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法治中国建设

2024-07-07

中国梦与法治中国建设(精选十篇)

中国梦与法治中国建设 篇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当今时代,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使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增, 思想活动逐渐产生差异性,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正确的“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 与文化的性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密不可分。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正确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 发展与促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先进意识形态。中国梦从理想状态变为现实状态的过程, 不仅是核心价值观激励民众同心协力共赴民族复兴大业的历程, 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 二) 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对全国家和全民族制定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统一人民大众的精神支柱, 是全民族、全同胞达成相同的文化认同感, 从思想上和意识上抵御外来的文化霸权。不断丰富和挖掘我国文化的精髓, 通过文化的输出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和接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坚持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的发展战略,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互相协调发展, 不仅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得到高度发展, 而且要使精神文明得到健康发展。中国要真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要切实提高本民族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 就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从而实现经济与政治、文化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这五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协调, 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推进“五位一体”的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是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基石, 是推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的发动机。

三、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增强民族凝聚力

( 一) 增强文化自信, 向实现文化自强跨越。要达到文化自强, 文化的自觉和觉醒是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觉醒与自觉, 是文化发展趋势与规律的正确把握, 是文化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地位及作用的系统全面的认识, 从文化的觉醒过渡到文化自觉, 从文化的自信过渡到文化自强,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文化价值的全面和充分的肯定, 也是对自身先进文化的发展理念的坚定。

( 二)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是经济与政治、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等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 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传帮带、支柱和标志。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

中国梦的目标和方向是美好的, 可实现这个梦最牢固的支撑就是文化强国的建设, 只有通过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再认识, 创造一次更伟大的科学革命, 世界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中国, 中国梦才能够得到世界的认可, 中国梦才是真正可预期的。如果离开了文化强国的建设, 那么这个梦的实现恐怕就只能是遥遥无期。

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既是社会中普遍的现象, 又是生产力, 国家和社会对文化所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愈加重视, 具有极大的发掘潜能。文化发展的全球性, 不仅可以通过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形式扩展, 也可以通过文化产业构成与文化产品拓展形式来推行。尤其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球化进程当中, 西方文化的文化霸权主义以产业链和文化产品的方式对其他文化实力稍弱国家构成了一些文化安全保障的问题。文化是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民族精神传承的传帮带, 然而在文化全球化剧烈的冲击下却显得非常脆弱。面对快速发展的全球文化普及化趋势, 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及文化体系成为各国保护自身独具特有的文化措施中的最关键的一环。因此, 我国在文化方面既是一个大国, 又是一个小国, 大国体现在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小国体现在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较小,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认识, 从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 系统、全面地挖掘与发挥民族文化底蕴以及其所具备的能量, 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事业, 实行文化产业升级政策, 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实现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 构建适宜我国的文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进而有效促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五、加大文化传播力, 增强我国文化在国际话语权, 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我们要加快构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文化传播工程, 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播力, 以国际认同的话语体系传播我们的先进理念; 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理想和旗帜, 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文化产品之中, 推动反映我国的文化标识、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增强全球舆论引导力; 培育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及企业, 让更多的文化产品通过商业渠道走出国门,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的占有率。

中国梦的实现与文化强国的建设密不可分, 实现文化惠民、文化强民、文化富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的, 而实现文化强国的最终目的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趋势来衡量, 一个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世界格局正逐步形成与完善。随着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我们正由文化自觉、自信逐渐转向文化自强的新高地。在时代的潮流、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大趋势下, 要求文化建设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要推动文化的创新, 就必须适应时代需要, 吸收借鉴人类先进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坚持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常态下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建设全球共有精神家园。通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目标。

摘要: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全球化, 是“软实力”较量的时代, 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和实现远大理想的能量之源, 是我们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 是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是国家软实力增强的重要基础。我们国家需要积极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强的精神, 推进民族文化的扬弃、传承、积累与建设, 以此增强国家软实力, 最终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文化自强,民族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梁彦.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战略转型的硬支撑[N].无锡日报, 2010

[2]赵英臣, 刘光辉.软实力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考[J].泰山学院学报, 2009

[3]吴兴南, 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魏明.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J].湖北大学学报, 2007, 2

[5]胡良桂.文化自强与文化强国[N].文艺报, 2010

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 篇2

张晓云

杨建军

商洛市委党校

摘要:“法治中国建设”的提出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的又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具体政策目标。法治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优秀类型,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起引导作用、补充作用,如何有效发挥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作用,来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是值得的探讨的一个命题。

关键词:法治文化;法治中国建设的三个层面;法治三权

中图文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项重要议题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如何有效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钱穆曾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因而从法治文化角度认识、着手探究法治中国建设当是事关长远又标本兼治解决当前社会矛盾问题的一个前瞻性的选择。

一、理解法治文化、法治中国

(一)法治文化。法律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法治文化就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已经孕育而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市民社会中逐渐孕育产生了的现代的平等、正义、自由、人权和诚信的观念,并且逐步演化为社会成员普遍具备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一种法律文化。”从法治文化的产生发展讲,法治文化应当是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当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全体市民对权利法律的认知、崇尚并受之支配其行为和思维方式而表现出的优秀的法律文化的一部分。从内容上讲法治文化应该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还有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秩序等价值理念的主体法治思维方式等。目前在法治理论研究中,一切对法治内涵的揭示,对法治社会特点的表征和遵循原则的描述与总结,法治运行机制的建构和实践活动,诸如法治的价值目标追求、法治的理念和精神、法治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法治的实现状态等,都属于法治文化的内容。就法治文化具有的特点而言,它有时代性特点、地域性特点、先进性特点、开放性特点、前瞻性特点等,可以从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普遍实施权利本位法律制度、追求正义的法治思想、崇尚法治的公众心理等方面来提升中国的法治文化层次。

