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艺术

2024-07-10

巧妙艺术(精选十篇)

巧妙艺术 篇1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提问的重要性

(一) 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对某个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就会热心于接触与观察, 主动去探索与实践, 在探究中产生积极的情绪、愉悦的心理, 这更加有助于探究性活动的开展与学习效率的提升。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于新知的学习上, 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运用提问艺术, 通过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关注, 集中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更加专注于新知的学习, 从而为教学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只是进行平白的讲述, 而是要以富有挑战性与趣味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热情。

(二) 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已知到未知到再到已知的渐进过程,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尤其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在学习抽象性较强的数学时, 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思维障碍而不知所措。此时如果只是直接地告诉学生如何解决, 那么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 这道题会了, 再遇到此类题目时依旧不知如何解决。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 我们可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 启发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进而展开主动探究,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三) 以问题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即在某个部分处于基础与核心地位, 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前提与基础, 而难点则是基于学生实际水平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的知识点。重点是客观存在的, 而难点则因学生情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让学生深刻理解、灵活掌握, 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以往的教学均衡用力, 主次不分, 无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 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针对知识的重难点来提出问题, 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引导学生展开有目的性与针对性的探究活动,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

(四) 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各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挥教师提问的启发与引导功效, 开发学生智力, 激活学生思维, 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敢于挑战, 勇于质疑, 善于提问,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首先, 教师的提问要有开放性。如果只是对与错的是非型问题无法起到启发与引导作用。只有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将学生头脑中那些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与余地, 这样学生才能由此扩展开来, 其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才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其次, 营造民主的氛围。许多学生心中有了问题, 但是畏于教师的权威而不敢提问, 为此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 这样学生才能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二、运用提问手段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一) 要用心来设计问题

问题要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服务, 这就对问题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问题要具有趣味性: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 并非工厂里的机器, 越是有趣的事物越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教学越能取得成功。相反问题过于枯燥无味, 学生不感兴趣, 那么提问就失去了效果。问题要具有探索性。过于简单的问题, 没有挑战性, 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只有富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问题, 富有探索性, 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满足学生的猎奇心, 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在探究中获得自身的大幅度提高。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要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 具备一种能力, 而并不是机械而单纯地运用概念、公式与定理。故而在设计问题时要打破时空限制, 为学生设计具有开放性与实践性的问题, 让学生展开富有个性化的探究,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既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二)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提问并不是不分时机与场合的随意发问, 而是要讲究时机, 只有在最为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 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提问才能成为教学的亮点, 推进教学改革的步伐, 实现有效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讲究提问的时机, 要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思维受阻、重难点不突出、学生理解肤浅, 理解错误时提问。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问题上来, 同时又能引发学生的探究, 让学生围绕着问题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达到对基本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 更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这样通过学生的探究, 学生所获取的远远不是解决问题的知识, 更多的是一种技能, 更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商务谈判巧妙运用语言艺术案例1 篇2

答:

1、背景:美国一位著名的谈判专家有一次替他的邻居与保险公司交涉赔偿事宜,谈判是在专家的客厅里进行的,双方就保险理赔金额展开了谈判。

2、细节展现:谈判开始理赔员先发表了意见:“先生,我们都知道你是交涉专家,一向都是针对巨额款项谈判,恐怕我方无法承受你的报价,我们公司若是只出100美元的赔偿金,你看如何?”

专家表情严肃的沉默着,据以往经验,不论对方提出的条件如何都应表示出不满,因为当对方提出第一个条件后,总是暗示着可以提出第二个,甚至是更多。

果然理赔员沉不住气了:“抱歉,请勿介意我刚才的提议,我再加一点,200美元如何?”

“加一点,抱歉,无法接受。”

理赔员继续说:“好吧,那么300美元如何?”

专家沉吟了一会儿道:“300?嗯……我不知道。”

理赔员显得有点惊慌了,他说:“好吧,400美元,这在以往的赔偿金额中算很高的了。”

“400?嗯…….我不知道。”

“那就500美元好了!真的不能再高了。”

“500?嗯…….我不知道。”

“这样吧,我们最多出到600美元。”

…………

专家无疑又用了“嗯…….我不知道。”谈判在继续进行着。

最后这桩理赔案终于以950美元的赔偿金额达成协议,然而邻居原本只希望得到300美元!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谈判是一项双方的交涉活动,每一方都在捕捉对方的反应,以确定自己的谈判方案。这个过程中,注意谈判的语言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案例中,理赔员本来想先发制人,在恭维对方的同时直接抛出自己的报价,占据谈判的主动权。但谈判专家始终以不变应万变,一句“嗯……..我不知道”高深莫测,让对方始终猜不出底线。谈判专家和理赔员的一问一答其实都是在试探对方,这是双方博弈的一个过程。理赔员看似牢牢地掌握着报价的主动权,但其实他的每一次报价都是试探性的,谈判专家深谙理赔员这种不确定的心理,变被动为主动,步步为营,直到大获全胜。

巧妙的课堂艺术 篇3

关键词:课堂艺术;学习积极性;课堂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都会想方设法取得最好的课堂效果,让每一个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收获良多。但一节实用而充满活力的课,需要教师懂得如何去运用一些课堂艺术,这些艺术包括课堂引导、课堂提问、课堂点拨和课堂评价等,我认为要运用好这些课堂艺术,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巧即妙也,妙则生趣,妙趣横生的课堂自然会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我谈谈“巧”字在课堂上的运用。

一、巧导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课伊始,巧妙地利用语言激情描述、多媒体技术、生动的故事、图片、课文插图、游戏等科学地、艺术地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小猪画画》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马上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语言和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啊!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来郊游,看,这是谁呀?(课件出示:小动物跳出来,并伴着其叫声)同学们认识的小动物可真多,咦,爱画画的小猪也来了,瞧,他还背着一个画夹呢!玩了一会儿,小猪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这里还发生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呢?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那就快快翻开课本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强烈的期盼,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引领学生主动走进文本,进行学习活动。

