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课程

2024-05-10

立体化课程(精选十篇)

立体化课程 篇1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更新速度快、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作为整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课程, 是中学生提升信息技术技能的重要环节, 而高中生往往要面对繁重的高考主考科目课程的学习。因此, 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 构建一套适合于高中生实际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可以从根本上推动这门课程的发展, 对于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有着重大意义。

1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纵观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总体而言出现过3次大的变革, 也对应3个不同的热点发展领域, 这些领域分别是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课程整合方法、网络资源教育[1]。

第一次大变革主要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 关键字是“基础”, 其重心是提出了计算机学科教育, 目的是让所有中小学生掌握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在这一阶段, 全员动员, 流传一种 “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口号, 从教育部行文到地方中小学行动可见当时的计算机教育地位之重要。第二次变革从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 这一阶段的关键字是“辅助”, 其重点是计算机辅助管理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具体表现在涌现出一大批开发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教学管理软件, 已把计算机作为教学的一种工具来使用, 将计算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这一阶段也有“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的标志性口号。第三次变革主要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 关键词是“网络”, 其重点是从辅助教育转化为网络教育, 先后提出了“三组建”, 即各学校组建校园网、组建教学资源库、组建网络教育师资队伍。在第三次变革中, 重中之重就是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又以教育部确定的“校校通”工程为龙头, 该工程的目标是:以5~10年时间为一个周期, 要使全国90%以上有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通网, 使中、小学师生能够享有网上相关的教育资源, 提升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素养。

随着时间的迁移, 我国中小学普通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有20多年, 在这20多年的历程中, 信息技术课程变革、课程整合变革、网络教育的提出这三大热点领域共同推进, 同步发展, 当前正面临一个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 但是, 当我们正视教育现实, 面对西部地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现状时, 发现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具体表现在中小学教育依然无法回避高考这一指挥棒, 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

1.1高中教育模式

早在2001年初,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就正式进入高中课堂, 课程的最终评价方式是会考形式。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提出, 高中信息技术考核转变为学业水平测试, 这意味着其考试的实质没有从根本上发生转变。

由于高考这个指挥棒, 众多高中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背负着升学的压力, 一切与高考无关的学科均将边缘化,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未能幸免。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考试这种形式对于强化学生从实践到技能的转化是十分有效的。然而, 现实问题是, 大部分地区都将信息技术考试纳入高考、中考成绩, 所以高、初中学生从一入学接受的就是为考而进行的应试训练, 到了高中还要接受会考应试训练, 这样一来基本操作的考试内容并没有多大变化。这种形式既浪费了教育资源, 又遏制了学生对信息素养的追求。

1.2强化训练无法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需要引导和应用素质教育, 这种教育是通过短期强化训练得到提升的。一直以来,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素质教育的内涵并没有迅速提升。因为很多高中教育教学方式背离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理念, 单纯追求技术层面的应用。

2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近10年来, 教育教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立体化教学, 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有效地融为一体, 形成三维效果。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不仅仅体现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更新, 同时还体现在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的更新, 对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立体化教育教学模式, 并全方位地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2.1立体化教学概述

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学校教育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建设正从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向数字化、电子化资源转变;教学载体从单一的黑板教育向多维的多样化教学资源服务方式转变, 逐步形成了以纸质教学资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紧密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包[3-6]。这些变化, 不仅给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同时还迅速改变着学生传统的填鸭式、被动式学习方式, 让学生借助网络, 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实现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就目前而言, 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 探讨多维的教学资源体系结构及基本内容, 摸索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 可全面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益。

2.2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纵观教学五大要素, 能将这些要素融入构建立体化教学思想中, 是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所在。笔者认为, 搞好 “五化”工作即可解决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一是教学对象层次化;二是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化;三是教学方法案例兴趣化;四是教学手段现场化;五是教学评价多元化[2-3], 下面将分别进行分析。

2.2.1教学对象层次化

层次化教学主要解决高中生因初中阶段兴趣爱好问题, 在计算机实践方面出现的技能差异。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解决教学安排一刀切带来的弊端, 另一方面能让所有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零起点的课程, 因为在初中阶段也要开设初级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但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会出现一些水平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会影响到高中, 甚至大学阶段的教学活动。学生升入到高中阶段后, 教学活动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差异, 形成一种“饿的吃不饱, 饱的不想吃”的现象, 对整体教学影响很大。因此, 这一阶段的教学, 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多个不同层次开展单列教学, 以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的。

2.2.2教学内容合理化

针对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特点, 要选择合理化的教学内容, 不能简单地只注重书本内容的教学任务, 既要做到实事求是又要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做到3个合理:一是教学内容编排合理, 以教材为主要依据, 针对学生实际做到教学内容编排科学合理, 处理好计算机发展前沿水平与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相对稳定的关系;二是教学内容深浅度对学生现实要求要合理, 教学内容不能讲得太深, 让学生觉得摸不透, 也不能太浅, 让学生觉得无聊, 教学要尽可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内涵关系;三是教学内容选题合理, 要符合提升高中生信息素养要求的实际, 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既满足学生应试教育要求, 又提升自身基本素质。

2.2.3教学案例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教师如何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教学案例, 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第一要务。只有确立了一个好的教学案例, 让学生有兴趣, 愿意去学习, 才能解决好其它教学问题。要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思想上的转变, 即实现以知识传播为目标, 向以综合能力发展为目标转变。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育,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 只有对学生愿意去解决问题时, 才会静心思考, 逐步地深入理解其内涵实质, 实现信息素养的提高, 从而真正地达到提高计算机技术使用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4]。

2.2.4教学手段现场化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实验室开展, 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不要严格去划分理论课、实践课, 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理论, 把实践问题上升为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展示立体化教学模式, 即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环形教学模式, 学生碰到问题就地解决, 真正落实教学手段现场化。

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实验室进行, 既能解决学生全体参与全过程互动的问题, 又能解决学生一对一学习的问题, 同步推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与学生发展目标组成立体化教学实践活动, 最大程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2.5教学评价多元化

学生通过学习后, 教学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评价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评价方式要现代化, 二是评估体系要科学化。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式很多, 不能完全照搬传统单一的理论试卷考试模式, 要采用现代无纸化考试模式, 考试系统可以在校园网上进行, 考试系统集成平时作业、网络辅导与答疑、网上考试、网上评卷等功能为一体, 采用开放式考试模式, 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作为现代办公工具的强大功能。考试评估体系要科学化, 教师在制作信息技术课程试题库时, 要通过学生的答题解决提升操作能力、信息应用能力、综合素养能力[5]。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估体系中, 三大能力素养的考核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考评模式。

