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语文课堂教学

2024-09-01

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精选十篇)

创新语文课堂教学 篇1

一、以情传导,触景生情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让情感自然流露,使教师时时抓住学生的思绪,通过感情传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挖掘情感,以情激情。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学作品这一美学资源,竭力挖掘作品浓厚的情感因素,完全进入角色,同作者一样喜、怒、哀、乐。教师只有先动情于己,而后才能激发,用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身临其境,眼观其景,耳闻其声。与作品中的景物、形象、情节、感情同休戚,共褒贬,爱其所爱,恨其所恨,陶醉其中,以致达到“忘我”境界,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述了亿万人民群众“呼唤”“寻找”“见到”周总理的动人情景,教这首诗教师朴素的服饰,庄重的神态,深沉的语调,渲染创设肃穆、悲壮的气氛。以感染学生,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哽咽的声音、晶莹的泪花、情真意切的朗读,无不牵动学生的情感,无不使人潸然泪下。这浓浓的氛围,将作品中奔涌的情感与师生的情感融合交汇,教师以情激情,以情感人,使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在学生心中矗立起一座高大的丰碑,感情的火焰得到了升腾。

二、强化朗读,渲染场景

情感渗透应寓于朗读训练之中,要利用朗读把教师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让绘声绘色的朗读渲染情感的场景,使之产生强大的效果,如《木兰诗》一文对“停止叹息、毅然出征、代父从军、保家卫国、屡立战功、功成还乡”几组画面的朗读应时而沉郁忧伤,时而果敢坚强,时而儿女情长,时而气概豪迈,时而欢快愉悦,时而幽默诙谐,这样使情节起伏跌宕,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设疑、不断质疑、不断解疑的过程。就像一位哲学家说的那样: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诚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语文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同时必须做到令人深思,给人启迪。其目的就是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如在教学中,都要善于给自己提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

四、利用科技手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助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格局将被打破。我们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它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学活动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它以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融为一体,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境,将静止抽象、干涩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学生通过认知体验,产生情感,构建多元、多维多角度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荒岛余生》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荒岛上的生活艰辛,我们可以找来电影《荒岛余生》,并播放片段让学生观赏,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皇帝的新装》本来就是一篇活泼的童话,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让学生根据连环画叙述故事,这样枯燥的文字,也因此生动了起来,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又如在教学《春》这篇抒情散文时,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课中向学生展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即将下课时又在教室内响起欢快轻松的春的乐曲———《春天在哪里》,这样不仅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享受了视觉、听觉上的美。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多研究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新的理念、新的思想。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必将有效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语文双基教学与语文创新教育 篇2

摘 要

新课标理念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追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课改热潮中,出现了轻视语文双基的`现象。本文认为出现这1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没有正确理解“语文双基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质涵义,因而没有意识到2者间的辨证关系。为此,本文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以新课标为根据,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下观点: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双基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语文双基教学的根本目标,2者相辅相成,语文双基教学在创新教育中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我们在语文新课标中必须重视双基教学。

关键词:语文;双基教学;创新教育;新课标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new-goal class initiative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raise, but in the reforming upsurge of pursuing innovation spirit and the practice ability, appeared the phenomenon of despising Chinese double-bas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ts basic reason lies in the people’s not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double-base Chinese teaching”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real meaning, thus they has not realized their dialectical relation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using the materialism diagnostic method, taking the new goal as the basis, integrating language teaching reality in middle school elaborated the following viewpoint: the basic idea of innovative educational is to foster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The double-base Chinese-teaching is the essential method to train innovation spirit and the practice ability, and in turn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is the basic goal of double-base Chinese-teaching, the two complements each other, the double-base Chinese-teaching played the essential role in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so in new-goal Chinese classes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创新语文课堂教学 篇3

一、重视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契机,创造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兴趣,方法多种多样,要因事,因人而异,但作为教师,首要的是应把握好一堂课的导入。平平淡淡,僵化无味的导入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而巧妙灵活的导入,会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就舍弃了过去那种以介绍作者背景为主的导入,而是提出几个问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样的危险呢?怎么会陷入险境的?时隔57年,65岁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呢?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生活哲理?这一连串的问题会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学生听到这儿,纷纷打开书,浏览起来,学习兴趣自然被激活了。

