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文本翻译

2024-06-15

哲学文本翻译(精选八篇)

哲学文本翻译 篇1

1 词汇层面的对等

哲学语言中表达特定概念的词汇虽然与日常用语和文学的词汇拼写上相同, 但是其内涵是不一样的。在前文哲学语言的特点中谈到哲学语言是高度概括化的, 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同时哲学用词又是非常简洁明了的, 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既要求意思到位, 又要求简洁明了。例如本书的书名“On Being Authentic”。下面将讨论如何翻译并确定本书的标题。

从经典的文学作品、哲学类作品、经济类作品标题可以发现, 它们绝大多数采用了直译的方法, 如《哈姆雷特》 (Hamlet) 、《呼啸山庄》 (Wuthering Heights)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iscourse on the Origin of Inequality) 、《先知》 (The Prophet) 、《资本论》 (On Capital) 等等。这一点体现了直译目前是翻译书名、篇名最为常用、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 直译书名和篇名不仅能成为原文的指示牌, 还体现了对原作者的尊重, 如《傲慢与偏见》 (Pride and Prejudice) , 这两个词不仅有力地代表了书中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还反映出了一组贯彻始终的矛盾根源, 并且这两个词已成为十分活跃的字眼, 被广为应用。On Being Authentic为哲学类文学作品, 其书名具有大多数哲学类作品共有的特点:都是用“on”开头, 如On Life、On Liberty等等, 这些书名大多以“论……”的形式来翻译, 如被翻译为《论生活》、《论自由》。同样基于对原作者的尊重以及哲学类作品标题的普遍翻译规律, 该文作者把该书的书名译为《论本真》。对于“authentic”为何要翻译为本真, 作者在朗文字典上查到其具有“真正的、真实的”含义 (known to be real or genuine;true and accurate)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95) , 这个概念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 他使用了“eigentlichkeit”一词, 它是哲学领域内的基本概念, 在中文中已经拥有了其对等的翻译, 比如在赵卫国的《海德格尔本真概念的多重意蕴》中, 他用“本真”一词来指“authenticity”。因为“authentic”是一个形容词, 而“on”之后需要跟随一个名词性结构, 考虑到作者在全书中讨论的中心是本真存在 (authentic being) , 即人如何获得本真, 进而本真地生活, 可能出于这个原因, 所以才使用了“being authentic”而不是“authenticity”, 故而把此书的书名定为《论本真》, 而不是《论如何获得本真》或《论本真存在》, 这样既简洁又表明了全书的中心思想。

此外本书的标题“The Culture of Authenticity”和“Romanticism and the Ideal of Authenticity”都可以运用直译的方法, “本真文化”和“浪漫主义和本真理想”这两个翻译不仅与其英文原文有对等的含义, 而且还符合中文标题的风格, 同时做到了尊重原文。

2 短语层面的对等

因为中文表达方面的差异, 有些概念的表达无法做到字与字的一一对等, 那么应该尽量做到短语层面上的对等, 即在短语这种较小单位的意群中做到概念上的一致。例如本书的标题“De-centering the Subject”和“Story-Shaped Selves”。

“De-centering the Subject”中包含了两个心理学领域的专有词汇, 分别是“De-centering”和“Subject”。该文主要内容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关于“自我”地位的争论,

Thinking of the self as a subject has been central to modern thought.But the concept of the subject has also come under sustained attack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 from a cluster of movements loosely termed postmodern.One of the core ideas of postmodernism is‘de-centering the subject’. (119)

(译文:把自我视为主体一直是现代思想的中心。但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 自我概念也一直受到一系列统称为后现代运动的持续攻击。后现代注意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去主体中心化”。)

考虑到这是本书第六章的标题, “自我” (self) 一词作为本书的关键词, 在前五章中频繁出现, 读者对这个词也颇为熟悉了, 那么将本章标题增译为“去主体中心化——‘自我’之争”。相信增译之后的标题不仅能帮助读者理解本文内容, 更能让读者回忆起前面阅读过的内容, 保持阅读的连贯性。

“Story-Shaped Selves”中包含了文学和叙事心理学范畴的“story-shaped”一词和心理学常用的术语“selves” (单数“self”意思为自我) 。虽然“story-shaped”中包含的两个单词都是常用词汇, 但是这个两个单词组合后的新词并不是常用词汇。那么字面意思是“叙事决定的” (story-shaped) 的这个词到底应该翻译成什么样的中文词语还应该从正文中寻找答案, 正文中多次出现“narrative”这个词, 这与“story”一词含义相近, 在维基百科中, 这个观点得到了印证, “The word‘story’may be used as a synonym of‘narrative’.”因此“story”和“narrative”是一对近义词, 而“narrative”在心理学中有固定的含义为:

Psychological narrative:Within philosophy of mind,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various clinical fields including medicine, narrative can refer to aspects of human psychology.A personal narrative process is involved in a person's sense of personal or cultural identity, and in the cre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emories;it is thought by some to be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the self. (“narrative”)

回顾本章节的内容, 作者主要探讨了在后现代主义去自我中心地位之后, 人们对自我本质的探索, 最后产生叙事中的自我的概念, 这正是“narrative”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 因此本章的标题就应该翻译为“叙事中的自我”。

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必然会有其专业的术语, 与此同时哲学与心理学和宗教研究密不可分。所以在探讨哲学问题的时候, 不可避免地会用到这两个领域的专业词汇, 在对哲学、心理学以及宗教知识了解较少的读者眼中, 这些专业词汇可能就比较生涩难懂了, 尤其在章节标题中出现时, 还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在翻译这些带有专业词汇的标题时, 不仅要考虑到意群上的对等, 还应考虑到读者的感受, 尽量使用意译或解释的方式帮助读者了解将要阅读正文的主旨。

3 思想层面的对等

除了词汇和短语层面的对等, 还应该在表达的思想层面上做到概念的对等。有时候在翻译时不能按照原文的逻辑组织顺序在译文中表达出同样的意思, 就需要译者透彻理解原文的思想, 然后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概念的陈述方式和逻辑组织顺序下进行翻译。

例.The pattern of Christian history is, as Karl Löwith says, “one great detour to reach in the end the beginning.” (55)

译文:就如卡尔·洛维特说基督教历史的发展模式就是“一个巨大循回, 首尾相接”。

例句中也是为了解决中英文表达差异的问题, 翻译的时候改变了句子的语序和词性, 用“首尾相接”这样符合中文习惯的四字短语表达英文中的动词不定式“to reach in the end the beginning”。

本文总结出了尊重原文, 力求对等, 结合语境和结合翻译目的的翻译原则和方法。由于哲学作品本身的难度大, 加上跨文化、跨语言的差异, 造成逻辑思维表达上的不同, 其译文未必能向一般译作那样通俗易懂, 如何处理好中英文之间概念表达的对等转换问题, 如何处理好对阅读有影响的逻辑思维转换问题等, 都是以后在哲学翻译研究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最后希望本文对以后的译者在翻译与《论本真》类似的哲学文本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该文主要通过对On Being Authenticity (《论本真》) 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 分别阐述了从词汇、短语和思想对等三个维度上进行了翻译策略上的归纳总结, 强调了哲学文本中中英文对等概念转化以及逻辑思维转换的问题。

关键词:哲学,对等,翻译

参考文献

[1]尚新建.管窥“心灵”——谈哲学概念的翻译[J].求是学刊, 2002 (2) :38-42.

[2]魏博辉.论哲学语言的特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3) :33-37.

[3]谢屏.试析“美国人自己创造的新词”及其翻译[J].上海翻译, 2005 (3) :52-55.

[4]赵卫国.海德格尔本真概念的多重意蕴[J].复旦学报, 2010 (1) :114-120.

