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配置

2024-07-27

信息资源配置(精选十篇)

信息资源配置 篇1

传统企业信息资源微观配置与现代企业信息需求利用之间的矛盾

1. 与隐性信息需求的矛盾

传统企业信息资源微观配置模式仍处于数据集成较低层次的管理阶段。信息资源通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 可用语言、文字、数字、图表等清楚地表达, 或以文件、数据、档案、图片、影像、程序等显示的显性信息。而现代企业信息资源需求是越来越重视员工头脑中的隐性信息, 因为隐含在员工头脑和行为中的信息往往是企业信息资源的核心部分。

2.与信息分享增值的矛盾

在传统企业信息资源微观配置模式中, 信息配置的过程局限于采集→检索→分析等。现代企业对于信息资源配置需求的发展趋势逐渐演变为:搜集整理→积累→学习分享→创新增值→再积累→再学习分享。信息配置不应是一个直线型流程, 而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永不停息的动态过程,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信息资源从数量上不断增加, 在质量上也通过创新增值得到了质的飞跃。

3.与全员参与之间的矛盾

传统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虽然离不开人的参与, 但是文献、文档、网络等各种信息载体和信息技术系统是其主体, 参与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人员有限。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 是以人为本, 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 所有的管理者和各职能部门的员工都应参与其中, 人人都是信息资源的需求者、使用者、分享者和创造者。

如果企业信息资源的配置水平不能与时俱进, 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因此, 运用新的模式, 对传统信息资源配置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优化很有必要。

信息虚拟市场的企业信息资源微观配置优化模式

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进行的虚拟配置已逐步发展为一种既经济合理, 又方便可行的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方式, 有着完全取代实态配置的趋势。在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 如果企业信息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或不能对提供信息的员工给予明确的回报, 必然打击员工共享信息、利用信息的积极性, 导致企业信息产品生产不足、利用不足。同时在人的信息行为中, 总有一种以最小努力去获取最大效益的心理倾向,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行为也是一种信息行为, 参与其中的各类主体包括管理者、决策者、普通员工等往往都存在以最小努力获取最大效益的“省力”心理取向, 这就决定了各类主体在面对各类配置实现方案时, 大多会选择操作容易、效益明显、成本较小的策略组合模式。基于虚拟市场的企业信息资源微观配置模式, 正是一种符合经济技术环境趋势、企业利用信息的需求和人们心理的一种新型配置模式。信息虚拟市场, 是指设置在企业内部的、以信息资源作为交换对象、以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者和员工作为参与者的内部信息市场, 通过信息产品的投资回报来鼓励管理者和员工对信息产品进行有效投资和使用。信息资源初始的所有权如果配置给企业, 很容易造成“公共绿地悲剧”, 企业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 所以通过这种模式将信息产品的所有权配置给员工个人, 而只在一个具体企业内部有效。各部门的员工在信息资源上必须投入专有性的投资才能获得 (主动或在工作中需要) 相应的使用权, 也就是通过获得自己拥有信息的所有权, 就可获得与内部人员使用相关的剩余索取权。在企业内部信息虚拟市场上交易, 再加上企业政策的鼓励, 员工就会有充足的动力去与他人共享自己的信息资源, 并且根据自己对信息资源的需要与他人交换信息并加以利用。

1. 设立一个公共的网络平台

让所有的信息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实现共享, 同时在网络里对全体员工实行“俱乐部”式的管理制度, 即通过拥有信息多寡、重要的程度及员工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的层次, 把所有员工分成不同的类别, 给每个类别设立不同的“权利数”, “权利数”的高低决定员工共享、利用其他人信息的多寡。而“权利数”的大小则与员工贡献信息的多少和质量 (即被其他人共享的频率和对该信息的评价) 正相关。

2. 赋予员工虚拟货币

信息分享使用是通过内部交易来完成的, 企业应赋予不同“权利数”的员工数量不同的初始虚拟货币, 并且对最初被共享的信息资源给予明确的标价。企业信息资源的交换是以虚拟货币为一般等价物。为了鼓励员工分享、利用信息, 企业应采取奖励措施, 为虚拟货币设立相关的奖金或奖励, 具体做法是:为每个员工设立一个虚拟货币的基数, 并定期检查, 奖金的多少与超过基数的虚拟货币的多少成正比。这样通过信息共享可获得虚拟货币, 进而依据虚拟货币获得相应的奖金和激励, 员工就有足够的动力把自己的隐含信息与他人共享了。

3. 控制定价机制

企业内部信息虚拟市场上绝大部分信息是处于垄断地位的, 不可能通过内部市场竞争来定价, 高价格会导致很多信息仍然达不到有效配置。定价机制应由企业来控制, 实施“先交易后定价原则”。即任何人都可在其“权利数”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与任何人交易, 而价格是在一定时期之后, 由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来判定的。其依据在于该信息被使用的频率, 以及信息利用者对其事后的评价。这样, 既避免了价格垄断造成的效率低下, 同时又保障了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共享。对于评价高、使用频率高的信息, 初始所有权人也可实施相应的奖励制度。另外, 为了使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在对通过交易获得的信息进行二次开发时, 开发人应被赋予信息所有权。

信息虚拟市场的企业信息资源微观配置优化模式的支撑体系

要想实现以信息虚拟市场为基础的企业内部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必须建立三大支撑体系:一是通过企业架构的规划, 设计信息资源配置的总体蓝图;二是建立信息虚拟市场依赖于公共网络平台, 必须通过相关技术条件进行配套;三是要想让企业所有的管理者和员工都参与进来, 树立信息资源配置的观念, 这就需要人文环境的支持。

1.企业架构的规划

信息资源配置优化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企业通过优化的过程, 建立产品、服务或市场竞争优势, 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业务战略与信息资源配置战略相融合非常重要。但是传统企业信息配置采用的是项目导向, 即把“信息配置”当做若干“信息配置建设项目”的总和。在技术变化和业务需求日趋复杂, 一旦需要整合新的业务种类、扩展系统功能时, 解决这个难题的出路只有再次提出新的开发建设项目。所以必须采取一种能驾驭全局的方法, 建立一个“合理内核”, 信息资源配置可围绕这个“合理内核”逐步发展、日益丰富, 这个方法就是企业架构。企业架构是对企业多层面、多角度的建模和描绘。通过对企业架构的规划, 在对业务战略和流程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信息化顶层设计, 形成灵活、稳健的配置结构, 构建和谐的信息环境, 从而将企业的业务战略、业务流程与具体的信息配置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企业描绘一个在未来信息化中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互动的蓝图。

企业架构可分为业务架构和信息资源架构两部分。业务架构是把企业的业务战略转化为日常运作的渠道。业务战略决定业务架构, 它包括业务的运营模式、流程体系、组织结构、地域分布等内容。信息资源架构是指导信息资源配置投资和设计决策的框架, 是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综合蓝图, 包括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三部分。企业架构是联系企业战略与信息资源支撑系统的桥梁, 可更好地实现信息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以便更快地响应业务需求。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信息资源配置时跳过架构这个环节, 直接进入信息项目建设层面, 重复投资、信息孤岛等现象是这种传统模式的必然后果。企业架构的规划决定了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选择, 也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工程和信息资源配置工作的实施效果。

2.技术条件的设置

技术条件的设置, 是企业内部信息资源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利用的手段。在网络环境下, 技术因素对信息资源配置的作用逐渐加大, 而企业信息本身也表现出分布式存储、发布自由、数量持续增长等特点。以企业内部网 (Intranet) 技术为基础的集成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信息系统的设置方向, 它继承了国际互联网的标准化技术 (即以TCP/IP协议为通讯技术、TTP为信息传输协议、WWW为阅览协议) , 在企业内部集成各类信息, 形成一个统一、开放、标准、简捷的网络平台。

建设企业内部网集成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任务是业务数据集成, 或是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数据资源管理。只有高规格的数据环境才能发挥技术基础设施的作用, 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和运行集成化的信息系统。所以企业要超越以往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的管理信息系统 (MIS) , 把经营管理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把业务系统与信息系统结合起来, 使信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使用。一方面可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关联分析等获取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另一方面, 可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知识地图、智能代理、搜索引擎和组件技术, 保障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企业内部网集成信息系统, 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发布系统, 而且是业务运转系统, 既有严格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又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能有效解决信息的共享和交流问题, 落实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网络信息资源是海量的, 具有易复制性。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方式不是收藏和拥有, 而是检索和传递。企业内部网集成信息系统技术条件的设置, 可使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配置较容易实现, 使信息流动出现更加明显的“分离化”倾向, 具有独立性, 信息所有权与使用权能够分离。因此, 从技术层面看, 数据环境建设是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虚拟市场交易环境的重要工作。

