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利益引导作用

2024-09-04

经济利益引导作用(精选三篇)

经济利益引导作用 篇1

一、行政作用与经济利益引导作用的机制分析

(一)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行政推动机制与市场引导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存在近似同一特性。虽然国家有高校收费的指导价或区别定价政策, 但所有高校都按规定的最高限额收费, 这种行政推动机制主导下的收费制度遵循了同一性理念, 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均等。但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收费仍停留在成本的补偿与分担, 还没有建立高等教育的价格机制, 单纯以行政力量主导的收费制度难以实现优质优价的收费原则, 使得政府的指导价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应有的效果, 不能使教育资源的配置得到最优, 也无法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而纯粹的市场引导机制是指将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建立在对高校的绩效考评上, 以考核结果区别高校的不同级次, 在此基础上再决定收费标准的高低, 实行对高等教育的优质优价策略。这种收费制度有效地利用了经济利益的引导作用, 使得收费的过程公开化、透明化, 赋予各个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也能够更积极有效地配置资源。然而, 缺乏了行政作用的规范、将高等教育这种准公共物品完全交与市场来主导是不现实的, 这会使教育收费差距过大, 两极分化严重, 从而阻碍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认为, 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过程中, 应该适当引入经济利益的引导作用, 即将教育收费的行政推动机制与市场引导机制联合, 互相渗透, 共同作用。首先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划定不同类型高校的基本收费范围, 规定收费的上下限, 然后通过市场力量的作用, 使价格手段参与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中来, 赋予各个高校在收费标准制定上更大的自主决策权, 对不同级次的高校、学科及师生实行差别收费, 以此实现高等教育优质优价的收费制度改革, 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 高等教育收费的市场引导机制的作用分析

高等教育收费的市场引导机制将收费交由消费者、市场竞争来确定, 可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 提升教育产品的质量, 具体地可以从其对学校、学科、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的作用来体现。首先, 从学校的层面看, 不同级次、不同质量的高等教育服务成本不一, 从公平角度来讲, 其收费也应该有所差别, 这正是高等教育收费市场引导机制的体现。级次高的学校, 其教育质量普遍优于级次低的高校,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受教育者今后的收益, 通过这种优质优价的收费政策, 使高校意识到只有提高教育质量才能相应提高教育收费, 从而对高校积极性的提高起到很好的推动及激励作用。其次, 从学科的层面看, 通过引入市场引导机制, 将高等教育收费上的差别体现在学科的差异上, 可以缓解学科的供需矛盾, 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对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实行差别收费, 可以消除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偏离;对优势学科与一般学科实行差别收费, 可以使学科成本得到科学准确的弥补, 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 从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层面看, 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中引入经济利益的引导作用, 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而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推动力的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的提高, 是建立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基础,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源泉。市场引导机制具体地表现在, 对高校教师按其专业水准的差异实行差别化的奖励政策, 而对学生则是按其个人承受能力的差异实行差别化的学费减免政策, 这样的制度安排推动科研能力的提升, 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二、改革收费制度促进高水平大学的发展

(一) 现有收费制度分析

从我国现有的收费制度来看, 国家有高校收费的指导价或区别定价政策, 但在实际操作中, 几乎所有高校所有学科都按规定的最高限额收费, 基本上没有对优质优价的体现, 这样的收费制度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 高等教育收费的同一性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阻碍作用。高校层次的不同体现出高校投入和教育质量的不同, 一般来讲, 高层次的大学的投入和教育质量都将明显优于低层次的高校, 可以为学生带来的预期未来收益也相对较高, 根据利益获得和优质优价的原则, 高层次的高校收费应该高于低层次的高校收费。但在目前具体的实践中却并非如此, 以江苏省为例, 江苏省将高校一般专业的收费标准定为4600元, 这意味着层次较高的南京大学的一般专业的收费标准与其他同层次和低层次的学校是一样的。如此收费并不能与南京大学的投入和培养质量相对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高层次高校的办学动力, 阻碍高层次高校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 (2) 现有的收费制度不利于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据统计, 学生就读于不同层级的高校, 其所承担的学费差别不大, 这与各个高校的经费总投入并不成正比。层级较高的高校中教育收费在教育经费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可能不到10%, 而层级较低的高校中这一比例却在50%左右, 如此大的差距充分体现出目前的教育收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优质优价原则, 不利于教育资源流向收益率更高的学校, 不利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长期以往将会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 不同收费机制对高校办学水平的影响分析

