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图书馆

2024-07-29

小学图书馆(精选十篇)

小学图书馆 篇1

一、转变观念, 变“藏书馆”为“读书馆”

学校图书馆, 实际上往往只能称为“藏书馆”。一整柜一整柜的书在静静地睡觉, 结果书越藏越旧, 越旧就越没人用, 越没人用就越体现不出其存在的价值。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图书馆的价值, 把原先的“藏书馆”变为“读书馆”, 向全校师生敞开图书馆的大门。

(一) 充分认识图书馆的价值

1. 图书馆是活生生的课堂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说:“学校教育与图书馆教育是大众教育的两个组成部分, 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图书馆教育, 一个人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图书馆可以作为活生生的课堂, 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 图书馆和我们的课堂是同等地位的。

教师虽不是图书馆专业管理人员, 但为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教师要了解图书馆有哪些资料, 哪些资料可以作为本课程资源,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为学校图书馆选购相关书刊, 补充资源。

2. 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

图书馆里拥有大量的图书和报刊, 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重要物质保证。优秀的馆藏文献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一本好书往往能确立一个人的理想, 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学校要为课外阅读开放绿灯, 因为课外阅读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需要, 更是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

(二) 图书馆要面向全体学生开放

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重藏轻用”观点, 要以人为本, 重在“用”上, 切实变“藏书馆”为“读书馆”。衡量一个图书馆的价值标准, 不能仅看它拥有多少藏书, 而应看它的流通率。图书馆的任务就是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服务, 变“封闭型”服务为“开放型”服务, 创造一切条件, 向学生开放资源、开放借阅, 为其获取信息和知识提供便利。图书馆可以通过简报、板报、通知等形式介绍有关业务知识, 介绍新书目, 推荐阅读书目, 发表读者的意见或建议, 使读者与图书馆建起沟通的桥梁。图书馆真正开放了, 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能真正活起来。

二、加强引导, 变“图书馆”为“修养馆”

学生在图书馆的阅读, 不同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它是通过图书馆与学生之间书刊传递, 在学生自愿接受的前提下完成的, 没有任何强制性。但是学生的阅读习惯有好有坏, 阅读倾向有优有劣, 如果不加引导地任学生在书海中畅游, 阅读只会成为学生猎奇消闲的手段, 而达不到阅读的目的。因此, 教师应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起, 做好学生阅读的引导工作, 把“图书馆”变为提升学生全面素养的“修养馆”。

(一) 常读书

做什么事情最忌“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半途而废, 课外阅读也一样。学校要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我校规定学生统一的阅读时间为每天午间半小时, 每周一节“图书馆阅读课”。午间半小时鼓励学生到图书馆, 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每周一节的“图书馆阅读课”则由老师引领, 全体同学集中在图书馆里静静地阅读, 或者边阅读边摘写阅读感受, 让学生在教室课堂学习之外有一个宁静的读书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身心在宁静中得到陶冶, 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读好书

为学生建立读书档案, 推荐优秀期刊。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建立“个人读书档案”, 以鼓励优秀的阅读倾向。“个人读书档案”上可以推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优秀期刊, 如《儿童文学》《读者》《小学生阅读》《少年文艺》等。也可以根据阅读书目的推荐阅读书籍, 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

1. 根据文体, 选读同类文章

当我们教学某种文体的课文时, 可以引导学生选读同类体裁的读物, 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践。如学习《太阳》《生物的共栖现象》后, 荐读《新编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

2. 根据作者, 阅读系列作品

我们在课内教学了某一作者的文章后, 可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如学习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

3. 根据内容, 阅读相关文章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 到图书馆查找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故事等资料。如果课文是节选的, 则查找、阅读原著。课文是历史白话故事, 到图书馆查找阅读故事的文言文, 如学习《草船借箭》后,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学生所看的书籍应该是优秀的课外书, 不仅增长学生的知识, 还会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真正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 巧读书

“得法于课内, 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质量, 所以学生要学会“巧读书”。

1. 眼到心到

课外阅读最忌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 一目十行。这样下来, 虽然也阅读了, 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做到眼到心到。要合理运用朗读、默读、精读、泛读、浏览、速读乃至背诵等方法。好的词句、段落我们可以多看几遍, 最好把它摘录下来。如果对阅读的内容有些看法, 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写写点评, 写下自己的感受。

2. 收集资料

阅读时如能进行“目的性阅读”, 效果更佳。它是阅读的高级形态, 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读, 着重于查阅资料和搜集信息, 根据需要对资料进行分类, 用资料论证或阐述自己的观点等。图书馆是资料储备较集中的地方, 面对纷繁的书籍和资料, 怎样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呢?图书馆的老师来到课堂, 给学生具体介绍“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分类体系, 通过图书馆网络查找、借阅图书的方法, 并让每个学生进行实践和操作, 让学生对图书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学会利用目录查找所需内容。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 学生对威尼斯这个城市比较陌生。我们就组织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获取威尼斯的相关信息。结果, 学生利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提示的“K9394各国地理”查阅有关图书, 终于查到了关于威尼斯的一些资料。

书读巧了, 学生的知识丰富了, 视野开阔了, 境界提高了, 全面素养得以体现。

三、优化形式, 变“单调馆”为“趣味馆”

课外阅读以学生的自愿接受为前提, 是一种自由的、不受强制的受教育行为, 学生容易养成随机、随意、散漫的坏习惯。但是如果完全按照教师指导, 分步骤、摆序列、循逻辑地进行, 势必又把它变成课堂教学的翻版, 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 要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性和长效型, 就要优化形式, 把“单调”的图书馆变为快乐的“趣味馆”。

(一) 举办趣味性活动

如果条件允许, 这些活动最好都能在学校图书馆里举行, 或者以图书馆为活动背景, 增强学生对图书馆的情感。包括讲故事, 从故事中感知阅读的快乐;请作家与学生零距离接触, 聆听他们的报告, 面对面地交流;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节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机会。“我的阅读故事”、经典美文诵读、跳蚤书市等会持续保证学生的参与激情。举办文学讲座、名作欣赏等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作品, 提高鉴赏能力, 使图书馆不仅是“思想的公开餐桌, 应邀者围桌而坐, 各自寻觅所需的食物” (赫尔岑) , 而且可以用来交流思想, 让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图书馆“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是知识的殿堂, 文化的绿洲。

(二) 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活动。研究课题确立后, 学生为解决问题就要查寻资料, 图书馆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譬如:喜欢《红楼梦》的同学, 为了比较林黛玉、晴雯与薛宝钗、袭人这两组人物性格, 非但要翻阅《红楼梦》, 还必须查阅相关资料。而课题的完成, 大大满足了学生的认知动机,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进而引导他们多多走进图书馆, 开展新的课外阅读。

(三) 进行多元化评价

让学生实施自我评价, 结合自己每月在图书馆阅读的情况进行自评, 从而达到自我要求、自我总结、自我激励的目的。让同学、老师参与评价, 通过填写“图书馆阅读反馈卡”, 从阅读的态度、习惯、数量、效果四个层面进行评价。每学期, 班里对照“图书馆阅读反馈卡”、“读书摘录本”等, 评出相应的“书香学生”“我是图书馆小熟客”“摘录大王”等。有了这些新颖的评价手段, 学生就觉得图书馆是充满情趣的, 吸引他们深入其中。

