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技术课程

2024-08-11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精选十篇)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 篇1

1 资料

1.1 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整合的涵义

一般而言, 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技术。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经过一番整治, 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整合, 目的是让中医院校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使用技术来获取知识;与此同时,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此模式强调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强调现代信息技术要服务于中医学教学, 要广泛应用于中医学教学,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掌握更知识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2 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整合的影响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整合后会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产生一系列巨大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

1.2.1 教学理念的改变

它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1.2.2 教学目标的改变

从原先单纯强调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到目前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

1.2.3 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师“满堂灌”授课方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通过整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例如采取讲授、个别辅导、探究、协作、远程教学或多种模式相结合等。对当代中医大学生而言,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的有效获取比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目前, 大部分中医院校开发了网上授课和考试系统, 如精品课程及网络考试系统,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在局域网上挑选课程, 自主学习、自主测评。有效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更加公平、公正。

1.2.4 教学媒体的改变

由黑板粉笔转化为多种媒体相结合教学。如在《中医内科学》的授课中, “黄疸”、“鼓胀”等疾病, 若采用多媒体制作附加典型临床患者图片, 可以非常清晰将各型黄疸展现给学生, 提高了学生对中医内科学学习的积极性, 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1.3 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及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1.3.1 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医学教学的整合, 学院教务工作者、授课教师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学习、宣传、观摩、实际操作和继续教育活动, 提高教师兴趣, 提高教师素质全面发展, 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造条件。根据各校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可先部分试点, 再推广应用, 总之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1.3.2 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授课教师, 尤其是临床教师, 要利用医院上班与患者接触的优势, 积极采用各种典型病材, 如典型、少见患者的影像资料制作病例库;另外要收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若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 教师需要自己开发研制。

1.3.3 优化管理机构, 全面推进整合

信息技术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2 讨论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 笔者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 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 变革整个课程体系。有专家认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 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 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 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 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 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 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 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包括常规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和中医学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使中医院校大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中医临床能力, 增强自身素质, 使之成为21世纪优秀、合格的中医专业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7, 9 (3) :129.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 2001, 2:138-139.

[3]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 1998, 4:114-115.

[4]陶增乐.信息技术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18-19.

[5]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 2002, 4 (15) :28-29.

信息技术创造医学教育论文 篇2

信息技术创造医学教育论文 1 引言 生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所以生理学实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生理学实验教学,怎样能使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操作变得简单化,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是目前生理学实验教学需要重要改进和探索的课题之一。通过实践证明,把多媒体课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到传统教学中有何优点谈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多媒体组合教学能较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老师利用板书进行讲解,学生对于实验的原理和操作的理解和观察是静态的,而生理学动物实验内容较为抽象、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讲,传统的讲授方式很难将其中涵盖的内容完全用语言讲清楚;对学生来讲,从未接触过手术器材及手术操作,听起课来很吃力,很难完全清楚掌握手术步骤。例如家兔的颈总动脉插管技术,以前是在黑板上画一个颈部手术示意图。示意图很难体现颈部解剖层次、结构和毗邻组织。这样,学生在分离颈总动脉时很容易出错,甚至导致实验失败。据统计,传统教学方法在动物实验中,成功率为 70%左右。而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老师在讲授实验操作时,先配

合图片进行讲解,使学生大致了解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再让学生观看一遍动物手术录像,通过完整的录像演示对动物进行麻醉、固定、切开皮肤和肌肉、分离血管和神经、颈动脉插管等全过程,使学生对手术操作有个初步概念,手术部位的解剖层次、结构和毗邻组织一目了然;然后,带教老师结合实际进行讲解。最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这样,学生对手术器械及操作步骤了解清楚,操作动作较规范,操作速度较快,实验成功率高。我们统计,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后,生理学实验的成功率达到 95%以上。如果个别组实验失败,该组同学可以通过观看录像和学习成功组实验结果,达到实验目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克服在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弊端,使学生感受直观,记忆深刻,学生可以通过推理及形象思维而记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使学生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达到了实验课要求的效果。充实了课堂信息,扩大了教学容量 生理学实验的内容多,但是授课时间偏少,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全面的、基本的操作知识是很困难的。然而多媒体课件能把教师从大量的讲解、板书和示教中解脱出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1]。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更多的信息,从而扩大了教学容量,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起了很好的作用。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控制而实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中同时具有文字、语音、图像、动画。制作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在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教师边学边做,提高了综合素质。结束语 我们应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发挥长处,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多媒体课件的适用性,不断用信息技术创造医学教育的新辉煌。总之,在生理实验教学中注重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就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条基础医学现代教育途径,值得我们一如既往地探索、改进。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 篇3

摘要:自2001年起,第四军医大学用信息技术改造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在大范围的医学课程教学中探索和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信息化教学的新认识,从资源建设、制度建设、师生信息素养培训等方面建立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运行与保障体系,形成并应用了一大批具有医学特色的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高校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医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

自2001年起,第四军医大学在“医学本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改革成果获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着眼培养信息时代“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潜力大”的优秀医学人才,把“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作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新抓手,更新观念、整体设计、教,学并重、规范推进,历时八年,在全校课程教学中广泛探索和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形成了医学课程信息化教学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成果和新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

一、更新教育观念,从新的视角认识信息化教学

1推进信息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

信息化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和信息技术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的全新设计和组织。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以“教师为主、讲授为主、教材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凸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在表现知识和思维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有利于医学生从“人的整体”层面把握医学知识,提高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观,把信息技术作为改革教学内容、转变师生地位、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工具,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面革新。因此,推进信息化教学绝不是单纯的方法手段改革,而是涉及教学系统各要素环节的全面改革,是对我国沿用两千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革新。

2推进信息化教学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崭新途径

信息化教学是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其教学要素呈现出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等一系列新的特征,超媒体授课、情景化学习、虚拟实验室、模拟实验、基于资源学习等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模式。这种教学要素和模式的转变,满足了现代医学教育知识教学的海量性、复杂性、整体性和开放性要求,为培养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创造了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提供的丰富资源、生动案例、网络平台和虚拟环境等,使“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整体”、“学科课程综合”等现代医学教育理念,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得以实现,从而为改革医学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的途径。

3推进信息化教学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艰辛过程

作为一项系统的教学改革工程,推进信息化教学并非易事。八年来,我们从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建设开始,经历了“分散建设到集中整合”、“单课探索到多课应用”、“自由行为到统一组织”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走过了“资源建设为主”和“教学应用为主”两个重要阶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组织与保障体系。在“是不是非要搞信息化教学”、“怎样持续推进信息化教学”等问题上,校内曾有多次争论和反复。但我们始终坚持信息化教学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高强度的持续投入不动摇,坚持用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不动摇,不断研究理论、统一思想、加大投入、规范组织、反馈调整,最终实现了全校课程教学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的整体转变,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推进信息化教学既是改革的过程,更是转变观念的过程。道路曲折,任重道远。

二、狠抓软件建设,夯实信息化教学的改革根基

我们认为,推进信息化教学除了要具备完善、先进的硬件条件外,更应把信息化教学的支撑“软件”做好、做实、做细,为在大面积的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提供资源技术、规范制度、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保障。

