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反应

2024-07-24

用药反应(精选十篇)

用药反应 篇1

关键词:安全用药,不良反应,抗生素

1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 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 二级医院为80%, 一级医院为90%。抗生素的滥用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 很多医生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 不重视病原学检查, 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 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 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 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 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十分复杂, 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1) 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 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 (2) 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 (3) 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使药物污染, 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4) 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 可发生中毒反应, 甚至死亡。 (5) 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不同剂型, 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 即生物利用度不同, 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 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 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 (2) 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 易发生不良反应;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85% (113/713) 。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 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 (52/887) 。 (3) 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4) 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 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 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 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 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 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 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3) 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 6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15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 (4) 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3 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3.1 不能轻信药品广告。

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 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 容易造成误导。

3.2 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有些患者认为, 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 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 都是不恰当的。

3.3 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

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 不能自行增加剂量, 特别对于传统药, 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 剂量越大越好, 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因此, 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 有病要合理用药, 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 正确地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 不断提高用药水平, 从而达到真正地安全、有效、适当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张克义, 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

[2]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 17 (2) :229.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分析论文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5月到205月的326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中,男172例,女154例,其中儿童年龄<30d的有68例,1~3岁的138例,4~6岁的有73例,7~14岁的儿童有47例。

1.2方法对年5月到2010年5月的326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症状做了回顾性分析,分析的内容有对儿童的不良反应临床诊断、对于儿童反应的大多数表现以及对这些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2结果

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从中可以总结出,对于儿童普通疾病的发生采取的给药措施以静脉注射为主,静脉注射占总给药途径的70.9%,在儿童用药的类型选择上,其中对儿童的用药以抗菌类的药物为主,其抗菌类药物占总给药的49.3%,而儿童对用药的不良反应大多表现在皮肤上,其比例占42.6%。

本院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用静脉滴注给药的方式对儿童治疗的有218例,占66.9%,而使用药物口服的儿童病患有44例子,占总体的13.7%,其他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直肠用药、外用药等方式占18.3%,由此可见静脉滴注给药的方式是对儿童用药的最主要方式。

从本院的抗生素用药调查显示,对于326例的儿童用药情况,我院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为100%,其中主要运用的抗生素药物为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针对于儿童的细菌感染的疾病中,本院主要运用青霉素对其治疗。

3讨论

儿童的不良反应有多种,大致包含为:皮肤的不良反应、消化不良反应、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等等,其中以皮肤的不良反应居多,在本院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的326例药物不良反应儿童的临床表现中,皮肤上产生不良反应的儿童有139例,占42.6%,而在目前大多数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表现,也以皮肤上的不良反应最多。产生这样的情况,离不开抗生素在我国滥用的原因,也离不开病毒或细菌耐药性增强以及细菌的扩散性和传播性增大有关[3]。从滥用抗生素这方面来讲,抗生素的滥用并不只是医疗机构在利益驱使下的行为,也离不开儿童患者的家属的很多行为情况,比如对于儿童生病的情况,很多家属都有不论病情大小都要求医生能尽快控制病情,减小自己子女的病痛,缓解儿女的病情,家属的这种急迫心理和要求医生用好药的需求,使得医生只能加用抗生素来缓解儿童的病情。据回顾性调查显示[4],总给药途径为主的静脉注射中,在注射选用的药物上,也均以抗菌类的药物为主,因此不论是口服或者是注射等方式,儿童都离不开抗生素的使用。但是抗生素的使用中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儿童的不良反应也因此增多。

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篇3

一、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1.滥用或盲目应用抗生素

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费用过高等问题,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导致医药费用急剧上涨,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重后果。

(1)无指征的治疗用药。这类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普通感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感染者,在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生素的指征下用药。抗生素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反而增加了肝脏负担。

(2)无指征的预防应用。这包括未合并感染的预防用药和手术前后的预防用药。很多症状,如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等未合并感染的情况下,预防用药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能引起耐药菌感染和不良反应。手术前后的预防用药,在临床上比较普遍。正确的预防用药,可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还可避免术后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和二重感染;而不合理的手术预防用药主要表现在手术后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不符合《抗生素应用指南》“分类选用、短程应用”的原则。