二、巧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人认为:“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因此,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清清的溪水》讲述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课文写了大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溪水又变清了的事。教学本课时,我首先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大自然的变化情景,让学生对大自然和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我问学生:“对于课文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很快,学生便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小兔家门前那清清的溪水会变浑呢?溪水的变化和拔树有什么关系呢?然后我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细读课文,体会溪水的变化和拔树的内在联系。这一看、一读、一问、再读,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有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也是日常教学中最常用且简单易行的方法。

三、巧拨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情况,教师巧妙地点拨,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地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文章的阅读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

四、巧评

教师巧妙的评价如同一把万能钥匙,能开启学生心中那一扇扇未知的大门。例如,你读得很正确,没有一个错别字!你读得非常流利,对课文很熟悉!读得真有感情,太让人感动了……这些评价是我们在课堂常常听到和用到的,但对于指导学生的朗读显然是空洞而乏力的,不能激荡学生的心灵,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不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成了一项呆板机械的技术性操作,没有生命的活力。好的教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

一位教师在执教《七颗钻石》一课时,要求学生用朗读来表现小姑娘找水的艰辛。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教师这样评价:“你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还没感受到小姑娘找水的艰辛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教师评道:“呀,这下,我感受到小姑娘找水的艰辛了!我仿佛看到了小姑娘艰难地走过了草地,穿过了丛林,翻过了高山,终于她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教师还特意把最能表现小姑娘找水艰辛的语句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声情并茂。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善用“巧”字去营造一节充满活力的课堂,我相信一定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国强.小学语文教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马原主.新课程背景下的老师互动[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

[3]肖爱树.中小学生认知心理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巧妙艺术 篇4

一、条件暗示

暗示是需要条件的, 教材所给定的内容, 正是教学暗示的条件的土壤。所谓条件暗示,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一种契机和氛围, 引导学生透过教材的文句, 有所侧重地体味文章意蕴, 揣摩作者思维情感的脉搏, 深切感悟课文语言的丰富内涵, 顿悟意义。因此,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作品的表层, 再现出生动活泼的生活图景, 进而帮助他们提炼出耐人寻味的情意, 使之沉浸其中, 浮想联翩, 人格受到震动, 灵魂得以净化。比如教学《故乡》, 如果提问学生:“闰土的第六个孩子几岁了?”学生一看课文就能回答:“五岁”。这个提问似乎意义不大, 但若再问:“连五岁的孩子也要帮助大人干活, 这说明了什么?”并进一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 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 没有规定等语言片断加以思考, 让他们脑中浮现出一幅旧中国劳动人民苦不堪言的悲惨图景, 再引导他们联系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 认清反动派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 联系当今自己的幸福生活, 学生不仅可深刻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 而且可以得到人格上的升华。

二、情景暗示

所谓“出门看天气, 进门观颜色”就是情景暗示作用的通俗说明。教学情境中, 学生与情境之间发生信息交流, 能极大地开发人的潜力, 使人茅塞顿开, 实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顿悟, 似有聪慧之神启开心扉, 记忆的仓库打开了, 联想的脉络沟通了, 想象的彩翼腾飞了。刹那间, 这一切有如开闸的洪水奔腾涌现, 一系列智能的开窍联翩而至, 真是到了“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三、逻辑暗示

有些作品并不把作者的意思和盘托出, 往往需要读者的推算———用逻辑的术语说是推理。这样的好处是使文章更简练、含蓄, 让读者回味, 以达到读者情感融和到作品中的妙处。在教学中, 老师要善于发现和揭示这类情况。如《我的叔叔于勒》在叙述“于勒以前是全家的恐怖”时有这样一段话:在生活困难的人家, 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 那就是坏蛋, 就是流氓, 就是无赖了。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 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部分。

这实际上是一个省略“于勒叔叔是坏蛋、流氓、无赖”结论的三段话。这段话可以从三个问题逼出一个三段论来: (1) 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 那种逼得父母动老本的人, 是不是坏蛋﹑流氓、无赖? (2) 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 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算不算逼得父母动老本的那种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那么第三个问题“于勒是坏蛋、流氓、无赖”也就水到渠成了。确认了这一点, 就可以理解这种为下文菲利普夫妇不认亲兄弟作铺垫的写法。

有效使用教学暗示, 教师应围绕疑难所在, 提出一些有关的“边缘问题”, 逐步导入并接近问题的核心;对于一般人脑中常有的原始想法, 可再把它退到眼前所呈现的新问题的特定场合下加以审视, 使之悟出原型思维的缺漏或荒谬, 从而自觉愉快地走出阅读认知的误区;对于看似毫无意义, 实则未必深解的问题, 要于无疑处设疑, 使学生追根究底, 积极思考, 步入通向真理的坦途。

教学的暗示方法很多, 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是体语暗示。体语指以身体动作来表示意义的信息系统, 它包括人的眼神、表情、手势、体态等。巧妙运用体语暗示将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课堂上, 学生专心致志听讲时, 教师送去一个赞许的眼神以示鼓励;学生注意力分散走了神儿, 教师眉头微微一皱以示警醒;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生动时, 教师竖起大拇指以示激励;学生大声喧闹扰乱了课堂秩序, 教师把食指轻轻放在唇边以示制止……这些看似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 却能使课堂变得情趣盎然。暗示是意念的感应, 是思维的顿悟, 是心灵的碰撞, 是一种含蓄而又深刻的艺术, 用真诚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暗示艺术, 师生关系会更和谐, 配合得会更默契, 做到这一点相信你的课堂定会有声有色、有张有弛, 宛如美歌一曲。

摘要:暗示是需要条件的, 教材所给定的内容, 正是教学暗示的条件的土壤。所谓条件暗示,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一种契机和氛围, 引导学生透过教材的文句, 有所侧重地体味文章意蕴, 揣摩作者思维情感的脉搏, 深切感悟课文语言的丰富内涵, 顿悟意义。

