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毕业

2024-07-26

统计毕业(精选十篇)

统计毕业 篇1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而毕业审核又是高校教务管理中一项复杂的工作。随着学分制的普遍执行和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实现, 原本“看表格、查成绩、算学份”的传统人工审核方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步伐, 无法满足现代信息化管理的需求。目前, 大部分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都提供了自动毕业审核功能。但是, 在具体实现中仍能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论述的就是其中最基础的一个问题:如何准确的分类统计学生的已修学分。

一、问题的提出

学分制管理中, 学生所学课程一般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三类。毕业时学生所修相应学分必须大于或者等于规定学分才可以准予毕业。

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务管理都使用了标准的关系数据库,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 我们可以使用一句SQL语句来实现分类统计学分, 然后判断是否满足毕业条件即可。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 由于成绩库里的课程属性设置不正确, 导致统计出来的学分无法正确分类, 无法自动判断学生是否满足毕业学分。根据笔者经验, 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学生重修已经停开的课程。如学生不及格课程《国际金融管理》, 但是重修时该门课程已经停开, 学生只能重修《国际金融》课程替代《国际金融管理》课程。但是在学生计划内没有《国际金融》课程, 所以在成绩表中《国际金融》只能显示为任选。 (注:计划内不存在的课程表示为学生任选课程, 以下类同)

2、修读高要求课程替代低要求课程, 如修读《高等数学B》来替代《高等数学D》

3、修读同等要求的其他专业课程替代本专业课程。某些课程内容相似, 但是针对专业不同, 以致于在数据库管理中存储的关键字不同, 学生修读完后依然显示为任选

4、校际间学分的承认。随着高校间相互办学的流行, 高校间相互承认所学学分将变得十分普遍。但是每个学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同, 所以课程表述的方式也必然不同。在转换校外学分为校内学分时, 课程属性也得不到确切保证。

针对以上的情况, 我们在统计学分之前, 必须要保证课程属性的正确, 才能统计出正确的分类学分数, 才能自动判断学生是否修满毕业学分。

二、问题的解决

根据实际操作经验, 针对以上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设置替代课程, 用替代课程的数据和性质来统计相应学分,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核对一个准确的专业教学计划

学生修读的课程属于什么性质完全是根据教学计划来判断的, 所以一个准确的教学计划是下面所有工作的前提。教学计划内必须设有课程号, 课程名, 学分, 课程属性等字段。

第二、采集学生课程替代的需求

从上面的各种情况来看, 每个学生出现的情况是没有规律的。也就说, 学生出现的情况是因人而异的, 这样我们就必须经过一个需求采集的阶段。

该功能实现并不复杂, 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 在学生个人信息系统上增加一个替代课程信息采集界面即可, 开发语言可以使用ASP, JSP, PHP等各种动态网页开发语言。采集结果能得到学号, 原课程号和拟替代课程号即可。

但是, 为了保证提交数据的准确性, 我们必须对提交数据进行一些控制。

第三步、汇总统计采集数据, 审核是否可以替代课程

根据采集的替代课程信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 根据开课系所分类汇总替代信息。替代课程需求信息必须由各开课系所来的审核, 信息处理部门最终汇总处理。

第四步, 集中设置替代课程

在得到开课系所确认的替代课程信息后, 信息处理部门可以集中处理替代课程信息, 在此之前必须在成绩表中增加一个替代课程号字段。设置替代课程号为学生提交, 学院审核通过的替代课程号。

不需要替代的课程, 设置替代课程号为原课程号

Update cj_lncjb set tdkch=kch; (由于成绩表中数据过多, 设置时可分批处理进行, 如根据年级)

第五步, 根据替代课程信息刷新课程属性

设置好替代课程信息后, 接下来就是刷新课程属性和学分了。

/*刷新课程属性, zyh, nj为专业号和年级, 以确定学生计划*/

Update cj_lncjb set kcsx= (select kcsx from jh_kcb where kch=cj_lncjb.tdkch and zyh=cj_lncjb.zyh and ni=cj_lncjb.nj) ;

第六步, 分类汇总统计学分

以上工作做完后, 我们就可以按照正常情况统计学分了, 代码为:Select xh, kcsx, sum (xf) from cj_lncjb where abs (kscj) >=60 group by xh, kcsx;

结束语

毕业审核是一件繁琐的事情, 除了基本的统计学分外, 还涉及到各种分类项目, 如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 绩点成绩是否达到要求, 是否受到处分等等, 本文只限讨论学分分类统计的基本实现功能, 其它内容在此就不再详细论述。

摘要:基于毕业审核的现状研究, 本文重点论述成绩表中课程属性正确设置的必要性和作用, 以及如何使用替代课程实现根据课程属性分类统计已修学分, 以期达到自动毕业审核的目的。

