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民意识

2024-05-21

大学生公民意识(精选十篇)

大学生公民意识 篇1

明确公民意识的含义, 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公民的确切含义。公民, 通常指具有某国国籍, 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1]

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 是公民身份、公民角色以及公民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公民意识是现代人必需的意识品质,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 它是一定国度的公民关于自身权利、义务和自我意识、自我认同的总称”。[2]它“体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 以及保障与促进公民权利, 合理配置国家权力资源的各种理论思想。”[3]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普通公民的公民意识有什么不同呢?大学生公民意识是统一在公民意识这一范畴之下的, 但同时这种共性的、普遍性的意识又是通过社会角色群落的特殊的公民意识体现出来的。大学生除应具备一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公民意识之外, 还要具有与国家、社会、法律等对他们的角色期望与责任托付相对等的高级层次的公民意识。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目前, 我国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具有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等现代意识, 但从总体来说, 其公民意识还比较薄弱, 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主体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 但其作为公民的主体意识相对较弱。目前, 许多教育者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公民角色, 把他们当作“孩子”而不是“公民”, 从而使公民意识教育淹没于其他教育之中。这使得大学生的公民角色处于不自觉的状态, 加上在日常生活中又很少有需要表明公民身份的地方, 所以大学生往往会忽略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角色。

(二) 法治意识淡薄。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的正确认识, 其中包括公民的民主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观念等。很多学生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中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 重视实用性较强的部门法知识, 忽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的宪法与法理。因此, 很多学生对依法治国的意义, 民主与专政、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能理解, 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不够。

(三) 公德意识缺失。公民意识内含社会公德的要求, 所谓社会公德, 即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它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 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4]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 传统的农业社会阻碍了公民意识的生长。

几千年来, 中国一直是传统的农业社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臣民意识、家族意识深入人心, 弱化了独立、自由、民主等现代意识的影响。与此同时, 小农经济也影响到人们的交往模式, 人们的各种活动都以家庭熟人社会为核心, 而其他形态的社会联系相对松散。中国正处在一个从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向一个以工商业为基础的陌生人社会过渡, 传统小农心态不可能立即瓦解, 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 阻碍着人们公民意识的生成, 处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

(二) 西方文化的入侵对公民意识的消解。

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文化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一起进入了中国, 国外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也乘虚而入。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 竭力向中国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 企图用西方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侵蚀我国青年大学生, 达到用所谓“西方民主”取代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对青年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诱惑力, 而西方文化又是依附西方物质文明进来的, 极具隐蔽性。现在, 如果不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弘扬, 容易使人淡忘国家意识, 消解民族身份失去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造成公民意识的缺损。

(三)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错位。

有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倒三角”现象感到困惑不解:幼儿园小学老师教导我们要忠于党忠于人民, 中学阶段老师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为人民、为祖国服务, 到了大学阶段老师却不得不教导我们不要随地丢垃圾, 不要随地吐痰。似乎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 道德要求却越来越低。但国外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往往是从非常小就开始建立起来的。而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以前的教育重心都过分地围绕着分数, 围绕着如何考入大学而转。同时, 大学阶段的教育, 又认为一些低层次的公民意识教育是初等教育应该完成的, 这样公民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没有了生存空间。

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

(一)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施的内容。

具体来说,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意识教育。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所属国家的国情、历史传统、现行政治法律制度所持有的心理、态度、观念的总和, 是公民对国家的向心力, 是个人对国家怀有高度忠诚的一种状态。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促使其树立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 引导他们发扬民族精神, 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法治意识教育。这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法治意识是指公民所应当具备的与现代化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现代文明形态相适应的法律素养、法律价值观念和法律精神。法治意识的实质是用爱国的和民族的国家意识统领下, 用规则来处理个体与政府国家之间的基本关系, 从而使公民意识中的国家意识和主体意识得到内在的刚性信仰的保障, 它是现代宪政在公民意识的最高反映。

3.主体意识教育。公民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度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给予个人以极大的自由空间。只有有了强烈主体意识的公民才能真正使社会成为公民自己的社会, 而不是中国传统的“君王”社会。也只有有了强烈主体意识的公民才会积极的去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个体的社会化, 主动适应和融入社会。所以, 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 使学生能从自我发展需求的角度去对待各项教育和管理, 真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4.公德意识教育。公民的公德状况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是民主法治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 也反映了一个公民对他人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是指依据一定公德规范进行公德行为选择的思维过程的总和。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 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加强公德意识教育, 要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和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 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益的行为习惯。

(二)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施的途径。

1.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两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 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目前, 在我国高校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不太现实, 但是可以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两课”教学中, 把公民意识教育课与“两课”教学结合起来。“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也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两课”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身心发展的特点, 丰富和拓展“两课”的内容, 把公民意识培养融入教学中, 渗透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 渗透到民主法制教育中, 渗透到道德修养教育中。

2.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 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5]因此, 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要改变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断开拓公民教育的新领域, 拓宽大学生成长的空间。

3.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 又具有隐性感染力。因此, 我们要努力建设校园文化。如学校的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人文讲座等各种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能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再如通过设立校史陈列馆等弘扬民族精神和宣传道德理念的标志物, 可以使学生接受无形的公民意识教育。

摘要:本文在论述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 具体包括传统农业社会阻碍了公民意识的生长, 西方文化的入侵对公民意识的消解,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错位, 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大学生身份认同感的丢失等四个方面, 明确指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施的内容和途径, 通过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两课”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与日常生活、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等途径重新塑造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Z].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4:22

[3].李龙, 周刚志.论公民意识的法治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 2001, 1:67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中共中央2001年11月颁布

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报告 篇2

公民意识具体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大学生公民意识则是指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如何认知其与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关系的深刻反映。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权利意识。这是公民意识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公民意识是基于民主制度而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渗透着民主的基本精神,即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在现代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不可侵犯的权利,每个人权利存在的前提又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不珍视自己的权利,或者不尊重别人的权利,都是公民意识欠缺的表现。大学生在学会珍视个人权利的同时,还应认识到,公民之所以称“公”,还在于每一个公民都有相应的无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社会责任不可剥夺、不可回避、不可转让。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无视消极逃避责任的后果,使大家都将不能拥有一个健全的社会。

