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当下意义

2024-07-09

《人生》的当下意义(精选十篇)

《人生》的当下意义 篇1

我们处在经济社会急剧上升期,也可以说是人的思维意识与社会结构的巨大转型期,我们如何在到处莺歌燕舞,日日有庆典、时时有捷报、处处有欢歌的盛世沸腾中,保持一点清醒、常态、低温,保持一点警觉、思辨、冷眼?我以为读读老子,当是时下需要鼓励的文化原典阅读方式。

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其症结在于人的享乐之心、占有之心、贪婪之心、狂悖之心的涌动不息。

《道德经》谈道:“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说自然天地,如同一个大风箱,空虚时并没有穷竭,越是拉动不止,产生的风就越多越大。就像人说话越多,越容易招致耗损与失败一样,老子希望人们能保持静虚,别胡乱拉动自然这支“风箱”。这似乎越来越不可能,满世界为了全球化进程,为了人类的穷奢极欲,把“风箱”拉得震天响,还嫌“风箱杆”太短,“风箱肚子”太小,都在拼命用科技的手段,提升着“风箱”的潜能,谁又能抑制住这种着了魔似的人类集体的疯狂“拉动”呢?

老子讲:“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即使各种原因,让你不得不继续拉动欲望的“风箱”,读了老子,能保持一份清醒,一种省察,一点对自然的敬畏、后怕和歉疚,也总比老以为“风箱”拉得越欢越有理、有功、有划时代意义强吧。

如何处理好“争”与“不争”的关系

在《道德经》中,几乎通篇充满了“不争”的理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等等。在今天这个提倡竞争的社会,似乎老子这些“语言碎片”又是极其过时落伍的言论,然而,恰恰由于我们失去了对人类哲学思想的常态把握,而导致了过度竞争中各种“潘多拉魔盒”的无序和倾覆。战争是这样,经济发展是这样,以至于人的常态生活,也在无处不有的竞争中,变得不堪其累,甚至畸形变态。

我们回过头来,再听听老子怎么说:“知足之足,常足矣。”“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五千言结束的时候,他还侃侃而谈:“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就是深受春秋霸主们争强好胜以至祸国殃民之苦的老子,对历史无奈的反复规劝。

社会如果没有竞争的动力,可能成为一潭死水,然而,过分提倡竞争,又没有行之有效的制度加以框范,必然搅动人性之恶,进入明枪暗箭、血肉相残、你死我活的无序境地。

如何认识“强”与“弱”的关系

强大,是人类社会苦苦追寻的一种生存目标,无论邦国、民族、团队、家庭、个体,概莫能外。老子却苦口婆心地要人“守雌”、“守弱”、“守柔”、“处下”。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对强大、强硬说了许多不利的话,他比喻说,人活着时柔弱,一死就坚挺了,草木活着时柔脆,一死也就僵硬了。“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国家、族群、团队是这样,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社会的浮躁冲动,个人主义盛行,短视与功利主义泛滥,都是一味要强惹的祸。

老子反复强调“柔弱胜刚强”,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认为水是最柔弱的,处万物之下,然而却无坚不摧,无所不至。在这些哲学观点上,老子看似有些阴谋家的意味,但其骨子里仍是为了缓解社会纷争,平复生命激荡,让强者内省收敛,让弱者得以舒筋活络,缓释物质与精神的多重挤压。

当下重新唱响红色经典的意义 篇2

九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组织下,中华民族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所创作的歌颂人民、歌颂共产党、歌颂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歌颂光明进步等优秀文艺作品,也就是优秀的革命文学艺术,都是属于红色经典的范畴。

“红色经典”是中国社会生活中一种独特的文艺现象,它包含了太多历史的记忆,也包含着一个民族视为至宝的精神财富。重新唱响“红色经典”是对红色经典的激活和重建,有利于新的历史背景下红色经典的传播,并对当下的意识形态格局、民众精神图谱和文化艺术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正如一些学者强调的,“改编者有责任尊重这种记忆”,在精神意义上保存经典的原汁原味。“红色经典”的改编应该在充分吸收原著精髓和美学内涵的基础上有所取舍、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艺术创新和商业利润的双赢,“红色经典”才能真正“红”起来!

一、红色经典塑造了很多生动鲜活的人民形象。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导下,革命文艺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以人民形象尤其是劳动人民为主体形象的文艺创作倾向得以确立、发展、繁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艺发展史上的新景观。

二、红色经典洋溢着浓郁的爱国之情。不胜枚举的表现爱国主题的红色经典,展示了对祖**亲的挚爱,宣扬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唱响了高亢的强音。

三、红色经典张扬着豪迈的革命激情是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诞生,是新文化的崛起,是新的生活观念方式的改变。伴随着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和生产革命的浪潮,红色经典始终以充满高昂革命激情、拥有磅礴雄浑气势的形象催人奋进,一往无前。

四、红色经典葆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红色经典记录了战争岁月革命者用血肉之躯书写的理想信念,表现了和平年代普通劳动者用汗水浇灌的理想信念之花,展示了一个时代从革命者到人民大众充实、健康、高尚的精神世界。

五、红色经典澎湃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九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始终呈现出蓬勃向上,生生不息的旺盛活力。红色经典所澎湃着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对那个时代革命者精神世界心理律动的真实写照,透视出他们有意义的生活观、价值观和大公无私的境界,深化了对革命意义的理解和阐发。

“惜福”的当下意义 篇3

全书以弘一法师的演讲、文稿为主体,并收入星云大师和学诚法师几篇主题相关的文稿,以极为通俗的话语开示如何认识佛学、如何修佛,尤其是如何在现实中以佛的智慧积极地过好当下的生活。“惜福”便是全书主题的关键词,是指引幸福生活的一盏明灯。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弘一指出,“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要享受三分便可”。我甚至觉得,所余的福气不必留到以后去享受。当下爱惜、节省下来的福气,可能已经不知不觉地替你消了灾或减除了烦恼,避免你贪图享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佞”气以及无常带来的其他打击。所以,非常简单的是,在享受愉悦和快乐时,既以平常心待之,又要想到这并非永久和常态,可任由其来之去之,不必执着。

“惜福”乃是佛学原理所开示的人生智慧。一些人由于不能接受或者抵制佛学思想,从而对于“惜福”的意义有所怀疑,也有人尚不了解基本的佛学思想便盲目地接受那些浮于表面来自佛学的开示。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真正领会和在生活中践行这些智慧。书中有一篇《佛法十疑略释》,虽极简洁,却很好地解答了人们的种种困惑,例如佛法非迷信、佛法非宗教、佛法非违背科学、佛法非厌世等。我相信,愿力能产生强大的力量,却非玄幻,而是聚集各种细微力量产生的结果。近期我有一位要好的朋友罹患癌症,却因家人信仰基督教而对佛教有所畏惧。我只能大致地将上述意思转述于她,她很坚强,希望她也能接受,产生强大的对抗癌细胞的愿力!

对于我这样一个只是在接近佛的人而言,坦白地说,完全接受佛学乃至这本书中的所有观点是有困难的。例如,放生与杀生的果报、求生西方的追求等,我都难以接受。尽管如此,我认为这并不妨碍我接受佛学中很多与现实相联系的看法。我不放生,却也要尽可能地爱惜生物;我不追求求生西方,却也要力求在当下不做坏事,以求得内心的宁静。不执着、无常、空性,这些简单的佛学原理,一旦认识到,便可享受无穷的好处。而这些知识,无不闪现在书中各篇的演说词中。例如,其中一篇《改过实验谈》,实为在新年辞旧迎新之际,以个人实际人生经验,开示如何改过自新。要想改过,必须学习、自省而后改过;改过还需要虚心、慎独、宽厚、吃亏等至少十类品质。这些日常言行规范,体现的是内外兼修、不张扬、诚实、尊重关爱他人等,与“惜福”的原理是相同的。更妙的是,弘一指出,改过乃儒家的修身原理,却相当于佛学的“修证”,也就是儒佛相同,岂不是更可以打消不少人的疑虑?