1建设医学课程教学资源库与软件平台

(1)建设完善医学教学信息资源库。历时8年,建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标准统一、共享实用的教学资源库。包括:1个教学素材库(18 748条图、文、声、像、动画素材),与34门医学主干课程配套的1 859部多媒体课件,1个精品视频库(10类共14 400分钟)、33门网络课程、1个模拟实验库、15个文献数据库等。总量约10TB。为信息化教学与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持。

(2)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资源教学功能。利用虚拟机技术、站群管理技术、内容过滤技术、RSS内容聚合技术等,将各类资源按照教学需求有机链接为一体。师生可以按“学科一课程一章节一知识点”等不同层次、按“关键词、关联性、关注度”等不同需求、按“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图像、文本、网站”等不同形式,对所需信息快速、准确、灵活地检索与应用。为信息化资源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3)集成“三位一体”的教学软件平台。按照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规律与习惯,重构“各类资源、技术系统、教学网站”的配置和呈现方式,形成了界面统一、方便实用的“第四军医大学教学在线”——集“門户网站、软件系统、网络资源”为一体的教学平台,面向校内外开放。为应用技术和资源提供了平台支持。如图1所示。

2制定实施课程信息化教/学组织规范

实行“两改五定”课程教学组织要求。“两改”是指制定全校课程信息化改革指导的两个文件,完成改革的总体设计。“五定”是指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和学生的信息化学习,统一要求,规范程序。

(1)两改。我校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全面推进本科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本科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要求》。从九个方面提出了本科课程推进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内容、组织、考核等多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要求。

(2)五定。我们从五个方面对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学习的关键步骤和节点进行规范。①定内容。组织专家编写《信息化授课指导》,筛选适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明确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范围和方式。编写《信息化学习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信息资源、如何把网上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怎样利用信息资源开展课外研究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②定时间。要求课堂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和资源的互动时间不少于四分之一课时,互动方式可以是基于信息资源的分组讨论、师生问答等多种形式。使主干课程的单纯授课学时平均

减少300学时,增加了学生的自学时间。③定设计。要求师生信息技术分别融入“教”和“学”的四个环节。要求教师在“备课”中,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教学:在“授课”中,运用信息技术讲授的内容比例不低于90%,增加基于网络资源的多学科交叉专题讨论、小组协作、模拟实验、PBL教学、sP教学等互动教学;在“辅导”中,进一步阐释教学难点,加强课后答疑;在“考核”中,运用基于网络课程和课件的形态学实验考核、机能学实验考核、临床病例库等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广度和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自学网络资源,预先提出问题;在“听课”中,基于已有资源参与课堂互动:在“复习”中,利用学习论坛及时释疑、发散思维;在“自测”中,利用网上题库自我评价、巩固学习。如图2所示。

⑤定方案。要求教师制订《课程信息化教学教案》,新教案中包括“讲授与指导内容”、“互动内容设计”、“信息技术运用设计”和“课时分配”四个栏目,体现信息化教学的思路、内容、方法和组织。要求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从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预期(包括成绩、能力、素质)等方面,规划自主学习,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开展师生信息素养培训与评价

制定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每年培训教师300人次、学员1 500人次,提升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和学习的能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和竞赛,每年评价副教授以上职务的教师260余人:要求晋升职称的教师必需提交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论文、专著或研究成果,激励教师研究信息化教学。

三、坚持两个结合,分类组合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要把课程教学特点和各类信息技术特性相结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特点的最佳组合。根据课程特点,我们首先把医学课程分为“讲授为主型”、“讲习结合型”和“自学为主型”三类,再结合信息技术特性,提出了三类课程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模式,即:“IT—讲授”模式、“IT—讲习”模式、“IT—自学”模式。如图4。

1“IT—讲授”模式

对讲授为主型课程,运用超媒体、情景演示、网络数据库等辅助讲授技术和资源,优化授课设计与组织,构建“IT—讲授”模式。易化教学难点,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复杂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生动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例如:“神经解剖学”采用“多媒体授课+情景演示”教学,不但形象展示了传统模式难以表述的脑神经结构与功能间的复杂关系,而且实现了解剖学、药理学、神经内外科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教学,显著提高了课堂授课效果和学习效率。

2“IT—讲习”模式

对讲习结合型课程,运用CAI、虚拟实验、网络课程、网上手术室、学习论坛等交互技术和资源,创设教师导学、学生参与和边教边学边练的互动环境,构建“IT-讲习”模式。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主动交流与思考能力。例如:“外科学”采用“CAI授课+网上手术室+基于资源的PBL+学习论坛”教学,有效促进了临床理论和病例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学习和思维能力。

3“IT—自学”模式

对自学为主型课程,运用网络课程、在线辅导、计算机模拟、案例库等辅助学习技术和学习资源,优化学生的学习流程,构建“IT—自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其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基础医学实验”采用“网上检索设计+计算机模拟+设计性实验+电子报告”教学,学生依靠基于信息技术和资源自主完成从设计到报告的所有实验环节,信息处理、文献查阅、模拟实验及开展创新性活动的能力显著提高。

各学科以三种基本模式为基础,衍生、发展出具有课程特点的具体教学模式。表1列出了15门首批试点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

四、改革成效

自2006年以来,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始在校内外的课程教学中大范围应用。先后在我校93%的课程(186门)、88%的教师及2 500名本科生的大面积教学中得到应用:被全国15个省(市)的15所医、药、理、工、文科类高校和14所校外教学医院借鉴和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效果。

1信息化资源使用效率高。信息化资源面向校内外师生开放,资源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其中,精品资源单日最高访问量达72 172人次(校内访问量占79%,校外占21%),网络课程单日最高访问量达8016页面(校内访问量占74%,校外占26%)。应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开展教学与学习,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习惯。

2师生教学反馈效果良好。本校参与改革的教师中95.5%感到新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作用显著,组织开展大容量、多学科、形象化教学方便高效,非常值得推广;96.1%的学生感到新模式对深入掌握教学难点、培养临床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比传统模式具有显著优势,应当大力推进。校外普遍反映成果可借鉴性强,信息化资源与教学平台好用、实用,在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帮促作用,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3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新模式应用后,对1026学时、25 000人次的课堂教学进行随堂测验,学生知识点掌握率平均为89%;2008年比2006年课程考核成绩合格率平均提高2.1%(优良率提高6.9%),毕业考试平均成绩提高8.8%:“病理生理学”采用新旧模式分组对照教学,新模式下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率比旧模式提高30%。

4学生能力素质提高显著。主要表现在主动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显增强,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获得提升,如2008年比2006年,毕业临床技能考核合格率提高11.1%;学生参加国家、军队、学校科研项目人次数提高15%,自主完成课外科研和创新设计性实验项目数增加26%,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生人数和在军队、地方各类竞赛获奖的学生显著增加。2007年,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组织临床教学质量检查,我校考核成绩名列前茅。

