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资金

2024-08-30

社保资金(精选十篇)

社保资金 篇1

1 现状分析

1.1 社保资金审计依据尚不健全

从部分国家实践工作的结果来看, 社会保障制度本身, 就是直接通过法规、法律、政策等作为直接实施手段进行应用的。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否完善, 以及法规体系的完备性, 罪域真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发展, 以及社会未来的稳定性, 实际上都有着直接影响。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实际上经常出现政策变动的现象, 那么在这期间, 难免会出现政策冲突的情况, 进而使得相关的审计资金无法保证应有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进而直接使得管理政策冲突、保障制度存在缺失等现象。例如在某些社会保障资金支出较为分散的环节中, 没有采取针对的预算管理措施, 相关的费用直接混淆在以期, 无法进行精确的区分和监督。此外,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使得政府部门各个不同级别之间也同样发生了权责不分明的现象。

1.2 社保资金审计内容把握不准

由于我国的社保资金覆盖面极其广泛, 其中所涉及到的弱势群体、干部职工、城乡居民等众多, 所包含的保障资金种类也极其繁杂, 表现出的收支渠道不仅有个人缴纳, 还由财政拨款、单位缴纳、社会捐助、银行利息、投资收益等多个环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却包含了几乎所有的政府管理部门, 那么在这一背景之下, 也就直接导致了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对象繁多, 并且有着极其复杂的内容, 无法针对其中的相关难点加以把握。

2 完善对策分析

2.1 不断改进社保资金审计方式方法

伴随着我国对于社保资金审计脚步的全新定位, 以及以往传统型审计技术无法满足社保资金审计发展需求的情况下, 要促使审计体系得以完善, 就必须要从风险、效益等方面的角度, 来针对社保资金身体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审计执行方式以及具体的方法进行满足。详细来说, 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要确保全面审计、专项审计的结合紧密型。比如在针对社保资金进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两个环节相结合之后, 就能够直接从总体角度上, 来全面的掌握社保资金的实际收支明细, 进而针对其预算体系呈现出的资金投入力度、增减、支出总比例、资金支撑能力等方面加以分析, 进而充分的掌握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和具体的解决对策, 进而使得问题的解决能够更加的便捷。其次, 保证社保资金审计、延伸设计之间的紧密结合。

2.2 建立健全社保资金审计监督机制

第一, 必须要对于当前的社会保障监督环境加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 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法, 针对相关设备资金的监管法律体系加以完善。其次, 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资金投资优惠政策, 针对投资运行体系加大支持力度, 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 促使更多的优秀金融机构能够加入到社保资金的运行体系之中, 进而使得风险得以降低, 同时提升收益。再次, 构建起更为完善的、统一化的设备保障预算体系, 使得社会发展的过程能够得以更加均衡的发展, 最大限度的使得各个环节的资金维持收支平衡性。最后, 针对社会监督体系加以完善, 通过媒体、网络的应用, 强化宣传效果, 促使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更加的公开、透明, 能够形成一个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保制度。

第二, 构建起更加健全的内部监督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本身, 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应的自我防范、调控、约束机制, 是针对设备保障管理体系加以完善、控制强化的关键所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而且内部审计更具灵活性, 能够在社保资金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中发挥独特的功效。

2.3 全面提高社保资金审计人员素质

通过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 使审计人员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市场经济、财政、金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计算机和外语知识等。同时根据社保审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要求, 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等, 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的发展势态, 力求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执业水平。在审计技术方法上, 通过对审计人员的培训, 全面改进审计技术方法, 实现计算机审计的目标。与此同时, 全面利用审计通用软件和社保资金审计专业软件, 对被审计对象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分析, 并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 测试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内部控制度, 审查和评价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效率性、效果性, 是社保资金审计发展的目标。

2.4 全面提高社保资金审计人员素质

通过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 使审计人员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市场经济、财政、金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计算机和外语知识等。同时根据社保审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要求, 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等, 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的发展势态, 力求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执业水平。在审计技术方法上, 通过对审计人员的培训, 全面改进审计技术方法, 实现计算机审计的目标。与此同时, 全面利用审计通用软件和社保资金审计专业软件, 对被审计对象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分析, 并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 测试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内部控制度, 审查和评价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效率性、效果性, 是社保资金审计发展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保障资金对于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来说, 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那么在这一基础之上, 就应当要针对其中所表现出的相关问题, 来采取更加完善的处理措施, 直接使得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审理制度得以完善, 为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光德, 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张左己.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2011.

社保资金缴纳证明 篇2

一、职工在本省统筹范围内流动时,社会养老保险只转关系,不转基金;跨省(市)流动时,须同时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及基金转移手续。

二、职工须从流动之日起30日内,到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转移时须提供以下材料:1.《职工养老保险手册》2.经转出企业盖章、职工本人签字的《苏州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单》,流向外地的职工,《转移单》还须经我市劳动(人事)部门审核盖章;3.调往外省(市)工作需转移基金的职工,应提供调入地社保机构的全称、地址、邮编及开户银行的全称与帐号。

三、调往外省(市)的工作人员,转移的基金为:①1997年12月底前个人帐户中个人缴纳部分累计储存额;②1998年1月1日起至上结息期末计入个人帐户的全部储存额;③以上两项储存额自本结息期起至调转月止,按省公布的社会养老保险利率计算的利息;④计入个人帐户中的本结息期储存额本金。

四、欠缴社会养老保险费的,须补缴清后方可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到外市提取公积金,凭以下三条件之一

一、户口迁移证明。

二、1、外地户口簿或外地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或市区户口暂住证;

2、与原单位脱离劳动关系证明。同时具备

三、与外地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须经当地劳动人事行政部门鉴证),办理消户手续。

青岛人事代理落户社保公积金纳税证明档案

我公司是经青岛市四方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及青岛市人事局注册批准的,具有国内劳务服务与人才中介职能的公司。专业负责办理企业(个人)社保公积金代缴补缴、应往届毕业生落户青岛、档案托管等业务。是青岛市唯一一家有党组织的人事代理机构。公司拥有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团队和一个具有专家水平的顾问团。凭借真诚的服务、踏实的作风、优秀的业绩、良好的口碑、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案例!

