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研究

2024-07-28

资源研究(精选十篇)

资源研究 篇1

企业资源是指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所拥有的资产。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难以移植性以及不可复制性, 使得同一家企业不可能拥有内外部所有的资源和能力, 资源和能力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所比作的鸡蛋一样, 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这必然要求各类资源相对集中在不同的企业中, 进而促使各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本优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营销管理能力等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互适应。美国战略学家威廉·恩道尔认为:“战略的实质就是获取并分配稀缺资源, 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达到市场快速反应, 这些资源必须集中……集中, 就意味着竞争优势的取得……”因此, 资源集中模式就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一种资源营销模式。

2 基本概念

2.1 资源营销

资源营销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围绕资源本身展开, 通过将关系资源转换成为人力资源, 或将人力资源转换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等来完成资源在一次次转换过程中的累积和增值, 同时实现赢利。资源营销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在解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之上, 通过整合稀缺的、集约化的优质资源, 来调控整个市场的分散资源, 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资源集中

资源集中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即:集中于最优产品组合、集中于关键成功因素。大多数企业不仅仅只生产一种产品, 即使是处于导入期的企业, 也会随着生命周期的推移, 逐步将自己的产品线延伸或产品品类增加, 形成一定的产品组合。企业的利润是由不同种类的产品创造的, 这必然会使有的产品利润极高, 有的产品利润较低。企业要想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有效性, 就应该集中优质资源, 用于现在或将来能给自己带来丰厚利润的产品组合上。此外, 还需要集中于关键成功因素, 包括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或是同一行业、同一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过程中最能影响其是否成功的特定战略因素, 将资源聚集于此并充分发挥资源效力, 有利于打造优于对手的核心竞争能力。

3 资源集中模式研究

3.1 集中于最优产品组合

最优产品组合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环境做出的决策, 即在风险情况下, 利润水平和其他限制条件下, 企业从多种可能的产品中选择出能使企业增值获利最大的部分产品进行重点投入。随着市场竞争和需求环境的变化, 最优的产品组合也只能处于相对最优的情况下, 时刻会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此企业需要采用三维产品组合分析法, 通过分析产品的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 来预测产品项目的发展趋势和潜力, 从而保障企业有限的优质资源所投放的目标。在三维空间坐标上, 以X、Y、Z三个坐标轴分别表示市场占有率、销售成长率以及利润率, 每一个坐标轴又分为高、低两段, 这样就能得到八种可能的位置。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第五区域属于最佳产品, 三项指标均高, 企业应该大力发展。第一、六、八区域属于前途型产品:一区域产品销售成长率、市场占有率较高, 盈利率水平较低;六区域产品销售成长率、盈利率水平较高, 市场占有率较低, 八区域产品市场占有率、盈利率水平较高, 销售成长率较低。前途型产品在三项指标中, 两项居高, 企业可进行稳定的资源投入, 以充分发挥资源的效力。第二、三区域属于维持型产品:二区域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 销售成长率、盈利率水平较低;三区域产品销售成长率较高, 市场占有率、盈利率水平较低。维持型产品在三项指标中, 两项较低, 应视市场需求予以改进或维持生产。第七区域属于冒险产品:盈利率水平较高, 企业可努力投资, 冒一定风险后可能发展成为最有前途的产品;第四区域属于淘汰产品, 三项指标均低。

如果企业的大多数产品项目均处于五、六、七、八区域上, 再加一定量的一区域产品, 就是最优的产品组合。可见, 最优产品组合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任何区域内的产品, 都会随着市场竞争和需求环境的变化而促使其市场占有率、销售成长率、盈利率水平发生变化。但是, 最优产品组合的前提是要在保障盈利率水平较高的基础之上, 在市场环境和企业资源可以预测到的变动范围内, 始终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或者接近于最大利润。它是一个动态平衡, 也是一个动态优化的问题, 只能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剥离衰退产品来实现。

因此, 资源集中应该以最优产品组合为导向, 在最优产品组合的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资源, 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 达到最优产品组合的动态平衡, 通过资源集中效力来创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3.2 集中于关键成功因素

资源集中模式不仅局限于所主营的行业、业务领域、产品项目的选取与集中, 而且涉及到集中于该行业、业务与产品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 (KSF) 上, 即通过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锁定目标市场中关键成功因素, 进而对资源重点投放。

3.2.1 关键成功因素的理解与界定

关键成功因素 (KSF) 是由哈佛大学教授威廉·泽尼于1970年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开发规划的主要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是针对企业战略与产业特性之间关系, 结合企业本身的独有能力, 在适应内外部环境基础之上, 对主营的行业、业务领域、产品项目能否成功的主导战略因素, 包括产品属性、资源能力、核心竞争力以及与公司盈利相关的成果进行深入解析, 以获得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的良好绩效。

在进行企业的战略规划时, 首先应对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各步骤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工艺流程、设备更新、产品产出、质量检测、物流仓储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依据行业市场最具竞争力的焦点, 严格控制产品的成本、价格、质量, 注重功能的提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凸显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拓展渠道、建立网络, 加强市场推广与广告宣传, 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而这些关键成功因素分布在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管理部门、采购供应部门、质量监控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市场营销部门等, 构成了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各个方面与整个过程。

3.2.2 常见的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多种多样,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要求往往也有所差异, 即使在同一行业, 不同企业, 或者是同一企业, 不同产品项目上表现也各不相同。常见的表现形式如下:

(1) 与技术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 包括:研发能力、生产工艺的改进、产品革新能力、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专有技能等。

(2) 与生产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 包括:精益生产能力、低成本控制能力、质量控制能力、高效生产能力、流程优化能力、定制生产能力等。

(3) 与渠道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 包括:渠道网络建设、渠道成本控制、渠道冲突防范与治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优化等。

(4) 与营销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 包括:营销环境的掌控、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分析、准确的市场定位、多样化的营销策略、完善的售后支持, 快速市场反应能力等。

(5) 其他关键成功因素, 包括:优秀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资本的运作与管理、成本及技术壁垒的建立等。

3.2.3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关键成功因素

随着行业驱动因素和竞争环境的差异, 尤其是在企业的生命周期或产品的寿命周期各阶段也不尽相同的时候, 关键成功因素也会发生改变。一般而言, 企业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时的各个方面的竞争关键点如下:

(1) 对于市场而言, 投入期应加强广告宣传、开辟渠道、取得消费者信赖;成长期应侧重建立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 开辟新渠道, 并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成熟期应保护现有市场并渗入其他市场, 同时建立企业的美誉度;衰退期应侧重选择市场区域, 改善企业形象。

(2) 对于生产经营而言, 投入期应提高生产率, 制定开发产品的标准;成长期应改进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类;成熟期应侧重加强和顾客关系、降低成本;衰退期应缩减生产并保持价格优势。

(3) 对于财务管理而言, 投入期应有效利用金融杠杆, 做好投融资;成长期应集聚资源支持生产;成熟期侧重成本控制;衰退期必须回收投资, 提高管理控制系统的效率。

(4)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 投入期应使员工适应新市场和新生产;成长期侧重发展生产和技术能力;成熟期应提高生产效率;衰退期应逐步面向新的增长领域。

(5) 对于研发而言, 投入期应掌握技术专利;成长期应提高质量、增加功能;成熟期应降低成本并开发新品种;衰退期应逐步向新的增长领域扩张。

摘要:资源营销是一种典型的战略营销, 它是以资源作为研究导向, 基于企业内外对资源的整合, 将其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营销模式。本文在解析资源营销和资源集中内涵的基础上, 对资源营销战略中资源集中的两种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资源营销,资源集中,产品组合,KSF

参考文献

[1]苗锡哲, 张振刚.资源营销——营销学的全新发展方向[J].招商周刊, 2004, (24) .

[2]焦晓波, 郑贤铭.资源基础论与营销能力:一个理论述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8, (4) .

资源研究 篇2

一、现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盘点

如果谈到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其提出与解决是一个从政治化(三项人事制度改革)逐步走向市场化(人力资本与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但总体来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的模式和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从市场经济体系下基本的规律出发探究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比如对人评价以业绩为导向,不以资历为导向形成了海尔的赛马不相马。分配上设定岗位价值工资而不是行政等级工资形成了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两大石油企业系统的薪酬体系改革方案,如此等等;

2、和世界著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比较,比如摩托罗拉的培训制度、朗讯的福利制度、微软的人才推荐制度、松下的企业精神、惠普之道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技巧经常被用于说明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及缺陷;

3、和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相比较(这种理论一般也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多),比如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培训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这一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果某个企业缺乏其中的几项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不包括其中的几项,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不完整的;

4、和当前社会环境的形式及人文环境的趋势相比较,比如当知识型员工的比重越来越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前提下,国内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是控制式和家长式的。另外虽然国家的劳动法已经制定推行了很长时间,但仍有很多企业的员工每周要工作七天,而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设立的加工企业。

在以上四种问题研究方法的前提下,目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般包含以下的四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哲学方面,也就是如何看待人与对人的管理。

目前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行政性人事管理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使用和控制。据我们调查,国内很多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由于繁重和超时的劳动导致熟练工人不断的流失,但企业的负责人除了让工人加班,仍然想不出、或者不敢相信其他的解决办法,在这些企业的负责人看来,不加班也能把产量搞上去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西方国家的泰勒实验已经是近百年前的事了。