5理论研究成果丰硕。研究成果先后在《中华医学教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20多篇;信息化资源建设项目获国家、军队(省部)级奖励52项。多次应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专题报告,2008年成果负责人作为“北京国际医学教育论坛”的特邀演讲嘉宾,代表中国医学院校作大会报告,受到来自中、美、英、日、法等20多个国家(地区)专家与同行的一致好评。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 篇4

一、资料与方法

(一) 素材使用

选用本专业相关的教材、学术期刊、医学杂志及光盘等, 同时可在互联网上登录相关网站下载相关图谱、标本图片及临床病人患部照片等。在使用器具方面可使用计算机、扫描仪、摄影机、投影仪、数码显微镜等。

制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1.将选用图片进行扫描, 设定相关分辨率, 同时保存格式以JPEG进行储存备用, 同时使用相关的图片编辑器, 改善图片的亮度、对比度等, 将其设定为最佳的效果进行保存。同时将应用工具箱及控制面板中各种修饰图片工具进行保存, 以便在课件及书稿中进行修改, 对于较大的图片可调整分辨率以调整大小至最佳。

2.对于光盘中及VCD中相关的图像使用时可使用相关软件的图像截取功能, 以截取相关有用图像, 对于数据光盘资料则直接复制在使用文件夹中。

3.有关互联网资料可登录相关网站进行下载。

4.玻片标本, 可使用数码显微镜进行拍摄, 但应注意的是, 为了使用方便所有图片在上传时应统一使用JPEG格式2。

(二) 视频资料

对于视频资料的相关处理, 也有可使用的软件, 包括可以自制Flash, 教学录像带及互联网资料, 而使用到的设备有计算机、录像机等, 使用的软件有Flash MX、超级解霸等。

二、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 本次研究共整理出近100多种病原微生物学的素材, 其中包括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排列、致病物质及病原诊断等。其中, 素材类照片包括模式图200幅、照片1000张及视频50段。通过相关的制作技术将所有的素材可整理到多媒体素材库, 既可使用于课堂教学, 又可放置于校园网内, 供同学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素材使用并下载。同时, 为了满足大家的需要, 对于在服务器上无服务的用户, 可将所有资料刻制成光盘, 在单机上循环使用。

三、讨论

医学微生物学是所有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 但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过程中, 将各类病原微生物的形态描述得较为模糊, 极易混杂,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辅助大量的图片、案例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将信息技术与医学微生物学相结合, 应用于实际高校医学教学中,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特别在微生物形态学课程方面, 该方法有着极其显著的效果。通常来说, 一个优秀的课件在于其内容是否准确、丰富并切合教学实际。而好的课件通常能够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 因此想要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首先有一个优秀的课件, 对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更是如此, 而在过去, 通常教师自己进行收集、整理的相关素材不仅数量较少、同时局限于各个方面的原因, 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但是无法完成一个良好满意的课件。

近年来, 整合相关的教学经验, 本次的素材库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1.系统较为全面, 内容丰富, 涵盖范围广, 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2.精心制作, 图像及视频清晰, 可进行二次加工。

3.内容直观, 使用简单, 同时配有检索功能, 更有单机版本。

4.图片及视频选用的素材极为典型, 并有不少资料是相当少见的宝贵资料。

5.素材库可进行不断更新, 使得其中内容更加充实广泛。

6.文件格式统一, 方便大家使用。

综上所述, 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 可明显提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有效性, 使得学生听课有效率大大提高, 更加方便地掌握知识及内容, 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信息技术对提高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有效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扫描、互联网搜素、数据库分析及摄像显微镜、录像等手段获取图片及资料, 经过加工处理后构建出有效的多媒体素材库。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加工整合, 可大大满足高校医学生的自学要求, 提高教学效果。结论:信息技术对提高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值得医学高校深入推广。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学微生物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艳, 吴移谋, 谭立志, 等.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 8 (5) :337-339.

[2]龚大洁, 严峰, 俞诗源.多媒体技术与高校生物学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 2006 (3) :63-67.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 篇5

课程设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学校培养学生质量的高低。为使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适应学生实际,对该专业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各类课程设置相关内同的满意度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进行初步探讨。

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是指学生依据“自定标准”对其所学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之问的差异做出的主观评价[1]。一般而言,满意度水平体现着学生完成学业的积极性,也决定着学生学业完成的程度,同时也是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情况的一种反馈。

通过此次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找出其中不满意的指标,作为今后制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计划、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使专业课程设置更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使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加完善。为此,在2012届毕业生即将离校之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4届毕业生,调查时间在学生毕业时期,这部分学生通过学校安排已经在各医院检验科实习10个月,部分学生已经走向工作岗位,在临床上已经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因此调查数据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主要调查了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71份,收回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86.7%。用SPSS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选择就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原因

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因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社会声誉好、就业前景好、高考志愿、本人喜欢而选择就读该专业的学生数占63.75%,因高考志愿外被调剂的占12.50%,学生选择就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达到自身心中意愿的占88.13%,说明学生对医学检验技术这个专业还是较为理想的。

2.2 对目前所学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满意度

调查数据来看,对所学的医检专业非常满意的占6.25%,较满意的占56.25%,满意的占31.25%,不满意的占6.25%,满意度达到94.75。说明学生对目前所学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非常满意的。

2.3 对职业岗位课程、职业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根据表1数据结果,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对职业岗位课的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为97.75%,对职业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的课程设置满意度为94.40%。说明学生对教学计划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最高的是职业岗位课程,满意度在95%以上。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及通过部分学生访谈,不满意的原因最主要原因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操作技能培养不够、操作技能培养与岗位不符。

2.4 对所有职业岗位课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效果、学时数、岗位吻合度的满意度

调查数据来看,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课程,各项指标满意度分别为教学内容99.17%、教学方法98.43%、学习效果97.93%、学时数98.22%、岗位吻合度97.72%。说明对9们课程的5项指标的满意度是很高的,均达到97%以上,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教学内容,满意度达到99%以上。所有课程中,各项评价指标满意度最高的是微生物检验课程,其次是临床基础检验和血液学检验。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及通过部分学生访谈,不满意的原因最主要原因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课程内容老化、不适用,课程考核方式不合不够不够合理。

2.5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教材选用、仪器设备先进性的满意度

从调查数据来看,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满意度为95%,教学仪器设备的先进性的满意度为86.6%。说明在实际授课中教学上的设备跟临床中实际运用的设备存在一定的差距。

2.6 对学校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实验、实训、见习)方面的、对学校毕业实习期间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

根据表2数据结果,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对学校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实验、实训、见习)方面的满意度为96.2%。对学校毕业实习期间的教学计划安排的满意程度为91.9%,虽然满意度较高在90%以上,但有近10%的同学感到不满意,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及部分学生访谈,不满意的愿意的最主要原因为实习时间过长、轮转安排不合理。

2.7 在课程设置上,在岗位上最有帮助的课程

学生认为岗位上最有帮助的课程是职业岗位课程中的临床基础检验73.75%、微生物检验68.75%、生物化学检验48.75%、免疫学检验42.50%、血液学检验40.63%。其中职业基础课程(医用化学、分析化学、医用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等)满意度为7.50%,通识教育课程(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大学生心理教育等)6.88%。

