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词语教学例谈

2024-05-29

低年级词语教学例谈(精选十篇)

低年级词语教学例谈 篇1

一、前后勾连, 融情想象

勾连的本意是牵涉、牵连, 这里是指抓住关键词语, 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来品读。“学习语言, 一定要让词语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 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语) 文本中的词语依附于不同的语境, 各有其不同的内涵, 而中高年级教材中的词语, 往往更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并加以想象, 就可以使学生看到词语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世界。

如在学习课文《夹竹桃》中的双重否定句“无日不迎风吐艳”时, 有位教师紧紧抓住“日”字来教学:

师:“日”在这里指什么?

生:日子。

师:在夹竹桃的成长过程中, 你仿佛看到它都会遇到些怎样的日子呢?

生:我看到在温暖的春天, 它迎着春风开得正艳, 花枝招展的, 仿佛在向人们微笑呢!

生:我仿佛看见在狂风暴雨的夏天, 虽然它被打得东摇西摆, 但是它的花开得依然是那么鲜艳。

生:在寒意料峭的深秋, 我看到别的花都凋零了, 只有它不怕寒冷, 依旧迎风吐艳。

……

师:从这些日子中, 你能感受到什么? (夹竹桃花开三季)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夹竹桃花开三季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前文中提到的院子里的其他花, 与夹竹桃对比着来学习。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 进行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即使是在环境恶劣的日子, 夹竹桃也是迎风吐艳。你觉得它吐出的仅仅是鲜艳的花朵吗?

生:它吐出的不仅仅是花朵, 也体现了一种不怕寒冷的精神。

生:它吐出的更是一种顽强不屈、始终如一的精神。

……

简单的词语背后, 蕴含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教师通过前后勾连, 联系上下文, 引导学生融情想象, 使学生不仅能够水到渠成地领悟词语的内涵, 而且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使课堂呈现出和谐之美。

二、引出词串, 积累内存

积累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苏教版的低年级语文教材中, 词串识字是一大特色, 而中高年级的教材以篇章为主, 不再单独编入词串。在教学中, 教师不妨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词语以词串的形式呈现, 让学生在情境中、在认识事物中积累, 就可以使词语的广度得到应有的开掘。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自然段中的词语“五彩斑斓”比较抽象, 教学时, 不妨向学生展示那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以及那些说不上来的颜色构成的美丽的晚霞图。学生们惊喜的眼神, 张大的嘴巴, 啧啧的赞叹声, 不正告诉我们这就是“五彩斑斓”吗?这时, 教师可以顺势引导:面对这么美的晚霞, 这么多的颜色,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你会用哪个词呢?学生一定会争先恐后说出很多。

认识了一个词, 带出了一串词。这样的词串积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也使词语学习得到了应有的拓展, 从而有效激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联想力, 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分析比较, 促进内化

比较, 是阅读教学中一种切实有效的策略。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掌握的词汇越来越多,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不同的词语替换进课文, 与原词语进行分析比较, 看看表达的效果, 并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 以增强语感, 促进内化。

《夹竹桃》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你站在它下面, 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 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学生能够体会到夹竹桃的香, 但是往往会忽略其中的一个传神的词“袭”。此时,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师:你还能换个词语来说吗?

生:飘。

生:传。

师:但是这些字眼季羡林先生都没用, 尽管意思差不多, 但他就用了这个“袭”字, 为什么呢?美好的字眼需要我们慢慢去嚼。再读读这句话, 体会体会, 你觉得夹竹桃怎样的香气才是“袭”呢?

生:是浓得化不开的香气。

生:是迎面扑来的香气。

生:是把人一下子全部笼罩在里面的香气。

生:是香得人无处可躲的香气。

看似平常, 实则蕴藉极深的一个“袭”字, 经过与“飘”“传”的换词比较, 学生感受到了“袭”的灵动与魅力, 也初步感受到大师作品用词的精妙。这样的分析比较品味, 对于学生今后锤炼语言, 下笔成文, 都是不无裨益的。换词比较, 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中语言的准确与优美, 这是引导中高年级学生欣赏品味语言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动作演绎, 激情激趣

“儿童是天生的演员。”只要教师提到“可以来演一演”, 学生就会喜形于色。而相对于低段儿童简单、直观的表演, 中高年级学生的表演更应注重通过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进一步体悟文本的内涵, 体验文本内在的情感。

《天鹅的故事》中的老天鹅为了天鹅群的生存, “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在教学时, 有位教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扑打”这个词, 通过动作来演示:双臂代表老天鹅的胸脯和翅膀, 课桌就是冰面, 试着把双臂像石头似的重重落下。第一次表演的时候, 有些学生还嬉笑着。但是, 当一次又一次“扑打”的时候, 学生脸上流露出的是庄重, 是强忍着的痛苦。此时, 教师这样引导:

师:同学们, 老天鹅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着冰面, 它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太疼了, 我都快忍受不了了。

生:要扑打多少次才能把冰面打穿呢?老天鹅一定很疼, 一定受伤了。

生:老天鹅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冰面打穿, 难怪别的天鹅都被它的举动惊住了呢。

……

简简单单的一个词“扑打”,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动作演示, 学生对老天鹅的举动感同身受。词语是有温度的, 通过情境的创设, 引导学生在动作表演中去反复涵泳, 词语就会以其独特的意象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生就会在词语的品读中得到精神的洗礼、情感的滋润、思想的提升。

低年级学生学习汉语词语教学例谈 篇2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语教学 例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00-01

在教学《美丽的内蒙古草原》一文的新词时,学生们毫无生气,懒洋洋的跟老师学念每一个生词,机械的重复让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力真让我心焦。这时,我在思考:怎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记住生词,提高他们识记词语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生词表中有“摔跤”一词,在讲解词意的时候,看着恹恹欲睡的课堂,我灵机一动:不如让学生来表演一下这个词。

师:“摔跤”是什么意思?