图书馆小学作文 篇2

每到星期三,我最期待第四节课,因为可以去图书馆阅读书籍,我们的图书馆“魔法小学堂”,是在上次的命名票选活动中所选出来的。

我最喜欢图书馆是因为一走进去,会看到亲切的校工阿姨像我坐到柔软舒适的沙发上看书,烦恼顿时抛到九霄云外,灵魂早已飘进了书中。课外书有许多种类,其中,我最喜欢漫画、小说类,漫画中的人物很可爱;小说的字数对我来说刚刚好。魔法小学堂彷佛真的有魔法,让大家都窝在里面看书,不肯罢休。

阅读不但可以让自己认识更多字,还可以增加丰富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书,就像一位老师,教导我们知识;书,也像我们的朋友,陪伴着我。

浅谈农村小学图书馆的建设 篇3

关键词:小学图书馆;建设

一、图书馆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藏古今之学术,聚天地之精华”这是对图书馆的深刻评价。图书馆是一个书的海洋,有像海洋一样浩瀚的藏书,学生可以在这个海洋里做自由自在的鱼,尽情的遨游,尽情的吸取养分;图书馆是一方安静的乐土,在这方乐土里,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读书的乐趣,以及挖掘自己渴望得到的宝藏;图书馆是情感升华的乐园,学生走进图书馆,闻闻书的芳香,像赏花一样,静心、耐心地慢慢欣赏书里的世界,会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农村小学的学生对外界事物的了解比较少,却对很多事物都比较好奇和感兴趣,因此农村小学更需要一个健全的图书馆(室),以备他们挖掘自己渴望得到的宝藏。我相信农村小学建设一个健全的图书馆(室),每个学生都愿做那条自由自在的鱼,在书的海洋里找到读书的乐趣,在书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在书的海洋里如饥似渴的吸收自己所需的养分。

同时小学图书馆对学生人生观的塑造、品格的熔铸、情感的熏陶,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利用图书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除扩大学生的课外领域外,能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向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形象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高尚情操,使学生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的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导,因此“问题儿童”比较多。而在农村建设图书馆(室),对学生可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学生也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找到了精神的食粮,自然而然“问题儿童”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

二、农村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1.馆舍短缺,基础设施薄弱。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没有固定的藏书室和阅览室,多数小学馆舍面积不足,有的阅览室、藏书室挤在一间教室内,功能难以发挥;有的虽有藏书室和阅览室,但内部藏书少,报刊就那么几种。

2.藏书偏少,图书质量不高。限于经费等原因,很多农村小学没有定量、定期添置图书的制度,多数学校图书资料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有限的图书中,旧书、过时的书多,新书少;很多小学藏书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师生阅览室报刊的品种和结构亦有缺陷。同时学生喜爱的,符合儿童特点的报纸期刊甚少,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3.利用率低,功能发挥较差。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图书馆理员和教师是一同上下班。上课期间学生无法光顾图书馆(室),休息期间,图书馆(室)是大门紧锁,学生阅览、借书相当困难。也有些农村小学由于藏书少,图书没更新,从不开放,学生压根不知道有学校有图书馆这回事。还有一部分农村小学的图书长时间不流通,书架及图书上布满灰尘,有效的图书资源在白白的浪费。

三、对农村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小学图书馆(室)自身建设。要科学合理优化馆藏结构。根据现实工作任务和长远发展方向,确定馆藏重点,突出馆藏特色,不追求所谓的“大而全”或“小而全”,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适量采购符合小学生需求的图书,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并且不断补充完善。要转变服务理念。创新传统服务方式,优化图书馆内外环境,鼓励和启发学生们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把小学图书馆(室)建成一个提升青少年素质的重要阵地。在信息化的时代要适应新形势,建立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站,占领信息传播主阵地。

2.提高小学图书馆服务水平。加强阅读指导是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引导学生们阅读倾向的一条有效途径。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指导他们领会学习方法、增强阅读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巩固学到的知识,拓展课堂外的知识。配合学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向学生介绍和推荐相关书刊,使课外知识和课内知识紧密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小学图书馆(室)既可以采取有主题内容和要求规范的读书竞赛活动,也可以采取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讲故事等活动,还可举办各种板报、图片展览、新书展览等等,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培养读书热情,增强知识素养,提高综合能力。

3.健全制度,强化管理,锐意提高图书馆(室)使用效率。要切实加强农村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工作,把其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第一、购书、登记、分类、上架、借阅、还书以及指导阅读,开展读书活动等,必须明确工作流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图书借阅制度》、《图书更新制度》、《阅览室管理制度》等,保证图书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第二是改进服务方式,开辟便捷的借阅途径。凡配备了专职图书管理员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的农村小学,都要给所有师生办理借书卡,定时为师生提供全开架的借阅服务;条件暂不具备的,学生可按班级借阅。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时间要以方便师生为宗旨,学生阅览室开发时间应与学生上课时间适当错开,学生活动和空余时间要尽可能的为他们开放。第四是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浓烈的读书氛围。各农村小学都应该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图书和图书馆知识,让学生了解本校图书馆(室)藏书情况,掌握利用图书馆(室)的方法,获得打开图书馆(室)大门的“钥匙”。

4.政府与学校重视,开展各种“捐书助学”活动。为改变教育资源匮乏,社会各界包括以下发达地区的图书馆陆续开展了面向贫困农村小学的“捐书助学”活动,如2004年上海市开展了对甘肃小学儿童的“捐书助学”活动;2006年北京首都图书馆为贫困小学的 爱心图书捐助活动;中国平安保险面向农村希望小学图书馆建设和图书捐赠活动等。农村小学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加强沟通,引起关注,为本地区争取更多的捐赠。

5.图书馆之间相互交换。一个乡(镇)一般都有十几所小学甚至几十所小学, 这些学校的图书购买经费都是由乡(镇)教育主管部门统一下拔的。 由于学校间缺乏应有的沟通, 每所学校在选购图书时, 会出现重复采购的情况。 为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在采购图书时, 可由乡(镇)教办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每所学校负责采购某一类或几类图书, 同时建立图书轮换机制, 各学校定期交流其所购图书, 这将大大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从总体上也增加了藏书量。

6.收集与整理。收集各政府部门或其它机构发放的各种资料,例如,非典、甲流和H1N1流行期间,医疗卫生防疫部门发放的卫生防疫手册;消防部门发放的消防安全知识手册;电力部门发放的安全用电知识手册;各地方政府发放的介绍本地区的土特产及旅游风光的资料等等。这些资料每次可能只有几页,但是若有专人与有关部门联系收集整理,几年就可以形成一套小学生常识手册,供学生学习使用。收集旧书摊上好的旧书,这些书价钱往往只是现在书价的十几分之一。收集来的资料虽然繁杂,但是经过积累整理,可以成为文献的长期重要来源之一。

农村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农村小学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把图书馆建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乐园,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巧读书,勤学习,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接班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延宇.横向联合在县级图书馆工作作用.图书馆研究,1989(5).

[2]宋柳明.论新形势下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图书馆界,1995(1).

