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见

2024-08-2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见(精选十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见 篇1

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声情并茂,激趣引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巧妙恰当地呈现,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使乐学落到实处。教师必须依据语言艺术想象性的特点进行以声传情的描述,渲染情感气氛。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声形手段,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验情感,对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二、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我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将孩子们的视线引向广阔的自然界,了解自然,无形中激发起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情感打下了基础。重点指导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各种动物的不同本领,营造出一派浓浓的生生互动的学习气氛,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朗读充满了激情。

三、培养阅读的概括力和思维品质

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目的,比这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阅读能力的核心更是思维,阅读过程的主要心理活动是思维,因此,培养阅读能力首先应培养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最基本特征是概括,即概括是智力与能力的首要特点,所以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概括能力。“概括是极重要的思维能力。概括水平制约着对概念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对问题的解决等”。思维品质属于意识范畴。它既不能手把手地传递,又不能脑对脑地传输。学生要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概括能力,只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来实现。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关注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思维能力的培养入手,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突破口,因为思维品质的好坏标志着智力层次的高低。

四、诱导阅读的渴望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投其所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策略,充分挑逗他们读的意识,诱发阅读的欲望。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到多倾听孩子读书,多表扬喜爱看书的孩子,多向孩子朗读、推荐好书。讲故事活动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方式。我每两周安排一次班队课举行“故事会”,每位学生准备1—2个故事,轮流讲,人人必讲。学生要准备故事,必须搜集素材,有的从别人那里“取经”,但大多要看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方面的书,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头脑,在学生书包中常可见到《白雪公主》《格林童话》等书籍。还有一个方法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但不要把故事讲完,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

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教师应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他们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直至理解全篇内容。

六、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感的是教师无休止地讲教授、讲授再讲授。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作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增强,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教师一定要认清阅读能力的结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及运用能力,明确阅读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概括力和思维品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其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浅见 篇2

王晓燕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识字过程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要搞好识字教学,就要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知道了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了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了。

我从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多年,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一直以来是我探索的目标。在多年来的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形近字的区分,同音字的组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还有汉字的书写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平时学生容易出错的。我县是一个以汉、哈、维、蒙、回等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学生比起汉族学生学汉字更是吃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教好汉字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以下是近年来本人进行识字教学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一、激发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总是一味的不停地给学生灌输某些汉字的音节,笔顺,组词,那么一节课过去了学生也不会记住几个字。如果教师把汉字和动画片中的某个名词,某个角色说的话结合起来,那么学生的兴趣就很高了,他们就会很牢固地记住这几个汉字,比如说:“像”和“象”,如何让学生区分开。教师可以放幻灯出示一只大象的图画,学生知道这是象,如果大象身边站了一个人是什么字,学生会很清楚的知道是好像的像。这样就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激发了,学生就不会觉得学汉字很枯燥,认为学汉字还可以像看动画片一样有意思。

二、形式多样化

教师要掌握小学生心理。我们知道少年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要根据这一特征,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不能单一的照本宣科的讲字、写字,这样会让孩子们感觉学习汉字是一种机械运动,是一种动作的重复,兴趣火花也会随之熄灭。教师要变换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去追求知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生字特点,来策划游戏类型,如形近字,同音字可以运用钓鱼游戏来学习和区分,还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采用摘苹果的游戏来让学生认识新课汉字,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且会让认为课堂很有趣,从而非常乐意的在娱乐中快乐学习。

三、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让学学学会作“小老师”,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把一些简单的识字任务交给孩子们自己完成,教师可以加以纠正、补充,并且帮助学生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例如:“团”字,我们可以用猜谜的形式,“国”字“玉”出门,“人”字进了门;“坐”为两人坐在土堆上;“朋”字一猜两个月;“胖”字都在月半中„„还有很多很多,学生也能够用自己的小脑袋想出稀奇古怪的学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有兴趣,而且能够掌握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比起教师的讲授,他们自己的方法更会印象深刻,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四、小组合作

