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反应临床分析

2024-09-01

输血反应临床分析(精选十篇)

输血反应临床分析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800人份输注含白细胞血液制剂的输血资料, 其中悬浮红细胞1500份, 全血类240份, 冰冻血浆260份;本研究选取的数据资料均未对研究结果造成严重影响,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2 方法:

(1) 所有入院进行输血患者的血液袋上均配发一张反馈卡 (记录输血不良反应) , 临床医师根据输血者的实际情况填写资料, 并将血液袋定期交给血库或者血科;或者可以将反馈卡经过医院输血科、血库向采学供应机构进行输送并予以不良反应情况统计;临床医师及时回访, 通过查阅患者病历、输血不良情况记录表等相关资料对未及移交反馈卡的医院进行统计和分析。 (2) 对血液制剂进行分类, 可分为白细胞类血液制剂悬浮红细胞、全血、冰冻血浆。 (3) 采用赛尔金公司生产的白细胞过滤器, 于血液收集后的6~8 h行去白细胞类血液制剂制备处理, 即去白细胞全血、冰冻血浆、悬浮红细胞等血液制剂。

2 结果

本组样本中, 输注悬浮红细胞1500人份, 其中存在输血不良反应共27人份,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80%, 可分为6人份荨麻疹, 15人份发热, 3人份不规则抗体阳性, 3人份其他;全血240人份, 其中存在输血不良反应共13人份, 其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为5.42%, 可分为4人份荨麻疹, 6人份发热, 1人份不规则抗体阳性, 1人份其他;冰冻血浆260人份, 其中存在输血不良反应共2人份, 其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为0.77%, 可分为1人份荨麻疹, 1人份其他。三种输血制剂中, 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概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全血、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

3 讨论

本研究中发现, 含白细胞类血液制剂的输血不良反应率为7.99%, 略低于国内外相关报道9.28%[2]。考虑上述结果的产生可能与以下各因素有关: (1) 部分为轻微的输血不良反应患者, 而临床医师未能够在及时处理此类患者后予以记录; (2) 在输血前进行给药治疗, 继而造成输血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 (3) 临床医师自身经验不足、专业素质欠佳, 其未能够正确认知输血不良反应。本次研究选取的资料主要以溶血反应、变态反应、发热为主, 较少记录其他的不良输血反应。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 全血类输血不良反应率为5.42%, 同相关研究报道中的数据资料相似, 其中冰冻血浆输血、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80%、0.77%。长期的临床研究数据结果显示, 全血类的输血不良反应率较之于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两种血液制剂更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未分离的全血, 尤其是新鲜的全血, 含有较为丰富的白细胞类物质, 国内外相关研究中指出, 出现白细胞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约在6.49%~14.54%[3]。而在悬浮红细胞制剂中, 含有较少的血浆和白细胞, 且其冷冻血液样本的过程中会破坏或者削弱血浆蛋白抗原以及白细胞抗原, 因此, 其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基于上述原因, 为降低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 采用成分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相关研究证实, 输全血患者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NHFTR) 的概率显著高于输红细胞悬液的患者[4]。而上述结果的出现与全血中悬浮红细胞的含量远低于白细胞、血小板的含量有关, 因此, NHFTR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者输血后发生输血发热反应的概率也相对较高;此外, 部分献血者的体内含有封闭的抗体 (HLA抗体) 、白细胞凝集素, 此两种物质与接受输血者体内的白细胞发生作用后, 同样可以造成发热反应的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FNHTR) 的发生率同输注白细胞的数量、速度均存在一定的关系, 存在两次以上输血患者的FNHTR发生率更高, 且同输血次数呈正比例关系。提示去白细胞血液制品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FNHTR发生概率, 受到样本量等因素影响, 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 通过对不同类型血液制剂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 可知采用成分输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而予以白细胞去除后的成分输血可进一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血液制剂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800人份输注含白细胞血液制剂的输血资料, 其中输注悬浮红细胞1500人份、全血240人份、冰冻血浆260人份, 分析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 本组血液样本中, 输注悬浮红细胞中存在输血不良反应共27 (1.80%) 人份;全血中存在输血不良反应共13 (5.42%) 人份;冰冻血浆中存在输血不良反应共2 (0.77%) 人份;三种输血制剂中, 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概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全血、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结论 成分输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血液制剂

参考文献

[1]徐应芳, 许广芳, 吕春菊.83例输血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2 (6) :136-138.

[2]孙春霞, 洪雅华, 赵群益, 等.2008-2011年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12) :1246-1247.

[3]滕方, 张燕, 孙桂香, 等.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15 (3) :282-289.