我等平常人,生活在当下不容易。借鉴近代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原理,以其强大的自有逻辑力量构建起理论王国,竟然使得一些基本的理论假设被社会乃至个人执为圭臬。最为典型的就是追求收入、财富、享受的最大化,由此导致拜金主义、人际疏离、精神空虚的产生,浑然不知奋力追求的目标其实很可能只是虚构比较之下的虚妄目标。唯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人生乃至生命的真谛,才有可能摆脱那些海市蜃楼、南柯一梦式的生活,从此过上脚踏实地的生活。《惜福:佛学大师开示幸福的智慧》中有不少入门式的通俗短文,如《佛法学习初步》《佛教之简易修持法》《改习惯》等,都是可以信手拈来,让人容易接受的好文。如此写下来,对这本书真的是更加爱不释手了!

“岭南画派”文化精神的当下意义 篇4

一、兼容并包和力求创新的文化气度

岭南画派创立之初就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笔墨当随时代”“二高一陈”极力主张用融汇古今、兼容并包的学习精神进行创作, 既取经于东、西洋画, 同时也从传统绘画技法中吸取有益养分, 为其所用。这在当时具有激进的革新主义色彩, 被保守主义者斥之为“离经叛道”之举。但岭南画派的创立者们开宗明义, “二高一陈”从日本学成归来后更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绘画艺术的改革中, 同时在绘画的题材、技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他们意识到, 创新是岭南画派前进的动力, 也岭南画派历久不衰、永葆青春的奥秘。艺术只有创新, 才有生命力, 而创新本身既是目标, 也是这个画派发展的动力。创新意识不仅表现在这一派别的集体创作理念上, 而且还体现在每个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上。1929年出版的《良友画报》三十八期上, 高奇峰的作品被称为“新派国画”;高剑父在《我的现代绘画观》里, 则自称“新国画”。无论是第一代的“二高一陈”, 还是第二代的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等, 尽管有的师出同源, 甚至同窗学艺, 信奉同一个艺术原则, 但他们风格各异, 绝不雷同, 拒绝因循守旧。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极大地影响了后学者如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等。

创新, 是时下文化领域内关注度最高的热门词之一。然而, 单凭一味的“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的赶潮流式的“创新”并不能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 “一山望去一山高”的创作模式缺少沉淀忽略反思, 很可能在不断循环更替中减缓前进的脚步, 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 甚至使创作者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沼中。岭南画派之所以在急剧变革的社会中取得今天的成绩, 就是画家们在力求创新的同时强调“兼容并包”, 既关注当前的文化艺术潮流, 也不摒弃传统文化精髓, 既向“前”望, 也向“后”顾。岭南画派创立者高剑父和陈树人曾为清末广州著名花鸟画家居巢、居廉的弟子, 有深厚的中国画技艺功底和传统文化积淀, 在取法日本和西方的绘画表现形式后, 他们极大地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 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 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 由此在绘画技术上拓宽了天地。可见, “创新”与“包容”是无法脱离的, 仅仅强调“创新”容易导致不顾一切的形式主义的激进, 而只谈“包容”看似豁达, 却很容易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循守旧的消极因素消磨殆尽, 失去前进的动力。岭南画派这种积极的“瞻前顾后”的胸怀和气度是当下文化形态中所缺少的, 要不崇洋媚外, 要不厚古薄今, 要不唯我独尊, 因此影响了艺术创作发展道路的拓宽。

二、深入生活和关注社会的艺术主张

南粤大地自古以来地势多样气候怡人物产丰饶, 民众勤劳肯干, 特别是近代以来远离政治漩涡的中心地带, 再加上受“西风东渐”的影响, 商业氛围愈加浓厚, 勇于开拓、包容开明、务实灵活成为了岭南地区与北方有所迥异的文化精髓。岭南画派深受民风影响, 创立之初就极力主张在创作上摈弃“尊古卑今”的错误观念, 深入生活深入民间, 以岭南的特有景物作为创作的丰富题材, 以写生作为主要练习和积累材料的手段, 创作出具有浓烈地域特色和鲜明时代色彩的作品。高剑父就认为国画要“大众化”, 要“与群众亲近而共鸣”, 强调“无论学哪时代的艺术, 要归纳到现代来;无论从哪一个人哪一派画学习, 也要站稳自己的岗位, 不要忘记周围的现实” (高剑父先生遗稿) 。可见, 在岭南画派诸大家的眼里, 国画不是士大夫们 (今天我们说的知识分子精英) 孤芳自赏、自供把玩的所谓高雅之物, 而是一种紧跟时代步伐, 反映现实生活, 为大众服务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存在。正因为如此, 岭南画派画家们不仅能创作出气势磅礴、立意深远的山水画和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的花鸟画, 而且能以极大的热情把炽热的社会生活和自身情感倾注于作品中, 从高剑父的《东战场的烈焰》到解放后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卷》, 关山月的《绿色长城》等都是这一创作理念的驱动下产生的传世名作。

今天的文化形态发展多元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趋势, 回顾岭南画派前辈们的艺术主张, 发现对于指导当下的文化进程有着崭新的意义。艺术家在创作中深入生活, 在与现实社会、与大自然的对话中磨练技艺, 体味进步, 积累素材, 提升自我, 这已经成为被认可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和理念, 由此出发, 坚持不懈, 艺术家会获得成功和社会的尊重。今天仍然健在的被认为是岭南画派第三代或者受岭南画派教育和影响颇深的画家, 如陈金章、杨之光在回顾自身的成长和创作历程时, 都对恩师们深入社会生活、亲近自然万物、苦练绘画技艺、体察风土人情的方法念念不忘。温故而知新, 回顾也包含着对后学的殷切希望。实际上, 不仅是中国画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的美术创作如油画、版画、雕塑等坚持深入生活实践、关注社会需求的创作理念, 尤其是潘鹤提出并践行“让雕塑走向室外”, 开启了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新纪元, 也给岭南文化带来了勃勃生机, 影响深远。我们不一定认为这些都深受岭南画派创作理念的影响, 当时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求变契机, 但却不能不说这是对岭南画派的创作主张和理念的回应。

三、重视美术教育和文化传承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在今天仍然散发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人文主义魅力, 对于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岭南画派的艺术家和追随者们在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高剑父不仅是一位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者, 一位杰出的具有天赋的勇于改革的画家, 更是一位善于总结自身从艺得失引导后学的美术教育家。第二代的关山月、黎雄才, 以及后来的陈金章等长期在美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对于美术教育更是颇有心得。岭南画派的画家们很重视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引导他们登堂入室的恩师, 但是重视师承关系并不等于拘囿于门户之见, 老师都希望学生基础扎实, 有创新精神,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由此代代相传。对于他们来说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和创作出名作同等重要, 陈金章和杨之光就曾经说过, 更愿意称其为“美术教育家”。杨之光本人晚年更是有感于国内美术教育的狭隘与功利主义, 从国外回来创办了“杨之光美术中心”。受自于前辈们的教育和提携的惠泽, 他们不仅言传身教对学生绘画技艺的方法进行指导和点拨, 倾注更多的是对艺术思维和意识的开启, 对生活的感悟和体认, 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 并汇聚成为一种源自于艺术创作却超越了艺术创作的文化传承。

岭南画派文化精神的传承在今天受到了关注, 并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粤各级政府重视对岭南画派纪念馆建设、十香园修缮等文化设施的支持, 海内外艺术家、学者对于岭南画派的研究方兴未艾, 表明了岭南画派作为具有南粤大地文化特色又有中华共性的绘画流派, 她的艺术主张、创作特色和取得的成绩, 以及文化意义在全球的影响, 更对当下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谭元亨.《岭南文化艺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2]林木.《现代中国画史上的岭南派及广东画坛》.《朵云》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

[3]李伟铭.《高剑父诗文初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研究室·岭南画派研究》.岭南美术出版社, 1987.