[3]朱淑芳.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亟待加强.江西图书馆学刊,2000(2).

小学图书馆 篇4

一、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总体情况

(一) 图书馆硬件建设情况

目前, 本市中小学图书馆馆舍使用面积总计达41.6万平方米, 校均316.0平方米, 全市馆舍使用面积三年中总增量近7.0万平方米, 一些学校还建立了独立的图书馆专用楼。全市96%的中小学图书馆“五防” (防潮、防蛀、防火、防盗、防尘) 设施齐全, 已达到标准, 馆舍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本市中小学图书馆师生纸质书刊阅览座位总数达到13.9万座, 校均97.4座, 百生拥有座位达10.6座, 从总体上看, 基本达到部、市有关标准。本市中小学图书馆设置的电子阅览室电脑总计25758台, 校均20台。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文献资源管理的图书馆占学校总数的70%。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络化程度达到97%。电脑以及复印机、投影仪、扫描仪、数码设备等配备量有所增长, 其中各种类型的空调机的数量相比三年前增长了近1.2倍。

(二) 图书馆资源建设情况

目前, 本市中小学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达到3900万册, 校均2956册, 师生人均达到31.8册, 电子读物等拥有量达到78万余件。近年来,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也在快速发展, 目前由学校自建和区县统建共享数字资源 (图书馆) 的学校达到学校总数的48%。同时, 市教委为本市近200所农村中学初步建成数字图书馆。

(三) 图书馆经费情况

近年来, 本市中小学图书馆图书经费逐年增长。全年市、区县和学校用于学校图书文献购置的经费总额近9075万元, 校均5.372万元, 师生人均54.16元。

(四) 图书馆人员建设情况

据统计, 本市中小学图书馆人员中, 具备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63%, 具备中专 (高中) 学历的占31%, 部分农村学校尚有中专 (高中) 以下学历的人员, 占人员总数的6%;中小学图书馆人员中, 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占26.2%, 尚未取得技术职称的占15.6%。

(五) 图书馆资源提供情况

目前, 本市有96%以上的学校实现了全开架服务, 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借阅证发放率达到100%, 全体学生的借阅证发放率达到92.26%。每周 (工作日) 开放时间平均为34.83小时, 寒暑假平均每周开放7.85小时。除寄宿制学校外, 一些学校在晚间和双休日实行开放。

(六) 图书馆资源使用情况

年生均外借册数为23.86册, 比2002年统计的生均14.73册有显著增长;年生均到馆阅览次数为32.58次。在市、区县教育部门的组织下, 学校图书馆不断扩大读者服务的外延, 如普陀、静安等区部分学校图书馆开展了馆际互借, 卢湾等区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坚持在假期为全区学生开放, 一些学校图书馆还为社区提供读者服务, 均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许多学校图书馆还设立了走廊书架、班级书架和专题书架等 (如环境教育书架、国防教育书架等) , 创设了探究性学习室, 创作实践工作室等, 部分图书馆还建立了相应的网站 (页) , 为师生提供信息导航。

(七) 图书馆开展的读书活动

据统计, 近年来学校图书馆举办或参与的各种读书活动, 每年每校平均达4.36次;许多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文学社团、书评会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校报校刊的编制、交流工作步入常规。本市各级教育部门也积极组织中小学生的读书活动, 如市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读书活动。以暑期读书活动为例, 为学生提供数千册网上免费浏览的图书, 开展征文、校报校刊展评、文学、艺术作品原创等活动, 每年均有二十余万中小学生参加;区县还通过开放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为学生开设讲座等形式推动中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国外学生图书馆使用情况

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 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rogram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简称PISA (1) ) 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生使用图书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 PISA2000关于各国学生使用图书馆情况的调查结果

在所选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中, 中国香港的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 远高于OECD国家平均状况。在中国香港, 只有7.3%的学生没有使用过学校图书馆, 有33.7%的学生报告每年会去学校图书馆两三次, 有27.4%的学生报告一个月要去学校图书馆两三次, 甚至报告每周去学校图书馆两三次的学生比例也有14.0%。芬兰、日本和韩国学生的学校图书馆使用情况相对频率较少, 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报告是从来或几乎从来没有使用过学校图书馆, 这三个国家的比例分别为53.9%、52.3%、64.8%, 而且报告去过学校图书馆的学生中, 大部分学生是每年去两三次, 这种情况在芬兰、日本、韩国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1.0%、21.1%、16.0%。见表1。

数据来源:OECD网页:PISA2000数据。

(二) PISA2000关于学生从图书馆借阅图书情况的调查

PISA2000对学生从公共图书馆或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香港学生报告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频率最高, 芬兰其次, 这两个国家和地区都高于OECD平均值, 有80%或以上的学生都会去图书馆借阅图书, 而且去的频率也相对较多;两个国家和地区中, 报告每年去图书馆借阅图书两三次的学生比例都36%左右, 中国香港地区甚至有28.2%的学生会在一个月去图书馆两三次借阅图书。日本和韩国学生去图书馆借阅图书的频率则相对较低, 有一半左右的学生 (日本为54.5%, 韩国为49.7%) 报告从来或几乎没有去图书馆借过书, 每年去图书馆借阅两三次图书的学生比例分别为26.6%和24.0%。具体数据见表2。

此外, PISA2006还对学生家庭藏书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家庭藏书量多的学生, 其PISA测试阅读成绩会更好。在所选的国家和地区中, 芬兰和韩国学生的家庭藏书量相对较多, 日本相对较少, 但这三个国家藏书量都超过OECD国家平均。而中国香港学生报告的家庭藏书量则相对更少, 有将近50%的学生报告家庭藏书量在25本以下, 报告家庭藏书量超过500本的学生比例则只有1.9%。

数据来源:OECD网页:PISA2000数据。

三、上海市学校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尚不均衡

郊区 (县) 学校图书馆建设总体上有了明显改善, 但与市区学校图书馆相比, 依然存在明显差异, 各区 (县) 内部学校之间的差异也较大。例如, 区内某市重点中学的图书馆面积达1200平方米, 但不足50平方米的学校有6所;图书藏量最多的一所中学达9万册, 而藏书量最少的中学只有2483册。

(二) 电子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资源共享的水平较低

近年来, 中小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数量不断增长, 但由于起步晚, 投入有限, 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 数据库覆盖时间较短、更新较慢、规模较小、简单复制、任意粘贴较多, 未能进行深层开发。再如, 学校图书馆针对电子资源所提供的检索工具, 检索效率较低、查全率、查准率较低, 电子资源检索功能开发滞后。馆际互借和两次文献、书目数据联合编制尚局限于部分学校, 仍有很多学校未能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 图书馆员专业水平不能适应图书馆功能转型的需要

目前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馆员掌握计算机编目、联机检索、上网、建立数据库、系统开发维护等技术, 图书馆员既是传统的图书管理员, 更要成为网络导航员、文献交换员、知识导航员。因此,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一批既懂图书馆业务, 又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传统观念认为图书馆工作就是对图书的科学分类、有序整理、合理上架、借阅快捷等方面, 因此对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没有更高要求。

