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2024-08-08

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分析(精选十篇)

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篇1

1.1 我国移动支付的应用现状

由于移动支付业务在国外发展十分红火, 尤其是在我们近邻日本和韩国的成功, 我国移动运营商也早早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目前, 移动支付主要形式有:小商品交易支付业务、小额服务付费、缴费业务、电子内容产品付费和代收费业务。

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以下“五少”局面:

其一, 接入方式少, 大多采用短信接入方式, 安全性不高。

其二, 支付金额少, 大多为微支付或小额支付。

其三, 移动支付的商品少, 大多为电子形式, 如短信、彩铃等, 形式单一。

其四, 交易双方互动少, 在移动商务中, 双方缺乏互动。

其五, 移动支付用户少, 移动支付用户占手机用户比例还非常低。

1.2 移动支付发展困境原因分析

移动支付出现“五少”局面, 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2.1 支付观念

我国消费者的很多具有强烈的“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观念。我国的7亿多张银行卡大多数属于长期不用的“休眠卡”, 这给移动支付业务开展带来极大的阻碍。

1.2.2 安全担忧

虽然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为确保交易安全, 而投入巨资, 并采用层层加密, 对比认证等多种手段, 但是, 由于交易不是“面对面”进行, 交易双方是通过无线方式进行确认的, 造成消费者在使用时依然心存疑虑。

1.2.3 商业模式

目前移动支付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 无论是以运营商为主模式, 以金融机构为主导模式和以第三方支付为主导模式的单边模式, 还是以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合作模式, 目前都不成熟, 处在探索中。

1.2.4 信用制度

我国信用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 这成为影响移动支付的重要因素。移动支付不但涉及到买卖双方, 还会涉及到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等多方, 因而移动支付的信用体系也就应该是包含多方的信用保证体系, 将更加复杂。

1.2.5 配套法规

目前移动支付的配套法规还没有完善, 相关的技术标准还没有统一, 这严重制约移动支付的发展。

2 移动支付商业生态系统分析

我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十分复杂, 它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商业问题、金融问题、安全问题, 还涉及政治问题, 因而产业链上的哪一个环节都不可能主导一切, 必须多个方面建立一个相互协作的企业群落, 形成良好的商业生态系统才可能使我国移动支付业务真正走向成功。

移动支付商业生态系统可以分解成四个子系统, 分别是产业链子系统、支持环境子系统、竞争子系统和社会环境子系统。

2.1 产业链子系统

产业链子系统是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决定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包括移动运营商、发卡银行、第三方移动支付提供商、设备终端提供商、最终用户等多个环节。

2.2 支持环境子系统

支持环境子系统的职责是为生态系统制定行业标准, 规范企业行为, 为产业链的良好运作提供支撑。包括移动支付各个实体的投资者, 相关的行业协会。

2.3 社会环境子系统

社会环境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对整个系统起监督管理的功能, 主要是政府管理机构。在我国与移动支付相关的管理机构有: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工商总局等机构。

2.4 竞争子系统

竞争子系统包括移动支付产业内的各种组织间的竞争, 也包括不同支付手段之间的竞争。

3 基于产业链与基于商业生态系统两种发展思路对比

在分析移动支付的发展思路时, 有不少的学者提出加强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合作的发展思路。认为产业链各个环节只有合理分工、密切合作, 才能实现移动支付健康发展, 达到各个环节的共赢。但是本文认为该项思路并不完整, 应该通过建立良好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思路来发展移动支付。

3.1 两种思路的区别

其一, 产业链模式只强调了移动支付产业纵向的合作关系, 忽视了产业横向的合作。商业生态系统既强调了移动运营商、设备提供商、银行等之间的纵向联系, 还注重运营商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分享, 设备商与设备商之间的标准统一。

其二, 产业链模式只强调了相关企业间的合作, 忽略了政府的作用。由于移动支付涉及面广、变化快, 迫切需要政府为之制定法律和政策, 确定运行的规则, 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其三, 产业链模式只强调了服务的提供方作用, 忽略了服务的接收方的体验。制约我国移动支付的重要原因是消费者的支付观念和不信任。

3.2 营造良好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移动支付的原因

其一, 是移动支付的市场特点决定。在移动通讯领域, 由于参与者的种类和数量众多, 各方相互作用整合出的不再是一条清晰的产业链, 而是由多个产业链条和系统构成的价值网络, 在这个价值网络中, 多元主体、多种力量相互博弈, 相互合作共生, 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

其二, 是移动支付的发展实践证明。我国移动支付从中国移动公司与银联建立联动优势有限公司开展手机钱包业务开始, 各个产业环节都想主导一切, 结果谁都也没有做成主导, 而且还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因而, 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 相互协作, 共同发展。

4 日韩移动支付发展模式的启示

4.1 日本的发展模式

日本的发展模式是处于优势地位的移动运营商整合终端和设备提供商的资源, 与银行合作提供移动银行业务, 从而组建高效的移动支付产业链。

4.2 韩国移动支付模式

韩国的发展模式是以商业银行主导的多方合作发展模式。其中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各自关注自己的核心产品, 形成战略联盟关系, 共同控制整个商业生态系统。

日韩在移动支付业务上开展较好, 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宽松的政治环境、各个企业合理的战略选择、准确的市场定位、产业链的高效合作、统一的标准。虽然我国体制和市场不一样, 不能照搬韩日经验, 但是他们的发展的这些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5 移动支付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策略分析

5.1 产业链子系统发展策略

移动支付产业链处于不断构建之中, 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提供商在其中激烈博弈并争夺产业链主导权。正是这多方的混战导致移动支付发展缓慢。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产业链子系统可以采用以下发展策略。

5.1.1 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共同主导型产业链发展模式

在移动产业链发展模式中有四种可供选择, 以发卡银行为运营主体模式, 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模式, 以独立第三方为运营主体模式和混合模式。在我国适宜采用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共同主导的混合模式, 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 各自掌握核心优势, 必须合作共赢。在我国移动运营商掌握大量的用户, 银行拥有央行强大的金融管制能力支持, 并掌握我国数亿银行卡账户, 双方都卡住了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咽喉。

其二, 移动支付市场是一个双边市场。移动支付市场是银行卡产业和移动通信产业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市场, 商户端收取的交易费、移动运营商收取的通信费、银行收取的管理费和多种增值业务的收入都共同依存移动支付这个产业平台上, 因而必须合作。

其三, 实践证明必须合作共赢。中国移动曾经独自开拓手机支付业务, 但是由于以话费账户来支付, 因而只能是小额支付而难以全面推广, 银行也曾想独自开拓移动支付业务, 通过手机插入SD卡实现支付, 由于兼容问题和没有与话费账户相关联, 依然进展缓慢。

5.1.2 产业链各个环节生态发展战略选择

其一, 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合作选择核心型战略。它们控制着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资源, 它们的行为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因而, 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应该担负合作引导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使命。

其二, 独立第三方支付提供商等其他环节可以采用缝隙型战略。第三方支付专注于将不同银行和不同移动运营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简单化, 将多对多的关系变为一对一的关系, 提高支付效率;设备提高商专注于提供优良便捷的移动支付设备和解决方案;商户专注于提供丰富的消费和服务项目。

其三, 不提倡企业采用支配型战略。移动支付市场是一个开放性市场, 正如移动总裁王建宙在2010年《英才》中国年度管理论坛上所强调的, 产业链合作, 目前比任何时候都觉得更加重要, 一个企业不可能通吃。中国移动正是因为相对开放的增值业务, 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5.2 支持子系统发展策略

(1) 作为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的国有资产管理者, 应该加快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力度, 加快商业银行产股份制改革的步伐。使企业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市场主体, 按照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自主运作。

(2) 建立移动支付相关的行业协会, 共同制定移动支付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和隐私标准等运行准则。

5.3 社会环境子系统发展策略

环境子系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5.3.1 培养和引导消费者的观念转变

通过多种手段转变消费者的现金支付观念, 通过安全机制减少消费者在支付过程中的安全顾虑。

5.3.2 加强政府监管

加强我国移动支付的立法工作, 注重消费者的财产、隐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保护。虽然《电子支付指引》和《电子签名法》已经出台, 但是, 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小额支付等问题一直被视为敏感地带, 立法工作比较缓慢, 手机增值服务业务也缺乏法律保障。

5.4 竞争子系统发展策略

一方面, 移动支付商业生态系统是移动商务商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因而生态系统内部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需要各个环节自己通力合作。另一方面, 它又是各个企业自身生态系统的父系统, 银行之间、运营商之间、商户之间、银行与移动运营商之间、移动运营商与商户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这就要求处理好相互之间的竞合关系: (1) 移动支付商业生态系统建立开放共赢的共同价值理念。 (2) 建立移动支付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创造与价值分享机制。 (3) 建立商业生态系统中有效的竞争契约。

6 结语

移动支付在我国还处在培育期, 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要使它能够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广泛应用, 就必须建立以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合作为主导的健康移动支付商业生态系统。在政府的监管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下, 生态系统中各成员通力合作, 共同发展, 共同进化, 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摘要:随着3G时代的到来, 移动商务应用得到快速增长, 移动支付业务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本文通过分析移动支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日本和韩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模式, 比较基于产业链和基于商业生态系统两种发展思路, 提出建立移动支付商业生态系统, 并具体探讨移动支付商业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3G,移动支付,产业链,商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娜.日本、韩国移动支付模式的启示[J].山东农业教育, 2008, (2) .