2.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执行。公共精神是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它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关注社会共同体中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公德意识和自律精神。这不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而且对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秩序,保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3.法律意识。现代法律意识要求公民一方面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严格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个人出现违法现象;另一方面,也要求公民认识到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权利的象征和结果,懂得利用宪法和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和合法利益。

4.国家观念。国家是公民身份存在的前提,没有国家,也就无所谓公民。因此,现代化公民意识也就特别强调树立国家观念。公民应该以主人翁责任感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应该明确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具有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等。大学生尤其要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个人价值只有在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特点

1.差异性。公民意识在大学生个体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是 因为个体公民意识不仅要反映社会一般物质生活条件, 而且要反映公民个人独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经历。大 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不同;大学生在 不同的家庭里成长,家庭教育不同,家庭成员的思想和 行为方式也不相同。这些因素在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 成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矛盾性。大学生个体公民意识的矛盾性特点表现为自我意识 较强而社会意识相对薄弱。自我意识侧重于自我价 值的实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其原因是多 方面的。首先大学生是青年,青年期都具有求新好奇、求胜好强的社会心理因素;大学生又是高考竞争的优 胜者,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期望在以后的 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其次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 追求唤醒了主体的自我意识,竞争机制使这种意识进 一步强化。

3.不均衡性。从公民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大学生个体公民意识的 发展很不平衡。第一,知行脱节。大学生对公民知识 的了解程度较高,但停留在抽象的层次上,公民的行 为习惯较差,一旦涉及具体的、具有现实针对性的问 题,就会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第二,公民技能差。公民技能是公民履行公民职责的能力。在许多情况 下,仅有公民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具备思考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自我负责的理性行为能力。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缺乏的却是社会参与 能力。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现状

1.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更多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意识,更不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应有的公民素质。“一个人道德知识不论有多么渊博,若无切身体验或情感的介入,就不会有任何行动;或者一个人光有善意,却无坚决执行善意的性格力量,那也只不过是一种伪善;即使有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不付诸行动,依然构成不了一种美德。”在多年系统教育下,大学生公民基本知识水平普遍较高,但行为水平偏低。一些大学生的公德践行水平较低,缺乏在公共生活领域中与社会、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

2.缺乏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现代公民意识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良好的公民意识也必须包括正确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许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多关注自身权利,并确立了以权利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从而忽视甚至逃避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一次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水平的问卷调查中,对涉及的公民基本义务方面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很低。当被问及公民的基本义务时,只有23%的学生答对两项,30%的学生答对一项,33%的学生没有完全答对一项,答对一半以上的不到14%,而全部答对的人数为零。并出现了把义务与权利、义务与道德混淆在一起的情况。

3.自我意识较强,国家意识较弱。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大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大学生能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树立独立的人格意识,这也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大学生作为公民的国家意识相对较弱。一般来说,大学生都有较强的爱国之心,但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大学生往往优先考虑个人利益而非国家和集体利益。此外,大学生普遍缺乏政治参与热情,并未意识到,个人价值只有在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

四、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

1.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教育是这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课程,因此,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就应与日常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尤其是与“两课”教学相结合。“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两课”教学中应该突出公民教育的内容,注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思想道德课和法律基础课,包含了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的基础课程。

2.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知行脱节的现象,高校应在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加强实践性教育环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教育的实践活动应多种多样,如在法律教学中,举办模拟法庭、组织庭审旁听等,这可使大学生懂得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再如,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选举、社区法律咨询服务、社会公德论坛等,这可多方面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教育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出有利于公民意识培养的良好氛围。比如,加强学校社团文化建设,使大学生通过参加并管理学生社团,能正确理解民主的运行规则,并提高权利素养;倡导师生平等,教师以更为平等的教育及交往方式,向学生传递民主气息;利用各种学生刊物、宣传橱窗、学术讲座等形式,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等等。

结语

公民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未来现代化的水平。它是民主意识与法律意识在国家活动领域为主的宏观范围内交融整合而成的特殊社会意识,是作为公民这个共同的社会角色对社会生活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纪律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的综合反映。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实践养成

立德才能树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一、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立足新时期大学生的实际,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落实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这其中也包含着新时期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大学生践行合格公民的良好行为。

2.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谐社会需要广大公民和谐的思维理念、思维方式和有序的参与,而新时期大学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力量,所以培育当代大学生和谐的思维理念、思维方法和积极有序的公民参与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3.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主人,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专业技能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关系到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传播和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大力推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4.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要求。育人为本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德育为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公民意识教育是新时期强化培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和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性工程。

5.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现实选择。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合作与交流是新时期的潮流。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符合其国家利益的人才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理念和举措。国际间的公民意识教育经验交流也在不断深化。这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不断开拓深化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领域,积极学习借鉴他国成功的教育经验,弘扬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捍卫符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观念。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的大学生公民意识从整体上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公民意识的内化和合格公民行为的践行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大学生公民的主体意识淡薄。大学生公民的主体意识是指大学生作为公民对其与学校、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自觉认知,对其存在的地位、价值、权利、义务的理解和所应持有的态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深受传统观念的制约,仍缺乏对学校、国家和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有序的、积极的参与。部分大学生对学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问题往往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身份和应持的积极态度。在人民当家作主方面,当代大学生一方面爱国情感浓厚,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就津津乐道,对祖国发展所处的复杂环境和面临的挑战感到忧虑;另一方面,对我国的国家制度、体制和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较少,或学习不够主动积极。

2.大学生对权利、义务理解不全面。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处理自己的权利、义务。一是他们对民主法制有着强烈的诉求,但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认识比较模糊,缺乏正确的认知。二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但他们的权利一旦受到侵害,往往不顾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不能有序地、合理地表达,而是通过其他不合理的、不合法的途径发泄一通。

3.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存在知行脱节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凭借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修养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尊重,成为积极践行社会公德的典范。但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公德问题上存在知与行的脱节,出现了一些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在社会交往中,大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如考试作弊、逾期不还国家助学贷款等。在社会公德意识方面,对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却缺乏有效的道德实践,甚至有排斥社会公德约束的逆反心理。

三、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

1.封建的“臣民”思想根深蒂固。公民意识是现代化社会和法治国家的产物。我国虽有长达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造就“臣民”的封建社会,依法治国的新中国才成立60多年,很难一下子摆脱封建“臣民”思想的消极影响。培育广大公民的公民意识依然是一个需要各方面不断努力的过程,现代社会的“官本位”现象就是深受传统消极思想影响的突出表现。

