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课程教学管理

2024-08-17

理科课程教学管理(精选十篇)

理科课程教学管理 篇1

我校于2004年9月开始开设《综合理科》课程, 使用的教材是经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综合理科》 (2004年6月第2版) 。经过这几年的综合理科教学实践, 我们在综合理科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分科课程的局限性

“传统的分科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科概括性, 在内容的组织上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 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学科内容”[1]。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分科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主要表现在:

1.1分科课程偏重于传授知识, 在教材内容的编制上, 充斥了大量精深的知识, 强调课程的学术性, 教学的目的是希望培养“科技尖子”, 从而忽视了心理发展规律在学生课程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应不了课程的要求。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感到分科课程太难, 大多对分科课程学习有一些畏惧心理。

1.2分科课程受着“学科”这个界限的束缚, 因而在处理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与现代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显得较薄弱, 不利于学生辩证地认识学科之间的关系, 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 单凭某一科或某一类的科学知识很难解决, 更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同时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办法。

1.3分科课程忽视教学内容与社会及人类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觉得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关系不大, 不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更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针对分科课程的这些局限性,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和创造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有必要设置综合课程。

2 综合理科课程的内涵

综合理科课程的内涵是一种较为广泛的概念, 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综合理科课程实质上是采用有机整合的形式, 将传统理科教学系统中被分化了的各要素、内容之间, 整合为有机联系的一种课程形态。

相对于分科课程来说, 综合理科课程并不十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也不是将两门或几门分科课程简单地相加, 而是有其自身完整的体系。如我校使用的这本教材, 在内容编排上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线进行教材的编排, 在课程内容方面不但涉及到了经典自然科学, 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还将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等融合在自然科学中,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自然科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同时专门设置电子技术、材料、地球与空间、航空航天技术等专题, 将经典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融合在一个知识体系中, 注重综合性、时代性和应用性,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和知识广度, 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3 综合理科的教学目标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的教育价值观中提出“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获取知识的宝库, 而是为了个人的发展”。依照“终身教育”的理念, 在知识量剧增的现代社会,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 应该重在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潜力, 使学生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据此, 综合理科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

3.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知识和技能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基础, 综合理科首先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理解科学的过程和本质,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并使他们能正确地认识科学的价值。

3.2 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

综合理科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心理发展,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3.3 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广泛社会适应性的人, 综合理科教学中应注重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际, 设计综合性问题,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人类探索自然的各种方法, 帮助学生适应社会。

综合理科的这三个教学目标, 从根本上讲与分科课程中的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4 综合理科的课程设计

由分科课程到综合理科课程, 课程的设计要体现综合理科的三个教学目标。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应注重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构建综合理科的知识系统上, “决不能仅限于构建由事实、概念、法则组成的静态知识系统, 更应注重构建以能力和方法论为特征的动态知识系统”[2], 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人格力量的培养。我们具体从六个方面开展综合理科的课程设计:

4.1 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尽管综合理科课程强调了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和综合, 但我们在增加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的同时, 仍稳固地保持一定比例的基本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没有将原来的分科课程的体系和内容全部保留下来, 而是根据综合理科自身的特点和体系来组织教学, 如有机化学部分,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 重点介绍各专业常用的有机化合物。

4.2 加强学科内的知识综合和学科间的知识综合

在综合理科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把各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如: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我们把物理中的原子和原子核部分的内容与化学中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安排在一起, 把生物中的动植物与地理中的环境结合在一起, 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我们还将课程内容进一步扩展到军事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 使课程内容彻底摆脱单一学科的局限,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大幅度增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科技知识

通过对一些科技前沿知识尤其是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的介绍,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高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作用。

4.4 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教学

综合理科的教学组织不仅仅要依照学科的逻辑关系进行, 而且要把各学科的知识与学生专业内容进行整合。例如: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 教学时适当增加金属材料、合金和新型工程材料等内容的教学;对于电子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适当增加半导体材料和新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教学;对于文秘和商贸专业的学生,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适当减少一些与专业关联度不大的纯理科内容, 增加一些社会科学的知识;对于服装专业的学生, 将高分子材料中的纤维作为有机化学的教学重点, 并补充介绍一些染料知识, 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与专业的关联性, 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5 注重实践教学

在综合理科课程中我们根据学科的特点, 增加社会实践的课程, 如社会调查、实地参观、动手制作、标本采集等, 把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进行环境科学教学时, 我们组织“低碳生活”校园调查, 并在相关班级开展《“低碳生活”我践行》主题活动, 使学生自觉地将“低碳生活”理念践行于生活实践中。

4.6 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以及科学道德观念的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要求培养出的人才既具备良好的现代化知识和技术, 又能正确理解科学与人类的辩证关系, 并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我们通过介绍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以及科学家的重要思想, 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我们还尝试把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伦理和科学家的社会职责等方面的内容融合在教学中,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例如:结合日本“3.11”地震, 组织学生讨论核电的安全性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

5 综合理科的教学组织

综合理科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分科教学有相同之处, 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 但分科课程注重的是知识的掌握, 课程以讲授课为主, 而综合理科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也是多种教学形式并存, 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下是我们组织综合理科教学的几种常见课型:

5.1 讲授课

对于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 一般以科学概念和问题为中心展开, 通过讲授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同时根据综合理科的特点, 一些内容安排各科教师穿插上课, 对于同样的问题, 不同科目的老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 让学生体会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5.2 讨论课

讲授课后学生如有问题, 可以通过讨论课来解决。讨论课的内容由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和实际教学需要确定, 一般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前提下, 课上先自由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注意及时纠正讨论时的错误, 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同时老师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参与学生的讨论, 使讨论有一定的理论性, 最后师生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3 自学课

有些内容比较容易, 如科学的历史, 知识背景的介绍等, 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

5.4 实验课

理科课程中有很多实验, 既有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有学生的分组实验, 我们在综合理科实验课教学中, 结合学生实际尽可能地将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或探索性实验, 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结合课程内容适当增加一些课外设计性实验, 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5 社会实践课

综合课程更注重与实际的结合, 同时课程的内容又是以实际问题为主, 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又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课包括参观、调查和简单的实习。

总之, 我们觉得综合理科课程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应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6 综合理科的教学评价

对综合理科的教学评价, 我们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6.1在综合理科的教学过程中, 阶段性地对学生的思维、归纳、综合等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 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6.2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方面, 我们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能够做到融会贯通, 并能进行适当的知识迁移, 尽量从整体上去认知世界。

6.3除了评价学科体系中的基础知识, 我们还尝试邀请专业老师对综合理科教学的发展功能进行评价, 有些专业还邀请用人单位对学生进入社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进行评价。

此外, 对综合理科的教学进行评价时, 我们不仅注意终结性的评价, 更注意形成性评价。因为没有多少前人经验可以借鉴, 我们对综合理科课程的评价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 能够对综合理科的教学做出比较科学、准确的评价。