旅游翻译文本的研究 篇2

(1)短小精悍

由于旅游文本的特殊性,其构成过程中通常追求最简洁的语言效果,因此除了表达核心含义的字词外,其余部分尽可能的都会被省去。这样短小精悍,却表意完整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禁止吸烟、非请勿进、小心路滑、游客止步(Passengers Only)、危险(Danger)、免票入场(Admission Free)等。这些短小的文字一方面满足了宣传介绍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符合张贴这些宣传语言的地方的体积要求。

(2)实用性强

旅游文本不同于其他文本,其文学价值较低,使用价值较强,具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和使用目的。同时,旅游文本也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简短活泼,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跨学科性质明显

旅游文本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多元性,广泛性,关联性,是一种天然的跨学科性质文本,它的内涵包括自然、人文、科学、社会等方面,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旅游文本的研究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思想高度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反映在语言上,旅游文本中涉及的词汇量也是非常惊人的,许多在其他领域上并不常见的词汇,在旅游文本的创作和使用上得到了应用。

(4)语言生动具体

国家旅游局征集文明旅游提醒用语时曾经对旅游文本提出了要求,该局提出的要求为:简洁明了、通俗易记,语言生动活泼、亦庄亦谐。因此不难看出,旅游文本总是运用活泼而风趣的语言,生动而形象的描述,从而激发游览者对景物的兴趣和好奇。

例如如下的例子:落泉别墅体现了动与静,变幻与永恒,强劲与易逝的对立,使人生处于矛盾之中:兴致勃勃的进取与忧虑不安。

Falling water is a study in opposites-motion and stability, change and permanence, power and ephemerality-that make the human condition a paradox of welcome adventure and anxious uncertainty.这样灵活的语言,充分表达了旅游文本的魅力,深深的打动着游览者的心。

2.中英旅游文本对比

由于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的不同,不同国家的旅游文本也存在各自鲜明的特点和不同之处。讲中文的旅游文本与英文旅游文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两种旅游文本存在如下不同的特征: 1.汉语旅游文本的特征 汉语旅游文本一般都追求庄重严肃或者具有古典中文气息。因此行文中间一般都追求表达上的对账工整,寻求文采和才气。例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旅游文本工整对账,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字美感。此外,由于中国文化讲究“气派”,在我国的旅游景点中广泛存在长度较长的“景区介绍”或者“游客须知”。这些文本旨在为所有的游客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景点介绍和提示。2.英文旅游文本的特征 与中文的表达习惯不同,英语国家的旅游文本通常都体现出了大众化口语化的特点。与端庄正式的中文旅游文本不同,英文旅游文本一般强调个性和创意。

英文旅游标语则“普遍较通俗、大众化,具有明显的口语特点,突出语用的个性创意,亲和力较强”,在语法和修辞方面,常使用“动宾结构、祈使句式、头韵或押韵等”,表现为以祈使句表达的动态行动诉求与承诺及以头韵或押韵、名词短语表达的静态主题陈述。

3.旅游文本的翻译现状

虽然旅游文本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言而喻,但是当下,对旅游文本的翻译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开发的旅游资源或者新型旅游城市都纷纷添加了双语或者英语的旅游公示语及旅游介绍。在为外国友人提供方便,为地方旅游事业发展增添力量的同时,这些翻译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许多译者想当然尔,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旅游文本进行翻译,结果往往不甚理想,甚至错误百出,令人捧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在其分析报告《全国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明确指出,在公示语翻译研究和实践中实现翻译理论创新理论与实践互动,是翻译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并归纳成理论。因此对与现有的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不规范和不准确的现象进行归纳汇总,对于理论化深入化研究旅游文本这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内主要旅游景点的旅游文本的收集、归纳和汇总,当下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几点:

1、用词不当,语用不规范。

虽然翻译赋予了译者一定的自由,但是旅游文本作为一种正式和规范化的文本,并不允许译者随心所欲的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不加思考、随便的翻译,往往导致的都是用语不规范和用词不当的现象,例如许多公共设施的翻译中,随便用汉语拼音代替英文翻译。甚至也有一些译者不仔细查阅资料,将restroom用来表示“休息室”,这样的笑话不仅让游客难以接受,甚至会被认为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假若一座城市的旅游文本翻译中总是出现这样的笑话,城市的美好形象又能如何保留呢?这样的旅游和宣传岂不是南辕北辙,越错越远?

例如在某旅游景点,出现了如下的英文句子“during the trip note papers, about money and its own security, and will be important document stored apart.”。这样的句子根本就不是一个正确的句子,充满了语法错误,堂而皇之的放在旅游景点的门口,供外国游客观看,只能是贻笑大方。

更有甚者,有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的时候,想当然的使用汉语拼音来进行翻译,不查阅资料,不思考,导致翻译出来的译文无法被外国游客理解。例如一些中国的地名单位,巷、路、街等等,许多译者直接将其用汉语拼音进行翻译,导致初次到中国的游客根本无法理解。试问,如果旅游文本或者旅游公示语中充斥着大量的汉语拼音,那么翻译的意义何在?翻译的预期效果又是什么呢?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明确指出:道路交通双语标识的英文译法应符合国际惯例,遵循英语习惯。地名等通常采用英文直接翻译,英文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但是,本项目研究小组成员通过走访和调查的结果却表明,汉语拼音代替英语进行表达的现象仍然在国内的旅游景点和旅游城市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翻译,只会给游客带来困扰。比较有效的翻译方法应该是在汉语拼音下面注上英文翻译,这样不仅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特色地名翻译的特点,也能使外国游客更加清楚明白。

2、文化误解,语义不协调。中英文两种语言在与文化上的差异可谓是广泛存在,俯拾皆是。翻译旅游文本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两国读者在文化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错误或者是闹笑话。例如,在杭州西湖的旅游文本翻译中有这么一句: “林边有一个洞,叫白龙洞。传说《白蛇传》的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翻译人员将这句话译为“Near the forest is the White Dragon Cave which i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基础,外国游客往往很难理解白娘子的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更不会参透其中的深刻文化内涵。这样的翻译,虽然并不是错误的翻译,但是依然无法达到沟通两国文化,向外国游客宣传介绍本国文化的目的,只能说依然还是失败的翻译。

又如,一些中国特有的节日的翻译中间,许多译者单纯的给这些节日赋予一个英文的名字(或者是汉语拼音的翻译),这种类似“零翻译”的举措,只会让外国游客继续一头雾水,在且不知节日内容为何物的情况下,又如何参与到节日中去呢?

3、语气生硬,表达不礼貌。

通常来讲,英美国家的旅游文本都比较委婉,而在中国,司空见惯的是一些比较直接甚至粗鲁的旅游文本或旅游公示语。例如,在我国,上至几大城市,小到乡村,都会见到“禁止XX”或者“违者罚款”这样的具有强烈强制性的公示语。这样的文字对于习惯这种公示语文化的中国游客来讲,可能并不能构成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对于在西方文化环境里生长的外国游客来说,这样的译文显得过于粗鲁和直接,不仅不能起到规范行为的目的,甚至会让他们留下不好记忆,对旅游景点或者旅游城市产生厌恶的感受。所以在翻译这些具有一定强制性口气的旅游文本的时候,善用please这些规范的礼貌性表达方式未尝不是一种较好的翻译方式。

4、低级错误,语法不规。

公示语英译时,常会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包括词性误用、拼写错误、大小写不规范等等。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甚至通过对知网的简单搜索就不难看出,针对全国各地的著名旅游景点,有大量的研究人员撰写了关于翻译中的低级错误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可悲的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简单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仍然广泛存在。

根据湖北革命老区景点公示语翻译状况调研暑期实践小分队的调查报告,拼写和大小写错误在天台山自然风景区这一旅游景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报告中提到的天台山景点“杜鹃谷”中“杜鹃”一词的公示英译为“cuckee”(正确拼写为cockoo)。这样的翻译不仅是技术上的不成功,也反应了部分翻译人员在工作态度上缺乏严谨认真的意识,大小写上的疏忽,会给游客留下极其不好的感觉。更不用说,有些景点翻译中的拼写错误的单词和乱用的标点。

第五章 结论 本项目力图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结合功能翻译理论等翻译学理论,对信阳地区的旅游文本翻译现状进行分类研究。通过走访各个旅游景点对旅游文本译文进行收集,并结合信阳特色旅游文化,对信阳本地的旅游文本翻译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调查和大研究。本项目组成员希望,信阳市有关旅游主管单位能够以更加专业的方式进行旅游文本的翻译工作,从翻译质量、读者接受情况等多重角度加强信阳旅游文本翻译和管理工作。对各种翻译错误及时加以甄别和更正,对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不统一不协调的现象进行逐一排查和大力整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树立严肃的翻译工作态度和专业的翻译人员培养机制,对翻译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知识进行培训,认真加强工作,减少翻译中的错误。为促进信阳特色旅游产业的积极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也为老区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

文本意义理解的哲学思考 篇3

文本理解过程是一种在有限的工作记忆中多层次对文本及其场景建构连贯的记忆表征和推理的动态过程 (Alexander&Jetton, 2000) , 这一定义首先认定文本的意义是多层次的, 而在每个层面上, 读者的任务就是要利用摄入的信息和自己的背景资源建立起连贯的结构, 文本中作者建立连贯的方式多种多样, 包括命题主项重叠、命题谓项关联、因果联系、人物目标、隐喻运用等, 读者也需运用这些方式帮助理解。读者拥有哪个层面上的记忆表征往往与其相关背景知识的众寡、阅读目的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文体有关。

人类语言是非常复杂的, 意义构成也复杂, 分不同层次, 语言哲学主要在语义和语用层面探讨了语义问题:意义的语义学研究者主要有弗雷格、罗素、维也纳学派、塔尔斯基和早期的维特根斯坦等:罗素的认识论目标是追求确定的真的知识, 他一直想为知识寻找一个牢靠的根基, 他认为亲知是一切经验知识的来源, 也是知识的基础, 他沿用分析哲学的方法用形式逻辑阐释语义;维也纳学派强调逻辑实证, 属实在语义派;塔尔斯基提出了真值条件意义观;属意义的语用学研究方向的语言哲学家则包括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和格赖斯等:后期维特根斯坦强调意义在于使用;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的理论;格赖斯则提出了基于意图的意义理论。其后的语言哲学家们则试图将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的意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戴维森撇开意图、信念和语义的循环, 提出语句的意义由认定语句为真的态度决定;达米特联系语言实际使用的方式, 避开语句真假值讨论意义的可能性, 他认为说话人掌握了自己的语言就是知道该语言的一种意义理论;意义内在论和外在论的争论则直接与语言的个人性和社会性相关联:乔姆斯基注重语言的个体性, 普特南和博吉等则强调语义的社会性。

