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2024-07-05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精选十篇)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1

1 红细胞检验

1.1 红细胞计数 (RBC)

(1) 红细胞计数 (RBC) 正常参考值, 见表1。 (2) 临床意义: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 大小较一致, 直径6~9μm, 平均7.5μm, 边缘部厚度2μm, 中央约为1μm。瑞氏染色 (Wright stain) :周边部位着色深, 呈浅桔红色, 中心部位淡染 (又称中央苍白区) , 约占RBC直径的1/3~2/5。透射电镜呈双凹性圆盘状。红细胞减少: (1) 红细胞生成减少, 见于白血病等病。 (2) 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 (3) 合成障碍:缺铁, 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血容量减少: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亢危象等。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2 血红蛋白测定 (HB或HGB)

(1) 血红蛋白测定 (HB或HGB) 正常参考值, 见表2。 (2) 临床意义:a.生理性变化:一般情况下, 新生儿的RBC及HB浓度均明显增高。当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导致RBC和HB暂时增多。长期多次献血者RBC可代偿性增多。降低多见于妊娠中后期的孕妇、6个月~2岁婴幼儿及某些造血功能减退的老人。b.病理性变化: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 R B C可相对增多。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患者由于长期缺氧, 可引起RBC代偿性增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RBC明显增多。RBC减少多见于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RBC丢失或破坏过多所致各种贫血, 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2 白细胞计数 (WBC) 及分类计数 (DC)

2.1 白细胞计数 (WBC) 及分类计数 (DC) 正常参考值

见表2、表3。

2.2 临床意义

各种仪器对异常白细胞不能完全识别, 遇仪器分析有异常提示或疑为血液系统疾病者, 需制备涂片, 染色后镜检, 观察细胞形态及分类。

2.2.1 (1) 生理性白细胞增多:胎儿及初生儿白细胞常在10.0~20.0×l09/L;孕妇妊娠5个月以上时, 白细胞总数常可达10.5×109/L或更高, 后期可达20.0×109/L;剧烈的运动和劳动可使白细胞高达12.0×109/L, 甚至20.0×109/L以上;暴热和严寒, 白细胞总数常有一过性增高, 复温后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 (2) 某些细菌性感染所引发的疾病, 特别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性感染, 如: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阑尾炎、中耳炎、扁桃体炎、脓胸、肾盂炎、输卵管炎、胆囊炎及败血症等;某些病毒性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乙型脑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麻疹等;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大手术后, 烧伤, 急性出血严重创伤, 血管栓塞等;过敏反应:如输血反应, 药物过敏, 急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等;中毒反应:如各种药物中毒, 农药中毒, 重金属中毒, 糖尿病酸中毒, 妊娠中毒症等;肿瘤及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应用某些升白细胞的化学药物促使白细胞增高, 多见于化疗和放疗治疗期间因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时, 需要尽快提升白细胞而进行下一步疗程治疗的患者。

2.2.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 一些血液病及肿瘤, 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 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3 血小板检查

3.1 血小板计数 (PLT) 与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1) PLT正常参考值: (100.0~300.0) ×109/L和MPV正常参考值:7~11f L。 (2) 临床意义:MPV反映血小板的成熟度:与PLT结合分析鉴别血小板数量异常的原因有:PLT↓MPV↑表示血小板减少是周围血的原因。PLT↓MPV↓表示骨髓增生障碍;PLT↓MPV N表示血小板分布异常;PLT↑MPV↑表示反应性血小板增加;PLT↑MPV↓表示病变来至于骨髓。

3.2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其正常范围为14.8~17.2, PDW增大常见于急非淋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将MPV与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结合分析对血管性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价值[1]。当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时, 由于毛细血管基膜增厚, 完整的血管内皮受到破坏, 内壁粗糙, 血小板易于黏附聚集, 破坏增多, 使血小板减少而刺激骨髓巨核细胞再生增强, 释放大小不等的大体积血小板, 使MPV增大, PDW增大,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比容 (PCT) 正常。此时, 可提示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已增加。

总之, 血常规是医师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2]。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随着更高级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普遍使用, 将更迅速、有效地为临床医师做出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摘要:血常规是临床血液检验中最基本的检验, 随着自动化检测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观察这些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其形态分布对临床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参考文献

[1]李顺义.应重视血常规检验中的形态学观察[J].中华医学检验志, 1999, 22 (1) :39-40.

探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2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意义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58-02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是妇科最基本、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其主要用于诊断女性泌尿生殖感染性疾病。现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24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验,将检验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了240例患者,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35.5岁;病程4 d~5个月,平均病程2.5个月。240例患者多数白带增多、阴部瘙痒、有异味,少数患者则伴有月经不调、下腹疼痛或不适等,所有患者24 h内无性生活,且阴道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所有患者经询问病情后,240例患者均取阴道白带较多处或子宫颈分泌物或后穹窿白带处分泌物进行常规检验。

1.2方法 阴道分泌物检验仪器:日本Olympus光学显微镜;检验技术: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1];检验方法: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前24 h,禁止盆浴、性交、阴道灌洗、阴道检查、局部用药等,对消毒刮板严格消毒,确保使用的棉签或吸管干净干燥,不能有任何润滑剂或药品黏在棉签或吸管上,根据检查目的选取不同部位的分泌物,并制成生理盐水涂片。采用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在同一张玻片上做念珠菌、淋球菌、滴虫、白细胞、纤毛菌、核异质细胞以及加特纳球杆菌多项检查。