临床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紧急预案 篇2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过敏反应:

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4)异丙嗪25MG入壶;(5)10%葡萄糖酸钙10ML入壶;

(6)对反复发生热性输血反应,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发热反应:

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2)重症: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等治疗。溶血反应:

1、症状: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疼、头胀、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或显示输血疗效不佳。重者表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创面渗血,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2、治疗:抢救重点在抗休克、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1)可适当补液,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新鲜同型血浆以增加血容量。

(2)使用盐多巴胺、重酒石酸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以升高血压及扩张肾血管。(3)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等。

(4)出现少尿时在纠正血容量后适当用20%甘露醇、呋塞米促进利尿。

(5)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6)明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用肝素治疗。

细菌污染:

1、症状:这类输血反应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为一般发热反应,重者即使输入少量也可立即引起寒战、高热、烦躁、休克、尿闭等剧烈反应。

2、治疗:

(1)立即停止输注。

(2)抢救以抗感染和抗休克为主。

(3)及早使用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大剂量为宜。在菌种未明确前,可先用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

(4)将袋内剩血离心取底层直接做涂片染色和病原体培养。

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24小时内输血量超过2500ml,称大量输血。

1、循环负荷过重:如输血过多过快,常在输血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紫绀、泡沫样血痰等肺水肿征象。应立即停止输血,按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紧急处理。

临床输血反应的调查分析 篇3

【关键词】临床输血;不适症状;悬浮红血球

临床输血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目前临床输血已经产生了多种输血方式和输血制剂,给人们的生活与生命带来了重大的改变,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输血后的不适症状对病人机体造成的影响。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1]。通常的输血后不适症状表现为头痛、发热、过敏、恶心等。

现搜集本单位近几年来128例输血病人案例,包括病人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等相关信息,排除本身患有血液疾病的病例。针对产生输血后不适症状的病人进行观察,分析产生这些不适症状的原因,探讨减少输血后不适症状的方法,为在今后的临床输血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输血案例资料

1.1案例基本信息搜集本单位近几年来128例输血病人案例,其中男性病人67例,女性病人61例,病人年龄在半岁到89岁之间,所有病例均无血液类疾病,病人主要来自普外科、血液科、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科等科室。收集128例病人的输血记录,重点是病人输血量、输血类型、输血后不适症状的记录,以及病人产生不适症状后的血液复核检测相关数据。

1.2血液制剂类型128例输血病人输血的血液制剂包括新鲜全血、新鲜冰冻血浆、悬浮红血球、机采血小板、去除白细胞悬浮红血球和自体全血[2]。

2方法

对于输血后产生不适症状的病人,护理人员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对发生不适症状的病人血样进行复核ABO正反定型与Rh(D)定型、相容性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以及不完全抗体检测[3]。

3结果

通过对产生不适症状病人的有关血液复核等试验,发现病人出现的不适症状主要包括发现发热症状32例,过敏症状96例,其他输血不适症状都较轻微,并均能在一个小时内完全消失。

对于128例输血病人输血的血液制剂信息的搜集统计,其中新鲜全血4例(3.13%),新鲜冰冻血浆81例(63.28%),悬浮红血球35例(27.34%),机采血小板6例(4.69%),去除白细胞悬浮红血球2例(1.56%),自体全血0例(0.00%)。输血次数分为1,2,3,4,5的病人中出现不适症状的病例分别为4例(3.13%),11例(8.59%),19例(14.84%),38例(29.69%)和56例(43.75%)。

4结论

病人输血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及发热。通过上述的实验统计结果可知,病人输血次数的多少与出现不适症状的概率成正比,输血次数越多的病人越容易出现不适症状。同时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病人输血后出现不适症状与所使用的血液制剂也有一定的关系。

由上述结果可知,最容易使病人输血后产生不适症状的血液制剂主要是新鲜冰冻血浆(63.28%)和悬浮红血球(27.34%),在日常输血中应当尽量减少这两种血液制剂的输注。由结果可以看出,经过洗涤去除白细胞的悬浮红血球的不适症状产生率明显低于悬浮红血球,因此在红细胞输注时可以考虑洗涤红血球代替悬浮红血球,自体全血最为安全,基本可以认为不会产生不适症状。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输血后产生不适症状与所输血液中的白细胞有直接关系。

5体会

在实际的临床输血中,首先应当提前预防病人输血后产生不适症状,在输血前要详细了解病人病史,病人可提前服用抗过敏药物等。在输血过程中可使用非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白细胞过滤器等技术[4]。目前,由于白细胞与输血后病人产生不适症状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去除过滤白细胞的血液技术应当作为输血方面医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其次,通过对128例病人输血后不适症状的观察发现,自体全血是最为安全的一种输血方式,在臨床输血中,应当尽量采取自体全血的输血方式,尽量减少采用含白细胞成分的血液制剂进行输血。

总之,输血后的不适症状要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同时在临床实际中,我们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来减少输血后不适症状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陈富臻.对输血不适症状的调查及分析[J].医学检验,2011,8(08).

[2]黎海澜,焦伟,刘晓芳,等.输血反应270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03).

[3]陈江,代琼,罗立.11407例输血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12).

输血反应临床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的4862张输血回报单, 对其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并探讨其控制措施。

1.2 统计方法

对4862张输血回报单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4862张输血单中, 共出现了21例不良反应, 其发生率为0.43%。其中及时通知输血科的为4例, 其余16例已经填写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其中4例已经通知输血科的不良反应患者, 后经过鉴定提供血液的血型相符;血液血清胆红素含量、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经检查, 也均正常;剩余血液进行细菌培养, 分别进行了4、20和35℃培养无细菌生长。见表1。