在我国现有收费制度下, 由政府统一规定收费指导价和区别定价政策, 但同一地区不同级次高校之间的学费差距却不大, 这样就导致级次较低的高校学生的净支付水平要高于级次较高的高校学生的净支付水平, 损害教育公平的实现, 无法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而且这种行政作用下的收费制度既不受教育成本的影响, 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也弱, 更没有促进各高校之间的竞争和表现对学生的评价, 这样的收费机制不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还会降低高层次高校的办学动力, 阻碍高层次高校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行政推动机制的以上不足要求我们适当引入经济利益的引导作用, 即通过市场的力量, 将高等教育的收费与高校绩效考核的结果挂钩, 放开价格限制使学费成为反映高校质量的信号和调节供应的手段, 从而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实现高等教育的优质优价。在这种市场引导机制的作用下, 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依据一系列的绩效指标来确定, 如高校的教育服务质量、供需状况、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衡量自发地形成高校之间的不同级次, 以此实行优质优价, 决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这种绩效考核和收费标准是动态变化的, 可以及时地反映高校质量的差异, 从而对高校产生激励作用, 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机制, 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和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 国外不同类别高校收费机制借鉴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为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公平, 很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理念从本世纪初开始向差异性转变, 根据学校级次的不同决定不同的收费标准, 这一转变过程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机制的改革有着多方面的启示意义。以英国为例, 它于2004年通过了《高等教育法案》, 并于2006年开始实施, 该法案确立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打破了传统的同一性理念, 表达了一种差异性理念。该理念根据“同质同价、异质异价”的原则进行差异性收费, 它认为各个高校都具有由自身质量与声誉决定的潜在市场价值, 高校可以依据不同的市场价值来收取不同的费用。根据英国新的高等教育收费政策, 从2006年起,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高校开始根据专业要求和学校声誉, 将本科生学费从目前平均每年1000英镑上调至最高限度为3000英镑,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确定学费及其涨幅, 这就给了各个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高校可以根据其级次、投入成本的差别确定合理的教育收费,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成本补偿的需要, 提高高层次大学的办学积极性, 提升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

(四) 建立以高校等级差别为基础的教育收费机制改革设想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规模不断扩张、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资金投入相对紧缺的局面, 如何开拓高校的融资渠道、在教育收费制度中引入市场引导机制、实行教育收费的差别定价是改革的关键点, 为此, 提出以下改革设想。首先, 要制定合理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 这是基于制定收费制度的行政作用而言的, 以确定高校收费的基本范围。为此, 要深入研究和探讨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原则和方法, 明确高等教育成本核算项目, 形成教育成本核算的统一制度, 便于同类高校之间比较, 也便于社会监督, 也将会使制定收费标准的依据更加明晰, 更加科学。在此基础上, 严格规范高校财务管理, 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全面遏制乱收费、乱开支的现象, 保证高校财务支出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使制定收费标准的依据更加准确。其次, 在收费标准的制定过程中, 要引入市场力量, 建立对高校的绩效考核制度, 实现教育收费与高校绩效考核的挂钩。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和一系列绩效指标的评价, 自发形成不同的高校级次, 以此决定高校的收费, 对社会声誉和培养质量高的学校收取较高的费用;对声誉和培养质量较低的学校收取较低的费用, 正确引导和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 调动高校办学的积极性, 将高校各方面各环节的行为取向引导到绩效上来。在这个过程中, 也要把收费标准的决策权下放给学校, 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决策权, 从而在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建立以优质优价为原则的差别化定价模式。最后, 要建立收费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就目前情况看来, 我国的收费标准已经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了不变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滞后性, 不能及时反映高校成本补偿的需要。高校之间的竞争导致各个高校提供的高等教育产品质量产生差异, 而这种差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市场瞬息万变, 消费者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 因而, 对收费标准的确定应该遵循动态性原则, 使高等教育收费不仅具有灵活性, 而且具有前瞻性, 使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不会因为情况的变化而滞后。