2.8 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检验营销和实验技术方向的必要性

调查数据来看,被调查的学生中,87.5%的学生认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有必要分检验营销和实验技术方向,12.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2.9 实习单位或工作单位对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或技能的满意度

调查的数据中,96.2%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或工作单位对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满意的,97.5%的学生认为实习或工作单位对学生所掌握的技能的满意的,满意度均达95%以上。

2.10 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改进的方面

调查的数据中,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改进的方面是专业技能43.13%,其次是专业知识33.75%、开始医患沟通方面课程32.50%、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27.50%、外语能力26.88%。医学基础知识20.00%、卫生法律知识16.25%、反映最新医学发展前沿的课程或内容 14.38%、人文素质14.38%、科研能力12.50%,数据可作为今后课程设置修改的参考依据。

2.11 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强对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强培养的能力是专业课程知识55%,其次分别是实践动手操作能力50%、社会交际能力34.38%、自主学习能力30.63%,科研创新能力28.13%、基础课程知识26.25%、文献检索与总结能力13.75%、论文撰写能力10.63%、通识课程知识10.00%。说明,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培养的重点是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

3 讨论

学校要进一步搞好学校的课程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制订教学计划,应尽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可以更好地反映实际需要,加强科学性。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培养医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更要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在教学方式上,课程中多增加案例讨论课,这些课程从形式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 篇6

【摘 要】通过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就业岗位、国内各院校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总结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 医学院校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71-02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生物技术在各领域展现出了无限潜力,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被世界各国确定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新型产业。现代生物技术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和工业生物技术三个应用领域,其中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由于和人类的生命安全关系密切,成为现代生物技术中最实用、最具发展势头的领域之一。

一、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各院校招生情况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以及新的理论技术不断涌现,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生物技术相关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有增无减,尤其是医药行业生物技术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于1998年正式将生物技术专业列入理学本科专业目录,主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之后,很多院校都相继开设生物技术专业,中国前300名大学中,具有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占到了33.7%。通过对生物技术专业在这300所大学不同类别的分布分析可以发现,生物技术专业在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和师范类高校中设置的频率较高,分别占相应各类高校总数的70.6%、70.8%、82.6%、97.3%。而我们通过前期统计,全国90所医学本科院校,开设生物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仅有28所,占31.1%,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医药行业生物技术人才的供给远远小于社会需求。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与普通院校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其特点体现在医学知识和药学知识与生物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因此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课程也要反映相应的医药特色。但是,由于生物技术专业在国内相关院校的开设主要集中在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和师范类高校,在医学院校开设的相对较少,必然会导致教学模式和内容偏向于工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的教学。体现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就是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相对缺乏。面对大好形势,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主体,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培养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关系到专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课题。

目前,医药生物技术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缺陷,针对性的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尚属于探索阶段。如果照搬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会导致学生能力的同质化严重,不能很好的与医药行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相吻合,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足,从而造成就业困难。所以,迫切需要建设适合医药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另外,生物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夯实理论知识和培养科研思维必备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体系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这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全国各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课程分析

统计了全国21所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所开设课程,其中包括4所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各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开设情况

从总体来看,各学校课程开设率较高的课程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所统计所有学校均开设有以上三门课程;其次,开出率较高的课程有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医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等,下图为所统计各学校开出率前21位的课程。

(二)医学与非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对比

与非医学院校相比,医科学校生物技术专业中,各学校课程开设率较高的课程同样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统计的所有学校均开设有以上三门课程;除此之外,医学类学校基因工程、医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生物技术综合性实验、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药理学、蛋白质工程等几门课程开出率高。下图为综合所统计各医科与非医科学校课程开出率前20位的对比图。从图上可以看出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医学统计学等开出率两类学校均较高,但是临床医学概论、病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相关课程,非医学院校均开设较少或未开设。

三、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医学基础知识与生物技术学科各课程间的交叉和渗透。所以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就应该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具有自己的特色。除了生物技术专业必开的基础课程及专业技术课程之外,具有医学特色的相关课程也应该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可以使学生将医药基础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医药生物技术行业。因此,通过对其他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以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了一些本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合理选择授课科目,突出医学院校优势

目标是培养出适合我国现阶段实际需求,具备扎实医药生物技术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各项实验技能,能在医药、检验、食品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工作,以及在科研、营销、第三方检验等领域从事研究助理、产品销售、检测试剂盒的设计开发与使用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习一般生物技术专业必须学习的理论知识,还要补充如临床医学概论、病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统计学等与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的医学类专业课,从而进一步提升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调整实践教学模式,开设专业综合实训

生物技术专业涉及到的五大工程技术之间彼此交叉渗透,互为基础。因此,生物技术实验课程的设置必须打破传统上每门课程单独设立实验的传统,将本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根据内在联系进行整合,单独成课,设立一些综合性实验、实训,而非简单的课程实验。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一般在第三到第四学年开展。另外,综合性实验内容的设置还要能反映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最终达到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案进行综合训练的目的。例如,我校开设了生物技术综合实训,该实训共安排8周时间,分两学期上完,每学期安排4周时间,中间不再穿插理论课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该综合实训涉及基因工程各个方面,以蛋白药物开发作为主线,包括蛋白药物的克隆、表达、检验、纯化、药物活性的检测等一系列医药生物技术操作环节。该实践环节与真正蛋白药物的研发生产相一致,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与社会、行业接轨。另外,根据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医药特色,开设病理检验、实验动物学、抗体制备、临床分子诊断、动物细胞培养等实验,这些实验除了培养学生基础生物技术技能之外,加入医学相关内容,使学生掌握交叉学科知识及技能,更适应社会对医药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出的学生更适于快速发展的医药生物技术行业。

(三)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发现许多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外通过对学生实习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企业最需要那些实践能力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毕业生,而我们的某些授课内容缺乏纵深性,对知识点的讲解并不系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比重,同时注重了某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快速系统地建立知识体系。例如在“分子诊断学”授课中,增加遗传病的介绍,如常见遗传病的临床特征、分子诊断手段以及基因治疗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授课内容中加入临床诊断试剂盒的研发、临床生物技术检测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方法等内容,以培养具有良好医学基础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并服务于社会。

生物技术尤其是医药生物技术方向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可以说改变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但是对于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通过思考后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能够培养出与社会及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弘艺,张旭光,邵露等.生物技术专业现状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刘瑞珍,张兰凤,邱启祥.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解剖学教学探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4,22(2)

[3]王元元,张涛,潘克俭.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J].重庆医学,2011,40(28)

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探讨 篇7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教学方法,实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领域的信息化发展迅速,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涵盖了医疗卫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对于身处21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生也面临着医院信息化技术的新挑战,因此,学习、掌握并应用医学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能培养出既懂得医学又懂得信息科学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现代医疗卫生工作的水平,就必须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经验,对该课程教学做如下探讨。