人文环境的支持

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微观配置进行优化, 离不开企业人文环境的支持。企业的人文环境是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软环境, 与硬环境同样重要。这个软环境包括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再造三个方面。

(1) 树立信息资源配置观念。这是使企业员工乐于共享信息资源的一个必要条件。从企业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要树立这种观念。一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认识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并制定正确的信息资源配置战略。二是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是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工作的中坚力量, 应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不仅要参与信息资源配置规划的制定, 而且在执行规划的过程中成为监督者和修订者。中层领导要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 在业务流程重组、组织机构调整、信息系统选型等过程中如实向企业决策层汇报, 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并指导员工具体工作。三是IT部门是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生力军, 特别是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应与业务部门密切沟通, 加强信息技术与业务的有效融合, 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四是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工作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 企业应提高员工的信息认知度, 让他们充分认识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对于其自身业务产生的积极作用, 进而将这种认知内化为他们的目标、习惯和自觉的行为方式, 使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工作顺利开展, 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 获得良好的收益。

(2) 促使企业结构扁平化、简单化, 形成平等畅通的互动渠道。在信息资源虚拟市场的交易配置过程中要弱化参与者的等级观念, 简单的层次结构可使员工平等地传播和反馈信息, 形成开放性、学习性、成长型的信息共享机制。实施弹性的组织方式, 可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批评, 增加他们互动对象的流动性, 使信息共享保持活力。

(3) 传统组织结构下的业务流程, 各环节之间存在着“断层”或“沟通受阻”现象, 阻碍了信息的流动, 造成企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不能在原有的生产经营方式上进行。企业首先要转变观念, 确立下一道工序是上一道工序的用户的观念, 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然后按照“内部价值链”重构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内部价值链”是把企业内部的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行政机制转变为平等的买卖关系、服务关系和契约关系, 形成上下流程之间相互咬合、自行调节运行的业务链。这样, 业务流程以内部价值链的运行为基础进行预算, 并以用户对业务流程的评价为标准实行奖励, 使每一业务流程都有直接服务的用户、都有高度的决策自主权、都可用货币计算其所创造的价值。

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分析论文 篇2

一、引言

会计信息是市场交易的媒介,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会计信息决定着资本市场能否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行。一个良好的会计信息运作模式能很好的吸收多渠道的资金,促进企事业管理人才与资源的融合,有利于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资本市场成立———企事业单位经济治理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全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资源配置的核心,然而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到底如何呢?会计信息对资源配置效率能有多大的影响呢?通过参考一些文献资料,我国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同大多数新兴转轨的国家一样,配置效率极低,同时,我国会计信息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较严重的盈余管理和利润操作而造成质量低下,反馈的体制、制度不完善,这样就造成会计信息在监督管理决策正确性、优化企事业组织管理体系上发挥作用力不够。那么会计信息能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呢?前人曾依据最近几年深圳、上海两市证券市场的运行情况,并借鉴Wurgler的研究结果,建立了有效衡量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模型,拟合全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及行业差异等因素,研究表明:①行业差异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②会计信息、行业产权制度、竞争体系相互耦合共同影响着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③会计信息是资源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分析,本文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目前的经济背景,挖掘并理清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纽带作用,为会计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二、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研究

目前对于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多以会计信息的质量分析为出发点,主要落脚点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会计信息目标为基准,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相关性、实用性、对比性、实时性、可靠性以及可利用性),进而指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保证精确的决策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以会计信息质量所体现的自身价值的提高以及带来运作结果为基础,指出提高了的会计信息质量明显优于原始的会计信息质量所反馈的信息,如能明显缓解资本市场信息的不稳定性,利于优选有效的项目,总体提高资本运转效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高质量会计信息以及反馈信息的增加能避免资本信息环境的恶化,良好的完成资源配置主要信息的传递,进而通过资本成本(代理成本)的最优化来完成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即:会计信息质量优化—资本成本的最优化—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会计信息含量的研究

会计信息的优化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那么会计信息中必然存在着衡量资本市场成本绩效的反馈信息,而这种反馈信息就和会计信息的价值拟合,成为会计领域研究的经典模式。前人曾通过事件研究的方法创造性的研究了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会计信息能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呈现出相应的有效或有用的价值。信息含量的研究主要就是分析探讨信息与价格之间的变量关系,研究会计信息通过怎样的渠道、什么样的方法来影响价格的变化,Tobin通过研究证明:信息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存在某种单项递进的影响关系,通过会计信息—价格效益—资源配置的途径影响整体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会计信息与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耦合关系

(一)会计信息对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路径

会计信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多方面多渠道的,通过详细的逻辑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路径:

1.信息层从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出发,探讨会计财务所能提供会计信息数据的质量标准,进而把会计信息反馈出去,反映企事业单位经营状况与财务条件,从而作为吸引外来投资的注入。当然,所反馈出去的信息未必具有真实性和有价性,因为企事业单位能够歪曲真实的会计信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低劣,如企事业单位往往受到道德风险的引诱而逆向选择决策手段,进而歪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决策层决策层主要是指外部投资者,外部投资者在收到会计信息之后,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做出投资决策的行为。正如信息层环节之中会出现道德风险的`引诱而逆向选择而歪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收到这种歪曲信息势必影响投资者的决策。面对反馈的会计信息,决策者往往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就是姑且认为信息层反馈过来的会计信息具有真实可靠性,直接依赖信息层进行投资决策;第二种选择,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有歪曲现象,所以直接忽略信息层反馈的信息,直接进行投资决策,而这种操作模式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

3.结果层结果层是以资本市场为出发点,分析研究信息层反馈信息的质量以及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对资本市场运行过程中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层往往通过以下途径体现出自身价值:首先,决策层的决策行为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资金的运行效率,进而影响价格效率的高低,而价格效率的高低直接体现了该企业在资本市场运作中的内在价值;其次,价格效率与宏观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很好的相关性,价格效率的高低直接体现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价格具有很强的信息传递功能,能很好的引导资源的配置。

(二)会计信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作用

在详细阐述会计信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路径之后,可以理清会计信息生成、传递、沟通、分析然后决策之的投资方案的选择这个全过程的运行特征,从而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会计信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那么会计信息这种促进作用如何表现呢?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现将这种表现方式概述如下:

1.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可以有效的规避暗箱交易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的衡量标准最为简单的即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换言之高的会计信息质量反映出资本市场所传递的信息的真实、完整、可靠以及可信赖性,这种会计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事业单位运营及财务状况,外部投资者可以直接利用该信息来制定自己的投资决策,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内幕交易、超额收益等弊端。

2.高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高的会计信息质量能够有效的反映资本运行的真实情况,投资者可以利用信息制定自己的投资计划,这样就增加了投资双方的信赖度,传递、获取信息的效率相应的提高,决策投资的效率亦会增加,这样就大大的减小了交易成本,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外部投资者可以以最为接近市场价格的成本完成投资。

3.高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优化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机制会计信息质量、便捷信息反馈渠道、信息沟通机制的优化、投资成本的有效控制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可以形成一个投资双方互惠互利的氛围,双方的信赖度、诚信度提高,从而实现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高效性。这样投资者可以抓住最佳的投资机会,实现资本市场信息传递的高效、迅速运行。

四、结束语

信息资源配置 篇3

1.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现状

吉林省的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在全国位居前列,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制定了比较全面的农业信息制度。

1.1信息网络初步形成 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4亿元,购置信息设备8.5万台(套),基本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信息服务平台。

1.2组织体系比较完善 各市(州)建立了信息组织和服务机构,县(市、区)多数建立了信息科或信息中心,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管理的人员和技术人员达2648人,经过农业部认证的信息员10060人,比“十五”末期增加60%以上。