本文主要从文本的命题意义与文本解释两个层面探讨文本意义的理解, 但需要指出的是, 读者会注重在哪个层面上的理解往往与其相关背景知识的众寡、阅读目的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文体有关, 并不一定每次阅读都需要在每个层次有深刻的理解。命题意义部分大体可以划归语义的层面, 而文本解释则大体属语用的层面。在文本的命题意义方面, 我们可以借用戴维森“原初解释”的概念, 撇开作者的信念和意图, 语句的意义由认定语句为真的态度决定, 单凭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建立一种意义体系, 这与Kintsch (1988, 见Goldman, Varma&Cote, 1996) 提出的文本三层面意义中的前两层面, 即表层结构、命题性文本基础, 有关。所谓表层结构, 指的是读者对于文本字面的记忆;在命题文本基础这一层面上, 意义的提取靠的是在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语言过程的自动执行, 由词汇意义和命题结构构成, 这主要包括文本的显性信息, 推理仅仅只是在将新摄入的命题与前面命题相关联时起作用。

根据Kintsch提出的“周期性理解模式”, 文本意义是一种不同命题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 在阅读理解时, 读者在工作记忆里逐句逐句地将文字输入解码成命题, 然后将该命题与其场景和短时记忆中的其他命题相联系, 各个命题的激活程度会有所不同, 这取决于命题在短时记忆中与场景和其他命题的关联度和时间的最近度, 只有那些重要的命题该有可能保留在工作记忆中, 带入下一个周期的表征处理中, 否则, 该命题将会被从工作记忆中裁减掉 (Fletcher, Broek, &Arthur, 1996) 。成熟的读者会带着目的阅读, 将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如不能, 则会创建新的体系, 当新知识来学习, 改变自己原有的信念。在文本的命题意义理解方面既可能涉及语义层面又有可能涉及语用层面上的意义研究, 如文本中代词指代的不同情境。

如果读者不能靠推理将文本的显性信与相关的世界知识联系起来, 他们就会有种未能理解文本的感觉, 并且对记忆文本感到有困难 (Long, Seely, Oppy, &Golding, 1996) , 这说明了以知识为基础的推理和解释的重要性, 因此在弄清文本命题意义的同时, 我们还要重视文本意义的第二个层面, 即对文本命题意义的进一步解释和推理, 这与Kintsch模式第三层面, 即情景模式接近。情景模式强调的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在命题意义的基础上对文本意义进行进一步解释和推理。可从两方面阐述这一层面:一是对作者写作意图方面考虑;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和背景解释文本。从作者意图来说, 格赖斯基于意图的意义理论强调了所谓的“说话人意义”, 在这里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作者将自己的意图诉诸文字, 会有不同意图, 根据格赖斯的意义理论, 弄清作者意图是意义理解的根本, 说话人意义可以透过其交际意图理解。西方哲学在文本意义方面有“自在论”和“构成论”的争论。文本意义的“自在论”者认为, 文本的意义是作者主观意图或是无意识的意见, 读者理解文本意义, 就是要发现这些主观意图或无意识的意见。由于作者的意图是固定不变和唯一的, 要理解文本, 就是要重构或复制作者的主观意图或无意识的意见 (李云飞, 2005) 。但是, 文本意义的“构成论”者主张, 文本的意义并不是作者的意图, 而是文本所说的事情本身, 即它的真理内容, 而这种真理内容随着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的理解而不断变化。文本的真正意义并不存在于文本本身之中, 而是存在于对它的不断的再现和理解中。要理解文本的意义, 单凭文本自身是不够的, 还需要读者的参与和创造。文本意义只有在读者理解的“发生”中实现, 在这一过程中, 读者自己的思想也参与了进去 (李云飞, 2005) , 这与中国哲学中“我注六经”的思想是吻合的。伽达默尔按照海德格尔确立的本体论方向, 把人的在世存在作为理解文本的前提, 也就是说, 读者自身的经历是理解文本意义的基础 (王志强, 2006) , 这种观点强调了读者会根据自己的背景和意图理解和解释文本。文本的意义不仅是作者倾注于文本中的意图与观点, 而且是读者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参与其中而形成的东西。读者阅读理解的过程是文本世界与读者世界这两个世界的融合。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以他/她个人的前理解为解释的前沿深入到文本中去的。作品既在它的语言、风格、内容的庇护下抵御读者的破坏, 保持它的完整性, 作品又大开门户让那些能扩展和丰富作品意义的解释进来, 展开意义无限广阔的天地 (王志强, 2006) 。由于每一位读者都不同, 他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就一定是多元的, 对文本意义在不断拓展, 而且, 同一个读者对文本的每一次阅读也会读出新的东西, 这也是在对文本意义不断充实, 同时读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了解自身, 充实自我, 改变自己的前理解。当然读者理解和解释的多样性并不是随意的, 主要受两方面制约:一方面, 博吉指出, 一种语言的概念源自基本的、普遍的感知经历, 尽管不同地区的人所处的世界可能有不同, 语言概念体系也会有差别, 但大体来说, 世界的主体和语言的绝大部分概念都是共通的, 因此, 不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共通性。另一方面, 根据达米特的理论, 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掌握了这门语言的意义体系, 作者与读者解释的大体一致性正是因为他们都在使用被同样的 (或几乎是同样的) 意义理论制约的语言在进行交流。

概括起来, 本文结合格赖斯、戴维森、博吉等语言哲学家和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部分思想探讨阅读理解的问题。文本理解是读者多层次对文本及其场景建构连贯的记忆表征和推理的动态过程, 文章主要从文本的命题意义与文本解释两个层次探讨了文本意义的理解。在文本命题意义方面, 文本意义是一种不同命题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 而到了文本解释层面, 读者需要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依靠推理对文本进行解释, 是读者与文本积极互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PA&Jetton TL (2000) , Learning from text:a multidimensional&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M].In Pearson, Kamil, &Barr (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Burge, T (1998) .Wherein is Language Social?[M].In Baghramian, M, 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ondon:J.M.Dent.

[3]Davidson, D (1998) , Belief and the Basis of Meaning[M].In Baghramian, M, 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ondon:J.M.Dent.

[4]Fletcher, C R, van den Broek, P&Arthur, E J (1996) .A Model of Narrative Comprehension&Recall[M].In Pearson, Kamil, &Barr (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5]Goldman, S R, Varma, S, &Cote N (1996) .Extending capacity-constrained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toward“smarter”&flexible models of text comprehension[M].In Britton&Graesser (ed.s) Models of Understanding Text,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6]Long, D L, Seely, M R, Oppy, B J&Golding, J M (1996) .The Role of Inferential Processing in Reading Ability[M].In Britton&Graesser (ed.s) Models of Understanding Text,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7]李云飞.哲学自身理解中的文本解释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 2005 (1) :118-124.

哲学文本翻译 篇4

一、功能文本

当代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总结并归纳出翻译的三种基本文本形式, 即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后两种文本的核心是“真实性”与“读者层”, 因此翻译时采用“交际翻译”策略[1]。这里只讨论与广告文本有关的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

(一) 呼唤型文本

呼唤型文本主要包括说明书、公共宣传品, 旅游信息等。这类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 注重读者的反映, 功利性目的突出。由于中西方文化形态, 风俗习惯及认知的不同, 翻译此类文本时, 译者需要充分意识到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受众群差异, 能动地进行翻译, 方能够达到“呼唤”的目的。

(二) 信息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强调文本的真实性和语言外部的现实。它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商业、工业、经济等方面的文本, 在信息型文本中是不带有个人特色的, 没有作者个人风格的印记。在翻译此类文本的过程中, 译者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逻辑性, 真实客观的翻译原文。

二、广告文本

首先, 广告语言精练、含蓄、富有表现力, 常有一些双关语, 文化寓意, 或流行语等,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 就不能按一般的原则做到“语义对等”就足够了, 还要突出“以情传意”来打动消费者。其次, 在汉语广告词中多用修辞手法, 排比对仗随处可见, 这很符合我们的审美, 但如果在汉英翻译过中, 过分拘泥于字面意义, 可能给人花蛇足之感。再者, 英语广告侧重与消费者对话, 消费者导向很强, 而汉语的广告一般在宣传产品性能方面堆砌很多大词, 鲜有感情的渗入。所以, 在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及消费习惯差异, 如果完全忠实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 既达不到原文广告的效果, 更无法实现广告宣传的目的。

三、翻译策略选择

广告信息和呼唤功能十分明显, 实用性、规范性强。在翻译此类文本时应该从文本自身的交际功能出发, 用符合译入语的书写规范、表达方式将原文本的真实性传达出来, 最终达到感化受众的目的。

(一) 直译:删去冗杂信息

例如:“中国日报”分类广告

“数十万高端读者的眼球聚焦, 灵活方便的刊登方式, 大众化的广告价格, 微小投入, 无限商机。”

译文:China Daily Classifieds always gets your message to billions of readers and offers unique access to the dynamic Chinesemarket.Place a classified ad to reach your targets in the country.

