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效果评价

2024-08-10

政策效果评价(精选十篇)

政策效果评价 篇1

1科技创新政策及其构成

科技创新政策是一个整合的概念,通常是指一个具有统一体系的政策群。该政策群内包含所有支持、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如财政投入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技术孵化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市场激励政策、经济与基础服务政策等。

2河南省主要科技法规文件梳理

根据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结合河南实际情况,本文将科技创新政策主要划分为综合、科技计划与管理、科技经费与财务、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人才、科技金融与税收、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条件与标准、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国际科技合作、科技奖励等12个类别。经过收集整理,河南省在2005-2015年共出台科技创新相关政策185项,见表1。

2.1年度分布与发展趋势

从年度政策发布数量来看,呈现逐年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2005-2015年,河南省共出台科技创新相关政策185项。其中,2005年新出台科技创新政策2项,2006年6项,2007年8项,2009年11项,2010年10项,2011年19项,2012年20项,2013年31项,2014年28项,2015年43项。特别是在2010年后,增长幅度明显加大[1]。

2.2类别分布与发展趋势

从科技创新政策类别分布来看,科技创新政策不断细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05-2015年河南省科技创新政策类别分布情况见图1。

由图1可知,在2005-2015年河南省出台的185项科技创新相关政策中,综合政策13项,科技计划与管理政策6项,科技经费与财务政策12项,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59项,科技人才政策18项,科技金融与税收政策21项,科技中介服务政策15项,科技条件与标准政策12项,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政策11项,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政策16项,国际科技合作政策1项,科技奖励政策51项。2005-2015年河南省各类别科技创新政策发展趋势见图2。

由图2可知,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并且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细化完善。特别是在2010-2011年,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呈现指数级增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3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

3.1创新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是通过定量分析对政策实施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建立一个有效的科学评估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1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明确各个指标的含义,必须保证国家和地方的主要统计目标和方式一致。同时还要考虑数据能够进行统计分析和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数据必须要客观准确,同时应该尽量避免主观影响造成的评价结果偏差,尽可能整体客观地对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3.1.2整体性原则。必须要熟悉科技创新政策的构成,指标体系应涵盖政策的主题内容[2]。同时,还要避免指标体系简单叠加而影响评估效果。要求指标体系不但能客观反映政策实施的整体效果,还要能反映各类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3.1.3可量化原则。由于政策效果评估是以评估指标体系的整体趋势和最终量化得分为依据进行比较,所以各个指标应能够进行量化,能从定量的角度对每个指标的评估重点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定量计算,研究把握政策发展趋势。

3.1.4突出性原则。科技创新政策的内容不单单是整体趋势,同时应该注意到在整体趋势中所蕴含的部分需要进行改进或者进一步优化的政策措施,通过细化对各个指标体系的考量,能够正确反映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

3.1.5时效性原则。要注意指标选取的时间节点,必须要能够真实反映科技创新政策在该时间段的实施效果。

3.2建立评价体系

本文采用的评估标准主要涉及三个维度。即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政策的协调性和地域适应性,并将其作为评估体系的3个一级指标。另外,选取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支出、科技创新的研究人员数量,用来观测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情况;选取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技术市场的成交合同数量及成交金额,用来观测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转化以及经济增长情况;选取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及每年新增政策的数量,用来评价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情况,并将以上8个指标作为评估体系的二级指标。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省科技统计年鉴》。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见表2。

首先,建立相关的数据矩阵。将每年的数据作为m个待评方案,将建立的8个细化的二级指标作为n项评价指标,以xij表示第i年第j项指标数据的大小,由此建立矩阵A=(xij)m×n(m=10,n=8)。

为了避免专家打分的主观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指标隶属度与熵值,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后得到各项指标在每年的权重值矩阵,见表3。

3.3结果分析

将最开始建立的指标隶属度矩阵与各项指标权重值矩阵的转置矩阵相乘,得到10年来指标体系综合得分。由于2006年在量化指标隶属度的计算中作为实际数据映射区间[0,1]的区间起点数值0的映射,因此,最终计算数值为0,作为起点观测值观测整体变化情况。各项指标平均权重计算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在8项二级指标中,平均权重较高的是每年新增的政策数量(B8)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B7),说明此类指标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较大,其次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和参与人员数量。

对2005-2015年科技创新政策进行综合评价计算,整体得分变化情况,见图3。

由图3可知,2005-2015年各项指标的投入都在不断增大,有力推动了全省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发展。特别是2009年后科技创新整体处于上扬势头;2011-2014年,综合得分情况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和增长率放缓的情况;2014年后,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势头[3]。说明河南省的科技创新活动尚未稳定,发展潜力依然很大,需要多出台一些鼓励性、激励性政策来刺激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不断探寻科技创新活动的新的发力点和增长点,从而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4结论与建议

第一,从科技创新投入整体得分来看,2005-2015年科技创新投入的3个二级指标中,投入经费所占的权重数值为0.168,参与活动人员人数所占的权重数值为0.155,说明资金投入对于科技创新政策的促进作用见效快且效果明显,同时还要注意加大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才投入,提升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人才所占比例,强化科技创新的整体活力。政府的资金投入是支持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主要支撑和基础,同时科技财政拨款也是衡量科技活动实力的重要指标[4]。因此,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投入的相关政策,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及多样化的投资手段,如设置专门的省级专项资金,重大工程项目给予优惠政策,支持自主创新产品,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进入科技企业市场等,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财政支持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创新潜力;二是提高科技财政拨款利用效率,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加强资金管理,抓好资金落实工作;三是加强金融扶持政策。建立科技贷款优惠、风险投资、研发保险、信用担保等全方位、多渠道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渠道。制定风险投资地方性法规,加大风险投资支持力度,保护投资者权益,降低企业研发风险;通过贴息资金、设置基金机制、联合大型企业、高校、研发机构等组建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有效手段,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创新领域,激发全省创新热情。

第二,从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整体得分来看,专利授权权重明显高于其他3项二级指标权重,说明河南省科技创新政策目前主要集中于供给导向方面,强调自上而下的供给驱动和项目孵化,需要不断强化市场需求驱动和非政府主体的充分参与度。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科技创新整体良性发展,建议推广科技报告制度和淘汰机制,并对科研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在科技创新基础资源方面,可以通过构建科技云服务、研发服务、科技咨询窗口等手段,提高科技信息资源的开放和共享程度,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透明化、公开化提供可靠保证。另一方面,从税收方面入手,强化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的激励作用。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是政府引导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主要形式,对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起到了重要激励作用。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必须强化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方面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引导作用。一要扩大税收优惠范围,通过多种手段扩大税收优惠范围,如研发设备加速折旧、设置职工教育经费、推行技术转让收入、企业购买相关设备折旧摊销政策等;二要优化税收结构,运用增值税鼓励企业进行研发,确保研发优惠;三要加大优惠力度,目前税收优惠政策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主要原因是税收政策引导性不强,因此,建议将税收优惠与企业研发活动挂钩,保证税收优惠作用于企业研发活动,促进科研水平提高。

