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神文化

2024-08-06

学校精神文化(精选十篇)

学校精神文化 篇1

历史、现在与未来:“思晓”文化的血脉

提起学校文化在学校整体发展中充当的角色, 实验四小的张秋敏校长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学校文化就像一个大脑, 它站位很高, 起统筹、协调、引领的作用。在没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时, 学校工作也可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一旦开启了学校文化, 你就会真正感觉到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得有特色、有品位的重要保障。学校文化就是让我们去思考究竟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上级指派的各项任务与工作。所以, 从学校文化的地位来说, 它就是指引学校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也是在挖掘学校存在的内在价值, 更是办学者的一种追求。

实验四小由红旗村小学与门头村小学合并更名而来。这两所学校, 尤其是红旗村小学, 当时是炮兵子弟学校, 即少年军校, 它是为部队服务的, 学校的军民共建做得很扎实。因此, 这所学校传承了部队的优良作风, 比如集体主义观念、奉献精神与团队合作。

另外, 这所学校有一位英雄教师杜丽丽。1997年, 杜丽丽为了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仅21 岁的生命, 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所以, 学校在做文化整合时, 把这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挖掘了出来。两所学校的教师融在一起, 要用一种文化引领他们。教师是一个有追求的群体, 他们希望自己更向上, 更努力, 更被认可。因此, 只有价值引领才会让教师们有精神追求, 而杜丽丽精神就是引领教师向前走的一面旗帜。所以, 学校挖掘了杜丽丽老师在平时工作当中的点滴小事, 梳理出了杜丽丽精神, 即善良、爱生、乐业、求知, 学校把关于杜丽丽的所有故事及报道放在校史馆中供全体教师学习。为更好地教育今天的教师, 也为了更好地走向明天, 学校将挖掘出的许多关于杜丽丽老师的小故事, 在教师会议当中宣讲, 让大家认识到做一名优秀教师一定要从平凡的点滴做起。人人都是普通人, 但如果大家平时注重自己的修养, 就会慢慢变得更高尚, 更有精神追求。现在每一名教师都是沿着杜丽丽老师的这种精神往前走, 这也是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魂”的东西, 这种精神共识很重要。2013年学校成为海淀区第一个师德教育基地, 这一契机也便于使杜丽丽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张秋敏校长认为, 学校文化不是名词、口号的简单堆砌, 它更多的是在梳理学校自身的历史, 在传承学校、地域的文化, 要把它们融入我们的办学当中。让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孩子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而且要把这些悠久的历史口口相传下去。所以, 文化是梳理历史, 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与工具。同时, 学校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捕捉现实的新的教育理念、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渴望, 也就是要有时代感。最后, 学校文化建设一定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踏着现实的节奏, 引领着学校走向未来的。所以, 它是对过去、现在、未来的通盘考虑。

梳理并提炼学校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既要接地气, 与学校特点相符合, 让学生与家长都认同, 同时也需要有专家的指导与帮助。张秋敏校长认为学校的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长线工程, 所以不能求快, 要稳打稳扎地往前走。

校园吉祥物:“思晓”文化的起点

实验四小比邻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北京植物园,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所学校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这所小学拥有全北京唯一一座校内玻璃温室, 里面有世界各地种类繁多的植物;校园内有五十多棵海棠树, 每年四月, 海棠花开, 芳香满园, 引来了成群嘤嘤嗡嗡的蜜蜂。孩子们选出了两只小蜜蜂作为学校的吉祥物, 它们便是“思思”与“晓晓”, “思晓”, 正好与“四小”谐音。这便是实验四小学校文化的起点。

实验四小的“思晓”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杜丽丽烈士“善良、爱生、乐业、求知”的精神, 始终激励着每一名师生, 为了纪念和传承烈士精神, “杜丽丽文化”成为学校文化。随着顶层设计的推进, 实验四小人觉得它更适合作为教师文化, 即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学校希望自己的文化旗帜鲜明, 又符合学校本身的个性特点。小蜜蜂“思思”与“晓晓”作为学校的吉祥物, 离大家并不遥远, 就在大家身边, 而且蜜蜂勤劳、勇敢,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美好的品质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希冀的孩子们应该具备的品格。与此同时, “思晓”与四小校名相吻合, 又可以体现出一种生态的理念。另外, “思晓”也是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切问近思, 笃行晓理”当中生发出来的。“思晓”文化应运而生。

童趣与生态:“思晓”文化的名片

文化就是一张名片, 它具有很强的区分度, 将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 比如说国家、民族等。对于学校来说, 它也是将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一所学校的教师、学生的气质与其他学校都是不同的, 因为他们感受到的文化氛围不同。那么, 实验四小的文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童趣与生态。首先是生态。张秋敏校长认为, 作为学校文化, 首先应当让孩子们能接受, 而不能是停留在高高在上的大口号上。实验四小的文化是从学校的蜜蜂开始的, 师生都容易接受。在此之上, 学生会意识到“思晓课堂”“思晓课程”分别是什么。在“思晓”文化中, 学生就是主人, 就是自由的, 是开放的, 是思维活跃的, 他们感到学习是快乐的。

第二就是生态。学校文化的生态特点包含了两方面, 即生态资源丰富和重视环保。学校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学校有更多的生态资源, 比如出了校门就是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学校的活动、社团都可以随时走进去, 那里也是学校的实践基地。另外, 北京植物园离实验四小很近。每年春天, 学校举行远足活动, 学生们走到植物园去开展活动课程。实验四小处在这样一个上风上水的地方, 和自然非常亲近。而且, 实验四小的校园植物也特别丰富, 学校还专门编辑了一本校园植物名录。校园里还有一个开心农场。每年4月7日是开耕日, 每班一块地, 让孩子真正亲近自然, 体验劳作的艰辛与乐趣。校园内温室教学大棚—朝露苑, 里面的植物更丰富。这些资源都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给孩子们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实验四小就是要建成一所“海棠花园, 实验摇篮”式的学校。

实验四小对环保工作特别重视。学校楼顶上有太阳能发电, 而这些电都补充到电网里了。另外, 学校两座教学楼之间有回收废品的机器, 废弃的瓶子、纸都可以回收, 还可以将回收的物品兑换成可再生的笔、纸发给孩子们。学校还和青少年基金会合作, 让学生学会垃圾分类, 更好地利用周边资源, 并请专家来为孩子们开讲座。这一切都让孩子们感受到环保就在身边, 我环保我快乐, 环保我先行。

教师与学生:“思晓”文化的代言人

实验四小的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广泛争取了全体师生与家长的意见。张秋敏校长认为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是主体, 要想让文化深入人心, 就要让每一个人理解并内化于心, 外化与行。尤其是学生, 或多或少, 学校文化都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所以, 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文化建设, 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师也是一样, 只有亲自参与了, 他们才会有一种主人翁意识, 学校文化才能进入他们的意识当中。只有当大家认同学校文化, 在实施过程中, 师生才会有主动性、自豪感和责任感。

在此过程中, 所有教师与学生都是受益者。以前, 教师们也做了许多工作, 但都是零零散散的, 比如, 大家觉得远足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也体现了学科融合, 但学校文化的建设, 使教师们找到了这一项活动所属的板块, 同时还会让他们思考在这个板块下还可以怎么做, 这就激发了大家的创造性。而且, 文化建设使大家工作时感到更有归属感了, 他们觉得每个人都有一种存在感和特有的价值。