[2]王兴元.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 .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篇2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气候的多样化造就了生物的多样化;同时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这些构成了中国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随着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广泛开展,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了对生态旅游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我国的生态旅游归纳为6种基本类型,并对每种生态旅游类型所特有的生态旅游价值作了简要分析。

1、1我国生态旅游地的类型

(1)森林休憩生态游

森林休憩生态游是人们在天然或人工的森林生态环境里所从事的以休憩活动为主兼有其他活动的旅游活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森林的生态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①森林中富含的负离子氧能使人消除疲劳,提高人体免疫能力;②一些植物分泌的芬芳和气味能够杀菌和治疗人体某些疾病;③森林美景能够给予人美的享受,陶冶情操;④森林中千姿百态的景物能够激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⑤森林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奥秘能够激发人更深层次地认识生命的价值,热爱大自然,自然地树立环境意识,是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森林体憩生态旅游地有:吉林长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广西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2)草原风情生态游

草原是指在半干旱条件下,以旱生或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我国草原的主要类型为温带草原,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黄上高原北部以及海拔较高地区的高山草甸。各类草地总面积约4亿公顷。草地植被主要有4大类型,共56种生态系统。由此可看出不管从量上还是从种类上我国都具有丰富的草原生态旅游资源。

我国有代表性的草原生态旅游景区有: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河北北部坝上草原、新疆阿尔金山高山草甸、天山高山草甸等。

(3)湿地观鸟生态游

湿地是一种多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

括低潮湿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在我国湿地鸟类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6%,丰富多样,自然而然,观鸟活动便成为众多湿地的最热门的专项旅游活动。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湿地核心区应受到绝对的保护,严禁进入,观鸟等旅游活动只能在湿地的边缘保护带有限制的开展。

我国有代表性的湿地观鸟生态旅游地有:青海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扎龙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江西都阳湖和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等。

(4)沙漠探险生态游

沙漠是在干旱、极端干旱的地区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超过2 00毫米的条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长极为贫乏之地。沙漠也是地表生态系统类型中的一种。

一般人认为“生态”便意味着生机盎然、郁郁葱葱。作为不毛之地的沙漠不可能成为生态旅游之地。但是,沙漠生态系统凭借其苍凉荒芜的原始自然景色、神奇的沙漠海市蜃楼、壮观的风蚀地貌及沙漠探险中所蕴含的冒险精神强烈地吸引着众多的探险旅游者。

沙漠中可以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有:沙漠探险、科考、游览、观光、滑沙等。在我国的北纬30-50东经75—125的北方内陆盆地和高原,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西端,东迄松嫩平原西部长约4 500km宽约600k m的断续沙漠弧形带,广泛分布于新疆、内蒙占、甘肃、宁夏等省区。其中,在许多资源和市场条件都具备的地方已开发有沙漠生态旅游项目,如宁夏中卫的沙坡头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库布齐沙漠等地已开发了极具市场潜力的沙漠生态旅游项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沙漠的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已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再难恢复。因此沙漠地区开发旅游项目应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以利用促保护的方针,防止沙漠化的扩大。

(5)农业体验生态游

农业体验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乡村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前者是指以古朴、原始、自然的乡野自然风光及与其和谐相伴相生的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后者是指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农业资源以引起旅游者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并体验新型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具有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

我国典型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有:云南罗平的油菜花节、云南元阳哈尼族人所建的“哈尼梯田”等。观光农业景区有:江西井冈山观光农业旅游区、北京郊区观光农业带、上海浦东虹桥观光农业区等。

(6)海洋度假生态游

未受污染的沙滩和海水,充足的日照阳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是吸引人们到海滨或海岛旅游的重要条件。在国外3S(Sun 阳光、Sand沙滩、Sea海水)旅游一直是最具魅力的旅游形式。海洋度假生态旅游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空气和阳光,海滨或海岛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是理想的体闲、度假、疗养的胜地;二是海洋资源,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海水本身就是美丽壮观的景色,五彩斑斓的充满神秘的海底世界更是诱人;三是海蚀地貌,海蚀柱、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形态各异,气势壮观,构成海滨独特的自然景观。

中国已开发的海洋度假生态旅游地主要有:海南三亚的珊瑚礁,连云港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北戴河旅游度假区,青岛海滨旅游区等,福建福鼎、广西北海和海南文昌的红树林生态旅游区等。

1、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因此,引发了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不合理的规划建设造成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破坏

综观全国许多新开发的生态旅游地,存在问题还很多。其中没有规划、规划和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尤其突出,成为生态旅游资源受破坏的首要因素。比如张家界作为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其内的武陵源景区由于缺乏正确规划与科学论证,一些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如游道、宾馆、索道等小仅破坏植被,而且把区域生态环境改变得支离破碎,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兴建黄石寨索道破坏了百余亩森林,并且噪音的增加打破了原来的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宁静与清新,许多野生动物逃而远之。一些景区的管理者和开发商,无视规划的重要性,仅仅凭自己的感觉来“规划”,或者请专家规划后,目的并不是要按照规划文本来做,而是成为摆设,成为向上面要钱、显政绩的资本,实际中根本不予落实。另外,不少开发商、管理者将景区的“精品化”建设误解为多盖建筑物,结果造成了很多景区“城市化”。这也与各地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有关。如国家有禁止在各风景名胜区内兴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工程、设施的规定,但某些领导受各种人情关系的影响,批条子、打招呼,结果造成了很多违章建筑。仍以武陵源为例,其内充斥的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千米,其中违章建筑3.7万平方米,著名的景点锣鼓塔成了一座“宾馆城”。以至于1998年世界遗产组织官员对景区旅游造成的环境污染,景区城镇化给予了“黄牌警告”。

(2)许多旅游地管理粗放,旺季游客量大大超过旅游地承载力

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希望通过旅游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心情强烈,但在缺乏经营和管理人才,对旅游资源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却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短期效益明显,但景区管理显得十分粗放。这种片面追求外延扩大的发展模式,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降低了旅游质量,造成景观衰退,使真正的生态旅游难以开展。与此同时,许多旅游地为短期经济利益所驱动,在接待游客时来者不拒,使得旅游旺季的游客人数远远超出旅游容量,尤其是在“五一”、“国庆”、“春节”长假期间。旺季游客量大大超过旅游地承载力,给景区造成了很大的环境压力。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200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己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发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质污染,61%存在建筑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或不完全协调的现象。很多地方本来规划就不合理,又超饱和接待游客,游客素质又普遍不高,环境破坏已不可避免,结果生态旅游成了“破坏生态”的旅游。

(3)一些旅行社、景区把“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标签,滥贴乱用

由于“生态旅游”这一名称迎合了游客向往自然的心理,市场吸引力大,蕴藏着很大的商机。一些旅行社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产品对旅游经营者究竟有哪些要求的情况下,匆忙地推出许多“生态旅游线路”。这些旅行社推出的生态旅游产品,其主要特征就是以自然区域为旅游目的地,如森林、乡村田野、海滨沙滩等。在整个旅游行程中,许多导游并不知道生态旅游导游与传统导游的区别,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没有发挥、也无法发挥导游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应有的教育和管理作用。这就使

得目前进行的“生态旅”实际上与传统的大众化旅游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另外,一些自然景区,哪怕没有任何科学规划和经营管理规范,没有任何生态环境教育意识,都称自己是“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一词不断被滥贴乱用,成为一个时髦的“绿色标签”,成了招徕游客的幌子,无形之中误导了消费者。生态旅游活动被庸俗化了,负面影响很大。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不愿再使用生态旅游一词而使用“绿色旅游”的概念。

(4)社区有效参与程度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有待发挥

造福当地社区,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就业和发展,本是生态旅游的应有之义,也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共识。但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旅游时,社区有效参与程度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远没有发挥。一方面,具有发展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的地方,往往经济落后,当地政府资金缺乏,这直接影响其开发规模和投资能力。不少生态旅游地长期“开”而不“发”,“启”而不“动”,分散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整合、盘活,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更是长期得不到完善,丰富的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这种宏观环境,要想通过有限的生态旅游活动来带动当地居民创收和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杯水车薪”之感。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外资开发起来的景区,当地政府往往让利较多,社区利益难于保障,如多数经营管理者是开发商从外地招引而来。不仅如此,当地居民几乎无法参与景区的规划和经营管理工作(少数是象征性的),多数只是在基层从事一般性接待服务,属于季节性临时员工。无论是管理者、经营者,普遍存在着忽视甚至排斥当地社区利益的现象。

实际上,国内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政出多门、管理混乱,许多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景区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统一,等等,其中的一些问题,不仅仅是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也是传统景区面临的问题。

2、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保意识。为使我国生态旅游得以持续发展,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2、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2、2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另外,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的有序地的层次开发的原则,开发那些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行动,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3强化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

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增加补充规定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2、4健全生态旅游的资格认证体系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健全生态旅游的资格认证体系,命名一批符合条件的生态旅游区,规范生态旅游市场,约束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同时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反馈机制,用来检测生态旅游的功效。

2、5加强生态旅游的科研力量,充实生态旅游的科技内涵

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经营模式,借以资助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利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建立起以科技为先导的资源利用形式。一是通过研究生物间的拮抗、互促、富集、同化等作用,构建起完善的生物调节体系。如在游人较多的控制流域,通过设置芦苇、水浮莲等生物屏障,可有效同化与消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二是通过非生物因子(包括自然及部分人为因素)的研究,探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要素,制定出缜密的防止生态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发生的应急预案;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尽量减少游客及旅游经营者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如推广使用双降解材料餐具来禁堵白色污染,利用沼气、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技术,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2、6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 篇3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特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状况,可以将我国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分为如下4种:(一)物质多层利用模式。在该模式中,一个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环节的投入,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多次利用,实现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可以细分为沼气利用模式、病虫草防治模式、产业链延长增殖模式。(二)生物互利共生模式。该模式通过在一个生物群落内安置生态位互补的生物,分层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养分、积温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可以细分为:山地丘陵模式、农田平原模式、水体立体模式、草原立体模式。(三)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模式。该模式把农业生产活动纳入生态循环链内,参与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四)观光旅游模式。该模式在当地自然景色的基础上,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为中心,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以农业旅游观光服务为手段,将生态农业建设和旅游观光结合为一体,可以分为观光农园模式、农业公园模式、教育农园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农业发展理念紧密相连,只有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成为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指导思想。这需要农民转变传统的“重农业产出,轻生态环境”理念,形成环境友好型的集约化经营理念,还需要政府和农民通力合作,政府转变“唯GDP论”的思想,同时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二)完善生态农业法律法规。尽快出台《生态农业促进法》等生态农业专门法律,制定《生态农业发展条例》等相关法规,修改完善《农业法》,明确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管理体制等内容,指导生态农业具体政策的制定。还需要加强监管,强化执法力度。

