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野

2024-07-19

教育视野(精选十篇)

教育视野 篇1

教育公平即教育机会均等, 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二是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前者是指尚未实施普及时要达到的目标, 后者则指已经实施了教育普及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当然, 教育公平不等于绝对的教育平等, 更不是绝对的平均, 而是一个包含了教育平等并以平等为主要取向的相对的概念或范畴。

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缺乏为每个人提供自由选择同等水平教育机会的物质基础, 教育还存在诸多的不公平现象, 具体表现在学前儿童群体的教育问题上, 不公平现象更为严重。

在入园机会方面: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着区域间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平衡。由于经济和人口的原因, 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学前教育发展差别很大, 而且这种差距还在加剧。目前, 东部地区学前三年入园率一般在80%以上, 中部地区则在50~70%左右, 而欠发达地区学前三年的入园率只在35~50%。同时, 这样的不平衡在城乡之间差别更大, 相比较而言, 城市的幼儿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入园问题, 而农村的幼儿只有70%的孩子能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 而且, 无论是教育质量和条件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幼儿。

在享用教育资源方面:学前教育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状况, 一方面政府大力倡导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强调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另一方面, 相应的教育资源的投入又长期不足, 致使学前教育发展处境艰难。

《教育的国际视野》读书心得 篇2

杨婷婷

今年四月,我读了上官子木博士的《教育的国际视野》一书,这本书以中外教育的差异为视角,对早期教育中外差异、学校教育中外差异、学生素质中外差异、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释,举例详实,理论丰厚,让我对中国当下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有了更为清醒和全面的认识。书中的一些教育教学案例让我不禁联想到了我们目前的教学工作,有几点体会较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应该称为学生学习的第一助推力。我们的教材、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是否把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有机结合了呢?“只有当学生喜欢、热爱所学的内容时,他们才会专注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做的是不喜欢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书中介绍了各国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多种途径并与中国教育进行了比较。作者大胆批判了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缺乏可读性、趣味性,充斥这枯燥乏味的篇章,指出教材缺乏趣味性是学生们对语文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动手和动脑同样重要。美国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参加义务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理能力。而新疆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乌鲁木齐9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业余生活情况调查,随机抽样319名中学生,仅8.6%经常做家务,从来不做

家务的有11.3%。其中有16岁的男孩子不敢划火柴,15岁的女孩不会缝扣子。由于当今的孩子缺乏实践性活动,缺乏来自亲身参与而构成的经验,所以他们普遍地缺乏一种综合性的智慧,缺乏处理问题的对策。这也是很多学生不会学以致用的原因之一。

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 篇3

【关键词】 历史教育 国际视野 联系 借鉴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样一条广告词:“在中国看世界,让世界看中国”。职业的敏感性使笔者油然而生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一下子打开了自己的教学思路:这不就是历史新课程教学要追求的广度和深度吗?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讲述中国的历史离不开世界这个大的国际环境,在纵横捭阖中,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实、掌握历史发展的过程;又利于学生学会说历史、用历史,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更能促进教师学习国外先进的历史教育理念和方法,实现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新课程目标。为此笔者结合历史新课程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实践。

一、横向比较——理解历史发展的事实

1. 在比较中找方法,掌握历史发展的过程

历史是令一些不会学习的学生非常头疼的一门学科,他们认为知识点既多又复杂,非常难记,难以应对考试的要求。但是如果找到合适的方法,科学合理地理清知识点,还是非常容易记牢的。比较法就是一种有效记忆知识的方法。

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认识到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其完全隔离开来。这里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中国史是世界史的一部分,世界史对中国史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能融会贯通地将知识点构建成一个概念网络,就能帮助理解、增强记忆,克服死记硬背,真正将知识活学活用,内化建构。例如,世界史中新航路开辟这个历史事件,教师在讲述时就应强调其对中国的影响,如玉米甘薯的引进,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葡萄牙占领澳门等,这样学生会非常容易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一新知识,也利于学生对相关中国史的复习巩固和提高。

2. 在比较中增自信,增强民族文明的自豪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我国在许多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到明朝后期和清朝时期才开始落后于西方。比较历史有利于分析现实,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现在居于强国地位,经济实力比较强大,我国虽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是我们在中外历史比较中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我们祖先的聪明睿智,我们文化的灿烂辉煌,从而极大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信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例如,四大发明自不待言,还有郑和的远洋航行比新航路的开辟早半个世纪,麻沸散的发明,圆周率的运算,赵州桥的设计等等都雄居世界第一位。

3. 在比较中找差距,提高民族復兴的紧迫感

在为民族文明史自豪之时,我们也应深入反思,为何明清时期渐渐落伍了呢?虽然现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但早已失去昔日泱泱大国的辉煌,是科举制扼杀了读书人的创造性,还是儒家学说培育了人的顺从性,从而失去了斗志,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高压性,还是建国后文革等政治运动的破坏性……为此我们付出了很多,与一、二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经历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苦难历史,付出了八年抗战的惨重代价,在比较中学习这些历史知识,它就会在学生耳边敲响一次次警钟,不用空喊口号,也不用刻意灌输,在年幼的学生身体里,爱国的热血立刻就会沸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激情自然会被重新点燃。

二、纵观全局——改变历史教育方法

1. 打破教师一言堂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实践多年,但是一言堂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因为受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就连在幼儿园的教室里人们也认为鸦雀无声是正常现象,并尽量想办法达到这一效果,这是多么不容易又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

我们都有这样一种直观印象,中国的孩子非常听话、顺从,外国的孩子则不服管教,学校里似乎也没有限制孩子的措施,而是任其发展。实际则不然,例如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就提到了美国教育学生的方式,他们也有一套约束机制和惩罚手段,和中国不同的是,他们从来也不限制学生的言论自由。课堂上应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尤其是历史课堂,学生从课外阅读中了解了很多的内容,有的甚至是教师都不知道的,所以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说,勇敢表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增强学生自主体验