孩子们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实验四小设计了一个系统的“海棠少年”评价指标, 用五色海棠卡来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表现。集齐五张海棠卡就可以从校长手中兑换一张金色海棠大卡, 这五张卡片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各一张, 也可以是同一种颜色的。五张卡片颜色不同, 凸显出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果是同一种颜色, 代表学生某一方面特别突出, 是他的特长, 我们也会给予鼓励。

学校精神文化 篇2

1.校训:华润行远

办学思想:润泽生命,启迪智慧

育人目标:仁爱宽厚,睿智大气

校风: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教风:进德修业,因材施教

学风:乐学善思,明理笃行

2.学校的办学理念: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3.管理铭:未雨绸缪,高瞻远瞩,刚柔密大,履中蹈和,和合偕习,敬业乐群,顺天应人,修己安人,守经达变,以曲致全,无为而治,宁静致远。

4.工作铭:我们华润全体员工引用新加坡校长委任状中的一段话作为座右铭共勉:

你的手中是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他们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5.家教铭:美好的人生从家开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的教育是同孩子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好母亲是一条大河,孩子趟过您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好父亲是一座高山,孩子踏着您的脊梁可以登上人生的至高点;智力女诗人斯特拉尔在诗中写到:“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儿童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智正在发育。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6.小班化愿景:和蔼亲切每一个 ; 博学精进每一个;智慧创新每一个;仁爱宽厚每一个;温文尔雅每一个;幸福体验每一个;和谐发展每一个;成就梦想每一个。

7.高效智慧课堂“四环八度”的具体内容:细化探究目标,创设探究情境,落实探究实践,优化探究体验,精选探究练习,拓展探究作业,提升探究总结,关注探究发展。

8.学习型教师:以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学习目标,以自我实现作为人生最大的需求。具有扎实的学术根基,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有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能把握教育教学的真谛,了解学生发展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研究,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创造的教师。

智慧型教师:能将丰厚的教育理论积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转化为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专心学习,用心创造,静心育人,潜心研究,静心反思,以“润泽生命,启迪智慧”为己任,给予学生精神的引领,文化的底蕴,能力的提升,创新的发展,幸福的成长的教师。

研究型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善于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教师。

专家型教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和道德的高地上,对某一领域的教育教学问题有综合、全面、深刻的把握。通晓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上卓有成就,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独特的教学风格、高超的教学艺术、自成体系的成熟的教学理论,能引领教学改革向纵深拓展,兼有学者、研究者、教育家的特质的教师。

9.小班化教学方针: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培养习惯,涵养品格,探究实践,启智体悟,关注个性,开发潜能,启迪智慧,发展能力。

10.生命教育的宗旨: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捍卫生命的尊严,唤醒生命的热情,体认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传承书院精神,创新学校文化 篇3

在我们看来,书院是最能体现中国本土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的建筑形式,也最能体现我校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作为中国文化、学校教育与审美精神的综合载体,书院建筑的许多特征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深层意义建构。因此在新校区外观设计上我们强调体现书院建筑的风格特征。比如:从新校区整体布局来看,虽然受到先天的某些局限,但仍然大致中轴对称,同时多轴并列,形成较为规整的格局。教学楼、办公楼、综合实验楼等主体建筑占据主要地位,宿舍、餐厅、活动场地及其他辅助设施则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因此新校区总体布局主次分明、区划清晰、井然有序,又联系紧密,使用方便,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同时,不同建筑体量、大小院落的天井空间与庭院内部不同的设计,既富有变化的情趣,又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这正是书院“礼乐相成”文化理念(主要和次要的统一)的具体体现。新校区在以功能性建筑为主体的同时,辈学亭、三桥、塑像(季子、孔子、吴文藻、章申)、西校门、迁校碑记、书院碑文、领跑者雕塑等也体现了中国书院礼乐传统(实和虚的统一、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统一)的伦理法则。

新校区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营造学校物质的静态文化。从这个逻辑原点出发的话,学校建筑就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布列,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嫁接,文化基因的植入,价值认识的表达,并以此形成一种教育发展的宏大而持续的力量。当然,它必须根植于本土,是江阴高中独有的,并且为江阴高中的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比如,新校区所在地申港与季子有着密切的关联,季札的思想、理念、道德、情操凸显了他在吴文化中重要的历史作用,也与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这是我校不可多得的校本文化教育财富,是极为鲜活独特的教育资源宝藏。再比如,借鉴书院教育的一些特点,也能使我们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文化”转型: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强调“百家争鸣”与“门户开放”;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另外,“今日何成”的校训,“不腐不激”的管理哲学的确立也使我校更好地实现了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共生。

文化是需要营造的,只有精心营造,它才可能更好地生长;营造文化是需要有明确指向的,只有有了明确的指向,它才可能体现文化的力量,即实现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工作从本质来讲,就是一种文化的营造,就是要体现一种文化的力量,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我校在新千年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做时代领跑者”的培养目标,由制度管理向文化领导转型。我们还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养成,成立了21个学生社团组织。

任何学校都总是“有文化”的,形态的区分无关“气质”的高下;任何学校都总是“有气质”的,“学校气质”只与“文化主张”相关。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学校的“文化主张”来锻造“学校气质”:继承与创新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多样与特色的选择、自然积累与主动建构的平衡。

(作者系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校长)

学校精神与学校文化力 篇4

学校文化力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并不在于文化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努力提升学校文化力,真正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志、推动学校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能源。

文化是有力量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确实,“文化的力量”已逐渐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软动力。同样,在教育领域中,“文化的力量”也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这一观点,已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而学校文化力的构建也日益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文化力”不等同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意谓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流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主要表现为学校群体所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学校文化力则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表现为学校文化对学校群体所有成员所产生的认知力、导向力、凝聚力、整合力、推动力、约束力,以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识别力、辐射力、感染力甚至征服力。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文化在校内外的力量体现。一所学校,即便是拥有良好的文化元素,也并不等于它就一定拥有良好的文化力。只有学校成员能创造性地、有效地运作学校文化元素,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力之后,才能够促进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达成。

面对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面对优质教育的不绝呼声,面对教育发展规范化、国际化的世界背景,全面参与社会竞争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资金、生源、师资等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也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面对严峻的现实,学校必须要在竞争的洗礼和磨炼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够在形形色色的竞争中稳操胜券,获得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般而言,学校核心竞争力由教育生产力、学校文化力和教育经营力构成,其中学校文化及其所产生的力量正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而这正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内容和重心所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文化育人”,即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通过显性与隐性的教育途径,再通过师生的积淀、内化,作用于其身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各个层面,使其获得未来成长和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素养。而文化育人的关键则在于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这种学校文化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能够促进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的形成。这种能够为学校和个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的就是学校文化力。

学校文化是有力量的,而“力”是有能量大小区别的。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学校文化建设都必然产生预期的、理想的力量。不难发现,许多学校在文化建设中都存在着趋同流俗的现象,千校一面、千人一腔,缺乏个性。许多学校只是一味地追求校舍的豪华、规模的膨胀,一谈到办学宗旨就必称“以人为本”,说到培养目标则一定离不开“四有新人”,提起校风更是清一色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所有这些都很重要,但这种文化建设的盲目跟风、一味附和,必然造成学校的个性难以体现,学校特征难以为社会大众所识别和认同,学校文化难以起到感染、震撼和激励师生的作用,学校更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并不在于文化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努力提升学校文化力,真正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志、推动学校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能源。而学校文化力的提升,不仅仅表现为学校外在环境文化、表层行为文化以及底层制度文化的不断完善, 更重要的则是意味着学校深层精神文化的凝练、形成和培育。