山东省人才在线——企业(个人)服务直通车

业务范围:

1、企业社会保险托管

2、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托管

3、企业集体户口及人事档案管理

4、企业劳动事务咨询

5、企业劳动人事顾问

6、个人社会保险、公积金代缴

7、个人社会保险补缴

8、个人集体户挂靠及档案托管—市内迁移、夫妻投靠、子女投靠、父母投靠

9、高级人才引进、高级技工引进落户、购房落户

10、应往届毕业生接收、改派、落户,代理档案,职称评定,委托招聘,党组关系,计划生育,失业证办理。

有效提高社保资金管理水平的建议 篇3

【关键词】社保资金;管理水平;建议

社保资金是国家和政府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一项专项资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民生发展以及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对于社保资金管理非常重要。这是保障性资金,所以在资金管理方面,需要寻求一种最为稳妥的方式,仅能够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同时又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在社保资金管理方式方面,需要对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改善措施,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一、我国当前社保资金管理的现状

社保资金管理应该采用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式,以提高社保资金运行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部分地方对于社保资金的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专业的管理人员比较缺失,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有些地方的社保部门既是资金管理者又是监管者以及投资人,各自的职责不明确,由此导致社保资金的运行缺乏安全保障。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保资金的缴费基数逐渐增大,无形中降低了缴费的人数,加之人们社保缴纳意识不强,为社保资金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对社保资金的监管是确保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部分地方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在社保部门内部没有专职的审计机构,或者是审计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导致社保资金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而面临重大的安全隐患。

二、提高社保资金管理水平的建议

1.强化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全员缴费意识

社保资金是为参保人员的未来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的专项资金,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同时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社保资金的管理水平,需要广大企业以及人民的积极参与,由此扩大社保资金的基数。地方政府以及社保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意识到缴纳社保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力度,确保其为企业职工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还能够发动广大群众的监督力量,对社保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从而为资金的运营效率以及安全性提供重要的保障。

2.建章立制,完善社保基金信息上报制度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社保资金的管理水平,则需要进一步对社保资金会计信息上报制度进行完善,从而更好的对社保对口部门会计信息进行掌握,对于已经纳入到了社保基金会预算编制范围同的经办机构及项目单位,则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内容来进行社保基金信息资料的报送。

3.建立完善的社保预算体系

社保基金预算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进行编制,在具体编制过程中需要采取规定的范围、程序和方法,对于专项支出预算编制需要进一步细化,确保专项支出预算编制质量的提高。同时还需要将用途相近的专项资金进行整合,确保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核查预算基础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具体核查过程中,需要对身份信息和经费定额等加大核查力度,细化各保险基金的预算编制,确保所有保险基金都能够纳入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来。

4.加强对社保资金的监督管理

为了确保社保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应该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在安全的情况下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投资增值活动。对于社保资金的监管应该从多方面进行,首先,应该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加强对社保资金预决算的审批,在内部规范上形成一定的约束力。其次,在社保部门内部建立审计机构,对于社保资金的运行状况进行审计。同时要对社保部门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社保部门仅负责对社保资金的征缴和发放工作,而由其他部门负责对社保资金的审计和监察,避免社保部门对资金的一手操控,从规章制度上对其进行监督。再次,应该发挥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量,新闻监督具有实效快的特点,而且其影响力较大,可以有效地对社保部门、监察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敦促社保工作人员能够一丝不苟地为人民服务,同时也能够使广大公民提升对社保管理的关注度,进而产生覆盖面较大的群众监督。

5.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社保费用的征收和管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各部分的有效配合。因此各相关部门需要对自身的责任进行明确,从而努力提高社保资金的管理水平。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社保部门需要有效的结合具体实际情况,通过建立欠费企业资料库,进一步强化监控工作,以便于完成社保资金全额征缴的目标。社保资金支出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不得以任何客观理由来增加支出项目或者偏离支出标准,更要坚决杜绝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记录资金的去向,以保证社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结束语

社保资金管理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所以需要确保社保资金按照规范的程序运行,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下执行,确保社保资金的高效管理。为了提高社保资金的管理水平,应该增强人们参与社保的积极性,从而扩大社保资金的基数,国家加强对于社保资金管理的干预力度,从体制方面对其运行管理给予一定的约束。社保部门内部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对社保资金进行监督管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社保资金的监管中,为提高社保资金的管理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我国社保资金使用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4

关键词:社保资金,使用问题,对策分析

一、社保资金概念

社会保障资金也称社保资金、社会劳动保障资金, 也简称为“社保金”, 是由国家和地方社会劳动保障局统筹的, 通过国家、地方、单位集体和个人多渠道筹集的资金, 主要用于参与社保的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是为参保人员的未来生活提供最基本保障的“养老金”和未来生命意外抢救或医治的“救命钱”。

现行的社会保障资金包括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法定的程序, 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货币资金。社会保障基金按用途可以分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等。企业保障基金包括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也称“企业年金”) 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其中主要的是企业年金。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方式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现收现付制, 即社会保障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 不为以后年度的保险支出作资金储备;第二种是完全基金制, 即为社会保险设立一种基金, 这项基金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今后向投保人支付保险津贴的需要;第三种是部分基金制, 即缴费水平在满足一定阶段支出需要前提下, 留有一定的储备。

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使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和医疗需求得到了保障, 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创建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社保资金的使用保障了人民群众在失业、年迈、生病、工伤、生育时期的收入和医疗有基本保障, 没有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意外灾害的人民群众有生活来源, 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使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和医疗需求得到了保障, 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创建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社保资金的使用,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均, 使人们能够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以及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二、我国社保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困难。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 社保资金的来源还比较单一, 只靠征缴的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基金根本就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 而且拖欠、不缴、少缴统筹金的现象普遍存在, 使广泛筹措社会保障资金有很大难度。

其次, 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功能较弱。在社会保障基金入市投资开放之前, 大量的社会保障资金基本上都是用来购买国债以存入银行, 用利率和利息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这使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率及其增值保值功能低下。

再次, 社会保障资金使用中管理缺乏监督。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是由政府的下属机构来征缴、管理和使用, 三项权利集于一身。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保险、乡政府等部门分别管理了其中的一部分, 这样容易出现有利益时相互争管和有责任时相互推诿的情况, 不利于社会保障的统筹规划和高效运转, 更不利于该项基金的安全管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条块分割, 容易造成“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现象, 出台的政策、法规、条例等约束力大大降低, 宏观监控能力下降。

三、加强我国社保资金使用效果的对策

第一, 征收社会保障税是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最佳选择。征收社会保障税有利于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的强制性。征收社会保障税, 最根本的就是把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推入法制化轨道, 有利于增强社会保障筹资的强制性, 扩大社保覆盖面, 国家通过颁布税收法律, 可以将不同企业、行政单位的职工和个体劳动者都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国家、企业、个人三方的分配就可以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避免现行筹资统筹比例的随意性, 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避免筹资手段不当, 统筹基金拖欠等问题, 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的规范性, 使资金筹集更加有效率。