2.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在规律的制约。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受经济水平、政治力量、文化发展和社会水平的制约。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过渡期,按照我国的发展战略,到本世纪中期将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现代化国家所必备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不可能脱离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不断增强。这就决定了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不能摆脱内在规律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薄弱。目前,我国高校亟须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高校德育和其他课程开展,缺乏全国性的公民教育规划、实施组织、实施经费等针对性很强的措施保障。此外,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弊端和大学生选拔方式的相对单一都制约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蓬勃发展。

4.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当前,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自我认知还存在偏差。一是认为学习成绩优异,公民意识就会强。其实,掌握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与具备较强的公民意识不存在必然联系,公民意识需要长期有意识地培养。二是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并不注重公民意识的实践养成,而是过于注重眼前的功利和实际利益。

四、不断加强和拓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新途径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全局观念。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高校全体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全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法制建设为保障,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综合素质为重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2.加强规范制度和部门建设。国家应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事关国家未来的战略高度出发,设立公民意识培养的制度规范,并组建相应的机构来规划、指导、管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事宜。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创建精神文明办公室和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都是好的参照范例。

3.明确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国家意识,即公民对所属国家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前景所持有的认知、情感、观念的总和,是国家团结统一、民族振兴繁荣的思想基础;主体意识,即公民作为国家主体,对其社会地位、主体价值和主体能动性的自觉意识;法治意识,即公民所应当具备的与现代化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现代文明形态相适应的法律素养、法律价值观念和法律精神;公德意识,即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全球意识,即随着全球化发展,人类社会为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所必备的整体性意识,如共存意识、和平意识、发展意识和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即能正确处理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进化的关系;集体意识,又称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即对个人、集体(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关系的认知和情感;感恩意识,即在正确认知公民之间、公民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的责任感;创新意识,即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实践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4.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的解疑释惑作用。新时期的高校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大学生难免会受到各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在思想观念、言谈举止方面出现过激或偏激的现象,因此,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的解疑释惑作用,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确处理个人、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和主体意识,深刻认识传销和邪教等非法组织对个人、学校和国家的严重危害,提高客观地、辩证地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推行公民意识教育试点,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验班建设。在高校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借鉴。高校应立足大学生思想道德实际,充分发挥大学辅导员、任课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实验班建设,借助学校各种活动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实践养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有益的尝试和先进的经验。

6.注重学生活动规划,促进公民意识的实践养成。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关键在于公民意识的实践养成。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做整体规划,将所培育的公民意识融入规划的各项活动之中。在学生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规划与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关爱学生,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社团的引领作用,使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有组织、有目的的学生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与艰辛,逐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主体意识和公德意识等。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希望工程活动、献爱心活动、社会调研和勤工助学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6.

[2]蒋笃运等.公民意识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3]蔡晓良,吴智灵.论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0,(17).

[4]谢安国.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2009,(10).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模式探析 篇4

一、公民意识及教育

“公民意识是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和认识,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自觉认识, 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 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 把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主义理念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认识。

在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的理念。”“公民意识”一词首次载入党的报告, 也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和当前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 公民教育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高校教育首要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公民, 其次才是培养人才。大学生公民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 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社会公共精神, 使大学生合理行使社会权利, 履行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教育。[2]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模式

(一) 通过课程教育培养塑造大学生公民意识

1、完善大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

公民教育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宽泛。公民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履行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后理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和责任, 使个体公民的全面素质和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问题都得到解决。国内学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切入点[3], 认为应把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实施与公民意识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注重对其个人利益、责任、义务方面的教育, 促进大学生参与社会各领域生活的积极性。

2、通过学术活动等隐性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在高校中, 学术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罗万象, 从学校到社会, 从个人到团体, 再从国际政策到世界形势。这些学术活动反映并影响着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人生、社会与价值观的转变, 提高了现代公民独立自主、洞察现实、理性思考和判断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学术活动等课程理应成为高校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二) 通过校园文化和日常管理培养塑造大学生公民意识。

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是一种养成教育,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严格的日常管理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校园文化和日常管理培养成为塑造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4]

1、文化建设

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悠久的学校传统, 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的氛围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价值的导向作用、人格的塑造功能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对满足大学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不仅可以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道德观隐含其中, 而且对学生的文化需求、义务观念和价值观的养成有耳濡目染的影响, 起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养成公民行为的作用。

2、日常管理渗透, 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的生存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有机联系的整体。宿舍文化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载体, 能够唤醒宿舍主人的自主自觉意识, 激发宿舍主人的责任意识, 培育宿舍主人的民主参与意识, 促使宿舍主人公共道德意识的养成等。因此, 高校应树立主体间性、服务、互助等教育理念, 加强宿舍文化载体建设, 公寓公民意识教育于宿舍制度、管理、活动建设中, 从而推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5]。

(三) 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塑造大学生公民意识。

1、志愿者活动是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

志愿者活动具有参与性、自愿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是广大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公民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志愿活动的开展中进一步培养并加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活动中凸显团队与合作精神, 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2、学生团体活动是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

社团活动使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现实生活, 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主人翁意识。在活动中获得、认同社会公民角色行为规范, 更容易使得公民意识教育取得成效。学生团体活动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特点。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激烈讨论, 各履其责, 在无形当中渐渐学会参与政治活动的一些技巧, 培养学生的自治与民主的习惯。因此, 高校要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开展并对之加强管理与引导。

3、以班集体活动培养大学生意识班级体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

班集体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 班级文体、学风建设、班级志愿者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 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促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强烈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融入到集体建设中去,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提升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在集体中的权力和义务。通过这些大学生的团体意识会更加强烈, 增强了公共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同时, 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公民意识对于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6]

三、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 是不竭的动力, 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更是大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栋梁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使之成为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成为国家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 有关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 思想活跃, 对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因此对大学生的教育不能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单一式教育。对大学生教育要把实践与理论结合, 要有创新与交流, 不断总结与提升。公民教育也是如此, 更多的是注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要从生活出发。因此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施应既要有课程理论的学习, 也要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结合大学生的实际, 发掘更多的渠道, 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才能落实到实处, 才能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2013.10.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0_07/30/1859314_0.shtml

[2]秦树理.公民意识读本[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4.

[3]贾玉娥, 郑昭阳, 姜玉平.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的探索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8) :38-39.

