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生产

2024-08-28

园林植物生产(精选九篇)

园林植物生产 篇1

苗木的快速繁殖是组织培养的主要用途之一。试管苗的生产性能和主要经济指标与采用其他无性繁殖方法的幼苗差异不大, 并且具有繁殖速度快、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 苗木一致, 管理方便等优点, 故广泛用于观赏植物商品化苗木的生产, 如兰花、香石竹、凤梨和安祖花等。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用组织培养方法大量繁殖生产兰花, 成为闻名于世的“兰花工业”。

2 组织培养脱毒

2.1 组织培养脱毒原理

在染病毒植株体内, 病毒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生长点处病毒含量最低, 而在较老的组织中, 病毒较多。其原因可能是病毒通过维管束移动, 在分生区内无维管束, 所以病毒扩散慢, 再加上植物细胞不断分裂增生, 在新生的细胞中病毒还没来得及复制或因为其中高的生长素含量抑制了病毒的复制, 因而病毒含量少, 在茎尖生长点几乎检测不到病毒。因此, 可以在无菌的条件下, 以植物的生长点为外植体培养形成脱毒苗, 也称为无毒苗。

2.2 脱毒苗的生产

脱毒苗的生产通常采用茎尖培养。切取的茎尖越小越好, 但太小不易成活, 过大则不能去毒。通常切取0.1~0.3mm的茎尖 (或根尖) 进行培养。在生产上为了能更好地获得无毒苗, 还可以采用热处理的办法使寄主的病毒钝化。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苗木并非一定是无毒的, 后期还需检测。无毒的苗木可直接用于生产或进一步扩大繁殖。脱毒苗的生产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 并需做大量的组织培养以从中筛选出无毒苗木。许多观赏植物均受到y一种或几种病毒或类病毒的侵染危害, 使其生长变慢, 花朵变小, 品质下降, 甚至死亡。无毒苗已在许多观赏植物, 如兰花、香石竹、大丽花、芋、花叶芋、水仙、菊花、风信子的生产上应用。

3 人工种子的生产

人工种子是以人工手段, 将植物离体细胞产生的胚状体或其他组织、器官等包裹在一层高分子物质组成的胶囊中所形成的种子。也称合成种子、无性种子和人造种子。

人工种子具有与自然种子类似的结构, 也可直接播种于大田, 所不同的是, 它不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也不具有自然种子的胚乳和种皮。一般是由体细胞诱导形成的胚状体外加人工合成的胶囊状的包被构成的。

人工种子的胶囊状包被使其具有自然种子的胚乳贮藏、发育所需的营养和种皮的保护功能。另外, 有目的地在其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用微生物和抗病虫药剂, 可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增强植物体的生机和活力, 提高抗旱、抗寒、抗病虫能力;还可利用转基因的方式, 使其具备某些性状, 这是自然种子不可能达到的。人工种子的胚状体是由无性繁殖产生的, 因而能保持品种优良特性, 可以固定杂种优势;人工种子的生产不受自然环境影响, 可以工厂化大批量周年生产。人工种子增殖快、生产周期短、提高了育种效率, 缩短了育种年限, 加速良种的繁育过程;种子外形均匀一致, 播种时下种均匀, 出苗整齐;人工种子制作成本低, 贮存运输都很方便。可以预测, 将来传统种子生产方式将会发生重大变革。

人工种子的制作有两个关键技术:一是胚状体的诱导与形成;二是人工种皮的制作与装配。高质量的体细胞胚形态上类似于天然的合子胚, 萌发出的幼苗既有根又有叶;产生的健壮植株在表型上形似于亲本;人工种子应耐干燥并能长期保存。配制的人工种皮对胚无损伤, 具有一定硬度, 能保持分生组织生存所必需的水分及早期发育所需要的养分;不影响胚突破种皮和胚的生长。目前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水凝胶类物质, 最理想的是藻盶酸钙。

人工种子已成为许多国家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目前能成功地大量产生胚状体的植物有90多个属, 100多个种。我国从1987年开始“人工种子”的研制工作, 通过10年的研究和探索, 已获得胡萝卜、苜蓿、芹菜、黄连、西洋参、云杉、水稻等植物的人工种子。当前在人工种子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获取体细胞胚的途径, 寻求理想的包装材料, 防止或减少微生物的污染和提高发芽及成苗率。目前为止已诱导成功许多花卉的不定胚, 但形成人工种子的种类还很有限, 主要有工艺、技术和成本方面的问题。