第三,从科技创新活动协调性和地域适应性整体得分来看,在体现地域适应性的二级指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体现协调性的新政策出台情况来看,新政策出台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活力与活动产出度有直接促进作用,新政策的权重数值0.226也显著高于其他二级指标。通过对河南省科技创新政策的相关定量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科技创新政策总体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与科技创新活动较为活跃的省份相比,政策数量仍然较少,特别是在创新环境政策协调性和地域适应性方面,政策数量和实施力度均有待强化[4]。同时,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虽然科技创新政策总量较少,但是,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权重,说明每项科技政策的出台都会带动全省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在实施供给侧改革中,激励创新促使主动创新,带动科技发展是制定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目的。科技创新政策是一个具有协调性的整体,各类政策应协调一致并互相进行互动。建议在今后的政策实施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政策的协调性和地域适应性,保证各项政策的协调有序平稳运行。在政策制定方面,结合目前河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建议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紧跟产业升级热点领域,抓好各项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实施,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科学规划,提高相关配套政策的协调性,为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环境。针对全省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建议给予地方制定本区域相关举措的自主权,如出台具体实施办法、意见等,以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针对性。当前,河南省正在全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作为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建议以此为契机,在相关政策领域大胆尝试、深化改革,引领带动全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科技创新活动产出体现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建议将科技创新收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予以关注,着力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手段,推动粗犷式发展向节约集约式发展转变。

第四,从各年度综合指标的整体得分来看,随着河南省科技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评价得分情况也随之稳步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新政策出台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说明了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建议今后进一步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提高可操作性,增加保障性和监督性的具体措施,整体带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同时,在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方面和科技人力资源方面有待完善加强,不断创新制度和机制,努力通过打造更多平台,充分发挥科技人才驱动作用,构建社会创新和生态创新模式,努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强.基于省级数据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评估[J].统计与决策,2012(2).

[2]李晶慧.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动态评价[J].山西农经,2016(5).

[3]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机制全方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若干意见[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4(12).

[4]河南日报.创新引领发展建设出彩河南[N].河南日报,2016-09-22.

政策效果评价 篇2

答:1993年北京市人大常委和八个城区近郊区人大,政府对八万多市民的调查统计,赞成禁放的占84.6%,反对的占13,2%,持保留态度的占2,2%。调查统计说明大部分市民支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政府制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方性法规是十分必要的,立法的条件已经成熟,市政府即将提请审议的法规草案是体现了广大市民的愿望和要求,是可行的。1993年10月,在经过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北京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该《规定》的制定过程体现了群众路线的原则。

一、从效益角度看

确定了政策执行的目标和讲究了效益原则。据北京市有关部门统计,北京“禁放”第二年除夕夜11点50分至次日0点30分,没有发现一个燃放烟花爆竹者,119火警没有接报一起烟花爆竹所致的火灾,从而节约了1000万资金,使千家万户得到了安宁,也消除了潜在的痛苦。

二、从效率的角度看

禁放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相关政策在执行。比如严禁烟花爆竹进入北京市区,收回所有烟花爆竹的销售许可证。以及动员和组织了 80余万群众直接参与禁放工作。在禁放政策中每年除夕夜参加禁放工作的公安、安检、治安力量达13万人次。这样导致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障禁放政策的实施。

三、从充足性的角度看

北京市实行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后取得了很大成绩。不仅减少了北京地区因为大量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安全事故,而且还抑制了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禁放期间相比往年北京的空气质量要好,因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次数下降,致伤人数减少。

四、从公平性的角度看

实行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政策依赖众多不同的主体的参与,从个人到社区,再到政府和监管部门,都参与到了这一政策方案中,使政策的执行成本大大降低,尤其是在这种政策下,社区将成为主要的燃放者,同时也是主要的监管者,给公安部门减轻了负担。同时也将燃放烟花爆竹发生意外后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降低对居民人身安全产生的威胁,减少对居民造成的损失数额。

五、从回应性的角度看

禁放烟花爆竹是顺应民意的政策,是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禁放令制定前期北京是已经发生大量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安全事故。北京大部分市民已经认识到燃放烟花爆竹所带来的危害性,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是民众所需,执行起来困难必然会降低不少。春节前期《规定》生效,市民都比较遵守新法规,说明《规定》已经能够被民众接受,给春节期间大规模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北京对8万多市民进行调查统计,赞成禁放的占84.6%,反对的占13.2%,持保留态度的占 2.2%。另有调查统计民众认为禁放期间相比往年北京的空气质量要好,因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次数下降,致伤人数减少,大多数北京市民表示禁放政策带来了很多好处。

六、从适应性来看

政策执行过程中很注重宣传,改变人们固有的传统思想。爆竹植根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国人驱邪驱鬼的工具,在爆竹声中除旧迎新也成了中国人民的古***惯。要禁放令顺利实施,首先就必须改变人民的传统思想,北京市政府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到位。不仅在中小学生中宣传,包括新婚夫妇,以及中老年人都进行了宣传。在禁放令执行前就使大部分市民已经接受了这项新的法规。但是还是有部分市民认为春节还是应该有条件的燃放烟花爆竹,为了延续中华民族的这一古老传统。

总结:通过对北京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政策进行效益、效率、充足性、适应性、回应性、适应性六个方面的评价,我们可以认为北京实施禁放政策减少了空气污染,降低了火灾隐患,有效的防止了人员伤亡,从这几方面获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来保障政策实施,而且还是有很多市民表示不应该完全禁止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执法的难度也很大,很难完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总体来说北京的禁放政策总体还是利大于弊,但是还是有待于提高,启示

1、公共政策关系整个社会的民生,执行起来的基数很大,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针求群众的意见。而最重要的还是公共政策必须顺从目标群体,政策目标群体就是政策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必须考虑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接受程度。

2、政策执行利用各种执行手段。北京市的禁放首先就是法律手段,辅助的还有大量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

3、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有效的沟通同样重要。政策制定过程中召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座谈会,调查问卷都是不错的沟通方式,主要是为了人民众更好的了解新政策。只有信息做到基本对称,政策才能顺利的实施。?