学校精神学校文化力的灵魂

如果把和谐学校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优美和谐的环境和完善的硬件设施就是这棵大树的繁枝密叶,良好的行为文化是树的枝干,全面和规范的制度是树的茎脉,丰富的校园文化是树的深根,而学校精神则毋庸置疑是大树的灵魂所在。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归根到底决定并制约着学校文化系统的取向和性质。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植根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它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精神,就会变成一个毫无生命的楼房和建筑物的集合。相反,当人们走进一所具有鲜明精神特色的学校,一定会处处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存在。从学校的建筑、布局到校长、教职工和学生的一言一行,再到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人们会明显感到凝聚着一种精神力量,那是一种精神魅力,是一种激涌着、富有生命力、令人感动、奔腾激越的学校精神所创设出的氛围。这种精神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师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唤醒、激发师生崇高的情感和强烈的进取心,成为师生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强大内驱力,对他们道德与价值观的确立、行为方式的选择、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个性社会化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精神, 说到底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学校精神一旦形成, 就会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展示出强大的内聚力, 它能够把学校所有成员都团结在这面精神的旗帜下, 真正发挥鼓舞士气、凝聚师生力量的作用;它能使群体的每个成员产生一种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齐心协力, 服从群体, 服从大局;它能使学校每个成员都产生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 觉得自己的进退荣辱与群体息息相关, 整个群体成员互帮互学, 共同进步。因此, 一个具有良好学校精神的学校, 校风就是无声的命令, 随时随地把师生集合在自己的旗帜下, 团结战斗, 出色地完成群体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学校精神具有强大的熏陶功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染更为重要。俗语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为什么一届又一届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从本校的学校精神、校风教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甚至终生受益,铭志不忘呢?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学校精神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一个学校的校风决定了该校群体的心理定势,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致的态度、共同的行为方式,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个体的心理和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而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常常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学校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通过这种熏陶和感染,引领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观点、生成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学校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充分发挥学校精神,为师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一所精神爽、风气正的学校,犹如一座春风化雨的熔炉。一个学校如果有井然有序的教学环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校纪,优美整洁、文明礼貌的校园环境,严谨刻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心理环境,对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进步,无疑会产生有力的群体促进效应,而这种软性的、无形的促进作用,是学校各项硬性规章制度所无法企及的。因为规章制度强调的多是消极抑制的方面,所要做的多是“抑恶”;而学校精神的促进作用,则会使师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更多的是在“扬善”,会形成对学校所有成员具有巨大感染力的积极心理气氛,对一切与学校精神相反的错误倾向、心理与行为问题,具有无形而实在的抵制作用。

一言以蔽之,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力量深入骨髓。当精神站立起来时,所有的努力都变成自觉、自动和自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倾其所能,倾其所力。这样的努力中充满奋斗的激情,充满体恤的关爱,也充满人性的光辉。有了这样的精神作为支撑,教育质量、学校声誉、社会评价,一切尽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这里有一种魔力,一种能够让教师工作到腰酸背痛,但心里却不感疲惫的魔力;一种能够让学生“不待扬鞭自奋蹄”,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而永不停止的魔力!

知根植根育根紧握学校精神之根

学校精神是学校品格的凝练和神韵的描述,是教育目标的诠释和教育内涵的解读,更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学校精神的内涵应当包括“六观”,即理想观、能力观、人格观、人际观、道德观以及思维观。它能极大地影响师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学校精神包括爱国爱民、爱家爱校的理想观。一个人只有爱家、爱校,才能进一步升华至爱民、爱国;每个人都要从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国之心;胸怀祖国之志,才能践行报国之愿。这不仅是一种政治理想,也是个人理想系统中的最高层次,它决定并形成了学校所有成员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信念体系。有了这个思想基础,学校师生才会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热情奔放、创劲十足,才能有勇气克服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也才会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国家、人民、学校、家庭和自己的荣誉,真正践行爱国如爱家乡,爱民如爱父母,爱家如爱身体,爱校如爱家。

学校精神意谓开拓进取、创造创新的能力观。这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是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教学、勤奋学习、积极工作,以及培养开放意识、艰苦奋斗精神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必不可少的心理力量,也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必由之路。开拓进取品质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拓进取的品质,来源于高尚的追求,即要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国家、人民、社会的需要联系在一起,而探索、创造和创新,则是开拓进取的推动力。因此,学校要倡导教师对真理的不懈探求,鼓励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发展,鼓励全体师生以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去求知,去探索,去创造。

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人格观也是学校精神的主要内涵。勤奋刻苦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范畴,它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古之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到今天发愤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古今中外无数伟人的生动事例无不清晰地昭示我们:一丝不苟地治学处事,尊重真理,坚持真理,不慕虚名,不尚空谈,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再加上超常的毅力、耐性和不计代价的投入,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学校教育要用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励师生,点燃他们心中的精神明灯;要用不畏艰难、不畏权贵的精神气魄感染学生,鼓舞他们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团结协作、关爱互携的人际观同样是学校精神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校长、教师、职工、学生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一环不可或缺。“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还需绿叶扶”,唯有群体凝聚成一个坚强的整体,才能充分发挥群体的整合力量,使生活在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体会到群体的温暖和力量,人际关系融洽,在互帮互学的心理氛围中共同提高。要通过教育、管理、引导、激励等手段形成内聚力,让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学校精神真正转变为学校的一种财富,一个团队具备了这种财富就能齐心协力,实现团队效益的最大化。遵纪守法、文明待人的道德观是学校精神的又一内涵。学校文化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但学校精神的内核———“立德”树人却永远不会变。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希望必须倚赖于社会的法治以及个人的道德,而个人的道德是我们整个世界永远的良知。因此,“立德”必然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文明守法、尊师爱生、尊老携幼、勤俭节约、注重公德、爱护公物、文明礼貌是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学校应坚持“不逐分数第一,育人人格至上”的理念,坚持将“立德”作为所有学校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核心,使学校成为敦立品德的熔炉,将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同时也为树立文明的校风奠定基础,这样才能面对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等带来的新挑战,才可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学校精神还包括民主意识、学术自由的思维观。学校离开了民主、自由和宽容,学术和学问就不可能得到存在和发展。因为学术和学问总是在交流、沟通、碰撞甚至试误中进步的,倘若不能容忍多样性,不能容忍错误,也就等于拒绝真理。从历史上看,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倡导“兼容并包”的治校理念,给当时的北大和新文化运动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学术空气和民主空气,造就了北大世纪的辉煌,也为新思想、新学科、新一代人的成长铺就了丰厚的温床。因此,民主治校、民主建校、民主管校、学术自由、心理优化有了更为充分的保证。在这样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学校精神必将充满张力,对内能聚合人心、塑造人格,对外能彰显校誉、铸造校品。

打造学校精神提升学校文化力

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碎片上升为文化的整体并积淀成为文化底蕴,进而锻造成一种独特的学校精神,是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全力打造学校品牌形象的关键。