第二, 完善投资功能以及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一方面, 可以考虑对风险比较小的行业和对抗通胀行业进行投资, 防止社会保障资金的价值缩水, 对于银行存款的比例可以适当降低, 而对于国债则不需要那么高的比例限制, 应该被允许优化投资组合和增加投资。另一方面, 要加快社会保险立法步伐, 通过立法, 明确政府的职责, 明确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只要用人单位用人, 只要企业开业, 就必须要参加社会保险, 这不仅是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也是政府的行政职责, 同时, 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监督, 确保全体劳动者公平享受社会保障。

第三, 相关政府部门要定期对各项社保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项目配套资金落实到位, 杜绝资金在使用中存在的虚列虚支、挤占、弄虚作假、挪用的问题。要设立由财政部门组织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等参与的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团队, 制定日常的社会保障资金监管制度, 逐步实现政府的社会保障资金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并且要及时将监督检查的结果公布到社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热线电话宣传社会保障政策, 积极探索社会保障资金在筹集和使用情况方面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披露的途径, 及时为广大群众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相关的疑难问题, 逐步使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处在不完善的阶段。因此, 社会保障制度要从国情出发,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 顾及长远利益, 准确仔细的使用社会保障资金。

参考文献

[1]陈子宁.对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的问题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2, (16) :63-65.

[2]周彬蕊.地方政府债务膨胀治理研究——基于政府债务支出的视角.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 (16) :34—37.

[3]谢瑞芬.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升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质量和水平.现代经济信息.2012, (08) :25-28.

社保资金审计工作调查报告 篇5

社保专项资金包括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管理的五大社会保障资金及财政部门安排的其他社会保障专项资金。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审计事业的转型,审计人员除了对该类专项资金开展安全性审计外,积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情况进行探索,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这与国家审计转型要求仍然较远,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需求,无法提高审计监督的绩效。因此突破传统习惯束缚,将审计着眼点扩展到社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上,成为审计机整理得关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完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方法与内容,推动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本人结合近年来社保专项资金审计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一、重点关注的几个层面

(一)关注政策层面

社保专项资金政策性强,使用要求高,往往政策制定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审计人员应在熟练掌握各项政策内容的基础上,以相关法律、法规或上级政府文件为依据,了解政策在执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保障政策执行的效率性和效果性展开评价。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与主管部门或经办机构进行座谈,或对参保人员实施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了解参保人员对政策的满意度,分析政策执行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够科学合理的地方,并对社保政策开展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及时发现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审计人员要编辑xiexiebang.COM注重归纳总结,及时提出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当地政府完善保障政策提供参考。如2011年我市开展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审计,审计人员采取政策分析、对比,邀请参保人员座谈等方式,指出现行政策中存在的漏洞及不足之处,促使市政府及时对已出台的保障政策进行修订,完善了被征地农民在参保、退休养老金享受、再就业培训等方面一系列内容,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二)管理层面审计

社保工作并不是某个部门或单位可以独立完成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它需要劳动保障、财政、地税、民政等部门单位的积极配合,如果部门单位之间配合不利,社保工作将无法取得应有效果。如2012年我市实施的五保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调查项目,就涉及财政、民政及各乡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乡镇对敬老院实施的属地管理[xiexiebang.COM整理得]工作不到位,有的敬老院院长二年三换,对供养人员情况不熟悉,有的敬老院长不及时上报已死亡供养人员的名单,导致部分死亡供养人员所在的敬老院还在继续享受财政供养金,最长达16个月,造成了社保专项资金的严重损失浪费。因此加大管理层面审计力度,理顺各部门单位工作关系,可以提高各单位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可以防止专项资金的损失浪费。

(三)经办机构审计

对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确定其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也是有效提高专项资金效益的有效途径。测试的重点为:一是资金管理方面。检查财政部门和经办机构管理的社保专项资金是否单独设账核算,有关会计账簿、凭证是否完整健全。二是业务操作流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各项保障金的拨付、管理,复核等方面有无制定相应的内部牵制制度,执行情况是否有效。三是经办机构内设的稽核部门是否履行好稽核职责,对发现的问题是否督促有关单位及内部业务科室整改。通过有效内控审计,可以堵塞资金管理、拨付中存在的漏洞,规范经办机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资金运行审计

(一)专项资金征缴审计

及时足额地征缴各项社保资金,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在专项资金征缴审计中一要关注五大保障资金的扩面工作情况,社保扩面工作一直是劳动保障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审计人员要重点关注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进展工作不力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深化宣传引导,优化相关服务,强化督促检查,全面提升社保扩面征缴工作。如2010年我市市直应参加五大保险为32.36万人次,实际参保为9.06万人次,参保率仅为28%,经审计提出后,2011年有关部门及时实施五费合征政策,参保率大为提高。二要检查业务经办机构是否按法定项目和标准,及时足额征收保障金。主要是检查参保单位是否已按规定缴纳保障金,有无存在故意拖欠或拒缴专项资金的情况,以前的欠费是否及时补缴。对未及时缴纳保障金的单位,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欠缴、漏缴企业的催缴力度,防止因部分企业欠缴影响保障金的安全完整,同时还可以建议劳动保障部门要按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告各项保费征缴管理情况,通过社会舆论来监督各项社保资金的安全、完整。三要关注保障金征缴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在五大保险审计中要特别关注地税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之间配合是否默契,工作是否协调一致,部门间特别是在掌握参保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新增减人员等基础性工作方面是否有效实现资源共享,真正做到参保人员应保尽保,保费应收尽收。

(二)专项资金使用审计

最能直接体现资金使用绩效的就是专项资金的使用,因此社保专项资金的支出情况,也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审计人员既要检查专项资金的支出是否按规定编制计划,资金的调度和使用计划是否按规定程序报批。还要检查具体经办部门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检查有无不属于专项资金负担的支出列入专项支出。检查有无拖欠截留、擅自改变用途、扩大开支范围等问题,对支付不规范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及时整改。

(三)专项资金管理审计

社保专项资金的安全管理,历来是审计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一要检查以前审计部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有关部门是否及时采纳并得到纠正,被挤占挪用的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清理收回,绝不允许屡查屡犯的事情再次发生。二要检查专项资金的安全完整性,保值增值是否合法、合规。社保专项资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其安全性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审计中要关注政府、财政部门、经办机构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有无存在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有无做到资金的保值增值。三要检查有关部门和单位是否按规定将专项资金全部用于规定范围,严防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产生。四要检查有关单位信息化建设是否达到当前社保工作的发展需要,各部门单位之间的信息资源有无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建设。