人类都有合作的需要。给小学生划分适合他们的小组成员,让他们在互相讨论中学得知识,学得生字的一些认识途径和方法,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幼稚但是有效的。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积极而投入,就好象谁先学会了没有学过的生字知识,就能先得到一块巧克力一样,他们总是很有热情,从而促进了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在互相交流中彼此进步,不仅有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而且培养了交际能力。

五、与生活相互联系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小学生可以通过看电视、课外书籍来学习许多书本上还没涉及到的知识,这对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教师应该多倡导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汉字。如在买东西时多注意商品的标签,在步行或者逛商店时多看看路边的广告牌或者店名,在家多看一些有益的少儿节目,这些都是小学生乐意去做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儿童在娱乐中学习生字,在娱乐中成长呢!

六、和其他学科相联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见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24-01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阅读早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阅读能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从小读起,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渐渐提高。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阅读最好的老师,是学生阅读的动力,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爱读、乐读。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问题来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吃墨水》一课前,通过提问学生:为什么用“吃”墨水而不用“喝”墨水或“蘸”墨水?有同学会“吃”墨水吗?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文中主人公吃墨水时的样子,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在作答。又如,在《蛇与庄稼》一课中,为什么放蛇去捉田鼠而不放猫?大水过后,田鼠和蛇为什么没有被淹死?《坐井观天》中的青蛙为什么会在井底?《昨天这是一座村庄》一课中提出作者为什么用昨天而不用过去?等,根据课文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类容,教师有针对性的选一些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好奇。如果学生对问题的答案充满向往,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阅读课文,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自然高涨。通过不断的阅读,学生也会渐渐的喜欢上阅读,阅读兴趣得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相应的调动,教学效率极高。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由于生活环境和先天因素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如今的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各有所异,有的喜欢朗读,有的喜欢默读,有的喜欢走着读,有的则喜欢坐着读,千奇百样。不论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阅读方式,教学中,我们教师都必须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读书,使其从书中汲取所需的营养。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指导精读。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2指导速读。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3指导写读书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让学生掌握好阅读方法,阅读效率才会更高。

三、积极开展朗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课前悉心准备,课堂上有效指导外,课余,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满足感,还可以促进朗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而更多学生则在榜样的影响下,自然而然激起朗读的欲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的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心强等特点,我们在搞好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朗读之类的比赛,让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多个同学组合朗读,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上台朗读表演的机会,在比赛中设立奖项,给朗读好的同学实质性的奖励和鼓励,让爱读的学生去带动不喜欢读的同学。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每个同学都去积极的准备,不断的练习,比赛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各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渐渐掌握朗读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提高。

四、联系生活,课外拓展

课堂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补充。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阅读的过程,也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融入到生活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教学中,教师要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课外拓展。如,在教学 《海底世界》 一课后,根据小学生的一些特点,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如 《格林童话》 、 《一千零一夜》等)之类的书籍给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乐趣,促进他们进一步的爱读、乐读。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报刊、杂志等书籍,让学生不断的积累知识,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写作等方方面面,以实现读以致用。

教有千法,教无定法,在阅读教学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只希望通过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能书声琅琅。

参考文献:

[1] 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之浅见 篇4

一、为个性化阅读营造一个平等对话的空间

在教学中,面对一篇作品,教师是阅读者,学生是阅读者,只是因为个人的生活体验、认识程度、知识积累等的不同,一部作品各人有了各人的理解。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激发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与创造性的理解,鼓励他们多元解读。我们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当成和学生一样的学习者,诚恳地与学生交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对话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发展自己的个性。如我在教《囚绿记》时,对课文进行分析,使学生不难体会到:“绿”对作家来说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因此作家对“绿”充满了喜爱之情。可在教学时,有一个学生却不认为作家喜爱绿,因为喜爱的东西并不是以“摧残”为代价的,而作家把绿囚进窗子,关住它,使它几乎失去了生命,这怎么是喜爱呢?分析学生的看法,虽然与我的分析迥然不同,但很有道理。对此,我赞赏地肯定了他的独到见解,并就势鼓励大家对该生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师生在平等、民主、融洽的氛围中交流讨论。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透彻理解,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积极性。舒婷说:“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了生命。”这句话从表面上看,强调的是个体的表达,反映在阅读教学中,强调的就是尊重生命独特的感悟,给每个生命发言的权利,只有在生命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才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二、为个性化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个体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在阅读中应改变过去那种以导为主,设计问题让学生顺着自己的设计思路去阅读作品的做法,虽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但学生只能按照某种思路去解读作品,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教师要真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必须大胆放心地放手让学生去阅读,让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读阅读内容。如在学习《项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续写结尾的练习,有的学生在续写玛蒂尔德听说项链是假的时,在短暂的震惊沉默后恢复了平静,很坦然地回到平静的生活中;有的学生在续写当玛蒂尔德听说项链是假的时,很平静地说了一番话:“哦,是假的,我用了十年的青春赎一挂假项链,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大了,但我的内心却有着从来未有过的充实和坦然。”看到这样的结尾,我才发现孩子的想象力是何等的丰富。又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要求学生为作品重写标题并陈述理由,于是学生从各个角度拟出了新题目,如“于勒的变化”、“可悲的于勒”、“家里人与于勒叔叔”,等等。从这一个个新拟的标题中不难看出,正因为同学们认真地品读了作品,才获得了新的视角,获得了新的解读角度。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往往给读者留下“空白”,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进行个性化解读训练。如古诗《游园不值》,前两句“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给读者留下了空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联想:“为什么主人门前长满了苍苔?”可能有哪几种原因?诗人为什么小扣柴扉?为什么“柴扉为何“久不开”?学生通过多角度联想,就能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三、在个性化阅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具有整体性特点,因为在阅读中学生是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来参与阅读活动的。语文是一门非常有开放性的课程,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必然反映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方面,因此,我们该鼓励学生对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并在相互碰撞和交流中加深理解和认识。如在教学《祝福》一课时,我问学生:祥林嫂是否具有反抗意识?大多数学生认为祥林嫂具有反抗意识,如她逃婚、撞桌角、质问鬼神等无不验证了这一点。但是有个学生认为祥林嫂的反抗只是一种本能的反抗或者说是深受封建迷信而作出的反抗,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幸的根源,所以这种反抗不算是真正的反抗。对该学生的见解我给予了肯定。在讲求个性化阅读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体验,他们才敢于同教师交流,敢于在群体中表现自我,使个性得到张扬。也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才有可能使他们在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俗话说:自己下水才真正明白水的深浅,自己喝汤才知道汤的咸淡。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吸引着很多教师在这一领域深入探究、大胆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把新理念深入贯穿到当前的语文课程中,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语文教学改革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摘要:个性化阅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 随着新课程实践研究的逐步深入, 在个性化阅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研究方面, 许多教师都进行了研究探索, 也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作者介绍了自己在个性化阅读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 以期与同行交流。

小学语文低段古诗教学浅见 篇5

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

常言道“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诵。”可见,自古诗对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就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谨,魅力无限。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小学生人生阅历浅,认知水平有限,刚刚接触古诗,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对一、二年级学生该如何进行古诗教学我觉得是注重诵读,淡化理解。

老师们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达到了一些共识,例如:借助注释理解诗文,读出古诗的韵味;通过了解作者体会古诗诗意,而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学习古诗文有一些方法是非常适合低龄学生的性格和知识面。

一、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大家都知道古诗产生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古诗中出现的生活片段很难让现在的孩子接触和体会。所以单靠教师的只字片语很难解释清楚,孩子们也无法体会出相关的诗意。这时就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视频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意,也帮助学生拓展了课外知识。

二、多读古诗,在读中悟情

读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朗读教学,可以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读正确,念准每个字音,把握好诗的正确节奏。二是强调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学生把古诗的思想感情读出来。由缓到急,由低到高,从“无情”到“有情”再到情感的喷发,把阅读推向高潮,从而领悟古诗。