1 概述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以医学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学信息的运动规律及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现代计算机为主要研究工具,以解决医药工作人员在处理医学信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介于医学与信息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医学信息学研究范围几乎覆盖了医药卫生领域的所有对象,是近代医学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医学领域的数据。

1.1 国内外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现状

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医学信息学教学活动非常普及并且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教学层次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授课对象除了医学专业的学生外,还包括计算机和信息专业的学生。在国内,医学信息学教学开展得较晚,与国外相比,差距大,作为一门课程,医学信息学在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并不普遍,授课内容也不一致。在2005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中,发现阻碍当前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即:资金匮乏及信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为了加快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人才培养是关键。因此在国内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不仅可以培养优秀的医学信息化人才,而且还能促进医院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1.2 我校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现状

我校根据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于2003年在全校范围开设医学信息学选修课程,同时对医学信息专业学生开设医学信息学必修课,是国内开设该课程最早的院校之一。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该课程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体系,已成为校级精品课程。

1.3 我校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内容

国内与医学信息学相关的教材很多,其中最早的应该是1991年出版的《医学信息学导论》。其次是1998年由当时国际医学信息学会主席J.H.van Bemmel主编的《医学信息学》,该著作内容丰富,从理论、方法、应用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出发,几乎对医学信息领域所有的内容都进行了探讨。2003年以后,国内与医学信息相关的著作与教材如雨后春笋。在选择医学信息学课程的教材方面,根据我们中医药院校的特点及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选用不同的教材,选修课一般采用《实用医学信息学》,国内只有该教材包含了中医药信息处理的内容,必修课一般采用自编教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设计》,即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医院信息系统教程》,医学信息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关于医学信息学的基础知识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包括医学信息及信息系统的概念、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医学信息标准化和数据结构化等;第二是医学信息学的实际应用,例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远程医学等;第三是医学信息系统的实例介绍、技术支持、研究方法等。

2 医学信息学课程主要教学方法

2.1 理论教学重点突出、与时俱进

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医学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医学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交换,医学信息的标准化和传输格式的标准化,临床信息的特点,国内外已经和正在开放的各种医学信息系统以及医学信息学在我国传统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等。通过理论课程的教学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医学信息学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发展。

在整个理论授课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教学课件,各种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案例截图,DE-MO演示,录像播放,使理论教学更加生动明确,简洁易懂。同时理论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对教授的内容根据时代需求进行相应增减,例如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以适应"非典"以来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2.2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药房管理系统、门诊管理系统、住院登记系统、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电子病历、实验室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的使用。医学信息学课程的设置中,实践教学环节也尤为重要,我校在这几年开设该课程经验积累上,结合我校特色,在国内率先建设了医学信息学课程专业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为全校学生的医学信息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首先我们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相关医学信息文献,观看相应信息系统DEMO演示和案例录像,对医学信息学有个总体了解,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然后让学生通过"医学信息实习软件"对各种信息系统进行实际操作,验证理论学习内容,熟悉各种信息系统的组成,学会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成为实用型人才。

3 我校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特色

3.1 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目标不同

我校该课程既有面对全校学生的选修课,又有面对我院学生的专业课,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要求学生对医学信息学的理论和应用有一个系统全面、具体深入的认识,掌握常用医学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利于毕业后的工作和研究;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在以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能了解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掌握医院信息系统的构建原理和关键技术,在现有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二次开发,更好培养专业学生的创新理念。

3.2 与中医药相结合

医学信息学在计算机与医学这个交叉领域中所担任的角色相当于计算机科学中的导论,它所包含的内容也有很多,例如偏向于临床的有"临床医学信息学",偏向于图形图像处理的有"医学图像处理",偏向于医院的有"医院信息系统",偏向于中医学的有"中医药信息工程学",偏向于文献信息处理的有"医学文献数据挖掘"等。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我校自身专业特点,在该课程教授过程中突出医学信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中医信息的特点、"二进制"与中医理论、中医药数据的数字化、医学信息学在中医专家系统方面的应用、医学信息学在中医四诊方面的应用、医学信息学在中医针灸领域的应用、医学信息学在中医文献资料处理方面的应用、医学信息学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等。通过结合我校中医药特色对该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医药学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医药信息化人才。

4 结束语

在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中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通过对几年教学效果的总结,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实用性较强,对于培养医学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也起着显著的作用。同时由于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采用合理先进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教学知识点,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推进医疗信息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宗荣.医学信息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6.

[2]包含飞.医学信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3]丁宝芬.实用医学信息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8.

[4]施诚.医院信息系统教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 篇8

1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 它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方向, 也是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课程设置不但要从专业理论背景和学术方面考虑, 也要从毕业生的职业成长与就业需求方面考虑。从与学生的座谈及对各院校实际设置课程的分析结果看, 医学院校开设信息专业教育没有医学特色, 与工科院校或综合院校信息专业毕业生相比又缺乏竞争优势。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研究的首要问题, 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教学单元、核心课程以及整体的课程体系都是围绕培养目标展开的。很多研究一开始就提出了培养目标, 特别强调的是在21世纪信息时代的特定社会需求之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涉及3个基本要素:能力、素质及个性状态。课程的体系结构是服务于培养目标的, 从对多个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分析看,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混乱, 具体问题主要包括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材方面等。

1.1 课程体系问题

比起基础深厚的传统医学专业, 大部分医学院校对于医学信息管理这样一个新兴专业的建设还缺乏经验, 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在课程的设置上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状况, 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何合理有序地安排医学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的交叉学习, 应该选择开设哪些课程才能使学生更适应社会的需要。现在的课程设置中, 存在着一些错误倾向, 其中一种倾向是把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简单地看成医学和工科计算机的叠加, 选择计算机课程时照般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 不考虑医学信息管理的实际应用和医学生的特点, 将各种计算机专业课程不加选择地都开设给学生,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 脱离了实际的市场需要。另一种错误倾向是依然以传统医学教学为主, 把信息能力的培养作为点缀, 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 课程设置顺序问题

在第1、第2学期主要开设的是公共基础课, 其中医学公共课集中在前3个学期, 占用了大量的学时, 而专业课程在前3个学期中开设较少, 致使专业课程呈上小下大的锲形发展, 专业核心课开设时间相对于医学基础课程来说比较晚, 而且过于集中在第5和第6学期, 这样的开设顺序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专业课程应该呈现非断线式的开设, 始终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

1.3 相应的医学信息类教材有限

目前所出版的医学信息类教材数量有限, 质量也参差不齐, 很多教材理论过于空泛, 内容不够详实, 脱离实际应用, 不仅使教师教学时感到困难, 也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不少学校选择使用工科计算机专业普遍使用的经典教材进行教学, 但这些教材缺乏医学特点, 不太适合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使用, 学生学习中会感到费力, 而且事倍功半。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以后主要将在医院中从事医学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等工作, 所以所学知识应该与将来的工作需要紧密结合, 教材必须结合医学实例才能让学生形象地掌握所学知识。