在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中,笔者注意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作业,都是学生动手实验的居多,此外还有查阅资料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2]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找方法,寻乐趣,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各个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而建立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尤其是历史课堂。

首先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去参观,当活生生的历史摆在眼前的时候,学生马上就会产生学习兴趣,深入探究的冲动和愿望会油然而生,比起干巴巴的讲述要强许多倍。

其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例如初一历史第一课,我们可以开展一项寻找历史的活动,请学生收集有关的历史图片,在班级举办一次历史图片小展览,并要求准备者说出其中的内容,比比看看谁收集的多,谁讲的故事生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现三个突破

(1)突破教材,引经据典。学生喜欢会讲故事的老师,古今中外概莫如此,这也是现在的《百家讲坛》栏目收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这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文化底蕴,所以教师平时要多学习,多积累,突破教材,引经据典,融会贯通,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nlc202309041255

(2)突破大纲,有学无类。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只要有用的知识都需要去学习,不一定非要按照大纲的考试要求,一二三的将其模式化,从而使课堂显得僵硬、呆板,学生学起来也枯燥无味,老师也有种理屈词穷的感觉。

(3)突破祖训,寓教于乐。谁说教师一定要威严,学生一定要听话?谁说没有了严肃就不是为人师表,谁说没有了顺从就一定是大逆不道?我们应该突破祖训,让沉寂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涉及到艺术史的知识,可以放放相关的音乐,看看名家字画,从而真正走近这些艺术大师;和战争有关的,就看看相关的影片,从而使课堂丰富多彩起来。

三、网罗大千世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1. 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深入的了解历史,整个世界将会了然于胸,那将会拥有何等的心胸与气魄!

然而,历史这门学科的地位较低,因为在学生心目中它是副科,这和中国的传统观念有关,很早就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顺口溜,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态。而从《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中可以知道,美国没有主副科之分,每门学科都很重要,都要拿得到足够的学分才能升到高一年级。而在我国只要能学好语数外就可以认为是好学生,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从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的角度讲,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扼杀”。我们应该向学生明确历史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学好历史这门学科的必要性,用足够的耐心、信心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引领学生喜欢上历史。

2. 感悟真谛,启迪心灵

很多有大志向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流芳青史,而这些人物能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在与一些历史人物的对话中,我们能从他们高尚的品质中汲取动力,从坚持不懈的意志中学习坚持,从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气魄中找到果敢,从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中知道奉献。

3. 以史为鉴,和平发展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为了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实际上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资治通鉴》,正如培根曾经说过的那样,读史使人明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发挥这一学科的独特作用,使学生能从罗斯福新政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中体会到改革创新与锐意进取的重要性,能从一战、二战、抗日战争的苦难中感悟到和平的可贵性。

教育无国界,知识无国界,我们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同时将中外历史知識纵横编织,让学生真正学会历史,感悟历史,发挥历史这门学科的最大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聆听大师教诲拓宽教育视野 篇4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总纲, 即“为人生”的教育本质观。他认为中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 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他的这种思想让我深思:放远眼光, 关注未来, 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必须明确:学校教育要对学生一辈子都有用处, 教师要时刻给予学生观念上的深刻影响;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给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引领;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教师要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努力让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面发展, 这是教师肩负的重大责任与神圣使命。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育工作二十几年, 送走整十届初三毕业生, 曾经认为, 自己还是胜任本职工作的。但是叶老先生的语文教学和作文指导的观念警醒了我, 让我不得不对自己走过的教师之路作出深刻的反思。

语文是净化学生心灵的重要学科,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为语文教师, 给学生创造环境与条件,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需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满足、快乐, 这些方面我为学生做了多少呢?看到班级里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学生, 帅气的打扮, 无所事事的课堂表现, 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是失败的。语文教师应该懂得激发学生的思想, 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发出进取的愿望, 语文学科不该有“差生”, 出现这样的学生是语文教师的失职。

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净化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欲望, 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渴望地参与学习, 参与生活。在这个基础上明确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那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

作为语文老师, 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但这样的训练仅限于教材当中的篇章, 或教材之外的辅导资料, 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表达的能力。我所看到的只是眼前的阅读, 为了应付测试检查中的阅读习题, 而教给学生的一些方法。我想到了自己帮助学生总结的“三步阅读, 五步解答”的现代阅读法, 对照叶圣陶先生的阅读教学理念, 我很惭愧, 我把阅读理解得太狭窄了, 把阅读教学做得太肤浅。

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除了读教科书、习题外, 每天还要读一些别的书籍, 并且要养成一辈子阅读的好习惯。不但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而且还要建立一定的机制, 帮助学生自我约束, 搭建读书交流的平台, 积极营造读书的氛围。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每天读一点儿”的好习惯, 开始的时候, 教师要加大检查的工作量, 可以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 也可以让学生说说阅读的收获, 回味一下让自己刻骨铭心的语句, 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 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交流读书心得, 分享有价值的信息, 互相讲解精彩的故事, 交流阅读感悟和阅读方法, 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终身学习, 收益终身。

阅读的方法也要教给学生, 指导学生阅读要做到精细, 品字、品词、品句, 分析段落, 把握作者的写作情感、写作目的等。在比较、归纳体会中, 发掘文章的意蕴, 养成良好的造句习惯。加大学生阅读的量, 拓宽学生阅读的面, 这一点尤为重要。不同的阅读内容, 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就在这样不断的精读和略读中逐渐提高起来。

作文训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写作抱有抵触情绪, 常常为了应付而写作。读了叶圣陶关于《作文论》的几篇文章后, 我对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 作文要写心里话, 写出真情实感, 可是学生到底有没有心里话可写?有多少真情实感可以表达呢?这要看学生的生活是否充实。生活充实的含义, 应该是具有宽广的阅历, 明白事理, 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新生事物充满兴趣, 对生活充满热情。因此, 作文的源泉是生活的充实, 要使生活充实, 就要提高思想, 培养感情。作文即做人, 指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 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 有意识地接触事物, 随时随地培养感情, 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的人, 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教师不应该期望每一个学生都写出好作文, 怀着这样的心态, 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写作, 作文的导向就该正确了吧!