三、提高项目绩效的具体做法

(一)提高认识,树立社保审计新观念。在社保专项资金审计中,审计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进取,积极树立社保审计新观念。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社会保障领域相关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及法律法规,而且还要充分认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审计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以审计报告、信息专报、每日要情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上研究并提出解决和预防存在问题的措施,拓宽服务领导决策的渠道,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在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开展绩效审计。当前对社保专项资金开展绩效审计,并不表示不需要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而是实行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与绩效审计并存的审计模式,该模式归根结底还是审计人员先进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在查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着眼于体制、机制、制度、失误上存在的各种深层次问题,最大程度的发挥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促使审计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为健全社保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

(三)积极开展社保资金计算机辅助审计。目前,社保部门管理的各项数据都十分庞大,单凭以前老的审计思数、审计方法在绩效审计中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因此在社会保障体系信息化管理飞速发展的今天,审计人员也要积极采取参加计算机辅助审计培训等有效方式,以“一专多能”为目标,做好社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在审计中对经办机构提供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各个保障项目的业务数据、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业务数据与保障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以各项数据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为基础,提出以往审计所不能发现的问题。如2012年我市实施的五保三无对象集中供养项目,审计组将各地殡仪馆提供的2010年、2011年死亡人员信息花名册与民政部门提供的五保三无人员集中供养花名册,对姓名字段进行关联,对死亡人员中同名同姓人员的信息生成疑似表,然后电话询问的基础上到相应敬老院进行现场确认,通过该方式,审计组发现了7个县区49名死亡供养对象所在的乡镇、敬老院或家属仍存在继续享受财政供养金的情况,堵塞了民政部门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四)注重成果转化,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审计人员在积极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也要做好服务工作,举一反三,配合被审计单位将审计成果予以最大化。2012年我们在社保专项资金审计中,揭露被审计单位存在一些问题的同时,深刻研究和探讨问题的产生原因,注重成果转化,从政策、体制机制上提出改进建议,做好审计监督的同时也做好政府的参谋,得到了市政府及被审计单位的一致好评。如在五大社保基金审计中,我们及时以专报形式向市政府提出审计意见,得到了市政府领导多次批示。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市区企业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基金合关统筹的通知,财政、地税、人劳三部门完善了“五费合征”做法,进一步加大社保基金的征缴、管理等。我市五保三无对象集中供养专项调查项目,审计人员不仅移送了两个挪用民政专项资金的案件,七县市领导多次在报告、信息上做出重要批示,促进了民政部门连续出台9项管理制度,完善供养人员动态管理和敬老院财务管理。

对社保资金审计监督方法的思考 篇6

一、现有社保审计监督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 信息环境增大社保审计风险

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社保审计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审计技术由传统方法转变为联网审计, 这些改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风险。

首先, 数据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联网审计方法中, 各种电子设备记载的数据信息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 外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企业社保的原始资料时处于被动地位。一方面, 如果企业有意延时提交审计资料的时间, 很容易影响社保审计的及时性;另一方面, 相对于纸质载体的会计资料来说, 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不留痕迹地篡改电子资料, 这就会影响社保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 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影响了审计效果。计算机手段被运用于社保审计之中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在很多方面都不完善, 这必然影响社保审计的效果。硬件设备的差异极易造成数据传输不畅和延时, 针对审计需求设计的专业化软件尚未出现等因素都增加了审计风险。

(二) 现有审计方法无法满足社保审计发展需求

现在所运行的各类审计方法的作用仅仅是检查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远远没有发挥其绩效审计的功能。我国的国情和社保制度的历史沿革决定了现今的社保基金仍然存在着大量问题, 例如社保资金的征收情况不理想、社保制度的覆盖面不能满足人们群众的需求、社保资金征收和发放标准缺乏公平性、社保资金的运营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 社保审计的各类方法应该担负起解决这些制度缺陷的问题。

就拿骇人听闻的上海社保基金案来说, 在钱权交易的黑幕下:福禧投资先后以受托运营的名义从上海社保基金处违法拆借了34.5亿元人民币并用来收购沪杭高速公路资产;上海众多具有相关背景的房地产机会也借助社保资金扩大实力, 例如创智天地就曾借助暗箱操作从上海社保基金处轻易贷得高达15亿元的资金。以上种种都说明政府机构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身份降低了审计的独立性, 并且使得很多审计方法失效, 社保审计不应仅仅只停留在核实资料的阶段, 而应该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外部检查机制来监测社保资金的来龙去脉从而规避风险。

(三) 审计人员的素质阻碍了审计方法的发展步伐

计算机运用于社保审计和社保资金运作的复杂化, 对审计人员的质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计算机的运用来说, OA等系统的运用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但如何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排查他人的违规操作则给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审计人员只有深入掌握各类审计软件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才能发挥计算机审计的效用, 否则会适得其反。

从社保资金的运作来说,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深化, 社保资金所运用的投资工具越来越多。自从2001年12月13日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来, 社保基金入市这个话题就倍受热议。现任证监会主席2011年12月份就曾表示组织闲散的4万亿资金入市将对全体居民都大有好处;随后, 广东省政府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1000亿社保基金标志着全国地方性社保基金入市的大幕正式拉开。社保基金入市有利于通过扩大其投资渠道来弥补正在不断扩大的资金缺口, 所以社保资金入市的步伐正在缓慢而有序的推进, 社保审计工作也需早作准备才能确保资金安全。金融市场多元化的投资工具和高要求的专业化知识着实提高了审计难度, 只有审计人员深入了解资本市场的各类投资工具才能保证社保审计的高质量运行。

以上两点对社保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从目前形式来看, 不少基层审计人员仍然习惯于传统审计方法, 无法满足社会实情的需要, 严重制约了社保审计方法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解决社保审计监督问题的对策

(一) 树立民本思想, 植入绩效审计理念

社保资金作为全国人民的养命钱, 其再分配职能的根本目的在于以民为本。达州市通川区城镇低保中心和有关部门一起根据2010年社保资金的《审计报告》所制定的“阳光低保”就是一个以民为本的范例。在“阳光低保”所制定的政策中, 信息的透明度和低保分配的公平性成为首要考量因素:通川区在实施“阳光低保”的过程中, 通过建立社区听证会平台和对听证结果进行“三榜公示”的办法提高了政府信息透明度;在确定低保人员的时候采用了“全民公示”、“人员分类”和“每年排查”的方式将低保指标分配给确实需要的人, 使得不同收入人员享受不同低保待遇, 保证了再分配的公平性。“阳光低保”的做法有利于维护困难群众的利益, 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