(3)儿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所有喹诺酮类药物均具有软骨毒素,能够损坏属于发育阶段儿童的关节软骨。在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上,对于年龄上的划分没有完全明确,大体上以18岁为界,但处于这种药学界上的模糊概念上。笔者认为,在18岁左右应尽量避免使用。

2.重复使用同类药物

这主要表现在溶栓、活血化瘀类药物,改善脑细胞代谢类药物或氨基酸制剂,如血栓患者使用维脑路通、血栓通、血塞通、红花、丹红、丹参、冠心宁、银杏达莫等两种以上的药物联用,有可能导致出血。因此,临床可根据情况选择一种、最多两种进行治疗。

3.药物的用量、用法不合理

儿童由于各功能器官发育不成熟,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差,所以,在用药时应根据月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因素正确使用相应的剂量。老年人各组织器官都在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在逐渐减弱。所以,老年人用药一般是成人的2/3~3/4为宜。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出现药物的蓄积而中毒。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服药时间不合理。某些药物,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以及大多数胃药多潘立酮、维霉素等,还有部分降血糖药的吸收受胃内容物的影响,餐后服用使其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降低,故在餐前服用。

4.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有些患者轻信药品小广告,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在没有深入了解该药品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擅自用药。有些人用药后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不能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而是在家自行处理,导致不良反应越来越严重。

5.其他因素

长期用药也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而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当突然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生的药学知识和治疗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经验性和习惯性用药比较普遍,对一些新药的药理、药效了解不深,使医生对药物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及时交流,造成不合理用药现象长期得不到纠正。

二、如何合理用药

首先,医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学习药学知识,并时刻关注药品信息,以便为患者开具更合理、有效、安全的处方。药师必须做好处方的“四查十对”工作,对于不合理的处方不予调配。

患者更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第二,不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到药店买药,都是不恰当的。第三,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第四,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评价。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综合职教中心)

临床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篇4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儿童用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79例,对不良反应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药物分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患儿年龄3个月~14岁,平均年龄6.4岁。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179例患儿,男92例,女87例。其中0~1岁16例,占8.94%,1~3岁66例,占36.87%,4~6岁34例,占18.99%,7~10岁46例,占25.70%,11~14岁17例,占9.50%。可见1~3岁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率最高,0~10岁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为、比率为90.50%。随着年龄逐渐增加,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比率逐渐降低,这与患儿随年龄增长身体脏器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素质逐渐改善有关。年龄越低,患儿体内药物代谢酶发育不完全,不能较快进行药物代谢,肾脏的排泄功能也不完善,造成药物半衰期长,血药浓度高持续。

2.2 既往病史

179例患儿中,存在家族性不良反应病史者8例,占4.47%。虽然所占比率不高,提示临床用药时要充分重视治疗前既往病史的询问,重视各种家族性不良反应,避免使用诱发不良反应的药物。

2.3 药物分类

179例不良反应患儿中,西药引起不良反应165例,占92.18%,中药引起不良反应14例,占7.82%。其中抗菌药138例,占77.09%,青霉素类59例,喹诺酮类32例,大环内酯类34例,其他类13例;激素类药物4例,占2.23%;维生素类药物7例,占3.91%;解热镇痛药16例,占8.94%。中成药14例,占7.82%。可见抗菌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抗菌药的滥用已波及到儿童。抗菌药的滥用还可造成患儿出现多耐药菌株。儿童应用抗菌药要遵循小剂量和短疗程的原则,根据患儿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选择恰当的抗菌药。中药制剂存在成分复杂,疗效不稳定等诸多因素,儿童用药尽量避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2.4 给药途径

出现不良反应的179例患儿中,其中口服给药28例,占15.64%,静脉给药94例,占52.51%,皮下给药18例,占10.06%,肌肉注射给药10例,占5.59%,吸入给药22例,占12.29%,鼻腔给药7例,占3.91%。可见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最多,占总数的52.51%。