本则广告语言特点夸张, “呼唤”功能呈压倒性优势, 以博取消费者的信赖, 这种做法能够被汉语读者理解。但在英译文中则不能如此张扬, 英语商业广告重在用事实说服广告受众, 大多数为有理有据的客观介绍, “信息”功能突出。因此译在“数十万高端读者的眼球聚焦”“微小投入, 无限商机”的处理上分别采取了弱化和删节。

意译:保证文化的适应性

例如:The youngest of the Rocky Mountains, the Teton Range is a spectacular sight.Enhanced by glaciers, deep canyons, snowfields, and lakes, therange shoots up suddenly, with no foothills around it.---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译文1:落基山脉中最年轻的特顿山脉景色壮观, 在冰川、深谷、雪地、湖泊的衬托下, 它突兀而起, 四周悬崖峭壁。

译文2:虽为落基山脉中的小字辈, 特顿山却器宇不凡, 它拔地而起, 绝壁凌空, 冰川映雪地, 高峡出平湖, 景色蔚为壮观。[2]

这则旅游广告, 原文言简意赅, 属于信息型文本, 符合英语广告规范和读者接受习惯。而译文1对汉语读者而言, 尽管信息基本正确, 但不符合汉语读者阅读习惯, 缺乏感染力, 达不到充分传递信息的效果。因此, 为顺应新的交际环境, 应按照汉语习惯强化译文的呼唤功能, 将原文深处的意境引申出来, 增强感染力。译文2采用汉语中特有的四六骈体和平行对仗结构, 很好地表现和渲染这种意境。

(三) 改译: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例如:锦江宾馆

四川锦江宾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心锦江河畔, 以其悠久的历史, 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成为成都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众多中外政要名流及商业巨擘的下榻光临, 辉映出其特有的高贵与尊崇。

这段中文文本侧重宾馆的历史性及独特性, 对中国的消费者可能比较有效果, 但对于外国游客来时, 这些只是一些空洞形容词, 较抽象的概念的堆叠。他们希望了解的是一个宾馆的地理位置, 交通情况等实际信息。所以此文本的翻译应当适当改译, 转移侧重点, 提出支撑“大词”的细节事实, 从而给出一个合理有据的英文文本, 方能赢得西方受众的信赖, 并吸引他们。

译文:Located in the heart of Chengdu’s business and entertainment districts, Jinjiang Hotel boasts a super-convenient location, with the stunning Tianfu square just across the road, while two large parking lots are only minutes away.

四、结语

在广告翻译中, 不应只追求字面或语言上的对应, 应着眼于受众的需求和口味, 着重把握原文的精髓, 使译文产生与原文基本相同的美学效果, 激起目的语读者与原文读者同样的美感。在翻译文化信息丰富的广告方案时, 应充分意识到文化差异下, “信息”与“呼唤”功能侧重层度的差异, 转移侧重;必要时更当采用“改写”的翻译策略, 大胆舍弃原文较为难懂或复杂的文化意象, 以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哲学文本翻译 篇5

《资本论》是马克思在人生较后阶段投入全部精力的思想成果, 近来, 关于《资本论》及其文本群的理论意义是学术领域一个新的话题, 其理论性质究竟仅仅是科学 (政治经济学) , 还是哲学?引发这一思考的直接原因是, 我们中的很多人认为,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 人们对马克思的解读, 过于强调《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意义, 而没有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

新近的观点有很多, 比如王东教授认为:“过去往往把《资本论》仅仅当成经济学著作, 如果谈到它的哲学意义, 最多也只是论及它对唯物史观现成原理的检验与论证。实质上, 《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著作, 而且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著作——马克思毕生哲学思想、哲学智慧、哲学创新及哲学体系, 最为集中地展现或蕴涵在《资本论》哲学之中。” (1) 又如卜祥记教授曾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既是一部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更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抛却实证主义化的经济学解读视角, 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哲学视野, 我们会发现《资本论》不过是发端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革命路向的贯彻与历史推进。” (2) 孙承叔教授也指出, 《资本论》是一部哲学著作, 并仔细分析了《资本论》手稿的哲学地位 (3) 等。

通过这些学者的集体反思, 我们会发现, 我们正在遭遇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何界定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文本群的理论性质。然而仅就这一层面考虑, 应该说, 这还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 即原来我们没有充分地理解并呈现它的哲学面貌, 现在需要恢复这一现实。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只是这样, 哲学思考从来不简单地停留在学术 (狭义) 层面, 它背后有着更加深刻的价值判断和取向。把《资本论》及其文本群的理论意义或者思想定位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 绝不是为了定位而定位, 为了研究而研究, 应该说这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它背后有着更广泛的问题域。它和以往我们所进行的关于马克思思想的重新解读、重新构建在原则上是一致的。

这个思路还可以追溯到对教科书哲学体系的反思。情况是这样的:把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尽量凸显, 而在某种意义上削减了其哲学意蕴, 这种做法渗透在教科书的叙述逻辑里, 教科书体系是按照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板块来构造的。即便我们知道它在反复强调三者是同为一体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依然能够看到, 在它接下来的叙述中是分门别类进行的, 而其中对政治经济学的呈现着意凸显了其作为一种理解社会历史的科学来进行的, 《资本论》及其文本群的深刻思想被化作政治经济学的“知识”而纳入第二个板块。这造成了人们对马克思思想一个长时期的误读, 哲学和科学的部分被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话题呈现出来, 即便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也使人难以克制地以为在马克思本人那里三者有着泾渭分明的界说, 而我们清楚地知道, 他并没有这样做过, 也没有这样的写作初衷。为了克服教科书和它所带来的致思传统, 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还原马克思的浑然一体的理论思想, 恢复《资本论》的哲学内涵, 或者说, 使马克思的哲学精神重新“弥漫”到所有的思想解读中去。

笔者并不打算在这一问题上切入得更远, 而是要回到一个问题, 即为什么在当下, 学界致力于重新发掘《资本论》的哲学性问题呢?这本身倒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简单的回答, 我们在上文中可以看出, 那就是我们先前忽视了《资本论》思想的哲学意蕴, 而只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学。但联想到更为深远的重新解读马克思和教科书哲学批判工作来看, 这一思想行动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和脉络关联, 这是一个问题域。

我们会发现, 无论传统的定位, 还是现在的反拨, 都是在一种科学与哲学相分离的意义上进行的。以往我们过于单一地解读了《资本论》的实证科学方面的意义, 而现在我们要指出, 它不但是一种科学, 更是一种哲学。那么, 为什么我们在“是科学还是哲学”的问题上表现出一种敏感呢?除了切换一种新视域, 呈现新的解读路向之外, 它也关系到我们当下对科学和哲学的理解和态度。

纵观西方哲学史, 到了现代才开始有一种哲学与科学分离的理念。粗略地看两大现代哲学传统, 从科学主义的兴起开始, 他们对哲学 (形而上学) 极尽批判之能事, 在他们眼里, 形而上学不是错的, 而根本就是无意义的, 因此要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这是一种扬科学而抑哲学的态度。与此相对应, 人文主义哲学坚持的是另一种哲学与科学分离的态度。例如在海德格尔看来, 以往的形而上学都是对“存在者”的思考, 而真正的哲学应该关注“存在”。对“存在者”的思考现在完全可以交付给具体的科学来研究, 而人的“存在”才是哲学的真正关怀。

以上只是粗略的表述。现在的问题是, 哲学和科学的分离是不是惟一合理的理解二者关系的方法呢?我们经历了形而上学一统天下无所不包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 科学是存在于形而上学的羽翼之下的;随即, 我们看到了形而上学的“天马行空”与科学的“脚踏实地”, 因而激起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强烈愿望;另外还有, 我们后来看到了自己对科学技术的无理性追捧, 又重新发现哲学作为终极关怀的可敬可贵。无论怎样, 都使我们反思对哲学与科学关系的理解, 使其从最开始的粗鄙的浑然统合, 走向了分离。

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科学从16世纪以来完成了它的系列革命, 而哲学却由于一步一步的“让位”陷入尴尬的自身合法性危机, 在这种情形下, 科学本能地为了自身而开始对哲学进行疏离, 在科学发展的辉煌时刻, 再也不需要哲学“是科学”;而后来科学的革命进入到了一个极端的境地, 呈现出过度扩展的弊病, 它以唯科学是标准的理念“介入”新思维方式的探索, 阻碍了新的多元思维方式的生成, 造成了思想的混乱, 在这个时候, 哲学举起了批判科学的大旗。从这两个方面, 我们都看到了哲学与科学的分离。

