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观与宏观调控

2024-08-14

新发展观与宏观调控(精选十篇)

新发展观与宏观调控 篇1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

1. 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果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在一个合适的度上, 将会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是区域间进行合作和竞争的基础。差异的存在, 表示一方优势的存在, 因此有利于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 能促进优势区域的进一步发展。第二,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具有激励作用。如果一个区域的发展与其他地域发展相比存在着落后性, 那么将会对这个落后区域产生激励作用, 能促进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积极进取, 努力拼搏, 并借鉴先进区域的经验, 锐意发展, 从而政治、经济、思想都有了进步和发展。因此, 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会促进区域竞争的局面的出现, 并共同提高, 最终实现国家经济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 过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消极的影响。

如果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越过了一个合适的度, 易造成失稳, 将会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差异性比较大, 那么区域间将会出现产业结构断层、贸易受阻、收入分配不公、消费不足与消费过度并存等问题, 极大地阻碍了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例如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增长经济等。如果一些区域的经济差异性特别大, 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关键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使中国区域经济被区分为两部分:发达区域经济和欠发达区域经济。这种区别的存在, 大大增加了中国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 同时也带来了发展与改革的矛盾、协调区域发展与赶超发达国家的矛盾、主导产业尽早换与传统产业迅猛发展的矛盾、“双二元结构”的矛盾。就中国现在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而言, 这些矛盾的存在是很正常的, 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并将步入一个新阶段的必然现象。如果能正确、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这些实际矛盾, 将能指明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使中国的经济走上一条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如果不能对以上矛盾进行正确处理, 将会极大地影响乃至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国的实际, 这些问题的解决, 主要是依靠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

1. 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

在经济管理问题上, 如果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那么说明经济效率最高。而公平则是指个体或集体能平等地获得政治权力, 享受和占有平等的社会财富。公平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因此, 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 如果以最公平的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即是实现了工作者与获利者的双赢。在宏观经济管理中, 就是实现了利益创造者与国家的双赢。

2. 实现灵活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要实现宏观经济管理, 必须做到灵活性与统一性的结合。统一性是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 通过统一的政策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为微观活动创造一定的条件, 从而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这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必然要求。但统一性只是其中之一, 还需要结合灵活性, 因为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 地域辽阔, 各区域人口密度也不一样, 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各不相同, 每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 但宏观经济管理作为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权利, 必须由中央政府进行掌控, 所以只有结合灵活性与统一性, 才能利于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宏观经济管理的统一政策进行灵活的实施, 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和法令效果的最大化。

3. 实现均衡发展与倾斜发展的结合。

除了以上两点要求, 还必须实现均衡发展与倾斜发展的结合。因为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要追赶并超过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必须要接受倾斜发展的局面, 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就均衡发展而言, 并不是要求国内的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速度、水平都是均衡的, 而是要确保每个区域都能把自身的相对优势以及绝对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区域分工中占有属于自己的地位, 从而确保本区域“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的强有力竞争态势。任由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进一步扩大发展, 或者完全否认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存在, 都不是一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态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政策框架

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状态下, 一方面, 我们应该确保全国区域的经济都处在一个不停发展的进步状态中;另一方面, 还要确保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在一个合理的、社会可以接受、容忍的范围内, 不应过大。为了完成这样的追求目标,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 宏观经济管理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点关系。

1.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每个区域都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 创造本区域的价值, 发展本区域的经济。然而, 就国家政策公平问题来看,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难以避免。如果国家没有对全国各区域一视同仁, 而是区别对待, 例如, 给予某些区域特殊政策, 而却又不给予其他区域, 这种不公平的政策, 就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 坚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目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差异性的问题, 如果只是依靠市场进行调节, 市场运作也只由市场机制进行的作用, 那么不仅不能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问题, 甚至还会进一步扩大差异性, 增加其不平衡发展的可能性。因此, 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 必须坚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原则, 重视计划的作用, 而不能放任自流,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政策框架的完整性、科学性。

3. 坚持倾斜政策与协调政策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后, 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倾斜政策。倾斜政策的主要特征, 就是区域倾斜。区域倾斜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使中国的沿海地区得到了中央政策的保护, 经济快速迅猛发展, 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区域倾斜政策也不例外, 它的实施, 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促进了改革开放往深度、纵向发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一些消极作用, 其中最明显的, 就是其他区域得不到一样的政策照顾, 由于所处的政策环境不一, 因此不利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 原有的区域经济差异性进一步扩大化。因此, 为了避免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化, 我们应该坚持倾斜政策与协调政策相结合的原则, 例如, 以产业倾斜 (严格定义是:“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对于国家规定的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实施倾斜, 而不论这些产业是分布在哪一个区域。”) 代替地区倾斜, 不仅能改变区域政策不公平的情况, 而且还能协调全国产业结构体系, 促进全国产业分工局面的形成, 同时有利于产业政策在各个地区的推行和实施。

4. 坚持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确保中国地方政府在区域内的经济主体地位, 确保地方政府在区域内的管理权力, 使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到有秩序、有指导、有规划, 那么就应该坚持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的原则。因为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 因此, 在全国各区域的经济活动范围内推行法律手段, 将能极大促进经济规划与经济运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并建立区域经济新秩序。首先, 要从制定法律的高度, 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的权利、责任关系。其中中央和地方的权利责任关系, 最重要的是事权以及财权。从事权来看, 它以法律的形式, 使两者之间的权利责任固定下来, 使中央与地方在以后的事物处理中,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财权上看, 有利于中央与地方在明确各自事权的权利和责任的基础上, 进一步确定某些财权的归属问题, 双方获得相应的财权, 在进行财权划分时需要注意的是, 必须与事权相统一, 这是不能违反的原则, 否则将会不利于以后的工作。其次, 中国的“分税制”、“补助制”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发展和规范, 并实现分税制以及补助制两者的有机结合, 从而正确处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各自财政收入问题以及收入划分问题, 最终对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划分工作进行明晰和稳定。

在十八大上, 胡锦涛同志对国内外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准确、科学的论述。其中, 针对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 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中国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将会一直存在,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宏观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愈发影响着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关系到加快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以及实现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 国家应该在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 切实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徐金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基于十八大内容[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33) .

[2]关兴良, 方创琳, 罗奎.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J].地理科学, 2012, (9) .

[3]谢永琴, 钟少颖.产业聚集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 2010, (5) .

[4]袁晓玲, 仲云云, 郭秩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度与演变分析——基于YOPSIS方法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0, (2) .