4、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新政策的难度,注意通过宣传,从思想上接受新的公共政策。从北京的禁放政策我们还是看到了市民的一些不同意见,坚持钻漏洞燃放烟花爆竹,这是政策中没有考虑完全的地方。

政策效果评价 篇3

作者简介: 钟太洋,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

通讯作者: 黄贤金,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01063;40971104)。

摘要 为分析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耕地保护的效果,论文把目标分解为两个问题,一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是否对耕地流失面积的减少产生了影响;二是如果有显著影响,效果有多大,即因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耕地流失面积减少了多少。论文收集了2004-2007年的省级面版数据,分别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均不优于混合OLS模型。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耕地流失的影响,并计算了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耕地保护效果。

关键词 土地经济学;政策效果评价;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

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1-0090-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1.015 

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是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管理法第34条第2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9条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具体数量指标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分解下达”。自从1994年出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来,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业已实施16年多,那么,以保护耕地为目标的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效果如何?从已收集到的文献来看,有不少文献分析了耕地保护政策的运行效果,有研究将耕地保护的各类政策作为一个整体分析了耕地保护政策的综合效果[1-6],而有的研究则具体分析耕地保政策体系中具体某项政策的运行效果,例如分析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效果[7-8]、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效果[9]等,只有少量的文献对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耕地保护效果进行了分析[10-11]。从已有研究来看,有关基本农田政策效果的研究还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入:一是,在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表达指标方面,除采用虚拟变量和根据对政策强度的主观赋值之外,可以采用更为科学的定量指标来表达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二是,评价方法方面,除选择有关指标进行描述统计和对比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之外,还可以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拟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是否对遏止耕地面积减少有效?二是,如果有效,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效果有多大?即因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耕地流失面积减少了多少?

1 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演变

1994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正式确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1998年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订,在耕地保护方面区分了一般农田和基本农田,并对基本农田规定了相对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在数量保护方面,明确只有国务院才有批准征收基本农田的权利。《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也在1998年作了相应的修改。2003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严格保护耕地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388号),进一步强调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出了“基本农田五不准”,即“一是不准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外的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二是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平原(平坝)地区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意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三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四是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五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2004年,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2006年5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國土资电发[2006]17号)和2006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这两个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了基本农田保护的力度。

2 研究方法与数据

2.1 变量选择

本文以年内减少耕地面积为因变量,选择以下一些因素作为自变量:

(1)固定资产投资,有不少研究已证明了固定资产投资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8],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因此,通常认为固定资产投资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具有正向关关系;

(2)人均GDP,经济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尤其是建设占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12-13],已有的研究对于人均GDP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关系形式还存在争议[14];

(3)路网密度,有研究认为与耕地减少之间存在联系[1,15],一般认为路网密度的提高会增加耕地占用的可能,因此,路网密度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

(4)年初耕地面积,一个地区某一年度耕地减少面积不应超过该地区的耕地总面积,从土地占用的角度来看,如果某一地区耕地面积比较大,在区域土地总面积总耕地比重相对较高的话,耕地被占用的可能性也相应会更高,也就是说某有地区年内减少耕地面积与该地区年初耕地面积应有正向关系;

(5)年度虚拟变量,在不同年份,除实施基本农田政策之外,国家还可能出台其他有关耕地保护的政策,这就导致耕地保护实际执行力度在年度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又很难将每年的政策力度加以量化,因此,这里设置年度虚拟变量以解决这一问题;

(6)基本农田保护率,在现行的土地统计体系中,基本农田面积包括耕地面积和非耕地面积,考虑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9条的规定以及上一轮规划,即《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97-2010)》的规划期限是1997-2010,基期年为1996年,因此,这里采用每年年初基本农田中耕地面积与1996年耕地面积之比作为年度实际的基本农田保护率;之所以不用基本农田面积除以耕地面积计算基本农田保护率,是因为基本农田中包含耕地和非耕地,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主要包括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这就导致有的地方基本农田面积大于耕地面积,因此,这里采用基本农田中的耕地面积与1996年耕地面积的比值作为基本农田保护率。因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的征转审批存在差异,因此,如果某一地区的基本农田保护率越高,则其耕地占用的难度就更大,因此基本农田保护率对于耕地面积减少具有负向作用。

各变量的含义以及期望符号具体见表1。

其中,yit为第i区第t年年内减少耕地面积,a0为常数项,basicit为第i区第t年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变量,Zit为第i区第t年影响耕地面积减少的其他因素,vit为残差项;δ为basicit的系数,β为Zit的系数向量,i为区域,t为年度。

为避免共线性的影响,计算了表1中除年度虚拟变量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固定资产投资与路网密度、人均 GDP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585和0.417)且均在1%水平上检验显著,因此回归模型中,未把这两个变量包含在内。经过变量筛选之后的回归模型为:

yit =a0+δbasicit+β1arableit+β2investit

+β3year2005+β4year2006+β5year2007+vit (2)

其中,β1、β2、β3、β4和β5分别为arableit、investit、year2005、year2006和year2007的系数,其余同式(1)。

2.3 效果评价方法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是否对遏止耕地面积减少有效?如果有效,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效果有多大?对于这些问题,判断和计算方法如下:

(1)是否有效的判断。如果δ0且检验显著,则认为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遏止耕地面积减少有效;否则,认为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遏止耕地面积减少无效;

(2)效果大小,这里定义为绝对效果。通过模型估计得到各变量的系数,并将自变量的实际观测值代入模型,

2.4 数据来源

各省年内减少耕地面积的数据来自各《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只有2005年和2007年的《中国国土资源年鉴》有基本农田的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有2004年年初和年末基本农田数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有2006年年初和年末基本农田数据,这相当于具备2004年年初、2005年年初、2006年初和2007年初的基本农田面积数据;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1996年耕地面积数据对应的时点是1996年10月31日,在其他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中也没有1996年年末耕地面积数据,因此,1996年年末各省耕地面积数据采用了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提供的数据。

人均GDP数据来自2005、2006、2007和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并用GDP指数修正为可比价人均GDP。

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自2005、2006、2007和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并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修正为可比价固定资产投资。

路网密度则根据2005、2006、2007和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公路里程数据和区域土地面积计算得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在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没有天津2004年初的基本农田数据,因此,在以下的分析中,未把天津包含在内;当然,本文分析所涉及的数据均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另外,数据均为省级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本文的数据为省级面板数据,这里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并分别用F检验和B-P检验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加以检验。固定效应检验的F值为1.93,对应的P值为0.0109;B-P检验的卡方值为1.15,对应P值为0.2842。综合以上检验结果,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均不明显优于混合OLS模型。因此,这里只报告混合OLS模型估计结果。估计结果具体见表2。

模型检验的F=16.48,其对应的P值为0.000 0,R2为0.47,N=120;各系数的T检验均在10%水平上显著,因此,模型拟合较好,可以用于解释。

从表2可以知道, arable、invest和basic的符号与预期一致。年度虚拟变量year2005、year2006和year2008均检验显著,这三个年度虚拟变量的系数符号均为负,这说明与2004年相比较,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有更小的截距项。这可能是由于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5〕52号),开始实施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2006年5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17号)和2006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这些文件的出台加强了耕地保护的力度,使得相对于2004年,2005、2006和2007年耕地保护的力度相对更大、形成更为严格的用地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环境。比较年度虚拟变量year2005、year2006和year2007的回歸系数可以发现,这三个变量系数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这说明,在2004-2007年期间,耕地保护的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可能在2004-2007年期间地方各级政府面临着更大的耕地保护压力,2006年9月,国土资源部上报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纲要》在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上没有被通过,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其中明确“原定‘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2 000万亩的规模,除2006年已安排400万亩外,其余暂不安排”,即暂停了退耕还林。