4 种子或孢子的无菌培养

种子的无菌培养常用于兰花与蕨类植物。兰花的果实为蒴果, 形状大小不一。每个果实中含种子几千至几百万个。种子非常小, 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将兰花种子接种到培养基中, 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培养, 可以大量繁殖。因为播种密, 通常在长出第一个叶片时分瓶, 分瓶后以每瓶幼苗20株左右为宜。小苗长到3~5em高时、有2~3条根时, 可将幼苗移出瓶, 栽到盆中。而后放在适宜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 每周施1次液体肥料, 并喷抗菌剂, 1个月后移植到光线较强的地方, 随着植株长大及时换盆, 经过几个月至几年可以开花。

蕨类植物孢子的无菌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 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 给予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孢子萌发生长, 产生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后成为合子, 最后发育成孢子体的过程。

通过无菌培养的方式, 蕨类植物的孢子比播种培养获得更高的成活率和更快的繁殖速度。使用的培养基有营养液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繁殖孢子数量少或极其难得到的蕨类。具体播种与幼苗的培养方法与兰花的无菌播种类似。蕨类的种类多种多样, 孢子萌发生长所需的条件及难易程度不同。

5 结语

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市;应用

园林植物是形成城市美丽景观的重要元素。城市美丽景观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园林植物与城市建筑之间的统一协调,园林植物是美化城市的重要元素。

1 展现地域特色

利用园林生态的不同及各地气候的差异,使植物呈现出地域性的景观。如:棕搁、大王椰子、槟榔营造的是一派南国热带风光,松柏等高大的落叶乔木展现的则是粗犷的北国风景,各地在漫长的植物栽培和应用观赏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并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甚至有些植物材料逐渐演化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象征:成都的木芙蓉;大理的山茶花;北京的国槐和侧柏,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 园林植物具有的作用

2.1 防护作用 园林植物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降低污染、保持水土和保护人体免受放射性危害等方面的作用。例如利用云杉、圆柏、侧柏、柳树等枝叶稠密、叶面粗糙植物,可以进行截流降水,与土壤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就可以减少和缓和地表径流量和流速,起到了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再如利用悬铃木、刺槐可以有效地阻滞灰尘,降低呼吸系统的疾病、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利用攀援植物覆盖在建筑物墙面上,使得强日光下的反射系数也显著降低,使房屋保持阴凉,从而是的人类减少空调的使用,保护环境。利用乔灌木的搭配栽种可以降低噪音,例如栽种30米宽的树林可降低8~10分贝的噪音,4米宽的枝叶浓密的绿篱坪可减少6分贝的噪音。

2.2 社会经济作用 园林植物具有加速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各种国际、国内等重要场合的会议和谈判,在办公大楼设立底层花园、层间花园和屋顶花园,利用植物的景观效果营造出和睦、安静的商业洽谈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绿化程度、绿地面积和植物景观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当今各地城市都在打造园林城市的标语,通过园林城市的形象,一方面可以吸引游客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好的城市更加容易引投资者。如青岛的发展归功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之外,优美城市植物景物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净化水体,城郊的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水体有时会受到工厂排放的废水污染,使水体变质,影响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而被污染的水,经过树木、枯枝落叶的吸收,经过土壤反应和过滤作用,水质得到提高。如水生植物荷花、睡莲等,都有极强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另外,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

3 园林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问题:目前,广泛应用的城镇绿化植物材料种类及功能性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木的配置、植物与建筑物的协调、各项园林功能的体现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①树木比例不合理,常绿树与落叶阔叶树的比例低;②植物材料应用形式不丰富,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得不到推广应用,城市难以形成良好的复层绿化景观;③树种引进不讲科学,抗逆性差;④园林绿化树种配置随意,造成整体功能性差;⑤生态保健功能不突出;⑥缺乏地方特色,文化功能差;⑦日前城市绿化建设“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非常严重。

建议:(1)不同植物其功能性不同,应充分认识园林植物的功能性,在园林绿化中应尽可能选用多功能且功能性强的植物,并根据不同绿化功能区(厂区绿化、校园绿化、公园绿化、街道绿化、居民区绿化、休闲广场绿化及特殊区域绿化等)的要求进行选择应用,可以取得一举多得的绿化效果。(2)园林绿化建设中除重视园林植物的功能性外,园林植物配置模式的整体功能性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植物配置也应强调其整体功能性,即要求整个配置模式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生态保健功能强、经济效益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地方特色和人文气息等,灵活采用适宜的配置模式,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科技含量。(3)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应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使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绿化地区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利于该树种生长发育,充分展示其良好的功能性,达到预期的效果。(4)只有绿地的多样化和绿化植物的多样性才能保证城市绿地景观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建设速度发展迅猛,对城镇的绿化美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为城镇绿化树种的新品种选择及优化配置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结语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具有表现时序景观、表现空间变化景观、表现意境景观、表现景观美的美化作用,同时还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现代的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与原来工业时代的城市绿地系统主要强调绿地覆盖率和人均绿地指标不同,生态化时代的园林绿化同时服务于人类和其他生命体,城市绿地空间不仅仅是人们休闲的环境,同时也能成为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因此要运用植物生态学原理合理利用园林植物改善城市生态功能,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发展,建立人们追求的理想中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园林植物生产 篇3

