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世界杯元年

2024-07-24

互联网世界杯元年(精选四篇)

互联网世界杯元年 篇1

全球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发展一直被人们普遍看好, 因为随着人口逐步老龄化, 从医疗视频APP到各种监视器, 再到各种医疗健康相关的互联网APP长期呈增长趋势。但这种近50%的年增长率是否仍可持续?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 (GVR) 已连续多年研究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根据GVR的最新研究数据, 互联网医疗市场将在短短5年间实现爆发式增长, 并在2020年达到近500亿美元市值。报告称, “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不断增加, 使得占人口中很大比例的人群无法负担医疗服务。因此在未来6年中, 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需求预计将大幅增加。另外, 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 3G和4G网络用户的增多, 预计也将增加人们对远程医疗服务的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以及与生活方式改变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长, 人们对实惠且方便的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会变得愈加紧迫。”

该报告指出, 互联网医疗设备设计者和制造商正踌躇满志, 准备将一波新的产品推向市场, 因此供应量也将很快与需求同步。在短期内, 疾病监控类设备将成为市场的主体 (2012年该类产品的市场收入为12亿美元) , 其他产品的需求量也将升温, 有助于推动市场达到预期增长。

当然, 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 安全和隐私将是前进路上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 这些问题将不复存在。报告的主要发现包括:

慢性疾病管理是疾病监控服务市场的最大贡献者, 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市场对它的需求尤甚。急诊后治疗市场占到了2012年整体疾病监控服务收入的19.5%。

诊断服务在发展中市场更为普遍, 而当这项服务越来越普及的时候, 预计将更大程度上, 方便当地民众获得这项医疗保健服务。

移动运营商在2012年占据了整体市场份额的48%, 其大部分收入来自疾病监控服务, 如独立的老龄化解决方案。

到2020年, 医疗服务供应商市场的增长速度预计将会低于全球平均增速, 其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45%。报告写道, “用户对于可靠性及监管支持的有效性比较担忧, 行业利益相关者驱动盈利的能力就至关重要了。”

北美地区领军全球市场, 占2012年市场总收入的33.5%。其最高的需求源于监控服务, 由于慢性疾病日益增长的发病率, 使得其对于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的需求越来越大。

2015,互联网+元年 篇2

无论互联网+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已体验到它带来的好处,从生活到工作,从教育到娱乐,你一定接触过互联网+, 如手机购物、叫外卖和打车等。就连我这个不太接受新科技的保守派而言,在知道“互联网+”这个词之前,我就开始享受手机预订和支付、请推拿师上门的服务。 对于久坐电脑前的我,去医院推拿科的费用虽然可以进医保,但每次排一两个小时队而只能接受20分钟理疗来说时间成本太高;而去私人推拿机构又不得不办卡充 值,要么担心这个店面关张,要么担心熟悉的技师跳槽,还担心自己搬家或换工作后去这家店就未必方便了。互联网+时代的上门服务,对于大多数都市人而言就是 福音,我利用微信某个推拿公众号预约推拿师,上面会显示技师的头像、性别、年齡、从业经历和之前用户评价,以及离我的距离和有空的时间,我第一次感到自己 有了选择自由,哪怕收费是医院或实体店的2倍,至少我只需在办公室空出三刻钟即可,不用担心其他问题。后来,我又用手机App分别请厨师和保洁员到家服务,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我不知道今后互联网+会发展成什么样,至少现在先享受一下红利吧!

2013开启互联网金融“元年” 篇3

“三马”联手

将时间回溯到2012年8月24日,中国平安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马明哲宣称将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联手,共同建立合资公司,合作试水互联网金融。马明哲表示:“网络上的虚拟价值是存在的,可以把线下的保险搬到网上。我和马云、马化腾经过多次交流,大家同意做个尝试。”

商界知名的“三马”,为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令中国金融业和互联网行业皆为之一振。如果说互联网与零售的结合已创造出了一天200亿的“电子商务”神话,那么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将会构建出怎样的商业图景?这无疑是个令人兴奋的话题。

马明哲没有进一步透露“三马”合作的具体细节,但大概勾勒了当前合作的框架,其中颇为重要的一点,是“互联网销售的不仅是保险,而是一整套综合金融服务”。

不妨对此进行一个大胆假设:“三马”的新公司将在互联网上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即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通过阿里巴巴、腾讯的社交网络及淘宝支付宝的网上数据中心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毕竟,阿里巴巴和腾讯有着互联网基础用户,而支付宝有着庞大的交易吞吐量。当前,马云、马化腾旗下公司均已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界的“二马”和金融业“小马哥”能够擦出火花,无疑是互联网金融前景的最好注解。