二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与范围

目前中国企业各级负责人的作用没有有效的发挥出来,如果按照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德鲁克对管理者的定位,国内很多企业的部门负责人都是不合格的,至少在考核这项工作上,他们发挥的作用就很不够,更谈不上领导艺术了。海尔在确定一项工作事故的责任时,操作人员负40%的责任,而其上级负60%的领导责任。虽然象海信这样的著名企业已经通过下级对上级领导能力的考核作为制度来实施,但在很多的民营企业里,常听到的上级对下级说的话就是“还能不能干了,不行赶紧辞职”,如此的领导方式员工有工作激情才怪。而一提到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就是人力资源部的事。

三是人力资源部的定位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定位较低,人员素质弱,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比如,人力资源部无法将公司和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统一结合;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之间也难以达成有效的切合;现在国内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想引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技术,但是在引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时,对于原有的人才选拔机制、培训体系和人才储备计划没有很好的整合,导致各种方法在企业内部互相冲突,难以推行。

四是具体管理效果上的问题

在具体的管理效果上,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发、培养人才不够,重使用、轻开发”;“人才流失严重;薪酬分配不公”;“考核不合理、不科学”;“激励不够,难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人员流动受到一定限制”;“人、事不匹配”;“人治现象严重、论资排辈”;“基本制度不健全,且观念落后”等。

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深层次剖析

如果追究以上问题的来源,一方面由于企业在对管理问题的关注上,人力资源大概要排在市场、财务融资和生产之后,另一方面在当前的环境下企业内部自有自己的一套价值逻辑在影响着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而这种价值逻辑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的,我通过研究和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人力资源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局限于其自然性和社会性

目前中国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的理解上更多的是源于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两个方面,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其职能定位必然不可能达到专家要求的战略高度,在工作方法上也是单纯的从员工的积极性、凝聚力、工作能力等角度来进行。况且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结构设置(部长、薪酬管理、职称与福利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员工调配管理),使其也只能从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来考虑人力资源的管理,处理的更多的是人的去留、选用、考核与控制等问题。而如果象海尔那样在人力资源中心下设生产力中心和人事管理中心的话,这样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就不简单的是对人的管理了,所以对当前多数企业人力资源部职能没有发挥的指责是不合情理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人力资源之所以重要,关键是在于人是各种生产力要素中最具有活力和弹性的部分,考虑人的工作必然不能脱离工作和企业组织的特点和要求,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能只从人的自身考虑问题,更要从人的经济性、自然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考虑.

人力资源管理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员工的积极性、凝聚力、工作能力等问题,而是更高层次的企业生产力,象5S管理、流程再造管理,实际上都是在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生产力。而且这些方法和手段是薪酬、培训、考核等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在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方面,虽然大多数公司都是从培训的角度开展,但埃森哲咨询公司却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实现的。通过控制最多的、最有条理的和最有价值的知识资本,借助于高度的知识共享来进行工作,形成了该公司的独特优势。总体来讲,局限于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认识,束缚和制约了人力资源工作开展的方法空间。

2、对人力资源管理终极目标的认识处于混沌状态

有一个问题听起来比较幼稚,但也许更需要认真的予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在和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交流的时候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

让员工有奉献精神

满足企业人才的需要

最大程度发挥员工的潜能

等等

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导致了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定位,这种定位就是招聘、薪酬、考核、企业文化、培训等管理手段的运用。实际上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不是指人力资源部的终极目标)是达到人均创造价值的最大化,而员工的奉献精神、积极性只是一种手段。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野的范围就会广阔很多。当国内的企业忙于定岗定编的时候,著名的北电网络公司却让岗位和人都动了起来。北电网络公司的员工工作可以是不固定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当某个岗位的工作都被别的岗位做了的时候,那么这个岗位也就随之而被取消了,这个岗位上的任职人员也就成了一个不能创造价值的人。

海尔集团根据企业的效益实现过程,起初用制度禁止员工在车间大小便,后来通过砸冰箱树立员工质量意识;赛马不相马之后,又用内部市场链和SBU来管理业务运作,使公司的业务管理和人的管理融合在了一起,而分配体系和考核体系都是为了配合这种人与业务的组合方式而设定的。

3、以市民化人际关系情感处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对其他事物的管理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是有情感的,在处理企业与员工间关系的过程当中会发生情感的作用,这种情感有时会和处理家庭、朋友之间关系时的情感有所混淆。在中国的企业里,很多的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在处理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时会带有非职业化的情感在里面,我称之为市民化的人际关系情感,也就是非职业化的人际关系情感。在我们咨询过的企业中,很多企业的老总会提到令他感到伤心的员工,无非就是几个他注意培养,可后来却离开的员工。这大概是东方文化的构成部分。当SNOY美国公司负责人离职后,盛田昭夫也为他的不忠诚感到气愤。但不同的是日本大企业都实行终身雇佣制,而中国的企业却需要减员增效,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以职业化恶毒心态符合体制的需要,而不能符合情感化的需要。

国内很多知名的大企业(包括几个名牌企业),如果有员工离职会让企业很没面子,甚至还用是否忠诚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对员工的评价,导致。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市民化人际关系情感的存在使企业难以形成职业化和正规化的管理模式,制定的很多制度也因为这种情感的存在而难以执行。

虽然从职能和技术的角度可是比较准确的找到当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但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理论和方法知识都已经很健全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迟迟徘徊,我想上述的分析应当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回答。

教育资源与开放教育资源的比较研究 篇3

关键词: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资源特征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

1 教育资源及其类型

《辞海》中资源的定义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1《中国资源百科全书》的定义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解释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目前比较统一定义是:所谓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并可以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教育资源最早产生于教育经济学领域。“教育资源”一词在国内首先由韩宗礼于1982在《试论教育资源的效率》一文中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社会为进行各种教育所提供的财力、人力、物力条件”3。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教育资源亦称“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及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信息资料。我国的教育研究领域中,对教育资源的界定基本都是以此作为基础的。

划分教育资源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多样的分类。根据CELTS-31的规定,教育资源可以分为9类:a媒体素材b题库c试卷素材d课件与网络课件e案例f文献资料g常见问题解答h资源目录索引i网络课程。

2 开放教育资源及其内容

“开放教育资源”一词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2年首次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提供的开放的教育资源,为非商业化目的的使用者讨论、使用和改编。

开放教育资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组织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的解释:开放教育资源是教学、学习和研究资源,它存在于公共领域或是已经获得知识产权许可——允许其他人免费使用或再利用4。维基百科认为开放教育资源是免费、开放提供的教育材料和资源,可以被任何人使用,可以在一定许可下修改、改进和重新分配。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开放教育资源的修正性定义:免费、公开地提供给教师、学生和自学者的,可反复在教学、学习和研究中使用的数字化材料。

为进一步弄清楚开放教育资源的内涵,一般认为OER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内容:全部课程、课件、内容模型、学习对象、文献集和期刊。2、工具:支持学习内容开发、使用、再利用和传递的软件,包括内容搜索和组织的工具、内容和学习管理系统、内容开发工具以及在线学习社区。3、实施资源:促进材料公开发行的知识产权,为取得最佳实践以及将内容本地化的设计原则。

3 教育资源与开放教育资源的特征比较

3.1 教育资源的属性

(1) 稀缺性

人类对教育資源的需求量总是大于教育资源的供给量。无论哪一时期、哪一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教育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与人们对教育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尤其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其稀缺性更为明显。

(2) 不均衡性

一般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资源需求量更大,但明显发达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更多。而且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其教育资源总量也相差极大。

(3) 消耗性与可变性

教育资源的构成要素中有的具有消耗性,如物质的资源,因而教育资源必须不断进行更新和补充。教育资源又有可变性,如无形资源的思想和理念,都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4) 质量优劣不同

优质教育成果的取得,是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方面的资源集合而成的,教育参与者的能力和教学硬件条件都会影响到教育资源的优劣,造成大量教育资源的质量水平都不是统一的。

3.2 开放教育资源的特征

开放教育资源是整个教育资源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教育资源的属性对于开放教育资源来说也是有一定适用性的。但开放教育资源本身又区别于教育资源,因此,它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1) 开放性

首先这种教育资源存在于公共领域;其次对于所有需要它的人,都是可获取的;再次大部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再利用的。

(2) 广泛参与性

开放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可以是教育机构,也可以是个人,它增多了资源的来源途径,促进了人们的积极参与。

(3) 以学生为中心

由于开放教育资源不同于传统课堂中使用的教育资源,它广泛存在于网络中,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而是学习者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资源,所以它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4) 依托技术

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不仅仅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材料,还需要发挥硬件系统对教学的支持。

4 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潜力

自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运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浪潮。

开放教育资源鼓励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参与,鼓励每个人都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利于弥补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教育资源分布是不平衡的,开放教育资源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帮助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获取较多的资源;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有利于将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时的传递到全球的每个角落;研究开放教育资源,加强对开放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使用,促进大家共同交流,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开放教育资源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且其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这有利于完善自主学习服务体系,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有助于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开放教育资源依托于共享平台,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为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这也使得对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更加的深入。

开放教育资源或称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连接的桥梁;学习者可以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真正处于一种自主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它将成为促进人们发展的强有力工具,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有积极地作用;其推动知识的共享,促使教育体系走向不断的开放,对教育改革也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289.