(1) 操作能力。该部分考核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 能对一些常用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 能做到举一反三, 操作自如。

(2) 应用能力。该部分考核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设计考试内容, 以项目块的形式,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不限定方法手段, 真正考察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3) 综合素养能力。该部分考核的主要内容体现在, 以项目形式出题, 以团队方式答疑, 针对一些具体应用项目, 让学生客服课本知识的约束, 结合自己的想法,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问题一般是综合类的, 可综合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3结语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中国学校的教育教学成功与否, 基础教育是基石, 没有好的基础, 再好的高等教育都会出问题。通过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现状, 提出了立体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强化培训形式下的客体型学习向主动参与的主体型学习过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这对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本身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通过构建立体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模式, 构造立体化教学体系,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对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具体阐述了信息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改革体系的构建过程, 提出了立体化教学体系, 并对该体系中5个不同的教学元素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 该教学体系的构建对推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立体化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高慧艳.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两点反思[J].成才之路, 2011 (23) :5.

[2]饶正婵.计算机实用技术立体化教学的构建[J].计算机时代, 2010 (4) :59-61.

[3]郭相勇, 莫民.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资源整合模型的建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6 (3) :25-28.

[4]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立体化课程 篇2

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步骤进行建设,首先,要建设公共体育课程的立体化教学包,完善基础的教学资源;其次,要整合基础的教学资源,建设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最后,要建设大学体育专业网站,提供综合的网络服务。

3.2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

3.2.1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包

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包的建设要以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主,重点开发公共体育教学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和技能锻炼指导书、试题库等,以及开发用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复习的PowerPoint电子教案、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助教助学的CAI课件、提供学生自学自练的网络课程等同时要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呈现包括纸质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等多媒体、立体化产品形态,使这些内容相关、表现形式各异的教育资源,既有重复和强调,又有交叉和补充,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如图1),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3.2.2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库

在完成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包建设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将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指标体系和课程教学包应用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和媒体制作软件开发形成学习系统。使体育理论知识形成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流媒体等各种素材,并按照课程、知识点的树状结构排列,便于教师、学生按内容检索;为体育实践教学提供运动技能的仿真练习、模拟系统,以便于学生学习各种运动技能。同时还要完善体育教学资源库的管理系统,以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查询和运用,形成整个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如图2)。

3.2.3大学体育网站

大学体育网站的开发要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站为门户进行建设与实践。建设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网站、课外辅导网站、体育知识网站等几个部分(如图3)。教学网站包括教学管理系统、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测试、教学评价和反馈系统等;课外辅导网站包括课外锻炼知识、俱乐部活动、校园体育竞赛组织与训练、场馆器材情况等;体育知识网站包括各类体育网站的链接、体育学术网站的链接等。使公共体育课程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将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化网络空间与传统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师生之间利用学校、课堂、网络、通讯、生活实践等活动方式将体育运动的知识学习、经验建构和社会体验联结在一体,形成高质量的教学过程。

3.3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施

高中音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篇3

一、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立体化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传统单向知识传授为主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以课程教学为单元,以能力培养为轴心,以教学资源为平台,立体化、全方位地融教与学为一体,让学习者可以全方位、立体化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

高中音乐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则更强调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主张课程教学应该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三方面进行组织,互为补充。重视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生的自身评价和信息反馈,以评价反馈为途径,来检验计划并不断修改完善计划、方案,使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成果更趋之有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手段,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在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松绑应试教育与整合教学等多种教学理念的设计与指导下,以教学方式、多元的教学评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满足网络时代学生学习多元性的要求和社会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中音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总体结构

高中音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是以国家教育信息化(也称数字化)工程为大背景;以网络、教学平台和音乐教室为软硬件物质基础;以信息技术与高中音乐课程的整合为切入点,实施高中音乐立体化教材建设;利用立体化教材实施立体化教学设计。立体化教学模式主要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立体面进行,再配以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立体化教学模式总体结构借鉴了“立体化教学的模式”。如下图:

立体化教学总体教学模式1:立体化教学总体教学模式2:

三、高中音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1、资源库建设——立体化教材

立体化教材是一个由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辅助教学软件组成的完整体系,分为纸介质、电子和网络三部分。纸介质的主教材是新课改教材,具备指导性、示范性和系统性,还有教材配套的光盘参考资料。同时还包括收集的音乐电子和网络出版物,自制的电子教案、CAI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和资料库等。网络平台和网络课程通过网络组织起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支持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先进的学习方法。立体化教材的各部分组成一个系统工程,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上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把教材的精华从各个角度呈现。立体化教材与普通纸质教材比较有许多优势,一是可以把纸质教材的静态图画变成动态三维立体动画;二是可以把无声的纸质教材变成有声有话的多彩教材;三是可以把纸质教材通过DVD和多媒体变成影像教材;四是教学平台和资源库把平面纸质教材变成立体化内容更丰富的教材;五是立体化教材可以支持数字化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朱则平,廖应文.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体化”是指:新课改音乐教育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础上,使用立体化教材体系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体现全面设计音乐教学思想。音乐一体化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音乐教学问题,解决音乐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音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实现音乐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过程。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构成,是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其中主要又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子系统构成。

一体化教学设计是开放式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五点不同:一是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一体化。教案和学案的一体化,是一种双向交互式的教学设计,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二是多种教育资源的一体化。除了文字教材以外,还包括音像教材、网络资源以及其他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在内的各种教学资源一体化;三是多种教学手段、方法的一体化。包括课堂讲授、网上学习、自习、讨论、探究以及实践活动在内的多种教学手段、方法的一体化。四是各种学习方式的一体化。即运用视听媒体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CAl、IP、网络课程等)方式与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方式相结合,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五是教学内容一体化设计。即课内和课外学习内容、理论课与实践课内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及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的一体化设计。

3、实践效果分析

通过实验班、对照班的检测数据说明:通过实施立体化教学模式,实验班、对照班在实验后对高中音乐课程学习兴趣出现显著差异。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后测的学习成绩有明显差异,平均分相差7.75。这一结果说明实验班、对照班在实验后的学习成绩出现显著差异。同时,实施立体化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音乐技能,提高音乐表演、创作水平。