和谐校园要有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学校文化。和谐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是优秀的隐性教育课程,师生正是在学校和谐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自己内在的良好素质,形成自己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碎片上升为文化的整体并积淀成为文化底蕴,进而锻造成一种独特的学校精神,是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全力打造学校品牌形象的关键。要以教风建设为突破口。学校的发展,教师是根本。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动力。教师不发展,学生就没有发展,学校也不可能有发展。有名师,而后才能有名校。诚如开创清华大学“黄金时代”的梅贻琦校长所言,教师是一所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人文环境、平和的生活气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健康丰富的资质素养,都是促进学生茁壮成长、健康发展所必须的土壤。很大程度上,学风取决于教风,所谓严师才能出高徒。好的教风滋生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真的良好学风;不良教风则惯纵助长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的坏的学习风气。有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融入教育,学生才能总是保持旺盛的学习干劲,刻苦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

积极发挥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任何一种学校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授、改造或创造,都离不开主体所发挥的作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学校的精神文化产品不仅会失去其创造性、继承性,而且原有的精神文化传统也将不再具有生命与活力。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更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造潜能,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运用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从而确保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并成为学校中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实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所说的“文化自觉”。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 是建设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的希望所在。为此, 教育活动应当坚持动机、过程、效果的统一, 不单纯以结果的愉悦为教育的最高追求, 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 使学生保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乐观向上的心态, 从而形成学生持续发展的心理动因, 并通过过程的积淀最终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

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的关键作用。大量事实证明, 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学校精神, 领导是关键。学校管理者承担着推进学校和谐文化建设的重任, 因此, 学校管理者应当把握打造学校精神的途径。管理者要明理, 树立正确的理念, 设计明确的愿景, 梳理清晰的思路, 要保持自身显性理念与隐性理念的一致;管理者要动情, 要有对事业的热情, 对师生的深情, 对家长的真情;管理者还要得法, 要实现原则坚定性与方法灵活性的统一, 事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 突出重点与整体优化的统一, 以追求实现和谐的教育图景———环境怡情, 教学养性, 氛围育心。管理者更要平易近人, 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宽容、富有活力的教育气氛和校园文化氛围, 使教育与管理浑然一体, 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 干群之间的和谐互敬, 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学, 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助。

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网络。在学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学校教育是主体,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依托, 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沟通、协调同步, 才能发挥最佳整体效益。以社会教育的文化环境而言, 整顿清理文化市场, 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品, 兴建健康有益的青少年活动场所, 使社会主流文化和学校文化相吻合, 促进社会文化对学校精神的影响力。毫无疑问,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结晶体”, 也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原料”。

华峰中学学校精神文化 篇5

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就读三年,受益一生。

办学理念: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

办学目标: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向往、教师留恋的学校。学校精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奋发有为。

教师精神:非奋斗不可,非干好不可。

校训:厚德博学求是笃行

校风:博爱和谐严谨创新

学风:爱学会学博学

教风:勤教善教乐教

学校校歌:《我们从这里起航》

学校校刊:《华峰情》

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建设探讨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 “工匠精神” 文化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04-02

2016 年“两会”期间,“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6 年 5 月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教育部将活动主题确定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国制造 2025”制造工业强国战略背景下,“工匠精神”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中职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建设“工匠精神”文化,对中职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式的“工匠精神”培育十分重要。

一、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内涵

自“工匠精神”一词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和学者纷纷对其内涵进行解读与诠释。李宏伟、别应龙的“五质说”将“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五种精神特质: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福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以及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许纪霖将“工匠精神”解读为一种专业精神,更是一种信仰,它所追求的就是卓越。张琰、匡英将“工匠精神”概括为四方面:精益求精的追求、敬业奉献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严谨、凝神专一的坚持。虽然学者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纷说不一,但是对“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认同却是一致的。因此,在借鉴专家、学者对“工匠精神”的解读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的内涵概括为:中职学校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要求,响应国家号召,以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为物质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以爱校奉献、爱岗敬业、精业乐业、追求卓越为主要内容,并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和享有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工匠精神”文化认同障碍

文化认同也称为文化身份认同,可定义为某人作为某个群体或文化一部分的感觉。“工匠精神”文化建设中,中职学生对自己作为工匠这个身份是否认同,是决定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是,就伴随着电视机、游戏和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而言,要他们摆脱手机与互联网的吸引,沉淀自己,认同自己的工匠身份,心无旁骛地钻研技术,绝非易事。因此,“工匠精神”文化建设障碍主要在于职业精神沉淀不够。此外,社会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仍然不够浓厚,部分行业尚未建立对“工匠精神”的高度认同,相当数量企业仍然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以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家长对小孩过度保护,在家庭教育中不舍得让孩子从事辛苦的劳动,存在“官本位”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好品质。社会、行业、企业、家长对“工匠精神”文化尚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三、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建設策略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工匠精神”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培养学生专业实操能力的低层次工作,而是一个具有很高层次的系统的复杂工作,这是当前中职学校顺势而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体现,也是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当前社会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时代主题中,中职学校在开展“工匠精神”文化建设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从“高大上”到“接地气”。在古代,“工匠”可以说是特权和身份的象征,只有皇宫贵族达人显贵才有条件享受“工匠”制造的精美用品,“工匠精神”是“高大上”的象征,“独具匠心”“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之类形容“工匠”技术的词语让人感觉脱离实际、遥不可及。但在当下,在“中国制造 2025”制造工业强国战略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已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工匠精神”已经转化为人本化、平民化、大众化、可教育化的理念。因此,中职学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学生传统观念里“高大上”的“工匠精神”转化为“接地气”的职业精神。因此,应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深入挖掘地方支柱产业中的“工匠”典型,立足学校办学实际,深入挖掘学校优秀毕业生“工匠”典型,用本地、本校的杰出人物和代表,赋予众多“工匠精神”可视化和可供模仿的原型,凸显行业特点和办学特色,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并不高高在上,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完成从“高大上”到“接地气”的转身。

(二)从传统到现代。“工匠精神”文化完成从“高大上”到“接地气”的转身后,就要采取措施让其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校园传统文化里有着优质的职业精神成分,它对学生职业思想的养成至关重要。“工匠精神”文化要在汲取校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转化成现代化职业精神,刺激学生产生文化认同。首先,从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汲取营养。中职学校培养一线技术劳动者,崇尚劳动的校园氛围会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向往和追求,甚至归宿感。其次,要营造崇尚技能人才的校园文化氛围。技能是学生今后安身立命的本领,是攀登“工匠精神”的阶梯,优秀毕业生介绍、专业介绍、技能实训、技能考证、技能讲座等形式都可以营造崇尚技能人才的校园氛围。最后,营造创新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具有创新的观念才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层面、多种领域去寻求答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中职学生具备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就能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创造惊喜,向“工匠精神”靠拢。

(三)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工匠精神”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不仅需要在第一课堂上教育,而且需要在第二课堂上弘扬,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渗透和融合才能促进“工匠精神”文化在校园里茁壮成长。从宏观层面上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就是“工匠精神”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德育工作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和名利观,养成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在校爱校,遵守纪律,爱学习,爱劳动。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注重积累与沉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工匠精神”文化让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相互结合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和更详细的要求,公共课结合专业课程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细化学习要求和岗位规范,创新教学方法,规范考核标准,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向行业、专业技术标准对接。职业精神与专业技术标准相结合,促进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精业乐业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文化建设的第一课堂。专业兴趣班、社团锻炼、企业轮训、顶岗实习是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学生融入一个志同道合的团体里,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岗位和企业对自己的要求、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从而养成“敬业乐业精业”的职业精神。