和预期一样,固定资产投资的符号为正,回归系数表明,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约需增加4.3 hm2 耕地,这与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绩效采用基本建设投资数据的一项研究的估计结果比较接近[8]。年初耕地面积这个变量的回归系数的符号也与预期一致,估计得到的系数为正且系数检验显著,表明区域耕地减少面积与该区域的资源基础相关的,耕地面积相对多的地区其耕地减少面积也相应多一些。

3.2 政策效果评价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δ的符号为负且t检验值在10%水平上检验显著,这说明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遏止耕地面积减少确实产生了显著影响。δ等于-364.435 5,这说明,基本农田保护率每提高1%,每省每年平均约能减少耕地流失面积364.4 hm2。

采用式(5),计算各区域各年度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效果,计算结果见表3。

表3的数据是根据式(5)计算的,从式(5)来看,式(5)的计算出来的值的含义是与不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相比较,各地区各年度(2004年-2007年)以不同比例的基本农田保护率划定基本农田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减少耕地面积减少量。从表3可以看出,2004年-2007年期间,由于实施了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划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全国(不包括天津市和港澳台地区,下同)分别减少了耕地流失面积为853 44519 hm2、847 72491 hm2、859 55937 hm2和857 96126 hm2,4年合计减少耕地流失面积3 418 69073 hm2,约为期间实际耕地流失面积3 020 76949 hm2的113倍。可见,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的确有效地遏止了耕地面积减少。

将表3中各地区各年数据与各地区1996年年末耕地面积相比,计算相对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从表4可以看出2004-2007年之间,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海南、青海、宁夏和西藏等地的相对效果比较明显。以表4中的相对效果(r)为因变量,因人均GDP和路网密度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模型拟合效果不好,因此,还不能确定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相对效果与和人均GDP、路网密度的关系。

4 主要结论

通过前面有关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效果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政策效果评价 篇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 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先抑后扬的总趋势。08年国际金融危机, 我国受到影响, 经济受挫, 央行随即实行了积极的货币政策, 加上中国在2010年调整了电、水、天然气价格等因素, 虽然扭转了经济下滑趋势, 但不可避免的又迎来了通货膨胀。

首先, 从国内生产总值看,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14045.43亿元, 比上年增长9.0%;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40902.81亿元, 比上年增长8.7%;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01202.03亿元, 比上年增长10.3%。以1978年为基础, 2008年至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分别为1707, 1864.3和2058.9。无论绝对值还是相对值, 国民生产总值在2010年都走出了低谷并有大幅提升。其次, 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 200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5.9%, 2009年呈现出负增长态势, 为负0.7%, 2010年则上涨为3.3%, 其中12月份上涨4.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样有上升趋势。

可见, 在2008年和2009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 我国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 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境, 且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趋势。

二、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

进入2011年, 即“十二五”开局之年, 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小幅的通货膨胀。为扭转该趋势, 我国改变了货币政策, 由之前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变到如今的稳健型货币政策。

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综合运用数量和价格工具,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加大直接融资比重, 发挥好股票、产业基金、债券等融资工具的作用, 更好地满足多样化融投资需求。重点优化信贷结构, 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严格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和“两高”行业贷款。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储备资产的投资和风险管理, 提高投资收益。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 防范“热钱”流入。

具体货币政策如下:首先, 存款准备金率方面, 2011中央银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累计上调3.0个百分点, 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达到21.5%;其次, 存款基准利率方面, 央行连续三次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累计上调0.75个百分点, 目前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分别为3.50%与6.56%;第三,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 2011年中央银行新发行票据额明显低于到期额, 使央行票据余额由年初的4万亿人民币减少到年末的2万亿左右。最后, 2011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人民币, 符合市场预期。M2同比增长13.6%, 比前几年明显回落。

2012年,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审慎灵活、总量适度的要求, 兼顾防范金融风险、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微型小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优化信贷结构, 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

三、货币政策的效果

在上述一系列的稳健型货币政策之下, 中国宏观经济将何去何从呢?

首先, 从国内生产总值看,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趋势, 前三个季度的GDP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9.7%、9.5%与9.1%。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下降到9%以下, 全年GDP增长速度为9.2%左右。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 延续了11年末的低增长率, 保持了经济低俗稳定增长的态势。

其次, 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 2011年全年中国CPI增速为5.4%, 远高于4.0%的初始目标。CPI同比增速由2011年1月份的4.9%逐渐上升至7月份的6.5%, 之后逐渐回落到12月的4.1%。2012年第一季度,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回落至3.8%, 涨幅比上年全年回落1.6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

中国通过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和2011年以来, 央行根据新形势、新情况, 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 加强金融宏观调控, 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向常态回归, 社会融资规模基本适度。年内, 央行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临近年末, 央行近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 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优化信贷结构。总体来看, 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47万亿元, 基本符合预期, 规模较为合理。这一规模既有效满足了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需要, 也有效防止了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风险。从上面GDP和CPI的走势也可以看出, 我国经济在2011年末开始出现回落趋势, 且物价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遏制住了通货膨胀的势头, 货币政策效果显著。

四、未来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2011年中国通胀较高的主要成因是需求拉动导致的食品价格上升, 但同时也与大宗商品价格的输入性传导和国际能源有关。由于2011年年末开始, 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同时发达经济体受金融危机困扰增长缓慢, 无论是成本推动还是需求拉动的通胀压力都可明显减轻。同时,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继续回落。既然通货膨胀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那么中央银行会放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基调将由控通胀为主转变为稳增长为主, 但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预计还会实行稳健型的货币政策, 不会使经济出现大幅的波动。

首先, 在利率方面, 为抑制通胀上升, 中国央行在2011年加息三次。目前, 通胀压力虽然得到了控制但仍然存在, 加上中国目前居民储蓄率为负, 而且利率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指标, 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金融体系剧烈震动, 因此降息可能性较小。预计央行主要通过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比、适当提高贷款限额等来刺激经济增长, 并维持基本现行利率水平不变。

其次, 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 随着流动性压力的凸显与通胀压力的回落, 为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预计中央银行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 中国央行首次下调准备金率。今年2月24日又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央行将在2012年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4次, 每次0.5个百分点。可见存款准备金率会成为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再次, 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 由于2012年上半年国际短期资本继续流出会导致外汇占款继续回落, 市场流动性短缺会持续存在, 预计2012年中央银行票据依然会维持净回笼的局面, 央行可能通过加大回购央票力度的做法来向市场补充流动性。截止2012年底, 央票余额甚至可能回落至1万亿以下。

最后, 在信贷方面, 考虑到国内房地产成交量回落与价格下跌将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速, 外需减少将持续打压出口, 预计中国政府将实施定向宽松的信贷政策, 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型住房、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融资等领域注入更多信贷资金。预计2012年人民币贷款将新增8.5万亿人民币左右, M2同比增速约为14%左右。

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 自2011年底, 国内生产总值开始回落。这种经济增速的回调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 由于欧债危机卷土重来, 造成了出口增速下滑;第二, 房地产行业受到政府严格的宏观调控, 从而使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第三, 中央银行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 压制了经济增长。虽然货币政策将有所放宽, 但由于欧债危机和打压房地产政策在2012年还将继续发挥作用, 预计中国经济不会发生硬着陆, 全年GDP增速约为8.4%左右。

参考文献

[1]朱洁.2011-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研究与分析[J].理论探索, 2012 (03) :68-72.