2.4 不良反应

179例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出现皮疹、瘙痒、眼睑水肿等128例,占71.51%;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87例,占48.60%;血小板减少31例,占17.32%;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49例,占27.37%;转氨酶升高16例,占8.94%;出汗发热27例,占15.08%;头痛烦躁等54例,占30.17%。而且由于儿童尚缺乏准确的自我表达能力,存在可能未完全表达明确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实践证明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及安全用药[3]。由于儿童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药物的使用很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儿童用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79例进行分析,发现不良反应多数发生在0~10岁、抗菌药物、静脉滴注等,提示儿童用药要注意患儿年龄、用药剂量等各方面。建议儿童临床用药尽量采用口服给药。儿童在生在发育过程中,骨骼肌以及皮下脂肪较成人少,外周血管不稳定,外界刺激极易引起血管收缩,妨碍药物吸收。给药剂量也要依据患儿体重、体表面积以及与成人用药量的缩小剂量后确定给药剂量。临床上针对儿童用药的药品不足3000种,很多药物都是将成人用药的糖衣片碾碎给患儿服用,用药量不准确。有时也会因影响药物剂型,未发挥最佳临床疗效。所以要强化儿童用药以及剂型的开发。制备小规格的儿童用药,便于服用,不影响疗效。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要注意合并用药的安全性[4]。药物合并用药存在一定的药物有效利用度的问题,多数情况会易发不良反应,所以临床尽量避免联合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新梅,高晓黎.儿童用药现状[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2;5(3):151-153

[2]彭翠英,何周康,龙荣,等.404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0;16(6):31-33

[3]葛蒙梁.药疹的临床类型与诊治[J].药物警戒,2006;3(1):43

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合理用药策略 篇5

略阳县人民医院

王小霞

摘要: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所用合格药品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反应称之为不良反应。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步提高,药物治疗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已成为药物治疗的重点。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安全用药

近年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逐年增加,已引起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的出现ADR,根据WHO报道,全球死亡人数有近七分之一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报道,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四分之一是抗菌药物所致。

合理用药和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要素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下面结合我院临床工作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谈谈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问题:

一、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抗生素滥用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主要表现为滥用、用量过大和不正确的联合用药,只是耐药菌株急剧增加。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抗生素居首位。

比如说普通的感染,有90%以上是有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抗菌能力下降而导致疗效下降甚至消失,最终可能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的菌群,在正常情况下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在应用抗感染药物的治疗中,由于对体内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一些对抗感染药物具有耐药性,抗药性的细菌趁机大量繁殖,而导致体内的某些正常菌群被破坏,有一些细菌或病毒趁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等。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点头疼脑热就服用,而一些患者主动要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

由于存在重诊断,轻视药物治疗的倾向,在药物使用上易犯经验主义甚至机械唯物论的毛病,凡炎症就使用抗生素,在使用中往往只注重有效性,而忽略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对肠道感染的患者,有的医生使用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结果造成患者肠内菌群失调、营养衰竭,导致死亡;强的松、氢化强的松的滥用导致患者肱骨头或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或骨折、感染加重等病例也多次报道。

由此看来,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药师、药事管理部门需要相互协作,紧密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因素和其他因素。

1、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的作用,当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2)药物的副作用:有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产生了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骨质疏松、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可能出现停药反跳现象而导致肾上腺皮质危象的发生。

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存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的过敏原是青霉噻唑蛋白与青霉素的聚合物。青霉素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青霉噻唑酸可以与蛋白质结合生成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素在储存或在水溶液中能产生青霉素聚合物。4)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如强心苷类药物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差小,安全范围小,在使用中要注意剂量的准确性。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也不同,而使生物利用度不同,药效也可能不同,如:硝苯地平的控释片,在体内维持长时间的有效血药浓度,使患者的服用次数减少;口服的硫酸镁有导泻作用,而肌肉注射用于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

2、患者因素

1)性别:一般认为,女性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为敏感。

2)年龄:婴幼儿的脏器功能不健全,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高,药物代谢速度慢,肝脏排泄功能差,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不良反应的发生了率较高,而且其临床上的不良反应也可与成年人不同。儿童容易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药物出现不良反应,老年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退化,药物代谢速度慢,血中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等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般较高。

3)血型:血型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不多,已经发现,少数妇女用口服避孕药以后出现血栓,A型血的妇女出现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O型血的妇女。4)患者的病理状况:(a)用药者的病理状况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发生率。如:便秘患者,口服药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长,吸收量多,(b)本身患脑膜炎或脑血管疾病,容易诱发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c)中耳炎或中耳炎病史者,小剂量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可能引起听神经的损害。