然而这是西方哲学史的思想流变, 并不一定代表马克思对哲学和科学及其关系的看法和态度。在马克思所处的年代, 科学是刚刚进入到蓬勃发展的年代, 它以绚丽且务实的姿态多方位地推进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改造。它没有形而上学所残留的“假大空”, 是“双脚踏在大地上”的思想行动。马克思本人对科学保持了肯定并推崇的态度, 我们常能够在他的文本中看到对科学的赞美, 同样也常常会发现他对形而上学的极力鞭挞, 虽然我们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对哲学是“爱之深责之切”。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特征上表现出复杂的状况, 因为它既内蕴了马克思对以往一切旧哲学的超越, 又是以一种实证主义精神对社会的见证, 我们甚至无法以传统的“科学”或者“哲学”来界定它, 因为它本身就是对二者的超越。如果我们一定要分别从科学与哲学两个角度来切入, 它都会呈现出相应的面貌, 这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科学和哲学的“待定之物”。

我们对《资本论》及其文本群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转变, 因此, 当下对其的哲学性解读与重现, 必须再回顾这一转变才能获得更明晰的合理性。而且, 我们在谈及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时, 应该不断回到读者与作者视域融合的现状考察中, 而不是简单地对马克思思想进行所谓的客观指认。

我们首先看传统的教科书解读:教科书哲学抓住了马克思的一个观点, 那就是对科学的推崇态度, 因此它致力于将马克思的思想解读为一种“新科学”式的体系。它在文本叙述中, 将马克思的思想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其逻辑思路是, 从作为根基的“哲学”出发, 经由“科学”, 从而实现“人的解放”, 三者的有机统一, 体现为一种“新科学”。

应该说, 我们完全可以在“逻辑”上任其自洽地认为, 《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依据文本, 是一种新的意义上的科学 (以区别于传统的脱离了历史的、脱离了人的存在关怀的准客观实证科学) 。但是为什么在当下, 说“马克思在晚年完成的思想成果是一种科学”会引起很大的非议, 以至于“科学”一词在某种程度成了敏感词呢?

这是因为它和我们后来的解读有关系。教科书中的哲学思想将《资本论》及其文本群作为一种“新科学”来解读和阐释, 从某种意义上看, 马克思的思想由于具备了哲学和科学的特征, 是在传统哲学和实证科学的基础上实现的思想超越, 因此从“逻辑”上, 从“语词”上, 将马克思的思想认定为“新科学”或“新哲学”都是言之成理的, 当然要保证的是, 每一种解读与呈现都要能够体现出对传统思维方式的革命性疏离。但是, 教科书哲学在凸显“新科学”的意蕴上走得更远:它将马克思的思想分成三大板块, 而这三大板块无一都打下了 (原) 科学的烙印。比如在哲学部分, 它将马克思的思想化作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在政治经济学部分凸显了实证主义科学的特征;而在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则将社会发展历程、共产主义理想等表述成一种科学式的客观性逻辑推演。这无疑是一种科学的倒退, 没有体现出马克思思想的“新科学”的变革特点, 反而只是一味地放大其客观式的实证主义科学特征。

另外, 关于马克思思想的核心精神——辩证法, 教科书采取了列宁式的解读, 并将其教条式地固化下来, 使具有批判品格的辩证法变成了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一般规律 (在批判教科书的过程中, 列宁也曾因为是“始作俑者”受到牵连) 。由于在现实运用中的非思辨、非批判化, 辩证法在长时期的理解中变成了一种表面谦虚的“绝对真理”, 使辩证法精神蜕变成一种“高阶”的形而上学。辩证法的形而上学化, 使原来哲学史上形而上学所具备的一切缺点遗留下来, 更为糟糕的是, 辩证法理论自身所带有的“保护带”功能 (拉卡托斯语) , 为我们检举辩证法的蜕变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这一切都与先前的“科学式构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连, 因此在这种历史境遇下, “科学”在新的马克思思想解读者那里成为了敏感词, 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由于将马克思的思想进行科学化而造成的。由此, 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哲学与科学的分离, 并强调二者本是两种不同的致思方式。在这一状况下, 即马克思思想 (尤有辩证法) 解读的形而上学化, 使我们对西方哲学史上在20世纪开端进行的那场反形而上学思潮有了新的亲近感。哲学家们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我们似乎或多或少都能够在僵化的辩证法解读中感同身受, 由此我们开始汲取这一思潮的养分, 来拒斥我们对马克思思想的教科书式解读, 以及拒斥那种“高阶 (新一轮) 形而上学”的假大空的辩证法理论。于是, 在关于马克思思想解读的独特领域中, 我们在当下重新上演了一场局部西方现代哲学史, 重新开始了一轮反形而上学的解读革命。

现在我们通过上述的分析, 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 为什么对于《资本论》及其文本群的解读在当下掀起了一阵重新发掘其哲学意蕴的高潮。这一思想努力是与我们对哲学和科学的态度相关连的, 在它的背后, 有着整体教科书哲学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 以及我们对这种解读的态度。现代西方哲学中那种从被动疏离哲学到主动疏离的自我确认过程, 哲学从“无处为家”到“四海为家”, 重新找到了自信的转变, 我们从中汲取了莫大的思想养分。关于对《资本论》及其文本群新一轮的重新解读过程, 可以看作是这一大的思想解读历程当中的一个环节。

我们必须仔细地回顾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历史, 才能更加真切地理解现在我们手头正在做的事情, 而我们现在所做的, 都是对以往解读的一种疏离与反拨。教科书式解读的形成, 有这么几个因素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是马克思 (及传统哲学) 由于其时代特点形成对科学的推崇意识;一个是马克思 (及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 对同时代的西方哲学的批判意识。这两种意识传统, 形成了教科书哲学的构建态度:它以马克思思想和西方哲学 (或无产阶级哲学和资产阶级哲学) 为两大壁垒, 互相对立。由此形成的进一步理论构建, 就是坚决不与现代西方哲学相融通, 而只是刻意去表现它对近代哲学的继承与超越。但是, 在这样一种排外 (现代西方哲学) 的意识下, 它反而造成了某种程度的与近代哲学的融通, 它的概念选择、话语表述都是在近代哲学的基础之上加以构建和完成的, 因而也隐晦地打上了近代哲学的烙印。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视角下来审视这一解读, 其不合理性显而易见, 尤其是在马克思的思想 (尤有辩证法) 被“形而上学化”之后, 问题更是被凸显出来了。在20世纪初, 形而上学造成的理论困境和来自各方面的指责批判, 都在这种传统解读面前保持着新一轮的有效性。由于以往教科书哲学单一地拒斥了现代西方哲学, 因此当时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在马克思思想解读的领域内以迟到的形式重新来临。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理解这一重大的哲学史事件。

现在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完成了这一反拨, 切换到另一种理解框架, 在这里, 我们打破了原来的马克思思想和西方哲学 (或无产阶级哲学和资产阶级哲学) 的对立区分, 代之以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对立区分。我们开始意识到, 马克思思想是一种现代哲学思想, 它们在许多层面上都表现出了深刻的一致性。因此在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中, 也应该更多地呈现二者的一致性, 而不是对立, 马克思的思想与现代哲学一道, 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革命性的超越。现在更多的解读者愿意从现代西方哲学中汲取新的理论共鸣, 并且我们看到, 利用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话语表述来重建马克思思想, 这一新的动向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诸如人学路向、生存论路向等这些明显带有现代西方哲学语言特征的表述也越来越多地切入到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

毋庸置疑, 这种现代西方哲学都带有一种反科学主义或者将自己定位为“非科学”的意向。所以, 如果我们更加深入地反思这一“哲学—科学”问题域, 就会发现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与现代西方哲学具有强大的家族相似性。并且, 我们需要看到, 哲学永远不仅仅是学术, 它背后有着深刻的价值维度, 它代表着时代精神的精华, 它促使我们去思考更多的问题, 我们是否与现代西方社会在时代的意义上完全“接轨”?如果没有, 那么现在正在进行的哲学思考是学理描述性质的, 抑或前瞻性质的?反思这些问题, 我们会意识到当下工作的重大意义, 以及它所遭遇的巨大困难, 对于后者, 重要的是呈现困难也会使我们更加真实确切地理解重新解读的意义。

回到当下对《资本论》及其文本群的重新理解, 它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被提出来的。那么我们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的这种理解的框架转换, 是一种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 还是一种权宜的制衡?对《资本论》及其文本群的哲学性的发掘, 其前提是建立在哲学与科学相分离的基础上的, 而前文我们提到过, 这种分离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它是对我们旧有的一段解读史的反拨。然而, 对马克思思想的“新科学” (并非传统意义的实证科学) 式的理论解读是否真正地被证明“此路不通”?