3 讨论

3.1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

其中患者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有:①过敏, 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输血或者妊娠中导致抗体Ig A的产生, 那么在再次进行输血时, 就会导致出现严重反应, 另外也会因为Ig E抗体特异性导致的过敏性体质引起。其中在以上分析中, 过敏反应在不良反应中占有的比例为76.2%, 可见其在临床中存在的非常普遍。在以上16例过敏反应患者中, 有2例患者是因为在第一次输血中就已经出现了轻微不良反应, 但是并没有得到重视, 因此也就导致二次输血中其不良反应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 会伴随着呼吸困难的出现, 在以上患者中就有3例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②发热, 引起患者出现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多种微量物质所致, 例如细菌物、蛋白质等。另一方面原因是因妊娠、器官移植或者输血等导致抗白细胞抗体、血浆蛋白抗体或者抗血小板抗体的出现, 从而在再一次进行输血的时候, 出现了免疫反应[2]。③溶血反应, 其最常见的原因也就是ABO血型不合, 另外还有A亚型、Duffy血型以及Rh血型等。以上4例已经通知输血科的不良反应, 均对溶血反应进行了排除, 后经判断主要为发热反应。因此以上患者未出现1例溶血反应。

3.2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

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之后, 就要立即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从而确定其主要原因, 不同临床表现的处理措施也不同。

①过敏反应。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如果症状较轻, 可继续进行输血, 但是一定要严格进行观察, 可以采用盐酸异内嗪等抗组胺药物或者0.5 m L 1%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如果症状较重, 那么就要立即停止输血, 建立静脉通道, 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一旦发现喉头水肿可能会对生命造成一定威胁, 就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如果患者出现休克, 立即采用20 mg阿拉明容在500 m L的5%葡萄糖盐水中, 进行静脉滴注, 如有必要, 可以进行心肺功能监护[3]。②发热反应。在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后, 立即通知输血, 并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同时注意对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样以及输血器具进行保留, 以便查找病因。如果患者出现高热症状, 则需要给予患者进行物理降温, 出现寒战, 主要对患者进行保暖, 同时给予进行肌内注射25 mg异丙嗪。并对患者的临床体征严密进行观察, 频繁对患者体温和血压进行测量。③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 同时对其血型进行核对, 重新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根据患者的尿量和尿色, 对其生理盐水以及葡萄糖盐水进行选择, 实施静脉滴注。给患者配合相同血型新鲜血液200~400 m L进行输血;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施对症治疗。

3.3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控制措施

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控制上, 首先要对供血站和临床医疗人员的工作者的输血质量管理意识进行加强, 其中血站工作人员在血液采集中, 要对献血者进行仔细的询问;在血压采集中, 要对其环境空气进行消毒, 同时对献血者的抽血部位仔细进行消毒, 保证血液采集、储存以及运送为“冷链”[4]。同时临床医务人员在进行输血过程中, 要严格依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 把患者的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认真的做好, 对输血者的所处环境以及输血部位均认真进行消毒。在把血液取出过程中, 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将其输完, 杜绝出现一次取出多袋, 以免在室温下进行长时间的防止, 对其血液“冷链”完整性进行影响。同时要提高临床输血的合理性, 严格禁止进行不必要的输血, 以能够对患者的输血风险进行最大化的降低[5]。其次还要对手术患者术前采血保存式自身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以及稀释式自体输血进行提倡, 这些输血方式的可以对输血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出现, 进行一定的减少, 从而对输血安全性进行有效的提高, 确保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性。最后在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之后, 一定要迅速的减慢或者停止输血, 采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对其静脉通路进行维持。医护人员要立即对患者的输血史、临床表现以及妊娠史进行详细的了解, 以能够对其原因进行初步诊断, 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6]。同时还要填好《输血反应回报单》和《临床输血反应处理记录表》, 并将其返还到输血科进行保存。为了能够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最大化的减少, 输血科人员每月还要对其返还的输血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 并将其结果上报到医务科。医务科人员则需要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以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避免或者减少, 提高输血安全性。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普山, 叶汉深, 陈漫标.临床回报输血不良反应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 (7) :824-825.

[2]邱威, 黄玉香.输血不良反应8532例情况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 (1) :167-168.

[3]李小平, 李红霞, 袁学文.输血不良反应6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32 (8) :263-264.

[4]刘燕明, 郭文敬, 宫济武.老年患者临床输血安全性的分析与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 31 (8) :1264-1265.

[5]尤柳霞, 郑小蔚.我院2007年-2009年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和分析[J].海南医学, 2010, 21 (4) :468-469.

