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词审美教学

2024-08-23

高中诗词审美教学(精选十篇)

高中诗词审美教学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意趣,审美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强调高中语文的诗词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诗词的审美教学,实现语文的美育。因此,诗词教学要抛开机械化的技能训练,真正从诗词本身的意趣出发,发乎情,忠于审美教学,使学生徜徉于诗海,陶冶情操,建造丰富的精神家园。

一、诵读诗词经典,营造浓厚的诗学氛围

诗词作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恰当地诵读诗词能够使读者走近诗人,感受到诗词的意境之美。因此学生学习诗词时,诵读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与情感体验和语言积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诵读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诗词的语言魅力。那么,诵读诗词作为品诗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诗词审美的开端,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读出兴味,读出意趣呢?

就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用生动的笔触、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蜀道的山林之高,流水之急,绝壁连峰之险,其宏伟的气象,阔大的境界,令人叹为观止。因此,在诵读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诗中词句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读出豪迈的气势。尤其是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贯穿始终,且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模式,诗中诗人三叹“蜀道难”,在诵读时,学生可以逐渐加重语调,注意停顿,抑扬顿挫,三叹就是作者三次的情感变化。最后,学生在诵读时通过自己语调的变化,便能在自然的情形下体会到作者情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诵读诗词实际上是读者与诗人与诗词作品的一次对话,通过诗词韵律、语音、语调的变化,突显语言的魅力,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巧用联想揣意境,感悟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歌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以凝练的语言所创造出来的意境美。意境是诗人通过诗歌中的景、情以及环境构建出来的,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的,能够引发人想象的境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赏析诗歌中精妙的表现手法,更要引导学生走进诗人营造的意境,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利用联想和想象,将文字转化为画面,走近诗人,体会诗歌意境的美。

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这首长篇乐府诗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弹琴技艺和悲惨身世,揭露了封建官僚社会的腐败,民不聊生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深切的同情,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诗中最精彩的就是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一段:“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描绘了琵琶女欲语还休的复杂心理;“弦弦掩抑、低眉信手、间关莺语、幽咽泉流”从丝丝弦弦的琴声中,似乎让人听到了琵琶女的哀怨与忧愁;“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声,却声声入耳,琵琶女的琴音给诗人带来愁绪,亦引起了读者的无限遐想;“东川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仿佛今晚的月色与江水都被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不幸的身世所打动。诗人有心用生动的语言打造一场视听盛宴,月色茫茫,江水波澜不惊,琴声四溢,流进了听曲人的心里,亦流进了读者的心中。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感受时间,让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情随文动,自然地就与诗人产生了情感共鸣,沉醉在诗歌的艺术魅力之中。

意境之美在于情、景、境三者的交融,学生在运用联想揣摩意境的同时,就是在走进诗歌,走近诗人,得到诗意的熏陶。

三、引导学生改诗,创造独特的审美体验

诗歌往往以其独特的想象力,精妙的创造力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展现魅力,让世人赞不绝口。古人写诗爱好题字、炼字,往往一个字就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这个字我们称之为“诗眼”。因此,有的教师认为诗歌的每个字是不可变更的。但是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我们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诗歌个别字词的增、删或是改造,通过对比研讨,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中特定词语的理解,学生是否也可以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呢?

以《山村咏怀》为例,这虽然是小学课本的诗歌,但是在不同教学阶段,其教学目标也是有所差异的,这里我们以高中教学目标的标准重新解读这首诗。首先,教师在讲授前需要介绍其作者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字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之为百源先生,他少时博览群书,自学成才,是一位客观唯心的哲学家,他认为:“太极生出天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静之极则刚生焉。”从他客观唯心的观点来看诗中的意象“烟村、亭台、花”等,就会产生一种静态美的感受。再来改诗,每句诗加两字,“乘风一去二三里,但见烟村四五家。山间亭台六七座,溪畔八九十枝花”。如此添加,使这首诗别有一番风味。诗歌的美亦在学生独特体验的美,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古诗词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2

兴宁市黄槐中学

曾新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选录了许多经典名篇,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无一不是精辟之作。这些名篇佳作,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世界、深邃幽远的意境,能使学生产生无限遐想,获得美的享受。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经典诗词这一文化载体,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经笔者多年的探索发现,将音乐、舞蹈、绘画等美学形式与诗词教学灵活地结合在一起,能好更地发挥古诗词的美育功效。

一、吟咏诵唱,体会音乐美

古诗词特别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明白其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停连、韵律的悠扬。因为押韵能形成声音的回环往复,产生复沓美;声调的平仄搭配,以及双声、叠韵、叠字、叠句也能使得其更具和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应注意朗读指导:

首先教会学生揣摩朗读节奏:从形式上看,四言的古诗词常采用二、二节奏;五言的常采用二、三节奏或二、二、一节奏;六言的常采用二、二、二节奏;七言的常采用二、二、三节奏或二、二、二、一节奏,这是按音节单位来划分的,例如,四言句为两个音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句为3个音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七言句为4个音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等。现在,我们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无定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词的朗读节奏比较灵活,所以要灵活处理,才会有更好的朗读效果。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引导学生正确诵读古诗词,实际上就是引导他们理解古诗词的特殊音律和内涵。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音乐美,也能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其次,在揣摩节奏的基础上,应分析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同时,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查找诗词创作的背景,体味诗人的情感起伏。这样,就能读出诗词的不同韵味。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来铿锵有力;如李煜的《虞美人》读来哀婉、悲慨;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读来豪气冲天、气壮山河等。我们甚至可以将舞蹈、歌曲等结合起来表演,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的教学中,与邓丽君唱的《虞美人》,王菲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结合起来进行。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乐在其中,觉得很享受。古诗词的教学,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叩击他们的心灵,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的效果。