7 对综合理科课程教学的反思

在我国, 研究和实验综合理科课程的时间不长, 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 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可能是以下几个问题:

7.1 转变观念

教师要充分认识综合理科对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不能简单地以单科课程的教学方式组织综合理科的教学。

7.2 编写合适的教材

由于综合理科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 我们缺乏综合理科教育的人才, 编写人员大都是学理科单科的, 因此要学习国内外的经验, 边学边做。

7.3 教师培训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的理科都是单科设置的, 培养出来的理科教师基本上专于一科, 对综合理科的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因此, 一方面需要改变高等师范学校对理科教师的培养方式, 另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理科教师进行培训。

7.4 实验设备

学校现有的供分科课程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只能满足单科理科实验所需,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 应建立供综合理科单独使用的实验室。

课程改革是一项跨世纪的教学改革工程, 进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 但这些只是改革中的矛盾, 前进中的矛盾。面对矛盾, 我们不应消极埋怨, 而应积极地去解决, 在解决矛盾中不断前进和完善。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做好各项配套工作, 如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学校管理、学生素质评价等, 综合理科的课程教学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艳华.初等教育中开设综合理科课程理论初探[J].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6 (12) .

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篇2

目前,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这个领域中,市场上已有一定数量的理科教学软件,但能够真正适合教学的却不多,加上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是很高,很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而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想应运而生。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系统,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师生可以根据教与学的情境和教学平台,选用、增删、修改已有的软件,或方便地制作新软件,为教与学服务。例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联合从国外引进的数学几何教学平台《几何画板》,它不仅为教学几何教学提供了方便,而且也非常适用于物理中的力学、光学课程教学。又如《CSC电子备课系统》、《天翼全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版都是面向师生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科教学平台,它们集众多教命令家和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于一体,为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办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手段,它们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充分体现积件思想,很受师生的欢迎。

在素材资料库的建设方面,中学理科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先行者。目前许多教师在Internet网络上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链接功能融合到自己的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把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这样其它教师和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学科资料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网络终端通过Internet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高层次整合的有效手段。因此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和教学软件,从中选取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与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

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分离的局面,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内或课外的运用朝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更广阔、更深层的方向发展。

理科课程教学管理 篇3

摘要:本文基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实际,打破了传统的教材上分章教学的方法,探讨了理科专业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新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理科专业;传感器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212-4

1.绪论

随着电子计算机、生产自动化、现代信息、交通、环保、遥感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传感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其应用的领域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以及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之中。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已作为应用物理学专业、机械类、电气信息类等国内外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方向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传感器技术,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实用的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然而一直以来,理科的学生学习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的效果都不太理想,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1) 对物理学原理的学习本身就是非常枯燥的;(2) 对于大多数的传感器教材[1-4]来说,其章节的划分都是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如应变式、电容式、压电式、磁电式等。章节的划分太过于固定,致使教学缺乏灵活性;(3) 教学手段为单一的课堂教学。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作者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打破了教材上的分章教学体系,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了一些新的教学尝试。

2.新的教学尝试

(1) 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我们学习传感器的目的,就是将学到的基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学习的出发点也应源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按照这个思路逐渐引出所需要的传感器,进而再去分析该类传感器的原理及实际应用过程。

例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成为了人们的代步工具。这样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而且缩短了时空距离。因此汽车成了现在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并且在高校里面,拿到驾照似乎成了必修课,学生逃课去考驾照的现象已屡见不鲜。然而,在汽车使用的过程中也随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汽车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空气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汽车内部不通风、车体装修等原因,通常情况下车内空气质量极差,这种车内空气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据统计,我国每年冬、夏两季都会发生多起空调车内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事故,是有车族必须警惕的另类“车祸”。除了一氧化碳,汽车内还存在二氧化碳、苯、甲醛、二甲苯等。如何来有效的检测出这些气体,几乎成了每一个人关注的问题。由此便可引出对红外探测器,各种气敏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的了解。爆胎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遇到的非常危险的情况。怎么样提前预防这些危险呢?可以在车上安装胎压监测系统。而胎压监测系统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压力传感器,由此便又可引出对各种压力传感器的学习。

(2) 有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为了达到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国内外学者对传感器教学在教学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方面都在进行研究,并将项目化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到传感器教学当中。基于自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声、图、文、颜色、光彩、视听”并举的特点,使得其在教学的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多媒体的优点很多,如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信息容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等。

注重实验。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对照各种实实在在的传感器,使教学更形象、直观。我们在理论教学结合实验的过程中主要注重了:① 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这些做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研究过程,激发兴趣。②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 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生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考察传感器实际生产过程。现在很多的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都会与一些企业建立联系,一些企业成为了学生的实习基地。如作者所在的学校与格利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公司有一个传感器加工车间。借助于合作关系,带学生亲临车间去观看实实在在的传感器生产过程。

考查方式多样。把考查方式由单一的试卷考试转换到多种考查模式。如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一个问题:根据所学的传感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再比如,把考试的时间和空间都扩展到教室外面,我们曾经让学生写出一天之中见到的传感器以及可能和传感器有关的器件等。学生对这些课外考查方式更感兴趣。

(3) 师生互动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性。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鼓励让学生去主动提出问题。并且,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他们真正关注、感兴趣的问题。

针对以上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上讲台提出来并给出自己设计的解决方案,然后师生集体讨论优缺点。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需注意:①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② 营造良好氛围。在教学中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营造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尊重,接纳的学习氛围。③ 给学生空间。给学生质疑的空间,给学生求同存异的空间。

3.结论

本文针对理科学生在学习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打破了教材上的分章教学体系,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通过这些新的尝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增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郁有文,常健,程继红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孟立凡,藍金辉主编,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 何道清,张禾,谌海云编著,传感器与传感器技术[M],科学出版社,2014.

理科课程教学管理 篇4

一、旧的理科课程范式——泰勒原理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于1949年所发表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被誉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 其中所提出的被称之为“泰勒原理”或“泰勒课程基本问题”的课程理论, 成为长期以来课程改革所依据的课程开发范式。然而时至今日, 泰勒的课程开发范式却被作为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代表, 成为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对象。

泰勒认为, 课程开发应该遵循一个逻辑的、科学理性的进程。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和评价教育目标的达成这四者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它实际上阐述了课程编制的基本步骤。在“泰勒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科学教育改革框架, 为难以把握的实践内容设定了边界, 人们设计各种和组合各种教学事件使之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 这些教学事件在整体上构成了科学教育课程。这种课程是通过教科书、电影等文本进行反映的, 时至今日我国的课程改革仍旧在采用泰勒的这种课程开发范式。然而这种课程范式在现代教育中逐渐显现出不少弊端, 进而成为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中的旧课程范式。