统计毕业论文提纲 篇2

中文摘要 4-8

Abstract 8-12

目录 13-17

1. 绪论 17-27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7-21

1.1.1 研究背景 17-20

1.1.2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20-21

1.2 研究方法、思路和主要内容 21-25

1.2.1 研究方法 21-22

1.2.2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22-24

1.2.3 具体内容安排 24-25

1.3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5-27

1.3.1 论文的创新点 25-26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6-27

2. 二氧化碳排放研究的文献综述 27-42

2.1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综述 27-34

2.1.1 清单法 28-32

2.1.2 其他方法 32-34

2.2 二氧化碳强度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的综述 34-42

2.2.1 指数分解法(IDA) 34-37

2.2.2 结构分解法(SDA) 37-41

2.2.3 二氧化碳强度影响因素研究的方法选择 41-42

3.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与分析 42-59

3.1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 42-46

3.1.1 确定化石燃料消费量 42-43

3.1.2 非燃料与燃烧固碳量 43-44

3.1.3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确定 44-46

3.2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趋势 46-55

3.2.1 二氧化碳排放分布的区域特征 48-51

3.2.2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行业特征 51-54

3.2.3 二氧化碳强度变化趋势 54-55

3.3 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对比分析 55-58

3.3.1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国际对比 55-56

3.3.2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对比 56-57

3.3.3 二氧化碳强度的国际对比 57-58

3.4 本章小结 58-59

4. 二氧化碳强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59-81

4.1 低碳经济理论 59-64

4.1.1 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效应——低碳经济的起源 59-60

4.1.2 限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内涵 60-61

4.1.3 限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61

4.1.4 发展低碳经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1-63

4.1.5 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63-64

4.2 投入产出分析法 64-74

4.2.1 投入产出分析法简介 64-65

4.2.2 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原理 65-68

4.2.3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68-71

4.2.4 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71-74

4.3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模型(IO-SDA) 74-80

4.3.1 二氧化碳强度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 74-78

4.3.2 二氧化碳强度的IO-SDA模型 78-80

4.4 本章小结 80-81

5. 数据预处理与中国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 81-106

5.1 能源消费数据的处理 81-83

5.2 中国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序列表的编制 83-105

5.2.1 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基本表式与部门分类 83-86

5.2.2 价格指数的确定 86-89

5.2.3 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形成 89-105

5.3 本章小结 105-106

6. 我国二氧化碳强度变动的实证研究 106-130

6.1 经济总体的二氧化碳强度的结构分解分析 106-114

6.1.1 经济总体的二氧化碳强度变动趋势 106-107

6.1.2 最终需求各项二氧化碳强度变动情况 107-109

6.1.3 最终需求各项二氧化碳强度变动的影响效应分析 109

6.1.4 分阶段经济总体二氧化碳强度影响效应分析 109-114

6.2 行业部门二氧化碳强度的结构分解分析 114-122

6.2.1 各行业部门的二氧化碳强度 114-116

6.2.2 各行业部门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效应分析 116-122

6.3 产业结构对二氧化碳强度影响的分析 122-125

6.3.1 二氧化碳强度综合指数公式的因素分解法 122-123

6.3.2 -28部门二氧化碳强度变动的综合指数分解 123-125

6.4 实证分析总结 125-130

6.4.1 生产模式的变化是我国二氧化碳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125-128

6.4.2 最终需求模式的变化是降低二氧化碳强度的阻碍因素 128-130

7. 降低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政策建议 130-138

7.1 调整生产模式 130-134

7.1.1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 131-132

7.1.2 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132-133

7.1.3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33

7.1.4 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二氧化碳强度 133-134

7.2 培养低碳需求模式 134-136

7.2.1 引导最终需求产品结构的低碳转变 134-135

7.2.2 调整最终产品使用结构 135-136

7.3 总结与展望 136-138

7.3.1 全文总结 136-137

7.3.2 研究展望 137-138

参考文献 138-152

附录 152-192

致谢 192-193

统计毕业 篇3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试验设计和数据统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普遍。作者从《试验统计方法》理论教学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试验统计方法》课堂教学与毕业课题指导同步教学法,以期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试验统计方法 毕业课题 同步教学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或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必经环节[1]。通过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理论,亲自动手、动脑,探索科学问题,完成特定的研究课题。这对于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是提高和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2]。诸多学者提出了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3-6],其中试验设计和数据统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普遍。《试验统计方法》是农学类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统计学理论和应用方法是用来描述、分析和解释事物的不确定性,与学生所熟知的经典数学的理论方法有较大差异。同时,由于该课程原理复杂、内容抽象、计算公式繁多且难记,理论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有别于其他门类的课程,因而被认为是较难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作者开展了《试验统计方法》课堂教学与毕业课题指导同步教学方法研究,旨在提高农学类本科生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完成特定课题的能力。

一、预备课题研究和《试验统计方法》理论教学

1.1 实践环节

第四学期(上半年)招收学有余力学生进入课题组,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开展预备课题研究和实践训练。由学生根据兴趣加入上一届课题组学生的科研小组,辅助老生开展试验。如作者2012年所指导的本科生分为4个研究小组,分别为黑龙江水稻系谱研究、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稳定性研究、寒地水稻耐盐碱种质资源筛选和寒地水稻理想穗型研究。2011级农学本科生在第四学期进入课题组后分别加入以上四个研究小组。学生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有两项主要任务:一是了解所选方

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老生毕业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在教师指导下辅助老生完成毕业课题,

学习主要农艺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二是开展实践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所选作物的基本特定和主要栽培管理措施。如水稻课题组学生在第四、五学期,参加试验田水稻一个完整生长季从种子准备、秧田管理、本田管理所有关键环节实践操作,教师现场指导的同时,通过腾讯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实时发布黑龙江垦区现代大农业生产的不同生长时期的管理措施、标准和原理,解决试验田小规模生产与大农业生产脱节的问题。

期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学习,通过预备试验和实践训练积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后续生物统计、栽培学、育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2 理论环节

学生经过第四学期(上半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对试验的设计、实施、田间抽样、测定以及水稻生长发育和生育前期主要农艺措施已经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第五学期开始《试验统计方法》的课堂理论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与课题试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教学,二是统计软件应用。结合理论知识讲授,讲解统计软件的应用。让学生学习基本统计功能或统计图表绘制,两者穿插进行,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等;统计分析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方差分析、一般线性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面,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使教学内容更深入、更生动、更全面。

课堂教学实例多采用学生预备课题数据,并且引导学生课后运用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彼此试验,由学生进行试验设计和进展的介绍,由教师进行现场答疑和点评。在期末理论课程结束,预备试验完成后,形成试验总结,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转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主角[7,8]。

二、毕业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

2.1 毕业课题研究

科研工作贵在创新,也难在创新。创新思维要建立在对该研究课题领域广泛的熟悉之上[9]。指导教师在第五学期末、第六学期初为学生提供研究课题大致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相关文献检索,查阅中外文资料,总结比较前人的研究方法,并结合自己的论文题目,进行分析、评价和借鉴。写出文献综述和与研究内容相对应的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让学生独立撰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组织所有课题成员参加的Seminar,对开题报告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通过后方可开始试验。选题要注意结合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和生产实际, 研究课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中,避免题目过大、过难,不能按期完成,也要避免题目太简单、工作量不饱满。

第六学期春季开始试验,试验中在总试验方案的框架下制定周试验方案,按计划严格做好试验调查和数据记录。若无特殊情况,指导教师每周对学生拟定的计划进行检查,讨论下一周的科研计划,并及时检查获得的实验数据,使指导教师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督促学生高质量完成试验内容。试验进行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并教授正确的试验方法。

2.2 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对本科生经大学教育所形成的“初步研究能力”的一个总检验,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在第八学期,这个时间正是学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的关键时期,尤其随着近几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除少数考研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都穿梭在各种招聘会之间,根本无暇顾及学业。本课题组学生第7学期即开始毕业论文写作,从而规避学生就业和学业之间的冲突。

开始撰写毕业论文前,针对初稿给出修改意见。组织《科技论文写作》的专题讲座,讲解科技论文写作的格式、结构,国际单位制符号的使用, 参考文献的引用,实验数据的整理,图、表的规范要求以及与上下文的关系,撰写毕业论文中常出现的错误、问题分析等。

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加强指导,要求学生定期汇报论文写作情况,及时检查指导。第一阶段重点检查学生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写作。通过这样的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掌握撰写科技论文的基本要点和要求。第二阶段检查学生论文修改稿情况;第三阶段是检查学生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终稿,并将终稿提交给指导教师。

三、结语

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集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于一体,对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直接反映着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作者通过《试验统计方法》课堂教学与毕业课题指导同步教学法指导两届毕业课题,学生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篇,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磊.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0):123-124

[2]王鹏.如何保障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 9(S1):145-147

[3]宋媛,刘艳改,黄朝晖.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几点建议.中国地质教育,2006(2):83-85.

[4]吴红波.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中国科技信息,2008(15):209-211.

[5]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6]刘宝欣.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若干思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110-111.

[7]石培春,龚江,李春艳“.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探索和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103-104.

[8]毕淑娟,张俊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案例教学法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02:154-156.

[9]康梅,彭黎明,简君,陈知行.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课题的几点体会.检验医学教育.2002, 9(2):37-38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研究 篇4

一、大学生就业及就业率界定

要研究大学生就业,首先应清楚的是“就业”的含义。“就业”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得到职业,参加工作”。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就业就是指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相对稳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社会报酬的过程。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知识性,可塑性,开拓性等特点。广义上的大学生包括所有具有本专科学历的社会成员;狭义上的大学生仅指一般本科及专科在读学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读学生。探讨大学生就业是从狭义上讲的,只考察一般的在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主要是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即将结束学习生涯,走向社会时的职业选择和落实情况。因此,大学生就业是指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其即将结束学业,完全进入社会的时候,实现同一定的生产资料建立劳动关系的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就业率是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参加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100%”。本质上说,就业率是一个统计数据,是一个数量指标,反映的是在有就业愿望的毕业生中多少人实现就业 (找到工作) 的这样一个比例。

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与不足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对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对就业率的统计也是几经修改,并逐步地走向完善和健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目前就业率统计的情况大致如下:每年9月1日、12月30日由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处,依据本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或合同以及其他学生的去向,进行统计、计算,再上报省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由省级就业主管部门对全省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汇总、统计,最后上报教育部公布。统计指标有就业率和待就业率两项,其计算的公式分别为:毕业生就业率= (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 ×100%;毕业生待就业率= (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 ×100%,同时对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列出了7种形式,对就业鉴定的依据也分为了以下7种:(1)持报到证就业的,以打印的报到证为准;(2)直接到用人单位应聘就业但未签订协议的,列入隐性就业统计;(3)定向、委培的,以委托协议为准;(4)回地方部门就业的,以录用登记的为准;(5)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者,以其注册登记的记录为准;(6)继续更高一层次学历教育的,凭录取通知书来统计;(7)出国学习或工作的,以签证的办理为准。