生:(齐)不知道。

师:示范了一个“摔跤”的动作,“哎呦”一声。就是这个意思,明白吗?

生1:老师,痛吗?“哎呦”……

生2:倒在地上,“哎呦”……就是“摔跤”?

师:这位同学很爱动脑筋,“摔跤”就是,跌倒了,没站稳。

生:还是一脸疑惑。

师:这位同学,你理解了“摔跤”的意思,能不能来表演一下“摔跤”的动作?

生2:来了一个趔趄。生笑。

师:是的,他摔跤了。哪位同学再来表演一下“摔跤”的动作。

学生们瞪着眼睛看着我,生怕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嘴角露出羞涩的笑容。没人愿意举手表演。于是,我叫了一个经常迟到的男同学上来,他羞答答的上到讲台,傻乎乎的站着笑。

师:(用稍慢的语气)上学快迟到了,你跑步去学校,跑得非常非常快,突然,一不小心,踩到一块香蕉皮,会发生事情?请你表演一下。

生:“嘭”一声响,只见他两脚一蹬,屁股一顿倒在讲台的木板上。顿时,全班同学拍着手,哈哈大笑起来。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这个同学的身上。

师:对,他表演的很好,这就是“摔跤”的意思。

师:“摔跤”还有一层意思,请同学们看。(我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摔跤”图片)

师:图片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两个人,手搭在别人的肩上,他们在打架。

生:不是,他们在比谁的力氣大。

生:他们想把对方压倒在地上。

师:对,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片上的两个人在“摔跤”。摔跤是一种运动项目,指两个人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

师:(环视课堂):“摔跤”还是一种运动项目,是竞技体育运动。明白吗?

生:哦,老师,还要表演!(学生们希望来表演“摔跤”)

师:好,请两个同学上来试试比赛“摔跤”,比比谁的力气大?谁来?

学生们经过讨论,推选出班上经常瞌睡,不爱学习的两位体型稍微胖点的男同学进行“摔跤”比赛。两人来到讲台上,相互压着对方的肩膀,使劲的推挤着,下面的同学拍手大呼“加油”……

师:(这时候,我发现打瞌睡的现象没有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身上了,马上示意表演停下)问,谁明白了“摔跤”的意思?

班上不少学生举手了。

生:走路时,跌倒在地上。

生:是体育项目。

生:跌倒在地上,还是体育项目。

……

孩子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得到激活,学习的积极性也提升了。

接下来,我教学生学习写“摔跤”一词。交上来的生词抄写作业中,居然没有一个同学写错。

课后,我对这个教学情境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首先,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更为重要。这节课,我积极渗透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堂教学理念,积极关注教学个体,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综合运用看想听说做等多种学习要素完成学习,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我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摔跤”这个词语教学中,我积极地运用了肢体语言、图像演示、情境表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把“摔跤”词义与字形联系起来,完成了摔跤的意义构建。摔跤的义项一用上了肢体语言,义项二用上了图片演示和学生情境表演两种教学方法。

再次,我在“摔跤”词语教学时,还积极注意了教学对象,注意了个案。上台表演上学路上踩香蕉皮跌倒情境的那位学生因为家离学校远,有时难免迟到,最能体会赶时间急的心理。课后与这位同学交流,理解了他迟到的原因,也鼓励他尽可能按时到校,没想到,自己的一个无心插柳,那位学生再也没有迟到的现象。还有表演摔跤运动的两个“胖子”,平时在班上最不爱学习汉语,注意力很难集中,让他们以优秀的表演方式学习理解“摔跤”一词,在全班同学面前很好地表现了一回,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之后两位“胖子”学生居然对汉语学习产生了兴趣,读书时的声音最响亮。

此外,教师的正确表达,标注发音也很重要。因为学生学习汉语,没有母语的支持,老师的每一句教学语言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视听挑战。听的语言不能建立意义关系时,肢体语言可以做一个很好的补充。教师语言信息输出,要简单规范和不断重复。学生接受了信息指令,明白了学习要求,才有可能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行为。刚开始教学对外汉语,学生还不能用汉语直接思维,所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说练的时间和空间,是提高词语教学的一个好策略。

低年级词语教学例谈 篇3

一、联系上下文,巧解词语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最常用的方法。因为汉语中的词语有很多是一词多义的,而理解词语又是为理解课文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

1.结合上下文,感知词语意。某些课文中的词语在出现时,前后文已经形象地给出了词语意,理解这些词语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思考。如,《石头书》一文中的“刨根问底”,它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它的解决可以借助书中的六个问句。于是我让孩子朗读全文,圈画出书中的六个问句,让学生明白把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就是“刨根问底”,再补充几个“刨根问底”的近义词“打破沙锅问到底、寻根究底、追根问底”。这样通过阅读前后文中的词句,可以直接理解词语。

2.结合段落中语句间关系,领悟词语意。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概括的词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读懂前后句子,深入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中“瞬息万变”一词时,先要弄清这段是按总分的构段方式写的,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本段中心句。再让学生联系下文:“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学生从下文的时间词以及文中的省略号,就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瞬息万变”了。

