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念白的重要性

2024-06-19

戏曲念白的重要性(精选三篇)

戏曲念白的重要性 篇1

一、演员的声腔必须口齿清晰、字正腔圆

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 在声腔上一定要具备声情并茂, 口齿清晰。这是起码的条件, 如果连词都交代不清楚, 那戏也不可能被看懂, 就得不到好的效果。老师们常说:“吐字不清, 如同钝刀杀鸡”这句话更说明了念白的重要性。试想当观众兴高彩烈地去看戏, 看了一晚上, 听不清台上演员唱的是什么、念的是什么。那滋味确实是不好受。笔者小的时候, 就有这样的亲身体会, 有一次笔者和好伙伴们去看戏, 是一个地区剧团演的, 唱的是《包青天》, 有些演员唱的还能听清, 但是念白不太清楚, 特别是演主要角色的那个演员, 唱的听不清、念的也不清, 那叫人真是难受。在笔者旁边看戏的一位老爷爷说:“他呜呜乱乱唱的是什么, 还不如回家睡觉呢”, 说罢起身就走了。此时这位老人的心情是很糟糕的。他本来想来看戏得到享受、得到快乐, 可是, 听不清楚故事情节是什么, 所以, 他很沮丧地回家了。通过这个小故事, 我们就更能理解“吐字不清, 如同钝刀杀鸡”的含义了。所以, 作为演员一定要重视念白吐字的重要性。要下功夫去练习念白的基本技巧, 掌握念白的规律和方法。怎样才能吐字清晰呢?就像身训课一样, 要解放腰、腿四肢的关节, 锻炼肢体的柔韧度、力度, 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而我们要练习唇、齿、舌、牙、喉和运气共鸣等技巧, 反复练习绕口令, 如: (1)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2) 八百标兵奔北坡, 北坡炮兵并排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等等, 由慢到快反复练习, 以达到发声、吐字运用自如。还要学习吐字的音韵常识, 吐字要归韵, 掌握汉语拼音的规律, 掌握字头、字腹、字尾、字调等知识、技巧;要根据人物思想感情性格对念白进行分析;要掌握轻重强弱, 抑扬顿挫, 语调、语速、节奏、音色、润腔等方法。艺术的源泉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每一个人说话都很自然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语调的高低强弱, 语速的快慢缓急, 感情的起伏收放等, 都能自然表达, 不用设计, 也不用思考。但是作为演员对所扮演角色的念白, 就必须根据剧本规定的情景, 依据生活语言的规律和戏剧念白的程式加以艺术的夸张。因此, 我们要先了解生活中语言的一般规律。

二、演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生活中语言的一般规律, 才能声情并茂, 以情带声

语言是由词组成的。词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在词和句子里, 哪些音节轻读, 哪些音节重读, 大都是根据词和句子的结构而来的。

1. 念白的轻重强弱。词有轻重不同, 意义就改变了。

例如:以“。”为重读记号, “0”为轻读记号。

生气 (指朝气、有活力) 生气 (发怒、恼火) 。

地道 (纯正、真好) 地道 (地下道) 。

2. 念白的抑扬顿挫。

抑扬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 抑, 即抑制, 控制。扬, 即放出高音, 抑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才能更好地表达感情。顿挫是指念白的声音的停顿、转折。顿, 是顿歇, 像逗号一样吸口气, 不是句意的终止, 而是要顿后再起, 挫, 是转折, 念白的抑扬顿挫也就是生活中说话的轻重强弱, 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有力工具。使观众能更好地听出前因后果。

例如:红娘念白:“看俺那小姐吧, 听说是张先生病了, 站在那楼门跟儿, 一个劲儿地往那西北角里看。”后边一句话就要突出重点, “一个劲儿地和西北角里看”表达了小姐对张生的牵肠挂肚爱慕之情。所以, 要重读。

又如:《三哭殿》公主的念白:“儿啊, 今日你往哪里去了?”秦英念白:“我没去哪儿啊!”公主白:“当真没去那里?”当真两个字语气就要重点突出, 要有力度。才能表达出公主明知他出去闯祸了, 儿子却在说谎, 内心很气愤的感觉。所以, 念白的抑扬顿挫、轻重强弱掌握好了, 才能更好地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 念白的节奏与速度。