新发展观与宏观调控 篇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依赖于四个假设条件,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的假说。

关于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的假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结果。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理论的基础,特别是要符合追究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个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关于理性预期的假定。理性预期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是,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理性的,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其二是,为了做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总是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三是,经济主体在预期是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也就是说,经济主题会随时根据他所看到的新的信息修正预期。所以,从整体和中长期来看,人们会准确地预期到会趋向于实际数值的经济变量的值。

关于市场出清的假设是指工资和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都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这样市场就不会出现超额供给。因为如果产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价格就会下降直至商品价格降到使购买者愿意购买为止,同样的,如果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工资就会下降,直到使雇主愿意在某一工资水平上雇佣失业者。因此,每个市场都会处于均衡状态。

关于自然率的假说。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都存在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等因素。经济政策可以暂时影响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间的大小关系,但在长期中无效。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和效果就在于使经济社会脱离自然失业的状态,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这种做法是不必要的,即使有必要,按照理性预期的假设条件也不可能达到目的。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无效。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人们只能根据过去的信息而预测未来,而新古典学派认为这种预期是错误的,人们在预测未来时,除了已过去的事实作为依据也要考虑事态在将来的变化。例如,人们在估计某商品的价格时除了考虑历史价格,也会考虑到将来的变化对供给的影响。所以说这种预期不符合现实。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工资和价格是刚性的。他们认为,虽然从理论上说,工资和价格应该灵活的涨落以便保持均衡,但是,实际地观察表明二者并不随时发生变动,因此二者的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正是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所以市场上的供求量未必经常相等,即市场处于非出清或不出请的状态,这一点与新古典学派完全相反。

新发展观与宏观调控 篇3

稳定:宏观调控的近期目标

尽管发展观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但就宏观调控而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仍是主题。从经济运行周期的一般规律来看,往往是一旦有了“大起”,随着便会有“大落”相继。“大起”往往总是下一个“大落”的前奏。因此,要熨平经济周期,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在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情况下,从防止经济的“大起”着手防止其后很可能跟进的“大落”,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显然,根据目前经济自主性增长机制已然形成,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的情形,当前的重点是防止经济的“大起”特别是各地盲目攀比而形成的超高增长。

为此,2月4日,国务院召集国家有关部委与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召开了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电视电话会议。而且,宏观调控部门的认识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过度投资,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样,金融、财政等调控手段的由松到紧就成为必然。因为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苗头性问题,主要是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电力、煤炭、运输等瓶颈制约现象进一步严重,重要资源的国际依赖度进一步上升,经济增长的粗放格局有所加剧。诚如一些专家所言,在过剩经济时期,产能过剩的行业永远存在,这很正常。而且,目前的高投资率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重化工业发展需要高投资来支持;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既是投资需求,也是最终需求。另外,计入房地产投资的绝大部分也是最终需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信息共享和传播机制还很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突出,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固然好,但其产生的共振后果也不容忽视。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发出及时的信号还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尽管微观的部分应该由市场去调节,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政府的调配和审批进行控制,也是劳而无功的,但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有时候微观干预也不可避免。当然,对于那些行政性行为,采取果断的措施则是理所当然。

不过,在经济高速的同时,就业压力大等矛盾仍困扰着我们,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经济保持一定的增幅,所以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使目前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能够长期持续,也是宏观调控的正确选择或说目标。这样,可以预期,金融、财政等调控手段的运用也将是温和的,不是一刀切的,结构性政策的运用会比较多。控制会比较适当,力度上的把握会更加谨慎,针对性更强,不会采取“踩急刹车”,下“猛药”的方式。因为在刚刚走出通货紧缩不久的时候“踩急刹车”、下“猛药”,可能会促使经济“硬着陆”,造成激烈的市场震荡,损害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增长的持续性,加大调整成本,最终可能引发生产过剩危机。估计未来的政策变化也将采取微调的方式,甚至不排除多次微调的可能。

另外,鉴于目前我国的制度环境,我国的宏观调控与国外发达国家也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对短期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经济的长期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我国的宏观调控,将更多地从体制、制度方面着手,加上必要的行政手段,促使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的投资过热现象降温,抑制已经出现的通货膨胀。除了经济手段外,2004年宏观调控的一个特色就是从新的发展观出发,“软”调控手段将不断增加。目的就是追求经济的稳定增长,既避免大起,也要防止下滑。

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的中期目标

随着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和重化工业化的启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其一,某些基础产品又显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由于竞争不充分,对一些技术水平较低,投入和消耗较高的产品市场也可以接受,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大。目前煤炭冶金等行业就出现了许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其二,重化工业化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内容更加复杂的工业化阶段,由此使工业化与环境的矛盾加大了。其三,与我国加工制造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国际产业转移,也会将一部分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转移进来。总体看,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了。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国土资源利用的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新的城乡布局、产业布局、区域布局开始奠基,这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百年大计。而目前却主要由地方政府根据任期内的各种考虑所决定,问题较多。

前些年能源消费总量有所下降的中国,去年不得不应对突然而至的能源供应紧张。发电量以接近GDP增速2倍的速度增长,但全国还是有21个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限电。目前,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基础上。如果今后我们继续依靠这种发展模式,中国势必会面对更大的发展瓶颈。除消耗过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外,现行发展模式还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尽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成为许多产品的全球制造基地。但如果我们目前的这种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改变,那么我们很难在国际分工中长久保持国家比较优势。若干年后,中国出现“拉美现象”就有可能。显然,这与新的发展观的理念是相背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问题,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和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这点出发,现阶段宏观调控中对结构(生产、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力度将加大,产业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即产业发展的差别政策会更多地出台,以此规范、引导经济的发展,这也将是2004年宏观调控的一大特色。

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宏观调控的中期目标,因此,2004年的宏观调控不仅要着眼于当前,同时要兼顾未来的发展,不仅要促进当前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化解未来的系统风险。

协调:宏观调控的终极目标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增长本身要求必须解决增长过程中的种种不协调现象,否则经济增长就难以为继。比如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经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扩张;农村问题的增多,使产业结构升级困难重重;居民特别是农民素质教育的滞后,对可持续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地区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社会矛盾日益积累,对经济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卫生等社会保障的不足,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等。而且如果很多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如平民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被作为增长的代价牺牲掉的话,将形成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

而要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首先意味着要以人民福利的增加作为衡量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而不是GDP增长的单一指标。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国已不再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经济走上了按照它自身规律发展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责任,是维护和完善市场秩序,解决好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如就业、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健康、环境和资源保护等等。对于政府部门来讲,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动用的最有效手段是财政分配。由此,财政政策的转型就成为必然,即无论是财政中建设性支出力度是否减少,公共性支出力度的增大,结构的转换则成为必然的选择。不过,由于我国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资金都十分匮乏,在资源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过分地加大税收负担来获得财力,更多的选择是对支持的地方增加支出,同时对特定人群减少税收。

众所周知,保持一个持续稳定高增长速度,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然而,“欲速则不达”。我们必须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冷静分析我们的优势和劣势,正视我们体制上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看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地区与地区、人与自然、国内经济与对外开放等“不协调”而需要付出的昂贵代价,努力走出一条新路。

新发展观与宏观调控 篇4

2012年以来, 宏观经济出现了新特点:经济增速下滑。目前, 不仅是GDP指标说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而且, 有多重指标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正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点。

