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驻地网

2024-05-26

移动驻地网(精选八篇)

移动驻地网 篇1

1 绍兴移动驻地网的总体建设思路

绍兴移动驻地网的总体设计建设思路是:

1.1 OLT配置

根据绍兴移动对OLT端局的规划, 将OLT分别放置于各地的区域中心局, 大型小区可将OLT下移到小区机房。建设初期, OLT机框及配套设备一次配置到位, 其中OLT的用户板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建设后期可根据用户数量的增加扩容用户板卡。

1.2 ONU配置 (覆盖率)

据统计, 小区和商务楼宇开盘后3年内用户入住率较低, 因此驻地网设计时初期按照总用户数的50%确定ONU设备的型号和端口数;后期ONU的扩容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逐步增加。另外, 考虑到移动用户在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所占的比例, FTTH中初期建设时按33%的覆盖率来设置ONU。ONU选用16FE+16POTS和4FE+2POTS的两种。

1.3 光分路器配置

GPON建设主要采用FTTH、FTTB (PON+LAN) 或者FTTB (PON+ADSL) 模式, 采用一级分光, 光分路比按2:16或2:32设计。光分路器采用机架式或盒式, 按需放置于机架、分路箱或者网络箱中。网络箱安装的位置一般壁挂在弱电井或楼道中, 机架安装位置在小区机房。建设中按终期ONU数量规划ODN网络架构, 并根据每个ONU占用1芯光纤计算, 确定光分路器的配置个数, 进一步确定布放光缆的数量。

1.4 路由的选择

大于10幢的小区需立光缆交接箱, 光缆交接箱选用144芯和288芯的两种。光交至分纤盒或网络箱的光缆路由, 根据实际情况, 如果高层建筑的小区有地下室桥架的, 尽可能走桥架;没地下室的多层, 一般采用管道或墙壁的敷设方式, 但管道原则上是利用原有的管道, 没有管道的地方光缆走雨水管道。管道建设中, 交接箱前手孔采用SK2, 小区主干道路及接头井采用SK1, 支路、楼梯前建SK0;小区中管道埋深30cm;引上镀锌钢管 (含弯管) 选用ф80;25对电缆选用ф25的PVC;SK0选用ф50的PE管;SK1选用ф102的PE管;加上小区室内布分时选用ф50*2的PE管。

1.5 光电缆的选择

光缆选用GYTY53的4芯、12芯、24芯、48芯、96芯缆, 一般FTTB中每个网络箱进4芯光缆;蝶形引入光缆采用GJYXFHA-2B6a和GJXH-2B6a两种。4芯的一般用其中的2芯 (占用、交接箱做成端、有接头处需接续、分纤盒处做成端) , 另2芯空 (交接箱成端、需接续但分纤盒处不需做成端) ;接头盒选用二进二出或者四进四出的两种;光缆分纤箱选用12芯、24芯、48芯几种, FTTH中单元楼用12芯光缆分纤箱。

由于移动综合接入的进度很紧, 而驻地网中的小区点多面广, 需要勘测设计人员数量较大, 所以造成各设计单位人手紧缺。设计人员的超负荷工作和工作地点的不确定性又造成了设计人员的流动频繁, 最终导致大多在一线工作的勘测设计人员工作年限都在2年以下, 部分地区则由刚毕业或尚在实习的大学生当主力军。因此, 驻地网的设计人员对甲方的管理员的言听计从, 但缺乏自己的见解, 设计不到位现象普遍, 甚至有的施工队直言:设计方案我们除了领料, 施工中几乎不看。从影响驻地网设计因素的角度看, 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几大因素, 即4M1E因素, 如图1所示。

其中, 从驻地网设计的技术上看, 主要存在有以下问题。

2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OLT配置

设计时移动强调:为了降低成本, 尽量减少PON口的数量 (每个PON口需投资6000多元) 。但在和其它运营商交流时发现, OLT等设备是厂家赠送的, 因此, 为降低成本而控制PON口的数量值得商讨。

2.2 ONU配置 (覆盖率)

用户的入住率随着小区的类别 (别墅、商住楼、安置房小区、经济适用房小区、商品房小区) 、地段、与房产商 (或物业) 协商的情况等有很大差异, 因此覆盖率也需要根据小区的类别、地段、潜在的用户数量分别区分对待。

2.3 光分路器配置

移动均采用一级分光, 这在多层建筑中采用基本没多大问题, 但是在FTTH的高层设计中, 有的单元有42户左右或者74来户的, 如42户的单元, 选择2:32的分光器容量不够, 要是再加一个2:16的分光器又需要增加一个PON口;74户的单元需要两个2:32的分光器和一个2:16的分光器, 需要3个PON口。当小区有数十幢高层时, 所需的分光器和PON口存在较大的浪费现象。另外, 在选择分光器的分光比和ONU的FE口数量时, 几乎没有考虑到ITV的应用情况, 因为1路高清需要6M的带宽, 一般家庭有2~3台电视机, 需提供2~3高清电视信号。一旦ITV普及开来, 就需对新建不久的驻地网进行大规模的整改。

2.4 路由的选择

首先, 移动考虑进度和可操作性, 在小区无管道资源、新建不但协调难且投资过大的情况下, 将大量的光缆以及PON+ADSL中的电缆敷设在雨水管道中, 这不但不符合规范要求, 而且存在极大的隐患, 给维护也增加很大的难度。有些雨水管道穿了7、8条光缆甚至更多, 在加上联通等其他运营商的光电缆, 有时还有光缆工程中施工余料未清理干净的情况, 一旦碰到暴雨影响排水, 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 接头井基本采用SK1手孔也不合理。SK1手孔在YD5062-98中内部尺寸是840mm*450mm, 卧式接头盒一般有400mm长度, 4芯普通光缆余留弯曲半径一般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0倍, 也就是说, 一般余留光缆的弯曲直径需要100mm, 因此, 当手孔中光缆条数较多时, 余留光缆盘留的空间就受限制了。据施工队反映, 驻地网接头两侧光缆大多不做余留, 只是在附近有位置时随意留一些, 这和设计要求每侧预留5~10m的要求有差距, 万一接头盒内或光缆发生故障后无法维修。因此, 接头井应该用SK2 (手孔在YD5062-98中内部尺寸是950mm*840mm) 并做好接头两侧光缆的余留 (故障抢修时用) 。采用传统的电缆托板, 由于过长受手孔空间的限制, 往往光缆在手孔中的固定是采用线卡直接钉固在手孔壁上固定, 但线卡塑料极易老化, 造成2~3年后人手孔内光电缆杂乱的现象。因此, 在设计中尽量要求采用绑扎在电缆托板上或采用骑马钉来固定, 也可通过运营商也厂家协商, 在光缆大规模取代电缆的情况下, 缩小电缆托板的尺寸。

第三, 小区中管道埋深30cm过浅。驻地网内一般采用塑料管, 路面至管顶的最小深度参照在人行道的标准 (GB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要求至少有0.7m。