通过课后实践中的多项音乐活动观察证明,将音乐课堂延伸到课外生活、网络交流、舞台表演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总之,立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实施效果明显优于非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六个转变”和“五种学习”。

(1)实现了“六个转变”,即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2)实现了“五种学习”。第一,音乐实践体验型学习。音乐鉴赏: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和网络;器乐演奏:延伸到社团实施因材施教;歌唱学习:延伸到课外组织合唱团,参加演出比赛;音乐表演:延伸到课堂即兴表演,课外组织社团进行创作和演出。第二课堂的社会音乐文化活动和音乐比赛的实践性学习中,教师不仅用语言也用自己的态度、情感、行为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更借助于信息学习环境图、文、音、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交互式界面,获得音乐感受和实践能力。第二,音乐研究型学习:教师通过作业给出任务,让学生自主或协作进行音乐创作。第三,音乐资源型学习:学生利用音乐网站、音乐信息库学习歌唱、器乐、乐理知识,欣赏音乐作品,进行音乐创作。第四,音乐协作型学习:利用网络和各种现代通讯工具,使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动进行协作性音乐学习活动。第五,音乐网络探究学习:教师给出或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学生课外学习小组利用网络音乐资源研究或创作音乐新知识。

数控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4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习空间不断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从书本和课堂获取信息外, 更多的是从计算机、Internet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和教学组织者不仅要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科学整合, 系统开发, 努力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 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立体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 以适合远程传输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软件为教材, 以Internet/Intranet为学习和管理环境, 以自主式、开放式、交互式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以媒体素材为基础, 适用于多层次教学对象, 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各个环节而构建的教学资源体系。立体化教学资源从纸质教材到数字教材, 从传统教室到现代化网络, 从简单媒体到高技术多媒体;按预定目标设计, 对相关的教学资源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整合, 构建了立体化、数字化、实时性的教学空间。

1 数控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数控教学应由理论教学、作业、实验教学、考试组成。由于《数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应伴随着大量的实践教学, 如:数控编程及加工、插补原理、伺服系统、检测系统、机床本体等。其实践部分通常要求在具有相应功能的实际系统 (数控机床) 上完成, 但由于数控机床价格昂贵, 大部分高校都不具备拥有大量数控硬件的条件, 再考虑到学生的误操作还可能会危及机床设备甚至于操作者自身的人身安全, 所以完全有必要引入高技术的媒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控机床切削仿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讲理论部分, 再讲实践部分, 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理论与实践不同步的问题, 主要是教师讲的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结合不够紧密。

2 数控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

在数控技术的教学中, 以“数控技术”为基础,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软件 (仿真) 实验平台与硬件 (传统) 实验平台相结合, 建立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 (如图1) 。

2.1 立体化的理论课教学体系

构建以“数控技术”为依托的“课程群”式教学体系。该课程群为“数控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前期基础。课程群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由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机械CAD/CAM等课程组成, 为数控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机械制造类的知识.I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 自制多媒体课件和数控加工的音像作品与数控仿真软件一起进行整合后, 组成立体化理论教学资源包。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入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 保留传统的手工编程部分, 适当地增加P R O/E、U G的C A M部分。

2.2 立体化的理论教学模式

(1) 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 自制多媒体课件和数控加工的音像作品与数控仿真软件一起进行整合后, 组成立体化理论教学资源包。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入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 保留传统的手工编程部分, 适当地增加P R O/E、U G的C A M部分。

(2) 以网络为平台组建第二课堂, 有效的将课堂从课内延伸至课外, 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将上述立体化理论教学资源包发布在网上, 扩展教学资源, 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 扩展教学时空, 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并利用微博及E-mail、QQ等形式及时与学生交流, 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

(3) 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优势, 以一个个生产实际中的产品实例来讲解数控编程与加工的关系,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3 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及模式

(1) 改革了原有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单一实践教学模式, 重新合理定位实践教学。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采用的理论课+实验的模式, 由于数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采用传统的分散实验的模式不利于知识的连贯, 因此我们采用理论课+2周数控实践+4周专业课课程设计的模式。在内容上变以往的由教师拟题为学生自主选题, 即从选题—设计—制造的过程均有学生完成, 教师只是起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2) 建立虚拟数控实验系统, 改变传统的依赖硬件实验系统的做法。由于数控机床价格昂贵, 精度高, 各高校普遍存在着台套数少的问题 (我校就一台数控加工中心) , 不可能同时满足30~40人 (一个自然班) 的实验要求, 因此必须采用虚拟数控仿真实验与数控机床相结合的方法。

3 结语

立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各种媒体, 将许多抽象的知识编的生动、形象, 学生在课堂上没搞太清楚地地方, 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课堂再学习, 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资源与学生互动。虚拟数控实验系统的建立有效的弥补了数控机床不足的缺点。实践环节的增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数控加工的理解, 也增强了动手能力。该方案在我校10级试点以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晓东.国家理工类重点领域专业目录与人才培养政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2) :27-30.

[2]李培根.关于中国机械与制造工程本科教育的思考[EB/OL].中国高校机械课程网http:/machinery.cncourse.com.

《立体构成》课程教案 篇5

第一单元(理论4学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1.教学目的:了解立体构成的定义、内容以及学习立体构成的意义,了解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掌握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2.教学重点:掌握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3.教学难点:将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合理运用到具体的构成制作之中。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空间中的各种形态

1、自然形态

2、人为形态

3、偶发形态

4、抽象形态

第二节 什么是立体构成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内容

1、形态要素

2、材料要素

3、形式美法则

4、“重力”和“移动”问题

第四节 立体构成的意义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点、线、面、体

1、立体构成中的点

2、立体构成中的线

3、立体构成中的面

4、立体构成中的体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空间、色彩、肌理

1、空间

2、色彩

3、肌理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一节 对称与均衡 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第四节 比例与尺度

第五节 联想与意境

第六节 多样与统一

第七节 动感与量感

第二单元(理论2学时): 第四章 二点五维的构成

1.教学目的:在平面材料(尤其是纸张)上进行立体造型的加工,使之具有立体感、秩序感、美感。

2.教学重点:纸的二点五维形态制作。

3.教学难点:二点五维各种形态的制作。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章 二点五维的构成 第一节 材料运用和加工方法