输血反应临床分析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36-02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是急救和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静脉输血的目的是补充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增加机体抵抗力,增加蛋白质,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去除有害物质。但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輸血反应及并发症,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必须尽力防治。在输血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掌握临床常见输血反应的表现和防治措施,一旦发生能及时正确处理。本科于2014年2月收治一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遵医嘱予输血小板时发生过敏反应,经过及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0岁(住院号为52365)因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4年余反复头痛半年余,再发口腔血疱1天入院。查体:体温36.5摄氏度 脉搏116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10/60毫米汞柱 神清 重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全身皮肤黏膜散在淤点淤斑。无肝掌 蜘蛛志,口腔内颊黏膜和舌体可见多发大小不一0.5CM*0.3CM-1CM*2.5CM的血疱,咽红,扁桃体不大,无脓性分泌物。既往:否认“肝炎”“伤寒”“结核”传染病史,无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既往有多次输血,成分输血。 辅助检查:2014年1月11日本院查输血全套:爱滋病毒抗原/抗体联合检查0.16S/CO 梅毒螺旋体特意性抗体0.1S/CO 梅毒螺旋体抗体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阴性 E抗体阴性 核心抗体阴性 核心抗体IGM阴性 丙性肝炎病毒抗体阴性 急查血常规:白细胞 1.72*109/L 中性细胞比率18.64% 淋巴细胞比率79.14% 红细胞 0.97*1012/L 血小板2.0*109/L 示重型再障,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不愿行积极免疫抑制治疗,近半年来只要求申请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血小板低下,现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若并发消化道或颅内等脏器出血危及生命,随时有生命危险,告病危,密切观察病情,患者家属理解。2014年2月11日17:55同型浓缩红细胞2U,血小板1U到,交叉合血无凝集溶血,患者无胸闷寒战不适,查体T37.0C BP 100/64MMHG,神清,心率108次/分,律齐,无杂音,为预防输血反应,予输血前地塞米送静推,继观输血过程中病情变化。19:48血小板输注中,患者诉皮肤瘙痒,无畏寒寒战腹痛,查体:T37.0C BP100/60MMHG 精神可,全身可见散在皮疹,双侧大腿为甚,考虑过敏。立即调慢输血速度,予以“葡萄糖注射液20ML+葡萄糖酸钙1G+维生素C0.5MG”静推抗过敏,继观病情变化。21:00血小板顺利输完,继续予以同型浓缩红细胞2U输注。患者未诉皮肤瘙痒,无畏寒不适 T37.0C 心率108次/分,律齐,无杂音,精神可。2-12 0:30同型浓缩红细胞2U顺利输完,未诉皮肤瘙痒,无恶心呕吐。查体:T36.9C 心率108次/分 律齐 无杂音,精神可,未见皮疹。

二护理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注意患者有无心慌,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做好抢救药品和物品的准备。观察皮疹消退情况,观察有无新皮疹出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心理护理

输血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患者及家属非常恐惧,焦虑,影响治疗和护理质量,容易产生纠纷。因此,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和家属多沟通,使之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输血不良反应,消除误解,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3对症护理

患者病危,绝对卧床休息,保持个人和环境的清洁。重视口腔卫生,对各种穿刺,注射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注射完毕延长按压时间。动态观察皮疹颜色,形态,大小的变化,观察局部有无渗出,破溃,有无新发皮疹,有无合并感染。患者过敏反应轻立即予以减慢输血速度,调至10-15滴/分,禁止绕抓,避免感染。出现过敏性休克时可参照青霉素过敏休克的处理方法,立即停止输血,就地平卧,抢救,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给氧气吸入或面罩给氧,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最好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立即予葡萄糖酸钙稀释后静推,若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患者全身皮肤黏膜散在淤点淤斑,口腔内颊黏膜有多发大小不一的血疱,血小板低,应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有无恶心呕吐头痛不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饮食护理

禁食辛辣,刺激,海鲜,鱼虾等易致过敏的食物,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保证生长发育需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小便通畅。

三讨论

本例患者曾多次输注血小板和红细胞悬液,本次发生过敏反应,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患者为过敏体质,对某些物质易发生过敏反应,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可以和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成抗原而致敏。2,供血者血液中的变态反应性抗体或在采集血液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和食物,随血液输给受血者,一旦相应抗原接触,即可发生过敏反应。3,多次输血者体内可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发生过敏反应。因此,采集血液时勿选用有过敏史的供血员。供血元在采集血液前4H不宜食蛋白质食物,可用清淡饮食或饮糖水,对有过敏史及需多次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发生过敏反应时,按反应程度给予对症处理。轻度反应,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钙等,用药后症状可缓解。中重度反应者,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喉头水肿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给抗休克治疗。

参考文献

输血反应临床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9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输血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患者168例, 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规定标准, 患者在输血1~2h内出现发热、寒战等不良反应, 并伴随头痛、恶性呕吐、面色苍白以及心跳加快等症状, 均已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其他原因引发的输血反应。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84例, 其中男48例, 女36例, 年龄为8.7~78.9 (平均37.39±2.48) 岁;其中多次妊娠患者17例, 血液病患者12例, 肾病患者6例, 恶性肿瘤患者15例,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7例,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例, 其他患者9例;所输血液类型方面, 全血17例, 白细胞34例, 去白细胞的红细胞6例, 血小板15例, 血浆12例。护理组84例, 其中男48例, 女36例, 年龄为9.2~81.9 (平均40.12±3.01) 岁;其中多次妊娠患者13例, 血液病患者15例, 肾病患者10例, 恶性肿瘤患者9例,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3例,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2例, 其他患者12例;所输血液类型方面, 全血16例, 白细胞33例, 去白细胞的红细胞5例, 血小板13例, 血浆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1.2.1 常规组

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患者输血后一旦出现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应马上停止输血, 并保持静脉的通路顺畅。

1.2.2 护理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 先将受血者的血样与剩余的血液制品一起送至化验科进行相关实验检查, 再给予阿司匹林进行解热镇痛治疗, 初始剂量为1g, 此后每小时给药一次。如果患者高热严重, 应给予额外的物理降温;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寒战, 应给予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杜冷丁50mg;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肺部症状, 应给予有创呼吸支持;对于一些急需受血的患者, 应重新更换血液制品进行输注, 但输注速度应该放慢, 且一定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2]。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两组护理疗效。显效:24h内患者的各项症状均消失, 体温正常;有效:24h内患者各项症状得到改善, 体温正常或者有微热现象;无效:24h后患者各项症状无改善甚至还有恶化迹象。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