[4]班秀萍.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J].理论前沿, 2008 (21) .

[5]金光植.谈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5) :52-55.

浅谈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篇5

教育

调兵山市第七中学

邓岩

浅谈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中小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政治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知。公民意识的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它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

公民意识的对立面是臣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制度基础是民主政治,臣民意识则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公民意识强调法治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臣民意识则主张人治和君权之下的等级序列;公民意识推崇人的尊严和自由,臣民意识则漠视个体尊严而强化人身依附。在我国,君主制早已终结,“臣民”也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历史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臣民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彻底绝迹。这是因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意识固然依赖于社会存在,同时又对社会存在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人们对变化了的社会存在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和社会意识本身具有巨大的历史惯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曾经延续了2000多年,臣民意识可谓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是,臣民意识仍然以其巨大的历史惯性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成为培育公民意识的顽固障碍。比如,目前我国仍有一些人对自己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并不明确,权利义务意识、责任公德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缺失;认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不能当饭吃,所以不必关注;认为别人的、公众的事情与己无关,可以冷漠视之。总之,他们内心感觉不到自己是国家真正的主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缺失。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教育,很有必要。

二、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公民意识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主要内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民身份意识和国家意识。公民身份是指公民在法律上的角色,特指在公民社会中,个人作为参与或监督国家公权力运行的独立主体的一种身份。只有公民具有了身份意识,才能产生公民主体意识。公民如果对自己公民身份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认识到国家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有完整准确的认识,也就无法正确地行使政治权利和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国家意识,即生活在同一国家的居民在长期共同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它是一种政治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民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强大。

第二,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与“私德”相对,“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社会公德意识就是人们对在公共场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的认知、理解和态度。社会公德意识的有无或强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出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如何,直接与该国家或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程度息息相关。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责任,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表现得平常而又朴素。责任意识也是一种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持续发展。

第三,权利义务意识。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作为和不作为的方式取得利益。每个公民都应意识到自己依法享有各种权利,并懂得权利的正当性、可行性,在法定范围内主动追求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权利,但不可无视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以及社会的承受能力而盲目主张权利和滥用权利。公民的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必须履行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权利义务意识不是权利和义务观念的简单综合,而是公民对国家生活与社会生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价值评判及规范化认同。这种价值评判和规范化认同,能够促进公民对法律规则内在价值的认可,培育公民自觉的守法意识和用法行动。

第四,民主法治意识。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当家作主的权力而采取的管理国家的制度、形式。民主有内容与形式之分。就其内容来说,有作为国家权力的民主,有作为国家制度形态的民主,有作为公民权利的民主,但民主的核心内容是保证人民的权利如何实现、国家的权力如何健康运行。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法治即法的统治。法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民主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法治有机统一构成法治国家的政治基础。增强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政治保障。

第五,自由平等意识。自由是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权利。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本来就以不侵害别人的自由的为前提,是有限制的和有条件的。平等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自由与平等是对立统一的。自由和平等的统一性表现在:自由增加,平等也会增加,自由减少,平等也会减少;或者平等增加,自由也会增加,平等减少,自由也会减少,即自由与平等正相关。自由与平等对立性表现在:自由与平等负相关。自由平等是现代社会的价值理想。公民自由平等意识的增强,是社会进步和表现。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第六,公平正义意识。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和奋斗目标。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正义的内涵与公平存在若干重叠,但它更多的指向是社会的是非观及荣辱观。它呼唤社会正气,谴责歪风邪气,与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更是水火不容。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衡量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在公平与正义之间,公平是前提,正义是结果,正义是公平的灵魂,公平是正义的支撑,将二者割裂开来,往往容易偏离公平正义理念的要求。在当代中国,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三、当代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现状

从整体上看,当代中学生积极要求上进,他们的公民意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逐步增强,表现在:(1)具有一定的公民身份意识。绝大多数中学生都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知道自己在国家生活中的主体地位。(2)国家意识较强。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学生热爱祖国,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4)具有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大多数中学生对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有所了解,并知道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4)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大多数中学生知道在公共场合应该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懂礼貌。(5)初步树立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大多数中学生初步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并希望这些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

但是,部分中学生的公民意识还比较淡薄,表现在:(1)部分学生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识还处于不自觉状态,他们将自己作为“公民”的这一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角色忽视了、淡化了,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身份。(2)部分学生的国家意识还不够强,对国情不够了解,对自己的祖国也不十分热爱,缺乏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社会责任感。(3)部分学生的权利义务意识还有待增强,有些学生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缺乏了解,不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些学生只想行使权利,却不愿履行义务;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行使权利。(4)在社会道德意识方面,不少中学生仅仅停留在遵守社会公德的层面,却不愿意主动地制止不尊重社会公德的行为。(5)大多数中学生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意识比较淡薄。他们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缺乏了解,即使对这些理念有所了解,也不全面、不准确的。

当代中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有些学生往往是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有些学生虽然知道应该怎样做,却在现实生活中不这样做。因此,当代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亟待提高。

四、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公民意识的缺乏已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障碍之一。中学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注重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注重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

目前,我国还没有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只是中学的各个学科中不同程度地渗透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把公民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在各个学科,尤其是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2、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我们应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校可结合实际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参观考察、团队活动、主题班会、学生干部的竞争和选举、法制宣传教育、演讲比赛、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公民意识。

3、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不仅要将公民意识内化为学生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要将公民意识外化为学生的行动。学校只有把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才能使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学校应当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将公民意识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例如,在升国旗时要求学生必须肃立且衣着整洁;唱国歌时要求学生保持立正姿势,两眼平视前方,且要精神饱满,庄重肃穆,歌声宏亮、准确、整齐;在校园内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校园内的树木花草;鼓励学生对学校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提出合理建议;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增强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4、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谈职校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6

一、细化要求,加强责任意识教育

剖析当今职校学生的现状,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都感到:现在一些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都非常淡漠。对自己没有责任,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没有责任,敷衍了事,淡漠诚信;对家庭没有责任,一味索取,淡薄孝心;对集体没有责任,强调个人自由,不讲基本规则;对国家和社会没有责任,埋怨无奈,不愿奉献,等等。可见,当今的职校学生责任意识已经呈现弱化的倾向。