3.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词语意。这种方法多用于叙事性的文章中,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关注度特别高,有强烈的阅读期待和求知欲望。此时教师应把握时机,利用故事发展情节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如,《九色鹿》一文中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等词,学生轻易就能发现都是用来形容文中调达的,都是贬义词形容人的坏品质的,让学生带着对调达这一人物形象的感受读读这些词,相信他们都能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读得声情并茂。这也就达到了理解词语的目的。

二、换词比较,妙用词语

“换词比较”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难理解或要细细品味的词语换成另一个词,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所以,换词比较来理解词语也是词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掌声》文中“骤然”一词,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那段话,想一想,能不能给“骤然”换个近义词,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突然”“忽然”。接着再来比较、品味,可以感受到“骤然”的程度之深是其他两个词语无法企及的,这样学生便可以体会到作者独具匠心的用词,学到作者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领悟到文章的精髓所在。

三、创设情境,想象解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地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体验中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效果。

如,学习《蜗牛的奖杯》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由于词语本身字面意思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于是我适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飞行比赛的情境,先让学生点明飞行比赛的人物,然后将这几种小昆虫的图片逐一出示,再让学生上台将图贴于黑板上重现一下当时的比赛场景,这样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了,思维也就更活跃了,该怎么贴呢?经过多次反馈,最后学生把蜗牛贴在了最最前面。至此,“遥遥领先”一词已存在于学生深深的脑海里。

孩子真的是天生的想象家,所以借助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这样对词语的理解便可更深刻、更灵动。

四、联系生活,活用词语

词语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可以借助生活来更好地理解它,进而理解文章的情感。课文中经常有学生陌生的词语,对于它们的理解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如果教师能有技巧地将生活与词语联系起来,学生也能将知识转化形成自己的理解,懂得词语的意思。

如,《荷花》中“挨挨挤挤”一词,教师可追问,你在何时何地见过“挨挨挤挤”的状况?学生就能说到平时生活中拥挤的地方:商场打折时、高峰期的公交车里,待思维扩散后,便可具体说说这些地方拥挤的现象,使学生明白人挨人、人挤人就是“挨挨挤挤”。荷花池里的荷叶“挨挨挤挤”,就是告诉我们荷叶长得很多,很旺盛。通过联系生活,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个词,相信日后活用这个词肯定不成问题了。

例谈提高词语教学效率的方法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41-02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在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然而,对于词语教学,很多老师都是带领学生认读之后,解释词语意思,然后进行课文内容的分析。这样的教学,词语的意义、意蕴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学生对于词语的意思很难准确地理解,因而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及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语文教学,就必须抓实词语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品味词语,提高词语教学的效率。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正确理解词义是正确运用词语的基础,在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的基础上,要抓住理解词语这一中心环节不放。理解词语的意思方法多样,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意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小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词语的意思。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把词语放在整篇课文中揣摩其意,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当学到“雪中送炭”一词时,笔者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师:课文用了哪个成语?

生:雪中送炭。

师:“雪中送炭”的“雪”和“炭”是什么意思?

生:雪,下雪;炭,木炭。

师:下雪了,天气怎样?这时最需要什么?

生:下雪了,天气很冷,这时最需要温暖。

师:谁能说说“雪中送炭”的字面意思?

生:在大雪天最冷的时候,给人送去木炭,让他取暖。比喻在别人困难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师:再读课文句子——

生: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师: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这时急需什么?句子中的“雪”是什么?“炭”呢?

生:句子中的“雪”是空着肚子,“炭”指打糕。

师:读句子——“测验时,我的笔没墨了,同桌借给了我一枝笔。这真是雪中送炭啊!”这里的“雪”是什么?“炭”指什么?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这样引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词语意思。

再如,“不约而同”一词是《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一个重点词,在让同学们用“不约而同”一词造句时,个别同学写到“我不约而同……”显然,学生还没理解词语意思。其实“不约而同”一词可以这样引导。

(师读句子)

“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老人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青年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小孩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师:有人指挥吗?约定了吗?

生:没有。

师:事先没有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课文用了哪个词语?

生:不约而同。

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了。

二、品味词语的多种方式

阅读方法不仅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进行言语比较训练,体味词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近义词比较

1.《桥》这篇课文,体会老汉的“吼”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对比:

①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

②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从“冲、揪、吼、像只豹子”这几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穷人》这篇课文,在收养西蒙孩子时,渔夫说:“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个熬字可以换成什么词?可以换吗?为什么?比较句子:

①“哦,我们,我们总能度过去的。”

②“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通过比较。学生能体会到“熬”字用得很准确,明白了渔夫一家以后的日子将举步维艰,也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比原来更困难,但为了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们宁可吃苦,反映了穷人善良的高尚品质。

这样教学,不但让学生精准地把握了词语的意思,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而且体味到了词语背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对比比较

通过不同词语之间强烈的对比,就能品味出文本的情感、突出主人公的思想品质。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把句子中的两个词语“成吨”、“0.1克”放在整个语境中让学生理解、体会,就能让学生感悟、领会到居里夫人的献身科学、对真理锲而不舍的崇高品质。

(三)同词异义比较

同一个词语,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如《桥》这篇课文有两处老汉的“吼”。

①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②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这里有两处“吼”,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从这两句话里的“吼”你体会到了老汉想到了谁?