三、改革收费制度推进高校学科发展

(一) 现有依据学科类别的收费制度剖析

学科有冷门学科与热门学科、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分, 热门学科能为学生带来的未来收益一般高于冷门学科, 重点学科的培养成本一般高于一般学科, 应用学科对学生的未来直接收益一般要高于基础学科带来的直接收益, 从优质优价、成本补偿的角度考虑, 对于热门学科、重点学科、应用学科的收费标准应高于冷门学科、一般学科、基础学科的收费标准。而在目前我国行政作用主导下的同一性收费标准下, 学科之间的收费差距并不明显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冷门学科的学生在付出同样成本的情况下却只能获得相对热门学科较少的收益, 这不符合成本补偿的收益多分担多的原则, 影响收费的合理性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重点学科的额外投入得不到相应的补偿而导致发展缓慢;基础学科在学生专业选择时备受冷落, 招生数量不足, 学生质量不高, 从而造成基础学科长期以来缺少高水平的科研人员, 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基础学科发展及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瓶颈。我国现有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表现出来的问题对收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二) 依据学科不同收费制度对学科水平的影响分析

在现有的收费制度中引入市场力量, 通过经济利益的引导作用将收费标准的制定与学科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是改革的主要切入点。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不是私人产品, 这就导致高等教育服务的价格不可能像商品价格一样, 完全由市场供求来调节形成, 这样会造成学费标准的设定失去控制, 学费甚至会出现高于高等教育成本的可能性。因此, 主张通过行政力量和市场规律的联合作用, 在控制收费标准基本范围的基础上, 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根据学科考核的排名决定收费的多少。新的收费制度以对高校学科的绩效考核为依据, 自发形成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学科差距, 根据优质优价的原则, 实行差别化的收费。这种制度以办学成本为依据, 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消耗的成本是有差别的, 那么学校应该根据培养成本的不同收取不等的学费, 这一方面满足了成本补偿的要求, 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高级次学科的积极性, 促进高校学科的良性发展。新的收费制度还体现出了市场收益的差别, 不同学科的未来市场收益不同, 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服务的期望和需求也不同。基于此不同收益的教育, 其学费水平不应该一样, 这可以在学科之间拉开距离, 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受教育者公平的实现。

(三) 国外高校不同学科收费制度借鉴

从欧美主要国家的收费政策上看, 同一性的收费模式已经逐渐被差异化的收费模式取代。根据优质优价以及利益获得原则, 对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学科收取不同费用的方式已经成为改革的主流方向。以美国为例, 其在不同学科上的收费有所区别。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别, 由于不同学科专业其培养成本和学生毕业后预期的收入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美国高校热门专业的收费一般高于其他专业的收费。如耶鲁大学200年至2005学年学费, 森林和环境学院为23850美元, 法学院为36490美元, 商学院的学费加上杂费高达64100美元。而在2008年, 其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学院学费为31500美元, 护理专业为14512.5美元, 商学院则高达7万美元。由此可见, 国外各高校充分利用经济利益的引导作用, 根据市场对不同学科的预期对其进行自发的排名, 以此决定学科收费的多少, 这样的收费制度体现了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有利于国家优势学科总体水平的发展。

(四) 建立以不同等级学科水准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学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水平的提升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 因此, 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应以学科为基础, 建立以不同等级学科水准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是改革的关键点, 对此, 我们提出如下改革建议。首先, 要建立系统的学科投入与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一方面, 要理清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引入绩效考核机制, 对高校学科投入的配置和效率进行测评, 进一步优化资源的配置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完善投入结构与比例。另一方面, 要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使得评价结果可以进行跨学科的比较, 以对学科的层次、专业的优良进行评估和比较, 合理确定内含自身质量和声誉水平的各个学科及专业潜在的市场价值, 为高等教育收费的差别化定价提供依据。其次, 要建立高校学科收费听证会制度和公开教育收费的信息发布制度。高等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 由于其所处地位的不同, 对收费制度的评判和考虑会有所不同, 双方的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 若只由高校单方面确定收费标准, 可能会造成利益上的倾斜, 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基于此, 主张建立由政府、高校、受教育者及社会代表所组成的高校学科收费听证会制度, 以使学费标准的制定更透明、更合理, 规范和约束高校的行为, 形成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作为补充, 在收费制度确立后, 还要建立相关的教育收费信息发布制度, 保障收费制度的公开、透明, 使市场力量在教育收费的改革中发挥最优作用。