(四) 图书馆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撑功能发挥不够

学校图书馆在功能上既要发挥社会图书馆的功能, 又要凸显其作为学校图书馆的功能特性。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图书馆员转变观念, 积极、主动、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信息, 适时为学科教学提供支撑。然而, 有些学校图书馆把功能定位在单纯服务师生的阅读, 功能限定过窄, 不能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教育教学第一线, 图书馆的工作和学科教师的工作不能进行有效整合, 辅助、支持教育教学改革的功能发挥不够。

四、学校图书馆建设的一些建议

(一) 电子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共享应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

数字图书馆要实现馆藏资源多样化、存储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建议:第一, 学校图书馆要建立学科信息导航库、馆藏书目数据库或者专题数据库、数据库导航系统, 对馆藏电子资源和网上信息进行深度增值开发, 将浩繁的信息转换为便于读者利用的信息资源。第二, 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牵头, 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的信息技术公司, 建立上海市网上虚拟学校图书馆以及学校图书馆联盟, 为上海市学生发放统一使用的图书馆上网卡, 使学生凭自己的学号和密码在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都能共享到上海市任何一所学校的图书以及电子资源, 这样可以降低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 利用图书馆实现教材循环使用, 并及时更新馆藏教辅材料

在澳大利亚, 教材是公共财产。建议全市学校图书馆将学生需要使用的教材纳入馆藏, 在每年学生使用时借给或者租给学生, 用后归还。为保证教材在循环使用中不被破坏, 可与学生签订相关协议。教材的循环利用, 符合节约型社会的理念。此外, 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的《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图书馆 (室) 图书配置推荐目录》的种类上看, 供学生借阅的教辅材料没有得到及时更新, 并且教辅材料的数量不够, 不能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借阅教辅资料辅助学习的需要。建议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机构制定制度, 开辟图书馆与学生的沟通渠道, 及时了解、补充学生学习需要的资料。

(三) 图书馆开设图书情报、阅读指导课程, 培养学生信息利用能力

《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 (修订) 》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然而, 目前学校开设的阅读指导课大多是由语文老师承担, 图书馆只是被动提供场所和资料, 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安排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图书情报等课程,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利用能力以及培养其正确的图书馆意识和终身利用图书馆的习惯。

(四) 改变资源配置方式, 建立“开放式”校园图书馆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 建议构建“开放”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开放包括时间开放与空间开放。时间开放就是合理处理师生借阅和常规教学的时间冲突, 以方便师生借阅为原则, 制定满足师生借阅需要的工作时间制度, 图书馆的时间开放应该没有节假日, 由图书馆员轮休。空间开放可以借鉴国外“图书漂流活动”的理念, (2) 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联网电脑搬到校园一角、教室里、走廊上, 实行开架借阅、超市管理, 以促进校内“图书以及电子资源的漂流”。实现这一举措, 需要学校构建诚信文化、“书香校园”文化作为支撑。

(五) 建立具有专业素养的图书馆员队伍

为满足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 必须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馆员队伍。第一, 在新进人员的录用上, 采用由市教委与学校共同把关的程序。第二, 市教委对现有馆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第三, 学校图书馆每学期聘任一些学科教师兼职临时图书馆员, 补充图书馆员学科知识结构的缺陷。图书馆每学期派出图书馆员参与学科教学人员的科研活动, 与学科教学工作进行融合, 提升把握一线教学改革最新信息的能力。

(六) 完善市级学校图书馆员管理制度, 提升学校图书馆员的地位

为推进图书馆建设, 建议完善图书馆人员管理制度, 凸显图书馆员作为学校专业人员的地位。第一, 由教委人事部门制定相关政策, 将图书馆馆长至少作为中层领导对待, 增加岗位津贴, 改变馆长只享受教研组长待遇, 待遇过低的现状。第二, 建议教委人事部门对图书馆员的职称评定进行类别申报控制, 图书馆员职称评定只能参加本专业的评定, 改变以往图书馆员参加教师系列等其他系列职称评定的状况, 保证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第三, 在待遇上将图书馆人员作为专业人员对待, 提高图书馆员的工资、福利。

(七) 采用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办法, 推进学校图书馆建设

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不能搞一刀切, 只能因地制宜。首先要完善原有图书馆建设的标准以适应新形势。根据新的标准, 将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图书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发展策略, 进行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同时, 还要允许不同层次的学校图书馆员之间的暂时性流动, 以利用优质资源帮助发展水平较差的学校图书馆。再者, 可以根据图书馆建设标准, 由专业人员对图书馆进行评估, 建立“上海市示范性学校图书馆”, 引领其它图书馆的发展。

(八) 教育科研单位加强对图书馆建设的研究

在信息时代, 图书馆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出现了很多新多问题。例如, 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的变化趋势对图书馆建设提出什么具体要求?需要实现哪些功能转型?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有效开发方式有哪些等等都亟待研究。

注释

1 PISA从2000年开始正式实施, 每三年测试一次, 目前已经完成测评三轮, PISA2000、PISA2003、PISA2006, 第四轮PISA2009正在测试当中。2009年上海市参加了这一评估项目, 测试数据尚未公布。

图书馆小学作文 篇5

进入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比如:科幻类,科学类,故事类……有时你也可以拿起一本书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图书馆里还有蓝色,黄色,绿色的桌子,形状也各不相同,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特别吸引我们小朋友在那安静地看书。

图书馆里的书不仅多而且好看,书里的内容多种多样。漫画书十分搞笑令人难以忘怀,精彩的历史故事书带我们穿越古代去了解以前的大事小事。图书馆是不允许大声喧哗的,这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在这里看书还有—点好处,比如我最喜欢看《笨狼的故事》可是买整套书需要不少钱,但是在图书馆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看—整套书,当然你也可以把书借回家看。

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思考 篇6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现状;建设策略

一、中小学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小学校图书馆宣言》宣告:“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近期由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也反映出国家对中小学图书馆地位的肯定和作用的重视。

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现状

追溯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发展历史,不难感受其变迁,比如硬件的改善,但这种改善仍未让其摆脱乏人问津的尴尬处境。有人甚至其渴望从“灰姑娘”蜕变为“公主”,却又不幸成为“睡美人”。是什么让中小学图书馆一直“沉睡”呢?

(一)硬件问题

图书馆构成要素包括馆舍、藏书、读者、馆员、技术设备等,以馆舍建设为例,目前我国中小学图书馆馆舍建设仍未取得大的进展,部分中小学甚至没有完整的图书馆,有图书馆的部分中学馆舍面积也较小,拥有独立的“图书馆”建筑的学校并不多。《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对中学图书馆馆舍面积要求中,最高(高级中学的升一级学校)与最低(初级中学的普通初中)标准分别是800m2以上和400m2。根据这项标准,即使在省会城市广州也仍有40%的学校圖书馆馆舍面积不达标。而作为图书馆重要构成的藏书情况也堪忧,部分中小学图书馆馆藏数量少而且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

(二)软件问题

软件方面,中小学图书馆也存在许多缺陷。在很多学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也不健全,没有规章制度,工作无章可依,管理上的漏洞也就无从发现,更谈不上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了。另笔者发现,学校图书馆的人员多采用临时人员或兼职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且流动性大,极不利于服务提高和活动持续开展,严重影响着图书馆作用的发挥。