《人生》的当下意义 篇5

试题内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字文化的当下意义张颐武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以音定字的流行,在汉字书写变得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很多字我们能认,但是却搞不清楚如何来写。这是因为我们对汉字本身的了解不深刻,对汉字背后蕴藏的文化不熟悉。

现代以来,汉字经历了两次书写工具的巨大变革。一次是硬笔取代了软笔,使得书法艺术变为了毛笔存在的理由,毛笔退出了日常生活。一次是电脑的普及,其所带来的汉字输入方式的变革使得笔的存在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渐渐淡化。两次变革都使得书写更加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书法由一种普及性的文化变为一种独特的“小众”艺术的变化。我们应该在承认和尊重变化的同时,也珍惜和传承关于书写文化的那些弥足珍贵的遗产。

汉字的简化是历史的趋势。目前使用的简化字多数都有传统的渊源,现代以来汉字简化的努力也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今天的简化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国际性的影响,如新加坡就使用简化字。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文化的多数文献是以简化字来写作的,而且古籍文献多数也都有了简体字版,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和理解,其意义和价值也是不能抹煞的。当然繁体字自有其文化传承的价值,但其和简化字并没有绝对的断裂,而是历史延续和发展的不同方面。

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文字有很长的演变过程,里面包含着很多文化的意蕴,需要我们体悟。手写汉字是接触中国文化核心的重要方式,也是最直接面对我们自己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是丰富多彩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汉字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过程,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有汉字的贡献和影响,即所谓的“书同文”。

汉字的书写本身是一门艺术,方块字造就了一种文化上的美感,在艺术上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不光是一个文化的符号,本身还具有独特的、独立的价值。这是其他文字,比如拼音文字很难达到的。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划,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现在我们往往觉得写字简单,一个字还不会写吗?但是一表达就会出问题,就拿140个字的微博来说,很多人的表达都非常的单调,只会赞,只会拍砖,这是简单地表现好恶情绪,但是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来。会认字,但是不会用,这种情况很多,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太具有表现力。我们需要加强书写方面的训练和汉字知识的普及,汉字如果写不好,对汉字的基本知识缺少了解,遣词造句方面就很难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对运用文字的能力提升就会造成障碍。所以,不仅仅专注于汉字本身,同时也要多学一点相关的汉语知识,不论是语音、语法还是词汇、修辞,都会对今后的表达有益处。

(节选自2月19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6.下列表述,不属于“汉字文化当下意义”的一项是

A.承认和尊重汉字书写方式的变革,珍惜和传承关于书写文化弥足珍贵的遗产。

B.既尊重繁体字具有的传承价值,又珍重简化字的现实功能和已经形成的现实价值。

C.体悟汉字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充分认识汉字独特、独立的审美价值。

D.加强书写方面的训练和汉字知识的普及,学习汉语知识,提升运用文字的能力。

7.下列对“汉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既是文字符号,又是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

B.汉字历史漫长,承载许多历史记忆,中华文明持续发展,从未中断,与汉字发展密切相关。

C.汉字是一门艺术,具有文化上的美感,在艺术上具有其它文字所不具备的审美价值。

D.汉字是表意文字,一点一划,精妙组合,都有自己的内涵和演化传承。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计算机的普及和以音定字的流行,很多字我们虽能认,但是却搞不清楚如何写。

B.两次书写工具的变革,使得书写更加方便,但也使得笔在日常生活中日渐消失,书法文化

变为“小众”艺术。

C.当代文献以简化字来呈现,古籍文献使用简体字出版,这些都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和理解,

自有其意义和价值。

D.只要我们多认识汉字,多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就会提高使用汉字遣词造句水平与表达能力。

试题答案:

吴秀波修行当下的人生 篇6

被看见后人们的视线就再也不会移开,这里说的便是国民大叔吴秀波。

因为有了故事、历练,即便少了少年的无畏,却多了对生命的敬畏;即使褪去了少年的英气,但成就了沉稳的气场。

对吴秀波来说,人生是一场修行,修坏了可能中年落魄,修好了可能大器晚成。

年少时所拥有的,未必能成就到不惑之年,因为如果我们的心不足以承载,曾经得到的再多都会失去。

但如果有一路修行的心,无论拥有多少都是属于自己的人生。

有人说吴秀波是从42岁开始才真正活了过来的,他就如同是沉默了一整个冬天的种子,在42岁的某一天突然苏醒了,破土而出。“如此说来其实现在的吴秀波还未成年?”记者见缝插针地调侃起眼前这位留着络腮胡的大叔,而吴秀波只是微微地笑了笑并不表达什么。记者就如同一个小孩子跟一位智者显摆了一下所谓的智慧般,也怯怯地笑了笑。“在有一类人面前,其实并不需要掩饰和武装什么,因为他的眼睛似乎就能清澈地看透世间的这一切。”记者跟吴秀波抗议说这样毫无挑战到智者的成就感。吴秀波就笑了,“什么都懂了那该多没意思,至少我现在依然有许多不懂的东西,这样人生才来得有趣,不是吗?”吴秀波总是有意无意地说出一些内藏玄机的话,然后又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留着旁人一边琢磨去。也不知道是因为能在熟悉的记者面前放松,还是本身可以随时放空的按钮又按开了。

活着

需要真正的自在

吴秀波在《黎明之前》后,突然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恐机”,至于原因,大概便是由于《黎明之前》后纷至沓来的一切。“人一旦一下子拥有了很多曾经没有的就会慌,有不真实感以及害怕失去。”吴秀波说,那时候的自己害怕失去一切,父母、老婆、俩孩子。担心自己万一上了飞机下不来,他们该怎么办。这应该是吴秀波人生中头一次懂得什么是“害怕”,也是他口中那个被说成如《北京遇上西雅图》的Frank一般,曾一无是处的吴秀波所没有过的。

跟吴秀波探讨人生是需要思想高度和涵养的。当然如果你只是浅显地贫贫嘴,他也会很自然地放低段位配合。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人有信仰,那他的人生一定也不会太糟糕,起码他有一件事情是坚信不疑的,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我们所未知的领域是值得去敬畏的。吴秀波现在是佛教徒,持素,这是在他重新活过来,挥别了自认为失败的人生后发生的事情,因为那时候的吴秀波即便看上去挥别了过去,但却活到了新的“惶恐”当中。当有次他被经纪人勒令必须飞去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吴秀波不知道从哪里翻开了一本书——《金刚经》。那时候的他并非信徒,但却被这本典籍的深意所感悟,发现自己的恐惧原来是出于责任与爱。“渴望拥有的都是欲望,而非外在,也只有放下才能得到幸福。”

“欲望就像是一个人在一个笼子中,欲望越大,笼子就显得越来越狭隘,许多人以为当我们大到挣脱这个笼子,就能自由,但事实上,外面会有更大的笼子。只有我们把欲望收到足够合适的大小,我们才能在这个笼子里自由地活动。”这是吴秀波在后来持素得到的“宝贝”,名叫“不要”。只有懂得说不要,欲望才能一点点变小,让我们有足够的活动自由空间。“如果一个人连不要、拒绝都说不出口,那他该是多不自由啊。”

演技

用来演戏非生活

成名之后的吴秀波,在处理艺人曝光率问题上,选择了多拍戏。多上节目和多接受采访似乎更能轻松获得曝光率,但吴秀波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其实应对我们对你来说并不难。但拍戏是一个更耗费脑力的工作。”记者窥探私密的小魔鬼又悄然被勾起。吴秀波的答复是:“你们在一定范围内了解我,就够了,更多的我依然是一个演员,而且对于媒体,我从来不排兵布阵。对于不喜欢的私人问题,就直接拒绝好了。”记者就弱弱地说了一句,“其实这样好浪费高智商。”对面这位大叔就笑了,“作为记者,采访艺人是烧脑的工作,但对于一个演员,更需要花费智商的地方应该只在于演戏,并非把谍战戏搬到应对外部环境上。这也太累了,演戏的是角色,但真实生活还是自己的。当然我还是会认真严肃面对媒体,这是工作的一部分。”记者便坏坏地说随时监督吴秀波现场又放空了多少次。

今年吴秀波接拍了《北京遇上西雅图2》,吴秀波现在喜欢把遇到的一切称之为缘分,他俨然已经非常明白,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路子,也不排除未来的挑战。吴秀波说这样的状态大概就是:“我大概知道未必可能控制一切,但我接受了,这一切未必都能接受我的控制一般坦然。”

对话 吴秀波

P=PHOENIX LIFESTYLE

P:《北京遇上西雅图2》正在拍摄中,你对新电影有什么期待?

吴秀波:其实每部作品始于缘分,拍摄的过程也是一种缘分。参加第一次《北京遇上西雅图》拍摄的时候,结识的工作伙伴都非常优异,而且人也非常好。投资方江志强、整个摄制组、导演薛晓路以及演员汤唯等等,那么其实找我再次合作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还是原来的团队,我就觉得没问题,因为在最初拍摄第一部的时候就说好了,到时再拍第二部大家还来。

P:你如何看待和汤唯的再次合作?