1.3信息服务渠道不断拓宽 2001年开通吉林农网,累积发布信息60多万条,栏目增加到46个;在全国率先开通了“12316”新农村热线和“12582”短信平台。“12316”热线每日接听农民电话1万多次,被农民称为“致富线”、“解忧线”和“连心线”。“12582”短信平台农村注册用户已达210万户,每年平均主动发布各类短信7亿条次,回答农民通过短信提出的问题19多万个。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省广播电台《关东大地》、《乡村之声》、长春广播电台《乡村戏曲》、吉林农业手机广播等栏目,每年播出农业致富信息1200多期,受益群体600万人。吉林电视台《乡村四季》“12316”新闻眼栏目,每年播出300多期,受益群体1700万人。省农委信息中心每年组织制作《农业电视专题片》52期,在全省已有的41个县级电视台定期播放。在《农民日报》、《经济日报》、《吉林日报》、《吉林农村报》、《吉林科技報》上开辟专版、专栏,每年发表文章350余篇,每年编发《零公里信息简报》52期、《吉林农业手机报》48期;全省聘任各类农业专家700多名,多次赴全省各地农村开展现场咨询活动;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系统,积极开展网上农产品销售和项目对接活动。全省网上“一站通”会员注册用户发展到7087户,网上展厅参展企业903家,占全国网上参展企业的10.5%,在全国排名第一。“十一五”期间,全省通过网络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35亿元,引进项目186个。

2.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种模式

2.1自上而下式 政府是开发主体,有较完善的结构体系,上下贯通,有利于宏观管理、统一协调,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但宏观经济信息是此模式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恐难满足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千差万别的微观信息需求。

2.2民间经营式 多以当地的技术能人和种养大户为主体,有较为固定的信息渠道,有较强的信息鉴别和取舍能力,具有传播信息的先导力和信服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信息流通的资源。由于民间组织的特性,如规模小、信息开发手段简单、方法原始、人员素质较低,信息价值量不高,甚至传播虚假和过时的信息,可能给信息用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3联合经营式 其开发主体多元化,包括国家机构、集体机构、民间机构之间及多种形式结合、合作的开发方式。联合主体间根据各自特点及优势,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建立信息数据库;资源开发共享,相互提供服务。该种模式的优点是优势互补、平等互利,有利于公平竞争,是一种有效的信息资源开发模式。

2.4集约经营式 作为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信息产业,集约化经营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信息集约化可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开发对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信息产品,提高中国品牌信息产品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

3.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认识不足 地方政府领导还没用把农业信息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重视与支持力度不够,农民信息消费观念不强。

3.2机构不健全 县级农业信息机构多数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没有单设机构。乡镇信息服务站全部建在经管或推广系统,大多数只安排1人,而且是兼职。信息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

3.3投入不足 项目建设和工作运行经费严重不足,长效投入机制还没有建立。

3.4水平不高 信息体系基础薄弱,服务网络覆盖面不宽,信息采集面不广,信息传播技术手段落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缺乏适合吉林特点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

3.5制度不完善 我省建立了《信息采集与发布管理制度》、《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与管理制度》、《信息员认证与管理制度》等制度,但无法满足农业信息制度化要求,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制度制定层次低、权威性不够等问题,亟需建立相关技术规范和信息服务的利益机制。

4.加快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对策与方法

4.1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吉林省要大力推进农业化信息化的进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强的特点,站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加快农村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适时解决好农业信息资源分散、开发滞后、人才匮乏、服务体系不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度低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

4.2明确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 我省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依托国家“金农”工程,启动我省“金农”工程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以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为核心,以应用系统开发建设为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科技推广和普及、加速农村市场化进程、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等方面的作用,实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要加强各涉农部门的协同与合作,建设全省农村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各涉农部门在统一平台上的数据整合与信息集合;使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农产品加工及流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积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精准农业。初步建立和完善水情、旱情、灾情、水质监测、气象服务、耕地保护、地质灾害等信息系统,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省所有乡镇和80%的行政村都建立标准化的农村信息服务站。通过各种媒体相互配合、集成采集和整体发布,全面实现信息进村入户;涉农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经营大户延伸,大力推动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应用,促进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

5.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5.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工作,把农业信息化建设纳入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在资金、项目上给予重点扶持。各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壮大。

5.2完善措施,加大投入 各级地方政府和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理论和政策研究;建立科学的投资保障机制和效益评估体系;加快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信息投入,主动参与信息资源开发,与政府共同支持农业信息化;充分利用国家电信资源和支农政策,保障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顺利推进。

5.3加强指导,抓好试点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典型示范工程建设,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信息试点工程,给予资金、资源的重点支持,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

5.4建立机制,培养人才 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抓好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的培训。配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开拓人才培养渠道,改善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加强信息技能培训,增进对外交流,努力培养信息技术高级人才、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引导和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和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政府应给予一定补贴和资金支持。

5.5加大宣传,总结经验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现代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新闻报道、展览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宣传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示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应用的新成果,推介各地的成功经验,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和支持农业和农业信息化的良好氛围。

信息资源配置 篇4

新闻界的老前辈吴冷西同志曾指出:“我们党一贯重视新闻资料工作, 在延安时期就确定了采、编、资并重的方针。我们的一些有成就有名望的记者、编辑都曾做过新闻资料研究工作。我自己在新闻报道中, 不但经常利用新闻资料, 而且也亲自搜集和研究新闻资料。因为新闻工作的采、写、编都离不开新闻资料。”由此可见, “采、编、资并重”的方针, 是必须遵循的新闻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是信息时代客观现实发展的必然。而对于地方报来说, 提升新闻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 就是尤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立足于某地区的地方报, 拥有熟悉、了解本地区情况的先天条件, 拥有当地社会深入的人际资源和关系资源。但是, 它有着明显的区域局限。必须将区域内部新闻信息资源进行纵深开发, 将国际国内的宏观新闻信息加以利用, 为本地区新闻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和二次开发。这样, 宏观信息就与地方报自身的观点、报道角度等融汇到一起, 新闻信息的含金量就会因此而增加, 对读者的吸引力也会因此提高, 地方报自身的价值也因此充分体现出来。

在实际操作上, 地方报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有两个操作层面十分重要。其一, 是微观新闻信息资源的宏观开发;其二, 是宏观新闻信息资源的贴近开发。

对微观新闻信息资源的宏观开发, 有人把它称作“一滴水映出太阳”。微观新闻信息资源, 是发生在某个局部、某个地方、某个细节上的新闻信息, 将这类新闻信息中具有全局意义或典型意义的新闻价值挖掘出来, 就是微观新闻的宏观开发。地方报面临的是区域性的读者, 从普通市民的生活状态需求, 到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方针, 都是地方报报道对象。对这类新闻信息资源进行宏观开发, 透过局部看全局, 从而提高地方报新闻信息产品的品位和档次。例如, 《无锡日报》近年以来, 调动大量新闻信息资源, 以连续报道的形式, 不惜版面地宣传江阴华西村的领路人吴仁宝同志, 宣传华西村率先建成基本现代化新农村的事迹。在这一大规模的报道中, 充分利用了有关华西村和吴仁宝同志过去的资料和如今新的信息, 从而在这一重大典型的报道中, 把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树立起来, 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明确起来, 把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事再现出来, 在鼓舞全市干部群众进一步振奋精神, 激励斗志,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为加快实现现代化建功立业, 再创新的辉煌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这里可以看到, 从报道一个村、一个村的领路人, 调动新鲜、生动、平凡的微观新闻信息, 进行宏观开发和深度开发, 可以有效地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含量。

其次, 地方报还要重视宏观新闻信息资源的贴近开发。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建设方略、发展战略新闻, 特别重大的时事政治新闻, 牵动全局的重要典型报道, 经济建设中的宏观信息等等, 都是地方报的宏观新闻的信息资源。对宏观新闻信息资源进行贴近开发, 就是要找准宏观新闻信息与本地区的相关点或连接点, 拉近宏观信息与本地读者的距离, 以符合本地区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深度开发。地方报对宏观新闻信息不宜就事论事, 照搬照抄了事, 而应告诉读者与这一地区相关的地方在哪里, 就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疑释惑, 还可以围绕这一宏观信息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 甚至可以科学地预测它所带来的长远影响。

一般来说, 地方报的资料信息部门, 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信息库”的作用, 新消息、新事物、新动态、新观点等信息量大, 内容上有新意, 对地方报新闻报道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总体上说, 编辑记者们对时代感强的、新颖的宏观信息资料的需求总是比较旺盛的, 他们希望了解最新的宏观动态和新的事件、新的发展, 从中获得启发, 增加新闻灵感, 给地方报的报道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宏观新闻信息对地方报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提升地方报新闻报道作品的立意, 使新闻作品能够恰当地反映新闻价值的最佳切入点, 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摘要:地方性新闻信息是地方报资料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科学分类细化, 需要新闻资料管理人员提供二次文献开发, 形成有综述性、专题性的文献, 达到为编辑记者参考服务。