(三)其他制约因素

目前,国内多数学校领导对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认识不够,多把图书馆当做附属品,没有硬性指标来规范图书馆工作,遑论人员安排、财力投入与硬件建设了。另,学校的教学模式虽有一些转变,但总体还是唯分数论,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活动跟着考试转,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三、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策略

(一)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图书馆建设

要改变中小学图书馆落后的现状,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中小学图书馆的地位和重要性。中小学图书馆作为服务教育教学的重要办学条件,是学生和教师获取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更是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学校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转变以往唯成绩论的观点,加强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二)完善基础建设,确保馆藏资源质量

明确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后,馆舍、配套、馆藏、资源等方面也应随之做出合理安排。宏观上,要注重加强集中领导和管理,对中小学图书馆的政策、法规、人员、经费、馆舍要科学合理的策划与管理。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有其群体特性,在馆藏内容上必须有针对性,应与教学学习实际紧密联系,不能盲目照搬其他类型图书馆馆藏模式。此外,中小学阅读需求广泛,但层次处于初级阶段,要合理优化馆藏结构,采购适合对象水平的读物。总之,要建立数量适宜、复本率适度、质与量并重的优质馆藏。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

图书馆队伍的强化,不仅仅是指专职人员,还包括兼职人员、志愿者等,应全面的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更好的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文献信息服务,帮助中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及素养。业务培训可不局限于校园图书馆,可创新培训机制,建立分层分级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计划,可通过馆际交流、向专业图书馆取经、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开展远程培训等方式实现。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还应完善资格准入、定期考核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吸纳优秀人才进入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

(四)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推动数字资源建设

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既是图书干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图书馆可实现传统图书馆所无法完成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方式,开辟素质教育新阵地。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一要确立数字化建设在整个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优先战略地位,二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实际、实用、实效”,避免资源浪费,三要统一规划,循序渐进,可将工作重点放在电子阅览室建设上。四要充分发挥和延伸数字化图书馆独特教育职能,将服务延伸到家、到个人,加枸杞一个完善、成熟、专业的数字化图书资源库。

(五)充分利用联盟协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相对于中小学图书馆而言,专业的少儿图书馆拥有优质的管理和资源平台,两者资源共享,将极大减轻学校资源采购经费。通过少儿馆,还可以实现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专业的少儿图书馆长期与资源供应商接触,在采编方面有天然优势,而学校的老师直接与少儿读者接触,最了解少儿读者的需求。两者优势互补,可共建共享有价值的资源。深圳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其所成立的“常青藤”联盟,依托深圳少儿馆平台,逐步发展全市中小学校加入联盟,不仅实现了少儿馆与中小学校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也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架构起了沟通交流平台,让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在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之前,少儿馆所服务的对象有局限性,辐射面窄,资源共享后,小读者数量激增,需求的扩大,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有效避免了资源闲置。

当然,两者的合作当然不仅仅是平台搭建,发散思维,创新服务,中小学图书馆大有可为。作为图书馆网的前沿触点,中小学图书馆有着天然的优势。在联合发展上,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又有了新思路。日前,他们提出了“阅读指数”的新概念,通过建立专业的系统平台,依托常青藤联盟平台,打造中小学校阅读榜。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新建的系统,由种子学校想少儿图书馆推荐书籍,少儿馆根据书目邀请出版商或作者出配套测试题,学生在阅读完后,可通过阅读指数平台随机答题,累积阅读分值,分值高低将决定各校推荐书目像股票一样在平台上“涨停”或“退市”。此举解决了以往阅读推广的单向性,使学生拥有了自己的阅读互动平台,他们可以进入论坛发表心得、吐槽等,在此过程中,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读物的理解,更可让学校掌握学生的阅读质量,还可扩大少儿馆的服务半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了平台和媒介,少儿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在资源共建共享上就有了更大的合作空间,二者也将拥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及其改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2)

[2]浅谈少儿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作用和策略[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2(5)

网络环境下小学图书馆的发展 篇7

一、当前小学图书馆建设之现状

小学图书馆建设的“量”与“质”的不统一, 图书馆功能与服务的“期望值”与“绩效值”的不和谐, 影响着社会、学校、师生对小学图书馆的投入和认同;图书馆功能发挥的弱势与服务的传统和单向, 制约着读者对学校图书馆的认知度与利用度;小学图书馆人员队伍的不稳定与专业程度不高, 影响着小学图书馆功能与服务的发挥与完善。网络环境与信息流向的多渠道, 导致小学图书馆的“用武之地”呈现日渐缩小之势。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受到时代与社会发展的不断冲击, 我们要如何突破重围, 发展自我呢?

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 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小学图书馆建设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教育部1991年颁布《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 以来, 国家相关部门对小学图书馆的建设都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和标准。如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2007年5月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都对小学图书馆 (室) 的建设提出要求。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于1997年6月和2002年7月发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和《城市普通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 也对小学图书馆 (室) 的建设与装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方有关部门也相应出台了大力加强小学图书馆 (室) 建设的政策文件。2010年至2013实施的“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等民生工程, 极大地改善了小学图书馆的硬件建设。

小学图书馆的发展令人欣慰, 但是否达到了《规程》的五大任务呢?《规程》对小学图书馆的任务、结构、人员、条件和保障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标准。但现实中的小学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水平与《规程》所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差距较大,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只设不建, 只建不用, 只服务教师不对学生开放;经费投入无保障, 有的学校图书馆几年都没有专项经费投入;图书馆人员队伍的专一性与专业性无保障, 一些学校图书馆教师依然战斗在教学工作第一线, 只把图书馆工作作为附属工作;一些学校图书馆工作停留在初始设置阶段, 仅仅完成书刊的典藏与流通;一些学校图书馆无电子阅览室, 或电子阅览室与学校计算机房实为一体, 存在着有名无实、名不副实等现象。而发展与建设相对完备的学校图书馆存在着体制因素和教育环境的制约, 加上一些学校图书馆本身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不足, 致使装备精良、管理手段先进的图书馆依然游走于“边缘教育”, 图书馆工作与服务不能融入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学校经费“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进而淡化了领导和师生对学校图书馆的认知与重视程度。一些学校图书馆在拥有校园网络、图书馆网页、电子阅览室的条件下, 利用电子网络开展工作的程度不足, 特别是一些地区学校图书馆中的“领头羊”,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在区域性学校图书馆的“大同世界”建设上没能充分发挥作用, 没有帮助其他学校减少图书馆经费投入的压力和解决基础教育学校图书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二、现代青少年阅读需求之特点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20世纪9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 他们思想活跃, 思维敏捷, 兴趣广泛, 在阅读需求上主要表现为:

(1) 学习性。学习性是青少年课堂学习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阅读需求。课堂学习的接受与课外学习的巩固、补充相辅相成, 成长发展过程中认知、体悟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相映生辉。学习性阅读需求是现代青少年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强化自我、发展自我的必然。

(2) 兴趣性。兴趣性阅读需求是青少年内在的主观阅读的能动表现, 与其自身个性和社会、学校及家庭的环境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一方面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 另一方面是出于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满足的乐趣, 也有着极强的实用性。