(一) GDP季度增速连续下滑

从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达到国际金融危机后峰值的11.9%以来, 就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自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至今, GDP季度增速分别为:10.3%、9.6%、9.8%、9.7%、9.5%、9.1%、8.1%和7.6%。2012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6%, 创出2009年以来的新低。

GDP增速下滑的国内原因, 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减少:“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进入尾声, 政府投资减少, 社会投资减少, 社会总需求下降;保障性住房的进程比较缓慢, 不能弥补房地产调控导致的房地产及与房地产相关产业需求下降, 因而, 社会总需求下滑;传统产业升级进展缓慢, 不能有效地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张;七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期, 鲜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和创新, 难以形成新的产业及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不足以支持社会总需求的扩张;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 消费占GDP比重为42%, 而美国消费占GDP比重超过70%, 消费疲软导致社会总需求增长乏力。

(二) 欧债危机拖累出口, 经济增速下滑

海关总署2012年7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 同比增长8%。其中, 出口9543.8亿美元, 增长9.2%;进口8854.6亿美元, 增长6.7%。今年上半年进出口的增长仅是个位数, 距离10%的全年目标存在差距。在出口方面, 外部需求持续疲软, 利用外资减少、外商投资对出口贡献减弱, 出口产品的综合成本居高不下;进口方面, 中国经济自主减速回落, 内需减缓, 上半年贸易顺差扩大主要由内需萎靡所致。

受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和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 美欧国家进口需求仍然低迷, 今年下半年, 外需疲弱的状况仍将持续, 总需求偏弱, 经济仍在下行通道。

(三) 电煤关系出现逆转, 表明经济处于下滑过程

电煤关系出现逆转。用电量增速的放缓, 已经波及上游的煤炭工业。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明显地体现在用电量增速下降甚至是负增长上。由于GDP具有人为编制成分, 因而, 电力需求成为反映经济增长更加可靠的指标, 用电量增速放缓说明用电需求降低, 经济增长进入下滑区间。煤炭需求放缓, 煤价下跌, 港口电煤库存激增。一方面是库存的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是煤价的大幅跳水。6月20日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 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每吨729元, 创指数发布以来单周最大跌幅。煤炭价格和需求量齐降, 表明经济仍处于下滑过程之中。

(四) 贷款增速降低, 社会投资谨慎影响经济增长

2012年以来, 银行业贷款增长速度降低, 表明宏观经济增速处于下滑的区间。2012年4月对企业新发放的中长期贷款额为人民币1265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46%, 5月份贷款也维持疲软。一方面, 在经济方面的需求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利润下降的情况下, 许多企业决定暂缓项目或扩张计划, 对于是否贷款的犹豫情绪弥漫整个中国经济领域, 企业对于借贷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 今年, 央行已连续两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系统的资金已比较充裕, 然而, 对于出口等困难行业的企业或房地产开发商等不再受政府青睐的企业, 银行也不愿放贷。因此, 贷款增速降低, 经济增速下滑。

二、以宏观调控政策新组合,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面对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新特点, 既不能淡然处之、以不变应万变, 也没有必要操之过急、进退失据, 需要从容不迫, 冷静应对, 审时度势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调整后的宏观经济政策新组合为:以稳健的、可预期的货币政策为控通胀、促进经济持续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努力恢复和发展资本市场, 以虚拟经济增长刺激社会投资和消费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缓解通货膨胀;以“以民为本”的财政政策为突破口、增加居民消费能力, 以消费增加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抑制通货膨胀。

(一) 坚持稳健的、可预期的货币政策

刺激总需求扩张, 稳定经济增长, 可以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由于当前货币存量M2高达93万亿元, 货币供给量远远大于货币需求量, 通货膨胀卷土重来有坚实的货币基础。

因此, 应对经济下滑的新特点, 在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 宜慎用宽松的货币政策, 不必连续地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而要坚持稳健、透明、可预期的货币政策, 只须适度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以实现控通胀的目标, 为资本市场恢复和发展及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 努力恢复和发展资本市场

恢复和发展资本市场, 构建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称的资本市场, 除了目前已推出的各项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外, 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政府证券市场规制和制度改革。

1. 改革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不对称的交易制度, 建立对称性交易制度。

当前, 证券市场非对称交易制度, 是高悬于资本市场复苏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不改革, 将导致一系列问题:一是颤颤巍巍的资本市场好景如同春寒一样靠不住, 点燃投资者希望的小行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资本市场大盘会重新陷入阴跌;二是现行的非对称交易制度导致做空容易做多艰难, 资本市场继续成为猎杀普通百姓财富的“丛林”;三是政府管理部门和资本市场投资者们盼望资本市场复苏的良好愿望都会灰飞烟灭, 消磨了政府的公信力。

将证券市场非对称交易规则改为对称交易规则迫在眉睫:第一, 交易时间规则对称。要么股指期货与国际惯例接轨, 仍然为T+0, 则股市现货市场交易规则从T+1改为T+0;要么股市现货市场交易规则不变, 仍然为T+1, 股指期货交易规则与国内惯例接轨, 从现行的T+0改为T+1。第二, 交易资金使用规则对称。要么股指期货与国际惯例接轨, 交易资金维持现有的1:7杠杆率、继续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 则股市现货市场交易资金也可以有同样的杠杆率、也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要么股市现货市场交易规则不变, 股指期货交易规则与国内惯例接轨, 从现行1:7杠杆率改为1:1, 取消保证金交易制度。

2. 恢复资本市场“晴雨表”功能, 应停止资本市场做空机制。

一是立即停止股指期货市场的做空机制, 停止股指期货挂空单合约的交易, 勒住股指期货的缰绳;二是立即停止资本市场现货市场做空机制, 停止资本市场融券业务。

3. 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新股发行改革的要点, 是监审分离。证监会下面再单独成立一个IPO的审批部门, 该部门完全独立于监管部门, 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有严格的隔离墙制度。在新股制度发行制度彻底改革之前, 可以考虑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停止发行新股, 给资本市场喘息的机会。

4. 建立强制分红制度。

可以由证监会作出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利润的现金分红应该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2-3个百分点, 每年现金分红截止期为5月31日。凡每年6月1日仍然对上年利润不进行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 强制将上市公司利润的一部分用于股民分红, 股息应该高于同期银行利率两个百分点以上。凡不分红的上市公司, 所有高管都不能加薪和发奖金。建立强制分红制度, 投资者愿意长期持有股票, 资本市场才会稳定。

5. 建立平准基金。

如果不能停止资本市场做空机制, 就必须建立A股平准基金。对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 A股平准基金既要进入股市现货市场也要进入股指期货市场, 在两个市场上同时进行操作, 才能有效地打击利用股指期货市场炒作的投机行为, 稳定资本市场。平准基金让资本市场做空杀跌者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坚持价值投资的股民和基金有利可图, 就能吸引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证券市场, 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三) 财政政策从“以资为本”转向“以民为本”