(二)法治中国。“法治中国”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和法治基本精神的“具体目标”。按汪习根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解读,应从三个层面来理解法治中国建设。从主体层面看,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法治自觉、法治自信、法治自立、法治自强的有机统一;从客体层面看,法治中国是依法治权与依法维权的和谐有序;从空间层面看,法治中国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可见法治中国的建设务必从这三个层面着手才得以完成。而主体的法治自觉、自信、自立、自强意识都离不开法治文化的熏陶和锤炼,对客体、空间层面来说,没有法治文化作支撑,主体也无法认识到自己在法治方面的需求和准确地判断、把握国际局势当中的法治主动权(包括话语权、治理权、发展权)。因而,法治文化与国家的法治化程度是密切联系的,有什么样的法治文化,就有什么程度的法治状态,法治状态是法治文化在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显性表现,要确定二者的先后关系,无非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关系,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关系

(一)法治文化对法治中国建设起引导作用,法治中国建设是法治文化的具体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部分中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这是对西方宪政文化的积极借鉴和汲取;它指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即要求解决行政执法主体权责不

一、多头执法的问题,解决行政执法缺乏程序性问题,这其实是对英美人的一种法律传统程序正义即“看得见的正义”的践行;它指出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裁判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是对“三权分立”学说的有益借鉴。总体看来法治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先进部分,它引导中国法治建设的方向,以便享有国际法治主动权,同时法治中国建设,是法治国家在中国这个地理、政治、经济意义上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个具体实践。

(二)法治中国建设重在法治的显性功能,法治文化重在法治的隐性功能。从中国国家法制到法治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法治不仅包括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利保障的内涵。法治讲究良法之治,法律公正、稳定、普遍、公开、平等,其基础是民主政治,是民主和宪政的表现。法治中国建设重在法治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法官在具体判断一个行为或者一项事实是否合法时,是适用具体的法律制度,而当在前者不存在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文化,所以法治中国建设是法治功能的显性表现。法治文化,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引导人们按照法治理念和精神,对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生活作出文化价值判断。当出现立法空白、立法冲突时,法治文化所蕴涵的文化判断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其所负载的核心价值、内在精神、基本理念,就可以为个体行为和社会生活提供指导,解决社会矛盾冲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推进。比如说曾经各地出现的“撞了白撞了”案例。1999年,辽宁省沈阳市就率先出台了《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行人横穿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机动车无违章,行人负全部责任,从而使“撞了白撞”首次以法规形式面世,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和争议。但最后经过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讨论,使“撞了白撞”没有成为法律保护的一种行为。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修订)》交通事故处理部分,第七十六条第(二)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很显然这是权衡了车辆通行权和公民人身权的轻重而作决定的,显然是法治文化至少应该是中国公民对法治文化的一个普遍接受程度。还有比如现在的城管制度,立法上是空白,但对于流动摊贩的治理,城管部门采取禁止、取缔的办法,绝大多数市民也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就摊贩的生存权与城市的环境比较来讲,不能为了保证优良的城市环境而剥夺了一部分人的谋生存权利。而这一点也是政府部门和社会管理政策方面应当着重考虑的,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民心民意的法律制度。法治文化,是法治隐含的价值理念(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的一个更完整的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曾经没有很细致的法律规章制度,公道却自在人心的原因!

(三)法治文化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智库,法治中国建设为法治文化增加活力源泉。前面提到法治文化是一种优秀法律文化类型,它应当是萃取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髓,吸收了国际先进法律文化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具体相结合,如此它会对未来的法治中国建设起引导作用,亦如旗帜和道路的关系,它会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智库,为法治中国从老祖宗、从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理念里获得理论上的支撑。反过来法治中国建设以其具体的法治实践践行法治文化,让每一个理念、每一种精神变得具体生动,变得中国化,也为法治文化增添鲜活的事例,比如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国家下的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的并存,会给我国的法治文化增添活力,也给世界其他国家践行法治文化的本土化提供借鉴。

三、如何从法治文化角度出发来建设法治中国

(一)以提升主体的法治文化素质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汪习根讲法治中国的主体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法治的主体力量。法治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最终实现人的法律素质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得以确立。一是对法律人主要是立法、执法与司法机关、法律科研院所、律师中介机构等专业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进行高标准的法治文化教育,使其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率先践行法治精神。二是对普通民众做好民主权利意识、知法守法意识的教育,帮助其树立信法、护法的法律思维习惯。以提升主体的法治文化素质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从事物发展的主观方面,即从内因上激活法治中国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以打造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政府方面,一是加大改革财政投入,建立健全法治文化建设制度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培植、激励、规范法治文化市场的发展,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二是加强法治文艺宣传。依托公共文化艺术团体、街道文化站等资源,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团体和民间艺人作用,大力创作优秀的法治文化作品,并以法治文艺下乡等活动为载体,开展法治文艺调演、巡回演出等活动,使之成为市民接受法律熏陶的主要渠道。三是开展法治网络宣传。积极建设法治网站,将网站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整体联动,适时链接,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四是其他多媒体的全方位宣传。