这也就是说, 除了我们在时代精神层面思考这个问题外, 关于“哲学—科学”关系定位的问题同样具有语言哲学层面的意义纠结。回顾整个哲学史, 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无不是在先前遗留下来的语词概念中进行自己的新思想表述的, 否则便是一种“私人话语”, 因此, 他必定是在接受中进行创新, 在他那里, 必须“振荡” (德勒兹语) 他的关键概念, 赋予新的内涵。“科学”这个字眼, 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一种关键概念。教科书哲学是在试图以“振荡”过的“科学”来呈现马克思的思想, 这一点无可厚非, 只是它在理论建构上不断地回到旧实证主义的意蕴, 或者在其长时期僵化的传播导致形而上学化的理解, 这一点无疑是应该批判的。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 教科书解读及其传播运用的失败, 并不直接等同于“新科学”思路的彻底失败, 它仍然是一条“逻辑上可行”的路向。

现在的状况是, 教科书解读及其传播运用的失败, 导致我们对“科学”这一概念的审美疲劳, 我们已经重新将马克思思想的解读导入到“哲学与科学相分离”的那种相对的主流理解中, 因此, 将马克思思想实现为从实证科学到新科学的理解, 并不是一个乐观的致思方向。但是我们需要冷静看待的是, “新哲学”的解读之路逻辑上是和那种“新科学”解读之路对等的一种解读方式, 鉴于教科书之前辙, 我们可以看到, 新哲学之路本质上依然不具备对可能存在的新一轮的形而上学化保持“免疫”的特性。因此, 它同样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不可陷入一种矫枉过正的自大, 从而认为我们当下的工作是一种恢复马克思思想本来面目的“拨乱反正”。我们当下的理解, 以及它们最终所能促成的最终结果, 勾连着所有的解读史, 包含着我们对解读史的体认态度, 它有历史的因素, 也有着某种社会传播造成的心理因素, 它终将是我们诸多理解的历史合力才能完成的, 是一种“从后思索”的确认。我们当下的理解, 是在这样一种历史因素与心理因素交杂的复杂状态下, 作出的一种博弈选择。

我们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上拾取对“哲学—科学”关系的定位, 并加以认同和应用, 抑或在“新科学”的概念重新震荡中呈现马克思思想的意蕴, 在逻辑上是对等的。于是如我们见到的, 我们在和传统理解范式的论争中, 不断地遭遇着时代意义选择和逻辑意义选择的交困, 后者造成了巨大的学理困难, 而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化的致思形态, 它将一切对实践的批判纳入思想层面, 就使我们在遮蔽与反拨中一次次陷入新的论争。

以上是笔者从当下对《资本论》及其文本群的哲学性意义这一工作引发的一些思考。当然回过头来, 基于某种意义上成为主流的“哲学与科学分离”的前提理解, 这一努力也无疑在促进着我们对马克思思想的深一步认识, 凸显了我们以往忽略的新的内涵,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当下《资本论》及其文本群哲学性重释问题, 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它背后有着更广泛的问题域, 是和对马克思思想的总体解读范式批判相一致的。以往把马克思的思想的科学性尽量凸显, 在某种意义上削减了其哲学意蕴, 现在是对这一解读史的思想反拨。这里面蕴含着“哲学—科学”及其关系的问题, 而反观现代西方哲学史, 我们会发现它一直潜藏着哲学与科学相分离的思想取向。我们再切换另一种理解框架。这种切换是一种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 还是一种权宜的制衡,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走向“新科学”, 还是走向哲学的解读, 在逻辑上是对等的, 这也是马克思思想解读的亟待反思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资本论》,哲学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2000.

[2]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3]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4]孙正聿.哲学通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5]王东.《资本论》的哲学意义[J].哲学动态, 2008, (11) .

[6]卜祥记.《资本论》当代性诠释的哲学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 2008, (64) .

哲学文本翻译 篇6

所谓的功能视角, 也就是指翻译行为所能达到的目的或作用。功能翻译是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观念为基础来进行翻译的。以功能的视角来对旅游信息进行翻译时, 其不仅要将旅游的信息翻译到位, 同时, 还应当将原文的主要目的或功能加入到译文之中, 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只有当翻译人员清楚彻底地了解了事物之后, 其才能从语言上准确地描述事物, 而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翻译基础, 掌握了相关的翻译技巧之后, 翻译水平才能够得到提高, 这也就是功能视角认知作用的体现。在进行旅游文本的翻译时, 虽然通常情况下, 文本具有特定的模式, 不过, 仍需要译者运用各种翻译技巧, 灵活地对文本进行翻译, 同时, 站在功能视角的层面来对旅游文本进行剖析, 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达到翻译的目的。当出现特殊情况时, 应当以目标语为准则, 适当地对源语文本进行调整。

从功能理论出发, 可以把所需要翻译的文本区别为几种类别, 同时这些不同类别的文本的目的是不同的, 因而在进行翻译时, 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以及采用的翻译方式均是各异的。因此, 在选择翻译方法时, 需因地制宜, 根据文本的核心目的, 具有针对性地选择翻译方式, 以确保译文能够满足翻译的目的。所以, 在对旅游文本进行翻译前, 应当首先对文本的种类进行区别确认, 从而确定出最合理的翻译方式。在赖斯看来, 翻译的文本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操作型 (operative) 、表达型 (expressive) 以及信息型 (informative) 。同时, 赖斯还对文本中的语言功能进行了分类:劝诱型 (persuasion) 、表达型 (expression) 以及陈述型 (representation) 。

一、信息类型针对信息型文本, 由于在此类文本中, 其核心内容均是采用文字来表达的, 且其通常其包含了各种资料、细节等, 因而, 对此类文本进行翻译时, 信息的完整则是必须要确保的。

二、表达类型在表达型文本中, 其注重的是内容的创作方面, 通常, 这样的文本包含一些富有感情的诗歌、小故事等, 同时原作者会采用特定的方式来表达一种美感, 因而, 翻译者也应该采用相似的表达形式译这种类型的文本。

三、操作类型在操作型文本中, 其通常是为了达到吸引读者或者鼓励读者做某事的目的, 因而, 在进行文本翻译时, 应当特别注意文中的诱导、说服等用词, 从而能够同原文的目的相一致。

虽然总的说来, 文本包含上述三种, 不过, 事实上, 许多文本综合了上述三种文本, 同时具有这三种文本的特征。

2. 旅游文本的类型

旅游文本的核心目标是吸引游客, 从而促使游客游览相关的景点, 因而相关的旅游文本基本上均属于操作型以及信息型的文本, 不过,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其也具备了表达型文本的相关特点。有的文本的主要目的是对相关景点的风俗、文化等的详细介绍。例如:

卧波桥——建于1999年, 长82米, 宽16米, 是九孔石拱桥, 汉白玉护栏, 护栏柱头为盘龙结构, 全桥共筑99条盘龙, 象征着"九龙山”之数。

Wobo bridge-established in 1999, is 82 meters long and 16 meters wide.It is a 9-hole stone arch bridge with the guardrail made of Han Dynasty white jade, of which the pillar head is structured by the shape if twisting dragons And there are 99 twisting dragons in total holding the number of 9 dragons mountain.

从这个例子中, 读者可以了解到卧波桥的的建筑年代、用途、造型、价值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个文本为游览者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读者通过这些相关信息对参观的景点形成更全面具体的理解。很明显属于信息型文本。

3. 旅游文本的翻译

功能视角对旅游文本的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翻译人员需要结合翻译的目的, 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明确:事先调查清楚原文是什么样的内容、出于何种翻译的目、译文面要向哪些潜在接受者等。同时, 翻译的目的还会随着旅游景点的性质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对于人文景观而言, 其相应的旅游文本往往在平铺直叙的介绍中引经据典, 尽可能体现其蕴含的文化价值, 以便补偿外在方面吸引力的不足。但是, 对于那些自然风光优美的景区, 旅游文本则是会不吝赞美之词地大肆渲染, 把景点描绘得美不胜收, 这也是在发挥景点本身的竞争优势。

总的来说, 旅游文本的主要目的是对外宣传和解释说明。所谓的对外宣传是指向潜在接受者介绍相关景点的信息, 从而吸引其游览景点, 而解释说明是为了将旅游景点的具体的信息介绍给接收者, 从而使得进入景区的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该景区的历史、文化、风俗等。旅游文本的翻译就是译者为译文的潜在接受者定制的文本, 因此也应达到源文本相同的目的。以功能理论为基础来翻译旅游文本时, 译者必须结合相关景点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各个角度, 并且吸取相关翻译文章的长处, 侧重找寻值得商榷的地方, 通过实例进行理论论证,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吉林优秀导游词精选[M].长春:吉林人民年出版社, 2011.

[2]利奇.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13-33.