三、利用音乐,唱出古诗音乐美

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感受意境美、音乐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 “ 境 ”,要求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四、多背多记,在识记中积累

在低段古诗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这是教学古诗必须完成的一环。背诵古诗,都是要求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益的。低段学生对古诗的日积月累,对以后中高段的古诗学习起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以后更深层次地学习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背也是需要方法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段的诗文教学,并不要求深刻理解诗文意思,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运用唱歌的形式记忆古诗,学生就有趣多了。

五、在画中巩固,升华诗歌理解

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对于古诗教学图画的运用课分为两种:(1)教学观赏画。指的是在课文插图中出现的,在课文讲解过程有中助于学生理解的;(2)学生创造画。指的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最后将自己的理解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既是对学生理解诗文的考验,也是对学生创新力的考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浅见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27-01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如此。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具体的阅读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的精炼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述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来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的理想效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阅读学习时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重要的是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教学《夏夜多美》一文时,笔者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了这样一种具体的学习情境:(师深情讲述)多彩的春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迷人的夏天,在一个美丽的夏夜,公园里静悄悄地……(多媒体播放夏夜动画,生观看。)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引入情境,激励学生的思维开发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的基础上,适当地运用一些具体的实物模型、挂图以及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深度和广度。

1.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指导者、督促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当中,引导、点拨、启发以及激励学生去阅读为主要任务,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中,笔者课前播放了一些赞美草原的歌曲和描绘草原景色的一些图片,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课件的插入很快地融入到情境教学中去,同时笔者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抓住景物描写,品词句,先读出对于文章的感受再读出作者写作的情感,进一步体会了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容景与情,情景交融,激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这样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既能体现出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也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益处。

2.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感恩和平实的情感。例如在学习《真正的施主》一文时,文章中对老太太的外貌描写的很仔细,“一身褴褛,单薄的身体”,笔者在出示相关的图片后,引发了很多学生对老人遭遇的同情,进而明白了作者对老人进行施舍的心理,然后让知道学生朗读课文,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记忆相关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再如教授《月光曲》一文时,笔者先播放一些相关的音乐,描绘贝多芬创作时的具体情景,让学生渐入情景,用心灵去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突出情感因素,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的让每个学生都能潜心读书,在读中思索,在读中获知,并能在读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融情于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的效率。

1.通过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来扩展本文的相关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己找出最能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的中心句;“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的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a.邱少云同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动也没有动”?b.他为什么要“一动也不动”呢、c.这表现出了他怎么的性格品质?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疑问,这比让学生查字典生搬词义理解深刻得多,让学生从“读”中获得新知;从“读”中获得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抓住时机,深化阅读。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相信学生,这样学生才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最优的教学效益。例如在学习《三借芭蕉扇》一课时,笔者先出示课题名,让学生说出他们从课题的感官上知道了什么,A学生说:“我知道课文是写事的文章。”笔者又追问道:“写的是什么事呢?”A学生答道“写的是借芭蕉扇的事。”笔者又接着问学生们;“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故事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们想知道是谁借芭蕉扇?”“为什么要借?”“是怎么借的呢?”“借的结果如何?”笔者按照学生们的这些疑问来进行列表,把问题详细地写到板书上,然后在一一的进行解答。

四、也要重视课外阅读的力量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课外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信息来源的渠道,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大语文的综合素养。

1.分学段向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比较有限,教师在推荐课外阅读书本时,一般以注音童书和绘本为主。例如《史记故事》《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小学高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根据课本内的阅读推荐相关的书籍,让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地的结合,共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2.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充足的阅读时间,保证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也要及时的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写下课外阅读内容的体会、报告等,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所以,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让学生汲取优秀阅读的营养,这其中的最佳的途径就是让他们多进行阅读学习。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真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入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阅读教学的三实:“真实、朴实、扎实”。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嘉.教学研究的三种主要范式探析[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03)。

[2]孙薇.灵活,创新,贴近生活——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点滴谈[J]. 文教资料. 2010(35)。

[3]范玉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28)。

[4]韦宏.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重庆社会科学. 2006(07)。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浅见 篇7

