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形式主义

2024-05-24

俄国形式主义(精选八篇)

俄国形式主义 篇1

一、形式主义者要使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科学, 就必须先弄清文学科学的特殊性, 以明确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雅各布森认为文学的特殊性是文学所特有的性质, 即文学性, 它是文学与一切非文学比较所具有的差异性, 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那种东西。

在形式主义者看来, 文学的本质特性只能在文本本身, 而不能在历史话语等其他因素中找到。因此, 文学性就成为一个自足性的概念, 同时它也是一个动态概念, 并且它在文学内部要素的动态演变中显现出来。一旦构成文学性的手法、方式和技巧变为常规, 就会丧失文学性的功能, 使文学作品失去可感性, 而使接受主体感知系统焕然一新的作品, 却能产生令人震颤的感受, 文学的审美过程就在于此, 这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艺术宗旨。

事实上,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性的内涵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演进而不断地融合进新的时代内容、社会意识, 并逐渐形成每一历史时期“当下的”文学观念, 他具有浓厚的时代意识形态色彩。也就是说“当下的”文学性已经远远地突破了文学文本的独特本性, 即审美性, 具有丰富的社会批判意识。“这种社会现象的审美效果, 实际上产生于广阔的知识空间, 是深层社会关系的表象和符号”[1] (P120) 它渗透到社会其他领域的变化发展中, 积极参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生成。可以说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中而指向社会意识批判, 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这一点不容忽视。

二、文学创作作为人类一种审美意识活动, 它不能够照搬所描写的对象, 而应当对其描写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陌生化手段是艺术加工和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什克洛夫斯基在阅读托尔斯泰小说时, 就发现了不少例证。如他提出托尔斯泰的小说中常常不用事物原由的名称来指称事物, 而是像第一次见到事物那样去加以描述。从而延长对对象的关注时间和感受强度, 增加审美快感。实际上“这种从审美认识审美目的向审美感受过程的转换, 是形式主义者把批判由创作中心转向以作品接受为中心的必然结果。”[2] (P46)

值得注意的是文本既然能唤起接受主体的审美快感, 就不能否定文本的创作者作为文本的第一读者也有着类似的审美感受。而创作者所具有的这种个性化的审美观念是和他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分不开的, 因为每一个创作者都是表现社会文化的角色之一。也就是说文本的创作行为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本的陈述具有唯一性。因此, “陌生化使文学形式成为复杂而深刻的内容的凝聚物, 成为‘一种有意味的性式’, 成为‘一种有意义的结构’”[1] (P120) 是不妥的。

三、俄国形式主义者为了弄清什么是文学性的问题, 曾倾注大量的心力探讨诗语区别于日常生活或科学语言的特征问题, “他们竭力使诗歌研究接近语言学, 倡导一种语言学诗学的主张。”[3] (P133) 因为文学作为一个科学系统, 各个成分并不是平等的, 而是“一个或一组主导成分或主导特征, 决定着诗的整体特征或文学性的有无。”[3] (P136)

形式主义者在诗体结构上揭示了该理论。他们认为诗歌中的主导要素是节奏, 节奏“使本具有不同意义的语词同义化, 这些意义不同而被按照其形式因素的相似性强行捉置一处, 行使同一语义功能的语词, 就叫做‘等值成分’”“‘等值成分’不限于语词。在叙事类作品中, 人物、细节、景物等等, 也都可以充当 ‘等值成分’。”[3] (P145) “形式主义这种将诗歌及文学的特殊结构形式搬运到语言学体系中, 也同样把语言学的结构搬运到文学结构中, 或推而言之, 搬到文学理论或诗学研究中, 这里有一个未经证实的假定:即语言的语言学结构同文学作品的结构成分是重合的。”[4] (P27) 语言学客体是由语言及其细分部分 (音素、词素、分句等) 构成的, 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应的横组合或纵组合关系, 可以重复拆装使用, 而文学作品的客体则与特定的历史话语有关, 是作家个体审美感受的陈述表达, 具有鲜明的个体色彩, 是唯一的。

四、俄国形式主义的缺陷主要在于它靠文学的纯形式来处理复杂的文学问题。文学毕竟不是纯语言或纯形式, 而是一种意识, 一种文化, 是一种审美价值判断。

联系当前我国在市场经济影响下, 文学创作趋向多样化, 而文学理论的发展则相对迟缓。在吸收外国理论资源时, 也多是机械复制, 导致我国当代的文学理论缺失原则性和独创精神。重新审视俄国形式主义的缺陷, 使我们看到文学理论的发展, 应该继续发扬传统人文学者应有的批判精神, 在寻求方法多元化的同时, 避免简单地模仿照搬, 应当结合当前文学创作实践进行综合创新, 建构适应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大厦。

摘要:形式主义将文学性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 认为文学创作的根本艺术宗旨在于审美过程, 忽视了文学性的内涵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不断地融合进新的意识形态特征, 而具有浓厚的当下意识形态色彩。陌生化手段是一种可重复使用艺术创作手法, 而文本则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生成的, 具有唯一性。将语言学理论强加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 是一种欠缺必要证实过程的做法。重新审视俄国形式主义的缺陷, 有助于当前我国文学理论的建设。

关键词:文学性,陌生化,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董馨.论“文学性“的意识形态功能问题[J].文艺理论.200503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2005年4月

[3]张冰.陌生化诗学[M].北京.北师大出版.2000年

论俄国形式主义的“形式”是什么 篇2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形式”释义

摘要:俄国形式主义是1915到1930年在俄国兴起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它们反对过去对作品叙述方式和内容的批评研究,从把重点放在作品的表现内容转向了对作品形式的研究。即使这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存在时间十分短暂,但是却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思潮,并且对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文风技巧、陌生化和文学性三个层面来加以分析。文风技巧、作家作品风格、题材流派就是“形式”的内涵。“陌生化”就是“形式”的变异。文学性和审美性也就是“形式”的追求和中心。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文学性

俄国形式主义是1915到1930年在俄国兴起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它们反对过去对作品叙述方式和内容的批评研究,从把重点放在作品的表现内容转向了对作品形式的研究。即使这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存在时间十分短暂,但是却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思潮,并且对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具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俄国形式主义批评”里面“形式”二字应该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应该从文风技巧、陌生化和文学性三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文风技巧是一个文学作品得以形成的主要框架和结构。形式指的就是作品的语言形式,包括文学体裁流派风格文章中使用的各种技巧。俄国的文学批评家如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森等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对立起来,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有其独立性,应该脱离具体的现实,不应当只是表现现实生活,应当从文学史和作品本身来进行研究。这种“形式”除了应该是文章中各种写作技巧的叠加形式,还应该是一种与文学流派、文学作者相联系的文学系统,和具有自身特点的不是完全依附于外部世界的表现形式。比如说,在写作技巧方面,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梯形结构”和“环形结构”,这种“梯形结构”和“环形结构”约束了文本本身,就应该是文本本身的“形式”。而且文学作品应该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只能够通过形式表现出来,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家们并不重视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只是注意作品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出来,内容只不过是为了使形式更加鲜明。比如说什克洛夫斯基曾指出“: 托尔斯泰最通常的程序是他拒绝认知事物, 描述事物如同第一次见到一样, 称点缀(《战争与和平》)为一小块绘彩纸板, 称圣餐为一小块白面包, 或者相信基督教徒责备自己的上帝 „„”1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什克洛夫斯基的眼光并没有放在《战争与和平》这本小说主要叙述的内容本身上,而是过分注意列夫托尔斯泰描写“点缀”和“圣餐”的细节。这也体现了形式 1什克洛夫斯基:《故事和小说的结构》 ,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第 20 页 主义批评家们比较关注的是文章中描写事物的技巧,而并不是作品或者内容本身。虽然,这种重视文本写作技巧的行为可以对先前俄国文学批评中过分重视内容而忽略作者本身的涵养等进行纠正,但是过分重视文本的技巧和系统也会使人们无法体会到文本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所以,文风技巧、作家作品风格、题材流派就是“形式”的内涵。