巧妙艺术 篇5

一、听命于生活权威 “箕山小吏”呱呱堕地

我们和赵俊杰先生从相识到相知已有二十多年了,他自幼受到质朴文化的熏陶,学校毕业后从军,分别在连队,团、师和军级单位的机关里供职,转业地方后又在组织、纪检等多个单位、部门工作或主政,业绩显著,并多次立功受奖。他勤学习,善思考,谦虚谨慎,踏实肯干,进取自律,待人诚恳。丰富的人生经历,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如火如荼的实践锻炼,多姿多彩的工作历程,不仅给了赵俊杰先生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头脑,清醒的文思敏捷的职业习惯,而且给他接触生活和接近群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他于城乡、村镇之间体察社会,于百姓、干部之中倾听心声,在农村、在军营、在地方党政机关,在社会生活的大海洋里观察、思考、体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累积了丰厚的生活素材。个人、社会富有戏剧色彩的变幻、动荡与发展,更使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这一切构成了赵俊杰先生作为一位作家的重要主观素质。《箕山小吏》就是作者生命史和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史典型化、艺术化了的精彩展现。

二、独到的艺术见解 生动的人物形象

赵俊杰先生是在文学界一些朋友们提倡远“距离”的时候,硬着头皮对当前社会生活作出“近距离”反映的。俊杰先生要让他的读者朋友看一看“同时代人”不断改变着的形象和这个时代的印记,看一看正在深入发展着一场变革的社会生活怎样变革着人们的灵魂,反过来说,也从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梦、所怨所怒、所哀所乐中,看一看我们这个民族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一段空前活跃的时期,分娩一个名叫“变革”的婴儿的临产的阵痛、临盆的血污以及他们在这阵痛和血污中的追求和憧憬。在俊杰先生塑造的众多的、鲜活的人物形象中,我们更偏爱“何峰”这个人物,这个人物写得特别真实、可信,有棱有角、个性鲜明。在这部作品里,赵俊杰先生把何峰放在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描绘了主人公的荣辱升沉、变幻跌宕的遭遇和命运,作家还把何峰置于生死攸关的尖锐矛盾冲突之中,展示了主人公的完整性格,还通过错纵复杂的人际关系,展现何峰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使何峰成了一个有着真实感和立体感的艺术形象。这个新时期、新世纪基层领导干部新的性格、新的风采、新的思想,新的形象,伴随着作家的升华妙笔,维妙维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巧妙的艺术构思

赵俊杰先生不追逐时尚,不用流光溢彩的词藻进行表象化的讴歌;他不回避矛盾,把正在变革的农村写成通体透明的天堂。他独辟蹊径,独树一帜;他直面现实,直抒胸意;他力图以思想家的审慎冷静的思考和敏锐犀利的目光,剥去依附在生活表面的五光十色的外壳,探求生活的内核和底蕴;他力图透过五谷丰登、繁花似锦的生活场景,发现并开掘人们心灵深处的奥秘。他善于选取具有社会意义的重大题材;善于在比较深广的历史背景下激化矛盾、刻画人物;善于借助于大开大合的史诗结构,造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这一切,充分显示了赵俊杰先生气度不凡的雄浑、宏阔的“大将风韵”和大家风度。巴尔扎克说过:“从来小说家就是自己同时代人的秘书。”赵俊杰先生正是追随时代步伐,听从时代召唤,忠实的记录着深刻变革中的我们时代的“秘书”。他的作品既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又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小说通过对何峰成长经历、心路历程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至新世纪前十年,长达四十多年间的社会变革,生命遭际,官场风云。塑造了一位充满理想,勇于进取,正气实干,忠实为民的基层领导干部形象。讴歌了正义、公平及人与人之间的纯洁真情,抨击了消极、腐败及人的自私与险恶。同时也揭示了当今社会发展中应注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有的甚至触及当前和今后社会变革中的政策,但他又不是图解政策,而是让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出来说话,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感染读者,给读者以启迪,给读者以深思和探究的空间。

四、鲜活的艺术语言 浓郁的乡土气息

《箕山小吏》中的大部分语言,特别是人物的语言,都是非常生活化、口语化、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这样的.语言纯粹是我们家乡豫西农民的语言,我们读着它,既形象、生动,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又亲切、实在、自然,乡音绕耳,乡情难忘啊!他还注意引用当地流行的民歌、谚语等,这些语言,琅琅上口,清新生动,用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趣和见识,刻划人物的性格,常有触手成春之妙,而且也使我们感到一股浓郁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小说场景、叙事描写工笔细腻、精彩美妙。他的语言犹如散文诗,优美、抒情,诗意浓郁,余味无穷。在作家笔下,那“呼啸而来的山风”、“棉絮般的不住翻腾的云缕”、“箕山的群峰如同从云海里伸出头来的牛群”,那闪动着粼粼波光的小溪、粉红的云霞、明丽的阳光,那小桥、那溪流、那飞鸟、那森林、那深谷,那坚实的脚步、挺拔的身躯、威严的神采、躬身的倾听、会心的笑声,那悲、那喜、那愤怒、那无奈、那呐喊、那奋争,那春天的吟唱,那暴风雨中的高歌……作家正是大胆地、集中地采用了电影化的语汇和句法,使全篇跌宕回旋,错落有致,形成了一种五彩缤纷、摇曳多姿的语言的形式美,表现出了如清泉流水,似瀑布、波涛的清雅灵致和宏伟。

无疑,《箕山小吏》这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佳作。

作者简介: 郭进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创研室主任,主要著作有:《太阳石之歌》、《湛河大决战》、《闪光的足迹》、《乡情老更深》等三十余部。

浅析数学教学中巧妙提问的艺术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巧妙提问 问题情境 教学艺术 思维能力 主体地位 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08

一个和谐意义上的课堂运行是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的,纵观众多的互动模式,课堂提问是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最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师通过有一定技巧的提问,不仅可以及时获知学生的习得情况,而且还可以及时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本身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就很高,因此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一定的技巧,不能不重方式、过于随意反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篇文章即从巧妙提问的积极影响和如何进行巧妙提问两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一、有利于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准确获知学生的习得情况