1.4 计算机课程过于偏重软件

随着个人PC的普及, 学生有了解硬件运行原理的迫切需求。《计算机网络》教材中物理层和链路层的理解也需要有硬件的基础。此外,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信息管理类学生的新发展, 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实现过程需要了解硬件方面的接口知识, 因而有必要增加硬件基础原理课程, 如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及组成原理等相关的课程。

2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方法

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 课程设置既要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又要顺应学科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课程设置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的结构体系。集群模块综合式的课程模式, 强调以培养能力为主线, 让学生先接受共同的基础教育, 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社会需要, 接受专业基础理论教育, 学习专业知识, 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在此基础上, 缩小学习领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专门技能, 使学生既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 又具有职业针对性。根据专业方向和办学要求, 结合学校办学的客观条件, 合理规划课程, 科学配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 尽快形成科学、严谨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主要突出基础素质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和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知识4大模块。根据课程集群的思想重新建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作者认为应划分成5大集群体系, 分别是公共基础文化课集群、医学基础课集群、管理学集群、信息学集群、计算机科学课程集群、选修课集群。

2.1 医学基础课集群

目前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医学类课程基本上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多门学科, 但开设的效果并不理想, 课程门数多, 课程之间衔接不好, 学生对该类课程的重视不足, 兴趣不高, 很难保证教学效果。这些医学基础课大部分在第一、二学期内开设, 大量地占用了学时,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影响了专业课程在第一、二学期的开设, 这样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 让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并让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用得上, 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较困难的问题。医学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往往有两种:一是分系统讲解, 将各系统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内容衔接在一起进行讲解;另一种是分学科进行讲解。大多数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都采取后面这种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并不很理想。因此, 有必要把这些课程分系统进行, 而不是分学科。应从整体角度考虑医学基础有关科目理论和知识的表述与内容编排次序, 恰当选择具体教材内容, 确定各教学单元所讲述内容的层次深浅, 使其达到结构与功能的综合, 设计成一门有机联系的整体性课程, 使该课程教材内容的拟定和编写明显区别于医学专业现行的医学基础课程教材。该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将各门课进行较好地融合, 有利于教学的开展[3];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管理学集群

管理信息学将信息学与管理科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从信息学的角度理解管理过程, 从管理学的角度认识信息的价值, 有利于学生真正把握信息与管理的关系及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管理信息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门系统阐述管理中信息学问题的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以下4个原则, 以体现信息科学与管理科学的结合: (1) 按照管理学科的需要选择信息学的内容; (2) 按照信息管理过程的内在规律组织内容体系; (3) 研究问题的背景材料, 尽可能选自管理领域; (4) 融入面向管理的信息学本质和特征的最新研究成果。全部内容以信息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以信息生命周期为主线, 研究管理信息的采集、传递、编码、加密、存储、加工、利用等。

医学信息管理与医学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是十分明确, 虽然教育部对此有明文规定, 但许多学校把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视为“第二计算机专业”。同时, 医学信息管理与医学信息系统专业还与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管理科学工程等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而使得许多学校在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上含糊不清。

2.3 信息学集群

信息管理学以信息为管理对象, 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信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特征结合起来, 从信息管理的战略规划、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信息管理的创新与变革等方面构造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 并按此体系研究信息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部教学内容分为理论信息管理学和应用信息管理学两部分。在理论部分, 课程围绕管理学的4大基本职能, 系统地论述了信息管理的战略规划、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信息化与管理变革;在应用部分, 阐述信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工商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应用以及所涉及的信息管理有关实务问题。根据课程之间依赖关系, 可以开设信息组织与存储、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等相关的课程。

2.4 计算机科学课程集群

以多元依赖关系为指导, 设置计算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 应选择既依赖于本学科课程、又依赖于相关学科的课程作为课程群的课程单元, 我们把这种课程之间的联系称为多元依赖关系。比如“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技术”课程既和“程序设计”、“离散数学”存在依赖关系, 也同“信息组织与存储”、“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存在依赖关系。根据依赖关系选择的课程可以实现不同学科课程间的交叉和融合, 从而使其被真正纳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 以形成本学科完整的知识结构。数学课程群的整合, 将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卫生统计学、离散数学整合为课程计算机数学基础。硬件课程群的整合, 将电路分析、大学物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整合为课程电子技术基础, 将汇编语言、计算机原理组合成计算机原理。软件课程群的整合, 重点学习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等课程。应用课程群的整合, 重点学习医院信息系统, 计算机信息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医学信息分析与研究、Web程序设计技术等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之上适当介绍用于医学处理的应用软件, 抛砖引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医学统计软件SPSS、SAS、ROCKIT、流行病分析软件EPI、化合物及化学方程编辑软件CHEMDRAW、生理学、药理学、毒物学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软件IOX、数据后处理软件DATANALYST、心电图分析软件ECG-AUTO等。

2.5 选修课集群

增加选修课是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和新的技术增长点, 保证本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这一集群是在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后, 在专业教育阶段分化出若干专门方向, 以加强职业针对性, 进行专门的教育, 培养学生一种或两种以上专门技术和技能, 教学要突出“专”和“新”的特点, 技术和知识要先进。可增加的选修课有: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网站建设与维护、多媒体技术、数字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网络安全与管理、Java程序设计等。按照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取向, 还可以开设决策支持系统等选修课程。

笔者建议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中, 在第一二学年, 每学期至少应设置2门以上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 且其课程大纲还应根据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的新发展与时俱进地不断修改与完善。使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坚实的基础知识, 又具有富于时代特征的新知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在国内所有高校中仍需进一步探索, 在医学院校中更是如此。

总之,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应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处理医学信息的能力, 一方面要避免其课程设置同工科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专业雷同, 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设置过多的医学课程, 造成主、次不分的现象。课程设置不但要从专业的理论背景和学术角度考虑, 更重要的是还要从就业角度考虑, 既考虑专业的长远发展, 也考虑目前的就业形势。办学者应随时关注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信息管理和技术类人才的需求状况, 尽可能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吻合。

参考文献

[1]Haux R.Health car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what shouldbe the role of medical informatics[J].Methods Inf Med, 2002, 41 (1) :31.

