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的实施与效果

2024-09-03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效果(精选六篇)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效果 篇1

—、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因

分层教学就是在新一轮课改中要求的因材施教, 已被赋予更广泛、更具体的内容,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不同,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 如果忽视这些差异, 按照同一尺度、同一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同一层次的教学内容, 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因“吃不饱”而抑制其个性的发展, 另一部分学生因“吃不了”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分层教学正是针对这种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使每一个学生都处于最有利自己的发展区, 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增强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主要内容

1. 学生的分层

对学生的分层并不是人为地给学生划分等级, 而是为了区分不同学生的差异以便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力求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对学生的分层必须以深入的调查分析为前提。为客观把握学生的层次,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努力做到: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表现出的各种特征, 如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及学生内在的兴趣潜能, 根据学生的特长、心理素质, 发展水平等进行综合考察, 客观地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具体哪个学生归哪一层次, 只有教师心中有数。三个层次要达到的水平, 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校、本班的具体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而定。

2. 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制定出与高、中、低层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通过分层教学, 使高层学生达到一类水平, 中层学生由“二类”向“一类”水平递进, 低层学生由“三类”向“二类”水平递进。

处于“三类”水平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习惯于在老师的讲解下学习并只停留在对知识的表象理解上, 仅会处理一些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贴近的简单的题目, 知识水平仅限于记忆之上。

处于“二类”水平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是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记忆, 并有一定的获取信息并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处于“一类”水平的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能够进行推理论证, 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综合信息并进行反思的能力和创造信息、构成体系的能力,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课堂操作

根据高、中、低层学生水平的差异, 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目标分层的不同, 先吃饱, 低层水平的学生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要求定性, 初步理解其含义, 定性地知道它与有关知识的联系, 做到基础知识讲透, 重点知识讲清。通过设置较低层次的问题, 指导低层水平学生掌握如何应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技等, 并在实施过程中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不断鼓励、表扬, 正确引导使其向中层学生迈进。对于中层水平的学生, 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同时只需稍加点拨和指导, 使其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做到对知识的迁移理解和应用, 从而自觉地挖掘其潜力。通过设置较高层次的课堂问题, 刺激高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其自觉学习, 勇于探究, 从学生生活和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专题, 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有利于其个性化的发展。通过这样的课堂操作, 学生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直至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较大的提升。

实施分层教学, 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把分层教学认真落实到备课、上课、作业、课外辅导、实验、测试等教学环节中。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做到分层, 以纵向对比的自我评价方法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来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就应该肯定和表扬, 引导学生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对学生的分层应遵循动态的原则, 根据学生提高的程度, 对层次进行及时调整, 使他们处于不断的前进状态。实践证明, 分层教学有着很强的实效性。

摘要:实施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原因,主要内容,课堂操作

参考文献

[1]卢元锴.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9:20-49.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5:455-480.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效果 篇2

摘 要:分层教学是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先进教学理念,对高中数学课改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旨在推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改;分层教学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与差异,导致学生并不能在教学中获得应有的提升,忽视了学生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对教学资源、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在此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理论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一、科学理性的分层

分层教学是指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层,并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在高中数学课改过程中,部分教师开展的分层教学并不科学,其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分层并不理性。部分教师仍旧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导致教师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依据进行分层,这违背了分层教学的核心理念。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心态等多种因素,以此进行科学理性的分层。以《函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分层时结合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在课间的表现、学生的性格等多个方面进行分层。教师将基础较好、性格较外向的学生分为A层次,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小组交流。由于学生的基础相近,同时相对外向,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交流获得提升。同时,教师针对部分基础较好但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引导其进行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二、公平全面的评价

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利用公平全面的评价,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同时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初步》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不同的表现,其学习的侧重点和提高点也并不相同。高层次的学生已经拥有较好的基础,其在学习中侧重于进一步提升,教师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与此同时,较低层次的学生并没有足够的基础和能力,其学习的重点是基础知识。此时,教师应该一视同仁,要肯定这部分学生的付出,要对学生的收获进行认可。基于此,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获得教师的认可,才能树立学习信心,进而在日后的学习中更有动力。此外,教师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成长。

总的来说,分层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这就要求众多教师在高中数学课改中不断创新与研讨,推动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篇3