2、以十大法治文化宣教群体为抓手,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一是建设国家公务员法治文化。对公务员采取定期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具体法律实务的操作演练等措施,来提高公务员的执法、守法水平。二是建设法治文化机关。在各机关,以“公平、正义”为主题,与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打造富有机关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法治文化。三是建设军营法治文化。四是建设法治文化社区。在社区(村),建立完善法治文化宣传栏、法制阅览室、法律援助(服务)室、法制学校等传播阵地,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员、社区志愿者以及社团组织作用,以“法律进社区”为载体,开展法治文化系列活动。五是建设校园法治文化。在义务教育学校、大专院校,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法制夏令营、法制小故事讲演、法制漫画创作比赛、法制影视观摩、模拟法庭等活动,不断创新校园法治文化载体,增强互动效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六是建设企业法治文化。对各种性质的企业,以市场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与企业依法自治、诚信建设、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相融合,通过设立律师事务部、法律顾问以及配备法制宣传专职干事、法制宣传员等举措,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企业”等法律服务活动,激发企业法治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七是建设法治文化广场。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着力打造法治文化广场,并以此为依托,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定期举办法制展板巡展、法治文艺演出,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咨询、发放法治文化宣传品、依法维权等集中服务活动,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教育。八是建设法治文化街区。在城区人口集中街区或商业街,因势利导地利用电子显示屏、广告灯箱、公交候车亭、警务幕墙、宣传画廊、宣传横幅等开展法治文化的宣传,通过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活动,形成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建立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街区。九是建设乡镇法治文化。借助原有设施,大量注入法治元素和文化特色,以古今法治人物石刻,法治名言警句、诚信格言壁刻、地雕,法治对联,法治书画展等形式,开辟法治文化景观路,搭建“法治文化大舞台”。十是建设家庭法治文化。夫妻之间互相督促做守法公民,做廉洁干部,对孩子要从小赋予法律基本常识教育。以打造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从事物发展的客观方面,即从法治中国建设的外因方面,包括法律制度的创设、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做好硬件运行机制的完善、畅通,使得法治中国建设有抓手。

(三)以吸收、萃取法治文化理念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萃取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精髓。西方学者庞德曾说过,中国在寻求“现代的”法律制度时不必放弃自己的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很多有用的成分已形成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并且也有益于当今的法治文化建设,应当予以保留。同时就文化本身而言有继承性特点,即文化的发展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完全摆脱传统,在改造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应当是正确的法律文化历史观。

2、吸收国际先进的法治理念。比如方向教授表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标志就是科学配置权力、有效监督权力、正确行使权力。”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传统里没有这些,得借鉴学习,才能与国际社会接轨,在国际社会享有“法治话语权,法治治理权,法治发展权”。以吸收、萃取法治文化理念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从事物发展主体的客观方面,即对我国老祖宗留下的法律文化精髓,古为今用,对国际先进的法治理念外为中用,总体是以文化优化文化,以理论提炼理论,形成更贴切、更实际的适合法治中国建设的法治文化理念,真正让我们做到“法治自信、自立、自强”,以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目标。

(四)以营造互助合作的国际法治文化环境,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如2014年8月14日,在北京举行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高层研讨会上,中方建议把追逃追赃作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反腐国际合作正由众多组织协力推进:一是由国际组织牵头进行合作,比如国际反贪局联合会;二是区域性合作,比如亚太经合组织等;三是双边合作,即国与国之间的合作。2003年制定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迄今为止治理腐败犯罪最为完整、全面并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一部国际法律文件,已有160多个成员国。还可以就法治问题突出的领域,比如青少年犯罪问题,恐怖暴力的问题,环境保护的问题等等,达成国际性的共同应对意向书,营造互助合作的国际法治文化环境,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莫纪宏 “法治中国”建设的划时代意义 检察日2013.11.27 【2】 蒋传光

法治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新浪网 2013-12-16 【3】葛洪义:《法理学导论》法律出版社 1996年版 第347页

【4】汪习根 法治中国建设的三层解读

人民日报

2013.08.09 【5】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和谐江门

百度文库2009.11.11 【6】探讨法律文化在加强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百度文库 【7】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网钟义见2014.6.17

【8】云书海 秦 娟 法治文化的内涵解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篇3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纵深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报告》记者日前就法治中国建设的相关问题专访了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

怎样处理好党的领导和立法机关的关系

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的“两会”即将召开,你认为,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应当怎样处理好执政党的领导和国家立法机关的关系?

陈光中: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但是党领导制定法律,不等于党的决定就是法律。前者是党的意志,后者是国家的意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根据党中央的决定,适时地制定和修改法律以体现党的主张,党的主张通过立法程序法律化,才能让全国各级组织和全国公民遵守奉行。例如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计划生育政策改为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12月27日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其第18条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这样就能从法律层面保障党的政策的实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符合世界人口发展趋势,西方国家大多都鼓励生育,中国目前老龄化的比例也越来越高,造成一对夫妇赡养四个老人的状况较多,这种现状不能持续下去。所以,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订是大势所趋。

党对立法具有领导权的同时,也要让立法部门有立法的主动权。具体来说,日常的立法工作应当由人大及其常委会独立进行,但为保障党对立法的坚强领导作用,一是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由党中央提出建议;二是立法规划应当报党中央审查批准;三是立法中事关大局的问题要报党中央讨论决定。总之,党只能管大政方针,不能管得太多、太细。

法治与民主结合,保障人民权益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应该如何着力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换言之,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陈光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个关键问题是必须同民主相结合,而不能单纯讲法治。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法治是为人民服务的,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品质,当代法治要将民主法制化。法治以民主为灵魂,民主以法治为保障。归根结底,法治是为人民的主体地位服务的。

古代的法家也讲法治,但目的是为君主专制服务。当代法治要以民主为前提,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包括人民的言论自由权。对于各种言论要有包容性,既要强调主旋律,也要允许其他声音的存在。在不触犯法律底线的前提下,应当充分保障言论自由,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当今网络时代,信息沟通时间短、速度快,地球成为地球村,我们必须要承认社会的多层性、文化的多元性,面对现实,理性对待不同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自信就不怕挑战,不怕风吹雨打,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立于不败之地。何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若没有言论自由,怎么能算真正的主人?