四、发挥优秀教师与优秀学生的奖励制度

(一) 不同奖励或减免制度对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影响分析

从我国现有的收费制度来看, 高校收费趋于同一性, 在收费确定后, 这种收费制度在对各个高校、学科收取差别不大的学费时, 并没有考虑对学校质量做出积极贡献的教师的奖励, 而且, 它对每个家庭和受教育者都是一视同仁的方式, 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家庭和个人的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的考虑相对不足。从相关统计数据上看,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而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对所有人都实行免费或者无差别收费的政策, 就只会是以表面的均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均等, 甚至会加剧这种不平等。这种收费制度难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而这两者又是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长此以往会阻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 要在现有的收费制度下引入经济利益的引导作用, 在国家有限的教育投资基础上, 对不同水准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奖励政策, 对个人采取有差别的收费政策, 兼顾贫富不均与学生水准共存的客观事实。这方面, 英国的收费制度就值得我们借鉴。在英国, 对年收入低于15200英镑家庭的学生进行全额补助, 家庭年收入在15200-22560英镑以下的学生, 每年可免交学费1200英镑, 此类学生约占英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30%;家庭收入在22560-33533英镑之间的学生需交部分学费, 此类学生约占英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10%;家庭收入超过33533英镑的学生需交全部学费。同时, 还采用先上学后付费的模式, 并且是在毕业以后年收入达到15000英镑后才开始偿还贷款, 还款的金额为超过15000英镑部分的9%, 如果在还款期间学生的收入下降到15000英镑以下可以暂停还款。这样的收费制度将高等教育学费与个人、家庭收入水平挂钩, 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和个人采取不同的收费等级, 并辅以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 我国在收费制度的改革中, 以此为出发点, 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结构满足广大受教育者的需求,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与国际教育体制接轨, 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二) 对教师和学生的奖励与减免制度的改革设想

高校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其人力资源的主体, 即教师和学生, 一所高校能否产生并保持良好的社会声誉, 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并产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 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和优秀的学生。如何将高等教育收费与这两个主体挂钩, 将提高师生的积极性作为教育收费的主要目标是改革的重点, 对此, 我们提出以下两点设想: (1) 从教师层面上看。要完善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制度, 作为教育成本补偿的一个方面, 在决定收费标准的时候, 要同时考虑该学科教师的水准,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 优秀教师数量越多的学科理应受到更多的投入, 这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力。可以通过对专业能力、科研成果、教学水平、社会工作、师德学风等方面的考评, 解决目前考核制度目标单一、侧重与科研成果的现状, 建立系统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 并辅之以科学规范的考核流程, 运用多种考核方法的交叉结合, 以此决定对优秀教师的奖励。这种动态绩效考核可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使各方面的目标、利益一致起来, 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提升, 使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 从学生层面上看。一方面, 在收费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及其家庭的支付能力, 对收入不同的阶层实行差别化的收费标准和政策, 并重点关注低收入家庭, 给予一定的照顾和优惠, 体现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资助与扶持。虽然目前我国也有相应的对贫困生的资助, 但这更多的体现在事后的补助上, 而且资助的范围相对较窄, 为此, 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资助的时效性上, 即在制定收费标准的最初状态, 就以条文规定明确对支付能力不同的学生实行差别化的收费, 对此可以参照英国高校的做法。另一方面, 在收费制度制定过程中, 还要综合考虑对优秀学生的减免制度, 这是将绩效考核引入教育收费制度的又一体现。向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学费减免及经济资助, 扩大现有资助的范围, 这可以通过学生获奖情况、学生科研成果等方面来评价, 通过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 体现对优秀学生的肯定, 在保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下, 维护社会公平的实现。