在此, 我结合教学的切身体会, 谈谈在该学科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凸出此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的理念

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 通过对园林专业学生展现将来美好的专业前景, 激发其专业热情的同时, 从《植物及植物生理》的知识体系与园林专业课程内在的紧密联系, 强调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新生学习专业、学习《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强调主动学习专业的理念

从高中到大学, 是学习的重要转型期。高中时期, 学生埋头题海, 教师灌输, 学生只管接受应考, 此谓“坐着学习”;而进入大学, 应首先引导学生“站立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要加强, 并四处张望, 寻求更多有益的知识, 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用耳听 (教师讲) 、用眼看 (社会、观植物实体与标本) 、用手做 (装片、生物绘图等) , 用脑想 (知识体系、现实价值) 。真正把学习当作大学生活的第一需要, 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

3 把握人与植物和谐共处的理念

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初期, 强化其认识植物对人类的重大意义。我注意从植物的演变历史之久、种类之多;其光合作用的有机产物对人类生存、生产、医疗卫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重大作用;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对动物生命的支撑, 吸收的CO2对环境对地球的意义, 结合全球对温室效应的高度关注, 而植物在其中凸现的价值;联系植物吸收苯、SO2等有毒气体, 表现出的净化功能;从植物根的固土防沙、绿化美化、改良土壤等功能、从能源危机到生物能源、光能利用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植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 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 从而形成保护、利用植物的意识, 明确人与植物和谐共处的理念。

4 加强学生的专业责任意识

专业责任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更是事业成功与发展的必要保证。所以专业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专业责任意识非常重要。

我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 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从园林植物对人类生活的美化、净化作用等, 使学生深入体会园林专业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园林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从而将个人前途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能将爱护植物、保护环境作为自觉行为并能从专业的角度予以宣传。在向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时, 着力强调令人担忧的土地污染、城市建设侵占耕地、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生态失衡等问题。

5 学科教学突出实用原则

园林高职新生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时常有一个认知误区, 以为每一学科的学习如同高中时一样, 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应弄得清楚、明白, 并强记在大脑中。剖析高职学院新生的学习基础, 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植物学科本身的复杂性, 他们的这种认识是不现实的, 也没有必要。在《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中应以“突出理论够用适度, 技能加强实用”为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 我与提问学生一起探讨了“植物卵细胞有无细胞壁”、“稻秆为何是空的”等问题后, 适时给学生灌输一种理念:专业学习的重点不是理论研究, 更重要的是强化动手能力, 突出实用性。

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 结合园林专业学习的需要, 强化植物形态与结构的讲授, 对生理部分则突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适应其生理特征该怎样做, 而不必强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厌学情绪的产生, 能在较少的教学计划学时内追求效果的最大化。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6 培育学生尊重事实,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一种做学问的严谨态度, 年轻的高职新生急需培育这样的态度。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生命现象的复杂性、生理过程的变化性,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存在是以事实为依据, 对待生命只能尊重事实, 在事实现象中寻求答案与规律而非想当然。从而有效地引导他们养成一种实事求是的工作、生活、学习态度与习惯。

7 把握教学方式多元化的理念

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标志的现代教学手段使《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科的教学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过程。不能迷信于多媒体, 因为科学工整的板书可以让学生感知知识的条理性与系统性;挂图可以让学生体会生物绘图的技巧, 看起来更接近真实;实地分类、显微观察更能让学生体会“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在《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中注意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可以帮助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应用,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 在《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科教学注意实施并向学生强化以上七种理念, 对于培养园林专业的优秀人才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以为园林专业作为示范建设中的重点学科, 其核心就应该是高质优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让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在社会中立得稳、展得开。从而大大提升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园林专业的美誉度, 使园林专业的招生、教学、就业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有机链条。从而为学院创示范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

《植物及植物生理》作为园林专业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学院示范建设园林专业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影响, 所以需要更深层次的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篇4

1.1病虫害的危害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在绿化建设中通常选择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不加论证就播种。虽然短期内这些树种在园林景观上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且易受到病虫害威胁。有的城市花费大量资金,盲目移植特大乔木,这些乔木成活率很低,且很难恢复原貌,同时生长不良会导致病虫害的出现。