责任意识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要求,为了进行有效的教育。将职校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细化要求,分块实施。具体内容为:①学会对自己负责:要珍惜生命,爱护身体,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积极上进,乐于助人,养成良好品德;学会生活,情趣健康,善于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②学会对他人负责:学会尊重他人、敬老爱幼、团结互助;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③学会对家庭负责:学会尊重父母;学会理解、体贴父母长辈:成年后要依法履行对家庭的一切义务和责任。④学会对集体负责:要增强集体观念,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为集体争光;学会合作,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使命。实现在发展集体事业中发展个人;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⑤学会对国家和社会负责:遵守国家法律、法令,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言谈举止符合文明规范:维护国家稳定,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言论和行为作斗争,等等。

二、重视实践,加强规则意识教育

规则意识教育就是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各种规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其对各种规则心存敬畏,不去故意违反。小到让座排队,大到法律法规,都能自觉践行遵守。这种规则意识的培养远比知道规则本身更加重要。当前,规则意识教育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重视。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重视让孩子学一些特长,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下孩子们学外语、学绘画、学书法、学钢琴、学拉丁舞、学乒乓球、学游泳等等,不一而足,家长恨不得一下子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型人才。但却忽略了对孩子规则意识的教育。学校虽然也进行一些法制类讲座。但多流于形式。对学生加强管理也仅局限于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遵守法律法规,而忽略了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以至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导致部分学生视规则为儿戏,小到违反课堂纪律不以为耻。大到漠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铤而走险。

规则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通力协作、广泛参与。职业学校开展规则意识教育要做到:一要规范细化规则,增强教育导向。学校或班级要依据养成教育主题制定具体规则并加以正确的导行,让职校学生明确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以及具体原因等。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就显得有章可循。为了使规则赢得学生的认可,让职校学生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二要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导行纠错。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各类活动,诸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规则是无处不在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校园内的不良行为和现象开展“校园辩论会”。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转变认识,规范行为,增强规则意识。三要加强监督机制,不断强化行为。培养良好规则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如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就能逐渐了解、熟悉学校的教育目标,继而多数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

三、营造氛围,加强参与意识教育

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政治参与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作为当代青年的职校生是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之一。然而,当代职校生政治参与情况存在一系列问题:政治兴趣缺乏,主体意识冷漠,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存在偏差,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甚至非法参与行为时有发生等等。

加强职校生参与意识教育。要从营造氛围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人手。一要增强职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代表着未来,应该是民主政治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但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明哲保身、逆来顺受等很多观念与主体意识完全相悖,因而当代职校生缺乏主体意识。增强职校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政治边际人”的附庸意识。通过对广大青年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使他们具有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所需要的政治文化观念。强化其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精神。二要引导职校生形成理性的政治参与意识。要增强职校生的政治参与意识,首先要提高职校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包括:对基本政治理念的认知和理解,对一些具体的政府机构、政治流程的认知,对政治参与合法性的认知。在提高政治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职校生对政治参与的情感,化功利性、动员型的政治参与为自愿自觉的政治参与。职校要努力创设各种机会使职校生的政治热情用合法形式释放,使他们的政治意愿有表达的机会。

四、参与管理,加强监督意识教育

监督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作为职业学校,必须高度认识加强学生监督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加强职校学生的监督意识教育,可以从让职校生参与管理人手,在行为规范管理方面充分发挥职校生的监督的积极性。用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增强学生的监督意识。针对职校学生不良消费习惯严重、仪容仪表不遵守规范等普遍现象。职校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监督岗位”,如:消费文明监督岗、仪表仪容监督岗等,公开选聘监督员上岗,用学生大众的监督来管理职校头疼的问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消费文明监督岗。现在的职校生浪费现象惊人,很多家境好的同学是要啥有啥,吃的、喝的、玩的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浪费的理由更是令人震惊:“我有钱,我浪费得起。”最令人不解的是,有些家境并不富裕的学生,每次吃饭都故意剩一点儿,原因竟是怕别人笑他们吃得太干净,说他们可能穷怕了,没见过饭菜。这种无知和麻木心态比浪费本身更为可怕!鉴于这些浪费现状,学校开展节约消费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发动学生加强对生活消费各个环节的监督,要求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粒粮食,在食堂,学生监督员一旦发现有浪费的表现,就会及时反映给学校膳食科。由专职的人员来查看。并予以反馈和纠正,严重者要给予一定的校纪处分。由于监督的到位,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和浪费行为得到了有效的制约,食堂的剩饭剩菜少见了。课间吃零食的学生明显减少了,学校的水电费消耗降低了,不仅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且还节约了社会资源。

仪表仪容监督岗。职校生的着装要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男女生不染发、不烫发,不佩戴耳环、首饰、项链,不留长指甲、不染指甲,不穿拖鞋进教室,不文身,等等。现在有些学生,不懂得自身的内在美。而是片面追求一些表面化的东西,学校三令五申严格要求,可他们就是置若罔闻。为此,学校采取了许多措施,经过试验,发现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学生群体的监督,具体做法如下:若发现奇装异服者,大家在监督员的引导下,全班学生(或在场的全体学生)向这位“表现特别”者长时间行“注目礼”,直到他(或她)脸红脖子粗,低下自己的头。这种方法屡试不爽,至今还没有发现那位同学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动于衷。可见,集体的监督力量有多大。正是这种有形和无形的监督在校园内起作用的结果,使学生统一着装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奇装异服、不伦不类者没有了活动的空间,学校在学生静悄悄的监督中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实现中国梦想 篇7

1.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实现中国梦的内涵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其实就是大学生对个人身份的一种意识。现阶段,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落后于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 因此, 我们应当加大力度, 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中华民族的所有公民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想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民的心愿, 代表着我们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只有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得到了实现, 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得到了实现, 我们个人的利益才能够得到最大的实现, 我们个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综上所住,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实现中国梦的内涵是相互联系, 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2. 中国梦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之间的联系

中国梦的实现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个方面, 他们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首先, 中国梦的实现依赖公民意识的提升。我国近代以来的发展主线集中体现在“中国梦”当中, 从中国梦中我们可以看出,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不断进取、生生不息的民族。近些年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 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例如道德滑坡、正义感与责任感的缺失等等, 无不说明我门应当加强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 积极鼓励公民投身到政治与经济生活当中去, 只有这样, 才能够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彻底的解决掉。