《如果我当教师》这本书给了我教学上的影响, 观念上的指导, 人格上的熏陶。“开卷有益”, 在读书中我收获很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成一个优秀的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塑造灵魂深刻的人。教学活动的根基不在教材、不在课堂, 他要延伸到社会、走向生活。放宽眼界、放手改革、放慢脚步, 我在聆听大师的声音, 思索着, 将在前行的道路上实践着。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05.

拓展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篇5

……记中福会托儿所第一届论坛

2006年4月14日,中福会托儿所召开了第一届的教育论坛,定名为“走近国际班”。在论坛中,国际部的四位教师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国际教育的芳华,让我们了解到,在这片我们都曾经非常陌生的异域土壤中,鲜艳的花朵如何吐露芬芳。

董峰老师,现任国际大班班主任,是一位和蔼可亲、深受孩子喜爱的、有着18年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教师。她为我们带来的是《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她的报告让我们感受到国际教育中教师与幼儿的完全平等、完全信任的关系,让我们实实在在地体味到了外籍教师对孩子充分、完全的尊重与信任。

董峰老师将自己在国际班两年的感受与我们共同分享!

第二位登台的是我们国际班里最年轻的一位……张懿老师,作为第一个入主国际班的保育员,张老师接受了很多的挑战与考验,今天,她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为我们介绍她在国际班中看到、听到、感受到点点滴滴,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形式丰富的国际班主题活动花絮,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异域教学所呈现出的别样的光华。

张懿老师向我们展示国际班主题活动的花絮与材料

国际中班的钱兰华老师与朱耀梅老师与我们共同分享了外教老师“寓教育于生活中”的教育点滴。“生活即教育”,这句名言曾经如雷灌耳,根植于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心中。但是说说容易,真的要全面实行可真不简单。钱老师和朱老师的这四个小故事让我们找到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索,也准备着进行一点实践,尝试一些突破。

钱老师与朱老师携手合作,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教学活动录像 最后,陈磊所长为我们做了大会总结,对论坛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也对论坛的成功表示祝贺。国际部的两位外籍老师Mr.Reid 和Miss York也上台为我们发言,他们对这两年与中国教师和睦融洽的合作表示欣慰,全体参加会议的中国教师大声地对她们说:“We all love you!”,使老外感动不已。

陈磊所长和外籍教师对论坛的成功表示祝贺

从教育的视野观察教学 篇6

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第十个年头,也是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之年。作为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参与者,广大教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仅要思考如何教好学生,更要思考如何做好教育。从教育的大视野来考虑教学,就是要把理念性的输入内化为教学的自觉,把教育理论的指导内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把模仿性的教育研究内化为教师专业的个性升华。课改十年,我们喜欢拿别人的模式成果来实践,深化课改,就要呈现属于自己的实证性成果;课改十年,我们崇拜遥不可及的教育大家,深化课改,就要使属于本土的有思想的教育专家脱颖而出。

指挥棒变了, 评价拷问我们的课堂

岁末年初,偶阅北大、清华2011年保送生试题,既感欣慰,又感到压力颇大。请看北大笔试部分试题:

论述题:①请比较一下东西方文化。②写出历史上主要朝代的都城,以及都城的历史名称和现代名称。

问答题:“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作文题:2010年12月初铁道部出台退票新规,普通列车火车票在火车开车后不得退票,动车组列车与普通列车退票“待遇”不同等。根据材料给铁道部部长写封公开信,字数不少于800字。

目前的保送及高校自主招生只是一种特殊形式,占高考中的很小比例。但纵观自1984年开始的保送生试点和2003年以来自主招生的考试形式,它的确代表一种评价的方向,其背后蕴涵的是考试理念、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方法的变化,这个方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方式。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从传统考试到现代教育测量,从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从一考定终身到扩大多元化选拔、多样化录取,高考题旨在寻求一种“功夫在诗外”的考核学生掌握与发挥的最佳方法。如前述的“请比较一下东西方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靠区区一道论述题,就是专门研究文化史的学者也未必说得一清二楚,这道题似乎不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孩子应该考虑的问题。但中学生也不是无话可说,新课标人教版《历史》(3·必修)讲的就是中外思想文化,在前言中明确指出:“在世界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历史发展有别,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构成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的多元化特征。”全教材分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8个单元,对不同时期的中外思想文化分专题做了系统讲解。只要考生能够全面理解教材,综合能力比较强,就能讲出个所以然来,但想抓到实质、标新立异得高分就要看“诗外”之功夫了。现在普通高中的教材架构、模块设计、考核内容等,越来越多地成为高校课程的下放,可中学教师没有高校教师的专业研究、中学教学远没有高校课堂那样自如、图书馆极缺有用之书且开放时间有限、学生课余可支配时间也少得可怜,凡此种种,都是普通高中新课改后客观上形成的大学预科功能的尴尬。对学生而言,唯可欣慰的是,拼吧,进入大学就轻松了。