1.2树种之间的配置不合理

在园林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知识面有限,考虑得不周全,在设计前没有完全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每种植物间的关系,导致一些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其表现在一些相克的植物同时种植,比如核桃会造成周围松树和苹果树受害;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同时种植,如:红叶小檗和竹子同时种植会出现锈病;将不耐水湿植物种植在低洼处,易出现病害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病、蚜虫及白粉病等,大部分病虫因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进行有效控制。

1.3园林的设计模式单一

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设计模式比较单一的现象:植物的种类、年龄以及层级趋向一致,植物生长群落的结构比较简单,不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害,也不能够发挥出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最终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的加剧。如果大面积地种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将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大量进入城市草坪中,连年发生灾害。最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金丝柳,树皮金黄色而且光滑美丽,但是大量的单一种植没有伴生植物作为保护,十分容易感染腐烂病,引起皮层的溃烂以及叶片脱落,最终出现批量的死亡。

二、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解决的措施

2.1注重种苗本地化以及苗本乡土化

种苗本地化是指植物种子及苗木在选用时,尽可能在本地选取及培育。尽量减少长途调运植物种苗数量,跨地区采挖移植野生植物要严格控制。本地采收的种子及培育的苗木,在一定程度上经过耐性、抗性考验,播种及栽植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融入当地生态系统,对病虫害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城市园林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影响,选择植物种类时,要注重乡土树种的推广和应用。

2.2适地适树

配置树种时,一定要结合栽植地的具体情况,不仅要与环境条件相协调,还要与其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园林的整体美。要结合绿地的性质、功能,选择速生树种或者是慢生树种;结合光照的强弱选择阳性树种或者是阴性树种,结合地势以及地下水位这两者之间的高低,进一步选择抗旱或者抗涝树种;结合污染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污染树种;结合周围建筑群的性质、周围建筑群的高度和周围建筑群的朝向,选择不同形态及功能的树种;结合土层的厚薄选栽乔、灌、地被等相关的树种;根据风力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栽植过程中,其位置如果违背了树种的.生物学的特性,比较容易发生病虫害。一些边缘树种或者外来树种,应充分考虑对当地的适应性,栽植时一定要注意气候,如果气温突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甚至是死亡。

2.3设计时要品种多样化以及结构复层化

园林植物中,植物是病虫寄生的寄主,不同病虫会危害不同树种。选择不同树种搭配时,必须要了解病虫害的寄主范围及活动规律,防治病虫害的转主危害及交叉感染。根据不同环境选用不同树种,增加物种间的制约能力,以此来减少病虫害发生。尽量选择不同类树种,以丰富多样性来形成多层次绿色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功能及自我调节能力。这样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色,同时也能预防及减少病虫害出现。在具体配置时,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使不同树种都有适应的生长环境,组成一个稳定及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同时也增强树种自身调节能力及增加树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最终实现生态调控。实践证明:只有物种多样性才能有生态稳定性,只有生态系统稳定,才能更好地抵抗病虫害。例如在一些城市中,大批量种植杨树及国槐,导致杨树食叶害虫和槐树天牛类蛀干害虫的危害加剧。

三、结语

城市园林植物修剪 篇5

修剪应掌握一看、二剪、三检查的原则, 修剪前对树木的生长势、枝条的分布情况及需要的冠形先了解, 尤其对多年生枝条要谨慎考虑后再剪。剪时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由粗剪到细剪。从疏枝入手, 把枯枝、密生枝、重叠枝剪去, 再对留下的枝条进行短截。剪口芽留在希望长出枝条的方向。需回缩修剪时, 按大枝、中枝、小枝的顺序修剪。最后检查修剪是否合理, 有无漏剪与误剪, 以便修正或重新修剪。

修剪时要求剪锯必须锋利, 剪口光滑平整, 严禁树皮撕裂。上树机械和折梯, 使用前应检查各个部件是否灵活, 有无松动, 防止事故发生。作业时, 特别在修剪行道树时, 要有专人维护现场, 以防锯落大枝砸伤过往车辆和行人。

1 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行道树一般在休眠期 (11月~翌年3月) 重剪1次, 生长期每月修剪1次, 主要对下垂枝、干枯枝等进行修剪。行道树在定干时, 同一条干道上分枝点高度要一致, 使其整齐划一, 不可高低错落影响效果。有中央领导枝的行道树, 如杨树、雪松、侧柏等, 分枝点的高度按树种特性及树木规格而定, 栽培中要保护好顶芽向上生长。如顶芽受伤, 选择直立向上生长的枝条或在壮芽处短截, 并把其下部侧芽抹去, 抽出直立枝条代替, 避免形成多头现象。无中央领导枝的行道树, 如白蜡、国槐、栾树等, 分枝点高度一般在2~3m, 留5~6个主枝, 各层主枝间距短, 使自然长成卵圆形或扁圆形的树冠。白蜡生长期易偏冠, 修剪时预留芽应向着迎风面。栾树则一般采用自然式树形, 仅需修去过密枝、病枝和枯死枝。