五、结论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何引入市场力量、通过经济利益的引导作用、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高校绩效考核相挂钩、形成行政推动机制和市场引导机制的双向作用是改革的重点。行政作用在收费制度中的作用仍是不容忽视的, 政府需要对收费标准的制定依据和制定范围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 以监督和规范高校行为。此外, 将竞争机制引入高等教育收费, 将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规律相结合, 通过对学校、学科、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的绩效评估考核, 进行不同档次的划分, 在此基础上, 将收费标准的决策权下放给作为经营实体的高校, 使高校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灵活、自主地确定和调整收费标准, 实行教育收费的优质优价, 充分调动高校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的积极性, 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奠定基础, 使学费真正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摘要: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确立和变革是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对于完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实现教育公平、满足人才需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图引入绩效考核这一市场力量, 建立行政作用和经济利益引导作用交互渗透下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并着重从如何调动高校、学科、教师与学生三个层面的积极性角度探讨收费制度的具体安排, 实现高等教育收费的优质优价, 以期提升高校整体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促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也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等教育收费,行政作用,经济利益引导作用,优质优价

参考文献

[1]朱晓刚:《成本分担, 优质优价——从“精英取向”转向“大众取向”的高校收费政策研究》, 《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第1期。

[2]杨扬、陈敬良:《公办普通高校的学费应体现优质优价原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3]姜勇、陈曦绚:《挪威“优质”教师教育改革政策述评》,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1期。

经济利益引导作用 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财政政策;增长方式

一、发展县域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最显著的特点,是将“翻两番”由“总量”变为“人均”,这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县域经济的界定可以看出,县域经济“以农为主”又“五脏俱全”,具有基础性、资源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我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诸如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层次低、资金、技术和人才严重短缺等等。发展县域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概括起来如下:

第一、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根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吮吸,以及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征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无疑是弱势经济,处在一种向城市经济供应廉价资源和被迫接受城市高价工业品的双重挤压地位。县域内的“资本失血”、“资金倒流”、人才流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若不能解决好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就有可能陷入所谓的“贫困恶性循环”。

第二、边缘化与山区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大多数处于区位条件较差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表明,占有区位优势及交通便利的地区总是率先取得经济发展的优势,而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山区经济则往往只能步人后尘、举步维艰。在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倒流效应”作用下,资本、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集中,并且具有固定化和强化地区差距的趋势,导致山区经济不断被边缘化。例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凭借地缘、人缘和政策优势,大规模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为举世瞩目的出口加工基地。而粤北粤西山区县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则被严重边缘化。因此,如何改善区位条件,摆脱边缘化危机,尽快融入发达经济圈和汇入经济发展主流,是山区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战略性问题。

第三、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市场化与工业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工业化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必然要求网络化大市场与之相适应。我国经历30年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但对于绝大多数地区的县域经济来说,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性障碍,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第四、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效益经济,资源跟着效益流动。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在工业化阶段规模决定效益,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高效益。而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在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无一例外都存在着发展“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从各地现实情况来看,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和赤字财政,乡镇一级财政更是基本上处于“破产”状态。同时,目前银行金融信贷体制也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甚至强化了县域资金外流的诱导机制。解决发展资金问题的惟一途径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但往往又因客观条件制约而成效不大。因此,如何化解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如何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亦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第五、特色化与资源经济的矛盾

传统发展战略选择的主要根据是比较优势理论,以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作为基本的战略原则。县域经济最具比较优势的无疑是资源,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以及独特的文化历史资源等。不少地方谈到发展县域经济,往往等同于开发地方特色资源。无疑,发展特色化的资源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中阻力最小的可行选择,也是短期内最容易见成效的现实选择。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这类资源工业的发展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甚至毁掉整个自然及人文历史景观。地处各水系上游的山区乱开滥砍和发展污染性工业,更是危害到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构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重视特色化的资源工业与生态经济之间的矛盾,切忌采取简单的发展特色资源经济的思维定势,不仅需要深思熟虑地统筹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更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发展新思维。

二、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引导作用研究

基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努力都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财政政策若要对此释放更多的潜力和空间,必须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依托制度的内生机制和动力,强化和优化政策的调控作用,同时积极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优化财政政策设计,继续在支付成本、激励约束、优化外部配套环境三方面履行应尽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到位”而不“越位”地做好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支持促进,合理地并且有针对性地安排财政政策。

(一)切实解决县级财政困难,创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财政环境

1.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核定与县级政府事权相适应的财政收入,适度增加县级财政固定收入,减少市与县的共享收入税种,调动县级政府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积极性。