(d)曾有心绞痛病史,应用肾上腺素后容易引起心绞痛的发作。(e)患毒性甲状腺肿者对肾上腺的作用也较明显。

(f)肝脏疾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许多药物进入人体后,主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肝脏疾病或肝功能不良时,用药后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g)个体差异:由于遗传、新陈代谢、酶系统以及生活习惯,烟酒嗜好等方面存在差异,人与人之间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也存在差异。

3、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慢性疾病的患者,长期服用药物,极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由于药物蓄积作用而中毒。

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六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十五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0%。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三、怎样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1、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广告夸大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只字不提,容易给缺乏一定医疗常识的患者造成误导。

2、不要盲目的相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让医生给开好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自己买药,这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3、能够不使用药物治疗时,尽可能不使用药物,靠机体的免疫及自身调节,任何药物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

4、使用药物时,特别是处方药,应主动向医生或药师进行用药咨询,因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性别、年龄、血型及生活习惯的因素影响,对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剂型及给药途径也有所不同,切勿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随便乱用药物。

5、能够口服的药物,最好不使用注射剂,以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6、药品消费者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与机体异常的反应,应该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有些人服用药物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的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药师或医生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并做出最后的结论。

浅析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 篇6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75-2156(2009)04-0036-01

药品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面对药品不良反应,人们应认真对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不但与药品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与人体病理状态以及诸多因素有关。因此,人们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1.1 药理作用当一种药物对机体的组织和器官有多个作用时,如其中一项为治疗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为副作用,即不良反应。如阿托品用于治疗胃肠疼痛时,会引起口干、散瞳等不良反应,这种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并无本质区别。

1.2 药物杂质药物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产生的药物中间体和分解产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青霉噻唑酸是生产发酵过程中,由极少量的青霉素降解而来;另外,由于药物本身化学稳定性差,储存过程中有效成分分解生成的有毒物质也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1.3 药物添加剂药物生产过程中加入的稳定剂及内包装材料等也常可引起不良反应;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同,生物利用度的差异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合并用药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1.4 用药的剂量和连续用药时间剂量越大连续用药的时间越长,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2 机体因素

人类机体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的改变,个体特异性、敏感性及特异质反应,也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

2.1病人生理、病理状态的改变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是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不同的重要原因 同样剂量,一些病人则出现毒性反应。如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更易产生不良反应,加重对肾功能的损害。

2.2病人的种族、遗传和个体差异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由个体特异性和敏感性引起的,有些则由遗传因素引起。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某些药物代谢酶不同,适合白种人的治疗剂量对于黄种人可能就会引起不良反应。

3 安全用药的基本要素

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①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②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③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④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篇7

关键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监侧分析

儿童用药相对成人比较单一, 但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 其对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均与成人有差异, 且许多药物在儿童中的使用经验不如成人, 因此应重视儿童的用药安全[1]。我们总结了2008年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s reaction, ADR) 报告, 以了解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ADR的发生以及上报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2008年ADR报告共57份 (怀疑药品均为1种, 关联性评价为可能、很可能或肯定) , 从患儿情况、ADR临床表现、引发ADR的药品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2 结果

2.1 ADR与年龄、性别关系

共57例患儿发生ADR, 其中<1岁13例 (22.8%) , l~<4岁25例 (43.9%) , 4~<7岁7例 (12.3%) , 7~14岁12例 (21.1%) 。男孩31例 (54.4%) , 女孩26例 (45.6%) 。

2.2 ADR与既往不良反应关系

33例 (57.9%) 既往无ADR, 11例 (19.3%) 有药品不良反应史, 13例 (22.8%) 不详。

2.3 ADR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为损害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28例 (49.1%) 发生于用药后当日, 24例 (42.1%) 于用药后2~6d内出现, 5例 (8.8%) 为6d后出现不良反应 (表1) 。

2.4 ADR的最后结果

治愈19例, 好转38例。

2.5 ADR与药物关联性评价

ADR发生与药物肯定有关10例, 很可能有关39例, 可能有关8例。

2.6 ADR涉及药品种类

抗微生物药35例 (61.4%) 、抗肿瘤药l0例 (17.5%) 、抗癫痫药3例、促凝血药、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各l例, 中药制剂6例 (10.6%) , 中药制剂中包括清热解毒类药3例, 调理脾胃药2例, 皮肤类药1例。导致严重ADR (共7例) 的药物为抗微生物药、抗癫痫药各2例, 抗肿瘤药、中药抗感染药、促凝血药各1例。抗微生物药物中, 第3代头孢菌素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是第2代头孢菌素以及青霉素类。单药涉及不良反应最多的是头孢克洛 (表2) 。