2 花灌木的修剪与整形

幼树生长旺盛, 以整形为主, 要轻剪。严格控制直立枝、病虫枝、干枯枝、徒长枝, 用疏剪方法, 壮年树应充分利用立体空间, 促使多开花。休眠期修剪时, 在秋梢以下适当短截, 并疏掉部分老枝, 以保证枝条不断更新。冬季修剪在休眠期进行, 夏季修剪在花落后开始, 促进花芽分化, 保证来年开花。如连翘修剪时注意剪去细弱枝和徒长枝;紫叶李因生长慢, 应轻剪, 一般进行短截处理;碧桃花开在2年生长枝上, 并在距枝条尾端1/3处开花量较大, 修剪时应多留强壮的当年生枝条, 短截尾端1/3以上枝条, 并注意枝条在整株的分布。

3 绿篱的修剪与整形

绿篱是萌芽力强、耐修剪的树种, 如女贞、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冬青等。高度依其作用而定, 为了美观和丰富园景, 可采用几何图案式修剪整形, 如梯形、矩形、波浪形等, 每年至少修剪2~4次, 使新枝不断发生, 更新替换老枝。修剪时, 顶面与侧面兼顾, 不能任侧枝生长影响造型。

4 藤本类的修剪与整形

藤本植物一般不需大的修剪, 及时去掉病虫枝、过密枝、干枯枝, 使其自然生长。各蔓枝应、分布均匀, 勿使相互交错重叠, 并避免基部空虚影响生长。

5 宿根花卉、花坛的修剪

宿根花卉一般在每年的2~3月重剪1次, 保留30~50cm, 以促进侧枝发芽, 进入生长期后每月修剪1次造型, 根据栽植图案或立体造型仔细修剪, 残花4~5天修剪1次, 落叶及时清扫, 做到无缺珠、残株, 保持较好的绿化效果。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植物保护

1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园林设计中, 要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核心, 重视对园林中植物的保护, 让园林在满足人们观赏的同时, 实现生态保护的效果。在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中, 对于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园林设计时, 应该从城市园林整体生态系统着手, 科学合理的对城市园林进行设计。在园林保护中, 要找到植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为园林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生态条件。

2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现状

2.1 盲目引进新品种, 缺少驯化, 导致部分苗木不适应当地的环境

由于环境不良而爆发病虫害。近些年来, 在对园林植物进行研究时, 部分城市在对城市进行绿化时引进了一些外来的新品种。有些由于盲目引进, 导致新品种不适应当地的环境。虽然在刚开始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是在新品种植物长期生活中, 由于不适应该城市的环境变化, 常常会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 这就导致植物特别容易感染病虫害。

2.2 由于园林树种配置的不合理, 导致部分园林植物常年流行病虫害

有些园林设计人员对园林植物了解得不透彻, 经验不足, 或者考虑不周详, 在进行设计时, 对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各种植物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了解得不透彻, 在园林设计中出现偏差, 没有合理配置树种, 导致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流行。这些不合理表现为:在园林设计时, 将一些相克的植物种植在一起, 如种核桃树, 核桃树可以导致周围的苹果树和松树等一些树种受害甚至死亡;或者将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种在一起, 如栾树和木槿树种在一起容易产生蚜虫;还有的将怕水的植物种在容易积水的地方, 将向阳的植物种在背阴的地方。这些不合理种植的问题常常会导致黄化病、白粉病等病虫害的不断发生, 并且难以根治。

2.3 园林模式单一, 容易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如果在城市园林中种植单一的物种, 常常会因为植物在种类、年龄、层级上趋向一致, 植物结构单一, 而不能利用植物间的相互抵制作用来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害, 这就导致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如在城市园林中常常会大面积栽种冷季节的禾本类草坪, 这会导致农田迁飞性害虫, 如蝗虫、蛴螬等大量进入城市草坪, 且会连年发生。

3 城市园林设计中有效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措施

3.1 园林设计要注重种苗的本地化和乡土化

在选植物种子和树苗时, 要尽可能选取和培养本地的种子和树苗, 尽量少种植其他城市尤其是远距离城市的种苗, 减少跨地区、跨生境的植物种植, 尤其是大树进城和南树北调等。选用本地的植物种子和树苗, 是因为其经过长期的生长, 已经适用了本地的生态环境, 具有一定的耐性和抗性, 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城市园林是一个受人为高度干扰的特殊的生态系统, 所以在选择植物时要注重选择本地化和乡土化的植物。