从我国目前就业率统计现状来看,有以下问题值得探讨:

其一,从鉴定的依据来看,签订就业协议书作为统计就业的依据已不再现实。首先,社会上有不少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已经淡化了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报到证的作用,不少单位认为没有必要签就业协议书;其次,很多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但有部分人做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份工作不太适合自己,辞职再重新找工作,而这部分人已经被统计在已就业的范畴了,这也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其二,从统计时间来看,具有局限性。政府确定每年9月1日、12月30日为毕业生就业率和待就业率定期报告时间,4月1日、7月1日为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报告时间,但目前仍缺乏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动态过程,目前静态化的统计与实际就业情况相去甚远。

其三,从统计指标来看,单一的就业率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的质量。目前仅有就业率和待就业率两项指标,不能充分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要全面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还必须清楚毕业生就业的就业满意度、雇主满意度、性别差异、就业层次、供需比例等一系列能够体现“质”的信息。

其四,从统计的操作程序来看,毕业生是信息源,高校是信息的采集者,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是信息的传递者,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是信息的最后获得者。其中,关键的环节是作为信息采集者的高校。整个链条中缺乏监督机制,在政府行政部门“18条挂钩”的压力下,个别学校为了能让学校能够更好的发展,往往会铤而走险来弄虚作假,这也引发了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学生被就业的怪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就业率统计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提出发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 进行动态化网络化就业率统计, 建立高效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监督制度等观点, 以期为政府就业率统计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就业率,就业率统计,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7) :3-9

[2]张君生.主体回归: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改进[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6.4 (10) :66-69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基础知识)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78

[4]施宏开, 王元璋.改革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20) :8-10

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5

关键词:统计学论文

统计学是于收集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进而为相关决策提供数据信息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统计学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个行业中,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且,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对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统计学专业加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基地、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统计学专业尽快解决。研究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不仅能够提高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对各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优化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高校积极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加强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高校统计学专业积极响应新课改的人才培养要求,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深化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统计学知识的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为社会提供应用型、复合型统计人才。因此,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统计学专业性质的要求

统计学属于方法论学科,随着统计学学科的发展,统计方法和统计理论的发展程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各样各业都积极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抽样调查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统计方法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研究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统计方法的运用需要具备完善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统计经验。因此,高校统计学专业需要开展实践教学,夯实学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统计经验。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统计软件极大地提高了统计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统计软件使用能力已经成为统计学专业的重要教育目标,只有加强统计实践才能够掌握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使用能力。因此,优化实践教学是统计学专业性质的要求。

(三)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求

统计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完善的统计知识,掌握统计方法,具备统计软件使用能力才能够胜任统计岗位。而且。统计学知识需要学生通过统计实践进行验证,统计方法需要学生在统计实践中逐步掌握,统计软件使用能力也需要学生多次操作练习才学会使用。这些都要求统计学专业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统计实践锻炼。只有开展高质量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够掌握完善的统计知识、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首先,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环节缺乏连续性和衔接性,实践教学内容不成系统。另外,高校统计学专业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一味按照统计学专业教师的主观经验安排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随意性较强;其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科学,大多数高校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时间较少,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知识相脱节,严重影响学生统计能力的提升。

(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

很多高校统计学专业都采用演示型实验和论证型实验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教学内容陈旧,没有涉及最新的统计学知识和统计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并且,演示型和论证型实践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观察地位,缺乏对统计知识的思考和统计实践操作,实践教学形式化特征明显,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手段落后

部分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手段较为落后,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实践教学仍采用组织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最后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操作,没有对实践内容进行思考,也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实践操作,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大多数高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由理论课教师负责,但是,统计学专业理论课教师长期从事教育行业,缺乏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统计学的了解,没有掌握最新的统计学知识和统计方法,缺乏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另外,还有部分统计学专业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教育理念滞后,认为学生只要学会统计学理论知识即可,实践能力需要工作之后进行锻炼,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实践教学,严重影响统计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统计学专业应加强重视社会的人才需求,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强调学生统计学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积极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为此,高校统计学专业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重视统计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对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实践教学,优化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使统计理论知识与统计实践能够有效衔接。

(二)增强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

高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需要贯穿统计学专业教学的始终,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实验、课程实验、校外实习、社会调查及毕业论文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高校统计学专业应以统计基本技能、统计方法应用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开展实践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另外,高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应积极采用多元化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培养统计专业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和信息整理分析能力、统计方法使用能力、经济现象分析和预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师资培训

高校统计学专业应积极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加强师资培训。为此,高校统计学专业应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加强对教师教育能力和统计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培训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提高统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且,高校应组织统计学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引导统计学专业教师了解经济生活中的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提高统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使统计专业教师能够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另外,高校统计学专业应积极培养骨干教师,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个人研修实践,不断提高统计学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

(四)加快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实践教学环境对实践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校统计学专业应加快实践教学环境建设。首先,高校应积极完善统计学专业实验室,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购买配套的基础设施和计算机装备,满足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其次,高校统计学专业应积极建立数据统计分析实验室,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提供科研和创新实验平台;再次,高校应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统计实践。另外,高校统计学专业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加强学生对经济生活中统计知识和统计方法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另外,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统计项目研究,了解统计工作最新动态,学习最新的统计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

小结

统计毕业 篇6

1 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统计应用的常见错误

1.1 毕业论文设计错误

高职高专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 其专业实习单位主要是县级疾病控制中心, 他们往往根据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的现有条件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开展毕业论文设计, 由于没有得到教师系统的指导, 他们只能根据现有的知识自行设计, 在他们的论文设计中最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1.1 统计指标选用不当, 以构成比作为率

不少学生从县级疾病控制中心获取某种传染病的疫情报告资料, 收集某种传染病的发病人数, 然后分别统计不同年度、不同乡镇、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发病的构成比, 再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推断, 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后, 就做出该县某种传染病在不同年度、不同乡镇、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发病率不同的结论。

1.1.2 抽样调查中无分层设计

如题为“某县中小学校饮用水质污染情况调查”一文, 学生就没有按比例从该县的中学和小学分别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1.3 样本量设计交代不详

在87篇论文中,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注意到对样本量的计算。有的学生学生用全年的疫情资料, 有的学生用全部的调查资料, 有的学生随意用几千例体检资料, 有的学生查了多少资料用多少, 造成了有些属于普查资料但学生却将其作为样本进行统计推断, 有些学生选用的抽样资料样本量过大或过小。

1.1.4 随机化抽样方法交代不详

很多学生在论文设计中没有交待抽样方法, 他们所获取的资料往往不是随机的。

1.2 收集资料错误

有些学生收集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时, 只收集病例数而无基本人口资料, 如不同年份的平均人口数, 不同乡镇、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的人口数等, 造成在统计分析时无法统计率。

1.3 抽样资料未做假设检验

有的学生将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组并计算出相应的率或平均数后, 不知道进行假设检验有什么意义, 也不会选用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进行统计推断, 于是干脆不做假设检验, 直接将计算结果作为调查结论。

1.4 统计方法选用错误

1.4.1 应使用非参数检验而误用参数检验

如题为“某县中学生营养不良状况调查分析”一文, 学生将该资料中某县中学生的营养不良状况分为轻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3个等级, 在比较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营养不良状况有无差别时, 因该资料为等级资料, 本应使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但却误用行ⅹ列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1.4.2 分组后数据过小, 没有进行适当处理

有些资料经分组处理后, 组中的数据明显偏小, 按要求应对这些数据采用校正公式或作合并等处理后才能进行假设检验, 但不少学生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1.4.3 年报资料作为抽样资料处理