(三)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主导,发展多种生产类型、多种经营模式和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构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有效结合,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四)加强生态农业组织管理。关键要理顺政府、农民、企业、科技实体、社会组织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科技实体与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民与企业积极建设的生态农业组织与管理框架模式。

我国金融生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篇4

金融生态的概念最早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4)提出后,金融生态问题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讨论问题之一。从现有文献看,目前对金融生态的研究集中于金融生态主体存在的问题(徐诺金,2005;杜朝运、王丽娜,2006;李晓西,2006等);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措施(周小川,2005;苏宁,2005;刘秀林、冯彦明,岳隆杰,2005;辜晓川,2005;盛军锋,2006;朱德位,2006;谢太峰,2006等);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问题(李扬等,2005;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2006等);区域金融生态建设与发展问题(徐诺金2005;萧安富、徐彦斐,2005;李莹,2006;李娟娟,2005等)等。以上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开拓了金融生态的研究领域。然而,金融生态毕竟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现有研究普遍存在的一个不足是缺乏理论基础,分析架构中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而对于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来讲,要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到创建理论体系,再将其应用于实际来解决问题。目前金融生态的研究就缺乏这一理论基础(黄娜,路杨,2006),这使得现有研究难以对金融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做出本源性的剖析。本文的研究即立足于此,试图通过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金融生态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易宪容、卢婷(2006)通过对金融主体内部以及金融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制度对于金融生态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一方面,制度决定了各个金融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其约束条件和选择边界,并由此决定了金融主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金融主体通过改变制度来重塑金融生态环境,进而改善整个金融生态的质量。皮天雷(2006)认为,金融生态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王礼、钟意、陈琼英(2006)认为,无论是金融生态广义上的外延还是狭义上的外延,都属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有关制度的范畴。在对我国金融生态进行新制度经济学具体分析以前,笔者首先就金融生态的概念作一个简单的界定。参照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分析,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构造原理以及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本文把金融生态系统界说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二者内部及二者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

一、金融生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为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假设。然而在实际的金融生态中,由于金融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及机会主义的存在,使得金融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而金融交易成本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金融生态的发展。交易成本越高,交易越无法顺畅地进行,从而金融生态环境越差。当金融生态主体发现进行金融交易的费用太高甚至于超过收益时,就会选择停止交易,其后果必然导致金融生态链条的中断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二)产权制度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产权的明确界定和有效保护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的首要条件。合理的产权制度能够使经济单位实现规模经济、鼓励创新、提高要素市场的效率,减少市场的不完善性。因此,明晰的产权是有效激励机制(效率)和交易的基础,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必然造成交易成本上升,市场效率下降,而且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而对金融业来说,产权制度是其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它决定着金融资源的交易成本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它影响着金融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方式。金融机构的行为是在特定的产权制度结构安排下形成的,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金融主体行为及金融消费者行为,进而影响整个金融生态系统。因此,清晰的产权关系、高度可分的产权形式、多元化产权主体以及市场化的产权交易,可以促使金融交易各方按市场经济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

(三)委托代理理论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均有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动机,再加上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搜集、监督成本的存在,导致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行为时有发生。委托-代理理论则要设计一种制度安排,使得代理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付出的努力程度恰好也能够使得委托人的利益达到最大化。(1)应该说,委托代理关系越少,委托代理的制度安排越合理,则经济运转越有效率。而在金融业中,往往存在着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如股东和经营者之间、银行的储户和银行之间(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金融机构的监管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等,这使得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制度安排更为重要。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必然会使代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冒险经营,从而加大金融风险,破坏金融生态环境。

(四)制度变迁方式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核心部分。我国学者林毅夫首先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概念,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及实行。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制度变迁方式下,生态主体的行为及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都会有所差异。因此,不同的制度变迁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循环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影响我国金融生态的制度因素

纵观我国当前的金融生态系统,由于信用制度不完善、产权制度缺陷、法律制度不健全、委托代理机制不完善、金融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导致金融业交易费用过高、委托代理问题无法有效解决,进而造成我国金融风险隐患较多、金融生态的自我修复机制缺乏,难以实现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

(一)信用制度不完善

信用是交易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不讲信用不仅会增大社会交易成本,而且使许多经济活动无法进行。金融是信用形式发展的产物,没有信用的发展就不会有经营信用的银行,也不会有进行信用交易的金融市场。然而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信用极其缺乏。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费用约有2000亿元。这几项合计每年是5855亿元。据统计,近年来合同交易只占整个经济量的30%,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2)信用制度的缺乏既是市场的大环境,也是金融生态的大环境。在信用缺乏、企业诚信缺失的情况下,金融交易费用居高不下,其后果或者是不良资产继续攀升导致金融危机,或者是银行在“对风险和债权人没把握”的情况下实行“惜贷”。而从我国信用缺乏的原因来看,信用制度不完善是其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现行信用制度中对违规人软约束、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征信制度建设滞后,导致了我国信用体系脆弱(人民银行宿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5)。

(二)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产权清晰是市场机制形成的前提。没有产权的约束是不可能建立社会信用的,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必然造成交易成本上升,市场效率下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但中国目前的产权制度还存在缺陷,产权约束缺乏。其后果是市场的微观基础不实,即占国民经济主体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产归属关系是模糊的,这是企业行为“非理性”的根本原因。在许多大量国有企业参与的金融交易中,交易主体做出不负责任的交易决策(透支信用无所谓),或者缺乏连续性(银行高管任期结束,“新官不理旧帐”),这些行为都加大了金融交易的成本,增加了金融业的风险,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利益,恶化了金融生态环境。而从金融机构方面来看,在公有产权下,国有银行经常产生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冲动,而这种冲动又是一种缺乏风险约束的单方面的趋利行为,搭便车、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盛行。此外,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虚置还会导致国有银行治理结构效率低下。在国有产权为主的情况下,通常会产生过度的行政干预,这往往使得职业经理人制度难以形成,内部人控制盛行,对经理层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难以建立,商业银行效率和效益低下。徐诺金(2005)指出,在金融生态体系方面,金融产权的制度性缺陷,严重地阻碍和扭曲了有生命力的金融主体的健康成长。

(三)法律制度不健全

法律制度是制度中最强硬的制度。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现实世界中,法律制度非常重要。法律制度决定金融活动的交易费用,一个好的法律制度有利于保护产权,降低金融活动的交易费用,提高金融交易效率。反之,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会影响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弱化金融功能,甚至破坏金融生态平衡。唐双宁(2005)认为,尽管我国金融法治的外部法律环境在逐步改善,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破产法》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无法对债权人进行有力保护;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与征信立法缺失;《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亟待修改;刑事法律制度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周小川(2004)指出,法制的好坏会明显改变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如果法律制度存在漏洞,经济主体的预期就会扭曲,一些特殊主体利用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有可能产生数量很大的不良资产。而不良资产的积累,造成银行“惜贷”现象严重,也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得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财产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侵权行为不能得到有效制止,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无从建立,低效的企业和银行无法退出市场,金融业难以保持健康发展。

(四)委托代理机制不完善

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一般可采取以下三种措施:一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使委托更清楚地知道代理人是否有“悖德行为”;二是加强对代理人的监督。对代理人的监督,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竞争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使代理人存在失业压力;另一方面要通过信誉约束,使代理人为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信誉而勤奋工作;三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形成对代理人的内在激励约束。而在我国金融生态中,国有银行存在的多重制度缺损,导致其激励与约束制度也必然缺损。具体表现为:信息不对称无法有效克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透明度不高、证券公司信息欺诈、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等现象时有发生;经理层依旧是行政式选拔机制,责权利不对称,而外部经理人市场又难以建立,难以形成外部治理机制;经理层经营业绩与考核体系脱钩,拥有剩余控制权的经理没有剩余索取权,难以形成各级管理者的有效激励。如我国国有银行的经营者除了工资和一定的奖金外,其余的物质利益比较少,甚至是受到限制的,这不利于对代理人的激励和对道德风险的抑制。

委托代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金融业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不可避免,道德风险、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普遍,其结果是金融主体行为异化、金融制度功能错位、金融体系效率低下、金融生态劣化、金融案件频发。

(五)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不尽合理

受我国的文化历史以及后来的意识形态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制度变迁一般是由政府或者精英所主导,而排斥制度由社会参与人讨价还价自发演化生成的社会博弈模式。但是这种由政府或者精英设计的制度并不能取代社会习俗、惯例和制度。社会博弈参与的欠缺,造成了我国制度演进自发路径的障碍和习俗惯例的匮乏,进而导致了包括价格机制在内的各种制度甚至是市场体系本身的缺陷(曾永昌,2005)。