2 结果

护理组显效41例, 显效率为48.81%;有效3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显效27例, 显效率为32.14%;有效34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2.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1。见附表。

3 讨论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是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其主要原因为受害者的机体产生一定的白细胞抗体, 当再次遭遇包含白细胞的血液成分时, 受者的抗体与供血的白细胞会发生同种免疫反应, 对内源性致热源产生刺激作用, 使其从供血的白细胞中释放出来, 产生HLA抗体, 引发同种免疫反应, 造成发热、寒战、头痛、恶性呕吐、面色苍白以及心跳加快等一系列不良反应[3]。此类输血反应一旦被确证发生, 不但要对患者进行基础的护理, 更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相对应的综合护理干预, 尤其对于高热严重、寒战明显、肺部症状严重、急需受血的患者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4]。

本研究中, 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 总有效率为72.62%;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 总有效率为95.24%, 两组差异显著 (P<0.01) 。由此可见, 对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患者进行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疗效较好, 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痛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将2010年9月~2011年11月间我院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4例, 常规组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给予常规护理, 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 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2.62%,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症状, 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参考文献

[1]江桂连, 刘红霞, 潘丽娟, 等.悬浮红细胞保存过程中高浓度血小板-白细胞聚合物的形成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0) 183-184.

[2]朱红, 刘裕华, 刘军, 等.63例发热性输血反应患者白细胞抗体的检测与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3) :223-224.

[3]张小年, 杨红杰, 王启琴.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14 (2) :101-104.

输血反应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2011年我院输注成分血引起的不良反应18例, 其中血液病患者8例, 肿瘤患者4例, 脑创伤患者2例, 其他外科手术患者4例。临床输注的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病毒灭活血浆、单采血小板均由市中心血站负责制备和供给。

1.2 方法

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 患者每次输血或血制品都由临床医生和护士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填写《输血记录单》, 并保存在病历中, 有输血不良反应者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送输血科保存。

2 结果

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多见。由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和单采血小板引起的过敏反应10例, 多数表现为轻度过敏反应, 如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由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6例, 表现为输血后体温升高, 少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过敏反应2例, 表现为出现荨麻疹。

3 讨论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有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 统计结果表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最为常见。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的机制可能是同种免疫反应导致, 尤其是反复输血的患者, 受血者体内产生的白细胞抗体和 (或) 血小板抗体再次遇到含有相应抗原的血液成分时, 就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激活补体, 刺激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 引起发热反应。IL-1β是机体发热反应的主要内源性致热原[2], IL-6是急性期反应的主要诱生因子, 它在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协同下可诱生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 如C-反应蛋白、α-1抗凝乳蛋白酶、补体C3等引起机体发热反应[3]。IL-8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因子, 可加强IL-1β、TNF-α等炎性作用, 在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中起一定作用[4]。也与血液储存时间有关, 白细胞崩解释放出白介素, IL-1β、IL-6、IL-8浓度的增高也可引起发热反应。有研究表明[5], 白细胞碎片和其释放的细胞因子 (白介素等) 很难滤除, 这可能就是尽管输注了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仍发生发热反应的原因。过敏反应属于血浆蛋白质的免疫性反应, 可能是由于Ig A或Ig E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也可能是被动获得性抗体, 献血者的抗体通过输血传递给受血者, 如果受血者体内有相对应的抗原或以后输入此抗原, 就可以产生过敏反应;还有些可能由于受血者过敏体质, 对普通特异性变应原 (如花粉、尘埃、牛奶、鸡蛋等) 敏感, 输注含这类变应原的血液后, 也可以产生过敏反应[6]。此外白细胞活化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如白三烯、组胺、嗜酸性趋化因子、髓细胞过氧化物酶等, 这些物质的释放也可引起过敏反应[7]。针对这些情况, 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环节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临床安全输血的原则是在最需要的时期将最适量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给予最需要的患者, 而在临床实践中存在许多不合理输血, 最为常见的是把输注血浆作为营养支持, 以及为了保险起见给患者输血。因此临床医生应充分理解本专业范围内的输血适应证, 合理输血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也可让患者免于承受因不必要的输血而感染的风险。

有效开展献血者的教育宣传活动。对献血者进行教育宣传, 必须让献血者懂得献血前咨询工作的重要性, 使其了解危险行为, 了解可能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了解献血前的准备。比如, 清淡饮食以免摄入过多高脂、高蛋白影响血液质量, 让献血者提供精确完整的病史资料及可能用过药物情况, 使献血者安全献血, 可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特别是一些过敏反应。

完善各种血液成分的制备。国内制备血液成分的原料全血多为站外采集, 全血的保存运输过程直接影响了成分血的制备。因此应严格按《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制备各种血液成分, 使各类血液成分达到要求, 严格把握储存运输的各个环节, 也是可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之一。

总而言之, 输血作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除确保治疗有效必须同时确保输血安全,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培华.输血技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9.