2.5 光电缆的选择

在驻地网建设中光缆浪费现象较为严重。首先是光缆的型号选择上, 无论管道、墙壁、架空, 移动一律选用GYTY53光缆, 在市区的架空、墙壁、管道中敷设, 一般用GYTS的强度已经能满足需要了, 因此比较浪费。其次是光缆的规格上, 有些接头点需要从交接箱布放的芯数是28芯, 但在实际上却只能选用48芯的光缆 (因为移动只提供4芯、12芯、24芯、48芯、96芯) , 造成其他20芯就剪断在接头盒里, 造成极大的浪费, 也增加的维护的难度。还有PON中去ONU、光分, 采用单纤双向传输, 一个ONU、光分主用一芯、备用一芯就足够了, 但设计中均采用4芯光缆, 因为甲供的材料没2芯的, 即4芯当2芯用 (2芯占用, 需在交接箱做成端、有接头处需接续、在分纤盒处做成端;另2芯空, 需在交接箱做成端、有接头处需接续但分纤盒处不需做成端) 。同样的问题还有入户皮线 (GJYXFHA-2B6a和GJXH-2B6a) , 基本都是2芯光缆当一芯使用的, 2芯皮线光缆每米需要近2元, 若采用一芯的皮线光缆, 每米皮线光缆一元不到, 这些费用在整个驻地网建设中, 材料费加上成端等工程施工费用, 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2.6 设计及工程管理人员的技能

工程建设是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由于驻地网工程建设的进度过快而造成设计中设计人员的紧缺的问题, 有的设计公司, 四处承接业务, 人手紧张就拆东墙补西墙, 设计人员的流动性很大, 甚至有的小区设计从勘测到文本出版, 经手者达4~5人之多;另外, 设计人员工作时限长, 每天经常工作10多个小时, 屡屡工作到半夜三更;任务紧的时候, 几乎平均每天都要出一个预算 (包括勘测) , 这可以想象设计的质量。因此, 在人员方面, 首先要根据招标的业务量进行人员定员以确保设计的质量;其次制定措施保证设计人员的相对稳定性, 使一个设计的转手次数不要多于2次;第三是是通过加强培训、考核力度来提升设计、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人的管理, 提高驻地网的设计质量。

2.7 驻地网的共建共享

应该说, 影响移动驻地网建设质量最大的因素来自于进度。而进度, 又受制于移动驻地网管线资源严重不足的限制。新建管道, 存在物业一般不允许、工期太长、投资过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但在雨水管中穿放光缆, 只能说是一种短期且违规的行为, 不仅光缆使用环境严重恶化, 而且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 移动驻地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以《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 (工信联通[2008]235号) 及《关于对2009年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进行考核的通知》 (工信联通[2008]386号、《关于2010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 (工信部联通[2010]204号) 等文件为依据, 适应三网融合形势, 探索电信基础设施全方位共建共享模式。如参考临安省科创基地按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统一布局、实行一根光纤到户并保证各企业公平进入、室分系统全部实现共享的模式以及丽水、金华等地开展楼宇分布系统光纤入户纤芯共享试点。

3 结束语

中国移动驻地网维护工作总结 篇2

五大类:1:互联网 2:电路租赁 3:语音专线 4:GPS专线 5:短信专线(4.5类专线较少,故障较少,不作统计,且可以找厂家支援)

互联网设备:

主要是中兴和华为,分为类型:SDH 和 PTN GPPON(SDH 和 PTN这两种类型比较像 使用尾纤一样,功能差不多,相对SDH来说,PTN技术较新,现在使用非常广泛)

GPON:

互联网现在更多用的类型是GPON(GPON只能使用在互联网上,但是今年在推广SBC,即IP语音专线,从GPON的设备接网线到IAD上组成语音专线)主要有华为的设备:MA5626 中兴的设备 F822 优点:口多,可以一台设备插多条网线 这样就可以多个客户,节约光缆资源,现在华为onu用的是最多,中兴的onu也有,相对使用较少。

GPON使用尾纤类型:圆转大方头,一根纤芯 内部一收光一发光(一般聚类市场更多的使用的是皮缆接冷接头)

SDH:主要用在互联网 电路租赁(语音专线使用的是其两兆线)互联网使用的是网口 接网线

电路租赁使用的有网口和两兆两种 其中如果使用两兆使用的是BNC头,也叫两兆头 要用电烙铁焊接

语音专线使用的是该类型设备的两兆 出两兆到语音交换机 SDH使用的尾纤类型:圆转小方头,两根,一收光一发光

中兴的SDH设备较少,一般是华为的metro 1000 和metro 500 这些设备是前几年的设备,容量小,现在用的也不多。

PTN:主要用在互联网 电路租赁(语音专线使用的是其两兆线)互联网使用的是网口 接网线

电路租赁使用的有网口和两兆两种 其中如果使用两兆使用的是BNC头,也叫两兆头 要用电烙铁焊接

语音专线使用的是该类型设备的两兆 出两兆到语音交换机

SDH使用的尾纤类型:圆转小方头,两根,一收光一发光 备注:背景色是银色的内容是一样的,便于记忆,总结

PYN的设备主要有华为PTN950 PTN910 PTN6200 PTN6110 PTN6100 华为PTN950和中兴PTN6200相似,容量大,主要放在基站或者客户端主端机房,此类设备相对其它PTN厚,因为板卡多点

华为PTN910和中兴PTN6110 PTN6100相似,相对容量小,主要放在客户端对端,客户端

电路租赁

大致就是公司总部和分公司之间拉一条电路进行通信的数据传输。总部和各个分公司不在同一个地方,在总部和分公司各放一台设备通电,中间走光路。所以电路租赁有主端和对端的叫法,主端就是总部,中央机房。

电路租赁主要使用的是SDH 和 PTN 语音专线

语音专线就是座机打电话,现在有UMG和IP两种 UMG是传统的,使用的设备叫语音交换机 使用的设备有佳禾的G框 U框 NTX-G2框 天波的TPX-800 其他设备厂商较少,不作统计

IP是今年力推的,有天波的IPPBX(TPX-800加一块IP板卡)标记黄色的部分表示他们使用的都是从PTH或者SDH类型的设备上接到的两兆线进行通信传输

其次是SBC,使用的有高科的IAD 天波的IAD 佳禾的IAD(较少)(大多是从ONU上出个网线接上去)各个厂家的IAD口不同,有2口 4口 8口 24口 32口 增强型

故障的现象及处理流程 互联网

1:中断 处理流程,查网管看告警情况,排除是光缆中断(有光缆代维处理)基站问题(有基站代维处理),设备通电(和客户确认设备通电了,甚至可以指导客户看设备指示灯判断故障原因),以上情况都没有的情况下指导客户重启设备,不行的话上门。上门要处理的步骤:测试光衰,看设备运行指示灯,找到相应的故障点。

2:网速慢 指导客户重启路由器,大多是路由器导致,如果重启路由器还不行上门自己电脑直接连着设备测试(通常说法:单机测试 这样的做法是排除路由器有问题导致的网速慢),测试正常,跟客户解释清楚,就可以了。