而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历史来看,强制性制度变迁一直居主导地位。强制性制度变迁在抉择成本和摩擦成本上无疑占据很大的优势,但却导致金融业丧失了微观经济基础发展的自主性,金融开发程度低,金融制度建设滞后,金融资源无法按照市场化配置。在行政指令下,金融领域大量“寻租”活动的产生,诸如大量违章拆借、资金官倒、金融腐败等现象,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损失和金融风险;在国家为金融机构提供隐形的担保制度下,导致金融合约关系极度不正常,为市场主体行为异化和金融机构过度投机埋下了制度根源。

三、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的制度路径

根据前文对金融生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及造成我国金融生态脆弱的制度因素的探讨,笔者认为,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的根本在于制度建设,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完善产权制度

要想降低交易成本、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实现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而合理的产权模式一般有以下基本要求:清晰的产权关系、产权高度可分、多元化产权主体以及市场化的产权交易。因此,一方面,应根据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完善我国的金融产权制度。其主要内容应是加快金融产权的多元化进程,允许各种投资主体投资金融产业,实现金融主体成份的多元化。应该说,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当前几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的核心就是产权制度的变迁,通过内部改革以及海外上市,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将有效增强这些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今后我国应继续加快金融业的产权改革,拓宽投资主体的范围。另一方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产权约束。没有产权的约束是不可能建立社会信用的,因此,制度变迁的路径之一,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交易主体的产权约束。

(二)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来看,法律是最基本的制度。著名经济学家米勒说,中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经济学,而是更多的法律。国家作为第三种当事人,能够通过非人格化的立法和执法机构来降低费用。因此,周小川(2004)将“改进金融生态”的落脚点也放在“完善法律制度”上。为此,我国应在《刑法》欺诈条款中增加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条款与信息披露条款;严格《破产法》中的破产条件,建立有利于金融债权人保护、督促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引导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建立社会信用管理环境,对征信与授信进行单行立法,建立个人与企业征信授信制度,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从新制度经济学中扩展出来的法经济学则将法律问题与经济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突出法律对经济金融领域的保护。

(三)发挥金融主体的能动性,把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居民意识形态的转变、政府对行政干预的“基本放弃”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实施,我国的制度变迁方式应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转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观经济主体的作用,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实现制度供求的平衡,从而为金融生态系统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注释:

(1)这一目标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因为现实中信息不

对称是始终存在的,从而委托-代理问题不能完全解决。(2)转引自王礼、钟意、陈琼英.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中“金融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论文 篇5

摘要:结合生态农业的定义,分析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和主要方向。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是强调结合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点,把其充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中,克服传统农业的缺陷,寻求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构成有机物与无机物、生态环境内外部结合,实现农业体系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生态农业要从地区的实际出发,合理搭配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的比例,通过合理的投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提高。

1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1.1生态农业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现阶段是各行各业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发展在向现代化进程迈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急需解决的现实困难,例如滥用化肥、农药,农业污染等社会问题。我国农业生产因大量使用化肥,引起了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土壤生产力降低、农副产品质量低下。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因大量使用农药,致使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农产品污染,农田的生产能力失调,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再生和人类的生活。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要减少对自然的掠夺和滥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2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长远发展

生态农业是吸收传统农业在种植过程中的优势,发挥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即做到回归自然,又注重全面有效规划,就是在发展模式中合理分布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等大农业的思路,这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须条件。生态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土地的利用效率、资源的利用效率,继而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因重复、合理的使用资源、促进物质和能力的转换,而显著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在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农业产品时,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生活需求。可以说,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1.3生态农业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

生态农业发展中集合了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吸收了国外农业发展的精华,在将农业本土化的进程中,按照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法和要求,遵循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引进新的物种,通过科学手段生产无公害的`健康食品,实现农业的出口创汇。与此同时,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不断加强,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消费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有效引导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潮流。

2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

2.1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实现生态农业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各地在农业建设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主要需求,结合经济发展现状,遵循“全面、系统、高效、再生”的原则,寻找发展本地经济的具体方法和有效措施,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在运用生态农业系统的观点上,改变单一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生产、加工一体化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以有效提高农业产品的转化率,促进资源、环境的稳步发展,建立彼此依存、共同促进的农业有机体。

2.2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科学有效规划

要建设好生态农业要在事前做好全面的规划,注重生态系统内部的整体性、防御性、系统性、调控性的特征,制定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生态农业规划体系。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农业的积极实施和有序发展。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到达社会效益、生态发展、经济利益的相互统一。

2.3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采取辐射带动方式

各地发展生态农业时要做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根据当地的社会需求和自然条件探索适合的农业发展战略和套路,采取以试点农业带动大范围种植的方式。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关键问题是实现生态农业的系统工程,通过立体化种植的模式、养殖模式、观光性质的农业模式,将绿色生态农业形成产业。利用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优势资源得以推广,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2.4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通力配合大力宣传

生态农业是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要将这一体系深入人心要加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切实提高全社会和全体农民的环保意识,实现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目标。全社会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会,建立完善的调控和服务体系,健全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从政府层面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项目和投入力度,把农业建设及绿色食品开发有机结合,促进生态农业的时代化发展。从政府层面发挥农民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推动新农村建设。利用科学技术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结构现状,引进农业新品种、科学新技术、种植新材料,提高生态农业的科学性。

3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经济发展;意义;措施

对于林业来说,它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保持生态平衡,相应的,林业经济可以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林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林业经济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对于林业产业来说,它是利用木材、药材和森林旅游产品等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国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里,林业经济占据基础地位。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的森林绿化覆盖率高低代表着这个国家对于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这也体现了国家的文明发展水平。

林业是生态要素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在上个世纪,因为我国对于林业重视力度不足,所以对于林地资源的浪费严重,人类无节制导致很多生态资源濒临枯竭,自然灾害数量越来越多,一方面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不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努力走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加大对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视力度,通过开展保护天然森林资源、退耕还林、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等诸多生态林业工程,逐渐改善了环境、获得了很好的环境治理效果。

林业部门是一个基础性部门,它可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要素。林业资源不仅要供给林业产品,同时还肩负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在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导致环境不断恶化,生态服务需求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对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要求,林业经济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森林资源短缺,林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较大

在近些年来,因为林木乱砍滥伐问题严重,导致我国的木材总量越来越少,森林的总量也进一步减少。在开展人工造林的过程里,因为树种的单一性,所以很多幼林很难存活,林业产业的森林资源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导致林业产业基地质量水平较低,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从分布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东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而中部、东部次之,不过类似广东、浙江和福建等东南部发达地区林业经济水平较高。在我国西部地区,尽管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其资源利用率不高,加上产权配置上存在问题,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导致林业发展水平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林业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很多区域资源的拥有量和发展速率没有达到统一。

2.林业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林业企业的规模较小,其技术含量水平不高,效率低下是其突出的问题。现代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其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在整个林业产业中,第一产业占据比例过高,而第二三产业占据比重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体经济实力下降,林业经济效益缺乏足够的拉动力,不利于现代林业经济发展。对于林业的第三产业来说,它不仅仅是现代林业产业系统的关键部分,而且也会推动林业体系发展,可以从实际上体现林业现代化发达程度。

三、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1.提高林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缓解林业经济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对于林业经济发展来说,森林资源是其基础和前提,所以要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重量,就要从各个环节入手,在树种的选择问题和培育问题上下功夫,加大对森林树种成长的监管力度,提高树木幼苗的存活率,进一步加大林地以及湿地清理力度,从根本上扩大林业资源的发展空间。通过创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一方面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林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发展林业资源进一步优化制作成本,有利于更好的降低市场价格,加速市场流动,通过互联网和媒体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林业品牌的形象力,缓解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由于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平衡,所以要进一步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按照我国的林业政策确定优化方向,进一步加快林业市场流通,尽最大努力开拓第二、第三产业市场。由于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为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因此要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融通,推动中小型林木企业发展。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一定的理财属性,所以它和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发展相符合,通过互联网的作用开发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一方面可以引导其他中小型企业;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龙头企业提高核心企业数量,促进林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3.加大对林业产业科技水平的重视力度,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按照我国的有关政策加大对林业产业科技的整体水平的重视力度,有关科研人员要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解放劳动力,降低林业经济的生产成本。举例来看,我国现在流行一种多功能智能木材分检设备,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可以取代6个人进行木材分选检查的设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提高林业经济的生产速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在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中,提高林业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显得格外重要。

四、总结

综合来看,我国现在的林业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同时也会有很多发展机遇。要想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就要和科学发展观相结合,积极解决林业经济发展过程里的问题,通过和林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相结合,从而促进我国现代林业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凡斌,荀龙巧,廖文梅.林业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J].林业经济问题, 2013(2):187—192.