1.3阴道炎诊断标准[2] 细菌性阴道病:分泌物镜检高倍镜下观察到线索细胞或加特纳球杆菌和阴道菌群乳酸杆菌,以及下述任何一项:①阴道分泌物pH值>4.5;②阴道壁附有一层均匀稀薄的白色分泌物;③白带腥臭。念珠性阴道炎: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念珠菌菌丝或孢子。滴虫性阴道炎:在显微镜下采用悬滴法观察到滴虫。

2结果

240例患者中,80例细菌性阴道炎,占33.3%;112例念珠菌性阴道炎,占46.7%;22例滴虫性阴道炎,占9.2%,26例其他阴道炎,占10.8%。阴道分泌物与妇科阴道炎存在很大的关联性,通过引导分泌物常规检验能够诊治阴道炎。

3讨论

阴道分泌物指女性生殖系统分泌液体,通常指阴道分泌液体,又称为白带。正常白带是无色透明或乳白色,无味或略带腥味;阴道分泌物的分泌量以及质地受女性孕激素、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同时随着女性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3]。

近年来,妇科炎症越来越多,严重地危害到孕产妇及胎儿。阴道炎种类繁多,患有阴道炎的患者多会有阴道不适、分泌物异常、异味、气泡、外部疼痛、瘙痒等,因此,临床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24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检验得到以下体会,现总结如下。240例患者中主要是念珠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少数是滴虫性阴道炎和其他阴道炎。加特纳球杆菌属于多形革兰阴性球杆状,是导致细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菌,相关研究发现,月经期、性生活后8 h、阴道pH值发生改变、绝经期、阴道冲洗、使用宫内节育器等都有可能破坏阴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从而引起细菌性阴道炎。而念珠菌性阴道炎主要是因为阴道内环境变化以及宿主抵抗力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机体抵抗力下降会引起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是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病,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强调性伴侣同时治疗,防止夫妻间或婚外性生活间的传播。

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验时主要从检测pH值入手,同时进行清洁度划分,通过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真菌、滴虫、线索细胞等。正常情况下,阴道分泌物pH值呈酸性,范围在4~5.5,这个pH值通常适合阴道杆菌菌群生存,幼女、绝经女性及阴道炎患者的PH值高于5.5。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可以根据球菌、杆菌、上皮细胞以及白细胞的多少将清洁度划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Ⅰ度和Ⅱ度为正常,Ⅲ度和Ⅳ度为异常,清洁度异常大部分情况下是由阴道炎引起的。显微镜下的滴虫呈现水滴形状或梨形,颜色为淡蓝绿色或透明色,滴虫的体积比白细胞的2倍还要大,其一般借助鞭毛在25℃~42℃的温度下活动。阴道真菌也称白色念珠菌,其在显微镜下呈现为3 μm卵圆形孢子,其呈现淡绿色,孢子有假菌丝,两个假菌丝之间较为狭窄,滴虫在革兰氏染色油镜下为水滴状或花瓶状,出芽细胞核假菌丝连接成分枝状孢子和链状孢子,因此,在显微镜下检验阴道分泌物,一旦观察到假菌丝或孢子,再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线索细胞是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有许多加德纳氏菌,在生理盐水高倍镜下,线索细胞呈现锯齿状,并有稍微的溶解现象,线索细胞模糊,且细胞上面被厌氧菌及大量加德纳菌覆盖,一旦线索细胞超过上皮细胞20%即可诊断为阳性。

综上所述,妇科疾病和引导分泌物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临床进行积极的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可用于临床诊断妇科疾病,临床意义重大,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阎泽君,尹新燕,李秀梅,等.2038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7(08):1971-1972.

[2]宋娟.12460例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5):46-48.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3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常规,儿科疾病,检验效果

由于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 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抵抗力较差, 常常会受到病毒、细菌的侵入。儿科疾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儿科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增高。患儿发病后, 临床症状显著, 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疗, 则会诱发其他疾病, 加重病情,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预后[1]。近年来, 临床采用C反应蛋白 (CRP) 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其是一种反应蛋白, 能够反应机体感染及非感染炎症, 同时是全身炎症的标志。为探讨CRP血常规联合用于儿科临床检验的意义, 本研究选取来本院治疗的急诊发烧肺炎患儿接受CRP血常规检查, 取得满意成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5 月来本院急诊治疗的74 例发烧肺炎患儿作为实验组, 其中男45 例, 女29例, 年龄2.0~8.5 岁, 平均年龄 (5.7±1.6) 岁, 病程1~10 d, 平均病程 (4.5±2.3) d ;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74 例儿童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42 例, 女32 例, 年龄2.0~9.0 岁, 平均年龄 (5.4±2.1) 岁。两组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 并取得其同意。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CRP血常规检查, 具体措施:患儿入院后第1 天抽取2 ml的空腹静脉血, 并将血样置于装有EDTA-K2的真空管中, 充分混匀后保存。采用毛细管将2 ml的全血吸取出来放入金标液中作为CRP的检测样品,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儿童血样进行检测。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CRP反应蛋白异常74 例, 异常率为100.0%, 对照组患者的CRP反应蛋白异常2 例, 异常率为2.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患者的CRP反应蛋白值为 (72.45±2.43) mg/L, 对照组为 (3.24±0.17) mg/L,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儿童由于仍处于生长和发育阶段, 免疫功能不完善, 常常会被病毒、细菌等侵袭, 引发多种疾病。患儿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否则病情会迅速发展, 引发其他并发症, 造成严重后果, 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和预后[2]。由于儿童体质特殊, 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 仅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这与缺乏相应的诊断治疗有关。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儿科疾病的理想治疗方法, 且在诊断某些儿科疾病上缺乏准确的检验方法, 使得患儿往往无法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康复较慢, 患儿身心都受到严重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目前临床上出现了以CRP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能为诊断提供可靠的证据, 提高了临床检验的准确性。CRP血常规检验实际上是检测人体C反应蛋白的变化。人体内受到细菌侵害后, 血浆中的C反应蛋白就会急剧上升, 其具有吞噬细菌, 加速病原体和病原微生物的清除, 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的含量往往预示着患者的预后情况[3]。一般情况下, 机体在受到肿瘤、外伤、感染等因素刺激后, CRP会在5~8 h内迅速升高, 峰值在24 h出现, 其半衰期在5~7 h, 感染在被控制后, 其值在1~2 h内下降, 在1 周内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如今, 通过CRP血常规检验快速检测C反应蛋白的含量, 对患儿做出相应的准确诊断, 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血常规的检测受到患儿是否贫血、营养不良、年龄等因素影响, 其结果不够稳定, 难以作为准确的依据。但是采用CRP血常规检验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主治医生可以根据检验结果选用适当的治疗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CRP反应蛋白异常74 例, 异常率为100.0%, 对照组的CRP反应蛋白异常2 例, 异常率为2.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CRP反应蛋白值为 (72.45±2.43) m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24±0.17) m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儿科疾病中采用CRP血常规检查, 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证据, 提高了检出率, 可以指导医生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晓威.情绪波动时WBC升高患儿检测CRP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探讨.中国试验诊断学, 2010, 12 (11) :260-261.