有些学生将年报资料作为抽样资料进行处理, 并做假设检验。

1.4.4 多个样本均数或率比较, 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后未作两两比较

有些学生对多个样本率做行ⅹ列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后, 并没有将其进一步做两两比较, 就匆匆做出某组率与某组率有差别的结论。

1.5 统计结果表达错误

1.5.1 图表不规范表现为缺少标题, 数据小数点不对齐, 不规范的多余线条和层次过多、过繁等。

1.5.2 仅写P值, 没有写出统计量

表现为论文中未给出统计量, 未说明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只有通过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 给出具体的统计量和精确的P值, 才能作为统计推断的依据, 增加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1.5.3 讨论中未充分利用统计分析结果

有些学生在讨论中大篇阐述一些常识性内容, 而对自己调查所得的结论提得很少或不提, 不能体现出论文的科研价值。

2 提高卫生统计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通过上述结果和讨论不难看出, 高职高专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或书写时在应用统计学方面的错误是比较普遍的, 分析原因除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源素质较本科学生差外, 更多的是与教学质量及其他多方面因素有关。现笔者结合本研究结果和当前教学情况, 提出以下提高卫生统计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措施。

(1) 在讲清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讲清、讲透几种最基本的统计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统计思维能力, 要使学生学以致用, 让学生在学完该课程时能够对该学科有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认识, 以满足学生将来实际应用和自学的需要。

(2) 强调应用。学生学习卫生统计学时应从应用及方法的角度切入, 不必深究其原理、公式等, 教师在讲授时注意强调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3) 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可针对医学期刊论著中的实例, 甚至用以前几届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为实例, 提出问题, 展开讨论。

(4) 充分利用统计软件。如运用SPSS统计软件可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抓好统计学实习环节。

(6) 抓好学生开题报告和中期汇报这两个环节, 最好有卫生统计学教师对学生的开题报告以及中期汇报就其统计设计、统计方法的运用进行指导。

摘要:笔者通过对2004、2005、2006级公共卫生管理专业87名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的指导, 发现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收集资料、抽样资料中的检验假设、选用检验方法、表达统计结果等方面存在错误。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 提出讲清、讲透几种最基本的统计方法、强调应用案例教学、充分利用统计软件、抓好统计学实习环节、抓好学生开题报告和中期汇报等是提高卫生统计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的有效措施。

统计毕业 篇7

一、现行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最近几年, 尽管教育部出台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的进行改进的若干政策, 但目前仍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及分析如下:

1. 主体错位问题。

就业统计主体错位, 影响高校正常发展。作为高校有它神圣的职责, 对于高校的职能,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有明确阐述:“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 高校的职责是应该着重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促进高校办出特色等方面投入全部的精力。但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 全部压在高校身上, 本身属于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的工作, 却布置由高校来完成, 对于无法对社会就业岗位进行调控的高校, 确实难度很大。为完成指标任务, 高校占去了大量的精力与财力, 进行繁琐而复杂的毕业生就业推荐和统计工作, 可以说是全校兴师动众。这种让高校成为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主体, 是统计主体的错位, 不利于高校职能的充分发挥, 甚至阻挠了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说:“高校不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和市场办学规律相悖。” (1)

2. 真实缺失问题。

面对高校招生与就业率挂钩的政策, 有的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 出现就业率统计失真现象。高校作为与毕业生就业率有直接厉害关系的一方, 统计出来的就业率数据不可能客观。从2005年开始, 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表示, 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要进行适度硬性挂钩, 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这些政策的出台, 出发点虽是为了督促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的能被市场接纳的优秀人才, 但是, 由于这种挂钩涉及各个高校的利益, 甚至关乎学校的生死存亡。因此, 它给学校带来的压力是空前的, 由此产生就业率的造假问题, 可能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始料未及的。 (2) 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提高学校的政绩, 为自身的发展而采取了“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办法, 其方法有三:一是“被逼迫就业”。学校催促学生找工作, 交回“三方协议”才能换取学位证。如果学生不交协议也不领学位证, 那么学校同样能把学生从“毕业生”总数中剔除, 从而降低就业率的分母。二是“被假装就业”。有的学校把学生拉到一些餐饮店等企业参加短期打工, “实习”上几个星期, 就一律计入“就业”。三是“被瞒着就业”。个别学校和某些企业“心照不宣”, 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 将其纳入就业人数中。 (3) 这些虚假的高就业率事件层出不穷, 社会上人们对高校的就业率纷纷产生质疑, 使高校的就业统计率失去了权威性, 也给高校、社会、学生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分析出现高校报虚假高就业率原因, 笔者认为, 高校成为就业率统计主体, 采取自己统计和自己考核就业率的办法, 是造成这种虚假现象的根本原因。

3. 口径不一问题。

各高校就业统计, 标准不尽相同, 造成各机构数据统计五花八门, 各不相同。目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 国家虽然有统一标准, 但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是高校, 为此造成各校各机构统计的口径差异较大。从两个方面反映, 一是高校的统计标准不同。尽管教育部2004年宏观制定我国就业统计口径, 但由于就业统计高校是主体, 因此, 各校又纷纷制定本校的统计标准, 如北京师范大学签订“三方协议”才算就业;武汉大学用人单位出证明算就业;河北农业大学有劳动合同复印件就算就业;上海体育学院规定年后就业就不算在就业率里等等 (4) 。二是我国不同机构对同一年的高校就业率统计结果不相同。如2009年,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公布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5%, 民间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在其《就业蓝皮书》中公布的数据为86.6%。而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自己统计的就业率大多在90%至98%, 远高于前两家的统计数据 (5) 。

4. 影响教学问题。

各高校为提高就业率, 纷纷在学生大学二年级就开展推荐就业工作, 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目前, 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纷纷规定, 加大就业状况指标在高校教学评估中的权重, 同时坚持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硬挂钩, 由于就业的重担压在高校身上, 使得高校把就业工作当成重要任务来完成, 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紧紧围绕提高就业率开展工作, 使得大学教育传授知识、崇尚学术的使命感已经受到被就业率引发的“重术轻道”思潮的严重威胁。在专科大二、本科大三, 学生就开始受各种就业活动干扰, 影响了正常的学习, 最后一年几乎成了就业年, 而最后一年又往往是学习重要的专业课程, 学生无心学习, 上课出勤率极低, 毕业论文粗制滥造, 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专科三年学制的成了二年, 本科四年学制成了三年。因此让高校承担为就业率的统计主体, 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二、取消现行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的必要性

上述对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高校是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唯一主体体制本身的缺陷。因此, 建议取消由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的体制, 建立新型的统计体制, 改变上述存在的问题, 使高校毕业统计就业率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取消此体制更加有利于高等教育、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改革的。

1. 有利于科学地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的需要。

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 重塑统计的主体, 达到事半功倍、准确掌握就业率状态的最佳效果。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 经历了若干改革发展到今天, 还是出现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政府应该在总结过去统计的基础上, 探索出切合实际的操作体制, 使就业统计工作达到以下效果:一是权威的统计主体;二是科学的统计方法;三是真实的统计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反映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 改变目前就业统计数据五花八门, 让人眼花缭乱, 雾里看花的不良状况, 使我国的大学生就业统计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 有利于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

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 使准确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为政府对高校发展在宏观调控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学生就业是民生之本, 也是各级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学生就业统计具有两个作用:一是对学校的作用, 它可以为学校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规模确定提供依据, 也为考生填报学校的专业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对政府的作用, 它可为政府在高校专业设置、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和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依据。不管是对学校还是对政府, 统计的数据必须是准确、真实的, 否则, 它将影响政府对教育的宏观控制和决策。没有真实的就业率, 就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为此, 改进现行的统计主体, 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 对政府对高校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才能让就业数据真正为教育发展服务。