信息资源管理 篇5

一.萌芽和形成萌发于世纪中期阶段,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政府管理机构,二战中,由于机构的迅速膨胀造成文书管理成本激增 美国政府为了节省开支,采用行政和立法齐头并进的策略全面实施整治,最终促进了的产生 到 世纪 年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量骤增,而在信息的使用和管理中出现了很多混乱局面因此逐渐在管理科学中形成了 分支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个文书管理法案是 联邦报告法案,此法案的目的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公众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减少公众统计报告 年联邦政府成立了 政府行政分支机构重建委员会 委员会成立期间,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提出的众多法案中,联邦记录法案 于 年获得国会通过 该法案制定了生产和维持文书记录 发展和改进程序技术等的标准 在之后制定的一系列有关联邦文书管理法案中,最为著名的是 信息自由法,它授权公开联邦政府的文书记录并规定任何人都有权使用 年,美国政府成立 联邦文书委员会,其代表包括联邦和各洲政府官员以及工商界劳工界和顾客群体 该委员会提出了近项改进文书管理的建议并起草了 份独立报告 第一次强调应该管理联邦记录文献的数据和信息,据此发展了 战略以适合行政管理,并通过 文书削减法案予以肯定和传播 文书削减法案 是 发展的里程碑,是理论形成的标志 它与配套建立的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一道确保了在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实施 文书削减法案 就信息管理工作提出了七点要求:)明确组织信息要求,减轻文书工作;保证信息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冗余;)推动远程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促进统计工作;)加强记录管理;)实现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定信息政策并加强监督;)健全组织机构 这几点反映了美国政府已经认识为了提高信息的吸收与利用,就必须在信息管理领域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要做到有效存储和利用信息,解决组织机构中信息获取与传输 问题,才能使管理者能够经济有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以达到资源优化的根本目的首先发源于政府文书管理 行政管理领域,因其在管理工作中日益膨胀的信息量上已经达到难以控制 理清的程度,信息不仅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带来混乱,必须对其进行理顺和筛选等一系列加工和管理 所以开始考虑以政策为手段,以便控制信息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达到减轻文书 行政工作负担的目的,因而出现了 技术和方法,只有应用这些技术和方法,才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应用。

二 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行业领域以及科学分支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产生成指数级增长,各种形式的信息像数据库 出版物 科技情报等令人目不暇接,以至出现了信息爆炸,以往传统的信息处理手段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社对信息的需求 在信息对决策起重要作用的情况下,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不仅是政府部门正确决策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保持工作正常 运转高效的必要条件 正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争年代战场上情报搜集对于战争双方的战略战术的部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企业竞争态势的形成,在这一个有硝烟的战场,信息逐渐成为了同人 财物等资源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战略经济资源 企业只有获取充实,准确的外部环境信息,才有可能做出及时的反应,正确的决策 当然其中获取信 息做出决策都需要及时,否则信息将失去意义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收集 处理 传输等工作发生了极大变化 各种信息系统的不断开发,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管理问题,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更好的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企业的信息资源,使其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 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技术管理到资源管理的过程,使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组织内部的主导作用得以确立,也就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柱 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由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而形成面向社会的 是整个

领域的主力军世纪 年代,全球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 为了处理更大的信息量,计算机的应用走进组织机构 为了解决 问题,人们采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 为保证更高效地协调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运行和应用程序,出现了以技术支撑为发展核心的数据行政管理 世纪 年代,人们开始广泛使用数据库系统,逐渐意识到组织的重要资源是数据,必须对数据整体进行有效管理 以该发展背景为前提,数据库行政管理应运而生 其首要目的是决定数据的存储方式,制定控制数据库的规划等 其管理重心是从组织角度集中运筹整体管理 数据 其管理范围涉及数据库的设计 建立和运行各个环节 但无论是数据库管理 还是数据库行政管理在实际应用中,都没有明确规定管理人员的地位和权利,最终使得数据库管理难以有效开展,综合组织 要解决这个弊端,必须全面调整管理模式,明确细致区分参与数据管理人员的职责,并赋予数据管理人员适当的权利和地位,使他们能够协调高效解决信息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至此信息管理最初模式产生的客观基础已经形成现代通信科技的进步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发展使许多仅能局限于地方的企业扩展为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企业在理空间上的扩散更要求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 为了适应全球市场的竞争,现代企业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以航运起家的企业可能投资船舶制造和修理或者其他的运输行业,这样的企业离不开收集涉猎行业的信息 筛选和管理 许多现代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交流效率来缩短企业内部操作层和决策层之间的通道 精简组织机构 这种扁平结构的运行是由 所保证的 管理方法的演进是与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许多管理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并因此而改变了工人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方式,多数工人成了 白领工人,与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开始趋同,都是以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为主要内容,传统的管理开始演变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压力,企业对技术的需求急剧增长,各个企业都在积极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对于一些优势企业更是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以开发 引进新技术,这为 在企业管理领域的生成和拓展提供了良好的 土壤 新技术在企业的发展历经了从数据处理 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到 共四个阶段,正是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更浓重的技术色彩数据处理管理是贸易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深化也是 的源头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逐步意识到数据深加工的必要性 尤其是企业中的高管,从数据处理中获益,而加深了必须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 人们对数据处理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对数据处理进行管理的概念 尽管对数处理管理概念有不同认识,但其核心思想基本趋同,主要集中体现在 组织机构应建立适当 和产品出厂监督管理办法,设置各类控制指标对损失进行监控,通过强化监督 严格考核,使公司原料进厂和产品出厂损失逐年下降,近几年一直排在集团公司优秀群组,这也是统计监督职能的成果体现。

(三)统计管理理念的转变

很多企业的统计部门都很弱势,不受领导重视 作为企业统计人员,第一,要让企业领导明白统计工作不是简单的算术运算,而是一项专业管理,是企业过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第二,统计工作本身的可替代性并不强,在如今全面信息化的背景下,一个合格的统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才能熟练使用系统,特别是要能进行系统基础配置和处理简单系统故障更是要经过多层次的系统培训第三,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物料平衡的统计人员要对全厂生产流程及库存库容结构了如指掌,管公用工程平衡的统计人员要对全厂水电汽风各系统的运行情况了如指掌,特别是管全面分析的统计人员更是要对全厂生产经营各方面了如指掌,因此,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是无法胜任的 第四,统计人员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通过咨询与监督职能,主动 全面地参与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意识四统计管理提升。

(一)夯实统计基础工作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全面理顺和完善企业统计基础工作,从统计岗位设置到统计工作查

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统计管理网络,特别要给各级统计负责人灌输统计管理理念,让他们认识到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取证 培训和检查评比等工作提升统计的 形象和软实力。

(二)制定统计管理细则

根据行业特点和业务流程,制定企业 统计管理细则,明确统计工作任务和统计管理体制规范统计机构和报表设置,明确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工作,细化统计过程管理 通过统计检查和评比来强化统计管理落实,使 统计管理细则 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舵手和指南针五结语信息系统是为管理服务的,它在改变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会提升管理理念 企业统计工作绝不是数字加减工作,它是管理,只有依托先进的信息系统并将统计管理工作融入到整个企业管理工作当中,才能出效益 出成果,才能受尊重的管理信息系统,从经营角度对其实施管理,并立足于解决组织运营所需的信息 于是设置高层信息主管职务,履行信息处理与组织决策等职责则成为了实现其核心思想的基点 世纪 年代,美国政府部门大企业 高等院校出现了信息主管或首席信息经理,这一类职务这标志着信息管理进入高层管理,权利和地位得以确立,为实现信息全面管理提供了保证在实践中,由于过分关注技术因素,忽略了人文和环境因素,以管理信息为代表的信息系统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人们意识到必须对信息及其相关要素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基于此背景,得以产生 我国对 的研究始于 世纪 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 研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 从实践看,我国 与美国当初的做法有相似之处 自 年代中期起在政府部门内部组建了各种信息系统以管理政府信息资源,同时也开始在企业中建立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以管理企业信息资源 到目前为止我国 已成为热点,但具体的实施措施并未真正完全建立起来,因此今后我国对 的完善还需深入研究和不懈努力

三 在图书情报领域地位的确立

传统的信息管理对象主要是纸质文献及相关设施,主要以手工管理为主 管理内容是对这类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资源信息公开探析 篇6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读者服务;信息公开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4-0007-03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Openness on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DissymmetryChen Jing

(Library,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ingbo 315211,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pproaches,the openness of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becomes an issue to be dealt with by libraries which provide direct service to readers.The paper,making use of the dissymmetry theory in the field of Market Economy,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furthering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openness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present reader service,and hereby,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promoting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openness by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service.