“陌生化理论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2也是“形式”这个词的涵义之一。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的发展应该是艺术手法和技巧的变迁。但是由于形式是比较固定的,形式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基本相似,为了使读者获得新的体验,并且感知到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细节,就必须要对“形式”进行变异,把“形式”进行陌生化处理,让读者观察到这种形式的变异,从而对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艺术之所以存在, 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 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 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 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 使形式变得困难, 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3为了加强读者对日常事物的离奇化和独特性感受,并且延长读者的审美过程,就必须对“形式”进行模糊化的处理。比如说上文中所提到的什克洛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托尔斯泰的这段话中就使用了“陌生化”的手法。“点缀”和“圣餐”都是大家所熟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的事物,但是托尔斯泰却把它们形容成是“一小块绘彩纸板”和“一小块白面包”。这种描述让大家对平常生活中可见的事物感到陌生,甚至需要思考一段时间才能够明白它们所指的是什么,就这样,作者可以有效地延长读者的审美过程,这也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这个艺术的欣赏。使得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不乏味。所以说,“陌生化”就是“形式”的变异。

俄国这些批评家之所以如此追求“形式”,就是为了达到对文学作品本身文学性的追求。这种文学性是一种对艺术本质的理解,他们希望能够在文学作品中发现一种诗性特征,而且并不希望文学太靠近现实社会而导致这种艺术不能够被正确的欣赏。上文提到的“陌生化”之所以要拉长审美的过程,也是为了加强读者的审美感受,达到对生活感觉的正确回归,使人们摆脱日常生活观念的强烈束缚。其实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们并不在乎文学作品本身说了什么,而是在乎这个作品是否能够给读者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让读者真正的把文学当作一 2杨帆:《陌生化 ,或者不是形式主义———从陌生化理论透视俄国形式主义》,《学术界》(双月刊),总第100 期, 2003.3 3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 , 见《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四篇论文》 , 内布拉斯加 1965 年 版, 第 12 页 门艺术。文学性和审美性也就是“形式”的追求和中心。

所以我认为文风技巧、作家作品风格、题材流派就是“形式”的内涵。“陌生化”就是“形式”的变异。文学性和审美性也就是“形式”的追求和中心。“形式主义批评”虽然太过于极端,但是对后来的英美文学批评和欧洲文学批评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玉能:《西方文论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俄国形式主义 篇3

[关键词] 《英雄》 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性

2002年的《英雄》、2004年的《十面埋伏》,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使中国的文化市场出现了这样奇特的现象:一边是批评声不断,一边是被批评的电影票房上的大获全胜。当张艺谋投资几亿的电影在人印象中只剩下几张色彩绚丽而又模糊不清的图片时,发表在2006年第9期《电影评介》的题为《(英雄>——一场形式主义的盛宴》文章重新引起了我对《英雄》这部电影的思考及对华文的兴趣。

华文认为,《英雄》阐释了俄国形式主义的诸多观点,在艺术作品方面,和俄国形式主义者探究作品的“文学性”一样,张艺谋着力表现电影自身的力量,即电影首先要“好看”,它的“内容或思想”则是其次的。在艺术创作方面,《英雄》借鉴了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以及雅各布森的从艺术作品“普遍构造原则和一般表现手段上探究作品表现力等技巧,诠释了俄国形式主义者形式可以决定内容,创造内容,内容是形式的内容”这一思想。

乍一看文章的题目,感觉从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来分析张艺谋的“形式”电影是自然而然的。文章一开头就为《英雄》的挨骂做起了辩护。华文引用王一川先生的观点认为,媒体与大众之所以对《英雄》诟病是因为他们仍然用往昔高雅文化的美学指标“来分析《英雄》这一大众文本,造成观影后的心理落差。在这部分的分析中,华文没有拉出俄国形式主义的大旗。但对于电影的“大众性”,俄国形式主义者艾亨鲍姆却认为“电影的大众性不是一个质量概念,而是一个数量概念,与电影的本性没有关系。它是电影成功的标志,一种纯粹的社会现象。”这与华文的观点是争锋相对的,试图用电影的大众性为电影的品质低下作辩护,显然无法自圆其说。

华文指出,《英雄》这种重“形式语言”轻“内容或思想”的美学观并非是张艺谋原创。早在20世纪初的前苏联,“形式主义”的大旗就被扛起。值得注意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雅各布森等人曾明确地指出,“形式主义”一词是“从它的对手加给它的贬义来说”的,他们从来不承认“形式主义”这个强加的名衔,因为此名衔即使不含有贬义,也很可能是对他们的曲解和误读。他们坦言自己“不是形式主义者”,“而是特异论者”,正是要竭力将他们与传统的内容与形式的二元论区别开来。因此华文说他们举起“形式主义”的大旗显然是对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简单的望文生义。

华文在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对张艺谋电影时,把电影分成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华文的逻辑如下张艺谋重视电影的形式,不重视电影的内容,拍出影片《英雄》的形式(如场面、颜色)非常好看,而影片要表达的内容无关紧要,所以这是张艺谋对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实践。从逻辑中看不出有问题,但实质上犯了严重的错误,即俄国形式主义者恰恰反对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二分。

在俄国形式主义者看来,形式与内容的约定对立,实际上是融合于艺术品之中的。“在艺术中任何一种新内容都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形式,因为,在艺术中不存在没有得到形式体现即没有给自己找到表达方式的内容。同理,任何形式上的变化都已是新内容的发掘,因为,既然根据定义来理解,形式是一定内容的表达程序,那么空洞的形式就是不可思议的”。通常认为,“形式”是酒瓶,里面装的酒便是固定不变的内容。这在俄国形式主义者看来,就必然“导致把形式理解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外表装饰,同时也导致把内容当作美感以外的现实性去研究”。因此,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必然是像文艺理论研究批评家所惯常做的那样,用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的方法解读文学作品。

然而,这些并非是艺术的感知,虽然对艺术的感知并不排斥文化学的方式。但艺术之作为艺术被感知,首要的就是要将它作为非经验世界的主观世界来感受。如果说形式成分便意味着审美成分,那么,艺术中的所有内容事实上也就具有审美意味。由此,形式和内容的传统划分就应当被打破,因为,在艺术中没有审美成分(形式)与非审美成分(内容)的区别。俄国形式主义者便提出用形式(手法)和质料这一对范畴代之,并且强调。属于形式范畴的手法对非文学是否成为文学、作品是否成为艺术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华文把《英雄》分为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方式恰恰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要批判的。

其次,张艺谋电影的无情节性或者说对情节的有意忽视,在华文看来正是电影创作者对形式主义的有效坚持,但是,俄国形式主义者用手法和质料这对范畴来消解内容,并不意味着一个文学文本中就可以没有故事、没有情节。为此有必要来了解俄国形式主义的小说诗学。

首先必须弄清“情节”和“本事”这对概念。什克洛夫斯基写道:“不能把情节与本事混为一谈。本事即作品中所讲诉的‘内容’;而情节的特点则是首先在于它是处理具有意味的材料的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本事”指小说中的事件本身,而“情节”则是叙事中事件被安排措置的时序,它表明故事在小说中被实际展开的“方式”。在小说诗学中,“本事”是小说中所处理的“原材料”,而“情节”则是对原材料的加工或操作。在小说诗学之外,俄国形式主义者们也建立了一套与之接近的电影理论。艾亨鲍姆认为,“照片与电影的关系类似于生活语言和诗歌语言的关系”,电影诗学的任务,就是探究电影怎样将照片这种“生活语言”转换为电影艺术语言,并进而揭示其表现手法所赖以形成的内在规律。联系到张艺谋的电影,它们的镜头更多地停留在“漂亮的照片”的层面上,而不是电影:情节上也毫无创新可言。《英雄》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叙事中,几乎不存在完整的情节,只是几条虚拟的情节线索,它的叙事模式显然是模仿《罗生门》《满城尽带黃金甲》的情节则完全是《雷雨》的翻版)。《英雄》的几条虚拟线索的渐次推进无论对人物的塑造还是意蕴的构建意义不大,只是掩饰了剧作者编纂故事才能的贫乏。张艺谋在《英雄》中的手法并没有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太多痕迹,可以说在把“漂亮的照片”转化为“好电影”的手法上张艺谋是有所欠缺的。

“手法”是俄国形式主义者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术语,也是文学性的代名词。文学是应用材料的一种技巧。华文中提到了俄国形式主义所说的“文学性”,但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掠过,并未触及到俄国人所说的“文学性”的本质。这也间接导致了对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错误理解与运用。“文学性”是与“手法”相联系的概念。究竟什么是文学性,什么