[2]Dinarello CA.Interleukin-1and interleukin-1antagonism[J].Blood, 1991, 77 (8) :1627.

[3]KushnerI.Regulationoftheacutephaseresponsebycytokines[J].Perspect BiolMed, 1993, 36 (6) :611.

[4]Srack G, Snyder EL.Cytokine generationin stored platelet concentrates[J].Transfusion, 1994, 34 (1) :20.

[5]刘正敏, 高新谱, 韩雪莹.不同储存时间后过滤白细胞对浓缩红细胞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 2003, 16 (3) :182-183.

[6]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5-206.

输血反应215例分析与探讨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发生输血反应的患者215例, 输血反应率0.08% (215/26890) , 男113例, 女102例, 其中有过敏史者30例, 首次输血者35例, 2次或2次以上输血者145例。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2000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 医护人员严密观察输血过程中和输血后受血者情况, 对有输血反应的病例, 由医护人员逐项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 (包括输血反应开始的时间、处理情况、结果、临床表现、生命体征的变化等) , 输血科将资料收集、分类、分析统计并储存。输血反应的诊断标准按《临床输血学》的标准。

2结果

本组血液输注成分主要为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及洗涤红细胞, 输血反应类型为发热、过敏及其他。见表1。

3讨论

输血反应原因是多方面的, 原因之一是建立规范化的用血制度 (严格把握输血指征, 根据病情的需要而选择性地输注成分血, 并且做到能不输就不要输, 能少输就少输, 必须输就输成分血, 输注全血必须经过医院临床输血委员会审批) 并严格执行的科学用血的方法。

引起输血反应主要原因是白细胞引起的非溶血发热反应。多次接受输血或者妊娠的受血者体内产生白细胞抗体, 再次接受输血时, 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激活补体, 进一步引起白细胞溶解而释放热源, 导致发热反应[2,3]。另外, 血液在贮存期间白细胞活化后及其释放细胞因子, 包括白细胞介素-1p、白细胞介素-60和肿瘤坏死因子等, 均可导致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为有过敏体质的患者, 平时对某些特质 (如花粉、尘埃、牛奶、鸡蛋等) 过敏, 输注血浆时, 特别是含有变性蛋白血浆, 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另外, 多次输血亦可使受血者产生同种异型抗体-IgA抗体, 再次输入相应IgA抗体时, 便发生IgA的抗原—抗体反应, 产生过敏反应[4,5]。

输血反应发生后临床采取有效的措施非常关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立即停止输血:有些严重的输血反应是剂量依赖性的。如: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其致病性和致死性随着输入的血液量而增加。 (2) 保持静脉通畅, 比如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便于可能继续输血和其他药物治疗。 (3) 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4) 检查并登记成分血的种类、号码和交叉配血单, 并与患者的信息进行核对。 (5) 仔细察看剩余的血液是否有溶血或其他异常情况。受到细菌污染的红细胞悬液在血袋中会发生颜色改变。 (6) 填写输血反应单并通知输血科发生了输血反应。也可以上报供血机构输血反应的详细情况。这有利于总结输血反应方面的数据, 也许报告的输血反应是血液供应中第一次出现的不良反应, 以利于改进血液制品的制备方法。严重的输血反应报告给供血机构后, 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造成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献血者的其他血液成分必须停止使用, 并停止其再次献血。 (7) 为了便于深入调查导致输血反应的原因 (交叉配血不合导致的溶血、细菌污染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 , 血袋中残余的血液必须返还给输血科。按照有关规定再次收集患者血液样本进行相关检测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输血反应原因与类型, 探讨处理措施。方法 有输血反应的患者215例, 由医护人员逐项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 输血科将资料收集、分类、分析统计并储存。结果 本组患者血液输注成分主要为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及洗涤红细胞, 输血反应类型为发热、过敏及其他。结论 输血反应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血液质量、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及配血技术等因素相关。反应发生后临床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输血反应,分析

参考文献

[1]崔徐江, 杨柳青, 李达.对输血不良反应认知及预防的调查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 2006, 19 (3) :239-242.

[2]向东, 刘曦, 王健莲, 等.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05, 18 (1) :22-23.

[3]周静, 周苏明, 程蕴琳.老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J].实用老年医学, 2007, 21 (6) :378-385.

[4]智林女.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32) :155-156.

我院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与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5 697例输血病例, 其中男2 948例, 女2 749例;受血者年龄2岁~89岁。

1.2 输血前试验

完善患者输血前检测, ABO血型正反定型、Rh (D) 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盐水交叉配血及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 均严格按照相关试剂说明书进行。均做到同型输注。

1.3 方法

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严密观察患者输血过程, 对输血治疗进行及时完整地记录, 包括输血适应证, 血液制品种类、剂量, 输注过程中与输注后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出现不良反应后的临床症状, 填写好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送回输血科。对所有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 找出输血不良反应的分布及概率。

1.4 输血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2]

接受输血的患者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2 h内体温升高1℃以上 (≥38℃) , 并排除其他可使体温升高的原因时为发热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局部红斑、瘙痒、出汗、不安、脉搏增快、血压降低等症状者为过敏反应。由于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血者的体内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为溶血反应。