京东紧追

“三马”的强强联合并非“一骑绝尘”,细心的产业人士注意到,另一电商巨头京东商城亦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012年11月27日,京东商城供应链金融服务浮出水面。京东商城首席战略官赵国庆表示:未来的商业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而供应链金融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运营能力,通过资金流带动整个链条不断向前滚动,可以实现供应链的有机整合。因此京东商城将与中国银行在技术、服务、品牌、资本等方面全方位合作,以专业资本运作实现产业链繁荣。

京东商城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整合了商城供应商评价、结算、票据处理等系统,以及网上银行、银企互联等电子渠道,是面向全部“商城供应商”推出的一整套综合型金融服务平台。据悉,京东商城将提供针对采购、入库、结算前、扩大融资的四方面产品,覆盖广泛,类型丰富,得到了大量合作伙伴的认可。

通过京东商城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具体服务内容,人们不难看出,京东的服务内容在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委托贷款融资、协同投资、信托计划等方面,涵盖了采购、物流、结算等多个金融环节,并将触角从上游供应商延伸至消费者端,这样的布局,使京东商城的供应商在资金、物流遇到问题时,可以在业务体系中寻找到解决方案。

赵国庆精准诠释了构建该系统的现实意义:“京东商城供应链金融为京东及其供应商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发展动力,盘活库存并加速资金周转,从而解决供应商资金短缺的问题。”

银行“触电”

与电商巨头的动作遥相呼应,2012年多家商业银行纷纷涉足电子商务,加入互联网金融开拓者的行列。

春江水暖鸭先知——热衷网购的“剁手族”们恐怕是最早感受到上述变化的一群——以往辗转反侧、饱受各家网银系统蹂躏的支付过程正逐渐变得简洁明朗。各大银行的网络支付优惠纷至沓来,商业购物网站们争先恐后地打出“无需开通网银即可完成支付”等快捷支付温馨提示……种种转变让网购者们提前感受到了银行电子支付的春天。

各大银行不约而同地发力网上支付,似乎印证了传统金融行业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微妙情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被反超”的压力与不安正促使其面向互联网领域主动出击。

商业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及政策优势,在用户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加之结算、清算、信贷等业务都已经有现成的IT基础构架作为支撑,所以业内人士指出:银行若能将资金与诚信度优势搬到电商平台,并继续发扬光大,其市场主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银行高管们紧锣密鼓切入互联网金融的行为并不代表互联网金融会终结银行时代,其更多反映的是金融界“居安思危”的意识。

从长远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确有反超传统金融模式的可能性,但时间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而且要基于现有银行服务体系不作改善的前提。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首先应当针对现有业务模式进行创新,并适应客户交易习惯的变化。当前,互联网与银行业务融合的主流趋势必将促使银行转变传统生产方式,从结构上改变依靠节点型的专用资本。银行要学会运用网络化的社会资本,这是未来结构转型的关键。

快捷支付

其实在2012年之前,互联网金融已暗藏汹涌之势,日益普及的网上银行是最好的佐证。然而网银仅仅是金融互联网化的一个开始,金融与互联网两者深度融合的浪潮还未大规模爆发,基于融合产生的商业模式创新及金融链条重构,亦为人们所期待。

《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这个数字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低迷背景下,电子商务引发的互联网金融仍在以强劲速度增长。在此过程中,“快捷支付”成为近年支付领域的关键词。

2011年4月18日,支付宝公司宣布,联手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10家银行推出“快捷支付”,通过这个快捷支付平台,用户无须开通网银,可以直接通过输入卡面信息快速地完成支付。也就是说,支付宝绕开了网银交易额度限制。

众所周知,网银受银行、银监会和各种安全政策限制,发展缓慢,很难及时跟上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快捷支付流程简单快捷,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环境下完成支付,所以顺利覆盖了Mac等小份额市场操作系统和非基于IE内核的Firefox、Chrome等浏览器用户,并为手机支付的爆发提供了基础。

nlc202309032237

此外,支付金通过“快捷支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受制于银行网银限额的被动局面,消除了多家银行下调网上支付交易额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的是,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变化,“蝴蝶效应”般影响了整个网络支付环境。

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在“11.11”光棍节当日销售额达到191亿元,同比增长260%。而根据支付宝发布的数据,其中“快捷支付”交易笔数占到支付宝全部交易数量的45.8%,鼓励用户提前充值带来的余额支付占到了31%,而传统的网银支付一全部银行渠道加在一起,仅仅占比23.2%。

支付宝方面透露,目前支付宝“快捷支付”的用户数已突破1亿,成为国内网上支付体系的重要补充,支付宝“快捷支付”合作银行已经超过160家,覆盖了国内所有的主流银行。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1-2012年中国互联网支付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有46.7%的互联网支付用户使用过“快捷支付”,而同期通过第三方支付跳转网银进行支付的用户仅占41.7%。