[2] 石玉林.资源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韩宗礼.试论教育资源的效率[J].河北大学学报,1982(4).

[4]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reviewing initiatives and issues [J].Open Learning,2009(2).

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篇4

关键词: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 陕北人力资源形成的环境

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受到陕北人力资源情况的影响,而陕北人力资源和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人力资源的形成和积累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投资作用的结果。先天遗传因素一方面由父母的身体条件决定,另一方面,更大范围内由人力资源所处地域的文化历史等社会遗传因素决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后天投资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是由该地域的经济状况决定的。

1.1 地理条件

地理环境是陕北人力资源形成的外在物质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决定该地域人力资源的质和量。陕北地处中国大陆腹地,自然环境极差: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黄河中所携带的泥沙60%来自这一地区;植被少,森林覆盖率低;降雨少,气候干燥,冬春季多风沙;土地贫瘠,多山川而少平地;农作物以谷物为主,夹杂种植豆类、果木、土豆以及少量蔬菜,农业基本靠天吃饭,机械化程度差,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沟壑纵横的地貌,使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流通。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一方面使陕北人敢于和困难作斗争,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与外界缺乏交流,导致观念守旧,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排外思想。

1.2 历史文化条件

陕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条件赋予陕北人力资源先天的社会遗传因素。自秦汉以来,陕北地区就是西北少数民族和汉族交汇与融合的重要地点,历史上匈奴族、羌族、回鹘族、契丹族、女真族、回族、蒙古族等都曾来到这里。因而,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和汉族的农耕文化在此碰撞,形成了陕北文化。所以陕北文化中既有游牧文化中剽悍好勇的因素,也有汉文化忍让勤劳的特点。1935年到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时期,是陕北文化形成的最高峰,凝结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这对陕北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特征产生了重大影响。

1.3 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人力资源后天的因素,同时也决定了个人对其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方式和数量。从历史上看,陕北地处中原边陲,人口稀少,经济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农业生产落后,工业不发达,商业活动不活跃,经济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受经济状况的限制,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对人力资本投资都十分有限。尽管几年来,能源市场好转,使陕北地区财政状况大有改观,但每年财政支出中,大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文化事业投资力度不够。目前陕北地区仅有两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约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因生源问题,生存状况堪忧;基础教育覆盖面不够广,边远农村辍学现象严重。这些情况使陕北人力资源资质量较差,导致陕北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全,影响了陕北人力资源的配置和整合。

1.4 社会条件

社会关系方面最容易让人寻找到的就是亲戚、朋友和乡亲,这些社会关系不仅被用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后来更多地被运用在处理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关系中,以血缘、宗亲为纽带,以县域、乡域为范围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网,大量存在于陕北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这也是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获得最大社会资源的一个最优方法。因而,和其它地区相比,陕北人更注重亲情乡情,表现在企事业单位中,就是攀亲戚、认老乡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亲戚与老乡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形成利益集团,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单位的决策与管理。

2 陕北资源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2.1 人员富余与人员短缺现象并存

陕北资源性企业大多形成较晚,规模较小,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并且陕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城镇率仅为27%,各种类型的企业数量少,就业渠道狭窄,城镇和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相对过多的劳动力和相对较少的企业,使人们想方设法向效益好、福利水平高、工作稳定的资源性企业中去,因此,陕北资源性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人员过剩现象,特别是行政管理层和后勤服务人员。但是,另一种现象也伴随产生,陕北人力资源的特点决定着各种资源性企业缺乏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人员,尤其是高技术、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陕北地区生活条件差,相比本地区其他行业企业员工工资要高很多,但和其他地区同行相比,工资水平就较低,所以高技术人才易于流逝,而普通人员却想尽办法留下来,企业人员过剩和人才短缺现象日益严重。

2.2 易于管理与难于管理的现象并存

陕北人醇厚朴实,重实干而轻空谈,易于组织、易于管理。特别是在条件艰苦时期,陕北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被企业调动起来,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以延长油矿为例,延长油矿生产条件较差,属于“三低”油田,开发效益低,国家投资力度不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源市场持续低迷,延长油矿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陕北人坚韧的性格,敢于面对困难,最终使延长油矿存在和发展下来。在2005年,延长油矿通过整合以后,其采炼能力已居全国同行业第六位。另一方面,在陕北能源性企业中存在着不同社会关系和来自不同乡县的员工,在交往中渐渐形成各种非正式组织。当非正式组织的影响较大时,并且其中一些人员已经进入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他们就会想办法扩大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当非正式组织于企业目标一致时,这时便于管理。

2.3 人员流动性强和流动性弱的现象并存

资源性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危险性高,而这些企业的一线员工大多是临时工和协议工,没什么福利待遇,各种社会保障也覆盖不上。这些员工大多来自于边远和贫穷的农村,在挣够钱以后,由于家庭或个人的原因就会离开企业,流动到其他地方。相对于临时工而言的正式工,大多处于后勤和党政部门,虽然名义上已经开始实行竞争上岗和聘任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和过去国有企业没有本质区别,正式工的福利待遇比临时工好得多,各项保险制度也很完善,各种福利待遇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不断增长,远远高于本地区其他行业和企业的待遇,所谓“一进企业门,幸福一家人”,这部分员工流动性较弱。陕北资源性企业虽然经过公司改制,但仍受政府严格控制,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行政管理,企业管理者与政府官员没什么区别,面对高薪水和高福利待遇,以及较高的社会地位,这部分人的流动性更差。

2.4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传统人事管理方法并存

陕北资源性企业管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以神华集团为代表的国有大型资源性企业,国家为把其扶植为资源性企业的代表和典范,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大量注入资金,近20年,国家投入神华集团资金己近800亿,这比国家给陕西其他资源性企业历年投资的总和还要多,并且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种管理制度也比较健全和科学,人力资源状况良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基本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在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指标方面,如人均产煤量,每百万吨死亡率,不仅在中国同行内是最好的,在国际上也名列前茅。然而其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却与之有天壤之别。在上世纪80年代,能源市场持续走低,这些企业甚至亏本经营,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各项安全设施也没有完全到位,其它各项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最近几年,随着能源市场的升温,还没来得及更新设备和健全管理制度,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又普遍存在超计划、超定额的生产,仅仅追求了产量的提高和效益的提升,忽视了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方式仍停留在80年代的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传统的人事管理方法。还有一些小煤窑、小炼油厂等企业,更谈不上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管理的最初状态,方法简单,甚至粗暴,往往以家族式管理为主要特征。

3 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进规划是对企业人才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将企业的战略意图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各个环节。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事关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比例偏低。在人员结构中,低素质人员充斥在企业中,小学、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例偏大,富余人员多;工程技术人员、技工和高级技工、技术开发人员、营销人员,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而恰恰是这些人才承载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因企业缺乏人力资源的规划而渐渐流失,人才储备状况日益恶化。

3.2 缺乏任职资格标准设计和职业生涯发展设计

岗位任职资格通常由岗位分析得来,而职业生涯设计是为员工规划未来可能在企业中发展的道路,并提出员工应储备的知识和技能。陕北资源性企业岗位分析不到位,任职资格标注不统一,几乎没有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在选才和用人方面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以领导者的偏好作为任职的最大标准。员工未来在企业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不是由员工个人素质和能力决定,而取决于该员工同领导的关系融洽与否。因而,僵化的用人机制成为制约企业人才储备,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3.3 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

陕北资源性企业仍沿袭传统体制下的管理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上,以人事管理为主,一般在局或矿上设立“劳人处”或“劳资科”等,主要履行调配、考勤、社保、工资、统计和干部管理等职能。人力资源管理则是要求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有效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传统的人事管理不能适应日益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没有进入资源性行业,并处处受到国家政策保护的情况下,尚可维持,一旦情况发生变化,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将出现重大问题,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人力资源状况恶化的趋势将不可避免。

3.4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各种投资,主要是教育培训投资,例如职工职业教育、知识更新、提高岗位职能、调高综合素质的投资及减少冗员付出的成本。长期以来,陕北资源性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企业不将员工当作企业资本,关于企业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意识淡薄,人力资本运营过程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在目标管理方面,过分重视产量增长,而忽视对人力资本保值的内容和责任,在绩效考核或资产评估时,对人力资本状况很少考虑,无法衡量人才流动对企业的影响。其次,企业更注重实物资本的折旧与更新改造,而不考虑人力资本更需要增加投资和更新改造的特性,从而无法保持或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再次,企业培训费用不是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资本化,而是直接计入企业当期损益,影响了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也影响到了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按现行规定,我国煤炭、石油、石化等资源性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按薪酬总额的1.5%提取,而2005年世界煤炭企业教育投资则占到员工总收入的比例平均为58%,发达国家则为10.1%,并且,我国企业即使想维持1.5%的投入水平都很难实现。由于教育投资无法立即带来产量的提高,一些急功近利的管理者往往倾向于将教育经费挪作他用,使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状况雪上加霜。

3.5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的影响

从广义上,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领域,是由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群展开的讨论和研究的专业领域。从实践操作角度讲,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需要和企业各个职能部门沟通与协调,是企业所有管理层共同的责任。陕北资源性企业管理人才本身就缺乏,人事部门的管理者和员工本身也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知识。将人事部门看成一个权力部门,往往从自己部门利益出发,或者是服从于领导者个人意图,而不是服从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严重制约了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健康发展。