3.2 要针对植物的生态习性, 合理进行园林植物设计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 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如气候因素、土壤条件等,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自然因素对植物造成的病虫害。在考虑气候因素时, 选择植物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如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 所以要多种植优良的落叶树种, 像国槐、龙爪槐等。在考虑土壤环境时, 由于我国在全国各地分布着砖红壤、棕壤、红土等十几种不同的土壤类型, 所以要根据当地土壤的类型来进行园林设计。如黑松、圆柏等抗盐碱能力强的植物多应种植在海边的可溶性盐类或盐土上。

3.3 树种配置要合理化、科学化

在对园林植物进行设计时, 既要考虑到植物布局的合理性, 要具有现实美, 又要考虑到植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 遵循植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 对植物进行合理种植, 减少人为造成的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植物间的相克指的是有些树木为了争夺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 会从树体内分泌出对相邻树木具有杀伤性的有毒物质;植物的相生指的是有些树木由于习性相补, 体内的分泌物相互利用, 促进了共同的生长。植物间的相生相克正是体现了树种之间、树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中, 一定要合理利用植物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对树种进行合理的配置, 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不要将相克的植物种在一起, 这样会人为地造成植物的病虫害。可以将具有相生作用的植物种到一起, 充分利用树种的相生特点来增加树种间的合作共存和互惠互利, 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的效果。

3.4 设计树木种植结构要层次化, 品种要多样化

园林病虫主要寄生在园林植物上, 由于植物品种的不同, 病虫的危害也不一样。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时, 一定要对树种进行了解, 对病虫害的寄主范围、活动规律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危害, 防止树木的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陈伟平.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之我见[J.农家之友, 2010年07期.

[2]刘东雄.陕北城市园林设计的剖析[J].价值工程, 2014年24期.

园林植物配置探讨 篇7

1 遵循的原理

1.1 应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1]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拟自然”探索,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 目前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 满足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因地制宜、合理科学地进行配置, 使各类植物喜阳耐荫, 喜湿耐旱, 各重其所。从而达到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对园林植物生态配置, 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 因地制宜, 科学设计, 适地适生。根据立地条件, 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进行安排, 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良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 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近年来出现的广场色块风、木兰科植物风, 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自然规律, 应谨慎对待。

(2) 重视生物多样性。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 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 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 在生态上是贫乏的, 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时应注意乔、灌、草结合, 可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充分利用高、中、低空间, 不仅能增加叶面积指数, 也能增加生态效益, 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1.2 应遵循美学原理, 突出园林的景观功能[2]

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 根据美学要求, 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 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 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 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应从不同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 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

2 园林植物配置技巧

2.1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 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 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 变黄叶的银杏等, 将其与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 同时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 如淡绿色的柳树和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 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 其效果更好[3]。

2.2 注意层次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对不同叶色、花色、高度的植物进行搭配, 可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1 m高的黄杨球、3 m高的红叶李、5 m高的桧柏和10 m高的枫树进行配置, 由低到高, 4层排列, 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 可延长观赏期。

2.3 体现明显的季节性

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 夏季绿树成荫, 秋季叶色多变, 冬季银装素裹, 景观各异, 近似自然的风光, 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按季节变化可选择树种: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 夏季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林木配置中, 常绿的比例占1/4~1/3较合适, 枝叶茂密比枝叶少的效果好, 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 乔、灌、木搭配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 有草坪比无草坪的效果好, 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 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4]。

2.4 合理应用草本花卉

木绣球前可种植美人焦, 樱花树下配万寿菊和偃柏, 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应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协调。同时, 还应考虑到每个组合内部植物构成的比例, 及这种结构本身与游览路线的关系。设计每个组合时, 还应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现举例说明几组观赏植物的配置组合:

(1) 小檗和芍药:该组合由矮生的小檗灌木和高度相近的芍药组成, 淡绿色的小檗和暗绿色的三裂芍药形成协调的色调。总花期近2个月, 夏季可欣赏芍药美丽的叶色, 秋季欣赏小檗的红叶、红果。适用于开阔的绿地花坛。

(2) 芍药和绣线菊:该组合由高度1.0~1.5 m的植物组成, 由开花美丽和叶色美丽的植物相结合, 很富有观赏性。总花期1.5个月。适于作复杂植物配置结构中的低层植物群落。

(3) 槭树、小檗:该组合中小檗高1 m, 环绕高达4 m的槭树林栽植, 形成2层观赏结构, 可欣赏灌木的叶色和树冠形状。该组合长期保持稳定, 槭树深绿色叶子同小檗的淡绿色叶子形成对照。总花期近1个月, 秋季槭树翅果红色、叶黄色。适于林缘地带, 作为独立结构或高于乔木的补充组合。