3:带宽不足 指导客户单机测试,如果客户不接受上门给客户单机测试,并且做好解释工作,如果确实存在带宽不足的话找督导或者交换室做数据

4:网页打不开 客户说打不开的网站我们家里用的电信网能否打开,如果我们所使用的打不开告诉客户电信的网页打不开,可能是网站服务器有问题,如果不是,则指导更换DNS 还不行就上门测试,收集数据,派单给省公司处理。

用户驻地网的分析与研究 篇3

随着电信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电信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翻天地覆的改变。许多小区物业承担了驻地网的共建工作, 并且承担了相应建设费用。由于小区物业的积极参与, 使得固网建设比以前更具便利, 为运营商提供了很大的价格调整空间;随着各种通信技术的出现, 光纤到户、光纤软接、平面电波技术的出现, 为FTTH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不远的将来, FTTH必将成为通信领域重要的通信技术。

1 FTTH用户驻地网

FTTH用户驻地网是网络光纤到用户住宅这一部分设施的总称。它包含许多电信设备, 例如楼道管线、通信设备、通信线缆、路由器等组成的网络通信系统, 对于一些商业写字楼安装的局域网也可以划分为这类范围。当前采用的驻地网可以分为:基础类, 主要是指在建筑周边范围内的通信网络和一切附属设施, 例如光缆、光纤以及双绞线、五类缆、同轴缆等;通信设备, 主要有信息分流器、交接仪、光分配点、光网络单元等设备。

FTTH同时具有价格优势及技术优势, 如何把驻地网建设好, 是FTTH能否进入该小区的关键, 下面就FTTH驻地网的建设模式按住宅小区类型和住户数进行探讨。

2驻地网建设建议

新开发的居民小区是由同一家施工单位承建, 在进行网络建设时, 要将分光器尽量接近用户端, 全部归集到小区内的交接箱中。因此, 必须在每栋楼安装光缆交接枢纽, 从枢纽分线箱中导出一条通往住宅的线路, 该线路与地面管道内的所有光缆都保持垂直连接, 可以采取“插纤”的办法来完成线路接通, 保证用户住宅内的光纤与主通信道内的光纤严密对接。要根据用户分布情况来合理布放通信光缆, 每个楼层安装1~2个分线箱, 箱子设置在通信管道竖井内, 用户住宅光缆直接从箱中导出。

DP点至光用户接入点的配线光缆应该一步布放到位, 用户引入光缆可根据需要临时布放, 但在有竞争需要的场合, 可以适当超前布放。配线光缆芯数配置按分光器设置原则所述, 楼宇垂直配线光缆芯数应按一户一芯配置。

2.1 驻地网建设模式

2.1.1 住宅用户 (16层以上高层楼宇, 1梯2户)

方式一:楼层数超过15层的居民楼或写字楼, 每个单元居民户数大约为50户。如果无法确定小区用户需求情况, 为了节省施工建设成本, 必须采用集中式的方法来安放分光器, 通常将其设置在小区中心地段。在为小区配备光缆线路时, 可以采用1∶1的方式为楼层配备通信线缆, 以此计算, 一个小区光缆线路只需要54芯光缆。

方式二:若该小区用户需求明确, 对光纤用户的需求达到60%以上时, 分光器采用一次性配足原则, 将分光器置于楼道, 楼宇垂直配线光缆采用一次性布放到位的方式, 则楼宇垂直配线光缆采用48芯或72芯。若采用1∶32的分光器, 小区配线光缆只需用12芯光缆。

2.2 住宅用户 (9~15层高层楼宇, 1梯2户)

9~15层 (1梯2户) 的高层楼宇, 每楼道住户在18~30之间, 对于该类小区分光器的放置同样存在2种方式。

方式一:如果无法有效确定小区用户通信需求, 分光器可以采用集中式布设方法, 在小区中心地段布放光交设备, 每栋楼采用一次性光缆布置到位, 因此每栋楼的光缆可以采用48芯规格;在为小区配备光缆线路时, 可以采用1∶0.5的方式为楼层配备通信线缆, 以此计算, 一个小区光缆线路只需要42芯光缆。

方式二:若该小区用户需求明确, 对光纤用户的需求达到60%以上时, 分光器采用一次性配足原则, 将分光器置于楼道, 楼宇垂直配线光缆采用一次性布放到位的方式, 则楼宇垂直配线光缆采用36芯;若采用1∶32的分光器, 小区配线光缆只需用6芯光缆。

2.3 别墅区用户

驻地网改进方案:别墅区通常由一个承建商负责建设, 同时小区内的通信设施都是由施工单位一同负责建造, 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包括有竖井、配电间等基础设施。在别墅区建设通信网络, 要将光分器尽量安装在用户附近, 在光交中心设置全部光交设备, 以便统一保养。别墅区的驻地光缆网建设有如下两种方案参考:

方案一:小区配线光缆采用星型布线方式。光缆经小区的DP 点分光后, 按每户一芯光缆送往并排的别墅家庭, 各家庭通过“抽芯”方式, 再通过皮线光缆接入别墅家庭。建议DP点至光用户接入点的光缆按每户1芯方式一步布放到位, 用户引入光缆也一步布放到位。

方案二:小区配线光缆采用环型布线方式。光缆经小区的DP点分光后, 采用环型光缆布线方式送往各别墅家庭, 采用每户左右各专一芯方式成环送往并排的别墅家庭, 在每排别墅家庭之间新增分线盒, 再经过皮线光缆接入别墅家庭。建议DP点至光用户接入点的光缆应该一步布放到位, 用户引入光缆也一步布放到位。

比较:方案一小区配线光缆建设方式采用星型, 布线简单, 光缆接头少, 但是送往每排别墅均需布放光缆, 需占用较多的管孔资源。方案二小区配线光缆建设方式采用环形, 需新增光缆接头盒, 但是该方案的光缆敷设采用在每个别墅家庭左右各专一芯的方式, 一个方向的光缆故障能迅速从另外一个方向调拨光缆资源加以排除。所以, 对于别墅区, 若住户较少或别墅家庭分布比较零散, 小区配线光缆建设采用星型结构;若该别墅区规模较大且排列整齐, 小区配线光缆建设采用环型结构。

3结语

随着通信市场需求不断增大, 各种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 光纤到户的通信建设方案逐渐普及和成熟。通信企业在建设FTTH通信网络时, 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根据最新的技术要领来布局FTTH 的建设。

参考文献

构建开放创新的驻地网市场模式 篇4

构建开放创新的驻地网市场模式

驻地网就是“建筑区划内的配套电信设施”.这部分设施应当由谁来投资建设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明确规定:“建筑物内的电信设施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和验收.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可见,小区内的.电信配套设施是纳入整个小区建设成本之内的,那么开发商将楼盘售给业主时,这部分的成本自然也算进了房价里面.它的所有权也理所当然地转移为业主所有,其中共用部分应属全体业主共有,专用部分属业主专有.