3.6 人员招聘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

从客观上讲,陕北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各类资源性企业间存在种种限制人才流动的壁垒,企业间无法调剂人才余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招聘。从企业本身讲,企业的用人权不在企业的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而在主管领导手中。目前社会就业压力,为求一份稳定工作,求职者会想尽一切办法,包括一些违规违法的手段。作为主管领导,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公司体制监督体制不到位,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徇私活动、“暗箱”操作在所难免。所以企业在招聘中,岗位分析仅仅是个形式,往往是因人设岗。对内,没有进行需求和供给分析;对外,没有进行供给分析,导致了人才需求和供给相脱节,招聘来的员工对企业发展作用不大,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又招聘不来。

3.7 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手段

从目前陕北资源性企业实行的工资分配情况看,虽说职务、职称、工种岗位不同,工资档次不同,但在同一档次上“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工资结构中,固定部分仍占很大比例,没有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不能有效调节各个岗位和工种之间的经济利益,调动不了员工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内部存在注重人情面子,存在同情或者迁就无能和落后分子的情况,严重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8 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陕北资源性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业文化建设口号化,把企业提出的口号作为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2)将企业内的文娱活动看成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3)企业文化服务方向对位为企业的增产增效,很少利用企业文化体现企业形象。(4)以企业领导的思想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忽视了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5)企业文化相互模仿,千篇一律。

4 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4.1 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机构

组织变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改造“劳人科”模式结构,组建人力资源中心机构,以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4.2 人力资源规划

首先,应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科学的预测;其次,在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时,应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最后,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的重点应放在资源性产品价值延伸和非资源业务结构所需的人力资源。

4.3 创新激励机制

要打破论资排辈,大胆选拔和启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建立能上能下、能出能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优劳优酬的用人机制。在用人上避免领导的一票决定制,严格按照岗位分析的要求选用人才,建立用人的监督机制。另外,要不断探索多种激励手段,分配制度体现工资的差异性,将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相结合,通过工作内容丰富化,职工参与管理,更多分权,目标管理等刺激手法,为个人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构建适合员工发展的环境。

4.4 加强人才管理

4.4.1 对人才的引进

陕北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引进人才有很大限制,企业应从人才实际情况出发,以行动感人,用感情留人,为人才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4.4.2 对人才的使用

建立一套规范的人才信息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作为人才使用和晋升的依据。对于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实行保护政策,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加大外出培训力度,环节人才缺口。

4.4.3

对人才的教育。

4.4.4 留住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篇5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也使得企业不断的寻找各种方法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想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它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有着十分大的影响。

而人力资源管理是选拔和管理企业人才的部门,因而企业的人才均是由这个部门选拔而进入企业的,同时企业的人才也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所以这个部门的主观性很强,且其在管理人员方面也有着诸多决定权。

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来分析其对企业的作用,并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数字档案资源,进展,趋势

Abstract:Digital archives resource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which are not only an important form of social memory in the digital era but also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assets. This paper from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archives and its research background, comprehensive review domestic and abroad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research progresses, analyzes the research trend of digital archive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igital archives resources.

Key words:Digital Archives Resource, Progress,Trend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使档案信息资源的生成环境、生成方式、传播媒介等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数字档案资源日渐成为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形态,不仅是数字时代社会记忆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国家信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档案资源研究已成为档案界新的学术关注点和增长点。

1 数字档案资源概念

当前,数字档案资源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既有传统馆藏的数字化后的数字档案资源,也有网络环境下直接生成的原生性数字档案资源,不仅来源广泛,形式多样,而且生成环境各异,结构复杂,管理分散。

按生成方式,主要有数字化档案(传统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归档电子文件)、网络档案资源(采集、捕获的网络档案信息);按生成主体,主要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庭个人等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数字档案;按分布状况,主要有档案馆(包括数字档案馆)、档案室(包括数字档案室)、企业信息中心、其他信息机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传媒机构)、民间(社区、家庭、个人、微组织)等各方面保存的数字档案。

学术界虽然对数字档案资源的概念已有不少探讨,但尚未形成权威性的概念界定。通过对现有有关数字档案资源的研究梳理,笔者以为,数字档案资源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直接产生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数字记录,它是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未来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对档案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未来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及其功能发挥,关系到档案学研究的发展态势。数字档案资源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数字化档案、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等概念的整合与提升,而且是在新的研究取向下对新型档案资源的整体性思考。依据信息资源的概念,数字档案资源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数字档案资源是指馆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以及通过网络与之链接的其他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广义的数字档案资源是指纳入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范畴的一切信息资源,包括馆藏传统档案信息资源、数字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与之链接的其他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以及与数字档案馆(室)紧密相连的信息人、信息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网络等。从狭义视角探讨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有助于把握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1]

2 数字档案资源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加速普及、信息资源战略的普遍实施以及档案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数字档案资源逐步成为档案学研究前沿,对数字档案资源的研究背景进行梳理与分析,有利于系统把握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的渊源、现状与发展态势。

2.1 互联网加速普及。随着网络社会的纵深发展和网民的快速增长,互联网的普及将加快推进,据2015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48.8%,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为网络环境下档案利用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带来了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在线利用、远程利用、共享利用、智慧利用等利用方式创新的必然选择。在大数据时代,数字信息资源将成为新时代的“石油”,成为全球政府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数字档案资源作为数字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未来档案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2.2 信息资源战略普遍实施。目前,“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及其研究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都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2]加拿大2006年发布《加拿大国家数字信息资源战略》,旨在为公众提供普遍而公平的信息存取。欧盟委员会2010年公布欧盟数字战略行动计划,将信息化作为欧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日本2001年公布实施《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IT基本法》),在内阁设置“高度信息通信网络推进战略本部”,协调IT计划的实施和推进。我国2006年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将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为国家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研究提供了政策导向。

2.3 档案信息化持续推进。重视和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不仅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3] 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4] 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将建立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作为新时期国家档案事业“三个体系”之一,明确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支持和鼓励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整合同一单位内不同部门、同一地区各档案馆(室)及不同地区档案馆(室)的档案资源,推动档案资源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5]使档案公共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 数字档案资源研究进展

数字档案资源作为档案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国内外档案界受到广泛关注,既有档案学术界开展的理论探索,也有档案实践部门进行的实践尝试,共同构建了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的全幅画面,为数字环境下档案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3.1 国外数字档案资源研究进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档案学术会议对数字档案资源相关主题进行了持续关注,推动了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的深入开展。1988年,[法]保罗·勒内·巴赞在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发表《新型档案材料的形成和收集原则》,提出“从长远观点看,纸质档案会被电子形式的档案所代替?或许有可能”的理性设想。1996年,戴维·比尔曼(David Bearman)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作了题为《虚拟档案》的报告,认为未来社会“几乎所有组织机构的文件绝大多数都将是电子型的”“现在以保管为基础的实态档案库将成为虚拟档案的联结点”。[6]2008年,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颁布《电子办公环境中的文件管理原则与功能要求》,旨在“为电子办公环境中用于生成和管理电子文件的软件制定全球统一原则规范和功能要求”。[7] 2012年,第十七届国际档案大会主题聚焦档案事业发展环境,认为“基于对纸质、胶片、声像或数字形式的档案进行管理、保存和利用的需要,档案人员和信息管理专业人员面临挑战和变化”,特别将“数字文件管理、数字保护、数字在线访问”等作为大会研讨内容。[8]201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年会对档案与web门户、信息获取、数字仓储及云存储的可靠性、开放数据工程、数字存储的商业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Terry Cook等为代表的国外档案界同仁对数字档案资源进行了积极探索,研究视角多元,研究主题涉及文件全生命期、数字化扫描历史档案文献和数字生成现行电子文件、数字档案资源获取、识别、鉴定、存储与风险等。1994年,[加] Terry Cook发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主义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一文,认为档案工作者必须转换传统的纸质文件观念,把眼光从文件实体的日常管理投向了解文件形成的背景、活动过程和制作目的上,以迎接电子文件的挑战;[9]2013年,[加] Terry Cook从档案价值历史沿革视角分析了档案的证据、记忆、认同、社会(社区)四类价值范式,对数字环境下档案工作的方向与挑战进行了深度分析。[10][美]David Bearman在数字档案领域持续耕耘,1994年出版《电子证据——当代机构文件管理战略》,2006年、2007年连续发表《危险时刻:电子文件潜在危害之识别》、《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问题》等学术论文,专题研究数字环境下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持续跟踪数字档案资源有关研究。[美]Anne J.Gilliland运用元数据考古学的方法对全球化、数字化世界的文件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11][加] Luciana Duranti主持的“InterPARES”、“The Records in the Clouds”等项目,推进电子文件永久保存理论和方法的国际合作研究,对文件保管系统及交互式的动态环境中的可靠的、真实的电子文件的生成、管理、保存、安全等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及参考模型。其中,InterPARES项目是一项大型的、跨国合作研究项目,在国际档案界享有盛誉。[12]