吴秀波:我们在拍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后,就没有合作拍戏了。这次拍摄《北京遇上西雅图2》和之前的第一部又是完全不同的故事,我们在创作中能碰撞出新的色彩。

P:演了那么多戏,也收获了不少荣誉,你觉得你知足了吗?你对于之后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

吴秀波:每时每刻都知足,我之后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唯一的计划就是认真地过未来的每时每刻。

生命轮回的痕迹

P:严格来说,你是从《北京遇上西雅图》后才成为了很多女生眼中的男神。你怎么看Frank这个角色?

吴秀波:我曾经在接受采访时给过一种比喻,到现在觉得还是很贴切,Frank像一棵树一样长在那,树随着四季的变化都在面临付出、舍弃和重生,因为树长出叶子要掉,长出果实要掉,无论多么茂盛,到了冬天都要枯萎。但它非常随顺,因为它种在那就是种在那,无法选择自己的环境,可到了第二年总是能够发芽。所以我觉得,对于生命,所谓进取未必不是贪婪,所谓随顺未必不是坚强。

P:文佳佳觉得Frank是全世界最好的男人。

吴秀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Frank很多,老钟反而很少。只是我们不愿意把镜头给Frank这样的人。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想遇到全世界最好的人,想被拯救,无非是希望不被命运吞噬。自始至终我们都在抱怨,为什么没有这么一个人出现?虽然你碰不到这个人,但你就可以做这个人,如果你都不去做这个人,谁来做这个人?

P:从Frank之后,你留起了胡子,成为了大叔。

吴秀波:关于胡子,以前拍戏我都留胡子,因为不留的话人们总找我演一些特别年轻的角色,我演不了。后来随着演技成熟些了,能应付各种角色了,我就开始刮了胡子演戏,演了《黎明之前》、《心术》。那时候大家说你千万不要留胡子了。等我演Frank,Frank本身是一个需要做旧的角色,别人又要我留胡子。至于大叔,从前没有人爱大叔,大家喜欢小虎队。我觉得这只是时事,时事有很多元素、艺术元素、社会元素,恰巧因为在这个时间出现这么一些作品,恰巧因为年轻的孩子需要工作,需要对于财富的积累等等。所以胡子与不胡子,大叔是否值钱,也都是一种分别。

P:就是说其实你没有对大叔这个形象有一个刻意地维持?

吴秀波:对于这些东西,我一开始有想法,后来就没有了。因为我发现所有被人认同的,不见得是你想象的。我让自己越空越好,只有当下特别简单的感知。作为演员或是一个时尚导体是最好的。如果你特别有自己的固化标准,你演戏演不了别人,时尚也没法嫁接别人的想象。

生活中真正的叔叔辈

P:大家喜欢称你为“波叔”,你自己喜欢这个称呼吗?现在节目里小鲜肉那么多,有没有担心过自己年纪大,不够鲜?你觉得自己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吴秀波:我觉得像我现在这个年龄,即便不在舞台上,在生活里也有很多人叫我叔叔,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正常和准确的称呼吧。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凡是给我戴上魅力光环标签的,都是因为角色。

P:你作为“叔叔辈”,你有没有什么保持年轻的方式?

吴秀波:如果有的话,我认为心境和开心。如果你认同的话,这两样就算是吧。

P:后来你演了《离婚律师》,戏里表现出很多男人和女人爱情态度的不同,比如婚姻,女人希望通过婚姻获得永远的幸福,而你觉得是不对的。

吴秀波: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应该这么觉得。如果把婚姻比喻成一个饭碗,我们总是以取食的心态去伸手抓和张嘴吃的话,那么饭碗里的饭从哪儿来呢?其实很久以前是没有婚姻的,人类拥有了剩余价值以后,害怕剩余价值被别人剥夺,才建立起婚姻制度,人类痛苦的也是在婚姻中利益的纠葛。

P:那不说婚姻,只说关于爱的态度呢?

吴秀波:如果说这一生只要谈一次好的恋爱就知足了,那你一定要记住知足这两个字。你的恋爱里应该没有婚姻这两个字,没有时间这两个字,也没有房子、车、金钱、父母、孩子,那么这种爱情一定能让人满足的。之所以认为自己的爱情不满足,是因为附加上了这一切条件后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不来自于我们的地球母体,不来源于恒长无垠的宇宙,来自自我的欲望。我可以说,这一辈子都满足不了。所谓爱情之永恒,连生命都不可能永恒,爱情如何永恒?所谓爱情没有得失,你见过几个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人?所谓爱情没有分别,你给我找出一对人,可以站在同一个立场看同一个地方。

我在淡化我的记忆

P:听说会出一本写真,包括记录你的一些自言自语。能否介绍一下?

吴秀波:其实最早出的那本是想对自己的影迷有一个回馈。因为原来自己也不太懂,出版方说你拍一些照片就行,后来我觉得只拍一些照片意义不大,然后我就把那些年演戏的心得放了进去。那本写真集,影迷们和一些朋友们都觉得还算是值得保留,所以有人就劝我再出第二本。出到第二本的时候,我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局促和不安,因为曾经做过一稿,现在要重做一稿,对于演戏的感悟我就不敢说得更多了,因为说得更多会显得太过单调,看戏的人未必想要知道演戏的过程。另外,这些年更多的感悟不单单是在戏剧中感受到的,有的是在生命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感受到的。所以要想把这些整理清楚,我还在想着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这种方式如今还在琢磨的过程中,也许过段时间我会找到一种方法,看看如何再做一本,给看过我戏的这些老朋友或者说是影迷看的一份日记。

P:生活中发生的喜怒哀乐,你通常会怎么记录?会像梁朝伟一样写写随笔影评这些吗?

当下审美对高校大学生的意义 篇7

一方面, 把“美”作为学科:学生在对待非考试科目的时候, 总是不加重视, 其他非美学、艺术学的学生也从不涉及。大部分的学生不理解美学, 也不关心审美。另一方面, 从审美的个人经验看。大学生的审美在社会文化变迁中呈现出纷繁复杂和浅显功利的现状。通过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大学生审美的主要是以下的三方面:

(一) 实用主义大行其道。当前, 综合型大学最多, 专业型的大学也开始丰富自己的专业, 但是基本上所有的专业都是以专业课成绩为第一要务, 以专业技能和职业本领为重, 讲求的是效率、实用和技能。很多高校认为审美教育可有可无, 在公共课程里甚至没有美学类课程, 这样大学生在学校就难以接触到美学的基础理论, 王国维认为人一旦陷入实用利害关系的欲念当中就难以感受到“美”, 所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美”交集不多。

(二) 大众文化霸权主义。当下的文化是大众的文化, 西村清河说“高雅的艺术与庸俗的日常生活、高级与低级、原创与应景物品、高雅趣味与低俗趣味之间的审美规范溶解, 相互渗透”。原因在于大众传媒所连带的功利主义、投机主义、享乐主义成为主流, 在高等教育普及和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环境精英教育本质也慢慢的褪色。

(三) 传媒文化良莠不齐。互联网和新传媒带来的新的审美对象在近几十年中比过去的几千年的总量还要多, 微博、微信、网络小说、各种App, 电视、电影、广播等都成为了代替传统绘画、音乐、文学、雕塑等屈指可数的文艺的审美对象, 以其强大的感染力、时效性、个性化、大容量, 成为了大学生吸收文化、表情达意和传递思想的阵营。大学生成为了新事物的主要接收者, 在不加过滤的同时也吸收了新事物的糟粕, 既浪费精力在一些生命力短暂的事物当中, 也凭着不加指导的热情沉浸在不良的文艺当中。比如没有质量的复制品小说、盲目刺激感官的视觉作品、低俗炮制、同质严重的影视作品、博眼球造假的心灵鸡汤文或新闻、打着真情实感旗帜实为炒作求收视的电视节目、虚拟身份乐趣的网络游戏、生搬硬套人为建造的旅游文化、利益催生的明星文化和服装时尚、流行的网络文化等等。这些事物夹杂浅显的人情事理降低了大学生的审美。

二、强调普及审美的意义

美育是青年人品行的一剂良药, 王国维认为伟大文学必见伟大的人格, 而经典文学的宝库中伟大的人格每每可见, 所以经典文学的审美, 不仅是文学学生的必修课, 也应该是每一个大学生的见习课。美育在当今高校的功能与重要性, 详细列举如下:

(一) 关注内心、健康自我。美是一个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审美的领域之一是社会生活, 即每个人衣食住行体现的心灵美、精神美、内在美等。通过审美活动让大学生走进自我的内心, 关注感性世界和自己的精神家园, 让大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 心智与情商也同时增长。当下的社会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倾向:重物质、轻精神。在社会经济文化的诱导下, 年轻人都关注于切实利益的事, 而忽视了自我的内心健康。由于对自我精神不了解, 对内在世界不感兴趣, 以至于幸福感降低。这不但不利于年轻人的生活品质, 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整体素质提高。