1、二点五维构成的材料运用

2、纸张常用的工具和加工方法

(1)折屈

(2)压屈

(3)弯曲

(4)切割

(5)随意加工

第二节 纸的二点五维形态制作

1、切折构成(1)一切多折

(2)多切多折

2、板式折叠构成3、概括夸张造型

4、创造肌理效果

第三单元(理论2学时):

第五章 线材的立体构成

1.教学目的:了解立体构成中线材的分类,了解硬质线材和软质线材的加工方法,掌握线材不同的构成形式。

2.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践掌握线材的构成形式。

3.教学难点:如何将形式美的法则运用到线材构成之中。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章 线材的立体构成第一节 线材的分类与加工方法

(一)线材的形态分析

1、直线

2、曲线

(二)线材的分类

(三)线材的加工方法

第二节? 线材的构成形式

(一)硬质线材的构成1、单线构造

2、框架构造

3、垒积构造

(二)软质线材的构成

1、线群构造

2、编结构造

3、线织面构造

第四单元(理论2学时):

第六章 面材的立体构成

1.教学目的:了解立体构成中面材的分类与制作方法,掌握面材不同的构成形式。

2.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践掌握面材的构成形式,尤其是透空柱体和多面体的构成形式。

3.教学难点:如何将形式美的法则运用到面材构成之中。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的方法。

第六章 面材的立体构成第一节 面材的分类与制作方法

(一)面材的形态分析

(二)面材的分类

(三)面材的制作方法

1、纸的加工:

2、木板的加工:

3、塑料板材的加工:

4、金属板材的加工:

5、玻璃纤维的加工: 第二节 面材的构成形式

(一)直面结构

1、层面排列

2、切割折叠

(二)插接结构

(三)曲面结构

1、带状构造

2、切割翻转

(四)柱体结构

1、柱体的变化形式

2、柱体结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多面体

1、几种正多面体的特点及加工方法:

2、几种常用的几何形绘制方法:

3、多面体变异结构

第五单元(理论2学时):

第七章 块材的立体构成第八章 综合材料构成第九章 立体构成的现实应用

1.教学目的:掌握立体构成中块材的加工方法与构成方式,掌握线、面、块材综合构成的特点,了解立体构成的现实应用价值。

2.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践掌握线、面、块材综合的构成形式。3.教学难点:如何将形式美的法则运用到综合构成之中,充分认识立体构成的现实应用价值。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的方法。

第七章 块材的立体构成第一节 块材的加工方法

第二节 块材的构成形式

第八章 综合材料构成 第一节 线材和面材的综合构成第二节 线材和块材的综合构成第三节 面材和块材的综合构成第四节 线、面、块材综合构成第九章 立体构成的现实应用

第一节 立体构成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 立体构成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节 立体构成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 立体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六节 立体构成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立体化课程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立体化教材;

[作者简介]张晨,汪立亮,江苏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

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将职业教育院校从以前的中央集权、供方为导向的管理转变为自主管理、以需求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这一转变的特点将职业教育模式变成以市场为导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成为推动改革的主要力量。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职业院校在教学与课程改革中,必须以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为核心,注重以市场为向导。这就要求在新课程的设计中,要确定课程基础所要求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之前、之中和之后,频繁地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做出评估。

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要求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应用性知识的传授,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操作。课程编排则应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生产现场的职业活动过程,因此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应采用串行结构,并通过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学习与工作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说明、学业评价方式六个模块确定教学单元。

现代职业教育教材应当如何开发才能更好实现课程设计的能力本位特点,做到以工作过程为向导呢?其核心因素就在于实现教材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通过多媒体植入,使信息从传统教材的单向传播,变为多线条的信息交流互动。对于立体化教材的建构,其不是单纯的形式划分,而是从资源的角度,把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架构,主要包括多介质出版物资源建设、教学配套资源建设、虚拟实训资源建设。

1. 多媒体出版物资源建设

多媒体出版物不同于以往的纸质教材,它既可以纸质的形式呈现,也可以电子的形式呈现,比起传统的主教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2. 教学配套资源建设

教学配套资源包含电子教学大纲、课件、学案、题库、视频讲解课,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优质教学资源。

3. 虚拟实训资源建设

虚拟实训资源是针对目前职业学校实训器具投入大、成本高、易损耗等问题设计,具有高仿真、便捷性、低成本、环保节能等优势。通过虚拟实训资源建设,打造在线仿真教学实验室、虚拟实训实验室,从而满足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学需求,节省教学成本,实现用户在线虚拟实训。

那么作为出版企业,若要真正实现从过去单一纸质教材出版到现在的三方资源有机结合,完成现代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则必须做到以主教材为核心。主教材承载了课程的整体内容及思想,教学配套资源则为主教材中的各抽象知识点进行形象化、可视化的讲解,虚拟实训资源通过信息交互让学生对主教材中讲授的工作过程及生产现场的职业活动过程进行虚拟体验操作,达到实训的目的。下面就立体化教材开发过程进行阐述。

步骤一:了解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仅对课程的设计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时对教材内容的制定也具有指导意义。编辑在开发职业教育教材时,首先要对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了解,教材的编写应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

步骤二:完成教材内容的编写

主教材作为立体化教材的核心,其在立体化教材的整体开发过程中应放在首要位置。只有首先完成主教材的全部内容编写,其后教学配套资源、虚拟实训资源的开发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才能紧紧围绕主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对传授内容进行多媒体资源开发。因此,编辑在主教材的组稿过程中,首先要和作者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沟通,让作者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编写,确保教材的内容大纲、编写体例与之吻合。

步骤三:完成多媒体出版物资源建设

步骤一、二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确立,那么从步骤三开始就是对教材内容的展现形式进行建设。对于多媒体出版物资源的建设,出版企业可以通过与第三方软件公司进行合作,完成对doc、pdf、ps、wps以及方正排版文档等格式的全面支持。如与方正排版系统无缝对接,根据地区、专业、教学实际的不同对出版物数字资源进行“订单式”组合,生成一种通用的文件,既可用于纸质的出版,又可适应电子书和其他各种媒介的阅读。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阅读时,经系统注册的职业学校教师、学生登陆后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阅读和选择性组合,按照自己的喜好对所选择的内容进行模块化自由组合,系统将自动记录并保留用户的使用轨迹,用户下次登陆后可以直接使用个性的历史文本,实现个性化、模块化的电子教材使用。