从上面的例子, 我们可以看出, 审计人员应将审计目标定位为全心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一切审计方法都应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维护群众利益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保证人民的钱能够有效率的运作, 因此要从单纯的合法合规审计上升到绩效审计:要通过审计检查社保制度是否存在漏洞、探究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效率能否提高、社保所带有的再分配职能是否公平合理等, 并据此向有关部门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完善社保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 创新社保审计方法, 拓展社保审计内容

首先, 在现行社保审计机制下, 要通过积极探索新的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审计方法来提高审计效率。审计环境的复杂化, 决定了传统审计要结合计算机审计、管理机构审计要结合延伸审计、报表审计要结合专项审计等出现在社保审计中的新变化, 这样才能够在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有效且合法的基础上, 通过合力运作、重点审计来突破传统社保审计的瓶颈, 保证社保资金朝有效运作的方向发展。然后, 要注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审计调查研究。这有利于全面地观察审计对象, 从而得出更为客观的审计结果。最后, 要根据环境变化实时调整审计手段。这一点可以通过审计部门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平台互通实现, 保证企业信息和审计资料获取通道的畅通有利于根据获得的实时信息来及时调整审计手段。

(三) 全面提升社保审计人员素质

任何好的审计机制和审计方法的实施效果是否到位, 最后都决定于审计人员的操作落实。因此在社保审计过程中, 人的素质是关键因素, 要注重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这些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实现, 例如组织审计人员的系列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最新审计方法的学习、国内外成功审计经验的介绍、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用和讲授专业的金融知识;此外根据需要设置相关级别的社保审计人员职称或专业考试, 一方面可以强化审计人员对相关审计法规的掌握情况, 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审计人员钻研业务知识的积极性, 从而主观且客观地促进审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 有效利用审计成果改进审计工作

审计报告是社保审计的最终阶段, 也可以说是下一次审计过程的起始阶段,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份好的审计报告应该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和重要问题进行翔实而深刻的分析, 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这对决策层正确制定和修改有关制度政策和法律法规起到了极其关键的辅助性作用。管理层也应该积极参阅社保审计报告, 不应让各种政策建议永远停留在纸质阶段, 否则社保基金的制度缺陷将难以修补。一份有价值的社保基金审计成果配合有效的利用和实施将会推动社保基金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杨锋辉, 徐鹤田.关于构建大社保审计格局的几点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 2011 (09) .

[2]杨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我国的社保审计[J].财经界, 2011 (12) .

[3]张军.坚持绩效审计, 推进社保审计转型[J].宁夏审计, 2010 (02) .

[4]吴运清.计算机审计环境下加快和深化社保审计转型的分析及建议[J].审计月刊, 2009 (04) .

[5]黄利明.社保审计应全面贯彻效益审计理念[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8 (06) .

关于社保资金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 篇7

关键词:社会保障,投资,效率

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居民上交的社保费用、企业上缴和国家财政拨款、特定的税收等,由于当前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与运用的成本比较高、使用效率比较低,笔者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社保资金筹集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筹集渠道单一,催缴力度较低

改革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与就业相关联,1997年,以《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为里程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始,并于1999年作出了保费由地税征收的决定,逐步得到了规范,但是,由于占人口75%的农民和非公有制组织成员尚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不利于广泛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税务部门的征收依据和标准有赖于其他部门的配合,且由于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其基本制度、资金管理、权利与义务等都没有按照法律形式予以明确,缺少强有力的约束,再加上企业效益波动和认识问题,足额、及时收缴困难重重,拖欠现象严重。在那些仍然由劳动部门负责征收的地方,征收力度更加削弱。

(二)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功能比较弱

1.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混乱

目前,社保资金管理政出多门,难于协调,如人事部门负责城镇事业单位的养老管理,劳动部门负责城镇企业的养老和失业管理,民政部门则负责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婆婆太多,自然影响了资金的利用与协调,其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等必然难以统一和保证,增加管理成本,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上海社保大案就是因为相互缺少制约机制,造成资金被非法挪用和占用,严重打击了社会保障的形象和公民信心与认同感,必然加剧了资金收缴难度。

2. 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低下

目前,社保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其增值保值功能低下,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例,它是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直接运作的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其他投资需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并委托全国社保基金托管人托管。

由于上述条条框框的存在,以及目前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社保资金的增值保值功能非常低下,甚至很难完成保值增值功能。

(三)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率相对低下

由于各地的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与使用存在差异,难于在全国范围内随着人员流动进行调拨,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和有关保障费用的收缴,同时也就不能对流动人员形成有效保障。何况投保人在获取社会保障资金的过程中,存在操作上的很多难题。

二、关于社保资金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

社会保障是对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其资金筹集、使用都涉及到社会公平、成本控制等问题,其保值增值涉及到能否让公民发家致富,满足和谐社会保险收益性的要求,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其资金的财务管理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拓宽筹集渠道,增强催缴力度

社会保障应该针对全民,因此,应该扩大收缴的范围,针对整个社会开征社会保障税,而不仅是针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等,也应该包含农民,应该像身份证一样,每人建立一个终身使用的社会保障账号,该账号下设几个子账号,用于对应不同的保障内容和缴费情况,也有利于税务机关的核实与稽查,在全民纳税的情况下,资金的筹集自然比较广泛,由税务机关按照税法的要求来征收,其收缴力度也相应得到了加强。

对于有相应的义务和权利对应关系的账户,其收支一目了然,有利于公民加强社会保障意识,对于义务和权利对应关系不明显甚至是根本不对应的子账户,有利于稽查富有阶层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保证国家统筹运用,救助社会困难阶层。

(二)增强投资与回报功能,实现保值与增值

1. 集中管理与协调

有关社会保障资金的统筹运用,应该由各个相关的部门制定有关的征收标准或者征收基数,由税务机关统一征收,再由金库转入到专门的社保资金账户,进行集中管理,加强协调与监督,防止非法占用与挪用。

2. 加强其投资功能

投资范围应适当放开,可以考虑直接办理有关的福利企业直接让残疾人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利益,也可以考虑直接投资于那些风险比较小的行业,如国有垄断行业、国家大型投资项目如京九铁路等比较稳妥并且收益比较高的行业,也可以考虑对抗通胀行业加大投资,抵御社保资金的价值缩水,对于银行存款的比例可以适当降低,而对于国债则没有必要限制那么高的比例,应允许进行投资优化组合并加大投资。

(三)提高社保资金的社会使用效率

实现社保资金的全国化管理,实现社保资金国内无差异转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现实,是人人享受社会保障、人人认同社会保障、人人愿意加入社会保障的一个基础。

在保证社会保险的前提下,应该加大社会福利型投入,使这个社会都能体验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利益,认识到纳税与享受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社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苏小和.中国养老体系是一个有预谋的骗局.