3. 有利于高校集中精力抓教学内涵发展的需要。

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 使高校回归教学, 集中精力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大学生。高校不应该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应该是政府, 把应由社会承担的就业重担压给高校有失公允, 让高校承担这一责任, 耗去大量精力与财力, 这是不符合高校身份定位的。高校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机构, 而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职业机构。如果高校解脱就业统计为主体的话, 那么, 将会改变目前因就业统计而造成的就业统计失真、教学质量下滑的状况, 让高校一心一意去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的职责, 真正从教育的发展规律, 培养人才的战略出发, 尽全力抓学校的内涵发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建设培养有用的高级人才。

三、构建政府统领、高校配合、第三方机构为主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新体制

鉴于上述现行以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的体制存在的若干弊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取消该体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 构建新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体制是当务之急。为使统计基础数据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笔者不断探索, 建议构建一个以政府统领、高校配合、第三方机构为主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新体制 (以下简称:统计新体制) 。其构建理由如下:

1. 统计新体制实施的可能性。

(1) 借鉴国外第三方机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成功经验。纵观发达国家的教育, 均有较为完善的就业率统计方法和监督机制。美国高等教育的就业统计主体主要由政府专职部门、高校和第三方机构共同承担;英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统计工作由高等教育统计署和各高校共同完成;日本的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主要由文部科学省负责 (6) 。以上国家在大学就业统计方面, 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大学生的就业统计高校不是唯一的统计主体, 并取得较好的统计效果。我国可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改变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由高校单独统计的不科学现状。

(2) 我国2006年以来已有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最近几年教育中介机构不断出现, 有的社会影响和作用不断扩大, 如最近非常活跃的麦可思公司, 麦可思是专业的, 唯一得到政府、学术界、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认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 专精于就业能力测量与评估, 为中国各高校提供基于数据库的就业能力评估报告和教育咨询服务, 帮助高校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结果评价为依据的数据化管理。麦可思公司拥有一支组织完整、分工全面、经验丰富的调查、统计和研究团队, 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方法、技术措施和技术成果, 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和从业经验。诸如此类公司的涌现, 为我国构建第三方机构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设想得以实现。

(3) 这种第三方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 如统计部门的调查队、研究所等, 也可以是商业机构, 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市场调查公司等。这些政府机构具有从事统计工作的专门人才, 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统计手段, 由这些机构承担统计主体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2. 统计新体制应有的作用。

(1) 政府作用。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的问题, 它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应该高屋建瓯地进行统领, 确定统计主体, 制定统计标准, 建立相关法律和保障机制, 建立完善就业统计工作的评估体系, 加强监督检查制度, 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大学生就业统计进行宏观指导, 确保大学生就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高校作用。高校要按照政府制定的有关就业率统计的标准, 做好本校的毕业生就业基础数据采集及统计工作, 做到统计数据完整、准确, 但统计的就业率只能作为学校本身对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参考, 不作为国家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依据。

(3) 第三方机构作为统计主体的作用。第三方机构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 真正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主体。政府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社会中立的第三方机构对毕业生就业进行统计, 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 是由高校自行统计、上报教育管理部门, 加上政府对毕业生就业率与高校招生进行挂钩考核, 这样就业率高与低就与高校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联, 因此以保证客观准确。学校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 由利益参与者提供数据缺乏公信力, 为此, 改变统计主体非常重要, 引入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机构 (7) , 作为毕业生就业统计主体, 可以独立于利益纠葛之外, 它只需向自己的委托单位负责, 只需提供准确客观的统计数据, 而不必为了满足上级的好大喜功进行造假, 更让人放心与信服。当然第三方机构整个统计过程, 要受到政府机构监督和审查。采用第三方机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 高校要做好本校的毕业生就业基础数据采集及统计工作, 全力配合第三方机构对毕业生进行就业统计工作, 提供完整准确的毕业生就业所有信息, 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数据的准确可靠,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及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3. 统计新体制的分步实施。

构想取消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统计主体, 构建由第三方机构进行毕业生就业统计的新体制, 必须要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 建立配套的实施细则和可操作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标准和方法, 使统计模式得以全面实施, 笔者建议采用以下步骤实现新体制的构想:

(1) 政府制定政策和标准。政府要在国内外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科学地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时间、统计的内容、统计的口径、统计的方法等统计方面完整体系, 制定实施细则, 全国统一标准, 这样才能确保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 分类分阶段逐步实施。由于统计新体制的实施, 对统计体系影响较大, 一定要缜密进行, 可先在部分省、部分层次 (本科或专科) 进行试点, 逐步完善统计制度和体系, 不断总结, 待条件成熟后, 再逐步推广。

(3) 加强管理及监督。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采用统计新体制, 政府要建立监督机制, 强化统计过程的管理, 对其实施的各种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确保统计方法科学, 统计数据准确。

四、结束语

事物在变化, 国家在发展, 制定的政策也应随之而进行调整, 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取消现行的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统计主体, 构建新的统计新体制,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毕业生就业统计的不良状况, 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机制, 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数据具有准确性和权威性, 才能真正为政府部门对教育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准确的数据信息, 为我国教育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基础服务工作, 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注释

1 朱治华.就业率统计应设国家标准.法制晚报[N], 2010.1.22

2 段若兰.专家建议:改变就业率统计方式.人民网[N], 2010.8.17

3 钟禾.网络热词隐藏的“玄机”.贵阳日报[N], 2009.8.4

4 就业率失准渲染就业恐慌, 高校视指标为生命.新浪网[N], 2008.1.10

5 admins.就业率虚高, 专家建议改变统计体例.财库股票网[N], 2010.8.17

6 叶桃丽、陈万明.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黑龙江科技信息[J], 2009 (14)

统计毕业 篇8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广东医学院2009届和2010届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方法: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逐一阅读每篇毕业论文,设计数据提取表格,从每一篇论文中提取相应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率、百分比等指标。规定:每一篇论文中只要有一处统计分析方法使用错误即判定为统计分析方法误用,以统计分析方法误用的论文篇数为分子,除以论文的总篇数得到统计分析方法的误用率。

2 结果

基本情况:本次研究共收集了2009届和2010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300篇。这300篇论文中统计学方法使用的基本情况及分布见表1。

从结果可见,所有的论文都涉及了统计描述,其中统计表的使用率达到了100%,而统计图的使用率仅为23%,相比之下,统计推断的使用率仅为62%,而且均属于假设检验的内容,参数估计未见使用。统计推断方法主要涉及t检验、z检验和方差分析以及χ2检验等单因素分析方法,其中,1篇论文用到了线性相关分析;1篇论文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篇论文采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还有1篇论文采用了Meta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误用率及分布:在全部300篇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使用完全正确的论文只有13篇,其余287篇论文均出现一处或多处统计分析方法误用的情形,误用率达到了95.6%。按照统计图误用、统计表误用和统计推断误用分类,每一种类型的误用情况见表2,从结果可见,统计表的误用情况较为严重,达到了95%,其次为统计图的误用和统计推断的误用。

统计分析方法误用的具体情形及分布:按照统计图误用、统计表误用及统计推断误用列出每一种具体误用情形发生的人次及百分比,结果见表3。可见,统计表使用不规范或错误表达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表中同一列数字未对齐、小数位数不一致,达到了93.7%;其次为表中符号表达累赘、不规范,达到了57.5%,主要的问题是表达构成比指标时每个数字后面均带有百分号。统计图表达不规范或错误使用主要是各种统计图之间的错误替代使用,出现频率较高的是用直条图和线图之间的互相替代使用。统计推断方法的错误使用主要问题是采用了行×列表的χ2检验后没有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出现的频率高达53.3%;而用行×列表的χ2检验代替卡方趋势检验也比较常见,出现的频率为22.2%。