步骤四:配套教学资源建设

配套教学资源的建设可以由作者和出版企业根据教材内容合作完成。实现技术较容易,但是对于传播渠道则必须由出版企业根据教材特性,考虑学生阅读时的可实现性和便捷性,充分做好人性化设计。教学资源的传播渠道是多途径的,既可以直接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终端设备进行离线或在线展示,也可以做到与纸质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传统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的二者兼容,此方式可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

对于考试类的辅导教材,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国家一级B考试教材为例,利用二维码技术可以实现很好的教学资源展示效果。传统的计算机一级B考试辅导教材,具有内容涉及广泛,知识点繁杂,以大量软件操作流程为考点等特点,所以不仅导致教材定价过高(市面上所售版本一般定价为50元),而且携带极为不便,不能满足考试人群随身携带的需求。但是二维码技术与纸质教材的结合,使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首先此教材的纸质出版部分以手册形式展现,定价以10元左右为宜,手册内容只涉及案例习题,大量缩减了页码。各个习题后面配备一个二维码,连接服务器上已上传的电子教案及视频库,考生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对知识点及软件操作流程进行在线阅读、观看,教材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内容直观形象,达到了很好的知识传授效果。

步骤五:虚拟实训资源建设

对于虚拟实训资源的建设,其核心是脚本的编写。一台数控机床该如何操作,一台发动机该如何组装,程序员是不会像各个学科的作者一样精通的,因此出版企业在虚拟实训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要在两者之间搭建桥梁作用。一方面,编辑要与作者进行协商,依据主教材,确定哪些知识点需要配备虚拟实训资源,并配合作者完成相应软件脚本的撰写;另一方面,编辑要与第三方软件公司商讨,了解脚本是否符合编写要求,还需做哪些方面的改进和完善,并定期召开各编写人员讨论会议。这样不仅可及时将程序员的意见反馈给作者,而且可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给各编写人员对脚本内容进行沟通协调。

顺着历史进程,职业教育模式不断转变,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导致立体化教材的出现成为必然。立体化教材建设是一个多方资源的融合过程,它是传统出版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在各方资源融合的过程中,出版企业如何搭好整体的架构,将各方资源进行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职教编辑,应具备的能力已远远不是所谓的案头功夫,出版数字化转型能力的培养、新信息技术的及时掌握,以及协调沟通能力的养成,将成为编辑在未来出版发展进程中能否立足的根本。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探索 篇7

我校进行的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主要针对我校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在专业教学中挑选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的课程建成含课程(课程设计)、课外实践、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课程群,通过这套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打好坚实的程序基础,更容易也更有信心地投入到某个专业方向的具体应用中,从而使我们的毕业生成材率更高,在就业市场中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1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知道,程序基础如果没打好,后面的专业课学习基本上就很难进行了,更不谈能培养一个合格的IT专业毕业生。可是在实际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往往会产生学生觉得难学,教师觉得难教的情况,分析起来原因主要有如下:

1)程序设计课程开的太多太杂,而每门课程都没有深入进去,学习结束后有没有实践应用,并且各门课程的语法规则又都作为重点在讲,重复教学;

2)理论实践相脱节,考试方式主要采用闭卷笔试,较少考核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忽略对学生实际编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的测试;

3)课程实验部分过多的纠结在一些语言的语法规则上,做了很多课本上程序验证性实验,缺乏独立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设计性实验;

4)多门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没有专门设计,造成学生学一门丢一门,学一门忘一门。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探讨从根本上建立一种更有效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4]

2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构建

我校是个二本院校,近年在计算机专业特色人才模式培养的不断探索下,在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上形成了课程群的教学体系。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上对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

2.1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主体框架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是以课程(课程设计)、课外实践、能力培养三条主线相互交织,紧密联系,从而形成综合的、整体性的课程群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2.2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课程主线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主线从第一学期开始延续至第六学期,坚持编程课程不断线,并且细化到课程群内每门课程的知识点分解与融合、教学内容的衔接、师资力量的分配、课时量的均衡等诸多方面,建立一套逻辑严谨的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

C语言程序设计(68学时,其中实践18学时):主要讲授运行环境、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和链表、文件等;

程序设计基础(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逻辑、枚举和应用方法、迭代法、高精度计算、字处理、文件操作、图形基础、有趣的编程;

汇编语言(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基本汇编语言、顺序/条件/循环编程、子程序编程、编程的基本应用;

数据结构(68学时,其中实践18学时):线性表、栈和队列、字符串、数组和列表、树、图、搜索、分类、文件;

算法设计与分析(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平分和复发、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单链技术、蒙特卡罗算法、NP问题、approxmate算法;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68学时,其中实践18学时):类和对象、重载运算符、模板、继承和派生类、多态和虚函数、流和文件、异常;

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基本知识的窗口应用程序、类封装的窗口应用程序、框架的微软基础类应用程序、框架的微软基础类应用程序、图形、实用类、应用程序接口、鼠标和键盘、资源、文件处理机制、控制、对话框、动态链接库;

C#程序设计(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数据类型和过程控制、界面设计、菜单,工具栏,状态栏和对话框、键盘和鼠标事件、控件、ADO.net数据库应用程序编程、asp.net服务器控件、asp.net网络应用程序开发;

Linux基础与编程(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Linux系统概述、linux编程环境、IO接口编程、进程编程、线程编程、IPC编程、socket网络编程。

2.3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课外实践主线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课外实践主线从计算机专业学生一入学就强调编程实践动手对以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设计了一套的贯穿整个大学期间的课外实践计划方案,抓住学生课外时间来“练动手”。如表2所示: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等级考试虽然是衡量非计算机专业人员计算机技术水平的考试,但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未必能够考过。在这里,我们把计算机等级考试(C语言科目)作为专业大一学生C语言基础学习效果的一个标志,对考过的同学综合测评给与加分,带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校级程序设计比赛:我校每年4-5月份都会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程序设计比赛,以调动相关专业的编程兴趣,我们把它同时作为下一步的ITAT、挑战者等软件设计比赛的选拔赛,对优秀者利用暑假进行集训。

ITAT、挑战者:大二学生经过暑假集训后参加;

ACM比赛;大二、大三学生经过暑假集训后参加;