(3) 思想性。思想性阅读需求是在前面两种阅读需求之上的深层次需求。现代青少年成长在开放的时代, 能够放开眼光看世界, 面对周围每天发生的事件和出现的各种事物, 他们虽然在个性、人格和思想等方面还不是很成熟, 但也不会轻易接受外界的说教与传授, 而是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思考, 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4) 阅读途径和手段的多样性。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 满足青少年阅读需求的途径和手段也变得多样化。视听传媒、网络环境、个体传递、图书馆等都成为他们阅读的途径和手段。据不完全统计, 青少年阅读需求的40%以上来自于社会网络与电子网络。如此, 网络环境下, 将电子化服务与传统式服务相结合, 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和满意率, 是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方向。

三、基础教育学校学生管理特征

基础教育是全日制在校教育。因为学生的身心条件和学校管理责任等因素, 学校管理采取了密集管理与人防战术。学生在校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堂学习, 很少有能够自我安排的空余时间。大部分小学图书馆又没有将“图书情报知识课”“阅读课”“资讯课”等像“活动课”一样列入学校课表, 学生只有在课间或其他休息时间才能利用学校图书馆, 这样会由于时间紧迫而影响图书馆的利用率与效果。学生课外阅读需求对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图书馆如何适应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特性, 更好地推荐馆藏资源和开展资讯服务, 则是网络环境下的新课题。

四、小学图书馆功能与服务的传承与创新

《规程》对小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定位是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 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明确了小学图书馆的五大任务: (1) 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和信息; (2) 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3) 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 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 (4)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 (5)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图书馆的信息功能主要是指拥有信息、传递信息和信息素养与技能培养。拥有与传递信息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信息素养与技能培养贯穿于图书馆工作与服务过程中。拥有与传递信息, 一是指搜集、整理、加工、组织管理、传递书刊文献资料的传统基本职能。书刊文献资料则是指纸质书刊出版物及光盘类电子出版物。二是指在网络环境下, 学校图书馆依靠电子网络设备及手段, 下载、整理、组织管理起来的网络文献资料。网络文献资料虽有公开出版的文献信息资料, 但很大一部分是公开发布的一次文献资料。在网络设备日益普及的时代, 网络数据传输的便利、及时性, 网络资源查找、利用的快捷与方便性, 使得网络信息资源正成为人们利用文献的首选途径。

小学图书馆如何将读者“利诱”到图书馆来, 没有厚实的“大餐”是办不到的。因而加强小学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是必然趋势。

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传统书刊文献的“质”与“量”, “精品店”总是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 因此我们要以时代发展的眼光, 紧跟学校教育发展的步伐, 结合学生的阅读需求, 注重馆藏文献的更新换代。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 “图书是为了利用的”。“用”字要成为小学图书馆典藏文献的目的。典藏的每一种书刊文献都能有用过的痕迹, 那就藏有所值。同时, 要发挥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优势, 有目的地开展个体所藏文献资料的汇集与传递。社会个体所拥有的文献资料, 都具有一定的特性和价值, 品质上相对来说较高。而这里的汇集不是捐赠, 只不过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是让大家在一定的制度和利益保证下, 分享知识财富。在这个过程中, 图书馆只作为管理者与传递者, 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另一方面, 要加强网络文献资料库的建设, 完善新兴媒介的传输手段。网络资源博大而繁杂, 文献资源品质高低不等。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 小学图书馆应注重网络文献资料库的建设, 既要优化图书馆馆藏, 有效减轻经费投入的压力, 又要对网络资源及时进行筛选。网络系统及电子阅览设备的便利使用, 可大大提高到馆率和使用率。当然, 网络文献资源库的建设必然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家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有力地促进了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但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的不均衡, 特别是农村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中, 本就存在馆藏、经费、人员相对紧张的态势。因而在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上, 可以发挥区域中先进小学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优势, 在区域教育部门的协调与管理下, 在体制和制度的保障下, 实现资源共享, 逐步达到图书馆的“大同世界”。

小学图书馆的教育功能的显著性是基础教育学校图书馆自身的内在要求, 教育功能体现在图书馆的每一项工作过程中。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等都围绕着教育这一主旋律, 图书馆一切工作的中心就是以“书”育人, 辅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1) 注重小学图书馆馆舍文化建设,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改善他们的精神风貌。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一扇窗口, 一方绿洲, 如何建设和营造好这里以吸引师生的目光, 馆舍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亮丽的“景点”, 浓郁的书香氛围, 整洁的环境, 先进的管理, 热情周到的服务, 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一切如何不让学校图书馆成为人群的“聚集地”。温馨的绿洲, 清除了尘嚣, 净化了心灵。

(2) 注重馆藏部门的整合与馆藏资源的使用。小学图书馆读者群的特性决定了有效性和便利性是其利用图书馆的重要条件, 在服务设施设置上趋向于将书库、期刊阅览、电子视听等集中在一起的“超市式”模式, 还可设置休息式的阅读走廊、休闲式的精品书屋等。图书馆网络管理系统也为改变以往单一的管理模式提供了条件, 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进行馆内阅览与外借。

(3) 注重馆藏结构的优化。学校图书馆一方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阵地。不管是实物资源还是电子数据资源, 一切资源的作用都是“以书育人”。我们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着眼教育, 实现资源丰富与结构和谐相统一, 辅助课堂教学与阅读育人相一致, 主题推荐与教育活动相连接。

(4) 大力开展图书情报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对学生进行图书情报知识教育, 对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能进行培养与教育, 这本就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一主阵地, 运用图书馆工作导航手册和电子资源简介, 将个别辅导与开展活动相结合, 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 做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咨询工作。电子传输的快捷与方便, 网上咨询的私密与时空自由, 新兴通讯媒介的革新与涌现, 使网络咨询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做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咨询工作, 才能让图书馆工作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五、结束语

我们为今天喝彩!虽说小学图书馆建设还有待于社会、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图书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和创新, 但小学图书馆事业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正迈开步伐向前进。

中小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篇8

关键词:图书馆,教育,职能,中小学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与生俱来, 古今中外早有定论:宋人苏东坡云:“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 用之而不弊, 取之而不竭, 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 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 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 惟书乎!”清宣统二年 (公元1910年) , 《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开宗明义第一条曰:“图书馆之设, 所以保存国粹, 造就通才, 以备硕学专家研究学艺, 学生士人检阅考证之用, 以广征博采, 供为浏览为宗旨。”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对图书馆情有独钟, 他毫不含糊地指明图书馆是“教育机关”。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高度评价图书馆为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江泽民同志讲得更为透彻生动:“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美国图书馆学权威杜威始终坚持认为, 图书馆是学校之外最好的教育场所, 是向社会开放的“民众大学”。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组于1972年重新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 明确界定公共图书馆为“群众性的教育、文化、信息机构”。由此可见,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历史与社会赋予的基本属性。多少年来,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地深入人心并被行之有效地付诸实践, 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所显示的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异而已。