法治为经济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经济报告:经济建设需要法治建设的保障。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陈光中:经济社会是一种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要遵循市场规律,市场规律就要把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如工厂、商店、公司等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开展经济建设,这就必然要求法治保障。法治能够规范各行各业的主体怎么进行经济运作,从注册登记成为合法的经济主体开始,主体的具体运作都要遵循各种法律规范。也就是说,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是什么,义务是什么,大家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在法律规范的框架之内,经济主体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不允许任何公权力侵犯私权利。这样让公司企业感觉到自己的权利是有保障的,义务是明确的,他们才会有经营安全感。我们应该给每个企业以安全感和独立的经营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创新才能。

事实证明,企业的安全感越强,创新空间就越大。增强企业的安全感,就要减少行政干预,慎用惩罚手段。企业如果确实存在违法行为,当然应当进行处罚,如果涉及犯罪也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对有些并非犯罪、或者是犯罪界限不清的企业,如果进行刑事惩罚,会使企业感觉没有安全感。这不仅仅会造成一个企业的损失,其他的企业看到,物伤其类,也会心感不安,将会导致资金外流到环境好的国家。候鸟选择湿地栖息,企业也要选择合适的地方投资。可见法治越健全,合法权益越有保障,就越能为经济发展和防止GDP下滑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造成经济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因素。过去,中国GDP保持了长期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已经将发展的能力有所透支。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4万亿投资存在一定的浪费,造成内需空间窄化。这些问题后来逐渐暴露,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从法治方面来说,应当不断完善法律,来保障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强化“人民陪审员制度”

中国经济报告: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结合国情吸收和借鉴国外的陪审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在强化人民陪审员制度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陈光中:人民群众参加、监督司法是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民主的表现。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已经提出要改革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目前正在探索。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扩大人民陪审范围。在过去,越是重大案件人民越不能参加陪审,现在是死刑案件以外的案件尽量让人民陪审员参加。死刑案件不让参加,因为涉及到判死刑人数的保密问题。我认为,就今后的发展方向来说,死刑案件的禁区也要打破,死刑案件也应该允许人民陪审。除了涉及国家保密的案件不适合陪审以外,包括死刑案件在内,都可以实行陪审。

第二,降低人民陪审员的文化水平要求。过去我们要求人民陪审员要有大专文化水平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但是西方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只是要求陪审员从普通老百姓角度来分析判断案情,而不要求从法律专业角度来评判。中国陪审员的文化水平条件目前有所改变,从大专改为高中,也不要求有法律知识,这有利于广泛吸收人民群众参加陪审。

第三,探索陪审员逐步过渡到只就证据事实问题进行判断,而不参与适用法律的合议裁判。这是吸取和借鉴了西方国家的陪审团制度。

将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律化

中国经济报告:人民监督员制度对于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渠道方面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应当如何加强?

陈光中:对人民监督员,没有法律规定,只有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规定。所以与人民陪审员相比,人民监督员的法治性比较弱。人民监督员的权利比陪审员要少,这是因为检察机关本身是检察长垂直领导的体制,限制了人民监督权利的扩展空间。法院合议庭在法院内部基本上是独立的,法院上下级不是领导关系,是监督关系。所以,陪审员比人民监督员权利大,有一定决定权。

但是,我还是非常支持发展中国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中国的独创,体现人民直接参加监督检察机关。四中全会《决定》充分肯定了人民监督员制度。此项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首先应当使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分量进一步加重,检察工作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要让人民监督员参加。其次,加强人民监督员制度最关键的一步是要将人民监督员法制化,应当将人民监督员列入《人民检察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

劳教废除后,如何处罚一般违法行为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已经废止存在了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你认为,废止劳教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劳教废止后,法律应该如何填补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域?

陈光中:劳动教养制度虽然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了维持治安的作用,但毕竟不符合民主法治发展的要求,因此,废除是必然的。我认为,废除劳动教养制度以后,没有必要创制某个新制度来加以弥补。因为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大部分行为可以改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来惩罚,只需要对该法进行一些小修改即可。这样也不会关得很长时间,以前劳教一般要1-4年,治安处罚不超过半个月,合并处罚不超过20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取消劳教制度并没有发现社会治安受到多大影响。

因此,国家不用另立制度,而只需对刑法做个别的修改。刑法修正案9在个别问题上已经弥补劳动教养制度废除的空间了,例如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原规定是一次不超过1000元,多次小量盗窃的则处以劳动教奍,现在刑法修改为多次盗窃小数额财物的也构成犯罪。可见,不需要机械搬用外国做法搞“保安处分”之类的新法律制度。

强化法援制度,确保被告人的辩护权

中国经济报告: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对于法治中国建设有什么重要作用?应该从哪些方面推进?死刑复核被明确列入法律援助范围,有什么积极意义?

陈光中:发展法律援助事业是司法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进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布文件,有关部门正进一步落实。我认为,死刑关乎生命的剥夺,必须加强辩护,对于死刑复核案件的法律援助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死刑复核的案件必须有法律援助。以前死刑复核案件律师可以参加,但是没有要求法律援助,现在明确规定法律援助,那律师就必须参加了。二是应当要求有经验的律师参加死刑复核。目前中国已经明确死刑复核案件都要搞法律援助,但是,参与律师的条件没有明确规定。因为死刑案件重大,保障辩护质量很重要,应当规定,律师至少从业5年以上才能当死刑复核案件的法援律师。

目前,中国对死刑和无期徒刑实行法律援助,我认为应进一步扩展到无期徒刑以下。事实上,判20年、15年、10年也是重罪,包括:抢劫、放火、盗窃等,其中很多被告人收入很低,大部分都请不起律师,这就造成中国刑事法律案件中有辩护律师的比例仅为20%-30%,也就是说,100个案件中有律师参加的只占四分之一左右,大部分案件没有律师参加,这样对人权保障很不利。我认为,应该把法律援助的范围至少从无期徒刑扩大到重罪,即先扩大到可能判10年徒刑以上的案件。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到5年或3年。

反腐败须准字当头,加强程序正义

中国经济报告:中央目前在大力反腐,你如何看待中国强化反腐败案件的惩治?从反腐败案件中可发现哪些问题?