作 者:郑大永 郑宏剑  作者单位:郑大永(乐山市通信学会)

郑宏剑(乐山市电信分公司)

刊 名:通信世界A 英文刊名:COMMUNICATIONS WORLD WEEKLY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 关键词: 

驻地网“最后一公里”争夺战 篇5

所谓“最后一公里”也叫用户驻地网, 是指从用户驻地业务集中点到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及线路等相关设施。其前接电信运营商, 后连电信消费者, 正是由于“最后一公里”所处的重要位置, 运营商、房地产开发商、广电、电力、民营企业都觊觎这块市场, 为了抢夺这块“肥肉”, 引发无数乱象, 也为监管带来难题。

原信息产业部2001年6月就下发了通知, 在全国13个城市进行宽带驻地网运营市场开放、管理试点, 旨在试点中寻求合理的运作模式。但由于驻地网竞争的复杂性, 试点工作一直没有结论性的导向。如何在驻地网引入竞争, 提高驻地网资源的配置效率, 让用户具有自由选择权, 驻地网建设中如何实现共建共享等问题一直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根据不同的建设运营模式, 驻地网的运营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运营商建设并运营, 开发商建设、驻地网运营商运营, 第三方建设并出租给运营商运营。当前, 驻地网的主要问题是开发商不投资, 凭借小区进入权坐地要价, 为运营企业带来巨大负担;电信运营商一旦进入小区后强势垄断, 其他运营商无法进入, 若想进入则采取非法手段恶意竞争, 扰乱市场秩序。

2007年信息产业部和建设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 明确要求开发商把驻地网的小区管道、楼内管道和暗线纳入相应住宅小区或商住楼的建设项目概算中, 建成后作为项目配套设施统一移交给电信运营商。而管道内的线缆和设备由运营商投资建设并运营。2009年,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对业主共有设施进行了明确。因此, 新建住宅小区驻地网基础层的网络设施所有权是小区业主共有的。

尽管如此, 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却并不想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电信业竞争加剧, 少数电信运营商为达到独家或优先接入的目的, 满足小区开发商支付“入场费”的要求, 签订排他性合约协议, 与小区房地产开发商联合抵制其他电信运营商的进入, 实施不正当竞争方式。现在小区房地产开发商对通信管道建设收取“入场费”的胃口越来越大, 甚至有的小区开发商和未取得电信经营许可证的公司联合, 要求与进小区的电信运营商分成话费, 扰乱了电信市场秩序, 加重了电信运营商的建设和运营负担。这里面, 运营商赚取的是独家经营的暴利, 开发商赚取的是滥用支配权的不当得利, 物业可能获得不菲的贿赂, 而业主有时只能被迫选择质量低劣的通信服务商。

在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第三方参与投资的“泰龙模式”:即介于房地产开发商和电信运营企业间的“第三方”, 他们联合房地产开发商, 通过承建小区通信管线来取得通信基础设施的独家使用权, 转而向电信运营企业出租, 进行收入分成, 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更多问题:是否属于合法经营、与电信运营企业之间如何合作以及如何保证电信业务全程服务?还有一些地方成立了具有地方政府背景的公司, 上海市由经信委组织成立了上海市建筑通信网络有限公司, 全面介入上海市的通信驻地网建设。在此之前, 江苏的常州、淮安等地, 同样是由地方经信委牵头成立“管道公司”参与驻地网建设, 并称之为破除垄断和集约化经营的“样板”。这些公司带来的问题是, 在打破所谓电信运营企业垄断的同时, 极易形成新的垄断。

还有另一种第三方参与模式即艾普-电信模式, 民营公司艾普通过与运营商的合作, 利用自己熟悉的地方人脉资源、众多的营销人员、方便灵活的管理体制等优势, 与运营商共同开发驻地网市场。这种模式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 发展走向值得关注。

2008年, 电信业重新组合, 三大公司全业务经营和光纤宽带接入技术的大规模使用, 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竞争, 相对平静了一段时间的驻地网纷争又趋火暴。在电信运营企业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博弈之外又增加了如何处理移动、铁通公司建设关系的新课题。运营企业之间的冲突重新抬头, 给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

用户驻地网处于整个信息通信网络的末梢, 用户驻地网户线直接连接着千家万户, 其投资成本也较高, 一旦用户驻地网被某一个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 (特别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运营商) 先入占有, 另一个运营商 (特别是新起的处于弱势地位的运营商) 再进入,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 作为固定通信运营商, 不论是老牌的还是新入者, 要建设一张长途的或者本地的传输骨干网是很容易的, 但要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用户驻地网就很难了。也就是说, 公众骨干网可以做到数网并存, 用户驻地小区内不可能同时并存几个网。这样, “最后一公里”就成了垄断公司锁定用户的有力手段, 产生了“天然垄断性”, 即使用户对垄断公司的服务不满意, 也没有办法更换服务的提供者。这与自来水、电力、煤气等行业一样,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都没有找到打破这种天然垄断性的有效办法。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 宽带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广电系统, 包括一些小型的宽带运营商都踌躇满志势在必得地进行市场布局。驻地网究竟应该怎么管, 工信部、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一直高度密切关注, 积极探索。今年两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2011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 明确要求“各省通信管理局、各级电信企业要借鉴其他地区的相关经验, 参考重点场所共建共享的模式,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推进新建住宅小区和新建多业主共同使用的商住楼的电信基础设施统谈共签和共建共享, 保证电信企业的平等进入和用户的选择权。”如何抓好落实, 需要监管者的智慧和力量。

驻地网乱象带来哪些恶果?

驻地网从建设、经营到用户选择各环节的矛盾都很突出。电信运营企业为争夺用户发展主动权, 从签订排他性协议到相互拉线扒杆、撬盒改线, 纷争不断;宽带业务经营商也纷纷加入大规模“跑马圈地”行列, 在政策边缘为自身发展寻求先机。“十二五”期间, 如何在“最后一公里”上处理好国家、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 如何管好驻地网, 建立起和谐竞争的电信市场环境, 应成为监管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

驻地网建设与管理的矛盾有两个方面, 一面是电信运营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一面是房地产开发商的投机钻营。由于运营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和排斥, 房地产开发商自然会加以利用, 谁出的价高就给谁建, 在博弈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江苏省通信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果我们行业内部的问题解决了, 矛盾也就不再存在了, 依法建设与管理、依法维护用户选择权就成了可能。其他的利益集团也就不可能渗透钻营进来。

需要明确的是, 无论是地方政府介入的某些运营“样板”, 还是第三方参与的运营模式, 他们的幌子都是“打破垄断”, 目的都是利益两字。在强大的地方政策支撑下, 会逐步形成新的垄断, 质量不合格、服务不到位很可能成为新垄断体系下的弊端, 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旦驻地网公司运营不善, 是不是再拍卖给电信运营商?驻地网作为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 第三方参与驻地网经营是不是需要许可?是中央管还是地方管, 是否需要许可?

需要重视的是, 本来物权法已经明确, 相关法律也已经规定, 但开发商将本应承担用户驻地网建设及无偿提供接入管道的责任推给电信运营商, 把本应无偿提供的空间变成了有偿使用, 甚至还要求电信运营商买断设备间, 有的开发商要求电信运营商一次缴纳十年的租金, 有的则以远高于市场价格的费用售给电信运营商。记者在北京、江苏、湖南等省市调研中发现, 现有的小区楼盘中的配套电信设施, 无论是开发商投资建设, 还是电信运营商投资建设, 其结果都是由开发商控制了小区内电信业务的经营, 而早期一般由开发商指定的物业公司则成了垄断小区电信业务经营的“操盘手”。电信运营商在向物业公司出让巨大的利益分成的同时, 还必须看物业公司的脸色行事。而且这种非阳光下的利益分成, 往往被某些个人中饱私囊。业主不但未从中获利, 而且被严格限制了电信服务的自由选择权。在住宅小区楼盘, 物业公司一手托两家甚至几家运营商的局面屡见不鲜。究其根本, 并不是其所有权归属不清, 而是这种小区开发商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竞争逃脱建设责任的行为缺乏法律的有效制约。

驻地网乱象如何破解?