二、后现代课程观:理科课程新范式的重要理论基础

1. 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是基于后现代主义而产生的。以图尔明和小威廉姆E·多尔为代表人物的后现代主义有两个要点, 一是不能给后现代主义一个确切的定义, 后现代思想已经波及艺术、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 但其运动过新、形式多样, 任何分支都无法予以代表;而科学最终将成为发展后现代范式所围绕的核心学科。

对后一要点的提出, 首先基于对科学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认识。美国现代教育学者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代表作《后现代课程观》中提出:如今的科学已经不是斯宾塞曾经倡导的科学。多尔教授借用图尔明的观点给后现代观下定义时这样写道:图尔明的第二个要点 (后现代观要点之一) 是科学最终将成为发展后现代范式所围绕的核心学科。作出这一声明, 图尔明所建议的当然是指充满创造力和不确定性的当代科学, 而不是牛顿主义或拉普拉斯主义所支持的以发现和确定性为特点的科学。图尔明视科学为开放的、转变性的, 而不是封闭性的、可预测性的。多尔教授认为, 新科学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开放系统、开放过程、事物的转变等理念和所隐喻特征等特点。这种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后现代观对科学的描述。借助于对后现代科学的认识和对现代课程观的质疑, 多尔教授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

多尔教授认为, 现代范式是一种封闭的观点, 而后现代范式是一种开放的观点, 当代的科技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后现代的背景下对课程进行理解。他认为后现代课程是由“复杂性和自发的交互作用”而构成, 他用4个R来表示他的后现代课程的特征:丰富性 (Richness) 、回归性 (Recursion) 、关联性 (Relations) 和严密性 (Rigor) 。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 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回归性指同环境、其他事物和文化, 以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性的交互作用。他主张课程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 具有开放性、两面性、弹性和解释性;关联性指制作联接, 将我们知觉综合融入更大的文化的、经济的以及全球的模式中;严密性指严密地对待解释, 包括解释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等。

2. 后现代课程观是科学课程新范式转变的理论基础之一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在对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观的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但不是完全的批判, 也包括继承性的分析和吸收, 两者之间的分歧主要有:

(1) 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同。前者是“斯宾塞式的科学———是对牛顿经验主义和笛卡儿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改版——已成为社会科学因而成为教育和课程领域的范式”, 而后者所理解的科学是充满创造力和不确定性、开放的、转变性的科学。

(2) 对教育目的有不同观点。泰勒视教育目的先于经验, 学习是特定意图的、指导的和控制的结果, 其目标被认为外在的;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评:“存在着关于教育本质的工具主义或功能主义观点”, “教育不是自己的目的, 并非来自于自身;它指向外在的目标并受其控制”。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则认为目标应是来自自身, 或者是延展后的自身。

(3) 课程范式有不同的特性。泰勒课程范式是线性的、确定的, 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则主张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 主张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内容的课程。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泰勒课程范式进行了批判, 并成为科学课程新范式转变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为对各种教育问题的理解开拓了新的视野。因此, 从后代课程观的角度审视STS课程, 将有助于我们理解STS课程的特征, 以及它所代表的新的范式, 并赋予其新的意义。

三、STS课程所代表的理科课程范式

课程范式转换的重要内容包括课程的概念、质量和内容所发生的变化, 其中, 教育目的、课程所关注的主要内容, 以及课程的结构是衡量这种变化的重要指标。STS课程并没有统一的理念和目标, 更没有统一的模式, 它本身就是丰富多样的、开放的, 是一个生态化的、动态的体系。之所以说STS课程是一种新的理科课程范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在教育理念上的突破

传统理科课程仅仅把科学作为实施科学教育的背景, 而STS教育却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作为进行科学和技术的教与学的背景。基于对科学技术本质的理解和对科学至上主义的否定, STS课程所体现的是一种新的科技教育理念, 它想要呈现给学生的是整体的、真实的科学技术, 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 而不是完美的、权威的科学, 以及独立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相对于泰勒原理所隐含的“科学至上”理念而言,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突破。

2. 在教育目的上的跨越

STS教育和对科技素质的深入认识密切相关, 它所倡导的教育目标与以往有了极大的区别, 不仅关注知识, 也关注能力、情感和价值观。虽然没有统一说法上的目标, 但无疑STS教育所期望的功能是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科学技术, 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3. 课程概念和内容的改变

STS课程与传统理科课程的最大不同, 在于它打破了原有的课程框架, 在内容上它不是强调学科结构, 而是将学生放置在他们熟悉的社会应用背景中去理解科学技术。STS课程的组织不再是围绕科学概念本身, 而是社会问题本身。社会、科学和技术的交融形成了STS话语,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解科学技术的场景。

4. 课程开发模式的变化

传统的科学课程是一种封闭的课程开发模式, 教材是设计和构建教学的中心。STS课程多是围绕主题进行开发的, 有利于多种学科知识的整合和交融;课程资源是STS课程的重要内容, 课程活动是STS课程的基本成分。STS课程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动态的课程开发模式。

5. 课程结构特征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在不间断地给课程注入新的内容, 以及后现代课程观念下教学方法的改变, 保证了课程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动态性, 使STS课程与传统的科学课程相比有了根本上的不同。有学者对STS课程的开放性、丰富性作了详细的阐述, 并在对STS课程的开发模式作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STS课程) 有助于学习者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和课程构建的合作者, ……它所呈现的课程包含了更多成分的不确定因素”, 实际上又指出了STS课程的建构性、不确定性。还有研究者直接指出, STS课程结构的显著特征是它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建构性和非线性, 以及自组织性, 而这些特征正是后现代主义课程所倡导的。

因此, 可以说STS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的、分析的科技教育新理念, 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科学观和教育观, 以及新的理科课程教学观, 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模式, 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脱离泰勒范式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新范式。这种范式与后现代的科学和思维方式相通, 与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或者也可以说, 它的课程基础正是后现代课程。它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固有的思维模式, 指导人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科技教育以及所涌现的问题, 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大体的框架。或许它难以彻底改变科学教育现状, 但它的确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探索的方向, 提供了一种突破的可能性, 并有可能在实际的探索中不断完善和成熟, 最终促进相对理想的科技教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罗厚辉.课程范式的转换——上海与香港的课程改革.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

[2]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洪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理科课程教学管理 篇5

--兼谈对“热平衡实验”和“浮力”两个教学案例的体会和思考

作者:邱发文[qiusir] 甘志高[laoshi_g] 求师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室

有幸提前看到“热平衡实验”和“浮力”教学设计的案例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如果说课程整合先前更多工作是尝试用信息技术替代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一些环节;像这样基于网络的理科互动教学案例则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独立行知”和“他为我用”同样必要。

在我们“洋为中用”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和思考:课程整合,我们到底应该跟人家学些什么?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还是其他的什么…

“浮力”是借鉴国外范例基础上的教学实践,“热平衡实验”则是国外的原型范例。俗话说“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尽管其中很多对于知识理解和处理视角的差别。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鲜明的特点,其中的启发远超出物理教学的局限。