2.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一是规范转移支付的项目设置。取消直接用于竞争领域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整合投向相近、零星分散的专项转移支付;将各年度数额相对固定的专项转移支付,归并到财政体制补助中;新增专项转移支付应严格控制在办利民实事的项目范围内,重点向财政困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倾斜。二是进一步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的审批程序,提高资金配置的合理性。三是减少县级配套,减轻县财政压力。由于县域财政的自给能力低,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足额安排各自应承担的经费,尽可能减少县级配套资金。四是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使用的监督制度,构建绩效评价机制,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3.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建议中央加大一般性(即财力性)转移支付数额,省、市财政每年也要从新增财力中安排一定比例,连同调减压缩的专项转移支付数额一并用于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困难县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避免社会和事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让县级政府有更多的精力和自主安排的财力筹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二)整合专项资金,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从多方面筹集资金,确保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通过整合用于对应的县域经济发展项目,既不违背政策,又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县级政府自主权。专项拨款是政府间财政资金补助的重要部分,是上级政府体现政策导向,配置公共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但也存在分配与需要分离、权利与义务脱节、片面追求数量最大化影响预算平衡等问题。通过改革,预期达到安排更合理、使用更及时、责任更明确、监管更到位的目的。建议选择部分县先用省级专款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稳步推广后,将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三)创新财税对企业的扶持方式,促进招商引资,繁荣县域经济

当前,财政税收通过资金和政策对企业特别是新办企业的扶持方式,一般包括,一是减免和缓交各项土地税费。二是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新办企业,在一定时期免征企业所得税,给予一定时期的减半征收,如“免二减三”、“免三减二”等。三是对部分行业给予增值税“先征后返”。四是减免部分地方税。五是给予贷款贴息等。目前,好多省份发展县域经济的当务之急是增加经济总量,尽快做大经济“蛋糕”,而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吸引投资,兴办实体。值得研究的是,在现行财税优惠政策中,一般认为最好的扶持办法,就是对新办企业在初期给予一定时期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但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税收的减免优惠期,恰好是企业的创业成长期,企业一般没有利润或利润很少,除少数急功近利及“候鸟”型企业外,对创办高质量的企业没有形成真正的政策扶持,对投资没有产生特别的吸引力。

建议有条件的县级政府安排资金,实施对兴办高质量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由政府全部或部分代企业缴纳各项社会保障基金,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人工资,政府甚至可在一定时期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扶持兴办实体,吸引外来投资,发展县域经济。

(四)制定人才发展战略,保证科技、信息、人才强县的资金需要

要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出发,制定一套有效的人才引进与合作机制,采用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吸引拥有国际国内领先技术专业人才,到县域来创办企业和公司,为县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要制定和完善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政策,调动科技人才与民间投资流向高科技产业的开发和生产,使科技人才的科技开发应用和社会资源结合起来,加快县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本地产品的更新换代,培养具有本土资源优势的名牌产品,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本地税收大户,从而形成较多的财源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的财政困难,实现基层财政收支状况的根本好转。

总之,县域经济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注重人均GDP、财政收入水平等传统的经济指标,更要注重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保障等与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指标。它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超越传统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念军.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效率——对转型期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金融“低”效率悖论的解释.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2.

[2]陈志楣,杨德勇.产业结构与财政金融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6.

经济利益引导作用 篇3

一、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理论基础

现如今, 利益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局面, 并且利益的存在冲突和交织现象越来越严重, 在法制社会的大环境下, 法律能够有效的对各项利益关系进行调节, 所以对于这种利益的诉求应该保持回应和平衡状态。利益的形态分为很多种, “社会整体利益”便是其中的一种, 虽然这一理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但是以传统的法律角度来分析, 民法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私法, 对于个人利益的出发点也是维护其自身的利益,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涉及到社会整体利益的关注, 但是更多的情况下, 仍然是将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另外, 根据人们的实际观念, 人们更加愿意将其他的法律看作是一种公法或者是交融公私的一种法律体现, 其自身所使用的手段或者是调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对公私法的利用, 而利用的主旨则是为了能够对社会整体利益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 从而利用社会整体利益的保证来对私人的利益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逻辑思路分析