社保资金 篇8

一、社保资金财务专项专户管理

我国对社保资金财务专项专户管理的政策规划提出时期较早, 这足以说明对社保资金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2012年我国对社保资金管理方面进行了明确与细致的规定, 其中特别提到了其专户管理, 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社保资金管理的规范化、资金运行的明细化, 有利于社保资金财务的内部监管职能发挥。同时通过对社保资金财务专项专户管理规定的提出, 进一步让之前隐蔽难以发现的管理问题暴露出来, 进而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落实, 及时避免了社保资金运作出现混乱或记账与实际不符的严重问题。

对社保资金财务专项专户管理的明确规定, 就是从侧面强调财务部门首先需要对社保资金管理落实引起重视, 进而进一步做好其资金运作记账、资金管理运作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还需要定期向有关上级审查部门提交社保资金收支有关数据报表, 在日常的财务部门社保资金管理中建立有关规章制度, 从资金运作的各个方面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不仅如此, 财务部门还应该严格执行国家对社保资金内部监管及保值的各项规定与要求, 不得擅自进行利息分配, 并及时建立健全社保专户的长效管理机制。

在财务部门对社保资金的内部监管工作开展中, 社保资金对账是其运行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对于这个方面, 我国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中存在对其对账的有关规定, 进一步对社保资金对账工作的落实进行了强化。一方面需要加强与银行建立对账联系, 财务部门需在规定的日期前将上月的社保资金相关账目与银行进行账单核查;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财务部门对账单有关制度, 财务部门不仅需要及时将相应的材料提交至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审核与社保资金业务的办理, 同时还要按月做好记账核对的有关工作;最后, 财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就社保资金问题组织召开联系会议, 及时总结社保资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社保资金内部监管存在的问题

1. 社保资金管理机构松散, 资金不集中

从当前来看, 我国社保资金管理的状态是一部分城市是统一统筹管理, 而另一部分城市其社保资金管理既存在省部的管理统筹, 又存在市级或县级的统筹管理, 其管理较为混乱, 在实际的社保资金管理中, 往往存在多部门的参与管理, 像除了财务部门的参与, 还可能存在劳动部门、合同部门等部门, 这样对于社保资金的统一管理是十分不利的, 容易让社保资金管理出现问题。一方面设置多部门进行社保资金管理, 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同时使得社保资金管理容易出现各种矛盾,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保资金运作的高效率, 还增加了社保资金的运作风险。

2. 社保资金纳入预算不完善, 资金管理不透明

从目前我国对社保资金管理的有关制度来看, 我国社保资金纳入其有关预算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可以说, 我国在这个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 而能够将其纳入国家预算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而大多数还依旧以国家拨款为主, 像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等。2012年我国开始采取其相应的措施对其社保资金预算进行完善与优化以及结构的调整, 但由于存在较多的内部与社会因素的干扰, 专项转移支付仍旧占到了很大的比例, 而一般性支付的比例还很小, 这样对于社保资金的监管是十分不利的。由此看来, 社保自己纳入国家预算还不尽完善。

当前财务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健全, 其资金管理的透明度还不够, 从全国范围来看其社保资金的运作规模、个人参与社保的负荷系数等方面, 找不到明确的规定与具体的文件数据说明。这样社保资金管理起来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甚或在社保资金内部监管过程中出现资金随意挪用、资金管理浪费及资金管理漏洞等问题。这与大多数参保人员预期的公开化与透明化还相差一定的距离, 而社保资金管理不完善不透明的一些问题, 还需要在其社保服务发展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健全。

三、加强财务部门对社保资金内部监管的措施

1. 加强财务部门专项专户管理

财政部门是负责制定社保资金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部门, 组织实施对社保资金的财政和管理。财政部门应该加强社保资金纳入财政专户并且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监督管理, 建立完善内部财务制度, 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的行为, 通过制定财务制度, 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加强社保资金的预决算等进行财政内部监管控制。严格收支两条线相关管理, 用以确保社保资金专款专用, 优化调整财政方面的支出结构, 进一步加大对社保资金相关经费投入和保障, 在保障社保资金安全有效流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目标。加大对贪污、截留和挪用社保资金的惩处力度, 以确保社保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相关业务的培训学习力度, 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素养水平, 增强相关人员的法制意识。同时, 应该不断完善社保资金相关的规章制度, 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预警控制风险工作, 结合社会和部门的监督, 切实做好社保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社保资金财会相关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从源头上加强对社保资金的内部监管, 防止腐败等现象的发生。

2. 完善社保资金统一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

社保资金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就要建立单独的社保预算。加快将复式预算改为政府公共预算的脚步并且不断完善, 进行重新划分收支。将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收支全都纳入社会保障相关预算进行统一的统筹核算。将那些尚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和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统一社保收支, 实现社保资金的统一管理。此外, 要实现这一要求还应当保证社保预算和其他预算之间的相互独立, 不进行过多的交叉干预, 在使用社保资金弥补公共预算赤字或者其他挪用时, 应当加强对其过程的重点监督。

四、结束语

从财务部门对社保资金的内部监管来看, 财务部门需针对社保资金的落实建立健全其长效的管理机制, 对其资金管理进行定期维护与核查, 并且从社保资金国家政策规定的方面对其高度重视, 建立财务部门社保资金有效的内部监管制度与职能, 只有这样, 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保资金的安全运行, 并使其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军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制的反思与重塑[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1 (15) :129.

社保资金 篇9

一、加强社保资金财务电算化工作

社保资金财务电算化是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外在体现, 有效运用社保资金财务电算化平台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保资金各相关部门以及各业务子系统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的有效保证,这一平台对参保人员总数及变动、社保缴费率、扣缴标准以及享受待遇等情况能够及时做出反映, 这就提高了企业社保资金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要对电算化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以增强电算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企业社保费的财务预算管理

