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病毒感染鸭

2024-07-26

鸭瘟病毒感染鸭(精选三篇)

鸭瘟病毒感染鸭 篇1

在广东省某地于2011年10月份开始某鹅场突发疾病。该疾病爆发于600多羽的肥鹅中, 病症表现为染病的鹅头部肿大、拉有绿色的粪便, 经过兽医人员的观察、鉴定发现该疾病是鹅类感染的鸭疫造成的。在对该疾病确诊后, 对该鹅群使用鸭疫的弱毒疫苗进行免疫, 该鹅群的病情在确诊后的5 d得到控制。具体情况如下:本次观察的养鹅场从零散的农户手中成批的收购成鹅, 对收购的成鹅进行3 d的隔离, 并未在隔离观察期间发现收购的成鹅异常, 将该批无异常的成鹅上栏育肥。而这次发病的鹅均是已经上栏的且离隔离护栏较近的育肥鹅。在当年10月初开始, 养鹅场养育的鹅开始出现食量减少的现象, 第2天后鹅群有3羽死亡, 将鹅群中精神萎靡的鹅进行隔离治疗, 并且对其进行肌肉注射青霉素, 第3天有14羽死亡, 第4天有33羽死亡。

2 发病的症状

鹅群中染病的鹅精神萎靡, 并且食量明显减少, 羽毛蓬松散乱, 该鹅群的大多数育肥鹅都远离水槽, 而病情严重的病鹅则待在角落里。当进入鹅舍时, 半数的鹅鸣叫并且病鹅的鸣叫声低沉不如正常时的响亮。病鹅排出绿色的粪便, 在病鹅肛门附近的羽毛粘有绿色的粪便。病鹅的头部有明显的肿大痕迹, 眼部流泪、并且眼部有水肿产生, 体温高达43℃[1]。

3 对病鹅的剖检

病鹅的口腔以及食道粘膜表面上有黄色的薄膜, 病鹅的腺胃部分有血斑出现, 其肌胃的角质层部分松脱, 病鹅的十二指肠部分有肠炎产生, 当打开病鹅的肠道部位发现肠道的内容物有出血的产生, 直肠部分有血斑的产生, 病鹅的泄殖腔部分有水肿的产生。在肝的表面有白色的坏死点。病鹅的脾脏部分有肿大产生, 其胸腔内有黄色的液体, 心脏被积液包围环绕。病鹅的头部分有大面积皮下出血以及淤血。

4 对病鹅的实验室检查

4.1 镜检

选取病鹅的肝、脑、血、心等部位进行涂片、染色, 最终经过镜检时发现细菌。

4.2 病鹅的胚胎接种

对病鹅的肝、脾脏、脑等组织部位进行无菌取样, 以1:5的比例添加已经灭菌的生理盐水, 制成组织悬液, 离心1 min取样上清。并且对上清每毫升添加1 000µ的两种双抗, 将其接种到6个11日龄的鸭胚中。在孵化5 d后, 6个鸭胚被发现全部死亡。在死亡的鸭胚中发现有出血现象, 其肝脏表面部分有白色坏死。随后进行镜检并未发现细菌[2]。

4.3 人工感染养殖鹅试验

将已经制备的组织菌悬液, 取其上清部分加入双抗1 000µ/m L, 将混合液静置4 h以后将其接种到50日龄的鹅中, 1 m L/羽。一共接种2组, 并且第二组作为试验组, 第一组作为对照试验组在大概33 d左右接种了鸭疫的弱毒疫苗, 并且保持两个组的饲养条件一致。最后发现试验组第3天开始爆发疾病, 第4天开始有病鹅的死亡, 第5天病鹅全部死亡。对病鹅进行镜检和解剖检查发现, 病鹅与前面自然染病的病鹅有很大的相似方面, 对照组则没有发现异常。

5 对病鹅的诊断

根据该养殖场鹅群发病的情况、解剖检查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次的鹅确实感染了鸭疫[3]。

6 治疗方案

6.1 疫苗接种

在对该鹅群感染的疾病确诊后, 对该鹅群进行紧急鸭疫疫苗的接种, 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4份/羽。

6.2 隔离治疗

在对该传染病的鹅群进行隔离, 将重病鹅、轻病鹅、未染病鹅进行隔离, 并且对每只鹅进行青霉素肌肉注射, 并且青霉素的用量为10万单位/羽, 防止鹅群继续产生病鹅。

6.3 对鹅群的消毒

将鹅群隔离后, 对该鹅群的鹅舍、放养场所, 以及其周围环境、喂养用具等进行复合季铵盐的400倍稀释溶液消毒, 每天早晚各一次, 连续消毒进行3~5 d, 对于鹅舍在消毒7 d后闲置1.5个月后再次使用。