[2]叶章强.C反应蛋白检测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探讨.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7 (11) :632-633.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4

【关键词】 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8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95-02

临床研究发现,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查结果影响较大,其中末梢血时间长、操作简单,但是随着检验水平的提高,近来临床发现,静脉采血检测效果相对稳定。

1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作为临床检查化验检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进行全身检查的一种最为基本的检验项目。一般血常规检查主要的内容有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通过检查,对受检者的细胞形态变化和数量、分布变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发现患者全身性疾病,并有利于临床病情的诊断。

1.1 临床检查所用仪器 目前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时,主要用到的仪器有血液分析仪、以及相配套的稀释液、白细胞分类染液、清洗剂溶血剂、溶血剂、全血质控物、白细胞分类溶血素、血细胞分析专用真空采血管、一次性血红蛋白吸管、血红蛋白溶血素。

1.2 仪器定标 在检查时,仪器若是24小时不关机连续工作,必须要按照相关程序定时清洗、定标处理,同时,在测定标本前,要用质控物进行测定,要求所有参数一定要控制在质控物参数范围内,然后方可进行标本测定,在充分混合标本后,要在30min-4h测定完毕。

1.3 检测内容 一般血常规检查主要的内容有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血细胞计数:一般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成人4.0-10.0*109/L(4000-10000mm3),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范围:0.40-0.50L/L(40%-50%);红细胞正常参考范围:女3.5-5.5*109/L,男4.0-5.5*109/L,血小板计数参考范围成人100-300*109/L(100000-300000mm3)。血红蛋白检测采用醋纤膜电法进行测定,具体检测时主要以HbA和HbA2为主要检测项目,然后再检测HbH、HbE的异常Hb值,最后测定HbF,从中选择不稳定的血红蛋白,通过异丙醇和包涵体实验进行测定,具体的参考值范围A2在2.5%-3.5%,而F值在0.5%-2.0%之间。红细胞:主要以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质量(27-34pg)、平均体积(81-93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0-360g/L)。

2 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

目前血常规检查主要用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末梢采血、静脉采血、动脉采血等三种方法,需要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放置于血液分析仪中进行检测。其中末梢采血方法由来已久,痛苦相对较小,也易于被受检者所接受,但是随着近年来的研究与发展,发现静脉采血的方法更加更有临床参考价值。为此,以下针对这三种采血方法进行对照分析:

2.1 静脉采血 采血前要求调整受检者心理状态,确保其积极配合,对受检者穿刺部位、血管状况、肢体活动度等进行评估,包括室内光线、室温等,采血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洗手法进行洗手,帮助受检者取舒适的体位进行抽血;选择合适静脉,扎止血带,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消毒面积在8CM*10CM即可,待干燥后按照静脉注射法将针头插入刺入受检者静脉,若是出现回血时,需要固定好针头,然后将真空采血针插入真空采血管中,待试管内真空排尽,血流停止,将试管取下,采血完毕后,则按压局部,松止血带,预防局部血肿。

2.2 末梢采血 末梢血主要有耳垂取血和指尖取血两个部位,耳垂取血痛感较轻,但取血量较少,特别是耳垂較小的人比较难于取血。指尖取血痛感较明显,但采血量较多,特别是对于血常规化验,可得到较为稳定的测定结果。末梢采血方法准备工作如下,采血时抽取受检者手指末梢血,将末梢血放于抗凝管中。另外,在进行末梢采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采指血前注意保持手指的干燥,不要用热水烫手,若是指尖有红肿、甲沟炎、伤口、皮肤病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开该手指;指尖采血时一般选择无名指,这样可以保证在采血后不影响受检者的正常生活;采血完成后需要给予消毒止血,不要立即浸水,不要触及脏物。