二、读诗作画,享受画面美

人们常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一个并不怎么被人注意或早已习以为常的景象,一旦通过画家或诗人的笔墨再现时,往往令人惊叹和神往。如倪瓒的山水画,有的只不过是几处疏林,三两处平坡;米芾的烟雨图,也无非是树林拱卫的几处山头而已。然而,画家们正是通过他们的细心观察、挖掘和精心裁剪,才使人们发现并感受到平远开阔,或烟雨濛濛之美景。

诗亦然。一个平淡无奇的野店,一旦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早行》)的佳句再现出来,就使读者进入一种寂寥而又清新的意境。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学生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模糊的。

教师可以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教学时,教师可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那“绿树”、“青山”、“村舍”、“场圃”以简笔画勾勒出来,便能构成一幅简单明了而又意蕴丰富的山野村舍风景画。又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将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寥寥几笔便可勾勒出一幅奇特壮丽而迷人的塞外风光图。

三、启发想象,领悟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历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往往只截取几个最感人的情景或景物,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词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如教学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时,在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启发学生结合山水画的意境进行想象: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黄鹂在啼鸣;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享受到恬淡幽静的意境。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把“天”和“月”都人格化,既问天,又问月。教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会进入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

四、仔细咀嚼,品味情感美

中国每位伟大的诗人,他们都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写诗,并终生追寻。从《诗经》开始,就有一个传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你内心之中要有真正的感动,才会通

过诗句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可结合作者的生活、写作背景进行品悟。

如教学《饮酒》(结庐在人境),让学生了解陶渊明生平,清楚他是“吾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而辞官。当学生吟诵、咀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时就能理解诗人不像一般的隐士标榜“出世”。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在于他无求名逐利之心。正所谓“心静,境自静”。作者曾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也特别喜爱傲霜的菊花。所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诗人在东篱旁盛开的菊花丛中劳作,无意中望见那郁郁葱葱的庐山。此时,夕阳西下,飞鸟投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面对着这一自然和谐的景象,诗人不禁心旷神怡,若有所悟,其间的意趣,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南山的人和那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学生在这样细细的品味之中,不知不觉就会与诗人产生心灵共鸣,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又如:教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很容易联想到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会联想到秋思之祖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样反复吟诵,不断咀嚼,学生会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辞别京师,骑马东去,要回到远在天涯的家乡时,一路上极为矛盾复杂的心情。

由此可见,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仔细咀嚼诗歌内容,通过审美体验,从而真正体悟诗人的情感。

美在,古诗词中无处不在。审美教育能使语文古诗词教学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清新优美,鸢飞鱼跃般的生动活泼,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诗词的美育功效,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古诗词教学

高中诗词审美教学 篇3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传承下来大量的优秀诗歌,承担着净化和美化人们的精神之使命,并启迪以真理。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诗歌。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而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他们使之接受诗歌的审美与情感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情感修养,为学生创设桥梁,一起走入作者情感世界

“动乎情,明以理。”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冷漠无情,语言乏味,就不能让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首先就要培养自己的情感。与此同时,必须贴近作者思想,深刻挖掘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而后,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融于教学之中,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和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也是相辅相成的。

大教育家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正是这种真诚无私的爱,使孔子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尊敬,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提高了,自己成为情感丰富的人,教师的言行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情感的内心世界。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入情”了,兴趣也就来了。

二、营造声情并茂的朗读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朗诵是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梁实秋说:“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放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也是朗诵。”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以情感人是诗歌的特点,因此,诗歌朗诵要求情感真挚,要求通过轻重缓急的节奏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变化。

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教师在指导学生在“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的“美读”中,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知理解。

如,《蜀道难》这首诗中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主旨句三次出现,朗读节奏的把握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首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指导学生在“蜀道之难”处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第二次主旨句出现:“问君西游何时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指导学生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第三次主旨句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指导学生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当学生能够用或激昂或低沉,或急促或缓慢的声调来诵读诗歌,他们定然在心中有了属于自我的对诗歌的个性化的情感解读。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味诗歌语言,反复揣摩意象,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领会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艺术的任务是创造意象。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诗歌往往以精练的语言,创造出鲜明、独特、内涵深远的意境,去反映生活,感染读者。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也是诗歌美学中非常重要和基本的审美范畴。情、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从而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我们如何领会中国诗歌的艺术魅力,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反复揣摩意象,品味语言,才能走近作者,感受中国诗歌的艺术魅力。

如,《琵琶行》这篇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代表作。通过诵读后,他们大多能从找出写景的句子。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对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不自觉中学生就进入审美的第二环节(展开想象)中来。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人选取了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这些意象,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别时茫茫江浸月”,景中含情。茫茫江水,茫茫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情感的共鸣又驱使学生再次创造,在不断丰满形象的过程中,作品产生出强烈的美感,作品人物就折射出一种启真冶性的美感。

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

四、加强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多媒体教学带领学生走入一个有声有形、色彩绚丽的诗歌世界,使学生体验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意境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当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现代化的校园网,为我们的语文诗歌教学的创设情境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设置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将音乐、画面、图像等有机、艺术地融为一体,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体验与感受,如果借助音乐(配乐),让音乐的旋律将打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联系诗歌内容,创作幻灯片,将学生带入了诗意盎然的文学境界,使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学习,也是思想教育、审美情感熏陶的过程。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中做到声画同步、视听一体,使我们身临其境,领悟到诗歌的韵味、情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

朱光潜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此诗歌教学作为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所承担的审美情感的教育重责,真是责无旁贷啊!