经过上述治疗方案, 该鹅群的病情在5 d后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由于该养殖场对鹅群没有及时的接种鸭疫疫苗导致在鸭疫突然爆发时, 鹅群体内没有明显的抗体, 所以爆发后传播速度快, 产生的危害更大。另外由于紧急注射疫苗, 并且根据病情和病鹅的体积加倍用量以及隔离消毒, 使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此外该养殖场对于该批次的鹅观察周期短, 导致带病鹅进入鹅群, 增加了感染传播源, 饲养员的来回走动增加了染病的风险。因此合理的筛选育肥鹅和合理的养殖方式很重要。

参考文献

[1]秦绪伟.鸭瘟临床解剖图片[J].今日畜牧兽医.2014 (01) 51.

[2]叶志华.治疗鸭瘟五良方[J].农家之友.2013 (01) 48.

鸭瘟病毒感染鸭 篇2

1 发病情况

2014年6月龙岩市新罗区曹溪镇某养殖户饲养的120日龄部分初产蛋鸭 (全群约500羽) 突然发病, 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头颈缩起, 腹泻, 经测量体温高达43℃。鸭主曾用恩诺沙星拌料治疗, 但效果不明显, 病情越来越严重, 每天死亡的鸭有增无减, 发病至接诊共7 d已死亡200多羽。该鸭群于10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15日龄接种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20日龄接种鸭瘟疫苗、25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做二免。该鸭群曾在12日龄发生过传染性浆膜炎。该鸭场的鸭放养在附近河里, 鸭舍通风、卫生条件较差。

2 临床症状

患鸭表现为高热, 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口渴多饮, 头颈缩起, 两脚发软, 伏坐地上不愿走动;排绿色或灰色的稀便, 肛门周围羽毛被稀便粘湿;部分患鸭头部出现肿胀, 背着地, 头上仰, 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产蛋量下降。

3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鸭10羽。多数头部皮下组织胶样浸润;心脏外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心包液增多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严重者心脏外壁与心包粘连;肝肿大, 出血, 肝表面被覆一层灰白色的纤维素膜;脾略肿大;整个肠道出血严重, 食道和泄殖腔黏膜有灰黄色假膜或坏死性病灶, 剥去假膜, 可见出血性浅溃疡和出血点。

4 实验室检查

4.1 涂片镜检

无菌采取病死鸭肝触片, 革兰氏染色, 1 000倍油镜观察, 发现有两极深染、两端钝圆的阴性小杆菌。

4.2 细菌培养

1) 无菌取病死鸭的肝病变组织, 接种于巧克力培养基, 置于烛缸37℃培养48 h, 有表面光滑、稍突起、灰白色半透明小菌落。

2) 无菌取病死鸭的肝病变组织, 接种普通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 37℃恒温箱培养48 h。在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均无菌落生长, 血液琼脂上长有奶油状小菌落, 不溶血。

4.3 荧光PCR检查

1) 取5羽患鸭的肝进行荧光PCR检测, 检测结果鸭瘟病毒核酸均呈阳性。

2) 取5羽患鸭的肺作禽流感H5、H7、H9荧光PCR检测, 检测结果病毒核酸均为阴性。

4.4 药敏试验

取分离菌按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该菌对先锋霉素、氟苯尼考、壮观霉素高敏;对林可霉素、土霉素、新霉素中敏;对恩诺沙星、链霉素低敏;而对青霉素耐受。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诊断为鸭瘟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

6 防治措施

1) 将病死鸭和重病鸭进行深埋, 更换鸭舍内垫料, 用10%石灰乳对周围环境、鸭舍进行消毒, 料盘和饮水器用1%百毒杀浸泡消毒, 同时加强通风措施, 保持鸭舍的干燥和环境卫生。

2) 对全群精神状况、采食比较正常的鸭紧急接种鸭瘟疫苗, 3头份/羽。

3) 用氟苯尼考按0.02%的药量添加到饲料中, 连用5 d。

4) 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自由饮用, 连用7 d。

采取以上措施7 d后, 电话回访得知仍陆续死亡30羽, 其余疫情已基本控制, 鸭群精神状况转好, 采食量恢复正常。

7 小结和讨论

1) 由于2014年6月龙岩暴雨多, 河水污染严重, 河水又是该鸭场饮用水源, 且鸭群在河中放牧, 是引起该次鸭瘟暴发的重要原因。所以, 严防外源性病原引入是防控动物疫病暴发的首要环节。