(四)从企业到学校。“工匠精神”的解读不应简单地解读为“工匠的精神”,而应当将主体更多地延伸到企业,上升到企业的追求、行业的标准,形成企业文化、行业标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现代企业管理最主要的内容。“工匠精神”文化建设就要做到加强校企合作,将“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渗透融合到学校文化建设中,以实现学校输送的毕业生质量与企业需求的人才质量相吻合。总体而言,就是汲取优秀企业文化的营养,从企业的使命、企业的愿景、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中提取“工匠精神”,从而更加合理地设置专业,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改进实践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方法,实现“工匠精神”背景下校企文化的交换、分享、创造和整合,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专业技能,养成专业精神,零距离实现向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实现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五)从幕后到台前。2016 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大国工匠》节目,让长期以来沉淀在行业发展速度和企业发展规模光芒下的“工匠精神”走到全国人民的面前,为世人所重新认识,获得高度的关注。这档节目的播出,使得“工匠精神”文化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重新审视现有制度、政策安排、評价体系对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利引导,行业、企业重新认识发展速度与企业寿命的关系、发展规模与企业质量的关系,学生和家长重新审视教育观念。因此,中职学校也要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建设好学校网站、校刊、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学校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技能比赛、表彰大会等大型学生活动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讲好在校生“工匠”的故事,让本专业、本校、本行业的“技能达人”“匠心青年”“大国工匠”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学生追捧的“大神”“明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近年来,中职学校毕业生数量虽多,但是质量上有待提高。企业对毕业生需求从粗犷型向精细化发展,经济建设急需具有“工匠精神”的一线技术人才,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迫在眉睫。中职“工匠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意义重大。我们相信,只要能做到从“高大上”到“接地气”、从传统到现代、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企业到学校、从幕后到台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就会融合出新的文化建设范式,绽放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2]陈国明.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M].安然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1

[3]付首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

[4]周志友.德胜员工守则[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5]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

【作者简介】李 婵(1983— ),女,广西玉林人,硕士,广西玉林农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途径探索 篇7

一、准确定位, 用心规划, 大力宣传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决策者在2005年由一所民办学校改建初始, 经过深思熟虑, 多方求证, 绘制了学校宏伟的发展蓝图。学校愿景:建设区内龙头, 市内一流, 省内知名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精品学校;办学目标:学生成才、教师成名、学校成功;学校精神:追求卓越!核心理念:让每一名学生自信自强, 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培养目标:会学习、会做事、会共处、会生存;工作理念:为了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而努力;学校形象定位:活力、和谐、文明、上进;学校校训:志存高远, 责任为先;学校校风:扎实高效;学校教风:尽心, 尽责, 尽善, 尽美;学校学风:会学, 乐学, 勤学, 博学;学校口号:进步每一天, 快乐每一天, 成功每一天。学校通过校会、教工会、主题班会、广播、校园网、校报、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媒介强化宣传, 不断传播学校精神文化的理念和价值, 使之深入人心, 逐渐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

如今, 5年过去了, 学校已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干群、师师、师生、生生关系和谐、融洽、民主、平等, 并对所在社区、地区文化以及学生家庭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领导垂范, 榜样示范, 努力实践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领导不仅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倡导者, 还是率先垂范者。一所身处末流, 近乎关门的学校, 仅仅过了不足两年就变得声名鹊起、人气如虹, 与当地一所老牌地方名校形成犄角之势, 这与校领导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

最初, 校领导带领学校领导班子白天听课、评课, 和老师共同研究教材, 晚上分头进行家访, 苦口婆心地宣传学校新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措施, 诚恳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批评, 真诚挽留准备转学的学生。曾为留住一个学生, 连续三个晚上家访, 终于感动了家长和学生, 遏制了转学风, 学校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领导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成为实践学校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的楷模。

学校还有意识地培养典型, 树立身边的榜样, 使学校精神文化的理念和价值形象化、具体化, 使师生员工有学习追赶的目标, 进而增强理念和价值的可信度和感召力。为此, 学校深入开展各种创优争先活动, 树立身边的榜样, 发挥先进人物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实践中的表率作用。为保证教学质量, 附中教师不分上班与下班、工作日与休息日;为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 反复地进行课堂设计;为资助家境困难学生默默拿出自己的工资;为让住校生能有家的温暖, 起早贪黑, 细心照料;为了解学生, 不辞劳苦远途奔波做家访……附中教师诠释着“尽心, 尽责, 尽善, 尽美”的教风。

三、勇于探索, 深化教改, 不断提升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要体现人文性和现代性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文化不断契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为此, 学校狠抓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围绕新课改抓课程改革、理念创新、教法创新、学法创新。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 学习先进单位的教学经验, 学校先后派教师南下广州、洋思、东庐、梅岭, 北上杜郎口, 蹲点听课, 博采众长, 吸取精华, 并结合本校教学实际, 从导学案的设计、使用入手, 确定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生本教学模式。“超前一步, 领先一路”, 教师在课堂上精讲点拨,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40分钟是老师帮助学生学习的时间, 是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的时间, 主宰课堂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教师的角色是平等中首席。课堂上, 不见了老师夸夸其谈、单边活动的独角戏, 更多的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协奏曲, 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大舞台, 是学校最大的动感地带。拆掉了讲台, 搬走了讲桌, 把教室变成学习超市, 把学习的空间与快乐还给了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将其作为班级管理和组织教学的基本单元。这种“利益共同体”有他们自己的个性化命名, 有感召力的口号, 具有创意鲜明的标志, 组长不固定, 组内成员轮流当组长。疑难问题, 小组内争论、磋商, 在智慧的碰撞中合作学习, 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

四、创设平台, 丰富活动, 用心培养学校精神文化

参与活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体验。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除每年定期的春之声诗文朗诵会、英语文化艺术节、秋季运动会和元旦文艺汇演外, 还有不定期的演讲会、歌咏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学校的活动课程以传统文化为抓手, 办出了特色, 走出了一条学生喜欢的“自助餐”式的活动课形式。

礼仪课从学生的言谈举止、坐立行走细节入手, 强化对学生的礼仪教育, 不仅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打造了健康、积极的精神面貌, 也为他们的人格魅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书法课是学校为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采取的又一举措, 让学生在“点横竖撇捺”中, 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乐团共培养团员180多人, 不仅提高了学生个人和整体演奏水平, 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韵味, 陶冶了情操, 愉悦了身心。市艺术节上大气磅礴的演出, 获得满堂喝彩。武术课上学生在攻守进退、刚柔虚实的动作变化中, 强健了身体, 涵养了身心。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剪纸也是学校活动的一个亮点。此外, 学校还设立了围棋、中国象棋、篮球、足球、乒乓球、合唱团等活动课程, 学生随自己意愿选择。下午三节课后, 学生各就各位、紧张有序。走进附中的活动课堂, 感受到的是文气、朝气, 是活力与动力。师生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熏陶, 进而加深对学校精神文化的感悟、体验和认知。

五、规范制度, 加强约束, 有效推进学校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引导、熏染和规范师生行为的价值和理念, 本身不具有强制性, 是“软约束”,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还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来作“硬约束”。

建校初, 校长亲自起草的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全员目标责任制合同》等16项教学管理文件, 通过几年来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 已经丰富到四十多种规章制度, 条理清晰, 执行有力。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 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 极大地激发了全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学校工作呈现出教学上精益求精, 成绩上你追我赶, 教研上百花齐放, 管理上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检查名列前茅。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把这些强制性的规章制度与办学理念结合起来, 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六、优化环境, 注重细节, 精心培育学校精神文化