是使文学成为文学而不是他物的东西?俄国人肯定地说是手法。决定世界上的人与事的片断成为诗或小说的关键,不在于人事本身,也不在于作者的想法,而在于他所采用的手法,作品的构成机制。人物、事件、情绪若不被加工,永远是它的原态,文学手法把它作为原材料,加工处理,赋予它以全新形态。而华文把电影艺术的“文学性”仅仅定义在电影画面的“好看”上,显然与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说的“手法”不符,俄国形式主义的“手法”的内涵要远远大于那些所谓的电影“画面”。

华文在下一部分的论述开始转入“陌生化”理论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应用。华文认为,张艺谋在镜头上运用了陌生化的技巧——“闪现”。“闪现,是指快速闪现一幕幕变化不定的互不连贯的零散景致……在‘闪现’的引导下,观众不再舍视觉画面而求内容思想,不求与片中场景画面的长时间凝视而引起热烈体验或情感共鸣,在这里观众只讲眼球定焦到对碎片化视觉画面的闪现上,在闪现中获得没有深度的即时快感或瞬间愉悦。”

在这些论述中,华文对什氏的关于“陌生化”的定义视而不见。“陌生化”是“有意识地使被感知对象变得困难,使它和读者原有的体验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使意义的获得变得艰涩,延长了读者对形象的体验过程”。而“闪现”只带来即时快感、瞬间愉悦,两者完全是相反的感觉体验。

什氏认为,要使作品能为人所关注,它的形式就必须具有足够的难度,这样才能“艺术地”延长感受的时值,细品艺术的每个细部,使平常在接受者意识中自动流过的现象,能引起审美关注,从而使作家的艺术发现也成为接受者的艺术发现。雅各布森写道:“对我们来说,形式,只有当我们感到它难于接受之时,只有当我们能感觉到材枓的抵抗力时,只有当我们踌躇不决……感到‘肌肉疼痛’时,形式才是存在的”。在形式主义者看来,体验和感受本身就是人们所以要创造艺术作品的目的。

因此,虽然“闪现”这种观影方式较“注视”对于观众来说确实比较“陌生”,但“闪现”这种方式在《英雄》中的运用效果并没有加大观众的感觉难度、延长感觉过程,因而它根本没有达到“陌生化”手法所带来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英雄)——一场形式主义的盛宴》一文对于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解有相当程度的偏差。我们在欣赏和批评的时候,如果简单套用理论来分析复杂的文本,必然是有害无益。本文的目的也只是想在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验明正身的同时,希望能给中国电影的发展消除一些理论误导,因为套用理论不仅是文学批评的劫数,更是艺术创作的不归路。

浅论俄国形式主义及陌生化理论 篇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西方社会哲学思潮的冲击,促进了俄罗斯民族现代意识的觉醒,俄国文化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俄国形式主义正是诞生于俄罗斯文学的这一时期,并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极富活力的重要文艺美学派别之一。

二、陌生化理论

1、陌生化理论的内涵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所谓“陌生化”是相对于习惯、经验和无意识而言的,其基本意义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或变形、异化。陌生化是艺术的一般手法。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的功能就是使人们已经习惯化、自动化了的感觉回复到新奇状态。

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主席什克洛夫斯基在其著作《散文理论》中对陌生化做了具体的解释,具有以下三层含义:

其一,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阐释艺术的总原则。俄国形式主义以陌生化为基础,对艺术的目的、艺术的程序、艺术的本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突破了传统的艺术理论观,开启了现代诗学理论的先河。

其二,在艺术审美接受中,陌生化是艺术审美接受的必要手段。陌生化的一个最突出的效果,是能够打破人们的接受定式,还人们以对艺术表现方式的新鲜感,让人们充分地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每一个细节。

其三,在艺术史中,陌生化是艺术形式的断裂和不断更迭的动力和源泉。陌生化打破了现存的艺术形式,为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2、陌生化理论的实践

俄国形式主义者用陌生化理论对诗语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把它运用于对叙事文体、文学史的分析,形成了形式主义独有的文艺学诗学体系。

2.1、陌生化与诗语

陌生化在诗歌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文学作品中以诗歌的陌生化语言最多。俄国形式主义认为,诗语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它欢迎异质要素的被纳入,以此作为自身的生命力的源泉。俄国形式主义者从音位学,尤其是根据俄语特有的重音、语音界限和音位结构等提出了足以打破诗语的平淡、机械、惯常模式,引起有意注意,增强艺术感受的方法。比如提出了语音重复、交叠、韵脚、拟声、双关、顶真等等方式,同时特别强调了诗语的节奏性和音乐性对于陌生化的必要性。

陌生化理论还热衷于探索诗歌的文学性。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诗歌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的差异上。日常语言服从于交际功能,重在指称事物、传递信息;诗歌语言讲究音响、节奏、韵律、重复、比喻、夸张、对称等技巧,对传统的语词构成方式进行偏离和破坏,使我们永远处于新颖奇特的感受当中。陌生化的目的就是要突破日常语言的樊篱,用文学的各种修辞技巧对其强化、凝聚、伸缩、错位,使语言受到“陌生化”。

2.2、陌生化与小说诗学

俄国形式主义者也将陌生化理论运用到小说诗学的分析中。什克洛夫斯基把陌生化理论运用到小说研究中,提出了两个影响广泛的概念:“本事”和“情节”。“情节”一词在形式主义眼中表示“事件在小说中被实际呈现和展开的时序”。与之相对的概念“本事”则表示小说中事件本身的时间顺序。“本事”的含义相当于“故事”,指小说中的事件本身,它可以采用转述的手法复述。而“情节”则是叙事中事件被安排措置的时序,它表明故事在小说中被实际展开的“方式”。在小说诗学中,“本事”是小说中所处理的“原材料”本身,而“情节”则是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或操作。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叙事作品的文学性不在于故事本身所传达的思想,而在情节、在对故事的各种材料的构造方式上,即如何将素材通过陌生化的方法使其变异,成为新颖的、引人入胜的叙事话语,即如何将“故事”或“本事”转化为“情节”。情节在对原始材料进行组合时,将故事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皆非,这自然会产生陌生化效果。这种情节结构的加工使得叙述结构变新,从而唤起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

2.3、陌生化与文学史观

任何文艺学流派所必然会面对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文学史,俄国形式主义也不例外。俄国形式主义是文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文学史观体系。陌生化理论应用于文学史观,就使得形式主义的文学史观有其自身特点。俄国形式主义以语言形式作为逻辑起点来研究文学的发展变化,这是他们的文学史观与其他文学史观的本质区别。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发展就在于形式上的创新,是形式内部因素决定了文学类型、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而社会生活、政治等外部因素对其影响微乎其微。在确定了文学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文本形式之后,俄国形式主义还认为,文学演变的历史过程,说到底是不断地将无意识化的形式进行陌生化处理(如超越、变形、重新发现等)并使之产生可感性的过程,即是新旧形式频繁更替的过程。

三、结语

俄国形式主义是一个前后延续了大约十五年的、有组织的批评运动。它的突出贡献在于开启了作品中心研究的先河,建立了科学的语言诗学观及规范的批评模式,并从根本上实现了文学观念的转变。俄国形式主义者确立了一种崭新的理论批评,他们对陌生化手法的探索, 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20世纪文艺和美学思想革命性的转折。俄国形式主义者用这一理论对诗语进行了研究,并把它运用于对叙事文体、文学史的分析,形成了这一流派独有的文论体系。

当然,俄国形式主义由于过分重视形式,忽视内容,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形式,而形式的关键在于语言,文学性就体现在单纯的语言的陌生化效果之中,因而其“形式主义”倾向也是非常严重的。

摘要: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俄国形式主义运动, 具有多方面的复杂性。它既是一种文艺理论和美学诗学体系;又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批评。本文主要讨论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陌生化理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

参考文献

[1]、张冰著.陌生化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高玉萍.俄国形式主义诗学及其陌生化理论[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6年.

[3]、刘万勇.论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文学性”与“陌生化”[J].山西大学学报, 1997年.