看似考试评价,实则拷问课堂。我曾随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的老师们到一所实验中学听一节初中语文课——《孤独之旅》,讲的是少年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的故事。讲课老师熟练而细腻地讲述文章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应当说是一个不错的课例,也得到听课者的好评。但我不赞同这种讲法。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编排的主题是“阅读与写作”,这个单元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共有4篇,两篇精读——《故乡》《我的叔叔于勒》,两篇略读——《孤独之旅》《心声》,要求“学习这些课文,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如果这节课让我来讲,我会在重点讲了两篇经典的精读课文之后,把《孤独之旅》放在课下让学生阅读,结合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查找相关材料,重点思考“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或一篇作文)”,拿到课堂上讨论,谈谈自己的课外阅读,谈谈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让同学们相互启发。精读是指路,功夫在课堂,靠教师主导;略读是尝试让学生自己走路,功夫在课外,靠学生自悟。把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来讲,不仅无法完成教学目标,而且与我们的课程改革是背道而驰的。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去年秋季到学校听一节小学诚信评价课,讲课老师导入得很好:“好习惯如一根小小的火柴燃亮一片心空,如一片绿叶沁满一个季节。习惯,它无声中引导我们的行为,默默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同学们,许下我们的承诺,规范我们的行为,就会督促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循循善诱,同学们发言踊跃。然后老师提出问题:“通过上周的承诺,我们改掉了一个个坏习惯,收获了一个个好习惯。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同学们,你发现咱们班的同学近段时间存在哪些问题呢?”一个男同学马上出来揭发某女同学:“她下课做游戏时,无所顾忌,扯着嗓子喊,真不文明。”另一个女同学又揭发某男同学:“他和同学打闹,躺在地上不起来,真丢人。”……被点到的同学要乖乖地站起来承认错误,给集体荣誉抹了黑。老师还提醒学生:“在礼堂观看节目要认真,不交头接耳,不随意站起,要适时鼓掌。”训练男孩子当绅士、女孩子做淑女本无可厚非,但在不违反日常行为规范的前提下,是否应多给孩子一些自主生活的空间?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的学校教育过于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使用命令和规范,用大人的想法来代替孩子的思维,这不是直接的教育教学问题,而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教育目标定了, 现实拷问理想的教育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三只猎狗共同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拼命地跑啊跑啊,钻进了一个树洞里。树洞只有一个出口,三只猎狗就躺在树下耐心地等它出来。不一会儿,突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看到猎狗,仓皇之中没站稳,从树上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

读到这里大家肯定会问:“兔子会爬树吗?一只兔子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吗?猎狗躺在一块儿,怎么这么笨呢?”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土拨鼠哪里去了?

这个故事是在谈论课改理念时,濮阳市实验小学李慧军校长给我讲的。李校长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适度教育模式研究”去年年底结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她认识到:在我们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经常会被途中的细枝末节或者是一些无意义的琐事分散了精力,扰乱了视线,以至于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所以不要忘了时刻提醒自己——土拨鼠哪里去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哪里去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理解,所谓的理念,就是能够排除干扰、心向目标的不懈追求。谈到这里,老师们可能会说:课改搞了十年,理念早有了,关键是怎样深化、如何升华。我想课改十年解决了理论到实践的运用问题,深化课改是要解决实践到理论的回升。我们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课改实践中是否具备了专业的智慧、专业研究的潜能和专业发展的自觉,反思过程中要弄清楚以下几个概念的辩证关系。

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教育者必须有理想,但理想的教育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我们的课改曾设想许许多多的选修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但不少都流于形式,教材发下去之后便被束之高阁;我们曾设想在中学开历史与社会课、科学课,可结果又回到了政、史、地、理、化、生;我们曾设想文理不分科,以大综合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可没有学生是万能的。教育现代化是一种理想,教育改革者都是理想主义者,完美的教学应该是富有想象力的,能够唤起学生沉睡的潜能,实现学生的理想正是教师自己的理想。所以说,教育理想就是对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崇高的追求,我们必须有教育理想,但不能苛求理想的教育。濮阳市实验小学以“抑制过度的教育,提升不及的教育,调整错位的教育,发展绿色的教育”为目标,建立适度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实施健康教育工程、诚信德育工程、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潜能开发工程、形象策划工程、幸福工作工程等,打造成学校的一个品牌。这个品牌理想不理想?半年前,李校长看到四年级学生吕家兴痴迷于绘画,就鼓励他发展自己的特长,半年后吕家兴同学在学校举办了个人画展,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教育性教学与无教育的教学。从理论上明确地把教育与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是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的首创,他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反过来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育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在于强化教学工作中的目的,使教学真正成为造就所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我的理解,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才能的过程,一般意义的教学应该是辐射性的,是教师的一个点对全体学生的一个面,目标很单纯;而教育性教学则是指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而指导其个性的发展,看重的是育人效果,应该是聚焦性的,是教师的多个行动聚集于个体的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很好的概括。很可惜,我们的许多教师是为教学而工作,还没有达到为教育而工作的境界。

教学模式与模式化的教学。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的提升,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成熟的教学模式应当有理论指导、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评价方法和标准,并且有推广应用价值。近年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课堂教学模式和 “三三六”自主学习的杜郎口教学模式等风靡全国,不少学校拿过来不分城乡、不分学科地照搬,只注重外在的“形”,忽略了内涵的“神”,成了模式化的教学。2003年,时任西峡县教研室主任的杨文普到洋思中学考察,发现洋思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的重大改革,但老师预设问题多,学生被动思考多;学生解答问题多,提出问题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仅仅把学生从“抱着走”变成“牵着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走”。于是,西峡县逐步探索出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成为河南本土的代表性课改成果。杨文普现在当了高中校长,他试图在高中教学中推广这一模式,他在追梦。应当警惕的是,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化的教学则无异于邯郸学步,我们曾设想建立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却常常把手段当目的,忘记教学的本质、教育的追求。所以有学者提出有效教学异化的背后是价值的搁置,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这个意见是十分中肯的。