我校是一所普通完中,新生入学成绩很低,与市重点学校入学成绩(录取线)相比,差距在100分以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生的个性不同,使他们的学习差异较大,数学学习差异更大,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多,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导致部分学生厌学、辍学。要扭转这种教学被动局面,使所有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统模式,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同时班上的少数优生也得到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层次教学”模式。

在层次教学的操作过程中,我首先对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以及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现状做一个客观,细致的分析,然后将其划类分层。在此基础上我主要抓了以下环节: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首先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20%、60%、20%,学生分层可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学生分层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层,成功教育挂帅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十分注意从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等多方面进行设计。(一)对后进生,我给他们制定的目标就是弄懂每个章节里的定义和公式并能通过例题的分析对这些定义和公式在感性和理性上获得进一步的认识,然后运用这些定义和公式去分析和解答“再现题型”,这样他们学起来既轻松又有兴趣。(二)对中等生,我给他们制定的目标就是尽快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每个章节的定义和公式并能找出规律的性的东西,不仅能懂得这些定义的由来和掌握简单的推导过程,而且能对它们的内容进行解释举例。在常见的简单变形后的题型也能进行计算、判断和推理,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较快而准确地完成“再现题型”的练习,指导他们分析解答“巩固性题型”,并且鼓励他们运用多种方法去解答,以期达到优等生的水平。(三)对于优等生,我给他们制定的目标就是多角度全面地对每个章节进行认识和理解并要求他们对定义和公式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样他们就能掌握符合规律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此基础上,我还指导他们对“提高性题型”及其他各种题型的练习,并且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综合性、技巧性、灵活性较强的题让他们去分析去解答,为他们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打好基础。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他们分析解释各种题型时,既要鼓励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又要提醒他们重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三、课堂教学层次化,培养兴趣领先

分层次教学"的每一堂课,要利用知识迁移规律,恰到好处地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与其密切联系的新知识,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因此,应根据"新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置悬念,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类型采取不同的復习引入。当新知识引出后,应及时出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对目标做适当说明或解释,以引起学生注意。

首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各层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尽量使C层学生不作陪客。教学方法要根据灵活多变及时调整的原则,其次充分调动讲,练,议,评,听等多种手段,从认识,思维,应用,操作等方面进行信息交流。;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教学情景,巧于设问,善于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受益匪浅;运用归纳法,连缀法把零散的知识点概括整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可实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分层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分层教学,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层次利用多媒体系统的智能交互系统和题库来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多媒体系统,可将听不懂的课反复多听、多问,直至弄明白。

四、布置作业层次化,全体学生争锋

课堂上我设计两种或三种水平的练习题,即基础题,提高题及思考题。基础题要求各层次学生全做;提高题要求优等生全做,中等生部分做,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不做;思考题优等生选做(或思考)。与此同时,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与变化,及时调整层次,这样不至于让差生感到困难,而放弃对数学的学习,让优等生过于轻松,兴趣减退。

五、课外辅导层次化,互帮互助成风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经常采用面批作业,面改试卷,质疑答疑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双基,改正缺点,因人制宜。有计划,有目的的给学生开小灶,给优等生分配帮教对象,让中等生结对子等,群策群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互帮互学的浓厚学习氛围,即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又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要使分层次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课外管理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必须加强检查,采用小测试,小检验的方法多次进行检测或抽样调查,使每一步工作都落到实处,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小结,充分肯定不同层次有进步的学生,多表扬少批评或不批评,使学生愿学,乐学。另外还要根据不同情况找学生个别谈心,对学生提出要求,给以鼓励,找出毛病,限期改正,理解,热爱,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其转化。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智力和能力因而得以超常发挥。

其次.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给学生信心和勇气。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效果 篇4

临澧一中教务科 蒋谟芳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前与高考改革接轨,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决定借鉴国内知名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校情,在高一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教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训练实、课堂效率高、连接高考紧”的教改新路,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资源,构建高效课堂;坚持以学生为本,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指导学生能结合自身特点、兴趣特长和个人人生规划,合理、科学选课分层走班,保证我校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深化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标志着高中整个办学目标、课程体系、管理模式、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变。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急躁冒进,要积极稳妥,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2.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切实做到“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深化课改的有效途径,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反映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3.开拓创新的原则

在深化课改的过程中既要吸收、借鉴省内外课改的经验和教训,又要充分发挥本校在实施工作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自己的特色。