列宁与俄国民粹主义关系再认识 篇5

夏银平

2012-11-19 16:14:50 来源:《社会科学家》(桂林)2007年1期

作者简介:夏银平,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夏银平(1963-),女,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苏俄哲学。

内容提要:俄国民粹主义在苏联一直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死敌。本文揭示了列宁对待俄国民粹主义思想态度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然后再殊途同归的历程。分析了列宁理论和民粹主义理论的关系,从而说明了列宁无法拒绝民粹主义独特的遗产。

关 键 词:俄国民粹主义 跨越论 一国胜利论

纵观这几年我国学术界对民粹派和马克思恩格斯关系讨论中,我们也可看到学者的评价基本囿于列宁早年的评价框架之内。而列宁和俄国民粹主义真实的关系及列宁思想的发展历程,学者较少提到,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必须搞清列宁和民粹主义的真实联系,从而正确认识俄国民粹主义。

列宁和俄国民粹派的关系也比较复杂。我们一般认可这样一种观点:列宁的思想来源其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其二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传统。这样的说法在苏联未解体前,在苏联和我国的教科书中一直是正统的说法。但是西方的学者一直对此说法持怀疑态度。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列宁的哲学思想接受了斯拉夫主义思想文化传统,[1] 他们认为列宁的哥哥作为俄国著名的民粹主义者,不能不对年轻的列宁发生影响。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在《他哥哥的命运》一文中,这样写道“毋庸置疑,他深深地影响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2] 在普列汉诺夫看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理论的核心是主张依靠暴力革命在俄国越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建设社会主义。这就是典型的继承了民粹派的衣钵。列宁自己把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革命民主主义者——民粹主义的思想家看成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先驱,承认民粹主义同社会民主主义、布尔什维主义之间存在着历史联系,并且相信:“从19世纪80年代老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可以看到为取得这种宝贵的民主主义内核一贯所作的努力。总有一天,历史学家会系统地研究这种努力,并且考察出这种努力同20世纪头10年内被称为‘布尔什维主义’的那种思潮的联系。”[3]

一、“人民之友”是社会民主党最凶恶的敌人——列宁早年对民粹主义的评价

19世纪80年代民粹主义的“农民社会主义革命”理想的幻灭,震动了俄国先进知识分子,也使得俄国思想文化界一度陷入迷途的境地。俄罗斯向何处去?是继续发动革命,还是与政权和解?俄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民政治上极端保守的情况下,哪个阶级能够承担革命的使命?这一系列问题是摆在俄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重要问题,也是导致19世纪末俄国知识分子阶层再次进行政治分野的关键问题。

列宁登上历史舞台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问题。就这一问题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展开了大讨论。此时的民粹主义已经从革命民粹主义向着自由民粹主义转变。如果说80年代以前民粹主义理论还有一定的合理之处,那么到了列宁登上历史舞台的90年代,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最新的垄断和落后的农奴制并存,俄国近代工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这个时候再来谈论利用公社直接到达社会主义已经没有了现实意义。所以列宁认为在俄国“首先应该实现的要求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替资本主义扫清封建残余。”[4] 和民粹派理论相反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比封建主义进步,它消灭了旧的生产方式,发展了生产力,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有利条件。资本主义尽管“引起种种惨状,但比前一种(封建主义)支配却是进步的,它启迪工人的思想„„这一斗争从资本主义条件本身吸取力量,因而绝对有希望获得成功。”[5] 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同西欧一样,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经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换句话说,“只有资本主义高级阶段,即机器大工业”才是社会主义的实现具备了“物资条件和社会力量,在其余一切地方,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低级形式下,这种物质条件是不存在的。”[4]“俄国是个落后国家,不可能直接发动社会主义革命。”[6] 必须首先让资本主义在俄国得到充分发展,然后再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当然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还需要其它一些条件。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等到西欧社会主义革命进入高潮才有可能,“那时候欧洲的革命设法就反过来影响俄国”[7] 同样,俄国的民主革命要成为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它的胜利将成为欧洲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信号,它才会促进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开辟西欧社会主义的新纪元,而欧洲社会主义又反过来援助俄国。

在列宁看来19世纪90年代的俄国,资本主义已经是俄国生活的基本背景,根本不存在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可能。这一段时间由于列宁希望沿着马克思的《资本论》序言里的“铁的必然性”思想,首先发展资本主义然后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夺取社会主义的胜利。这一思想和民粹派思想不一致,而民粹派在当时俄国思想界占绝对主流地位,尤其民粹主义中出现了米海洛夫斯基这样的在青年中有相当影响的导师,列宁这样的初出茅庐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想夺取思想阵地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所以年青的列宁首先与“合法马克思主义”携手批判的民粹主义。

列宁激烈批判民粹主义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即:在1900年开始的政治斗争中,由民粹派组建的社会革命党和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社会民主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由于社会革命党坚持他们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这种解释在当时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列宁认为这种竞争严重影响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从列宁登上历史舞台的1893年发表《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开始,到1905年列宁文章主要是批判民粹主义的。1895年在《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一文里,列宁把19世纪60年代的具有启蒙遗产的特点归纳为:

1、对农奴制充满强烈的仇恨。

2、拥护教育、自治、自由、西欧生活方式。

3、启蒙者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主要是农民的利益。列宁认为第3个特征是60年代遗产的本质。“重要的是要指出,这个遗产里没有任何民粹派的东西”[8] 接着列宁对民粹派特征作了这样归纳:“

1、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衰落、退步。”“

2、认为整个俄国经济制度有独特性,特别是农民及其村社、劳动组合等等有独特性。”“

3、忽视“知识分子”和全国法律、政治制度与一定阶级的物质利益有联系。否认这种联系对这些社会因素不作唯物主义的解释,这就使人把这些因素看作是一种‘能把历史拖到另一条路线上去’‘越出轨道’”。列宁认为高度评价60年代的遗产,把他们称为俄国文化的精髓,而对于民粹派评价过低,认为“遗产的代表和继承者,他们与民粹主义毫无共同之处。”[8]

早年的列宁为了革命的需要批判民粹派,人为地把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民粹主义的先驱从民粹派中剥离出来,认为他们属于启蒙主义者,不属于民粹主义。而民粹主义是那些“在他们的杂志上总是以真正的‘人民之友’的思想和策略表达者自居,其实他们是社会民主党最凶恶的敌人”[4] 列宁否认自己继承了民粹派的任何东西。但是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传承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与自己的文化完全割裂。刘易斯•科塞在《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一书中,这样评价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十九世纪末,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奠基者试图建立一种与民粹主义相反的革命运动。一旦工业化终于迈出了实验性的第一步,有望打破俄国停滞不前的外壳时,他们便转向产业工人。但是,尽管他们否定了19世纪的革命运动,并嘲弄它的代表人物是反科学的、浪漫主义的和理想主义的,其实他们无法拒绝自己这份如此独特的遗产。(黑体字为作者加)普列汉诺夫、列宁、托洛斯基以及布尔什维克大多数领导人是赫尔岑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涅恰耶夫主义者的合法继承人。即使他们的纲领和倾向与前辈有别,他们仍属于知识阶层。他们也表现出知识阶层的长期性问题,也共享着其批判和拒绝传统的荣誉。”[9] 的确,列宁早年虽然批判俄国民粹主义,但他自己不能割断和俄国历史文化的联系。在民粹主义者中,列宁自己承认的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他影响最大,但为了和民粹主义划清界限,列宁把车尔尼雪夫斯基从民粹主义中分离,仅仅把他当成启蒙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启迪着列宁,实际上,列宁受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影响,不仅自己也写了《怎么办?》,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的一生都以《怎么办?》小说中主人公拉赫美托夫为榜样的。

纵观列宁早期思想脉络,我们可以看出,列宁所做的基本上是把马克思主义移植到俄国,而没有结合俄国自身的特点,不仅如此,列宁反而把坚持俄国特殊性的民粹派当作不可拒绝的遗产加以抛弃。列宁理论核心只有一个,即是:俄国和所有国家一样,没有任何特殊性,只能沿着资本主义发展,遵循“铁的必然性”。列宁坚持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版的观点,也即是1876年以前的马克思。至于马克思晚年写给查苏里奇的信及其草稿,发表于1924年,列宁毕生都不知道马克思对俄国公社和俄国土地所有制的评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列宁和马克思晚年思想相左,实际上,作为理论家和革命家的列宁从来也没有把马克思的思想当作教条加以接受,在《论我国革命》一文中,他表达了自己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10] 列宁对民粹主义的批判更多考虑的是俄国革命,而并不是纯粹学理性的批判。