二、创设宽松氛围,引导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会质疑。目前课堂形成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教法的原因,一是学生长期收传统语文教法的束缚,没有养成课堂积极主动、大胆质疑的习惯,只习惯于老师讲的单项活动;二是有的老师本想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开始做起来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方法失去了信心。我觉得,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做法是要着手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会质疑。上《宋定伯捉鬼》时,我让同学们评论,大胆质疑。有同学说:“尽管这篇文章的课前提示中说表达的是人的智能怎样战胜鬼,但我认为课文反映的这个鬼是个很老实的很善良的鬼,既没有伤害人的行为,却被人所骗,将人背了一路,没想到造人暗算,被弄死,卖掉,我觉得人的所作所为还不如这个鬼诚实磊落。”气氛宽松了,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三、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小组讨论学习为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在开发的小群体中,可以自由的交谈,无拘无束地讨论,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争辩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息对话,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合作交流,特别要鼓励学困生也参与合作交流。同时在合作交流中,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出和帮助。这种小组合作交流的开放的学习过程,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引发了不拘一格的认识结果。

四、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了创新兴趣还不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必须依靠实践活动才能取得实效,创新的思维方式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发展、巩固和完善。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对于议论文,就可以用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遇到《皇帝的新装》、《人生寓言》、《故乡》、《变色龙》等课文时,就可以尽量让学生参与表演。如教《皇帝的新装》,可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2-3个表演小组,小组的成员分别扮演皇帝、老大臣、内臣、骗子、群众、小孩等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台词,自己找感觉,自己设计动作,自己制造道具。在精心准备之后,上课时由各小组依次表演。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骗子如何给皇帝穿衣服,皇帝如何扭着腰照镜子,内臣如何在后边拖着并不存在的衣裙等一系列情节表演得令人捧腹,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种授课方式较传统做法而言费时费力,但效果却以一当十,因为它把创新的空间留给了学生,使其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新才能。

创新语文课堂教学 篇4

一将掌握知识与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1.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改变以往的教师串讲和少数学生参与实践的课堂结构,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客体为主体, 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通过看图说话和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把听说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如在教学《故都的秋》一课时, 先指导看图——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回答题目——图文对照, 用自己的话讲解图意——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情感——按照板书复述课文。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课文走,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2. 强化阅读训练,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侧重朗读训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最容易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 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让学生听朗读录音、教师范读、然后学生仿读的方法, 易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和感受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学生的表情朗读, 将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溢于言表, 从而使读者、听者在情感上产生交流和共鸣。无论是读者还是听者, 都会被文章内容所感染, 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 眼、耳、口、脑并用, 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赋予文章新的艺术魅力。如在指导《再别康桥》的朗读时, 先是学生自读, 让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 初步体验作品的情感;之后是个别朗读, 让学生展示自己朗读的个性;再次是名家范读, 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徐志摩的扮演者黄磊在剧中对这首诗的朗诵。让学生找出自己和名家朗读的差距, 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情感;最后是配乐朗读, 为这首诗的朗诵配上《人间四月天》的主题音乐。在缠绵、惆怅而又带有轻灵、飘逸的音乐中, 教师进行示范朗诵, 读出音韵美, 营造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带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 学生产生一种设身处地的感受, 对诗歌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达到了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二让改进教法和指导学法相得益彰

1. 以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法, 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 也是学法的动态展开。教师在导学、导思、导练中使教的过程成为学的过程, 让学生掌握学法, 能够举一反三。同时, 重视揭示规律, 总结学习过程。

2.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职学生的学法, 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做保证。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思想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独创精神, 这些精神不仅在学法指导中具有很大的能动作用, 而且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双轨同步

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让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双轨同步, 正所谓“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这是人们学习语文的切身体会, 课外活动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一条切实可行, 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新路。

为了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课内、轻课外”的现状,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去接触自然, 接触社会, 投入到各项活动中。

第一,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社团活动。班级大部分学生参加到书法、绘画、街舞、文学等社团, 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在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锻炼。

第二, 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城市, 了解周边的风土人情, 开阔了视野, 发展了思维。

第三,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 鼓励学生订阅合适的报纸、杂志。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时间, 带领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 借书、看书, 让学生闲暇时有事可做, 指导学生阅读, 并把遇到的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抄录下来, 作为素材积累, 为写作做准备。

第四, 利用早读课时间开展三分钟表演, 内容包括故事、笑话、诗歌、歌曲、小常识等。也可以发布一条信息或模仿某位电台主持人及某个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这样, 课内课外同步, 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得到了巩固和运用, 课外的学习、活动又促进了课内的学习。既培养了他们刻苦好学的精神,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篇5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见仁见智,不少同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看法。