2.3 动脉采血 动脉因为深藏在皮肤下面较深的部位,所以抽血难度较大。

3 不同采血方法效果分析

临床上不同的采血方法的效果会有所不同,人们长期习惯于末梢采血,加上方便也易于患者接受,为了研究不同采血方法在作血常规检测时是否存在差异性,曲昭君等研究人员在2010年对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采血方法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发现,两种采血方法所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但是所得到的PLT、MCHC、HGB、HCT、RBC、WBC各有不同,其中,静脉组PLT、MCHC、HGB、HCT、RBC、WBC分别为(227.56±76.12)109/L、(318.82±19.02)g/L、(115.33±10.12)g/L、(41.28±12.19)%、(3.36±0.56)109/L、(5.09±1.56)109/L、而末梢组则分别为(211.56±76.12)109/L、(321.52±30.75)g/L、(102.12±27.98)g/L、(30.56±32.78)%、(3.58±2.42)109/L、(5.97±3.78)109/L,显示末梢采血的稳定性明显低于静脉采血,差异显著,由此可见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而静脉采血是一种相对较为稳定的采血方法。

4 结 语

总而言之,静脉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对血细胞测定比较准确,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秋青,王爱玲,韩风杰.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26:85-86.

[2] 林湘蔚.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21:170-171.

探究血涂片分析对血常规检验的意义 篇5

关键词:血常规,血涂片分析,临床诊断

医疗科技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血细胞分析的自动化进程, 高效率、高准确度的血细胞分析仪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血涂片分析法[1]。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细胞分析仪在血细胞的形态识别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于某些形态的细胞其识别能力有限, 也造成了临床检验的误差, 而血涂片法可以很好的弥补血细胞分析仪的不足。本实验对本院的1763 例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2 种不同方式的检测, 以探讨传统的血涂片法对血常规检测的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选择2015 年1~6 月在本院检测的1763 例患者的血液样本, 其中男1026 例, 女737 例, 在2 h内完成血涂片的制作和血细胞分析。

1. 2 仪器与试剂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购自希森美康公司、CX31 光学显微镜购自奥林巴斯公司、瑞氏- 吉姆萨复合染色液。

1. 3 方法将收集于EDTA-K2 真空抗凝管中的静脉血分别进行KX-21N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和血涂片检测。涂片制作:取1 滴新鲜的血液样本, 滴至载玻片的一端, 保持载玻片45°倾斜, 推片, 使血细胞均匀的分布于载玻片上, 使样本自然晾干。晾干后将瑞氏- 吉姆萨复合染色液滴至载玻片上, 使染色液完全覆盖于血膜上, 保持2~5 min, 使用2 倍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滴至染色液上, 保持10~15 min。用双蒸水缓慢冲洗载玻片, 并使其自然晾干, 以备镜检。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细胞形态并进行计数统计:红细胞的形态、淡染区的面积及内部结构;白细胞的形态, 是否有异型淋巴细胞或毒性改变等情况;血小板形态, 凝聚性是否异常;是否出现中毒颗粒、空泡、核左移或核右移等异常现象。

2 结果

1763 例血液样本中, 血细胞分析仪显示正常的样本有659 例, 其中血涂片分析法检测为异常的有17 例, 假阴性率为2.58% ;血细胞分析仪显示异常的样本有1104 例, 其中使用血涂片分析法检测为正常的有273 例, 假阳性率为24.73%。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和试验设备不断进步, 临床血液检测分析的手段向着高精度、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本院使用的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分析多种血细胞成分, 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如其无法正确的识别嗜酸细胞、幼稚细胞、嗜酸粒细胞等, 也不能准确的辨认中性粒细胞的毒性改变情况和异形淋巴细胞, 有时会将小粒细胞错误地识别为中间细胞, 大淋巴细胞识别为粒细胞, 大片成簇的血小板识别为白细胞等[2,3]。所以在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输出的结果时要谨慎的对待, 尤其是在一些指标出现明显异常时, 或患者处于病理状态但检测结果却显示正常时, 这些状态下的分析结果可能是不可靠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诊断的精准性应该使用血液涂片分析法, 因为血涂片分析法可以清楚且直观的了解到患者的血细胞状况, 并且可以分析出血细胞异常的具体原因, 使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更加的可靠[4,5]。

在本实验1763 例血液样本中, 血细胞分析仪假阴性率为2.58% ;假阳性率为24.73%。在假阴性样本中使用血涂片分析法观察到有3 例样本显示有中毒颗粒, 5 例样本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左移和核右移, 2 例样本的白细胞形态异常, 细胞明显增大。造成假阴性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为血细胞分析仪对细胞形态的识别能力有限。假阳性样本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血小板计数不准确, 其中126 例分析仪显示血小板减少, 而血涂片观察其仅为血小板聚集;23 例分析仪显示可见大血小板, 而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大小接近正常;15 例分析仪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 而血涂片观察白细胞计数正常。造成假阳性结果的主要原因为血小板的聚集, 其原因为冷凝集作用和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增高是由于聚集的血小板在体积上与白细胞相近, 会被分析仪误当成白细胞计数。

综上所述, 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虽然并不能准确的反应患者的血液状况, 但可作为一种高通量筛选的手段, 一旦发现异常的情况应及时联合使用血涂片分析方法, 从而更加精准的对异常的样本进行分析与诊断。血涂片分析进一步提高了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精准可靠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必清, 番云华, 李轶勋.血液细胞分析显微镜复片的必要性探讨.中国民康医学, 2014, 26 (18) :17-20.