2) 该批鸭曾在12日龄发生过传染性浆膜炎, 通过治疗有好转。但该鸭场鸭舍较旧, 雨水多的季节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 诱发鸭里默氏菌病复发与鸭瘟混合感染, 所以, 加强饲养管理是提高机体抵御病原入侵的有效手段。

3) 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型较多, 目前发现的有21个血清型。我国曾经对北京、广州等地进行的血清型鉴定, 证明都属于Ⅰ型。我省近年来在福州、福清、莆田等地又鉴定出Ⅱ型鸭疫里默氏菌株。所以, 免疫时要注意疫苗菌株的血清型与本场流行的必须一致。

4) 该次疫情可能与不合理的免疫程序有关, 所以, 笔者据经验建议对蛋鸭在产蛋前再接种一次鸭瘟疫苗, 以提高鸭瘟的抗体水平。

5) 鸭场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极易导致鸭疫里默氏菌抗药菌株的产生, 所以, 治疗药物选择应以药敏试验为依据, 选用高敏药物并注意轮换交替用药。

摘要:根据临床症状特点、病理变化特征, 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 综合作出鸭瘟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的诊断。制定包括清洁消毒、抗菌治疗、紧急疫苗接种的综合防控措施, 取得满意效果。对引发该次病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鹅鸭瘟病毒感染症的诊断与防治 篇3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1.1 病原主要特性

鸭瘟病毒是疱疹病毒科, 疱疹病毒属, 鸭疱疹病毒I型, 在自然情况下, 除感染鸭之外, 也能感染鹅和雁, 主要存在于病鸭的各个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 以肝和脾中的病毒含量最高。能够在10~12日龄发育鸭胚的绒尿膜上生长繁殖, 鸭胚通常在接种病毒后4~6 d死亡。病毒在发育的鹅胚、鸡胚和鸭胚细胞及鸡胚细胞上也能够生长, 并产生细胞病变。病毒对热、干燥和普通消毒药物都很敏感, 56℃10 min即死亡, 在50℃下90~120 min才被灭活, 在室温条件下, 传染力能够维持30 d。

1.2 流行病学特点

在自然情况下, 只有鸭能够感染鸭瘟, 鹅与病鸭密切接触, 也可感染发病。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 可以引起鹅和很多种属于游禽类的水禽发生感染。病毒在连续通过鸡胚以后, 也能够引起2周龄以内的雏鸡感染发病。鸭瘟活疫苗连续通过雏鹅继代, 对雏鹅的毒力逐渐增强, 可引起严重发病和死亡, 对成年鹅也能感染发病。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鹅, 对鸭瘟病毒都有很高的易感性, 不同的日龄其发病率、病程以及死亡率是有差别的。通常成年鹅的发病率较高, 1月龄以下雏鹅发病较少。

鸭瘟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病鸭、鹅或病愈康复不久的带毒鸭、鹅。健康鹅群和病鸭群在一起放牧, 或是在水中相遇, 或是放鹅时经过流行地区都能够发生感染。被病鹅的排泄物沾污的用具和运输工具也是传染鸭瘟的媒介。某些野生水禽 (例如野鸭) 和飞鸟, 也可能感染或携带病毒, 因而有可能成为传播本病的一个自然疫源或媒介。此外, 某些吸血昆虫也可能传播本病。日前尚未发现鸭蛋带毒的证据。

鸭瘟病毒的传染途径, 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人工感染可以通过口服、滴鼻、泄殖腔接种、静脉注射, 以及肌肉注射等途径, 都能引起发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 但本病的流行同气温、湿度、鹅群和鸭群的繁殖季节以及农作物的收获季节等因素有一定关系。通常在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严重, 因为这个时期饲养量最多, 群大, 密度高, 各处放牧流动频繁, 接触的机会多, 因而发病率也较高。本病的流行过程大致与一般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相似。当鸭瘟病毒传入一个有易感性的鹅群之后, 一般在3~7 d后开始出现零星病鹅, 再过3~5 d就有大批病鹅出现, 疫病进入发展期和流行盛期。根据鹅群的大小和饲养管理方法的不同, 每天的发病数从十多只至数十只不等。发病的持续时间也有数天至1个月左右。整个流行过程2~6周。