专业教师与教师专业化。取得教师资格证,走上工作岗位,只能说是专业教师,要实现真正的专业化,是要有完善的专业知识、专业制度和专业精神水平的。谈到专业化,不少教师望而却步,要教学、反思、研究、提升……太难了。我到安阳市殷都区实验小学,他们的老师就不这么看,学校破除了科研的神秘感,开展“小学生自主发展研究”,从教学中寻找小课题,教研组共同探讨;在困惑中寻找大课题,联合高层次的专家共同研究,每个学科、每一位老师都有成果。他们总结得很到位:“问题就是课题,行动就是研究,发展就是成果。”教师专业化需要一个政策与活动的成长空间,更需要教师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重视教育教学实践,品尝体验的快乐,不断超越自己,找到成长突破口。我们经常抱怨空间的狭小,而忽略了审视自己眼前舞台的广阔。李镇西老师把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分为应付、当饭碗、当事业、当宗教四种境界。他说:“中国教育的确需要一批乃至一代把教育当做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饭碗的教育者。他们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披荆斩棘的双手,有遥望未来的眼睛;在他们的心中应该永远燃烧着教育理想主义之熊熊火炬!”对专业成长而言,抱着饭碗看重教师职业而坚守,只是境界的进入;当成事业充满宗教情怀,则是追梦的飞翔!

教育视野 篇7

一、音乐教育哲学的范式

“范式”一词,最早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在他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在音乐教学中,“范式”指一系列已成习惯的信念,或应对及处理一个普通场景的常规模式。目前,国际上对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较多、较系统的成果集中于美国,确切地说是北美学界。这些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这两种范式在不同的立场角度上对音乐教育教学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无论是哪种范式,都对音乐教学中感恩教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音乐教育哲学对感恩教育的作用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在小学阶段,感恩教育更多地集中在思想品德课中,大部分由班主任担任此学科的教学工作。但随着人们对德育不断重视和师资力量的提升,逐渐涌现出思想品德学科的专职教师,他们以生动的课例分析,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引导学生识恩、知恩、感恩,并努力地在生活中实践施恩。

其实,感恩教育不仅只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专属,在其他学科中也有所渗透,尤其是音乐学科。无论是关爱地球的音乐专题,还是世界音乐文化,或者是地方音乐文化,都与感恩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艾利奥特(David.J.Elliott)在他的著作《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中提出:“音乐教育(或应该是)是一种多样性的、多文化的实践。这意味着真正与教学和学习相关的音乐教育也介入了独特的和主要形式的人文教育。”我们发现,音乐教材中那些节奏迥异、风格别样的歌曲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以丰富的形式内容提高着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同时,更对学生人格、品性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材中有很多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思想情感,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用音乐教育辅助感恩教育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价值。最主要的是,用音乐启迪学生、促进感恩教育发展,在形式上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感恩教育的范式研究

音乐教育哲学中,以何种范式来解读感恩,对于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影响。

1. 审美范式下的感恩教育

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体系正式建构于20 世纪50 年代至70年代,理论基础来自于18 世纪的美学,其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其实,“审美”对于从事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来说并不陌生,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也提到“审美性”。贝内特·雷默在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中写道:“如果现今的音乐教育能够用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目标来概括,那么可以说这个专业正在努力成为‘审美教育’。必须有一种哲学来实现这个目标,以表明音乐教育如何及为何在它的本质上和价值上都是审美的。”审美范式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而培养审美感受的最佳途径就是听赏。通过此理论的学习,教师秉着“以美育人”的理念,以美的启迪与享受引导学生进行歌唱、舞蹈、欣赏等音乐活动。期望学生能发现美的事物,产生美的性情,拥有美的品德,这一切的确对于培养学生美的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四年级第二单元中的《丰收之歌》,这是一首情绪欢快,节奏明快的丹麦民歌,在初次听赏的过程中学生们获得了美的体验,感受到丹麦人民乐观爽朗、勤劳善良的品性。在歌唱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劳,使学生懂得在互帮互助中应怀有感恩之心。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懂得珍惜,心怀感恩。可是,对于“感恩”,学生领悟多少,会意多深,又持续多久,值得教师认真反思。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以听赏“好的”音乐为主,面对非审美性音乐时是否这“不好”的音乐就不具有价值,鲜有人文教育意义呢?其音乐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还有挖掘的空间吗?这些都值得教师进一步研究。

2. 实践范式下的感恩教育

20 世纪90 年代,音乐审美哲学受到了实践哲学的挑战,埃利奥特等人提出“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音乐不仅仅是声音,更是从事音乐实践者的行动、结果。“音乐教育中,不仅是音乐方面的培养,更要有对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的考虑。”也就是说,音乐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音乐,更是像其他学科一样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对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这里提到了音乐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鲍曼也在他的著作中说道:“教育是一项道德伦理事业,尤其与人们的性格、特征、情操陶冶和思想转变有关。同样,音乐教育也是一项道德伦理事业。”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音乐教材中,“蓝天白云”“睦邻佳音”“欢聚与期盼”等单元主题,在或是欢快或是优美的旋律背后均涉及人文教育。因此,教师应在音乐教育中通过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最终能感恩自然,自发地保护自然;尊重、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多元文化,从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使得学习音乐不囿于审美,在音乐沉浸与自我成长中还有其他的体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自然地渗透感恩教育,则更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同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如歌唱、表演、创作等一系列音乐活动,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音乐,知晓音乐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进一步理解音乐和音乐所联系或引申的内涵。在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学生由耳听感恩教育,变为在音乐实践中的活动体验。