1.首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论证过:一个学生在整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并不是一直都可以全神贯注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的学生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课堂的前25分钟。随后在大约35分钟的时候注意力是最不集中的,最容易开小差。也就是说,学生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属于学生的一种身体机能的规律,非人为可以有效改变的。因此,再优秀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者是时间的推移出现跑神的现象。总之,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跑神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而跑神无疑影响教学效益,因此这一现象也是教师应该予以重视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加强提问就显得非常必要。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仅可以及时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上来。2.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通过对学生的提问还能够充分了解学生们知识的习得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哪些知识点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听懂,我们就可以再次明确下一步的教学重点。否则学生刚开始的基础都没有打牢,后续教师讲得再多也是在做无用功,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在提问学生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设置的合理性,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难度过高会让学生有一种教师故意让自己出丑的错觉、难度太低容易引发学生骄傲的情绪。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地位比较被动,往往是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一点一点地学习知识。这样的传统模式有它的优点,那就是节省课堂时间,便于学生短时间内掌握最多的数学知识。但是从长远来讲,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影响比较深远的。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即使一时的数学成绩有所提升,但是长远的学习思维和能力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发展进步。这显然是与我们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是相悖的。因此,我们倡导,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学科特点,适当地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不仅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的年龄特点,而且也是在利用好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就是我们启发学生思维的最好方式之一。通过有技巧的提问,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一步步地掌握解答题目的方法,逐渐开发自己的数学思维,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总之,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教师带领学生探索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大胆猜想和最终发展理性思维能力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不容置疑的责任。而提问就是我们实现这种教学理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问可以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能力要求高,对于学生的动手做题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学生不充分参与教师引导的课堂中的话,就很难学好这门课程。然而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单一地听取教师讲解,参与程度不高,也没有感受到自己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愈发失去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新时期的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提问,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和充分参与课堂,感受课堂的主人翁意识。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尤其要鼓励学生大膽发问,无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如何教师都要予以耐心的解答。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的巨大影响甚至超过了责任感的分量。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叛逆心比较重,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但是如果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积极性,从教师的“要我学”自觉转化为“我要学”,就会事半功倍、实现教学的高效。总之,我们不仅要积极提问,还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整个提问艺术的提升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是需要教师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观察、不断摸索、积累经验的。总之,我们要朝着灵活自如把握课堂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的和谐统一的目标不断努力。

四、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增进

影响学生学好数学除了理性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学生的情感链接。新课改顺应时代发展一直在强调师生之间情感的和谐发展。想要有效增进师生的感情就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问就是课堂上师生之间最自然地互动模式之一。一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和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向教师发问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对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了解,在下一步的相处中有更好的准备。学生们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也会感知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肯定,更加喜欢上与教师互动的感觉,对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不再碍于面子等问题羞于向教师提出疑惑。另一个方面,教师在提问学生之后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一定的表扬和肯定,帮助学生建立更强的学习信心。因此,巧妙地提问也是有益于我们师生之间情感的增进的。

巧妙艺术 篇7

俗话说: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优化教学方法, 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最适宜的教学方法, 使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在讲“函数”这节课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模拟功能, 生动、鲜明地再现出田径名将格林用约10秒钟跑了100米和“东方神鹿”王军霞用900秒跑了5000米的场面。然后, 他提出假设:如果他们都跑5000米, 格林与王军霞谁快?同时, 他用大屏幕把他们赛跑的两幅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探索, 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地求知。

二、结合学困生的实际, 合理设置多个台阶, 降低难度

教师备课, 主要是做好钻研教材和熟悉学生两方面的工作。其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 有助于使教学切合实际、有的放矢。在教学上, 要做到学习目标明确, 把课堂学习实践中的交往、评价和学习方式也作为备课内容。教师要积极与他人交流, 努力寻找提高学困生学习方法的切入点。针对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 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 要结合学困生的实际, 降低要求, 多设置台阶, 多设计一些适合他们思维能力的问题。

三、努力为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机会

一方面, 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另一方面, 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 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尤其是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着重给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例如, 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时, 可以放手让学生利用直尺和乒乓球, 自己动脑动手, 主动探索。能力差点儿的学生可模仿演示实验, 并进行观察、分析;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则可以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实验, 大胆探索、创新。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 可以使优秀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困生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知识。

四、合理设置启发学困生主动思考的问题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围绕主题, 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以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尽快进入探究问题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取长补短, 达到深入理解学过的知识或增长新知识的目的。对于共性问题、难题, 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 这样可以把学生见到疑难题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化解。学生思想上轻松了, 下笔再仔细认真些, 难题是可以解决的。

五、适当引导学困生, 让学困生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 要改变学生为教师服务的倾向, 要牢固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 为学生素质的全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思想。要始终格外关心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因为这些学生更需要热心的鼓励、诚心的感化、耐心的帮助。只有这样, 才能变少数学生积极学习为全体同学的参与, 使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 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绝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采取放任的态度。恰恰相反, 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体, 能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学习的主体, 都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方式和效果。部分学生的认识发生偏差、意见出现分歧时, 教师要通过适时、适度的点拨、启发、评价, 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 调控学生的思维流程, 升华学生的理解认识。

六、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优先,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针对多数学困生缺乏自信, 缺乏远大理想, 不注重节俭, 自制力和生活能力较差的实际, 我们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纪律、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 生动活泼地进行守则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形式上注重训练性, 尽量减少“说理”的时间, 加大导行的力度, 讲究一课一得, 日积月累, 让学生学会怎样遵纪守法、怎样与人相处、怎样面对困难、怎样自我控制等等。总的来说, 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做人的行为规范。

我们平时还要多关注学困生的思想教育, 不要让学困生再次成为德困生,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一个也不落下。

摘要: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这是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面对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教师应在教学各个环节中, 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 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使他们逐渐尝到成功后的欢乐, 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摆脱落后的困境。