戏曲念白的节奏是根据剧情的规定情景、行当、性格、感情的变化而变化的。如, 闺门旦、老旦、老生、花脸的念白速度比较慢一些, 而花旦、丑旦、婆旦念白的速度较快。急性子人说话比较快, 慢性子人、稳重的人说话比较慢。念白的速度也是内心活动的直接再现。在情绪兴奋或恼怒、激动的情况下, 语速常常是快的, 在悲观、失望或庄严肃穆的情况下, 语速要慢。演员要掌握这些规律, 并通过念白节奏、速度的艺术处理, 把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它和话剧、电影大致相同, 都需要艺术夸张, 在音乐、锣鼓经的配合伴奏下进行。因为, 锣鼓经可造成不同的音乐节奏, 以烘托、紧张、急速、活跃、休闲等等不同的情绪与气氛。

4.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戏曲的念白不但要讲究字正腔圆, 更要具备声情并茂。当你真情实感地投入到剧情当中, 念出来的白、演出来的人物是感人肺腑的, 是能够打动观众的。当有些演员不深入了解剧情, 没有真情实意地在舞台上傻唱、干念, 是骗不了观众的, 观众只会评论你装腔作势, 不喜欢你。所以, 作为一个好的演员, 在声腔、念白上, 必须具备“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才能感染观众, 震撼观众。

戏曲念白的知识点还有很多很多, 有待我们认真而踏实地去学习, 去探讨;有待我们静下心来反复地练习、不断提高。要想成为观众喜欢的好演员, 就要重视戏曲的念白, 在念白上狠下功夫, 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摘要:要想做一名观众喜欢、认可的优秀演员, 在戏曲声腔、念白上, 一定要狠下功夫, 反复练习戏曲念白的各种基本技巧, 达到吐字清晰、口齿伶俐运用自如的程度。

板胡在戏曲演奏中的重要性 篇2

板胡是明末清初伴随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乐器,因琴筒胶以薄木板而得板胡之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几百年来,板胡流行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各地,为多种地方戏曲和曲艺所吸收,在河北梆子、评剧、豫剧、山东莱芜梆子、吕剧、晋剧、郿鄠、秦腔、蒲剧、兰州鼓子和陕北道情等伴奏中都占有主要地位,其中以陕西、甘肃和山西等省最为普遍。

板胡不同于京胡的高亢张扬,不同于二胡的低回凄美,在诠释戏曲声音特质时显得恰到好处,既委婉又圆润,像是情感的自然流淌。在衬托演唱者的声部方面显得浑然一体,没有任何瑕疵,很多音乐家就是因为这一特点,将之用做衬托唱腔。丝毫不夸张地说,有板胡的衬托,演唱者如水载舟,不但演唱的时候气定神闲,而且可以通过板胡的柔美激发自己的演唱张力,达到板胡与演唱者之间相互激发的作用,使唱腔更美、音乐更动听。

在一些特定的戏曲中,利用板胡加以叙事也是音乐人很常用的一个表现手法。在演唱者陈述一些情感往事的时候,背景音乐大多选用板胡来完成。之所以选用板胡是因为板胡的音质不噪,非但不会破坏气氛,还会衬托人的心意,将情感豪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从而打动观众的心。在观众慨叹作品感人的时候,他们可能未曾想到,正是板胡在其中恰到好处的表现,才使他们心潮澎湃、声泪俱下,板胡就像情感的催化剂一样打动着观众的心。

在民族戏曲中,各种乐器都承载着自己的责任,但我觉得板胡的作用是最独特的。

首先,板胡这件乐器在戏曲中要表现出沁入人心的细腻情感,通过抑扬顿挫的演奏技巧,表现演唱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无论是托腔保调还是间奏过门的演奏,都要和演唱者的情感相得益彰,完美呼应,这才能体现出演唱者的细腻情感,板胡与演唱者的情感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在整部戏曲作品的全部过程中,板胡都贯穿始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情感的衬托、托腔与间奏的配合,板胡都扮演着重要的音乐角色。恰如其分的板胡伴奏,会对唱段和演唱者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与唱段的喜怒哀乐,深得其味,百听不厌,这就是板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一代代艺术家的钻研探索中,属于板胡的曲目越来越多,板胡名曲《红军哥哥回来了》这一西北特点很强的乐曲,演绎起来惟妙惟肖,充分展现出板胡的独特风格。现在,板胡也渐渐成为民乐中不可缺少的特色乐器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独奏乐器,并为歌剧、民族歌舞和声乐伴奏。

(作者系兰州戏曲剧院演奏员)