一、创新语文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型或权威型为合作型或伙伴型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观,因学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决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语文感悟,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就象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喜爱。教学中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如果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词句华美,色彩斑斓,妙语如珠,情真意切,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多媒体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的办法,并不仅限于用多媒体,还有许多成功方法。总之,通过创设情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兴趣阀门,诱发学习兴趣,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三)创新的提问方式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之一。如果我们总是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么?”,或对学生的提问作出生硬、相暴的回答,如:“不,你错了,正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教师就显得缺乏亲和力,学生在情感上就会与教师拉开距离,表现出一味地从众与退缩的状态,他们多半会以模式化或机械化的方式来服从与迎合教师的“指令”或“命令”。在这种课堂氛围下,交际能力、语文素养是无法形成的,更不用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

因此,教师提出问题时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待。例如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有什么看法?”其声调表情都要像日常问话,而不应是审问。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时运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的回答很漂亮。”“你的答案很有启发性。”或适时地插话,进行圆场和启发。

三、创新讨论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创设让学生有话愿说的情境。对于某一问题,只要能摆出充分证据,完全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有时学生的讨论超出了教学范围,有时甚至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哪怕有些看法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荒谬的。我们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在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讨论能使学生逐渐进入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课堂讨论使学生学会了对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了学生倾听、思考、发言的能力。

如何创新语文课堂教学 篇6

关键词:语文教育;课堂教学;综合性学习;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20-01

语文教育具有多样特性:综合性、工具性、思想性、社会性、知识性,所以语文教学任务也随着具有多职能: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审美教育、能力训练,语文能力训练内容也有了多个项目:听、说、读、写、看、想等等。这就使得语文教学应当确立语文教育观,要依赖于立体的综合性教育。笔者针对实际谈谈综合学习的课堂教学。

一、课前初探:积累素材,探索结论充分的课前预习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也是课堂得以深入与拓展的前提。预习的内容主要有:自学生字词;运用疑、读、思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提出疑难问题;借助上网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课文相关背景材料;按照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适当的自主探究等。总之,让学生运用家里的学习工具,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广阔领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研讨:综合荟萃,自由发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应当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特别在综合学习和探究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学生才是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充当引导者或指导者的角色。

1、设疑创设大语文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抛砖引玉,甚至故意提出一个反面观点(当然最终要作好引导),引发学生思辩,激起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将语文课上成辩论课,这样学生就能在热烈而和谐的氛围中,各抒己见,解答疑难勇于质疑,创造热情自然流露,潜能得以充分发展。

2、变课堂为表演舞台学习小说或戏剧时,可要求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剧本,运用教室这一舞台进行表演。改编、表演都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任务仅仅是引导学生对其改编、表演加以评论。改编、表演与评论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激情,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3、师生互换角色即,教师坐在台下只作适当指导,学生走上讲台。在这一特殊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讲课的同学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与创造热情,作为学生他更能掌握台下同学的心理状况,设计了一系列颇有创见的问题,台下同学对这种课很感兴趣,配合也相当默契,课堂气氛活跃融洽,收收获到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积极开展语文活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要向课外延伸或渗透。、茶余饭后、街头巷尾乡音俚语、天地山川影视报刊、……听之,明始末而增信息;说之,表情意而通思想;读之,广见识而晓事理。教师要创设机会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入自然,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感受生活的气息,倾听时代的心音。

三、课后拓展训练:总结、验证新的《课程标准》严格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够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如在教学《春》时,我们开展了有关“春”的语文实践活动:1、让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谚语、诗歌等,经过取舍加工,编成小报,举办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春的世界”。

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探析 篇7

一.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参与课堂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展开,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这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 更要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与感悟。所以, 教学中应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在教学《春》时, 首先引导学生把文章分成盼春、绘春、赞春三个层次, 然后在交流中说说自己喜欢的地方,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喜欢朗读的同学, 可以尽情地朗读;也可以把文章描述的景色改写成诗歌, 用歌声来表达对春的喜爱……这样的设计,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的机会, 使他们能够“跳一跳摘桃子”, 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 进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重视课内引导, 加强自主阅读