〔Key words〕information dissymmetry;reader service;information openness

非对称信息理论是关于市场经济领域新的研究课题,是近年来经济学领域最活跃、最有吸引力的课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而洛夫(George Akerlof)、迈克尔•斯彭斯(A.Michael Spence)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等人创建的不对称信息理论引起了世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3人因此而获得了200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3位经济学大师所揭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在我国图书馆管理中是否存在这种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弊端有哪些,应用该理论阐述通过数字服务手段推动读者服务信息公开以及作用和影响,本文拟就此展开探讨。

1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对读者服务管理的影响

1.1 信息不对称理论基本内容及风险

阿克尔洛夫主要阐述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发生的变化;斯蒂格利茨主要是阐述信息少的一方怎样去行使权利;斯彭斯主要阐述的是信息少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信息的甄别。3个人论述的是不同的问题,但说明的都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行为是怎样的,对于不同质量的产品来说,消费者只能依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结果是,高质量产品的卖方会退出市场,市场上留下来的只是低质量产品的卖方。假如市场上某种产品的质量是呈阶梯型的,即产品质量从高到低有许多卖者,那么最高质量的产品首先会被次高质量的产品逐出市场,依次类推,最后市场上只剩下最低质量的产品,直至市场消失为止,这种现象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格莱欣法则。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二点:(1)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2)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这种对相关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导致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发生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两种风险,严重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市场交易的停顿。所谓逆向选择是指人们的选择结果与初衷相背离。所谓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客观上难以对受托人的一切行为进行观察或证实,于是部分道德水准不高的人就可能会以欺骗的手法从事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这种可能性就称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很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产生与信息不对称密切相关。

1.2 形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信息不对称作为一种结果,是由复杂的原因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无论我们以宏观视角去透视,还是从微观上去分析,都可以看出其存在的客观性。

(1)信息不对称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分工使信息差别的程度加深,产生不同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使管理与被管理两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信息不对称是专业化发展的结果。专业化发展致使专业信息与非专业信息失衡,专业化使得个人在其自身的专业领域比其他专业领域的个人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了专业与非专业性信息优势与劣势。

(3)信息不对称来自于信息本身的不确定性。信息总是处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了解了今天的信息,不等于了解了明天的信息。

1.3 信息不对称现象在读者服务中的表现及危害

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管理中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图书馆与图书馆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图书馆内部职能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读者服务现场部门与内部职能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图书馆主管部门与相关协作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微观上较为突出地表现在读者服务过程中,馆员与读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宏观上较为突出地表现为一方面图书馆不仅是信息的最大拥有者,而且是信息的发布者;另一方面,图书馆与读者缺少资源的共享渠道,多数信息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发布,缺乏必要的合法依据,信息垄断、信息浪费和闲置情况严重。

信息不对称在微观和宏观上的表现,一方面容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另一方面对教学科研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资源信息公开

2.1 资源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减少甚至消除资源信息管理中的不对称现象,首先必须实行资源信息公开。概括地说,资源信息公开既是管理制度建设的需要,也是教学科研的基础性要求,更是现代文化基本理念、迎接知识社会到来的迫切需要。

从目前背景看来,资源信息公开的外在要求是:(1)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2)信息一体化的客观要求;(3)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资源信息公开作为一项原则和制度,应当体现在信息采集、整合、使用等活动的各个方面环节。

(1)体现了程序正义精神。

(2)是对垄断思想的挑战。

(3)透明度原则折射出对读者权利的充分关注。

2.2 资源信息公开的内容框架

2.2.1 资源信息公开应该明确的范畴

(1)主体;(2)内容;(3)行为方式;(4)对象;(5)规范。围绕上述几方面,资源信息公开在一定范围内向读者公开服务的对象、服务依据、服务职责(机构)、服务程序、服务的时限、服务纪律、服务的监督、服务结果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

2.2.2 资源信息公开应该建立的双向反馈机制

图书馆就其拥有的信息向读者公开和读者就信息公开内容将自己的态度、疑问、批评、建议、要求反馈给信息管理主体,避免产生伊斯顿模型所描绘的操作的缺陷而使信息公开具有赋予时代特征的开放性。

2.2.3 资源信息公开要遵循法律、法规、文件

信息管理机构在过程透明化的基础上,有利于读者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信息管理机构的运作和客观地评定其绩效,有效避免一部分人将获取信息成为一种特权,以及不法人员可以把公共信息化为私有,用以作为寻租的工具,产生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

3 加快信息管理数字服务建设,促进资源信息公开

3.1 资源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目前,资源信息公开限于缺乏现实法律的支撑、必要的程序指导和资源共享实际情况,主要还存在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公开有效性不强;公开内容缺乏统一性;公开内容随意性强等问题。

同时,在资源信息公开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值得高度重视:

(1)从应用领域看,校园网正从信息传播为主向服务领域延伸,开始逐步深入到教学科研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这对于优化校园网应用结构、促进教学科研发展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对网络诚信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从服务模式看,校园网正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读者不仅是信息的使用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创造者。这大大丰富了网上的信息内容,同时也对读者的守法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

(3)从传播手段看,传统网络正在向移动互联网络延伸。随着宽带的发展和无线接入的普及,网上信息的获取、发布、利用更加便捷。这大大拓展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也对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提出了更高要求。

3.2 信息开放系统的建设

必须致力于资源信息公开制度的载体——信息开放系统的建设。开放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于资源信息公开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学者T•B•史密斯所提出的较有影响的执行过程模型来简化、改造成资源信息开放系统模型。史密斯模型的全部内容可以概括为20个字:理想政策、执行机构、目标团体、政策环境、相互关系。而在这个模型中,理想化的信息管理是建立在3个电子圈:预警、管理、服务基础上,并通过信息开放系统实行信息公开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信息管理机构是行为的主体;目标群体是受信息管理机构服务行为直接影响的,必须对行为采取适当反应的群体或个体;环境因素则是影响信息管理机构服务行为及受影响的其它要素。

此模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信息管理机构简单服务,而不注重与目标群众的沟通,更少考虑到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弊端,而建立起一个开放的充分交流的信息系统,使信息公开成为一项切实可行的制度,使理想化的信息管理不仅由信息管理机构而且也由目标群体及其它环境因素共同决定。

3.3 加快数字服务建设,促进资源信息公开

建立开放的读者服务信息化平台是实现信息公开的有效途径。而建设数字服务又是实现资源信息公开的有效途径。数字服务所带来的资源信息公开,将增加服务运行的透明度,打破资源拥有的神秘性和隐蔽性,有利于保持清正廉洁、有利于加强馆员的服务意识、有利于提高读者服务的效率、有利于图书馆工作作风的转变。

实践中,我馆在网上信息集约和网上信息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3.3.1 保持数字资源运行良好

目前,图书馆拥有的清华同方系列数据库、EBSCO、WorldScinet、Springer等10多个数字资源数据库运行稳定,未出现明显故障,点击率较2007年大幅上升,已成为师生教学及科研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料与

参考文献来源。

3.3.2 数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2007年度以来,图书馆在原有基础上投入15余万元增购了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并发数、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群、银符等级考试平台等多个数据库资源及北京书生公司的5万余种电子图书,使我院拥有各类数据库达到12个,电子图书增加到26万种。结合各类数字资源,我校师生目前可利用中文电子期刊数15 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数16 380多种,以及各类中文重要会议论文、重要报纸文章等,极大地扩展了我校教学科研的文献资源来源,较好地满足本科院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等各种文献需求。

3.3.3 信息咨询服务持续加强

为指导全校师生用好数据库,图书馆全年开设文献检索课程8门,举办文献检索讲座4次,接待用户咨询200余人次,全年配套编发《参考咨询》42期。

通过加强数字馆藏建设、加大资源信息整合力度、开展特色咨询及信息增值服务,大大减少了读者的来回奔波,提高信息检索的速度和效率,反映信息管理机构系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并使读者更加方便地查询信息,享受高效、快捷的服务,体现了图书馆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被动的服务模式,形成创新的、多元的、主动的读者服务模式;另外图书馆利用服务信息网这一平台,将信息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和服务承诺等服务指南内容在信息服务网上进行公告,极大地便利了读者及学校的监督,产生了图书馆、读者、学校三方互动共管有序的信息流通环境,初步达到了建立理想型信息管理机构信息开放系统模型的目标,印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3.4 资源信息建设的技术保障