3 讨论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完成基础课与专业课后,毕业前的一次知识技能综合考核,对预防医学本科生而言,进行一次完整的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并形成一篇学位论文,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师生比例失调,教师工作量偏大对学生指导不力,加上学生就业压力大分心严重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和考核要求低等原因[2],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呈下滑趋势。

为适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能力,由于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时间偏短,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机会较少[3],较少涉及到论文的选题、设计、结果分析等过程。本次研究发现,多数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系统学习过《卫生统计学》课程,但在具体遇到实际问题时在统计学方法的选择上经常出现误用,尤其是对一些基础的统计学方法使用不当。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其他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同样不高[4,5],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预防医学专业作为应用型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毕业生会经常利用卫生统计学原理及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形成论文作为工作积累及经验交流。由于《卫生统计学》学科本身的特点,短时间内较难理解和领会,为了能在毕业论文中正确使用卫生统计学原理及方法,要求大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多下功夫,将卫生统计学基本知识掌握牢固;同时对部分指导教师而言,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扎实的卫生统计学理论,以便指导过程中对统计学误用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再者,借鉴在答辩时增加质量控制环节与标准[6]的观点,可以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中设置卫生统计学方法使用情况的判定标准,引起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及指导教师的重视,最终使统计学方法得以正确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宏.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7(1):87-89.

[2]张勇,赵勇.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25-226.

[3]金辉,卫平民.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105-107.

[4]李惠萍,项茹,谢伦芳.影响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12):3374-3376.

[5]张青碧,韩知峡,甘仲霖.提高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3):478-479.

统计毕业 篇9

我校2014届毕业生人数共计2980人, 截至2014年8月31日, 落实毕业去向的人数达到2643人, 去向落实率达到91.45%。其中升学484人, 升学率为16.75%;出国和自主创业人数相对较少;工作 (签就业协议及灵活就业) 2157人, 工作率为74.63%。

*去向落实率= (升学+出国+工作) /毕业生总数×100%

一、就业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1. 性别对就业的影响。

将研究对象按性别分为两组, 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上, 不同性别组间就业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13, P=0.474) , 可以认为性别对就业无影响, 结果详见表1.1。

2. 学历对就业的影响。

将研究对象按不同学历分为四组, 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上, 四个不同学历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446, P<0.05) , 可以认为这四个不同学历组之间就业率不全相同, 结果详见表1.2。采用卡方分割法进一步对这四组就业率情况进行两两比较 (α’=0.008) , 发现专科组和本科组间的就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04, P=0.652) , 专科组和硕士组之间的就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64, P=0.353) , 专科组和博士组之间的就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776, P=0.05) , 本科组和硕士组之间的就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451, P=0.020) , 本科组和博士组之间的就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407, P=0.069) , 硕士组和博士组之间的就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4.954, P=0.025) 。对学历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趋势性χ2检验, 结果显示趋势χ2检验统计量为0.567 (P>0.05) , 在0.05的检验水平下, 可认为学历因素与就业率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趋势。

3. 毕业生户籍性质对就业的影响。

将研究对象按不同户籍性质分两组, 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上, 两个不同户籍性质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784, P<0.05) , 可以认为户籍性质对就业率有影响, 结果详见表1.3。

4. 政治面貌对就业的影响。

将研究对象按不同考生类别分为两组, 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上, 两个不同政治面貌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353, P<0.05) , 可以认为政治面貌对就业率有影响, 结果详见表1.4。

5. 学科对就业的影响。

将研究对象按不同学科分为五组, 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上, 五个不同学科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6.894, P<0.05) , 可以认为这五个不同学科组之间就业率不全相同, 结果详见表1.4。采用卡方分割法进一步对这五组就业率情况进行两两比较 (α’=0.005) , 发现药学组和管理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183, P=0.000) , 药学组和文学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415, P=0.000) , 药学组和医学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259, P=0.000) , 药学组和护理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952, P=0.047) , 护理组和管理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757, P=0.097) , 护理组和文学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7.799, P=0.005) , 护理组和医学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10, P=0.235) , 管理组和文学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987, P=0.321) , 管理组和医学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52, P=0.305) , 文学组和医学组之间就业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506, P=0.019) 。

二、就业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为了控制可疑混杂因素的作用, 探讨各可疑影响因素对就业率的独立作用,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就业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向后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 无序分类变量以哑变量代入模型, 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分别是0.05和0.10。对因素分析的变量赋值见表2.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2.2) 显示, 与调查对象就业率情况有关的因素是政治面貌、考生类别和学科。党员与预备党员的就业率高于其他;农村户口的考生就业率显著高于城市户口者;与医学专业考生相比, 药学专业的就业率较高, 文学专业的就业率较低。

三、健全就业体系的若干建言

1. 就业是办大学的重要内涵。

必须把就业工作提高到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和核心内容的高度;应当对各学院、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招生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对各专业的招生数量进行调整。学校的教学改革、科研开发、临床医疗、管理服务都必须服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构建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协调、全员参与、职责分明、灵活高效”的就业工作服务系统。

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核心。

在教学培养环节, 学校每四年对教学计划进行一次全面调整, 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广泛开设公共选修课、增加教学实践环节、设立大学生青苗计划 (与企业联合培养计划) 、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等渠道, 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教学。通过网络等新兴手段将就业指导、职业测评贯穿于整个大学职业生涯体系。

3. 精干的就业队伍是支撑。

学校应高度重视就业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除了校级就业部门的人员外, 各二级学院学生科科长为就业工作具体负责人, 加上每个学院的院级就业专干。组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

4. 启用多样化的信息服务终端。

建立湖南中医药大学就业指导官方微信平台与APP手机客户端, 直接将就业服务传送到学生的手机终端

5. 学生参与全员化。

对就业创业学生组织采取学生会组织+社团“一体两翼”的管理模式, 在每个班设就业创业委员, 每个专业、年级、班级均有分布。逐步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深入、全程辅导的校园就业创业宣传、教育立体网络。

摘要:本文分析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学历、专业、性别等因素与其就业率、就业形式、就业地域及就业单位性质之间的规律;同时给出了相关建言。

关键词:就业因素,毕业生,就业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津.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以天津城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青年与社会, 2014, (6) :282.

统计毕业 篇10

1999年, 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展, 这一举措产生的直接效果, 就是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精英化”格局, 极大地提高了城乡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至2010年,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6.5%, 比1999年提高了16.5个百分点 (1) 。同时, 与美国、印度、韩国等国家一样,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展,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出现了困难。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已有大量文献对智力资源开展了研究, 并产出了一批很有价值的实证研究成果。如曾湘泉、岳昌君、陈成文、吴要武和赵泉、赖德胜等人所做的工作[1,2,3,4,5,6]。除了吴要武和赵泉的研究之外, 上述几个实证文献对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均基于即将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微观问卷调查数据进行, 这种研究设计的优势在于, 能够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从而有利于推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然而, 其固有的缺陷也是明显的:第一, 无法使我们从总体上掌握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和结构的实际变化。如, 分学历层次和院校类型来看, 扩招以来, 哪个层次和类型的大学生数量增加速度最快?相应的, 这种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又会产生何种影响?利用微观问卷数据恐怕很难回答。第二, 由于这些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多是某一年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因此无法总体考察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变化。第三, 由于这些研究只关注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一劳动力增量变化, 没有将增量变化与已有的劳动力存量的数量、结构综合在一起来考虑, 因此也无法帮助我们判断:扩招是否显著改变了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扩招以来, 新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在城乡、行业、职业、地区间的分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也就是说, 有两个重要问题还无法回答: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是太多了, 还是太少了?扩招使哪些行业、职业和地区受惠最大?缺乏对这些问题的总体把握, 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后续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和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合理制定。基于这种判断, 笔者认为, 要从总体上把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和配置状况, 回答人们关心的一些重要问题, 利用公开的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一) 供给数量的变化