新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 但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小看的。我们要给有思考价值的语言材料,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有很多同学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作者少年时期最难以忘怀的地方, 是什么原因会使作者有这样的感受?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地介绍作者鲁迅对自己少年时期的特殊感受, 还可以提供关于鲁迅更多的作品补充给学生, 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三.发挥课堂作用, 追求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就是思路新颖, 不拘一格。首先要不拘泥于教参和传统的束缚, 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课文第二段的处理,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抓住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 详尽地讲解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 旨在使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言表达中体会写景的方法, 进而达到初步掌握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的目的。其次要找准教学“突破口”。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以清静悲凉为“突破口”、教学《长江三峡》时以豪迈奔放为“突破口”等等。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 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

四.在学习中创新, 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探幽 篇8

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践, 谈谈我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教学内容要推陈出新, 寻找学生的求知兴奋点。

如执教《孔雀东南飞》一诗, 传统教学总是害怕学生对文章字词把握不准, 在疏通文意上下大功夫。殊不知,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研究语言的组织规律方面有其优点, 但同时也让学生失去了欣赏诗歌的兴趣, 一首声情并茂的诗歌被肢解得“体无完肤”。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语文本质的东西, 即对语文的社会性、思想性与情感世界的认识, 颠倒了“皮与毛”的关系, 注重了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 吃力而不讨好。在学习这一课时, 我了解到学生最大的困惑是“为什么刘兰芝如此出色, 却不讨婆婆的欢喜, 最终被休回家”, 因此着力引导学生诵读人物语言、分析人物行为、揣摩人物心理。疑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为了彻底弄明白刘焦爱情悲剧的原因, 同学们之间展开了热烈讨论, 有的人说是因为焦母的专制, 有的人说是因为仲卿的懦弱, 还有人提出这是人物性格悲剧, 因为刘兰芝太倔强, 太有主见。大家积极地从文章中找依据, 谈观点, 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闪现。在争论的过程中, 我充分肯定了他们从文本出发分析问题的方法, 对他们得出的结论表示欣赏和赞同, 同时又引导他们思考“难道有个性、有主见错了吗?为什么婆婆对媳妇有这么大的权利?”学生很自然就联系到了当时的社会制度, 进一步认识到了刘焦爱情悲剧的必然性。学生们为刘兰芝、焦仲卿以死捍卫爱情的行为唏嘘不已, 对封建礼教戕害人性、桎梏人的个性发展的种种恶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后来学生写了《将爱进行到底》《为刘兰芝唱一支赞歌》《我们的幸福生活》《我看封建社会下的中国女性》等小文章, 很有新意和创见。而我们一直担心学生不能解决的几个重点文言字词, 在他们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大多也提到了, 课后交代学生自己梳理, 因为对文章存了浓厚的兴趣,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归纳这些知识他们也并不觉得吃力。

二.教学形式要新颖多变, 做到堂堂有新鲜感。

1. 采用生成———探究式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

讲授鲁迅先生的《祝福》, 当读到“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 于是不多久, 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一句时, 有学生发问了, “为什么要用‘剩’呢?”老师抓住契机, 组织学生展开研讨, 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时, 老师相机点拨了方法, 可以横向用词比较, 如“呆”“留”等, 也可以体验“我”当时的心境, 学生或独立思考, 或小组讨论, 很快便有了答案, 从意义的发掘到意韵的探究, 真可谓“涵咏功夫韵味长”。在学习《再别康桥》时, 有学生提问:“为什么是‘再别’呢?为什么诗人如此深情却又连一片云彩也不愿带走呢?”在阅读空隙, 我把有同样困惑的同学组织起来, 交流自己的思考成果, 很快便形成了共识。从字面意义的挖掘到人文情理的推断, 处处都有探究。人文性作为语文的重要特性, 课堂探究中离不开熏陶、感悟, 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养, 而发现美、感受美、探究美应该成为课堂探究的重要内容。我想, 《祝福》一课, 从小说表现的内容看, 学生可能更多地看到社会的愚昧、黑暗, 看到人性的虚伪, 这都属于“丑”的范畴, 但是, 如果老师要求学生换一个审视角度, 从文学的角度看, 并给学生准备丰富的文学审美知识, 提供各种范例, 组织学生超越作品, 完成审美跨越, 也会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2. 采用体验———探究式学习方法, 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体验式学习指师生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体验中学习, 就是在情境中体验, 在体验中探究, 在探究中求知。体验式学习最经典的教例是美国的一节“蚯蚓”课, 众所周知, 不再赘述。在情境中体验, 这里的“情境”一指具体的生活情境, 二指设置情境, 三指想象中的情境。具体在哪种情境中体验, 应视学习内容而定, 这里可以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学习诗歌时, 我经常把学生带到教室外校园的草坪上, 或郊区野外, 让学生充分放松身心。学习藏克家的《青鸟》, 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爱这土地》以及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华兹华斯《孤独的收割人》等诗歌时, 学生在自然中大声朗诵, 宣泄情感, 这里没有过多的分析讲述, 是在情境中自然产生对诗歌的生发, 学生分小组交流读诗的感受, 对诗的形象把握, 探究个性化的朗诵技艺, 收到了很好的鉴赏效果。在学习戏剧时, 我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先再现影视材料, 把剧中的场景展现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很多学习小组均把剧中人的感情作为研读重点, 通过情境的设置, 角色的扮演, 剧中台词的解读 (强调个性化理解) , 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中, 在情境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他们发人所未发, 不断升华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当然, 老师在组织教学中, 要善于设置情境, 有时, 情境的设置也有随机性, 这就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检验, 老师或者一段激情的表达, 一首抒情的歌曲, 几个简单的动作, 都可能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学生也应善于在想象中构置情境, 进行体验性学习。