[2]郭晖, 郭普, 钟政荣, 等.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2种血小板计数方法的差异性比较.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13 (10) :37.

[3]刘杰平.从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得结果看血涂片的重要性.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 5 (10) :11-13.

[4]张秀青, 康翠娥.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须同时涂片镜检.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29) :45-46.

血常规检验单的临床分析 篇6

关键词:血常规,分析

1 仪器型号与直方图介绍

1.1 仪器型号

COULTER, 白细胞三分类法。

1.2 仪器原理

电阻抗原理。

1.3 仪器在进行细胞计数的同时, 也对每个细胞的体积大小进行测定, 因此根据体积大小的不同累积频率, 得到不同的分布直方图。

横坐标表示细胞体积大小, 纵坐标表示细胞数量, 左侧是体积小的细胞, 右侧是体积大的细胞。

2 白细胞直方图的分析

白细胞直方图:白细胞直方图是由3个峰的光滑曲线构成, 在这3群细胞每个峰的两侧是分类界标, 当白细胞数量或各类细胞比例出现异常时, 或细胞大小及形态发生变化时, 此直方图曲线和峰的高低、位置和低谷区的特征将会出现一些变化, 并会显示相应的报警。白细胞直方图左侧的是小细胞群, 多以淋巴细胞为主;右侧是大细胞群, 以粒细胞为主。2群中间的小峰或平坦区在正常情况下多为单核细胞或嗜酸细胞, 即中间细胞区。

2.1 小细胞群比例增高

白细胞直方图左侧小细胞群峰明显增高, 右侧大细胞群峰变得平坦或降低。某些淋巴细胞增多的病例, 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可出现此类情况。

2.2 大细胞群比例增高

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右侧的大细胞群峰明显增高, 左侧小细胞群峰相对变小。在严重的细菌性感染或任何造成粒细胞绝对数量增加均可出现大细胞群比例增高, 并出现相应的报警。

2.3 中间细胞群比例增高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中应该降低或略成小峰的MID区域。如果出现一个明显增高的峰, 可能与单核细胞增高或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有关。并出现相应报警提示。但在白血病情况下某些幼稚细胞出现, 尤其在白细胞数量明显升高的情况下, 此区域出现明显高峰, 例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可出现一个高大且跨度很宽的独峰。因此, 见到此类分布图型必须涂片染色后显微镜分片来确定最终结果。

3 红细胞直方图改变

红细胞直方图的作用是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红细胞体积大小和体积大小变异的一种表示方法, 可了解红细胞形态变化的情况, 同时间接了解红细胞和相关参数是否正确等问题。

3. l红细胞直方图的宽度改变

正常人红细胞体积比较均一, 所以红细胞直方图的宽度并不大, 如果宽度增加, 表示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红细胞直方图宽度的增加同时也表示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增高。在红细胞体积变宽的情况下, MCV亦可正常, 也可降低, 或升高。

3.2 红细胞直方图的左移或右移

正常人红细胞体积多在 (90±10) f L (左右) ;当红细胞峰向左移动表示体积偏小, 提示MCV的降低如果红细胞直方图宽度没有改变可表示为红细胞体积均变小。当峰向右移动时表示红细胞体积偏大, 当宽度没有改变时表示红细胞体积均变大。红细胞峰向左或向右移动, 即可以没有宽度的改变, 属均一性体积大小的改变, 若宽度增加, 属非均一性体积大小改变。

4 血小板直方图

正常人血小板数量在 (100~300) ×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在6~12f L。血细胞分析仪通常将体积在2~30f L范围内的微小颗粒计数为血小板, 所形成的血小板直方图为对数正态分布的光滑曲线。由于血小板计数是和红细胞计数同步进行的, 两者之间的区分标准就是体积大小的悬殊性, 从直方图上看就是红细胞和血小板2个峰之问应该有明显的谷底并和底线相切, 而且这个相切处可根据血小板体积和红细胞体积大小的改变, 有一定的浮动范围, 专业术语叫浮动界标。

典型的可造成血小板测定误差和直方图出现异常的问题有: (1) 小红细胞干扰:因为红细胞体积偏小, 即MCV降低, 红细胞峰向左移动, 小红细胞分布区域与血小板分布区域出现交叉, 浮动界标也向左移动, 血小板曲线峰右侧抬起并上扬。不与横坐标重合, 从而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2) 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峰明显降低, 浮动界标向左移动很明显, 血小板数量减低、MPV降低。比较常见的是EDTA依赖血小板聚集、造成血小板假性降低, 血小板曲线峰左移且降低, 右侧也可抬高呈拖尾状, 不与横坐标重合, 仪器可有血小板聚集提示或没有任何提示, 遇此情况需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 肝素锂抗凝剂或采用不加抗凝剂的直接计数法, 对血小板明显降低的病例进行人工复核, 可避免此类问题发生。血标本采集不当也可造成轻度凝血, 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计数过低问题。 (3) 小血小板:血小板曲线峰右侧左移, 在<20f L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MPV值明显减低。相反, 如大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曲线峰的右侧不能正常缓慢下降, 在40f L区域仍不能接近底线, 浮动界标不能正确划分血小板、大血小板和小红细胞的界限。此时若界标浮动到右侧, MPV值明显升高, 可能表示大血小板数量的增加, 若界标浮动到左侧的小血小板区域, 可造成大血小板被遗漏, 血小板计数可出现不正确的结果。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儿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108例运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 按其感染类型分为2组, 病毒感染组54例, 男26例, 女28例, 年龄4个月~13岁, 平均年龄 (6.2±3.3) 岁;细菌感染组54例, 男27例, 女27例, 年龄3个月~12岁, 平均年龄 (5.8±2.6) 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验方法