4.科研引领的原则

深化课改是一项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教育科研支撑。学校要在充分借鉴教育研究部门及我省新课程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工作,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积极开发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5.统筹合作的原则

在深化课改的过程中,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共同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基本方案

方案一:学生分部教师不分部

以26个行政班,每班60人为标准,分两部进行,对数学和外语两科进行分层走班教学试点。

(一)学生分层

1、教务科将学生按成绩平均的分到两部。

2、每部将学生按成绩分ABC三层:A(180人3个班)、B(240人4个班)、C(180人3个班)

3、每层次内实行平均分班(或者有可能的话可实行学生选师选班)。

4、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阶段,根据考试成绩再分,实行学生层次的流动(原B层好的可流向A层,A层差的流向B,依此类推)。

(二)教师安排

1、教务科和年级协商,根据上届教师的教学成绩和学生测评结果将教师分别分到A、B、C三个层次。

2、教师跨部,每个教师每部教一个班。

3、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阶段,根据考试成绩评价实行教师层次的流动(A层最后一名流到B层,B层的第一名流到A层,依此类推)。

4、教师教学评价以教务科现行评价方案为依据(实行层内基数评价方案)。

(三)教学实施

两部同时进行,甲部上数学,乙部就上外语;也可不同时。

方案二:学生分部教师分部

要求部内行政班为偶数,部内再分两块才好实施,具体执行和方案一相似。方案三:若只对一科(数学)试行分层走班教学,教师也必须跨部教学。

三、教学管理

为加强分层走班教学管理,规范分层走班教学中教与学的行为,保证选课走班教学有序、高效开展,特制订本细则。

(一)班级管理

第一条 学生分行政班和分层走读教学班(以下简称教学班),学校根据学生单科成绩并结合师资与场地条件,组建开设分层走读的教学班。行政班有指定班主任负责,教学班由任课教师(课程导师)负责。

第二条 教学班管理实行导师负责制。课程导师是教学班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课程导师由教学班任课教师担任,任课教师担任几个班的分层走班课程教学,就相应担任几班级的课程导师。

第三条 教学班实行走班小组制管理。课程导师应在课程第一讲前,以原行政班为单位,将学生划分为几个走班学习小组,固定学生座位,确定教学班教学座位表,每次教学中学生座位不允许随意调换。

第四条 建立健全教学班班级组织机构。课程导师应在课程第一讲前,确定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走班组长等学生干部,并明确相关职责:

班长——协助课程导师做好教学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协助导师考勤,对迟到、旷课、请假同学进行登记,每次课后交课程导师;督促本班同学按照规定的座次坐好,提前做好课前准备。

副班长——主要负责班级的卫生、教室公物的维护;下课后组织同学迅速离开教室;督促值日生清理教室;检查教室内公物损失状况,并及时作好登记和报告。

学习委员——主要负责作业的收齐和学习信息的上传下达;具体负责督促各行政班走班组长在每次课后半天内收齐本教学班同学的作业,完成《走班课程作业登记表》登记后与作业一起交课程导师;在每次上课前到课程导师办公室把作业领回分发给学生,同时领回《走班课程作业登记表》便于下次作业收交情况的登记。

走班组长——负责收集本行政班同学的作业,每次课后半天内交教学班学习委员,对于欠缴作业的同学及时催缴,对在上交教学班学习委员前扔未上交的同学做好记录并将名单告知教学班学习委员;将缺课同学的“走班课请假单”课前交选程导师并告知教学班班长。走班组长由各行政班选出一名同学担任。

(二)教师管理

第五条 行政班班主任承担本班学生分层走班教学管理中的相关职责: 1.加强物品安全、走班课纪律的教育。

2.认真做好走班课的请假工作,对走班课请假学生及时签好“走班课请假二联单”,一份给走班组长,每周向各走班组长了解出勤情况,做好登记工作。

3.加强对本班学生的走班指导,掌握本班学生的走班情况,绘制本行政班学生走班分布表并及时告知学生。

4.成立班内学生走班小组,及时向各课程导师推选走班小组组长,及时向有关课程导师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表现,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第六条 走班课课程导师是教学的核心,是课程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课程导师要求一岗双责:既要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对所任的教学班的学生管理的责任。具体工作要求有:

1.按照走班学生名单,提前遴选教学班的主要班干部,明确职责,将考勤、作业收交等工作分工到人,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2.按照教学班管理要求实行走班小组制管理。3.认真上好所开课程的起始课。课程起始课要求完成本课程整体内容简介、课程学习要求、本班日常管理方法、明确班干部职责和编排学生固定座次等各项任务。

4.严格落实走班课程走班考勤制度。走班课程走班考勤由教学班班长协助课程导师亲自抓。教学班每节课均要如实记录迟到、早退和未到学生的名单,课程导师每次课程结束后收取出勤单及“走班课请假单”(作为过程材料归档),并进行核实,下节课前将出勤单给教学班班长。

5.加强行政班和教学班的联系,实现无缝隙管理。课程导师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对教学班级中出现的迟到、早退和未到学生等现象及其他问题及时和相关行政班班主任沟通联系。行政班班主任要经常了解本班学生在不同教学班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学管理。

6.严格执行学分认定办法,结合过程性评价,及时完成所开走班课程学生学习的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平时认真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考勤、作业完成、课堂表现等情况。

第七条 课程导师应根据所开课程纲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走班课教学,教案详细、过程完整。走班课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教学实效。走班课导师应保证课程质量,积极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三)学生管理

第八条 每一位学生应根据有关政策要求,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和兴趣特长,在行政班班主任和导师的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科学合理自主的学习走班课程,确实提高自己的成绩。第九条 根据走班课程开课安排按时参加所选课程的学习。为保证重要物品安全,在走班教学时段,钱包等重要物品应随身携带。在走班课程学习中,按指定时间、指定教室、指定座位参加学习,不得翻动所在教室行政班学生的物品,自觉维护走班教学所在教室的卫生与课桌等公共设施,认真按时完成走班课作业(作品)。

第十条 自觉遵守走班课程考勤制度。学生如不能按时上课,除按学校日常请假制度规定外,须向行政班班主任办理请假手续,填写“选修课请假二联单”,一份由行政班班主任保管,另一份交走班组长。

第十一条 学生参加走班课程学习应按时到达上课或活动地点,否则将视为迟到。下课或活动结束前离开将被视为早退。迟到或早退超过十五分钟者,按旷课处理。学生未办理请假手续而不上课,将视为旷课。迟到、早退三次以旷课一节论处。

第十二条 走班课考勤与课程学业总评成绩挂钩。考勤分是学业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对于缺课达课程修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及以上的学生,本课程修习不能认定学分。

第十三条 旷课、迟到、早退是严重的违规行为,视情况将接受诫勉谈话和纪律处分。诫勉谈话:旷课1-3节,班主任和课程导师教育辅导。旷课达4节或以上者,行政班班主任和课程导师及时汇报年级组,由年级组与学生(或学生家长)谈话,该课程需要重修方能取得学分。同时根据情节按照校规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处理。

(四)课程管理

第十四条 课程导师应增强课程意识,建立课程档案,不断完善丰富课程资料。年级的每一课程确定一位备课组长,学校对每一课程导师发放档案袋,该课程相关材料放档案袋,每一周期课程教学结束后由备课组长汇总课程档案后交教务处存档。

第十五条 各教学班课程档案袋内材料应包括(由各课程导师负责):(1)汇总信封袋封面注明:班级名称、授课教师姓名、授课地点、学生数。(2)班级组成:选课学生名单、教学班班干部名单、座位表。(3)各课时教案。

(4)考勤表。记录每次考勤的时间及每一位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请假单,最后是出勤统计。

(5)走班课程作业登记表:记录每一次作业的收缴情况并对每一次作业分A、B、C、E进行评价。其中A、B、C、E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6)学生作业原件:每次作业(作品)每行政班选一份作业原件装入档案袋内(具体到一位学生至多选一次)。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作用与实施 篇5

【摘要】分层教学,就是早全面了解孩子学习的各方面的情况后,根据本班每个孩子已掌握的学习知识和拥有的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把学习情况和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分为一层,并分层次的进行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方法的制定。从而有效的帮助成绩好的学生有更好的机会去探索新知,也让成绩稍微差点的同学能习得相应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关键词】初中 英语 分层教学 作用 实施 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00-01