陈光中:铁腕反腐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得人心的重大举措,中国确实已经到了不反不得了的地步。反腐败成绩辉煌,但也要防止出现失误。在打老虎方面问题不大。由于老虎地位高、数额大,办理这类案件证据比较扎实,一般不会搞错。而拍苍蝇情况有所不同,有的基层案件,官不大,数额也不多,处理不好容易出问题。

首先,在案件的前期司法调查阶段,存在搞刑讯逼供、特别是疲劳讯问等变相刑讯的可能,收集的言词证据不太真实。因为腐败案件与一般案件不同,手法比较隐蔽,客观证据难以取得,造成了取证难——往往是行贿人揭发,收贿人不承认,又要加强打击力度。因此,办案人员很容易采取刑讯逼供等方法非法取证。其次,在检察院的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由于受外部协调的影响,检察院对事实证据的收集审查难以完全独立运作,把关不严。再次,在案件的审判阶段,反腐败案件与普通案件相比,程序不够规范,污点证人(行贿人)一般不出庭,被告人、出庭证人往往翻供翻证,经不起对质,所以法院不让证人出庭。

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要以审判为中心,庭审起决定性作用,要对质在法庭、辩论在法庭、法官心证形成在法庭。但是,基层的行贿案件中绝大多数证人是不出庭的,即便翻供也照样判。因此,要杜绝拍苍蝇的个别案件经不起法律、社会检验的情况发生。反腐败非常必要,必须深入持久下去,但也要防止出偏差。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样适用于反腐案件。反腐案件也要避免发生冤假错案。

中国梦与法治中国建设 篇4

一、中国梦与苏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系

中国梦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 这个蓝图不仅从国家层面要达到富国强兵;在关乎人民根本利益上要进一步的提高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学习的质量, 对党和政府的要求、对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对司法实践的要求, 这一切都是人民的基本要求;习主席反复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人民安居乐业、家庭幸福, 老有所养, 年青人充满朝气, 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和谐、法制健全、人民享有民主和自由。而苏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的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着力推进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 将苏州打造成“国际精致制造基地”, 进而建设成为“创新、制造和研发并重的国际产业基地”。这是苏州的中国梦, 具体到了发展的方向和战略诉求与宏观的中国梦一样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都是为了把苏州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人力优势, 进行创新创业, 这就是中国梦在苏州这个土地上的最好实践, 中国梦并不是光有梦, 中国梦更是一种思想的导引和规划, 它提现了党和政府对于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全方面的高瞻远瞩, 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更是对中国梦有力的回答, 苏州人民有信心和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中国梦。

而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对于苏州人民来说还需要很大的工作要做, 还有很多小的苏州梦需要实现比如自主创新创业梦、人才高地梦、文化引领梦、资源环境保障和开放合作梦;这一个个小的梦, 汇聚成河流向大海, 流向中国梦;所以苏州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互为关系, 相互依托, 中国梦从国家层面进行了展望, 更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以科学的发展眼光去看未来而苏州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回答什么叫中国梦。

二、实现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国梦”的几个关键要素

(一) 自主创新创业梦

自主创新创业梦的关键是实现产业结构要低端向高端走, 要从加工制造关系向高、精、尖、领迈进, 所谓高就是高科技, 所以要自主研发, 有知识产权;精有两层意思, 一是产品要精要好, 就像德国产品一样让世人尊重;二是产品集中在一些国家急需和空白地带;尖是指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是非常尖端的产品和技术;领是要领导产品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我们得让外国公司和同行跟着咱们的节奏走。所我们不仅要创新也要创业, 只有把自主创新创业结合好成能实现中国梦。

(二) 人才高地梦

人才对于苏州这样人力资源培养并不丰富的地区来说, 要靠自身培养人才是很难的, 大部分的人才是是需要引进的, 如何吸引人才的引入成为实现人才高地梦的关键;所以这也回答了什么是人才高地梦;要想建设苏州创新型城市, 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人才就没有一切, 没有人才就不可能有创新创业, 所以人才决定了资源、决定了发展的方向, 更是决定了中国梦的实现。

三、实现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国梦”的策略

实现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并非朝夕之功, 它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来实现, 而人才是实现这些梦想最为重要的条件, 所以能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教育的投入、引进国外培训机构, 引进人才和资金。

(一) 人才决定中国梦-苏州要加大教育投入

没有人才就是一切空谈, 人才决定中国梦一点不为过, 所以要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就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从目前苏州的教育现状来看, 高等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加了高职民办大学还不到二十所大学, 而目前苏州产业结构对于人才的需求来看, 苏州需要的是高端人才, 也就是硕博士以上, 或者是学科带头人和高技术工人;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苏州的高校资源培养不了, 但也不能光靠引进, 引进成本高和不稳定, 那么就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培养我们自己的高端人才。

(二) 更为公平公正公开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包括属地给企业的各种政策也包括法制的环境, 要引入新技术新产品, 要吸引资金投入没有好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是不可以的, 特别是软环境, 也就是前面说的相关入驻政策以及的当地法制环境, 政府要从环境的制定者向环境的维护者转变, 政府要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出发来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四、结束语

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是苏州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 要实现这个梦, 需要做很多工作, 特别是从软环境的建设入手, 加大人力资源的培养、加大法制环境的建设, 以更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资金、引进技术和合作。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正如习主席所讲的,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而人民所期望的层面的非常广泛的, 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个人利益相关的问题;而苏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或者规划, 正是全面的从人民关心的各个问题入手, 不仅从宏观上把握城市发展的脉络, 也从微观上从民生的角度进行细分建设, 这何尝不是一种梦, 一种为了全体苏州人民能过过着和谐、幸福、富足的梦;这更是进一步的体现了中国梦的枝繁叶茂。