财政补贴从“以资为本”转向“以民为本”, 就是清理财政补贴, 将原来补贴出口企业、生产消费品企业的资金转向直接用于补贴居民消费, 增加全国居民的消费能力, 以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促进消费扩张和经济结构调整。这样, 不仅可以通过居民消费有效地拉动国内需求, 而且能够帮助老百姓提高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 明显地改善民生。

可以采用所有的消费补贴都不以现金的形式、而以消费券的形式直接发给居民。消费券既可以买国产的汽车、家电等消费品, 也可以购买国产的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还可以用于支付房租水电等。消费券使用的截止日期为当年11月底, 以便于财政部门结算。只要是国内民族企业的产品, 都可以用消费券购买, 以有效地扶持民族企业, 增加民族企业的就业, 提高就业者的收入, 建立有效提高居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进而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奠定有效扩大内需的微观经济基础。

1. 将出口退税改为居民消费补贴, 弱化国际动荡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有计划地、逐渐地减少出口补贴, 将减少的出口退税改为居民消费补贴, 直接增加居民购买力, 将有效地扩大国内消费。国内消费增加了, 生产内需产品企业生产经营扩大, 原来从事出口企业从国外市场转向一个日渐扩大的国内市场, 弱化国际动荡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能促进内需的增加, 实现消费占GDP比重逐渐提高, 以消费增加促进经济增长;还能从源头上减少出口、降低外汇储备, 减少中国持有的外国政府债务, 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 将节能家电补贴改为消费补贴。

将节能家电企业的财政补贴改为按全国的户籍人口给每人发放消费券, 不仅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而且, 有利于核实全国的总人口数, 节约了用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财政支出。

3. 将“菜蓝子”等稳定价格的补贴改为居民食品消费补贴, 提高居民福利和财政补贴效率。

将用于“菜蓝子”的财政补贴改为居民食品消费补贴, 既可以有效地促进消费、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 而且能够提高财政补贴效率, 可以降低行政成本, 减少权力寻租和腐败的空间。

4.“以民为本”降低个人所得税。

论可持续发展的代价调控与实现 篇5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在面临一系列冲突和矛盾时所作的一种选择,任何一种选择都不会是无代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不例外.面对可持续发展选择下的代价及其产生的`根源,我们可以做积极的调控努力,一方面可以从发展伦理学中汲取有益的启示,同时在代价调控的宏观目标设定上要保持代价与创价的博弈均衡.

作 者:许修杰 XU Xiu-jie  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吉林,吉林,132073 刊 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7 9(2) 分类号:N0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代价   调控   博弈均衡  

★ 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论

★ 评价方法

★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论文

★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培训学习心得

宏观审慎的变化与发展 篇6

关键词:宏观审慎 货币与金融统计 宏观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宏观审慎问题成了热门话题。宏观审慎监管是以制度和措施防控系统性风险,其概念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实践。如何识别和度量系统性风险,如何防止风险在不同地域、国家、市场和机构之间传递?如何实现各类宏观审慎当局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如何在各国监管当局之间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这些都是实在的问题。

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鉴于对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重要性的共识,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着力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改革。巴塞尔委员会在最新的《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到,“为解决本轮危机暴露出的市场失灵,巴塞尔委员会正在对全球监管体系进行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仅强化单个银行或微观审慎监管,有助于提高单个银行机构应对压力的稳健性,而且还包括宏观审慎监管,解决系统性风险,包括跨市场的风险积累以及风险随时间变化引起亲经济周期问题。”

美国、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改变以往仅从微观层面关注个体金融机构风险的做法。美国奥巴马政府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强调了对大型金融集团系统性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提议将系统性风险监管职责赋予美联储,对那些一旦倒闭便可能构成系统性风险、给整个经济造成损害的大型金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进行监管。英国提出建立宏观审慎分析框架,并在监管方式上从关注微观层面向关注整个金融体系和系统性风险管理转变。

总体来看,作为当前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主要从两个纬度上展开。一是跨行业跨机构纬度,即要考虑不同机构间相互影响導致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加强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监管、改进对交易对手的风险计量和控制等来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二是跨时间维度,即要重视金融体系的内在风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防范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就政策方向而言,就是要进行逆风向调节,即在经济衰退、银行资产收缩的阶段降低拨备和资本要求,以缓解信贷紧缩、平滑经济波动;在经济快速增长、银行资产扩张过快的阶段增加拨备和资本要求,以加强风险防范,提高金融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中国实践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包括逆周期资本管制在内的宏观审慎问题在中国有不同含义。在市场主导条件下,繁荣时期增加资本金要求,就像给经济安装了限速器,可以防止过度扩张和通胀。但在政府主导经济的条件下,有没有这种装置不是本质,更起作用的是政府的号召。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关注金融机构倒闭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在中国,金融机构倒闭不是现实的风险。具有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太大而不倒”或者“太关联而不倒”,即使在市场经济国家,也未能例外。而在中国,不但有“大而不倒”,也有“小而不倒”,还有“少而不倒”;没有人相信政府会任凭经营失败的银行倒闭而坐视不管。就是那些完全私有的银行,包括农信社在内,也不会轻易倒闭。这种信念早已深入人心,没有人担心会发生大规模存款挤兑或者银行倒闭。

但金融机构不倒闭不等于没有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里,用于挽救各类失败的金融机构而付出的代价,占GDP的比重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如此说来,不能以金融机构是否倒闭来判断系统性风险。中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当前主要表现在快速膨胀的资产泡沫,包括高得离谱的房地产价格,其根源是政策风险。政府作为金融与非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者、金融政策的制定者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是关联交易和系统性风险的重大来源,这是在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必须面对的问题。

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建立宏观审慎框架,需要有效的执行机构。而中国目前还面临着改革金融监管制度的艰巨任务。自从2003年实现金融分业监管格局以来,银行、保险、证券三家监管当局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不能说实现了有效的监管。

中国虽然在法律上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但实际上混业经营已经达到相当大的程度。不仅银行、保险、证券之间互相渗透,而且由产业集团主导的混合型金融集团已经越来越活跃。法律归法律。差不多每家大银行都开办了投资银行业务,直接办起了全功能银行。相比之下,中国还远远没有与之适应的金融集团监管体系。三家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监管当局与中央银行和其他宏观审慎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仍然限于表面化和形式主义,缺乏实际效果。2003年以后三家监管当局之间的季度联席会议,仅仅开过几次,并且没有货币当局的参与。