巧妙艺术 篇8

1 时空环境的假定性

梅特林克为《盲人》虚设了这样的时空环境:入冬时节, 在一个星空深遂的夜晚, 一座古老的北方森林里, 树林中央静躺着一棵巨大中空的橡树, 周围长着代表丧礼, 哀悼的树木, 如紫杉、垂柳、柏树;还有一棵长梗, 病态的阿福花在长夜里盛开;月光挣扎着穿过浓密的树叶, 在这儿或那儿照亮一眨眼的功夫;整个树林忧郁寂静, 沉闷迫人;不时群鸟飞起;不时夜鸟兴奋地尖叫;不时侯鸟嘈杂地飞过林梢;不时狂风袭过树林, 树叶密密麻麻地落下来;不时临近的海怒吼起来, 猛烈地拍打附近的岬角;又有一股无形的神秘力量突然婆娑地来到戏剧人物中间[2]109-110。冬天、星空深遂的夜晚古、老的森林、中空的树、代表丧礼的树、病态的水仙花、移动朦胧的光线、突飞的鸟、狂烈的风、怒吼的海、无形的神秘力量, 《盲人》时空环境里的每一个因素单个出现就能制造恐怖不祥, 令人惧怕的效果, 梅特林克将这些因素全都编排进了同一个时空环境里, 则使这种效果升级, 一种冰冷死寂且浑然一体的时空环境由此产生。

这样的时空环境不同于《哈姆雷特》里的城堡宫殿, 也不同于《玩偶之家》里娜拉的家。后两者的时空环境同大多数剧本的时空环境一样, 要么是对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时空的加工再改造, 要么是对现实时空照相式的写实。但在《盲人》里, 梅特林克依据主观意愿, 为表现时空环境的象征意义, 穷尽所有代表不祥预示死亡的时空因素, 主观上将他们全都整合拼凑进同一个时空环境里, 为《盲人》假定了一个虚拟飘渺的时空环境:黑暗、诡秘、阴森、冰冷, 处处散发着恐怖, 每一个因素都预兆死亡, 整个时空只与死亡有关。这样的时空环境也只会是野兽怪物出没猎食的地方, 绝非人类生活娱乐的场所, 梅特林克富有想象力地把《盲人》的戏剧人物安排在这样非人类的时空环境里上演他们的悲剧, 深刻的寓意不言自明。

梅特林克在假定《盲人》的时空环境时, 一反传统时空的特性, 创新性地构建虚拟时空, 就是为了传递一种关于死亡的信息。实际上, 《盲人》里的每一个时空因素其实都是死亡的客观对应物 (2) 。拼合这些象征死亡的时空因素就是为了增强环境的感染力, 为了更强烈地显现蕴含在环境里的意象:绝境与死亡。这样的时空环境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是一种意念化了的时空。这种意念化了的时空使得《盲人》整部戏剧的基调在情节还未展开之前时空环境刚刚布置好就被确立, 戏剧主题思想先行于戏剧情节显现出来了:时空环境里弥漫的浓厚的死亡气息正是这部戏剧要表达的深刻的主题思想。然而在大多数的剧本里, 戏剧主题思想总是伴随着戏剧情节的慢慢深入而渐渐浮出水面。梅特林克对《盲人》的时空环境的假定预示并象征了戏剧人物的宿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当中, 无法逃离死亡的结局。

2 戏剧人物的假定性

《盲人》的戏剧人物为十二个盲人 (六男六女) , 其中一个疯盲女还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有一位已经悄然离世的老神父。所有的戏剧人物在戏剧开场时全部出现在那诡异的时空环境里:老神父身上裹着宽大的黑外套, 上身和脑袋微微上仰, 文风不动, 身体依靠在有很多空洞的橡树树干上;脸色铁青, 象涂了一层永不褪色的蜡;两片紫青的双唇微微张开;眼睛默然, 呆滞, 再也不能观看永恒世界的可见景象了, 眼睛里面饱含着无穷无尽, 悠久而无法追忆的痛苦, 布满了血丝;头发斑白, 一绺绺硬梆梆稀疏地耷拉在脸上, 使得脸面增了几丝白色, 映出了疲惫不堪的神色, 瘦骨嶙峋的双手僵硬地搭在大腿上。十二个盲人被一棵连根拔起的树干和岩块碎片隔开, 左侧是六个年老的男性盲人, 右侧为六个盲妇。他们不分男女全穿着宽大, 暗重的衣服。左侧的男性盲人都很老, 有的坐在石头上, 有的坐在树干或落叶上头。右侧的六个盲妇中, 三个盲妇正在祈祷, 发出低沉的哀号。另外一个已经很老很老, 第五个神情痴呆, 一声不吭, 膝上躺着一个幼小熟睡的婴儿。第六个盲女显得异常年轻, 又长又密的头发垂覆着全身。他们都在等候, 两手捂脸, 胳臂肘支在膝盖上, 对岛上低闷, 不安]声音置若罔闻, 都被代表丧礼的树木庇护着[2]109-110。

不论是死去的老神父, 还是一群无助可怜的盲人, 都可以营造一种不安不祥的氛围。梅特林克将离世的老神父和一群茫然的盲人都假定成《盲人》的戏剧人物, 压抑沉重的气息不自禁地从老神父的尸体和盲人们的悲悼中散发出来, 越积越浓。在假定戏剧人物时, 梅特林克犹如一名画家那样细致入微地勾勒戏剧人物的衣着, 外表, 尤其是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状态。这种对戏剧人物的详尽刻画再一次展现了剧作者的主观虚构和大胆假定的本领。戏剧人物的衣着、外表、尤其是他们的精神状态, 都是剧作者根据事先设想好的人物象征意义而进行的具体描述, 是一种意念化的人物。同假定时空环境一样, 梅特林克在塑造《盲人》的戏剧人物时, 也主观上把有着某种关联和相似性的人物都编排进了《盲人》的戏剧人物队伍里, 戏剧人物之间相互映衬、相互依存, 共同展现其背后的象征寓意。老神父有一双可以看清世界的眼睛, 但是他却不再从人世向外张望了;盲人们丧失了心灵的窗户, 爱不了[2]123, 哭不了[2]126, 连自己身处何处都不知道, 这两种戏剧人物都是悲剧性人物, 两者出现在同一部戏剧里, 更让戏剧人物有一种整体的悲惨印象。神父本可以充当盲人们的眼睛, 引导着盲人们生活, 但偏偏, 神父去世了, 盲人们的生活从此也失去了向导。其实, 死去的神父和无法自理的盲人正是《盲人》所要象征的人类的两种死亡: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在梅特林克看来, 这两种死亡都是可悲的, 肉体的死亡让人失去了享受阳光, 感受生活的机会, 而精神死亡则让人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两种死亡如阴魂不散的鬼魂一般, 缠绕着人类的生活, 让人类总处于悲惨的境地。