通过讨论,同学们弄清了第一个“吼”是表示老汉要小伙子站到最后,让老百姓先过桥(爱村民);在村民过桥后,只剩老汉与小伙子时,第二个“吼”是叫小伙子快点走(爱小伙子)。

(四)增删词语比较

这种方法就是在同一语句中,增添一词或删减一词,然后进行比较,以显示某一词语的表达效果。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走”可以改为“我们走”或者“同志们,跟我走”吗?比较一下表达效果,通过引导比较,学生明白了一个“走”字,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也能更好地理解了斩钉截铁的意思。

又如,《一夜的工作》有个句子:“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教学时,笔者抛出问题:花生米增加了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大部分同学说没增加,为了让同学们准确理解,笔者用了删词比较法。

把“好像”删掉后意思相同吗?请读句子:

①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

②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好像没增加,其实增加了,只是太少,能数得清颗数,可想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

低年级词语教学例谈 篇5

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 笔者把重点放在对“忐忑不安”这个词语的理解上, 从字面到含义, 从表面到深入, 由“激活词语, 亲近人物”到“复活词语, 走进人物”最后到“内活词语, 把握人物”, 一步一步地了解“忐忑不安”, 一步一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在这一过程中, 笔者获得了词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以飨读者。

【板块一】“激活”词语, 亲近人物

师: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 心里是——

生:忐忑不安的。 (板书:忐忑不安)

师:“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生:心里七上八下, 不安定。

生:心神不定。

师:请一位学生读第9~11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边画画, 桑娜在忐忑不安地想些什么? (生读)

师课件出示: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 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 揍我一顿也好!

师:如果按照先后顺序应该是—— (学生交流)

师:课文为什么不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呢?

生:因为她心里很担心, 担心丈夫不同意。

生:因为她心里很矛盾, 思绪很乱。

师:这就是“忐忑不安”的意思。这时的桑娜头绪万千、思绪很乱。

师:再读第9~11自然段, 读着读着, 你又从哪些词语读出了“忐忑不安”?

生:桑娜脸色苍白……

生:是他来啦?不, 没有人!

生:桑娜沉思着, 久久地坐在床前。

师:找到了吗?还能从哪里看出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呢? (引导学生从省略号、感叹号中体会)

完成练习:补充第9自然段中省略号的内容。

【分析】本环节教学, 通过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探索“忐忑不安”的原因, 研读人物的内心, “穷人”的形象在师生的互动中逐渐丰满起来。

“忐忑不安”, 牵一发而动全身。笔者紧扣“忐忑不安”一词, 引导学生先找出“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 在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之后, 再把这四句话罗列出来, 来一个点睛之引:“按事情发展顺序, 这四句话应该怎样有条理地排列?”在重新排列句子的过程中, 抓住句序的颠倒以及标点符号, 让学生体会桑娜内心的忐忑不安。然后“给省略号补充桑娜心里的想法”, 此作业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表象, 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可见, 从多角度品味语言并超越语言, 引领学生理解内涵, 获得感受, 体验情感, 只有理解了语言, 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阅读时间, 才能使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用心灵去体会语言, 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

【板块二】“复活”词语, 走进人物

师: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所以她会反问为什么要把他们抱过来呢?

出示:如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 ;如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 。宁可 () , 也要 () 。

(学生填空练习, 全班交流, 过程略)

师:这边是爱, 是对五个孩子和丈夫的爱, 那边也是爱, 是对两个孤儿的爱。可桑娜又想到了什么?

生: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师:但最后可能桑娜连想都没有想, 这是出自她的本能, 什么本能?

生:出自善良。

生:出自互相帮助的习惯。

生: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师:这是一种母爱。

师:这源自一种善良、母爱、良心。

【分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词语不是单个出现的, 而是整体呈现在学生面前。首先设计了比较性的语言训练“如果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会——可是如果桑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会——”引导学生体会桑娜此时的左右为难, 然后进行深化以及桑娜“宁可——也要——”这样的细节处理, 既注重了语言训练的整体性, 又拓深了人物的内涵。在一个又一个“忐忑不安”的情境中, 学生感受到了桑娜遇到麻烦而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 也感受到了身为穷人的桑娜关心穷人的情感。

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 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意义, 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将词语融入课文的情节和细节中, 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板块三】实践运用, 体验人物

1. 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时心里忐忑不安, 其实在课文的开头渔夫在海上打鱼时同样也忐忑不安。请你以下面这句话为开头写一段渔夫的心理活动。注意使用“?!……”等标点符号。

波涛轰鸣, 狂风怒吼, 渔夫在海上打鱼, 内心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 想想你是否有忐忑不安的时候?当时心里有哪些想法?请你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表现, 是人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 作为教师, 我们要唤醒、顺应和呵护这种欲求。学生学习词语, 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 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于“言语表现”, 缺乏表现力度的词语, 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 教学词语, 要结合课文内容, 创设“语用”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 在说和写的训练中, 让词语在表现中最大限度地增值。

在该教学环节, 笔者设计了两个内容供学生选择。“练笔一”借用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想象, 比较容易, 主要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学生, 让他们也有所表现, 也有成就感。“练笔二”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想象, 丰富内容, 学以致用。

【反思】

词语教学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要引领学生走进词语的天地, 让学生用心品味词语, 体会文章中词语所具有的表现力, 在品味和运用语言中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 切实做到词语教学的三结合。