驻地网的建设和接入必须避免用户被运营商垄断, 应引入竞争, 提高驻地网资源的配置效率, 让用户具有自由选择运营商提供的服务的权利和手段。驻地网线缆和设备等实施共建共享, 成本分摊。通信监管部门和建设部门应共同对设计、施工、建设监理以及为工程中使用的器材进行质量监督。同时, 应当增设事后的验收环节, 一方面彻底清查非法违规从事驻地网建设、运营的经营者, 并进行清退, 净化驻地网建设和接入市场环境;另一方面, 逐步开放驻地网市场, 允许民营资本进入, 合理疏导, 制定驻地网建设和运营规范, 实施有效监管。记者认为, 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落实责任, 切实把好这一关, 相关企业应该认清实质, 规范竞争。行业协会应该负责牵头真抓实干, 做到共进共退, 共建共享, 共同维护驻地网市场规范有序的竞争秩序, 这样对大家都有利。

信息化驻地网建设模式探究 篇6

传统电话公司由交换机到用户的电话线 (或称“用户线”) 被称为电信网中的“最后一公里”, 电话公司就利用这“最后一公里”牢牢锁定用户, 形成“天然垄断性”。但是, 如果用户线归用户自己所有, 用户就可以自由选择市话业务的提供者, 有效打破市话的垄断。同时, 如果用户集中, 竞争性市话经营者只需把大容量的光缆铺设到用户的集中点, 建设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 甚至与原有的垄断性电话公司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何为用户驻地网?

用户驻地网是指通过标准化的用户网络接口 (UNI) 接入到公用电信网的用户网络设施, 可以认为是运营商的接入网与用户网络 (如家庭网络或企业内部网络等) 或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作为直接与用户相连的末端网络, 用户驻地网的网络质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业务体验。

接入网是在公用通信网络中连接城域网与用户的桥梁, 而驻地网是接入网的末端部分, 具体如图1所示。

用户驻地网的意义就在于把楼内和小区内的零散用户集中起来, 把大量的小用户变成了大用户。这一方面使得电信运营商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光缆设备接到这个大用户上提供服务、获得盈利, 另一方面用户驻地网也可以有效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竞争, 为自己所代表的零散用户选择物美价廉的服务。

用户驻地网虽然功能相对简单, 但由于汇集和分路的原因, 网络结构和环境比较复杂, 尤其在最后一段穿墙和弯曲对线路传输质量有一定影响。“三网融合”后, IPTV等视频类业务的开展更需要良好的网络传输质量, 因此用户驻地网的建设需要得到重视。

用户驻地网模式现状分析

用户驻地网既包括建筑红线以内的通信管道、竖井、设备间等基础设施, 也包括网络布线涉及的光纤、双绞线、五类线、同轴电缆以及配线架等线路资源, 还包括楼道交换机、光网络单元 (ONU) 等有源设备。用户驻地网当前主要有光纤到楼宇 (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 和光纤到家庭用户 (FTTH:Fiber To The Hom) 两种建设方式。

FTTB (光纤到楼宇) 即外线光缆由驻地网机房引至用户所在楼道的单元配线箱, 在箱体内终端并连接至箱内ONU;从箱内ONU至各个楼层配线箱, 楼层配线箱至用户信息面板, 用户信息面板至用户终端设备之间, 均采用五类网线做为传输介质, 如图2所示。

FTTH (光纤到户) 即光纤敷设至用户综合箱, 用户综合箱安装在用户室内, 在用户综合箱内安装ONU;用综合箱内ONU至用户信息面板, 再到用户终端采用五类线连接, 如图3所示。

根据用户驻地网建设主体和与电信运营商的公用电信网对接方式的不同, 用户驻地网可分为运营商投资独家运营模式、泰龙驻地网模式、公司建设并运营后向电信运营商租赁获利模式, 以及开发商投资传输管道、竖井和用户线模式。

运营商独家投资运营模式

由某家基础电信运营商投资红线内外的线路、管道或只投资管道, 通过一定的投资形成垄断使终端住户只能选择和使用该运营商的产品或服务, 用户不能主动选择。此外, 因为它是一个垄断经营的形式, 所以缺少对运营商的有效监管。在这种模式下, 用户驻地网由电信运营自行建设, 并为用户提供服务, 此时, 用户驻地网相当于运营商接入网的延伸, 直接将公用电信网的资源延伸到最终用户, “三网融合”后能提供包括话音、宽带、IPTV等在内的各种业务, 用户直接向电信运营商缴纳业务费用。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所有的管线建设均由电信运营商完成, 节省开发单位费用, 建设由基础运营商自行管理运行。缺点是不符合国家关于相关投资的规定和要求, 独占性的运营方式导致用户没有选择性, 只考虑自己的业务而不考虑其他运营商或相关单位运营建设, 重复投资建设, 房地产开发商没有收益, 如图4所示。

泰龙模式

通过各种方式承包经营住宅小区内通信线路, 并以此作为公共平台向多家固定运营商公平开放并通过向使用“最后一公里”驻地网线路的基础运营商收取“线路租费”而获利, 这种经营模式被媒体称为“泰龙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驻地网运营商负责网络的建设与维护, 任何电信运营商均可通过自己的中继线线路与驻地网连接并提供业务,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接入, 用户仍然是向电信运营商缴纳业务费用, 驻地网公司以网络租赁或业务分成的方式向运营商收取费用。如图5所示。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用户端到小区红线内的全部通信线路、管道等配套设施由某家公司投资, 节省发展商投资,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进入该社区的运营商, 运营维护由运营商维护。缺点是不符合目前的国家法律法规, 因为对基础电信运营商收取过高的线路租金, 运营商积极性不高, 运营商没有线路的维护权, 出现问题容易推诿。

开发商投资传输管道、竖井和用户线模式

在新建小区或写字楼中, 由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进行管道、机房线等投资, 由第三方驻地网公司/物业公司引入多家运营商负责运行、维护、经营。该模式经业主或物业公司同意, 由第三方驻地网公司负责新建部分必要的电信设施并负责经营, 以保障部分用户对于电话和宽带业务的选择权力, 如图6所示。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用户端到小区红线内的全部通信线路、管道等配套设施由发展商投资, 公司化运营,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进入该社区的运营商, 运营维护由运营商维护。缺点是重复建设过多, 社区建设频繁导致租住户不满意, 物业公司没有资质或专业人员不足, 多家运营商同步经营, 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引发恶意竞争。