关键词:中国梦,苏州,建设创新型城市,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寅生.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对策研究.城市, 2011年5期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篇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正和法治国家建设的关注和期待。这也表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法治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和社会活动各方面基本实现“有法可依”的历史背景之下,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将从加强立法转向更加注重法的实施,强调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实现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目标。这为我们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对下一阶段的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以来,我国法制建设总体采取的是“立法先行”发展模式。在当时法制基础相当贫乏的条件下,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务之急就是加强立法、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这种发展模式适应了当时的历史需要,通过短时期大规模立法迅速扭转了“无法可依”局面。

立法是法治运行过程的起点,而执法、司法、守法是对其的延续和发展。法治的目标与价值最终需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来实现。如果立法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那么法律将形同虚设,民众就会失望,法律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法治建设也将陷入“口惠而实不至”的境地。

一言以蔽之,建设法治中国不仅仅是加强立法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立法与执法、司法的有效对接与贯通,是要把“纸面上的法”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真正转化为“行动中的法”。为此,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工作总体布局之后,专门强调要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八届三中全会也着重阐述了当前保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法的生命在于被赋予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多次就法律实施问题发表重要阐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行30周年纪念会上,总书记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就为新时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明了方向和基本思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保证宪法法律的实施进行了工作部署,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

这表明,我们已经深刻意识到,能否实现“法治中国”的梦想,能否真正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不仅仅在于我们有无法律,更决定于这些法律能否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取决于这些法律能否通过执法和司法过程真正作用于社会生活。

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对于保证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实施意义更为凸显。这是因为,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民众尊重和信赖司法,这种尊重和信赖将有助于克服政府执法的缺陷;如果他们失去了对司法的信任和尊重,则他们对法律和秩序的尊重将会消失,从而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中国梦与法治中国建设 篇6

笔者认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才有生命力。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农村支部书记都懂得辩证法,他们会扳起指头,“一分为二”,既讲成绩,又讲缺点。但我们的有頭脑、有水平的报告撰写者们怎么忘记了这些基本道理,居然只知道讲成就,不知道留哪怕一点点篇幅讲问题了。诚然,成绩应该讲,不讲成绩也不符合事实,但不宜仅陶醉于“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还应该看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事实上,我国目前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法治建设方面恰恰存在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人民最不满意、最为关注的。就2009年来说,群体性事件、典型大案要案甚多,上访、信访数量居高不下,舆论报道和群众关注的案件和事件比比皆是,社会矛盾的关联性、敏感性、对抗性明显增强,而且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劳资纠纷、医患矛盾、环境污染等敏感事件上,一些报复社会性犯罪案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我国法治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因此,作为《法治建设年度报告》的撰写者们如果真正关心天下苍生,就应该秉笔直书,急党之所急,急人民之所急,善于发现问题、挖掘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歌功颂德、评功摆好。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法治建设状况离开党中央要求的“三个至上”尤其是其中的“宪法法律至上”还有很大的距离。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十年建设法治政府目标,至今已过去六年了,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下大工夫“向国内外介绍我国法治建设的新进展”,还不如下大力气寻找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法治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寻找我们法治建设中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比如由民间研究机构所总结的“宪法性事件”以及“影响性诉讼”不但没有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反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法治建设。

说实在的,如果单看《2009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的内容,无论如何也得不出2010年需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结论。这也说明,这篇洋洋洒洒的报告缺乏足够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更没有从战略上、根本上、基础上来研究我国法治建设的有效路径。也许,撰写者们会说,这个报告就是讲成绩、讲成就的,是为了向国内外宣传我们的成就的,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与时俱进,千万不要低估国内外人民的认识水平。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久经磨难和锻炼的中国人民已经有了很强的识别能力,他们非常善于“一分为二”,他们完全尊重实际,不信邪、不盲从、不为妖言所惑,也不会因为有人把我们的事业说得一塌糊涂、一团漆黑而跟着起哄,不要太轻看我们的人民了。国外人士也是如此,即使在我国处于“文革”这样严重不正常的时期,还有许多国外人士客观看待中国,更何况中国在国际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不会故意“抹黑”咱们中国的。因此,我们的报告越是实事求是,越是全面深刻,就越能说服人,就越能给人启示、鼓舞信心。笔者以为:什么时候我们的这类报告既反映成绩,又反映问题;既指出问题,又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那就实事求是了,那样才会真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显示出无比旺盛的活力和无限美好的前景”(见该《年度报告》)!

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步伐 篇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是为长远发展谋、为子孙后代计、为民族复兴筹,也只有靠法治,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制度保障。

奉法者强则国强。从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到领导干部插手司法案件追责,从权力清单公布到司法基础性改革全面推进,从废除劳教制度到纠正多起重大冤假错案……十八大以来,建设法治中国既有新理念,也有新动作,彰显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规范、司法腐败等问题依然存在,仍需不断加强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和措施的落实。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发挥他们“领头羊”的作用,努力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既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能为改革提供根本保障。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代中国法治思想建设探析 篇8

“法治”一词在不同的时代与国家, 具有不同的涵义。在现代社会里, 法治国家或依法治国尽管内涵非常丰富, 外延也很广泛, 但我们认为法治的基本理念包括法律至上、法律必须具有一般性、法律必须具有公开性、法律不溯及既往、法律必须具有稳定性、法律必须清楚明了、法律普遍得到遵守、审判独立、诉讼应当易行等内容。我国在建国伊始便着力法治思想的建设, 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了解当代中国法治思想建设的概况: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法治思想建设初创时期 (1949-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法的现代化迈开了实质性的一步。这一时期可以看做共和国法制的粗造与奠基时期, 法制建设取得了较高成就。在八大上, 董必武第一次提出了“依法办事”的原则,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即八字方针。随后产生了“五四宪法”, 我国的法学界还出现了第一次“人治与法治”的重大讨论, 使得法治开始作为一种观念渐渐深入人心。