2 结果

2.1 不同血液成分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

本组5 697例输血中, 共出现36例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3%。其中输全血不良反应率为1.92%, 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率为0.58%, 血浆不良反应率为0.63%, 血小板不良反应率为2.5%, 输冷沉淀和洗涤红细胞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见表1。

2.2 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分布情况

本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一些常见变态反应, 其中有1例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不存在明显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未发生因血液质量导致的相关传染病以及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更不存在因输血不当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 如空气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见表2。

3 讨论

3.1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受血者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过程中或输注结束后出现某些新的症状和体征, 并且用原有疾病不能解释[3]。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 不同个体输血时所导致的免疫输血反应是困扰输血安全的一大难题。非免疫介导的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与血液质量安全、成分血液输注不当有关。

3.2

输血不良反应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它们之间既有区分, 又有交叉, 例如溶血反应根据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溶血性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反应, 根据免疫介导因素可分为免疫性溶血反应和非免疫性溶血反应。在所有的输血不良反应中, 红细胞输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为严重, 而且病死率最高, 但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3.3

通过对我院受血人群的回顾性统计显示, 过敏反应为主要表现形式, 占55.55%。主要由于反复接受血液制品可使患者产生类特异性抗-Ig A (免疫球蛋白A) 抗体或亚特异性Ig A1或Ig A2, 这类免疫性抗体多属于Ig G (免疫球蛋白G) , 其与抗原Ig A结合后, 可吸附并激活补体, 产生血管活性物质, 引起过敏反应。另外过敏体质患者, 对供血者所含蛋白或某些物质过敏, 或属过敏体质的供血者随血液将体内有关抗体输给患者, 而患者又恰巧接触了过敏原, 即可因抗原抗体反应而引发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后口服或肌注抗组胺药物, 有过敏史的患者, 输血前30 min口服抗组胺药物, 用于预防过敏反应发生。

其次,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占41.67%。因多次输血, 受血者产生同种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 再次输血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激活补体, 白细胞、血小板溶解而释放热原, 导致发热反应[4]。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时, 一般口服阿司匹林或地塞米松等, 高热严重者给予物理降温。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每15 min~30 min测体温、血压1次。对反复发生输血发热反应者, 最好用洗涤红细胞。

本组还有1例血小板输注无效。输注血小板后1 h和20 h血小板增加值 (PI) >20×109/L, 为临床有效;如PI<20×109/L, 表示临床无效。反复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中,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各国报道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诊断标准、检测方法、血小板输注次数、预防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血小板同种抗体和非免疫性血小板消耗是导致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掌握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 减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3.4

本组除1例血小板输注无效外, 全血的输血不良反应率明显大于其他成分输血, 临床输血已从简单的输全血治疗发展成为各种成分输血治疗、生物制品输血治疗等。另外, 现在积极提倡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已获得医学界的公认, 其优点在于可以避免输血后疾病的传播、避免同种免疫反应、杜绝血型不合发生的溶血反应等。

输血作为日常治疗程序的一部分, 是其他药物等治疗所无法代替的。血液的脆弱性和输血的潜在危险使患者对输血缺乏足够信任, 因此输血安全要靠血站和医院各级医疗工作人员共同维护和支持[5]。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 早期发现, 及时处理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对机体损害的最佳方法。随着对血液安全的关注, 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血液预警系统, 其根本目的在于监控临床用血。在利用输血治疗作用的同时也难以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输血不良反应更深层次的研究仍在继续。积极研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机制, 科学开展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对保证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焦伟, 叶临湘.新形势下医院输血科建设和质量管理[J].广西医学, 2005, 27 (3) :444-445.

[2]王培华.输血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6-35.

[3]杨成民, 季阳.基础输血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444-455.

[4]胡丽华.检验与临床诊断输血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332-333.

医院临床输血感染的相关环节分析 篇10

[关键词] 医院输血感染;相关环节;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57.1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45-02

输血感染是指输入含有病源体的血液,或者输入未采取病毒去除、灭活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医院因输血而感染疾病的现象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往往后果十分严重。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河南、湖北、黑龙江、山东、山西等地先后出现了一系列因输血感染疾病而引发的索赔案件。因此,医院首先要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输血管理,避免输血感染,保护患者的健康和避免输血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笔者通过临床输血的各个相关环节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容易发生输血感染的环节和避免感染的方法,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 容易导致输血感染的相关环节分析

1.1 采血环节

采血对象(供血员)血液的感染是输血感染的根源,所以对血源的控制是防止输血感染的关键。这就需要中心血站采血方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健康体检,按照法定检测项目(HBV、HCV、HIV和梅毒4项)严格检测方可采血;其次对采血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采血穿刺是一个暴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献血人员与工作人员,因此,通过对采血环境、人员、血源、材料、环境、器械等多方面的控制,以保证血液质量。

1.2 运输、储存、加工分离环节

血液采集后有一个运输与储存、加工过程,这一过程也需严格按照卫生部的相关规定进行质量控制。在血液运输与储存、加工各环节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血液临时存放、加工分离所用的容器等应严格消毒;血液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的环境湿度、温度变化、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执行操作制度的严格程度等任何一个环节的不细致,都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血液的存放、领取应有严格的领取复核制度,并按照制度严格执行。