■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知识表象的动态性和物理情景的开放性

范例中用到的课件都采用了JAVA仿真技术,和以往静态/跳跃图景相比,通过参数的连续变化,尽可能实现和实际情况相近的`富信息图景模拟。突出了研究问题的动态性和连续性,正确的数学算法和可调节的参数变量确保系统的通用性和开放性。

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软件平台的交互性

教学活动基于电脑和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摆脱了辅助的地位,而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电脑软件实现人机双向交互;而网络提供了实现多维度交互的可能。这里没有旁观者,学生不仅是问题的提出者,还是软件的操作者,知识的创新者,…

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和知识内容的共享性

“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在于交流与分享!” 动态、开放和交互的环境势必实现学习过程的互动性,以及师生交流的平等性。这里学生同样可以带动老师的动参。JAVA技术广泛的通用性更方便互联网上资源的共享。网络还实现了跨越时空、思想互联的“大课堂”…

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和知识获得的探究性

和“冰冷”的技术比,教师对于学科知识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应该给与更大的热情。范例中的维果茨基支架理论就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不能奢望拥有最佳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

理科课程教学管理 篇6

[关键词] 综合理科;广东;教育强省;初中;分科理科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3-0059-05

广东省委、省政府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把广东建设成为教育强省”的奋斗目标。优先发展教育、增强发展后劲,不仅是建设文化大省、经济强省、科技强省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建设教育强省的过程中,全面推行初中综合理科课程势在必行。

一、课程综合化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推行综合理科,必须对综合理科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理科课程综合化是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对公民提出的客观要求。

1.综合理科课程的旨趣所在

学校科学教育有分科理科和综合理科两种课程形态。综合理科(Integrated Science Course, ISC)也称为综合科学,一般是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自然地理部分)等综合成一门课程。对综合理科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其内涵。

依据综合的学科(指一级学科)范围不同,我们可以将综合理科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单科综合型,指单一学科内部的综合,如美国教科书《能量》是以“能量”为主线将力学、电磁学、声学、光学、热学和原子物理等二级学科及少量的化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二是两重综合型,范围只涉及两门传统的分科学科,比如2002年日本出版的《中学校理科》,采用两分野制(两领域制),即将物理与化学综合起来作为第一分野,将生物学与地理学综合起来作为第二分野。三是多重综合型,范围通常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内容,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综合理科(也是本文所探讨的综合类型),比如国内分别由袁运开、赵峥、朱清时等主编的三套《科学》教科书都属此类。四是文理交叉综合型,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并与相关的社会学科整合在一起成为一门课程,如美国的《科学与社会》等。

综合理科的最大特点是综合,但人们对综合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过程。据此,笔者将现代综合理科划分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取向。前者强调学科间综合的彻底性以实现理科的一体化,希望在综合过程中彻底消除分科的痕迹,事实上这在现实中很难做到。后者则不然,一方面要求打破各学科的原有体系,以科学探究和科学本质为主线来整合各个学科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尊重各学科固有的差异,不强求形式上的综合,在整体综合的前提下适当保留某些学科的独立性,比如牛顿第二定律、生物分类、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内容是很难与其他学科整合在一起的。所以,现代综合理科教材既重视学科间的整合,又注意保留学科内部的整合。

2.综合理科是国际科学教育的共同选择

合科的思想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理科则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结构主义科学课程改革运动,将分科理科教学推向极端。由于分科理科各自强调自身的学科体系,致使教学内容走向专、深、难,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对这些分科的理科课程望而却步。可见,分科理科教学出现的问题正是英、美等国推行综合理科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纳菲尔德初等理科》和《苏格兰综合理科》为标志,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综合理科在西方乃至世界得到迅速发展。在综合理科国际化的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组织调研和召开国际会议发挥了重要作用。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加利亚召开了首届综合理科教学国际研讨会,收集到30多门综合理科课程。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了第一次国际性的调查,结果发现,在1961年至1975年间开发的符合“布拉姆范式”的综合理科达130门之多。1986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调查,收集到符合“布拉姆范式”的综合理科课程有128门(约50%是在1978年后开发的),其中有82门为多重综合。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综合理科已经成为国际上初中科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只有少数国家仍实行单一的分科理科课程。

综合课程在整个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中是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前沿性课题。现代综合理科时期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89年)和《科学素养的基准》(1993年)的问世,这两个文件是美国科学促进会 “2061计划”第一阶段的理论基础。1995年美国又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美国科学教育标准》,进一步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理科课程综合化的改革。

二、我国的综合理科课程改革进程缓慢

建国前,我国中学理科是在分科与综合之间摇摆不定。建国后,回归前的香港是我国最早成功推行初中综合理科的地区,1973年开始在初中一年级使用苏格兰综合理科教材(后又进行了改编),2000年则改用自己编写的《最新综合科学——迈向21世纪》。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香港90%以上的中一至中三学生在学习综合理科。

建国后的内地率先进行综合理科课程改革试验的是华东师大二附中,编写了讲义并在校内试用,但时间很短。此后东北师大附中、常州市教育局等也开展了此项试验,东北师大附中于1986年组织编写了新中国第一套综合理科教科书《自然科学基础》,次年开始在5所中学的14个初一班级试用,几年后终止试验。

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原国家教委批准,上海市和浙江省开始了系统的综合理科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浙江省组织编写了教材《自然科学》,经过两年小范围试验后于1993年秋季开始在全省范围强制推行。上海则采用部分学校自行加入的实验方法,先后编写了两套同名教材《理科》,即教研室版和上海师大版,分别在1988年至2000年和1991年至2000年间试用,实验学校最多时都分别达到90所。2000年秋季开始,上海市分布在不同区的95所初中开始试用改编的香港教科书《最新综合科学》。此外,广东和上海还进行过小范围高中综合理科的改革试验,但最后都无果而终。

基于我国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2001年我国开始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科与综合并行的初中理科课程。学习综合理科的新增初中学生数分别为2001年3万、2002年22.5万、2003年52.6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除浙江继续为全省开设外,广东、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新疆、内蒙、四川、北京、辽宁、福建、湖南、江西、四川等省(区、市)都有小范围的实验区。

目前试验的情况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综合理科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内蒙古乌海市对科学课教师的调查发现,希望继续教综合课者占97%;长沙市开福区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初中生喜欢综合课。之后,武汉市(2004年秋季开始推行综合理科)所做的调查也发现类似的结果。忧的是综合理科还未得到社会和多数学生家长的认同,在分科与综合之间出现严重的“跛腿”,综合理科的推广面仍非常小,估计目前学习综合理科的初中生仅占总数的1%。

三、推行综合理科是建设教育强省的需要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正在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迫切需要大批有良好科学技术素养的劳动者,而不仅仅是少数的科技精英。科学教育通过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教育为发展”(Science 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模式表达了国际共同的价值观。