(二) 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大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事物, 学会欣赏艺术与品位文化的趣味, 就是“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马荣华在论文中说到审美的作用:“感官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满足、理智上的启迪, 进而荡涤灵魂, 迫求美好, 摒弃卑微与自私, 自觉扬起追求社会理想和高尚人格的风帆。”大学生一旦对真正的“美”发生了兴趣, 有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典艺术的基本认识, 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 辨识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那不论这个人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在什么样的岗位, 是否接触到艺术, 都能够保持对“美”的学习和坚持, 那这样大学生必然成为一个有精神乐趣与追求的社会成员。

(三) 重视传统、发展文化。审美的发展最后总是由个人追求上升到社会价值。重视艺术的审美, 重视日常生活、民俗风情的审美, 不仅仅是艺术专业的责任, 这样广泛的社会文化需求更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要求。保留传统、传承地域文化、发展和交流中国文化是一件正在被重视与提倡的事情, 大学生作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份子, 更是应该肩负起这样的使命, 让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下去与发扬光大。

摘要:审美既包括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 也包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及自然景观领域等。每一个大学生学习“美”和对“美”的事物有理论与基础的认识, 在当下这个经济社会中, 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既关系到每一个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个人素质与情怀, 也关系到整个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审美,大学生,美育

参考文献

[1]叶郎.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杨守森.艺术境界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日]西村清河.大众文化的美学[J].湖北大学学报, 2008 (7) .

论傣族武术文化的嬗变与当下意义 篇8

关键词:武术文化,傣族,嬗变,意义

傣族武术在西双版纳傣语叫“芬整”,德宏一带叫“戛拳”,属中国南拳,主要流传于傣族生息繁衍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川、思茅、保山和临沧等地区,源远流长。在傣族生活的这片热土上,不仅发现了许多表现战争、狩猎的古老岩画,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刀、石矛和青铜时代的铜斧、铜刀等珍贵文物[1],为研究傣族武术文化的渊源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汉代,傣族武术已经形成,唐代达到鼎盛。《后汉书·西南夷传》、《新唐书》、公元七世纪的傣文文献《勐泐王族世系》等古代文献都有关于傣族武术文化的记载。难能可贵的是,傣族先民在频繁的战争中注重战略战术的运用,也产生了一些总结战争经验与战略战术原则的军事学著作和武术理论书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关于布阵的《挡答普》;主要介绍气功的功能和练习方法的《沙帕滚》;重点讲解刀、枪、箭法和拳术的训练方法的《腊禅真》。近年来,傣族地区的勐海、勐遮街的缅寺中发现了不少年代久远的练拳术、刀枪的壁画,也反映出昔日傣族武术的兴盛。但随着佛教的兴起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傣族武术在运动风格、文化象征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已渐渐发生了嬗变,它既不像少林拳等外家拳那样刚猛,又不像太极拳等内家拳那样柔和,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域武术文化。本文运用区域文化理论,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其探索,力图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提供理论根据。

1 傣族武术文化特征

1.1 配乐演练,武舞合一

傣族在演练武术时,几乎都配有乐器,武舞同练。傣族练武时,要举行入场式,队伍前面是一对或几对男女青年跳着孔雀舞,后面跟着挥舞刀、枪、棍棒的男青年,绕场一周.然后逐项演练。在演练形式上,有一人或多人在中间跳孔雀舞或象脚鼓舞,其余人员围绕圆圈演练拳械的,也有一人或多人跳象脚鼓舞,伴随着一人或多人演练拳械的,非常活泼有趣。根据攻防动作的快慢,象脚鼓和铓锣奏出轻重缓急的乐曲,因而具有强烈的韵律感,节奏感和艺术性。孔雀是一种吉祥而美丽的鸟,是傣家崇拜的图腾,它在前面引路,象征着傣家村寨的吉祥和幸福。

1.2 韵美柔婉,节奏鲜明

傣族武术的套路大多为先人所传,它的一招一式都从飞禽走兽的神态中吸取武韵,从山林碧竹那里创造着傣族武术的精髓,极富有刚柔相济的韵律感,而不像其他中国传统武术的动作那样刚劲或轻柔。傣族武术的表演性很强,双方对练时一般不进行身体的接触,只是点到为止。因此有一定的观赏性。傣族武术以柔美、细腻见长,柔软起伏的身体极富雕塑感。因此,傣族武术也具有“凤凰拳”的美称。

1.3 多仿生拳术,象形取义

傣拳内容丰富,拳种数量众多,以模仿各种动物而创立的仿生拳是傣拳其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如孔雀拳、喜鹊拳、象牙拳、龙掌拳、公鸡拳、马鹿拳、鹞鹰拳、白象拳、鸭形拳、老虎抓腰拳、大象拳、老鹰晒翅拳、苍鹰搓脚拳、二龙抢珠拳、美人拳、虎拳、野牛拳、猫拳、卧虎翻桩拳、打狗拳、青蛙拳、鸭形拳、蛇拳、鹭鸶拳、猴拳、老虎撩尾拳、螃蟹拳等等,演练时别有风趣,时而像小鹿逗趣;时而像大象鼻战;时而又像野牛角斗[2]。训练时要求手步灵敏,判断准确,有兔子般的听力,鹰一般的眼力等。

1.4 架底势小,刚柔兼备

傣拳从技术体系上看,可分为徒手技术、器械技术和远射技术三个主要部分。徒手技法属短打型,多手法,少腿法,多低姿,少跳跃。器械技法多为近身动作,紧凑贴身、快速灵活善变,极少放长击远和大扫转动作。招式明快。套路短小精悍。无沦何种形式的运动,动作弧度较小;多为小跳步,一般在2米半径的圆内运动,方位性较强。傣族武术有转身跳四方和走十字的练习路线。动作灵巧,多以冲、劈、砍、拍、顶肘为主。结合跪步、骑龙步、半马步,不丁不八步、小跳步、转身拍脚和扫腿等步型步法。全套动作都保持低姿,没有大的起伏,便于进攻和后退。刚柔相济,以柔克刚,以柔为主。攻防结合,变化多端,招招绵里纳针,若行云流水,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滚滚不息的内在功法。

2 形成因素分析

傣族武术具有的柔美、细腻、含蓄、祥和、修身养性等文化特质,是文化圈内独特自然环境因素与人文环境因素复合的结果。清朝雍正《云南通志》卷二十四载:“傣族性本训朴,田地皆种禾稻,人亦渐习经书,土俗民风日改月化。士简民恬,风和俗厚,男女悉知辛勤,士类敦礼教。”这是对傣族人民情性温和、品性敦厚的记载与描述。这为研究傣族武术文化提供了理论背景。

2.1 自然环境———湿热坝区

傣族地处森林茂密的亚热带,坝区地势平坦、水土肥美。阳光明媚,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为20℃左右,终年不见冰霜,江河纵横,动植物资源丰富。傣族世代居住在密密的丛林围绕着的竹楼里,生活在潺潺流水环绕着的村寨间,村外举目是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处处是郁郁葱葱的椰林翠竹。风景如画的环境、宜人的气候培育出傣族人清馨温存、热情细腻、感情充沛的民族性格。表现在拳术中就显得外柔内刚,手法飘灵。

2.2 社会生产方式———稻作农耕

傣族聚居区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霜期短,热量充足,全年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澜沧江流经西双版纳,大盈江和瑞丽江则贯穿德宏,支流干渠织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千百年来,傣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稻耕文化,物产丰富,历来是重要的米糖基地。这种丰衣足食、自耕自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该民族竞争意识比较淡薄,在低层次的生产状态和生活水平上很容易满足。傣族人在演练武术时常常配以音乐,表现出傣族悠然之乐的生活情调。