基础软件项目训练:主要针对大三学生,我院形成了学校、院级的大学生科研制度,每年有两次时间申请,由指导教师带者参与一些基础的研发项目;

综合软件项目训练: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间,最主要的还是和我们的实习基地企业合作,参加有组织的实际项目专业实训。

2.4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能力培养主线

实际上,计算机专业本身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此规划一套循序渐进的能切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学生编程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课程群内能力培养主线(如表3)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基础编程能力:通过1、2学期课程、课外实践后具备初步的基础编程能力,学会从计算机程序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抽象编程能力:通过课程教学、编程实践后具备数据抽象和程序抽象能力;

拓展编程能力:通过相关选修课程和课外科研活动拓展编程能力;

应用编程能力:通过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等环节训练逐步具备实践应用的编程能力,能通过设计软件程序解决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

3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实施建议

实施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过程中,我们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形势和教学现状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以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并在教学中进行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3.1 树立学生专业意识,明确编程能力是以后专业学习的基础

这个问题主要针对大一、大二等低年级学生,有调查显示计算机专业已经不在是几年前的报考热门专业,很多地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普遍存在着一志愿录取率不足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该专业的学生是调剂生。湖北经济学院作为一个地方经济类普通本科,该专业有时候一志愿报考率甚至不到20%,面对这种情况,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非常重要。我们在大一新生军训结束后就进行4课时的专业介绍;同时由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并且选高年级专业能力好的同学担任助理班主任,增强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专业学习方法上给予引导,让他们明确编程训练是进入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第一步,也是以后成败的第一步。

3.2 适当改革课程群内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彼此联系

课程群内每门课程的知识点教学方法要进行定期重新设计和整理,增加新的教学案例和策划新的教学策略,课程之间的联系要建立起来,让学生能够比较自然的过渡,并且能够把上一门课所学的技术和方法自觉的运用到下一门课程的学习中。

3.3 建立相互促进的程序设计课程群内教学组

由课程群内的主讲教师形成课程组,要设置组长,负责整个课程群的建设和规划,以及日常讨论会的组织,课程组内教师还要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方法,每个课程实验的组织形式,每门课程教材的选取与衔接,知识点在各门课程中的学时分配,一个班级学生重点学生的学习状况等等都需要定期不定期的沟通。

4 结束语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基础,相比原来比较孤立的程序设计课程,本文所提出的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方案,把相关课程的教学、授课教师、学生课程学习、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等原来孤立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调动了教师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热情。课程群建设二年来,我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群师资队伍,学生的编程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同学拿到各类程序设计的奖项和软考的证书,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该文主要探讨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的思路。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提出了课程教学、课外实践、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方案,此外还对该方案的实施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

参考文献

[1]陈湘骥,刘才兴,徐东风.ACM/ICPC与可持续发展的IT人才培养方式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20):6-10.

[2]皮德常,吴庆宪.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6(3):44-45.

[3]杨爽,王忠民.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4):46-49.

[4]张俊张彦铎.模式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2010(3):108-111.

园林植物类课程立体化教学平台初探 篇8

1 立体化教学平台涵义

植物类课程在园林专业中有着鲜明的特色。在教学目标上, 首先要掌握植物特性的认知, 在植物美学的基础上, 强调在园林造景中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 并对其习性和栽培养护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本文从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条件、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 打造一个“园林植物”课程的立体教学平台:以时间为横轴, 对“园林植物”进行分阶段组织教学;以项目为纵轴, 通过设计情景安排教学内容;以实训制度为竖向增长轴, 将植物类课程与行业实践结合。

2 立体化教学平台设计

2.1 课程组织模式

园林植物课程是以植物学基本知识为基础, 结合园林造景理论的综合性课程[1]。要想学好本课程, 必须具有完备的植物学方面的知识, 如植物的分类、形态特征、物候变化、生态习性等, 同时还要结合园林造景的理论, 如色彩搭配、植物种类的形体、材质搭配、植物的文化象征意义等, 只有把上述各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才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全过程, 任何方面知识的缺失都会影响到系统学习的效果。

为了使学生能在校内接受系统的职业训练, 毕业后能从事园林植物造景相关工作, 我们设计了“三段式”课程组织模式:第一阶段训练单项技能;第二阶段训练核心技能;第三阶段综合训练现场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 (表1) 。阶段训练层层递进,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段式”课程组织设计借鉴了德国系统化课程的方法:先确定岗位的“工作过程”, 然后确定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技能, 即“行动领域”, 将“行动领域”整合形成若干“学习领域”, 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2,3]。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工作过程是:考察设计现场→绘制植物配置方案与施工图→编制施工方案→组织现场施工, 工作成果是建成或者模拟建成公园、城市广场等各种园林绿地中优美的植物景观。

“行动领域”是指在职业、生活和公众有意义的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在园林植物的“工作过程”中, “行动领域”主要有植物功能与环境、植物分类知识、植物形态认知、植物美学、植物栽培等方面。

“学习领域”是一个主题学习单元, 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 (基准学时) 3部分构成。将“园林植物”、“行动领域”整合后形成3个“学习领域”, 即园林植物要素单项设计、绘制方案与施工图、现场施工管理, 分别在校内和校外合作企业实施教学。

2.2 学习情境设计

项目课程是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让学生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 项目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一个故障的排除, 一项服务的提供, 强调应用技能获得产品。学习情境是组成项目课程的要素, 是课程方案的具体化。“园林植物”课程开发, 突破传统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构建“以项目为载体,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 以学习情境设计为支撑”的项目课程 (见表2) , 将技能训练、理论知识、工作态度等融合于工作过程中,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形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园林植物”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三段式”课程组织模式, 第一阶段选取花坛植物造景、校园一角等设计项目;第二阶段选取广场、校园景观等综合型植物造景设计项目;第三阶段选取居住区小游园、街头绿地等设计项目。

园林项目的运行可概括为6个步骤, 即获取项目、确定任务、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修改、验收评价, “园林植物”学习情境设计以此为序, 每个项目从时间安排上都形成统一的序列。第一步“获取项目”, 应选取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项目, 将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 具有一个清晰的任务说明。第二步“确定任务”, 通过分析项目要求, 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第三步“制定计划”, 学生根据已确定的工作任务,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包括人员分工、设计方法、设计流程、材料计划和监督检查计划等。第四步“组织实施”, 按照工作计划, 开展项目工作。第五步“检查修改”, 在工作过程中和工作完成后, 按计划组织检查, 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制定修改策略。第六步“验收评价”, 师生应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方法。