1.公民科学素养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们常常用科学运行和技术利用的状况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也用公众科学素养的水平和发明家的数量来比较社会的发展水平。公民的科学素养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因为现代的社会生产和经济运作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专业的技术素养、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也早已证明,科学素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即良好的公民科学素养代表着当地社会公民中建立起了现代的思考方式和科学态度;代表着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有科学技能的劳动力;代表着为提高科技生产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打下了科学和技术基础。

2.我国一般民众和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偏低

民众科学素养偏低将是制约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那么,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如何?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事实。

第一,广东、浙江近几年频频爆发“民工荒”,这反映出普通的民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需要。广东省2004年的统计发现,全省用工缺口为100万人左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广东缺少的不是普通民工,而是管理型、技术型的高素质工人。“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正是目前工作难度和劳工素质双重差异的结果。

第二,中国科协从1992年开始先后多次对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进行过调查,并采用国际通行的米勒(Miller)科学素养三维模型设计问卷。1992年的首次调查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仅为0.3%,而同年美国为6.9%。2001年进行的第四次调查发现,这个数字在我国仅提升到1.4%,而美国则提升到17%。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方面,两国公民相差不大,但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本质等的理解方面,我国公民明显地落后于美国。

第三,1989年美国教育测试中心组织了第二次国际教育成绩评价课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初中生的科学测试成绩在20个测试总体中位居第15位,仅高于爱尔兰、葡萄牙、约旦和巴西(巴西占2个总体)。实际成绩可能还要低于这个位置,因为我国学生入学率偏低,使得下端的适龄儿童被排除在调查范围之外。

以上数据虽然多针对全国范围而言,但也能代表广东省的基本情况。依据笔者(此前分别在湖北和上海从事过教育工作)的经验判断和省际高考成绩的比较分析,我们还是可以粗略推断,广东省一般民众和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在全国仅居于中等或略微偏上的水平。

3.综合理科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美国通过对多年调查的统计分析表明,决定公众科学素养的关键,是中学的理科教育。初中理科课程在我国又成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农村。统计表明,2004年我国有初中毕业生约2 270万,但只有820万人能够升入普通高中。也就是说,约64%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普通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虽然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将有机会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但职业技术教育毕竟不能代替中学的普通科学教育。所以,我国初中理科课程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方面就更显责任重大。

当然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不能依赖于我国传统的分科理科教学。因为分科理科侧重于学科发展和应试的需要,而综合理科侧重于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许多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综合理科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及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联结“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等方面,有分科理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研究者一般都认为,在初中开设综合理科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一是有利于落实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初中科学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升学服务,更应为学生适应社会、学会生活、提高全民素质服务,而学生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现象和问题都不是单独地分属于某一分支学科,所以过早地分科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是有利于建立自然科学的整体概念。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分科的科学课程容易造成科学概念的分离甚至对立,而综合理科则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界,建立和谐互补的科学概念体系。

三是有利于年级间的平稳过渡。与分科理科相比,综合理科的内容抽象水平梯度更接近我国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梯度。

四是有利于减少课程门类和避免内容的重复和脱节。分科的理科课程不仅门类多,而且由于各自强调自身的逻辑体系,往往造成交叉内容的重复或边缘内容的缺漏,而综合理科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五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能力。综合理科能更好地将科学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起来,将科学方法、探究过程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

六是有利于确保各分支学科的地位。生物、地理都很重要,但在分科教学中常常被视为“副科”,而综合理科能够有效提升这些弱势学科的地位,为初中生提供更全面的科学教育。

四、推行初中综合理科的初步设想

广东省推行综合理科有一定优势,一是较高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使得加大教育投入成为可能;二是由于对内地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使得师资整体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较高;三是由于地处沿海使得信息和观念比较开放;四是多年的新课改为推行综合理科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所以,广东省有义务也有条件承担起全面推行初中综合理科课程的责任,在课程综合化改革中理应走在全国的前列。同时,地区差异较大、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也是广东的省情,所以建议采取“全面推行、逐步推进”的策略。

第一,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国内主要有上海模式和浙江模式。如上海只在部分中学开设综合理科,并采用“综合—分科—综合”模式,即小学(5年制)、初中(4年制)的前两年开设综合理科,初中后两年和高中前两年改设分科理科,高中第三年又采用综合理科;浙江省则整体进入综合理科,并实行“综合—分科”模式,即小学、初中开设综合理科,高中采用分科理科。建议我省采用“分步全面推行”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模式,即“综合(必修)+分科(选修)”,在所有初中学生学习综合理科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分科理科课程来满足部分学有余力学生加深学习的需要。

第二,在教师教育方面,应注意抓好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师资是制约综合理科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我省应通过师范院校理科专业的调整来突破这一“瓶颈”。建议在高师更多地设置本科层次的科学教育专业。

第三,在推行模式方面,建议采取“以深圳为龙头、多中心辐射、分级逐步推进”的策略,充分利用深圳的先行优势带动其他地区。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以深圳为龙头带动教育发达地区。深圳市南山区在2001年就作为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开始了初中综合理科课程改革试验,随后又在2003年开始在全市推开。我省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地缘优势,将深圳作为“发动机”带动各地级市的中心城区作为省级实验区先行开设综合理科,变深圳一个中心为全省多个中心。

第二步,多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的教育次发达地区。通过第一步,每个地级市都至少有一个“综合理科课改中心”(省级实验区),然后以这些省级实验区为中心向本辖区的其他地区辐射,带动次发达地区作为市级实验区进行综合理科课程改革。

第三步,集中帮助教育落后地区开设综合理科,最终实现全省的初中理科“从分科走向综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在实验区与非实验区之间互换教师,也可以组织非实验区教师到实验区观摩和学习、实验区教师到非实验区指导校本教研。

总之,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应拿出与发展经济一样的魄力来发展教育。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省的一个重要指标,初中理科课程的综合化是其中一项必然的选择。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社会,这也需要我们在改造中学理科课程、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方面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丛立新.综合课程面临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1(1).

[2] 潘东苏.回溯国际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演变[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2).

[3] 罗星凯等.科学(7~9年级)新课程推进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全国科学(7~9年级)课程实验研讨会,2003年9月,北京

[4] 李建平.中小学综合课如何开[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5] 孙可平等编著.理科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民工荒”表象背后是残酷的社会“知识断裂”[N].中国青年报,2004-08-10.