2.3 移民对傣族武术的影响

内地人民入居傣族地区,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有了,其中不乏有习武之人和打造武器的高手。此后经过南诏、大理时期、元代从没有停止过。明代是内地人民移居云南和傣族地区的高潮。《明实录》载:“金齿西南极边,洪武时屯守汉军不下二万余,僰人士军不下千余,今逃亡大半,汉军仅余三千,土军仅余六百,宜敕法司,于真犯免死者,概发充军金齿。”“金工二十七人坐盗内库金,法当死。……谪戍金齿。”《明史·云南土司传》曾载:“平缅俗不好佛,有僧至自云南,善为因果报应之说,伦发信之,又有金齿戍卒逃入其境,能为火铳火炮之具,伦发喜其技能,俾系金带,与僧位诸部长上。”《明实录》载,“曩者麓川之叛,多因近边牟利之徒,私载军器诸物,潜入木邦、缅甸、车里、八百诸处,结交土官人等,以有易无,亦有教之治兵器。”到了明末清初,又出现了两个移民高潮。一是抗清将领李定国率领的大西军在滇西兵败后,大量军民流落在傣族地区[3]。黄宗羲在《永历纪年》中说,在李定国、白文选之后,“遗兵尚二十余万,多入蛮洞中及散窜安南国。”另一是清初沿边人民开办银厂,内地劳动人民入边从事采矿的人数多达数十万人。吴楷《征缅纪略》载:“大金沙江以西为猛拱土司地,出琥珀,江东为孟密,有宝井,多宝石,又波弄山者产银,是以江西、湖广及云南、大理、永昌人出边商贩者甚众,且屯聚波弄以开银矿为生,常不下千万人。”

大量移民,特别是一些掌握着一定武术技能的武术家、军人和懂得武器制造的工匠的迁入,对傣族武术的发展和提高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傣族武术在发展进程中,广泛吸收了我国汉族太极拳、长拳、形意拳和气功,又引进缅甸、拳国的武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如拳术就有本地拳、外地拳、缅拳、泰国拳等不同风格流派。据不完全统计,傣族拳术约有50多个套路,器械约有60个套路。

2.4 以大象、孔雀和水为代表的自然崇拜对傣族武术文化的影响

傣族人认为万物有灵,不仅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有灵魂,各种动植物也有灵魂,这也大量反映在傣族武术文化中,所以才会有数量众多的像孔雀拳、喜鹊拳、象牙拳、龙掌拳、公鸡拳等仿生拳。而大象、孔雀和水,在傣族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物质决定精神,反映在文化生活上就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傣族人民喜欢它们,崇敬它们,成为一种特定的民族标志。对外民族来说,一提起大象、孔雀和水,就会把它们与傣族文化联系起来,把它们作为傣族的民族象征[4]。

2.4.1 大象对傣族武术文化的影响

大象不惧虎豹熊罴,不以强凌弱,十分温驯地为人类服务。傣族先民很早就以象作为祖先图腾崇拜。大象的神话在傣族地区比比皆是,以象为名的村、寨、山、树、水、城镇遍布各地。傣族人的思想深处都深藏着大象庄严雄壮、慈祥善良的形象。同时,大象还勇猛强悍,在军事上被当作强劲的军事实力,编作象队,拼搏疆场,助勇士冲锋陷阵,是傣族历史上武装力量的佼佼者,在傣族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以反映傣族历史上“海俸战争”为主线的傣族英雄史诗《厘俸》,前前后后共有二十多处关于象阵和象战的描写。麓川和明朝的战争,主要就是依赖象阵,动辄就是数十只,甚至达百只以上。《明史·云南土司传》记载景东土司说:“部皆僰种,性淳朴,习弩射,以象战,历讨铁索、米鲁、那鉴、安铨、凤继祖诸役,皆调其兵及战象。”张献忠失败后,四将军入滇,李定国调用傣族战象,远征广东,曾发挥极大威力。由于象的神勇和勤劳,傣族人以象为题材,制作象脚鼓,创作了像脚鼓舞、白象拳、大象拳、象牙拳等,用以体现体魄强壮,骁勇善战的英雄气概。

2.4.2 孔雀对傣族武术文化的影响

如果说大象体魄魁梧,庄严雄壮,具有阳刚之气,体现了男性之美,相比之下,孔雀则显雍容华贵、窈窕多姿、动作的优美典雅,被傣族奉为“神鸟”“圣鸟”。傣族人喜爱孔雀。人民不但在家园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美丽和吉祥、善良、智慧、幸福的象征。由于傣族男女老少都喜欢跳孔雀舞,所以傣族武术揉进了许多孔雀舞的动作,充分发挥了傣族人民身体柔软的特点。动如孔雀揽尾,又似龙行虎跃;静如亭亭玉立,又似春花待放,协调优美。在傣族武术中,最精彩、最富有民族风格的当数孔雀拳。孔雀拳外柔内刚,手法飘灵,脚步轻盈。讲究动作的柔韧性、韵律性以及头、手、眼的协调配台。它模仿孔雀的走步、点头、展翅等动作,把攻防技击之术,隐化于优美的动作之中,藏威而不露,却如高贵的孔雀仪态万方,翩翩动人,动作柔中有刚。一招一式体现出傣族人清丽、浓情蜜意的美学情趣和开朗细腻的民族性情。

2.4.3 水文化对傣族武术文化的影响

傣族人爱水,把它视为美好、圣洁、吉祥的象征,是万物的生命之源。《滇志》卷三十载:“水摆夷好近水居,每日必浴以洁其体,男妇皆然。”傣族人对水怀有的亲切感并提升到哲学信仰的层面。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说:“远古的世界是一片混沌,没有天地,只有水和气,后来水、气在冷风的吹动下不断翻滚与搅动,最终凝结成傣族的先祖英叭,后来英叭神创造了天地和万物。”傣族是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的,是傣族人的“道”,正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说,水这一物质实体一旦与人的思想连在一起,就逐渐升华为一种蕴含着敬畏信仰和闪烁着心灵之光的文化组合体。这种“水文化”组合体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物质流动与能量流动的交互过程中,渐次影响到傣族武术文化的生态体系,反映在武术文化表象上,就是观赏娱乐、修身养性而不是对抗与争斗[5]。

2.4.4 佛教对傣族武术文化的影响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佛教尚未传人之前,傣族社会的伦理道德,基本上属于原始宗教的意识形态范畴。原始宗教非常崇拜力量,认为“力就是美,美就是力”。“狩猎能手不顾一切地跟猛兽搏斗,并战胜了猛兽,这就是美;懦弱者蹲在寨边,连小猎物都不敢捕捉,这就是丑;守卫村寨的英雄能英勇杀敌,即使失去一只手臂,也是美;懦弱者不敢与敌人争斗,被敌人活捉而得以生存,这是丑。”所以,那时的傣族人非常崇拜英雄。传说勐神就是古代傣族人民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武功高强、机智勇敢的一位英雄。祭祀勐神,成为傣族原始宗教中规模最大、仪式最为隆重的一项活动。同时尚武之风盛行。唐朝时,傣族地区受南诏政权统治管辖,秋后练习武术的军事制度已相当严格。《蛮书·卷九》载:“务田农菜圃,战斗不分文武,无杂色役。每有征发,但下文书与村邑理人处,克往来月日而已,其兵杖人各自赍,更无官给。”“每岁十一、十二月农田收获既毕,兵曹长行文书境内诸城邑村谷,各依四军,集人试枪剑甲胄腰刀,悉须犀利,一事阙即有罪。”这时,傣族武术达到鼎盛阶段,拳术“铮伟”(谜宗拳)已经形成。从《新唐书·南诏》中可以看出,由傣族组成的“白衣没命军”是南诏最精锐的作战军队之一。此时,佛教在傣族地区还处于形成阶段[6]。

元、明时期傣族尚武之风依然浓厚,原始宗教势力仍然强劲,人们习武的首要目的仍然是杀敌。《马可·波罗游记》中载:“男子尽武士,除战争游猎养马外,不作它事……。”元朝李京的《云南志略》记载了傣族信仰佛教之前的原始巫术:“遇破敌,斩首置于楼下,军校毕集,结束甚武雉尾,手执兵戈,绕俘馘而舞,仍杀雉祭之,使巫祝尔酋长人民速来归我!祭毕,论功明赏罚,饮酒作乐。”明代《滇小记》记载:“军民无定居,聚则为军,散则为民。每三人或五人充军一名,正军谓之密刺,犹中国壮士也。”《滇略》卷九也载:“威远州今尽为僰人(今傣族),男女勇健,走险如飞。”傣族最早的成文法规《芒莱法典》也记载了13—14世纪傣族社会的军事组织情况。法典里规定:“凡步兵取敌骑兵之首级,可升为骑兵;骑兵取敌象兵之首级,可晋升为象兵。”同时,在原始宗教统治时期流传下来的傣族神话故事《太阳七兄弟》、《帕雅亚》、传说《宛纳帕纹身杀妖魔》、《悍掌传说》、《垒法帕练的由来》;民间故事《金皇冠阿銮》、《阿銮和他的弓箭》、《三字眼阿銮》、《箭毒木》;长篇叙事诗《兰嘎西贺》、《相勐》、《章巴西顿》、《粘响》;寓言《吾赖》、《花蛇王》等也都以歌颂英勇善战,武艺高强的英雄为主。