公司建设并运营, 向电信运营商租赁获利模式

该模式的原则在于“统一规划、接入自由、开放使用、选择自由”。具体做法是建设并考虑多家运营商进入供用户统一选择, 建设前期统一规划;运营商可以在满足一定资质和驻地网建设相关要求的情况下自行选择, 可根据自身资源定位情况以及收益情况分析决定是否接入;住宅小区内的机房和管线等基础资源统一规划建设, 运营商接入后, 共同租用该部分资源, 社区基础通信设施对每一个入围的运营开放;用户在已进入的运营商中自由选择, 可以不同业务选择不同的运营商, 也可以随时更换运营商, 充分使用其权利。

在规划方案确定后, 基础管线建设由企业与开发商共同开发, 运营商再行租用或买断部分管孔, 运营商在获得规划方案基础上根据自身资源通达情况选择架设或租买等方式。例如, 北创网联公司根据住宅小区用户数量、分布、运营商数量和业务预期等进行各运营商机房的使用分配, 在使用上采用租用方式使用机房, 避免产权纠纷。同时北创网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线路产权归用户的规定, 住户通信线路每户一线, 不同运营商在公共机房与用户线切换来满足用户不同通信需求, 如图7所示。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由企业和开发商合作投资运行, 节省费用,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进入该社区的运营商, 运营维护由运营商维护, 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避免重复建设导致租住户不满意, 多系统共用平台节省投资。缺点是对企业资质能力和专业人员要求较高。

驻地网的设计内容及分工界面

驻地网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小区内管道、小区内配线光缆、楼宇内综合布线 (含皮线光缆和铜缆) 等3个方面, 在具体工程中依据分工界面的划分进行建设。

●园区管道:与红线外管道连接的红线内管道井至每栋楼单元入户井的管道及管道井, 红线外管道划分为接入网项目、单元入户井至楼内预埋管由开发商负责铺设。

●配线光缆:小区内光缆交接箱至楼内分线箱部分的光缆, 小区内光缆交接箱划分为配线光缆内, 楼内分线箱划分在楼宇内综合布线。

●楼宇综合布线:楼内单元分线箱至用户信息面板部分, 包含楼内分线箱、分线箱至用户端线缆、用户信息面板。

驻地网建设的要点

●驻地网管道:控制建设孔数, 一般只建设1孔;设计施工前应与建设单位沟通确认其它地下管网及预埋入户管的位置, 保证通信管道的建设位置;掌握施工进度。

●单元综合箱/单元分线箱:应与综合布线的汇聚位置相匹配, 与预留位置空间相匹配, 此外容量应满足所覆盖的全部用户的接入需求。

●ONU (FTTB建设方式) :每个综合箱内安装的ONU台数, 不一定一次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首次安装可满足两年接入需求;单元综合箱/单元分线箱的容量应满足所覆盖的全部用户的接入需求。

●分光:分光比应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进行配置, 分光比过高每个PON所带的用户数过多, 降低每户带宽, 分光比过低则浪费了PON口资源;分光器的设置位置应综合考虑小区的总户数、楼栋数、楼层分布等因素。

●引入光缆:引入光缆芯数应根据小区情况、ONU建设台数、分光器放置位置而定;配线光缆纤芯分配, 应尽量合理分布、分配。

●综合布线:同一小区/楼宇综合布线应一次性建设完成, 不能分多次实施;综合布线的线槽、线管建议由开发商建设。

●外电引入:由建设单位与开发商/物业协商, 由小区引接, 加装电表;由建设单位与电业局申请安装用电。

驻地网场景分析

驻地网的场景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新建多层住宅小区、存量多层住宅小区、新建高层住宅、存量高层住宅、别墅区、商业楼宇、综合市场等, 现以新建多层住宅小区为例进行分析。

多层住宅的特点是7层以下, 无电梯, 用户数量相对较少, 常为一梯2~4户/层, 一般每单元总住户数最多为28户, 每栋楼2~4个单元, 多栋楼组成一个住宅小区。按照光纤到楼宇 (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 和光纤到家庭用户 (FTTH:Fiber To The Hom) 两种建设方式进行分析。

FTTB方案

将多个单元楼作为一个配线区, 每个配线区的覆盖用户数控制在光缆交接箱容量以内。大型小区可设多个配线区, 中小型小区可只设1个配线区, 若单元楼很少, 可多个小区组成一个配线区。每个配线区中心位置设置光缆交接箱, 箱体容量按照大于“小区配线光缆芯数+外线接入光缆芯数”的原则选用。并在交接箱内放置光分路器, 采用一级汇聚分光, 按配线光缆芯数的30%~50%配置。

自配线区光缆交接箱至单元楼布放小区配线光缆, 可从配线区交接箱引出一条光缆通过接头盒分线至多个单元楼, 在楼内某楼层设置单元综合箱, 每个单元综合箱内纤芯配置大于“用户数/单个ONU端口数”并做一定的备份预留。

在单元综合箱内安装ONU设备, 独家接入小区, ONU端口数按用户数的50%配置;非独家进驻小区, ONU端口数按用户数的30%配置, ONU取电, 需建设单位与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协商, 设计时提出取电需求。自单元综合箱至用户端穿室内网线, 综合布线按100%覆盖设计, 楼内槽、管由开发商负责设计施工。外线光缆应从最近的光节点 (机房交接箱) 引接, 引入光缆的芯数除满足已建小区业务容量, 还需考虑小区将来是否有扩建或室分等需求。引入光缆芯数应大于小区远期光分路器总数的2倍。具体方案如图8所示。

FTTH方案

将多个单元楼作为一个配线区, 每个配线区的覆盖住户数控制在光缆交接箱容量以内。大型小区可设多个配线区, 中型小区可设1个配线区, 若单元楼很少, 可多个小区组成一个配线区。每个配线区中心位置设置光缆交接箱, 箱体容量按照大于“配线光缆芯数+外线接入光缆芯数”的原则选用, 并做一定的预留。分别在交接箱内和单元光纤分配箱内放置光分路器, 采用二级分布式分光方式, 独家接入小区分光口按用户数的100%配置, 非独家接入小区分光口按用户数的30%配置。

自配线区光缆交接箱至单元楼布放小区配线光缆, 可从配线区交接箱引出一条光缆通过接头盒分线至多个单元楼, 在楼内某层设置光纤分配箱。每个单元设置一个单元光纤分配箱, 单元分线箱配线芯数大于满配分光器的个数, 并做一定的预留和备份。

自楼层单元光纤分配箱至用户端至少配置1芯皮线光缆, 综合布线按100%覆盖设计, 楼内槽、管由开发商负责设计施工。外线光缆应从最近的光节点 (交接箱或机房) 引接, 引入光缆的芯数除满足已建小区业务容量, 还需考虑小区将来是否有扩建的需求或室分等需求。引入光缆芯数应大于小区远期光分路器总数的2倍, 具体方案如图9所示。

小结

驻地网综合接入技术研究及方案设计 篇7

关键词:驻地网,无源光网络,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光分配网

1 接入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城域网接入物理传输媒质, 分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有线接入又分光纤技术和铜缆技术。当前, 接入网传输媒介主要还是由铜缆构成, 据2010年统计数字显示, 铜缆在各个运营商的接入网中可占到70%左右。随着国内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 主干网基本实现数字化、光纤化和宽带化, 但处于网络边缘的用户接入网一直发展缓慢技术落后。同时, 各高带宽要求的增值业务不断涌现, 对传输通道形成巨大压力, 传统铜缆接入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最后一公里”接入部分仍然是高速局域网和主干网之间的瓶颈。