3 戏剧情节的假定性

《盲人》全剧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神父带着十二个盲人走出高墙深院的疗养院去享受冬天的暖阳, 却把这群盲人带进了忧郁寂静的北国森林, 然后神父毫无征兆的, 安静的在盲人们不远处离开了这个世界。十二个盲人在这恶劣恐怖的时空环境里稀松平常的聊天, 静候神父直到深夜来临。直到疗养院的狗来到他们身边, 带着他们摸索到神父冰冷的尸体, 盲人们才真切地意识到神父已死, 他们被置于无助的境地。正当盲人们设想着种种被救的可能, 并无奈地排除这些可能时, 一股卷着风擦着枯叶的神秘力量悄然向他们袭来, 疯女人的小孩或许看到了这股力量, 号啕大哭。神秘的力量最后就停在了盲人们中间。全剧就在盲人们的恐怖声中和小孩的哭声里落下了帷幕。

不难看出, 《盲人》戏剧情节里的诸多不合常理之处:老神父原本带盲人们出去是为了晒太阳, 却把他们带进了没有阳光的森林里;神父死的太离奇太突然;狗出现的太唐突;小孩的由来本就是一个迷, 并且这个不懂世事的婴儿竟然能看见那股神秘的力量则更为不可思议。其实, 这些不合常理的情节串联正是梅特林克竭力要突显出来让其被发现被思考的。神父要带由于身体缺陷而被限制束缚的盲人们出去感受生命的光彩, 然而神父却偏偏把他们带进了了无生机, 暗淡无光的原始森林。似乎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控制着神父的言行, 让傀儡神父打着引导盲人走向光明的口号而将他们推向覆灭的森林, 这股可怕的力量在神父完成任务之后就让他悄然离世, 让盲人们备受煎熬的等待。在盲人们发现已无依靠时, 又迫胁地来到了他们中间。

其实, 这股无形神秘的力量正是“看不见的世界”里的终结者。梅特林克在很多戏剧都着力于暗示这股神秘力量的存在, 如在《闯入者》中, 这股神秘的力量让门怪诞的打开了。《盲人》离奇不合常理的戏剧情节也正是这股神秘力量暗中操纵的最好的体现。在梅特林克看来, 这股神秘的力量凌驾于人类意志之上, 左右着人类的生活和行为, 操纵着人类的命运和未来, 人类对于这股神秘力量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只能被动地接受这股神秘力量安排的一切灾难和遭遇。梅特林克认为这股神秘的力量是可怕的, 不怀好意的, 它总把人类引向死亡的绝境, 就像《盲人》里的盲人不知不觉就被带入到一个他们无法逃离的绝境, 遭受着死亡的威胁。正是这股神秘的力量在幕后随心所欲的支配着人类的一切行为, 人类的命运才会如此可悲, 生活才会如此的绝望。

《盲人》这部戏剧处处可以看见梅特林克大刀阔斧的运用戏剧假定性的痕迹:假定浑然一体的时空环境;假定怪异特殊的戏剧人物;假定不可思议的戏剧情节。通过大胆的假定《盲人》, 梅特林克巧妙地象征了一个完整的寓意: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暗藏死亡的绝境, 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充斥着整个人类, 而这一切, 都是一股越超于人类之上的邪恶的, 神秘的力量所致这股神秘的力量虽然看不见, 但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可怜的人类只能在这股神秘力量的摆弄和戏谑下无奈地演绎自己的悲剧角色。

参考文献

[1]陈映真.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六集[M].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7.

巧妙艺术 篇9

该片编导是甘肃酒泉电视台秦川, 此前他编导的纪录片《大河西流》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后也引起了不小反响。作为西北地区一个地市级电视台, 能拍摄出如此宏大的片子, 在国内实属一个创举。《黑戈壁·黑喇嘛》的成功播出, 对提升甘肃文化软实力, 乃至全国文化软实力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岳晓勇会见《黑戈壁·黑喇嘛》编导秦川时指出:“这几年国内加强了影视节目的对外宣传推介工作,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纪录片的形式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对于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 增进中国和阿拉伯人民之间的了解, 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 。

那么, 《黑戈壁·黑喇嘛》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或者说这样一部成功的纪录片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实践和理论上的启迪?这是我们搞电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那么“艺术”就是纪录片的灵魂, 一部好的纪录片必须是“真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不论是“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还是叙事方式选取, 不论是前期拍摄中的画面设计, 还是后期编辑中的画面处理和音响运用, 都做到了“真实”和“艺术”的巧妙结合, 这也是片子成功的关键所在。下面, 本文就从“情景再现”、叙事方式、画面设计和后期剪辑三个方面进行评析。

一、“情景再现”的成功应用——探求“真实”与“艺术”的巧妙结合点

所谓历史纪录片就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反映当代人对历史的看法, 体现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观念 (2) 。我们知道, 历史纪录片的素材一般是一些枯燥的文字、档案、遗址, 照片等。所以, 如何用仅有的这些材料“建构”出一个生动的故事?如何“艺术”地处理好审美和知识性之间的关系?这是历史性纪录片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中大量运用了“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 尽管目前不少学者专家反对“情景再现”手法的应用, 但从该片中我们可以看出, “情景再现”的运用大大增强了片子的“吸引力”和“可看性”。

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出, 片子的“男一号”——黑喇嘛丹毕加参, 仅有的资料就是八十多年前的历史照片和外国探险家著作中的真实纪录, 这些虽然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如果只用静态的历史照片和遗迹来讲故事会很乏味, 于是, 编导在片中巧妙地应用了“情景再现”的艺术手法, 特型演员扮演的黑喇嘛以及演员扮演的黑喇嘛部队, 艺术地再现了用文字和图片无法表述的逃亡、追杀、潜伏、远征、劫掠、密谋、刺探、斩首等引人入胜的情节, 再加上在后期编辑中对静止历史图片的运动处理, 历史照片和现存遗址影像的叠化等特技处理, 留给观众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在“情景再现”手法的应用上, 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打破了以往纪录片不让演员露出清晰面容, 对演员扮演部分的虚化处理的方法, 而是采用了特型演员扮演的, 通过前期的逆光拍摄、后期对声音和画面的蒙太奇剪辑。“艺术”地“再现”了茫茫戈壁上那段神秘的历史。在不失真实的前提下对纪录片的审美性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找到了纪录片“艺术”和“真实”的巧妙结合点。