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在通过进行科学市场预测的基础上, 经由货币数量形式来对企业未来开展的企业内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规划、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工作。尽管预算本身隶属于计划范畴, 但需要注意的是,预算管理不完全等同于计划管理;预算管理是把企业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的管理活动,而不仅仅是是财务部门或某个特定职能部门才能开展的管理工作。科学的预算管理对企业的意义重大,一是有助于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二是有助于企业形成绩效考核的依据,三是能帮组企业实现风险规避。对于企业社保资金的财务预算来说,企业社保资金的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按照全面、准确、及时的原则进行预算编制, 编制单位为企业总部以及下属分公司或子公司。具体而言,由企业总部财务部门或企业社保经办部门负责资金数据汇总, 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社保费 (含单位负担和个人负担两部分,二是社保经办机构的管理费用。在具体操作中可依照如下步骤:第一步,子公司应首先把各项社保费的支出纳入年度财务预算, 以此预先安排社保资金,并在每月根据社保费用征缴计划来预先统计数据。第二步,当业社保费用的财务预算确定之后, 把预算逐一分解到相应部门去执行, 财务部门同时要对此开展日常核算、通过定期分析及监督执行等跟进工作来检查相关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第三步,企业在开展社保费用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 要体现柔性管理的原则。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可以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 具体说来,就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采用弹性预算考核, 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下一周期的目标作滚动预算。对于一些不会对企业全面预算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标,可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弹性预算考核机制,对这些指标进行动态调整, 这样就能够鼓励预算执行单位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这同时需要企业内部事先设置好内部授权批准制度。

三、社保费用征缴

企业在社保费用征缴方面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基础业务部门按月编制缴费人员数量增减变化表, 在此前提下与财务部门共同制订并下达征缴计划。二是由基础业务部门全面、及时、准确地申报缴费的相关基础资料, 在此基础上,再与财务部门共同核定社保资金的当期缴费基数和应缴金额。三是各核算单位根据社保费用征缴计划,每月按时、足额缴纳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保费至企业总部的社保基金专用账户中, 经主管领导审查批示后,再把上缴的社保基金划拨至地方社保经办机构的基金专用账户之中。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社保资金征缴工作落到实处, 企业应在每年初由总负责人与下属各核算单位负责人共同签订《社会保险费征缴责任书》, 实行“每月通报欠缴, 年终实行考核,以此进行经济奖罚”的制度, 并以此作为考核干部年终业绩的指标,目的在于将各项社保费的征缴责任逐级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企业下属的子公司和分公司也应层层落实这一目标, 并由此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上下一体的社保资金征缴管理和监督机制。对企业内部的一些当月没能及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单位应迅速下达催缴通知书并给予相应处罚,同时要加收社保资金滞纳金,以便保证各项社保资金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针对一些大型企业而言,由于管理层次多, 下属各核算单位的工资发放时间不一致,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由企业财务部门向下属企业社保费专户中预拨一个月的上缴周转金, 这样就能确保整个企业能够及时、统一归缴社保资金至地方社保机构社保帐户之中。

四、社保资金拨付

企业在社保资金拨付方面, 除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通过社会化形式来发放以外,企业在社保资金拨付方面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以及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核定。二是及时、足额吧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拨付给相应的下属公司或职工。

五、加强社保资金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

企业应当不断加强社保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具体来说,企业社保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办法、内部控制制度、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和处理程序制度、财产清查和稽核制度以及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财务管理办法包括社保基金财务管理目标和层次以及企业或单位单位负责人对财会部门的领导职责、内部主要财务关系、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财会部门以及机构负责人、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等;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企业组织分工, 出纳岗位职责以及限制条件等;岗位责任制度包括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置、标准与职责、岗位考核办法和岗位轮换办法等;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管理权限、缴交资金考核办法、资金定期报告内容、大额社保资金在银行账户间的划转和审批程序以及银行社保资金账户开立、撤销和对账制度等;稽核制度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稽核工作的职责、稽核工作的具体分工及其操作方法、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等;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包括原始纪录填制人的责任、原始记录的审核、原始纪录的签署和传递、原始纪录的汇集要求等;财产清查制度包括财产清查的期限与方法、对财产管理人员的奖惩细则、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等;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主要包括单位会计指标体系、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与使用规定、会计凭证的标准格式、会计账簿的设置、编制会计报表的种类、程序和审核要求、会计核算方法等;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包括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组织结构、审批权限和程序等;财务会计分析制度包括财务会计分析的基本要求、财务会计分析的组织程序, 以及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具体编制要求等。

总之, 作为社会保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社保财务管理必须在明确其财务管理目标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设定其业务流程, 以此加强社保费用的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 从而进一步规范企业社保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摘要:分别从加强社保资金财务电算化工作、企业社保费的财务预算管理、社保费用征缴、保资金拨付和加强社保财务会计制度建设这五个方面, 探讨了企业社保资金财务管理的运作框架。

关键词:企业社保资金,财务管理,运作框架

参考文献

[1]张广科.会保障基金——运行与监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社保资金 篇10

一、规范管理社保资金的主要做法

(一) 围绕一个目标

坚持社会保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 努力提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社保资金项目多, 覆盖人群广, 社会关注度极高, 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县上将社保资金全部纳入专户管理, 封闭运行, 定期对账, 专款专用, 涉及社保资金的部门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严格财政预算约束, 资金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单位全面推行会计电算化, 所有生活类补助资金全部由县财政直接支付到补贴对象的“一卡通”个人账户中, 所有项目资金全部按项目资金和基建财务管理办法执行。同时将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等延伸到社保领域, 切实加强资金规范化管理。

(二) 健全两个机制

一是健全制度保障机制。近年来, 先后出台了社保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绩效评价、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办法、社保专项资金对账及预决算管理制度、县级公立医院和敬老院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或办法。通过制度建设, 定规矩, 讲规矩, 有效保证社保资金管理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是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凡是用于社保支出, 必须优先保证;凡是社保资金, 一律不得转移用途, 必须专款专用。2014年, 县社保资金规模达到3.9亿元, 占财政支出的24%。每年年初县财政预算安排时, 足额将各项社保资金及政策调整等事项全部安排到位;对执行中的缺口部分, 县上优先予以调整追加。2014年安排县级配套资金1.1亿元, 占任务数的100%。加大社保基金征收力度, 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5%,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收面达到100%, 生育、工伤、失业等社保基金全部征收到位。通过清理沉淀、整合专项、压缩一般、保证重点等多项措施, 优先保障社保资金支出。

(三) 规范四项管理

一是规范资金分配管理。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分离、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社保资金分配由县财政会同项目主管部门提出资金分配方案, 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 由财政局与主管部门联合发文下达到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在7个工作日内提出到村、到户的资金分配方案及发放花名册, 经部门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后, 报相关部门复核;复核无误后, 在3个工作日内将到村到人的数据, 报财政部门复核并发放, 做到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的有机结合, 共同监管。