二、民粹主义的英雄们,虽然是乌托邦,但在世界历史上,却可能是正确的——列宁重新评价俄国民粹主义

1905年开始列宁对民粹派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他对俄国国情的认识有了改变。1895年他写作《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书,论证在农业中占优势的是资本主义地主农业,俄国已经走向资本主义。列宁得出这个结论,我认为更多是从革命角度出发:必须首先让资本主义在俄国得到充分发展,然后再发动社会主义革命。而到1907年前后,列宁修改了自己对俄国国情的分析,“在俄国,不仅地主土地占有制是中世纪的,而且农民土地占有制也是中世纪的。”[11]“欧俄1050万农户共拥有750万俄亩土地。3万个大地主(主要是出身贵族的,也有一些是暴发户)每户有500俄亩以上,总共有7000万俄亩土地。这就是基本背景。这就是农奴主-地主在俄国农业制度中以至整个俄国国家和俄国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基本条件。”[11] 他对俄国国情的分析实际上和民粹主义的分析一致。

其次,他对民粹主义态度发生了改变。他认为民粹主义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民主和反资本主义。1907年,列宁批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民粹主义的错误态度。“某些马克思主义者们的错误在于,他们批评民粹主义的理论时,忽略了这种理论在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中所包含的从历史角度看时现实的和合理的内容。„„他们却忘记了这种理论反映着先进的、革命的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忘记了这种理论是同农奴制旧俄国作最坚决斗争的旗帜。”[11] 文章还批评了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民粹主义理论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意义作了目光短浅的非历史性的评价。他认为民粹主义理论包含着那个时代所能允许的最大限度的反农奴制斗争的真谛。在《从民粹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一文中,列宁赞扬民粹主义称社会革命党的纲领是“从民粹主义进到了马克思主义,从民主主义进到了社会主义。”[17] 1912年,列宁首先发表了《纪念赫尔岑》后发表了《两种乌托邦》对民粹主义进行高度评价“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响应、扩大、巩固和加强了这种革命鼓动的,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从车尔尼雪夫斯基到‘民意党’的英雄们。”[3]“民粹主义的乌托邦也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虽然是一种空想,但它却是农民群众,即在资产阶级农奴制的现代俄国占人口多数的群众的波澜壮阔的民主主义高涨的产物和特征。”[3] 民粹主义的土地平分,是“在经济学的形式上是错误的东西,在世界历史上,却可以是正确的”“民粹主义的民主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乌托邦是错误的,但是作为农民群众的特殊的,有历史局限性的民主主义斗争的表现,却是正确的,因为这种斗争是资产阶级改革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是这一改革获得全胜的条件。”[3]“很明显,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剔除民粹主义乌托邦的糟粕,细心剥取它所包含的农民群众的真诚的、坚决的、战斗的民主主义的健康而宝贵的内核。”[3]

到1915年,列宁开始考虑落后的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问题。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3] 实际上他也认识到社会主义可能从比较落后的国家里有所突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分析了帝国主义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次提出“一国胜利论”。1916年9月,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条件下也只能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资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3]

20世纪初,俄国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在俄国一直没有充分发展。但它成为了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这就为俄国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率先进入社会主义。

列宁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终于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里绕过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走向了社会主义。后来普列汉诺夫和苏汉诺夫等人反对在俄国发动十月革命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他们认为在经济上落后、无产阶级在居民中只占少数的国家里,革命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考茨基甚至把十月革命比喻成早产儿。普列汉诺夫则认为十月革命违背了历史规律。列宁在最后之作《论我国革命》中,指出“他们都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却迂腐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他们一点也不理解”[10]“他们到目前为止只看到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西欧的发展这条固定的道路。因此,他们不能想象到,这条道路只有作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作某些修正(从世界历史的总的进程看,这种修正是微不足道的),才能当作榜样的。”[11]“他们根本不相信这样的看法:即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和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10]

列宁在这一时期,承认俄国社会发展具有和欧洲国家不一样的特殊性,从这一特殊性出发,列宁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

三、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民粹派的“跨越论”的异同

列宁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迄今已经过去一个世纪了。对这一事件的评价从它胜利的那天起,到今天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别尔嘉耶夫和一些“路标派”代表人物一致认为,列宁是民粹派的合法继承者。而正统的前苏联学者则认为民粹主义和列宁主义是死敌。我们认为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民粹主义思想既有相一致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首先,从两者的理论基础看,民粹派的理论基础是俄国具有独特的土地所有制和公社制度。而俄国公社不同于古代按照血缘关系建立的,而是按照地域关系建立的。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具有集体主义的传统,适合社会主义。俄国经济文化落后,我们有独特的公社,可以在利用公社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列宁也强调俄国落后,认为落后的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有其特殊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的最薄弱处断裂。由最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赫克认为“列宁和他的革命党人继承了这些传统(民粹主义),虽然他们在社会哲学方面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们相信,俄国不需要通过资本主义阶段,能够跳过它,把社会主义的秩序和古代农民公社直接衔接起来。他们认为,俄国统治阶级是微弱的。作为资本主义脊梁的中产阶级几乎没有,因此,甚至微小的,然而完全革命的、有阶级意识、引导得法和组织精良的无产阶级,就能轻易战胜贵族和资产阶级,而且,凭借建立临时的专政,就能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改组政府和社会秩序,并建立共产主义类型的文明。受到这些信念的激励,趁沙皇制度垮台后的混乱,列宁夺取了政权。”[13]

其次,从理论的出发点看,俄国民粹主义的理论视角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看俄国。民粹主义的创立者像赫尔岑、巴枯宁等人都是1848年欧洲革命的亲历者,他们既理解俄国的国情,也了解资本主义的苦难。在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下,在西欧资本主义已经展示了其惨无人道的一面以后,在社会主义思潮已经成为西方的主流条件下,民粹主义的理论家既结合本国国情,又参考世界历史领域最先进的成果,提出利用农村公社直接绕过资本主义到达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列宁十月革命理论的出发点也是考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强调东方和西方生产力发展的差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不平衡必然导致在其最薄弱处断裂。

再次,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列宁和民粹派都没有把“铁的必然性”当作“一般历史哲学”到处套用。民粹主义思想家虽然很尊重马克思,多次征求马克思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意见,马克思在晚年受到民粹派的影响,提出社会发展具体道路多样性的思想。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从自己国情出发,把西欧的社会主义思想和俄国实际结合起来。列宁在1915年后也不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当作每一个国家必经历的固定模式。列宁在批判苏哈诺夫时说“他们到目前为止只看到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西欧的发展这条固定的道路。因此,他们不能想象到,这条道路只有作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作某些修正(从世界历史的总的进程看,这种修正是微不足道的),才能当作榜样的。”[10]“他们根本不相信这样的看法:即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和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10]

在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我们看到列宁和民粹主义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列宁与民粹派是有根本区别的。

民粹派强调村社的落后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先在条件。列宁则认为仅仅是落后并不能导致俄国革命的胜利,必须让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又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就是说俄国既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够发展;民粹派强调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天生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农民。列宁则依靠的是俄国刚刚兴起的产业工人(尽管这些所谓的产业工人也是刚刚脱下农民服装);民粹派提出的是在农村村社基础上的直接跨越,而列宁的跨越则在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民粹派提出的是跨越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而列宁十月革命跨越的则是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

列宁和民粹派的根本分歧在于:民粹主义从本质上属于伦理社会主义,他们继承了康德的道德伦理学,即从所谓“善的意志”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应当”怎样。资本主义邪恶,应当绕过这个阶段直接走向美好的社会主义。从这样的先验的假设,设想未来的社会制度,最终不免流于唯心主义的乌托邦。而列宁针对民粹派“没有本领解释资本主义,耽于空想而不愿研究和弄清现实。”[4] 列宁详细研究了俄国经济如何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搞清了俄国19世纪末期的俄国国情。列宁在谈到自己研究、探索的起点时说过,应当把研究起点“从‘可能’和‘应当’这种毫无裨益的臆测中移到现实的基础上来”。正是及时从俄国不断发展的现状入手,列宁高于民粹派,为研究俄国未来的革命打下了基础。

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证明了列宁的伟大,同样也证明了民粹主义的理论的乌托邦性质。

参考文献:

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解读 篇6

一、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的产生背景

俄国民粹主义思潮初萌于19世纪40年代, 是封建农奴制度危机四伏和资本主义薄弱发展的产物。俄国贵族青年发动“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失败, 使知识分子看清了沙皇统治的真面目, 裂变为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他们糅合了十二月党人政治思想纲领与俄国本土思想, 形成了民粹主义的基本要求。

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动了农奴制改革。他宣布农民拥有人身自由和一定的财产, 但对农民赎买份地提出了苛刻条件,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与此同时, 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大量农民破产, 沦为无产者。叛逆贵族和知识分子深深同情农民的遭遇, 认为俄国应探索一条既反对沙皇专制又拒绝资本主义剥削的道路, 反映人民的情绪和呼声, 争取“土地与自由”的民粹主义应运而生。

二、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的发展过程

(一)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初具雏形

民粹主义思潮以思想家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村社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为标志。19世纪50年代, 俄国思想界上演了著名的“斯拉夫派”与“西方派”之争, 探讨俄国应走特色的村社发展道路还是西方式发展道路。受西欧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 赫尔岑认为俄国农村的集体村社具备“社会主义”的传统, “俄国社会主义来源于土地和农民的生活, 来源于土地的再分配, 来源于村社占有制和村社管理。”除组织形式之外, 赫尔岑还认为村社农民彼此相处融洽、朴实无华的品格更具“共产主义”的精神内涵。因此, 如果农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那么村社就可成为新社会的基地。在赫尔岑之后,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村社社会主义理论做了补充论证, 认为俄国可以现存的村社为基础, 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村社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民粹派的思想基础, 直接催生了民粹主义运动。

(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如火如荼

19世纪60年代初, 农奴制改革促成了大批知识分子对封建统治的觉醒, 要求社会变革。他们继承了“村社社会主义”理论, 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粹主义运动, 并形成特色鲜明的俄国民粹派 (Narodniki) 。赫尔岑发出“到人民中去”的号召, 直接促成了70年代如火如荼的民粹派政治实践。1874年, 两三千名青年知识分子遵从赫尔岑“与人民共存”的观念深入农村中, 他们身着农民的衣服、与农民共同劳作, 一个村接一个村地宣传革命思想, 动员群众发动革命。民粹派领导者巴枯宁、拉普洛夫号召知识分子与人民同甘共苦、对群众进行政治教育, 造成了空前的社会影响。但由于不了解农民对革命缺乏热情的客观事实、也没有政治动员经验, 他们沮丧地发现农民似乎毫无反应, 甚至有敌意。一些农民甚至去官府告发, 引起了沙皇对民粹派的大批逮捕, 民粹派不得不寻求政治运动的转型。

(三) 19世纪八十年代:反动分化

运动失败后, 经过总结教训, 民粹主义加强了组织的集中统一。1876年“土地与自由”社的成立标志着民粹主义进入转折分化点:一部分民粹派同现实妥协, 走向自由主义, 成为自由民粹派;一部分对农民失望的组成“民意党”, 主张暴力夺权, 走上刺杀沙皇的道路;一部分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土地与自由社是民粹主义运动的第二高潮, 他们策划了一系列刺杀行动。1881年, 民意党人成功暗杀了俄皇亚历山大二世, 震惊世界, 也葬送了民粹派自身。新任沙皇立即展开了肃清, 将运动领袖一一逮捕处死。民粹派的恐怖主义也遭来了后期各思想家的批判, 认为这种不惜为革命牺牲的精神虽令人动容, 但极端个人英雄主义的斗争方式太不理智。

(四) 19世纪末期:强弩之末

80年代后期民粹主义的政治实践步入低靡期, 主张寄希望于国家的“自由民粹派”占据上风, 他们大量撰文谈论如何阻挡已经发展的资本主义, 坚持把村社作为超越资本主义的替代物, 遭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强烈批判。时至20世纪初期, 俄国民粹主义运动基本走完了历程。

三、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的主要特点及评价

尽管俄国民粹主义思想流派众多, 但都具有基本一致的内核, 综合来讲主要思想特点有以下方面:

(一) 崇尚和信仰人民

从民粹派称谓来看, 可理解为其自称为“民之精粹”, 也可理解为“以民为粹”, 因为极端崇尚人民、并把人民理想化是各派民粹主义的共同点。从赫尔岑的“人民用自己的历史为社会主义做好了准备”, 到别尔嘉耶夫“人民是真理的支柱”, 再到巴枯宁“农民天性而言是社会主义者”, 莫不表达了对人民极端崇拜的情绪。虽然民粹主义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 但有着盲目的大众崇拜倾向, 如果任由大众操纵政治, 会导致极端自由主义的泛滥, 降低民主政治的质量, 这是应警惕的。

(二) 把农村公社理想化

这一主张是俄国民粹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 也是独具俄国特色的。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下, 民粹派完全否定资本主义的进步性, 把资本主义当做一种“西欧病”, 将西欧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归结于资本主义的阻挠, 对资本主义极端厌恶与恐惧。他们不是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中展望社会主义, 而是企图通过俄国传统“村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倒退与空想社会主义。直接过渡也体现了革命激进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 尤其在19世纪80年代自由民粹主义阶段, 这种理论尤为后世所诟病。

(三) 知识分子认识局限

知识分子在民粹主义思想体系和政治实践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民粹主义者赋予自己解救人民的任务, 他们无法理解饱受疾苦的农民为何能默默忍受压榨而毫不思想改变。这也解释了民粹主义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知识分子与农民阶层存在思想鸿沟, 他们没能深入考察农民的思想状态, 想当然地认为农民最具革命性, 事实却恰恰相反。知识分子的理论缺乏群众基础, 没有促成大众的行动。

(四) 否定精英主义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古典主义 篇7

关键词:欧洲,俄国文学,古典主义,发展,特点

一、前言

俄国是一个后来居上的文学大国。俄国文学的历史虽然有千年之久, 但是, 与欧洲其他先进国家的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比较来看, 它的独立发展的成熟的历史不足两百年, 它的全部的繁盛的历史至今仅有一世纪。然而, 让世界惊叹的是, 俄国文学仅用短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飞跃。俄国文学发展期间, 产生了许多的文学思潮, 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古典主义, 感伤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等。现在, 在这篇文里与大家浅谈一下俄国文学中的古典主义。

18世纪以前, 俄国文学一直在统一的欧洲文学进程之外, 它并没有被文艺复兴波及到。因此俄国文学跳过文艺复兴直接进入了古典主义时期, 比欧洲其他国家晚了一百年。

二、俄国古典主义的成因发展和特征特点

1、成因发展

古典主义是17世纪于法国兴起, 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在文艺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主张学习古代、崇尚古代、模仿古代、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 并因此而得名, 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妥协产物。古典主义为君主专制政体创作, 并且受到严格的监督。18世纪初期, 古典主义流传到了俄国, 彼得一世取其“歌颂贤明的君主”这一思想, 为其改革所服务。

18世纪的前25年, 彼得一世时期厉行各种改革, 他提倡科学, 简化俄文字母, 出版报纸, 创办公众剧院, 并且鼓励翻译介绍西欧著作, 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当时, 俄国文学正处于从古代文学向新的内容和形式过渡的阶段, 于是产生了俄国古典主义的萌芽, 出现了最早探讨古典主义一系列美学诗学问题的理论著作, 如费奥凡·普罗波科维奇著作的《诗学》与《修辞学》。18世纪三四十年代, 由于专制制度日趋巩固, 并且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日益深入俄国, 于是俄国古典主义形成, 并延续了近一个世纪。俄国古典主义形成于启蒙主义取代理性主义的时候, 与西欧古典主义相比, 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对俄国生活迫切问题的关注。当时向彼得大帝时代的小说那样只是简单的反映现象的状况, 已经不能满足俄国文学。法国古典主义如果可以说是在经过启蒙主义洗礼的集权主义上升的阶段发展的, 那俄国古典主义则是彼得大帝去世俄国倒退时形成的, 所以, 俄国古典主义文学始于“讽刺”, 而不是“颂诗”。不过需要说明的是, 俄国古典主义文学虽然晚了西欧一百年, 并远远无法与法国古典主义比肩, 但是, 俄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敲开了欧洲文学的大门, 为俄国文学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特征特点