一系列数据令人们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核心是信息,而非真金白银。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态的推陈出新,互联网金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亦代表了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趋势。

P2P网络借贷

互联网金融的另一典型创新模式是P2P(peer-to-peer lender)网络借贷。其即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而是被称之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或“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第三种金融运行机制。

作为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其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的特点,可使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联系匹配,而不需经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第三方中介。

当前,P2P已经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2006年成立的美国Prosper公司有125万会员,促成了3.07亿美元的会员间贷款。2007年成立的美国“Lending Club”公司以Facebook为平台做会员贷款业务,到2011年贷款总额高达5.9亿美元,利息收入5100万元。

与传统的投资渠道相比,P2P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具有收益高、风险低、资金门槛低、省时省力等众多特点。上海首家获得金融信息服务经营资质的P2P相关企业平台名为“诺诺镑客”。诺诺镑客依靠自身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独有的四大安全保障体系,为人们提供全新的理财模式——“e诺千金”。

与传统理财模式相比,“e诺千金”具有风险小、收益高的优势,是投资理财的绝佳选择。其预期年收益为12%,每月返息1%,本息无忧,最低投资门槛仅为5万元,投资期限为3~24个月不等,适合每月有固定资金流动需求,并有中长期投资理念的理财人士,可帮助其实现更稳定、更可观的财富增值。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逐渐增强,稳定便捷而又安全可靠的投资模式愈发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类似“诺诺镑客”这种稳定而又高收益的理财模式,无疑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

新产业 新金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一轮创新都肩负着缔造与摒弃的双重任务,用户在感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模式革命时,也将面对新事物催生的一系列转变。

“过去都是金融精英阶层在做贷款,将来则是老百姓人人可以自己做金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曾公开表示,互联网技术在未来银行业创新发展中,可能如空气之于人一样不可或缺。

当大规模支付需求产生时,互联网企业率先满足了这一需求,成就了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企业;此后,当小公司利用网络进行销售成为主流时,小微贷款网站开始有了用武之地;而未来互联网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是大经济体也更依赖于网络,面向大公司的网络金融新模式随之诞生。

目前,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正在削弱银行作为社会支付平台的地位;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则威胁着银行生存的根基——存贷中介功能。不过。互联网和金融业的融合要真正实现“1+1>2”的效应还需要时间,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严重依赖于整个社会的“互联网”化进程。而随着网络经济逐步蚕食传统商业市场,敏锐的商业人士已经开始考虑:在新经济格局和新科技创新模式下,该如何建立一套与新产业相对应的新金融体系?

专家指出,首先要建立一个新金融的组织体系,其中特别需要创业投资、天使投资、企业基金、科技租赁、科技担保以及互联网和金融的参与。

其次要发展新金融产品,新金融产品包括股权质押贷款和其他的风险分层技术等一系列工具和创新,只有这样,才使得众多组织、众多新产品等资源形成组合。

此外,资本市场在新金融组织体系和新金融产品体系中能够起到纽带和杠杆的作用,没有这样的纽带和杠杆作用,新金融组织、新金融工具无法组合。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要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在“门当户对”的情形下,以新产业带动新金融,以新金融促进新产业。

2014:互联网创世纪元年 篇4

2014年是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年,从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提供服务开始,中国互联网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一次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时全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数62万人,CN下注册的域名4066个,WWW站点约1500个。而2013年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突破6亿人,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中国互联网发展成果斐然。

20年时间,中国互联网已成为国际互联网最大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开发技术与社会普及水平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接入方式的多元便捷,获得信息更加及时、畅通,丰富的网络终端产品等技术进步加快了网络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重点已从技术手段转向传播方式,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网民总数的增长使得社会更加丰富和多元,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娱乐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与组织协作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这一切又不断加快了整个社会对于互联网的认同与接受。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与改变着当代中国。经济方面,在线消费、贸易、理财等业务蓬勃发展,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3家,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互联网为中国不断催生新行业、创造新机会,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带动了诸多传统产业再次繁荣。在政治与公共事务方面,互联网加快了政府信息化进程,提高了服务速度与质量,完善了公共关系管理,推进了社会言论的开放与民主法治化进程。

当前,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互联网发展瓶颈仍较为突出。比如,自主创新能力弱,区域和城乡差异明显,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网络安全形势严峻,以信息化驱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远未实现。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习近平主席担任组长,他在成立大会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显示了中国发展互联网、推动信息化、保障网络安全的国家意志和加强顶层设计的决心。

上一篇: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下一篇:死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