[2]Shahar Y.Medical informatics:betwee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tween academia and industry[J].Methods InfMed, 2002, 41 (1) :8.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 篇9

1 个性化的内容体系

信息素质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教学也一直受到学校重视, 被列为全校各专业、层次的必修课程。但因为不同专业密切相关的数据库各不相同, 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要求也不同, 所以, 我们对《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 构建个性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以这种个性化的内容,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具体作法是在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专业, 选择不同的信息资源;针对本科学员, 偏重中文信息资源, 而对于七年制、八年制以及研究生学员, 强调外文信息资源的学习。

2 模拟科研的施教方式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是一门实践很强的课程。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 提出了模拟科研的实验施教方式。

2.1 课堂案例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利用本馆查新站积累的大量的各个专业领域的科研立题、申报成果、研究生课题查新等方面的案例, 在征求查新委托人同意和不违背保密原则的前提下,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员选择不同的案例, 例如对于临床医学专业 (肝胆外科学) 的学员, 选取吴孟超院士科研立项的查新案例;对于基础医学 (免疫学) 专业的学员, 则选取曹雪涛院士科研立项的查新案例。通过对上述案例的讲解, 让学员充分接触信息检索技巧的运用, 将信息检索的技能和信息意识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科研中去[1]。这种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讲授不同的案例材料的授课方式, 能够帮助学员建立学习兴趣, 加深各专业学员对信息检索理论的理解, 使学员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思维, 灵活地展现了信息检索课在科研中的实际应用。

2.2 上机实习环节的模拟科研

在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安排中, 检索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是对检索知识灵活运用的一个实践[2]。我们采取以学员为中心, 以需求为导向, 进行“模拟科研”的实习教学。首先, 对学员分组, 一般是5-7人一个组。其次, 检索实习课题由学员或与专业导师共同拟订, 检索课题可以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课题, 也可以是学员感兴趣的课题, 也可以是与时事相关的课题, 如有学员选择苏丹红对人体的危害、三聚氰胺对人体的毒性等相关方面的课题。学员综合利用各类检索工具进行课题检索, 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 形成一个包括课题内容简介、检索策略和检索结论的检索实习报告。最后, 由小组推选一名同学为代表以“检索实习报告会”进行答辩, 由教学组相关教师做评委, 从检索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整个过程中, 学员能够主动结合信息检索理论, 自主完成模拟科研的过程, 让信息检索的结果直接反映在科研过程中, 掌握未来科研工作中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本方法。

3 全方位的科研思维培养模式

在医学信息检索教学实践中, 通过对医药卫生科技查新与信息检索课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讲解相关专业的查新实例, 强化学员的信息检索技巧以及信息分析能力, 全方位地培养学员的科研信息意识。

3.1 提高学员对课题的分析能力

通过医药卫生科技查新与信息检索课相结合的方式, 在结合相关专业的查新实例分析其在数据库中的检索过程, 让学员体验对一个课题如何去分析以解决学员想找资料而无从下手的问题。通过对查新实例的讲解、实习, 不断增强学员对课题的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课题, 能准确找出主题词, 并能编制合理的检索策略, 在检索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数据库灵活地调整策略以获取有效的文献[3]。通过课堂中查新案例的讲解, 尤其是对不同专业领域进行有针对性地查新案例的讲解, 一方面加深了学员对所学专业领域知识的了解, 从信息检索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引导学员将信息检索的知识应用于科研中, 使学员感觉自己与科研又近了一步, 有利于提升对本专业的认识度, 使其更加热爱本专业。

3.2 提高学员对文献信息的分析能力

如何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有效分析, 如何从所检文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将是信息检索遇到的一大难题。医药卫生科技查新人员具备一定的情报分析能力, 可以结合查新项目查新点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逐篇分析和综合对比分析, 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先进性或知识产权状况等进行评价, 使医药卫生查新工作有利于培养学员的文献信息分析能力, 为学员将来在所检索文献中挖掘有效信息打下良好基础[4]。

4 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上, 强调全方位考核学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考核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理论考试, 由试题库自动出题, 考查学员的基本理论掌握情况。二是答辩及实习报告考核, 学员以课题小组形式, 根据自选或指定的科研课题, 通过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方法, 获取反映该项目的科研进展及水平的文献信息, 最终完成一份反映课题研究情况的检索实习报告, 并采取口头报告、现场答辩的方式, 考查学员检索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这种综合化的考核方式, 真正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学员能力和学习成果。

摘要:对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与设计, 改革施教方式与考核方式, 着重培养学员的科研信息意识, 理论结合实践, 强化学生对信息检索原理、常用信息源使用方法与技巧, 以及医学信息的评价与利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关键词:信息检索,课程体系,教学

参考文献

[1]曲保丽.医学查新教育的案例教学[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6, 27 (3) :239-240.

[2]沙振江.高校文献检索课激励型教学模式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07, 51 (12) :99-102, 149.

[3]回雁雁.“信息检索与利用”课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 (3) :128-130.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 篇10

1 生物信息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该课程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井喷式增长的生物医学大数据中蕴含着重要的生命奥秘, 一方面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各类疾病的认识和掌控能力;另一方面也决定未来生物医学产业研发的高度[6]。生物信息学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必然产物, 是生物信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的基本工具[2], 据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统计, 全球共有2100个生物医学数据库[1,3], 世界各大生物信息公司所研发的各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更是数不胜数。尽管有如此之多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分析软件, 但在大部分综合类高等院校和医学类院校中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医学研究生来说, 只对较为知名的GenBank、DNAman、Oligo等较为熟悉, 却对其它数据库知之甚少, 对较为熟悉的数据库和分析软件尚未做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此外, 虽然在线生物学信息数据库和分析软件的使用对于理工科学生通常较易掌握[7], 但对于在本科阶段几乎很少接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或对生物信息学有初步了解的医学研究生来说, 不得不通过恶补相关知识点来学习这些数据库与分析软件, 因此, 熟练掌握及应用存在很大难度, 但这对于医学研究生进行相关研究和生物医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也是必备科研技能之一。近年来, 中国国内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挖掘主要依赖于生物信息公司, 虽然有些生物信息公司已具备成熟的分析生物信息数据的基础和能力, 而且生物大数据的分析手段已不再是商业机密, 但是公司毕竟要以盈利为主, 对于关键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与挖掘还是主要由研究团队成员或研究生自己完成。而目前生物信息数据分析专业人员在我国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实验室极为匮乏, 使得这些科研团队在从事生物医学数据挖掘的研究工作时显得举步维艰, 甚至在面对从生物测序公司拿到的生物医学大数据时无从下手。因此, 这门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于医学研究生今后从事医学科研工作至关重要。医学研究生可通过学习生物信息学, 利用各种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来检索和获取数据, 并能使用各种生物信息学软件来分析数据, 从而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虽然当前各高校已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 但该课程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针对上述两大主要问题的教学内容不够深入与新颖[8], 难以与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齐头并进, 主要表现为教学科研衔接不紧密, 知识点与用人单位切合度不够[1,8], 在这种情况下已有的课本知识与该课程的发展局面显得格格不入。此外, 生物信息学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内容丰富, 该课程的核心在于实践, 而各高校所开设的生物信息学课时较少, 实践课时所占总课时比例则更少, 疏于实践的结果就是医学类研究生对于最基本的生物信息学知识也无法做到熟练掌握和应用。另外, 教学手段与方法过时也是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 各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尚不成熟, 基本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而实践教学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很少开展探索式、设计式实践[1,8], 最难的实践课知识点也仅局限于核酸序列比对分析、引物设计、载体构建等基本的生物信息学知识应用, 甚至很多医学院校将文献检索课程变为生物信息学, 这进一步造成研究生在生物信息数据分析知识和分析技能储备上的缺失[1]。最后, 生物信息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师资力量薄弱是其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多数高校尤其是医学类院校在开设该课程时都是从非分子生物学或生物信息学专业的教师中挑选相应的授课教师[8], 没有形成适应该课程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团队。