(4) 丁香和绣线菊:绣线菊环绕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2层花, 其白花可作为背景, 突出丁香花色的观赏性。花期近1个月。该组合长期保持稳定, 可在开阔地带构成独立群落。

(5) 丁香品种组合:多个品种的丁香组合, 总花期近45d。可配置于林缘或建筑物墙旁, 在开花期十分漂亮, 在配置时灌丛间要留有空间。

(6) 绣线菊、报春花和雏菊:欣赏花期从春季到夏季, 长达3个月, 可应用于林缘的饰边群体。

(7) 月季品种组合:该群体花期近半年以上, 在草坪、旷地、道路交叉处作群植的效果较好。

(8) 茶条槭、忍冬、黄栌和卫矛:为灌木组合, 总花期1个多月。黄栌形成美丽的紫玫瑰色圆锥花序, 卫矛在秋季悬挂着果实, 茶务槭在深秋红叶艳丽, 组合景观优美。可在景区中列种或与高干乔木保持较小的种植距离。

另外, 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 结合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 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 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 服务于人类。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如松、竹、梅在许多文人雅士私家园林中应用较多, 松、柏则多栽于陵园中。总之, 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同时, 还应结合遵循美学原理。但应以生态为主, 与景观并重。

参考文献

[1]金磊.建筑科学与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2]高建民, 阿拉坦其其格, 邢丽萍, 等.地被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生态应用[J].华北农学报, 2004, 19 (F12) :171-174.

[3]林丽.园林植物配置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28) :235.

刍议园林植物配置 篇8

植物, 是风景中的主体物质之一, 进行配置造景时, 要让植物以它个体和群体的不同组合形式、千姿百态的形状、变幻无穷的色彩、诗画般的风韵形成不同的环境气氛, 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达到“大自然作纸, 植物作画”的效果;在植物景观的营造上, 运用一定的手法, 与传统的山水诗、山水画、哲学思想乃至生活习俗相结合, 在植物选择上注重“品格”、色、香、韵等特点, 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境界。

2 美学原理

2.1 统一与变化

园林植物配置在体量、色彩、线条形成、风格等方面, 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给人以统一的感觉, 统一的布局会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 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郁闷、单调, 所以园林植物的配置常要求统一当中有变化, 或变化当中有统一。

2.2 韵律与节奏

植物配置中有规律的重复, 有间隙的变化, 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 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 如路旁的行道树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植物的重复出现形成韵律, 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 2种树木尤其是一种乔木与一种花灌木相间排列或带状花坛中不同花色分段交替重复等, 产生活泼的“交替韵律”;另外, 还有植物色彩搭配, 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季相韵律”, 植物栽植由低到高, 由疏到密, 色彩由淡到浓的“渐变韵律”等。

2.3 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在体形上具有适当的关系, 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间长、宽、厚的比例关系, 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如面积较小的园林, 在配置时, 树木、置石或其他装饰品都是小型的, 使人感到亲切合宜;大型园林, 在配置时, 树木、草地、水池、纪念物等都是大型的, 使人感到宏伟壮观。尺度既有比例关系, 又有匀称、协调、平衡的审美要求, 据推算, 对大型景物来说合适的视距为景物高度的3.3倍, 小型景物约为1.7倍。而对景物宽度来

2.4 主体与从属

在植物配置中, 往往由于环境、经济、苗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人们常把景区分为主体和从属的关系, 如绿地以乔木为主体, 以灌木、草本为从属, 或以大片草坪为主体, 以零星乔木、花灌木为从属等;园林规划配置中, 一般应把主景安置在主轴线或两轴线交点上, 从属景物放在轴线两侧或副轴线上, 自然式园林绿地中, 主景应放在该地段的重心位置。

3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

3.1 园林绿地总体布局形式

通常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一般来说, 在规则式园林绿地中, 多采用对植、列植、环植、篱植、花坛、花台等规则式配置方式;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 多采用孤植、丛植、群植、林植、花丛、草地等自然式配置方式;在混合式园林绿地中, 可根据园林绿地局部之规则或自然程度分别采用规则或自然式配置方式。

3.2 注意彩色植物的应用

当前园林植物配置中, 过分追求绿色, 导致色彩单一, 色彩选择不当, 不仅达不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反而会带来负面效应。

3.3 立体空间的利用

当今世界园林绿化建设中正朝着利用立体空间发展, 我国有丰富的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资源, 可以用来进行林间和坡面绿化的地被植物有长春藤、红化酢浆草、迎春花、微型月季等。

总之, 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 而且要讲究艺术性, 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 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园林植物配置艺术 篇9

