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前进的函数发展史

2024-08-31

不断前进的函数发展史(精选三篇)

不断前进的函数发展史 篇1

早期函数概念———几何观念下的函数

17 世纪伽俐略 (G.galileo, 意大利, 1564-1642) 在《两门新科学》一书中, 几乎从头到尾包含着函数或称为变量的关系这一概念, 用文字和比例的语言表达函数的关系.笛卡尔 (descartes, 法, 1596~1650) 在他的解析几何中, 已经注意到了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 但由于当时尚未意识到需要提炼一般的函数概念, 因此直到17 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的时候, 数学家还没有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 绝大部分函数是被当作曲线来研究的.

18 世纪函数概念———代数观念下的函数

1718 年约翰·伯努利 (Johann Bernoulli, 瑞士, 1667~1748) 在莱布尼兹函数概念的基础上, 对函数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由任一变量和常数的任一形式所构成的量, 伯努利把变量x和常量按任何方式构成的量叫“x的函数”, 表示为其在函数概念中所说的任一形式, 包括代数式子和超越式子.

18 世纪中叶欧拉 (L.Euler, 瑞士, 1707~1783) 给出了非常形象的, 一直沿用至今的函数符号.欧拉给出的定义是:一个变量的函数是由这个变量和一些数即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他把约翰·伯努利给出的函数定义称为解析函数, 并进一步把它区分为代数函数 (只有自变量间的代数运算) 和超越函数 (三角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变量的无理数幂所表示的函数) , 还考虑了“随意函数” (表示任意画出曲线的函数) .不难看出, 欧拉给出的函数定义比约翰·伯努利的定义更普遍、更具有广泛意义.

19 世纪函数概念———对应关系下的函数

1822 年傅里叶 (Fourier, 法, 1768~1830) 发现某些函数可用曲线表示, 也可用一个式子表示, 或用多个式子表示, 从而结束了函数概念是否以唯一一个式子表示的争论, 把对函数的认识又推进了一个新的层次.1823 年柯西 (Cauchy, 法, 1789~1857) 从定义变量开始给出了函数的定义, 同时指出:虽然无穷级数是规定函数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是对函数来说不一定要有解析表达式. 不过他仍然认为函数关系可以用多个解析式来表示, 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 突破这一局限的是杰出数学家狄利克雷.

1837 年狄利克雷 (Dirichlet, 德, 1805~1859) 认为怎样去建立x与y之间的关系无关紧要, 他拓广了函数概念, 指出:“对于在某区间上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 y都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值, 那么y叫做x的函数.”狄利克雷的函数定义, 出色地避免了以往函数定义中所有的关于依赖关系的描述, 简明精确, 以完全清晰的方式为所有数学家无条件地接受.至此, 我们已可以说, 函数概念、函数的本质定义已经形成,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典函数定义.

等到康托尔 (Cantor, 德, 1845~1918) 创立的集合论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之后, 维布伦 (Veblen, 美, 1880~1960) 用“集合”和“对应”的概念给出了近代函数定义, 通过集合概念, 把函数的对应关系、定义域及值域进一步具体化了, 且打破了“变量是数”的极限, 变量可以是数, 也可以是其他对象 (点、线、面、体、向量、矩阵等) .

现代函数概念———集合论下的函数

1914 年豪斯道夫 (F.hausdorff) 在《集合论纲要》中用“序偶”来定义函数.其优点是避开了意义不明确的“变量”、“对应”概念, 其不足之处是又引入了不明确的概念“序偶”.库拉托夫斯基 (Kuratowski) 于1921年用集合概念来定义“序偶”, 即序偶 (a, b) 为集合{{a}, {b}}, 这样, 就使豪斯道夫的定义很严谨了.1930 年新的现代函数定义为, 若对集合M的任意元素x, 总有集合N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 则称在集合M上定义一个函数, 记为y=f (x) .元素x称为自变元, 元素y称为因变元.

不断前进的函数发展史 篇2

——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

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黄少萍

2001-08-17

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并提出我们党要始终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典范,她为我们文化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是我们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针。

(一)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特有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做好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的关键

对文化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80年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世纪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只有继续做好文化的创新发展,才能不断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首先,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是坚持“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三个代表”其中之一就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是一切优秀历史文化的荟萃,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持久发展的精神动力。由此可见,是否拥有先进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素质和兴衰。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从根本上说,就看它是否反映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先进文化既是前进的方向、目标,又是实际的运动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与时俱进是其当然的品格。

其次,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和特有品质的内在要求。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标志。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就是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创新精神。作为一个战斗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政党,我们需要强大的意识形态,需要拥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并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再则,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是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当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我们将长期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经济全球化带来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

展,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深刻变化。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势必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从而给文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要做好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者,就必须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代表