国外档案界十分注重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实践探索,目前主要有“面向历史研究、面向电子政务绩效改进、面向政府公共服务部能力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提升的数字连续性计划、面向政府数字转型的嵌入式信息基础框架架构”等服务模式;[13]与此同时,各国政府都将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列入政府发展规划,如1995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档案馆建设的VERS项目(Victorian Electronic Records Strategy)旨在确保维多利亚的电子文件资源能在将来得到保存并提供公众获取,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了电子文件保存系统需求标准、元数据标准、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标准等一系列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及其他州的电子文件资源管理和建设提供借鉴。1998年,美国NARA提出电子文件档案馆(ERA)实施方案,旨在永久保存联邦政府电子文件,实现电子文件的一站式服务和综合利用;2004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颁布了《加拿大图书馆与档案馆法》,规定国家档案馆及国家图书馆合并为加拿大图书与档案馆,旨在实现对整个国家文献遗产(包括数字文献遗产)的整合和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3.2 国内数字档案资源研究进展。国内对数字档案资源的研究主要表现为沿着电子文件、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资源连续累积和递进演化的过程,既反映出档案学研究主题的不断拓展,也体现出人们对数字档案资源研究关注的时代性变化。

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生成与相关研究的广泛推进,围绕着电子文件的生成与特点、归档与管理、存储与安全、传播与利用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数字档案资源研究提供了学术积累,是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的前期阶段。其中冯惠玲研究团队长期关注电子文件研究,不仅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特征、管理以及国外电子文件管理政策与策略等进行了研究,而且对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电子文件管理集成策略、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及其理论模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我国电子文件国家战略需要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战略框架体系,需要实施法规、管理、技术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14]新世纪以来,学界从概念内涵、建设实践、管理服务、技术应用等方面对数字档案馆理论及其运行规律进行了探析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为数字档案资源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学术铺垫。如王芳的《数字档案馆学》、潘连根的《数字档案馆研究》、朱小怡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与实践》、李国庆的《数字档案馆概论》等,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

数字档案资源相关研究近年来初显潜势,研究主题涉及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管理、利用、整合、服务、安全、存储等方面。陈永生、薛四新、黄翠等对数字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安全保障、分级管理以及基础数据库建设等进行了探析。金波研究团队对数字档案资源研究长期关注,并从生态学视角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数字档案资源是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核心生态因子,是未来档案信息资源的主体。[15]吕元智从云计算角度提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模式,提出构建数字档案资源知识“关联”组织框架模型与建议。[16]安小米研究团队正在着手国家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提出从理论框架建构、协同创新机制框架建构、信息基础架构实施、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方案制定等方面数字转型背景下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面临的适应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长效性问题。[17]冯惠玲从档案记忆观和资源观视角提出加强档案数字资源建设,并从国家记忆的高度建议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中国记忆”大型数字资源库,以真实丰富的数字档案资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和传承提供文献支撑,促进档案事业社会影响力和公众满意度的提升。[18]

近年来,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相关的研究项目持续得到国家科学研究基金的支持,其中“保证数字信息长期可读的管理方案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数字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管理机制研究”、“机关、企事业单位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中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基础理论与框架体系研究”等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管理策略与模式研究”、“基于互操作协议标准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研究”、“质量导向型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数字档案安全及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数字档案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智慧城市与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等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纳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同时,国家各级档案部门也有一批数字档案管理的科研项目与实践项目相继展开。其中,“深圳数字档案馆系统工程建设”、“基于长期保存的数字档案存储载体保护对策研究”、“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管理模式研究”、“电子档案数字信息的安全保障研究”、“面向智慧城市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等列入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2012年,国家档案局启动“国家电子档案接收和长期保存系统试点工程”,上海市档案局馆、重庆市档案局馆、青岛市档案局馆、杭州市档案局馆、广州市档案局馆、福建省档案局馆6家单位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影响广泛,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

目前,数字档案资源已经成为档案界的关注热点和研究重点,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期,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各国政府层面对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利用高度关注,将其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与数字档案资源专项工程之中,实践探索取得较大进展。

二是国际档案大会、国际档案理事会等专业学会已经成为数字档案资源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传播数字档案资源研究最新成果,拓展数字档案资源研究项目的国际合作。

三是数字档案资源研究不平衡,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电子文件、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化等领域,但对数字档案资源专题研究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国外研究偏重技术层面,聚焦数字档案资源存储与安全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四是研究方向上密切契合现代技术发展,积极探讨数字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载体保护、安全存储、长期保存与网络传播,逐渐聚焦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保管、利用问题,努力搭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平台,促进数字档案资源安全保管与社会共享。

4 数字档案资源研究趋势

数字档案资源作为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被学术界密切关注,成为档案学研究的对象之一。面对数字档案的不断生成与大量积聚,档案界围绕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档案管理系统设计、档案网站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数字档案资源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数字档案资源地位日渐凸显,管理日益复杂,相关研究亟待深化与突破,学术空间巨大。我们认为未来数字档案资源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大领域:

4.1 数字档案资源存储与安全。数字档案资源的存储问题一直是国外数字档案资源保存与安全近年研究的主流方向,尤为关注灾难恢复、保存格式、保存载体、保存方法等方面;同时,非常重视解决数字档案资源保存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偏重技术层面,特别注重研究的实践价值。[19]数字档案资源的长期存储与安全保护将是未来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围绕数字档案资源长期存储与信息安全主题,研究数字档案资源存储技术、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技术、数字档案资源备份技术等,探讨分析云存储、云备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数字档案资源存储中的实践应用等,系统探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存储与信息安全,保存并传承现代社会的数字记忆。

4.2 数字档案资源管理与服务。数字档案资源是未来档案资源的主体,需要重点关注数字档案资源管理与服务。笔者以为,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研究将聚焦探讨数字环境下国家数字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及利用,加强数字档案资源的管理方式、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等管理对策研究;同时,围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探讨数字环境档案资源利用服务的创新与拓展,充分利用生态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与知识,重点研究数字档案资源服务模式、服务方式、服务机制以及服务策略等,并对数字环境下的档案用户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数字环境中的档案用户利用心理、利用动机、利用规律,探讨数字档案资源利用政策与技术等。

4.3 数字档案资源合作与共享。数字档案资源广泛产生于各形成单位,由于历史传统、管理体制、专业背景、技术环境等原因,数字档案资源大量分散保存在形成机构,异构现象严重,难以实现数字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需要加强数字档案资源的馆际合作、区域合作乃至国际合作研究,促进数字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档案信息需求。为此,聚焦合作与共享,围绕新时期国家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发展战略,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十三五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大、云、平、移”等现代技术,破解传统档案资源共建共享难题,拓展数字档案资源共享路径,深化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内涵,充分发挥数字档案资源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金波、丁华东、倪代川.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M].学习出版社,2014:204.

[2]马恒通、贾艳艳.探索基于宏观视角的数字信息资源研究前沿的新成果——简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一书[J].情报科学,2010(8):1278~1280.

[3]金波.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J].档案学通讯,2013(5):45~49.

[4]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J].中国档案,2003(3):35~37.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N].中国档案报,2014-5-5:(1).

[6] [美]戴维·比尔曼.虚拟档案: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M].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120~134.

[7]国际档案理事会编,王健译.电子办公环境中文件管理原则与功能要求(中英双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

[8]黄霄羽、张斌.以创新应对变化 以发展追求认同——第17届国际档案大会评析[J].档案学通讯,2013(1):4~7.

[9]Terry Cook. Electronic Records, Paper Minds: The Revolution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Archives in the Post-Custodial and Post-Modernist Era. Archives and Manuscripts,1994,22 (November):300~328.

[10]Cook T. Evidence, memory, identity, and community: four shifting archival paradigms [J]. Archival Science,2013,13(2-3):95~120.

[11]Gilliland, Anne J.Reflections on the Value of Metadata Archaeology for Recordkeeping in a Global, Digital World[J].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 2011,32(1):103~118.

[12] Luciana Duranti. The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accurate and authentic digital data: the InterPARES project[J]. Data Science Journal, 2005,4(25):106~118.

[13]安小米等.21世纪的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国外研究及借鉴[J].档案学通讯,2014(2):47~51.

[14]冯惠玲.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5]金波、丁华东、倪代川.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M].学习出版社,2014:74~79.

[16]吕元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4):61~64.

[17]安小米等.数字转型背景下的我国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框架[J].图书情报工作,2013(24):44~50,78.

[18]冯惠玲.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J].档案学通讯,2012(3):4~8.