1.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词语的生存环境就是文本, 它从文本中来又回到文本中去, 所以要把词语放到文中去理解, 在深入研读课文的过程中, 获得对词语的整体感受, 这样才能利用特殊的环境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 从而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所谓:“词是内容骨, 情从感悟出。”在阅读教学中, 引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很多时候离不开词语的教学, 推敲文中的重点词语也就打开了阅读的感悟之门。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一个汉字传递给我们的巨大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感悟, 把握词语的丰富内涵、言外之意、眼中之情, 以及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从而培养预感, 提高言语能力。

2. 与语文实践结合起来

比起其他学科, 语文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让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 就必须让词语与生活息息相通, 让阅读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 让语文课堂与生活相连接。

对于词语教学,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语境来推想其意思, 体会其表达效果, 还必须同语文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追求真正的有效词语教学, 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陌生感词语的教学价值例谈 篇6

词语的陌生感属于“陌生化阅读”范畴。“陌生化”作为一个标志性概念, 由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陌生感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体现, 也是实现文本体验的途径, 又是实现有效阅读的一种方法”。而词语的陌生感是陌生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这是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话。文本中出现的陌生感词语, 是作者心理感受的原生态白描, 是不加修饰的心灵告白, 是作者独特感受的记录, 是当时特定心境的体现, 也是作者语言个性的标志、言语智慧的灵光, 更是读者走进文本的阶梯, 和作者心灵对话的桥梁。该词语的词义在新的语境中得到强化、扩充或创新, 达到更加强烈的表达效果。

教学中, 教师要紧紧抓住陌生感词语, 发现并拓展其语文教学价值, 引导学生在此流连、品味、咀嚼、涵泳, 感知内容, 领悟情感, 探究主题, 学习表达, 锤炼词语感受力, 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语文素养。

一、融通文章之捷径

王荣生教授说, 学生的阅读感受是语文经验 (阅读能力) 和生活经验 (百科知识) 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过程中的词语陌生感正是学生语文经验或生活经验缺乏的表现, 是读者的经验和作者的经验冲突的表现。消除词语的陌生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是融通文章的捷径。

请看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第五段中的句子: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人合抱粗, 浓密的树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 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 绿得苍郁, 绿得深沉, 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学生在读这段话时对文中“锻铸”一词感到陌生, 读得磕磕巴巴, 一时难以理解。“锻铸”是金属加工业中的专有名词。“锻”是把金属加热到软化的状态, 通过外力击打, 形成所需要的形状。工业上把这一过程叫锻造, 其产品叫锻件。“铸”则是把金属融化后的液态物倒入事先做好的模具中使其冷却成形, 铸造过程工业上叫翻砂, 铸造的工件叫铸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 加之“锻铸”一词在本文中又使用了它的引申义, 所以在阅读实践中学生对该词产生了陌生感, 在教学中也往往被教师忽视。笔者以为, “锻铸”一词是提领全篇的枢机, 是打开文本内容的密码。教学中, 抓住“锻铸”一词, 可深入理解本课内容和作者写作思路。课文的三、四节白描似的向读者展现了青海高原荒芜、苍茫的景象, 乃是实写柳树艰苦的生存环境, 也可以说是实写“锻铸”;课文的六、七两段是通过作者的猜测和想象, 演绎了这株柳树如何在高原严寒与雷轰电击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的坚贞力量与不屈的生命力, 乃是虚写“锻铸”。这一虚一实间, 将课文前后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也将“锻铸”诠释得清清楚楚。因为有“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因为有“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赭红色起伏的原地”, 才锻铸出这“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神奇的”的柳树。更因为“熬过了持久的干旱, 严酷的寒冷”和“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 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 才锻铸出这异乎家乡灞河边上的“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来。

二、揭示主题之凭借

感觉陌生, 是因为词语表达的是作者的独特感受。循着产生陌生感的词语, 我们可以深入到作者的情感深处, 可以去还原作者当时的感受, 可以去体验作者写作时的激动, 可以去触摸作者滚烫的心。温欣荣先生曾提出:“陌生感阅读应作为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与作者对话, 陌生感词语正是很好的媒介。

“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 他总舍不得吃, 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这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第四段中的一句话。《少年王冕》是一篇写人的叙事性文章, 文本从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改编而成。改编后的文本截取了王冕少年时期失学放牛和学画荷花两件事, 表现了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文本既保留了原著准确、洗炼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风格, 又表现出通晓畅达、口语化的特点。文中9次用到“些”字, 与学生熟悉的语文活动颇有不同, 并且用法灵活、内涵丰富, 对塑造人物形象、升华主题思想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文本中的这句话和下一句“每天给的点心钱, 他也舍不得花, 积攒一两个月, 便偷空来到村学堂, 从书贩子那里买来几本旧书”是紧紧围绕着文本的主题来写的。一句写王冕的孝敬, 一句写他的好学。从逻辑关系看, 两句虽是并列的, 但先写孝母, 后写好学, 又隐约表现了作者思想中人的“道德”和“文章”的不同份量。这句话中写出的“三少一大”是值得我们玩味的。 “遇上”一词写出了秦家煮腌鱼腊肉次数少, 此为“一少”;一个“些”字又极准确地写出每一次煮的量不多, 此为“二少”;可想而知, 这些许“腌鱼腊肉”分到放牛娃王冕的手里就更少了, 此为“三少”。即使这样, 王冕并不舍得吃, 而是“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孝心之大, 令人钦佩。字里行间处处写少, 却不见一个“少”字, 字里行间处处写孝, 亦不见一个“孝”字。如此深刻的主题, 通过一个“些”字巧妙地表现出来, 是值得教师引领学生好好涵泳品味的。