2.7 ADR发生与给药途径关系

静脉滴注34例 (59.6%) , 口服21例 (36.8%) , 局部外用2例 (3.5%) 。

2.8 ADR报告上报人员情况

医师31名 (54.4%) , 护士2名 (3.5%) , 药师24名 (42.2%) 。

3 讨论

0~18岁人群占我国近1/3人口, 是一个处于生长发育迅猛时期的特殊群体。儿科患者包括新生儿期、婴幼儿期 (0~3岁) 、学龄前及学龄期 (3~12岁) 和青春期 (12~18岁) 患者。由于儿童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成熟, 免疫功能低下, 对外界侵袭的防御能力较差, 因此比成人更易罹患疾病;又由于儿童的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 肾功能发育不完善, 药品清除能力差, 对药品的敏感性较高, 故极易发生ADR[2]。各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内脏功能等差别很大, 其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过程极具特殊性。

本组57例ADR中, 年龄小的患儿比例较高, 男孩比例较女孩高, 与文献[3]相符;但性别与ADR的关系现尚无定论, 本次统计样本数少, 年龄性别的影响还有待观察。此次统计无新生儿的ADR报告, 应加强其监测。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多, 其他类型的ADR较少。这与患儿主诉不充分有关, 临床上应注意观察用药过程中ADR发生情况, 尤其是说明书上没有标注的ADR。患儿家长也应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配合医师观察随访, 以帮助降低ADR的损害。

抗微生物药中, 头孢克洛ADR报告数最多, 其血清病样反应较其他口服抗生素多见, 儿童尤其常见[4], 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反应和关节痛, 临床应予以关注。文献[5]提示外用药物所致ADR中, 中成药类所致ADR仅次于皮质激素类, 位列第2, 此次ADR报告调查中有l例全身性的皮肤反应与中药外用贴剂有关, 因此对于皮肤娇嫩的儿童, 应慎用一些刺激性较大的中药外用制剂。

另外, 儿童的用药史大多较简单, 有些甚至是首次应用即发生ADR, 因此儿科医师及护士更应注重用药监护。

参考文献

[1]李荣.儿科用药与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J].药物警戒, 2006, 3 (5) :289-292.

[2]张志华, 何周康, 吴浩.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内容的调查[J].儿科药学杂志, 2004, 10 (5) :41.

[3]Kimlaad E, Rane A, Ufer M, et al.Paediatric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ported in Sweden from1987to2001[J].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 2005, 14 (7) :493.

[4]King B, Geelhoed G.Adverse skin and joint reactions associated with oral antibiotics in children:the role of cefaclor in serum sickness-like reactions[J].J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03, 39 (9) :677.

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篇8

药品对人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可防止疾病, 同时也可因不良反应危害人类。WHO统计资料显示, 各国住院患者ADR发生率为10%~20%, 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美国, 因用药不当死亡的人数居心脏病、癌症、脑卒中之后, 排名第四。在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总数的11%~26%。我国每年有5000多万人次住院, 其中因ADR住院的有250多万, 因此死亡者近20万!还有因滥用抗生素引起中毒性耳聋患者有上百万, 药物瘾癖、致畸、致盲、肝肾损害、致细胞突变等药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已达30%!如何正确合理使用药品, 最大程度地减少、避免ADR已经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

1正确使用抗生素

ADR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非常普遍。有数据显示, 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 二级医院为80%, 一级医院为90%。2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率也高达50%, 远超过全球抗生素的平均使用水平。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抗生素使用率仅有22%。在我国, 许多医师对抗生素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 使用的盲目性很大, 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 不重视病原学检查, 盲目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 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 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 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导致目前我国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赶不上细菌的耐药速度。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 多是因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长时期以来, 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 而有些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喜欢同时服用2种甚至更多的上呼吸道感染药或抗生素, 以为这样就可以好得快些。其实, 80%的普通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引起的, 而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 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并无疗效。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 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

由此看出, 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医师、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 提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杜绝滥用,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熟悉药物的特点及毒性反应, 以及防治不良反应的对策;有条件的机构, 应加强血药浓度的监测, 控制剂量及疗程;注意给药途径及给药浓度[1]。