在“园林植物”项目式学习情境设计中, 还应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应用于项目运行的全过程, 用来介绍项目情况、分析案例、展示成果。通过制作网络课程和课件,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便。对于操作性强的园林植物施工技术, 可采用“边讲边练”的现场教学方法, 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2.3 实训制度条件

项目课程开发需要配套的实训制度条件, 以本校课程教学为依托, 在校企合作、师资培养、创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

首先, 通过实训项目, 将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融入课程, 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进行校企合作, 直接承担企业的园林植物项目, 将园林公司的经营活动作为学习情境设计的载体;与校园景观工程建设相结合, 由教师和学生承担建设项目, 既能锻炼技能, 也可节约工程费用和实习经费。

其次, 组建“校内专职教师+校外兼职教师”的师资队伍。项目课程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研究课程的新形式和新内容。校内专职教师负责整个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协调, 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实训指导。原则上第一、第二阶段的教学由专职教师完成;第三阶段实践性、综合性强的内容由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

最后,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因材施教, 建立人才选拔机制, 分层次开展教学。通过课程训练使所有学生都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 同时根据教学进度, 积极鼓励学生中开展园林植物造景技能竞赛, 踊跃参加各类相关赛事, 让这些学生参与更多的园林项目, 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景观设计人才。

在课程的综合技能训练环节, 有时会由于条件所限, 没有合适的项目进行实地操作, 也可以在模型制作实验室完成, 模拟完成“公园”或者“住宅区”建设。

3 结论

通过立体化教学平台的实施, 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系统学习了园林植物知识, 强调了知识的连贯性, 突出了园林实用性的教学特点, 系统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教师也从中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但由于园林植物具有突出的教学特点, 教学的灵活性、可塑性较强, 因此立体化教学平台仍有许多需要完善、提高和探索的地方。今后仍将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改革, 以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摘要:基于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将园林植物在教学中的各方面知识相联系, 并层层深化, 构建合理的课程组织模式, 设计有效的学习情境, 创造实践性极强的实训制度条件, 打造立体化的“园林植物”课程教学平台。

关键词:园林植物,立体化教学,知识平台

参考文献

[1]赵警卫, 王荣华.艺术类学生园林植物教学方法探讨[J].南方园艺, 2011 (22) :62-64.

[2]姜大源, 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 :47-54.

立体化课程 篇9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实践是创新之根本,创新人才四种基本素质-知识、能力、思想和境界,都离不开实践[1]。科技竞赛不仅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科交叉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具有将应用理论课程知识、专业技能及学科交叉知识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技竞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2]。文章针对目前大学生科技竞赛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近几年来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实践经验,提出构建大学生科技竞赛课程群立体化研究,为高校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创新实践活动缺乏统一管理和指导,参赛类型单一

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实践活动由教务处、团委、院系等不同部门负责,学生参加的科技竞赛类型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与本专业相关的科技学术竞赛,学科交叉能力不足。或者学生有参加科技竞赛的想法,不知如何报名参加竞赛或联系科技竞赛指导教师。

(二)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大多数地方教学型高校受教育资源限制,在课程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积累轻动手操作的弊病,缺乏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环节。

(三)教师指导实践性教学的能力不足

许多高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自身缺乏专业实际工作经验。由于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很难做到有效指导创新实践性教学。另外,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或者政策力度不够,如在评职称、推优等方面,使很多教师都不愿花费精力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而是忙于搞科研、发表论文等。

(四)学生实践创新基础薄弱

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最好是从大一开始,但大一、大二学生学习的都是公共基础课程或者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实践创新基础薄弱,不利于参加科技竞赛。而大三、大四学生面临考研、找工作等情况,参加科技竞赛学生少。

二、大学生科技竞赛课程群立体化构建

(一)构建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

2011年7月,学校整合资源,将实验实训中心更名为创新实践学院,下设工程训练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和创新活动中心,负责全校大学生的科技学术竞赛、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工程训练等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为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提供了一个施展身手的大舞台,也为科技竞赛指导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二)实施“点-线-面-体”科技竞赛课程群立体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笔者及教学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参加了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竞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学生创业竞赛等。针对科技竞赛的内容,开设系统的创新实践教育系列课程群,来贯穿大学生参赛作品指导的全过程,以“课堂知识进作品”和“作品内容进课堂”为基础,实施“点-线-面-体”的课程群立体化教学模式。利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并通过学生的作品来验证成果。

“点”——知识点,主要是课堂学习;

“线”——专业,以机械专业为主线;

“面”——综合,多专业综合,多学科交叉;

“体”——成果,是通过竞赛过程学生所完成的创新作品。

其中“点”代表知识点,主要是课堂学习;“线”代表专业,以机械专业为主线;“面”代表综合,多专业综合,多学科交叉;“体”代表成果,是通过竞赛过程学生所完成的创新作品。详见图1。

1. 创新实践教育理论课

以科技竞赛内容为依据,对招收的大一、大二不同专业的学员采用讲座、研讨的方式,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开设“机械创新设计”“单片机设计与研究”“三维软件设计培训”“电路板设计与实践”等创新实践教育理论课程(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性和学科交叉能力,提高学生科技理论水平。

另外,笔者及教学团队成员面向机械学院专业学生讲授“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和“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专业课等。在给学生授课时,有目的地把科技竞赛内容引入到课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讨论、确定竞赛的研究方案,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同时,还通过开设校级选修课“Auto CAD2011计算机辅助设计”“UG NX建模与运动仿真”“大学生创业基础技能训练”等,把科技竞赛知识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应用能力。

以机械专业为主线,通过对学生开设创新实践教育理论课,提高参赛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和学科交叉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参加科技竞赛的热情,课程学完后,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分析和提出科技竞赛的实施方案或者撰写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请书。

2. 创新实践教育实践课

以工程训练中心为依托,全校大部分专业大二学生都要进行1-5周的工程训练,尤其机械学院专业的学生要实训5周。工程训练前,先给学生讲授“工程训练导论”“各个车间基本技能训练”等课程,介绍工程训练创意竞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竞赛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训练过程中,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基本技能训练外,根据科技竞赛要求,自己独立设计、加工作品。工程训练结束后,针对学生自己加工的创意作品,指导教师给予评定奖项。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以各个科技创新工作室为基础,选拔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优秀学生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科技竞赛训练,提高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三)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1. 学生考核