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陶冶师生情操, 提升师生修养, 启迪师生心智, 也有利于塑造学校的美好形象。学校坐落在蒲松龄故居西, 悠悠淄河水畔, 郁郁杜坡山边。走进校园, 碧绿的草坪传送着清新, 各种知名和不知名的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地掩映着一幢幢古朴而庄重的建筑, 给人一种恬静而温馨的感觉。拾级而上, 一面巨大的影壁上, 几个篆书大字格外醒目:“仁义礼智信, 忠孝节勇和”,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这样的环境浑然一体。

校园内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 悬挂着一幅幅隽秀的字画, 中外名人大家的名言警句书写其上, 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体现新世纪前沿教育理念的新内容充实其中。师生穿梭其间, 似时时处处聆听先哲的教诲, 处处时时与大师对话。四根立柱上镶嵌着“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的标语, 醒目的标语牌更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教学楼走廊上, 悬挂着青少年应具备的三十种优秀品质;教室外墙上, 定期更换着学生的主题专栏;教学楼墙上橱窗里的照片是被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在这里,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 外在环境与人的心理需求相调适, 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相促进, 从而激发广大师生爱校如家的心理意识, 推动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和发展。

七、隆重典礼, 规范仪式, 强化升华学校精神文化

典礼仪式是强化广大师生对学校价值和理念认同的有效途径, 也是进行教育熏陶的重要形式。学校通过组织升国旗、唱国歌、朗诵校训、唱校歌、面对国旗和团旗宣誓、学期开学和结业等各种典礼仪式, 来巩固和升华全校师生对学校精神文化的认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结业典礼上对优秀小组及其组长进行的表彰奖励。物质上的奖励, 精神上的鼓舞, 使这些“利益共同体”更紧密地团结合作,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目标。因为小组合作不仅体现在课堂上, 也体现在日常的管理中, 从卫生扫除到“一拳三操”, 学生既是参与者, 又是管理者。小组合作不仅促进了班级管理, 更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些用心的典礼仪式设计, 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生的正向行为, 折射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影响。

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证明,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不是嘴巴讲出来的, 口号喊出来的, 标语标志出来的, 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就像一个人的气质, 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淄博师专附中精神文化建设的脚步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扎实。

参考文献

[1]顾建德, 渝志杰.关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考.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 (3) .

精神文化——学校的生命和灵魂 篇8

那么, 学校精神文化的魅力和作用的突出表现有哪些?

一一、人本的校园精神文化是和谐学校建设的永恒精髓

校园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 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它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工作作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等在内的有机整体, 是学校的“意识形态”。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内隐文化工程, 是学校物化理念、制度理念、管理理念和育人理念的树立和完善过程, 具有全面性、目的性、战略性和人本性, 涵盖和贯穿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必须关注校园人的发展, 关注校园人的精神世界, 必须将个体的自然人凝聚成和谐的校园人的集合, 充分发挥其校园人群的合力和作用。

笔者考察济南十二中发现,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坚持以“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指导, 坚持“上好每一节课, 关爱每一个学生, 对每一个家庭负责”的庄严承诺。学校长期以来坚持让家长走进课堂, 倾听家长意见, 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杨江红校长及其他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并真诚帮助青年教师打造优质课, 学校涌现了大批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和一等奖优质课。近些年, 学校还为市区教研部门输送了大批专职教研骨干。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富有特色的自我教育活动和校内社团活动, 让学生、教师和家长感受到真切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管理的真谛, 学校也先后获得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济南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等数十项省级以上荣誉。走进山东, 我们领略到山东兖州一中坚持“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教育理念及“胸怀应然目标, 办好实然教育”的办学思想, 观摩了“严格规范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谁都能成功”的课改展示, 考察了“成功源于良好习惯, 习惯来自习惯养成”养成教育成果, 我们发现, 这所学校的课改成果和教育质量享誉省内外。学校聘请学生作为“校长助理”、“总务主任助理”等, 让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我们领略到学校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管理的和谐性, 更看到了师生团结向上的合力, 百年老校光环倍加耀人。

二二、向上的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奋斗的力量源泉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高尚的追求, 使生命变得壮丽, 使精神变得富有;庸俗的追求, 使人生变得昏暗, 使青春变得衰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目的在于培养积极向上的校风, 倡导严谨高效的教风, 树立积极进取的学风, 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 建设宽松雅致的校园。为此, 学校要重视向上的精神文化对教师和学生的群体激励作用, 树立富有情趣和教育意义的精神文化载体和文化实体, 发挥先进人物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和榜样作用,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优活动和争先活动, 使学校精神文化的理念、价值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 增强理念和价值的可信度和感召力。

山东省文化底蕴厚重, 学校校园内涵丰富, 特色各异。走进山东兖州一中、济南三中、济南十二中, 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巨幅标语, 集中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兖州一中“教育使人成为人”、济南十二中“此处桃花应满园”、济南三中“成功来自坚持执着地创造奇迹”等巨幅标语让人立刻感受到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这些学校校园内文化氛围深厚,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融, 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并重, 让人感受到学校治学的严谨和育人的合力。我们发现, 这些学校的校园文化载体比比皆是, 孔子像、文化石、雕塑、文化橱窗、标语牌、校刊校报、学校建筑等, 让人感受到学校对先知哲人的敬仰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让人萌发向上和进取的力量。如果说兖州一中校园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做人从知耻开始”“人人有才, 人无全才, 扬长避短, 人人成才”等展示和警语, 可窥探出学校德育工作的用心良苦, 那么“一中的学生应该比别的学生更优秀”“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至苦寒来”等宣传可看出学校对莘莘学子的寄托和鼓励;操场上“2000米拿不下, 将来怎能闯天下?”“队形更紧张, 口号更响亮, 步伐更整齐, 精神更饱满”“大家齐努力, 跑出齐鲁第一操”等鼓励性标语更凸显了学校重视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课间全校学生集中之快和整齐划一的7分钟跑步, 更是展现了一道师生团结进取的风景线。

三三、特色的精神文化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

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集中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上。先进而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是学校长期而深厚的文化积淀, 是师生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内在涵养, 适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办学思想必将产生一股强烈而无形的魅力, 吸引师生强烈的认同。教师认同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会自觉贯彻学校的办学思想, 使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与之相符, 形成特有的教师品质和涵养, 促进师生愉悦、健康与和谐发展。学生认同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 将会自觉或自发地组成共同爱好的发展群体, 促进自身独立人格的形成、自信个性的培养、乐观心态的养成、兴趣爱好的铸造。师生从学校实际出发, 在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发展志向引领下, 必将形成特有的办学特色。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建校近60年, 校长王志刚提出:“文理相通, 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文理相通, 人文见长, 身心和谐, 品行高雅”的办学宗旨, 重视社会责任教育、人文素养培养、文理基础打造、重实践求创新, 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形成基研型学科课程、校本特色课程、研究型课程的统一, 形成了“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新型教学模式。在德育方面重视生存训练和活动创新,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组织各种类型的社团、俱乐部、兴趣小组、学习小组等团体 (如文学、体育、美术、棋类、文艺、书画、器乐、电脑及文化类等等) , 大大增强学生素质。“负担不重, 质量较高, 素质全面, 扬长发展”的办学特色已经形成, 学校的榜样影响享誉市内外。高三毕业班高考成绩在市、区名列前茅, 全国一流名牌大学录取率不断提高, 各类优秀学生成批涌现, 一大批学生在国际、国内、市区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考察中我们发现, 这所学校就是靠办学特色跨入上海市重点中学行列, 许多办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学校特色精神文化表现学校办学自身的特质。如果每位师生都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 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 必将焕发校园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促成办学特色潜质的形成。校园文化, 尤其是校园精神文化, 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和竞争实力。学校为学生主动营造积极和谐的富有校园特质的精神文化, 并让师生一代又一代的为之努力和完善, 最终将积淀成为一种学校精神, 造就学校的办学特色, 提升学校的文化竞争力。