1.3 输注环节及血袋的回收

采血与输注血液都属于侵入性操作,是容易引起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输注时应注意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作好消毒灭菌和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尤其是皮肤穿刺部位的消毒及输注血液时操作技术等,都是造成感染的重要环节。输注结束后的血袋必须返回输血科统一管理,以备患者出现输血反应时及时查对。

2 防止临床输血感染的措施和方法

2.1 输血科的管理

医院输血科是输血管理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指导临床安全用血、血液入库、储存、核对、交叉配血、发放血液的职责,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全血、血液成分制品的出入库均要进行认真核对,要有双人双岗复核制度,确保血液的安全。由于需要输注血液的均为急危重症患者,所以对输血科的要求是能快速、准确地调制和提供血液,及时对患者进行输注。输注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一旦出现差错不仅危及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还会导致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输血科的作用在输血环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输血科的管理上首先要具备完善的的硬件设施,如完整的输血设备,血液储存区域、储血设施等,其次是要有专业水平高、反应能力强的医护人员,储血设备要求进行24 h温度监控、严格按规定进行消毒和微生物指标的监测,血液储存区域应严格分开,并有明显的状态标志;输血科人员除必须掌握输血、储存、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掌握与输血相关的临床知识[1],以保证储存血液的质量。

2.2 血液领发

由医护人员携带输血处方和笔者所在医院签发的血型报告单领取血液;发血时,发、取双方必须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成分、血袋号、血量、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和配血结果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在发血单上签字;发、取双方认真核查血制品外包装是否完好,血液外观是否正常。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标签破损模糊不清、血袋破损漏血、血袋中有明显絮状物或血凝块等;医护人员用无菌纱巾包裹血袋,置已消毒的托盘中回科室;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得退回;做好详细登记及统计工作,如遇特殊情况,除做好详细记录外,应及时向科室领导或有关部门汇报。

2.3 血液输注

①按医嘱取回的血液应尽快给受血者输注(一般血液出库后30 min内),不得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或自行储血。严禁将出库血放入非血液保存冰箱内保存,领回的血液因特殊原因未能输用,应及时(30 min内)送回血库储血冰箱寄存。血液在输注前不得随意加温,大量输血如需加温时,应用具有温控报警装置的加温设备,温度不得超过37℃。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或高、低渗液体。②输血前,应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和血袋标签等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溶血、颜色是否正常等。③临输血时,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等,询问并让受血者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④核对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输血。⑤除生理盐水外,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添加任何药品。⑥如发现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医生,迅速采取措施,缓输或停输血液及进行相应治疗处理,填写《输血反应报告表》。将《输血反应报告表》及留有残余血液的血袋送到血库进行调查。输血科每月将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统计上报上级管理部门。⑦输血后临床医师应对输血疗效作出评估,并在病程记录中体现;护理人员应完善输血护理记录。并将输血记录单(发血单)粘贴在病历中。

2.4 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在临床输血前具有重要意义[4]。我国目前大部分患者对输血感染的发生缺乏了解,往往只片面地认为输血能有效地改善及治疗疾病,但对输血的风险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另外还有部分患者及家属对输血不良反应的片面了解及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恐惧心理,导致在治疗上对输血的不配合,而引发争议。因此,在进行血液输注前应通过各种方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的沟通,使其了解基本的输血常识,避免患者及其家属对输血或由输血本身引起的不良后果难以理解而造成医患纠纷。

2.5 临床医务人员及输血的控制管理

在临床用血时,医院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严格的输血标准,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针对患者的病情及输血指征确定是否进行输血治疗,输注血液前用药应合理。严禁无指征用血;输血前应填写输血申请单;输血后临床医师应对输血疗效作出评估,并在病程记录中体现;护理人员应完善输血护理记录。

3 讨论

由于输血引起感染的原因很多,除上述的各个环节可能造成输血感染外,血液自身中还附带许多目前检测手段不能识别的病源体和致病因素,而且还存在窗口期的问题,所以不能100%的保证血源的质量,血液的安全问题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全球都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医院输血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保证血液质量与输血安全不仅需要医院、血站医务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医院,应采取各种措施在临床正确合理地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避免浪费宝贵的血液资源,另一方面也避免导致输血后感染。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国际上已从输全血大部份改为输注成分血或自体输血,且比例已经达到90%以上,输全血的不到10%[2],这一技术目前在我国也得到了积极推广和应用[3],一方面采用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可以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同时可以减少和避免输血感染[5-6]。

综上所述,引起临床上输血感染的相关环节很多,原因也比较复杂,首先要有效控制输血感染首先要从血源(采血环节)开始严格把关;其次是血液的运输、储存环节;第三是血液的输注环节。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好输血必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严防滥用血源,对有输血指征的患者进行输注时,做到准确及时,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严格的消毒,做到合理安全用血,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任艳丽,陈金美,等.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确保输血安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358-359.

[2] 阎东河,姜美林.现代临床输血技术[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3:74.

[3] 侯玲玲.浅谈如何做好安全输血[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24.

[4] 耿泰山,郭红霞,武丽娜,等.输血与感染丙型肝炎民事诉讼实案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505-506.

[5] 李翊泉,张东梅,高启键,等.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结果分析[J].现代医院,2009,9(4):79-80.

[6] 张志哲,黄青枝.少白细胞输血与术后感染的Meta分析[J].微创医学,2011,6(2):110-112.

上一篇:随机评估下一篇:焊接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