1. 市场失灵有损社会整体利益。

根据现代以及近代的经济发展实情不难发现, 市场的创新压力和动力一般都来源于市场当中的竞争, 而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效应能够更新市场的压力和动力,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如果对市场主体进行一定的促进和激励, 这样就会导致最有效率的领域承担更多的资源, 而能够承担这些资源的场所就是市场, 但是市场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性, 包括其自身的自立性和短时性等, 这些可以说是市场自身的一些缺点问题, 而这些缺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将市场的经济印象变得更加的盲目和自发, 从而导致市场出现失灵的严重状况[2]。市场一旦出现失灵的情况, 就会导致其自身的作用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 不仅会导致各个领域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坏, 而且对于社会整体利益来说更是如此, 并且会受到更严重的冲击。

2. 国家干预是克服市场失灵的有效途径之一。

市场失灵如果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在这种形势下, 就需要市场之外的代表来对市场的失灵现象进行干预, 这样才能够保证市场的整体资源的效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让市场失灵现象得到有效的弥补。而国家在这一层面上能够制定并且实施一系列有关的政策和法规, 在宏观上可以对市场进行实时的调控和管理,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平衡经济总量, 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当前的经济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从而保证市场的正常运作。国家可以通过其自身庞大的资源、或者是加大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 逐渐的引入一些民间的资本投入, 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公共产品的整个市场供给需求, 并且在实际的干预过程中, 还可能利用一些比较强制性的手段, 让市场的主体利益结构发生变化, 对于一些主体私权的现象进行强制的制止, 保证市场的秩序, 对于危害人们权益的现象严历的打击和杜绝, 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3]。

3. 经济法的法益结构中凸现的是社会整体利益。

针对经济法来说, 社会的整体利益可以说是经济法自身法益结构的一种体现, 也就是指在经济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 不是将社会整体利益作为法律诉求的惟一目的和标准, 而是要从经济法自身的出发点和角度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深入的分析, 通过对市场秩序的深入研究、在宏观政策上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调控等等, 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够保证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 只有在满足社会整体利益的一切需求时, 才能够切实有效的实现个人利益的维护, 其中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利益等等, 而这样的利益结构, 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法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对社会整体利益实行切实有效的维护而作出的努力, 将其自身的作用力最大限度的展示和发挥出来, 从而对社会整体利益实行切实有效的维护作用。

三、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方法分析

1. 将经济法纳入到立法条款中。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 经济法已经能够切实有效的将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充分的反映出来, 比如在《反垄断法》当中就会对社会整体利益维护的明确规定, 但是在其他的法律法规当中, 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以及体现,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社会整体利益维护的倾向, 比如在《预算法》当中指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让社会经济秩序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护等等, 无论是在农业方面也好、还是工业方面也好, 都是将社会利益作为主要的发展主体, 而维护社会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增强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实力, 只有将社会整体利益进行妥善的维护, 才能够保证我国的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2. 作为政府基准加强宣传。

经济法对于市场的调控以及引导政府在各项政策上的目的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而其中的区别就是经济法更加具有规范性和程序性, 在一定程度上分为裁判规则和政策基准, 裁判规则主要是对受理的案件给予一定的规范和约束能力, 而政策基准是针对一些特殊的案件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 需要充分的将国家的法律立场表达出来[4]。比如在《农业法》当中表示:社会各界要尽可能的广泛关注农业, 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整体发展等等, 根据这些法律的规定, 不难看出, 社会上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需要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广泛的关注, 因为社会整体利益对每一个人的私人利益都是具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只有在保证社会整体利益得到维护的同时, 才能够对自己的个人利益实行一定的维护。

经济法当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主体所享受的权利, 以及主体的义务, 在一定的法律界限内, 权义的结构构建对法律价值的体现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由于权义存在的不同, 所以在社会关系的调整上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国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深化仍然在不断进行中, 国内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繁荣, 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出现, 而其中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当属社会整体利益,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 经济法的合理、有效应用, 不仅是能够维护市场秩序的有利措施之一, 同时也是能够打击垄断现象的有效工具之一, 而这些方面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都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所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要将经济法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展示出来, 这样才能够保证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

摘要:社会的整体利益是各个法律部门共同需要维护的对象, 因为社会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文详细的研究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作用。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作用

参考文献

[1]石慧荣, 李永成.论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法调整[J].学术研究, 2010, (10) .

[2]李友根.社会整体利益代表机制研究——兼论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3]蒋悟宾, 李晨.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维度——经济法基石范畴解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11, (01) .

上一篇:期货市场发展简述下一篇:住宅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