2 诊断方法

2.1 临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4 d, 因病毒的毒株不同而有差异。开始发病时, 病鹅表现精神委顿, 食欲减少, 体温升高至43℃以上, 高热稽留。全身体表温度增高, 特别是头部和翅部最显著, 以后病鹅的食欲完全消失, 或口渴增加。两脚发软, 翅膀下垂, 伏坐地上不愿移动。强迫驱赶时, 步态不稳, 走不了几步即行倒地, 最后完全不能站立。

病鹅的一个特征性症状是怕光、流眼泪和眼睑水肿, 眼睑周围羽毛沾湿, 起初是流出一种澄清浆液, 以后变成黏稠或脓样, 黏膜形成出血性或坏死性溃疡病灶。病鹅鼻中流出稀薄或黏稠的分泌物, 呼吸困难, 叫声变粗厉。发生腹泻, 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 肛门周围的羽毛沾污和结块, 肛门肿胀和扩张, 翻开肛门可见泄殖腔黏膜充血、水肿, 有出血点, 严重的黏膜表面覆盖一层假膜, 不易剥离。有一部分病鹅的头和颈部几乎变成一样粗细, 拨开颈部腹侧面羽毛, 可见皮肤浮肿, 呈紫红色, 触之有波动感。到了发病后期, 极度衰竭而死亡。

本病的病程一般都很急骤, 平均为2~5 d, 快的在发现停食后1~2 d即行死亡, 慢的可拖延到l周以上。部分病鹅能够耐过而康复。

2.2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因种类、年龄、性别、宿主的易感性以及病毒的毒力而不同, 典型病例是出现急性败血症, 全身小血管破坏, 皮肤和皮下充血、出血, 全身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出血斑点。腺胃黏膜出血, 淋巴组织广泛坏死, 消化道黏膜的坏死斑点病灶以及实质器官发生变性。

在“大头瘟”典型病例中, 头和颈部的皮肤肿胀, 剖开时流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口腔黏膜, 主要是舌根、咽部和上腭部黏膜表面常有淡黄褐色的假膜覆盖, 刮落后即露出鲜红色、外形不规则的出血性溃疡。食管黏膜的病变具有特征性, 黏膜表面散在覆盖着灰黄色或草黄色的坏死物形成的假膜结痂, 呈小的斑块状或与黏膜纵皱壁相平行的条索状;或是黏膜表面覆盖大片假膜;或是黏膜上同时出现大小不一的出血性溃疡和散在的出血点。食管和腺胃括约肌的连接部有出血环, 整个肠道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 以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最严重。位于空肠和回肠区的肠环状带, 呈深红色, 从肠壁外面和内腔上均能看到, 黏膜上有黄色、针尖状小坏死灶。泄殖腔黏膜的病变与食管相同, 也具有特征性, 黏膜表面覆盖着一层绿褐色或棕褐色或黄色的坏死结痂, 粘得很牢同, 不易剥落, 黏膜上散布出血斑点。法氏囊黏膜充血发红, 有针尖样的黄色小斑点, 到了后期, 囊壁变薄, 囊腔中充满白色、凝固的渗出物。

肝脏表面和切面上可以看到针头至小米大的灰白色坏死斑点和出血斑。胆囊肿大扩张, 充满浓稠的墨绿色胆汁。淋巴器官均受侵害, 脾脏不肿大, 质地松软, 颜色变深, 表面和切面上也常见灰白色的小坏死点。胸腺的表面和切面上也有出血点和灰黄色坏死灶, 心外膜和心内膜上有出血斑点, 心腔内充满凝固不良的暗红色血液。气管黏膜充血, 肺一侧或两侧充血和出血。产蛋母鹅的卵巢有明显病变, 卵泡和膜发生充血和出血, 有的整个卵泡变成暗红色, 质地坚实, 切开时流出血红色浓稠的卵黄物质, 或是完全变成凝固的血块。卵泡的形态不整齐, 有的皱缩, 有的发生破裂而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2.3 实验室诊断

2.3.1 病毒分离与鉴定。

初次分离病毒最好用肝、脾或肾组织病料, 以缓冲盐水将其作成匀浆, 低速离心后将上清液接种于细胞培养物、雏鸭或鸭胚作分离病毒。 (1) 雏鸭:1日龄易感雏鸭肌肉接种后, 在3~12 d内死亡。雏麻鸭比白色北京雏鸭更易感, 尸检可发现鸭瘟典型的眼观和显微镜病变。同时, 用未接毒雏鸭作对照。通过免疫雏鸭, 然后以病毒分离物攻毒, 或用免疫荧光法可确诊本病。 (2) 鸭胚:初次分离病毒, 可将病料接种9~11日龄鸭胚的绒毛尿囊膜或腔。鸭胚接种后4~10 d死亡, 呈特征性弥漫性出血。有时需将绒毛尿囊膜或腔盲传2~4代后才能分离到病毒。本法敏感性不如用易感的1日龄雏鸭。