2组患儿分别进行CRP、血常规联合检验。患者入院后第1天空腹抽取静脉血, 一般以2 m L为宜, 抽取的静脉血在经过离心处理之后, 便可得到血清, 然后再借助透射比浊法, 对所有标本中的CRP浓度进行检测。本次监测中CRP选用Quik Read检测仪免疫比浊法,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WBC) 选用日本光电MEK-722A5分类血球计数仪进行检测。一般正常情况下, CRP值在临床中的参考区间为0~10 mg/L[3]。

1.2.2 标本采集

所有患儿均在严格进行消毒之后采集指血, 所采指血中的40μL注入到盛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EDTA-K2) 抗凝锥形管中并充分混合, 以正规操作流程对白细胞进行测定, 并对中性粒细胞进行分类。再将20μL注入到装有0.8 m L CRP预稀释液的管内, 按照相关操作规定对CRP进行测定, 测定完成后如实记录其真实结果。

1.3 判定标准

当白细胞>10×109/L, CRP>10 mg/L, 中性粒细胞的分类计数>0.70时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病毒感染组WBC、CRP及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的检测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细菌感染组WBC、CRP及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的检测值不但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 且检测值较正常参考范围值高出了许多[4], 其中CRP>10 mg/L 23例, WBC>10×109/L 21例, 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0.70 18例。2组CRP检测值比较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上, CRP主要通过肝细胞进行合成, 其中白细胞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 一类的炎症因子可对其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通常情况下合成量保持在1~10 mg/L范围内, 但当患者因某些原因出现急性炎症时, 合成量可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加。按照临床经验来看, 若患者机体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之后, 如创伤、肿瘤、理化或是感染等, 5 h~8 h内血液中CRP的含量将迅速升高, 一般24 h内CRP检测值就会出现峰值, 这一峰值将高出正常数值范围的数百倍。而半衰期 (T1/2) 通常在5 h~7 h, 若机体感染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之后, 其CRP检测值将在1 h~2 h之内快速下降, 但一般需要1周的时间CRP检测值才能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内。

临床研究证实, CRP不仅仅是炎症的一种标志物, 其同时也参与了炎症反应的全过程。儿童由于其感染疾病的概率较高[2], 一般情况下病情都比较严重, 而且早期诊断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过去对于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需要采集脑脊液与血液等标本, 然后对标本进行培养之后, 才能利用分离涂片镜检对其进行鉴定, 一般需要将近1周的时间, 浪费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使患儿的不适症状无法得到及时缓解。同时这种鉴定方法在采集检验标本的时候, 也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通过本次的对比研究可知, CPR与WBC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 对于细菌感染而言, 其常表现为体温、粒细胞、CPR、WBC均升高, 而由于患儿的机体免疫力普遍较低, 以及自身的应激机制不完善等, 使其在面对感染时往往不具备较好的反应能力。同时在临床中还发现, 小儿血常规中WBC的正常范围比较宽, 对于那些本身WBC基数就很低的患儿来说, 只要WBC升高的幅度不大, 一般都不会超出正常范围值的上限;并且白细胞值极易受到如情绪和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 仅凭血常规一项检验很难确定患儿是否属于细菌感染。所以, CRP由于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及所需标本量少等特点, 被儿科医生联合血常规检验用于对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中。除此之外, CRP血常规联合检验还能对临床用药给予较好的指导。众所周知, 抗生素若使用不当将使患者出现诸多不良反应, 以及使机体内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多, 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后果。因此,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成为了儿科医生与患儿家属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现阶段, 儿科医生可以借助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结果对患儿的感染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当检验结果中CRP与WBC计数同时升高时[5], 可考虑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对于CRP与WBC计数处于正常数值范围内时, 则尽量不用或少用抗生素, 视患儿的临床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对于CRP与WBC的计数变化情况不同的患儿, 则必须做好相应的随诊观察工作, 毕竟CRP的变化并不是抗生素使用或是停用的惟一依据。由此可见, CRP检测对于儿科患者的感染类型鉴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不但能提高鉴定的速度, 为患儿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同时还能对用药给予较好的指导, 为患儿的用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 (CRP) 、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儿科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108例运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的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2组, 即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 每组各54例。对2组患儿的最终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值明显比病毒感染组高,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运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能提高小儿感染类型的确诊率, 对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儿科,CRP,血常规,联合检验,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祖发, 蔡仪术, 杨荣敢.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 (16) :212-213.

[2]吴薇.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26) :72-73.

[3]陈菁袆.儿科采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8) :218-219.