仍以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四年级第二单元《丰收之歌》为例进行说明。为达到音乐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劳动情境模拟导入本课,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音乐背景,感受劳动的乐趣;在鲜明的强弱节拍、欢快的情绪中,以丰富的演唱形式理解、接受、尊重各地的音乐文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编简单的肢体语或情景剧进行表演,在创编音乐的过程中不仅理解和学会歌曲,更在音乐活动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在劳动成果的创造中促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产生感恩情怀。学生们通过音乐实践,感悟歌词“让我们去帮助别人,慷慨又大方”,使得学生有更加博大与宽阔的胸怀,懂得时时处处应该帮助、尊重、感恩他人。这样,音乐教学活动变成体验音乐丰富的社会文化语境和创作音乐的快乐过程,为学生对他人、对父母、对社会产生施恩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良好的铺垫与引导。

3. 实践范式在感恩教育方面的优势

埃利奥特认为:“音乐不仅是一门独特的审美艺术,更是人类的多样性行为,这意味着它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本身就带着社会道德伦理的维度。”因此,实践范式在广度上凸显着更多的优势,它让人们从不同的文化语境去理解音乐,对音乐的诠释更加丰满,给了教师对感恩教育与音乐教育有机融合的契机,以及音乐教学广泛的施展空间。而且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模拟或真实的道德情境冲突,使得感恩教育由听、想、悟衍生成实际的行与做。实践范式下的感恩教育,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也增进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了音乐教育对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

四、音乐教育哲学实践范式下感恩教育的措施

1. 音乐课堂教学的渗透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以德报德的教育,通过充分挖掘音乐学科的丰富资源,以音乐、音乐相关的活动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生动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创设各种德育情境,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感恩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在音乐教学环节中,无论是相关音乐为背景的师生对话式导入还是律动式导入,都能给学生良好的感恩情感体验。涉及感恩教育的歌曲教唱过程中,学生自身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歌曲情绪的把控、音乐术语的表达,往往胜过教师理论式的说教,音乐似乎更能激发人的内心情感的共鸣。而音乐不只是旋律的流动,它更是这旋律背后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因此,要注重丰富歌曲的教唱和拓展环节,不仅可以播放相关音频视频资料,还可以请学生自己创设音乐情景剧进行个性化表演。在学生的协作中,他们懂得互助与尊重,体验识恩、感恩在实践中的快乐,为今后的施恩埋下幸福的种子。

其次,实践范式的音乐教学鼓励学生“创编音乐”和“有效聆听”。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分析歌曲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同时注重创编音乐,抒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这一过程,会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体验与创设,通过歌曲的聆听、演唱、表演、创编,可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自然的高尚情感,使得学生思想意识上的感恩认识更加深刻、更加持久。

2. 校内兴趣课及艺术比赛、展演活动的渗透

学校的校内兴趣课及艺术比赛、展演活动,也是渗透感恩教育的很好契机。校内兴趣课中的舞蹈、声乐、曲艺等音乐活动,均涉及人文教育。可以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少先队活动日,组织学生社团进行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增进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尊重地方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养。在团体活动的体验中,感恩同学的友爱、教师的关爱,感恩学校提供齐备的教学设施和异彩纷呈的活动方案,感恩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带来的安定的学习环境。

3. 隐性课程的渗透

感恩的隐性课程隐藏于显性课程的意识形态、教师教学风格、教育理念之中,它具有普遍性、弥散性和持久性。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倡导学生之间师徒结队,鼓励以歌唱的形式传唱校园文化精神,以及教师利用自身教态和言行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都对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总之,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对感恩教育的研究,无论是运用音乐哲学的审美范式还是实践范式,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促进感恩教育的发展,并为感恩教育的研究拓展新的空间。而如何使感恩教育在音乐教育这一领域达到更优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相关的范式,使得学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懂得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

参考文献

[1]罗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04).

[2]戴维·艾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齐雪,赖达富.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Bennett Reimer.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70.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畲族高等教育 篇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支持特殊教育,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民族振兴、社会进步, 是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历史使命, 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石的作用, 责任重大。教育公平继十七大之后再次出现在政府报告中, 又有了深化和发展。从这里不难看出, 政府实施教育公平的立场和决心, 而教育公平也是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途径之一。

1 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权的平等, 它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内容, 指接受教育的权利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保证。二是教育机会的平等, 这是教育公平的核心, 它包括教育起点平等, 表现为入学机会的均等;过程平等, 表现为教育内容和环节的均等;结果平等, 表现为学业成就的均等。三是合理性, 即构建的教育体制, 提供的教育服务, 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合理的, 合理性不是简单的平等、平均、优先或“一刀切”, 而是要正视差距, 区别对待, 公平的判断标准在于合理性, 合理才是公平的, 不合理即为不公平。

2 赣南畲族的历史渊源

在明中叶, 王阳明在平定畲民起义后颁布《南赣乡约》, 礼乐教化百姓, 开创了畲族教育近千年来的新局面。如今, 畲族虽是赣南老区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 但她族居于闽粤湘赣四省交汇的峻林地带, 由于交通闭塞, 畲族基本上都是与汉族人杂居在一起, 其本民族的传统慢慢流失、汉化。作为一个即将边缘化的民族, 在教育方面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弱势群体”。

3 畲族高等教育的瓶颈

自1998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 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据调查, 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在读学生约780万人, 而截止到2012年底,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536.5647万人, 增长了三倍多。不能否认, 高校扩招使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校接受教育, 确实使受高等教育公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但对于畲族, 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来说, 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瓶颈:

(1) 高校学费的上涨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扩大、学校的规模在扩建, 高校学生的学费也在上涨。1997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学杂费标准为1589元, 到2007年上涨到6489.4元, 再加上住宿、吃饭、穿衣等生活费, 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费用在1万元左右, 4年需要4万元左右。按江西省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15047元和农民人均收入4697元计算, 供养一个大学生, 需要一个城镇居民2.6年的纯收入, 一个农民8.5年的纯收入。所以, 对于地处偏远闭塞、经济落后的畲族族民来说, 高额的学费支出往往会使他们对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望而生畏。

(2) 资助体系的完善

高校在人数扩招的同时, 学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在也增加。有数据表明, 目前我国在校生人数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20%, 其中特困生的比例为8%。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会更多选择师范院校, 以期学费便宜、毕业后有份稳定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 以畲族族居的赣南某师范院校为例, 贫困生的比例甚至达到50%, 高校在资助方面仍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一是资助体系的单一, 虽然高校形成“奖、助、贷、减、免”的体系, 助、减、免的名额少, 目前高校学生主要靠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来缴交学费。二是资助力量薄弱。丰富的社会资助资源更多的集中在985、211院校, 地方院校缺乏足够的社会资助, 本身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帮助更多的贫困生完成学业。

(3) 专业选择及就业去向

由于畲族族民生活在赣南,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信息不对称、家庭经济等诸多因素, 致使他们在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时会做出更现实的选择:家庭经济困难, 会更多地选择学费较低的师范、农林院校;为争取更大的录取机会, 选择冷门专业;在就业方面由于缺乏社会资源, 会选择较容易就业的师范专业等等。这就促使他们处于一个保守的状态, 不敢冒然前进去争取足够的教育资源, 更谈不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如此循环, 难免会使本民族的文化流失。

4 赣南畲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策

4.1 建立专项资助通道

为鼓励更多的畲族族民让自己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 促进本民族的素质发展, 政府和高校可以建立专项资助畲族高等教育资金, 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4.2 宏扬畲族文化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 充分挖掘畲族文化资源, 通过选修课、学生社团等授课方式或组织形式, 使畲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提高畲族族民的“民族自救”的意识和“民族认同”感, 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先民.在新的教育发展起点上促进教育公平[J].当代教育科学, 2008, (15) :10-12.

[2]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08, (3) :1

[3]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12) :1-4

[4]周军霞.中西部高等教育超常发展的经济学透视——江西省高等教育经费数据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 2012, (6)

基于人文视野的钢琴教育审视 篇9

关键词:人文视野,钢琴教育,审视

一、人文视野

人文视野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它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逻辑演绎。但是将其引入到钢琴教育当中,可以改善钢琴教育的钢化,让教育理念和行为更加灵活多变,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对多样化人才的要求。

“以人为本”在近些年来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观念,但是引入到钢琴教育当中,仍然有它独特的一面,可以解决当前钢琴教育的诸多问题。在普通的音乐教育中,早年的钢琴教育一直采用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强调老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形成了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其他教育思想对凯洛夫思想发起了挑战,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燃起了人们对于教育的进一步思考。虽然两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都忽略了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活动,并不是单纯的依靠某一方,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虽然这些教育理念对我们的钢琴教育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是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人们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成为这一系列理念的核心,在21世纪各种教育指导教材和文件中,都强调教育中要“以人为本”。

在这里,钢琴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意思不是以学生和教师任何单纯的一方为本,而是强调在教育中既要重视老师传授知识的作用,也要重视学生这个学习对象的感受,名师未必出高徒,但是名师应该是高徒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

二、艺术是根本

钢琴不仅是技艺,它的艺术性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不能忽视,它是一种不需要依靠造型和语言文字的特殊的表达情感和信息的文化传播媒介,它融合了金属琴弦的乐响,让它的艺术的鲜活程度更加具有张力,让它流传至今。保持它的音乐美,将人们对钢琴的欣赏升华到一个融合了听觉和美感的境界,不断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共鸣。对于钢琴的这一点,在很早之前的“音乐之父”巴赫身上就得到了印证,巴赫曾经说过“完美的表演包括能力,就是通过演唱或演奏使人的耳朵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真实内容和真挚感情”。从本质上看,钢琴演奏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和操作,这些只是人们表达内心的一种手段,它的根本在于表达人类的内心,是一种具有很高艺术性的意识形态,因此这就解释了钢琴教育为什么属于人文学科了。

这个道理,在钢琴教育的开始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那时候人们还把钢琴教育看成是一种技术,这就使得早期的钢琴教育的技术理念在教育领域传播,“重技轻艺”的思想长期占据着统治的地位。当然,每一个艺术的领域都要有一套自己成熟的衡量体系,一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无一不是通过大量的钢琴曲的练习才成功的,不然的话难以成功的弹奏出各种难度的经典名曲。傅雷在与傅聪谈音乐时曾指出:“手的动作决定于技巧,技巧决定于效果,效果决定于乐曲的意境、感情和思想。”这句话不是一个逻辑上的判断推理,而是高度精准的概括了演奏和艺术变现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了一首乐曲并不只是包括演奏那么简单,它其中还包含着一种思想境界,演奏者的情感,技术只是支撑演奏者表达情感的工具。在作品的演奏阶段,向学生讲解作品的相关内容,如创作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创作过程以及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曲的所属流派,让学生可以体会钢琴曲中所体现的情感和作者的思想,进而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曲风,了解钢琴曲的实质,让在弹奏的技巧中含有丰富的情感,增加钢琴曲的生命力。钢琴教育要加入文化的视野,了解音乐中含有的艺术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的张力,实现技术、艺术、创作三者的完美结合。

三、学习历史

从人类整个文明史来看,钢琴艺术是人类艺术的结晶,历史悠久,是经过了无数的作曲家、演奏家、钢琴制作家的辛勤劳动才有了今天的系统性的钢琴文化系统,才有了今天成熟的钢琴艺术。在文化史中,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各个年代的承继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而来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这不断保证了这门艺术的一代代的薪火相传,充满生机和活力,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被抛弃。我们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我们也是继承者中的一位,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创造着历史,钢琴教育需要我们的传承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创新,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发展,传授给学生们精华。