中国共产党要努力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保党对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领导权,做好文化的创新发展,这些已成为新世纪党的建设所必须解决的新课题。如何保持中国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先进性,如何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我们党的一次严峻考验。

第一,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把握正确方向。文化的创新发展,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当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情况,我们尤其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方面,绝不能搞多元化。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保证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正确方向。

第二,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目标。江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文化建设必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积极倡导科学精神,自觉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文化属于精神和意识形态范畴,其发展方向和科学性都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就决定了文化的创新发展也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因而我们在文化创新发展中,一定要立足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用科学技术这一革命的力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四,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把人民性与先进性有机统一起来。在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如果离开了群众性而盲目追求先进性,或不求创新发展,墨守成规,都会使文化的创新发展失去其应有的对象和活力,使文化的创新发展迷失方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大众的生活始终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化的创新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这是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出发点。

第五,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努力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品格。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这个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和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文化基础,必须十分爱护,大力弘扬。在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中,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文化的创新内容与民族的情感习惯结合起来。

第六,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类文化的发展既是一个民族生活实践的反映,也是不同民族间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结果。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扬弃和更新,才能永葆青春。因此,既不能抱残守缺、夜郎自大,又要防止“食洋不化”、崇洋媚外。一定要植根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创造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同时要坚持对外开放,以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鼓舞人民奋发向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不断前进的函数发展史 篇3

三大品牌 细分市场

公司三大品牌嘉年华、润美堂及最新的DNG品牌将服务大众及白领消费群体,其中DNG是最新品牌,正处于市场拓展阶段。

嘉年华8大系列100多个单品,以植物系列为主;润美堂以大众消费群体为主的2大洗护系列为主;以及一些祛斑、祛痘、祛皱等功效型的产品,涉足消费者各种需求。另外,新品牌DNG以橄榄原料为主,上市就有8大系列200多个产品,覆盖护肤、洗护和个人护理等多个品类。其中,嘉年华占40%、润美堂占30%左右、新品DNG占30%。产品以突出品质和功效为主要卖点,固定消费群体保证了相当高的销售水平,拥有比较高的顾客回头率;以促销力度大而见长,包装风格清新自然,贴近大众消费群体选购特点;而今年新开发的DNG已逐步成熟,上市初便受到全国经销商的普遍关注。上海润美已经在全国的南、北、中设立了样板市场,哈尔滨、石家庄、合肥、长沙、昆明等样板市场年销售目标在1200万左右。

DNG的消费群体锁定在一二级城市的白领,以及中高收入的成熟女性;而嘉年华、润美堂品牌定位中低收入人群,面向广大的消费者。明确的品牌分类和目标使得润美在市场推广和拓展方面得心应手,各个阶段不同受众都会根据润美明晰的定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产品。

淡泊竞争 发展自我

目前,大众护肤、洗护、个人护理市场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各类品牌日益增多,竞争相当激烈,对于这一市场情况,李威认为,"不顾质量好坏,只在价格上做竞争,这不是做长久品牌的正确思路,以质量为生命、以服务做市场,步步为营推进连锁加盟店,将品牌长久而持续地做下去,是润美的始终目标之一。"

“竞争是好事,也是我们乐于看到的景象,因为行业得到了重视和垂青,没有竞争也就没有收获导致行业不能发展。但是竞争决不能形成恶性循环,李威认为要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竞争,从竞争中找到根源和解决办法及成功的方法。淡泊竞争是我们的良好思想,同行业是兄弟,没有敌人也没有对手。只有通过所有的兄弟单位联合起来,在产品质量、营销服务、教育系统等等因素上竞争和学习,才能得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化妆品行业的正常发展。

接轨国际 引导行业

润美科技的定位是以良好的产品品质、优秀的经营团队、完善的市场终端服务,做国内一流知名品牌。承诺无后顾 之忧的经营,教育营销是润美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盲目的追求创新和结果是不可取的,投资教育技术和理念是润美立志坚持的道路。

另外,润美一开始就具有优势的市场支持,从日本进口原材料并贴近市场服务;聘请曾服务于日本大企业多年的工程师来担任润美公司的总工程师,因此在生产技术上逐步与国际接轨,一心推动中国化妆品事业迈进世界。

坚持润美的发展本质,保持有实力、有市场的行业动向,以诚信的企业伙伴为合作对象;并且可以启动和保护终端店的市场,使个体经销商的利润达到最大化。如今在众多化妆品行业中,润美科技始终走在时代进步的前端,引导中国化妆品行业稳步前进。

润美生物科技本着"不做一时枭雄,要做百年老店"的精神,"术业有专功"的技术背景,以国际合作的领先科学成果为核心,在不断学习与行动中寻求进步与发展,继续追求健康美丽的品牌文化内涵。

上一篇:混合冻结技术下一篇:内皮祖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