修养、提高人生境界, 信仰成了奢侈品。人文关怀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了人文精神, 道德发展只会是畸形的。

最后, “德育实效”观不自觉的预设了学校德育的万能, 预设了学校德育能使学生的道德发展很快地外显为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道德行为。然而, 学校德育不是万能的, 因为受教育者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制约, 所以还要注意到那些可以和不可以由教育者左右的要素及其对历史发展现状的影响。[8]另外学生的道德发展也很可能不会立即外显为道德行为。因而, 很多人就会直接经验地认为德育实效低下了, 学校德育不行了。从而导致人们对学校德育失去信心, 进而冲击德育教师的教育信心, 这种期待万能与“实际低效”的矛盾 (低效是假象) , 使得学校德育的发展不堪重负。

“学校德育实效”研究, 它并没有真正地提高学校德育的质量, 相反地它给予学校一个难以承担的重负, 推卸了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道德发展责任, 这个重担压得学校德育喘不过气来。德育实效不是学校德育的出路, 学校德育需要的是解放自身, 解放学生心灵, 让德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再次, “德育实效”的研究也不利于德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因为它几乎把一切德育问题都归根结底为德育实效低下的问题来看待, 去研究, 一切研究也都是为了德育实效。这样就忽视了每一个德育问题的特殊性, 限制了德育研究的视角, 并导致德育研究的功利主义, 而且这种功利还是相当局限的功利。

参考文献

[1]丁明娟.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文明修身活动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7.

[2]左琪.新时期中小学德育观及其实效性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2002.

[3]杜宇成.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4]陈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 2004, (3) :16~20.

[5]舍勒.价值的颠覆[M].北京:三联书店, 1997.136.

[6]张敏.效率的教育学批判[J].榆林学院学报, 2006, (3) :75~77.

[7]王晓升.价值的冲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36.

上一篇:地基的处理下一篇:井下通信联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