随着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中国面临的压力会加大。中国除了继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构建宏观审慎功能,没有其他选择。简单地把金融监管当局合并组建综合的监管机构,在导致高昂的行政成本的同时,不会达到目的。并且在实际操作上,把已经分开的监管当局再合并到一起,难度要远远大于当初的分拆。目前最现实也是最紧迫的任务,是在现有的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水平的金融委员会,专司宏观审慎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功能。这样的一个委员会,既可以把国务院从繁重的协调任务中解脱出来,又可以让行业监管当局专心致志地改善微观审慎监管,还可以超越目前监管当局之间以及与中央银行之间协调与信息共享的障碍,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地分析、监控所有可能导致体系性风险的机构、产品、工具、市场和交易行为。金融委员会的职能,还应该包括开发和建立宏观审慎的工具、标准、指标,并且对改善微观审慎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晓慧.《从中央银行政策框架的演变看构建宏观审慎性政策体系》

新发展观与宏观调控 篇7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企业,发展,宏观环境

为了响应“十二五”规划, 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 并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在新的形势环境下, 电力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我国的电力企业应该准确地把握机遇, 分析当下形势, 并以服务优良、供电安全等为目标, 建设出符合我国和谐发展理念, 并符合电力用户需要的电力供应系统。

1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

1.1 供电方式随着产业用电构成的变化而改变

据相关的资料统计显示, 近几年来, 因我国生产主力结构的调整, 使得我国电力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如第二产业 (包括有制造业、电力、采掘业、水与煤气等工业以及建筑业) 的用电比重有所减少;而第三产业 (具体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 多是指各种类型的服务业) 与居民的生活用电比重相对的有所增加。

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因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使得我国第一产业的用电持稳定状态;而第二产业的用电随着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变, 将会逐渐呈降低趋势;第三产业的用电情况也因为产业结构发生的改变而逐步上升。由于各产业的用电情况发生了较大的结构变化, 进而也使得电力企业的供电方式发生相应的改变。

1.2 电力供应任务随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而变得艰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 使得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相对应的, 其对电力的需求量也明显的升高了。如人们对空调等电器的普遍使用, 因气温等因素的影响, 使电力的负荷特性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大多数城市因夏季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的频繁, 使得城市全年电力的最高负荷渐渐由冬季转移到了夏季, 从而也导致了全年最大负荷增长的波动性增大。

随着我国用电量的持续增长, 其电力的负荷也将随着增长, 使得电网所需要的调峰容量也在逐年增加。为避免电力企业在电力供需中因调峰技术不够先进, 或是因调峰能力不足等情况而对电网的经济、稳定、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电力企业面对电力需求在持续增长的情况下, 其电力供应的任务也变得十分艰巨。

1.3 响应国家号召下的绿色能源开发

随着人们对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理念的越来越重视, 电力企业也在响应国家号召的情况下, 加快了对绿色能源的开发。我国传统的火力发电, 在其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出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出来, 因此, 很不利于国家的环境保护理念与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十二五”的规划, 在国家的有力号召下, 电力企业也朝着对绿色能源开发的方向迈进, 如对小水电、风能、地热、太阳能、生物质等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开发。我国通过对美国、荷兰等国家政府制定的绿色能源开发计划的借鉴, 也加强了对我国绿色能源电力开发的支持与重视度, 且拟定了各种有效的政策来促进相关企业对绿色能源的开发工作。

2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政策形势

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 电力行业的发展一直处在优先发展地位, 国家也相继发布一系列的扶持电力发展的相关政策。在相关政策支持的背景下, 电力行业的政策发展基本的原则, 水电开发优先, 高效进行核电发展, 进行煤电发展的优化, 适度的进行天然气的集中发电, 推进发展新能源, 加快智能的电网建设推进, 带动工业装备发展, 进行因地制宜的分布式的发电开展, 促进电力行业绿色及和谐发展。宏观视角而言, 电力行业的政策形势, 包括理顺电力价格, 推进节能环保和发展新能源发电, 如图1。

2.1 理顺电力价格

国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需要进行资源性的产品价格及要素市场的改革深化, 需要整理清楚电、煤、气、油、矿产等相关资源产品价格间的关系, 建立健全服务、重要商品及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

从2002年电力体制进行改革, 国内的电价处于基本稳定上升趋势。根据发改委实施的相关电价调整通知, 政策中提出, 为了进行火力发电由于煤价上升造成的成本增加的补偿, 缓解企业的困难经营, 并保障合理电力供应, 将会适当的进行电价调整。电价调整具体指适当进行火电企业的上网电价、核定的提高, 及进行部分的水电企的业上网电价和部分省市的销售电价的调整。完成电力价格的理顺, 能够促进电力市场的交易体制和合理电价机制的形成, 并进一步优化市场相关配置资源效用。

2.2 推进节能环保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整体思路, 会从开源和节流进行双方面考虑, 具体可以分为新能源开发利用和现有的产业低碳的改造, 包括了进行能源供应、交流、消费和存储全过程。电力业属于完成社会中各行业减排重要的途径。近段时期, 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 相关政策明确予以电力企业完成节能减排的扶持。并且未来相关节能环保的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实施, 将能够引导和推进未来电力行业相关节能环保发展。

2.3 发展新能源

国家关于“十二五”相关建议指出, 要加快推进新能源发电的实施, 新能源的发展具体指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需要加快支柱性、先导性的产业形成。新能源会引导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依据相关能源的发展政策中内容, 进行了能源发展的思路确定, 扩大天然气相关清洁能源利用的规模;使用有效措施推进节能力度, 进行传统的能源利用的水平;做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相关可再生的能源利用转化, 加快核电和水电发建设发展等。

依据《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支持领域, 包括水能、核能、及煤炭清洁的转化利用相关领域, 相关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中基本思路, 促进可再生能源主体作用的发挥, 把太阳能当成潜力最大可再生的能源产业, 把风电当成可再生能源重要的新生力量, 并完成生物质能的多元化推进。因日本核电的泄露影响, 会加大风能和光伏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

3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1 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1.1 气候变化的压力上升

电力行业的污染排放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渐加大, 由于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的排放, 分别占到总排放的49%、50%和36%, 如表1。降低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成为电力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 由于核电、水电等非化石的能源开发, 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无法进行规模化的开展, 节能减排的约束目标的实现受到严重影响。

注:指占总的排放量的比例。

3.1.2 发展不均衡

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火电比例过高问题, 因此, 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生态保护比较滞后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电力的需求和供应的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加大, 电网发展出现不协调, 局部的电力供需出现偏紧相关现象日益突出, 这些都对电力企业的顺利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3.1.3 机制改革不完善

由于电价改革的进展相对缓慢, 科学的电价机制没有形成, 并且煤电的联动机制也不够规范, 导致电力企业的整体盈利的水平较低, 资产的负债率较高, 电业企业的发展不顺利。开放有序且统一规范相关电力的市场体系没有形成, 电力市场的监管需要加强改革。

3.2 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我国相关政策中提出2015年的节能的减排约束的战略目标, 对推进绿色能源的开发及相关结构的调整有重要意义。具体的战略目标内容, 非化石的能源耗费占据一次能源的消费11.4%, 单位GDP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下降17%。政策的实施将对电力企业的电源的结构调整有推动作用, 且利于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 进而完成资源、环境和电力协调发展的实现。

国家正处于能源生产及利用变革大力发展的阶段, 这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推进作用。将利于电力企业规模和质量共同发展的实现, 电力企业将从粗放型的经营模式转向创新管理、节能环保型集约型的经营模式。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及应对气候的变化双重影响, 新能源作为核心相关能源产业的变革已经成为自然发展的趋势。我国已经把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当做重点的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发展, 同时, 电力企业也面临着一个重要机遇, 电力企业需要加快高新技术相关行业的发展, 进而完成能源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力企业也应该准确地把握机遇, 分析当下形势, 并以服务优良、供电安全、节能环保等为目标, 建设符合我国和谐发展理念, 并符合电力用户需要的电力供应系统。

参考文献

[1]盛成玉, 孙振权, 杨云涛, 王萌, 许知博.电力企业科研机构运营管理创新机制研究——以陕西省地方电力有限公司配电网研究中心为例[J].管理观察, 2013, 7 (7) :43~44.