一个国家想要从发展阶段实现向现代化阶段的转变, 必须具备一个大前提, 那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意识普遍较高。当代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只有加强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人民的公民意识。中国梦归根结底就是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繁荣昌盛、国家的富强民主, 它有赖于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迅速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民意识普遍增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 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想要实现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实现中国人的伟大梦想, 我们就必须加强中国人民的公民意识, 积极鼓励人民投身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 只有在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 每个公民都能够切实维护自身的公民权益, 自身的合法权益,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 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依赖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 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提高民主政治的实现程度。公民意识提高了, 公民才会积极踊跃的投身到政治生活当中来, 因此, 我们应当快速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 促进社会的发展, 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实现现代化, 而现代化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公民意识的极大提高, 只有公民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才能够得到提高, 才能够实现和谐发展, 才能够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想。

3. 如何实现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首先, 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新生迈入高校大门的时候, 实现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引导, 使新生在全新的环境下, 快速树立公民意识,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 应当着重强调大学生的责任义务意识, 社会公德意识等等, 以实现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目标。其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校园广播, 出版校园期刊, 悬挂巨额条幅的形式, 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引导大学生树立公民意识。中国梦中包含的内容有很多, 例如实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以及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等等, 也就是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那么势必会对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树立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再次,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的方式, 引导大学生树立公民意识, 这里所说的社会实践, 可以包括参加班会、辩论赛等内容。利用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投身到经济政治生活中来, 使大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权利。最后, 通过互联网来引导大学生树立公民意识, 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利于树立公民意识的消极因素进行监管。还要利用网络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 对于网上的一些黄色信息、暴力信息、诈骗信息等进行监管, 使大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树立公民意识。

结语

大学生公民意识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 正因如此, 我们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 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培养, 为中国梦的实现建立坚实的基础。反之, 中国梦的实现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促进大学生的全民发展。也就是说,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张玉峰.浅谈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 06:77-78.

[2]刘江雁, 董颖.试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中国梦”的实现[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12:149-150.

[3]胡成根.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与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价值及路径探究[J].传承, 2014, 04:132-133.

臣民思想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 篇8

一、公民、公民意识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

关于公民的记载, 最早来自古代希腊和罗马。从公民的历史起源可以看出, 公民是与早期的民主政体相伴随的概念。《牛津大词典》对公民有这样的解释:公民是“指个人同某一个特定国家或政治实体间的法律上的联系, 根据这种联系, 享有某些权利、特权以及因其效忠国家而享有受保护的权利, 同时也承担各种义务”。这一解释指出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拥有公民身份意味着个人与国家互负义务。这和臣民与国家的关系中, 国家单方面地向个人施加义务的政治状态截然不同;同时表明在公民国家, 个人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这是对臣民国家中的等级观念的否定。另外, 这也说明公民在管理国家公共事物中具有治者与被治者的双重身份, 个人是国家统治与管理的对象, 同时国家权力和法律又是在个人以公民身份的参与下运作的。

政治民主是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政治民主离不开公民的参与。要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首先就要具有公民意识。所谓公民意识, 就是指公民对自己在民主政体中具有法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地位的明确认识。它强调的是公民作为政治参与者或管理者的政治主体意识或政治角色意识, 而不是作为顺从者或旁观者的臣民意识。公民意识的作用在于指导和规范公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维护自己的利益, 履行自己的义务, 自觉参政议政, 自觉地监督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是否正确行使赋予他们的权力。具体来说, 公民意识应该包括主体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公德意识等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把公民意识教育提到如此高度在历史上还是首次, 充分说明了公民意识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政治文明以民主政治为其核心价值体系, 以实现民主政治制度, 保障每个公民获得最大化的自由和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公民意识的启蒙与发展是政治文明能否真正实现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不仅应该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 更应该是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公民。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状况决定着未来政治文明的水平, 也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大学生公民政治价值和对政治合法性的体认, 需要大学生公民从情感到态度到行动的实际参与和支持。加强对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关系着大学生的全面成才, 更关系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未来。

二、臣民思想及其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

我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 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制度, 宗法制的社会结构, 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儒家学说哺育了我国民众根深蒂固的臣民文化心理, 形成了阻碍政治文明进步的臣民意识。臣民一般指在君主制国家服从君主的人。在古代中国、封建时代的西方等都曾是臣民的世界。臣民包含了身份的差别、人种的对立和政治的歧视等许多前现代因素, 它区别于近代以后出现的国民或公民。然而, 在现代, 尽管从法律地位上说, 臣民已经很少或几乎没有了, 但臣民意识却顽固地残留在一些人的思想中。臣民意识的最重要表现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权威, 对自身权益受到的侵害无动于衷, 缺乏自治要求。具有臣民意识的人虽有公民身份, 却常常沦落到各种非法的或过度的支配之下, 如家庭内父亲或丈夫的权威、教会或种族集团的压力以及国家的强权。

深受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影响的中国人对血缘、地缘具有强烈的亲和性, 而社会与国家的观念淡薄;重视伦理家族、亲情礼法, 忽视法律程序规则;等级意识浓厚, 平等观念缺乏;权力崇拜心理突出, 权利意识匮乏。这种长时期积淀而成的国民心理特质至今仍影响着我国公民的意识和行为。著名学者朱学勤指出:“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 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 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以及监督;当民众侧身对公共领域时, 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因此, 公民意识首先姓‘公’, 而不是姓‘私’, 它是在权力成为公共用品, 以及在政府与私人事务之间出现公共领域之后的产物……在中国, 这样的‘私’人集合状态有一个十分自然的名称, 就叫‘老百姓’。‘老百姓意识’当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它反映的是宗法制自然经济的残余, 与公民概念相去甚远。” (1) 显然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缺乏公民意识产生的土壤,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刘泽华教授曾说:“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 臣民意识几乎成了我们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了不由自主的潜意识。在君主面前几乎有一种天然的错感和罪感意识。臣下在君主面前的错感与罪感意识, 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对整个社会和民族有着广泛的影响。” (2)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臣民意识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 家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虽然讲求民主、尊重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 但我们看到有许多家长还是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不少大学生都有较浓的依附意识, 考大学的志愿由父母决定, 毕业了工作由父母帮忙张罗, 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也全盘由父母提供。在学校的管理中, 大学生一直是被管理者, 而不是学校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学校的一些政策特别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的政策制定过程也缺少大学生的参与。如果碰到学校对自己不利的决定, 很多大学生不知道通过一些法定渠道为自己争取权益, 而是选择沉默或找父母、同学等帮忙解决, 自主意识和主体意识不强。在与教师的关系中, 大学生大多选择接受老师的观点, 能主动质疑老师观点的学生不多, 体现出较明显的依附性特征。臣民意识使人对权力有着天生的畏惧感, 臣民对其上级依权力的大小而形成的等级意识非常强烈, 这种意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同样存在, 比如大学生会对具有较高级别的管理者更趋向于服从。在学生组织中, 也形成了类似的职位等级, 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而且学生们更倾向于去竞争较高等级的职位, 而很少考虑这一职位带给自己的锻炼, 或怎样更好地为同学服务。臣民意识具有强烈的宗法制特征, 臣民意识影响下的人考虑私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和眼前利益更多, 对公众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较少, 这对大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有些学生很少关心集体, 只顾个人利益或眼前利益, 当集体利益阻碍了自己或小团体利益时, 会倾向于为个人或小团体争利。