由于资源信息建设投资大、历时长、涉及面广,建设工作中会涉及到众多的硬件、系统集成、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等,而资源信息的建设又要求全面的开放性、普遍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上这些方方面面的要求,都需要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加以规范。如今,跨部门、跨地区对数据互联共享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资源信息建设的重心已不再是网络、服务器、防火墙和软件等具体产品,而是产品之外的标准和规范。

3.5 落实对资源信息公开结果的评议制度

资源信息不是以公开为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和管理方式。重要的是通过公开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对公开的效果进行评议,形成事后评议和事中监督相结合的制约机制,保证公开的彻底性。要让公开的信息为读者所利用和掌握,这就涉及到对资源信息公开结果的评议。对成效的评议,首先应把握住一个客观的标准, 对资源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和责任等方面要做更为细致、科学的规定,公开内容既要有定性要求,更要有量化标准,自上而下,责任明确,使每个馆员都能做到服务有标准。其次,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应做到“四个结合”即:读者评议和馆内考核相结合;定期考评和不定期考评相结合;经常性考评和专项性考评相结合;专门机构考评和相关机构考评相结合。第三,对评价结果要有适当的使用。对评价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尤其是评价结果,要作为部门和单位工作完成情况和任职、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并将结果向读者公开;要对评价中较差、不合格的单位、部门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从20世纪70年代阿克洛尔夫提出信息不对称概念至今,形成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广泛运用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时间的验证,其应用价值,对信息机构管理和资源信息服务公开的开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与指导意义。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从管理相对人最为关心的读者服务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行资源信息服务公开,才能有效地抑制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雷润琴.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游五洋,陶青.信息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N].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05-08.

[4]刘飞宇,王丛虎.多维视角下的行政信息公开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韩毅,等.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现与组织[J].情报资料工作,2006,(5):65-67.

信息资源配置 篇7

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使社会进步、人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使记录人类生存轨迹的信息载体也在不断演进。记录信息的载体从最早的甲骨、简策、纸张等, 到今天出现的电子文献、网络文献、手机、手持式阅读器等[2], 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带来阅读方式的多元化。同时, 读者阅读习惯和现代化设施条件也决定了读者的阅读形式的多元化。

1.1 传统的纸质阅读

由于以纸为载体的文献具有易读、易携带、阅读效果好等优势, 在人们的各种阅读方式中仍占据较主要的地位, 传统阅读更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 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尊严和文化自觉, 是最能够表达情感和深刻思想的一种工具, 代表着一种阅读的传统和理念。同时它不需要什么设备, 也不需要启动任何程序, 比起正襟危坐于计算机屏幕前更随便, 也更人性化。在特定条件下, 如现代化设施不健全, 在纸质文献没有数字化之前, 传统的纸质阅读是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不管怎样, 图书的阅读率都处于较主要的地位[3], 传统阅读是大学生的主要阅读形式。

1.2 数字阅读

所谓数字阅读, 就是指以数字化形式获取或传递认知的过程, 不论载体、不论场合、不论形式, 可以是任何数字化终端 (如网络浏览器、电子阅读器、电子纸或音视频设备) , 可以是任何格式 (各种文本、图像、多媒体) , 可以通过任何技术手段 (脱机的、联网的) , 可以是交互的、跨越时空的社会性阅读, 也可以是私密的个人阅读[4]。数字阅读包括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和手持式阅读器阅读几种形式, 其中以网络阅读为主, 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及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5]。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数字阅读极有可能成为主流阅读方式, 数字阅读是目前高校教师的主要阅读形式。

2 高校师生信息需求多元化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推进, “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学习社会化”等时代特征, 给大学生带来了新挑战、新知识和新契机。当代大学生的求知动向, 也随之由纵向知识领域朝纵横双向同步发展, 大学生在校期间, 由刚跨入大学校门到大学毕业, 在不同时期其信息需求不同, 大学生刚入校时, 最希望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 了解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或学习要求, 需要什么学历去工作, 以便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及就业的选择[6]。进入高年级以后, 他们信息需求的动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欲。形成了求知动向的“多视角”特点,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不再仅仅满足于专业学习的需要, “扩大知识面”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一需求, 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不仅限于传统的阅读方式, 文献资源类型已由图书扩展到期刊、甚至网络资源。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和科研双重工作,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补充大量的新知识,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 更需要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 因此, 网络阅读是高校教师的主要阅读形式, 电子期刊、网络数据库等网络资源是高校教师的首选。

3 更新观念, 加强信息需求的调研

在网络环境和多元化文献资源获取途径的情况下, 医学院校图书馆要把文献资源建设立足点定位到文献信息服务的保障能力上, 而不是对文献资源的绝对馆藏拥有上。为保障文献信息资源获取的有效、快捷、可靠和经济, 并考虑用户需求范围、程度和图书馆满足用户需求途径的效率与效益, 把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的建设、文献资源与文献传递服务系统建设、多元化文献信息资源获取等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整体性文献信息建设机制, 整合资源, 优化服务, 拓展渠道, 提高能效[7]。

3.1 加强信息需求调研的力度, 明确高校师生信息需求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满足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是高校图书馆的最根本的职责, 信息资源的获取必须紧紧围绕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的需求, 与广大师生广泛交流、沟通, 采取多种形式, 明确师生信息需求的信息范围、文献类型。只有加强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研究, 也就是对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的特征及发展变化规律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才能掌握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动态, 进行文献资源的优化配置,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

3.1.1 成立学生协助管理图书馆协会, 搭建图书馆与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

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用户群之一, 是信息利用频率较高的一个群体, 信息资源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以便高校图书馆能在采访、分类编目等工作中围绕如何最大限度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来展开, 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成立学生协助管理图书馆协会, 搭建图书馆与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 使学生了解图书馆, 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协助管理图书馆协会, 了解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情况, 通过学生协管员, 广泛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动态, 收集学生需求的文献类型、内容, 及时反馈给图书馆文献采访员, 根据文献采访的有关原则, 进行文献采访。

3.1.2 建立网络文献采购系统, 为教师提供文献采购平台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学校教学、科研的水平, 资源建设的核心是为满足用户的全方位需求。教师肩负教学、科研双重任务, 信息需求量大, 满足教师的信息需求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根本, 文献采购需要教师全程参与, 使所购进的文献尽可能贴近教学和科研, 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从而避免盲目购选、或所购进图书无关紧要、可要可不要等无的放矢、矢不中的的不良现象的发生。最切实的方法是引进网络文献采购系统, 为教师提供文献采购平台, 在此基础上图书馆采访人员广泛收集文献出版信息, 教师根据各学科教学、科研的需要, 在网络文献采购系统中选择文献, 从而避免图书馆文献的盲目采购。

3.2 满足教研需求, 优化配置文献资源

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用户是具有高深专业知识的大学教师以及新时代的大学生, 他们知识层次高、学科面广、研究范围宽, 对所需文献的深度和广度的以及时效性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满足读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 必须正确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本馆采购与合作采购、馆藏价值与读者需求、收藏职能与服务职能、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购进文献与购买服务、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等各方面的关系, 使文献资源体系在明确的方针下向着优化、合理的方向发展[8]。根据学生读者信息需求反馈信息和网络采购系统中教师读者拟采购的文献, 结合图书馆的采购原则, 同时, 结合学校现代化设施建设情况确定电子资源与纸质文献资源的比例, 学生读者需求的文献以纸质文献为主, 教师读者的需求则以电子资源为主;非重点文献则走资源共享之路, 利用馆际互借和信息推送的方式获取, 达到文献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配置必须以围绕高校师生的教研需求, 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读者信息需求调研, 以便在文献资源种类、数量等进行合理配置, 发挥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梁立凤.纸质期刊资源与电子期刊资源的有效整合[J].情报资料工作, 2008 (3) :46-49.

[2]肖红.文献载体的演变对图书馆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 (10) :144-145.

[3]吴利萍石菊君冯有胜.阅读方式多元化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J].现代情报2010, 30 (3) :79-82.