作为君主政体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 古典主义这种思潮, 它所提倡的商业资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这种思想, 和崇尚古希腊及罗马文化的艺术创作风格, 并且排斥个性特征和情感、想象的状况, 实际上是在一些方面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 它包含了现实主义因素。俄国的古典主义形成与发展在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当18世纪时, 西欧古典主义传入俄国与本民族传统意识发生冲突, 没有受到排斥, 俄国社会主动把西欧古典主义思想与本民族意识融合起来, 之后经过一些改造, 从而使诞生的俄国古典主义的基本模式既具有欧洲古典主义的主要特征, 又具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

先说一下欧洲古典主义具有的一些显著特征: (1) 文学有为王权服务的明显倾向, 与当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关系密切, 受这种政权的保护、鼓励和扶植; (2) 理性至上是基本精神, 作家要注重正常的情理, 正常地了解世界, 明确地加以表达; (3) 文学的任务在于进行道德说教, 以劝导人们向善; (4) 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 崇尚其作家和作品, 借古喻今; (5) 各种文学作品在体裁上有严格的界限和规律, 如喜剧与悲剧不能混同, 悲剧要遵守时间、地点和动作的统一的“三一律”等; (6) 要求文风简洁、洗练、精确, 不能烦琐、含糊、晦涩……

不言而喻, 俄国古典主义具备许多欧洲古典主义的特征, 尤其与法国古典主义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如它严格遵守逻辑和体裁规范, 崇尚理性, 并予以人物性格的某一特征突出夸大, 主人公严格的被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它在戏剧作品上还严格地遵守了“三一律”特征, 艺术逼真, 但艺术形象缺少变化, 具体的东西抽象化, 等等。除了这些共同点, 它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从一开始俄国古典主义文学就充满了战斗性, 富有社会激情和公民精神。康捷米尔, 俄国古典主义前夕的著名诗人, 他关注的是严酷的本身现实, 而不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及其历史人物。他的笔下进步人士所珍视的攸关俄国未来的一切都被横行霸道的愚昧势力扬言革出教门。他还告诫后面的俄国文学, 应该揭露社会的弊端, 去与保守势力的反动势力斗争, 而不是嘲笑人类共有的缺点。俄国的古典主义文学继承且发扬了这位讽刺作家的遗产。

俄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典型特点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暴露倾向。它的进步精神在于同情失去自由的劳动者, 对不劳而获的贵族老爷进行鞭挞, 它认为人的尊严与价值超越于阶层之上。俄国古典主义文学还有另外两个特点就是, 它与以前的诗体改革的民族传统和歌词提抒情诗等的民间口头创作联系密切, 并且它较多取材于本国历史, 而不像法国古典主义那样主要使用古希腊罗马的素材。

三、俄国古典主义的体裁模式及作家作品

1、体裁模式

古典主义作为一个席卷全欧洲的文学思潮, 因为其兴起并发展最繁盛于法国, 所以法国古典主义一般被认为是其标准模式, 这一点也被俄国古典主义认同。古典主义有着严格的体裁模式, 它严格按体裁将所有的作品归类, 并且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固定的标准。古典主义的作品内容越是抽象和接近概括性的思想, 越被认为具有价值, 相反, 越是具体和接近个别的人, 就越被认为是没价值。古典主义具有三个等级的体裁:以国家大事为题材的是高级体裁;写共同思想与追求个人幸福之间的冲突的是中级体裁;常以滑稽的方式阐述具体生活事件的是低级体裁。高级体裁中有就某个哲学问题或国家大事来抒发诗人高尚的情怀的抒情性的颂诗, 和颂诗的散文形式演说, 还有反映国家大事的叙事性的史诗;中级体裁中有悲剧, 有写情感与义务的斗争和“高雅”抒情诗的多种形式, 例如田园诗和与田园诗类似的牧歌等, 因为个人情感的表现形式是暴君的为所欲为, 而义务的表现形式是爱国主义者的公民美德, 所以古典主义的悲剧通常具有爱国主义, 并追求自由乃至革命倾向;低级体裁中有反映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寓言和滑稽讽刺诗等。

2、作家作品

18世纪俄国文学的主体发展于文学流派的框架内。三十至五十年代, 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俄国古典主义流派, 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古典主义作家, 成为当时俄国文学的主导。可以说俄国古典主义的形成是与康捷米尔、特列季亚科夫斯基、苏马罗科夫、杰尔查文和罗蒙诺索夫等代表作家的名字联系起来的。

安季奥赫·康捷米尔是一位以讽刺诗著称的诗人, 一生写有9篇讽刺诗, 是俄国古典主义诗歌和近代讽刺诗的奠基人, 其作品有《告理智, 或致诽谤学术者》、《致智慧》、《致缪斯——论讽刺作品的危险性》等。康捷米尔是俄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诗人, 他第一个起来抨击贵族, 为民请命。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彼得一世改革时期的现实生活, 针砭时弊, 主要抨击愚昧和保守势力, 讽刺贵族地主阶级残酷欺压农民和游手好闲的习性, 宣扬歌颂公民义务和爱国精神。别林斯基曾说他:“康捷米尔不仅用俄语写作, 而且是用俄国智慧写作。”康捷米尔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 在任俄国驻巴黎大使时, 与法国启蒙运动初期代表人物孟德斯鸠来往, 并翻译他的著作。因此, 俄国古典主义文学吸收了法国启蒙思想的进步思想内容。如康捷米尔的诗歌中宣扬的“天赋平等”观念, 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思想正是启蒙作家试图建立的。

亚历山大·苏马罗科夫是一位诗人和剧作家, 在当时影响很大, 俄国古典主义的成就与他的创作分不开。他主张所有的体裁都是平等, 其作品以体裁论, 在18世纪俄国文学中堪称丰富多彩。苏马罗科夫的重要成就是把法国戏剧的模式移植到俄国历史剧中, 曾被称为“北方拉辛”, 是俄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人, 一生创作了9部悲剧和12部喜剧, 其中悲剧成就较大。爱情与义务的冲突是他的悲剧特色, 结局常具有大团圆的意味, 代表作有《冒名为皇的德米特利》等。苏马罗科夫的讽刺作品在文学界也有很高的评价, 并且他的抒情诗在读者中流传广泛。在他创办的杂志《勤劳的密封》里, 苏马罗科夫对官僚阶级的腐败和农奴制的残酷进行过谴责。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是18世纪前半期俄国最重要的作家, 同时他又是著名的学者, 著名的莫斯科大学就是他主持创办的。罗蒙诺索夫在发展俄罗斯语言的方面具有重大贡献, 使文学语言贴近口语化, 并著有《修辞学》、《论俄文宗教书籍的益处》和《俄语语法》等著作。罗蒙诺索夫还是一位诗体改革家, 他所改革的诗体对俄国文学具有巨大地推动作用, 至今仍在沿用。罗蒙诺索夫在诗歌创作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其作品流传广泛, 强调爱国精神。罗蒙诺索夫的贡献巨大, 他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彼得大帝”。

四、意义及影响

俄国古典主义文学是欧洲古典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 从18世纪三十年代兴起, 并占据了俄国文学半个世纪的主导地位, 在欧洲文学史上享有一定的盛名。俄国古典主义文学虽然也为王权服务, 但它有别于法国古典主义的矫揉造作, 体现了俄罗斯的民族意识, 熔铸了俄罗斯坚韧的民族精神。

俄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出现推动了俄国文学的改革, 使俄国文学焕发了生机, 代表着俄国文学加入统一的欧洲文学的开始, 为后来的俄国文学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 俄国慢慢变成了世界上的文学大国。

参考文献

[1]郑体武.俄罗斯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23-27.

[2]曹靖华.俄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9-21.

[3]瞿秋白.俄国文学史及其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28-31.