2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论文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⑴技术分析。对PON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市面上几种常见PON技术的优缺点, 之后重点研究了目前已经商用的PON技术中最先进的GPON技术的特点及关键技术。

⑵模型构建。分析了驻地网两种典型的建设模式:FTTB、FTTH, 对在这两种模式下, 驻地网的组网模式做了详细分析, 设计了两种模式下的线路段模型。

⑶网络设计。网络由“点”和“线”构成, “点”就是各种有源或无源设备, “线”则是连接设备的各种线缆。本文以楼宇为“点”, 现实工程中的小区无非就是不同类型“点”的排列组合, 本文针对不同的场景, 设计了网络接入方案。

3 无源光网络 (PON) 技术基础

3.1 PON技术的产生背景

数十年来, 电信运营商一直在不断地寻找着更低的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无源光网络 (PON) 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电信公司的研究人员于1987年提出, 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对网络灵活性的要求。由于无源光网络 (PON) 中不包含任何有源器件, 价格低、安装维护方便, 因而PON技术成为光接入网技术中的热点, 发展十分迅速。

3.2 PON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对比

无源光网络是指光配线网 (ODN, Optical Distributioon Network) 中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的网络。ODN内部全部由光分路器 (Splitter) 等无源器件及线缆组成, 不需要成本相对较高的有源电子设备。

常见的PON技术包括APON、BPON、EPON、GPON、WDM-PON等多种。目前, 已经商用化的PON技术主要有3种, APON/BPON、EPON、GPON。APON、EPON和GPON三种PON技术各有自身的特点, 其主要差异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二层技术。

4 PON结构及优势

4.1 PON网络结构

PON网络由运营商设置在中心局的光线路终端 (OLT) 、大量临近终端用户的光网络单元 (ONU) 、光分配网络 (ODN) 三个部分组成。

PON网络的结构图1所示:

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

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s光纤分配网

ONU/T-Optical Network Unit/Terminal光网络单元/终端

4.2 PON网络在现有运营商网络中的位置

作为运营商传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入网承上而启下。向上, 它必须适应上层网络的演进方向, 下行它必须适应业务多样化的趋势。PON接入网在现有运营商网络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

4.3 PON技术的优势

PON网络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 其1:N的分光器决定了PON网络本身就是一个P2MP的网络, PON网络典型的拓扑就是树型拓扑, 收敛比高, 能够大幅度节省接入段光纤资源, 方便运营商大面积布网并迅速接入新客户。其次, PON的多业务支持能力能够适应不同企业的业务需求, 作为一个综合接入平台, PON技术可以提供所有目前主流的业务接口, 与客户侧的多种设备进行无缝对接。作为一种完善的、统一的接入平台, PON技术一跃成为接入层的明星技术。

5 基于PON技术的FTTx网络建设模式研究

5.1 FTTx的定义

FTTx技术主要用于接入网络光纤化, 范围从区域电信机房的局端设备到用户终端设备, 局端设备为光线路终端 (OLT:Optical Line Terminal) 、用户端设备为光网络单元 (ONU:Optical Network Unit) 或光网络终端 (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

根据光纤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FTTx技术可分成以下几类,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用户分布情况、资源现状来合理地选择FTTx技术。

⑴光纤到路边 (FTTC:Fiber To The Curb) 。FTTC目前主要是为住宅区的用户作服务, 将ONU设备放置于路边机箱, 利用ONU出来的同轴电缆传送CATV信号或双绞线传送电话及上网服务。⑵光纤到大楼 (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 。FTTB通过将ONU设置在目标楼宇的合适位置, 通过ONU设备向末梢客户提供高速的数据、电子商务、视频会议等宽带服务。⑶光纤到户 (FTTH:Fiber To The Home) 。至于FTTH, ITU-T认为从光纤端头的光电转换器 (或称为媒体转换器MC) 到用户桌面不超过100米的情况才是FTTH。FTTH将光纤的距离延伸到终端用户家里, 使得家庭内能提供各种不同的宽带服务。若搭配WLAN技术, 将使得宽带与移动结合, 则可以达到未来宽带数字家庭的远景。

5.2 FTTB典型建设模式及线路段模型

模型构建的目标在于探讨出一种建设模式, 能以最少的网络单元来实现用户的接入, 网络单元就包括各种的有源和无源设备, 在实际工程中运营商与用户直接的网络单元越多, 网络的故障节点也就越多, 安全性就越差。

从目前的市场需求及技术趋势来看, FTTB以及FTTH将成为未来驻地网中最常见的两种建设模式。FTTB与FTTH的区别在于光纤向用户推进的距离不同。FTTB模式中光纤在楼道内等公共空间内终端, 而FTTH模式中光纤在用户门口或家中终端。下面就这两种建设模式做一个具体分析, 最终推演出FTTB和FTTH模式下的线路段模型。

FTTB (光纤到楼) 即外线光缆由驻地网机房引至用户所在楼道的梯位配线箱, 在箱体内终端并连接至箱体内的ONU。接下来, 从ONU至各个楼层的楼层配线箱、楼层配线箱至用户室内信息面板, 以及信息面板至用户多媒体终端之间, 均采用五类线作为传输介质。

参考文献

[1]Andre Girard.《FTTx PON技术与测试》.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2]张鹏, 阎阔.《FTTx PON技术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3]张喜云, 周训斌, 雷新生.《接入网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4]尹树华, 张引发.《光纤通信工程与工程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移动驻地网 篇8

“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网络结构”已经提出,即以“传送与节目分离、业务提供与用户驻地分离”作为建网的核心理念,重构有线电视网络,使之具有电信级服务质量,即以可保护与恢复、可重构、可按用户要求提供带宽、可按业务提供合理的计费、用户可按自己的意愿请求多个节目运营商提供差异化服务作为网络的建设目标,在网络结构设计上划分为光传送城域骨干网、用户驻地网和有线电视增值业务综合平台支撑网3部分[1]。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网络的调度、管理、计费等由BOSS构架规划[2,3],其协议基于以太网协议[4,5]。城域骨干传送网络物理层采用光分组交换协议[6],以保证高清电视数据流按用户要求的质量传送。

2 用户驻地网结构

为最大限度兼容当前网络,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驻地网(CPN)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采用以太网交换机和边缘高速以太网交换机为星心,向外延伸覆盖整个社区。

对用户住宅,由8端口以太网交换机确定其IP地址,向用户最多可提供8个数字终端接入,还可对指定端口预留带宽,以保证高清数据流的传送,同时防止其他数字终端与数字电视端口争夺带宽。边缘中继网关将普通用户话机产生的信息转变为IP数据包向外发送,同时也接收IP语音数据转变为话音信号送往话机。计算机为用户上网及办公等的数字生活提供了便利,并与现行网络兼容。每个住宅配置2路高清和2路标清有线数字电视,以满足住宅用户的基本需要。其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