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篇7

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展。自然资源、人口、粮食和环境等一系列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日益突出。现代的生态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而是扩大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20世纪中叶以来, 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剧烈, 大量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 工业的突飞发展使大气污染越加严重, 大量动植物的灭绝, 生态环境的严重波坏, 人们开始关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 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诸多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探索。“生态”一词被引申到众多研究领域, 出现了诸如生态技术、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环境、生态技术、生态经济、生态城市等概念。

研究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我们尝试采用科学计量手段, 对1998年以来国内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题录数据分别从关键词、合作、期刊的引用等角度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 来揭示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

2 数据和方法

利用CSSCI, 以关键词“生态”并且所有字段“可持续发展”进行组合检索, 时间范围为1998-2008年, 一共检索到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文献共1600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对1600篇有关生态可持续发展文献的题录数据进行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 (MDS) 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技巧, 使样品观测数据形成一个能进行评价的关键维数。通常是通过低维空间内的距离来显示受测者所提供的样品数据相似性或偏好。在结果图中, 观测值相对距离越近, 说明他们的联系越紧密, 反之, 联系越疏远, 因此有着高度相似性的观测值会集聚在一起, 其中, 处在最中心位置的观测值与其他观测值联系是最为紧密的, 在该组数据中最为重要, 反之, 越是偏离中心就越是不重要。[1]聚类分析是最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之一, 它是将个体或对象分类, 使得同一类中的对象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和特征。目的在于使某一类对象的同质性最大化, 使各聚类间的异质性最大化。[1]社会网络分析是通过建立某个行动者与其它行动者有或多或少的关系的模型, 描述这些群体关系的结构, 并且研究这种结构对整个群体或内部个体的影响。我们通过社会网络分析中的K核、中心性和中介性等概念, 可以找寻出具有重要地位的文献、作者或者是关键词。[2]

3 科学计量分析

3.1 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共现分析在文本挖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文献的关键词不多, 一篇文献只有几个, 但却是文章的精髓,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体现出论文的研究核心, 而多篇文献的关键词的共现分析, 则可以挖掘到某一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利用文献挖掘系统软件Ccmatrix[3], 对下载的CSSCI数据进行处理, 得到1600篇下载文献出现10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 见表1。从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可持续发展”一词高居第一位共出现了1218次, 其次是生态环境以313的词频位居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意识的提高, 更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 人们环保意识的薄弱导致景区堆积大量垃圾、花草树木等生态资源遭到破坏, 景区环境造成较了严重的污染, 为此很多学者提出了生态旅游 (词频65位居第四) 的概念。研究生态可持续发展不得不涉及生态经济学、生态系统学、生态学等基本概念, 相关领域的专业词汇如生态文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生态承载力、生态平衡、生态城市等难免会高频出现并共现在多篇文献中。

通过对前30位高频关键词做多维尺度分析, 得到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 通过聚类分析将关键词分为三大聚类, 分别在多维尺度分析图谱中圈了出来, 见图1。

聚类一, 以生态为核心词汇的知识群体。包含19个关键词, 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足迹、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学、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生态平衡、生态城市、生态学、生态、城市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其中由于这些关键词过于集中, 有5个关键词没有在图中显示出来。这些有关生态的重要概念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这些概念的详细阐述有助于对生态进行系统研究, 故有关生态的关键词积聚到了一块, 成为一个解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群体。聚类二,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群体。包含了六个关键词, 分别为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概念, 范围可大可小, 而且可持续发展也包括了很多学科, 比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按地域分有包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所以这个知识群体是解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群体, 学者通过对各个方面力图全面阐述可持续发展概念。聚类三,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知识群体。西部大开发思想的提出, 引发学者们广泛的思考。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发展经济和西部开发提出了紧迫要求。这要求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都不能以破坏原始的生态系统为代价, 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惩罚。经济建设的同时, 要注意发展生态经济, 保护好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实践。除这三个知识群体之外, 有一个关键词比较特殊, 就是生态承载力, 它不在三个聚类之中, 相对孤立, 且靠近坐标的中心。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生态学。1921年, Park和Burgess[4]首次应用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即在特定环境条件下 (主要是指生存空间、阳光、营养物质等生态因子的组合) , 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承载力, 将自然资源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两类。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利用, 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会日益枯竭, 只有利用可更新资源, 生态承载力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生态承载力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概念, 在研究生态系统的时候, 可以用生态承载力去研究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情况, 有关生态承载力也有许多相关的算法[5]。

3.2 省区合作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把地区合作通过网络图的形式直观展示出来, 见图2。在地区合作网络图中, 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地区, 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线代表两个地区之间合作发文的次数, 故联线越粗, 说明两个地区的合作次数越多, 学术交流比较活跃。从图中明显看出北京的学术交流范围较广泛, 与北京地区合作发文的地区有辽宁、吉林、内蒙古、山西、四川、湖南、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上海。除此之外, 上海、山东、四川、湖南等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学术合作也比较频繁。

网络中某节点相邻点的个数即点的度数, 节点的度数越大说明与该节点联系的点就越多。在地区合作网络图中, 点的度数包含了所有与该地区合作次数之和, 表2给出了各个地区节点的度数和中介中心度, 比如北京的点度数为23, 即其他地区与北京一共合作23次。仅仅看点的度数尚不能全面了解网络中节点在网路中的重要性, 可以引入中介中心度这一概念解释这个问题。在网络中, 如果某个行动者处于许多其他两个节点之间的路径上, 可以认为该行动者居于重要地位, 因为它具有控制其他两个行动者之间交往的能力。所以刻画行动者个体中心度的指标是中介中心度, 此指标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的控制程度。通过各个省区的中介中心度可以了解每个省区在网路中的重要性。北京、江苏、湖南、湖北、四川、上海、广东是国内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活跃地区, 尤其是北京和江苏, 引领了整个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西北地区新疆、内蒙古、甘肃, 西南地区云南、贵州、海南, 积极地探索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比如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

3.3 作者合作与基金资助

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往往需要合作, 以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互补。通常用合作度与合著率两个计量指标来度量作者的合作情况。合作度就是篇均作者人数, 用作者总人次除以文献的总篇数。合作度越大, 说明单篇文献的合作人数较多, 反应了作者的合作规模。而合著率是指合著的论文占所有文献的比例。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难度较大, 合作不失为一个提高研究质量的途径。统计发现, 生态可持续发展文献在1998—2008年这11年间的两项指标分别为1.73和44.75%。见表3。

科研经费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之一, 是否能争取到“纵向课题”, 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或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研究生态可持续发展这类研究也获得了不少基金资助, 在1600篇论文中获得基金资助的有473篇、几乎占全部的三分之一, 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就有91篇, 国家自然基金占基金论文比例达到了19%, 可见这些有课题依托的研究质量较高。

3.4 期刊共被引

期刊共被引是发表在A与B两种期刊的论文被其他期刊C同时引用时, 称期刊A与B具有“共被引”关系。期刊共被引分析从引用的角度揭示了学科期刊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构特征, 同时期刊的共被引分析也可以为确定核心期刊提供依据。期刊间的相互引用展示了期刊相互关系以及知识的吸收和扩散状况。

生态可持续发展文献引用的期刊较多, 表4给出了被引次数排名前二十位的期刊, 被引次数为204次且位列第一位的是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于1989年创刊的《Ecological Economics》 (生态经济学) , 该期刊对于国内学者研究生态经济、国内生态环境等问题有着较大的影响。国内核心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生态经济、经济地理等核心期刊也是学者引用的主要对象。对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的引用说明了学者注重实际, 紧密关注时事动态。对于专业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的引用, 说明了学者对于长江流域生态变化的关注。

为展示这些被引期刊之间的相互关系, 选择被引期刊频次排名前20位的期刊利用Ccmatrix系统做出共被引矩阵, 并利用Ucinet软件, 得到可视化的期刊共引网络图, 见图3。节点间连线越粗, 期刊间共被引次数越多, 则表明期刊间联系越紧密, 期刊载文具有相似的研究主题。从网络图中, 可以看到居于网络图中心的是核心期刊中影响力较高的期刊和国际期刊《Ecological Economics》, 被引次数较多的是与生态有关的期刊。

3.5 引文指标

研究引文中英文类型和篇均引文数等指标, 有助于了解作者吸纳文献能力的高低, 并间接反应论文的研究质量。表6给出了文献引文的一些指标, 有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1600文献的引文条次总计为10720篇, 其中中文条次就达到了9586条, 篇均引用条次约6条, 英文只有1134条, 这说明研究国内学者过多从国内研究背景出发, 缺少对于发达国家生态研究的借鉴和学习, 虽然对于国际期刊《生态经济学》的文献有一定的引用量, 但是从广度上看, 对外文文献的学习和引用国内学者还有待提高。普赖斯指数是指在某一个知识领域内, 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 用以测量文献的老化速度和程度。普赖斯指数越大, 文献老化速度越快, 表示该领域吸纳最新文献的能力越强。在一万多条的引文中, 近60%是五年之内的文献, 这说明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 最近几年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概念的提出, 引领了该领域的发展, 普赖斯指数大于0.5也说明了该领域吸纳最新文献的能力还是较强的。

4 结语

通过国内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科学计量分析,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主要分为三个知识群体, 有关生态的知识群体、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群体和西部大开发三大聚类。第二, 北京、江苏、湖南、湖北、四川、上海、广东是国内研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活跃地区。第三, 生态可持续发展文献在1998-2008年这11年间的合作度与合著率分别为1.73和44.75%, 几乎三分之一的论文得到基金项目的资助。第四, 国际上较有影响力期刊《Ecological Economics》 (生态经济学) 对于国内学者研究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有较深广的影响力。国内影响因子较高的核心期刊也是学者引用的主要对象。第五, 英文参考文献引用较少, 说明研究国内的生态问题学者还是过多的从国内的实际问题和研究背景出发, 从普赖斯指数看, 所引用的文献有较大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3]姜春林, 杜维滨, 李江波.CSSCI文献数据共现矩阵的软件实现[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 (6) :937-940.

[4]PARK R E, BURGESS E W.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1.