三、培养语感之桥梁

在2011版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家已形成共识。但如何利用文本提供的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掌握其方法的。陌生感词语是作者独特感受的表达, 它带有很强的模糊性, 概括性、形象性, 是开展语感培养的好材料。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孙友田回忆儿时母亲在夏夜的月光的沐浴下给自己唱歌谣、 猜谜语、讲故事的情景, 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也充分激发了自己感恩母亲的情怀。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 却长歌谣。”

文中两个“长”的用法可谓神来之笔, 为本文淳朴优美的语言特色上又添一抹亮色。“长歌谣”的“长”字从“生长”的意思引申而来, 是“产生”的意思。但此处用“长”更妙。一是读起来语流顺畅。二是语义承接自然,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 按照语义势必要问: 不长五谷, 那长什么?————“长歌谣”。三是一个“长”字表现出作者家乡文化底蕴丰厚, 民间文学昌盛, 作者幸福、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中体会“长”的用法, 从学生的表情能够看出顿悟后的愉悦已远远大于起初的新鲜。语文教学中, 抓住这样的词语涵泳、品味, 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必然得到提高。

四、学习语言之腧穴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这也是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义。“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要以学习范文的语言为起点。关注文本的表 达, 关注文本的形式, 应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前提。

陌生感词语的使用是作者匠心所在, 领悟、内化陌生感词语是学习表达的重要途径。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水》中这样写到:“先是我们这样的孩子, 全身脱得光溜溜的, 在雨中奔跑跳跃, 大呼小叫, 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 还仰起头, 张大嘴巴, 去吃来自天空的水。”在阅读反馈时, 学生说, 文中“抚摸”一词读起来让人感觉怪怪的。学生阅读实践活动中这种“怪怪”的感觉, 即是词语的陌生感, 也是教学点。“抚摸”是个动词, 本意为“用手轻轻地摸”, 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的。这里作者用它来写雨水带给他的感受, 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淋雨时的享受、舒畅的感觉。那清凉的雨水像只轻柔的手在作者干渴的皮肤上滑过, 滋润着作者的每一个毛孔, 使作者的身、心都无比地畅快。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关键在“运用”。教学中, 要留出空间, 让学生在语言的自留地里亲自耕种, 只有这样才能检验学习的效果。当学生理解了这个词的使用后, 我追问到:“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沉默片刻后有学生们说:

“上个星期我们去春游, 站在云龙湖边, 春风轻柔地抚摸着我的脸, 舒服极了!”

“冬天晴朗无风的日子, 我在阳台晒太阳, 暖暖的阳光抚摸着我, 舒服极了, 很快就会打盹的。”

陌生感词语在文本中形式多样, 或以词性违反常规的使用, 或以搭配的反常, 或以修辞中痛感的形式, 或以词义的转换, 或以引申义的借用: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 是甜蜜的, 浓浓的, 有说不出的味道, 浓浓地糊在心头。”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

———“母亲锁上水窖, 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

———“春光, 竟会这样地饱满, 这样地烂漫!”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

———“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 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 悦耳至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

———“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 的花边……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轻轻的, 像三月的和风, 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

……

低年级词语教学例谈 篇7

古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诗人登楼望见的景色,展现了壮阔的景象、雄浑的气势———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教学时,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依、尽、入、流”等词语,让“白日依山而尽,黄河向海而流”成为一幅鲜明而完整的动态画面,定格在学生的脑海里,以帮助学生建立语言表象,体会作者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教学过程如下:

一、扣“依”字,启发想象,描述第一行诗的诗意

师:我们读古诗时,要透过文字表面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要读出画面,读出意境。(板贴:读出画面读出意境)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诗人登上鹳雀楼都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生:诗人看到了白日、黄河、山……

师:“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傍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看图)傍晚时分的太阳,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白日”。

师:傍晚时分,太阳怎样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师生共同欣赏日落时分的视频,体会“依”的意思。)

师:能结合第一行诗来说说刚才你看到的情景吗?

生:太阳靠着山慢慢往下落,最后落下去了。

生:太阳靠着大山,渐渐地落了下去。

师:(形义结合理解“依”)看得真仔细!是啊,太阳是靠着山落下去的。这个意思,用诗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依山尽”。古时候的“依”字是这样子的。(出示: )你看,这中间是个“人”字,人被裹在衣服里面,表示亲密地依靠的意思。后来的“依”逐渐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现在的“依”右半部分也表示它的读音,是一个形声字。“依山尽”的“依”就是紧靠的意思。太阳多像一个可爱的孩子,紧紧地依靠着高山妈妈呀!(边说边画简笔画:大山、笑着的“太阳娃娃”。)

二、赏“尽”字,创设情境,读出第一行诗的意境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白日依山尽”这句诗的意思?

生:太阳依傍着山落下去,最后看不见了。

师:(强调“尽”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第一行诗的诗意)说得真好! 太阳依傍着山渐渐西沉,最后完全落下去看不见了。这样的情形诗人用一个字就写了出来,这就是“尽”。太阳是一点点西沉下去的,好像它还舍不得离开天空,离开高山妈妈。刚才我们看到的情景就是第一行诗所描写的。谁能再来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如果能够加上想象,把诗句的意思说得丰富具体些,就更好了。

(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自由练说。)

师:同学们,“白日依山尽”,寥寥五个字,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色彩丰富的画面。想不想再来欣赏这样的美景呢?

师:(音乐起,课件出示图片,充满感情地叙述)夕阳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落下,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彩,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慢慢地,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同学们,夕阳真美啊!能读出这种美吗?