一、中小学图书馆是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改革开放, 发展市场经济, 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正效应, 也有消极的负效应。这些年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丑恶现象就是负效应的表现。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的事实告诫我们, 加强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理想、道德、情操教育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中小学图书馆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 紧紧抓住青少年学生思想可塑性和求知欲望强的有利心态, 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用革命的理论、科学的知识、健康的文艺、伟大的人物、英模的事迹、神圣的法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霍华德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何光国认为, 图书馆虽然不能使六岁大的儿童, 一夜之间长成大人, 可是, 他若经常跨进图书馆, 图书馆将会培养他的心智, 使他成为社会中一位“有教养的人”。他曾说“社会中若多一人走进图书馆, 社会里就会少一名犯罪的人。”图书馆员不传教, 只间接地传播知识, 使社会中每一个人, 都能成为一位有教养的人。皮罗索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机会, 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气质, 使人高尚。”可见图书馆是培养学生德育发展, 人品高雅, 心智成熟的最好场所。

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

知识就是力量, 而知识很多是从书籍中获得的。去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国家图书馆时着重强调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 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 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 是没有希望的。”青少年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 推进中小学图书馆事业, 促进青少年阅读, 也是放飞了民族未来的希望。

近几年来, 我校图书馆设立了优美清洁的阅读环境, 如师生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 师生们能在这休闲的环境里阅读、享受, 真是乐在其中。同时图书馆对师生实行全天开架式阅读、出借。这样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更新知识, 提供教学参考, 扩大知识面, 充实教育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特别是在“读书节”活动期间还开展晨间交流读, 中午休闲读, 晚上放松读, 学生积极撰写读书征文、读书笔记、读书心得, 开展教师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过一个节”的活动, 评出读书星、写作星、书香学子、书香班级等, 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博览群书, 开阔学生的视野, 而且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营建书香校园中, 师生朗诵表演, 师生早读共诵经典文学名篇,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传播科学信息, 激发学生理想和信念

图书馆知识性和中介性的特点决定了图书馆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职能。这种信息包括馆藏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以及网络信息。传递方式有自然传递和自觉传递之分。前者是图书馆被动地为读者提供索取的文献及信息, 馆员对这些文献内容不必过多了解。后者指的是馆员根据读者的信息需求, 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符合需求内容的信息, 包括经过馆员深加工处理的信息。在自觉传递中图书馆处于主动地位。这一方式在新时期尤为突出。中小学生喜欢探究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小窍门, 重大发明成果, 最新科研信息, 学生们津津乐道, 他们更喜欢看报纸、杂志来了解祖国的各行各业发生的翻天覆地地变化。还有许多学生非常关注国内外的新闻, 包括各国政要、金融巨子、体育明星等的动态, 包括看他们的传记、报道、新闻等等, 图书馆就成了他们了解这些人物的最佳去处, 所以有的同学会常常来图书馆看书, 把图书馆看成“万事通”的老师。我们馆员要利用学生们的这些心理特点, 因势就导, 推荐书籍, 把好书, 最新科研报告, 前沿信息都介绍给学生们阅读, 使他们从小就产生献身科学的理想和抱负, 为他们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学生享受美育教育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我们学校图书馆本着陶冶情操, 美化心灵, 感悟美的体验这一原则,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审美能力较为薄弱这个环节, 制订了阅读计划, 向学生推荐各类图书, 提供优质的食粮。

1. 读中感受自然美:

中国地大物博,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缺少生活经验, 要在读中感受到这一点, 只有通过文字阅读加上丰富的想象来实现。如:学生读《小小旅行家丛书》、《世界博览》等等书, 让学生知道万里长城有多长, 桂林山水有多美, 世界风光多么美丽, 学生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幅天然的美景。使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 把自身融入其中, 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世界、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读中品味语言美:

青少年读物中用字精练传神, 句式优美多样, 对话富有个性, 学生通过阅读《桂林山水》、《唐诗三百首》等书籍, 让学生品味桂林的山怎样奇、秀、险, 水怎样的静、清、绿这些句子,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理解句子之间的结构联系, 把文章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 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3. 读中体会形象美:

文学作品中作者具有强烈的情感、激昂、悲壮、直抒、含蓄的语句, 因此, 在阅读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才能把作者情感表达出来, 激起学生感情上共鸣, 来达到这一目标, 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 当读到优美珠玑般的文字, 特别是林黛玉和宝玉的恋爱悲剧, 我们无不为之泪流, 当读到孙悟空的勇敢和正义时, 我们无不为他拍手称赞。通过阅读学生们体会到作者描写人物的心理特征,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形象美的熏陶。通过这一系列书籍的阅读, 从而激发学生从书里去获取知识, 去学会做人, 学会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五、结束语

现代图书馆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当信息高速公路的终端普及到家家户户时,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也许会历史地退隐消失。未来社会的图书馆也许仅仅是国际互联网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信息源或者公共用户终端, 其基本社会职能也会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而发生结构性的重心游移。然而, 图书馆所有形态特征的变革无法撼动其教育职能作为本位功能的基础地位。未来社会需要一代又一代更高素质、更高层次的未来型人才支撑, 这自然对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未来教育职能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机遇与发展空间,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势必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延伸拓展, 其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在于其业经历史认可、社会定位的不可替代性, 在于其回报奉献于国民的无法估量的有形无形、显性隐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 我们可以放心地说, 未来图书馆其教育职能可能还会拓展得更宽更高远。

参考文献

[1]夏华.图书馆教育职能再认识[EB/OL].中国图书馆网, http://www.sinolib.com/papers/.

[2]骆桂明.唤醒沉睡的中小学图书馆[N].中国教育报, 2010-03-04.

乡镇小学图书馆工作业务探析 篇9

乡镇小学校图书馆常被誉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在学校建立图书馆的意义在于帮助学习期的学生培养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学会有针对性地利用图书和图书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本文通过从事小学图书馆工作10年的经验总结, 对通过提供阅读指导、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利用图书馆的机能等, 对乡镇小学图书馆工作业务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一些探讨分析。

一、图书馆建设资金不足规模小, 条件简陋

作为乡镇小学的图书馆, 由于现在的教育体制, 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要求比较重视, 所以对于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意识相对还是比较薄弱, 所以在政策, 和资金方面很难向这个方面倾斜就形成了图书馆的规模小, 条件简陋, 座椅板凳陈旧, 计算机配置低, 硬件设施落后的普遍现象。

面对这个情况, 学校要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尽量配合图书馆的工作, 以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 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 互相促进。要求学校能够尽量克服费用难题, 抽出专项基金, 多渠道筹措购书经费, 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为乡镇小学图书馆的建设进行捐助, 配置符合学生使用的设备、书架、阅览桌椅, 并且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以适合青少年、儿童的身体情况, 为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图书的收藏数量少和结构配置不健全, 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小学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少, 图书得不到及时的更新, 图书的质量也会相应的下降, 目前图书质量存在以下问题:图书还是以学习辅导类为主, 关于课外读物、科普类的还是比较少的, 所以图书结构不合理;由于小学图书馆主要是面对小学生, 所以对图书的爱护情况不能及时监督, 导致部分图书破损, 另外就是一些内容陈旧或是重复的图书资料导致图书质量的下降;还有就是对于教师用书的配备。

相应的对策就是增加图书的类型, 使其多样化, 不但要有印刷型的书籍资料, 同时也要有一些有关于声像, 影像的资料;对于各学科的工具书, 品德教育图书, 知识性图书, 注重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具的增加;对学科的老师业务进修提高的、教学参考的、教学研究理论的以及相关必要的学术性的专刊和经典著作。