要对历年大学毕业生数量进行统计, 首先必须确定采用何种统计口径。目前, 被社会公众和学界广泛引用的大学毕业生数据来源于教育部, 但这一数据的统计口径过窄———只包括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 没有将成人、网络、自考等类型的学历教育纳入统计范围, 这显然会低估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世界银行从2000年开始也对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进行统计, 其统计口径虽然名义上是各种类型的高等学历教育 (Total graduates in all programmes) , 但实际上主要包括普通、成人这两种类型。笔者认为, 应当对所有类型的高等学历教育进行统计, 才能完整地展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 而且, 这一口径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计算公式的统计口径也是一致的。

表1列出了2001-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情况 (2) 。可以看出, 扩招的确推动了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快速攀升, 至2009年已高达960多万人, 比2001年增长了2.48倍。分学历层次看, 增幅最大的并非公众普遍认为的本科生 (增长了3.98倍) , 而是研究生 (增长了4.49倍) , 增幅最小的大专层次也增长了1.69倍。为了将本文的统计结果与教育部、世界银行的数据进行对比, 表2报告了分别按3种不同口径统计的结果, 容易发现, 本文的统计结果不但远高于教育部的数据, 而且也高于世界银行的数据, 这表明统计口径不同会造成大学毕业生统计结果的很大差异。笔者认为, 本文的统计结果应该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扩招后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变化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历年“教育统计数据”;教育部从1999年启动网络教育试点工作, 所以2001年尚无网络本科、网络专科毕业生;2001年无学历文凭考试毕业生统计数据, 2004年教育部取消学历文凭考试, 所以2008年后无学历文凭考试毕业生, 故表中相应数据缺失。

注:教育部数据来源于其官方网站公布的历年“教育统计数据”;世界银行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教育统计数据库”;2003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缺失。

(二) 供给结构的变化

1. 学历结构的变化。

扩招以来, 我国大学毕业生学历结构的变化十分明显:2001-2009年, 大专学历毕业生占比由65.97%下降到51.03%, 而本科占比由31.59%上升到45.12%, 研究生占比由2.44%上升到3.85% (见图1) , 总体上呈现本科、研究生学历毕业生占比逐年增加, 大专学历占比相对下降的态势。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学历结构逐步升级的这一变化规律, 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轨迹是一致的。这一规律, 可能反映了经济发展对更高学历层次大学生的需求, 也可能只是单方面反映了受教育者对更高学历层次的追求 (本文第三部分的分析表明, 我国大学毕业生学历结构的这种变化, 并非是需求拉动的) 。不管怎样, 本科、研究生层次学历大学毕业生的快速上涨, 势必会对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产生相应的冲击。

2.学科结构的变化。

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 近些年文科生之所以就业难, 主要原因是招得太多 (与理工科相比) (1) , 然而, 笔者的统计结果并不完全支持这一观点 (见图2) 。总体看来, 理工科专业规模扩展的步伐并不比文科专业慢, 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 而且近年来同步增长的趋势更为明显:2001年, 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占全部大学毕业生的比重为54.96%, 经历了几年的轻微下降后, 从2005年开始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占比一直稳定在50%左右。分学历层次来看, 在博士和本科层次, 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占比有所下降, 硕士层次基本稳定, 而在大专学历层次, 其占比甚至是在逐年上升的。

3. 培养院校结构的变化。

培养院校结构, 是指在当年毕业的大学生中, 各类型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所占比重状况。可以将我国的高等院校划分为三种类型:本科院校, 大专 (高职) 院校, 其他院校 (包括独立学院和分校大专班等) 。一般认为, 由于本科院校通常拥有更为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办学经验, 师资力量相对更强, 办学经费相对也更充裕一些, 所以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应该更高。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统计中, 有普通本、专科大学毕业生培养院校类型的信息。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 (见图3) , 扩招以前, 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都是由本科院校培养的 (占73%) , 而到了2009年, 只有一半的毕业生来自本科院校。与之相对, 大专 (高职) 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占比则增长很快, 9年来增长了将近20个百分点。另外, 其他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4. 举办者结构的变化。

按举办者类型, 可以将我国的高等院校划分为三类:中央部委所属院校, 地方所属院校, 民办院校。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 我们同样基于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据来分析扩招以来举办者结构的变化。观察图4, 容易发现, 2001-2009年, 地方所属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占比基本没有变化, 相当稳定, 每10个毕业生中, 就有8个来自地方所属院校。而中央部委所属院校毕业生占比则快速下降, 民办院校毕业生占比快速上升, 二者总体上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态势。这一结果表明, 扩招的直接受益者是地方院校和民办院校。用人单位都知道, 在这三类高校中, 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最高, 因此对这一群体有很高的需求, 但是其供给却在相对萎缩, 所以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会遇到很大的就业问题。相反, 地方院校和民办院校的毕业生却会受同群效应的影响, 在就业中遇到很大困难。同时, 上述统计结果也有明显的政策含义:由于地方院校的毕业生是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最大的供给方, 那么要大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重点应关注这一群体。

三、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上一部分, 我们细致展现了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同时简单分析了这种变化可能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下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实际状况又是怎样的, 对大学生就业又造成了何种影响。

(一) 劳动力市场对各学历层次劳动力的需求变化情况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约100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 2001-2011年间, 初中及以下、高中文化程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1) 呈不断上升趋势, 市场需求量较大;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001-2006年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波动中略有上升, 2007年以来趋于下降,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的市场需求量趋于减少 (见图5) 。也就是说, 与扩招以来我国各学历层次大学毕业生供给迅速增加的状况相对, 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却相对下降, 这不可避免会造成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而且, 从图中也能看出, 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大, 表现为2008-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求人倍率大幅度下降, 至2009年降至最低 (0.76) 。而随着国际经济的复苏, 从2010年开始, 对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求人倍率逐渐增加, 但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 仍然只达有0.92的水平。与之相对, 劳动力市场对初中及以下、高中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却一直很旺盛, 且基本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 初中及以下、高中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21、1.14, 远高于大学毕业生。

(二) 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的变化

扩招以来, 我国大学毕业生供给迅速增加, 然而, 对大学生的需求却趋于下降, 劳动力市场中出现了明显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1996-2010年这十余年间, 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了6.24倍, 而初次就业率则降低了21.5个百分点 (见表3) 。结果, 至毕业时未能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 从2006年开始就已突破百万大关。细致观察2001年以来初次就业率指标的变化情况, 容易发现有两个年份的数值变化出现异常, 即2002年和2009年。2002年是扩招后第一批大专、研究生学历大学生毕业的年份, 由于劳动力市场还来不及应对突然出现的如此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涌入, 就业率大幅度下降;之后, 由于劳动力市场开始做出调整, 政府和高校也在不断出台推动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从2003年开始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70%以上的水平, 但是2009年初次就业率却又降低, 再次印证了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的判断。

注:资料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 (1) 中国数据为本文估算所得, 分别是2001年和2009年数据; (2) 2006年数据; (3) 印度数据基于Barro-Lee (2010) 数据库估算, 为2000年和2010年数据; (4) 2002年数据。

四、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

前文已述, 已有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多数只关注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一劳动力增量变化, 没有将增量变化与已有的劳动力存量的数量、结构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因此也无法帮助我们判断:扩招是否显著改变了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扩招以来, 新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在城乡、行业、职业、地区间的分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因此, 还无法回答: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是太多, 还是太少?扩招使哪些行业、职业和地区受惠最大?在这一部分, 笔者集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1.新增大学毕业生对就业人口学历结构的影响。