[2]王晓明.对电力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考[J].城市建设, 2010, 34 (34) :15~18.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篇8

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特征

(一) 经济增长率保持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进入21世纪以后,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经济产生了剧烈动荡, 经济增长的速度产生了剧烈下降。而近年来, 由于我国政府的不懈努力, 经济增速的下降幅度得到了缓解, 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渐趋于稳定, 保持在7%左右,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已经开始萎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不依赖于增加生产要素, 而是依赖于提高要素生产率。这说明我国的经济结构在不断地优化调整当中, 虽然经济增速下降了, 但是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了。

(二)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

据我国外贸部门的调查统计, 我国在2012年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品生产国, 我国的商品生产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各国的消费速度, 这导致我国在全球贸易中属于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 外部需求已经很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刺激。基于这种形势, 我国为了保持经济的继续增长, 只能从刺激内需来入手。由于商品生产水平正在逐步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投资力度将逐渐减小, 我国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上, 这样才能刺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三) 服务业在产值中的比例加大

由于商品生产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 通过改进技术所能够取得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我国更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将企业的发展重点转向了服务上, 这大大促进了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 居民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家庭消费当中用于娱乐、文化等方面的比重越来越大, 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服务业取得了迅猛发展, 行业体制逐渐成熟, 人力资本的优势也得到了发挥, 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当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

(四) 经济运行更加稳定

在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之后, 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投资增长速度都逐渐稳定了下来, 这说明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能够操持快速增长, 是因为之前我国经济的结构模式比较粗糙, 生产技术水平低下, 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 还有极大的进步空间。而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之后, 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经济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平和的时期。

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面临的问题

(一) 仍然存在风险隐患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形势当中, 社会需求量逐渐增加, 促使相应的资产价格也随之上涨, 经济能够保持高速发展。但是, 这种经济发展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些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和风险隐患容易被掩盖。而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之后,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开始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 这些风险隐患就暴露了出来。比如说, 在我国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的时候, 必然会带来市场的巨大变化, 影响市场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平衡。如果不能够进行妥善处理, 就会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剧烈, 经济收益下滑。

(二) 后发型优势难以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之所以取得了高速发展, 是因为我国政府准确认识到以往的经济模式当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改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品类型等手段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但是,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后, 这些方法的作用空间已经不大, 如果不能够继续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经济就会丧失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陷入经济增长衰退的困难境地。对此, 我国政府应当放慢经济发展的脚步, 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各项因素, 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发型优势。

(三) 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迈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之后, 我国开始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宏观经济的运行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 政府的宏观调控难度变得更大。首先, 物价平衡的难度更大。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是要靠内部消费来刺激的, 而内部消费的增加很容易导致物价的上涨。其次, 收入与物价之间的矛盾。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会受到严重的限制。但是, 物价会保持上涨, 与受限制的国民收入之间形成激烈矛盾。最后, 就业与生产率之间也会产生矛盾。经济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趋势, 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 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与此同时, 人口数量仍然在保持增长, 人民的就业一天比一天困难, 就业与生产率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三、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调整

(一) 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

在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当中, 我国政府对经济增长更加重视“数量”方面, 比如说产量的增加、产值的增加、商品出口金额的增加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而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之后, 我国政府需要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上。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 我国政府在衡量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时, 要更多地以效益性指标为基础, 解决就业困难、国民收入低、物价上涨等问题, 将更多地精力放在化解经济增长中的各类矛盾, 规避经济增长的风险上。只有充分缓解人民沉重的就业压力, 增加国民经济收入, 维护社会无价的稳定, 才能够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足够优秀, 国民经济的运行处于稳定。

(二) 推动市场改革

从我国的经济形势来看, 民间资本力量比较雄厚, 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政府应当积极推行市场改革, 发挥这种内在动力, 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体说来, 首先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政府通过立法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将自身的主要职能定位在监督市场运行上, 减少对企业的约束和干预。另外, 政府要积极鼓励创新, 发挥我国的人才优势,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挥我国后发型经济优势。

(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政府要解决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我国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培训学校, 为下岗人员提供专业培训, 开辟下岗人员再就业的新途径, 解决下岗人员多的社会难题, 为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我国还要彻底落实国企改革。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政府要大力推动国有企业的转型, 保持国有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发挥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对社会岗位的布局进行良好规划, 合理安排劳动人员, 发挥各岗位的劳动职能,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对于当今经济形势的深刻认识和总结。再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之后, 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开始趋于稳定, 内部消费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进一步加大, 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逐渐增强。与此同时, 我国仍然面临一些经济发展的安全隐患, 后发型优势的发挥受到严重阻碍, 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此, 我国应该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进行调整, 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 推动市场改革,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保持我国经济能够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

摘要:2014年11月,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当中”。这是我党对我国当下经济形势的深刻认识和总结。根据这种认识和总结, 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进行调整, 在取向上有所变化。文章将分析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运行特征和面临的问题, 介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应该如何进行取向上的调整。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宏观调控,政策

参考文献

[1]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1) .

[2]祝宝良.2015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发展研究, 2015 (05) .

[3]李海燕, 康洋.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取向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15 (07) .