2日常用药过程中, 必须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 才能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ADR的诱发因素有非药品因素及药品因素两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等;后者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影响等。因此, 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 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感应性、适应证、不同共存疾病的患者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 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赋形剂的影响, 问题更为复杂, 这也是ADR不可预测的原因。从总体上来说, ADR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 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 包括ADR、毒副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等。一般认为, 老年人、妇女、儿童和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患者, 容易发生ADR。患者应了解自己的病史, 就诊时向医师说清楚自己的症状, 买药时问清药品用法、用量、服法, 不随意更改, 一旦感觉不适应立即和医师取得联系。

首先, 日常用药应分清非处方药 (OTC) 与处方药, 遵医嘱, 依从药师的指导, 要对症下药。其次, 在日常用药中, 三类重要人群尤其值得重视[2]。一是老年人。他们因年龄而机体脏器、组织结构和功能都在减退, 衰老与疾病共存, 由于使用的药物多、杂, 其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会增多。很多人患有多种疾病, 在使用治疗这些疾病时, 顾此失彼, 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因关节疼痛长期或大量服用水杨酸制剂或其他解热镇痛剂, 可能加重老年患者的溃疡病。为此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根据诊断确定用药, 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 寻求最宜剂量, 用药从简, 避免同时使用太多药物, 联合用药时应减少品种, 加强药物的监测, 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二是小儿。他们由于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全, 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应掌握小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 合理用药。如小儿腹泻一定要先查病因再用药治疗, 病毒性感染不必使用抗生素, 细菌性腹泻从最基础的抗生素用起, 轻型可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 重症选用氟哌酸等, 难治性耐药型方可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一旦出现肠道菌群紊乱时, 应停用抗生素。三是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人群。这类人由于生理变化或病理变化可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药物作用时间、药物的半衰期, 防止药物对胎儿、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服用药物时必须进行咨询, 不能随意服用药物。再次是有部分人对中药的理解片面, 认为中药药性平和, 无毒副作用, 绿色安全, 中药的不良反应往往被忽视。事实上, 是药三分毒, 中药也不例外。据报道, 在新增不良反应案例中, 中成药比例最高, 占总数的32.5%, 排新发不良反应第一位[3]。据国家ADR监测中心监测, 这7种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急、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 甚至有引起死亡的病例[4]。其实, 中药的使用讲究辩证施治, 合理组方, 一人一方, 随证加减。中药也是以化学物质为基础的, 有时还存在讲究道地药材、依法炮制等。严格地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服用中药, 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但是如果不遵守辩证施治的原则或者辩证不当, 组方不合理, 中药材质量有问题, 也能引起许多不良反应。而许多市民认为中药更安全, 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甚至表示会在无医师处方的情况下随意在药店购买一些中药处方药。这种观点无疑增大了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应该引起重视。

3重视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帮助认识和了解药品的良好途径, 但一些人在服药前不看或看不懂药品说明书, 这给安全用药带来了隐患。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 服用前都应该先看明白说明书。处方药虽然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的, 但医师有时因事务繁忙等原因, 对药品的解释并不很全面、很清楚, 所以在遵医嘱的同时应该参考一下说明书。 (1) 看清药品名称、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很多人只看商品名而不看通用名, 误把2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当成2种, 如果同时服用, 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2) 买药时注意有效期。 (3) 服药一定要在适应证范围内, 尤其是OTC药物, 自我服用应按照适应证, 避免错服。 (4) 注意禁忌证, 患者在用药期间如果感到较强烈的不适, 一定要及时停药。 (5) 按说明书上贮藏方法存药保证药品质量。 (6) 严格遵循规定的用法用量以保证疗效。用药时随意加大剂量或采用自认“安全”的小剂量, 吃药时断时续, 疗程不足, 当停不停或突然停药, 换药随意—这些做法都是十分危险的。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也对ADR带来的危害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 国家正在健全ADR监测报告制度, 尽量避免和减少ADR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 人们应正确认识ADR, 正确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 不断提高用药水平, 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徐年卉, 林国生, 付洁, 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2) :143-144.

[2]刘振声, 金大鹏, 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0:314.

[3]郭慧玲, 胡志方, 胡律江.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J].药品评价, 2005, 2 (1) :5.