1 植物配置的方法

园林风格决定植物配植的方法, 不同的配植手法, 将产生不同的风格, 二者相辅相成。法国的平面图案式和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 主要采用行列对称的栽植手法, 把常绿灌木、花卉修剪成几何形状或地毯式模纹花坛, 形成了造园的特有风格。我国古典园林“模仿自然, 效仿自然, 崇尚自然, 一切莫不自然”的美学思想源远流长, 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艺术风格, 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1]。

园林植物配置既要符合一般艺术规律又有它独特的规律。必须根据自然地形和各个景区的特点, 全盘考虑、合理布局, 才能避免配置显然杂乱和生拼硬凑。在植物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掌握自然地形特点, 合理划分植物空间

植物空间要依据地形起伏程度, 水面曲直变化和空间大小等方面的条件和欣赏要求, 合理进行空间的划分。在大、中型园林里, 不仅要有开朗的大空间, 还要有安逸的小空间作调剂, 使平坦开朗的大空间与安逸宁静的小空间形成不同的气氛。植物空间的要求, 既要有多样性, 又要有统一性。现代园林建设, 不能象古代那样, 主要用建筑物划分空间, 而应采用植物、土坡等分隔空间。因此, 园林植物种类要多样化, 配置要有一定景深, 大小空间相继, 避免一览无余并有豁然开朗的意境。但是, 每一空间的植物应多而不乱, 多样而统一;骨干大乔木树种选择要单纯, 不可片面地追求种类, 罗列的太多。

1.2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在园林空间中, 无论是植物为主景, 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 在植物种类的选择, 数量的确定, 位置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 做到主次分明, 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 运用高低、姿态、叶型叶色、花型花色的对比手法, 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 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 要注意相互协调, 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形体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3种方法。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好艺术水平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树形的搭配, 随便栽上几株, 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景观大为逊色。另一方面, 园林花卉植物花色丰富, 有的花卉品种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 或者开花期, 或者结果期。如银杏, 仅在秋天叶子橙黄色时十分显眼;紫荆在春天不仅枝条而且连树干在叶芽开放前为紫色花覆盖,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有的种类一年中产生多次观赏效果, 如金叶榆的春花和秋季的黄色树冠均富有观赏性;黄刺玫初夏具大量黄色花朵, 秋季有红色果实;还有实际上具有常年开花效果的云杉、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因此应从不同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 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

2 景和植物配置的方法

2.1 水景植物配置

园林中的各种水体, 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涧的植物配置, 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 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岛划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 或构成主景, 或同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 以丰富水景。在较大的水体旁种植高大乔木时, 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透景线的开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 不宜栽植水生植物, 以扩大空间感, 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

2.2 路旁植物配置

路旁植物配置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 如山道、竹径、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 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 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种树木, 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 留出透景线, 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 或作对景, 或作标志, 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 可镶嵌草皮, 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 亦宜有2~3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 形成起伏节奏感。

2.3 建筑物旁植物配置

首先, 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如在杭州“平湖秋月”碑亭旁, 栽植一株树冠如盖的较大的秋色树;“闻木樨香轩”旁, 以桂花树环绕等。其次, 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如建筑物体量过大, 建筑形式呆板, 或位置不当等, 均可利用植物遮挡或弥补。再次, 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 墙基种花草或灌木, 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 或起伏稳定基础作用。屋角点缀一株花木, 可克服建筑物外形单调的感觉。墙面可配植攀援植物, 雕像旁宜密植有适当高度的常绿树作背景。坐椅旁宜种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2.4 假山石旁植物配置

假山一般以表现石的形态、质地为主, 不宜过多地配置植物。有时可在石旁配置1~2株小乔木或灌木。在需要遮掩时, 可种攀援植物半埋于地面的石块旁, 与低矮花卉相配。溪涧旁石块, 常植以各类水草, 以助自然之趣。

3 植物配置注意事项

3.1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 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 秋季变红叶的复叶槭类, 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 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 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以作为主景放在显耀的位置上。就是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 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 浅绿色的梧桐, 深绿色的香樟, 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 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3.2 注意层次和色彩的搭配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花色, 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 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2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互相之间的配置, 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 树丛的组合, 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 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互相之间的配置[2]。

3.3 植物种类的选择

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同, 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进行植物配置时, 要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使植物正常生长, 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 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 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 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摘要:园林风格决定植物配置的方法, 不同的配置手法, 将产生不同的风格, 两者相辅相成。本文主要对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景和植物的配置方法以及植物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 以期为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探讨

参考文献

[1]周唯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园林植物生产】相关文章:

园林植物生产与环境09-16

园林植物寓意04-27

岭南园林植物06-10

园林植物图文07-16

园林植物环境05-06

园林植物景观05-17

城市园林植物05-29

园林植物配置06-06

园林植物栽培06-28

野生园林植物07-03

上一篇:生活中的温暖下一篇:资源分享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