新发展观与宏观调控 篇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等论述, 体现了党中央对海洋工作的高度重视, 也为广东海洋经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广东省委、省政府认为, 当前广东海洋事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广东将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来抓, 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海洋经济强省。

为顺应经济转型大潮, 广东已将海洋经济定位为重要主攻载体, 把扩充经济总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放在海洋经济上。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以及发展临海工业、海洋新兴产业、滨海旅游业等实施方案, 提出总投资逾万亿元的177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 海洋装备制造业升级和沿海石化基地扩能项目占很大比重, 将助力广东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

网络虚假信息传播与新媒体舆情调控 篇10

关键词:网络传言,网络谣言,舆情调控

1 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

虚假信息,顾名思义,即是不真实的信息,主要表现为虚假言论、虚假网络事件和虚假新闻等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虚假信息逐渐被网络化。新媒体环境中虚假信息主要包括网络传言、网络流言和网络谣言。网络信息借助新媒体平台,形成舆论风暴,继而产生网络传言。传言是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依据且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信息。网络传言有真有假,其中虚假的那部分信息称为流言,恶意的、带有攻击性的流言就是所谓的谣言。无论是真假难辨的传言还是恶意攻击的谣言,在网络的催化下最终都可能形成威力强大的假信息风暴,大大提高对网络舆情的调控难度。

1.1 网络传言的传播

针对传言的概念,可借用我国学者时蓉华在其著作《社会心理学》中对传言下的定义,她指出,“传言是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依据,而人们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信息。”另有学者把传言看作小道消息的一种,认为传言是人和人社会交往中产生的一系列辗转流传下去的话。这些界定能为我们构建出传言的大致框架,为我们理解网络环境下传言的特点和传播提供更一些帮助。

任何信息被传播都源自于一定的动机,传言的产生也归咎于多重原因。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的叠加以及某些突发情况的产生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催生出一条网络传言。单纯意义上的传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本身不具有强烈的反面效果,但是随着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将话语权赋予给公众,传言的不受控程度大大提高了,这要求我们对网络传言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1.1.1 网络传言的信息不确定性

传言是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依据,而人们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信息,这也就说这种信息在传播之初是有真有假的,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思而解码重构的信息。例如2003年非典爆发,大量媒体开始对其进行报道。其中广州的第一波传言中有人称非典“医护人员也不能幸免”,这种将非典描述的十分严重的说法最初受到主流媒体的抨击,认为其夸大了该病的严重程度,但最后我们也知道,这种说法其实是真实的、正确的。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传言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这种特性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再次被加强了,因而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剖析才能辨别真伪。

1.1.2 网络传言的产生突发性

传言本身不具有明确的动机性和目的性,与普通信息一样,传言也随着信息传播的周期性而产生直至消失。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原本信息的潜伏期被大大缩短了,一条信息可以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爆发出来继而成为舆论头条。2012年,微博上爆出“重庆官员雷政富的不雅视频”引起轩然大波,从信息流出到舆论兴起再到事件处理仅用了63个小时。短短几天,官员就因舆论压力而落马,足以体现网络传言产生的突发性特征。

1.1.3 网络传言的传播畸变性

网络上的传言作为新媒体环境下一种特定的社会行为,是不可能完全被禁止和消除的,但若不加以合理调控则很容易产生变形,原本真实的信息就可能畸变为虚假的、恶意的信息,造成一定的舆情破坏。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自2014年9月3日起未在公开场合亮相,自此传言四起,网络上刊载了诸如“揭秘金正恩不露面原因,背后真相竟是如此恐怖”等文章,剖析了其不露面的四个版本,引发了民众的若干猜想。从真实的“身体抱恙”到推测出的“政治阴谋”,传言的发展在信息自由的今天可谓一切皆有可能,这也是网络传言畸变性的一种体现。

1.2 网络谣言的传播

谣言虽属于传言的一部分,但它特指传言中不正确的、具有主观恶意性的言论。具体而言,谣言是信息发布者故意捏造、散布并可能对社会舆论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的假消息。今天,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通过BBS、电子邮件、社交软件和新闻站点等中介方向大众广泛传播,网络的交互性使个体成为了信息的传输者和编辑者,“把关人”功能的强度被大大的削弱了,网络谣言成为了影响社会舆情的重要因素。区别于流言和传言,谣言具有自身的一些显著特征,这使得它成为网络舆情调控中媒体人关注的重点,在厘清谣言传播特征的前提下,才能对症下药、高效治理。

1.2.1 网络谣言传播的主体恶意性

网络传言层出不穷,有些产生即被淹没,有些却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舆论后果,这其中以谣言的危害性最强。谣言之所以能产生强大的舆论效力,是因为在起源之初就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意性。谣言的往往产生于个体,在某些情况下会有团队进行辅助,这些人在某种动机的驱使下故意操作信息、混淆视听,把原始信息根据个人需要加工处理后发布在网络上,以煽动网民舆论。推手“立二拆四”杨秀宇2006年成立了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他擅长抓住受众的心理诉求,发布刺激性、猎奇性、模糊性的信息,利用网民对腐败、情色等内容的关注度,辅之以专业的舆论炒作手法,捧红了郭美美、天仙妹妹等若干网络红人,但也造成了大量网络谣言的流传。此类事件绝非偶然,谣言的产生多源自于类似的恶意助推。

1.2.2 网络谣言传播的监管困难性

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者传播信息的权利从政府和媒介下放到每一个公民手中,言论自由使社会更加多元化,但相应的也使管理部门的监管变得更加困难。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等新媒体在信息的发布时能做到“零时滞”,但相应的在把关人的信息处理方面则有一定的滞后性。传统媒体往往是将信息审查后剔除冗杂信息再进行发布,而新媒体则一部份依赖于受众的反馈。例如新浪微博的“举报”功能,网民根据自身判断能力向官方微博举报违法信息,媒介方审查后确认信息违规再将其删除。这个过程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监管部门处于被动地位,谣言很有可能就乘虚而入,当谣言一旦形成,监管就从预防变成了治理,难度又大大的提升了。另外,面对海量的信息和成倍增加的信息传播渠道,网络审查者必须采用人工审查和机械审查相结合的方法,才能确保最大程度上筛选掉违法违规信息,在资源消耗、操作难度上,谣言在网络平台上控制难度都远高于传统媒体。

1.2.3 网络谣言传播的影响恶劣性

以“7·23”温州特大铁路事故为例,“秦火火”在网上编造了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仅两小时就有上万条微博转载,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也给外媒以契机抹黑中国政府形象,对政府事故善后处置工作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谣言产生的后果是深远的,社会恐慌、信任危机、舆论走向等影响的不仅仅是一时的社会稳定,它更多的影响着一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绊脚石。所以,如何从根本上控制谣言,是新一代媒体人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 网络虚假信息的环境治理

2.1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的网络环境治理

我国政府作为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对整顿网络市场引导社会舆论起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能否做好顶层设计,能否正确决策和把关,决定着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当前,政府部门主要通过出台法律法规来规范媒体和信息传播者的行为,同时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清除网络不良信息,围绕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不断将阳光绿色工程、互联网域名注册服务等一系列整治活动推向深入。

2.1.1 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网络规章制度

政府部门作为依照国家法律设立并享有行政权力、担负行政管理职能的那部分国家机构,对社会稳定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来看,政府引导舆论最主要的方式是行政方式,即政府部门采用行政手段,采取带有强制性或义务性的行政指使、规定、命令等措施来调节或控制谣言的传播和网络舆论的发展态势。根据两高最新公布的司法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从而为造谣和诽谤行为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量化的入罪标准。类似这样对造谣行为进行强制性的司法界定,有助于规范公民行为,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