儿童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1120例前来本院就诊患儿的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为细菌性感染, 其中男520例, 女600例, 年龄8个月~8岁, 平均 (42.4±5.8) 个月。感染类型包括外科感染280例, 五官感染325例, 泌尿感染245例, 妇科感染142例, 呼吸道感染128例。本研究患儿均为单一感染, 并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及对喹诺酮类药物存在禁忌症的患儿。

1.2 方法

观察患儿临床不良反应情况, 对于不良反应患儿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患儿均于治疗前后对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大便常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项目检查, 对于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前后配合胸片检查。患儿每次治疗中严密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对不良反应做好相应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不良反应率用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有140例, 不良反应率为12.5%, 其中神经系统反应45例 (32.14%) :全身发热15例 (10.71%) , 头晕14例 (10.00%) , 头痛11例 (7.86%) , 面色苍白5例 (3.57%) ;呼吸系统反应48例 (34.29%) :胸闷25例 (17.86%) , 呼吸急促23例 (16.43%) ;消化系统反应47例 (33.57%) :恶心21例 (15.00%) , 呕吐15例 (10.71%) , 食欲下降10例 (7.14%) 。

3 讨论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患儿用药后身体及心理出现毒副反应、变态反应等非治疗所需的反应, 这种反应是预期出现的毒副反应, 同时是无法预期的特异性或过敏性反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身体及心理反应。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 每年世界将有20万患儿由于注射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导致死亡, 在住院患儿中约有10%~20%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症状。1120例患儿中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有140例, 不良反应率为12.5%, 这与相关文献的报告相接近。王睿等[3]研究中指出静脉注射喹诺酮类药物能引起患儿出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冷汗等神经系统性疾病, 或导致患儿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性疾病, 或会导致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以及过敏性休克等反应症状。本研究中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45例 (32.14%) , 呼吸系统反应48例 (34.29%) , 消化系统反应47例 (33.57%) , 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

导致患儿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护理因素及近年抗生素滥用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导致的。因此减少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如: (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在对患儿进行药物注射过程中, 由于部分医护人员缺乏经验, 推注速度不能掌握好或对药品本身的性质不了解, 因此可增加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率的发生。在我国一些基础医院中普遍采用葡萄酸钙作为抗敏药物, 但当护理人员改为使用硫代硫酸钠药物治疗时, 护理人员由于对药品本身的性质缺乏了解, 因此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生较高。 (2) 抗生素应用, 通过改变抗生素使用方法能有效将致病菌的耐药性降低, 在应用抗生素时改变抗生素的选择方式能有效及减低致病菌对抗生素的选择压力, 通过不断地交替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降低致病菌的发生概率。相关研究表明[4], 交替性用药能有效改变致病菌独立生存的条件, 从而导致致病菌的耐药压力下降, 但交替用药依然存在致病菌的耐药性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永青, 王睿.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J].国外医学 (呼吸系统分册) , 2003, 23 (6) :301-303.

[2]罗晓清.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J].海峡药学, 2005, 5 (4) :198-199.

[3]王睿, 薛俊峰, 王效合.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机理[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0, 5 (2) :447-448.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12 月至2014 年12 月我院对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下:男性占30 例, 女性占50 例, 年龄在20 岁到52 岁, 平均年龄为 (40.5±7.5) 岁。所有患者经过全面的身体检查, 均无其他的影响性疾病, 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在80例患者中, 采用单独用药方法的患者有50例, 采用联合用药方法的患者有30例, 同时需要进行静脉注射药物的患者有62例, 需要口服药物的患者有10例, 需要进行肌内注射药物的患者有8例。从而进一步观察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药品, 同时还观察各类药品对患者组织器官产生的损害。

1.3统计学分析对此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采用的方法是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代表计量资料的是±s,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的是χ2检验方法, 如果P<0.05, 就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2]。

2 结果

2.1 比较各类药品的不良反应率在使用的所有药品种类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有35 例, 不良反应率占 (43.75%) , 使用心血管类药物的患者有15 例, 不良反应率占 (18.75%) , 使用抗肿瘤类药物的患者有9 例, 不良反应率占 (11.25%) , 使用中枢神经类药物的患者有12 例, 不良反应率占 (15%%) , 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率比其他药物的高, 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 (P<0.05) [3]。具体结果见表1。