二、中国法治思想建设停滞时期 (1957—1966)

1949年以后, 人为的夸大阶级斗争取代了一切法治建设, 法治被作为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批判。这一时期看做共和国法制建设的徘徊时期, 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不断走下坡路, 法治实际上是徒有虚名, 没有实在的意义。而文革的发生, 使得“人治”思想横行, 无法可依, 法制遭到毁灭性的大破坏。

三、十年文革法治思想建设彻底破坏时期 (1966—1976)

“十年动乱”爆发后, 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不仅未能抵挡住这一场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群众运动, 反而在这场运动中被摧毁。 (1) “文革”爆发后, 以阶级斗争为纲,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被任意破坏和践踏, 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处于萌芽阶段的新中国法治思想不断地遭受左倾思潮的重创, 接近夭折, 民主与法制受践踏, 宪法被束之高阁, 如同废纸。法制陷入毁灭性的打击, 处于瘫痪状态, 给中国法制的现代化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四、改革开放时期法治思想建设恢复与重建时期 (1978-1982)

文革结束后,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为我国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在“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后, 开始了对中国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始探索。法学界进行了第二次“人治与法治”的大讨论, 它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法治观战胜了人治观。这一时期可以看做是中国法治思想建设的拨乱反正时期。

邓小平在1978年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我国开始恢复社会主义法制, 对于新中国重新认识法治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开始走上法治之路。

十二大提出要在民主政治等领域坚定不移地加强法制, 还提出要逐步将法制贯穿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982年宪法以立法的形式做出了许多新规定, 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这两个重要事件标志着我国开始逐步奠定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和法律的基础。

五、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时期法治思想建设发展时期 (1982-1997)

这一时期党和国家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层次上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是我国法治思想建设的重要时期。邓小平提出,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还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就是要兴利除弊,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 1996年, 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 到下世纪初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再一次肯定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社会理想。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国家用法的形式将法治与法治国家在宪法加以确认。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是党和国家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法治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也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法治思想的核心。1996年, 江泽民发表了《依法治国, 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讲话是党和国家首次提出将依法治国作为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方略, 标志着对法制建设在认识上的巨大跨越。

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十五大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标志着党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定为一条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随后, 又被写进宪法, 从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的政治目标。

六、新世纪之初中国法治思想建设逐步完善时期 (2002-至今)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全面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把依法执政确立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 丰富和发展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并指出, 我们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 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是我们党治国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崭新的阶段。

当代中国所进行的法治思想建设, 是史无前例的改革运动。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实现真正的法治;依法治国的方略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实现法治理想—法制现代化—法治国家。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年版, 第217-398页.

②卓泽渊主编:《法理学》, 法律出版社, 2004年版, 第353页.

[1].卓泽渊主编:《法治国家论》, 法律出版社, 2004年版。

[2].刘升平、冯治良主编:《走向21世纪的法理学》,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6版。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法治建设白皮书》, 2007年版。

从《乡土中国》反思我国的法治建设 篇9

关键词:乡土社会,社会秩序,法治

《乡土中国》是一本社会学专著, 虽然社会学的出现仅有百年, 与历史悠久的法学相比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但作为研读法律的学生, 我们应看到法学与社会学的紧密联系, 只有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 才能真正理解我国的法治观念,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社会秩序。

一、走进乡土社会看我国法文化

《乡土中国》这本书致力于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费孝通先生从具体的中国社会中提炼出一些概念作为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工具, 即“搞清楚乡土中国这个概念, 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书中指出, 乡土社会“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 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 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先生用朴实的文字, 引领我们去探寻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普遍性质, 去探求那个支配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具体系, 让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感受我国的法律文化。

二、解读乡土社会看我国法传统

1、乡土性的社会基础

“从基层上看去,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体现在三方面:对土地的依附性, 不流动性和熟悉社会。乡土性首先体现在“土”上, 作为中国社会基层的农民对土地有着天然的依附性, 他们以居住着的土地形成了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乡村。其次, 从人和空间上说, 乡土社会是不流动的。对土地的依附使乡土社会的生活富于地方性, 其活动范围受到地域上的限制, 人口的不流动也形成了人们安土重迁的传统。同时,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在这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中没有陌生人, 人们有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 这种规矩不是法律而是礼俗, 因此, 人们往往会忽视对法律的信赖。

2、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

乡土性的社会基础形成了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差序格局的概念被认为是对我国传统人伦的精妙概括。费孝通先生将西方社会比喻成捆柴, “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 谁是团体里的人, 谁是团体外的人, 不能模糊, 一定分得清楚。”而我们的社会“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的社会以自己为中心, 与他人所建立的社会关系就像将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所形成的波纹, 一圈圈推出去, 由近及远。在差序格局中存在着差序的推浪形式, 于是群己的界线变得相对, 公和私也是相对而言的, 站在任何一圈里, 向内看可以说是公的;站在任何一圈外, 向内看也可以说是私的。

3、礼治的社会秩序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 在很多方面与现代社会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法律往往不被依赖和信任。费孝通先生指出, “人治和法治之别, 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 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 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并不以法律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 它遵从的是无为而治, 是礼治。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 其与同样作为行为规范的法的区别在于, 法依国家权力推行, 而礼依赖的是社会传统。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 “中国社会以道德代宗教, 以礼俗代法律。”因此, 维持乡土社会秩序的不是法律, 而是伦理道德和社会习惯。正所谓“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4、四位一体的社会权力

从权力性质的角度, 费孝通先生将乡土社会的权力分为四种实施方式:一是从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 其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二是从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 这种权力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契约;三是社会继替中产生的“长老权力”, 它是教化性的权力, 以稳定的文化传统为保证;四是社会变迁中的“时势权力”, 它产生于英雄, 是时势造成的。乡土社会由于变迁慢, 虽然在变动期间也会出现时势权力, 但并不显著。同时, 由于人们利用权力往往为了获得利益, 但乡土社会的小农经济无法产生过多的经济利益, 因此限制了横暴权利的扩展。另外, 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也限制了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同意权力。因此, 乡土社会更多体现出来的是以稳定文化为依赖的长老权力。