二、叙事方式——“真实”与“艺术”融为一体

纪录片作为人类历史的一种记录方式和表现方式, 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对真实生活的呈现。虽然纪录片必须以真实的内容为基础, 但并不排斥巧妙的叙事结构与层次。有这么一种说法:“一部好的纪录片胜过千万字”。之所以这样说, 就在于纪录片是以客观的、再现的、情节化的叙事方式, 真诚面对现实, 真实展现历史。纪录片创作中的所谓“与现实完全一致”, 只是在尊重事实、纪实基础上给观众在视觉心理上的一种感觉。为了叙事、表意的需要, 创作者所采用的每一个处理手法并不一定都能完全让你感到时间、空间中人物的确定无疑的关系, 他只是不忘给出真实性的依据。只要不忽略这一点, 作品的“真实感”就能够建立起来。

在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中, 整部片子由三条人物线索平行发展, 第一条线索: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镰教授的考察过程。无疑这也是这部片子的核心和灵魂, 如果没有杨镰教授的研究成果和探寻黑喇嘛城堡和黑戈壁历史的过程, 整部片子就缺少基本的“骨架”。第二条线索:就是黑喇嘛丹毕加参的合理出现, 通过历史照片和“情景再现”手法的合理运用。而片子的第三条线索:就是现实中的被寻访对象:知道黑喇嘛传说的牧人、做过相关研究和调查的学者、侥幸逃过大屠杀的黑喇嘛部下以及与黑喇嘛有过接触的王公贵族的后人。

在片子的叙事方式上, 《黑戈壁·黑喇嘛》摆脱了以往大多数纪录片惯性思维和传统套路的束缚, 三条人物线索平行发展, 交错进行, 这样的设计有效地克服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普遍存在的只见史料不见人, 只见遗迹不见人的弊病, 获得了结构方式和叙事方式上的巨大自由空间, 成功地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巧妙叙事优势, 片子的“真实感”建立起来了, 并与“艺术性”融为一体。

三、画面设计与后期剪辑——寻求“真实”与“艺术”的平衡点

“真实”未必就一定“美”, 既要“真实”, 又要“美”, 就要在“真实”与“艺术”之间探求有机的平衡点, 不能离开真实的前提, 没有“真实”为基础的“艺术”是做秀, 是虚假;仅有真实, 缺乏荧屏表现的“艺术”, 就会弄真成假, 产生不了艺术魅力, 也就谈不上美的产生。要真, 要好看, 就要“真实”、“艺术”结合, 具体到创作方法也是如此 (3) 。

《黑戈壁·黑喇嘛》的画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致与华丽。它没有像时下很多新锐派创作者那样, 故意把画面处理得粗糙与模糊, 也没有刻意地摇晃镜头。《黑戈壁·黑喇嘛》中“情景再现”部分大量采用固定机位逆光拍摄, 影像华丽, 充满凝重的质感。比如片中对大漠上黑喇嘛部队的拍摄 (情景再现) 大量采用逆光, 以及对戈壁荒漠上风景的拍摄, 后期采用加速处理, 让人们感受到白云飘过的戈壁, 日出日落的荒漠, 凸显了浓郁的地域风情特色, 画面非常华丽漂亮, 这种看似纯粹的画面其实贯穿了创作者浓厚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意识, 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情感冲击。

在后期剪辑上, 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借鉴电影大片的手法, 始终围绕主要人物的命运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做文章。黑喇嘛的发迹和覆灭、杨增新的运筹帷幄、奥其尔的离奇出逃和最后下落, 故事进展环环紧扣, 场景转换悬念丛生。段落之间不断地设问, 不断地卖关子。为强化神秘效果, 后期剪辑时配上一些惊栗、神秘、刺激的音乐, 在音乐达到最高潮时, 画面骤然中断, 给观众留下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 制造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气氛。每一集的结尾都留下一个大疑团, 吸引观众欣赏下一集。

另外, 后期剪辑时在节奏的处理上, 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做到有起有伏, 张弛有度。在激烈火爆的段落之间, 穿插一些相对轻松的环节, 比如到牧民家里寒暄, 钻红柳包, 探访边防哨所, 找寻马鞍子等等, 这些看似游离主题, 但其实形散神不散, 通过巧妙的渲染和铺垫, 还是回到故事主脉络上来了。通过这样的处理, 大戈壁上那段传奇的故事被表现的有血有肉, 丰满动人。找到了纪录片“真实”与“艺术”的最佳平衡点。

正如编导秦川所说:“大自然只给了他们一片空空荡荡的戈壁, 而他们还原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传奇”。

参考文献

①酒泉市广播电视数字多媒体信息网络, http://www.gsjqtv.com①酒泉市广播电视数字多媒体信息网络, http://www.gsjqtv.com

②徐舫州、徐帆编著:《电视节目类型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第158页②徐舫州、徐帆编著:《电视节目类型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第158页

巧妙艺术 篇10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艺术,真实

1. 引言

全球化媒介环境给我们的认知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真实, 已经不再受显而易见或是铁证如山的真实体验的限制, 而是越来越依赖媒介化技巧来选择和判断真实。这并不代表人们从此就分不清楚客观世界和虚构情节, 而是强调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深入和某些特殊设定的信息传递方式。因此, 在媒介“延伸和放大人们的感官效果”的语境之下, 电视艺术作品的真实已经不再是生活中眼见为实的真实, 而是被延伸和放大了的真实。

纪录片作为人类历史的一种记录方式和表现方式, 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对真实生活的呈现, 不仅体现在人物、事件的真实上, 而且在时间、空间和细节等方面也都要做到真实。