一、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认识及作用。

新课程提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相同的个体,每个孩子的英语学习水平也不相同。他们的英语基础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如:有的孩子是乡村小学毕业的,据了解,在他们的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英语教师,英语课几乎没有真正地上过,因此对这些孩子来说,我就必须从最基础的字母、语法等开始入手。而有的学生从小就去补习班上英语课,他们对语序、语法、口语等的掌握相当的好了。而这部分同学如果我再次采用先从字母开始的教学,就显得有些多余。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分层教学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也非常的有必要。

而什么是分层教学呢?就是早全面了解孩子学习的各方面的情况后,根据本班每个孩子已掌握的学习知识和拥有的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把学习情况和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分为一层,并分层次的进行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方法的制定。从而有效的帮助成绩好的学生有更好的机会去探索新知,也让成绩稍微差点的同学能习得相应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和方向,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二、如何在初中英语中实施分层教学。

(一)全面的了解学生英语情况

要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全面的去了解孩子们对英语的掌握成度。如:我们要了解和依据学生小学阶段学习英语的情况,近期孩子学习英语的情况、对语感、语法的掌握情况、学习英语的方法、学习英语的态度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从而将学生相应的分为A、B两组。

(二)制定不同的目标及提出不同的问题

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我们首要做的就是为每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我们的英语教学一课。自我介绍。对于A组的同学,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做完整的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名字、年龄、家庭成员、兴趣爱好或更多的内容)而对于B组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自我介绍时包含的内容(名字、年龄、家庭成员或兴趣爱好)根据对学生不同的要求。可以让A组的同学大方自信的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并通过努力可以有更好的突破。也让B组的同学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信的流畅的做自我介绍,不因为自己英语成绩和基础差而无话可说。从而也培养了A·B组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在课上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都有收获。

当然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分层次制定目标外,我们还应该在课上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桃吃。因此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从A·B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每组学生不同的情况去提出问题,分层次的提出要求。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从而培养了每个孩子的自信心。当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后,不仅能提高孩子们对学科的兴趣,并且对他们各科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相应的提升。

(三)布置不同的课前课后作业

一般我们布置作业都分为课前预习的作业和课后练习的作业。而不管是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还是布置课后作业,我们也应该分层次的布置相应的内容。比如:英语第一课《To introduce myself 》对于A组的同学我布置的作业是:利用工具书写一篇完整的自我介绍,里面包括:名字、年龄、家庭成员、家庭成员的工作或兴趣爱好、或更多的内容。而对于B组的同学我布置的是:利用工具书写一篇完整的自我介绍,里面包括:名字、年龄、家庭成员、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内容。这个课前预习作业看似相同,但也有质的区别。对A组的同学要求相对就多了一些,而这些都是A组孩子们借助工具书能够完成的。但如果我们让B组的同学去完成A组同学的作业,可能有些同学就会显得非常吃力,从而让他们知难而退,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样,让A组的同学完成B组同学的作业,他们就会觉得这些都是我以前学过的,这些都非常简单,从而产生惰性,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分层次的进行评价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还应对他们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对A组的同学采用相互竞争性评价,促使他们你追我赶获得知识。而B组的同学采用鼓励性评价。比如我们学生王明,这个孩子平时比较内向,并且英语基础较差。刚上英语课时根本不敢开口读字母、读单词,更不用说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和自我介绍。通过分层次的教学,王明现在能够开口读单词、短语了。在面对他的这一进步时,我给予了他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现在虽然他还是不能作自我介绍或说出完整的句子,但我相信,只要我继续的给予他鼓励和帮助,他一定会做得更好的。

总之,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得当能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进云.新课程下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J].文理导航(上旬).2015(12)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效果 篇6

[关键词] 农村初中;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思考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的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经过笔者多年数学教学实践体会到,选择分层教学,能促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

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1. 把握学情,动态分层

学生学习的差异首先表现为学习能力的差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思维灵活,逻辑推理具有系统性、顺序性,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强;有的学习能力则显得一般;而有的思维水平较低,感知、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较差,错误多. 如果我们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客观存在,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长此以往,“吃不饱”的学生慢慢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吃不了”的学生慢慢会丧失数学学习的信心. 因而,每当接手新的班级,通过一个阶段的接触了解,笔者都会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的智力、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等,把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层: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欠佳;B层: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学习成绩中等左右;C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学习成绩优秀. 当然,这样的分层,不向学生公开,只有笔者自己教学时心中有数,教学时有针对性就行了. 不向学生公开,还可防止成绩较好的同学自满,成绩较差的同学自卑,尽量保护学习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 然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体现在有时通过某段、某一章节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有明显变化. 因此,对这些学情应该把握,随时注意学生学习层次的变化,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日本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指出:“学校的责任与使命在于不让一名学生掉队,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保障每个学生都得到高质量的教学. ”因此,为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我们要掌握所教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及家庭情况等信息,同时,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挖掘他们学习的动力源.