臣民意识的影响对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是不利的,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教育中必须加以重视, 通过多种手段消除臣民意识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对

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 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要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必须克服臣民意识的影响。具体来说, 可以通过课堂、社会实践和培育校园文化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

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学设立的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学校应该不断丰富和完善政治理论课的内容, 积极改进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通过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形成在法制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通过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提高他们的政治道德素质, 引导他们在遵守基本政治行为准则的基础上, 追求更高的政治道德目标, 做有政治责任感的公民。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 帮助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政治理念。

深入开展公民实践活动, 增强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归根到底离不开公民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才能不断得到成长。大学生都是年满十八周岁的具有法律行为能力的个体, 要把大学生所享有的、我国法律规定的各项基本公民权力落到实处, 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管理。学校要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 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 接触各阶层民众, 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支教等方式深化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校要支持学生加入校内外的各种社团组织, 通过社团活动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规则意识和宽容协作意识, 为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打下基础。

营造大学校园的公民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 其运作方式的民主化可以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公民文化的熏陶, 大学校园的公民文化氛围可以使大学生从被管理者转变为学校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学校应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予他们更多的参与学校管理和建设的机会, 在教学、后勤、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给大学生更多的发言权, 使他们在不断的参与过程中形成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更加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要建立更多的通道实现大学生的各种诉求, 建立大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平等对话机制, 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作为公民的良好形象。

发挥大众媒体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在大众媒介对社会影响日益显著的今天, 媒体运用舆论引导人们的意向, 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 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这种功能已经变得日益显著。正确的舆论导向, 可以指导公民正确客观地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正确指导公民的行为。对正确事物和真理加以肯定和歌颂, 通过一种教化作用让公民能够以正确的价值准则指导自己的行为, 明确生活的方向, 对公民精神道德的提高和社会进步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大学生是大众传媒的重要消费者, 也最易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 大众传媒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理论思考 篇9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现代民主法治国家, “公民”成为一个越来越被重视的词语。正如英国学者所言, “公民”和“公民身份”是很有分量的词汇。它们意味着尊重, 意味着权利, 意味着尊严。[1]公民意识是现代法治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少年的教育为立法家最应关心的事业开始, 拉开了公民教育研究的大幕, 其后一批批学者致力于此, 使西方国家对公民意识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经久不衰。

近几年, 我国对于公民意识的研究如火如荼。朱学勤认为, 公民意识是民众对于政府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 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身维护和积极参与。[2]郑杭生提出, 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于自己国家主人地位、应享权利和应履行义务的自觉意识, 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主人意识、权利和责任意识、民主与法治意识、道德与文明意识。[3]还有诸多学者提出关于公民意识内容的一些提法, 比如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等。人们对于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在表述上存在着些许差别, 但其中都蕴含了公民意识的核心即对权利义务的自觉意识。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 是公民自觉地将对政治共同体的归属感和忠诚感、权利义务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基于此, 公民意识是用一种价值观来指导其与政治共同体关系的自觉性的体现, 既要有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自觉认识, 也要有实践中的自觉性。正如一些国外学者所说, “一种适当的公民理论应该更多的强调责任与德性”[4], 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主要内容也应该以此为核心, 要有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观, 要对政治共同体充满忠诚和热爱、要有公民道德意识, 自觉遵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伦理规范。

二、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当代价值

1. 未来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游离于政治体系之外。在政治发展的舞台上, 公民和政府、政党一样是政治行为的主体, 未来社会需要有公民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在权利与权力的平衡中真正起到制约作用的合格公民。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政治发展走向何方, 这些未来的建设者们需要用公民的理智来让社会与国家在平衡中前行。

2. 现代国家政治统治的需要

国家的存在就是缓和冲突, 把冲突保持在一定的秩序范围以内。国家用其超出其他力量的制约性让人们选择了服从, 只要国家存在, 权威与服从关系就存在。既然如此, 政治权力主体会去思考如何让每个成员获得服务国家、支持国家的价值观和技能, 在现代国家来说就是如何培育公民意识, 特别是如何从儿童时期养成公民意识, 让社会主流政治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因为政治统治主体深知公民意识的养成对于自身统治的重要性, 尤其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从他们懵懂无知进入校园开始, 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的诸多与公民教育相关的课程以及施教者的价值观的渗入, 让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不断获得公民知识和技能, 形成对自己所在群体的一些基本价值判断。

3. 个人享有尊严的需要

2010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毫无疑问, 人们需要有尊严的生活, 没有民主和自由的生活是没有尊严的生活, 没有共同体归属感的生活是没有尊严的生活, 没有德行的生活也是没有尊严的生活。国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权利上的保障, 公民在现代生活中的尊严, 却不完全是人为创造的, 法律规定只是纸上谈兵, 如果不去实践, 或者不能实现, 权利只是一种资格, 永远止于一纸空文, 所以尊严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这种尊严是一个逐渐内化为自我意识的过程, 不是国家赋予的, 是一种对国家享有的归属感、对责任的明晰、对法律和秩序的遵守、对权力监督的实践过程。

4.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在全球化的时代, 有人提出了国际性公民的讨论, 抛弃了民族国家视野的狭隘, 貌似站在全球的高度来思考人类的生存。事实上, 公民意识的培育从来没有远离政治意识形态, 从来没有脱离政治统治的视野, 它依然有着鲜明的政治特性。政治特性并不代表着公民意识教育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忽视, 政治是一种利益关系的体现, 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 人类生存于此, 相信任何国家都不会轻视自然的回报。每个公民都对自己生存的环境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自然的热爱正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从儿童时代起就要灌输和实践, 让每一个公民都有一种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