小乘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之后,特别是到了十三世纪以后达到昌盛时期,佛教渐渐成为了主要的精神支柱,傣族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傣语中“英雄”赋予了新的内容,认为佛就是最大的英雄,智慧、勇敢和善良。傣传佛教的基本教义,在理论上讲究“四谛”、“轮回”、“十善”;宣扬“人空、生空、我空”的理念;注重禅修,内观精密。为消灭苦因、断绝苦果,人们就要通过赕佛,积善行,布施,修来世。随着佛教思想逐渐渗透到傣族社会的各个领域,佛的主张成了傣族民众共同追求的理想,佛的教义成了傣族社会判断一切美丑、善恶的是非标准。信佛行善,大慈大悲,既是善又是美;不信佛,屠杀生灵,给他人带来灾难,既是丑又是恶。这种善美合一的伦理观念,透过记载佛的言论的各类经书,潜移默化地注入了人们的灵魂,成了人们一切言行的指南。随着时间的推移,傣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便受佛教影响而产生变化:从剽悍变得温和,主张和平,厌恶战争;提倡忍让,以善待人,人类之间不分民族种族,都应和睦相处[7]。武术文化作为傣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于是,它的运动风格、文化象征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逐渐发生了嬗变。明代李思聪《百夷传》、刘文徽《天启滇志·属夷》中分别有人们在乡间饮宴“舞干为宴”和“舞牌为乐”的记载。如果说这种形式的舞武在傣族地区古老的岩画上就能找到它的身影的话,那么从明朝中后期以后,作为杀人术的傣族武术也渐趋艺术化了,从而造就出了傣族平和婉约、富有韵律的武术文化。

3 开发傣族武术文化的意义

从前傣族地区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当和尚学文化、纹身避邪、习武强身是男人要做三件事。所以,傣族的男孩从小就要向武术拳师习武强身。到了14—15岁,一般都已掌握了一些舞弄刀、枪、棍、拳的技能和套路,作为防身、御敌、防野兽之用。傣族村寨各村都有民间教头,每当农闲季节,成群结队的傣族青年都要练习武术,把武术都作为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遍布村村寨寨,逢年过节,表演武术的人更是随处可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关怀下,傣族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1977年在南宁武术观摩大会上,瑞丽县傣族罕约表演摸拟在深山老林中与蟒蛇搏斗的刀术,荣获一等奖。1982年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来自孔雀之乡西双版纳的傣族妹思模拟孔雀嬉斗,形象逼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8]。但近几十年来,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习练傣族武术的人群在减少,许多傣族武术拳种面临失传的危险。尽管云南省委做出了一些努力,如2007年授予勐腊县曼旦村的傣族拳师波罕丙被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等,但仍远远不够。

其实,傣族武术是块金,是块宝,完全可以当做傣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另一块金子招牌。改革开放以来,傣族地区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但民族体育旅游开发单一;民族体育资源文化特征不明显;区域文化资源发展缓慢等问题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仅不利于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区域文化的发展,也制约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和旅游产业崛起。傣族武术文化丰富多彩,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愈加显现其存活的独特魅力。大力开发傣族武术,有利于促进地方旅游和地域文化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地域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双赢,同时也将为人类体育文明的多元共存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更好地保存像傣族武术这样的民族体育项目,我们国家到了该为传统体育立法的时候了。

4 结语

傣族武术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武术文化中的奇葩。傣族武术重美感,韵美柔婉,节奏鲜明,武舞合一,多仿生拳,体现出傣族人清丽、浓情蜜意的美学情趣和开朗细腻的民族性情。傣族人殷实、富足的生活状况,特有的“水文化”心态,万物有灵的信仰,佛教的洗礼是其形成的主要内因。其中佛教在傣族武术文化中占有更突出的地位,深深地为傣族武术打上了宗教的烙印,给我国各民族武术文化史研究提供了极有个性的模式。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本土化、鲜活的傣族武术文化将更加光彩四射。

参考文献

[1][6][7]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石天敬.傣族武术趣谈[J].中华武术,1985(2):20.

[3]江应樑.傣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312-327.

[4]曹成章.傣族村社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428.

[5]李延超,饶远.傣族体育与水文化缘由探析[J].体育科学,2006(4):76-79.

《人生》的当下意义 篇9

一、乡村绘画的概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 从绘画艺术角度出发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 将这种关系体现在绘画作品中, 这是乡村绘画形成的原因之一。乡村绘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 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过程, 由于每个人看乡村风景时的心境不同, 出发点不同, 其艺术风格必然不同, 所创造出的乡村艺术形象也各具特色, 但创作过程中都融入主体对乡村生活的内心感受。

(一) 乡村绘画的起源

乡土绘画, 是在乡村特定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条件下创造出来的, 在形式上的内容上, 它都与农村社会环境、农民生活和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息息相关。乡土绘画的创作方法一般是借用美术创作语言来讲中国人的故事, 表现自己民族的思想, 人的生活, 理想, 现实生活等。并表现较为深刻的内涵如中国精神, 同时也表现中国农民生存的意义, 这也形成了乡村绘画的意义。

乡土绘画自古就有很大发展, 中国绘画界对农民的关注自古有之, 如各种以乡村为题材的山水画, 民间的年画等, 大多以“踏歌”“击壤”“醉归”的形式出现, 也有风俗画等, 表现出农耕时代的世风民情。宋代对乡村题材的山水画描绘也有很大的发展, 人们也常以乡村的绘画手法托物言志, 表达画家的情怀。千百年来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 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是农民, 农民的命运就是国家、民族的命运。中国从来不乏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画家, 他们用画笔创作出发人深思的艺术作品, 体现了一种生活化、情感化, 能够较深入地反映生活, 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如果说《西藏组画》和《父亲》给人的感觉是沉重和悲怆, 那么另一件乡土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春风已经苏醒》则给人带来美和希望。油画家们大都是抓住这样的一个角度, 对农民工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 乡村生活以写实为主的方式刻画出农民的生存状态, 表现出他们面对现代城市时的期待。

(二) 乡村绘画题材的特征

乡村绘画以大胆的想象、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鲜艳色彩表现、饱满的构图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农民题材绘画从根本上讲, 在当代美术题材中属于是极为重要部分, 农民题材绘画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 将使乡村文化变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显现出来, 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 乡村绘画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乡村绘画在现代美术绘画题材中的表现形式

(一) 乡村绘画的题材与主题

乡村绘画以现实生活状态, 乡土现实主义客观化的形式、以感性人物形象再现的美学观来表现现实世界, 拓展了绘画对现实生活的表现领域, 开拓乡村生活创作的新时代。乡村绘画种类非常丰富, 而每一种类又有许多分支。在乡村绘画中大部分所有乡土现实主义绘画, 都喜欢地强调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强调农民身上那种质朴和带有原始情状的美感。在乡土绘画中, 艺术家描绘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本身, 更是对人类淳朴生活的追求, 并融合画家的精神生活, 这才能体现“乡土绘画”的重要意义。

另外还有许多艺术家也投入“乡土绘画”创作中, 如尚扬、张小刚、周春芽等, 他们掀起中国绘画强烈的“乡土风格”, 而所有乡土绘画中, 艺术家描绘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本身, 更是对人类淳朴生活的追求, 并融合画家的精神生活, 这才能体现“乡土绘画”的重要意义。

(二) 乡村绘画在现代美术绘画题材中的形态特征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每种艺术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进化和消亡的过程。绘画的早期形式必然被承载在岩画, 彩陶之上, 青铜等器物上, 随着绘画形态也在变化, 乡村绘画应该有一个其它的独立存在的造型表现形式。我认为乡村绘画作品由四种观念来表达作品的形态:象征性表达、叙事性表达、传神性表达、写意性表达。

乡村绘画中象征意义的形态如农舍、村屋, 山、路、树、人等, 都有着当地特有的地域风情, 从植物形态, 气候来看中国的南北风格不一样, 这些乡村风景都有着象征意义。