鸡胚对鸭瘟的野毒感染不很敏感, 但经连续传代后病毒可适应于鸡胚。白色北京鸭胚对鸭瘟毒株的敏感性有差异。

2.3.2 血清学试验。

用胚胎和细胞培养物所作的血清中和试验, 用于监测鸭瘟病毒的感染, 以及免疫检测。

2.4 鉴别诊断

与鹅巴氏杆菌病鉴别鸭瘟在有些方面同鹅巴氏杆菌病很相像。应当注意鉴别诊断。

2.4.1 流行病学特点。

鹅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是很多种家禽的共同病原菌, 所以在流行的时候, 其他家禽如鸭和鸡也都能感染发病, 而鸭瘟病毒则其他家禽一般不会感染。流行特点是一般发病急骤, 病程很短, 流行期不长;而鸭瘟相对地发病缓慢些, 流行期也比较长。

2.4.2 临诊症状特点。

急性鹅巴氏杆菌病主要显现精神萎靡, 食欲废绝, 呼吸困难, 口腔和鼻孔中有时流出带泡沫的黏液, 有时流出血水, 频频摇头, 接着便死亡。而鸭瘟所特有的流眼泪或眼睑封闭, 两脚发软, 不能站立, 口腔后部黏膜出现假膜和溃疡, 部分病鹅的头和颈部肿大, 以及颈部皮下水肿、出血等症状, 鹅巴氏杆菌病则是没有的。

2.4.3 病理变化。

鹅巴氏杆菌病和鹅鸭瘟病毒感染症虽然都具有一般急性败血症的变化, 但从一些具有特征性的病变来比较, 可以加以鉴别。首先, 在患鸭瘟鹅的食管和泄殖腔黏膜处经常可以看到结痂性或假膜性病灶, 但在鹅巴氏杆菌病无此特征性病变。这是两者之间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点。鹅巴氏杆菌病的肺脏通常都有严重病变, 表现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 病程稍长的会出现纤维素性肺炎变化, 而鹅鸭瘟病毒感染症的肺脏变化一般并不显著。相反地, 一部分患鸭瘟的鹅颈部皮肤可见明显的炎性水肿。

药物治疗也可以比较出这两种疫病的不同点。鹅巴氏杆菌病一般应用磺胺类和抗生素治疗, 都有较好的疗效, 而对鹅鸭瘟病毒感染症却并无效果, 这也可以作为鉴别诊断上的一个根据。

实验室诊断:根据病原检查和动物接种检验, 可以作出这两种疾病的确诊。采取病鹅的肝、脾组织悬液, 加抗生素作无菌处理后接种发育鸭胚, 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或是应用已知的抗鸭瘟血清与待检的病料做病毒中和试验, 都可以获得确诊。

3 防治

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 预防和控制本病主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着重做好预防工作。在没有发生鸭瘟的地区或鹅场, 应当严格防止疫病的传入和使鹅群建立有效的免疫力。鹅群与鸭群严格分开饲养、放牧, 以及做好鸭群鸭瘟的预防接种, 可确保鹅群不发生本病。不从有病地区引进鹅, 引进种鹅时, 必须经隔离饲养一定时期才能并群;不到有病地区去放牧。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工作。鹅舍和运动场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定期进行消毒。装运鹅的车辆和容器, 每次用过后应当进行消毒, 以切断一切传染源。

鹅群发生了鸭瘟病毒感染症, 必须采取严格的封锁和隔离措施, 将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防止蔓延。加强检查, 早期诊断, 早期检出病鹅, 减少传染来源;隔离饲养, 停止放牧, 以防止传播病毒, 扩大疫情;严格消毒。发病鹅群的场舍, 每天清除粪便, 用10%~20%石灰乳或5%漂白粉消毒。同时在发病鹅群中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可以缩短疫病的流行时间和大大地减少鹅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注射疫苗时, 做到1根针头注射1只鹅, 以免在注射过程中传播病毒。

参考文献

[1]王玉泉.鹅鸭瘟病毒感染症的诊断与防治.赤峰学院学报, 2009.

[2]王春俊.一例鹅感染鸭瘟的诊治.河南畜牧兽医, 2011 (01) :49.

[3]巴英.商品鹅感染鸭瘟的诊断.贵州畜牧兽医, 2006 (03) :33.

上一篇:电子商务消费趋势变化下一篇:电气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