高中诗词审美教学 篇4

一、反复吟诵, 涵咏品味, 感受语言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吟诵中, 才能深刻感受诗的韵味、领悟诗的意境, 把握诗的情感, 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古典诗词的语言美首先体现在炼字遣词造句上。古人作诗讲究炼字造句, 字字珠玑。在开展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鉴赏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根据诗词特点, 比较辨析、揣摩推敲, 从而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性和凝练性, 感受语言美, 进而把握诗的意蕴。比如, 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 一字一泪, 满纸呜咽,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等叠词和 “将息”、“怎生”、“次第”、“了得”双声词的巧妙运用, 渲染了浓浓的愁情, 传达出了一种不尽的意味, 如泣如诉, 感人至深。

其次, 古典诗词的语言美还体现在音画合一上。例如, 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柳永《雨霖铃》中的“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等, 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均极富画面美, 使古诗词教学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驰骋想象, 神思飞扬, 把握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艺术境界, 渗透着作者细腻而丰厚的情思, 能诱发读者无限的想象与深入的思索。古诗词中美的意境往往能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启迪, 进而升华学生的情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国古典诗歌创作讲究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往往将能表达自己情思的意象组合成优美隽永的意境。例如, 柳永《雨霖铃》一文, 词人借助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杨柳、暮霭等一系列的意象营造了一个悲苦凄切冷清的意境, 层层铺叙, 情景交融, 以千种风情衬尽了羁旅愁苦, 人间别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古诗词的情景美, 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遇其事, 如闻见声, 进而感受形象内蕴, 把握诗意, 体悟诗情, 领略诗歌魅力。

三、挖掘内涵, 把握意蕴, 领悟思想美

古典诗词作为古典文学长廊中的艺术精华, 往往渗透着诗人浓厚的深思和寄意, 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 意蕴深远, 情思隽永。比如, 苏轼 《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一词, 作者借古抒怀, 雄浑苍凉, 笔力遒劲, 境界宏阔, 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 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巧妙地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 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 表现了作者豪迈奋发的意气、旷达的胸襟以及进取的精神。又如, 李白《蜀道难》一诗, 诗人袭用乐府古题, 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以及神话传说, 言蜀道之险, 咏叹意味尤浓, 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愿望和对国事的忧思关切之情。再如, 欧阳修《秋声赋》, 以悲切凄凉的“有声之秋”起笔, 以“无声之秋”贯穿全文, 应和着悲欣交集的人生, 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的深沉感慨, 借此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 怨天尤人, 而应自我反省。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审美鉴赏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词的内涵, 把握深刻意蕴, 进而领悟古诗词的思想美和哲理美。

总之, 古典诗词之美, 美在多个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 涵咏品味, 感受语言美;鼓励学生驰骋想象, 神思飞扬, 把握意境美;启发学生挖掘内涵, 把握意蕴, 领悟思想美, 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发掘和探究古诗词之美, 让学生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接受审美教育, 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本文将从反复吟诵, 涵咏品味, 感受语言美;驰骋想象, 神思飞扬, 把握意境美;挖掘内涵, 把握意蕴, 领悟思想美三个方面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审美鉴赏

参考文献

[1]张琼.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张继辉.论古典诗词教学中意义的建构[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5.

[3]王桂香.中学诗词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高中诗词审美教学 篇5

如何在借助美学视角,培养小学生对古诗词阅读的审美心境,对其今后学习古诗词至关重要。审美心境,主要指的是主体意识在完成欣赏古诗词作品时所获得的一种持续性的精神、情绪状态,可使意识主体的心理情绪、审美知觉等受到影响,进而更深刻地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因此,教师只有把握古诗词教学基调,并根据其创设适宜的学习氛围,才能促使学生拥有阅读古诗词的审美心境,激发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以及投入感。

一、以别致导入为培养审美心境铺垫

培养审美心境是一个较为漫长且复杂的“工程”,它的竣工与否、质量如何都取决于教师这个“建筑者”的引导。一般而言,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导入环节是学生审美心境培养的初始工序。课堂导入是拉开整个课堂活动的序幕,影响着整个课堂完成的质量,奠定所有教学过程的情感基调,因而若是能运用别具一格、有声有色的导入形式来展开教学活动,就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课堂的动力。

教师可以在了解小学生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别致的导入,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进而为学生审美心境的培养奠定情感基础。以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古诗词三首》为例,由于这三首古诗词中有两首为古诗,一首为词,又都是用来描绘童趣之事的,因而教师可以将其导入部分设定为“童年”。例如采用话语交谈的方式:“有人说一支支优美的旋律是童年的乐章,有人说一幅幅灵动的画景是童年的景象,而我却要说,一首首别样的诗词是童年的模样,只有用心去欣赏,才能读出歌的动听,读出画的美感,读出故事的美好,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去看看,是否童年就是一首首诗词。”既简单地点明了主题,又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以语言示范促进情感体会的交流

教师的教学智慧在于教学中如何将文本情感以及个人体会传达给学生,并带动学生在体会交流的情感基础上主动抒发自我的情感体会,从而增加个人对文本的独特体会,而这也正是古诗词授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要想促使情感达到交流状态,首先要借助于语言的示范。

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为例,由于该诗是诗人用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因而其整体的情感基调为伤感、惆怅以及深沉。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应先把握好自我的情感基调,然后再通过用自己的语言情感、语言塑造来牵引、带动学生的情感,进而促使师生之间的情感达到同一层面,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进入与古诗、与诗人相契合的心境中。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把握住古诗中表达情感的字词,例如“独”与“异”,“独”字表达了诗人独自在外的场景,而“异”字更是表达了诗人与亲人人地两疏的情形与伤感的情感。通过字词的情感把控,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整首古诗的情感基调,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