[3]桑思民.吉林英语导游.[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哲学文本翻译 篇7

关键词:隐喻,翻译,功能翻译理论,类型文本,策略

20 世纪70 年代德国功能派和交际派翻译理论的兴起, 将翻译看作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德国功能派的创始人之一莱斯将语言功能、文本类型、文体和翻译策略联系到了一起, 她按不同的功能把文本分为三类, 并提出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后来, 汉斯·弗米尔创立了“目的论”, 这一理论基于莱斯的研究, 不以原语为中心, 摆脱等值观的束缚, 成为功能派的核心理论。其认为, 译文的受众决定翻译目的。译文读者受众由于不同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的特定原因, 交际需求有所不同, 从而导致不一样的译文要求。“目的论”被费米尔认为是翻译中的最高法则。翻译时所采用的策略、方法由翻译目的所决定。译文要与原语译本在读者中产生的预期目的一致, 翻译的方法和策略要以这一目标为前提。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 探讨隐喻在“信息型”和“呼唤型”功能文本的英汉互译所应采取的策略。

1 隐喻

隐喻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段, 用一种众所周知的事物比喻另一事物, 主要以心理联想为基础, 在彼此熟悉的事物暗示之下, 感知、体验、想象和理解此类事物, 是一种认知行为。人们认为“隐喻性语言是隐喻性思维的反映, 即隐喻概念体系, 是人类认知、思维、语言, 甚至行为的一种基础”[1]。一个完整的隐喻一般由本体和喻体构成, 隐喻的构成建立在现实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之上。

2“信息型”科技文本的隐喻翻译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对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技文本用于描述事实, 记录实验, 或探讨理论, 成为现代科技的载体之一。而隐喻在科技文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使得晦涩难懂的科技信息形象地得以传递。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 表现在词汇、语法和句法三个层面。但是隐喻在科技本文中词汇层面的应用远远多于句法和语法层面。

科技文本中隐喻常表现在词义转移、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历史典故以及文学故事等形式上, 例如bottleneck瓶颈—关键, access进入—访问;Aley belongs to a half-way house between mixtures and compounds. a half-way house原指精神病患出院后或犯人获释之后适应社会而设立的过渡教习所, 这里引申为介于两者间过渡性的事物) ;A lot of companies are kicking the tires "kick the tires"意指使汽车加速, 在这里引申为加紧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出发, 作为典型的“信息型”功能文本的科技文本在选择翻译策略时需采用等效翻译来进行处理。等效翻译指使目标语受众获得原文功能, 即莱斯所说的“交际翻译”。译者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交际翻译”, 翻译出符合目标语文化的文本, 从而使译文读者获得原文功能, 这也是翻译的标准之一。这样, 译文读者就像在阅读基于自身文化背景下创造的原文, 视不同的原文信息, 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增译的翻译手段。

例1:Today, it can be said that wheels run America. The four rubber tires of the automobile move America through work and play. 如今, 可以说车轮操纵着美国。四个橡胶轮胎的汽车通过工作和娱乐移动着美国。

源语中“wheels run America”暗示美国车多这一事实的信息, 译文中用“车轮操纵着美国”来直译这一隐喻, 实现目的语读者得到和源语读者相似信息的目的。采用直译的方法来处理源语喻体基于其意义及特征具有共性, 即跨越文化的, 我们所熟知的一般物体。

翻译的忠实原则下, 译文受众应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信息, 而隐喻思维模式的存在是基于人类获取的不同自然经验之上, 其差异体现在各民族不同的生活体验和各自富有特色的社会文化意义。有时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应的搭配词组来翻译两个英语词组所搭配构成的隐喻。译者需要仔细分析辨别原隐喻的特点, 剖析其本质, 而相应采用意译的方法来解释其蕴含意义, 帮助译文读者的理解。

例2:In effect, the network can end“tyranny of geography” (实际上, 网络能摆脱地理位置的束缚。tyranny本意为暴政, 专横”, 原语将地域拟人化, 隐喻为“专横、暴力的统治者”分析之后, 用意译的翻译方法译地理位置的束缚, 使人们能够理解。

隐喻的本质就是让读者感到信息传递的形象生动, 让读者用传神的比喻来体会另一晦涩的事物, 而鉴于文化背景、经历阅历的千差万别, 目的语接受者可能对这一隐喻感到一头雾水, 比喻的意义不复存在。这样, 译者需要采用增译法来处理喻体的翻译。一般来说, 当源语与目的语就同一事物具有不同表达习惯要求或者需要增加解释性的内容时, 译者常应采用増译法来进行翻译。

The latest finding will fuel the debate over the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those crops by giving both sides more ammunition . 最新的发现给辩论双方提供了充分的辩词和论据, 从而使得有关那些农作物的环境安全的辩论变得更加激烈。原文中fuel和ammunition两词本意分别为“供给燃料”和“弹药”。辩论双方被隐喻为发动机和武器。 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译文增加了补充, 在此翻译为“为……提供辩词和证据”。

3“呼唤型”广告文本的隐喻翻译

目的为以引起消费者注意的广告是基于语言的呼唤功能存在的, 为激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 唤起消费行动, 达到广告的宣传作用。广告文本中的隐喻使用, 使得语言更加丰富形象, 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创造传递信息, 增加广告的吸引力, 从而实现其呼唤功能。要实现广告的预期交际功能, 译文要考虑读者来自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生活阅历以斟酌处理广告翻译。广告中的隐喻翻译应以实现三个目标为前提, 一是实现广告的宣传效果, 二是为读者受众所理解, 三是相似的语言体验。即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向目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倾斜, 侧重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使译文读者获得与源语相似的功能, 实现呼唤功能文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翻译策略时可选择保留源语中广大受众所认可的隐喻, 不仅忠实于原文, 也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体验, 翻译方法应采用直译, 直接复制源语中的隐喻思维。但大多数情况下源语中的隐喻不为目的语读者所熟悉, 这时可借鉴目的语中蕴含相同意义的喻体进行翻译, 即采用意译的方法。

如以下例子:

The most sensational place to wear satin is on your lips ——某口红广告

这则广告把口红比喻成Satin (绸缎) , 使人联想到口红涂在嘴唇上而产生的光亮、轻滑、柔软的美丽动人效果, 英汉语言对于绸缎的认知相同, 所以翻译时可将源语中的隐喻表达“绸缎”保留。

在某种情况下, 源语的隐喻不能被目的语的读者受众所理解和接收, 可采用目标语中的某一相似隐喻词汇来代替源语中的隐喻词汇, 使读者获取相同信息。

On Wall Street if you are out to lunch you are lunch. (An ad for a websit ) 在华尔街, 你出去吃顿午餐, 你就是别人的盘中餐。

为了说明损失一分钟就会导致生意的失败, 被其他商家挤兑, 在这则网络广告中使用隐喻“lunch”一词, 在英美文化当中读者很快能获取这一信息, 而译文如果按直译来翻译, 势必使读者摸不着头脑。译者要翻译出这一喻体所蕴含的意义, 需以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做参照, 使用译文受众能领会到的相似喻体“盘中餐”来翻译替换, 从而消除文化冲突障碍, 适应译文受众的文化背景, 达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

然而,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并非所有源语的隐喻都能在目标语中找到合适的隐喻进行翻译而使译文读者了解此信息。传达准确信息是广告的根本目的, 译者在翻译时遇上不能同时兼顾内容和隐喻的问题时, 应舍去隐喻而保留内容, 从而有效传达准确信息。因此, 在某种情况下, 源语中的隐喻被目的语中的非隐喻文本转换是被允许的。

例如:It gives my hair a top-quality look. 它 (洗发水) 给我一流的秀发。

源语中的a top本意为“山峰、顶端”, 暗喻发质好, 突出洗发水的效果, 翻译之后直接译为“一流”, 隐喻被舍弃, 而所要表达的含义则保留。

4 结语

我们发现在翻译“信息型”科技文本与“呼唤型”广告文本时, 译者在隐喻翻译策略的选择上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都以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为最终目标, 使用直译、意译、转换等翻译手段, 同时考虑目的语接受者的文化、思维模式和习惯。

参考文献

[1]Lacoff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Christina N,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Approaches Expla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程同春.英语隐喻的思考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5 (2) .

[4]周梁勋.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探讨隐喻的英汉互译一以两种不同功能类型文本为例[D].南华大学, 2008.