[2]李想.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热点聚焦, 2011 (11) :25-26.

货币政策效果检验指标 篇5

(一)外部效应指标

1.反映总体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gdp指数和gnp指数;失业率;国际收支概况

2.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

(二)内部效应指标

1.反映供给数量及结构变化的指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货币供应量结构比率

2.反映币值情况的指标:货币购买力指数;货币贬值率

2010货币政策:

2010年3月5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7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12月12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所谓“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货币政策动用一览表:

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

融机构暂不上调。这是央行时隔一年半以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预示着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流动性收紧的开始。

2月12日,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5月2日,央行年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6月19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新闻稿。这意味着央行开始重启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汇改进程。人民币汇率不再“紧盯”单一美元,而是重新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专家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将呈双向浮动态势,弹性加大,不会一次性大幅升值。

10月19日,央行宣布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时隔3年后的首次加息,也被市场视为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回归稳健的标志。市场观点认为,新一轮的加息通道开启。

11月10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这一次开始,小型金融机构不再享受政策照顾。

11月19日,仅时隔9日,央行宣布了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这也成为历史上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间间隔最短的一次。央行此举主要是为加强流动性管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节奏。

12月10日,央行宣布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郭树清: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篇6

郭树清强调,目前我国的全部银行贷款已经超过60万亿元,远大于直接融资规模,而直接融资中的国债和公司债,大部分也是由银行持有。这意味着经济体系中大部分的金融风险没有得到分散,仍然集中在银行体系。郭树清表示,要争取“十二五”期末直接融资比重能够占到社会融资总量的30%-40%。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金融结构基本平衡。

来自证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证券市场境内筹资合计达到了4473.78亿元。相比之下,仅仅9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就达到了6232亿元,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72万亿元,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1.73万亿元。从结构看,前三季度人民币贷 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7.3%,企业债券占比13.3%,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为1.9%。

政策效果评价 篇7

自2002年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后, 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小企业金融扶持政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国家加大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力度。

2011年10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九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 包括: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三年内免征印花税, 将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对达到要求的小金融机构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 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等。

2012年2月1日,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推出“国四条”:一是加强服务和管理;二是加快技术改造, 提高装备水平, 提升创新能力;三是努力缓解融资困难;四是建立小企业信贷奖励考核制度, 完善财税支持政策。2012年4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 努力缓解小型微型企业融资困难, 创造有利于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效果评价

(一) 取得的成绩。

1. 加大银行信贷支持, “两个不低于”目标基本实现。

截至2011年底, 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10.8万亿元, 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9.6%。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8%, 比全部贷款平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9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量高2, 093亿元。

2. 改进和创新金融服务, 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质量提高。

目前专营机构的组织框架已基本成型, 可以独立、专业地开展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3. 完善金融企业组织结构, 鼓励发展小型金融机构。

一是鼓励中小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相对薄弱的县域、大的集镇设立分支机构;二是稳妥有序推动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机构覆盖率。

4.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增强融资担保能力。

通过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给予业务补助、保费补助、营业税减免, 极大地激励了其为中小企业提供低费率担保业务的积极性,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数量、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融资担保能力有所提高。

5.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债券融资获得发展。

先后设立中小板、创业板和建立中关村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制度 (即“新三板”) 。积极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6. 加强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建设, 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设立征信服务平台,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建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仍然存在问题。

1. 实际统计口径不一致, 有可能造成对小企业融资真实状况的误判。

国家在2011年公布了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但在实际工作中, 许多银行的基层依然是按照单笔贷款规模500万元 (有的为1, 000万元) 以下作为划分小企业贷款的标准, 不能真实反映小企业融资状况。

2. 银行信贷的小微企业覆盖面仍然较小。

由于银行信贷对企业规模、技术力量、信用等级等有严格要求, 加上小微企业在经营方式以及财务制度方面存在自身缺陷, 能获得的银行贷款非常有限, 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依然较小。

3. 小微企业仍主要靠民间融资。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 大约相当于银行表内贷款规模的10%~20%。全国中小企业超过三分之一的融资来源于民间金融, 其中小微企业的比重更大。

4. 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机会很小。

目前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 000多家, 大都是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近1, 000家公司的情况总体呈现“大多、中少、小无”现状。

5. 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仍然突出。

目前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均需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20%, 此外还要承担2%~5%的担保费。加上评估费、账户管理费, 甚至有的预先扣留利息, 小微企业贷款总成本要高于正常贷款成本40%~50%。

6. 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仍然不足。

金融机构不愿到县乡一级、中西部地区开设物理网点, 新型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 为社区内小微企业提供专门服务的金融机构还比较缺乏。

7. 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

一是融资担保公司均为商业化运作;二是银行合作门槛过高;三是除再担保外, 担保公司需承担100%坏账风险, 导致许多担保公司运营困难;四是担保费率高, 小企业负担重。

三、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一) 提高小微企业自身素质。

小微企业应着力于提高企业主的素质, 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 完善其知识结构, 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 并且要培养知识型和技能型员工。

(二) 完善银行间接融资功能。

商业银行应重新构建其信贷机构设置, 推出符合现实环境的信用评级系统, 再造小微企业授信调查评审流程, 建立整套的激励机制。

(三) 发展和规范民间融资, 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一是加快出台政策使民间金融合法化。尽快合理、明确地划定正规民间金融与非法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 严格取缔违法机构。制定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 让非法集资不再有机可趁。二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体系。引导民间金融进入正规金融体系, 拓宽民间资金投资范围, 让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金融投资,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压力, 扩大民间资金的运用范围。三是支持小额信贷组织。以小额信贷为契机, 早日成功构建民间金融体系, 让民间资本可以以正规的方式帮助小微企业, 解决小微企业信贷难题。四是加强民间金融自律管理。建立良好的市场约束机制, 优化利用和配置资源, 引导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按各自目标在金融市场上良性竞争, 避免无序混乱。

(四)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拓展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结合我国小微企业的现状, 拓展科技含量高, 有潜力的小微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创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 壮大风险投资规模, 完善风险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五) 完善小微企业征信体系, 鼓励评级机构的发展。

应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 增加经济主体的信用记录的覆盖范围, 积累并建立完善小微企业的社会信用记录基础数据, 为评级机构给企业评级提供信用评价基础。