[4]开启民智, 拥抱数字阅读.http://www.kevenlw.name/archives/2046.

[5]陈德畅.深化网络阅读之我见[J].当代图书馆2008, (2) :21-24.

[6]郭太敏.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4:7-8.

[7]韩赫宇穆靖.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0, 31 (8) :73-75.

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生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的网站数量剧增, 目前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 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容量曾几何级数的增长, 但信息来源分散, 质量参差不齐, 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 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使用, 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 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 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 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 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 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 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 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 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 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 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 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 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 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 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 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 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 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 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 分布在不同的地域, 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 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 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 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 环境的变化。

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 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 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 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 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 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 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 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 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 “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 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 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

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 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 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 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 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 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 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 是一种技术性、操作性行为。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郭东强等认为应该将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企业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 各类的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趋于平衡, 信息的流向和流动趋于稳定, 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此时, 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经济主体不仅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给企业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危害, 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注重人的因素, 使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 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大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 高丹从宏观上的提出相应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层次的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李颖认为要研究用户需求, 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 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及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 分别是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法、应用主题法。

王玉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 谈到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整个行业出发, 研究各个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 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 建立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从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集成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要求及动态演化的特点, 当企业信息生态圈建设和发展到成熟阶段时, 各类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企业群的比例趋于平衡, 信息的流向与流量趋于稳定, 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圈平衡。这种平衡是社会经济中市场平衡的真实反映, 这时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趋于优化状态。

通过考察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诸多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原则、措施等内容行了分析, 他们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都十分认同, 但缺乏具体的实例分析及模型的建立, 另外对于网络信息环境所出现的变化及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也缺乏相应的研究。

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 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网络信息爆炸、无序、优劣混杂, 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 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 因此基于信息生态的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就尤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 信息生态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 信息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 信息生态通过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1997年, 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 (Thomas H.Davenport) 在《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 (Information Ecology) 的概念, 将生态理念引入企业的信息管理中, 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1999年, 纳笛 (Bonnie.A.Nardi) 和欧戴 (Vicki L.O'Day) 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中, 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 认为信息生态系统里占核心地位的不是技术, 而是由技术支持的人的活动。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蒋录全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信息、人和环境三大要素, 信息生态就是研究信息—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和发展。而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 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对于信息生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 蒋录全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信息环境因子主要可分为:人类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信息政策法律与信息伦理因子、信息文化因子等。而在网络环境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指以上要素处于不平衡状态, 即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谢立虹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中提出其主要现象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等4个方面。李凤石认为信息生态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等。

对于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田春虎认为调节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 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 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孟瑞玲从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加强信息门户网站和信息地图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 应金萍等提出实施信息分级制度, 以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 进行信息伦理学研究, 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强化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的思路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及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 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 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刘文燕等在《从信息生态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谈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 使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生态化的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新范式,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以及人与企业信息环境中之间的相互性, 这种新范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 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 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出了新方向。李佳洋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问题, 只有当管理者改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并且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才可能改变现状, 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 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平衡和谐环境。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还不长, 但已围绕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 这将有助于信息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构建, 并对解决信息生态失衡及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技术的变革, 环境的变化及信息的多样性以及需求的复杂性和个性化, 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从信息生态的理论从总体上加以解决。通过信息、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强调网络信息化资源配置的效益性, 使信息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益最优, 这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富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 2002, (1)

浅谈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篇9

按照《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原则, 我国实行对国家全部档案和全国档案工作必须设置档案机构进行管理的管理方式。原则上来讲, 各级机关的档案由机关内设立的档案室 (处、科) 集中管理;各机关形成的需要长远保存的档案、历史上形成的档案, 设立各级各类档案机构统一保管。除此之外, 随着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非公共档案管理机构的作用和价值日益突显, 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型档案机构。下面, 笔者就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现状加以概括论述。

一、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

我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主要指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历史上形成的档案馆的类型多种多样, 且划分标准、角度也各有不同。现实中, 主要可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和企事业档案馆三大类。其中, 属于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有:

1. 国家档案馆。

国家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 是科学研究和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我国国家档案馆一般可分为历史档案馆和综合性档案馆两类。历史档案馆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综合档案馆一般分别隶属于各级党委和政府, 收集保管党和国家在各方面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根据综合档案馆所处层次的不同, 综合性档案馆可分为中央级和地区级综合性档案馆两种类型。

2. 专业档案馆。

专业档案馆是指国家专门为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从我国已有专业档案馆的设置形式来看, 包括全国性专业档案馆、地方性专业档案馆和某一专业系统建立的专业档案馆。由于专业档案具有专业技术性强、数量庞大等特点, 决定了对专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必要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但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化, 一些专业档案馆的设置也有所调整。从目前来看, 我国专业档案馆的类型较多, 具体包括: (1) 特殊载体档案馆。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了照片档案馆、电影资料馆等特殊载体档案馆。由于音像档案等特殊载体档案是以化学材料和磁性材料为载体的, 其理化性质与纸质档案有着明显不同, 因而对其保管也有特殊要求, 设立专业档案管理部门确有必要。但从发展来看, 随着我国一些档案管理机构保管条件的改善, 在现有档案馆中设置专门档案库房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2) 城市建设档案馆。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 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城市建设档案馆是我国科技专业档案馆中筹建较早、发展较快的一种专业档案馆类型, 是集地域特征与专业特征于一身的专业档案馆。根据《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的有关规定, 城市建设档案馆被列入各级国家档案馆下的专业档案馆序列, 是为社会提供城建档案的利用和咨询服务的科技文化事业单位。 (3) 部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是指在某一专业系统内、为保管某类专门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类型。外交部档案馆、公安部档案馆、铁道部档案馆、交通部档案馆等多可归入此类。这类档案馆中的一部分在设置时既考虑到了专业特色, 又考虑到了地域特色;不仅是一个保管档案的业务机构, 还负责对本系统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非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

非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主要指的是内部档案机构, 即在某一组织内部设立的, 保管本单位形成的档案, 并主要为本单位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档案机构。我国内部档案机构有多种类型, 且名称各异。

1. 企事业单位档案馆。

企业档案馆与综合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在收藏和保管档案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企业档案馆作为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是保存本企业档案的基地, 是利用本企业档案史料的中心。由于企业档案馆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 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 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服务。企业档案馆的服务方向和服务范围主要是面向本企业, 同时也面向社会。此外, 与企业档案馆在设置方法上十分相近的还有事业单位档案馆。目前在我国出现的事业单位档案馆主要是高等院校档案馆。事业单位档案馆与企业档案馆的建设一样, 都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档案馆网络建设发展的结果。

2. 档案室。

为了满足档案形成者自身的需要, 我国采取最为普遍的方式是由各个机构内部设立档案室, 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它既为本单位各项工作服务, 又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 为了使档案成为社会共享的财富并获得良好的保管, 档案室有向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的义务。因此, 从原则上来说, 档案室不作为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 而只是一种过渡性、中间性的档案机构。由于档案室工作是档案馆工作的基础, 档案室移交档案的完整程度、价值高低、整理质量、保管状况等都直接影响到档案馆的馆藏建设, 影响到国家文化遗产积累和保护的状况。因此, 做好档案室工作, 对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积累和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新型档案机构。

为了加强各级政府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增强企业竞争力, 充分利用网络手段, 以提高工作效率与效益, 特别是伴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 为保证虚拟环境下的各项活动合法有序, 有效地管好和用好, 对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数字档案信息, 已引起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 理论界也积极关注, 正在共同探讨与寻求解决方案。这导致我国档案机构的设置出现了一批新型档案机构, 而且这些新型档案机构大多属于商业化的档案中介机构。这些新型档案机构的建立, 对推动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和探索档案管理的新模式正发挥着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建平.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配置与逻辑整合[J].兰台世界, 2004.2

信息资源配置 篇10

1 平衡记分卡及各维度指标体系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罗伯特·卡普兰与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总裁戴维·诺顿首次提出的。平衡计分卡是对企业发展绩效因素的关联、定位和测评工具。它突破了传统的以财务为核心的计量评价体系,追求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短期指标与长期指标、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先行指标与滞后指标以及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等重要管理变量之间达到平衡。

用平衡计分卡考评企业,可以避免偏重短期利润而损害长远利益的经营行为。平衡记分卡从四个维度构建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学习和成长维度。这四个维度分别用一系列的指标来描述,各个指标与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四个维度的指标通过因果关系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考核的整体。本文在评价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时,也将从这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特点,通过对这四个维度的进一步分解、剖析,建立有效的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平衡记分卡指标体系。该四维度指标的具体内涵解释如下:

(1)财务维度(U1)。

企业进行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在财务维度上从财务投入与财务产出两个方面考虑,评价的直接目的是使企业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回报。确定企业的财务目标,仍然是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测评的主要内容。因此,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指标在财务维度上主要体现为信息资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U11)、信息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投入比重(U12)、信息资源产生的利润率(U13)。

(2)内部业务流程维度(U2)。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是平衡计分卡与传统的绩效评估系统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它是从内部运行的角度来评价其绩效的。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在内部业务流程方面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平台建设,主要指信息平台的建设情况及其完善程度,它可以反映出信息传递、交流及沟通的状况;二是应用状况,指信息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以及应用的效果如何,即对业务流程的改善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程度;三是管理协调,主要指信息交流的顺畅程度,它是管理部门是否高效、有序运转的重要体现。因此,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指标在内部业务流程维度上主要体现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U21)、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U22)、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U23)。

(3)学习与成长维度(U3)。

实施平衡计分卡可以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员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创新、不断成长。学习与成长是反映组织是否具有继续改进和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员工学习成长和组织学习成长两个方面。组织可以通过对其员工的信息知识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信息资源转化为知识以及在企业内部的共享,进而促进组织自身的建设和良性发展。学习与成长维度采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信息资源转化成知识的程度(U31)、信息资源在企业内共享水平(U32)、对员工信息知识培训的重视程度(U33)、信息资源对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程度(U34)。

(4)客户维度(U4)。

任何组织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那么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必须得到顾客的认可。尤其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是否顺畅,客户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以及企业的宣传力度都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平衡计分卡在解决顾客方面的问题,选择了两套评价方法:一套是企业在顾客方面所期望达到绩效而采用的评价指标,采用此评价方法,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在客户维度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U41)、企业的知名度(U42);另一套评价方法是客户对企业的期望而采用的评价指标,运用该评价方法,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在客户维度的评价指标为企业与客户的沟通程度(U43)。

平衡计分卡不是上述四个维度的简单组合,它是一系列评价指标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四个维度之间相互关联成一个有机循环链条。在上述四个维度中,财务维度是目标,顾客维度是核心,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是基础,企业学习与成长维度是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成长,才能持续改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更好地为企业的顾客服务,从而持续实现组织最终的财务目标;同样,企业拥有了良好的财务绩效,才能不断改进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更加重视员工的学习与成长,最终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如图1所示。

2 评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是一项包含定性定量指标的模糊评价体系。一是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本身具有模糊性,无法用确定性的数学方法具体描述它的运行规律和结构特征;二是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结果具有模糊性,配置效率的高低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阶段的界定并不是严格确定的;三是指标数值配置效率的影响关系具有模糊性,具有相同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企业在某些参数方面可能存在差异,而参数在某一区间变化也可能并不影响企业的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但参数变化若超过该区间就会对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这种区间的界限是并不确定的。因此,本文对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需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2.1 模糊综合评价法具体步骤[1]

(1)确定因素集

将因素集U按其属性分成一个4级指标集{U1, U2, U3,U4},Ui表示一级评价指标中第i个指标。二级指标集:每一个一级指标对应若干个二级指标,为后面表达方便,这里只列出一级指标中的一个指标,即Ui{Ui1, Ui2…,Uij…,Uik}(j=1,2,…,k),其中:Uij表示对应指标Ui的第j个二级指标, k为对指应Ui的二级指标的个数。

(2)确定评价对象的评语集

评价集是对各层次因素状态的直接描述和表征方式,可用等级评价。本文采用五等级评价确定模型中各因素的评价等级为5个,即V={V1,V2,V3,V4,V5},评语集V={优,良,中,较差,差}。对评语集各元素赋值,其中:V1代表优,分值是(80—100);V2代表良,分值是(60—80);V3代表中,分值是(40—60);V4代表较差,分值是(20—40);V5代表很差,分值是(0—20)。

(3)确定指标权重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因素层指标集相应的权重集为:A(A1,A2,A3,A4),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子因素层指标集相应的权重集为Ai(Ai1,Ai2,……,Aik)。

(4)确定评价矩阵

设从Uij到V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其中rijp表示子因素指标Uij对于第p级评语Vp的隶属度, rijp的值按如下方法确定:对专家评分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得到对于指标Uij有mij1个V1级评语、mij2个V2级评语,…,mij5个V5级评语,则:

(5) 进行第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先对子因素层指标Uij的评价矩阵Ri作模糊矩阵运算,得到主因素层Ui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i,Bi=Ai·Ri,Bi=(bi1, bi2, bi3, bi4, bi5),其中undefined

(6) 进行第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由上步得到的主因素层各指标的隶属向量可构成一个总的评价矩阵:

再对其进行模糊矩阵运算,即得到目标层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

其中undefined;当undefined时,可进行归一化处理,使undefined,令undefined,得到undefined;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值undefined

2.2 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某企业作为样本,对其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基于平衡记分卡思想,结合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特点,其因素集为:U={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

(2)确定评价的评语集。综合评价的目的是弄清楚企业的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评语集为:V={优,良,中,较差,差}。

(3)确定各层指标集的权重。邀请企业领导以及研究信息资源配置方面的专家对各层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分,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第一层指标的相对权重向量:Ui对U层的权重向量A=(A1,A2,A3,A4)=(0.2,0.1,0.3,0.4);通过同样的方法得到Uij对Ui层的权重向量:A1=(0.3,0.2,0.5);A2=(0.4,0.2,0.4);A3=(0.1,0.3,0.2,0.4);A4=(0.2,0.5,0.3)。

(4)确定评价矩阵。计算二级指标Uij对评语集V的隶属程度Ri,其具体步骤为: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对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行打分,其分值为0—100,分值越大说明效率越高。通过统计,可得到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

(5)进行第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先对子因素层指标Uij的评价矩阵Ri作模糊矩阵运算,得到主因素层Ui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i(Bi=Ai·Ri),Bi=(bi1,bi2, bi3, bi4,bi5),其中undefined,由一级指标的模糊评价集Bi得到新的模糊评价矩阵R:

(6)进行第二级模糊综合评价。B=A·R=(0.229,0.197,0.165,0.194,0.183),据B值,从概率的角度看该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隶属于评语集V=(V1 ,V2 ,V3 ,V4 ,V5)的可能性大小,即隶属于得分区间(80—100)的可能性为22.9%,得分区间(60—80)的可能性为19.7%,得分区间(40—60)的可能性为16.5%,得分区间(20—40)的可能性为19.4%,得分区间(0—20)的可能性为18.3%。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综合得分:undefined

根据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得分,可以得出某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属于中等水平,因此,该企业应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因为在信息化的今天,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胜一筹。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但能够提高财务利润,还能够改善业务流程,使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受益于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3 结语

企业在具体进行信息资源配置工作过程中以及配置工作结束以后,都必须对自身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实施效果有准确的评估,这样才能全面了解信息资源配置的水平与效率。本文提出的模型建立在企业间各项指标相互比较的基础之上,可对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横向对比,充分体现了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竞争性,具有可比性强的特点。该模型对于指标最优标准的变化反应灵敏,可以使企业领导者及时发现领先企业的变化趋势,明确本企业的优势和不足,因而具有监测和预警作用。本评价方法集定性定量评价于一体,操作简单,收集资料容易,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应用十分方便,为企业制定和调整未来的信息资源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摘要: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企业整体信息化战略的有力实施。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评价是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引入平衡记分卡的思想,建立一套能够系统、全面、科学、有效地评价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

关键词: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平衡记分卡,模糊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牟小俐,刘坤荣.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组织创新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5):159-160.

[2]霍国庆.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战略理论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0-75.

[3]霍燕滨.配置效率、X—效率与国有企业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04-120.

[4]季金奎,石怀成.企业信息化实施教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40-52.

[5]WHITE M S.The development of IRM[J].Inform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1982,6(20):2-4.

[6]胡延平.第四种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6-4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信息资源配置】相关文章:

数字信息资源06-21

信息资源会计05-14

企业信息资源06-07

涉农信息资源06-16

期刊信息资源06-22

信息资源基础06-26

公共信息资源06-26

信息资源体系06-26

移动信息资源07-04

信息资源类型07-14

上一篇:民办财经类高校下一篇:《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