从图6可以看出, 总体来看, 新增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 (1) , 对就业人口学历结构的影响有限。2001年, 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5.60%, 而到了2009年, 这一占比升至7.43%, 9年来只增加了1.83个百分点。其原因在于, 虽然近年来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 居世界第一, 但是这几百万大学毕业生规模, 与我国庞大的就业人口存量相比 (2009年我国就业人员数量为7.80亿人) , 仍然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同时, 与相似国家相比, 我国大学学历就业人口占比也是很低的。在表4中, 我们列出了金砖国家以及一些转轨国家、东亚国家、人口大国的情况, 可以发现, 在可比国家中, 除了印度、印尼以外, 我国大学学历就业人口占比是最低的。

上述结果表明, 扩招并未显著改变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 目前我国大学生数量仍然不是太多了, 而是太少了。

2.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城乡分布。

扩招以来, 新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在城乡、行业、职业、地区间的分布又有着怎样的变化, 是继续收敛, 还是已经开始展现不断发散的状态?由图7可以看出, 2002-2009年, 虽然期间有所波动, 但是就业于城镇部门的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一直高达88%左右, 并没有呈现向农村发散的趋势。那为什么在大学生就业出现明显困难的条件下, 大学生仍表现出强烈的城市就业倾向?及至目前, 中国的城乡分割仍然十分明显, 获取各种形式的分割性收益, 是大学生就业偏好于城市的直接诱因;然而,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 作为一个典型的大学毕业生, 经过了长达10多年城市指向的教育体制的培养, 无论是在价值观念、知识储备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更适合在城市工作。因为他们长期以来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 由于在农村就业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体现不出作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存在将强化大学生就业偏好于城市的倾向[7]149。

3.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行业、职业和地区分布。

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布是更集中还是更发散了, 即如果将大学毕业生视为一种资源, 那么这一资源分配的均等程度如何。我们利用基尼系数指标来衡量这一资源分配的均等化程度。

我们计算了2002-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分布的行业基尼系数、职业基尼系数、地区基尼系数 (1) (表5) 。第一, 整体上呈现职业基尼系数、行业基尼系数、地区基尼系数的排列状况。这表明我国现阶段, 大学生就业分布呈现职业和行业不平等程度更高 (就业分布更集中) 、地区间分布的不平等程度更低一些 (就业分布更发散) 的趋势;第二, 对大学毕业生总体而言, 从2002年到2009年, 行业基尼系数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职业基尼系数轻微下降, 而地区基尼系数基本保持不变, 说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布在行业上更加集中、职业上日益离散, 地区集中度则比较稳定;第三, 分学历层次来看, 不同学历群体的就业分布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对大专学历群体而言, 职业、地区基尼系数都在下降, 尤其以职业基尼系数的下降最为明显, 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群体的就业分布越来越离散的特点;对于本科学历群体来说, 职业基尼系数有所下降, 但行业、地区基尼系数在上升, 说明这一群体的就业分布仍继续向集中化发展;而研究生就业分布的行业、职业、地区基尼系数则一致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在行业分布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表明研究生学历人员就业选择的集中度仍在加速提高;第四, 分析各基尼系数在同一年份不同学历群体中变化的情况, 可以发现总体上呈现研究生、本科、大专的排列情况, 说明无论是在行业、职业还是地区分布上, 研究生学历人员的就业集中度都更高, 这也与经验观察一致。

以上我们利用基尼系数指标衡量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分布的均等化程度, 接下来的问题是, 大学生更多地倾向于在哪些行业、职业和地区就业,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何。

首先, 从总体上看, 在全部20个行业中, 吸纳大学毕业生最多的3个行业, 在2002年是教育,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这3个行业吸引了46.0%的大学毕业生;2009年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制造业, 吸引了53.8%的大学毕业生, 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不断趋于集中。分学历来看, 不管是大专、本科还是研究生学历层次, 就业的集中度都越来越高, 且行业分布日趋一致。2002年, 按就业量排序, 3个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去向排名前两位的都是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两个行业, 而排名第3位的则有所不同, 分别有制造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009年, 不管是何种学历, 排名前3位的都是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制造业这3个行业。这里,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 2009年制造业已成为吸引大学生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 这对于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乃至向创新大国转变, 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分析历年的数据可以发现, 我国大学毕业生从事的职业非常集中, 绝大多数都从事“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这两个职业, 然而, 分学历层次来看变化趋势又有所不同。具体地说, 2002-2009年, 大专、本科学历人员中从事这两个职业的比例有所下降 (分别下降了14.1和4.8个百分点) , 其中大专学历下降得最为明显;研究生学历人员中从事这两个职业的比例持续增大, 由70.1%上升到83.7%。

第三, 在地区层面, 2002年大学毕业生们优先选择在北京、广东、山东就业, 这3个省份聚集了全国大学毕业生总量的26.4%, 而到了2009年, 排名前3位的北京、广东、上海更是聚集了全国28.3%的大学毕业生。具体分学历来看, 2002年吸纳大专学历人口就业最多的3个省份山东、河南、广东, 共吸纳了全国1/4的大专人口就业, 而到了2009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 共吸纳了全国1/5的大专人口就业, 排名前3位的省份变为广东、浙江、河南。这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日益加剧, 大专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分布也逐渐分散。对本科学历人员的统计分析发现, 2002年他们最倾向于在广东、河南、北京就业, 这3地本科学历就业人口占全国本科学历就业人口的24.1%;到2009年, 排名前3位的省份变为北京、浙江、广东, 所占比例也轻微上升到26.1%, 从就业倾向和所占比例来看, 变化都不大。对于研究生学历人员而言则是日趋集中, 2002年吸纳研究生学历人口就业最多的3个省份北京、广东、浙江, 共占36.4%, 而到了2009年, 位列前3的北京、上海、广东将这一比例提高到了42.7%, 增幅十分明显。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公开的统计年鉴数据, 笔者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配置状况, 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第一, 从供给结构来看, 本科、研究生学历毕业生占比逐年增加, 大专学历占比相对下降;学科结构发展比较平衡;大专 (高职) 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占比快速上升, 这隐含着质量下滑的风险。

第二, 与扩招以来我国各学历层次大学毕业生供给迅速增加的状况相对, 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却相对下降, 这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困难, 而且, 与其他群体相比, 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更容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第三, 扩招并未显著改变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 与金砖国家以及一些转轨国家、东亚国家、人口大国相比,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数量仍然不是太多了, 而是太少了。

第四, 扩招并未改变大学毕业生偏好于城镇部门就业的倾向, 就业于城镇部门的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一直相当高, 并没有呈现向农村部门发散的趋势。

第五, 大学毕业生在行业、职业、地区间的分布, 仍然呈现很高的集中性, 但是近年来也表现出一定的发散趋势。

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十分明显:一方面, 应继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改善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另一方面, 通过适当干预改善大学毕业生的配置状况十分必要, 政府应继续出台相应政策, 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 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到农村、到紧缺行业和职业就业。同时, 笔者认为, 目前更为重要的是, 应认真思考已经积累的这些人力资本, 到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应当如何使用和发挥这些人力资本的作用, 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尤其是不能因为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定困难, 就一味地责备扩招。美国、印度等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出现过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展, 也存在明显的知识失业现象。但这些国家认识到, 高等教育人口的快速增加, 也意味着使用这一要素的成本也更为低廉, 从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来大量使用这一相对低廉、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今天的美国成为创新大国、印度成为软件强国, 可以说与多年前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展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 2004 (06) .

[2]岳昌君, 等.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4 (11) .

[3]陈成文, 谭日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04) .

[4]陈成文, 汪希.就业储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10) .

[5]吴要武, 赵泉.高校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经济研究, 2010 (09) .

[6]赖德胜, 等.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上一篇: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下一篇:农村土地地籍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