三、反思乡土社会看我国法治建设

任何秩序的形成都无法脱离其所存在的社会, 一个社会的基本架构对社会秩序的产生与维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乡土中国》中, 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为礼治——乡土社会的乡土性为礼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其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为礼治提供了依据, 而长老权力的教化作用使礼治秩序得以维持。

但是, 继鸦片战争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播, 这种仅依靠历史传统和社会道德的礼治已无法继续维持不断变化的社会秩序, 因此我们借鉴西方的法律思想, 适时地提出了法治的观念。虽然我们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 但应承认, 我国的制定法不是自生而发的, 主要是法律移植的产物。亚里士多德曾说,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 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如果国家制定的法律得不到我国文化传统和基层社会的接纳与支持, 是无法达到法治的理想状态的。目前我国还普遍存在“乡土社会”这种社会形态,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度仍未被商品经济完全取代, 农民仍然是中国社会中人数最大的群体, 礼治秩序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 我们不能完全忽视礼俗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土社会发生着很微妙的作用, 在很多情况下, 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 但并未建立起有效的法治秩序。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 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仅靠法律的创制和法庭的设立, 更重要的是适应社会的结构、转变人民的思想。

因此,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我们既要加强法治建设, 又要重视礼治传统, 特别是道德的作用。乡土社会中的礼治传统并不必然对当今我国的法治建设造成障碍, 它对于法治的实现既有束缚力又有推动力。我们应认清我国的社会结构, 在重视本土秩序的基础上发展西方的法治理念, 形成一种法治与礼俗道德相结合的新秩序。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2, 3, 1, 31, 32, 69.[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2, 3, 1, 31, 32, 69.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257.[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257.

浅析中国的法治建设与人权保障 篇10

人权具有普适性和道义性, 本人觉得所有不合理的区别对待都是反人权的。人权实现的义务主体是国家及国际组织。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权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 我国的人权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我国的人权发展起步晚, 在人权的建设方面,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在我国, 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立足现有的法治国情, 人权的现状也是现有法治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 法治比人治更加的稳定, 法治强调的是权利制衡与法律救济。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 大到国家的政策, 小到公民的一言一行, 都需要法治来规范。要注重保障人权, 以自由、民主为基础。

法律有时候是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的, 而法治是迫使政府守法的手段, 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 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关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目标。法治是中立的, 而法律则未必一定是中立的。法治的根本目标不是治理人民, 而是治理政府。作为人权保障的源头, 立法机关必须为人权保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专横和武断不过弄脏了水流, 立法权的滥用则败坏了水源”。 (1) 立法机关在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时候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对一些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章、条例、规范性文件等视而不见等。所以, 要有效保障权利, 我国立法机关首当其冲的义务就是要加强立法, 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的现实需要以及法律发展程度等因素制定、认可、修改现有法律, 承认和批准相关国际条约, 通过“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 “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 以提高立法质量; (2) 其次, 要加强立法审查力度, 既要对主动自身立法进行系统的合宪合法性审查, 也要“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健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二、保障人权要规制好政府的权限和职能

要合理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注重对人权的保护, 防止人权成为空喊的口号。2012 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这是中国的人权从口头性到司法实践转变的标志。只有把口号落实了, 人权才会真正的实现, 才会实现民众的根本利益。正如日本宪法学家芦部信喜所说: “这种规定国家权力的组织与授权的规范, 乃是宪法之所不可或缺者。然而, 宪法并非以这种组织规定与授权规范来作为核心, 其存在的目的也只在赞襄更基本的规范, 亦即在匡辅自由规范的人权规范。……人权规定就是构成宪法的核心的‘根本规范’。” (3) 所以, 没有人权就没有法治, 而人权要有法治的保障。另外, 法治一定要强于人治, 政府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约。

三、保障人权要坚持司法独立、维护公平正义

应该坚持司法独立, 使司法不受政府的制约, 当自己是裁判者, 自己本身又是参与者的时候, 很难能做到公平、公正。司法救济, 被誉为“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 司法权一定要独立于政府, 做到公正廉明。现实生活中会有一些冤假错案产生, 比如念斌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等, 这就构成了对人权的侵犯, 甚至有的人被无辜剥夺了生命。有些案件还涉及到一些刑讯逼供, 虐待体罚。刑讯逼供不仅严重侵犯了人权, 危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 损害了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声望, 破坏人民大众对法律的信仰, 这将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被执行死刑的犯罪分子, 一旦被错判, 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所要严禁刑讯逼供, 健全错案的防止、纠正和责任的追究制度。要严格慎用死刑, 少杀、慎杀。《刑法修正案 ( 八) 》取消了十三个死刑罪名, 《刑法修正案 ( 九) 》取消了九个死刑罪名。逐步减少死刑, 并且控制死刑的适用, 这种做法既符合国际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体现了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精神。

四、结语

要将人权保障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 普及法律知识, 使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健全人权保障的方式、方法。依法保障公民的人权, 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 增强全社会尊重人权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

摘要:人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人权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人权保障是法治建设的重点, 人权保障的义务主体最主要的就是国家。人权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 首先要有国家做后盾。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 积极听取公众的意见;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 不滥用权力;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维护好法律的权威, 保证司法独立, 不受外界的干涉。要加强法制教育, 普及法律知识, 提高大众的法律意识, 让更多的人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而实现中国法治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法治,人权,政府,司法救济

注释

11肖金明.中国立法检视与反省——侧重于行政领域的立法检讨[J].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2 (3) .

2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上一篇: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下一篇:安全意识培训