三、乡镇小学图书馆工作改进建议对学生进行辅导, 帮助他们有效地利用图书和图书馆

小学图书馆建立后, 由于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还没有建立, 所以学生积极主动要求阅读的需求不是那么明显, 在这个时候, 为了能够推动课外阅读的开展, 要根据各年级的学习时间明确阅读数量和阅读要求, 各年级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学起即会正确地阅读, 善于利用图书进行自学, 逐步掌握从图书资料中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方法。要在各年级开展各类的读书评比活动, 统计各个班级的借书阅读情况, 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要肩负教育学生的责任, 经常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图书馆所组织的各种读书活动要适合青少年与儿童的兴趣和年龄特点, 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生动活泼。

四、图书馆管理机制明确, 遵守各项工作规则制度

对于乡镇小学图书馆管理工作要有完善的岗位职责和有关的规章制度, 并且要严格执行。加强小学图书馆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 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进行积极的培训并进行相应的学习, 重视加强提高业务素质。并且要对本职工作开展研究, 积极思考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和改进, 针对图书馆的现状, 考虑如何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 怎样使图书馆的功能更加完善, 并加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在业务方面对图书按照标注进行分类, 编辑入册, 及时快速的进行整理, 更好的完善。在工作中要做到:及时完善对图书的整理, 统计, 上架工作, 对期刊订阅, 新书采购, 图书整理等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数。

乡镇小学图书馆要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 才能使图书馆发挥其在小学生阅读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受到地域和经济的影响, 乡镇小学图书馆如何适应新课改, 如何解决好在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使其更加正规化, 更加系统化, 可以真正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是检验一个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加强并提高乡镇小学图书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摘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而图书馆在学校里是基本的教育设施, 作为“知识的宝库”学校的第二课堂, 学生可以从图书馆找到学习辅导材料, 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 欣赏一下文学画报、美术作品, 享受读书之乐。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 爱上图书馆,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素质。

关键词:乡镇小学,图书馆工作

参考文献

[1]方凤英.谈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工作[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 (02) .

[2]王虎森.跛足焉能致远——农村中小学图书馆 (室) 建设的困难和对策[J].湖南教育.2004 (09) .

[3]黄纯国, 尹华荣.农村学校如何有效解决图书资源不足问题——隐峰中心小学图书管理经验[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 (03) .

[4]余京文.小学图书馆 (室) 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刍议[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8 (02) .

[5]汪战英.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之我见——学习《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 (修订) 》的体会[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 (05) .

让中小学图书馆成为“悦”览室 篇10

一、中小学图书馆的意义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信仰的根基, 他还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 只要有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准备的书, 就是学校。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也是搜集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基地。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培养品德, 陶冶情操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生了解外界、获取课外知识、遨游知识海洋的可靠场所, 让学生在读书中认识世界, 扩大知识面, 在阅读中完善自我。阅读思想性强、知识性强的书籍, 更能给青少年读者理性判断、理性思考的机会;阅读逻辑性强的书籍, 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阅读感性细腻的文字, 则能丰富青少年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2. 丰富学生课余活动, 扩充学生知识面

图书馆工作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师资、实验室并列为学校的三大支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就必须全面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阅读改变生活, 优秀少儿读物所传播的知识和价值观, 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3. 启迪思维, 开发智力

课外阅读, 书本是船, 兴趣是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 教师把好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 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阅读, 使学生真正做到能自主阅读, 并能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接受熏陶,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老师的阅读指导,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成为其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直至让阅读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

二、让图书馆成为“悦”览室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中小学学生的成长环境已有了很大变化。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影像成为新一代青少年认识世界的重要参照物和依赖对象。对电视、网络的过度迷恋直接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的下降, 而随着这种趋势不断加强, 则会把阅读看作枯燥乏味的事情。西方发达国家都将对孩子读书能力的培养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内容。而在我国, 目前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是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很重, 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后, 马上踏上影视等快餐文化的陆地来放松神经, 很多孩子课后阅读的数量非常少、种类也很单一, 在中小学学生中漫天飞的漫画书作为视觉文化的一种延伸而成为目前很多学生精神世界的直接表征。怎样把青少年从快餐文化拉回现实的书的海洋, 让青少年觉得阅读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使阅读成为“悦”读, 中小学图书馆显得责任重大。

1. 加强图书馆藏书建设

学校图书馆不能有名无实, 首先, 必须加强藏书建设。按照图书馆多个教育功能需要添购书刊, 尤其是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不断充实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较强的书刊。其次, 阅读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在小学阶段, 儿童的求知的情绪性、随意性比较明显;在初中阶段, 是从儿童向青年过渡时期, 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交替出现, 具有青年和儿童的双重特点;在高中阶段, 是正式迈入青年时期, 具有一定的独立而完整的人格特点。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按年龄编组, 把适合各个阶段的书籍归类, 由图书管理员引导各个阶段的学生进行阅读, 切实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图书, 每个学生都能在图书馆获取有效的知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装备部门应强化中小学购书指导, 把那些有益于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教师用书和有益于扩大学生视野、适合各学段各年龄的中小学学生阅读的书籍, 推荐给中小学学校。

2. 提高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

图书管理员应该发自内心地关注教育热点, 关注学校各项教学活动, 关注学生的需求, 做一个近距离的教育观察者, 并发挥自己的特长, 积极参与到教育实践中, 扩展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应该是一个爱书、爱读书、阅读兴趣广泛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出版市场脉搏, 确保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和藏书质量, 在享受采购和阅读图书乐趣的同时, 把好的图书推介给学生。通过逛书店、翻阅多种书评类报刊、关注各种新书推荐榜和销售排行榜、浏览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和文化频道等方式, 全面了解图书市场。在当前快速变化的数字化时代,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 不断加强学习, 开阔视野, 迅速改变知识结构, 了解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情况,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使图书馆成为丰富学生知识, 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阵地。

3. 优化图书馆环境

中小学图书馆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阅读的兴致。众所周知, 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 在硬件环境上, 学校要加大对图书馆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图书馆导向系统, 布局方位图应放在大门的正中央, 方便学生了解图书馆布局。添加特色装饰品, 充分体现青少年朝气蓬勃的个性, 使来到图书馆的同学充满亲切感。在图书馆可以摆放绿色植物, 或者在墙上悬挂、张贴各种名言警句。在图书馆色彩设计上, 可以采用冷暖色调相间的颜色, 既体现了冷色调的安静, 又增加了暖色调的温暖, 在这样的环境下阅读有助于平静人的情绪和减少人的压力。在软环境上, 增强学生阅读的文化氛围, 可开设阅读课, 由老师指导学生做读书卡片, 写读书笔记, 记读书心得和体会, 介绍读书知识, 推荐名人读书方法, 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还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读书活动来占领师生的业余文化阵地, 根据学校师生的兴趣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把广大师生业余时间的活动兴趣和爱好引向读书方面来。还可以聘请专家举办文学讲座, 也可通过“读书会”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向学生介绍图书馆藏书情况、目录使用方法以及借阅手续等, 使学生培养和掌握独立查找书刊、选择图书和借阅图书的方法。

上一篇:基础西班牙语下一篇:本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