三、以指导朗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的起点与基本功,对其审美心境的塑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对陌生事物的了解、鉴赏,首先来自于其对这一事物感性、形象的直观感受与认知,而古诗词的感性面就是其语言符号的结构,因而认知其语言符号的结果就是对其感知的开始。古诗词的语言向来都是经过推敲、精简而组成,具有声韵和谐、节奏清晰的特点,非常适于小学生的认知特征。要想激发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兴趣,主要看教师对其良好学习、朗读氛围的塑造。

朗读之所以可贵,主要在于其具有将古诗词无声的表达转变为有声,将诗人的静止情感转变为动态情感,并借助读者之口宣泄情感的作用。因而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古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表达,进而受到熏陶,提高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以《独坐敬亭山》为例,该诗虽然表面上写到诗人独游敬亭山的情趣,但是其深含之意却是表达自身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等情感,敬亭山的静景正好是诗人的.写照,因此其语言节奏较为缓慢,犹如表达自我孤寂之感后的轻松。在学生的朗读中,教师先要指导学生把握其基本的情感基调,然后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再通过节奏、神韵等方面的指导来营造朗读的氛围和审美的氛围,进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投入,使学生融入到作品的情境里,并将其欣赏、学习的认识层面转化到心境上来。

四、以音乐引入激发个人阅读情绪

古诗词的句读之间之所以一直存在着节奏感、音律感,主要在于其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与曲调的结合。教师可以借助古诗词的这一特性,在古诗词的教学课堂上引入适宜的音乐,增加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把握,营造学习古诗词的氛围,极大程度上改变传统课程中枯燥、沉闷的学习氛围。

古诗词学习的配乐大多可以根据其内容进行选择,例如激昂、悲愤、伤感、幽静、急切、欢快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学生的情感基调,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进而持续将情绪状态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完成审美心境的确立。

以《黄鹤楼送别》一课为例,这首诗主要渲染的是离别的情感,情感基调基本上为悲伤、不舍、落寞等,因此教师可以选用类似曲调的音乐,或是以离别为基调却更积极乐观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音乐。例如先播放《别亦难》,想象着在杨柳依依、江水东流的情景中,二人泛舟诉别,悠悠离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离别的浓郁之情弥漫在整个教室里。然后可以再播放《相知相守》,因为“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离别虽在所难免,但是“我们”相知相守着这份情感也不失为另一种情感的升华,这样就使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中起伏,深刻体会古诗的情境。

五、以精彩图片刺激想象思维的展开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诗与画的奇妙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古诗词的另一美妙特点,即画面感很强。诗与画在结合中相得益彰,不仅可以增加古诗词的美感,而且也使画面增加了些许诗意。古诗词就是一幅幅图画的真实写照,字里行间可以为人们展现出真实的画面感。同时,图画也可以成为诗词的描绘与写照。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课堂中增加些许精彩的图片,可以促进学生对诗词文本的理解,不仅便于理解基本内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6

一、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感知美

学生阅读诗词,往往只看到诗词华丽的词藻、和谐的音韵、鲜明的形象等外在的美,而看不到其内在的妙处。因此,在教学上,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使学生能“入乎其内”。通过语言的媒介与作品的外部形式,沿波探源,逐步对诗词内容的美有所感知和认识。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全诗的诗眼,在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时,我扣住诗词本身的词语,启发学生想象、理解诗句的美,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有同学说山的重重叠叠,水的弯弯曲曲,勾勒了一个青山叠翠、绿水环绕的艺术天地;有同学说“疑”字给这种千岩万转、曲水回流的境界增添了真实感;有同学说“又”字写出了诗人出乎意料的惊喜;还有同学说“暗”修饰柳,“明”修饰花,明暗相映、色彩艳丽,点染出绿柳婀娜、山花烂漫的山村景色的特征。扣住这些关键词语来把握全诗,学生就不难理解诗的内容了。

2、使学生抓住诗的美的意象。诗歌的本质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感性、美丽的形象,这就是诗的意象。意象既不是“物”本身,也不是诗人单纯某种情绪的表达,而是诗人感于外物,再与情感交融渗透的产物。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诗人把自己思念祖国大陆的感情化为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课堂上学生围绕“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大陆别”四个画面充分发挥想象,描述四种场景,在此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这首诗的主题,同时审美的情趣也得到了提高。

3、要使学生进入审美的理性阶段,还必须引导学生“出乎其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作者在慷慨激越的感情之中又有着“人生如梦”的感慨。只有指导学生出乎其外,浮出水面,用一分为二的观念去认识、鉴别,才能让学生明白苏轼的“人生如梦”是封建文人在失意时对人生所采取的消极态度。只有让学生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才能让学生真正认清什么是美、丑,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二、改革教学形式,指导学生评价、鉴赏美

1、巧用图形,帮助学生加深对美的理解。李白的《行路难》一诗虽只有十二句,八十二个字,但写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如果用传统的教法,逐字逐句地讲解分析,非但起不到诗歌教学的审美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如何让学生轻松把握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完整地理解全诗蕴涵的丰富内容?有位老师提示学生用起伏的曲线喻诗人起伏的感情变化,并在曲线的顶端标出几个点作为诗人感情的落脚点。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小组的协作下较快地画出了示意图。教者让学生对照示意图按诗人感情的发展逐一讲解。教室里再次出现活跃的场面:

生一:“金撙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欢乐的宴会,丰盛的酒席,这对“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来说是多么快乐的时刻啊!此时感情处于顶峰。