用户社区配置的边缘交换机,主要用于汇聚全社区各个住宅的信息流,是一个关键网元,前往传输层面的路由地址映射以及目的用户地址及信息转接,都要由该交换机完成。边缘交换机之上为EPON以太无源光接入网络(不在本文讨论)。

3 用户驻地网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配置

根据《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要求[7]:每个地面固定网络终端容量为20 Mbit/s,包含1路高清电视信号和1路标清电视信号;以IP打包方式发送的话音容量为16 Kbit/s,根据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要求,用2 Mbit/s完全满足。这样,一个住宅用户全速服务实际容量需求大约是42 Mbit/s。

有线电视高清数字信号先经过MPEG-2编码器进行数据压缩,通过节目复用器形成基本码流(ES),再打包后形成有包头的基本码流(PES)。代表不同音频、视频信号的PES被送入传输复用器进行系统复用,形成传输流(TS)。一个完整的MPEG-2 TS码流的帧长定义为188 byte[8]如图2所示。

按IEEE 802.3协议规定,以太网最小帧长为64 byte,最大帧长为1 526 byte,但在传送过程中,MAC帧必须等CRC全部接收后才能被处理。帧长越大,等待处理的时延就越大;由于有以太网的载波侦听/碰撞检测机制(尽管这种机制在公众网适用的交换式以太网中已毫无用处),过小的帧长不利于网络运行。因此,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驻地网络的以太帧长(净荷)定义为940 byte,即为MPEG-2 TS流帧长的5倍,可方便封装,再加26 byte帧开销和TCP,UDP层次的开销,共计1 024 byte。

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网络MAC帧是在MAC子层实体间交换的协议数据单元,其基本格式如图3所示。

ITU-T草案Y.17ethoam中以及IEEE建议RFC1242,RFC2544中定义了以太网性能指标,可很好地满足这些指标。体现协议的优化程度,主要有:吞吐量、时延、丢帧率以及时延抖动(FDV)等。以太网的指标由合格的以太网设备、正确的组网和属性设置保证,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传输到用户接收端的高清电视应有的技术指标。仿真的目的,就是验证MPEG-2 TS流到达用户驻地网时能否满足以太网的这些性能指标。当然,能否满足各项指标的综合因素非常复杂,包括网络节点数量、各节点及终端缓存的大小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考虑到MPEG-2 TS码流和用户驻地网的基本要求,确定其仿真参数如表1所示。

4 用户驻地网仿真建模

用户驻地端仿真网络模型配置如图4所示。OPNET采用基于包的建模机制来模拟实际物理网络中包的流动,包括在网络设备间的流动和网络设备内部的处理过程[9],模拟实际网络协议中的组包和拆包的过程,可生成、编辑任何标准的或自定义的包格式,利用调试功能还可在模拟过程中察看任何特定的包头和净荷等内容[10]。根据网络设计,用户驻地每户配置2个HDTV端口,1个Vo IP端口,1个PC以太端口。由于设计MPEG-2 TS码流帧长封装为1 024 byte为一个包,100%负荷时的速率为42 Mbit/s,约等于6个包长,设定文件尺寸为6 000 byte,采用ON/OFF方式进行,仿真时间15 min,分别对1,2,4,16,32,64用户进行了仿真。

5 仿真结果分析

用户驻地网的特点为非对称通信方式,下行的数据量远远大于上行的数据量,仿真主要是测试和运算全负荷下用户驻地网状态,因此,设定动态的带宽分配,运算中提取信道利用率、时延、吞吐量等参数,下面对其进行分析。

1)包时延分析

由数据分析可知网络时延:在百兆以太网配置时为0.12 ms;在千兆以太网配置时为0.012 ms;在万兆以太网配置时为0.001 2 ms。均满足以太网指标要求,也符合网络运行规律。用户驻地运行时的状态由图5所记录的仿真结果可看出,包长为1 024 byte的MPEG-2 TS流在15 min的仿真运行中时延抖动并不明显,但包时延参数大致在120μs左右,最大时延约123μs,最小时延约118μs,时延抖动约5μs。随着用户数量以2的幂次增加,时延并没有增加,这是由于在用户驻地网络中,只有在汇聚层和骨干传输层才能体现用户增加的压力,用户接入层面与用户的增长关系并不密切。

2)信道利用率分析

信道利用率是在每用户全业务运行时,提取的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由于对用户住宅容量配置为100 Mbit/s,而每住宅用户最大流量为42 Mbit/s,因此,这部分的网络利用率为42%保持不变。但汇聚到楼层交换机以后,可明显观察到,信道利用率随用户的增加而增加(如图7所示):当有16个用户时,由于链路配置为1 000 Mbit/s,信道利用率为67%;当增加到32,64个用户时,由于链路配置为10 Gbit/s,网络利用率反而降到13%。

3)吞吐量分析

图8,图9描述了用户驻地网络两个方向吞吐量变化情况。在包时延为120μs条件下,业务从2 min后开始,吞吐量立即呈现。由于用户驻地网络主要业务是接收电视台发来的高清数据流,因此,可清楚观察到:1个用户时为42 Mbit/s;32个用户时为1 340 Mbit/s;64个用户时为2 680 Mbit/s。同时观察到,当用户增加到32以后,网络吞吐量有小范围的波动,这是由于用户随机请求上行的结果造成的,并不影响业务进程。表2的数据中,64用户网络吞吐量与32用户有相同的数据,是因为64用户在网络拓扑上配置为双32用户所致,因此,每网段仍然为1 340 Mbit/s(如图10所示)。在服务器方向,用户主要发送节目请求,每个用户定义为1 Mbit/s流量,因此,可观察到1个用户时为1 Mbit/s;32个用户时为32 Mbit/s;64个用户时为64 Mbit/s。

6 结论

用户驻地网络结构的确定,牵扯到用户的投资、习惯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尽最大可能地兼容当前以太网络,无疑是最佳选择。上述仿真研究可确定:以总线型的以太网布局,不能胜任高清有线电视的传送;改用以太交换器为核心的星型结构,完全能满足网络传送高清有线电视、IP电话、网页的要求,但对传统的CSMA/CD以太网络协议需作大的改进和增强。同时,用户驻地设置的边缘交换机作为网络运行的瓶颈,合理配置这段网络带宽非常重要,在大于32用户时需要配置多条千兆链路,这就对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提出了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孙友伟,孙书娜.有线数字电视光分组交换网络构成[J].电视技术,2005(6):62-66.

[2]孙友伟.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网络BOSS的安全策略[J].电视技术,2005(9):1-3.

[3]孙友伟.有线数字电视光分组交换网络物理层协议配置[J].电视技术,2006(3):61-65.

[4]孙友伟.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网络BOSS架构[J].中国有线电视,2005(17):1-4.

[5]孙友伟,孙书娜.CATV以太网组网方案[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10(3):88-91.

[6]孙友伟.现代通信新技术新业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7]清华大学白皮书.DMB-TH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2006.

[8]余兆明,李晓飞,陈来春.M PEG标准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9]孙屹.OPNET通信仿真开发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野外生存训练下一篇:特色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