[4]孙侠.快速CRP检测在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北京医学, 2008, 30 (4) :238-239.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8

关键词:CRP,血常规,检查,临床研究

在通常情况下, CRP (C-反应蛋白) 在血液中会呈现出极少的含量, 但是当患儿身体受到严重的损伤时, 例如急性感染、手术或炎症等, CRP在血液中的浓度便会急剧上涨, 大部分患儿的CRP会在炎症或手术过后的12 h之内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出来。在过去, CRP通常用来检测活动性分湿热的诊断, 但是由于敏感度非常弱, 所以并没有在此得到广泛运用[1,2]。现如今, 有很多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逐渐被人们熟知, 从而让CRP再次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我院对因感染入院的88例患儿进行了CRP联合血常规进行检查, 并对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 来我院因感染引起住院的患儿共88例, 均使用CRP联合血常规进行检验, 根据患儿的感染类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4例, 其中观察组患儿为病毒感染组, 对照组患儿为细菌感染组, 观察组患儿中, 男21例, 女23例, 年龄4~14岁, 平均年龄 (10.5±2.1) 岁;对照组的患儿男22例, 女22例, 年龄5~12岁, 平均年龄 (10.6±1.3) 岁。两组患儿无论是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0.05) 具备统计学意义, 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1) 检验方法:对两组患儿分别使用CRP联合血常规检验。患儿入我院第1天内, 进行空腹取静脉血2 m L, 置EDTA抗凝管先做血常规再3000转离心10 min取血浆做CRP, CRP选用的是美国强生V350检测仪免疫比浊法, 选用SYSMEX XE-5000进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分类血球计数仪进行检测。在通常情况下CRP的参考区间在0~9 mg/L。 (2) 标本的收集:入院患儿均用EOTA抗凝管抽静脉血2 m L先测血常规再测CRP。将所采集到的指血注入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锥形管的试管中将其充分融合, 在通过正规操作流程对患儿的白细胞进行全面测定, 再对其中的中性粒细胞进行严格分类。在注入20μL的血液至0.8 m LCRP的预稀释液管内, 再根据相关的要求以及步骤测定患儿CRP, 最后将检测结果如实进行记录。

1.3 评定标准

阳性表现为白细胞>10×109/L, CRP<9 mg/L, 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0.7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无论是CRP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还是WBC的检测值全部在正常范围以内, 而对照组患儿无论是WBC还是CRP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的检测值不但远远超过观察组, 而且最终的检查值超出了正常值范围, 14例患儿CRP>10 mg/L, 16例患儿WBC>10×109/L, 14例患儿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0.70。两组患儿CRP联合血常规检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 CRP通常情况下都是直接通过干细胞进行合成的, 在这其中, 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白细胞介素一类的炎性因子可以在其中起到一个调节作用[3]。在正常情况下, CRP合成量均保持在1~10 mg/L范围以内, 可是当患儿由于某些原因出现急性炎症时, CRP的合成量会呈现出上升趋势[4,5,6]。根据之前的临床资料中我们知道, 当患儿的机体受到某些严重刺激之后, 例如肿瘤、创伤以及感染等, 血液中CRP的含量会在5~8 h之间快速增长, CRP监测值会在24 h之内出现峰值, 这些出现的峰值甚至会高出正常数值范围数百倍之多。半衰期通常会在患儿5~7 h之内表现出来, 若患儿受感染集体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那么患儿自身的CRP检测值则将会在1~2 h之内得到下降,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 很多患儿的CRP检测值需要在1周之后才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对于CRP而言, 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它是人类急性反应蛋白中的一种, 现如今在很多医院在进行常规检查中, 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CRP早已成为医师常规检查中辅助判断的一种有效依据。在此基础上, 通过临床研究早已得到证实, CRP不仅仅属于炎症标志物, 在此基础上同样会参与到其他炎症的反应过程中。在之前的临床资料中我们了解到, CRP是冠心病以及糖尿病潜在的危险因素之一。之前也有专家学者设计出双磷酸胆碱以及乙烷可对CRP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从根本上有效降低了患儿诱发心脏病的风险率。CRP属于急性反应蛋白, 当遇见肺炎球菌荚膜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 会通过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诱导肝细胞而形成, 当患儿的炎性细胞以及组织细胞遭到破坏时, CRP浓度会在短时间内呈现上升趋势, 当患儿的破坏组织细胞和炎症得到消除之后, CRP会明显下降。若是患儿患有肝炎、风湿热、肾炎、肺炎、恶性肿瘤、白血病、痢疾、结节性多动脉炎以及菌苗接种等情况时, CRP会呈现出阳性结果, 但是对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检测通常情况下会呈现出阴性或者弱阳性, 因此, 当医师对患儿进行细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鉴别的同时, 可以使用CRP检测作为有效检测依据, 这对儿科感染疾病的诊治有很大帮助。

通过本次研究还发现, WBC与CRP之间存在相关性, 对于病毒感染而言, 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有WBC以及CRP全部升高, 因为患儿的自身免疫力较低, 再加上应激机制的不够完善, 使他们在受到感染后不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在儿科的临床研究中, 使用CRP联合血常规检查, 能够有效提升患儿感染类型的确诊率, 为患儿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这对患儿的及时治疗以及提升治疗总有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春彪.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 30 (6) :605-607.

[2]程菁祎.儿科采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 :59.

[3]周祖发, 蔡仪术, 杨荣敢.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3, 26 (1) :482-490.

[4]汪伟生.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用于儿科感染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 2013, 10 (6) :115-118.