[7] 国际初中学生数学和科学教育的现状和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1993(12)

[8] 孙可平等编著.理科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 李斌,周济.中职发展的重点和增长点在农村[N].中国青年报,2005-09-12

[10] 潘东苏.从分科走向综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系广东教育学院生物系教授

高师理科基础化学课程建设的探讨 篇7

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也是重点和难点。为使基础化学课程知识体系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基础性和综合性, 体现时代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体现师范性、实践性, 突出发展性, 我们对基础化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建立了以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为主线并渗透适量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化学理论课, 将基础化学理论课授课时间调整为72学时。同时,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增设了一门独立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 建立与基础化学理论课程相融合又相对独立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并将验证性实验为主调整为技能性实验为主, 设置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实验课授课时数也为72学时。

二、整合课程内容

高师专科层次理科化学教育与本专科化学专业学生的化学教育有很大区别。如何做到既能将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框架和知识结构介绍给学生, 又能考虑到非化学专业学生的特殊需求, 既注重学科知识的容量和密度, 又注意开拓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基础化学的重要性, 是教材内容构建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模式, 对基础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重组、优化。在教学内容确定上以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为主线, 适当渗透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 突出基本概念、原理阐述,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删去一些只为化学专业所需要的内容和细节, 从而精简了教学学时, 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实用性, 注意借鉴高校教学的学术性, 保留和体现出基础性、师范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突出发展性。

1.注重学科知识结构、容量和密度

优化整合后的内容含五个方面。 (1) 对化学科学理论的现代基础作初步展开; (2) 阐明化学原理的主线; (3) 化学原理向定量的方向发展; (4) 展示化学分支学科; (5) 显示化学在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中的广泛交叉渗透, 了解化学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组成分四个部分。 (1) 物质结构和存在形态; (2) 化学变化的宏观规律; (3) 用宏观规律处理四大平衡体系; (4) 化学与社会进步和现代高科技发展[1] 。在教学过程中将上述教学内容和组成重组为基础板块、提高板块和拓宽板块。在“三大板块”重组和优化后的教学内容基础上把教学内容又具体划分为精讲内容、导学内容、研讨内容、阅读选学内容四部分。

2.注重科学文化素养培养, 用现代视野拓宽化学知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要求的人才必须是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相结合的人才。把人文素质教育渗入专业理论课堂既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人文道德素养。因此, 转变教育思想, 加强素质教育, 应强调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据此, 我们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学科发展历史、热点和前沿问题。例如, 在稀溶液的依数性中介绍利用反渗透现象对海水进行淡化及污水处理等;在核酸中介绍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等;在有机化学部分增加了有机化学向材料、生命科学的渗透内容;介绍一些化学发展和社会发展中有趣的名人逸事与典故等, 以科学家逸事启迪人生;介绍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密切关联的知识。

3.注意体现师范教育特点

保留和体现师范性, 是高师专科理科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与普通大学、专科化学课程的重要区别。为适应本专业需要, 我们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精讲内容、导学内容、研讨内容、阅读选学内容四部分。基础理论知识一般为精讲内容;结合教学内容的前沿问题一般为导学内容,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问题一般为研讨内容;联系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常识性知识一般为阅读、选学内容。

4.突出发展性

新的基础课程改革及未来社会需求对师范教育的学生整体素质有了新的要求, 因此, 基础化学教学内容的确定也要使学生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 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使之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以适应未来社会以及小学教育的迅速发展。

三、改革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手段

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科技时代的高速发展, 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往我们的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模式基本上仍然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 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 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

1.采用多元化变式教学方式, 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观的转变

在素质教育中应提倡师生平等对话, 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是教学的本质, 而交流的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应把学生的质疑作为自己不断学习、进取和提高的动力[2] 。因此, 我们在理论课教学方面, 尝试开放式理论教学, 对学生开放讲台, 构建系统讲授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新体系, 实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结合, 共同探索研究知识的新教学模式。在研讨内容部分, 教师经常提出一些热门话题, 给学生5~10分钟上讲台发言的机会, 鼓励同学们尝试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反思, 允许学生对教师讲的内容和教材的内容提出质疑。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方式新颖, 学生学习兴趣高, 还可以减少板书, 大大增加课上传授知识的信息量, 且重点突出, 准确生动, 解决了因条件限制使理论课和实验课不能同步进行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 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 也给学生学习如何恰当和准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教学活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我们通过三年多应用实践看, 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建立合理的考核和评定模式

合理的课程目的和要求, 除了要靠教学内容来体现, 靠教学方式和组织管理机制来落实外, 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手段的建立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激励、制约、调整、反馈的重要保证, 是使愿意学习和不愿意学习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和进步的重要机制[3] 。

我们在充分总结和分析传统考试方法的基础上, 设计出一套符合基础化学课程特点和需要的评价体系。

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 (期末40%, 平时作业含期中20%) , 着重考核学生对“基础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第二层次为课外实践的考核 (25%) , 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知识和信息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对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等研究性问题的分析和参与等。第三层次为课堂研讨的考核 (15%) , 着重考核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见解或创新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衡量标准上, 将学习成绩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参与课堂讨论发言、综合知识和信息获取、研究性课题参与及撰写小论文等。

五、实践效果

经过4届学生试验, 学生在直接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 其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都能得到充分培养和发展,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由于新建立的课程教学内容比较丰富, 教学形式新颖, 学生常常要预习, 查阅文献, 认真思考等完成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被激发出来。

(2) 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由于在现在的基础化学学习过程中, 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学生经常要通过查阅资料, 主动思考、分析、判断、解决学习中的许多问题, 所以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3) 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由于新建立的课程教学在研讨内容中, 给学生5~10分钟上讲台发言机会, 交流感想和体会。学生为了能在讲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都积极准备。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裕贞, 等.现代基础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2]廖一平, 等.定量化学分析实验中的教与学[J].大学化学, 2005, 20 (16) :31-33.

理科课程教学管理 篇8

一、高考物理学科的命题特点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课程标准不断融入课堂, 物理试卷在遵循高考内容改革的总原则及依据《考试说明》的基础上, 题型、题量保持相对稳定, 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 体现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 不出现“繁、难、偏、旧”的试题, 强调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 特别是有关创新能力的考查;注重将物理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及现代科技的应用相结合,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物理学科特色, 回归课本、推陈出新表现得很明显。

近年来, 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较为频繁的新题型——“信息给予题”, 简称信息题。这类考题立意高、选材活, 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实验题在高考物理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新课标”高考中物理部分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 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的实验来鉴别考生独立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高考物理实验题的题型已不拘泥于单独的实验题部分, 而是将实验内容渗透到选择与解析题中, 既有关联实验, 又有单一实验, 答题要求既有选择、填空, 又有作图、连线, 而且还要求推导、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或结论, 而考查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学生实验, 还要考查演示实验。