2.1.2 借助新媒体力量,发挥政府渠道优势

政府除了通过相关部门进行虚假信息监管之外,还应利用媒介力量,使真实信息更加高效的传递给受众。当流言或谣言发生后,政府作为权威组织往往能最先掌握真实信息,但要进行辟谣还需借助媒体的媒介特性。在谣言发生后做到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是政府发挥渠道优势的最主要体现。现在的“官方辟谣”即是政府和媒体的一种成功的结合,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政府机构都在网络平台上发放了自己的官方账号,以便随时发布最新消息,目前都都已拥有百万粉丝量。就此而言,政府部门开发多条信息通路,利用新媒体优势为受众提供真实的、权威的消息,是政府必须掌握的與情调控手段。

2.1.3 提高公民素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培养公民素质,提高社会整体道德风尚。除了“谣言止于真相“之外,我们还认为“谣言止于智者”,如何成为“智者”,少不了政府对道德建设的着力。无论是设置道德模范奖项,还是开展精神文化活动,都是政府对公民素质建设的一种可持续的努力。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受众对谣言有一种信任的偏向性,这源于其对于政府的不信任感和对社会安全感的缺乏,要改变公民的这种刻板印象,政府还需要进行很多努力。

2.2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网络环境治理

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要时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方面做好政府的宣传兵;一方面做好群众的通信员。而网络媒介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媒体本身恰恰是谣言的主要发源地,所以媒介必须践行党和政府传达的基本要求,同时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谣言控制,发挥媒体的主导功能。

2.2.1 体现和践行政府意志,杜绝媒体谣言自生现象

正如朱镕基在1998年在给中央电视台的题词:“群众喉舌,舆论监督,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在我国,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有义务也有能力用媒体自身的权力来维护互联网市场健康发展,以国家政策法规为指导,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同时,媒体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要将大众的心声传达出来,做到不欺瞒群众、不歪曲事实、不哗众取宠、不隔岸观火。媒体作为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在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方面处于特殊的位置,如何处理好政策有效落实和民意表达自由之间的关系,是各大媒体需要认真思考和为之努力的问题。

2.2.2 完善新媒体信息把关手段,积极引导舆论走向

当前网络媒体由于技术优势,在信息把关方面操作更加具体,落实更加有效。对于形成期的谣言,媒介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分析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充分发挥媒体的把关人身份,控制信息传播,剔除虚假言论,封锁谣言源头。从技术上说,可以采取在封锁网站IP、规避关键字词等方式切断违法网站的信息通路。除了机械性的信息监管之外,也可以采用人工的信息处理方法,网站管理人员利用自身权限剔除不符合规范的信息,这种方法更加准确灵活,在信息真实性和规范性的判断上更加准确恰当,但相应的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也就更多。除了技术把关,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也十分关键。在议程设置上,着力宣传正能量言论,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积极正面的新闻报道上,营造和谐友爱的网络氛围。

2.2.3 利用传统媒体优势,加深新旧媒介合作

新媒体除了发挥自身优势之外,也可以借助其他传统媒体的优势。报纸等纸媒在权威性方面比新媒体更胜一筹,公众的信任度更高,在危机公关时权威的传统媒体往往能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在谣言产生之后,新媒体在虚假信息应对方面的时效性结合传统媒体在信息内容方面的权威性,能够更好的扭转舆情走向,同时多条信息通路的开放也能够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降低谣言的模糊性,大大提升辟谣效果。

2.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对虚假信息的应对

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社会分支,在信息宣传中有一定的利益考量,这使得某些企业会在商业竞争中遭受谣言攻击。自商业战争在互联网领域点燃战火那刻开始,网络虚假信息便已悄悄入侵人们的生活。某些不法企业和商家通过雇用“水军”、“枪手”等方式,制造不实言论、发布假新闻来攻击他人,以达到打击行业竞争对手的目的。另外,为了非法牟利,一些信息传播者采用建立假冒网站、雇专人撰写商业软文等方式来制造舆论假象,获取消费者的信赖。“火腿肠还敢吃吗?实在太恐怖了,求扩散”、“安利老板服用纽崔莱保健食品致死”,这些言论都来自于网络,传播者捏造事实称双汇集团生产的火腿肠存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短短两个月内,双汇的股票市值从1000亿元缩水至700亿元。双汇集团、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相继发表声明,称遭遇网络谣言攻击。

针对企业遭受的谣言攻击,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防御和控制。首先,针对形成期的谣言,企业要建立舆情监控部门。在谣言对企业声誉造成影响之前,找到其源头、封锁传播渠道,是防止事件恶化的重要手段;其次,在谣言的高潮期,要充分利用危机公关小组。一旦企业谣言被广泛传播,企业本身必须进行危机公关,及时辟谣才能确保自身形象不被更加严重地破坏;第三,即使在谣言衰退期,也要与受众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受众能了解事实真相,重新树立企业美誉度和可信度,并为企业形象今后的发展进行铺垫。

2.4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对虚假信息的应对

除了政府调控和媒介把关等这些他律手段之外,受众的自律也是建设和谐网络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这个媒介狂欢的时代,互联网使“地球村”已不再是一个设想,但随之产生媒介崇拜性开始侵蚀受众的自主性,人们开始大规模的吸纳网络传达的信息。无论这些信息是否真实健康,人们开始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和娱乐欲望而加入到信息风暴的“弄潮儿”大军中。许多流言之所以最终形成网络舆论,除了网络水军的刻意助推之外,网民的盲目参与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4.1 发挥舆论领袖作用,传递舆论正能量

在新媒体时代,话语权的下放使得一大波舆论领袖产生,这些舆论领袖拥有大量的“粉丝”,其言论的观点性能够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观,所以舆论领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其中网络作家周小平的与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周小平作为一名网络上的舆论领袖,对网络舆情的走向有相当的影响。周小平的出席,体现了政府对舆论领袖的关注。在此基础上,舆论领袖们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和舆论导向性做客观正确的考量,做到与虚假信息绝缘,最大程度上发挥舆论领袖的正面作用。

2.4.2 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做公民自己的把关人

针对草根网民自我把关,就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当代国民要学会建立“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简言之就是在文化方面有自我反省意识和共同创建的决心,要把自己当做中国社会的一份子,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素养。在互联网等公众领域提高自身对信息的判断能力、质疑能力、选择能力和评估能力,在传言、流言和谣言发生之初就通过自身能力加以鉴别,把虚假信息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提高自身法律意识,不盲目造谣传谣,不因利益造谣传谣,了解谣言的危害,做互联网信息环境的维护者。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把网络建设成一片文化净土,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禹卫华.微博虚假信息传播的新问题与应付——以“微博打拐”事件为例[J].新闻记者,2011(5).

[2]王国华,汪娟,方付建.基于案例分析的网络谣言事件政府应对研究[J].情报杂志,2011(10).

[3]周晓红.传播的畸变——对“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3(6).

上一篇:数学故事下一篇:实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