2. 分层对待,激发潜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每一位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具有学习的潜能,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发展与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要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置“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为他们创造多种尝试,选择发展提高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系统处于不同层次的激发状态,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不断向高一级目标迈进. 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依据学情分层对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制定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因此,在备课时,笔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好各层次学生的层次目标. 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笔者制定了如下的层次教学目标:A层:能记住勾股定理,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B层:能掌握勾股定理,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C层:能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并能用勾股定理去解决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问题. A层教学目标是基础性目标,是每个学生必须而且是可以达到的目标,即共同目标. 对A层次的学生,侧重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自信心,达到A层教学目标要求;对B层次的学生,增强学习动力,在双基的基础上拓展对知识的理解及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达到B层教学目标要求;对C层次的学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侧重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达到C层教学目标要求. 层次学习目标的制定,使笔者进一步对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并能依此差异组织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享受学习的成功.

设计有层次的课堂提问. 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及学情,设计一些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匹配的问题,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有所收益.

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学时,笔者设计如下的问题:

(1)填写表1:

在学生观察表1后,提问:上述方程的根与系数有什么关系?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这个关系是否还适用?

(2)填写表2:

在学生观察表2后,提问:上述方程的根与系数有何关系?

(3)你能猜想出方程ax2+bx+c=0(a≠0,Δ≥ 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分别是多少吗?

(4)请你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规律.

重视有层次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课堂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但数学课堂练习要有一定的知识层次性,让学生在解答这些练习中,逐步领悟数学知识,掌握规律,形成技巧.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选择或自己编写的课堂练习题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本题. 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属模仿性、基础性练习. 第二层次:提高题. 在基本题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检查学生掌握新知的运用能力. 第三层次:综合题. 将新知识融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nlc202309081027

布置有层次的课后作业.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作业观认为:作业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体差异,要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设置难易、数量、内容、形式等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层完成,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例如,在学习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后,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

(1)由长为6,8,10的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条线段长a,b,c满足a2=c2-b2,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m2-n2,b=2mn,c= m2+n2(m>n,且m,n是正整数),以这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笔者要求A层次的学生完成第(1)题,B层次的学生完成第(1)题和第(2)题,C层次的学生完成全部题目.

对症下药,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差异,量身裁衣,更好地因材施教,让分层教学可实施,可操作,可监控;对症下药,既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体会进步的喜悦.

3. 尊重个性,多元评价

学生的发展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的发展本身就是多样化的. 由于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生理条件、遗传基因等因素,学生在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机会是同等的,而发展方向却可以是有差异的. 差异的标准是多样化的,而不是单一的,以差异发展为核心的差异观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过去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任课教师评价为主,常常是单元结束的成绩评价和学期结束的总结评价. 这样的评价手段单一,缺少过程性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 在实施分层教学中,我们必须用发展、过程和多元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能让那些学习基础差、在课堂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笔者一般通过口头表扬、眼神的赞许等语言或体态肯定这些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重视过程评价,让评价无处不在. 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敢于回答问题,笔者及时给予鼓励;当学困生有了进步,笔者不吝啬表扬. 久而久之,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唤起了潜藏的学习激情,求知欲也越来越强. 当然,这种评价,笔者做到不空泛,让学生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另外不泛滥,点评精辟到位.

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

通过多年来在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笔者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一是虽然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智力与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每个学生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成长的人,有尊严的人. 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不急功近利,实行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与发展. 二是在实施分层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更要正视这种差异,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差异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对动态的层次,不断反思和修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测试的评价机制等,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弘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 ”在实施分层教学中,笔者遵循新课标理念,有收获,也有惊喜,但更需要笔者对分层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让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儿童梅毒下一篇:激光跟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