二、高考物理学科的复习备考策略

1.夯实基础, 回归课本, 突出知识梳理

根据“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未来几年的高考将会更加突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在这样的过渡期, 高三物理学科复习要抓好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 以教材为线索, 以考试说明中覆盖的知识点作为重点, 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 不仅理解它们的含义, 弄清楚它们的本质, 而且要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的产生背景、适用条件, 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 最终要会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复习要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 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 读懂图示的意义, 并能从中找出规律。复习要突出知识的梳理, 形成知识结构, 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高考考查的知识是对高中所学的知识的抽样, 这种抽样源于命题教师对物理学科基本理论框架的认识水平, 哪些概念和规律对培养中学生的物理素养是重要的, 哪些对继续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物理相关专业是必不可少的, 哪些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是有启迪作用的, 特别是“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只有13道题 (8道选择题, 2道实验题, 3道解析题, 共120分) , 在“基础知识综合”和“主干知识抽样”这两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与此同时, 还要注重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达到开拓思路, 发展思维, 优化科学素质的目的。要培养分析问题的思维技巧, 掌握对问题转化的策略, 提高物理建模能力。养成善于审题, 善于分析类比, 善于从关键词句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2.联系实际, 拓宽视野, 提高应用能力

近年来, 高考“理综”试题不少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更加真实、全面地再现和模拟现实。试题不是要求学生对事物的局部或某一侧面进行描述, 而是注重对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 以及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分析理解。所以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 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 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推动了科学知识的普及,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打破了过去那种建立在理想化模型基础上强调紧扣课本的命题思想, 加强了知识应用的考查。所以在做好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 还要多关注社会、观察自然现象及关心科技动态、增强环保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去拓宽视野, 发挥想象和创新的潜能。联系实际的对象包括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中、现代生活中、各种产业部门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挖掘出实际问题的本质内涵, 进行模型化处理, 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再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应用, 这样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授之以渔”, 切实加强学法指导。要使学生认识到, 解题的关键在于从问题中抽象出模型, 而模型是连接理论知识和应用的桥梁, 背景知识、实验事实和经验材料是构建模型的基础, 而抽象、等效、假设、类比等则是构建模型的基本方法。要教给学生如何“脱衣脱帽”提取有用信息, 并转换成熟悉的物理模型的方法, 形成解题思路。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应让学生认真阅读思考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做一做”“阅读材料”和课本后的专题以及边框中的文字叙述等。要经常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形成知识结构, 做到融会贯通, 才能顺畅地解决实际问题。此外, 还要关心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常这些内容课本中是没有的, 常出现在报刊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要注意学科知识在现代生活、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重视实验, 强化设计能力

在高考物理复习中, 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新课标要求新课改, 其所呼唤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 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 激发其内驱力。在实验的复习中, 有必要让学生分组对每一个实验 (包括演示和课后小实验) 都要认真弄懂实验原理, 熟悉实验器材, 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 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并能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见性现象, 能准确记录数据、处理数据, 通过真正动手去做实验, 得出正确结论。此外, 还要进一步向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靠近, 强化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设计实验时,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 如果是测定性的, 就根据实验仪器的功能, 找到恰当的物理规律, 把被测的物理量与实验仪器所能测的物理量联系起来, 设计方案即可。近几年先期进行“课改”的省份的“理科综合”试题中, 物理实验题大多数是开放型实验题, 主要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4.加强应试指导, 讲究方法策略

第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创设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 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活动的最佳效果。以往在高三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升学率、舆论、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感的变化和障碍。由于过分强调应试教育, 物理教学模式采取“教师教、学生听”单通道的课堂教学模式, 忽视了物理学自身情感的投入。因此, 高三物理的复习备考要大胆创新, 放心让学生归纳、总结、整理和做练习, 教师不包办, 不满堂灌, 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复习备考氛围, 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融洽、友善的学习氛围中, 自由地表达和沟通情感, 完善自我, 达到听课效能的最佳点。

第二, 引导学生审题, 读题时要注意及时记录题中信息, 必要时还要作图帮助记录有关信息, 此外, 通过作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审题, 尽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第三,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 更要注意规范解题, 特别注意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包括:①要指明研究对象;②要准确画出受力图、运动示意图、电路图、光路图等有关图像;③要指明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④要指明正方向或零位置;⑤要指明所用定律的名称和条件;⑥要指明隐含条件或临界条件;⑦物理量要尽量用题中的符号, 如果自设符号则要说明其含义;⑧应用的公式应是标准形式, 求得的结果应有文字方程和代入题给数据的算式, 最后结果应有准确的数值和单位;⑨对题目要求的结论要全面准确地作答。

5.创设问题情境, 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复习效率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提供丰富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材, 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根据物理科备考的特点, 所有的问题都是学生学过的问题;复习中要避免备考复习问题过于简单和平淡而使学生缺乏挑战性, 同时也要避免问题过高过难而使学生失去信心。在教学方法上要经常更换, 同一种教学方法刚使用时还行, 可久了学生就少了新鲜感, 少了活力。为此, 教师应多采用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把“自主学习”教学思想引入课堂中, 激活学生思维, 唤醒学生潜能, 加快学生自主发展, 让学生进行高质量地复习。在课堂上多让学生阅读思考、发问讨论、独立练习, 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总结, 要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如多媒体教学) , 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及应用过程,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身处情境之中, 在复习中加深对情境、规律的理解, 主动地搜寻、分析、处理各种信息, 开发潜能, 逐步形成“自主复习”的习惯。在教学中, 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运用物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通过探索、交流、表述、比较、讨论、改进与纠正错误, 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实现理想的复习效果。

探寻理科班历史教学的方法 篇9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要打消理科学生对非高考科目老师的偏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知识、技能, 开发智力, 而且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要求。特别是理科班的学生!这样既能让他们尊重老师, 又能使我们与他们达到心理相容, 师生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相互接纳。所以我认为, 首先要从老师开始, 建立一下良性循环!教师每一堂课都准备好充足的资料, 特别是多补充一些课外资料, 吸引学生。并且情绪饱满, 态度认真, 重视他们, 关心他们, 通过以身作则,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努力和对在坐各位的尊重!

二、增加课堂趣味, 培养学生兴趣

在高考的影响下要想使理科的学生对历史真正产生兴趣确非易事。因为许多学生之所以选择理科就是为了逃避历史学科或者因为历史学科成绩本就不优秀。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全心投入历史学习简直是痴人说梦。况且在高考指挥棒下理科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高考科目上就是对历史有兴趣也不容易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为这会花费他们的部分精力而精力对于高考来讲尤为珍贵, 总之, 在理科班的历史教学中, 我们要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 根据理科班学生的特点, 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举措来吸引理科学生, 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探讨改进教学教法, 提高教学效果。在做这个方面的时候, 我也是下足了几番功夫, 尽量挖掘课本内容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比如在讲到荷兰的殖民扩张时, 我们引用了《大国崛起》里面关于荷兰殖民扩张的视频, 精彩的文字与动画的视频结合能够调节单调的教学方式, 使历史教学拥有立体美感。也可以以时事政治为楔子, 以讲解当前的热点问题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我在上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等课时, 就适当讲解了最近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等知识来吸引他们对科技的了解。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历史课堂, 将学生从被动接受与灌输的对象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让学生变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如在讲《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一课时, 对于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 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flash多媒体课件, 分别演示了不同派别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让学生总结回答各个派别的思想。再加入一些图片、视频, 生动形象地把不同派别的思想展示在学生面前, 通过这样直观而又生动的动态展示, 加深了学生的内心体验, 最后大多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复述不同派别的思想。