3. 采用“留白”———探究式学习方法, 留下学生探究的空间。

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教学中, 老师如能善留空白、善用空白, 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大有益处。如在《氓》的教学中, 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续写结局。推测女主人公以后的生活, 学生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解读, 续写出各种情景, 不可强求一律。在《雨巷》的学习中, 关于丁香姑娘是谁, 作者对她存有什么样的情感, 这都是一些可以利用的空白, 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探究补足这些空白。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较为常用, 不再赘述。

三.见机相时开设文化课, 享受“诗词曲赋”的文化盛宴。

语文课堂常常要走出文本之外, 接触更广泛的文化和生活。如中秋节时, 课前我先叫学生去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每人准备两首关于月亮的诗词或歌曲, 课堂上若有提问回答不上的就“奖”背或“奖”唱有关月亮的诗词或歌曲。中秋节那节课, 我一开始播放了两则明快很有节日气氛的中秋祝福电子贺卡, 然后请同学们说说中秋节的来历, 有神话故事版的, 有历史故事版的, 有民间流传版的;然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背诵月亮的诗词, 接着师生又共同鉴赏品读了几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如李白的《月夜独酌》, 杜甫的《旅夜抒怀》, 用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做背景音乐, 最后集体朗诵“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整堂课既有浓郁的文化味, 又有节日的气氛和愉悦的心情。其实, 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 比如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等, 地方风俗也不少, 语文课堂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文本, 否则学生就会觉得语文课堂死板乏味, 语文老师也大多有“夫子”味。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探究 篇9

1 回归人文科学,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 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 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 步步为营, 滴水不漏;学生作文, 什么起承转合, 不偏不倚, 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 要紧扣教材观点和高考考点, 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 只有复制的功能, 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 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 创造性被泯灭。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情感, 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 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 (荣格语) 的被动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根本, 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 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 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1.1 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 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这样, 不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 或者自学辅导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 都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求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1.2 注重质疑交流,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 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 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譬如以学生阅读课内外读物为主, 并进行摘抄和讨论;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本、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等;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讨论、朗诵、办讲座等;依据教材、围绕如何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性活动。

2 由“应试”向“应世”转移, 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语文是学生学习时间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因为学习经验告诉他们:只要能认识一两千字, 稍具分析能力, 多看几本课外书, 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 也可让试卷上的分数不下于六七十。于是, 学生学业还未结束, 对语文的新鲜之感、喜悦之情荡然无存了, 结果其语文能力日益低下。况且, 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为“应试”作准备, 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 无论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口若悬河, 眉飞色舞, 学生顶多欣赏教师的口才听听课, 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获取的东西并不多;无论你怎么用屈子的放逐离骚幽情、陶潜的悠悠南山、杜子美的笔底波澜、李太白的青天揽月……或爱斯梅拉达和卡西摩多的美与善、铁的人物血的斗争的牛虻、呼唤人性复活的列夫·托尔斯泰等等来熏陶, 但这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 毕竟有时间和空间差距, 离现实太遥远了。究其原因, 我们是用“应试”的方式来对待了现代人, 长此以往, 不会“应世”, 反而恶性循环。

3 着眼“终身教育”, 改革读写教学

“终身教育”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人的一生, 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习”。当今时代, 我们培养的学生一旦投身社会, 能否立身行事,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的读写能力 (不能排除听、说能力) , 因而, 这对学校的语文读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 一般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 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材配套用书《教学参考书》的“参考”内容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答案等。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照搬“参考”, 用“生理解剖学”的方法和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教学, 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再有, 习惯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是从“读写结合”入手, 把对范文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教学。