建筑文本中术语的翻译 篇8

1术语的定义以及分类

1.1术语的定义以及特点

在解决术语翻译问题之前,要先理解什么是术语。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韦孟芬,2014)这些术语严谨、简洁,大部分具有稳定的含义。尽管英语科技词汇产生的数量多、速度快,但是科技术语具有严密性、简明性、单义性、系统性、名词性及灵活性等六大特点。(李亚舒、黄忠廉,2004)笔者认为在科技翻译过程中,专业术语以及半专业术语较多,这些专业词汇,特别是半专业术语含义的把握,都是科技翻译者需要解决的翻译难点。

1.2术语的分类

建筑文本属于科技文本的一个分支,拥有科技文本的一般特点,该类文本逻辑严谨,因此存在较多长难句,多使用行业术语。要想翻译好建筑文本,首先要把术语翻译好。建筑术语措辞简练、专业性强、难度大,特别是半专业术语(或者叫次级专业术语),其既具有普通词汇的含义,又有专业含义,因而在含义选择的时候难度较大。笔者首先把建筑术语分文以下几大类:

1.2.1单个词专业术语

单个词专业术语包含纯专业术语以及半专业术语。纯专业术语指的是含义相对固定,专业性强,一般不会因为语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的术语,这类术语在翻译的时候相对比较好把握,例如Silicone,其含义只有硅树脂与硅酮,硅树脂就是我们常说的硅胶。此类词汇的中文含义非常有限,一般不会给翻译带来太大的困难。半专业术语在本项目中也是非常多的,例如英文单词backing,在一般的文章中主要指的是支持、后退的意思。而在该项目中被翻译成“衬板”。这样的词汇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数量,同时也是翻译的重点与难点。

1.2.2多词构成的术语

此类术语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英文单词构成的短语,这种多词构成的术语,就组成的各个词来看,可能是一般的专业术语,也有可能是一个日常用语单词,但是放入专业文本中,整个术语便有了专业的含义。比如Adhesion Testing,含义为附着力测试。这种术语在建筑文本中大量存在,很多不能通过专业词典直接查询到,而且构成该类术语的每个词也需要译者细心推敲,因此该类术语也是需要着重处理的部分。

1.2.3缩略词术语

还有一种常见的术语是缩略词术语。缩略词术语在工业以及技术类文本中常常出现,缩略词的使用可以使文本更加简洁明了,但对于没有行业经验的译者来说,文本中存在的缩略词也增加了一定的翻译难度。

综上,笔者本次翻译的建筑文本包含的术语主要有三种,即单个词专业术语、多词构成的术语以及缩略词术语,而单个词专业术语又分为两类,纯专业词汇与半专业词汇。笔者认为难点在半专业词汇、多词汇构成的专业术语以及缩略词术语的翻译。下文笔者将探讨如何翻译这些术语。

2建筑文本中术语翻译难点以及翻译方法

2.1半专业词汇的翻译

在建筑文本的翻译中,纯专业词汇翻译起来相对不难,因为其含义相对有限,只要保持项目中译文的统一以及表述合理即可,比较难处理的首先是半专业词汇,这种词汇出现的频率高,词汇本身含义丰富,因此在翻译的时候需要深入理解文本之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含义选择。翻译这种词汇一定要结合所翻译项目的学科以及行业背景。例如

原文:Preconstruction Field-Adhesion Testing:Before installing sealants,field test their adhesion to Project joint substrates as follows:

译文:建筑前现场-黏着力测试:在使用密封胶前,现场检测密封胶与基材间的黏着力如下:

其中field是个常规词汇,但是该单词在不同领域的含义丰富,如在一般农业书刊里意为“田地、耕地”;在学术上,该单词有“学术领域”的含义;通过查阅网络词典onedict,然后结合建筑行业的用词特点,field在科技领域一般翻译为“现场”,因而本句中的Field-Adhesion Testing宜翻译为“现场-黏着力测试”。

原文:Section 079100“Preformed Joint Seals”for preformed compressible foam and procured joint seals.

译文:章节079100“预成形密封胶”预成形可压缩泡沫和聚硫密封胶。

上例中seal拥有多个含义,其中最常见的是常规的含义“印章”,当然在动物界,该词还有“海豹”的意思,笔者将这些含义排除。结合建筑文本的用语习惯,通过查询专业词典onedict,不难获得该单词在该文本中的含义为“密封胶”。

2.2多词构成的专业术语的翻译

此类术语通常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英文单词构成,构成该术语的组成部分可以是纯专业术语,也可能是一般的英文词汇,在处理此类翻译问题的时候,一般可以采取顺序翻译法,也就是根据多词术语的构词顺序进行翻译,但是翻译中仍然需要对每个单词的含义进行准确的斟酌,才能把整个短语的专业含义翻译正确。笔者认为翻译该类词汇的难点是准确地翻译出构成术语的部分单词的专业含义。

原文:Sealant Backing Material,General:Non-staining,compatible with joint substrates,sealants,primers,and other joint fillers;and approved for applications indicated by sealant manufacturer based onfield experience and laboratory testing.

译文:密封胶衬板材料,综述:无污染,与连接基材、密封胶、底涂及其他填充材料相兼容;且经过密封胶厂家现场及实验室测试认可。

这句涉及若干个多词构成的专业术语,比如Backing Material,joint fillers,laboratory testing,该类专业术语的数量庞大,准确把握类似术语的翻译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整篇译文的准确性,那么该如何准确翻译呢,正常情况该种多次构成的术语在翻译顺序上可以依次来翻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单词的含义仍然需要译者的查询以及选择,比如译者在翻译术语Backing Material的时候,也需要明确backing以及material在该术语中所体现的专业含义,才能准确翻译整个术语,backing的含义有若干个,如在一般语句中常见的含义是“支持”,在音乐领域该单词又有“伴奏”的含义,而在工业领域,该词汇的含义有“背衬”,而material则可以选择常见的含义“材料”,综合起来这个短语的含义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为背衬材料,为了验证,笔者又将“背衬材料”输入百度,确定了该译文的准确性。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翻译另外两个术语,分别翻译为填充材料以及实验室测试。

2.3缩略词的翻译

缩略词是词或者词组的简略形式,具有专业性强等特点。一般在文本中出现频率高而且词汇较多的短语,就会有可能形成一个我们常说的缩略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GDP,我们很少会有人再费工夫把GDP说成“国内生产总值”,这是缩略词的优点。当然在翻译中,缩略词的翻译便成为了一个难点,因为缩略词数量大,涉及行业多,下文将探讨缩略词的翻译。

笔者在翻译建筑文本的时候遇到一个陌生的术语ASTM C 1021,笔者首先查询了ASTM的网站信息(http://www.astm.org/),找到该句话ASTM,founded in 1898as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predates other standards organizations such as BSI(1901),IEC(1906),DIN(1917),ANSI(1918),AFNOR(1926),and ISO(1947)3。根据此信息,得知ASTM解释为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美国实验材料学会)。该类建筑文本的阅读者,也就是终端读者都具有一定的建筑行业背景,所以说ASTM在翻译的时候不需要翻译成汉语。正如柯发春所说的那样,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很多译语太长,近年来一种全新的翻译方法出现了,姑且称之为零翻译法或不翻译法。

同样的,在以下这句文本中也有一个陌生的缩略词:

原文:Architectural sealants shall have a VOC content of250 g/L or less.

其中的VOC也属于行业用词,通过有道词典,笔者可以查到其全称为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中文含义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英文的定义为: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VOC)are organic chemicals that have a high vapor pressure at ordinary room temperature.如果翻译成中文的话,译文会显得比较长,鉴于译文的目标读者大多属于行业内人员甚至专家,因而为了简洁,可以不用翻译,直接在中文的译文中使用英文的缩略词。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缩略词都可以不翻译出来,有的缩略词并不容易理解,如果是比较生僻或者不常用的术语缩略词,最好以注释甚至将其全部的中文意思翻译出来。

例如:1.Available Products

a)Dow Corning Corporation–Dynamic FC

译文:1.现有产品

a)道康宁公司–动态流体部件

上例中的缩略词FC不如ASTM常见,为了减少阅读障碍,往往是需要翻译出来的,笔者将Dynamic FC输入谷歌,搜到的第一条是Dynamic Fluid Components,得知这个术语是一类部件的统称,而众所周知,道康宁是一家著名的化工化学类公司,此处讲的很有可能就是该公司的产品,再结合上文的“1.现有产品”,便可以确定其翻译应该为“动态流体部件”。

3总结

技术文本种类多,每个行业的术语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整体还是有一定的共同性。笔者以建筑行业文本翻译为例,认为在进行该类文本的翻译时候,重点应该放在术语的处理,因为术语是该类文本的难点以及重点,如果无法保证术语的准确性,那么整篇文章便不具备阅读性以及使用性。要充分利用专业词典以及互联网工具,才能准确把握术语的含义,进而把一篇技术性的文本准确地翻译出来。

摘要:在特定行业从事翻译工作的译者必须具备翻译相关行业术语的技巧以及能力,否则译文将很难让读者正确理解,甚至出现误读的情况,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反而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建筑术语精炼、准确,而且有些术语由一般词汇转化而成,这会给缺少行业经验的译者带来很大困难,因而笔者认为想要做好术语翻译,最好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以及翻译经验,还需学会使用网络工具,懂得如何结合上下文得出最佳译文。国内对于专业术语的研究大多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往往停留在理论探讨的阶段,缺乏指导意义。本文将结合翻译实践,探讨建筑文本术语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建筑术语,精炼,翻译策略,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柯发春.证券英语缩略语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8(2).

[2]李亚舒,黄忠廉.科学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韦孟芬.英语科技术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4(1).

上一篇:农村网络文化下一篇:“学生指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