2.2 比较药物对患者各组织器官的损害率皮肤与附件组织受到损害的患者例数为30 例, 损害率显示为 (37.50%) , 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水肿、红肿以及瘙痒, 同时出现疼痛以及皮疹等现象;消化系统受到损害的患者例数为20 例, 损害率显示为 (25.00%) , 这些患者不仅出现了肝脏损害、便秘以及腹痛等现象, 同时还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4];全身损害的患者例数为12 例, 损害率显示为 (15.00%) , 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以及过敏反应等;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的患者例数为8 例, 损害率显示为 (10.00%) , 患者一方面出现了嗜睡、兴奋以及烦躁等症状, 另一方面出现了听力下降、耳鸣以及发热等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还伴有失眠以及头痛等症状[5];循环系统受到损害的患者例数为4 例, 损害率显示为 (5.00%) , 患者的血压浮动较大, 并且四肢水肿比较严重, 同时面色也非常的苍白;血液系统受到损害的患者例数为3 例, 损害率显示为 (3.75%) , 这三例患者的血小板有所减少, 同时白细胞也有所减少;呼吸系统受到损害的患者例数为3 例, 损害率显示为 (3.75%) , 患者除了出现咽喉不适以及咳嗽等不良反应, 同时还出现了呼吸困难以及胸闷等不良反应。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患者的皮肤与附件组织受到的损害是最大的。

3 讨论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通常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感染, 抗生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感染率, 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在使用之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危害, 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甚至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6]。临床上对抗生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 一般都会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休克的症状, 同时患者还会出现荨麻疹以及药疹等现象, 因此临床医师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合理用药, 只有在合理用药的情况下才能减少不良反应。在本次的研究中, 对抗生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5 例, 不良反应率占43.75%, 是所有的药品种类中不良反应最多的一个, 而在产生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一个, 所以临床医师在对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之前, 需要对患者进行皮试。

患者在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后, 都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对患者的各组织器官造成较大的损害, 在该次的研究中, 皮肤与附件组织受到损害的患者例数为30 例, 损害率显示为37.50%, 消化系统受到损害的患者例数为20 例, 损害率显示为25.00%, 全身损害的患者例数为12 例, 损害率显示为15.00%, 患者出现了疼痛以及皮疹等现象, 同时还出现了肝脏损害、便秘以及腹痛等现象, 除此之外患者还伴有发热、 寒战以及过敏反应等症状, 这些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病情的康复, 严重甚至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对患者造成的危害非常大, 因此临床医师应当保证安全用药[7]。

为了能够做到安全用药, 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师的嘱咐使用处方药, 特别是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时候;其次患者一定要严格用药, 在用药的过程中不能更改用药方案, 这样这样才能保证药物的效果; 再次是患者一定要在阅读药物说明书后在开始用药, 特别是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以及禁忌等;最后是患者一定要从正规渠道买药, 可以选择在药店买, 也可以选择在正规医院购买药品。一般情况下药物都有双重性, 一方面它可以治疗疾病, 另一方面它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在不进行合理用药的时候, 患者不仅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甚至还会引发其他的疾病, 因此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当然合理用药不仅要求患者做到以上的措施, 最重要的是临床医师要对药物进行研究, 从而进一步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8]。安全用药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临床医师要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展开探讨, 分析医院的安全用药问题。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对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最多的药品种类, 并且观察药品对患者各组织器官产生的损害。结果 抗生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 与其他药物相比差异显著 (P<0.05) 。同时药品对患者的皮肤与附件伤害最大。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要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 最终实现安全用药的目的。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徐峰, 熊慧瑜.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调查[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3, 19 (27) :129-132.

[2]陈吉生, 杨泽民.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规范介绍[J].中国药房, 2014, 9 (22) :109-102.

[3]方淑贤.规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必要性与对策[J].医药导报, 2013, 7 (2) :169-172.

[4]陈永法, 邵蓉.日本药品不良反应被害救济制度的启示[J].中国药房, 2012, 24 (15) :269-272.

[5]泽碧.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方法的探讨[J].西藏医药杂志, 2013, 21 (10) :249-252.

[6]李俊峰, 周学江.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3, 28 (19) :212-214.

[7]焦艳玲, 田野.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构建[J].医学与哲学, 2012, 25 (10) :262-263.

上一篇:铁路工程预算下一篇:实践基地模式化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