钢琴教育虽然不是作曲专业的教育,但是作为其中一部分,要对钢琴史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可以让钢琴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更能准确把握钢琴曲的流派和风格。这就是对历史进行充分了解后我们所能了解的。

四、结语

教育视野 篇10

一、媒介素养及重要性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 理解能力, 质疑能力, 评论能力, 创造和制作能力, 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培养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为自己生活、工作、发展业务等诸项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在今天全球化时代面前显得尤其重要。卫星通信技术、跨国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新媒介的发达和普及, 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传播系统。当然, “全球化”是一个极其复杂深刻的研究课题。今天, 人们在讨论全球化的后果时, 不再局限于经济全球化。人们开始关注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全球化。

二、农村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农村教师目前仍是弱势群体, 谈到可喜变化的同时, 农村教育现状还是让人忧心重重。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点比较分散, 教学条件落后, 信息资源严重缺乏等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也是横在农村媒介教育面前的巨大障碍。然而, 在当今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信息量每天以海量的形势涌出的社会, 学生缺少机会接触媒介, 缺乏对媒介使用以及对媒介信息辨别的能力, 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相对于城市来讲, 差距只会是越来越大。当然, 整个教育水平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目前农村媒介素养教育具体现状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硬件欠缺, 很多教育基础设施还是很不完善。在很多农村学校, 基本的教育设施都不具备, 课桌椅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甚至老师上课只有讲台没有讲桌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更谈不上通过电视、电脑、多媒体教学。老师接触媒介的机会很少, 使用媒介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2.软件设施不足, 农村教师大部分学历比较低, 思想比较落后, 很需要有外面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同时, 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技能教育和培训, 自身的媒介素养较低, 自然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影响微乎其微。3.家长重视不够, 在农村, 家长多数劳于田间, 无顾孩子教育, 如果老师不严格, 学校纪律不严格, 孩子学习会很散漫, 基础知识学得都不够扎实, 更谈不上媒介素养的培养。4.学生阅历少, 知识面窄。农村的孩子交流范围小, 见识少, 加上经济条件的约束, 看书报杂志、使用电脑、上网等都受到限制, 知识面的狭窄导致他们在面对信息时无法辨别和质疑。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的硬件根本不能满足培养他们对信息的创造和制作能力。5.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 多年由年迈的祖父母抚养, 缺少亲情和关爱, 精神生活缺乏, 经常会去网吧寻求刺激, 媒介素养的缺乏, 往往容易导致上网成瘾辍学甚至犯罪。

三、结合成功要素寻求解决我国农村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对策

媒介素养教育其实是个很国际化的话题。最先是在加拿大提出来的。先看看他们成功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协会主席John Pungente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媒介素养教育计划之后, 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八大成功要素:1.媒介教育必须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草根”运动;2.编写适合老师和媒介教育使用者的媒介教材;3.有足够的相关师资培训课程提供给在职教师和媒介教育者;4.制定评估媒介教育成效的标准;5.成立媒介教育专业团体, 负责举办研讨会和工作坊, 出版通讯期刊, 联络社群及游说有关当局推广媒介教育运动;6.说服教育界, 尤其是教育当局, 把媒介教育列为学校正规课程的一部分;7.发行由教育部或相关部门制定的媒介教育指示;8.在教育学院或大专院校设立正规的媒介教育师资培训课程。

同时, 针对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总体来看, 主要分三个层次:

首先, 对低年级的学生, 主要是帮助他们理解媒介内容不等于现实内容, 如动画人物是想象出来的, 魔术是某种特殊效果的产物, 广告和电视节目是有区别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体思维意识浓厚, 需要增加抽象思维的内容;而且内心都有种害怕被父母遗弃的恐惧感, 需要关注儿童玩具、故事和游戏中可能会造成这种恐惧感的内容。如果教育得当, 能帮助儿童更好地接受此类媒介信息。这种理念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其次, 中年级的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 面临自我认同的困惑以及害怕被同龄人孤立的恐惧。他们不仅要完成性别认同, 同时还要学会面对成年后的责任和挑战。这些同样也是“自我认同”的问题, 在处理的时候需要格外谨慎。青春期的学生大多容易被恐怖片吸引, 这些恐怖片中总是充斥着这样的内容:一个年轻人受到怪兽威胁, 而怪兽正象征着他们步入成年后的挑战或者就是他们自己身体的化身。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要重点帮助他们直接辨识、评价媒体中关于他们的内容, 帮助他们抵制和驱除媒体带来的恐惧, 使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 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后青春期, 关注的焦点也开始发生变化。如果说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更多关注同龄人以及性别认同, 那么, 高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开始展望成年生活以及展示自我的其他舞台。随着他们思考和交流能力的增强, 想要改造世界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针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 就应该关注全球问题和公民意识问题, 帮助他们关心时事以及把握机遇。

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来看, 重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在实行全面免费教育的基础上, 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资。彻底改善硬件设施现状, 让学生和老师拥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和环境。具体应该从教学器材、教学工具、学生学习用具、生活环境改善等各方面做出努力。

其次, 加强老师的素质, 提高老师本身的媒介素养,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 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吸引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师向农村中小学转移。特别是经过系统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吸引他们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 教会农村的孩子认识、理解媒介, 辨别媒介信息。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状况还有一个很有效地方法, 那就是城乡的教师采取轮换制度, 让农村教师到城里学习好的教学方法, 让城里优秀的老师到农村孩子中间去传播知识。

上一篇:基因频率下一篇:典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