探讨武功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 篇3

一、戏曲中的武功表演

在戏曲表演中,“四功”“五法”是其基本功。其中,“四功”主要是指唱念做打,而“五法”是五种做功的表演手法,包括手、眼、身、步、法。在四功中,“打”就是戏曲中的武功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武术表演与戏曲相互融合,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戏曲表演中,武功作为一种基本功在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打”中又有刀、枪、把子功、毯子功等分类,在我国戏曲表演中有专门用于扮演会武术的人的行当,例如,武生、武旦、刀马旦或武丑等。传统戏曲中通常把武功分为把子功和毯子功两大类,把子功就是通常我们所见到的运用长矛、刀、剑等兵器进行对打或者独自表演的表现形式;而毯子功则是表演者在毯子上进行的一种武功,包括翻滚跌扑腾跃等技艺技巧。

二、武功表演在戏曲中的作用

1.对人物内心活动及情感流露的增色

在戏曲表演中,武功不仅仅展现了一种武术技巧,更是一种将艺术语言体现在肢体动作上的戏曲表演。武功在戏曲表演中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戏曲演员所要展现的内心世界以及情感,这是一种用语言无法传达出的境界。在戏曲表演中,往往都离不开武打动作的配合,并且技巧灵活,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变化。因此,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通过武功淋漓尽致地将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同时,武功表演要求戏曲演员精气神饱满,在武功打斗中,其身上行头不能乱,出手横踢、腾落跌滚、拔刀转身这些武打动作要表演灵活,不能乱。

2.刻画特定人物形象

在戏曲表演中,妆容、服装以及唱腔等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以及方法,而一些特定人物的形象以及性格的塑造,通常都是通过武功表演来达到目的的,不但能够使得人物个性鲜明,而且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在戏曲表演中,憨厚老实的程咬金,则是通过武功动作砍、劈等简单的动作来展现,而岳飞形象的塑造则是通过翻滚、腾空等精湛的武功来表达。不同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不同的武功动作来表达,加上特定的妆容以及眼神,能够将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我国戏曲发展过程中,特定的人物性格刻画,很多都运用了武功表演的方法来强化以及提升。

在戏曲表演中,杨小楼先生曾用一招犀牛望月侧身卧赢得满堂喝彩声,而厉慧良先生的武功表演也让人们赞不绝口,尤其是其著名的横叉下高等武功特技,淋漓尽致地将武功表演的精髓展现在观众面前。大红的袍子,厚厚的靴子,凌厉的妆容以及威武壮观的动作被厉慧良先生生动形象地展示给观众,让人们拍案叫绝,久久回味。除此之外,在戏曲《扈家庄》的表演过程中,演员为了塑造王英的性格特征以及矮脚虎的形象,戏曲表演演员利用矮子功进行表演,并与扈三娘进行对打的时候,武功表演上采用了腾空、翻腾、闪躲等多种武功表演技巧,将王英的矮脚虎形象以及鲜明的人物特征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3.强化戏曲矛盾冲突

在戏曲表演中,武术表演是表达戏曲矛盾、斗争与冲突不可或缺的艺术方式和手段,同时武术表演也是现代舞台剧以及古希腊戏剧所常用的。但是与国外的武术表演不同,我国戏曲中的武功更为引人入胜,且丰富多彩。除了能够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戏曲中的武功表演还起到了渲染紧张氛围,强化情节矛盾的作用。例如,在戏曲《三岔口》的表演中,两位主人公仅在舞台上,凭借一张用桌子代替的床,一黑一白的两个人打斗了一夜。在这个过程中,武术动作突出与强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这部分的表演,两位戏曲表演演员通过武功表演,腾空落地、飞脚、对视等一系列的武术动作,成功地塑造、烘托了戏曲的紧张氛围。尽管在这部分的表演中,两位身穿黑衣与白衣的演员没有一句台词,整部戏曲却牢固地抓住人们的视线,这些都是武功所起到的效果。随着我国戏曲的发展进步,传统戏曲表演中的武术动作被赋予了现代化的意识。现代的戏曲更加注重戏不离技,技不离戏,戏技相结合的境界,精湛的武功表演能够将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再精湛的武功没有戏曲做依托也是不行的。从这个方面来,在戏曲的发展下,武术表演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进步,而又是因为精彩的武功表演才能完整展现戏曲中要表达的中心以及思想,二者结合起来,成就了我国精彩纷呈的戏曲。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武功作为戏曲表演中“四功”之一,在戏曲表演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但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还是特定人物刻画必不可少的方式,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了戏曲中的矛盾与冲突。

参考文献:

李虎.传统武术对戏曲武打影响的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 2012.

上一篇:英语话剧表演下一篇:三位一体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