三、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理论基础

1. 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政治前提

在全球范围内, 人们开始强调人权、合作、公平、正义等公民身份的共性, 但是公民身份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所拥有的, 公民意识的养成是需要一套属于本国价值观的引领与灌输的。对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的教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超出本国的政治价值观。毫无疑问, 他们会教导孩子们爱自己的国家, 珍视自己国家赋予的自由与民主。也就是说, 公民教育不是超国界的, 公民意识是一种价值观的渗透, 是一国主流价值观的内化。

2. 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制度环境

在我国正式的教育制度、社区自治制度、网络管理制度、非正式的家庭伦理制度等诸多制度中, 学生们身在其中, 没有谁能遮蔽他们的双眼, 好与坏不单纯靠教师的输入, 不单纯靠媒体的宣传。随着孩子们的长大, 他们更加有自己的判断力, 是制度给了他们权利保障, 也是制度的缺位或不完善让他们理解社会中的不公平、不平等。好的制度会让孩子们懂得遵循和回报, 学会表达利益需求, 相信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会获得人的尊严。坏的制度会让孩子们学会奉承和投机取巧, 为了个人私利可以破坏社会规则和秩序。优化我国的制度环境是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一个关键环节。

3. 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核心力量

没有人怀疑权利和责任对于公民意识养成的重要性, 也没有人怀疑政府为了培育公民意识而不断完善的制度规范, 但是能够推进公民意识养成的核心力量不是法律规范, 不是制度规范, 而是潜移默化的社会主流政治文化渗透。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5]各个国家在公民意识教育中, 无一例外地重视政治文化的核心作用。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重视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家庭、地方与中央、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每个人在多元的关系中生存, 每种关系都有着相应的约束规范。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 恰恰是中小学生习得的过程, 不知不觉中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成为个体处理诸多关系的内在依据, 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的传承, 也是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无形动力。

4. 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多元互动机制

中小学生公民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 需要一个国家的系统建构;中小学生公民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需要一个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持续输入;中小学生公民意识也不是理论灌输就能形成的, 需要社会实践的训练和检验。因此, 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建立一个多元互动机制。

在这个互动机制中, 要从公民教育的系统架构出发, 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公民意识终身教育的体系。既要考虑中小学生阶段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实践形式, 也要考虑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从而保证公民意识教育的终身学习。在这个多元互动机制中, 从上至下、从始至终贯穿其中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政府、社会、社区、学校、家庭以及个人都是这个互动系统中的行为主体。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制度、市场经济、法律规范、传统观念、国际形势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行为主体。要形成多元互动, 在系统架构中必须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 并探寻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英]巴特·范·斯廷博根.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2007.

[2]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3]郑杭生.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学术研究2008 (8) .

[4][加]威尔·吉姆利卡, 威尼·诺曼.公民的回归———公民理论近作综述.许纪霖.知识分子论丛 (第二辑) .2004.

小学生行为偏差和公民意识教育 篇10

(1) 问卷调查。对全校近千名家长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 从父母亲学历层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兴趣特长这三方面的重视程度, 对于孩子课外阅读的态度, 以及家长的业余爱好等16项内容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79份, 结果显示: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以下简称“本校”) 地处城乡结合部, 生源比较复杂, 学生家长的学历层次不是很高, 家庭中为孩子提供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条件的并不是很多, 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 个别家长甚至对孩子的考试成绩都不关心。普遍情况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够重视, 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很少, 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少。

(2) 以班级为单位, 设立悄悄话信箱, 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为了能够更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班主任老师每周开箱一次, 对学生的“悄悄话”进行梳理, 个别交流, 给予学生适当的心理辅导, 使一些心理问题及时得以解决, 悄悄话信箱成了师生情感的纽带, “悄悄话信箱”让学生有了倾诉衷肠的地方, 使学生情感得到宣泄, 心灵得到抚慰, 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3) 开展“小书虫俱乐部”读书活动, 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心智。现代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此, 学校专门成立了“小书虫俱乐部”, 并让学生邀请家长一起参加读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品味书香的同时, 他们沐浴着智慧的阳光, 体验着读书的幸福, 陶冶着道德情操。孩子们在阅读中体验, 在阅读中成长, 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开展实践体验教育活动, 在公民意识培养中健全学生的精神世界

(1) 体验在家庭, 在主体参与中内化公民意识。在家庭生活中, 我们要求孩子作为主体, 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参与体验, 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与辛劳, 从而获得真情实感,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二 (3) 班就曾经开展了“一次亲情作业”体验活动, 主要是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 让孩子们为付出辛劳的父母做一张贺卡、夹一次菜、捶一次背等。这项活动在家长和孩子们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尤其能从孩子们的体验日记中, 从他们稚嫩的话语中感受到亲情的伟大。由此可见, 孩子们最最朴素的公民服务意识已渐渐产生并开始扎根于他们心中。

(2) 体验在校园, 在互动交流中内化公民意识。学校教育是公民意识培养的主渠道, 在现代公民意识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校在此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我们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 通过教师对学科知识中德育内涵的挖掘, 将教材中渗透的思想意识、人生哲理、价值取向、科学态度、人文精神等传达给学生, 使他们获得一种间接的体验。另一方面, 我们还充分与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相结合, 将每一项公民道德标准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例如在学校“礼仪天使”的评比活动中, 学生通过自定评比标准, 设计宣传标语, 参与礼仪展示, 不仅知道了我国是礼仪之邦, 有无礼节是衡量一个人修养程度的标尺, 而且还真正将以礼待人落实到了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3) 体验在社会, 在实践感悟中内化公民意识。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也应是一个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人, 而这种道德规范的形成是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变革中形成的。因此, 本校和社区合作引导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我们积极鼓励各个班级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 力求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感悟, 将道德情感内化为公民意识。例如:我们成立了十个小组调查学校周边的社区里公共设施的使用状况, 通过各种形式体验到保护环境卫生及公共设施是一个小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不仅自己应该自觉遵守, 还应向市民作宣传。更可贵的是他们还积极地献计献策, 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 其中设立水上垃圾箱的建议还被编入了《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当中。

上一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下一篇:整合、转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