制定了《学生“个性化培养计划“制定规范及办法》《学生培养过程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在学生的考评过程中,注重对过程的评价,每个指导教师每周给学生安排应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然后每周末给学生开展座谈会,让学生汇报学习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指导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就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分析,并最终确定出解决方案[1]。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提出下一步的学习内容和计划,有利于准确、可靠地评价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阶段考核情况、学生就业情况、工作情况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2. 教师考核

制定了《科技竞赛指导教师职责》《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等相关制度。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资料、科技竞赛成果、指导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专利、大学生就业情况等方面综合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工作的情况。

三、结语

总之,开设大学生科技竞赛课程群,实施“点-线-面-体”科技竞赛课程体化教学模式,完善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并通过学生的作品来验证成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经过两年的探索与研究,笔者及其教学团队在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获得了可喜成果,如指导的学生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机器人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学术作品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指导大学生参加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竞赛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等。另外,指导学生申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9项。

实践证明,在该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科交叉能力等有显著作用,对于高校“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萃萍,孙方红,张洋,等.关于大学生“应用创新型”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1):70-72.

立体化课程 篇10

1 研究价值

在网络环境下,学校的教育机构已经实现了无线WiFi互联网的覆盖,体育课程也从课堂走向了网络,走进了手机,相应的学习资源从传统的课程教学转变为包括多媒体素材、书本教材、教学案例和网络课程等的多维度立体化资源。使得体育课程从传统的操场延伸到了网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最大效能的发挥网络教育的教学资源。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本文对体育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框架进行了分析,剖析高校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从教学资源、教学数据库和精品课程三个方面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为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提供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可操作性较强的框架模型。本文构建的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将实践结合理论,为高校教学资源形式的多样化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实际价值和可操作性,能够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资源,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设计

无线WiFi覆盖面越广,智能手机功能越强大,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越多,教学资源越容易被开发和利用。合理的利用这些对学生掌握技能,发展体能,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性发散性思维,以及体育意识的培养都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应有强烈的网络资源库的意识和嗅觉,努力开发与利用好现有的书本教育资源,转变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题气氛,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能力。总的来讲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建设并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的内容搬到网络上,更不是教学资源的简单堆砌,而是课本课题教学与现代网络下的媒体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整体整合和设计,包括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管理、设计、开发、评价,将无线WiFi大背景下网络环境资、和书本上的文字信息资源、媒体传播拓展性资源有机结合,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和整体,并发挥其各自优势,在不同层面上形成立体化的互动,为实现最终教育育人和锻炼身体的目标而服务。同时在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中要始终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全方位的收集相关资料,强调与鼓励学习者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群策群力,使学习者在新型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

2.1 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形成

书本知识的教学资源经过程序数字化处理,变成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数字化处理技术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音频视频信号经过转换器调试处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使信号更可靠的同时,纠错处理也更容易实现。与传统的纯文字或图片处理信息的方式相比,数字信号形成的教学资源,呈现的方式更多,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

2.2 立体化资料的优势

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传输,不受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异地任何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和职能手机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立体化教学资源可由体育教师和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和分类,设置不同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展示过程中向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类型的教学信息。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资源服务于学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2.3 资源建设可操作化

立体化教学资源通过学生和教师运用多种信息处理方式对其进行运用和再创造,同时师生还可将自己制作的资源,如电子作业、PPT、视频音频等加入数字化教学内容中去,形成网络课程等供师生学习。

3 立体化教学模式

有效的利用强大的网络,对体育课程的教育提出立体化模式,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全方位大幅度地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3.1 立体化教学资源概述

立体化教学资源是以无线互联网为学习的平台,以数字化教育教学软件为教材,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自助式交互式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模式。立体化教学资源从纸质教材到数字教材,从传统教室到现代化网络,从简单媒体到高技术多媒体。教学资源体系以媒体素材为基础,针对不同层次教学对象,按预定目标设计课程和资料,构建了立体化、数字化、实时性的教学空间覆盖教学的全过程[2]。

认真探讨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基本构成及其体系结构,寻求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解决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资源陈旧,教学内容匮乏等问题,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水平。

3.2 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教学的特点构建立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具体化;教学对象层次化;重要技能主体化;教学评价多元化[4],下面将分别做出分析。

3.2.1 教学内容具体化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达的速度越来越快,针对日益更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光靠教师在课程上的授课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打破循序渐进的教学思维,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是多方面的收集最新的视频和音像资料,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其次,顺应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从理论到实践真正灌输终身体育的意思,让学生自觉的参与体育锻炼,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3.2.2 教学对象层次化

体育课程是注重技术掌握的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学生在接受课堂技术的同时,由于所掌握的原有技能的巨大差异,这时在教学中尽可能的将其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避免“吃大锅饭”的现象。教学对象层次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课程教学内容相同带来的学生厌学心理;另一方面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

3.2.3 专项技能主题化

在体育课程上,练习基本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的同时可以教授一门或两门专项技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合其发展的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使不同体质的学生都能够融入到体育课中,让学生在体育课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2.4 教学评价多元化

体育课程是以基本素质和专项技能为主的课程,教学评价也主要是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这样的考试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教师的主观评价性强。可以考虑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将考试形式改成期末考评、平时练习,课堂表现等,以适当的分值给出百分制的结构。避免学生临考必慌的局面又可以很好的丰富考评效果,减少教师的主观性。

4 结语

文章在建构主义理论、社会互动理论、学习型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整合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现出“立体化”的含义,使其更具过程性、动态性和生成性,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高校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讲授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验式教学等,不论何种教学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发自内心的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能自主积极主动的学习。而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方式的改变正是启发式教学法其中之一,是一种多因素、多层次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体育课程进行立体化教学的模式探讨,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立体化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不断深化和进一步探索。

摘要:该文通过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结合目前高校学生体育课程面对面的授课方式,分析现有的相关教学资源存在知识落后,知识面狭窄,学生不敢兴趣等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该文从教学资源入手,借助无线wifi、网络平台和智能手机设计立体化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希望能够为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教学模式,高校公共体育

参考文献

[1]宋云娴.立体化教学资源模型构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4):27-29.

[2]姜有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22(2):177~179.

[3]武汉大学.分析化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上一篇:成桩工艺下一篇:启发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