一、标点符号及词语间停顿的朗读训练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是朗读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又长于逗号、冒号。朗读时,除了在标点符号的地方作适当停顿外,句子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之间的语法关系以及自然段之间也应作必要的停顿。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培养语感,逐步学会一些断词、断句的技巧和方法。此外, 应引导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读法。如《识字3》侧重疑问语气的读法;《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侧重逗号、句号的读法。

二、语调、语速的朗读训练

学生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意思,还要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知道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提高朗读的表现力。一般来说,朗读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来把握,朗读描写自然界优美景色的句子,语气要舒缓、柔美;朗读表现心情愉快、情绪振奋的句子,音调要略高;朗读表示心情悲痛、情绪沮丧的句子,要低沉、缓慢;朗读描写突发情况、紧急遇险的句子,则要快速、急促。如朗读《狼和小羊》一课时,狼说话的语气凶狠、霸道,语调低沉,而小羊说话的语气就柔和得多。

三、情感体验的朗读训练

教学中,利用挂图、插图、多媒体课件或联系感性经验,映现课文的图景、情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读出感情。如教学生朗读《乌鸦喝水》一课时,引导学生联想日常生活实际进入“角色”:我们口渴的时候心情会怎样?看到有水的时候会怎样?喝不着水会怎样想?好不容易喝着了又会怎样?把描写乌鸦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人物形象,朗读出乌鸦迫切喝水的心情,喝不着水的焦急,想出办法后的喜悦,最后喝到水后的喜悦。朗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时, 结合多媒体中周总理的画像、播放的哀乐以及总理遗体送往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时长安街上挤满男女老少人群的画面,引导学生体验庄严、悲痛的气氛,并油然而生缅怀之情。

摘要: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一项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浅见 篇8

我国教育部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 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将极大地影响教育现状。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角度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把信息技术融入小学其他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 这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它的研究与实施将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的整合做初步探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特点,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的特点, 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于一身。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功能, 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更具吸引力。如何不失时机地把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及时诱导到阅读文字教材上?为了突破这一语文教学的“瓶颈”, 教师必须加强导向、调控作用, 结合画面形象适时地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研读原文, 高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如《草原的早晨》是一篇描绘草原美丽风光和牧民勤劳欢乐情景的优美散文, 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在教学这课一时, 我找了很多关于草原的图片, 有羊群、有牧马、有清流、有沃草……这些精美的图片都可以和书本上的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这就是教学成功的最好见证。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 突破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具有的化静为动的特点, 是其他任何教学设备都没有的。信息技术的介入, 改变了阅读教学中逐段讲解的“段段清”, 以及以“训练点” 为中心 , 忽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 可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 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如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时, 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 要有自知之明, 不可狂妄自大。为解决这一难点, 教师制作了教学课件:一是图文声像并用, 再现课文内容。二是将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做成动画,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三是将生字的学习设计成一个小游戏, 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借助课件自主学习通过网络获得个别化指导, 较快、较好地把握课文重点, 理解难点, 进而进行语言、思维训练。

三、利用信息技术储存信息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信息技术具备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 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 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并实现资源共享, 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利用资源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夕阳真美》是一篇描绘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美景的散文。在教学这一课时, 我利用计算机展示各种各样的晚霞, 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体会、领悟, 并有感情地朗读。在此基础上, 我让学生利用计算机上网寻找有关晚霞的知识, 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画一画晚霞。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无形中培养了探究精神。

四、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平时上课过程中,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 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 一段一段地出示文字, 在朗读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时, 相应地在课件中的这些重点地方, 改变字体颜色, 小朋友一看就知道这是要重读的地方。这对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在读这些重点词句时, 可以适当配上动画, 借助动画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读出文中要抒发的感情。在课件中读和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集中学生注意力, 不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且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五、转变理念, 总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实验的新体会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 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 构筑了新型教学系统,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同时我也得到了一些体会。

1.转 变 了 教 学 理 念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 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为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提供了可能。