生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面对高朋满座、盛情难却的宴席,联想到自己不得志的现实遭遇,李白苦闷抑郁,禁不住停下筷子放下酒杯,黯然神伤。此时感情处于低谷。

生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联想到姜太公,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大有作为,感情又一次高涨了。

生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毕竟现实是残酷的,诗人倍感人生道路的艰难。情绪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又一次低落。

生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甘沉沦的诗人最后还是摆脱了内心的彷徨唱出了充满信心的强音。

这时有同学提问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的情绪该如何理解?学生议论纷纷,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明确了答案:表面写行路难,实际写人生道路的艰难,极言诗人怀才不遇的痛苦,感情继上一句再次下滑,跌到最低谷。

至此,一条标着六个点的曲线出现在黑板上,这幅示意图把全诗的感情变化表现得一目了然,学生也深刻领会了诗的内容和感情。

2、运用比较法,启迪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比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比较,可以是不同作家的作品比较,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作品比较等等。如李白的《行路难》与《宣州谢兆楼饯别书叔云》比较,学生从中可以领会到李白诗歌强烈的跳跃式的风格。如送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友人的留恋与牵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是对恋人的缠绵与不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则胸襟开阔意气豪迈。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

总之,对诗词的审美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值得我们探讨,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论高中生诗词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篇7

中国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曾说过“诗词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妙”,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吸引着从古至今无数的学者去研究学习它,作为高中生掌握最基本的诗词鉴赏技巧,拥有一定的诗词审美能力是这个时代所要求的。无论是从学习中华优美的文化传统角度还是从培养我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的层面而言,对古诗词的学习及鉴赏是最佳的方式,通过对古诗词的不断学习去感受其中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去领悟中华古典文学的丰富内涵底蕴,提升我们高中生的欣赏水准以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意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准确鉴赏诗词,提升诗词审美能力呢?任何诗词都存在自己的意境,诗(词)人往往是在一定的情与景中进行创作,要准确的把握诗(词)人的所要表达的情感就必须明确诗词的意境。准确把握诗词意境,更好的鉴赏诗词提升诗词审美能力需要拥有正确的审美方式,通过正确的审美方式才能更好的欣赏诗词,陶冶我们的情操。通过正确的学习及鉴赏的方法来逐步提高我们对诗词的鉴赏审美能力,建立起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明确古诗词意境分类

诗词本身是通过诗(词)句来表达诗(词)人的情感,但往往情感没有直接表达出来,更多的是寄情于景,通过情景交融,似空而实,优柔善入的手法表达情感,古诗(词)人们非常注重在文学意象中创造“意”与“想”,通过它们的有机结合,创造出“情在景中,景中含情”的审美意象,以达到意象中升华出境界的效果,这既是意境。

明确诗词意境分类,把握诗词情感基调方能体会诗人所处之景,传达之情。在无数古诗词作品中,拥有雄壮阳刚类意境的作品不尽其数,它们或激情高昂,或豪放热情,或坚毅深沉,或悲愤刚劲。曹操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诗句就营造出雄奇阔大的意境,这是这类意境的典型代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同样能作典型之作,此类诗词写景雄奇壮美,气势磅礴,诗(词)人书法的情感更是奔腾震荡,慷慨激昂。除此之外亦有旷达开朗之境的诗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将景色描绘的飘逸脱俗,虚虚实实,把情感表现的自然开朗,舒缓绵长。苍凉悲壮之境的诗词则在于写景辽远苍茫,抒情慷慨悲凉,豪迈雄健。同时,与此相对应的内敛阴柔之境也是诗(词)人喜欢创作的一种方式,它们或浓艳瑰丽,或淡薄静谧,或清新素雅,或凄冷寒凉。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将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远尘避世的淡薄情绪清晰可见。古诗词的意境非常之多,要想准确的把握还需要平日里多多积累,一代人或同一环境之下有着相似际遇的诗(词)人所创建的意象意境相似,通过广泛积累,遇到类似风格的诗词就可以准确的把握诗(词)人所创建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揣摩诗(词)人所抒发的情感。

三、把握诗词鉴赏审美方式

对于不同的艺术作品有着不同的审美方式。书法、画作讲究的是视觉审美;歌曲音乐讲究的是听觉审美,不同的审美方式去看待同一作品也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同样,对于诗词鉴赏拥有其独特的审美方式。古诗(词)人遇到大好江山,良辰美景便喜欢吟诗作赋,这说明诗词是美的载体,不同的美会有不同形式的载体,我们看待这份美时要把握正确的审美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带诗词歌赋中的良辰美景。鉴赏诗词的审美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理性审美、比较审美以及想象审美三种,其中,灵活级充分运用想象审美是提高我们高中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最有效及最重要的方式。在诗词的鉴赏之中理性参透与比较都是审美的辅助方式,充分调动我们的想象与联想才能获得审美的本质。

(一)诗词鉴赏之理性审美

诗词都是应时而生,其创作都存在一个大的时代与环境背景,通过对诗词背景知识的积淀,了解诗(词)人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创作时的思想发展脉络,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从而理解诗(词)句所展现的理性与形象之美,这便是诗词鉴赏中的理性之美。诗词鉴赏是以诗(词)句为载体的一种感受与体验,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汲取它有益的内容与精神来丰富我们的思维,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在进行诗词鉴赏时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环境,政治背景。对于杜甫的“迂”,陶渊明的“隐”,李白的“飘逸”如不放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我们可能只会看到他们的“个性美”,对于他们在个性挣扎或反叛中展现的“人格美”是无法参透的。当然理性的渗透可以通过同一诗(词)人的不同作品,因为他们在同一时期同一环境的创作所展现的意象,抒发的情感都大同小异。通过理性审美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有效的把握诗词的主旨及诗(词)人的自我形象。