四四、适合的精神文化是永葆学校生命发展的灵魂

学校的精神文化, 是一所学校为追求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谋求永续发展而创建起来的。它经过学校长时间的积淀、由办学理念的提出到整合, 再加以提炼, 逐步形成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共同意识。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学校自身文化的独特性, 符合学校自身发展情况为出发点, 发扬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办学理念, 紧密结合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学校自身的发展轨迹, 不断探索摸索与实践总结, 必将形成符合自身个性的独特的办学风格与办学思路。

济南三中校标图案由三个篆体的“中”, 似昂首挺胸的三个人形, 体现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其造型姿态矫健、英气勃发, 显示学校朝气蓬勃的活力和办学的雄厚实力。三个人手挽手、肩并肩, 标志着学校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和同心同德、共创三中美好未来的意愿。三个“中”字既凸现“三中”的表面含义, 又隐喻济南三中办学指导思想的以学生为本, 学生在我心中, 真情在我心中, 爱心在我心中的内在含义。图案的颜色以绿色为基调, 突出学生的“绿色”成长和学校生生不息、昂扬向上的持续生命力。中间浅绿色“中”字代表孩子进入三中时的稚嫩, 两边深绿色“中”字代表孩子经过三年的培养和教育, 生命逐步迈向成熟。生命的绿色还会使人联想到广袤的森林, 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寓意, 表现三中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在自己的理念和文化引领下, 这所学校发展迅速, 成了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品牌学校。五十多年来, 济南三中为社会培养了包括两院院士卫星导弹专家李济生、火箭专家周加林, 周易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刘大均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生命和发展根植于一定的土壤。精神传统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 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根基和灵魂。精神传统制约着学校文化气质和教育风格的形成。不同学校可以有不同的教育风格, 但生命发展意识却是相同的, 坚持适合自己的精神传统, 才能促进学校文化生命的延续和教育的发展。这种精神传统一旦形成, 就会以强大的影响力规范学校教育的精神气质, 并最终影响每一位师生的教育行为和学习行为, 永葆学校的生命发展。

总之, 人类创造了文化, 文化塑造了人, 学校生命发展离不开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历史的沉淀, 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是学校现实发展的主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无形资产。一所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特有的精神文化, 每一个人都会因此得到滋养而发展。当一批批学子从学校走出去的时候, 带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智慧, 同时也带走了学校特有的文化烙印。一所有生命力的学校, 真正能长盛不衰的原因不在于它有多大的物质空间与多少资产, 最根本的是在于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的脑海与心灵之中。学校的精神文化正是学校文化的精髓, 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

浅议学校精神文化的创建 篇9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它能创造出一种潜伏的、弥漫的、浸染于整个校园的精神风范,激励着学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品牌。让校园文化建设“接地气”,就是不脱离学校实际,不脱离学生这一群体,贴近师生生活,提炼传统文化,用科学的育人理念引导、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人校合一,凝神聚力,使学校充满催人奋进的人文魅力, 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向阳精神的内涵

1.“庄严教育”和“精气神 ”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构成“向阳精神”的第一层内涵。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教育是一件庄严的事情,庄严的教育是在认真、严肃、专注、敬仰的环境中对师生实施的教育。庄严会使人认真对待,庄严会使人有责任,庄严会使人树立坚强的意志。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评价一所学校,首先评价他的校长”。我们不缺乏有思想的教师和校长,缺乏的是有行动力的人。其实行动力来自一种责任感,来自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好的领导要精满、气足、神旺;好的教师要精足、气扬、神效,“做强、做实、做精、做细 、做新”的教育精神 ,就是一个学校的“精气神”,就是一个学校名片。提振精气神,具有时代内涵,呼应人民期盼;提振精气神,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也是净化自我的过程。对教师来说,“精气神”是理想信念,良好的“精气神”状态是职责所在。好的学生需要精气神,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器宇轩昂,灵动鲜活,课堂发言声若洪钟,责任面前勇于担当;活动中精神抖擞,纪律严明,生龙活虎,永不言败,做一个豪迈的中国人。

“精气神”教育渗透教育的全过程 ,涵盖从事教育的所有人,这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这就是博大的教育智慧。

2.昂扬向上、永不言弃 、高雅坚韧、公平公正是“向阳精神 ”的第二层内涵。教育需要激情 ,教育需要坚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成长需要教育者精心的陪伴,需要教育者耐心的坚守。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要坚守教育的人文情怀,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要促进学生的心灵发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一种执着。

作为教育工作者, 高雅不仅仅是仪表的庄重大方,更是行为的严于律己,有礼有节,张弛有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学生昂扬向上。

公平、公正是不断修正管理方向的“罗盘”,是利于克服管理顽疾的“良药”,是强化“团队精神”的“凝胶”。落实教育公平,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我们就要坚守师生成长、学校发展各项工作公平、公正的底线,不怕遇到阻力、遇到障碍,积极营造“有理想 ,负责任 ,会学习 ,善合作”的公平、和谐的阳光校园环境。

二、教师如何塑造阳光心态

我认为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朱永新教授曾说过:“我总觉得我们的教师不够阳光, 大家埋怨得多,建设得少。”想一想,做教师真的好累,但凭着我们的良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每个同学创造最好的条件,帮助他们成才。面对纷繁的工作,我们更需要有阳光心态,要从这些琐碎的事情中去寻找快乐,宽容过失。虽苦尤乐,这就是我们做教师的乐趣。

其次,改变态度,培育心情。魏书生曾经说过:“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就试着改变自己。用一颗健康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一切, 你会有意外的收获。”心态影响人的能力,能力影响人的命运。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你每天的心态, 如果你能保证眼下心情好,你就能保证今天一天心情好;如果你能保证每天心情好,你就会获得很好的生命质量,体验别人体验不到的靓丽的生活。

用劳模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篇10

一、劳模精神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导向和基础

(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劳动模范始终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享有崇高声誉,备受人民尊敬。”劳模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级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无私奉献。劳模是民族的精英,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建立不朽的功勋;他们是国家的栋梁,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是社会的中坚,用自己的才能为各领域的事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价值;他们是人民的楷模,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劳模精神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劳模精神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丰富了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具有先进性、责任心、创新性等鲜明特征。

(二)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劳模精神教育的缺失

首先,学校文化中劳动价值教育缺失。在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价值选择已经成为每一个法制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学校也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其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与冲突,使学校面临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而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期,人们对劳动价值和劳模精神的关注度也在降低,劳模价值无法正确体现。相反,社会中一些道德滑坡、腐败、拜金主义、功利思想和“四风”等现象的存在却影响着学校的文化建设。