2.改 变 了 学习 工 具

通过整合, 把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有机融为一体, 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 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 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 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铅笔、橡皮那样自然, 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3.建 立 了 新型 模 式

在实验中, 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 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 为学生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舞台。

4.培 养 了 创 新 精 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根据学生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提高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5.培 养 了 自 主 学习 能力和 合 作 精 神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很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与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语文信息资料的搜集、加工、处理, 或者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式阅读与写作。同时, 还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 培养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借助电子邮件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协作学习, 通过校园网或Internet实现一个班的学生与另一个班、另一个学校甚至另一个国家的学生交换意见、看法, 在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 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 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见 篇9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涵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语文教学不仅具有思想性、知识性的特点,还带有社会性、基础性、包罗万象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所有素质的形成都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的。小学语文大纲规定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三大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义务教育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通过每堂课的学习有所收获,不仅在字词句,而且对课本以外的知识都有所得。因此,语文教学对人的教化作用的特点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人格的教育与知识的传授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只是传授书中的内容和教会字词句的认读,那么他一定是一位不称职的教师。而真正的人师则主张知行合一,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受典范人格的熏陶。如引导学生感受选文中某些人物的伟大精神力量,认识人的价值,明确人生的意义,挖掘作品忠诚实施、自尊、独立、自由意识的榜样形象,并烙入学生的心灵。利用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简朴廉洁、刻苦顽强、勤奋好学等传统美德,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美德,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 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素质是诸多素质中首要的素质,它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导向和决定的作用,加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优良传统,教育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明辨是非、美丑,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教会学生如何处世、如何做人等。现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中有很多反映了亲情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除此之外,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课内或课外都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在各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使学生感到他们的老师既知识渊博,又品德高尚、值得尊重,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现在的小学生就是未来时代的主人,未来的社会不仅要求人们掌握了解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摄取并处理所获得的知识。而自学能力正是构成这种摄取、处理信息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因而,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语文自学能力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语文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小学生明白自学的重要性,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教给他们语文自学的方法,不断增强他们进行听说读写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养成自觉学习、自能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协作、交流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应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热爱学习,自觉学习,从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3. 树立优秀的校园文化精神,营造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校园文化精神的提炼是校园建设的一项软工程,也是一所学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软实力。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在提炼校园文化精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确定相应的校园文化精神;要组织文化底蕴深厚、文学功底扎实的教师全面考察学校的办学历程,摸清学校的办学精髓,提炼出适合学校发展的思路,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加以表述。让小学生在平时语文教学生活中,沉醉在高雅的校园文化中,尽情感受学习生活的无穷乐趣,这对于他们人文素养的培养将发挥关键作用。小学校园文化是学校语文教学的延伸,许多从事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同仁对此较为认可,它对小学生会产生持久的影响,让他们的幼小心灵接受浓厚人文素养的涤荡,培养健康高雅的人文品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的内容必须通过教学计划具体地分解在课堂教学中,并由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来完成。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从素质教育目标入手,才能更有效地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学科整体素质,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

总之,语文教育教学要全面笼罩在素质教育下,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的教育理念、方法、模式、技能和自身的素养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努力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上下工夫,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它们充分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以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努力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其美.试论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学周刊, 2011.8.

[2]冯文清.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法制与社会, 2010.10 (下) .

[3]王菊兰.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中国校外教育, 2010.8.

初中语文整体阅读方法浅见 篇10

初中生在阅读一般文章时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仍有许多学生看了文章却往往还是抓不住要点。其实, 分析文章如下围棋, 要有一个大局观。不少教师也认为, 中考试题中现代文阅读答题较大的失分就是因为学生缺乏对文章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的能力, 而不能正确把握文章内容。具体来讲就是答题不完备、不严密, 也就是对文章整体阅读的理解能力较差。