资源研究 篇7

一、档案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在目前知识经济背景下, 档案本身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越来越多地体现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这个意义来说, 档案也是资源。

(一) 档案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含义

档案, 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 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开发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本文所指档案资源非专门的旅游行政部门提供的旅游档案, 而是限于与各类旅游资源相关的反映其历史发展演变的各种记录 (信息资源) 。它们多散存于馆藏的旅游档案全宗群之外的其他全宗中。具有分散、庞杂的特点, 而同时对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又具有较强的佐证作用, 其丰富的信息资料有助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准确定位及形象标示的确立, 大大提升旅游资源的内在品质和吸引力。

旅游资源,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它的核心是“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者观念的变化而产生程度或方向性的变化。就当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者整体素质提高、消费行为日渐成熟的大环境下, 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者热衷的旅游形式, 当然文化品质高的旅游资源亦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二) 档案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从档案和旅游各自学科属性来讲, 两者同属管理学科。前者归属档案管理学科, 后者是旅游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一, 档案资源的存在状态为馆藏全宗群或散存形式, 其主要作用是保存和记录。在现实中其社会效益显现大于经济效益, 其价值实现更具间接性;旅游资源多以有形的具体可感的外在形式呈现于自然环境或人文环境中, 功用则更多地体现在开发、利用, 吸引旅游者, 促进地方经济, 虽然亦有社会效益, 但其经济效益更具显性。其二, 档案资源更多是以文字、图片等记录信息的载体形式留存, 价值更多体现在记录、佐证, 有一定的潜藏性, 必须在利用中实现;而旅游资源往往是具象的、直观的, 价值更多体现在观赏、愉悦身心、开拓视野。

尽管有一定区别, 但两者还是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度的。其一, 两者存在着“交集”。两者都是资源, 所涵盖的内容具有重叠性。旅游资源从构成来看, 既有资源本身如古建筑、遗迹遗址等, 也包括与其相关的历史、文献、地域民族、民俗文化等, 而后者是旅游资源的内核。即使是自然旅游资源也会因其特有的自然属性吸引旅游者, 从而留下人类活动的印迹, 形成一定的历史记录。因此, 这些反映或记录旅游资源的各种信息本身就是档案资源, 具有历史、科学、美学等多元的文化价值。从广义而言, 旅游资源又是档案的一个分支。其二, 两者存在着互动关系。档案资源由于其构成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 而具有突出的文化属性, 对相关旅游资源而言就具有了一定的旅游价值, 开发及促销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说, 档案资源是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后盾, 而对旅游资源档案的建立管理, 又会极大地丰富和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最大程度地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档案资源对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效用

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实质就是从文化层面对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历史、演变、传统、习俗等文献、信息记录等档案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科学运用, 目的在于提升资源文化品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满足旅游者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要。档案资源是旅游资源文化层面深度开发的重要后盾, 其强大记载功能为旅游资源文化层面的深度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发挥诸多效用。

(一) 有助于提升旅游资源文化品质

旅游资源虽然以外在形式吸引游人, 但如果仅仅是徒有其表, 则乏味空洞。现有的许多旅游景区、景点在开发深度上不够, 重形式轻内涵, 追求表面的传统或地方特色, 缺少文化内涵作支撑, 造成形式上的复古或符号的堆积。而档案资源的挖掘、利用, 会使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提升其文化附加值, 诸如历史记载、传说典故等文献信息, 很大程度来源于各级各类官方的、民间的档案管理部门保存的档案, 它们记载了各种景观, 尤其是人文旅游景观的产生、发展演变、传说等等历史信息, 是对旅游资源文化信息的极为必要的补充。这些资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科学合理的运用, 可以有效地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品质。

(二) 有助于增强旅游资源吸引力

旅游资源的根本价值在于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 在于对旅游者的吸引功能, 而资源品质的独特性是其价值构成的核心。“当一项旅游资源自身特色越突出或独特性程度越大, 其价值就越高, 反之越低。然而这一质量如果不被人们所了解, 则无异于客观上不存在”。档案以其原始的、可靠的、准确的信息记录, 发挥着“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的优势作用, 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中, 有效地利用相关档案资源可以强化地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甚至形成垄断性旅游资源, 加大旅游资源吸引力, 扩大客源市场占有量。

(三) 有助于延长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

一个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环境如旅游景点形成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游客数量会经历一个由少到多, 再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这就是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旅游景点生命周期各阶段变化的原因取决于供需双方。从需求方面分析, 可能会因为时尚或潮流的变化使旅游者发生兴趣转移。从供给方面分析, 当出现环境污染或接待能力不足或旅游服务质量下降, 会导致游客减少。其中需求方面的变化是导致旅游资源吸引力衰减的主要原因。理论上讲, 以某项旅游资源为核心的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终有其终结之时。但在实践上, 人们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延长其市场寿命, 根本办法就是不断进行开发、不断更新和再生其吸引力。因此挖掘档案资源中的旅游价值, 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提供更具特色和垄断意义的档案信息, 并找到与旅游资源价值实现合理的契合点, 会使旅游资源吸引力得到再生, 延长其生命周期。

(四) 有助于修正原有旅游资源的错误信息

档案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原始性, 这是其本质属性。许多现实的和潜在的旅游资源会因为时间久远、信息传递误差等原因造成人们对其内涵领会的偏差和误解。档案是原始的记录, 具有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 有助于修正原有旅游资源的错误信息, 树立真实的、准确的旅游资源形象。当然档案的原始性不等于真实性, 需要我们在鉴定、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科学利用。

三、档案资源对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效用实现的路径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在受益于档案资源的同时, 档案资源也最大化地实现了其服务社会、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现实作用。就目前档案部门和旅游部门现状而言, 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需要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 加强档案部门与旅游管理部门的联系

从行政管理角度而言, 档案部门归属档案局, 旅游部门归属旅游局;从行业角度发展而言, 档案局负责档案事业的发展, 旅游局则负责旅游事业的发展。两者既无纵向亦无横向关联。因此两部门在以往的工作中结合紧密度有限, 仅限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向档案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档案信息, 而档案部门负责保管有关信息而已。无论旅游部门还是档案部门, 均未认识到档案资源文化价值对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重要性。因此, 两部门必须转变观念, 改变现有的工作思路, 各自树立相关档案意识, 加强双方工作业务联系的紧密度, 充分利用档案资源, 变死的历史记录为活的文化旅游产品。

(二) 重视旅游资源档案的编研

旅游资源档案因旅游资源本身的多样性而呈现出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 在档案资源中, 与旅游资源有关的档案常常会分属或散存于非旅游档案的其他类别档案全宗中。因此, 必须建立专门的旅游资源档案, 以便于旅游规划、开发部门的资料查询和利用。由于这类档案比较分散、内容庞杂, 因此在编研时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 要进行原件所在卷宗的收集、整理;其次, 要进行重新编制, 即编制“散存旅游资源档案索引目录”, 将第一阶段收集和整理的散存旅游资源档案依一定标准进行目录编制, 并注明所在原全宗名称、位置、编号等, 目录纳入旅游档案全宗管理, 而原件仍保存在原全宗中。这样既保留了散存旅游资源档案所在的非旅游全宗档案的完整性, 又保证了全宗群内旅游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旅游资源档案管理由分散到集中, 由无序到有序。

(三) 建立专人管理制度

与旅游资源相关的档案资源往往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历史性等特点。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来讲仅有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还要有历史、旅游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筛查、整理相关散存档案的过程中将档案资源的价值与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但目前的情况是这方面的管理人员要么具备档案专业的管理知识, 缺乏旅游方面和历史方面的专业知识, 要么相反, 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又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难以实现与旅游资源相关档案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因此, 必须从两方面入手:首先, 要有专人负责, 旅游资源档案内容分散、形式多样, 专人负责对于这类档案特性、归类熟悉, 便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查询利用的便捷;其次, 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档案、旅游、历史相关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在众多的历史记录中寻找和筛查出既有开发价值又有旅游价值的档案资源,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实现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由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地域, 在造就丰富的档案资源的同时, 也为后人留下众多的旅游资源。在文化旅游发展的今天, 有效利用档案资源对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无论就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开发加强两大领域的合作都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摘要:我国旅游业在短短30几年的发展进程中, 已从初级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发展为目前多元旅游产品并存的状态, 其中文化旅游成为目前旅游市场的“主旋律”。档案资源的文化属性及其潜在的旅游价值对提升旅游资源文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对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具有增加资源附加值、指导开发思路的重要功效。

关键词:档案资源,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效用

参考文献

[1].苏北春.浅论旅游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 2006.6

[2] .唐跃工.档案的旅游资源效用及开发路径探析[J].档案时空, 2006.4

[3] .聂云霞.江西旅游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之意义与优势探析[J].云南档案, 2007.5

[4] .刘振卿.谈《中国旅游业档案分类表》的颁布使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6

资源共享课资源上传下载方法研究 篇8

关键词:资源共享,上传,下载

高职院校为培养出高素质优秀毕业生, 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其教学模式也不断进行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不断出现, 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为完成课程资源共享, 创建资源共享平台。

我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通过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优化结构, 进行系统建设。 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 向全校师生提供优质课程教育资源服务, 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1资源上传和下载的方式

1.1 FTP方式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 文件传输协议是INTERNET用户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所使用的协议, 用于文件的“ 下载”和“ 上传”。 FTP规定了在Internet网络上怎样传输文件, 通常要由专门的FTP程序来具体实现。 FTP是使用Internet资源最常用工具之一, 用户可通过有名或不记名 ( 即匿名) 联接方式, 对远程服务器进行访问, 查看和索取所需要的文件。 也可以将本地主机或节点机的文件传输到远程主机上。 Windows系统中最常用的FTP软件是CUTEFTP、 FILEZILLA等。 因此, 如果采用FTP方式上传下载文件时, 需要在远端设一个FTP服务器, 并给FTP客户端一个用户名和密码, 另外, 远端的FTP服务器也要对FTP客户端设置必要的权限。FTP客户端先经过认证以后就能登录网站, 然后就可以进行共享文件的上传下载操作了。