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篇8

1 数据源的选取及处理流程

1.1 数据源的选取

基于词频统计的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主要数据源选定为1999—2011年我国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包括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学术科研文献。

1.2 分析方法

目前学术界已有部分学者对我国生态文明及其相关主题进行了综述性研究,其中葛悦华在“关于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述”中从概念、内涵以及文明观、政策、经济发展方式和法制等几个层面对生态文明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综述分析[3];邹爱兵在“生态文明研究综述”中从生态文明价值观及其与科学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4]。本文分年对项目主题和论文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利用文献回归法对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生态文明领域相关科研热点和趋势进行脉络性分析。

2 生态文明相关研究热点分析

对生态文明领域的研究热点统计分析,可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重点级别项目和CNKI中收录的相关学术著作三个方面进行考虑,考察方法主要是分年对项目主题和论文关键词词频进行统计[5]。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析出热点

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页,选择“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进行项目资助情况查询。在“资助类别”选项中选择“重点项目”,在“项目主题词”选项中选择“生态”为检索词按批准年度进行分年模糊检索。

2.1.1 研究申报的峰期。

对1999—2011年资助生态类项目总数、名称、年份进行统计,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生态类重点项目中,多属对于自然科学领域中某一特定区域的特定生态现象或生态问题进行实验性研究,申报的项目在数量上呈现了两次峰值,分别为2002年7项和2008年13项。

2.1.2 研究申报的热点主题。

所有申报项目中涉及研究主题分别为:水质水文18项、城镇/区域生态22项、农业生态4项、渔业生态4项、林业生态3项、工业工程生态2项、宏观产业生态2项、生态毒理学5项、气候土壤生态5项、碳类排放3项、生态服务2项。从1999年开始,几乎每年申请立项的课题中都涵盖了城镇区域生态和水质水文这两个主题,涉及年份连续长达13年。自2007年后,关于城镇/区域生态和水质水文这两个主题词的词频占历年所申报生态类课题中的比例逐年增大,其中城镇区域生态类的比重分别是:2007年25%,2008年23%,2009年50%,2010年25%,2011年33%;水文水质的比重分别是:2007年25%,2008年38%,2009年12.5%,2010年50%,2011年17%。此外,基金资助项目中,2002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关于“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优化路径及管理对策研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社会福祉耦合机制研究”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课题申请,这表明我国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已逐步将“生态”的概念融入到服务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研究中;相关领域学者已逐渐从对自然工具的价值认识转换到对生态内在价值的认识,通过从科学认识转向伦理认识进而转向道德实践的方式来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生态价值的统一[6]。研究结果也因此上升到了一个可定性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高度,同时又重视定量分析后的操作实施。

2.1.3 研究项目资助经费情况。

对项目受资助经费金额进行统计,以分析我国在相关科研领域中的资金投入力度。历年申报项目所获资助金额情况如图1所示,可知自2007年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逐渐重视生态类项目的审批,支持经费较之前明显增加,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要求日益增加的趋势相符合。

2.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析出热点

进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页,选择“立项专家数据库查询”,项目类别分别选择“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课题名称选择“生态”进行模糊查询,对项目的立项时间、名称、级别、数量进行统计,对所属学科进行归类,从而分析我国生态文明类软科学的活跃学科领域。

2.2.1 研究申报的峰期。

从立项时间上看,上世纪90年代仅资助重点项目2项,而截止到2007年前,资助的生态类项目也仅有7项。自2007年后,我国社科项目中与生态相关类项目明显增多,2011年达到了11项,这也说明环境与生态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2.2 研究项目的学科主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所属学科与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不同表现在:重大级别中应用经济10项、法学1项、管理学1项;重点级别中应用经济2项、理论经济2项、社会学1项、哲学3项、法学1项、民族问题3项、马列社科1项、管理学1项。由此可知,所申报的生态类社科课题中,所属应用经济类项目数量较多,这体现出我国社科资助项目中主要研究目的是偏向于促进我国区域或产业经济增长。此外,从民族问题研究这一领域中出现生态类课题项目也可看出,在我国解决生态问题,提倡生态文明,不仅要依托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硬手段,更要切实把握住软环境,依托民族文化、结合民族背景开展包容的、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政府和生态法律制度做保障,还需要在管理体制上进行配套改革[7]。从法律的视角研究生态文明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的法律机制和法律体系的建设上,由于法律具有强制性,而生态文明倡导的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或理念,因此,具有法律学科背景的生态文明项目更多的带有强制性与规范性色彩,同时相关研究也体现了我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针。

2.3 基于关键词词频统计的学术论文析出热点

利用从CNKI上以“生态文明”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的6682篇学术文献进行词频分析,除“生态文明”外共获得3859个中文关键词。1994年—2011年18年来我国生态文明领域逐年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统计如表1所示,除对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以外,还对关键词占当年论文总量的百分比,即词频进行统计,得到如下分析结果:

2.3.1 最高词频的热点主题。

依1994—2011年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统计数据可知,总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是: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循环经济、建设、人与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工业文明。

在位列前三名的关键词中,排名最高的是“可持续发展”。除1994、1995两年外,“可持续发展”一词一直位于当年生态文明关键词的前10位之内,且除2007、2008年词频排序第二位以外,其余几年皆是当年关键词词频值的魁首。其中,诸大建的“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8]和曹利军,王华东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研究”[9],前者将发展循环型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引用频率651次;后者探讨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原则、建设思路和方法,并以常州市为实例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引用频率371次,从词频值和引文量均印证了“可持续发展”是贯穿我国生态文明历年来研究的主线。

词频值仅次于可持续发展的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10]。自2004年首次出现以来,除2007年排名为当年的第四位外,其余几年均在前三名之内,且2008年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峰值,位列当年第一。其中,俞可平的“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10]、马凯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11]和冯之浚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12]三篇文章,均为该主题下引用量较高的论文。

词频值第三位的是:和谐社会。自2005年首次以关键词的形式出现以来直至2008年,4年间一直处于当年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词次数的前三名之内。但自2009年起,其关键词次数排名逐渐下降,分别为2009年第4位;2010年第7位;2011年第7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排名让位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研究热点,如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中“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提出了“清洁生产是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本质,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持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3]的观点;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中“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四项政策措施[14]。

2.3.2 生态文明研究热点的发展变化。

从关键词的数量反应了历年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热点的个数;关键词出现次数从数值上反映了当年对各关键词方向研究的总体热度。经统计,历年来关键词出现数量和次数如表2所示。

经对表2的统计分析可得知,在历年关键词数量方面,较前一年有明显增长的年份分别是:1999年增加7个、2000年增加7个、2002年增加12个、2003年增加8个、2004年增加9个、2007年增加8个、2008年增加6个。其中关键词数量呈阶段性稳定状态,即1994—1997年小于5个,1999—2002年小于30个,2003—2006年除03年为34个外,其余3年均维持在43~44的稳定水平内,2007—2011年维持在52—58之间,其中考虑到不可避免的误差,2008—2011年关键词数量趋于绝对稳定。

从历年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上可以看出,比较明显的增长年份分别是1998年较上年增长16次,至2002年逐年次数变化量维持在20以内,2003年较上年增长58次,至2007年总次数未突破200,2008年次数较07年激增663次,之后逐年开始回落。由此可知,自1994年起生态文明关键词的研究热度基本经历了3个增长阶段,分别是1998年、2003年和2008年。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三个年份反映了对于生态文明文献研究的热度变化点,但对于研究热度的强弱与学科发展的走向,还要参考特定年份的关键词次数总值以及具体关键词研究的集中度。以2007年为例,虽然较前一年的增长率明显低于2003年,但其关键词总次数为196,远高于2003年的120,因此该年生态文明的整体研究热度高于2003年。

从新增研究方向上可以得出:1999年出现了5个之前历年未曾提及的研究点,分别是生态意识、生态环境、自然观、发展、对策。2000年新增了10个研究点,分别是: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生态化、环境危机、生态城市、马克思、生态建设、经济发展。2001年虽关键词数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但首次反映出了绿色消费、天人合一和生态产业。2002年新增了6个研究点,分别是生态伦理、政治文明、生态道德、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实践。2003年新增4个研究点,分别是循环经济、人与自然、社会主义、生态发展。2004年新增6个研究点,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和谐发展、高校、启示、创新和以人为本。2005年新增研究点5个,分别是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大学生、社会主义、构建。2006年新增研究点新农村建设与林业。2007年新增研究点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8年虽研究热点总数量较大,但较之前并未出现新增研究关键词。2009年新增研究热点低碳经济。

3 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的变化趋势与发展脉络分析

3.1 生态文明研究主题的数量变化趋势

选取2011年词频次数位列前20(含20)的中文关键词,追溯其到1994年间逐年出现的数据,据此计算出该关键词每年出现次数较上一年的增长率,再将1995年—2011年每年的增长率进行累加,并求平均值,以此确定相应关键词的年平均增长率。在计算增长率时,当前一年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为0时,为方便计算,将计算分母规定为1。根据计算结果显示,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的热点关键词有14个,按照研究数量的多少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保护、工业文明、环境、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马克思主义、发展、和谐、生态。

3.2 生态文明研究主题变化的增长趋势曲线

为了更进一步直观说明我国生态文明领域自1994年至今的研究趋势变化情况,本文选取年均增长率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并根据相应数据绘制其增长趋势曲线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从10个关键词的整体趋势变化来看,自1994年学术界开始关注生态文明问题后,历经18年的发展,大致出现两个较为集中的研究高峰,分别是2004—2005年间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为主导的第一次学术研究高潮和2008年以生态环境和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关于生态文明问题的第二次全面性研究。10个热点关键词中涨幅趋势较为平缓的分别为:可持续发展、环境、马克思主义、发展、和谐、生态。其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虽然涨幅较小,但由表1可知,其历年出现的词频值较高,体现了其作为整体研究主线的稳健性;其余涨幅较小的关键词或具有上位词属性,或与变化较大的关键词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可视为在主导性研究热点带动下的从属性研究。

涨幅落差较大的热点关键词分别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环境和低碳经济。其中,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分别在2004年和2008年出现了研究的峰值,但自2009年后有明显回落的倾向,特别是2010年研究趋势呈负增长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2003年经我党智慧的高度总结后,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成为了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生态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法宝,围绕其展开的生态文明类相关研究成为了这一时期整体的研究趋势。伴随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时代背景,2008年成为了对于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虽然自2009年后其词频增长率开始回落,但由于其词频基数值较大,未来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仍将成为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的主流趋势。