[5]黄瑞军.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28) :4461-4462.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9

【关键词】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在现代医学中,血常规检验是病人全身体检的重要检查内容,包括WBC、RBC、Hb、Hct、MCV、MCH、MVHC、PLT,这8项指标可直观反映病人的身体状况及病症迹象等。由于血常规检验需要事先进行采血操作,而采血方法的不同可直接影响其最终检验结果[1,2]。为了研究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临床价值的差异性,本文就目前临床上最为普遍的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进行探讨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中,抽样选取140例进行研究,并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静脉组70例体检者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8.1±9.2)岁。而末梢组70例体检者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9.1±9.7)岁。两组体检者的其它资料相比,如疾病史、身高体重、兴趣爱好、居住环境及文化程度等,均没有较大的区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体检者均于早晨七八点,空腹下行血液采集,采血前保持被采人员的情绪稳定。静脉组采血部位以肘部静脉为宜,手背静脉、内踝静脉为第二选择[3]。末梢组采血部位以手指为宜,耳垂为次,需事先对采集部位清洁消毒后进行穿刺取血。两组采血完成后,用抗凝管分装血样,并贴标签标记,送检,观察比较两组体检者的血常规指标:WBC、RBC、Hb、Hct、MCV、MCH、MVHC、PLT。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数据用(±s)来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静脉组WBC、Hb、Hct、MCV、MCH低于末梢组,而RBC、MVHC、PLT却高于末梢组,其中Hct和MCH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其余6项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血常规检查是现代医学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技术之一,并且已经成为了医院检查病人的一个惯例操作。主要是通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进行检验,电脑分析报告数据结果。目前,采用针刺的方法对机体的末梢血液(主要成分包括动脉、静脉血、组织液)与静脉血液(单纯的静脉血,不含动脉血、组织液等杂质)[4,5]进行采集是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采血所使用的两种常见方法。末梢采血如果操作不能达到利索无误的话,就可能导致血样本中混有组织液等杂质,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并且由于人体血管的狭窄性,导致循环流动不畅通,末梢采集的血样检测结果的平均变异系数大于静脉采集的血样,稳定性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血样采集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血常规检测的结果,静脉采血相比末梢采血更为准确科学。但是由于静脉采血是比较痛苦的,末梢血则比较方便,所以如果不是严重情况末梢采血也是可行的,如若病症较为危急时,需要准确的血常规数据,则首选静脉采血。

参考文献:

[1]范英华.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4):204-205.

[2]林湘蔚.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1):170-171.

[3]张彩华,王开蓉.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01):107-108.

[4]罗碧青.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09):84-85.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10

关键词:血涂片检查,血常规,临床价值

显微镜血涂片检查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血液细胞检查方法, 这一检查技术在各类血液细胞疾病的临床检查和诊断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这一检查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血片染色和制备效果较差, 因而细胞鉴别准确性差。血常规检查的主要项目是白细胞分类计数。现阶段, 部分检查人员仍未完全掌握和了解自动化血液分析仪计数原理等问题, 且并未认识到血涂片检查的重要性, 因而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等。本研究对血涂片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接受血常规检查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抽取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查。

方法:血涂片检测设备需由专门人员每天进行保养和维护, 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所有血液标本均在血涂片镜下进行染色观察。血涂片检查结果异常但血液分析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 可确定为假阴性;相反则可确定为假阳性。所有患者同时接受血液分析检查, 对比两种检查结果。

结果

本研究220例患者中, 急性白血病4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例, 缺铁性贫血10例, 巨幼细胞性贫血8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症2例。另外190例患者血液分析检查结果与血涂片检查结果相符。

讨论

血液分析设备能够对细胞的分布、大小以及相互的比例等相关指标进行准确判断, 但无法准确反映其发生异常的原因。因此, 血液涂片检查便逐渐成为血液疾病的细胞形态学临床检查的一种主要方法, 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对于各种血液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1]。

若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证实N%水平增高, 则需实施血液涂片检查, 对血液内是否存在核左移、空泡和毒颗粒现象进行观察, 如果检查结果证实确有上述现象, 则表明血液感染现象较严重, 甚至存在恶性肿瘤危险。如果血液分析检查结果证实L%明显升高, 或WBC总数有所降低或正常, 若患者同时存在发热症状, 需考虑异型淋巴细胞的可能[2]。若果异型淋巴细胞所占比重超过40%~70%, 则证实患者存在病毒感染症状, 特别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于并发血小板减少或者贫血、L%升高、WBC单数减少的患者, 需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 需实施更深入的骨髓检查。对于L%升高伴WBC单数增高的老年患者, 需考虑白血病或者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可能[3]。

若血液涂片检查证实E%升高, 且血液分析检查结果证实E%升高, 则表明患者存在皮肤疾病、寄生虫病或者病态反应性疾病的可能。若患者血液分析检查结果证实B%与M%同时升高或M%升高较明显, 尤其是M%>20%时, 则患者必须接受进一步的血液涂片检查, 以证实其是否存在幼稚细胞, 如有需要还应进一步给予骨髓检查, 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临床诊断[4]。如果血液分析检查结果证实WBC为不分类或+++, 则有必要进一步实施血液涂片检查, 以此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白血病细胞。

对于临床诊断为贫血的患者, 需进一步检查其RDW和MCV的变化情况以及HB和RBC的比例, 同时, 通过血液涂片检查患者是否存在中心浅染区消失或扩大、体积减小或增大以及RBC有无大小不等等情况, 并进一步判断患者的贫血类型, 以此为基础实施骨髓检查。

综上所述, 血液分析仅是一种血液过筛检查方法, 若患者出现血细胞直方图、分布、比例和数量异常现象, 且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发热等血液系统疾病症状, 需进一步实施血液涂片检查, 以实现血液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谢中斌, 王丽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漏诊3例白血病的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7) :421-424.

[2]李雪莲, 等.血液常规检查的诸多影响因素[J].医学信息, 2010, 1 (9) :1098-1099.

[3]李文华.血小板形态学检查的应用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31) :308-310.

上一篇:能量方法下一篇:创建学习型企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