1.2 Web方式

与FTP方式不同, Web方式的客户端不用安装专门的程序, 用户直接就可以在浏览器上完成共享文件的上传和下载等操作。 另外, Web服务器也不用给Web客户端分配密码和用户名, 远端的Web服务器只要对客户端分配不同的IP地址来进行限制就可以了。对于用户而言, Web方式更为方便和简单。因此本资源共享平台使用了Web这种方式来进行共享资源的上传和下载。

Web服务器端使用了Apache。 Apache是Apache软件基金会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网页服务器。 它快速、可靠并且可通过简单的API扩展, 将Perl/Python等解释器编译到服务器中。 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 它可以运行在所有Apache Server配置界面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

为了实现Web共享资源上传下载系统的功能, 我们使用了Ja- va语言。 Java已经成为编写各类应用程序的首选语言, 它可在所有主要计算平台之间进行完全移植。 Java先进的体系结构方面特性, 如面向对象和动态内存管理, 使它对编程而言既清楚又简单。

2存储方案

如果很多用户的文件上传和下载操作是在同一时刻进行, 就会导致服务器频繁的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 这将严重影响资源共享文件的上传下载的性能。 因为在服务器存取数据时, 磁盘要进行磁头定位, 由于磁头和盘片的运动均是机械运动, 它们的延时远远大于CPU的运算和处理速度。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 磁盘的定位延时一般是ms级的, 因此, 当很多用户同时存储数据时, 要使磁盘读写的次数越少越好。

在很多用户同时存储数据时, 我们就让所有的磁盘驱动器一起工作, 从而使存取效率得到提高。 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是:划分一个个独立的存储空间, 每一个独立的存储空间对应一个物理磁盘驱动器的磁盘空间, 比如我们划分了N个存储空间, 将N个用户同时上传的文件分别被保存在这N个存储空间中。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并发度, 从而使存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除此之外, 本资源共享平台为了提升资源共享文件的上传下载的性能, 还建立了缓冲区。 用户上传文件的时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文件存入磁盘所需要的时间, 另一部分是文件在网络上传输所需要的时间。 网络上由于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而影响它的传输时间, 这是很难掌控的。 而文件存入磁盘所需要的时间, 主要是与读写的次数有关, 如果文件大小确定了, 并且缓冲区中的数据通过一次读写就可以写入磁盘, 那么缓冲区越大, 读写次数就会越小。 我们也要考虑硬件的参数来决定缓冲区的大小,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要想减少磁盘读写的次数, 设缓冲区一定比不设缓冲区更好, 更有利于提升存储算法的性能。

有的共享文件在短时间内被许多师生集中下载, 此时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服务器内存资源, 将该文件一部分或全部缓冲到内存中, 这样用户就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读取该文件的数据进行下载该文件了。 不需要任何的读写的操作, 就可以使大量用户分享到数据。

3安全性保障

现在很多程序语言都已经引入了异常处理机制, 但在异常和错误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所以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a.当在运行中出现错误或异常时, 用户是否需要做相应操作? b.如果用户需要操作, 系统将怎样把有关问题的参考信息提供给用户? 对于这类问题, 只需将提示或说明信息及时发送用户界面即可。 另外, 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或异常的原因:一方面是用户操作不正确, 另一方面是系统的不确定性。 对于这类问题, 只需要由开发和维护人员可以查看系统日志来处理, 也就是说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生成详细的运行日志, 供开发和维护人员参考。

另外, 此类应用多数操作都是对文件的操作, 这也为病毒和木马的攻击创造了机会。 我们采用的办法是:如果用户已经将文件上传到了服务器, 系统就会自动把文件的名字进行修改, 用户下载文件时, 系统也自动生成新文件名。

结束语

本资源共享平台还在完善中, 下一步的工作是分析更多的资源共享文件的上传下载方法, 使本平台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福文.高速数据录取系统中的硬盘性能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1999 (5) .

[2]何信, 丁汀.商业级文件上传下载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1 (3) .

[3]邹鹤敏, 黄海于.大文件分块上传和下载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应用, 2013 (8) .

资源研究 篇9

资源开采与世界工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也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卓越贡献, 而资源型城市随资源枯竭使经济的发展陷入困境。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很多, 每个城市有大有小, 经济结构转型有好有坏。选择3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鲁尔区, 巴库, 玉门) , 鲁尔区转型基本成功, 巴库正在转型, 玉门代表了中国多数小型资源城市, 对这3个城市进行分析、总结, 借鉴成功的经验, 为更多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1 德国——鲁尔区

1.1 鲁尔区概况

鲁尔区位于德国中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省, 世界上重要的工业区。以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 作为鲁尔区的地域界限, 其面积4593平方公里, 占全国面积的1.3%。1999年人口为538万[1]。

鲁尔工业区离欧盟其他成员国以及周围欧洲国家的工业区很近, 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 占全国总储量的3/4, 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 占全国90%, 其煤炭煤质好, 煤种全, 为优质硬煤田, 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 肥煤的发热量高达8600大卡/公斤。鲁尔区由于人口很多使它扮演不同角色, 既是生产中心, 又是消费中心, 其生产70%以上的煤炭和钢铁在此范围内加工、消费。这成为鲁尔区发展的契机与优势。

1.2 鲁尔区矿业经济历史与衰退

鲁尔区的工业发展有近200年的历史, 早在1811年, 埃森市就有了著名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康采恩克虏伯公司, 随后, 蒂森公司、鲁尔煤矿公司等一批采矿和钢铁公司在这一地区创建[2]。

19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大规模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 逐渐发展为世界重要工业区, 其工业产值曾占当时全国的40%, 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19世纪的中叶开始, 鲁尔区大量涌入外来人口, 使它成了德国的国际政治区域。50年代以后, 石油和天然气被大量开采和广泛使用, 鲁尔区的炼油业和石油化工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同时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 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 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1957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 雇用了50万以上的矿工。从60年代起, 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 劳动需求减弱, 工业大幅收缩, 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和有些关闭。70年代以后, 电气、电子工业有了很大发展。1957年至1968年原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47.8%, 而鲁尔区只增长了80%。90年代由于煤钢经济衰, 使从事与煤钢产业失业工人达13万之多。

随着资源枯竭, 生产成本上升, 北威州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传统产业部门和产品销售市场受到挑战。鲁尔区不断调整区内的经济结构与部门结构来改善经济发展的依赖性。2000年鲁尔区煤矿个数剩下7个。

1.3 鲁尔区的转型措施与成果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改造起始于1968年, 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 对传统的老矿区进行清理整顿的同时, 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并且使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尤其资源型城市在采矿开发过程中, 对城市美观与地质环境破坏比较严重, 经过修复今日的鲁尔已成为环境优美、景色秀丽, 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 同时大量增加了就业。

工业遗产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鲁尔区经济转型的步伐, 解决了鲁尔工业区遗弃废场再改造的成本、技术的一系列问题。使其适其建筑特性, 功能进行改造开发。

现在, 鲁尔区生产全国80%的硬煤, 90%的焦炭, 集中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2/3, 电力、硫酸、合成橡胶、炼油能力、军事工业等均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到2000年底, 北威州经济总规模为4595.7亿欧元, 占全德GDP产值的22.8%。其他产业产值比重在全德均占重要位置, 2001年, 该州进口1180.9亿欧元, 占全德进口的21.3%, 出口1165.6亿欧元, 占全部出口的18.3%, 其中出口的94%为工业制成品[4]。

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转变取得了很大成绩。老工业已成为历史, 新兴工业和服务业正在蓬勃发展, 经济中心转向第三产业。现在各行业均衡发展, 其产值占总产值比重基本均衡。

2 阿塞拜疆——巴库

2.1 巴库概况

巴库由46个卫星城和居民点构成, 是外高加索地区最大的城市。2000年它有人口200多万[5]。濒临里海, 以巴库为中心的阿普歇伦半岛及其附近里海海底成为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之一。20世纪初, 巴库还很落后, 十月革命以后, 随着里海石油的大规模勘探开发, 油产量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油田, 逐渐发展为现代化城市。1901年石油产量几乎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 成为南高加索工业中心和俄国石油基地。苏联时期, 该地区的石油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数百年的石油开采使石油工业成为巴库的支柱产业, 石油开采量居苏联第二位, 同时石油机械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2.2 巴库石油经济发展史

1940年, 巴库的石油生产达到高峰, 其产量占当时苏联总产量的71.5%, 直到1950年它仍然是苏联的第一大油田, 石油产量占苏联总产量的39.2%[6]。20世纪50年代后, 由于储量日益衰减, 原油产量在累计开采12亿吨之后走向衰退, 生产形势急转直下。1955年原油产量占全苏联的比重降为15%。1970年跌至5%左右, 到80年代, 其所占比重不到2%,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发展速度大为减慢, 地位不断下降。到20世纪80~90年代, 随着大部分原油和陆地油层已基本上采尽, 产量锐减, 过分依赖石油的工业结构首先遭到重创, 巴库矿城原有的其他工业也迅速衰退, 不得不向里海近海发展。 苏联解体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独立后该国经济一直走低, 至1996年起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不过距1991年独立时的水平还相差甚远。直到1999年石油产量才超过1991年时的水平, 而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1991年的48.3%, 同期, 工业产值相当于33%, 农业产值相当于57%[5], 这说明石油经济的衰退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度的缩水。