和谐社会体现了我国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目的,是建设小康社会在新时代下的理念诠释和升华。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在2005年出现了显著的峰值,其增幅明显高于同一时期生态文明领域的其他研究方向,成为了当年生态文明研究的主基调,而后经历了2006、2007两年的平稳发展,在2008年出现了一个关于和谐社会研究的次高峰,由此可推断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高度正确指挥下,我国学术界普遍形成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途径最终服务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构想。自2009年后关于和谐社会的探讨虽逐年在研究量上趋于平稳、研究成果上未出现较上一年的明显增高,但作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该主题仍将成为今后生态文明相关研究的核心指导思想。

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体现关于生态文明学术科研效果的主要方面。生态文明体现于生态环境保护,更在人类文明形态和内容的丰富以及对人、生命、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上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15]。生态环境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复杂长远的重大问题,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对于生态环境的研究在经过2008年的高速发展后,又理性的回落到了2007年前的研究热度,而自2009年起,在其他研究方向增幅趋于平缓的情况下,低碳经济的增幅异军突起,成为了时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主要矛盾。通过对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来间接解决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清晰的体现了我国学者绕过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

3.3 生态文明研究的发展脉络

通过如上定性与定量分析,可总结出一条较为清晰的我国生态文明文献研究与发展主线,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生态文献研究的萌芽期:2004年前。此阶段的研究为生态观在我国学术界奠定了基础。学术界由工业文明开始探索伴随国民经济发展所带来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认为生态文明将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以取代工业文明,引导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16]。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开始将可持续发展定为解决我国一系列生态问题的总思路。课题项目方面多为解决我国特定环境问题的研究。

生态文献研究的调整期:2004年-2007年。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在主题和内容上不断做出调整与细化,析出关键词明显增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成为了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研究项目方面,软科学类开始出现了关于生态文明机制方面的课题研究。

生态文献研究的生长期:2007年—2009年。伴随着党的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明确提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愈加清晰、内涵愈加丰富。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告诉的发展与不断深化。各个主题在研究数量上明显增多,内容上不断丰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研究体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伴之而来的关于制度、法律、道德、文化方面的研究体现了这一时期生态文明已上升到了我国社会主体发展的战略层面。

生态文献研究的分层期:2009年至今。生态文明研究在经历了2007—2009年的黄金发展后,主要研究层次更为清晰。在宏观层面,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微观层面,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生态伦理、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态观中的应用成为主要研究方向。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鲜明、方向集中,这些集中的主题,说明了生态文明的研究更重视研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相适应,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体现研究注重社会意义与可实践操作的意义。

4 结语

生态文明的问题是摆在我国现实发展面前的一个长远的复杂问题,其植根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文化中。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既要根据地方环境特色进行与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又要从树立公民全新的生态价值观以及在生态价值观的引导下规范我国民众的实际行为等几个方面入手开展[17],做到将生态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双管齐下方能事半功倍。

从历年受资助的国家级项目分析数据中得出,生态文明领域的作用范围广,既涉及到农业、工业等支柱性产业的产能与经济效益,又涉及到社会、民族、伦理道德、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软性层面,因此相关研究成果丰富、涉及领域繁多,需要相关研究者具备深厚的学科背景。

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篇9

云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全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 山地占84%, 高原、丘陵占10%, 坝子占6%。作为典型的山区省, 云南省极其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富聚,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能源资源丰富, 林地可开发潜力大。

Á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 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 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生态工业是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工业生产体系, 将工业生产类比成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封闭体系, 其中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 成为另一个环节的“营养物”或原料。这样, 彼此相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中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工业的进步与发展, 在给人类带来了更多产品和更好的服务的同时, 也对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为了解决工业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矛盾, 出现了生态工业。

工业化作为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和前提。以工业兴省、强市、富县, 已成为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工业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发展生态工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云南省正处在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新时期, 并且云南省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 肩负着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要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快速、平稳的提高整体经济水平, 缩短与发达地区的距离, 就必须结合自身优势, 只有走生态工业化之路, 才能实现云南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经济、工业的关系

通过对42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分析, Grossman (1993) 发现,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 并称之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较轻, 但其恶化程度随经济增长而加剧, 当该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 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

生态与经济的矛盾, 表现为生态供给与经济需求的矛盾, 其实质是由物质能量关系的不协调导致的功能关系的不协调, 是生态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不协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具有“单向性”特点, 经济系统能量利用具有“非持续”的特征, 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从高势能向地势能逐级降阶单向流动, 并且以不可再生能源利用为主。与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的“循环”性和能量流动的“可持续”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工业作为经济系统中占比最多的产业, 工业发展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程度, 工业也是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 工业、经济、生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工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经济、生态的发展。转变发展模式, 发展生态工业, 是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尤其山区受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等影响, 工业起步晚, 更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 通过发展生态工业, 从根本上解决工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矛盾, 防治工业污染, 达到集约化、可持续性的工业发展。

三、云南山区生态工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云南省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经过努力发展, 形成了以烟草加工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旅游业、矿产业和电力产业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 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工业系统, 云南省经济和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 (GDP) 完成8750.95亿元, 比上年增长13.7%, 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205.85亿元, 比上年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753.64亿元, 增长18.0%。

近年来, 在云南省大力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面向西南的重要桥头堡战略下, 云南省生态工业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积极实施“城镇上山、工业上山”战略, 全面启动了40个重点工业园区, 对10大工业行业进行整合, 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目前, 云南山区生态工业在稳步推进中, 通过对安宁工业园区、楚雄州生态工业园区、普洱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而发现云南省山区生态工业发展的一些问题。

1. 安宁生态工业园区

云南安宁工业园区地处安宁市西北部, 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是云南省重要的磷盐化工基地和钢铁基地, 工业园区内大力发展化工、冶金及装备制造两大战略主导产业, 不断提升传统磷化工特色产业, 着重培育轻型加工制造业、逐步构建了磷化工、钢铁、电子电器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等多个产业集群。为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的号召, 安宁工业园区正着力发展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能耗工业,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区域产业体系。加大在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及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更好的将安宁工业园区建成示范性的生态工业园区。

2. 楚雄州生态工业园区

楚雄州地处云贵高原滇中干旱区, 楚雄市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对进入园区的企业采取严格的选择标准, 采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制造法。企业不仅要实现生态化, 而且还要有特定的技术支持系统, 包括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在楚雄市的生物药业园区可以采取集中供热, 生产残渣综合利用, 水资源的循环和综合利用。总之, 楚雄州生态工业园区既坚持了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 又坚持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3. 普洱生态工业园区

普洱工业园区自2006年6月初开始筹建以来, 紧紧抓住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建设战略机遇, 围绕绿色产业优势, 按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要求, 全力打造以绿色生态为主要特征的多业并举的现代化综合工业园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 园区已成为客商争相聚集的投资宝地, 形成了以绿色生态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为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普洱是一个多山的地区, 为了少占耕地, 集约利用土地, 在建园之初, 普洱工业园区积极调整、完善园区总体规划, 转变工业建设用地方式, 按照“企业进园、产业聚集、集约利用、组团发展、向山延伸”的工业发展思路, 将原来规划在城区北部的工业园区调整到坝区周边低丘缓坡适宜开发的区域进行建设, 并严格按“林中园、园中林”的理念进行“森林中园区”的规划和建设, 走出了一条“集约节约利用、注重生态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园区发展路子。虽然云南省各个地区都在按照“城镇上山, 工业上山”的战略稳步推进生态工业发展, 但在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云南省的工业园区是把园区内各个企业看作一个整体, 注重末端的环境治理, 末端治理只是对污染物产生后的处理, 忽视全过程的控制, 治标而不治本, 并没有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 也没有使园区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整体。

四、云南山区生态工业发展对策

云南山区工业受制于地理条件、经济基础、资金人才等方面制约, 必须区别于东部沿海省份的工业, 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依托自身潜力, 借助外力, 内外对接, 整合各方力量, 实现山区生态工业化发展, 发挥后发优势, 积极引进发展高端产业, 快速形成较高层次的产业结构, 实现云南省的跨越式发展, 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1. 科学规划, 继续推进“工业上山”战略

2011年9月5日,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云南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议上强调, 立足云南省情, 按照“守住红线, 城镇上山, 工业上山”总体要求, 努力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城镇化科学发展, 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工业上山”是一项大战略决策, 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经过长期、各地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推进“工业上山”战略要坚持坡度分层剃度开发模式, 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用好用足国家对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试点各省区差别化土地政策。云南山地地形地质复杂, 自然灾害频发, 部分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区, 工业上山甚至会破坏生态系统。要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措施, 不能一刀切, 不能搞统一模式, 工业上山前, 做好地质灾害评估, 做到在科学合理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 实现山地与工业的真正和谐发展。

2. 积极推广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作为云南的山区主要资源是水电、生物资源、矿产等自然资源, 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时应该重点考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矿产业作为云南省五大支柱产业, 在建设矿产生态工业园区时, 要充分借鉴抚顺矿业集团生态工业园区规划, 依托现有云南各矿业企业, 充分考虑山区自身特点, 发展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体系, 完成工业结构转型, 积极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发展生态工业、休闲观光和工业旅游等项目, 最终建成山区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点。生物资源类的生态工业园区, 积极借鉴贵港国家生态工业 (制糖) 示范园区规划与贵阳磷化工生态工业园区规划, 将产品产生的污染物作为彼此产品生产的原料利用, 形成企业产品间彼此相互依靠, 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污染排放的最小化, 形成完善的生态链条。

3. 产业联动, 发挥后发优势

一个行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 而是一个以产业链的形式相互链接在一起的有机体, 一个地区的发展更是要靠产业间的联动。云南在发展山区生态工业时, 要注重各个产业间的联动, 利用云南经济发展起步慢、发展层次较低的后发优势, 积极发挥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生态环境优势, 利用具备更强的生产力集聚布局的客观要求, 利用各方面资金、技术、人才来完善云南省的山区生态工业的发展。

五、结语

生态工业虽然是一种新兴的工业生产方式, 但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云南省是典型的山区地形, 工业化发展起步相对较晚, 要缩短与发达地区的距离, 起步的层次就要高, 要求每个企业、每个生产过程都能充分利用资源。但云南省同时肩负着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功能, 生态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云南省发展生态工业应顺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不仅促进工业产业的发展, 而且带动相关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要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刘喜凤, 罗宏, 张征.21世纪的工业理念:生态工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 (1) .