(二)诗词鉴赏之比较审美

我们在进行诗词鉴赏时常常会将两到三首诗词进行比较鉴赏,这也是一种提升诗词鉴赏审美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对诗(词)人与诗(词)人、诗(词)与诗(词)之间的比较鉴赏,使我们对诗词的理解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这便是比较审美。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与蒋捷的《虞美人》,虽然两者创作不在同一时代,但它们都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来抒发各自内心的愁苦之情,《乡愁》通过不同的意象来表达乡愁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虞美人》则通过在不同时间里的相同意象“听雨”来感叹世事变迁、人世蹉跎。不同作品不同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有相同之美,亦有相异之情。通过比较审美的方式能够将我们对诗词的认识从感性阶段提升到理性阶段,深刻体会诗词之美。

(三)诗词鉴赏之想象审美

想象审美是诗词鉴赏中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方式。由于我们无法身处诗(词)人所处之境,我们也就无法看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那么通过想象来体验与再创造诗词的美。诗词有浅显易懂亦有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作品,蕴含在诗词中的想象也不少,因为想象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诗(词)人所要表达的意象也寄予他们丰富的想象之中。在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很多同学(包括笔者)在鉴赏诗词时会下意识逐字逐句的去翻译,对诗词形象刻板的摹写与简单的接受,这样就无法体会到诗(词)人赋予诗词的想象之美。我们需要认识作者所创建的形象与意境,不脱离文字也不过分拘泥于文字,想象诗(词)句所描绘的画面、音响,充分感受富有魅力的艺术形象,领会诗(词)人或悲或喜,或热情奔放或优柔婉约之情。

四、提升诗词鉴赏审美能力

明确了诗词意境的分类,把握了诗词鉴赏的审美方式就需要将它们运用到实际鉴赏过程之中。

(一)多读多背,体会诗词韵律之美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培养诗词审美能力上这是最有效的方法。诗词有其独特的韵律之美,这种美只有放声朗诵出来才会体会出其节奏感、抑扬顿挫的音律美。古诗、律诗与绝句大多分为四言、五言及七言,不同的诗词读起来的气势不同,例如只要放声朗诵曹操的《短歌行》便体会感受到其气势磅礴,读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会感受到有乐律在跳动。所以在很多诗词中,通过朗诵便能体会出诗词的美妙之处。

(二)注重积淀,提升诗词文化底蕴

古诗词的形式及风格数不胜数,不同诗人所作作品也会大相径庭,那么,唯有注重平时积累,掌握常见意象、典故及诗词题材才能提升诗词文化底蕴,提升诗词鉴赏审美能力。诗词中许多意象与典故都被诗(词)人反复使用,这些意象与典故所表达的含义都大同小异,那么,在鉴赏不同的诗词时遇到相同的意象及典故可以尝试用普遍认可的含义去解析诗词,可能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对于考试而言,我们需要多多积累不同的诗词测试题材,通过明确诗词题材之后,进行“对症下药”,以达到最佳的鉴赏效果,逐步提升我们的诗词审美能力。

(三)咬文嚼字,品味诗词艺术效果

诗词的特点之一便是短小精悍,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够将一个气势恢宏的场面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古诗词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原因。我们在鉴赏诗词时应懂得如何去“咬文嚼字”,通过咀嚼语言,把握诗词关键字,从而品味诗词的艺术性。

(四)情感升华,提升审美感受力

在鉴赏诗词时,需要我们融入诗(词)人所营造之境,塑造之情,如此便能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升华,真正体会诗(词)人所感。每一篇诗词都寄托着作者对所处之境所处之时而发出的感慨,对情感的分析是通向作者内心之门,透过语言看本质,在带来美好体验的同时促进了我们的审美感受力。

五、总结

对诗词鉴赏审美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正所谓“路曼曼其修远兮”,只有把握正确的鉴赏方法,注重平时的积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发挥思维想象力,从根本上提升诗词审美能力。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从更加广阔的视野去欣赏体会古典诗词带来的芬芳魅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短小而精悍的语言以及节奏鲜明的韵律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和诗(词)人的情怀。通过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分类,探讨诗词鉴赏审美方式,用可实施性较强的方式来帮助高中生提升诗词鉴赏审美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古诗词,鉴赏,审美,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晏丹.领略诗歌中的“无言之美”[J].中学语文,2013,Z1:111-112.

营造审美心境,提升古诗词教学实效 篇8

一、导入别致铺垫心境

审美心境的培植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工程。它的完美竣工取决于心理诱导的深入。一般说来,设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心境的第一步工序。导入既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授课的基调所在。如果能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别致新颖的形式展开教学,就能唤起学生主动进入课堂情景的激情与动力。

教师要努力把学生导入古诗词的文本之中,借助想象、体验和感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适当营造审美氛围。具体做法可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有下面几种:谈话;猜谜语;讲故事;音乐渲染;诵读旧作,导入新作;感性话题导入;抒情语言导入,寓氛围营造于阅读环节中,可直接朗读课文或听录音朗诵,也可把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艺术化。上述方式更可以进行综合运用。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古诗词三首》,由于选取的两首古诗与一首词都是描写童年童趣的生动画面,因此教师在教学导入时便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可这样引导:“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试试。”这样就可以简洁明了地进入课文的主题,同时又营造了一个以童年为背景的如诗如画的阅读心境。

又如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教师也可以这样导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还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由此,从已学过的与“月”有关的诗词导入,通过对古诗词的回顾,教师继续用抒情的语言叙述道:“是呀,从古到今,提到月亮,总是能让人情不自禁地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从而营造一种淡淡的思乡情感,引导学生渐渐贴近作者的心声,以营造一种与本课古诗相协调的审美心境。