(六)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多层次, 全方位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机制, 加速中小商业银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等金融体系建设。将分散的小微企业金融宏观管理权归集起来, 明确银监会作为我国专门的小微企业金融管理机构。

(七)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应加快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制的建设, 创造条件扶持一批经营业绩好, 制度健全, 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要建立健全小微企业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 制定担保公司的保险制度, 有效化解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关于进一步部署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2012, 2, 1

政策效果评价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政策效果,评价,经验实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中小企业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还是处于竞争劣势的, 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比较小, 相当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弱势企业。因此,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借助相应国家政策扶持, 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研究中, 要考虑到政府政策的经济学价值, 各种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还要选择合适的社会扶持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和验证, 不断完善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扶持发展的体系, 推动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不断完善国家的政策扶持体系, 构建相关的理论框架, 推动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弱势循环困境与政策扶持的必要性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 现阶段的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一个共性化的发展难题, 主要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相对比较小, 资信程度不高, 融资难度加大。随着融资难度变大, 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相对不足, 企业很难持续发展下去, 又随着中小企业发展缺乏长期发展的稳定性, 就很难吸引到高级人才, 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比较混乱。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效能低下, 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中小企业进一步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 导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生产设备滞后。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技术设备比较落后, 导致企业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市场需求了解不充分, 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再由于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 从而增加了企业发展的阻力, 造成一些隐形负担, 使中小企业的市场盈利能力变差, 限制中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阻碍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中小企业发展恶性循环的分析, 找到中小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因所在, 就是要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可以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具有创新性价值的产品。而中小企业想要获得竞争优势, 就必须借助国家的政策扶持, 确保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还要降低中小企业发展的成本, 细化中小企业的市场分工, 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 国家要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工作,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比如“抓大放小”、“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等相关政策措施, 对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国家还可以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 给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二、中小企业政策扶持效果评价与经验实证分析

(一) 中小企业政策扶持效果评价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 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所谓的政策扶持, 就是指政府为了满足中小企业发展,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发展条件, 所制定的相匹配的政策措施, 既包含有政府的公共政策, 又包含有政府放入管理体制, 可以给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推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一般来说, 中小企业政策扶持效果评价机制主要包含了, 政府的组织扶持政策板块, 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板块, 技术创新扶持政策板块, 金融扶持政策板块, 国家的财税扶持政策板块, 社会化服务政策板块,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推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 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经验实证分析

1、信效度分析。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 政府的扶持政策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需要借助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才能获得。在扶持政策信度和效度分析过程中, 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 对某一个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 可以根据扶持政策主体与客体的不同, 制定出两套不同的问卷调查试题, 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所获得问卷调查结果明显存在着差异, 通过问卷信息的仔细筛选, 政府所提供的扶持政策有着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效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扶持政策存在的必然性。

2、推理验证分析。

选用推理验证分析方法, 要先区分出政府扶持政策适用的企业和政府本身对扶持政策的主观感受和认知评价。其中, 政府作为扶持政策的主体, 要先明确这项政策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 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期望, 而中小企业作为扶持政策的受益方, 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表明对该项政策的认知态度和实际效果的体验, 通过对扶持政策主体与客体双方的分析, 找出扶持政策存在的实际差距, 再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同时, 还可以从扶持政策的执行过程进行验证分析, 深入挖掘政府行为动机, 考虑到扶持政策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 在验证分析的过程中, 可以对政府的职能表现, 政府的行为、政府的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验证之后发现, 中小企业对政府的行为认可度比较低, 这就说明政府扶持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漏洞, 影响了中小企业对政府扶持政策的实际效果评价。因此,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制定的扶持政策要保持一定的执行力度, 这样才能得到中小企业的认可。

三、政策建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政府制定的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 要根据政府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和调整。政府在扶持政策制定的过程中, 要将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政府治理的目标相协调, 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 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相持衡, 这样才能推动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要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坚持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企业还要转变发展思维模式, 向着大型企业发展看齐, 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与大型企业发展相辅相成, 带动中小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 政府在制定扶持政策的过程中, 政府自身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转变内部管理机制, 在政府内部建立起相应的竞争机制, 进一步增强政府扶持政策的竞争力, 给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要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规范中小企业的发展行为, 同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推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此外, 还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 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政策扶持的过程中, 要考虑到扶持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一般来说, 政府行为人具有很强的寻租动机, 这在一定程度上, 也增加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机会,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形成一种“机会主义”, 严重的影响了政府扶持政策的发挥。所以, 在政府制定扶持政策的过程中, 要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决策能力, 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在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 尽量避免机会主义”对扶持政策带来的冲击。在政府治理过程中, 管理人员要明确政府是社会群众根本利益的代理者, 要将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与政府工作目标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 协调企业发展中各方的利益目标, 降低政府决策和行为的过失与偏差, 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 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忻.国外中小企业政策支持效果研究评述[J].经济学家, 2013 (07) .

[2]瞿志印, 王钧.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特征[J].经营与管理, 2012 (08) .

[3]罗仲伟, 黄阳华.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应初探[J].中国中小企业, 2014 (11) .

[4]余应敏, 彭红星, 黄秋婵.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成长性影响——以中小板制造业企业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 (11) .

[5]郑霞.政策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创新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 (01) .

[6]顾颖, 房路生.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体系问题研究——基于陕西省经验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 2016 (18) .

政策效果评价 篇9

一、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效果评价指标

农村公共产品是与城市公共产品相对应的概念, 具有地域和政治色彩。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是指政府和其他供给主体向主要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和主要收入来源于种养业的职业农民提供, 用于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特别是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公益性特征的各类生产性消费。[4]

从产品用途角度看, 农村公共产品可分为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和农村生活性公共产品。按照性质分, 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又可分为“软”生产性公共产品和“硬”生产性公共产品。其中, “硬”生产性公共产品包括大江大河的开发治理、水土保持、农田改造、环境治理、农村水利灌溉系统、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田防护林、病虫害防治等;“软”生产性公共产品包括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信息系统建设等。

根据以上对生产性公共产品的定义和分类, 构建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效果评价体系, 如表1所示。

二、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效果评价模型选择

对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投入效果不能仅从产出的角度进行评价, 即只看农业基础设施的数量变化和质量改善, 而是应该将产出与公共产品的投入结合来进行分析, 也就是从效率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上文构建的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DEA方法测算、比较不同年份之间、省际之间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投入产出效率, 对指导公共产品投入结构调整极具现实意义。

假设有I个省份, 即有I个评价单元 (DMU) 。每个DMU的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有N种投入, 可获得M种产出, 其中第i (i=1, 2…I) 个DMU的投入与产出分别用列向量xi和qi表示, 则N×I投入矩阵X与M×I产出矩阵Q分别表示I个DMU的投入数据和产出数据。那么, 第i个DMU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评价模型如下所示:

第一, 测算技术效率的C2R模型:

minθ, λθ

s.t.Qλ-S+=qi

Xλ+s-=θxi

λ≥0, S+≥0, S-≥0

第二, 测算纯技术效率的BCC模型或C2GS2模型:

minφ, λφ

s.t.Qλ-S+=qi

Xλ+s-=φxi

I1'λ=1

λ≥0, S+≥0, S-≥0

其中, S+和S-为松弛变量, θ为决策单元DMU的技术效率值, φ为决策单元DMU的纯技术效率值。

在测算技术效率的C2R模型中:①当θ=1, S+=S-=0时, 表示厂商i (决策单元) 为DEA有效, 即在这I个厂商 (决策单元) 组成的经济系统中, 厂商i在原投入x0的基础上能获得q0的产出, 已经达到最优。②当θ=1, 且S+≠0或S-≠0时, 表示厂商i (决策单元) 为DEA弱有效。③当θ<1时, 称该厂商i (决策单元) 为DEA无效。通过上述两模型可以分别获得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 根据“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TECRS=TEVRS×SE) , 即可求得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

三、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效果评价

本文以全国31个省 (区、市) 为研究对象 (除香港、澳门、台湾) , 运用DEA分析比较2006~2008年各省市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投入效果。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年鉴》。

为了符合DEA分析方法中的同向性原则, [5]即投入要素的增加不能导致产出要素数量的减少, 因此, 首先对面板数据中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如表2所示。从表中结果得出, 所选投

注:95%的置信水平下。

入指标与产出指标之间相关系数全为正, 符合DEA方法中的同向性原则, 因此, 上述所列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均可列入DEA分析中。根据以上测算技术效率的C2R模型和测算纯技术效率的C2GS2模型, 分别构建2006~2008年的效率计算模型, 用GAMS软件分别计算求解。三年中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DEA无效省份效率值如表3、表4、表5所示。

注:“drs”为规模收益递减, “irs”为规模收益递增 (表4、表5同) 。

根据计算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由技术效率值可得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产出效率, 根据计算结果, 2005~2007年的技术效率值分别为0.956、0.895和0.931, DEA无效省份数目分别为11个、15个和13个。由此说明:在给定一组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 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实际产出与同等条件下的产出较为接近, 说明政府用于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支农资金还是基本得到了利用, 但是仍有提升空间, 尤其是个别技术效率值极低的省份, 如重庆。②比较三个表中省份的变化, 可以发现DEA无效省份的出现是没有规律的, 且省份在年际之间的技术效率值波动较大, 说明了这些省份在优化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投入结构上较为随意和盲目。③比较三个表中各省份的技术效率值与纯技术效率值, 发现多数DEA无效省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的规模效率值为1, 说明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的省份多是由于单纯的规模无效引起的, 且多数省份处于规模递减状态, 应缩减供给规模以改善无效率情形。由此可以看出, 要想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产出效率, 应该从规模效率入手。针对处于规模递增阶段的省份, 在控制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规模的同时, 不断提升公共产品的利用效率;针对处于规模递减阶段的省份, 应继续加大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 同时, 增强投入产出体系的内在经济性, 实现固定规模报酬, 从根本上提升生产性公共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

四、提高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效率的建议

本文利用DEA方法测算了2006~2008年31个省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投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数值, 得出如下结论:政府用于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支农资金基本得到利用, 但是仍有提升空间, 尤其是个别技术效率值极低的省份;多数省份在优化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投入结构上较为随意和盲目;造成多数省份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无效的原因在于规模效率较低。结合上述结论, 给出提高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效率的建议。

1.从提高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利用水平角度提升供给效率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以较快的速度递增, 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从分析结论来看, 2006~2008年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分别为0.956、0.895和0.931, 均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从数值的波动来看, 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以重庆市为例, 三年的技术效率值分别为0.701、0.505、0.540, 一方面说明该市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技术效率提升存在很大空间, 另一方面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 该市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技术效率与其他省份的差距正不断扩大。

表中长期处于低技术效率水平的省份, 如四川、重庆、安徽、江西, 均不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很好的地区, 应该不存在公共产品供给过剩问题。因此, 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低效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应该从提高利用率着手, 避免出现公共产品的闲置。

2.加强对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调整的科学指导

根据研究结论, 可以发现:①我国区域间对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距, 且这种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②相当数量的省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投入效率在年际之间的变动呈现无规律波动, 说明这些省份对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调整是缺乏科学指导的, 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为了缩小区域之间供给不平衡和年际之间无规律的波动, 需要加强对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的科学指导, 在投入结构确定、资金配比中均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资源。

3.加强对“软” 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

DEA分析中得出各投入要素的松弛变量, 发现各省各年的“软”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削减数量明显低于“硬”生产性公共产品。两类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差别, 一方面是由于农民不能形成对“软”生产性公共产品需求的有效表达, 另一方面是受我国政府官员政绩考察机制的影响, 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供给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 对上级要求考核防洪设施建设、农村电网建设、交通道路建设等公共产品设施项目, 而不愿提供农业科技推广、信息系统等“软”公共产品。而“软”生产性公共产品正是农民最需要的, 对发展农业生产, 实现农业现代化最为关键的一环。[6]因此, 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软”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

4.合理控制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的规模

如上分析, 多数DEA无效省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的规模效率值为1, 说明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的省份多是由于单纯的规模无效引起的, 且多数省份处于规模递减状态。表中列出的规模效益递减省份多为粮食主产区、农业大省, 是国家财政支农的重点对象, 原因在于国家对农业大省的财政扶持相对较多, 可能导致财政支农资金浪费严重。因此, 要想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产出效率, 应该从规模效率入手。

针对以上情形, 首先应该严格考核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效率, 其次应该合理控制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的规模, 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投入、建设。对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处于规模递增阶段的省份, 一方面要控制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规模, 另一方面应不断提升公共产品的利用效率;对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处于规模递减阶段的省份, 应继续加大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 同时, 增强投入产出体系的内在经济性, 实现固定规模报酬, 从根本上提升生产性公共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城里有的, 我们农村全有了[N].南京日报, 2008-10-17.