所谓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能力, 是指能不能概述出整篇文章的内容, 能不能分析文章内容的具体表述过程, 能不能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语句, 以及能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或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在初中四年的学习中, 听语文老师分析了数百篇课文, 自己也操练了不计其数的阅读理解题目, 为什么到了中考还会在阅读分析题上失误较多呢?个中原因很多, 但至少可以说明不少学生在这方面缺乏整体阅读的方法, 因为许多阅读分析题目的正确答案往往是对文章整体理解的结晶。当然, 也有某些原因是出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的身上, 我们上课时常常会把一篇完整的文章机械地分割成字、词、句、结构、主题、修辞、写作特色等等各个孤立的部分, 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讲解、分析、训练, 结果使得学生在阅读分析文章时也会把局部同整体分离开来, 不善于结合文章的主题去思考问题, 不会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去寻找分析问题的线索, 造成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表面的、片面的, 这当然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分析思辨能力。

依据

整体阅读分析是有一定依据的, 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看, 人的感知有三个特性, 其一就是“整体性”。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 人感知事物是对某事物有笼统、不精确的综合印象, 进而对组成该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 最后才构成新的综合, 此时, 对事物才会有清晰、精确的认识, 即所谓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一个过程。

其次, 整体阅读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受前苏联“文学分析法”的影响, 长期来我国的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条块分割”的现象。教课文, 总是逐段分析 (尽管成人在阅读时极少有这样做的) , 课堂上大多时间花在课文内容的分析上。所谓阅读分析大都采用启发式、问答法, 沿袭至今就是“满堂问”, 学生阅读和体会感悟的时间很少。这样进行阅读教学, 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必然很受影响。因此, 强调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改变阅读教学“重结果, 轻过程”、“重分析, 轻感悟”的现状, 从而引导阅读教学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再次, 系统论也认为, 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存在于整体中的部分, 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出它具有部分的意义, 一旦离开了整体, 部分就失去了它作为整体的部分的意义。文章是一个科学的系统, 环环相扣, 互为贯通, 才能臻于完美。

益处

强调整体阅读能力。首先, 是有助于领会文章内涵, 吸取其精髓。在归纳各个知识点的过程中, 回到整体综合、整体理解句段篇的关系, 从而揭示文章的中心, 实现对文章整体感知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然后是精读精练, 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 才能紧扣主题来思考问题, 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其次, 有助于找准文章的“文眼”或是切入点, 理清结构。切入点可以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巧妙地寻找突破点, 必然会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研读兴趣和学习效率。再次, 有助于突出重难点, 掌控教学内容。因为就单一的文章而言, 整体阅读不仅能指导弄清写作对象, 了解作者的基本倾向及表达的内容, 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 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从而使教师上课所问“有的放矢”。整体阅读也有利于改变阅读教学“重结果, 轻过程”、“重分析, 轻感悟”的现状, 从而引导阅读教学向良性方向发展。

方法

阅读一篇文章。首先, 改变阅读教学“重结果, 轻过程”、“重分析, 轻感悟”的现状, 从而引导阅读教学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可以速读全文, 捕捉关键词句, 把握材料的概要———文章的中心、思路和情感基调;然后, 依据整体的感知高屋建瓴分析文章的局部, 直至词语句子的意义、关系, 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再次, 把各个局部联系起来, 从而对文章的整体达到新的认识。这种“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 是比较符合阅读规律的。

传统的阅读模式是“字、词、句、篇”, 而整体阅读与之不同。特别要强调“整体”。看一篇文章, 不一定逐词逐句读, 而是快速浏览全文, 抓住几个关键语句加以概括, 在头脑中形成文章的大略———文章的话题、思路、全文的中心、感情基调等, 即文章的基本内容, 大体面貌。

这个整体面貌, 对于以文章整体意义的集中体现是文章的主题。有人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人, 结构好比人的骨骼, 材料好比人的血肉, 文字好比人的相貌, 而主旨就好比人的灵魂。要真正了解一个人, 就要了解他的灵魂, 要正确解读一篇文章, 就必须领会它的主旨。文章的主题, 有的在字里行间显得比较显性, 有的在字里行间显得比较隐性。如今的考试, 基本上选择的阅读材料往往属于后一种。基本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辨别筛选文章的重要信息, 初步了解文章隐含的主旨, 这是实现整体阅读目的的必要因素, 也是对文章准确进行解读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步骤。因此, 我们在具体进行解读要发挥它的作用。所以, 我们能够这样说, 整体阅读就是顾及全篇的阅读, 它是随着文章来确定词义, 随着文章来分析句子, 也是随着文章来理解问题, 因而它的解读具有准确性、深刻性和完整性。