4 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 实现创新性语文

课堂教学

面对信息化时代到来, 语文教学也应当有新的改革和突破。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看, 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应当属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范围, 这几种能力都与信息能力密切相关, 因而, 明确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是很有必要,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应当作为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证明, 有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 学校的教学活动得到极大地延伸和扩展, 大大超出课堂的时空, 学校教育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这有利于学校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从事语文教学10余年, 在以前的教学中, 无论自己在课堂上怎样的主观努力, 即使口若悬河, 讲得眉飞色舞, 其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 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并不大。近几年来, 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 制作了一些CAI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每当到多媒体教室上课, 学生情绪高涨。课堂上新旧知识结合, 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讲解为辅, 学生学得愉快, 教师教得轻松。这节课若只凭借黑板粉笔, 无论如何也完不成这么多信息量的。“探索面向现代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教学问题, 为我国未来教学工作探讨和创造出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新模式, 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开拓性事业, 是一项创造未来、保持教学体系生机和活力的事业”语文创造性课堂教学, 适当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 使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 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更能丰富教学的表现力。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更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个性差异;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化, 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 语文教育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 抓住学科特点, 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 并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 提高现代人健全素质的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关键词:人文科学,课堂与生活,终身教育,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实施方案[Z].

[2]赵祥麟, 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3]俞国良.创造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创新语文课堂教学 篇10

一、激发兴趣,融洽感情,在语文教学情境上求突破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求知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引导、开发学生。小学生像一张白纸,有待教师去引导,去发现。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渴求知识的欲望,利用语文学习的内力,知识本身的魅力,运用游戏、电教、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情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语文学习的情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2.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要灵活运用语文教学的技巧,让课文形象再现,使学生学会思的启迪、受到美的熏陶、接受情的感染,主动参与语文学习,去体验、领悟作品的意境和韵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审美情趣。同时,适当地引进与课文相关联的信息,为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架设桥梁,构建学习的知识框架,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益,使语文学习由封闭向开放、单一向多元转变,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

3. 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学习,就能够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功能。通过直观的形象教学、生动的感官刺激,学生能提高记忆能力,培养联想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用期待的目光、信任的语言引导学生求知,用鼓励的方式、表扬的方法激励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参与的乐趣、习作的快乐,不断进步,日趋成熟。

二、灵活教学,筑牢基础,在语文教学方法上求突破

1. 立足课本知识施教。

教师要研究教材,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对教学理念、基本概念、教材结构、知识逻辑、重点难点都要一目了然,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同时要用活教材,灵活施教,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悉心传授给学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我的家在月亮湾,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这是课文《月亮湾》的开头。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整篇课文文字优美,体现了浓郁的乡村气息。为了让小朋友瑕想、品味乡村情景,我特意配乐朗读,学生听后露出赞叹的表情,从中能体会到月亮湾的美,对月亮湾充满了向往。

2.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生阅历较浅,多数学生缺乏生活经历,仅凭语言文字,学生难以感受课文的内涵,老师就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使事物、现象等都可生动、具体、直观地再现出来,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在教《朱德的扁担》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现了井冈山的地理风貌,用影视作品境头再现了朱德同志在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以及朱德当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的情景,让学生品味着课文的语言特色,想象着井冈山的美景,热爱领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倩油然而生。

3. 运用情感体验教学。

小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读、多练、多写的习惯。小学语文中无论是低年级的写句,还是高年级的作文,都要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书面表达。在教学中,我注重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学习课堂与课本里没有的东西,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让他们以记“流水帐”的形式写日子,在自己修改的基础上,主动与别的同学交换修改,力求达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逐步流畅地表达感情,快乐作文。

三、创新形式,教会方法,在语文教学质效上求突破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支配自己的生活时间、自我发挥的空间,主动看书阅读、尝试练习、搜集整理,通过看例题、做习题、用学具、查资料等方法,掌握学习内容,发现学习难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出标志,做好咨询、求教的准备。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通过组织与引导,激发学生多想、多说、多练,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学生在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过程中的所学、所思、所得的知识,远比教师传授的知识让他们兴奋。我在教学中,经常提出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会学生学习方式、探究方法,如此学生们就会想方设法主动收集资料,解决问题。我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进展情况,帮助他们分析解决,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意识、探究意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3.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上一篇:回到非洲去下一篇:操作系统课程内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