[2]马中.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2011年云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篇10

一、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背离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 我国进出口总额从1979年的293.3亿美元增加到21738.3亿美元。并且随着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提出和实践, 赋予了我国外贸迅速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对外贸易与生态文明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却有不断加剧之势。

1. 出口方面

(1) 出口产品技术水平低, 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 生产能耗比较大, 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 产生巨大的外部不经济, 致使我国局部地区自然资源锐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我国钨、锡、锑、稀土及其他稀有金属的出口导致了这些矿产资源的乱挖滥采;石材的出口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水土的流失;羊绒出口量的扩大导致过度放牧和生态恶化;发菜、山野菜、药材等野生植物出口加速了草原沙化。并且资源密集型产业在投入产出比例低、经济效益差的情况下高速增长, 实际上带来了严重的浪费和污染, 破坏了可持续发展。

(2)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受环境壁垒限制大。我国出口商品50%以上运往美国、欧盟和日本。而这些国家的环保标准和法规是世界上最严格、最系统的, 它们要求产品的进口标准大都是我国产品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的环境技术标准。中国出口产品每年因遭受各国“绿色壁垒”封杀造成的损失就高达2000亿美元, 仅发达国家实行的认证制度一项就使我国每年蒙受40亿美元的损失。

(3) 出口商品竞争力弱, 受环保因素影响大。受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 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 都要求运用环境生态科学的原理, 形成一个完整的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要在产品中加入环保的因素, 以及为达到进口国的环保标准而在产品中增加各种测试、检验、认证等费用都会使出口成本加大, 丧失低廉的成本优势, 使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

2. 进口方面

(1) 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不断上升, 导致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能源和原材料进口不断增加, 2007年我国石油进口近2亿吨, 铁矿石进口3.83亿吨。而大量进口作为生产投入品的铁矿砂、化工原料、原油等产品无一不是高消耗、高污染的, 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并且初级产品的进口由于我国环保检验措施不到位, 从国外带进了一些病虫害和传染病, 污染了生态环境。我国曾一度进口数量较大的象牙、犀牛角、虎骨、豹骨、熊胆等野生动物制品, 破坏了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

(2) 外国投资者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我国, 加剧生态危机。改革开放初期, 发达国家为逃避本国较严的环保法规, 将国内禁止或需支付高昂环境成本的污染严重的技术与产业转移到我国境内, 带来了大量的生产污染和消费污染。更为严重的是, 少数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力从外国非法进口大量“洋垃圾”, 如旧服装、旧磁带等生活垃圾, 废旧船舶、汽车、轮船等工业垃圾, 加剧了生态环境危机。

二、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1. 在生态环境成本内在化过程中, 我国处于后发劣势

(1) 我国环境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相对较大。我国出口商品大部分得益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在从事的加工贸易中多占据的是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环境成本高。并且在发展对外贸易中强烈的现代化需求、密集的开发活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物耗、高污染型的产业发展, 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强大的生态胁迫效应, 造成了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 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 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关系上的冲突和失调。

(2) 我国环境成本量化的经验相对不足。环境成本量化的难度有大小之分, 其中有些支出很容易量化, 比如采矿企业每年的废水、废气、矿渣治理费用;环保设备投入;排污费;回填、覆土、绿化的支出等。但因污染环境造成的环境损失而导致的外部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如大气与水资源等的损害等。与发达国家比较, 我国在这方面经验明显不足。

(3) 我国的环境治理手段相对落后。发达国家在污染最严重时期, 环保投入占GNP比例达l%~2%, 1972年美国环保投入占GNP的0.9%, 日本占0.8%, 德国占0.8%。同时, 相应公众的环境意识也较高, 在政府和公众的双重努力下, 发达国家基本控制了污染问题。而我国资源相对紧缺, 环境容量日益缩小, 加上资源利用的技术问题和国外垃圾产业的侵入, 政府难以有效地解决污染问题。与发达国家比较, 我国在治污技术和设备方面还很落后, 因开发或进口环境设备和技术而增加的费用也将提高产品成本, 使得很多出口产品竞争优势进一步下降。

2. 我国处于生态环境退化加剧阶段

分析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 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破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即环境破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历, 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等的发展都符合这样一种倒U关系。经济学界基本公认的是,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NP为500—3000美元时, 往往对应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严重的时期。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起飞阶段, 人均收入已达1000美元, 处于环境退化不断加剧的阶段。而发达国家已经越过了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拐点, 环境条件在逐渐好转。

3. 发达国家污染转移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 污染产业从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造成我国环境的严重破坏。据统计,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属污染型的占30%, 其中高污染占40%。其次, 废弃物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代价远远超过通过处置废弃物所获得的收益。由于技术上的原因, 我国处理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引进外资、技术与设备缺乏环境意识, 导致有害环境的设备、技术与产品向我国转移, 对我国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 我国环境意识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大

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心理已经形成, 对绿色产品的偏好和需求大, 它为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的产生提供了依据, 从而经常把我国产品排挤在国际市场之外。如欧盟就曾以我国禽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有害微生物超标为由, 全面禁止我国禽肉向欧盟出口。德国公布了118种禁用染料清单, 其中我国正在使用的染料中有104种, 使我国有很大优势的纺织品受到较大的挑战。

三、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逐步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发展循环经济

首先, 要用生态学来引导对外贸易发展。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 以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来发展对外贸易。其次, 要通过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环境立法, 建立一套科学的环保制度, 制定完善有利于对外开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法规,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执法和监督能力, 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 结合我国立法实践加强清洁生产立法的研究, 如确立清洁产品的范围, 清洁生产的原则, 对清洁生产企业给予财政、税收的扶持及制定清洁生产推广规划、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制定有利于清洁生产的经济技术政策, 开展清洁生产的宣传教育等。还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 注重唤起公众环保意识, 将观念的改变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再次, 要利用经济手段, 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应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利用各种定价方法确定污染物的收费依据。实施生态成本法, 如用净化单位二氧化碳所需树木和维护成本之和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单位收费;用污染造成的损失计算环境资源的价格等。还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进行的排污权交易, 尝试对资源进行市场定价, 采用这种事前控制污染的方法, 有利于节约整个社会的资源。最后, 要开发形成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自主开发环境治理设备, 努力提高我国治污手段和治污技术的水平。

2. 顺应绿色贸易潮流, 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一是要积极顺应绿色贸易的潮流,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采用清洁工艺, 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不断提高产品的环保水平。使绿色产品、环保技术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等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导向型产品。二是积极鼓励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只要企业获得相关国际标准认证, 就可以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不受任何非关税的阻拦。同时, 我国也应根据WTO和有关多边环境协议的要求, 建立合理的绿色防范体系。三是实施从产品设计—生产—包装到营销的绿色一体化。四是要对主要国家行业和产品的绿色壁垒进行认真研究, 积极寻求对策。对于其中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合理要求, 要通过提高产品品质, 尽量满足对方。五是要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进出口产品结构, 使我国出口贸易向节约原料、节约资源的 (绿色结构型) 发展, 鼓励和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及可实现资源替代的产品出口。六是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政绩考核体系, 应把对外贸易增长质量、效益情况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情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促进环境与贸易的良性发展。

3. 积极引进和开发环境保护技术,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强化绿色管理

首先, 要树立绿色产品竞争意识,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税收体制, 增加投人, 以环保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 开发绿色产业, 调整优化出口产业结构,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推进清洁生产, 实现绿色消费。其次, 要实施产品绿色化战略, 积极鼓励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出口, 把绿色产品出口纳入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的范围, 出口发展基金优先考虑绿色产品开发, 建立“绿色银行”和绿色产品出口发展基金, 保证绿色产品出口贸易的高速、高效发展。再次, 要积极申请绿色标志和ISO14000认证, 充分发挥通过认证产品的示范和导向我国出口贸易向有利于生态环境绿色化方向发展。最后, 要采取措施阻止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污染。今后我国吸引外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应把重点放在纺织印染业、皮革加工业、橡胶工业、火力发电业等行业上, 逐步提高这些产业中外国投资者的市场准入条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征收进口产品环境附加税, 采取限制或拒绝进口的贸易管理措施限制废弃物的转移, 通过限制或禁止设立高污染企业或建立高污染特别开发区等手段限制国外高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

4. 加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首先, 我国可以援引世贸组织的有关环保条款, 并通过其贸易和环境委员会机构抵制环保贸易壁垒, 保护我国的利益。其次, 很多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外溢性的特点, 如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等问题, 所以环境政策的应用也应该是多边的。我国应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 阻止发达国家滥用环保借口实行贸易保护的企图, 与发达国家签定多边协议, 争取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援助。再次, 我国还应积极参加国际环境组织和国际贸易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讨论, 在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 全面审查我国涉及外贸和环保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徐立青.关于可持续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关系[J].国际商务, 2000, (6)

[2]郭峰濂.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际经贸探究, 2005, (1)

上一篇:新编课文教学管理下一篇:汉字教学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