俄国形式主义 篇8

关键词:列宁,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现实价值

《论粮食税》是列宁于1921年4月创作的, 当时的苏维埃俄国在经历了三年卫国战争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和方式。这篇著作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的重要篇章, 对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来看——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期,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我们坚强前行, 探索前进, 重温这部经典著作, 领会其精神要旨, 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同时还有着深厚的实践价值。

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性探索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创者, 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事实和农民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所造成的社会动荡不安, 进而结合苏维埃俄国的政治、经济新形势转向新经济政策, 开始探索另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论粮食税》中, 列宁对苏维埃俄国的基本国情、发展路径有了新的论述, 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

(一) 维护农民利益是列宁实行政策转变的立足点

沙皇俄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 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 小农经济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这时, 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社会主义得以建立, 保护好农民的利益, 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来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热情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在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内容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号召下, 农民的余粮和部分口粮征收, 并且, 征收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到1920年左右, 全国生活必需品更是极度匮乏, 加上严重的经济危机, 工人和农民普遍存在着不满情绪, 农民暴动不断发生。列宁充分意识到农民对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性, 如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延续, 必然威胁到苏维埃政权。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减轻农民的负担, 列宁转向了实行新经济政策, 实行粮食税, 并向党内持怀疑态度的保守派明确提出这项工作的开展要从农民抓起, 并且他把农民的地位提高到第一位, 认为谁要是不认为应该这样, 就等于主动将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拱手让人。由此可见, 列宁已经开始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 解决与农民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粮食产量迅速增加, 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历史发展也证明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符合苏维埃国情的正确抉择。虽然1921年农业因自然灾害而欠收, 但国家仍然征得1.62亿普特 (1普特=40俄磅≈16.38千克) 的粮食, 政府还通过商品价采购了0.6亿普特, 共获得粮食2.33亿普特, 实行粮食税第一年就有很大的起色。等时间行进至1921年年底的时候, 农民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列宁在讲话中也表示, 只有将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 才能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 建立市场, 将贸易自由摆在前面

在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初期, 列宁要求建立一个消灭商品经济、使全国居民加入统一领导下的消费公社, 国家对产品生产及分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性控制。可见, 列宁主张实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来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然而在经济十分落后的苏维埃俄国, 对各种产品按统一标准的计划分配只能加剧物资匮乏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商品生产趋于停滞。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逐步实施, 国家允许个体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自由支配多余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这些剩余的粮食和农产品中的大部分就会立即变为商品, 不可阻挡地涌入市场, 市场逐渐恢复了生机, 促进了贸易自由。此时, 列宁对贸易自由是持肯定态度的, 并对党内怀疑贸易自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否定新经济政策的人士指出, 可以通过粮食税来设法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形式纳入到社会主义体制之下, 列宁认为不可否认流转的重要性, 虽然流转是资本主义, 但它能够帮助提升小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也可以帮助社会主义制度对抗官僚主义作风。列宁已经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积极发展离不开商品市场经济, 只有充分利用其的纽带作用, 才能带动工业、农业活跃发展, 最终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利用资本主义,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转向新经济政策后,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必一定坚持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继而直接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思想。列宁表示,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必须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这个向社会化大生产过渡的“中间环节”。因此, 无产阶级要先把资本主义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 然后再把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成社会主义。

在《论粮食税》中, 列宁首先分析了将资本主义纳入到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可行性, 他指出:“与小私有者的 (小宗法式的和小资产阶级的) 自发势力比较, 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进步。”并分析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 包括租让制、合作制、租借制和代购代销制, 分别说明了它们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可以将国家经营不善的部分企业租让给本国资本家或租借给外国资本家来经营, 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国内资金、引进外资,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列宁主张实行对农民来说最容易接受的过渡形式就是合作制。工人阶级只要学会保卫国家秩序来反对小私有者的无政府性, 国家根据国家资本主义原则来整顿好全国性的大生产组织, 就能巩固好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

因此, 共产党员要善于向资产阶级学习, “多花点‘学费’并不可惜:为了学习要不惜破费, 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

(四) 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 反对官僚主义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列宁清醒地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给统治阶级带来的坏倾向, 即有些旧时期的地主、资产者或者有一定私心的人, 通过某种手段混到了共产党员的队伍里, 这些人很可能违背法纪, 做出恶行。列宁敏锐地发现党内的官僚主义习气不断增长, 并深刻分析了官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他指出:“这种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已经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正是为了反对工人的 (部分的也是为了反对农民的) 革命运动而需要官僚机构……我们这里官僚主义的经济根源是另外一种:小生产者的分散性和涣散性。”

尽管资本主义的弊端明显暴露, 列宁还是主张要大胆承认祸害的存在, 并坚决地同官僚主义作斗争。为此, 必须继续改善机关工作和清除其中的官僚主义, 把年轻有朝气的共产主义力量从地方提拔上来, 并且那些在机关工作的人员也需要多深入实际, 在各种实践中积累经验, 推动新经济政策的顺利实行。

二、《论粮食税》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论粮食税》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出的开创性探索, 尽管是针对当时俄国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理论阐述, 其后所进行的具体实践也带有俄国的特殊性, 但是其特殊性背后折射出来的普遍真理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立足于苏维埃俄国的客观现实, 从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首先, 列宁分析了政权上的社会主义性和经济上的过渡性, 他明确提出苏维埃政权有决心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而绝不是表明现存的经济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上,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而不是单纯的实行全民所有制, 在当时的俄国具体表现为五种经济成分。列宁主张贸易自由, 但并不是任由其随意发展, 而是要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 要将资本主义纳入到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中。

其次, 列宁结合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对社会主义阶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十月革命胜利后, 列宁试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时期, 忽视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有个过渡时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不利后果使列宁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有了新的认识, 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另外, 列宁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 认为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借助资本主义来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经济基础, 为此他还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指导下, 开创了一条符合俄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我们同样需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 立足本国国情, 客观地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辩证地吸收借鉴别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经验, 不搞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习总书记也高度重视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要求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以便更好地认识规律和更加能动地开展工作。

(二)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 党带领人民积极进取, 锐意进取, 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世界都看到的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创造了那么多的辉煌业绩, 创造了那么多的世界速度和奇迹,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当然, 泥沙俱下, 与成绩伴随而来的还有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猜忌、诽谤和仇视,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污蔑为一种“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其实, 要想更好地驳倒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从列宁那里找到合理的解释。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期, 一些保守派认为新的政策是放弃十月革命成果, 走资本主义道路。对此, 列宁多次在不同场合进行了反复的说明和解释, 他认为苏维埃俄国在多年战争的摧残下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 它需要用“拐杖”即资本主义来帮扶, 走过一段道路, 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扶持, 并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其活动都在社会主义制度限制规定的范围内, 只要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社会主义就有保障。同样我国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其运行过程中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无论在生产关系还是在上层建筑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是不同的, 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既突破了传统的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 又不同于私有制基础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之所以有不同的声音来质疑中国道路, 是因为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相对不发达, 所有制不完善。因此, 我们应该坚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毋庸置疑的。

(三) 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政策引导

列宁十分重视政策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说明了布尔什维克党清醒地意识到俄国的现实情况, 并且必须改变现行政策。社会主义建设要靠正确政策的引导, 这个真理不仅被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的发展所证明, 也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事实所证明。在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 我国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 农业改造完成, 同时激发出广大农村人口的生产积极性。在1958年由于错误的经济政策, 导致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了极大挫折。在1966年之后的十年里, 极左的作风盛行, 用专政的办法发展农业, 使经济遭到了致命性的摧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中央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深化改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 什么时候我们党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 我国的经济就能得到发展, 社会就能稳定, 反之, 社会发展就会停滞甚至倒退。那么如何制定政策呢?对此列宁提出的是从千百万人着眼, 也就是以最广泛群众的视角来制定政策, 这样才能实事求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被人们视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判断标准,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策制定、修改也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一切从实际出发。

(四)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深入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有很大的相通之处。第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苏维埃俄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恢复被战争严重摧残的经济, 改善农民生活, 虽然列宁没有明确提出苏俄经济发展目标, 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现在社会主义的中国, 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最初目的与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一致的。第二, 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提出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 将国内部分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 以便提高经济活力, 引进外资。该主张与中国新时期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手段实质上是相同的。第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列宁在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对国家的法治建设问题也一直十分重视, 其一系列观点, 比如就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的论述, 以及有关于社会主义立法的原则及严格法律监督、加强司法队伍建设等问题, 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四, 全面从严治党。列宁主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作为党员, 尤其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以律己, 严格遵章守纪, 时刻将自己置于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中, 不得有任何特权思想, 杜绝以权谋私、违法犯罪, 若有违犯, 予以严惩。“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与时俱进的新创造, 必须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三、结语

《论粮食税》展现了列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开创性地分析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其中的一系列思想论述, 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同时对于现实也具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在当前中国深入推进“四个全面”,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大背景下, 重温《论粮食税》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继续开展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列宁专题文集 (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列宁全集 (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上一篇:结构频率下一篇:专业体系、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