(学生美美地齐读。)

记得自己初读《登鹳雀楼》时,便对诗中的“依”“尽”二字喜爱不已,惊叹于诗人的神来之笔,匠心独运:一个“依”字,一个“尽”字,把那种白日依青山、青山恋白日的动人情态跃然纸上,简直把两者都化为有情之物了。于是我设计了上述教学流程,先让学生看视频,初步理解“依”“尽”的意思;再通过“太阳舍不得离开高山妈妈”的语言提示和画图的方式活化“依”的意境,使“白日依山尽”一句所描述的内容情绪化、具象化;最后让学生欣赏日落的美景,有感情地朗读,意在使学生由理解到意会再到入境,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和诗人一起,登鹳雀楼,欣赏那霞光万道,如梦如幻的美妙景象。事实验证了我的预想,学生的读、说都很动情。看来,万千气象,已入其心中了。

三、关注“流”字,启发想象,积累拓展

师:诗人还看到了———

生:黄河入海流。

师:想象一下,黄河会怎样流入大海呢?大家可以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课件出示:黄河()地流入大海。]

生:黄河滚滚(波涛汹涌、浩浩荡荡、滔滔不绝、奔腾咆哮……)地流入大海。

师:同学们用的词语可真丰富!黄河滔滔不绝地流入大海,它那奔腾的气势,汹涌的气概,咆哮的声音,让人心潮澎湃。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雄伟壮丽的美。(播放视频,并引导学生想象)

师:同学们,看到这一幕,你能更具体地说出“黄河入海流”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吗?可以用上老师提供的句式来说一说。(课件出示:黄河 _______地向前奔流,____________。)

师:谁来说一说?

生:黄河飞快地向前奔流,好像风一样。

师:你说出了黄河水奔流的速度。那奔流的速度太快了,简直就像一道闪电。

生:黄河滚滚地向前奔流,那山崩地裂的声音真使人心惊胆战,我感觉都地动山摇了。

师:“地动山摇”用得太好了!你说出了黄河水奔流的气势。

生:黄河滔滔不绝地向前奔流,波涛汹涌,浩浩荡荡,最后流入大海。

师:这就是黄河,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黄河。看着画面,读着古诗,听着小朋友们的叙述,老师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跟着老师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生齐读,积累古诗句)

在“黄河入海流”一句中,“流”字传神地写出了黄河奔腾入海的磅礴气势。鹳雀楼位于黄河中游,黄河入海之壮丽景观,目力难及。此句所写情景,只是诗人的想象。诗人胸襟博大,气吞山河,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天上到地下、从渐渐西沉到东去大海,极目天外。这句诗深远博大、气势雄浑,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细细赏读、充分想象,学生方能情动而辞发,读出画面,读出意蕴。所以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充分感受黄河之雄浑壮观的基础上,描述黄河之壮丽,继而以声传情,让学生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经历了这样的学习历程,学生较好地读出了画面,读出了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在诗人心中奔腾不息的黄河,此刻也奔流到学生的心中了。

低年级词语教学例谈 篇8

案例一:品悟词义, 体现扎实

(苏教版第六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堂公开课的实录片段)

师:下面我们跟着小骆驼和骆驼妈妈进行沙漠之旅。

(出示句子:第二天, 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师:谁来读这句话?

(生读通过学生朗读师觉得学生对“茫茫”没有理解)

师:“茫茫”这个词在这里还可以怎么说?

生:无边无际很大。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后师评:不够大谁再读 (一生注意了茫茫的语气) 师随即评价大多了生再读 (一生强调了茫茫) 师充满激情夸赞沙漠真大呀!最后让学生齐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读懂了“茫茫”的意思。你还知道茫茫的 () , 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运用。学生有的说茫茫的大海, 茫茫的草原等,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茫茫”的意思。

反思:阅读教学中, 词语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对“改革”一词的片面理解, 一些传统的合乎语文教学规律的理论, 经验和方法没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便是一条。这主要表现在平时的教学中, 着眼点和着力点发生偏差, 片面强调“为阅读服务”, 词语教学只不过是“虚晃一枪”, 或“蜻蜓点水”, 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分析课文上;从这堂公开中词语教学来看, 执教老师不是简单的照搬字词典的解释做机械式的理解, 而是放进句子引导学生品读理解, 从课堂效果来看, 学生对“茫茫”意思领悟已细无声地扎根于学生的记忆中。

案例二:引发联想, 凸现厚实

(苏教版第八册《祁黄羊》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师:在预习课文时, 哪些新词的意思你已经有所了解?

生:我知道“兴亡”意思, 是指国家的兴盛和灭亡。

师;我们刚才纠正过“兴”的读音, “兴”为什么读第一声。“兴”的意思是——

生: (齐答) 兴盛。

师:读到“兴旺”这个词, 你的脑海中想些什么呢?