其次,学校文化中师生思想观念错位。学校部分师生所表现出的劳动观念不强、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自立精神不强、功利思想明显、责任感不强、奉献精神较弱、个人主义凸显等各种现象,与劳模精神所体现的先进性、责任感格格不入。尤其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状态下,社会上呈现出“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浮躁心理,这些不良现象严重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学校文化迫切需要用劳模精神来整合与洗礼。劳模精神作为我国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集中概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活教材,也是激励人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

早在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就强调指出,“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这是对劳模精神时代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用劳模精神推进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把劳模精神融入当代学生的精神世界,把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理念植根于学校领导者、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建设中。

(三)劳模精神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

榜样示范是用劳模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作用。一方面,劳模精神的先进性、责任心、创新性等特征与学校文化的传承性、先导性、选择性、自主性特征之间具有耦合性,劳模精神与学校文化之间可关联、可渗透、可整合、可互补。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具有模仿性,在特定的组织活动中,劳模就是模仿的对象,所以,通过发挥劳模精神的榜样示范作用可以推进学校文化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在劳模精神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劳模精神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建构、驱动和滋养的作用。

第一,劳模精神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劳模是时代先锋,劳模精神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正能量,劳模精神的先进性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劳模精神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能够对师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引导师生认同和追求共同的理想目标,从而使学校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自觉自愿地把组织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逐步趋向统一,进而激发学生根据未来发展需要和自身成长的需要,脚踏实地地认真学习,储备能力,完善自我。

第二,劳模精神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建构作用。劳模精神是一种文化资源,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依据劳模精神来提炼学校精神和建构学校文化。文化建构就是在文化批判、选择的基础上去拆解原结构,创造新结构。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与价值体系,因而文化建构说到底就是一种价值建构,是一个对现存文化中的功能体系、形态类型及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调整和改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模精神要求个人和群体重新进行价值判断,并在不停地选择一传递一重构—再选择一再传递一再重构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使学校文化得以发展和延续、净化和升华。

第三,劳模精神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驱动作用。学校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共同创造学校文化的动力,一方面来自群体的内部,群体的共同目标产生群体的创造动力,另一方面来自群体的外部,劳模精神就是最具动力和活力的精神力量。劳模精神融入学校文化后,就会转化为群体成员建设学校文化的力量,并因此催生群体内部的动力机制。这种驱动作用使得学校文化因此而充满活力与生命力,进而在内在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寄托师生的理想、希望与要求,从而形成学校师生共同的文化习性、理想目标、传统风范、行为规范,最终使得学校文化逐步走向成熟。

第四,劳模精神对于学校文化具有滋养作用。在价值观念多元化背景下,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学校出现了文化失落现象,学校文化庸俗化、碎片化、同质化,使学校传承文化、改良思想、传播文明、启迪智慧的功能有所弱化,有一部分师生信仰缺失、自私自利、好高骛远、心理脆弱、好逸恶劳、律己不严。用什么力量来改变师生身上存在的这些弱点和不足,劳模精神可谓很好的滋养剂。劳模精神能够在学校成员的行为和心理中持久地发挥激励与滋养作用。在新时期,劳模精神具有许多新的内涵:“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就是让师生爱校爱家、勤奋刻苦、学业报国;“争创一流、勇于创新”就是让师生勇攀高峰、精益求精、个性自主、敢于创造;“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就是让师生服务社会,脚踏实地,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劳模精神对于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提升师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对于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劳模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

江苏省致力于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探索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式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新途径。2013年,江苏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省文明办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广泛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的意见》,要求广泛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目前,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省大、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综观江苏省的教育实践,用劳模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情感体验模式、榜样教育模式、角色扮演模式和价值澄清模式等,用劳模精神转变师生的价值判断,用劳模精神激发师生的道德情感,用劳模精神坚定师生的道德意志,用劳模精神指导师生的道德实践,用劳模精神促使师生形成道德自信,从而使得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的精神境界同步提升。

(一)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在劳模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在当代学校德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美国学者科尔伯格作了进一步深化。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提升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能力,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教育对象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与其行为发展保持一致性。据此,江苏省各级教育工会在用劳模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分别对校长、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希望通过劳模精神促进每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

在校长层面,提出学校管理者应以劳模精神为榜样,首先做到勤政廉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其次,从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和制度的顶层设计出发,把广大教师、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的实际行动;第三,通过专题论坛,组织“学规范,塑师德,展风采”主题教育和师德建设等活动,在全校形成“热爱劳动,共同圆梦”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在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本领上狠下功夫;通过评选“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师德模范”,以及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引领示范,传承创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教师层面,提出教师应肩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自觉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的精神面貌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用劳模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有强烈的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就是要引导教师具有崇高的师德,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奋发进取、淡泊名利,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做“四有”好老师。

在学生层面,提出用劳模精神引导、示范和激励学生,用劳模的奉献精神、务实作风和过硬的技能来丰富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日后工作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学习和模仿劳模典型的人格品质,创造机会与劳模零距离接触,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获得人生启迪,在感染中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二)情感体验模式在劳模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在用劳模精神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活动中,师生员工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从而指导个体的行为。在劳模精神的传播与弘扬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师生认识劳模,更要让师生感受劳模精神。通过情感体验的过程,唤起师生对劳模的崇敬之情,转变对劳动的态度,使广大师生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对劳模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我有一双劳动手,自己事情自己做”,“我们缺少的不是牛奶鸡蛋,而是意志品质”……4月10日下午,在“走进劳模”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说起近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盐城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小陆告诉记者:“劳模精神激励我成长。现在我会与同学分享文具,会主动给爸爸妈妈捶背了。”小陆同学的变化,印证了许多家长的反映——“孩子们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比如,他们开始知道家长劳动的辛苦,愿意主动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家务,不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等等。

灌云县在以劳模精神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让劳模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劳模,感受劳模们务实敬业、创新进取的精神,体验劳动光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海滨新城学校组织师生到开山岛参观,学习劳模胸怀祖国、情系国防、不畏艰辛、甘于奉献、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牺牲小我、报效国家的坚强党性和不懈追求。

(三)榜样教育模式在劳模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这是一种以典范人物的优秀品质去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方法。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此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榜样学习对青少年成长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模仿和学习榜样的行为品质对帮助人们获得适当的社会技巧、习得新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习惯、产生利他行为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榜样教育通过“观察一模仿”来进行。

2014年4月30日下午,南通市通州区刘桥小学部分党员教师和优秀少先队员代表来到刘桥镇苏池村公共服务中心,见到了他们此行的寻访对象——通州区“最美基层干部”、苏池村村主任宋卫民,他是一个用行动诠释村主任职责的好干部、好劳模。该校领导表示,“学校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暨‘寻访最美南通人’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一是引导党员干部学习身边爱岗敬业的典型,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引导少先队员通过寻访活动,与先进人物面对面,从先进人物的事迹中真切地理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育未来优秀的劳动者,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四)角色扮演模式在劳模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角色扮演的观念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提出。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是根据教育需要,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角色的想象、创造、感受、体验、思考与讨论,真切地感受教育内容,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如,泰州市姜堰区为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劳模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中来,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了诸如“我的劳模我来选”“我的劳模我来讲”“画出心中的劳模”等活动,同时将这些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挂钩,组织学生到校外活动基地、企业、劳模工作场所开展“寻访心中的劳模活动”和“劳模一天工作体验活动”等,让学生亲历参观、访问、调查、实践的过程,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实现梦想的信念。

(五)价值澄清模式在劳模精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上一篇: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下一篇:Windows操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