三、运用经典语言或方言的形式, 加强教学效果

再好吃的食物如果天天吃也会觉得无味, 特别是中学生本来就兴趣广泛, 很多变, 所以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不断创新, 不断变化!所以我建议还可以运用一些经典的语言来吸引学生,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例如, 周星驰、冯巩等著名艺术家都有经典语言, 如《大话西游》中“……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和赵本山的“别以为你穿着马甲儿我就不认识你了”就可以用在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中;冯巩“奥迪、奥托和奥运是兄弟”的歪理论用于“一五”计划中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所生产的奥迪A6轿车上。还有, 毛主席在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庄严宣告, 如果教师能用浓重的湖南方言说出来, 将起到意料不到的效果。此外, “得民心者得天下”可用于袁世凯“洪宪帝制”梦的迅速破灭以及蒋介石集团的最终崩溃;评价洋务运动时可用“旧瓶装新酒”或“驴头不对马嘴”等等。

总之, “笑一笑, 记得牢”, 历史课堂中贯穿趣味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教师, 无论教什么班, 都不能应付、轻视, 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责任, 即教书育人和振兴史学, 要讲活历史, 改变世人对历史极其庸俗的偏见, 使广大中学生知史、懂史、乐史、学史,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只要教师能正确的引导, 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 我想理科班也会爱上学历史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9.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职能探讨 篇10

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全面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依照国家相关规定, 凡病床数在1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设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专门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科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职能科室, 应严格遵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各种规范要求执行, 不断完善和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逐渐完善一套科学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对医院感染实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现代化管理, 全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笔者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及担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已有几年, 体会到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职能作用意义重大, 现探讨如下。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医院感染是一门涉及学科多、变化快、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的学科领域。建立完善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有利于多个部门的协调、支持、相互理解与合作, 可以从源头上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缩短患者的病程和住院时间, 降低住院费用。因此,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组织, 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职能作用, 切实抓好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工作, 可以有效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我院早在1993年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该组织体系由三级机构组成:由分管院长任主任和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以及医院感染监控小组, 形成了三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和任务, 达到既分工又协作, 形成一个各尽其职的整体管理系统和三级监控网络的运行机构, 使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得以具体实施和顺利运行。

医院感染管理科由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检验师为专职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上岗之前, 需要获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岗位培训证书》, 持证上岗,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职能作用, 对我院的医院感染进行全程监控与环节管理。

2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素质

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医院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 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医院感染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医院管理内容, 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专职人员应克服被动应付局面的状态, 实行有序的、科学的、规范化管理, 要掌握现代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能驾驭信息, 熟知法律法规, 要有优良的素质, 有奉献和敬业精神, 了解各种消毒灭菌方法, 做到秉公办事、以理服人、多指导、少指责。对于执行过程中难度较大的技术和方法, 应与科室操作人员共同分析、研究对策, 使我们提出的各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既符合政策要求, 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要对工作认真负责, 严格管理, 才能全面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3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作用

3.1 坚持在职教育, 提高专职人员管理能力

随着卫生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法管理、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者的共识。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医院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 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部门与实施部门, 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专职人员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因此, 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必须善于学习, 将医院感染学涉及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塑造专职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 构筑一支具有执着医院感染管理意识的职业化队伍, 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3.2 制定并组织实施各项制度, 使管理规范化

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本医院感染管理基本概况,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符合本医院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并负责组织实施。要为医院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方案、年度工作计划、技术培训计划, 制定出感染管理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重点科室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感染暴发报告制度;还对消毒器械和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购入、验收和管理进行了规范。要保证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并定期检查、督导, 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责任明确, 奖惩分明, 通过规范化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达到规定质量标准。

3.3 加强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医院门诊、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室、内镜室、人工肝治疗室、消毒供应室、检验科、口腔科等医院感染重点部位制定出专门的管理和控制方案, 对建筑布局、工作流程、消毒与灭菌、细菌学监测和职业防护等各方面都进行重点检查和督导。负责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及监测、耐药菌监测、病房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处理等重点环节都要制定出操作细节并检查落实, 保证质量。加强重点部门及环节的管理, 控制交叉感染, 对照三级医院标准我院近几年对供应室、手术室、处置室和ICU进行改进, 改善了布局和环境。对手术室, 供应室、产房、新生儿、人工肾、ICU等重点部门增设消毒设备。严格把好消毒器械的采购关, 坚持必须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做到每批购进产品进行检测, 合格方能使用。通过各项监测, 反馈回临床科室, 为临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出指导性建议。

3.4 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发挥医务人员执行制度的主动性

发挥医务人员的主动性是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重要职能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全员医院感染和消毒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布置下, 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和专题讲座。进行危险传染病的职业暴露感染的个人防护知识培训;专门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消毒规范、消毒剂选择和使用技术、手的卫生等知识培训, 对新分配的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诊断、控制、措施等岗前培训, 增强了大家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意识;发给全院医师护士《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管理手册》人手一册, 及时下发国家新出台的有关规范, 组织学习考核, 并结合实际提出要求, 如《手卫生规范》执行过程中, 积极宣传讲解规范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为医务人员在院内实施每一项操作时都是通过手来完成的, 而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1], 所以按照规范要求医师在进行查房、治疗、换药前后都要进行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并且要求在同一患者不同感染部位操作前后也要洗手, 强调护理人员要养成手卫生习惯, 特别是进行各种管道护理、对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体液等污染物处理时要有标准预防意识, 目前我院各临床科室能有效的密切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上报医院感染的有关情况,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抗生素尽量做到合理使用, 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3.5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信息反馈, 控制感染率

督查管理、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主要职能,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定期对使用中消毒剂、压力蒸汽灭菌、紫外线消毒等进行工艺监测和化学及生物监测, 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进行卫生学监测, 对医院感染重点人群、高危因素、感染部位等进行专项监测。医院感染科的专职人员, 每月不定期到各门诊有关科室及各病区检查消毒液的浓度和浸泡时间, 电子灭菌灯消毒情况及时间记录, 无菌包的有效时间,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及处理, 进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检查、监督、指导。每月不定期对供应室进行抽查消毒包的消毒效果, 检查不合格的及时反馈给科室, 查找原因, 合格后方可使用。进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监测, 准确、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 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 解除患者痛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及时处理, 改进工作, 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率。

3.6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院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 若处理不当, 不仅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的危险, 还可能污染环境造成疾病的传播流行。为此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图》、《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医疗废物处理措施》, 发至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 从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收集、交接转运、处置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使医疗废物管理进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在院领导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 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 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改进不足,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为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提高医疗质量, 确保患者安全而努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形象色彩下一篇: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