乡村绘画传神性表达, 在乡村绘画中从神秘的象征到传神形态直观的表现。罗中立《父亲》、陈丹青《西藏组画》中每一个人的形象都活跃在画面上而最重要的是后面的故事题材重大, 刻画人物很有魅力。罗中立处理人物形象常把人物画得粗短结实, 眼睛的造型尤其有特点, 一般是平面性的黑白分明, 像明间的罗汉雕塑。如《父亲》饱经沧桑的老农形象表现得很传神, 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灵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三、乡村绘画与现代美术绘画题材的社会文化关系研究

在高科技和日趋城市化的今天, 中国乡村绘画艺术创作上, 既深受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处在国际文化大背景的交互作用当代艺术发展之中。

从历史中, 我们发现画家的情感、描绘的手段在发生变化, 乡村农民形象在逐渐丰满, 更何况在我们国家, 农民仍占有很大的比重, 因此, 农村题材的作品永远不会过时。如果有的人认为农村形象的创作已经过时, 那是因为他们对乡村文化已经失去了感情, 没有兴趣再去发现。现在, 我们需要关注的不应该是“土”或“洋”“新”或“旧”, 而是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美术题材表现上的创新。如果能够运用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视角, 创造出崭新的乡土绘画形象, 反映出了画家的理想和追求, 那么在绘画领域界里, 就会有意义, 有价值!但是中国乡村绘画所面临的不利环境和各种挑战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乡村绘画的创作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由和多样, 其中也有人也有对中国绘画未来方向的迷惘, 但我们也在欣喜地发现, 表现自然和乡村生活的题材在中国开始不断涌现。乡村文化再一次成为画家更关注的对象, 这无疑是个很有意义的。

我认为在表现乡土文化题材时, 善于发现很重要, 应该注意把握好时代的脉搏, 挖掘时代的变化在创作对象身上的细微体现。如果没有发现, 把今天的乡土文化混同于村落, 就难免在乡村文化形象的创作上成为前人的翻版。乡村绘画吸取了多种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民间绘画艺术,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乡村绘画表现农村生活气息浓郁, 内容健康, 积极向上。并且具有很强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价值, 乡土绘画已经在中国美术领域有了一席之地。对于目前早已蓬勃发展遍及全国的乡村绘画作品中, 我们可以发现, 绘画艺术的殿堂已不再仅属于"传统绘画题材", 乡村绘画题材已被关注和接受。因此, 乡土题材的绘画, 探究其艺术价值、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 在中国当前的绘画艺术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乡村绘画作为人类艺术创作的题材并不仅指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美术现象, 其形式与内容也随时代不断的变化和丰富。长期以来人们对“乡村绘画”, 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是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 但我认为描绘农村, 表现农民的绘画不会过时, 不会失去意义。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的国家, 乡土绘画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近百年的时间里, 乡村生活题材一直都是中国绘画艺术表现中都有重要意义, 乡村绘画所具有生命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经久不衰的, 因为艺术和乡村生活的融合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

关键词:乡村绘画,绘画题材,乡村文化,探索与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大军.沂蒙乡土绘画的审美内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1.

[2]孙丰.中国油画:乡村视角的当代意义[J].美术观察, 2007 (04) .

[3]熊开亮.乡土绘画艺术语言[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8 (04) .

[4]水天中.关于乡土写实绘画的思考[J].美术, 1984 (12) .

[5]秦嗣德.我对乡土绘画主题性的认识[J].美术观察, 2008 (09) .

[6]赵榕津.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及其当代文化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4) .

[7]刘锋.艺术、公共性和启蒙——哈贝马斯的审美理性理论的发展[J], 2000 (04) .

《人生》的当下意义 篇10

一、“人间送小温”的情怀

王十月小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打工生活为主要素材,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我是一只小小鸟》开始,就始终关注小人物,如短篇小说:《出租屋里的磨刀声》、《厂牌》、《文身》、《开冲床的人》等;中篇小说《国家订单》、《白斑马》和《寻根团》等;长篇小说:《大哥》、《无碑》和《米岛》等;这些小说,既讲了小人物卑微的工作、爱情、愿望,也讲了小人物的悲惨遭遇和恐惧心理。肉身的痛,精神的苦,是“打工族”的真实写照。但我们会发现,王十月小说中,存在着对小人物的那种关怀:他总是在他们山穷水尽或走投无路时,给他们一个意外或转机,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望。

在创作初期,王十月没有想到要为读者负责,更没有想到对底层小人物的书写,是一种关怀。然而,以王十月的天分,他的写作追求不会仅限于此,这是一个嬗变的过程。他后来梳理他自己过去的一些作品,然后意识到,“我不要过去那充满了恨的文学,我要用文字来经营爱,并把这种爱,传达给我的读者,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温暖与勇气,宽容与了解。”[3]

在王十月看来,每个人都有过上好日子的权利。他笔下的小人物,在现实世界中也许已经绝望,可是他乐于在小说中让他们见到梦想的微光,或者让他们获得重生。因此,在王十月小说中的那些农村青年,他们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城市打工,总是怀着梦想能够实现的心情,哪怕只是一道黑暗中的微光,他们也为此努力着、坚持着。“谁都有过上好日子的权利”,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从王十月温情的写作观来体察,它是更富人情道义或人文关怀的词汇。

“我喜欢的写作是有温度的写作,最好带着作者的体温和心灵的热度。汪曾祺先生说他的写作是人间送小温,我很热爱这句话。”[4]这种“人间送小温”的情怀,颇能代表王十月的创作观,这也是王十月小说不同于其他众多同类小说的地方之一。王十月有这样的写作观,与他自身的经历相关。王十月说:“我在生活中经历了太多的磨难,这让我对苦难有了一种本能的排斥。我希望我的文字给人的是温暖,是希望,而不是绝望。”[5]

二、“文以载道”的大乘文学

王十月在一篇自我剖析的文章中,说他在鲁院学习期间,有位作家给他们授课,那位作家认为现在乡村被破坏了,觉得乡村再也没有了诗意,他当即表达了愤怒:“难到农村人就该住在破破旧旧的房子里,走在泥巴路上,来满足你这种虚伪的诗意?”[6]在王十月看来,优秀的作品,“除了艺术性之外,还必须得有思想性、社会性、知识性等诸多要素。”[7]

作为当下社会转型的亲历者,王十月意欲通过小说来发现世道人心的真实图景,成为“铁肩担道义”的作家。王十月说:“文学也有小乘大乘之分的。我希望,自己写的是脱离小乘通往大乘的文学。”[8]王十月关注农村的变化,他看到了遭受破坏的农业文明,看到了“工农并存”的现实困境,试图探索农业文明重建的可能;王十月也关注农村青年在城市打工的生存现状,他看到农村青年在城市里的惶恐与不安,也看到了他们梦想的微光,试图探索他们作为“零余人”的最终归宿。王十月书写的正是一种“文以载道”的大乘文学。

社会转型期的王十月小说,发现世道人心的真实图景,揭示出了诸多问题与矛盾,作为度人的大乘文学,其解决方式是什么,无疑考验作者的智慧。在王十月看来,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理解、宽容和爱,才是有效的途径。虽然对此方案是否有效,尚且存疑,不过作为对当下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正面回应,是一种建设性的尝试,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如王十月所说:“当下的中国,并不缺少告诉人们我们曾经怎么活的文学,但是缺少告诉人们我们正在怎么活的文学……我更敬重那些试图告诉人们可以怎么活的作家和作品,如果前者需要的是勇气,那么后者需要的是大爱。”[8]王十月显然是个心有大爱的作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有勇气和智慧,写出更多“告诉人们可以怎么活的作品”。

注释

1[1]胡磊:《世情叙事中的经验确证——王十月论》,载《中国作家》2010年8月第15期,第212页。

2[2]唐文俐、陈华生:《从社会批评视角看王十月小说——以<国家订单>等为例》,载《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1年3月第3期,第19页。

3[3]王十月:《文学的小乘与大乘》,载《当代文坛》2009年第3期,第59页。

4[4]胡磊:《世情叙事中的经验确证——王十月论》,载《中国作家》2010年8月第15期,第212页。

5[5]唐文俐、陈华生:《从社会批评视角看王十月小说——以<国家订单>等为例》,载《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1年3月第3期,第19页。

上一篇:Kalman滤波器下一篇:实施计划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