二、语言示范传递情感

教师的智慧就在于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体验这种情感时产生属于自己的更加独特的情感。这就是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而感情的传达,首先要借助的便是语言。

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语言情感基调。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维在十七岁时所作,先是写了诗人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后两句则是写想象中的家人在思念自己,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苦,特别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千古名句,贴切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教师在教学时语言的表述也应透露出微微的惆怅与伤感,基调要深沉,通过自己的动情来引起学生的动情,以进入一个与古诗相契合的审美心境。在讲到“独在异乡为异客”这一句时,对一个“独”字与两个“异”字就要稍微加重语音,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形与诗人当时的情感表达出来,并将这种寂寞的心情传达给学生,很自然地为下面理解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在讲到“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时,应特别留意“倍”字,它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所以在读时语气应该微扬并拉长此字的吐音,以强调诗人的思念之深。

三、朗读指导营造氛围

朗读对营造审美心境有着十分特殊的作用。人们对事物的鉴赏总是从对事物的感性直观开始的,而对一首古诗词,首先是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由于古诗词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青少年儿童的认知特征。学生在朗读时更能激起审美欲望,因而朗读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古诗词审美心境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朗读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它把古诗词的无声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把诗人静止的感情变成了朗读者与古诗词文本之间一个动态的情感交流,并借由朗读者将这种感情宣泄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诵读把学生潜移默化地带到了古诗词的文本情境之中,让学生毫无障碍地接受了古诗词内容的感染熏陶。

小学生对于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特别喜欢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背诵古诗词。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朗读时兴趣很高,发音标准,也能比较正确地运用语言技巧,可他们的诵读却总是少了那么一点神韵,无法让人动情。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音标准度,加强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如《独坐敬亭山》一诗是诗人李白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此诗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知己一般的轻松感。这样,通过朗读,营造氛围,可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尽快融入作品的情境中。在朗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快进入对作品的审美感知状态,除了正确指导学生朗读外,还要求教师善于营造浓郁的审美氛围,由此引导学生形成审美心理意象,并使之逐渐转化为较为稳定的审美心境。

四、音乐适切激发情绪

自古以来,古诗词与曲就有着分不开、割不裂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与古诗词内容相契合的背景音乐,能烘托课堂诗意的氛围,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心灵之声。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体会所学古诗词的含义、情感,更可以提高学生掌握、理解该古诗词的效率,大大改变课堂的枯燥面貌。

有调查显示,这种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古诗词学习方法之一。根据所授古诗词的内容,选择或幽静或伤感、或激昂或悲愤、或欢快或急切等曲调形式的音乐,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相关思维,帮助学生随着音乐的情感基调进入一种特定的艺术氛围,营造出能够贯穿课堂首尾的持久的情绪状态,即学生特定的审美心境。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中李白站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离开这一段,可以让学生一边听《别亦难》的乐曲,一边想象杨柳依依、沙鸥点点、江水东流,李白目送小舟离去的情景,让淡淡的离情、惆怅在教室里回荡。然后,教师趁势引读课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们看,老朋友终于还是登上了船,那白帆随着江风———消失在——可是李白依然———凝视着———分别时的话语仍在耳边回响,往日一幕幕饮酒作诗的欢乐场面仍在眼前浮现,一缕淡淡的离愁在心间弥漫着,弥漫着。只见一江春水——”让课堂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送别的气氛中,学生恰如其分地感受到一个神情忧郁、孤孤单单伫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李白的形象。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可以驱动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诗意的语文课堂。

五、图片精彩引发遐想

古诗词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互相生发,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图片能将古诗词的文本转化为一幕幕真实、生动、立体的画面,以利于学生站在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形象思维,在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诗的内容、意境。

可以利用课本中已有的插图。在现今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基本上每首古诗词都会配有相应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教师应充分将这一教学资源利用起来。如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写景诗,诗中写山写水,写鸟写人,写船写雪,是一幅风雪寒江独钓图。课文中的图片就很直观地展现了诗中万籁俱寂的世界,严寒肃杀的江面,孤舟独钓的画面。学生看着这样的画面,读着《江雪》这首古诗,自然而然就感受到诗中描写的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可以想到渔翁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

可以利用简笔画帮助想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迅速而准确地针对所教古诗词绘出简笔画,可以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同样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古诗词进行简单的画图想象,根据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简略地画出诗中的景物或意境,这对于学生掌握、背诵、理解古诗词都将大有裨益。如《望洞庭》这首诗,诗人刘禹锡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教学这首古诗时,插入学生小组合作绘图的环节,让每个小组画一句诗的画面。借助画简笔画的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意诗境,营造审美心境。

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弥补课本中无插图或插图效果不佳的情况。同时多媒体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帮助拉近学生与古诗词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阅读审美心境的营造。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教师可出示庐山风光影片,解说其秀丽的风光。当教到“日照香炉生紫烟”这一句时,可出示香炉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庐山烟雾缭绕的样子,再结合庐山瀑布的风景图,使静态的画面动态化,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与美态。

以上提及的几种方法各有特色,相互之间也不是孤立的。像教师的体态与语言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更多的时候是可以同时运用的;像音乐与朗读也是要适当的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等等。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几种方法应该有所选择,相互结合,相互发挥各自的作用,以使阅读审美心境的营造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施春晖.在古诗词教学中培植学生的审美心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3).