2 生物大数据背景下医学研究生生物信息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精心优化教学内容

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学科交叉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其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度要求较高, 而在医学研究生中, 其本科教育参差不齐, 缺乏相关生物学背景[7], 因此, 建议可给一年级医学研究生开设高级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到二年级时医学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与方向已基本确定, 这时再对其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7]。为在紧促的学时内实现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授课中应抓住以下两条主线:序列-结构-功能;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相互作用组-代谢组[9]。因此, 教材的选择也应以这两条主线和较强的应用实践性为原则, 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建议将本课程授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 合理分配各章节的教学课时, 精讲、细讲与专业密切相关及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理论课应主要介绍重要的生物信息学理论、常用的生物信息资源数据库和分析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实践课则以课堂上机操与课后布置作业练习为主, 且每次理论课后都应该针对理论学习进行上机实践。

理论课内容主要包括:生物信息学导论、基因组学 (核酸引物及探针设计、DNA测序及多序列比对技术、非编码序列及启动子序列功能预测及分析、DNA甲基化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转录组学 (实时定量PCR技术介绍及结果分析、转录组RNA测序数据分析) 、蛋白质组学 (结构分析、功能及亚细胞定位预测) 、代谢组学 (国外常见代谢组学数据库介绍、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方法及软件介绍) 共计五个专题。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将生物医学前沿的新进展及新成果引入理论知识讲授中, 让研究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能够进一步认识生物信息学的重要价值, 追踪学科前沿动态, 开拓视野。

实践课主要内容应根据理论课中应用性较强的重点进行设置, 并建议邀请国内外知名生物信息公司的数据分析工程师进行不同生物信息学软件的示范操作, 以便学生尽快掌握生物信息数据分析方法。实践课内容建议可包括:基因组生物信息学 (cDNA、基因组参考序列及氨基酸的获取;常见序列格式的释义与转换, 序列比对与分子进化树构建, PCR引物及核酸探针设计, DNA甲基化、乙酰化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转录组学 (实时定量PCR技术介绍及结果分析、转录组及microRNA测序数据分析与聚类分析、表达图谱制作)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信息查询, 蛋白质基本性质、抗原表位、疏水区、亚细胞定位、信号肽、跨膜区、翻译后修饰位点及结构域分析与二级结构预测,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 。

2.2 采用讲授-示范演示-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由于生物信息学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 在紧张的学时内让医学研究生学好这门课程的难度很大。医学类研究生学习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熟练掌握生物信息学的数据库、分析方法、分析软件等基础理论的同时, 能在现有数据库中查找需要的信息, 并利用常用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因此, 授课教师除了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外, 教学模式和方法也需要革新。应以实践为中心, 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 建立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1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建议授课教师以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导课, 以授课—演示—实践教学模式为主[6,11], 将理论授课与上机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 并指导学生将生物数据分析的各项技能融会贯通, 以真正掌握相关的基本方法与常用工具。例如, 在讲解实践性较强的生物信息数据库 (UniProt、PDB、SignalP 4.1Server、www.Promoter.Scan等) 时, 通过给出学生与疾病相关的基因或氨基酸序列, 采用相关数据库边上网演示边解释说明, 从而使研究生掌握常用生物信息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而在讲解理论与实践性都偏强的知识点如“序列比对、引物设计、分子进化树构建分析、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时, 也可先进行理论讲解, 随后通过软件操作向学生演示如何利用DNAman、Oligo、Heatmap Illustrator和MapMan等相关软件与现有核酸及氨基酸序列数据库及转录组数据建立分子进化树、制作表达谱热图和信号通路图等, 最后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单一知识点的实践训练。此外, 还应针对所有授课内容重点知识点, 设置课后实践任务, 要求每位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任务, 独立完成生物信息数据分析并提交分析报告, 该部分也应纳入最终考核成绩。该举措可帮助学生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分析操作技能。最后, 在所有学生都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基础上, 还应进一步引导、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相关疾病和研究热点开展生物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1], 在进一步熟悉相关数据库和分析软件的同时, 也能使研究生从大量的生物大数据中获得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为今后的科研之路奠定基础。

2.3 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偏重实践性的考核方式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融合了多个学科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将生物信息学作为基础医学研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 其对应的考核方式应该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所区别, 其最终成绩不应只以理论考试成绩为准, 应结合学生课外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开卷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且理论知识的考核也应注重学生对特定DNA、RNA、蛋白及其表达谱分析流程和主要分析算法的掌握情况。考试内容可根据当前研究热点灵活出题, 与操作实践考试相对应。如可给选课学生给出不同的疾病相关基因或蛋白, 要求学生针对该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引物设计和分子进化树构建, 针对蛋白进行分子量、等电点、分子式、稳定性、亲疏水性及亚细胞定位等分析, 并预测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6], 理论考试的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不同分析软件的掌握以及分析过程, 而实践技能的考核则强调学生给出分析结果, 最终成绩应以平时实践任务成绩占10%, 理论考试占50%, 实践成绩占40%的评价方式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这种综合评定的方式能够充分体现研究生利用生物信息学实践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加强医学生物信息学师资力量建设

生物信息学教学和科研人才的匮乏是该课程在中国国内开设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授课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学校应该鼓励资助骨干教师、博士研究生出国或到国内知名院校、研究所、实验室学习进修, 培养一批真正的生物信息学学科教师队伍[8]。另外, 还可通过加强中国国内该课程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 以及生物信息学教学团队与中国国内生物信息公司之间的交流, 进一步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展望

大数据背景下的生物信息学作为新型、前沿性交叉学科, 通过课程改革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生物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大数据背景下的医学生物信息学课程改革, 要从强化背景知识、培养大数据意识、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改革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来开展, 既要做到与实践应用相契合, 又要突出医学特色, 最终形成本课程专业的教学团队、完善的教学体系、别具一格的教学特色。

摘要:在生物医学大数据背景下, 生物信息学虽已成为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课程, 但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已无法满足科研与社会需求, 基于该课程本身显著的实践性特点, 笔者结合目前生物信息学在医学类院校研究生教育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提出自己对于该课程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建议和方法, 为培养科研临床综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提供某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生物信息学,医学研究生,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凌云.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教学模式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 2016, 18 (4) :281-283.

[2]赵屹, 卜德超.当生物医学遇上大数据[J].北大商业评论, 2015 (3) :74-79.

[3]宁康, 陈挺.生物医学大数据的现状与展望[J].科学通报, 2015 (Z1) :534-546.

[4]张艳.大数据背景下的生物医学信息处理[J].生命科学仪器, 2014 (5) :17-20.

[5]胡德华, 种乐熹.大数据环境下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变革与发展[C].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15.

[6]伦永志.医学检验专业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初探[J].高教学刊, 2016, 5:103-104.

[7]李曦, 颜晗.浅谈医学研究生的生物信息学教学[J].亚太教育, 2015 (28) :112-112.

[8]李兰芝, 易图永.生物信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20) :6874-6875.

[9]李广林.大数据背景下的生物信息学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29) :210-211.

[10]汪德强, 秧茂盛.医学研究生《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3) :288-290.

上一篇:减排增效下一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