(2) 范胜根等.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村公共投资[M].北京: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 黄利会.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效果及政策保障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4) 吴春梅.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5) 吴文江.数据包络分析及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政策效果评价 篇10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分析

1、社会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标准不统一

虽然我国正处在逐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阶段,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基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每个地区的社会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及待遇不统一,致使城市务工人员或者城郊结合的居民出现重复参保或有选择地参保等现象出现。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的距离正在逐渐缩小,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远远低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使得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纷纷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对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稳定运行是非常不利的。

2、门诊费用增长过快

有数据表明,2000 年县级医院门诊费用相对于1990年增长了6.81%,2005 年增长至10.43%,到了2010 年县级医院门诊费用则上涨到15.03%,且2011 年国务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医保门诊报销费用不足1/3。由此可见,我国门诊费用增长过快,但居民医疗保险却不能得到合理的报销。虽然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有关于报销大病费用的相关政策,但关于门诊的医疗保障服务还是不够完善。

3、社会医疗保险统筹资金收支运行不平衡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县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费用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这都是造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统筹资金收支运行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我国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不断进行改革与推进,使得医疗保险的补偿水平逐年提高,极大地降低了居民医疗负担的风险。在社会医疗保险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医疗费用却逐渐上涨的情况下,社会医疗保险统筹资金的平衡运行也因此埋下极大的隐患。

二、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对医疗服务的影响效果

1、门诊统筹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1)研究门诊统筹制度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影响效果,本次研究选用了“门诊+ 住院补偿”医疗模式与“个人账户+ 住院补偿”医疗模式进行对比。参加两组医疗模式的实验者年龄均在32—49 岁,文化背景、月收入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参加“个人账户+ 住院补偿”医疗模式的实验者在身体健康方面与“门诊+ 住院补偿”医疗模式的实验者存在高于1%的差异;在生活习惯方面“个人账户+ 住院补偿”医疗模式的实验者与“门诊+ 住院补偿”医疗模式实验者存在高于1%的差异。研究实验进行两周,两周后对比两组医疗模式的门诊就诊率、住院率、自我医疗率与未就诊率。

(2)门诊统筹对医疗服务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门诊+ 住院补偿”医疗模式的门诊就诊率下降了16.13%,自我医疗率增加了13.11%“;个人账户+ 住院补偿”医疗模式的门诊就诊率增长了12.19%。

(3)关于门诊统筹对医疗服务影响的讨论。从研究结果可以分析得出,门诊统筹制度明显降低了居民的门诊就诊率,家庭人均收入升高,其门诊就诊率也会得到相应的升高。自我健康评价差的居民,其门诊就诊率就越高。患有慢性疾病实验者的门诊就诊率低于没有患病的实验者的门诊就诊率。门诊统筹制度实施两周之后,自我医疗率明显上升,并随着家庭收入额增加而降低。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门诊统筹制度有效地提高了社区门诊医院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了慢性疾病患者去医院的就诊率;有效降低了居民的自我治疗率,增加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门诊统筹制度的制定有效降低了居民的疾病负担,实现了让每位居民都享受到了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2、大病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1)研究大病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方法。随机选取某市城镇医疗保险数据库2009—2012 年10%的样本进行研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就诊日期、疾病诊断、住院总费用、统筹支付、大病医保支付、自费支付。因大病医保从2011 年实施了自费补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得到提高,故而将2009—2010 年前的调查样本作为一组,2011 年—2012 年的调查样本作为一组。

(2)门诊统筹对医疗服务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实施后,患者个人自费支付的费用下降了19.83%,个人支付费用在住院总费用的占比下降了2.82%,灾难性医疗支付费用降低了41.23%。

(3)关于大病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讨论。从研究结果可以分析得出,大病医保政策明显地降低了患者住院的自费支付,其主要原因是:大病医保中增加自费补充医疗保险,从而使得大病补充报销可以高达50%,降低了患者的自费费用,实现了患者“看得起病”的目标。但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大病医保又降低了患者自费支付,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管,尽量避免医疗道德事故的发生。大病医保政策实施后,退休人员的自费费用与灾难性医疗支付的比例增加了,离退休人员自费费用与灾难性医疗支付比例也有明显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病医保自费补充的政策会引导退休人员或离退休人员进行一些不必要的医疗服务,导致医疗道德事故的发生。世界银行发展部门专家Adam Wagstaff曾研究我国西部新农合医疗实施的效果,发现“按服务付费”与“大病统筹”等制度有助于增长主张患者过度治疗的现象发生。因为大病医保政策中的多种支付方式,促使一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的管理机制,以提高大病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大病医保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少医院不得不改进自身的医疗技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整体的住院费用。大病医保政策不仅保证了医疗质量、促进了医院的自我发展,也有效地提升了大病医保资金的使用率。

3、总额预付制下的结算办法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1)研究总额预付制下的结算办法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方法。分析某市住院总人次前80%的医疗结构,用不同的方式对患者的次均住院总费用、次均自费支付进行结算,随后比较自费支付费用比例的变化。

(2)总额支付制下的结算办法对医疗服务影响的研究结果。总额控制、增幅管理的结算方法下,次均住院费用与使用医保支付费用增加明显,但总额费用控制效果比较好的普遍是三级医院。针对一些特殊疾病,总额控制、增幅管理的结算方式下的次均住院总费用和使用医保支付费用的情况有所下降,但结果并不明显,二级医院的次均医保费用支付明显是高于三级医院的。从整体上看,使用总额控制、增幅管理结算办法的患者住院自费支付比例下降了2.6%,三级医院自费支付比例下降了2.4%。

(3)关于总额支付制下的结算办法对医疗服务影响的讨论。精细化总额控制(即住院总额与次均住院总费用)、增幅管理结算办法有助于医疗结构提高对医疗费用的使用效率,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通过总额控制、增幅管理结算办法可以看出,二级医疗机构的次均医保支付费用明显高于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的挂床现象也明显高于三级医疗机构。主要原因为一些二级医疗结构的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后,导致了一些不必要住院的现象存在。对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尤其是对二级医疗机构。推行对特殊病种实行精细化总额控制、增幅管理的结算办法,提高对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随着我国医保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相关部门应该探索出符合住院服务的支付方法,优化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关于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的建议

1、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当前并没有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从而造成我国城乡医疗体系不完善。无论是医疗资金的统筹管理还是医疗保险的待遇及相关管理制度,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导致重复参保或有选择性参保的现象出现。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新要求,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基本制度、管理体制、政策标准、支付结算、信息系统、经办服务的有机统一,建立起符合实际、统筹城乡、惠民高效、公平可及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最大程度惠及参保居民。

2、推进门诊统筹制度的广泛实施

门诊部门作为我国社区医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没有进行合理的利用就会造成我国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当门诊服务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居民就会更多的选择住院来治疗,从而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过度治疗的现象发生,间接加重了我国看病难的情况,也增加了医疗道德事故的发生风险。医保部门应重视门诊统筹制度,完善并推行门诊统筹制度的广泛实施,提升门诊对小病的治疗率,优化我国医疗体系,提升门诊医疗医院的使用率。

四、结论

结合我国居民当前看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善,才能逐步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在完善社会医疗保险的同时,国家也要重视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工作,增加卫生部门与监管部门的协作,降低医疗道德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升我国医疗资源的使用率,如此才能实现社会医疗制度最初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看病难的情况。

摘要:社会医疗保险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对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不断推进与完善,我国的医疗服务也深受其影响。本文主要通过评价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效果,研究我国应如何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许海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5(7).

[2]潘杰、雷晓燕、刘国恩:医疗保险促进健康吗?──基于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3,4(12).

[3]毛阿燕:近二十年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患者的实际影响:患者就诊实际报销比例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10(24).

[4]汤金洲、侯晓丽: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27(7).

上一篇:石灰石水泥下一篇:建筑装饰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