二是规范资金支付管理。针对镇级社保资金发放管理不规范、不完善的实际情况, 从2009年起, 推行了惠民资金财政直接支付改革, 通过“惠民补贴管理信息系统”和“县级预算执行系统”, 由县财政直接将用于个人或家庭的补助资金打到享受对象的“一卡通”个人账户中。2014年, 按照省市安排, 开展深化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兑付方式试点改革, 运用“陕西省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兑付系统”, 将所有19项社保类补助资金“一个漏斗向下”统一发放, 一个大平台上管理, 实现城乡全覆盖, 达到了“规范、安全、方便”的目的。对于镇级财政发放的春荒冬令等“救灾救济资金”, 经过层层审核把关、张榜公示等程序后, 由镇财政通过“一卡通”直接支付到享受对象的个人账户中, 不得以现金形式发放。同时, 分别建立健全社保专项资金管理台账, 完整记录每笔资金使用时间、金额、依据以及审批人、经办人等;保管资金分配方案、会议纪录、发放登记表等相关资料, 存档备查。对基建及其它社保类资金, 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三是规范会计核算管理。镇财政各类社保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和核算, 专户资金实行封闭运行, 只能转账, 原则上不得提取现金, 并按项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县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 镇财政所专户会计以县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及下达资金文件为原始凭证, 作为记账凭证依据;对实拨到镇财政的救灾救济资金, 以下达资金文件、拨款单、发放明细表等为原始凭证, 作为记账凭证依据。社保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 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将上季度社保专项资金支出凭证等相关资料报县财政局和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后, 方可报账列支。超过2年未使用的结余资金, 县财政局与相关部门清理认定后, 全部统筹用于全县社会保障事业。

四是规范预决算管理。社保类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每年报县人大审查批准后, 下达执行。从2010年起, 社保资金预算执行实行月报制度。2014年, 各镇财政的社保资金实行年终决算制度, 进一步明确编报主体、确定编制范围、规范报表编制口径, 同时要求对社保资金的收支情况要进行执行分析,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使用意见和建议。2015年1月, 出台了社保资金对账管理制度, 县财政局社保科与各镇财政所按季度进行对账, 对账工作严格遵循规范有序、及时准确、全面完整、责任明晰的原则。对账内容主要包括由县财政局社保科拨付到各镇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和县财政直接支付到农户“一卡通”个人账户中的各类社会保障资金, 要求县财政局社保科每季度将《社保资金对账单》通过电子政务发送给各镇财政所, 各镇财政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账工作。对账结束后, 对账单经镇财政所长审核签注意见并加盖镇财政所印章后, 报县财政局社保科备案。

(四) 突出六个重点

一是抓部门联动。社保资金涉及的部门多, 影响大, 在工作上, 始终坚持做到分工不分家, 补位不越位, 部门联动, 齐抓共管。县财政负责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 具体负责资金管理、拨付及绩效考评工作, 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等, 并对各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考核和监督检查。

二是抓绩效评价。对社保专项资金实行百分制绩效考核, 具体内容分为社保项目管理、政策落实情况和专项资金管理两项, 各占50分, 都实行扣分制, 不加分。考核结果作为次年社保专项资金分配和年终结余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的参考依据, 并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和处理意见。

三是抓重点单位财务管理。为加强县级两家公立医院和县敬老院等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2015年1月出台了敬老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办法及敬老院食堂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核算办法等。从2011年开始, 建立了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及会计委派制度, 由县政府向公立医院委派财务总监。县财政局向县合疗办委派主管会计。同时还重点对涉及社保项目各单位的财务审批、财务监督、民主理财等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

四是抓监督检查。从2013年起, 每年县财政及主管部门都要组成工作组, 按照财政监督检查的方式, 对社保资金开展一次专项检查, 做到有检查底稿、有检查纪录、有财政监督检查报告, 并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处理和限期整改意见。同时加大追责力度, 对不依法依纪履行职责的, 特别是优亲厚友、挤占挪用等行为, 实行“零容忍”, 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通过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和规范化的管理, 确保了社保资金安全运行。

五是抓政策宣传。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群众宣传各项社保政策, 在不计名抽查中, 群众对当前社保政策知晓率达到98%, 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户晓。将2012年以来的中省市出台的民生政策整理成册印发到各村、组, 在财政局网站开设社保政策解读专栏, 在县上开展的送政策下乡活动时, 安排财政工作人员在全县各镇、村公开巡回宣讲当前各项社保政策, 将社保政策列为五五普法、六五普法考核内容, 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滚动播出社保政策, 各镇、相关部门每年借“科技之春”宣传月和“电影下乡”巡回放影活动, 宣传社保政策, 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六是抓好信息反馈。为了向广大群众及时告知惠民资金发放情况, 2010年建立了“惠民资金短信平台”, 各类社保资金发放后, 利用财政惠民资金短信平台, 及时告知群众查询领取。每年共有33项惠农 (发) 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 涉及补贴资金2亿元以上, 惠及补贴对象共6.7万人次。建立了惠民资金查询平台, 在全县21个镇政务中心安装查询机, 补贴对象凭二代身份证扫描识别, 可以方便查询。建立了镇巴惠民系统QQ群, 及时沟通和解决惠民补贴管理中的疑难问题。

二、社保资金规范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 助推各项社会保障工作

公开透明的财权管理, 推动了主管部门事权管理的规范公正。“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管理理念和方式, 要求惠民补贴项目主管部门在政策落实、享受对象确定、信息公开等事权管理方面, 做得更细更实, 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更加符合群众的意愿。这种从群众中来, 经过层层审核把关后, 再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新常态, 倒逼并助推事权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工作, 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的社会维稳问题减少, 进一步提升了部门的公信力。

(二) 提升了理财水平

将社保资金管理工作细化为一个个严格的指标考核, 纳入对各镇及相关部门年度考核目标, 所有项目分值只减不加, 用事实说话, 让成绩说话。公正资金分配, 通过实实在在的考核成绩来分配资金, 奖优罚劣, 解决了资金随意分配, 随意使用, 挤占挪用等行为, 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资金分配使用导向和激励机制, 调动了资金使用单位工作的积极性。规范报账流程, 所有社保专项资金使用采取“三审制”, 即项目单位初审、主管部门审批、财政部门复核。规范了社保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转变了理财观念, 提升了理财水平。

(三)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五保供养、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足额发放,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全县实现了城乡居民和干部职工医保全覆盖, 基本上做到小病不出镇, 大病不出县, 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得到改善。通过支持就业再就业培训、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等, 已经让千余名农民当上了小老板。

镇巴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提标扩面刚性需求大, 特别是绩效评价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上要大胆创新, 勇于探索, 力争使社保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摘要:社会保障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镇巴县在社保资金使用方面, 围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 健全两个机制, 规范四项管理, 突出六个重点, 社保资金运行规范, 公开透明, 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的社会维稳问题减少, 进一步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其做法具有较强的借鉴性。

上一篇:印度建筑下一篇:生态城市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