[2]毛国媛.睁开发现美的眼睛[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高中诗词审美教学 篇9

一、创设美育氛围

1. 反复诵读, 感受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 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 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 读来朗朗上口, 具有音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 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如我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这首诗时, 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 即读出诗的节奏来。其次, 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 必须读得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 有些词语的“音”要读得重些, 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最后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

2. 播放音乐, 烘托情感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 它通过乐音的运动, 给人丰富的美感, 并以特有的旋律、节奏, 把听者带入特有的意境中, 间接地反映出现实生活和作曲家的意图。教学中, 如果能使学生通过音乐的渲染感受这种感情变化, 也就能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 使他们感受到美的形象, 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如我在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 先播放了一首舒缓优雅的古筝曲《渔舟唱晚》, 让学生随着乐曲细细品味文本, 在美妙的音乐渲染出的情境中想象文字表现的美好画面, 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纷纷露出了陶醉的神情。接着, 在课文讲解中, 我让音乐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在若隐若现的背景音乐的烘托、感染下, 学生很快便被带入了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感受到了桃花源田园景色的环境美, 和谐友好的人情美, 对于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情感的把握也轻松自然了许多。

3. 借助画面, 传递情感

借助画面可以再现课文情境, 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 并引导学生心入其境, 从而产生心旷神怡的美感, 激发学生的情感。从画面中, 学生不仅能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 接受和理解文章传递出来的情感信息, 而且能在画面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影响下涵养美感。

二、渗透审美教育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关键的方法是让学生走进诗歌作者创作的意境。在诗歌中, “意”和“境”融合而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歌教学要求教师能从感悟意境的角度感受作品字里行间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具体做法如下:

(1) 范读牵引, 初感意境。披文入情, 诗歌中的每一个字符都饱含着诗人的感情, 教师应通过范读尽量地将诗人的主观感情再观出来, 以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诱发他们的感知。让学生在听读中初步感到诗歌意境的魅力, 从而引起学生对所学诗歌的兴趣, 产生了解作品的欲望。

(2) 补白创造, 挖掘意境。文学作品往往留下很多空白让读者去创造, 诗歌更是如此。如“踏花归来马蹄香”这句诗, 可透过马蹄带回的香气进行补白, 这种再创造的活动会还原出马和主人游春的惬意情景, 自然就传达出令人陶醉的大好春光了。

(3) 调动体验, 分析意境。对意境的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体验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中展示的画面, 以及构成具有怎样的特征之后, 就应让学生调动生活的体验和诗人对话, 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情感经历, 分析意境的内涵, 也即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画面意象的深层关系。

三、感悟人格魅力

除了把学生带进古诗词的意境中去, 教师还要让学生跳出教材, 领会作者描绘意象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 培养审美情感。如柳宗元山水诗《江雪》集中体现出冰雪世界里的高洁人格:“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茫茫宇宙, 一片素裹银装, 没有飞鸟, 更无人迹, 在这冷寂冰凉的大背景下, 视点由远而近, 定格在钓雪的渔翁上。“自然造人, 人造自然, 从广阔的世界里给自己划出一个小天地, 这个小天地就贴满了他自己的形象。”柳宗元诗中的渔翁, 独来独往, 自炊自宿, 其仙姿行止正是遗世独立的理想人格的象征, 展示独特的人格魅力。

试探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一、吟诵品味,感受古诗 词的语言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大多是格律诗,具有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语言也凝练精确。教师可以通过吟诵品味带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在含义,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通过吟诵,一方面可以感受古诗词字句的整齐均衡,感受用词的平仄变化、押韵、节奏,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另一方面可以品味古诗词语言的凝练、精确、优美。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 岸”句中的“绿”字,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诗人易稿过程中用过的“到”“过” “入”“满”,通过比较,感受“绿”字用形容词作动词带来的色彩感和动感。此外,不同诗人的作品,在语言上具有不同的风格,如王维的清雅、李白的豪放、白居易的通俗,也可以通过吟诵来得到不同的美感。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 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大都注重意境的塑造,通过对诗词中意象的描写营造出意境,展现出画面美。意境是意象与情境、感情与景物的深入交融,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诗词中的意境进行想象,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例如,孟浩然的《春晓》,短短二十个字,通过对春眠、啼鸟、风雨声、落花的描写塑造出春日早晨的景色,读起来通俗易懂,但是让小学生领略诗中优美而略带感伤的意境,并不容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暮春时节的落花场景,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诗中的情境,让学生在视觉、听觉、想象的多感官融合中感受诗词的优美意境。而《江雪》 《枫桥夜泊》《忆江南》等诗歌也可以通过诗配画的形式进行赏析,将视觉的感受与情境的想象结合起来,感受诗歌或苍凉、或幽静、或喧嚣的意境,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三、体验感悟,感受古诗 词的情感美

情感是诗词的生命。古诗词中蕴涵着深厚丰富的情感,或思乡、或爱国、或感恩、或感悟自然,都是传统文化遗产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含义、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基础上,体验感受诗人表达的真切感受,接受真挚浓烈情感美的熏陶。例如,孟郊的《游子吟》展现了游子临行前母亲的难舍,表现了如春晖般伟大的母爱;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王昌龄的《从军行》展现了奋战抗敌、誓死保卫家园的爱国之情;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表现对大自然的憧憬与热爱之情……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让学生体验诗人高伟、深厚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功能。

四、分析探究,感受古诗 词的思想美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古诗词中也隐藏着作者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几十首古诗词,在内容上健康向上,思想上丰富多彩,或豪放浪漫,或寄情山水,或忧国忧民, 或求真务实,都能够成为审美对象。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穿越时空,与诗词作者进行心灵上的对话,接受思想上的洗礼,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例如,在教学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引导学生感悟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和奋斗精神; 通过对诗句“春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分析,探究伟大的奉献精神; 而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上一篇:能源紧张下一篇:老师对学生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