综观全文, 了解其中隐含的主题, 是作者所知、所思、所见的反映, 即作者在说明问题, 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 通过全部文章内容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思、基本观点或感情倾向。“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它反映的是作者的思想观点, 情感态度, 体现的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并作为中心思想统率贯穿全篇, 具体到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中去, 这样以它为核心凝聚成文章的整体。抓住文章的主题, 也就找到了解决阅读中各种难题的一把钥匙。而抓住主题则必须注重整体阅读。抓住文章中心我们也可以从文章所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来判断。如写景散文, 一般特征, 应该是描绘景物的美丽, 赞美它的生机勃勃, 往往是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议论文的标题往往就是中心论点的暗示。

其次, 在结构线索上。文章的整体意义还体现为上下文的联系。很多阅读测试题都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 但真正做到“联系上下文”必须找到“上下文的联系”。上下文的联系有两种形式。一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 也就是所谓文章脉络上的联系。另一种是指文章前后互相照应衔接的语言形式, 也就是所谓语句上的联系。内容上和语句上的联系都是作品思路的轨迹, 它们都体现作者思维的一种秩序。理清了内容和语句上的联系, 就能与作者的思路息息相通, 真正进入文章里面去, 深入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所以, “联系上下文”, 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 是整体把握的必经之路。用自己的话来梳理, 突破难点的途径。在线索上, 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它的结构层次上, 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从理清它的结构层次入手是一个简便而快捷的途径。因此, 通过整体而理解局部, 又通过局部, 掌握全篇的内容。这样全文的思路基本上清晰可见。

再次, 准确把握全文以及各段的中心句、关键词, 也是提高整体阅读效果的重要抓手。尤其对于思路严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和说明文, 找到这些词句无疑就是找到了把握文章的关键所在。在词语上, 一篇文章中, 往往会有一些指示语。文章中许多语境特征, 上下文联系, 常常会在话语中得到反映, 反映这些语境特征的语言成分就是指示语。因此, 我们在具体进行解读要发挥它的作用。在句子上, 比如感叹句。文章中的感叹句, 往往就是作者宣泄情感最强烈的, 最集中的体现。抓住了感叹句, 也就基本上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意识, 议论句在记叙文中常常是画龙点晴的句子, 它往往可以揭示其思想意义, 表明其思想观点。对于这样的句子, 我们一定要捕捉它, 发现其作用。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出发, 形成对一篇课文完整的鸟瞰式的全景图,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 “知道文章之大概”。获得全景图的过程可以归纳为:读课题, 想想有什么问题, 或想知道些什么。

当然, 我们要摒弃的是“烦琐的分析”, 完全排斥分析也是不足取的。不过, 分析课文后, 要善于归纳各个知识点, 再回到整体综合, 整体理解句段篇的关系, 从而揭示主旨, 实现对文章整体感知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然后才是精读精练, 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 才能紧扣主旨思考问题, 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对文章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之后,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指导他们对文章进行鉴赏评价, 提出独到的见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总之, 一篇课文的内容不完全等同于教师要教的内容, 当然也不完全等同于学生要学的内容。着眼于课文的整体, 抓住重点, 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从课文中找出一个事例或一个方面, 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谈自己的理解, 可谓抓住了这篇课文的要领。

结语

假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持之以恒地采用整体阅读的方法, 并能使之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 就必能养成他们的自学能力, 加强他们的自主意识, 培养他们的阅读迁移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找出自己的不够与浅薄, 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兴趣。只要我们教师能够着眼于整体实施教学, 再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 学生就一定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整体阅读的能力。

上一篇:找到自我下一篇:LED旋转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