2000年, 该国产油1390万吨, 原油主要通过俄罗斯管道外运, 这限制了该地区石油外输的单一化, 正在谋求一条新的输油管道来增加该地区石油经济的活力。

2005年, 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铺设任务已经完成, 2006年原油将沿管线输入国际市场。在全年约125.5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比重为47.5%, 全年开采石油2220万吨, 比2004年增长42.9% , 出口1350万吨, 从原有石油合同中实现收入约合6.98亿美元, 天然气开采56.75亿立方米, 较2004年增加14.7%, 进口相应比2004年减少7.9% (2004年进口天然气49.31亿立方米) 。在石油产业的有力带动下, 其它经济个体也有了长远发展。

2006年工业总产值为144.55亿马纳特,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3%, 同比增长36.6%, 2007年工业总产值为202.5亿马纳特,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2%, 同比增长24%。石油管道总长已达到1400公里, 天然气管道总长已达到3100公里, 输送石油1994.8万吨, 输送天然气747.9万吨。而工业又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阿塞拜疆当前GDP的主要构成还是来自石油部门。近几年主要工业部门也是石油加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色冶金、轻工、食品等, 出口工业产品也是石油和天然气, 而进口产品是机械和金属制品、轻工产品、石油开采设备和备件、汽车、水泥、小麦、食品、木材等。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巴库海陆区域, 石油产品也成为巴库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同时也加大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 延长石油经济的生命期, 给巴库经济结构转型带来新的生机。

3 中国——玉门

3.1 玉门概况

玉门市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 面积1.35万平方千米, 建国后因油而设市, 最多时城市人口超过10万, 是一个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 主要矿产除石油外, 还有煤、铁、硌、铜、硫磺、石膏、芒硝等30多种。现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主及电力、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玉门油田在建设发展过程中, 孤悬在祁连山半坡上, 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炼油厂选址在西北上风方向, 又给小城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山坡上的城市在油衰微后, 人流、物流、信息流大量减少, 接续产业很难发展。

3.2 玉门石油经济发展史

1938年, 地质学家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来到石油河畔, 艰苦创建了老君庙油矿 (一号井) , 面积1761平方公里, 是我国最早开发的油田。 1939年至1949年9月, 老君庙油矿共生产原油近50万吨, 占同期全国石油总产量的90%以上, 是旧中国规模最大、职工人数最多、工艺技术领先的石油矿场。

1949年9月2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玉门油矿。 1955年12月成立玉门市 (省辖市) 。1957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 生产原油75万吨, 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87.8%。1958年为了服务油田发展, 原玉门县从玉门镇 (现为玉门新市区) 迁至老市区, 与玉门石油管理局合并为地级市。1960年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铁人"王进喜为支援松辽石油大会战, 率玉门油田1205钻井队奔赴大庆油田。 1961市局分家, 改为县级市, 隶属酒泉地区行署。玉门石油工业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先后支持了全国50多个油田和炼油厂的开发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新疆吐哈油田的开发建设和石油企业内部改制重组, 玉门油田的工业重心开始向外转移, 1995年起, 先后有2.5万名油田职工及其家属子女近6万人迁往吐哈油田或外地发展、定居, 市区人口由原来的11万人锐减到5万余人。特别是1998年, 玉门油田年产量下降至建国以来最低点38万吨, 资源日益枯竭。1999年中国石油企业改制重组, 将玉门石油管理局分设为玉门油田分公司和玉门石油管理局。2002年国务院批准酒泉撤地设市, 玉门市被确定为甘肃省直辖市, 由酒泉市代管。中油总公司又批准玉门油田办公及生活基地迁址肃州区, 2003年油田的“下山工程”正式实施, 致使玉门常住人口减至3万人。油田职工的分流及搬迁, 造成城市人口大规模减少, 经济总量徒然降。同年4月, 经国务院批准, 玉门市政府驻地西迁至原玉门县址玉门镇。2006年9月, 四大班子在新市区正式挂牌。2008年, 全市地方生产总值达到86亿元, 财政收入达到2.53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252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90元。玉门油田自开发建设以来, 累计开采石油3011多万吨, 加工原油近5000万吨, 向国家上缴利税120多亿元。2009年3月6日, 玉门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 明确中央财政将给予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

3.3 玉门新兴产业

1996年, 全省第一座试验风电场———洁源风电场投资建成, 并于次年成功并网发电。2005年10月, 中韩合作的大唐低窝铺风电场正式开工建设。经过13年的发展, 如今玉门的戈壁荒漠上已耸立风机335台, 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1万千瓦, 累计发电量约9亿千瓦时, 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 创利税1亿元, 先后规划风电场12处, 规划总面积3060平方公里, 规划总装机容量2025万千瓦。规划整合建设了石化、建化、高新技术、清洁能源四个工业园区, 重组和技术改造玉门炼化、同福化工等使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效益逐年增加。

4 结 论

综上, 三资源城市的发展轨迹来分析矿业城市的大体脉搏, 给其他资源城市转型提供依据, 为什么鲁尔区能转型成功而其他两城市转型发展艰难, 甚至失败。 (1) 城市的区位优势成为城市转型的关键, 德国鲁尔区地处欧洲各国工业区中心, 并且各工业区距离不远, 和它自身雄厚的工业基础, 使之产品生产、流通、消费迅速, 形成完美的产业链, 而其他两城市, 巴库周围工业区不发达, 产业链条不明显, 而玉门市地处山坡, 发展局限, 产品不能有效外运。 (2) 人口优势, 鲁尔区人多使自身成为产品的最大消费区, 其他两城市反之, 尤其玉门因油而盛, 也因油而衰。 (3) 经济的发展轨迹不同, 鲁尔区是以竞争为核心, 有竞争而思变, 而巴库是计划经济下的工业区, 虽然转型, 但是渺小, 特别是依赖性很强的石油产业随资源枯竭而衰退, 玉门市是为石油产业服务, 很难发展城市自身经济体, 当经济转型时已是油衰城空, 转型异常困难。 (4) 工业废弃场处理的困难性, 鲁尔区有大批与成套的工业废弃场, 量其性而用之遗产旅游, 并使工业遗产旅游具有局部向外扩散的性质, 而巴库与玉门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很难发展工业遗产旅游, 使工业废弃场改造成为难题。

参考文献

[1].Dege, W., Margarethe Lavier, Martina Koetters, etc.The Ruhr[M].Essen:Kommunalverband Ruhrgebiet.1990

[2].赵涛.德国鲁尔区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J].国际经济评论, 2000, (3~4) :37~40

[3].李雷雷.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 2002, 11 (3) :57~65

[4].武士国.德国北威州老工业基地改造问题研究[J].辽宁科技参考, 2004, (5)

[5].常庆.石油之邦阿塞拜疆[J].中国民族, 2003, (2) :68~70

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篇10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研究探讨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严重的国家,面临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产力布局和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的部分地区出现河流断流、地面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很多地区用水方式粗放,节约用水的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所以,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进入水资源合理开发、有序利用轨道,对水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使水资源真正实现科学、可持续利用,为全面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身从事的实际工作,在本文中对我国当前的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简要研究探讨,希望对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所帮助。

1 要强化认识,完善创新治水思路。

在科学发展观强理论中,特别强调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提出了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观点。所以,要始终秉承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强综合治理,强化标本兼治,真正做到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合理开发水资源,对水资源的利用秉承全面节约的原则,已达到高效利用和科学保护的目的,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治水思路要不断完善创新,统筹解决缺水干旱、水质恶化等现实问题,实现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和有效利用。要加强防洪体系建设,减少水资源对社会的负面作用。要严格规范人们用水行为,使“节约用水”成为一种理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保护。

2 要强化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

要强化行业用水的定额管理,以固定额度制约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发生,特别要对用水产品和工艺不符合节水要求的行业,加以整理整顿。对于用水量较大的重点行业,要进一步加大节约用水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农业领域方面,要进一步对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推广喷灌、滴灌和管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把节约水资源落到实处。在工业领域方面,要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使水资源在钢铁、纺织等重点行业得到最有效的节约。在城市生活领域方面,要全面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强化节约观念,在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减少跑冒滴漏,从一点一滴坐骑,实现水资源的长效利用。

3 要积极行动,推进水资源保护。

要根据不同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对未来一个时期的水质达标率,进行切实明确,强化达标监督管理。要树立节约用水观念,增强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改变长期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的状况,激发对水资源危机的认识。要把降低农业用水用为节水战略的重点在工业节水方面,考虑生产流程的改造,从结构、技术和工艺等方面开展节水,要建立节水标准体系,提高水得利利用率。要提高防洪治涝能力,对防洪、防涝系统进行完整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工程措施方案,建成完整的、配套的、标准符合规范要求的防洪治涝工程系统,进一步提高防洪涝能力。要持续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出现突发性的安全事件时,能够积极应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4 要统一规划,加快水资源体制改革。

要不断健全区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涉及调度、管理、规划等诸多方面的水资源水资源管理体制,使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更加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不断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统筹推进水源地建设、供水节水等工作,从多方面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开展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专题研究,不断研发新型节水技术成功,扩展利用空间。要加快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对水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以利用长期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上一篇:胃肠肿瘤超声内镜诊断下一篇:青藏铁路冻土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