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 某些创作者把对作品中真人真事的再现理解为电视纪录片的“真实”, 因此他们对纪录片主人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经常不加选择地罗列于作品之中;还有一些人, 他们认为电视纪录片的真实容不得半点人为的“虚假”, 追求自然主义的拍摄, 因此把摆拍视为纪录片中的大忌。这些都犯了“过犹不及”的毛病, 其实, 这样的做法是与电视纪录片“真实”的本意相违背的。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纪实作品更真实,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2. 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

2.1 要从主观上准确地把握真实的实质, 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是高于真人、真事的再现

纪实性的画面, 能保证的只是表象的真实, 而无法保证本质的真实。不论什么样的事实都必须通过创作者的拍摄实践来完成, 在主观上, 就会有一个认为什么样的事物是真实的认定过程。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 完全等同于现实的真实是不可能的, 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客观, 电视纪录片里的真实往往带有创作者的思想烙印, 是“电视纪录片作者眼中的真实”。对于好的创作者来讲, 更重要的是处理好电视纪录片中所记录的体现的创作者眼中的真实, 把握好一个“度”。必须加强世界观的修炼和改造, 养成一双锐利的眼睛, 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才能有资格成为真实性的揭示者和维护者。

因此, 一个想以真实为武器的影视创作者必须具有这样的综合素质:在一切事物面前, 他能迅速地通过观察, 体验和思考, 判定什么是其主流, 什么是其实质内核。

在实际的电视纪录片作品中, 不少好的作品是介于直接记录和主观感受的表现之间的, 比如, 表现与自然抗争、在困难中艰难生存着的农民的电视纪录片《空山》, 42分钟的片子拍摄时间长达1年多, 在整个的拍摄过程中, 创作者也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在观看整部片子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水对于整个空山坝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这种真实是融进了感受于其中的。

2.2 在摄影技术的运用上, 必须把握事物真实和镜头真实之间的尺度, 摆拍的巧妙运用也能拍出真实

一般说来, 如果拍事件, 长镜头或大景别的镜头, 不容易失实, 而短镜头或小景别镜头则容易构成本质上的不真实。因此, 在拍摄事件时, 应有大景别交代全部面貌, 关键的动态画面最好紧跟拍摄, 不用分切, 绝不能以局部来代替整体。全景式地交代完了事件的全像后, 再抓拍一些局部, 而这些局部的镜头, 其气氛和动作幅度必须与全景一致, 毕竟近景或特写只能起细化或者强调的作用。除此之外, 在剪辑技巧上, 要尊重镜头内容本身的规律性和逻辑性, 让人先看得懂, 然后才看得痛快, 最后才由此受到启发或被感动。

另外, 在一些电视纪录片中, 我们可以看出摆拍的痕迹, 这是否会影响电视纪录片的真实?笔者认为, 摆拍的片段如果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并有助于对人物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的刻画的话, 摆拍的痕迹就被消解了, 如果观众感到自然, 就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这种摆拍不仅不会妨碍, 而且会增强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在梁碧波的经典作品《三节草》中, 泸沽湖畔70岁的传奇老妇肖淑明端坐杂屋里叙述自己的传奇, 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整个的电视纪录片中, 这是一个摆拍, 也明显的存在着创作者主观介入的痕迹, 但是, 观众没有提出异议, 反而认为这是《三节草》成功之处。

摆拍手法的合理运用, 对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是要谨慎处理作品中摆拍情节, 过多采用摆拍手法, 电视纪录片的“真实”名不副实;而恰到好处的摆拍, 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不留痕迹这样才是上乘之作。

2.3 要贴近生活, 注重同观众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 进而实现电视纪录片的“真实”

当代的电视纪录片往往强调作品的“平民化”和“生活化”的真实, 创作人员扛着摄像机走近拍摄对象的生活进行拍摄时, 更注重与作者情感上的沟通。创作者应尽可能以平等、朴素、诚恳的态度叙述, 而避免过去曾十分流行的喋喋不休的说教, 更有一些电视纪录片, 除了作品中的人物或自然声响以外, 通篇创作者一言不发, 以此来增强纪录片的客观真实的效果, 打动观众。

一部纪录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与观众实现了在精神层次上的交流, 张以庆的《幼儿园》正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上幼儿园的经历, 最初可能是快乐地融入集体生活, 也可能是痛苦地从父母身边剥离。“或许是我们的孩子, 或许是我们自己”, 这句开幕词顿时拉近了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使他们以主人翁的角色走进全片, 用心去聆听, 去体味, 去感知自己或将来的故事。

艺术作品最高的境界是审美情趣的满足, 创作者要实现这一点, 就要在拍摄对象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审美关照, 并将审美情感自觉地隐藏在整个选材、拍摄、编辑的过程中。《幼儿园》通篇没有一句解说词, 观众在原汁原味的拍摄对象的声音里去聆听、去感受, 去自我感知, 置身其中, 接受最真实的情感撞击, 去在童言无忌的情态生活中放肆大笑。《幼儿园》在同观众双向往复的交流中得到升华, 实现了电视纪录片的“真实”。

3. 结论

如果说“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那么“艺术”就是纪录片的灵魂, 一部好的纪录片必须是“真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生活真实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 电视纪录片让创作者经过多重的审美关照, 选择出生活真实之中的典型, 挖掘生活中的本质真实, 从而与电视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达到共鸣。因此, 电视纪录片想要简单地通过外在的形式来吸引观众是不够的, 像《空山》、《三节草》、《幼儿园》等优秀作品, 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之作, 正是在于他们对本质真实的挖掘。用一句老话总结, “艺术源于生活真实而又高于生活真实”, 而电视纪录片的“真实”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胡智锋.江涿浪.“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秘.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1月.

[2]高宪春.电视纪录片“真实”再阐释[J].纪录片空间.2006. (1) :42-4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巧妙艺术】相关文章:

声乐教学艺术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巧妙运用01-02

巧妙07-13

巧妙应用05-26

巧妙构思08-17

巧妙引入09-11

面试巧妙回答05-10

作文巧妙构思05-31

巧妙的问题07-11

巧妙判词哲理文章04-08

巧妙构思写出新意07-11

上一篇:针灸临床教学问题下一篇:供电企业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