生:我在想我们国家的兴亡。

生:我在想我们人类的兴亡。

生:我在想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兴亡历史。

生:我在想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过之间的兴旺历史, 他们最后都被秦国灭了。

师:是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有“兴”也有“亡”。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曾留下过一句名言, “天下兴亡——”

生: (齐答) “匹夫有责”。

师:谁能给我们简单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讲国家的兴盛和灭亡, 和我们每个普通人都有关系。

师:请同学们牢记“兴亡”这个词, 也牢记“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句话。

反思:在上述“兴亡”一词的词义教学之中, 教者紧紧抓住“兴亡”一词中的所固有的历史厚重感, 引导学生由词义引发开去, 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构筑“兴亡”的具体烙印, 再将每个人心目中不同的“兴亡”解读聚拢顾炎武的那句名言之中, 从而在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深处植根下“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精神底蕴。《祁黄羊》这篇课文讲的是祁黄羊从国家的兴亡这一公心出发,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两次为国举才。在“兴亡”这一词的教学中, 教者做点浓墨重彩的渲染, 恰到可好的为人物的解读作铺垫。“兴亡”这个词语有内在丰富性。看到“兴亡”一词, 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遐想, 这个词纵横古今, 穿越历史, 本身具有鲜明的厚重感。因此在教学中, 由“兴亡”一词的词义引发学生的联想, 由学生的联想引发顾炎武的名言, 有名言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淀, 整个“兴亡”一词的教学就这样渐渐“厚实”起来了。

词语意象扩充练笔例谈 篇9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表意的汉字内涵极其丰富,有时候,一个词语往往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意象。在授课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些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词语意象进行扩充,结合进行小练笔,这样可以使汉字鲜活生动起来,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小练笔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比如,笔者执教《小镇的早晨》一课时,就抓住“安静”一词,引导学生扩充意象,进行小练笔。因为这个江南水乡小镇的“安静”,不仅仅体现在河水以及船只上面,还体现在其他地方。在学生发言的同时,笔者展现出一幅幅安静唯美的画面……然后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象写写“安静”画面的语句。几分钟后,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改写——“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阵阵微风吹拂,轻轻地摇晃,荡起微微的涟漪。”“沿街的小河中,停着形态各异的船只,它们紧紧地凑在一起,就像河妈妈的孩子一样,安静地睡着。”随着教师的点拨,又有学生这样写道——“河边的草丛中各种花散发着清香,蟋蟀不时传出清脆的歌声,十分动听。”“河边垂柳依依,几位老人正在树下悠闲地哼着小曲儿……”这样,以词语为基点,通过对“安静”意象的扩充,学生也仿佛感受到了那种静谧的美,并用笔进行恰当贴切的描绘,小镇“安静”的意象内涵更加丰富。与此同时,学生也收获了该怎样去悉心观察事物、开阔视野、用笔组织语言进行生动描绘的方法。

(作者单位:福建省惠安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例谈词语品析法的高效应用 篇10

一.用重音朗读的方法品析词语。例如, 施教课文《大禹 治水》时, 我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朗读标题, 感知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师:治水的人是谁呢?

生:大禹。

师:怎样读, 才能把“治水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读出来?

生:读。大禹治水。 (重音读“大禹”。)

师:大家把“大禹”用重音读了, 表明治水的人是大禹。

师:怎样读就能够把“大禹干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读出来呢?

生:大禹治水 (重音读“治水”。)

师:治水。同学们读得多有气势啊。

二.用造句的方法品析词语。例如, 施教《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时, 我让学生用“晶莹”“星罗棋布”“难 以计数” “蕴藏”“用之不竭”等 词语造句, 结果, 学生造出了下面的精彩句子。

传说仙女下凡时, 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 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位 于祖国的 最南端, 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三.用表演的方法品析词语。苏教版语文三年级《赶 海》一文, 叙写了“我”在暑假里的一天跟舅舅赶海时追浪花、捉螃蟹、捞海鱼、捡贝壳、抓大虾的“事趣”和“情趣”。我让学生用手势表演 “捉”“ 捞”“捡 ”“抓”这几个动词, 具体形象地感知“事之趣”。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的“情之趣”, 课文后面设计了这样的训练题:读下面句子, 注意标点符号和叹词。

(1) 嘿, 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 哎, 那边一个小伙伴, 正低着头寻找什么?

(3) 咦, 怎么我的脚痒痒的?

(4) 哦, 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课文的情趣在这几个句子中得到集中体现, 理解这几个句子的特征, 读懂这几个句子的意蕴是理解课文情趣的关键。我在自读感知, 点拨感悟后, 让学生表演, 用自己的语气、神态等感性地表达出 词语的意 、形、情 : (1) 中的感叹号和“嘿”字, 表达了“我”抓住小海星时的“得意与兴奋”; (2) 中的问号和“哎”字, 表达的是小伙伴低头寻找的“举止”给“我”的“神秘感”; (3) 中的问号和“咦”字表达出“我”有脚痒感 觉的“惊奇”; (4) 表达出“我”对脚痒原因的“明白”。

四.用描述法品析词语。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 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 引导学生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 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 可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 深入理解内容, 深切感受情感。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断:

师 : 学到这儿 , 我突然想到, 还有一个词没有讲 (指小黑板) , 就是“饱经风霜”。

师:请大家想一想, 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 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学生练习写, 老师巡回指导, 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同学;学生写好后, 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 修改修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 学生读后, 老师当面评改。)

生: (读) 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 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 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 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 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 蒙着一层灰。看上去, 这张枯瘦的脸, 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 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总之,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读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领悟课文情感, 掌握写作技巧, 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模仿的范例, 写能提升阅读质量, 学生通过自己的写作领略课文的绝妙,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摘要:词语品析法就是对那些应用准确、生动、形象、传神的词语通过揣摩、分析、感知、领悟等方式, 理解词语本意、引申义、象征义及其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语文教学的最传统最基本的方法, 也是落实《标准》“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和领悟”的好方法。

上一篇:不孕症的中医治疗分析下一篇:冬季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